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2024-07-25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精选12篇)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1

摘要:通过威海环翠楼盆景园茶室的设计案例探讨了在现代设计语境下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传统建筑语言与现代建筑语言的途经与方法,以期使各种表达建筑意义的形式都拥有更为宽广的前景。

关键词:茶室,传统建筑语言,现代建筑语言,开放

中国园林建筑历史源远流长,那些矗立于古典园林、自然山川中的亭台楼阁、轩馆廊榭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在现代建筑设计语境中它们也面临着持续的挑战,作为传统形式的一部分它们往往被划归到“古董”的范畴与现代建筑语言分道扬镳。艾伦·科洪曾对这一现象有过精辟的评论,他认为,假定建筑的意义仰赖于那种预先设定的已存类型,那么有两种方式对它们进行认识,“或者被视为不变的形式……,或者它们被视为历史的遗存,以一种片段的形式传递给我们……”(1)然而,这样的结论显然不能够令建筑理论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止步,倘若传统的形式仅仅作为不可改变的样本或者片段存在,那么其发展道路无疑将日趋狭窄。对此问题,艾伦·科洪、罗西等理论家都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历史类型应该能够被重新审视,它们应该可以被重组,以满足现代特有的实际目的。这样的判断提醒实践者,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形式不是表达价值与意义的唯一途径,当然,这也包括传统的历史形式。意义的建立应该依存于建筑与地方场所的关系,而形式或许仅仅是可供应用的建筑语言的一种。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一直在设计中寻找机会进行尝试、探索与思考。

环翠楼公园座落在威海市区西夸古山东麓,倚山而建,因其上建有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它矗立于山巅之上,面朝大海,兼具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此处在古代是眺望防御的绝佳之地,因此也承载了许多的历史信息,南有邓世昌雕像,北有古城墙遗址。进入二十一世纪,威海市政府重修环翠楼,原环翠楼公园以北的一片山林地被规划为环翠楼盆景园,以容纳本已存在于场地中的诸多盆景与简易温室。环翠楼茶室正位于环翠楼盆景园内,与重建的环翠楼及环翠楼公园中轴线毗邻(图1)。该茶室被规划为环翠楼盆景园的核心园林建筑,方案研究初期,是采取传统形式还是采取现代建筑语言成为争论的焦点。但是,当场地的复杂性还没有被深入挖掘时,对建筑形式的争论似乎注定是徒劳无果的,因此,设计者索性抛弃了单纯的对于形式的追求而从复杂的基地研究开始。

茶室用地位于环翠楼盆景园的西端,南临环翠楼及公园中轴线,北与盆景园北侧主入口相对,地势较高,处于俯瞰整个盆景园的绝佳位置。西南方向背倚古城墙,东北方向较为开敞,周围有苍翠的山林与清澈的碧水环抱(图2-A)。然而,这样一处用地的自然地形却非常复杂,南北与东西方向均有将近6m的高差,并且,遍植于场地的苍翠松柏也为设计提出了挑战。

意大利建筑师维托里奥·戈里高蒂曾经对认知基地有过精辟的论述:“……环境应该成为建筑创作的本质。由此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也就是优先考虑地点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这是一种根据周围环境对建筑进行调整的认知行为。”(2)新建环翠楼高近30米,体型挺拔壮丽,但也给本来就不甚开阔的场地造成了威压之感,加之场地高差较大,树木众多,因此,在设计初期确定了“退隐”、“消减”、“呼应”的设计策略,以求通过与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而确定建筑自身的独特意义。

茶室选址于环翠楼盆景园中轴线上的初衷是希望使其以一览众山小之势成为整个盆景园景观的主导,“退隐”的策略即试图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问题。通过借用场地自然高差将场地划分为两级台地,第一级台地南接公园中轴线,西靠古城墙,便于游人从公园轴线进入茶室;第二级台地北接盆景园主入口,东与水面标高基本一致,形成了亲水的目标(图2-B)。这样的划分使得在不对场地进行大挖大填的基础上为建筑的退隐创造了条件,它们可以自然隐逸于场地之中,不破坏原有的地形,以亲切的姿态和场地产生和谐的关系,可谓东南亲水,西北近山,也与原有山麓自中轴线由西南向东北依次降低的趋势相一致。

“退隐”的目标是试图在不破坏场地肌理的基础上以更加谦逊的态度与周边环境对话,当然,这也只是巧妙利用环境的第一步。建筑处于山林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山林砍伐,拆分建筑,消减建筑体量成为适宜的方法。依照功能,建筑被划分为四个体块,南向体块与临环翠楼公园中轴线的辅路相接;西向为主要的厅堂,处于整个盆景园轴线的底端,俯瞰整个盆景园;北向与东向两个体块均临水,以轻盈的姿态漂浮于水面之上(图2-C)。

建筑体块增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然变得愈发复杂,不过这也为重新建立建筑自身的秩序与场地的秩序创造了条件。将北向体块置于北端盆景园入口对景处,成为引人遐想的一系列风景的入口;将东西两个体块组织为这组建筑的轴线,并与盆景园的中轴线呼应,它们一高一低,视线互不遮挡,均可以远眺整个盆景园的满园苍翠;南端体块与临环翠楼公园中轴线的辅道相接,成为入口的接待空间(图2-D)。

当这些建筑体块分布于场地之上时,原本没有被定义的场地自然有了内、外之分,即出现了内向性的庭院空间。在庭院里原本就有苍翠的松柏,再依照已经划分的两级台地分别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功能安排。上一级台地依托高处的体块成为休闲品茗的户外空间;下一级台地一半引入水流,成为水庭,一半摆放盆景,尽显古雅幽静(图3)。

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一文中认为,“一个空间乃是某种被设置出来的东西,某种在一个边界范围内清理出来的东西。”当然,这种定义还远远没有实现表达建筑意义的目标,然而,当与场地的对话基本完成后,却发现对于建筑形式语言的选择反倒是出现了无限的可能。选择古典建筑语言,则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已经存在的粗糙的内在秩序,区分建筑等级,强调主体建筑、主导空间与主要轴线的呼应;通过爬山廊、曲桥联系各个建筑体块,增加庭院的层次;在庭院里布置假山,整理水面使其蜿蜒有致,完成古典园林的意向营造;辅以北方园林建筑的外在形式(图2-E,图4,图5)。选择现代建筑语言,则更加强调经由功能主导的建筑体块表达的同一性,例如,将茶室最主要的饮茶空间继续拆分,强化“消减”的设计原则,使饮茶单元以匀质的秩序错落的出现在北向与东向的水面上,而南向的入口空间则不再强调与中轴线的严格呼应,而是沿着等高线扭转,即不刻意的强调人为的秩序,而是使整个建筑更为有机的融入山林的自然肌理之中(图2-F,图6,图7)。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精髓或许并不在于它们在使用怎样的外在语言表达自身的时代印迹,而在于它们都提供了一种独到的设计方法。无论是计成在《园冶》中论述的立基、筑屋之道,还是赖特在设计落水别墅时所追求的“与这里的森林和溪流和岩石和所有一切结构元素都如此宁静地融为一体……”(3)的意境,最后他们留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表面化的图像,而是一种引人持续探索与思考的深刻的创新方法。

其实,最终选择哪一种建筑语言无疑被多种因素决定着,但是,这样一种以开放的观点对待不同建筑语言的态度与方法使得建筑师不会因为偏爱某种风格而被所谓的“风格”所束缚,这也就使得各种表达建筑意义的形式都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前景。正如《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一书中所陈述的,当不带任何偏见的看待一栋建筑物时,那些不仅在典型形式上反映出了完美无缺、且具有经济性与功能性的结构,而且在一般形式或个别特征上,也是典型而具有特性的时候,它们就可以称得上是完美了。

参考文献

[1]布正伟.建筑语言演进的动力与规律——建筑创新的认识论基础[J].建筑学报,2007:12

[2]缪朴.与水对话——昆山思常路茶室设计[J].建筑学报,2009:1

[3]赵冰,冯叶,刘小虎.茶室秋风——冯纪忠作品研讨之四[J].华中建筑,2010:7

[4]布正伟.建筑语言构成的复合系统[J].新建筑,2000:4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2

4.1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容丰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存在差别,因此,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应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具体应注重以下细节的落实: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前应多查阅当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内容,找到可运用的文化元素,搞清楚不同文化元素的寓意,如此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风俗的建筑空间。其次,多进行走访调查。为获得设计灵感,设计师应多走访调查,参观当地现存的古代建筑,分析古代建筑应用的设计手法,给人的空间体验,结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要求有针对性的借鉴。最后,找到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建筑师应分析当地现代建筑工程空间设计情况,熟练掌握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找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的契合点,明确需要采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方式,设计出最佳方案。

4.2做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较多,设计师应加强不同元素内涵的研究,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现代建筑空间中,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明确现代建筑设计需求。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保证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恰到好处,设计师应明确现代建筑设计需求,与建设单位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建筑工程空间要满足的功能,给人的体验等,避免设计的盲目性。其次,构建三维设计模型。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设计软件不断出现,为更好的评估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上的效果,设计师可通过专业的软件,对现代建筑空间进行三维设计,并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及时改正设计工作的不足。最后,做好设计细节优化。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内容较多,部分细节考虑不到位,可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体验,因此,设计师应做好设计细节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功能的考虑。融入传统建筑文化时,设计师不能顾此失彼,应注重空间功能的考虑,使其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注重现代审美理念的融入。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正确处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好现代审美理念的融入。

4.3不断提高空间设计水平

应用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设计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具体应考虑落实以下内容:首先,做好设计工作总结。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应用传统建筑文化开展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应提高认识,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应做好设计工作总结,明确以往设计工作的不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设计水平,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其次,请教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较多细节的工作,因此,设计师应多与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沟通,交流经验,分析不同地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技巧,以及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自身技能水平,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最后,提高现代设计技术应用水平。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很多功能强大的设计软件,给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应用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进行不同建筑空间的三维立体设计,通过不同视图,设计师可方便的观察到各个位置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效果,通过外形、位置的变换等,优化相关细节,争取达到良好的感官及使用效果,因此,设计师应做好相关设计软件的理论学习,做到熟练操作,灵活应用相关设计技巧,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5结语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建筑空间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文化,可给人以亲切感及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因此,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传统建筑设计有着鲜明的理念,其中“天人合一理念”“有与无的辩证理念”是典型代表,在一些古代建筑中多有体现。(2)在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指引下,我国传统建筑工程呈现出空间布局对称、和谐、注重风水、空间布局灵活的特点。因此,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应注重这一特点的把握。(3)为使传统建筑文化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筑工程空间设计中,应注重应用一些策略,要求设计师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融入、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水平,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良好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空间功能充分发挥的同时,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空间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方靓,杨阳.论建筑空间设计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2):172-173.

[2]李利辉.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体现[J].江西建材,2016(21):44-49.

[3]胡为为.关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145-146.

[4]赵莹.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J].艺术教育,2016(10):203-204.

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现代建筑;传承;发展

一 中国传统民居的广泛性

我国地域分布广泛,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地貌等造就了不同的民居风格。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建筑立面以及装饰风格上差别都很大,而且各具特色。

二 中国传统民居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居已经越来越不被重视,地域性特色建筑逐渐消失,现代建筑没有对将传统

建筑传承,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以住房为主,其类型都以此为基本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在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建筑为木结构,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的创作生动体现出这一点。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矛盾运动本身所需要并产生了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人们常说地区主义建筑的发展应该是以传统民居为基础的,因此传统民居是地方主义建筑的“根”。新的农村住宅以“方盒子”为主流﹑形式单一﹑呆板,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结果,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建筑应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想适应,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是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

三 中国现代建筑对地域性的忽视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建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民居已失去了其特色,失去了民居的地域性特色,现在建筑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建筑对地域的问题考录的越来越少,传统建筑趋于对地域性的考虑,其地域性很强,从建筑形式和布局就可以大概知道其地域特色,而现代建筑已经忽略了这个方面,现代建筑追求方便,快捷,工业化生产,造成现代建筑总是千城一面,在经济发展的促使下,城市化的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所以现代建筑其形式都差不多,完全失去了地域性,没有地域特色可言,造成千城一面的结果。而传统建筑中是把地域特色作为主要方面来考虑的,根据其地域特色来建造相符的建筑,这正是现代建筑所缺失的部分。

四 中国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的传承

现代建筑也有继承和借鉴传统建筑的典例,有些现代建筑就将传统建筑的精华运用的十分恰当,并发展了传统建筑。如: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

是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酒店,坐落在北京西山旅游胜地香山公园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北京香山饭店建筑别具一格,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又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饭店中心面积为七百八十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颇具特色。饭店拥有262套客房,设施齐备、宽敞舒适。饭店还设有各种形式规格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宴会厅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风格各异的餐厅、完善的娱乐设施为宾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五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时,应该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完美的统一起来。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不应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而应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应用传统建筑元素时灵活巧妙。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在设计中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与当代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更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是发展的、逐渐演进的,并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我们继承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是在创造和丰富传统,努力建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我们在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

冯磊、男、1993、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2011级

传统文化与建筑 篇4

梅代表不畏强暴,竹代表清高、气节,菊代表隐逸,兰代表高雅。梅竹兰菊放在一起的意境会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意象”和“通过意象构筑意境”。

建筑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人类社会现象的物质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建筑文化从古代开始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也同样是把不同范畴的内容普遍联系起来,通过“意象”来构筑超越本体的“意境”。

中国传统民居,既反映了“礼”的儒家思想的意象,也反映了“自然”的道家思想的意象,同时与风俗、人文、历史等文化意象融合,形成一种既出世又入世的和谐意境。

中国佛塔,以建筑的“层”,传递了佛家的“层”的意象,结合佛教典故,营造佛性天国的意境。

故宫,则在集中反映“礼”的儒家思想外,还加入了“中正中和”“奉天承运”的理念,形成威仪天下的意境。

丽江古城的民居融汉族建筑的造型、白族建筑的布局和藏族建筑的空间形式于一体,又显现出纳西族建筑传统。丽江民居引水入户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出和合之美与神秘的意境。

北宋范仲淹应景而发,在《岳阳楼记》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神地表达了儒士心怀天下的抱负。岳阳楼成为了众多儒家名士襟怀的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建筑论文 篇5

发布时间:2014-03-17 来源: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文化 历史内涵

论文摘要: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空间艺术。透过那斑斑驳驳的一砖一石,人们能够从中解读出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宗族家庭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时代性的差异;从横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土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人民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文中,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礼制”与中国传统建筑

君主专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礼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很重要的。所谓“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孔子是“礼制”的忠实维护者,他的“克己复礼”等主张,都反映了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同样存在壁垒森严的等级,从建筑的布局、形体、结构到装饰设计,处处皆凝结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规范,以显示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这就是建筑中的“礼”。宫殿建筑中,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殿”,与家人生活起居之处为“宫”。故“殿”的面积与构件都以大为美,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来显示皇权至尊。“宫”的建筑规模则据主人的身份而定,皇帝的起居宫最大,其次为皇后及其妃嫔所居之宫。明清故宫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整个建筑群中最雄伟宏大的部分,居中而立,统摄全局,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后宫中皇帝起居的乾清宫规模

最大,其后为皇后起居的坤宁宫,再次为妃嫔所居的东西六宫,皇室家族内部的贵贱尊卑,由此都可见一斑。

民居建筑的等级限制也是极为严密的,各朝统治者甚至以律法的形式来加以规范。各级官员的府邸建筑,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建筑装饰的伦序等级十分明显。例如:基座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一般的民居只能用普通台基,官品较高的府邸可用较高级台基,惟有皇家建筑和佛寺庙宇,才可以用“须弥座”。这种座式原为佛像底座,寓意以须弥山之高显示来佛的崇高和伟大。皇家建筑借用“须弥座”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屋顶式样的不同也代表民居的不同等级,四面坡顶多为皇室和庙宇专用,歇山顶多是达官贵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为硬山顶。此外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天花、彩画等也分不同等级,严禁违礼僭用。

二、“宗族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

宗法家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宗法伦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后,这种观念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中国传统建筑也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宗族观念和思想。

中国传统的居室建筑,是对宗族家庭伦理最形象、最生动的阐述。就平面布局而言,民居的分布多由若干单体建筑来组合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寨。庭院为同祖同宗家庭生活起居之处,村落为同姓同族之人交往活动之处。这种布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族群而淡化个体,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传统家族的宗法特质。民居庭院内部的布局也内涵丰富。为了体现父尊子卑,长幼有序,一般皆将家长所居的正室安排在正上方,同时也安排有祭祀祖宗或家庭集会之地。在“堂”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相对于“堂”,房为从属地位,这与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同时,由于堂为家庭居室中最尊贵的地方,代表同宗集会之地,故人们习惯上以“堂”称父系亲属;母系的亲属不是同祖同宗,故而不能算是同“堂”之后,遂以“表”称之。出于室正房偏的观念,人们称结发妻子为“正室”称妾为“偏房”。同时,为了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动自由,妇女的居室一般被安装在幽深、封闭的院落后部,故传统社会习惯称妻为“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人将妇女之居称为“闺房。

三、“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建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投入。中国传统建筑绐终讲究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映衬,追求虚实相生,情境相映,曲折尽致,意有回境以达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结构、色彩风格皆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各地区自然环境相生相融。西南地区阴热潮湿,蛇虫出没,居室虚空而筑,幢幢竹楼掩隐在片片竹林丛中,拙朴雅致;西

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漫漫,其居室掘穴为窑,苍茫而古朴;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东北平原地区,原野辽阔,寒冷干燥,故居室雕梁画栋,端庄厚重。在色彩的应用上,北方自然色彩单调,故建筑的装饰色彩浓重热烈,红墙朱门,黄瓦绿窗,色彩热烈鲜明。南方植被丰富,自然色调丰富多彩,故建筑物多采用天然原色,粉墙黛瓦,褐柱青砖,幽雅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园林建筑,是对自然山水的再现。所谓“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指的就是园林中的建筑设计尽可能排除人工雕琢的痕迹,遵循自然山水风景的规律,效法自然,渲染野趣。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往往不得不改变某些固有的特质。如对线条的处理,建筑作为人工创造物,直线是其人力之美的象征,而自然山水风景却多为柔和、流畅的曲线。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雅致唯美的建筑装饰,缤纷绚烂的建筑色彩„„无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建筑的极致之美。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无限感悟。让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篇6

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凝固的文化。建筑除了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定居场所以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精神早已发展到了可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程度。但是如今在物质需求飞速发展的中国,许多国人早已忘记先人留下的文化精神,大批大批的历史文化建筑遗迹被拆毁,建起来的是一栋栋毫无中国特色的西式建筑。但也有不少人开始觉醒,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应该何去何从?

北京如今已成为中国古建筑文化名城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美丽的古代都城中的其中一座。然而古都北京如今的发展状况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在皇家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方面,北京确实已经做得十分出色,无论是皇宫的开发修复,还是皇家园林的保护,都做的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在民居建筑的发展与保留中,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北京最具特色的民居非“四合院”莫属。北京的四合院具有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但是眼下看四合院的更新发展状况来看,实在是不容乐观。许许多多有着上百年甚至更久历史的四合院说拆就拆,然而文物鉴定局却以是不是“文物”来决定这些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意义甚至更多意义的建筑的去留。许多的四合院被拆毁也只因文物局的“是不是文物不好说”一句话而面临被拆的命运。可以说文物局这样含糊其辞的说法实在没有对中国文化历史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如今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也还存留很多,但是保存完整并且极具文化价值的却已经为数不多。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不管大的小的,除去一些特殊人士居住的院落以外,几乎所有的院子里都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是有“院子”的,可以说四合院的院落已经不复存在。其次,拆除文物建筑,更多的是开发商的利益取舍,开发商只顾眼前利益,假借民生工程,炒作房地产项目,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四合院”问题不仅仅是只有存在于北京,它映射了中国许多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古建筑民居的留还是拆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如今中国大部分建筑可以说已经走进了“标新立异”的死胡同。眼下的中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城市发展千篇一律,每一座城市缺乏自己应该有的个性与内涵。梁思成曾经在著作中声明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心痛的。”北京虽然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成就毋庸置疑,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变化会左右着未来北京发展的方向。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梁思成与陈占祥就已经提出过“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对首都做了科学的规划,整体保留北京古城,在旧城西重建新北京,今天看来这才是高瞻远瞩的大手笔。而如今的北京要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的结合起来,具体得讲既要保持北京的故都风貌,又要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这种结合确实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工作。但是如今许多建筑师把中国建筑的发展仅局限于“现代化”一词。他们一味的追随西方建筑的脚步,将西式建筑硬生生的搬到了中国。但是他们却没意识到中国用短短的几十年实现了西方国家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实现的现代化,急功近利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已经丢失了太多自身的文化。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来不及思考就已经跨入了下一个世纪,以至于许多方面中国已经被西化的十分厉害。我国也有许多一线建筑师极力推崇许多国外建筑师所喊的生态、仿生、绿色等口号,却越来越没了自己的主见,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血性和人类本身所具备的感性。改革开放使得西方建筑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新一代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使得西方建筑文化填补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由此引发出的建筑文化问题不是偶然的。有一位著名的外国的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的看到的建筑基本只有两种: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

那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交融,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这在中国园林景观中可以说表现地淋漓尽致。无论是江南的苏州园林,还是皇家园林,比如颐和园、圆明园,都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它没有单纯的追求某方面的极致,过而不及,点到即止才是恰到好处。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建筑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筋混凝土取代了青砖木材广泛应用在建筑领域,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建筑因此没落。中山清华坊很好的融入了中国院落式建筑的风格样式,让人的生活空间与自然更加贴近。观唐别墅在回归中式院落的生活意念和精神境界同时,又吸纳了西式别墅的现代生活流线,以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室内居住空间实现舒适的居住生活。这些无不例外在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中融入了新的元素,重新阐释了传统建筑的定义,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新的内涵。中国建筑的发展只有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心系民族文化精神,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样的建筑才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7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它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与演绎、扬弃与继承后,已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辉煌的建筑体系。中国传统建筑具有高超的营造技艺、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传统建筑的意识载体应该被继续发扬和传承。但近代我国经历了百年屈辱的社会历史,传统建筑文脉也随之被历史隔断。

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潮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以其标准化的营造体系、工业化的材料生产、科学高效的施工管理等优势迅速蔓延并侵蚀了我国各大城市,造成了全国各地不分南方北方、不论大城小城、不管城内城外都是“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特殊风貌(见图1)。因此,在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文化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巨大的挑战和阻碍。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如何对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构,并结合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索,如何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成为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

20世纪初叶,国际上流行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先进思潮为主导,第一批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们试着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融合,建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兼具传统民族特色和西方建筑手法的建筑作品。

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行的探讨和发展从未中断,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同时带来西方建筑文化观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中国建筑师试图探索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技术融合的发展,其中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尝试是将西式建筑营造技术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的设计探索,即中式多用于建筑形态的外部表现,西式多用于内部设计元素的重构和营造手法的运用,例如河南大学大礼堂(见图2)、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建筑、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等建筑(见图3)。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由苏联导入的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再次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延续”推向一个新高潮,在建筑技术上表现为引入西方的屋架同时做出屋面的举折,运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柱梁,斗拱等,这是被动适应产生的新的建筑形式构成实验。应运而生的“大屋顶”建筑作为典型的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尝试被全国各地城市建筑广为采用,“大屋顶”建筑不仅采用了新技术建造仿传统宫殿式的屋顶和外立面,建筑内部则采用砖墙与混凝土结构,而且在功能布局上完全采用以功能为主的布局原则,在细节装饰上运用大量的中国传统纹样,形成东西合璧的新的建筑重构。例如北京西站(见图4)、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长城饭店和北京机场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导致功能性强的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迅速壮大,传统建筑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些年来,国际上知名的建筑师在国内创造了许多现代主义典型的建筑作品,如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址、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歌剧院、福斯特设计的T3航站楼等。

在现代主义建筑不断壮大并占领建筑设计潮流的过程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构方式的设计尝试也不乏创新性的案例。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他将中国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即“粉墙黛瓦”的建筑特征,作为博物馆的整体色调与古老的苏州市城市肌理重新糅合在一起,用花岗岩取代到处可见、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不仅体现出更加统一的色彩和纹理,同时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营造出苏州传统庭院式园林建筑的深厚韵味,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尝试和对传统建筑元素所进行的文化重构迈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探索性的一步(见图5)。

这些现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中的文化重构方式的尝试和探索,都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更新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传统文化重构的探索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传承千年,但建筑也必须时刻体现其所处时代的技术及美学意识,因此,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人民精神生活的要求,建筑师们亟需对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建筑元素加以深入提炼和对传统建筑文化重构进行不断的探索。

当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同现代建筑营造技术相结合的探索逐渐增多,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循环的营造体系和历史文化的展示。2012年,荣获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就提出了“重建本土建筑学,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重构理念,以此来满足新的时代要求和梳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思想。以他的作品为例,2008年开馆的宁波美术馆和2007年完成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二期工程及2009年完成的南宋御街改造工程等建筑作品(见图6),都是王澍对传统建筑元素如何重构建筑文化的尝试性探索,他主张重拾活着的传统,保持内心的宁静,要在都市化洪流中为传统文化立方寸之地。

另外,他设计的宁波美术馆从传统居民建筑中就地取材、旧物利用,美术馆的每一面墙都像是一面巨大的、抽象的、现代的绘画作品。人们来到美术馆只为寻找曾经“家”的影子,宁波博物馆最终成为满足居住在周围的人们的一座回忆之城。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则尽显自然风貌(见图7),校区很少有设计遗留的痕迹,一半的土地空旷没有任何建筑,全部是自然的田地、草木丛生的小山,建筑体现的仅仅是环境中的次要因素,更加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施法自然”的文化精髓。

南宋御街的改造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运用的大胆尝试,随着目前中国特色的院落风情和地域人文元素悄悄的在我们身边逐渐消失,因而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王澍以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超越了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又探讨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设计方式。把过去的时间,现在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探索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传统建筑元素的重构方式,更加完整地汲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同时尝试和探索出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新的生命力。

3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是必然趋势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在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开始推行文化强国战略。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文化的竞争格外重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支柱,必然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建筑元素对未来文化重构和建筑应用的探索将朝着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而不仅仅是建筑形式进行不断发展、更新和进步。对于传统建筑文化而言,中华民族必须要建立属于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建筑文化自信心,重新认识和研究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传统建造工艺的科学价值及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意义,以此来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增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界的特殊影响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凝聚力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越来越多标新立异的“地标性”建筑强行、独立、个性地耸立在城市中央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其最终无法诠释一个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所属、无法形成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因此,对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褪去形式主义的建筑元素外衣,开始走向文化内涵和文化根基的表现。不是“大屋顶”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不是“粉墙黛瓦”的城市肌理拿来就用可以凸显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流行趋势,而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千年历史的深刻体味和不断探索尝试,才能最终实现并确定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的文化构架和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4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元素在新时代亟需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文化重构和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势在必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文化重构和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有助于探讨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更新,以及探索在新时代的建筑创造;有助于延续和发扬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动建筑文化理论及设计方法论的研究;有助于传承传统建筑艺术和建造工艺的精髓,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创造力,更好地继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宝贵资源。

摘要:通过对近现代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统建筑元素的尝试探索和发展浅析,探讨当代传统建筑元素在新时代的文化重构的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分析现有的一些尝试方法,并就传统建筑元素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进行了一些探索。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8

项目地址:英国萨福克地区

设计团队:dRMM

Project name:Sliding House

Location:Suffolk,UK

Architect:dRMM

Client:private

Architect:dRMM:Alex de Rijke,Joana Pestana Goncalves Lages

Engineer:Michael Hadi Associates:Rutger Snoek,David Williams,Rob Hart

Photos:A de Rijke,R Russell

Drawings:dRMM

听说过滑盖式手机,可滑盖式的房屋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建筑团队d RMM匠心独运,设计了一座外壳可以滑动的私人住宅。整栋房屋长28米、宽5.8米、高7.2米,重50吨,由一个可滑动的外壳罩在固定主体建筑上所组成,另外还包括附属客房和花园。就好像抽拉式的火柴盒一样,这个房屋的外壳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自由滑动,任意改变主体玻璃屋的采光或者是开窗开门的位置,从而改变整体的外部建筑效果。朴素的木质外壳和内部猩红的墙壁造成强烈的对比,可谓移步换景,外壳每移动一米,这个建筑便会产生出一种全然不同的表情。主体建筑由住宅、车库和玻璃阳光房三部分组成,当外壳滑开时,车库就变成了住宅与阳光房之间的天井。建筑师将滑轨藏在地沟里,周围铺地石材小心地将地沟掩藏起来。这个活动的外壳是用德国的松木板做成,木板在厂里预制好以后,直接在现场安装,省去了不少施工周期。为了保证外壳能够顺利地滑移,建筑的所有尺寸都是非常精确的。外壳由组装在墙里的电动装置驱动,移动起来并不困难。它甚至能够滑动到阳光房之外,为阳光房门口的那块空地提供遮挡,以备屋主以后想要建个游泳池之类。很多人都想要个玻璃阳光房,可它总是不太舒服:不是太热就是太冷,要么就缺乏私密性。滑行小屋只用一个可移动的外壳就解决了玻璃阳光房的所有问题,温度和光照程度不再难于控制。这个小小的乡村房屋,以其任意创造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创举赢得了不少重量级奖项。

The brief was a self-build house to retire to in order to grow food,entertain and enjoy the landscape.The site offered a combination of rolling England and agricultural Holland,restrained by stringent local Planning parameters for rural development.A genuine appreciation of vernacular farm buildings shared by architect and client/builder led to a manipulation of the local timber framed and clad"shed"idiom.

The oucome is three conventional building forms with unconventional detailing,radical performance,and a big surprise.A linear building of apparent simplicity is sliced into three programmes;house,garage and annexe.The garage is pulled off axis to create a courtyard between the three.The composition is further defined by material and colour;red rubber membrane and glass,red and black stained larch.

The surprise:the separated forms can be transformed by a 20 ton mobile roof/wall enclosure which traverses the site,creating combinations of enclosure,openair living and framing of views according to position.This is an autonomous structure;steel,timber,insulation and unstained larch spanning recessed railway tracks.Movement is powered by hidden electric motors on wheels integrated into the wall thickness.The tracks can be extended in the future should the client wish to build a swimming pool,which may need occasional shelter.

Sliding House offers radically variable spaces,extent of shelter,sunlight and insulation.The dynamic change is a physical phenomenon difficult to describe in words or images.It is about the ability to vary the overall building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 according to season weather,or a remote-controlled desire to delight.

砖石材料与中国传统建筑 篇9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发展历史过程中, 木材作为主要的建造材料一直占据主导的地位, 这也是其有别于西方石构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但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对石材和砖的利用, 同样也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谱写了精彩的篇章。

早在商周时期, 中国便已经在建筑中开始了对石材的应用。早期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的柱基、垫石和台阶等部位。而到了汉代出现了石材建构的房屋, 例如:山东孝堂山武梁祠石房屋, 四川高颐石阙, 河南午阳石墓等。南北朝时期石土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和雕刻艺术都反映了当时对石材的充分利用。唐宋时期石材被大量用于建塔, 如山西交城万卦山石塔, 泉州开元寺石塔等。到了明清时期对石材的利用达到一个高潮, 凡建筑中重要的部位, 如台阶、台基、墙基、柱础和石柱、挑檐石、门窗券口等皆应用石材。

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大创造, 产生于战国时期, 一开始被用于砌筑墙面和地面, 而其种类除了装饰性条砖, 还有方砖和空心砖等。随后砖的烧制工艺不断发展, 著名的秦砖汉瓦就在其表面烧制出许多精美花纹, 使砖本身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 到北魏时期已大规模运用到地面建筑,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见图1) 。唐宋时期的砖块烧制火候较高, 质地坚硬, 产量也增加, 不少城市用砖砌城墙和道路。元明时期制砖技术更前进一大步, 它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也都达到历史的高峰。明代由于砖山墙开始普及, 还导致了一种新的屋顶形式——硬山顶的兴起和推广。

2 砖石材料在中国民居中的应用

1) 砖石墙。

远古时期人类便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遮风避雨的居所, 后来又从收集石块发展到有意识的开采石材作为住宅的外

围护结构。石墙由于其形状和种类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砌筑和粘结形式, 比如块石墙面和片石墙面。砖的出现使得墙体砌筑更为合理和精致。历史上秦代砖墙已考虑砖墙的拉结问题, 并采用错缝砌法。到汉代墙体内外砖之间已有各种拉结的砌法。在明代以前砖墙大多为包砌, 以砖保护夯土墙, 明代以后许多民居建筑都采用完全的砖墙。砖墙面一顺一丁、多顺一丁等不同的砌筑方式又使砖墙面形成丰富的细部肌理 (见图2) 。我国传统的清水砖墙就是因为其做法的多样性和精细的施工技术而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至今依然被广泛应用。

2) 砖石拱券。

砖石拱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自承重结构到承重结构的转变。砖石拱券即是在建筑中利用砖石叠涩或者相互挤压形成门窗的过梁甚至屋顶结构。汉代以后砖石拱券结构的优越性逐步被认识, 于是开始被广泛用于墓室、砖塔、桥梁、民居等建筑上, 尤以晋、陕、豫用的最为普遍。元代起已有一些城门使用半圆形券, 明清则全部采用砖券。15世纪出现了全部用砖券结构的无梁殿。如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华北黄土地区的窑洞住宅内部也陆续衬砌砖券, 说明砖券结构已普及各地。石拱券与砖拱券有许多相似之处, 也有其个性, 由于石砌块一般都较大, 因此砌筑时长短边均可用于发券 (见图3) 。

3) 砖石出挑。

最初的出挑是较短的出挑, 往往与装饰相结合。比如川北的石穿斗结构。产生于东汉的叠涩其实也是出挑的一种形式。砖的出挑与中国木结构中斗拱的出挑有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砖的出挑是利用上部的压力来保证出挑的受力合理性。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南方的封火山墙当中。

4) 砖石铺地及贴面。

我国民居很早便开始采用砖石作为室内外的铺地。砖铺地在西周已出现, 以后逐步发展。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作为一种高级铺地建材被长期运用。砖石铺地在耐磨、耐水、强度及光洁度等方面都较白面灰、火烧土地面优越。砖石贴面是用砖石来防护和装饰墙体及其他构件的表面。可以说砖石贴面是砖石铺地的延伸。开始时用于土墙及土台基壁面, 以后进一步用于防护某些木构件。

3 砖石的艺术创造

1) 石窟。

我国历史上因为宗教和文化等原因曾经开凿过大量的石窟, 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 石窟的开凿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石窟基本都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形成的, 它们成群散布在山崖上, 大量精美的石雕附于石窟内壁, 而石雕之精美又表现出当时极高的石雕技术。这些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见图4)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2) 砖石塔。

我国境内的砖石塔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式塔;异型塔;喇嘛塔;平面又有四方、六角、八角和圆形等形式。而从结构上又可分为纯砖石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两大类。从现存宋、辽、金时期的砖塔结构中就可以看出, 相对于唐代, 当时的砖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唐代砖塔外部用砖墙, 而内部用楼板, 木扶梯, 仅在顶上用砖券封顶。盛唐时期模仿木结构的砖塔不断增加。宋初完成的苏州虎丘塔内部各层走廊楼板和塔心室全部使用砖叠涩和砖斗拱结合的方法。北宋又发展为发券的方法, 使塔心和外墙连成一体, 提高了砖塔的坚实度和整体性。我国历史上建造的砖石塔高度达到了60 m~70 m, 最高的甚至超过80 m (见图5, 图6) 。

3) 砖石装饰艺术。

砖和石材在我国民居中作为装饰的应用非常广泛, 早在汉代人们便在砖的表面烧制出精美的花纹以装饰墙面。明清时期砖雕艺术更是美轮美奂, 常用于檐下, 门头等处 (见图7) 。另外砖墙的砌筑方式也会在墙面上形成细部的装饰效果, 传统的清水砖墙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石材装饰往往以石雕的形式出现在建筑中, 台阶、栏杆、照壁、窗棂以及门楣都可以看见石雕的装饰应用 (见图8) 。

4 结语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中, 砖石材料虽然不是发展主流, 但也占据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尤其是其在民居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为提供耐用廉价的住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现在对砖石材料使用历史的研究, 不仅是对前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反思, 更有助于我们探索和创造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现代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 (元、明建筑) [M].第4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张驭寰.我国古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成就[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

[3]陈从周, 潘洪萱, 路秉杰.中国民居[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4]刘敦帧.中国古代建筑史[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上海:科学出版社, 1985.

[6]汪之力, 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194.

谈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 篇10

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善于学习利用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的思想于科技, 这样这个民族和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自世界工业革命发祥, 华夏文化在西风渐盛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同化有益的东西, 逐渐强大自己。改革开放, 让人们在潮水般的外来思想与科技成果面前领略到了新技术、新思想的无上美好与完满, 让人们在新事物面前显得亢奋, 这种亢奋既是一个接受、享受、学习的过程, 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冲击, 从而自然而然地会对过去熟悉的东西产生了疑问, 当然这种疑问也包括了对文化 (包括建筑文化) 、传统、观念等的反思。从封闭到开放, 思想认识上的革命性变化, 导致思维的矫枉过正, 导致行为上的偏颇。

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 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老百姓享受了国家建设的好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最近,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感伤地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没有个性!这就是说, 在过去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我们的建筑师、管理者、决策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 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 建筑文化缺位, 建筑师处境尴尬, 城市建设责任不清。没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城市,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 如果让这样的不良现象持续下去, 将会给我国延续了5000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或者有形成文化断层的后果。

造成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简单化、雷同化的原因很多, 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 从我国的文化实际出发, 就能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 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就能找到彰显中华文化建筑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2 摈弃崇洋陋习, 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

盲目的崇洋媚外陋习是城市建设中显示区域文化特点的大敌。如何克服并摈弃崇洋陋习, 政府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的指导思想最为关键。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与传统, 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是靠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在苦难与拼搏、热血与欢乐中创造和积累产生的, 今天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她、丰富她、发展她。一个区域的建筑文化事业发展了, 就是对整个文化事业的贡献。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有利于国家发展根本, 有利于民族振兴根本。只有认识到位了,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就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作出重视文化的决定与规划, 这个决定与规划就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变更。

回顾我们过去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的做法, 城市老城区改造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 大拆大建、献礼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首长工程等。造成重速度轻细节, 重实际轻文化, 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 建筑文化在其他要求下被忽视被淹没。建筑文化如何能有效地摈弃崇洋之风, 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

第一,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等要克服崇洋心态, 做到在学习、借鉴外国的洋建筑思想的同时, 要经过有必要的吸收同化, 在吸收同化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建筑。切不可把一种“创造世界没有中国第一”的建筑思想在城市建筑反应出扭曲的不正常的建筑思想。普通老百姓对传统建筑文化思想的回归, 也是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需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二, 建筑要符合中国国情, 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建筑要有特色, 不然文化就没有表现的载体, 也就是没有文化。中国的特色是什么?就是人多地少, 文化传统悠久。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这就决定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建筑是艺术, 艺术不需要专家冗长的解释, 有时它是一种直觉。建筑师要在建筑的区域性、民族性方面多下工夫。

第三, 城市建筑要克服不切实际的所谓凭个人感觉式的杜撰创造。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是举世公认的, 面对栉比林立的大厦高楼和拔地而起的城市, 人们感到高兴之余, 总觉得这些大厦高楼在宏伟的外表下掩盖了简单模仿, 千楼万楼都是来自一个模子, 没有个性, 没有本区域文化的凝结和欣赏习惯的精髓。于是要是有人问:中国的城市与国外的城市区别在什么地方?也许人们会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假如一个来自欧洲的外国人是一个建筑师, 他会不会问: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欧洲的城市建筑有什么区别?

法国lapidem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和注册建筑师菲立普·莫罗对珠三角某城市的建筑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欧洲的城市设计和住房设计非常人性化, 如在巴黎的街头人们行走得自由自在, 不会感觉到车来车往的危险与恐惧;看华南板块, 欧式和中国传统风格的楼盘都有, 这些欧式建筑在我们看来都不是欧洲的东西, 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们只不过把外表的东西搬过来, 但并没有把欧洲的元素融入到里面, 而花费很多钱去搞一些形式的模样, 这样的铺张浪费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看出, 莫罗对我们造出的欧式建筑是不认可的, 对于没有掌握欧式建筑的基本元素的着搬照抄也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资源。我们造出了连外国人都没有的所谓欧式建筑, 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滑稽?是荒唐?抑或是其他?和莫罗感觉相同的是一些国内的研究者也发出“在中国看不到好的中式建筑”的感叹!

可见, 没有借鉴的生吞活剥式的所谓“创造”, 既脱离了国情, 也没有实践基础, 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建筑尽管有一时的眩目闪光, 但是转瞬而泯, 带来的只能是遗憾和无奈。还是那句被无数人重复了无数次的话:无论什么艺术形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离开了民族的特色或者叫血脉,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更不要侈谈世界的了。建筑也离不开这个艺术发展与繁荣的宿命。

第四, 重视建筑文化交流, 打开人们思维定式的郁结。在研究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 也要研究外国在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例如德国的城市建设中把城市分成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区等, 结果造成了市民对交通工具需求的增加, 扩大了资源的消耗, 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与损害。这些前车之鉴的警示作用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努力加以避免。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城市和建筑文化的钥匙, 打开一个又一个通向繁荣城市的康庄大道。

3 在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同时, 以创新的精神促进我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建筑文化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传统的建筑文化的特点, 对于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人彰显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精神与物质需要。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以往的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民族服务, 如果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学习而忘却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本原, 试问:这个学习过程对民族和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吗?正如上面所讲的例子:那个连欧洲都没有的诞生于我们建筑师手里“欧式建筑”怪物, 只能是学习过程后考试所得到的“败笔”,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 败笔必然是败笔。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沉默得太久了, 太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了, 所以在一个时期内为有这样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11

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创新; 结合

1 改造菊儿胡同的历史背景

曾被中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誉为“卓越的纪念物”的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然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却往往与文化古迹的保护形态相冲突。如何使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文化古迹的保护形态相适应,已经成为不少人潜心探索的课题,而我国北京菊儿胡同的旧城改造设计方案,则开创了古城改造的新途径。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是北京城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四合院建筑,因长年失修,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大都成为破旧的房屋及院落。加上住户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居住的院落空间狭小而拥挤;又由于结构老化、市政建设跟不上,造成传统四合院区域生活环境的普遍恶化。这些状况与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以及北京首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社会各界要求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呼声日渐高涨。为加快这一“历史”问题的解决,北京市政府做出决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旧房改造工程。于是,如何在改造工程中更好的保护最具古都传统特色的四合院建筑,已逐步演变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所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2 菊儿胡同的改造更新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鼓楼正东侧600-1100米处,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整个街坊面积8.28公

顷,分属菊儿胡同、南锣鼓巷、寿比胡同三个居委会管理。曾用名:局儿胡同(明)、桔儿胡同(清乾隆);交道口南大街(1965年);大跃进路八条(文革)(图1)。

北京菊儿胡同旧城更新是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他利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指导了这次改造,不仅吸取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体系的特点,而且还以通道为骨架进行组织,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设计合理、结构独特,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菊儿胡同的成功被授予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奖”、联合国1992年“世界人居奖”和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吴先生将胡同的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2.1原状

(1)占地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

(2)住房低矮破旧,雨天闹水灾,热天像蒸笼。

(3)没有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

(4)大院落的组合形式。

2.2现状

(1)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10多平方米。

(2)用二、三层的单元楼来围绕原有树木作为庭院,形成“类四合院”。

(3)增加了原有传统四合院住房中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

(4)保留了大院落的组合形式,延续传统的邻里交换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原有的住宅胡同的传统结构。(图2)

2.3闪光点

将传统四合院的单门独户的居住形式与楼房单元相结合,使之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在建筑设计上,为每户增加了原传统四合院住房中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建成后,每组建筑基本保留了大院落的组合形式,使中国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得以较好的延续,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原有的住宅胡同的传统结构;继续保持了以往四合院传统住宅院落的地域空间;其建筑外观尽量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在当时被社会称为“类四合院”或“楼房四合院”式的危改建筑。

3 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3.1 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的危机

吴良镛先生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设计平庸、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而导致这种局面的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思想和意匠经营,如果说一般性建筑可以作常规的设计,那么对于一些关键位置的文化建筑是不是也能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同地方的建筑都要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条件,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条件进行创意,不能用固定的经验、一成不变的模式来套用。可惜我国大多数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

如今在我国能代表中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的标志和骄傲的,除了北京长城、故宫、山西平遥古城、西安城墙外,已经所剩无几。从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文化趋同、城市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也给人类社会共同利用科技成果和智慧结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从这个角度看来,地域与民族文化不但不会消失,若能抓住机遇,反而能创造出大量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3.2 从菊儿胡同旧城更新中得到的启发

(1)避免对传统四合院、胡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照北京市市政府关于保护传统四合院的要求,四合院的产权及使用单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维修和保护,不得拆除和改变四合院原有的建筑格局,鼓励实施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的危房户搬迁和四合院维修、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建筑格局、外观的前提下,院落内可以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市政设施,以适应当前都市生活发展的需要。

(2)要使新建筑服从于历史城市的肌理,创造出居民认同和喜爱的建筑,就必须以整个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为依托,立足于环境文化。在菊儿胡同改造的建筑形式上,吴良镛教授借鉴了南国建筑明朗亲切的色调,带给北国一丝来自水乡的清新秀丽;而在建筑用色上,同样的粉墙黛瓦,在这里却有着皇城脚下的大气严整,并能与北京旧城的肌理有机统一,保持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

(3)一个城市的形象定位,并不是依据小部分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也不是我们这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像个暴发户一样搞炫耀的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阶段的文化都不是由统治者创造的,而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生气勃勃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今天,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把胸襟放宽,眼光放长远,勇于放权,激发老百姓最有生气的,最具实用价值的创造活力,让老百姓自己参与建设和规划自己的家园,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可以说,菊儿胡同就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既要满足老北京人对居住四合院的喜好,又要让他们住得舒服,这也是吴良铺先生设计菊儿胡同的宗旨。

3.4 在正确继承传统中创新中国建筑文化

传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传统是无法甩掉的。随着时代的不同,有些传统不能与现代的生活相适应,虽然是昔日的“精华”,但已是今日之“糟粕”。特别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变革中,“精华”与“糟粕”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换的。

我认为,要处理好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就必须解决以下两大难题:

第一,如何准确捕捉、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认为:“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中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因此,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时不能一味把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去,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第二,如何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以创新中国建筑文化。

著名的国学大师冯友兰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的原则。他的基本意思是说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封建的、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但我们却可以对之抽象地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其实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一个发展的范畴,而不是一潭死水。因此,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看到传统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传统的普遍性与超越性的一面。而且,传统中具有超越性的东西往往是抽象而非具体的,要创新中国建筑文化,就必须先从本质上理解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升华、提炼。

4 总结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 篇12

1 园林建筑形式的变化

园林与园林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依不同年代及思想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形式。传统园林作单纯赏美、游憩场所, 园林建筑往往作为主景而布置, 具可赏、可游、可居的功能, 其木架结构, 装饰繁杂细腻。单体建筑较定型, 其底面大都由基本几何形组成, 较为单调、严谨。传统园林建筑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 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半圆形、日形、月形、桃形、扇形、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样式。

现代园林建筑由于混凝土的崛起, 建筑形式讲求简单、灵活、自由、抽象, 不拘一格, 充满时代感。如现代式亭子无翼角起翘, 造型新颖别致, 无固定模式, 形式更加活泼自由。建筑物灵活性、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 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

2 园林建筑空间布局的变化

传统建筑木架结构没有能力把一系列空间覆盖在一幢建筑里, 单体建筑内部空间一般比较简单, 建筑体量较小、较矮。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 每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特定的“身份”。如亭、廊、榭、舫、楼、阁、厅、堂、轩等。按使用上的需要, 也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以用廊墙、路等把不同的建筑组合成群体, 在整体空间布局上, 因地制宜地把各类单体围合成庭院, 错落布置, 达到灵活多样的空间分隔。

由于人口增加, 土地使用面积相对减少, 以及日益注重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现代园林建设中十分注重对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 因而园林建筑所占比例已大大减少。但现代公园由于大量群众游园活动的需要, 已非过去少数文人雅士游园赏景能相比拟的, 建筑体量相对较大, 内部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要求更加宽敞明亮, 要有足够活动空间。现代园林建筑须与公众性、社会性相适应, 需具更多的使用功能。既要有游憩性建筑, 供游人休息、游赏用, 要求有简单的使用功能, 以及优美的建筑造型, 如:亭、廊、花架、榭、航等;又要有文化娱乐性建筑, 供游人在园林中开展各种活动用, 如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各类展览室、体育场、游泳馆、旱冰场等;还要有服务性建筑, 主要为游人在浏览途中提供一定的服务, 如:游船码头、小卖部、茶室、餐厅、接待室、小型旅馆、厕所等;以及园林管理类建筑, 主要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包括园林大门、办公管理室、实验室、栽培温室、食堂、杂物院、仓库等。

3 园林建筑材料的变化

我国传统建筑材料是木材、石材、砖、瓦、玻璃等, 以木架结构为主, 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 充分表达了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 墙壁只作间隔之用, 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 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 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 可大可小, 可高可低, 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 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

由于社会的进步, 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出现及应用, 现代园林建筑大量使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塑料、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耐磨性强、防火防腐性强, 施工方便, 具可塑性大、抗压力强、抗张、拉力强等特点。水泥石棉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石材砖面板材、玻璃马赛克贴面板材等延伸性强板材的运用, 更能使其在构图中显示整体性和干净、利落、力度, 有利于在反映时代感的主体造型中发挥优势。

一些园林建筑外墙采用大面积镜面玻璃幕墙, 既能产生强烈的现代气息, 又取得极佳镜面效果, 充分利用了借景这一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再如大型体育馆、展览厅, 客容量大, 空间要求大, 楼面框架大梁采用大跨度预应力结构, 屋面为空间网架钢结构, 显得气势宏大, 充满时代感。

4 园林建筑色彩的变化

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色彩鲜明, 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泽华丽, 金碧辉煌, 黄色玻璃瓦、鲜红木柱、色彩缤纷彩绘画, 追求富丽、豪华、高贵之美。江南园林建筑色泽淡雅, 多用大片白粉墙为基调, 配以青灰色小瓦, 栗壳色梁柱、栏杆、挂落, 内部装饰也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窗门, 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 衬以白墙, 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 极显质朴、淡雅、清新秀丽。

现代园林建筑采用玻璃、钢材和面砖、涂料等各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造型简洁自由, 其色彩以轻快, 明朗为主, 色彩运用上更加丰富, 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巧、活泼、简洁、明快的性格。

5 结束语

上一篇:Al基涂层下一篇:含煤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