教育建筑

2024-09-27

教育建筑(精选12篇)

教育建筑 篇1

一、当前西部建筑教育的背景

1. 地域背景

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陕西、内蒙、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约685万km2,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8%。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学校布局按照地域空间的分布,从人才到财物等各种资源按照国家统一的计划分配、调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差距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经济的逐步推行,加上历史、社会与自然等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显现,并且这一差距还在逐渐加大。建筑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首先从学校数量上看(图1),目前西部地区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各类院校共28所,仅占全国总数的21.1%(图2);通过国家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院校共4所,仅占全国通过评估院校总数的13.3%(图3),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次,从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院校;第三,从教师待遇、师资质量方面来看也与东部院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学校还面临着师资流失的窘境;第四,在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西部院校于东部院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严苛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西部的建筑院校必须立足于西部,发展具有西部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及建筑教育。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更使得我们这些站在西部建筑教育前沿的院校必须肩负起西部地区的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

2. 全球化背景

在当今建筑思潮多元化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建筑运动开始,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教育从单一的古典教育体系——鲍扎体系发展到包豪斯体系,建筑教育从单纯强调技法的美术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突出了建筑的技术性与空间的创造性。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筑教育思想开始分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如:苏黎世工业大学教育模式、AA联盟模式、普兹茅斯模式、库珀联盟、德州骑警(Texas Rangers)等。在这些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建筑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和对建筑问题的思索与解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进入21世纪,建筑学科的发展也对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中提出:“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这也是这一时代对建筑教育的共识,针对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全世界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探索。我国的建筑教育从传统的师徒相传和早期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体系至今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众多高校始终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建筑教育模式和方法。当前国家提出了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思路,这也为当前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知识迅速膨胀,注重创新和素质教育,强调文化与个性培养的今天,我国的建筑教育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开放空间——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面对国际、国内这两大背景环境,建筑学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和继续西部建筑教育事业,如何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教育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集约资源、师生互动、促进交流、开放办学、百家争鸣”的构想。

1. 开放空间——建筑广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这使得我校建筑学院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了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2005年在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空间等重新整合,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教学空间整合之后,在东楼二楼,将原先一些教研室的空间开放,形成能提供教师交流、研讨、评图、授课等活动的自由空间。特别在建筑学院四楼利用加建形成的大空间将原先的展厅、报告厅、资料室等重新布局,融入自习空间、建筑博物馆、咖啡厅等内容,并设置投影屏幕、展板等设施,形成了集教学、自习、展览展示、阅览、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多元开放的教学空间——建筑广场。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空间的使用效率,更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交流的平台,为促成建筑教学的师生互动、多学科交叉、多元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硬件基础(图4)。

2. 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固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大量优秀的人才;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成立之初,教学条件也极为有限,但是却奠定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石,在包豪斯的师生中走出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布劳耶等现代建筑大师。不可否认,在这些学校中大师是保证高水平、高质量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在这些学校中师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教育的投入、广泛深入的交流、开放的思想以及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是其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目前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均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的动力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在当前社会快节奏、多变化、娱乐性时代里让学生们能够被学科所吸引,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则是我们思索的另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浓郁学习气氛的创造,形成教学氛围与学生学习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与科研的相长,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围绕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筑教育“场”的概念。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交流环境就如同一个影响着教学与学科发展的“场”,在这个开放的“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加强不仅仅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强化的“场效应”对于教师、学生及外界的吸引,为稳定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访,扩大学科影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并推动其步入良性循环(图5、6)。

三、建筑教育“场”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建筑教育“场”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多年来我院建筑教育理念、方法及对未来发展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当今的建筑思潮异彩纷呈,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基本结论,并且指明了建筑教育的基本理念。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也正是本着这一基本理念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外诸多的建筑教育模式,如包豪斯教育体系、AA联盟教育、德州骑警、库珀联盟、苏黎世工业大学等教育模式;调研了国内著名学府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同时不断地与同仁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对自身建筑教育的总结与理论提升,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理念与原则。

1.“场”内涵的多元化

人员的构成:一方面,建筑教育的“场”不能只包含建筑学专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还应当广泛地吸收建筑师、规划师、各方面的学者、专家等;另一方面,构成建筑教育“场”的人员也不应当是一个单位或团体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思维的多元化。

知识构成:在以建筑学的知识领域为主体的同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思想,丰富知识构成。

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建筑教育的“场”不应只一言堂,应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

2.“场”外延的开放性

建筑教育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UIA《北京宪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因此在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中,建筑教育的“场”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建筑教育的范畴,必须不断吸纳各种知识体系及新的思想和观念,拓展学生与教师的眼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 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建设

建筑教育“场”的建立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也不是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合改革就可以建立的。硬件平台——教学空间和软件的环境——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硬件的调整以软件的需求为基础,硬件环境的变化又对软件的教学环境做出新的启示,形成互动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4.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紧缺是当今大多数学校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建设也不是不计代价的投入,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建立和推动建筑教育的“场效应”,并且通过“场效应”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让所有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其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成绩都成为推动建筑教育“场效应”建设和强化的持续动力。

5. 建筑教育“场”中的平等性

学术交流中交流各方的地位也应当是平等的,学术的思想也不应因人地位高低区别对待。在建筑教育“场效应”的建设中,无论是教师、学生、学者还是其他参与者在这一环境中都应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和投入,形成平等互动的教学、研究气氛(图7)。

四、建筑教育“场”建设与实践

在这一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硬件”——教学空间(建于1956年的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与更新;并对“软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并付诸实践,初步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教学模式。

1. 硬件建设——建筑学院教学空间的改造

我校建筑学院的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们建筑教育理念的转变,其空间已经难以适合当前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建筑学院教学楼——东楼进行了空间的改造,分别在二、三、四层形成小、中、大不同等级的多元化开放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建筑学院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室外教学空间,为建筑教学提供了多元的场所。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设计课程的改革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口手相授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交流与实践的环节,通过课堂指导、分班讲评、合班点评、公开展评等方式对学生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元的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观念与见解,在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让师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设计课程的题目尽量与实际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从而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2)在建筑设计理论课程中,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同时授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增加研究报告答辩和交流的环节,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动的学术思想,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投入。

(3)在一门课程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图8)。

3. 课程合作与交流

我校地处西北内陆,与国内外的交流远远少于东部地区。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我校与其它院校的交流提供了众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们拓展和深化每一次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师生与国内外其它院校和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与挪威科技大学、丹麦建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9)。其中与丹麦文化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本科“注重文脉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挪威科技大学进行联和授课也持续了多年。所有这些深入的交流也使交流的双方更加融入建筑教育的“场”,并将“场效应”不断强化。

在对内的交流方面,我们更是本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迎接每一位“场效应”的参与者。在建筑广场建成后,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建筑学院的师生,艺术学院、土木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其它院系的师生也时常出入于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甚至其它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时常参与其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背景式的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给建筑教育“场”效应带来一份新的内容,使“场”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教育的“场效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增长(图10)。

4. 激发多元的学生活动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科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热情,这种激情无疑是专业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多种自发的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情。例如,每年一届的实体空间搭建竞赛今年已开始举办第四期,参加者已不单是本校的学生,扩展到了西安地区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这些自发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建筑教育的“场”也随着多元的学生活动而不断加强(图11、12)。

五、结语

建筑教育“场”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场”的强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之前的实践中我们也深深身体会到建筑教育“场”的强化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督促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要认真总结经验,始终保持建筑教育“场”的能量与活力,海纳百川,在平等、多元、争鸣、和谐中将建筑教育“场”的效应不断强化。

图片来源

图1~3引自:陈静,李岳岩.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从中国西部建筑教育谈起.建筑与文化,2007,6:P57-P58.图4,7,10李岳岩摄

图8,9,11,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

[2]Jeannine Fiedler and Peter Feierabend,BAUHAUS Ko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2000.

[3]John Hejduk主编,林尹星,薛皓东译.库珀联盟——建筑师的教育,台北市:圣文书局,1998.

教育建筑 篇2

5月16日,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视察小组进入学校,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开始。此次来校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视察小组组长为天津市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坤教授,组员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教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黄秋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根据评估工作安排,视察小组于5月16日至18日对该校进行了视察。

在5月16日上午举行的欢迎会上,鹿晓阳副校长主持会议。王崇杰书记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靳奉祥校长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本科、研究生教育情况;建筑城规学院赵继龙副院长向专家们汇报了建筑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视察组组长张玉坤教授代表专家成员对学校的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和周密部署表示感谢。

在为期3天的评估中,专家组视察了学校教学管理情况、教学设施及办学条件,观摩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情况、建造节大赛和学院学术活动,审查教学计划和大纲、学生作业和作品,与学院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校友分别进行座谈,了解我校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结论和建议。

建筑业继续教育初探 篇3

一、当前开展建筑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与重点

(一)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宏观决策能力强、知识化的领导干部和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敢负责、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项目管理人才。对那些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职业适应能力的管理人员,亟需通过继续教育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补课。

(二)培养能适应、加速建筑企业结构调整和熟悉项目管理、创建建筑精品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尤其是BOT承发包模式及FIDIC条款《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有一定外语水平并适应中高级工程技术的外向型人才。

(四)培养一批能适应技术进步和建筑业发展需要的开拓型经营与决策人才。

(五)培养一批能适应和满足建筑业经营规模和高新技术需要,并能实际操作、指导施工的高级技术人才。

(六)加强企业认证培训,认真学习IS09000顷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OSHASl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掌握获取工程项目及进军国际建筑市场的金钥匙。

二、实施建筑业继续教育的途径与原则

(一)要立足于行业现实,着眼于企业发展,从建筑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出发,将建筑业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纳入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二)要高屋建瓴,紧跟国际建筑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不断充实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按照国际惯例设置课程,实施专项培训,形成多专业、跨学科、领域广泛的知识体系,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需求。

(三)要根据项目的特点、人才成长规律和项目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采取多形式、分层次的方式进行。企业可采取送培、委培和自培等形式,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分批、分层次地“送出去”进行学习和继续教育,对于决策层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层次科技人员,可分批参加高级研修班,进行国际工程项目投资、承包等方面的强化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到国外参与国际交流、进修和深造,以获取最新知识和信息。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4

1 我与建筑杂志

专业杂志对我的建筑学涯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内蒙古到东北,再到华南,各种建筑杂志始终伴随我。30年前,我的建筑学习刚刚开始,那时中国的建筑杂志并不多见。大学报到时,从呼和浩特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上,1981年第8期的《建筑学报》握在手里,杂志里报道着贝聿铭设计的东馆开馆的消息,似懂非懂的捧着,开始了我毕生的建筑之旅。

1980年代初期,建筑杂志并不多见,资料室里主要是《建筑学报》、《建筑师》和《世界建筑》,《南方建筑》没有几本,而《新建筑》创刊都是我们高年级后的事了。学校那时的“外文过期期刊室”是我们本科生可以进入的地方,外文现刊室是老师和研究生的领地。多少个设计课结束后的下午,我们埋在期刊丛中又描又画,收集设计资料,杂志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

1988年,无忧无虑硕士学习的日子突然远去,我开始了博士学习。作为母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第一个博士生,前无学长,对我来说,怎样完成建筑学博士论文,是心里最没底的事情,压力极大。读书准备之余,特别希望参加学术界的活动,希望尽快了解学术界的状况和动态,以期对博士论文选题有所帮助。所以,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的学习,是与文章写作以及专业杂志密切相连的。

1989年初,“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举办“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论文竞赛,我刚刚寄出第一篇学习之文,《建筑学报》举办的“建国40年建筑创作”征文又开始了。伴随着那一年不平静的春夏,我的两篇参选文章,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先是获得了“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征文的一等奖,虽然原定的颁奖大会取消啦,“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也消失了,但获奖证书还是悄悄寄到了手上,最高兴的是初战顺利的幸福。而庄重严肃的《建筑学报》征文入选则更有戏剧性,悄无声息的,我的应征论文居然在1989年第10期的《建筑学报》国庆号上刊出,道林纸版的杂志放在手里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年年底,《建筑学报》在杭州召开“建国40年建筑创作评论交流会”,同时召开“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西子湖畔作为作者参会的我,不仅仰见了几乎所有建筑界的前辈和师长,还邂逅了伍江、支文军、卢永毅、徐苏斌等同龄青年学子,也认识了后来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同事的陶郅院长。

也许是因此对杂志和征文产生了特殊感情,而两次成功使自我感觉颇好,1990年《南方建筑》的征文就成了“轻松自如”的“拈来之作”。等到刊出结果时,我看着三等奖的排列,开始后悔,恨自己当初该再认真一些,甚至心里多了一丝还不如不上榜的惆怅。今天想来,不禁失笑。而回首这30多年的建筑时光,建筑杂志带给我的确实是桩桩件件的美好和新意!

今年,国家博士教育的年头也是30有余。记得2009年清华大学的全国博士论坛的大会发言里,我曾感叹过,历经多年,我们的博士培养方式,依然因校、因导师而异。许多迷茫与困惑依然,就像我们的专业期刊一样,有那么多差异,又那么多雷同,又有那么多的基础需要明晰,还有那么多空间可以发展

2 华南与建筑杂志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的日子,回顾与学习华南建筑学科久远、密实的历史,几乎与学科同时诞生的《新建筑》杂志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1930年代的华南建筑人,早在1936就创办了《新建筑》杂志,不仅国内建筑界不甚了了,身居华南的建筑人也知之不多。至今,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与见解,但《新建筑》在创始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这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声音,也为1945年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教授齐聚华南埋下了思想的伏笔。

将近50年后的1981年,勷勤建筑学科的创始人林克明先生与当年《新建筑》的执笔人郑祖良先生,倡议发起了《南方建筑》。也许是经过1950年代轴心媒体对华南建筑的批判、也许是建筑主流学界对华南长期的忽略,反正华南建筑杂志的这次再创办,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连究竟能够走多久都没有充足的信心了。没有用回当年引领时代的《新建筑》的期刊名称,改而选择了地域性的名称《南方建筑》,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今天看来,这一似乎有些无奈的取名,没有影响《南方建筑》对华南学人建筑理想与信念的传承,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南方建筑》拜郑振纮先生苦撑向前,独树南国。

2007年,在何镜堂院士的主导下,《南方建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始了新的尝试。此前的数十年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曾经为拥有自己的建筑杂志,坚持不懈,1953年就创办过《建筑理论与实践》、1981年还创办过《华南土建》,直到2008年新版《南方建筑》的出版,才圆了华南建筑学人自勷勤大学《新建筑》之后,半个世纪的建筑杂志之梦。

3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建筑学院办杂志、建筑设计院办杂志、学会协会出版社办杂志,在今天已是时尚。究竟是什么目的,其实各有不同:有图着挣钱的!有为了宣传花钱的!有希望发文章的!有莫名其妙凑热闹的!还有官气十足自以为是的!其实,杂志是个舞台,展现着主办者的思想、品味、志趣和素质,甚至管理能力、财务实力。今天的现实里,由于思想性的同质化,导致了杂志面貌的雷同,所谓的差异又走回到了地域、经营和财力的不同。不能不说,在建筑思想混乱的今天,我们的建筑专业杂志,缺乏理想与创新的激情,总体格局是沉闷的。

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建筑学院主持的专业杂志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学院的建筑专业杂志,首先应该是建筑教育的手段,建筑思想的载体。建筑教育包括了技能、技巧,应更包含理念、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建筑教育在技能方面是扎实的,成功的。但相应不足的,是思想上的平稳保守,理念上的苍白孤立。多少优秀的学生,满腹激情,怀揣绝技,却在毕业后几年的强力输出性设计经历后,建筑创新痛苦的“思想性夭折”了,成为教育的遗憾。

今天,当大家都在关注国内建筑学院特色日渐趋同时候,建筑学院的建筑杂志,应该可以起到凝炼学术思想、宣讲科学理性,成为每个学院建筑学术思想的圣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好公民,大学应该具备和保持自觉、自由、批判的人文精神。建筑学院所倡导的,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建筑思想,而不是针对设计院的职业技术培训。这里,杂志就成为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在回首《南方建筑》30年,乃至华南建筑80年的时候,衷心祝福《南方建筑》,在经过5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南方建筑》到了承担更多社会教育责任的时候。

希望《南方建筑》:

坚持建筑基础教育的理念启蒙;

培育独立创新的技术理性精神;

促进严谨务实的建筑科学研究:

弘扬建筑的自由思想与城市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振纮.祝《南方建筑》走向新岸[J].南方建筑,2008(1):94-95.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新建筑,2008(5):8-11.

建筑施工日常教育 篇5

近期高空作业频繁,已经成为现场主要危险因素。对此特召集主体作业队,集合大家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会。高空作业每年均是事故高发事项。

高空作业人员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操作规程,记挂安全带、穿防滑鞋,保障生命安全。

全员必须高度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三违”即: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保证“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针对性事项说明:高空作业时,严禁45岁以上工人进行高空作业(2米以上含2米);

脚手架上的操作前提要搭好脚手板,做好周圈防护工作。

脚手架上因需要临时搭设的跳板、以及使用剩余的钢管、电管等物品,在使用结束后腰及时收回,严禁堆放在外架或脚手架上方。

水电人员做好自己职责工作,注意日常水电安全检查。

上岗前必须做好入场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遇大风(6级或6级以上)天气严禁在室外作业,在施焊前必须到指部门开设动火证手续,配备专门的看火人员在有效部位看火,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两瓶之间不得少于5米,瓶与动火点距离不得少于10米。

基坑周围边沿必须设置红色警示标志灯具,并按要求搭设临时防护栏杆,立挂密目安钱网。

挖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安派专人在周边巡视,随掌握周边动向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让下方作业人员撤离现场,以免发生亡人事故。

架子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南方多雨,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穿防滑鞋。

教育建筑 篇6

关键词:建筑师;素质;角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41-02

目前国内设计咨询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供需失衡,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国外企业进驻,更使得各个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者深感国内优秀设计人缺乏。具体表现在:在跨出校门短时期内,建筑系培养的本科生到研究生都难以胜任设计实践工作。我们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关注到一系列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工作者、建筑师和学生们正面临着的现实问题,包括:究竟怎样的建筑师能够适应当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建筑院校毕业生步入工作时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市场对于建筑院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希望能够带来些许启发。

1市场需要主观心态良好、专业水准高的建筑师

究竟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与一线工作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带领人沟通后,文章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主观心态和优秀的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

1.1对建筑师主观心态的要求

①正确认识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因此,建筑师的首要职责是服务社会、以自己的一专之长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画家的一幅作品标价百万,即便无人问津,尚可孤芳自赏。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建造和使用,需要社会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并且占用土地和环境资源。

建筑师不是理论家,对各种前卫建筑设计流派和时髦的主义与理论,建筑师可以了解,但不能将其视为工作核心,每必奉之。那属于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学术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工作范畴,而建筑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的设计工作。

建筑师也不是哲学家,的确,像路易·斯·康这样伟大的建筑哲人,以其圣经式的建筑言论,影响和感召着一个时代的建筑师。但这并不是大多数建筑师的方向,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康不算成功,他一生的大多数方案都留于纸面。

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一支,建筑作品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中的广大用户。一个小区可能居住着上千户人家,数万人口。一套百余平米的住房,在建筑师而言,或许只是复杂日常工作中一带而过的细节,但对于众多月薪不过千余的普通居住者,价值几十万元的住宅,往往是一生之中最大的投资,也是将在其中度过大多数时光的所在,意识到这些,哪位建筑师还会敷衍了事呢?

建筑师对国家和社会也负有深刻的责任,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物一经建造,通常要使用几十年甚至更多,建筑师的工作影响和改造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每一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当各具特色、缺乏主次的众多标志性建筑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建筑师是否又能站到更高的层面去考虑建筑,避免因此而来的混乱的城市面貌呢?

建筑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盖在土地上。建筑师没有资格牺牲国家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满足个人创作的欲望。不单是服务于投资建设方,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这是建筑师的职责。在学校的专业教育中,从进行专业启蒙教育之初到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题目指导时,教师都应将建筑师职责的内容结合实际,灌输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身为一名建筑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②建筑师的团队精神。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师作为“自由职业者”,工作有艺术性的一面,比较容易注重个人价值,而忽视团队精神。事实上,作为生产行业,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

设计院、事务所等常见的架构是在内部分为不同的设计小组,比如因为不同建筑类型的规范不同而分为商业,住宅,学校,办公楼小组等,小组间的互相协调是顺利完成大项目的保证。小组一般由资深建筑师带领,一味追求个人表现而不讲团队精神的设计师对小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建筑设计行业不断进行中的结构调整,要求企业间的合理协作。在世界范围内,专门化创作已成为惯例。

由此可见,建筑师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学校的专业教育阶段,应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需要团队集体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③不断学习的态度。优秀建筑师是由时代造就的,只要将身边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的建筑稍作对比,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时代对建筑设计不断提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建筑院校培养出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以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脱颖而出。

建筑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行业这就需要建筑师具有不断学习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到钢结构,从石头、木材到钢和玻璃,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建筑形象一次次的飞跃。建筑师要创新,就必须掌握新技术。

除此之外还包括新设计手段的学习,美国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瑞在闻名世界的解构主义建筑——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用于航天造型技术的软件,这使得将古根海姆美术馆完全自由的外形,转化成为施工图纸进行建造成为了可能。当然,有人认为建筑师对计算机软件的过分依赖将导致创造力的退化,但在西方很多建筑学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实被列为重要课程之一。应该承认。新一代建筑师对于新型设计手段的掌握是必需的。不断掌握和运用性的设计手段,要求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对于建筑师保持更长的职业生命力显得尤为重要。

1.2对建筑师专业技能的要求

①做出正确决策的判断能力及将其贯彻下去的宏观控制能力。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周边环境的建筑约束和文化约束、使用者的需求、项目的市场定位、建筑的性质和特征,都是建筑师必须纳入分析判断体系的影响因素,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构想。这是对建筑师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考验。而最初构想在设计全过程中的逐步落实,则取决于建筑师的宏观控制能力。从构想到施工图的完成,众多具体问题需要判断取舍、不断追溯和贯彻最初决策,将宏观决策转化为微观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因为战术而改变战略的错误。

②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

少的过程。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法规规范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正是由于足够的积累对时间的要求,建筑设计被不太准确地称为“老年人的行业”。一般来说,建筑师的成熟期都在四五十岁以后,而50岁以下的建筑师都属于“青年建筑师”之列。建筑师需要充分积累,才能寻求到知识和创造力的平衡点。积累的实现也来自于对生活点滴事情的关注。在建筑学的基础教育中,我们就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现象和细节,并使之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③审美素养和造型能力。“坚固、实用、美观”是维特鲁威提出的最早判断建筑优劣的标准。审美素养是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必要前提。人创造了建筑,建筑也改变着生活其间的人们。建筑的外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用者的审美和情绪。建筑的美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建筑的美表现在温文尔雅,商业建筑的美表现在生机勃勃,建筑的审美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和国家的特征,也是当地社会人文的重要组成。缺乏审美素养的设计人员与其说是建筑师不如说是工程师。而在审美素养中尤为重要的是宏观造型能力。悉尼歌剧院、艾菲尔铁塔等流传百世的著名建筑均可简练到用一根线条来表达,其宏观造型是震撼世界的重要原因。

④对建筑功能的综合解决能力。包括建筑内部功能布置和建筑群体中的场地设计和流线组织两个方面。具体说来有:建筑内部的水平和垂直交通;各使用空间的排布和组合;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周边环境的衔接;地面地下停车的组织;各建筑物间的协调关系等等。这些功能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建筑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应建筑的运转规律。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为建筑师的解决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而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建筑师对最终用户的关怀。

⑤表达和沟通能力。表达和沟通合称“交流”,是说明自身意图,进行讨论,并接受反馈意见的过程。包括建筑和思想两方面内容。建筑师的建筑表达能力,即将自己对空间和形态的设想用图的形式反映为具体的形象,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首先是徒手绘图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头功夫”。徒手绘图可以迅速而概括地表达设计意图,也可以用来记录,很适合于面对面的交流。徒手表达是在建筑学教育初步阶段强调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次是电脑绘图,电脑绘图可以精确的绘制图纸,易于修改,也可以很真实的表达建筑形象和空间氛围,能够缩短图纸和现实的距离,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必不可少。这部分内容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设置为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思想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在各行各业中都很必要。建筑师良好的思想交流能力有助于理解业主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交流过程中充分的表达也是建筑师自身思想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的锻炼,采取讲评方案、公开评图等多种教学形式。

2结语

教育建筑——从教育开始 篇7

教育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知识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 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各级教育的教学水平直接通过学校的规划、教育建筑的形态表现出来。教学设施的完备程度、教育建筑的建设水平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水平与综合国力, 教育建筑的发展书写着每个国家教育的历史。

教育建筑是知识的载体, 人生的很多时光在其中度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老师向学生传授着知识,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场所中成长, 懂得了建筑空间是行为的载体, 体验了学习丰富知识的复杂过程, 奠定了实现远大梦想的扎实基础。

教育建筑是一种精神的物化, 建筑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学校的精神是通过建筑体现的, 校园的文化是通过环境塑造的。学校的建筑与空间会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世界上的著名学府都拥有历史悠久的校园和建筑, 学校的精神与文化历经绵长岁月沉淀于校园的每个角落、镌刻在建筑的每个细节。

2008年, 汶川地震发生后, 教育建筑第一次深刻教育了所有建筑从业者, 几百座倒塌的校舍、几千名丧生的孩子, 这些数字让我们的心灵震撼, 让我们不可回避地重新面对灾区的教育建筑。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反思, 修复与重建、纠错与更新, 灾难过后的这些思考将会怎样付诸现实, 如何在废墟上重新描绘孩子们的美好记忆, 如此沉重的课题也许是我们从未遇到但却不可推卸的责任。

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建筑教育 篇8

记得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colas Pevsner)曾说过,自行车棚是一个建筑物(building),而林肯大教堂(Cathedral)是一个建筑(Architecture)。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些论述清晰的界定出建筑自古以来的艺术属性。而建筑大师梁思成对建筑师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19世纪近现代以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建筑流派的更迭,改变了建筑仅仅为一门艺术的属性,建筑成为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行业。这也极大的改变了建筑师身为艺术家的地位,建筑要为社会服务,要服从社会的整体发展。建筑师也逐渐成为一个执业者,参与社会的大循环。脱胎包扎体系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将建筑作为艺术的传统,面临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各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在经历了近二十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冲击之后,似乎又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选择,building or architecture。

1.1 注册制度对建筑教育的冲击

众所周知,注册建筑师制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目的,用以保障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而实行的制度。是对建筑师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能力的一种考察,是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是从业的基本条件。符合条件的建筑师可以执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注册考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的掌握建筑的基础知识。注册考试涉及到的九门课程中,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占到六门,不但涉及到本科教学大纲中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内容以及建筑史等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有一些是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才能理解应用的部分。例如建筑经济课、建筑材料课程必须经过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还有一些主要涉及到各种规范和法规的课程,要求在设计中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近些年,各个学校都根据注册考试和专业评估的需要增加了诸如场地设计知识和建筑师业务基础知识以及法规类的课程,丰富了教学体系,也使建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的要求。三个有关绘图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建筑师的业务能力,这与学生建筑设计课程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出入。建筑教育更注重建筑设计的构思,以及对于功能、形式、环境、技术等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对于一些技术的节点则没有深度上的规定。而注册考试的方案设计则突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显示出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针对建筑师考试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增加了规范和技术的教学内容。而场地设计内容的引入,强化了建筑师的总图意识,这对教学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更加贴近国际建筑教育的趋势和潮流。

2)接触社会的间接桥梁。注册建筑师考题背后反映的实际是社会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根据注册考试适当的调整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建筑教育脱离实践,变成象牙塔里的自言自语。另一方面,可以将建筑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建筑上来也是一种实际工程。可以说,注册考试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建筑教育运行在社会需要的轨迹上。例如方案设计中对于功能的强调可以使教师更加强调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考虑空间、形式和建筑的美学意义。中国当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基本的功能满足当然是这些建筑的首选策略。对于注册所需知识的教育,必然会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使建筑教育紧紧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1.2 建筑教育的应对

随着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受到注册考试的影响,注册正日渐深远的影响到建筑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使建筑教育的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基本知识的讲授为注册建筑师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为未来进行建筑创作积蓄必要的建筑艺术素养,二者共同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任务。

1)技术思维的形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历来存在着重设计、重艺术,轻技术、轻规范的现象。学生对于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甚至法规的概念非常含混,对于材料技术的一知半解,过于注重材料的美学意义,忽视了其力学、物理学甚至经济意义,是对于技术一知半解的具体体现。这些枯燥的课程和学生们热衷讨论的大师、流派以及各种奇异的思想很难相提并论,学生们对于如何实现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建筑创新不感兴趣,喜欢夸夸其谈最新的思潮,追随时髦的大师。对于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了解程度的不足,使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建筑学创作素养。对于建筑艺术的夸夸其谈使学生的设计很难对中国现实社会技术、文化和经济作出响应,加深了建筑教育象牙塔的空洞性。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尝试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强化技术意识、规范意识已经成为建筑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规范知识的不断强化,要贯穿到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职业者的转身。而在课程答辩或者教学中,有注册建筑师的参与,无疑会使学生的设计更加成熟。

2)建筑素养的全面起步。建筑教育在面对注册考试压力的同时,又必须为注册考试成功后的建筑创作积累必要的能量。注册考试所需要的知识,毕竟不是真正建筑艺术创作的全部。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也不能满足建筑创作所需的艺术素养。虽然技术作图有许多建筑的构造节点,能满足各种基本的防水或者结构的需要,但标准图的简单记忆,却不能使建筑师深刻领会建筑构造节点的艺术创造的表现可能,使得从构造技术出发的建构艺术无法展现,建构艺术成为现实中的一纸空文。而设计方案中只评价建筑的功能属性,无疑轻视了建筑的环境、形式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束缚了建筑艺术的深层次表达。当外国的建筑师依靠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思维在中国大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我们的建筑艺术在哪里。而这些空白的知识点,自然需要建筑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思维的训练就成为注册考试要求之外建筑教育面对的又一难题。对于建筑的系统认识和研究,应该在本科阶段就要初步形成,否则在面临市场的巨大冲击的时刻,仅有的支离破碎的建筑认知就会土崩瓦解,从而使建筑师仅仅成为开发商的代言人,建筑师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无疑是十分不利用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迈向世界的脚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校加强了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教育,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按类型进行的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建筑的全面认知。

3)建筑院校的合理分类和定位。中国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面对残酷的竞争,各个建筑类院校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生存。很多地方类的建筑院校就选择了首先立足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培养适应地方的注册建筑师人才成为这些院校建筑教学的指导方针。而注册考试科目的设定对于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的体系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建筑院校的分化正在进行中。那些顶尖的国内建筑院校,无疑要更大程度的兼顾培养大师级人才的要求。而这样的分化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 房屋(building)和(&)建筑(architecture)

培养符合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的专业人才,需要从开始接触建筑教育,到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通过,再到建筑师的后续教育进行无缝隙的衔接。然而,从真正追寻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实现跨境从业,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角度出发,这些就又成为了基础的条件。中国的建筑教育要高瞻远瞩,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考虑,建筑教育需要将建筑定位为building&architecture。

摘要: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注册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教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张钦南.让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J].建筑学报,2004(1):11-12.

[3]向上.英国与中国建筑教育及认证制度的对比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6):32-35.

德国建筑教育概况 篇9

1 德国建筑教育的历史发展

与法国和意大利相比,德国的建筑教育起步较晚。1790年,柏林艺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课程,这种把建筑专业划归于工程技术院校的做法,使德国的建筑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注重工程技术的烙印。1799年,普鲁士王国开设了第一所建筑专门学校,教育模式受法国“布杂”体系的影响。19世纪初,随着德国教育改革的大力发展,德国高等教育与中等技术教育开始了兴盛之路。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建筑师、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需求因此而高涨,德国各地相继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建筑院校。

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机器化生产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注重对工艺、技术和材料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问题,并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就是这种理念的代表,它的建立标志着设计教育概念的革命。包豪斯强调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强调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概念,由此建立了基于科学基础的教学体系。它在20世纪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法国的布杂体系,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建筑教育概念体系之一。二战之后,为振兴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德国在1953年成立了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将设计作为建立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社会政治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而不是以往的艺术学科。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高度理性和系统性的设计观念成为德国建筑设计的成长基石。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深刻的影响着德国的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然而,对于建筑教育中艺术性因素的忽略,也导致对这种建筑教育体制的争论和反思。

2 德国当代建筑教育

当代德国的建筑教育在这样的理性传统之下,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今较为成熟的体系。一方面,处于德国高校体制中的建筑院系由于高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大学、工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艺术院校都设有建筑专业,其学制与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作为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核心,综合大学与工业大学也是建筑教育的核心地带,这类高校通常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它的学制也较长,一般为8个~12个专业学期。德国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似,受专业教育后无须经过资格考试,只需通过评核就能成为注册建筑师。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建筑师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对于这样的建筑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解:

1)学院构成和教学人员。德国各建筑院系普遍采用教授负责制的教育模式,教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系教授的聘任条件首先必须是资深的职业建筑师,并具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只有终身教授才可以成为研究所的领导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许多建筑院系是由多个与设计相关又方向有所侧重的研究所组成,这些由教授直接领导的研究所是教学的主要执行单位。他们独立负责与各自专长相关的课程的授课、设计训练,并组织讲座、专业考察和实习等等。在总体课程结构之下,各研究所的教学相互协调并有共同的运作方式。2)教学规划与学位设置。德国高校的学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主课阶段。建筑专业规定的最低学期数一般为5年,但实际上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平均在6年以上。其中基础阶段为4个学期,课程设置相对固定。而主课阶段的学习时间则由学院自身的教学规划所决定,也受学生各自学习计划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在满足所有的学分要求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做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答辩的学生即可被授予建筑学工程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限没有规定,一般需要3年~6年。3)教学的组织和形式。德国的建筑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设计素质,注重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许多专业必修课都配合练习课一起进行,更以设计作为最后的课程考核。基础学习阶段课程固定,主要以讲座和练习课为主,内容涉及到基础知识、构造技术、历史、理论、造型以及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进入主课阶段后学习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大拓展,学生可在基本的教学框架要求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设计训练强度加大,选修课程的种类广泛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保证了毕业学生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在职业生涯中以充分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这个阶段主要的教学形式有研讨课、讲座课和设计课三种。设计课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要特色,也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通常根据实际的地形和项目给出,一般包括初期研究阶段、阶段性辅导和评图三个部分,也会有相关的考察和讲座安排。设计的成果除了图纸之外,还特别强调模型的制作。4)教学设施。德国建筑院系不仅在教学人员的素质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形式上都有较高的水平,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都拥有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条件。一般的德国建筑院系都拥有规模可观的建筑图书资料室,同校级图书馆建筑类书籍一起构成强大的学习资源库。此外,还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和模型制作车间,其中的设备学生大多可以免费使用。德国建筑院系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工作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图纸绘制、模型制作和学习讨论。

3 结语

从受法国和英国影响的传统建筑教育开始,逐渐发展到包豪斯的革命性改革,以及战后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演化,德国建筑教育一直深受固有的理性传统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不难看出,在德国,对于建筑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种把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作为建筑学根本的态度,使得德国当代的建筑教育在经历了历史种种之后,仍然能够维持一种清醒和理智的认识。德国当代建筑教育在学院构成、教学规划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自身成熟的体系,对于设计训练和构造知识的重视也是德国当代建筑教育显著的特征,在这种教育影响之下的德国建筑也呈现出追求理性和注重技术的倾向。

摘要:对德国建筑教育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从学院构成、教学规划、教学形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对当代德国建筑教育进行了介绍,并呈现了德国建筑教育的基本概况,从而提高人们对德国建筑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建筑教育,高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04(6):33-34.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教育建筑 篇10

民国时期的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理论与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卢树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他的建筑生涯、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2 卢树森建筑生涯简介

卢树森 (图1) 字奉璋, 籍贯浙江桐乡, 1900年9月22日生于上海。1908年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以支持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及在中国开办预备学校。卢树森是留学生之一, 他于1923年秋至1926年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建筑学, 获学士学位。一说为“因奉父命回国完婚, 肄业而归”。

1928年1月, 卢树森经赵深、庄俊介绍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 此时学会成立不到半年。1929年春, 卢树森受聘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任副教授兼事务长;1930年与刘敦桢对南京栖霞寺舍利塔进行维修;1930、1931年任中国银行建筑顾问。1929至1932年间他还任南京文德里生物研究所打样及监工工程师、南京铁道部建设委员会设计委员, 并开办南京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32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1。

1935年9月, 他与梁思成、刘敦桢、夏世昌等赴苏州调研测绘古建筑, 包括北宋罗汉院双塔、虎丘塔、南宋玄妙观三清殿、北寺瑞光二塔等2。

1936年4月12日, 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行, 这是“堪称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对中国建筑业发展成果的宣传展示活动”。卢树森任展览会常务委员, 并与童寯一同“负责组织在展会期间举办建筑学术演讲会, 向参观者宣传建筑文化”3。同年, 他还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1936年10月, 他设计的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竣工, 这是卢树森最为著名的作品。

1937年11月, 卢树森回到此时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次年8月离系, 赴上海续办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46年5月任台湾省民政处技正, 1946至1948年间, 在台湾修复了台湾大学学会、嘉义市农事实验楼及一些银行。1949年其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及驻南京办事处主任。

1931年卢树森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至1934年间任校理, 1935年至1937年为社员。

1955年, 55岁的卢树森在上海病逝。

纵观卢树森一生, 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就。以下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部分, 着重介绍其留学及任教情况;他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部分, 以藏经楼为例, 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

3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

3.1 卢树森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

卢树森于1923年秋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

此时美国建筑教育受法国影响, 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类课程比重大, 工程技术的培养有所放松。“ (宾大) 于1903年聘到巴黎艺术学院国授建筑师柯雷 (Paul Philippe Cret) 到校教建筑设计课…… (柯雷) 设计思想完全以艺术为纲, 到1920年建筑系就归艺术学院……在二十年代中, 派克尔讲结构构造课, 每逢快到交设计图的紧张关头, 已达无人上课的阶段, 考试更是马马虎虎。”4柯雷在宾大执教35年, 1923-1926年间是否教授卢树森设计课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 身为美宾大学生的他, 个人的建筑教育观也必然受到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工匠的一种, 是不被重视的职业。甚至谈不上拥有建筑“教育”, 大多数工艺技术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相传。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出国留学建筑也带有很大自发性, 官方并未引导鼓励。然而随着近代中国被动或主动的开放, 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新建筑逐渐增多, 留学生选择建筑系也是历史的必然。

与卢树森同样因庚款赴美宾大公费留学的还有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童寯、李扬安、过元熙、吴景奇、吴敬安、谭垣等。当时的学生经过严格考核才获此机会, 因此大多聪颖勤奋。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建筑师行业的中坚力量, 其中多人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2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实践

1929年春后, 卢树森于中央大学任副教授及事务长。当时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副教授需为“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 得有博士学位者”5, 教授需为“副教授完满二年以上之教务, 而有特别成绩者”6。因此, 副教授的职位对此时二十九岁的学士卢树森来说是极大的肯定。

同时期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的还有留学美国的刘福泰、鲍鼎、谭垣、朱神康, 留学英国的李祖鸿, 留学日本的刘敦桢和留学德国的贝季眉等。当时美国的建筑教育偏重艺术, 日本德国的建筑教育偏重技术。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师在此聚集, 结合中国国情, 最终得出如表1所示, 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

“卢树森任二年级‘设计’及‘西建史’等少量史论类课……技术类课程 (结构课除外) 由刘敦桢、卢树森、贝季眉三人分担”7。相对新一代建筑师的需求量来说, 教师稀缺, 而教师们深知自己肩负重任, 不可缩减课程, 因此分摊到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异常繁重。“个人所担课时数都很多, 一般都不少于15小时/周……任课门数亦很多, 一般都在3~4门……还多兼有校、 (系) 科内其他事务”8。卢树森兼任事务长便不足为奇。

1932年6月的学潮使中央大学陷入混乱。这一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

1937年10月, 中央大学迁至重庆沙坪坝松林坡。11月复课时, 卢树森回系任教授及系主任。1938年8月他离系返回上海。

卢树森任教时间不到四年, 其师德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卢树森) 学习勤奋, 基本功扎实, 在中国园林设计上有独到的实践经验。他作风细腻, 责任心强, 对学生善于循循善诱。”9其学生, 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张镈回忆道。

童寯谈到柯雷时写道“一个教师的力量, 就能改变一个建筑系的性质作风。”10姑且不去比较卢树森与柯雷的影响, 只说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一种舶来品, 在国外接受教育回国教授, 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卢树森将在美国学到的建筑学知识技能及建筑教育模式带回国内, 通过任教, 对中央大学建筑系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形成的早期留学生中的一员。

4 卢树森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

4.1 卢树森建筑设计及维修作品

卢树森算不上多产建筑师, 如表2所示, 1930至1948年间, 其作品不到二十个。其中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影响最为深远, 因此是以下介绍的重点。

4.2 藏经楼的建造背景及其建造过程

1928年, 南京政府成立。1929年12月制定的南京首都计划对建筑形式有这样的要求, “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因为“其一, 所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也。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也。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也。其四, 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也。”11

深究这些条文的产生原因, 是“由于‘中国固有式’建筑具有‘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的意义, 又具有‘崇体制’、‘树风声而坚社会之信仰’的政治作用……”12这不仅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被动开放的中国出现许多先进的西式建筑, 它们背后却是被侵略被殖民的屈辱。因此发扬“本国固有之文化”也是整个社会的愿望。

为纪念1925年逝世的孙中山先生, 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建筑群。1926年3月12日, 中山陵奠基典礼举行。由吕彦直设计的主体工程于1929年春竣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是中山陵建筑群的一部分, 由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捐, 目的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相关物品。藏经楼于1935年3月动工, 次年10月竣工。

“ (藏经楼) 从图纸的设计日期上看跨度较大, 从民国二十一年 (1933年) 三月到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 六月……到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修建藏经楼时, 该工程至少已做过四次方案修正。”13从这段话中可猜测, 多次方案修正, 是否从委托至建造时间较为充裕?或筹款需较长时间?抑或卢树森精益求精?还是政府对一开始的方案有不满之处?也可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可以说, 两年零三个月中的四次改动设计图纸的藏经楼并非工期紧张压力下的偶然之作, 已达到发起者和设计者看来较为理想的状态。

4.3 藏经楼建筑特点

藏经楼建筑群由主楼, 僧房和碑廊组成, 总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僧房居主楼正北, 与东西各二十五间碑廊围绕主楼成环抱之势。1934年12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的《本会市政成绩报告》中有如下描述:“该楼之本身长一百零四呎 (英尺的旧称, 约为31.700米) , 宽七十一呎 (约为21.641米) , 共分三层:一层为讲堂, 并有夹楼听座;第二层为藏经、阅经及研究等室;第三层则纯为藏经室。楼之后进为宿舍、下房, 两翼有回廊及亭子二座, 备装镶三民主义石碑之用。”14

藏经楼主楼 (图2) 高26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设计的确符合首度计划对建筑的要求。首先, “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主楼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 兼有喇嘛庙的特点, 即使外行人亦不会将其与西方建筑混淆。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屋顶覆绿琉璃瓦黄剪边, 中央置紫铜鎏金法轮华盖, 门窗及柱为红色, 梁檩枋椽柱头斗栱等以彩画装饰。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 一层讲堂通过四面门窗采光, 八根柱呈八角形分布, 柱中围合区域与夹层通高, 设八边形莲花藻井。夹层斗栱攒间设小窗, 补充讲堂采光。二层四面开窗。三层屋顶阁楼本无法开窗, 却巧妙地突起一个歇山顶, 形成天窗, 有效改善了三层的采光通风。

藏经楼是中国建筑师传统复兴设计的杰出代表。正如潘谷西先生所说, “传统复兴式的风格很自然的成为西方折中主义在中国的一个新品种”。15藏经楼的设计与卢树森的留学背景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尝试不可分割。

“每个时代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 迫使它突破传统而有创新发展, 绝不会是传统的无条件的延续。”16社会进步推动新功能产生, 甚至同样的功能对建筑载体的要求也发生改变, 原有载体终有一天在使用层面上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也不例外。建筑师们最终意识到, 这类建筑“纯采中国式样, 建筑费过昂, 且不尽合实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迫使探索停止。然而作为史实的一个重要组成, 藏经楼这样的建筑具有永恒的价值。

5 结语

民族建筑传统的缺失,根源在教育 篇11

搞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古建筑,是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

我们国家对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历来是重视的。建国60年来,尽管不断有左倾路线的干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及近三十年城市建设对文物古迹的冲击,大部分重要的文物古建筑还是保留下来了。近些年,尽管存在着某些地方领导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摆不正城市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出现了不少为城市开发而破坏文物的现象,但通过宣传教育、立法执法等手段,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在保护文物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方面,前些年文物界一部分人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西方保护方法的教条主义倾向,经过这些年的学习讨论和反复认识,也有所改变,尤其2007年5月,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召开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大会”以及这次会议通过的《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维修》,从理论和实践上廓清了过去在东西方文物保护方面采取一个标准和片面认识,重申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世界宣言》中提出的“文化多样性”和在文物修缮中保护这些多样性的原则,肯定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古建筑保护维修的特殊规律和特殊做法。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帮助有些人开始逐步确立起对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特殊性的认识,从而结束了历时十多年的争论,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现在,还有一个仍然困扰着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的问题,这就是套用“基本建设程序”来进行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这个问题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改革开放开始,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也被推向了市场,由原来的事业单位修文物改成了企业单位修文物,而且套用“基本建设程序”,按市场运作、企业竞争、凭招投标确定修缮队伍等一套做法。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不是“基本建设”,有它的特殊要求、特殊规律、特殊做法,不能照搬“基本建设”程序,搞企业竞争、招投标、低价中标、一次包死那一套。

文物修缮是国家的重要文化事业,应当以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艺术性为原则,以修好为目的。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来操作文物修缮,不利于保证修缮质量,不利于贯彻“四原”的原则,不利于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和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不能保证“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修缮原则的贯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年初,我和故宫博物院的古建筑维修中的主任李永革先生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机制需要调整》,专门谈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2010年2月5日、12日、26日的《中国文物报》上,还要在《故宫博物院院刊》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上刊登,希望尽早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保护、维修好现有的文物古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工作,只有把这些文物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让它们以其原有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它们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作用,去见证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由于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所以,建筑应当是多元化,而不能是一元化或全球一体化。但是,在近二三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也演绎了一场“建筑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悲剧。这场悲剧的后果,是使我国各城市、各地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逐步消失,带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步消失。

对于“建筑一体化”问题,各国建筑师已开始反思,一位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最近指出:无国界的建筑没有根,是失败的。

作为中国的建筑师,应当以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为己任,不能再盲目跟风,去搞那些无国界建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必须使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必须使中国特色建筑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让中华民族昂首挺胸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近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著名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二三十年,我们国家竟然没有出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师?我认为这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丢掉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二三十年,我们的建筑创作几乎没有一个像五六十年代那样的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是照搬照抄外国建筑师的作品,这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没出息的做法,怎么能出世界级的大师呢?所以,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是我们的方向和出路。

尽快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中国民族建筑传统的缺失,根源在教育。

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必须从教育入手,在大学开设系统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全面讲授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建筑传统。具体的说,就是在现有建筑学课程的基础上,加进中国建筑的相关内容。这些课程应当包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学、建筑勘舆学、传统建筑哲学、古代宇宙观与中国建筑、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构造、古代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以及有关“中国营造学社”方面的内容等等,而绝不是仅仅讲一点建筑史。还可以把近现代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建筑作品作为范例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向中西结合、用现代的方式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通过开设中国传统建筑课程,学习前人的创造理念,培养新一代既懂现代建筑又懂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师,使中国建筑逐步走上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

近些年来,有些建筑大学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教材、师资,主要是体制方面的制约,做的还很有限,中国建筑学专业不讲中国建筑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需要提高认识,加快建筑教育改革的步伐。

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

中国建筑经历数千年,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为世界各国建筑工作者和有识之士所仰慕。

但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建筑却研究不够。中国人开始研究本民族的建筑,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止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际,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从营造学社成立至今也仅有80余年历史。而且中途断了很多年。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史学的研究虽然有所恢复,但这些研究工作大多数是在少数大专院校和民间组织进行,国家有关部门未能给以足够重视和应有的组织领导。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成果,也没有能够在学校和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这就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中处于一种十分薄弱的地位。

要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继承弘扬,在中国建筑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必须抓紧传统建筑的研究工作,搞清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确立起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是中国建筑的基础理论工作,切切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建筑沿着历史文脉不断向前发展。

鉴于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自营造学社解体之后,一直处于分散状态的现实,我曾在2000年提出了“关于编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大纲”的建议,它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有关学术组织或权威大学的研究机构编制一个建筑史学研究大纲,并将这个大纲提供给各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目的是在国家没有专门机构组织研究的情况下,用这个大纲来规划和组织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工作(这个建议发表在《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总68期上)。

抓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工作

在经历了“建筑一体化”的反复之后,民族文化正在回归。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的风格问题越来越关心,他们不仅积极参与评选自己喜爱的建筑作品,还对建筑创作发表评论,风行一时的欧陆建筑受到抑制,中国民族形式日受欢迎。这是日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国民自尊和自信心回归的表现。

在这种形势下,向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包括领导干部)普及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十分重要,这种普及可以造成广大群众向往民族传统、崇尚民族文化的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更有利于建筑创作向民族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普及,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抓中、小学生的古建筑常识普及,在中、小学课本中适当增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常识和建筑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可以把优秀的传统建筑园林景点建成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了解中国建筑知识。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传统建筑知识。动员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授和对祖国传统建筑文化情有独钟的仁人志士撰写古建筑科普文章,用知识性、趣味性去吸引广大读者,培养人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兴趣。

3、鼓励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组织建筑设计竞赛和评议。通过鼓励创作、评选优秀作品,让更多的优秀民族建筑作品问世,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

普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能否延续和发扬的问题,我们建筑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在这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浅谈英国建筑教育 篇12

1 英国建筑教育系统的模式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简称RIBA) 规定, 凡要取得英国建筑师资格者, 必须接受三个阶段的训练过程, 简称RIBA PartⅠ, PartⅡ与PartⅢ。在英国成为建筑师至少需要七年, 五年在经过认证的建筑院系学习, 加上两年的实践。典型方式是:三年的建筑学本科课程学习, 授予建筑学文学学士学位和RIBA一级资格 (RIBA PartⅠ) ;然后是至少一年的实践, 在此期间发展职业方面的技能, 并将三年的学习与实际工作联系;接下来是两年的课程学习, 取得职业文凭 (或硕士学位) 和RIBA二级资格 (RIBA PartⅡ) 。以上两级学位每年均由本校考官及RIBA认可的校外考官依次考核;最后是至少一年的实践, 此前有一系列考试, 即RIBA三级资格 (RIBA PartⅢ) 。考试不包括设计, 而是侧重于执业和法规方面。

另外, 部分学校允许学生在职业文凭课程的分数达到一定要求后, 用几个月的时间深入原来的毕业论文, 并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这主要是为了与其他国家接轨和为博士研究做准备, 与建筑师考试制度无关。英国建筑院系同时也开设研究生课程, 包括授课式硕士班和研究式硕士、博士班 (MPhil/PhD) , 但这些课程与RIBA及建筑师考试制度无关。授课式硕士班由每个学校各自拟定课程内容;研究式学位则是学生自己开题做研究, 导师定期单独辅导。所以, 英国建筑教育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系统:一种以取得建筑师资格为主, 而另一种则以建筑学术研究为主。

2 英国建筑院系教学概况

英国目前共有建筑院系35所, 它们授予学位的资格需由RIBA和建筑师注册委员会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oard, 简称ARB) 正式认证并定期检查, 同时也经英国教育部审核。英国建筑的预测与累计成本绩效指数CPI的预测类似, 在此就不再赘述。院系可分为传统型教学院系和实验型教学院系两种类型。传统型教学院系是指在英国国立大学系统内的建筑院系, 而实验型教学院系则是独立于国立大学系统的AA建筑学院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London, 以下简称AA) 。

2.1 传统型教学院系: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为例

由于RIBA的督查, 英国国立大学教学大纲的设置和实施情况大体相同, 这里以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所述情况可作为英国国立大学建筑教育的代表。

2.1.1 教学思想

注重理论基础、设计实践和职业经验三者的平衡。教学重点不过多关注形式的美观, 而更多注重建筑作品的可实现性;要求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 而不是互相模仿、追逐流派;追求判断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平行发展;质疑建筑教育中的一些传统模式, 如批评性评图、熬夜、个人崇拜等;建筑教育一定要与社会、政治的现实情况相适应。

2.1.2 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的设计主题以住宅为主, 探讨“家”的本质和意义, 共七个设计。刚开始的设计是一两个星期内集中于某个具体建筑问题;最后一个设计一般持续八周, 创作出相对完整的建筑设计。第二学年的重点放在城市设计上。通过连续的四个设计, 巩固和扩展学生的技术基础知识。第一个设计调查谢菲尔德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向学生讲授城市的分析方法, 并为某一特定人群提供小型的城市住宅设计;第二个设计与一次欧洲大陆城市参观实习及建筑历史专题研究相连;第三个设计是与土木工程系同学合作研究大中型结构;最后一个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复杂的公众项目, 研究城市文脉发展, 并通过合理选址充分展现其建筑的影响力。第三学年更加深入地研究设计哲学以及与建筑学相关的工程技术。上半学年始于英国某个大城市的介入研究, 并召开两天的研讨会, 然后以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共建筑设计课程作为结束。第二学期鼓励学生独自编写设计任务书, 在当地的城市环境中尝试自己的建筑创意。

与设计课相辅相成的是一系列讲座课程, 包括科学与技术、人文和交流三方面, 贯穿三年的本科学习。人文方面向学生讲授一种发展的方法论,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技术方面课程包括建筑结构、构造和环境与设备三部分;交流方面,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提供一系列技能培训——从简单的手工模型制作到复杂的计算机绘图表现, 从与客户的基本交流到规划个人作品集等等。

职业文凭课程/建筑学硕士课程以设计工作室为主, 还有其他辅助课程, 包括环境与技术、管理与实践、理论和研究以及毕业论文。

研究式学位有哲学硕士 (MPhil) 和哲学博士 (PhD) 。近几年又引入了设计型哲学硕士和博士。毕业要求提供一个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及约四万字的文字说明和论述。还有一种模式是课程硕士与哲学博士结合, 学习4年后获得两个学位。哲学硕士和博士均可在职攻读, 也可远程攻读, 但这两种学生入学审查非常严格, 且在读时间是全时学生的两倍。

2.2 实验型教学院系:以英国AA建筑学院为例

英国AA建筑学院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London, 以下简称AA) 创建于1847年, 是一个完全独立、不属于任何大学的教育机构。它的大学教育由ARB和RIBA颁发学位认证, 研究生学历是由受政府承认具备资质的英国函授大学颁发, 采用的学历评价标准同其他大学完全一样。

2.2.1 教学思想

在各个层面全方位地拓展建筑教育和实践, 以实现一个批判性的学术辩论基地。教学风格上, 认为建筑审美和建造技术同等重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 超越了建筑本体论, 延伸到对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层理解的层面上。

2.2.2 课程设置

AA的课程分为大学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两部分。大学课程为五年制建筑职业教学, 一般分为一年级学习 (First Year) 、中级学院 (Intermediate School即二、三年级) 和资质学院 (Diploma School即四、五年级) 三个部分。大学课程分为四个部分:设计、基础理论 (General Study) 、技术和交流。

AA的设计课创立了单元 (Unit) 教学体系, 在一年级、中级学院和资质学院各有数个单元供学生自由选择, 每个学生每学年要完成一个单元的设计, 而教学单元的内容每学年都会变。每个单元有1名~3名指导教师, 10名左右的学生, 每个单元的课题、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等由指导教师设计, 在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星期由教师公开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目标报名, 经过与老师的会面交谈, 最后由双方共同确定选择。一年的学习要完成从设计研究到设计方案的过程,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合理性和逻辑性被认为比设计结果还重要。学生在一年中学习的各阶段均要公开介绍自己的方案, 评委有学校的教师、RIBA的官员、国内外的执业建筑师、规划师、建筑评论家、建筑理论家和艺术家, 也有工程师和发展商等与建筑相关的人士。

基础理论课程是帮助学生寻求自身在建筑学的定位。这部分课程的任课老师大都是研究生院“历史与理论”专业的教师。技术研究覆盖了各种结构、不同材料和环境方面的研究课题。交流课程大都是我们称之为表现的内容, 比如绘画、照相印刷、电影视频、计算机、模型制作之类。近年来交流课新的发展强调了体验的价值, 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材料的选择。

AA没有统一的教材, 课程内容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他要讲授的内容选定参考读物, 而且, 每一年的课程都不同。

研究生课程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环境与能源、建筑历史与理论、住宅与都市。在学年结束时, 这三个MA的学生都将完成一篇论文。还有三个研究生设计课程:为期一年的MA (文科硕士) 景观化都市建筑学, 为期一年的MA新兴技术与设计, 为期16个月由设计研究实验室提供的建筑设计课 (AADRL) 。

3 英国建筑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 坚持多样性, 改善教学模式。

在英国, 多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a.教学内容;b.院系类型。既有传统型教学院系也有实验型教学院系, 保证了不同人受不同教育的需求。不同的教学模式均可被社会接受, 也从制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多样性。

2) 完善课程体系。

不论是传统型教学的谢菲尔德大学还是实验型教学的AA, 课程体系中均对设计、技术、交流等方面有涉及。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也能快速适应工作需要。而我国建筑院校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3) 重视科学性。

英国建筑教学中充分重视科学性。比如在AA的设计课程中, 对方案的支持大都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测量或计算结果, 很少有凭感觉出来的方案, 总要找到一定的科学依据。这其中图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我们通常是经验多于科学性。

4) 优化教师结构。

不论是谢菲尔德大学还是AA, 其教师队伍的构成都很多样化。不仅有专职教师, 还有执业建筑师、规划师建筑评论家、建筑理论家和艺术家, 甚至有工程师和发展商等与建筑相关的人士。而国内建筑院系中非建筑专业人士的比重很少。

4结语

随着外国建筑师大量涌入以及中外建筑师设计水平的差距, 让许多人开始反思中国建筑教育。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探索, 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 为使我国建筑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进一步提高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工作

摘要:指出建筑教育关系着建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英国建筑教育系统以及两个英国建筑院系教学思想和课程设置情况的介绍, 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建筑教育的建议, 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建筑教育,AA,启示

参考文献

[1]康健, 刘松茯.建筑教育——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康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J].城市建筑, 2006 (2) :87-92.

上一篇:价值特点下一篇:证券监管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