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教育

2024-09-20

建筑师教育(精选12篇)

建筑师教育 篇1

1 房屋(building)或建筑(architecture)

记得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colas Pevsner)曾说过,自行车棚是一个建筑物(building),而林肯大教堂(Cathedral)是一个建筑(Architecture)。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些论述清晰的界定出建筑自古以来的艺术属性。而建筑大师梁思成对建筑师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19世纪近现代以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建筑流派的更迭,改变了建筑仅仅为一门艺术的属性,建筑成为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行业。这也极大的改变了建筑师身为艺术家的地位,建筑要为社会服务,要服从社会的整体发展。建筑师也逐渐成为一个执业者,参与社会的大循环。脱胎包扎体系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将建筑作为艺术的传统,面临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各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在经历了近二十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冲击之后,似乎又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选择,building or architecture。

1.1 注册制度对建筑教育的冲击

众所周知,注册建筑师制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目的,用以保障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而实行的制度。是对建筑师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能力的一种考察,是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是从业的基本条件。符合条件的建筑师可以执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注册考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的掌握建筑的基础知识。注册考试涉及到的九门课程中,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占到六门,不但涉及到本科教学大纲中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内容以及建筑史等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有一些是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才能理解应用的部分。例如建筑经济课、建筑材料课程必须经过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还有一些主要涉及到各种规范和法规的课程,要求在设计中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近些年,各个学校都根据注册考试和专业评估的需要增加了诸如场地设计知识和建筑师业务基础知识以及法规类的课程,丰富了教学体系,也使建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的要求。三个有关绘图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建筑师的业务能力,这与学生建筑设计课程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出入。建筑教育更注重建筑设计的构思,以及对于功能、形式、环境、技术等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对于一些技术的节点则没有深度上的规定。而注册考试的方案设计则突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显示出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针对建筑师考试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增加了规范和技术的教学内容。而场地设计内容的引入,强化了建筑师的总图意识,这对教学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更加贴近国际建筑教育的趋势和潮流。

2)接触社会的间接桥梁。注册建筑师考题背后反映的实际是社会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根据注册考试适当的调整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建筑教育脱离实践,变成象牙塔里的自言自语。另一方面,可以将建筑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建筑上来也是一种实际工程。可以说,注册考试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建筑教育运行在社会需要的轨迹上。例如方案设计中对于功能的强调可以使教师更加强调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考虑空间、形式和建筑的美学意义。中国当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基本的功能满足当然是这些建筑的首选策略。对于注册所需知识的教育,必然会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使建筑教育紧紧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1.2 建筑教育的应对

随着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受到注册考试的影响,注册正日渐深远的影响到建筑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使建筑教育的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基本知识的讲授为注册建筑师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为未来进行建筑创作积蓄必要的建筑艺术素养,二者共同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任务。

1)技术思维的形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历来存在着重设计、重艺术,轻技术、轻规范的现象。学生对于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甚至法规的概念非常含混,对于材料技术的一知半解,过于注重材料的美学意义,忽视了其力学、物理学甚至经济意义,是对于技术一知半解的具体体现。这些枯燥的课程和学生们热衷讨论的大师、流派以及各种奇异的思想很难相提并论,学生们对于如何实现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建筑创新不感兴趣,喜欢夸夸其谈最新的思潮,追随时髦的大师。对于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了解程度的不足,使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建筑学创作素养。对于建筑艺术的夸夸其谈使学生的设计很难对中国现实社会技术、文化和经济作出响应,加深了建筑教育象牙塔的空洞性。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尝试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强化技术意识、规范意识已经成为建筑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规范知识的不断强化,要贯穿到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职业者的转身。而在课程答辩或者教学中,有注册建筑师的参与,无疑会使学生的设计更加成熟。

2)建筑素养的全面起步。建筑教育在面对注册考试压力的同时,又必须为注册考试成功后的建筑创作积累必要的能量。注册考试所需要的知识,毕竟不是真正建筑艺术创作的全部。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也不能满足建筑创作所需的艺术素养。虽然技术作图有许多建筑的构造节点,能满足各种基本的防水或者结构的需要,但标准图的简单记忆,却不能使建筑师深刻领会建筑构造节点的艺术创造的表现可能,使得从构造技术出发的建构艺术无法展现,建构艺术成为现实中的一纸空文。而设计方案中只评价建筑的功能属性,无疑轻视了建筑的环境、形式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束缚了建筑艺术的深层次表达。当外国的建筑师依靠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思维在中国大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我们的建筑艺术在哪里。而这些空白的知识点,自然需要建筑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思维的训练就成为注册考试要求之外建筑教育面对的又一难题。对于建筑的系统认识和研究,应该在本科阶段就要初步形成,否则在面临市场的巨大冲击的时刻,仅有的支离破碎的建筑认知就会土崩瓦解,从而使建筑师仅仅成为开发商的代言人,建筑师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无疑是十分不利用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迈向世界的脚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校加强了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教育,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按类型进行的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建筑的全面认知。

3)建筑院校的合理分类和定位。中国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面对残酷的竞争,各个建筑类院校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生存。很多地方类的建筑院校就选择了首先立足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培养适应地方的注册建筑师人才成为这些院校建筑教学的指导方针。而注册考试科目的设定对于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的体系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建筑院校的分化正在进行中。那些顶尖的国内建筑院校,无疑要更大程度的兼顾培养大师级人才的要求。而这样的分化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 房屋(building)和(&)建筑(architecture)

培养符合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的专业人才,需要从开始接触建筑教育,到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通过,再到建筑师的后续教育进行无缝隙的衔接。然而,从真正追寻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实现跨境从业,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角度出发,这些就又成为了基础的条件。中国的建筑教育要高瞻远瞩,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考虑,建筑教育需要将建筑定位为building&architecture。

摘要: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注册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教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张钦南.让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J].建筑学报,2004(1):11-12.

[3]向上.英国与中国建筑教育及认证制度的对比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6):32-35.

[4]邱德华.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0(5):114-116.

建筑师教育 篇2

——《建筑师职业教育》学习有感

这学期通过对《建筑师职业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对建筑学这门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的一些见解。学习建筑设计专业己经将近四年的时间,从一窍不通的理科高生走到现在,慢慢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了些个人的理解,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建筑知识。记得有位建筑师曾经说过,“学建筑于自己是一种恰当的表达,选择学建筑即是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但是后来的经历让他发现这种选择是有代价的,“即便你不那么理想主义,也总是倍受打击。”因此,保持理介于论、实践和评沦之间的自由状态非常重要。

由此看来,当今中国建筑师这新兴的职业很难表达自己对建筑的思想,很多设计都是在必须满足一系列的规定、标准的要求下完成的,很多学习建筑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存在着很多的梦想,成为密斯、柯布西耶、贝聿铭那

样的建筑大师,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理念,被世人推崇,甚至是成为建筑明星。但是,当他们进入设计院或者设计事务所之后,他们就会有很多的失落感,总是做着重复、繁杂的工作,面对大多数的设计,他们必须满足国家建筑标准的条条框框的要求,也要满足业主对建筑的各种要求,所以,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设计的标准只是让别人满意,却满足不了自己对建筑的那些梦想。

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况,因为建筑师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只是满足自己的梦想,那么不会得到做设计的机会,所以,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现实世界做设计。

一、何为建筑师?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为了了解成熟的建筑工业中建筑师的工作内容。而要弄清建筑师的工作内容,首先要明白到底怎样定义建筑师。如果把建筑师仅仅定义为建筑的设计者,那么,这样的定义相对简单而且容易产生误导,误以为建筑师是一群纸上谈兵不务实际的“幻想家”、“艺术家”。事实上,建筑师的工作远远超过了一般大众所知道的单纯的设计。

建筑师的职业表现优劣取决于完成设计委托的能力,所完成的设计不仅仅要创新,满足一定的规范,要符合甲方的需求和期望,准时完成,建筑造价控制在预算之内,可以采用简单的建造枝术和人力进行施工,而且要造出高标准的建筑。

二、建筑师要做什么?

一般来说,职业建筑师提供的基本服务有五个方面,称基本工作内容: 1概念和初步设计设计深化

3施工文件

4协助施工招标和评标

5协助施工管理

这些基本工作内容是按照先后次序排列的,由此可建筑师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单纯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这五方面的工作之外的工作都被称为附加工作内容。附加工作内容有可行性研究、详细的造价概预算、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装饰品设计、测绘古建筑等,只要甲方愿意而乙方建筑师接受,也可以进行。

虽然注册的职业建筑师进行建筑实践工作有国家和地区的差异,但在建筑师行业中,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却是相似的。这样的业界行规也是经历了长期的混乱和探索才逐步形成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它保证了业主的经济利益和设计的质景,杜绝了行业中一些不道德和不规范的“黑箱操作”,让每个人在项目开发的不同层面上都有公平竞争的平台,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国家少一些污染眼球的“垃圾”建筑作品的原因之一。

通过王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建筑师从来就是乙方,甲方建筑师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不够完善的特殊状况下的产物。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但到二十世纪初建筑师始终是以工匠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建筑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在现代西方思想传入我国之后。在经历了文革时建筑师培养的断代层之后,目前建筑设计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但是就现在来看,建筑师职业仍旧不情愿或没有能力面对管理的责任,这种责任也不列入乙方的工作内容中,乙方也不设成熟的建筑师事务所必须没立的项目经理以协调顶目运行几的磨合机制。这种状祝的滋长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师教育片面认为好的艺术和好的管理是水火不相容的,从而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种看法,即好的建筑师没有能力管理项目,而好的管理人员漠视视觉感观上的精彩艺术。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对建筑师行业也是有所损害的——它否定了建筑师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建筑设计意图的保证,从而使我们的周围充斥了一批粗制滥造的建筑物,污染人文环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以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甲方建筑师的工作内容在前期项目策划上有他独特的一面,但在项目运行的协调上却可以说是弥补了目前我国的乙方建筑或设计院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内容。

那么,中国的乙方建筑师所提供的服务和上文讲到的五项基本服务有何差异呢?由于发展商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充分、定位不准和项目前期的计划时间过短,“概念和初步设计”阶段被拉了;这又使“设计深化”阶段几乎浓缩到没有;而由于时间紧、设计费低,“施工文件”中只有一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图纸,根本没有定义项目技术、材料、设备的文字说明文件:“协助施工招标和评标”这项服务也没有:“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设备选型也没有发言权,发展商自己内部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而施工图过于简单和施工队伍相对较弱的素质却又需要乙方建筑师巨大的施工配合。这样造成的结果不用多想就是两个字:混乱。发展商忙的纵有三头六臂还经常会有招架不住的感觉:人员不断增加,但工作效率低下,重复劳动过多,还经常出错,人力、资金、资源白白浪费。

由此可见,“甲方建筑师”这个职业是中国建筑师行业不完善和地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特有产物。发展商希望甲方建筑师来弥补乙方建筑师不能提供的那些服务。

三、建筑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建筑师,要对得起这个称号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想,一个是职业道德,两者缺一不可,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建筑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修养和责任,作为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这两者共同在起作用。建筑是个高投入的行业,每个建筑建成后都要在世界上存在很长的时间,所以责任感对于建筑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国家,中国的建筑师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场景。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建筑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对建筑师的价值和行业的评价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将促使建筑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除了艺术修养、文化修养之外,更应该提高建筑师的责任心。

责任心.,以分为大小两个方面。大的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心。建筑师的职

业就是要建造城市,不能说建筑师拿建筑当作练习,各种原因造成我们的城市里遍布建筑垃圾,这是一个职业建筑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个危害是后患无穷的。

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建筑师背负了对整个城市环境的责任,普通百姓对建筑已经产生了一种视觉的麻木、钝化,人们对一些丑陋的文化表现得熟视无睹,而职业建筑师能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如果建筑师或完全出于个人的喜好,或盲从于开发的物质诱惑,割裂历史文脉,忽视周边城市机理进行设计,还沾沾自喜,是毫无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只有从城市和历史出发。最大化利用现实条件,创造美而适用的空间,才是建筑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反映在设计图纸上,在顶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发展商的意图,而是成为在与发展商开发理念的切磋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建筑师的作品是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产物,持续的市场需求是检验建筑师作品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师应该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到美观高效各个方面把握建筑物的品质和性能。建筑师的责任还体现在使用建筑物价值最大化,实现建筑师智慧所体现的附加值。

现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倾向是人人都想做大师,都开始玩“花活”。比如有些设计师一直在设计住宅,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设计住宅没意思了,想要当大师,做大建筑,其实这也反映出这个时代各个行业的浮躁。大师可以当,但是要把基本工作做好,大师也都是从做住宅开始的,从赖特到密斯,哪个不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即使是最简的方盒子,只要把比例做好,它也可以是最典雅的。责任感和修养对于建筑品质很重要,所以建筑师心要高,同时心也要静,这才是建筑师的最高道德修养。

四、什么是合格的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越来越职业化,这与世界是慢慢接轨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并且完成优秀的设计呢?

第一,就是要求了解业主需求,而且规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业主需求描述清楚。事实上,很多设计师没有做这些事情。他们或是工作繁忙,或是自己不够用心,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业主和使用者着想。所以设计作品往往表面化。

第二,了解了业主需求以后,要看自有资源能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不能对

一些细节含糊不清,也不能忽视业主的要求。从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就可以评价这个服务性行业是否够职业。作为建筑师,如果不关注这些,甚至不屑于业主的要求,或者不能够领会,肯定不职业。

在这些方面,首先是要向国外建筑师学习一种职业精神。我们看到现在的建筑教育到现在的建筑师的状态不是特别职业。试验建筑,前卫建筑,作为一种现象可以接受,但是真正作为职业建筑师,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分析它的存在,它的发展。

有一些大的建筑,并没有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但确实想有一些新的创意。回避社会矛盾是容易的,但是像设计航空、医院,这么复杂的人文关系,包括城市景观,包括历史文脉等,就很复杂。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至少学校是这样的,学生们更加热衷于批判一些小建筑,把那种小建筑的创意当成一种职业建筑的是非衡量。这一点值得大家考虑的。

作为职业建筑师,应该用他们集成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只是关注那种小建筑,在这里边玩空间,那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你玩的是别人的钱。

作为中国职业建筑师,必须体现行业群体力量。不是一个人跳出来做个小建筑,参加了一个竞赛得个什么大奖,那最多是个体。群体的力量,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状态下能用现在的这样一种经济实力可及的情况下,建造一种能够被业主认可的,能够让大家觉得好用的。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

建筑师教育 篇3

绿色建筑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成本可控同时节约能源的绿色建筑去创造繁荣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些积极的措施已经被绿色建筑委员会采取,同时建筑产业为了促进可持续成本可控的建筑而实施了一些建筑实践。为了减少未来石化燃料的消耗,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化的教育建筑里被大规模实施。绿色建筑被设计成减少运行成本以减少能源消耗,但是一些文献上认为绿色建筑会消耗比非绿色建筑更多的能源。在此论文中建筑成本和建筑工期的数据是从特定地区的30座绿色教育建筑和30座非绿色教育建筑中采集的。统计测试用来判定建筑成本和建筑工期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在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之间。测试结果显示绿色建筑的成本和工期都要显著高于非绿色建筑的。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关于建筑生命周期的研究。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非绿色建筑 建筑成本 建筑工期

1.前言

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成本大概高于传统的非绿色建筑2%。然而长远的财政收益是最初投入的20倍,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传统的非绿色建筑要节省30%的能源。建造一个绿色建筑不仅是节省运行成本,而且是为使用者建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运行成本的节约主要体现在运行能源的节约,运行时节约用水和降低碳排放。大多数的绿色建筑不是自产能源就是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之前的研究中,在相同规模和功能教育及办公建筑中,绿色或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能源消耗已经做过比较。没有论文研究建设工期在绿色和非绿色建筑之间的比较。去比较相同规模位于相同地理气候条件的绿色与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建设工期是有意义的。这一地区大多数新建设的学校被建设成高效能源利用。与此同时,这些新建设的学校建筑采用了可持续发展手段,包括对阳光的高效利用,更高的空气质量和利用太阳能来供暖和驱动空调系统。

在这片论文中,新建设的学校被分类为绿色建筑,之前建设的,没有得到绿色建筑认证的被认为是非绿色建筑。本论文的目的是比较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和工期。

2.文献回顾

很多作者都曾指出,人们对绿色建筑成本的主要误解源于那些对绿色建筑没有经验的人。很多公司都认为,去通过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件负担过重的挑战,主要原因是预算有限,他们把通过绿色建筑评估看成是额外的目标。通过之前的一个研究,85%的受访者相信,绿色建筑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的建筑,相比之下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成本低于传统建筑。研究显示:

32%的人相信他们至少要贵6%~10%。

23%的人相信他们至少要贵3%-5%。

18%的人相信他要远贵与15%

5%的人认为可能要贵2%

为了发现一种能够减少这种误解的途径,研究中建议去实施一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测试。通过借鉴之前的研究,作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成本测试。另一项研究声称,通过采用一些成本降低技术,许多建筑物都成为所谓绿色建筑,即使他们的建筑预算是有限的。同时,另一项研究声称,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节约大概是70美元每平方尺,是初始投资成本的20多倍。

关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文献综述表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要比传统建筑贵2%以上。最初的投资略高,然而绿色建筑可以提供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节约,而且成本节约大约是最初投入的10倍之多。这一点可能会帮助缓解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误解。回顾文献显示,相互矛盾的结果对于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不同。但是没有研究比较建设工期在其中的不同。

3.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中,为了得出结果,采取四个步骤。开始设立研究对象。第二步是去推导文献中提及的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建设工期。这个步骤之后是从特定地区的学校收集数据。最后一步是统计分析以得到结果。

在这篇论文中有两个假设:

1.绿色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要高于非绿色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

2.绿色建筑的平均建设工期要高于非绿色建筑的平均建设工期。

4.数据采集

选定的地区不仅有绿色建筑还有非绿色建筑,其中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数据包括建筑成本,建设工期和建设年份。其中41座学校的数据是由该地区的建筑部门网站提供的。

5.数据分析

采集到的都是数字形式数据。建筑成本用美元计,建设工期用天数计。为了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必须标准化转化为2010年的标准,最后输入为电子表格。由于学校建筑基本都建设于不同的年份,所以我们要将其转化为2010年的指标。(图1)

调整后建筑成本=建筑成本×(2010指数/建设当年指数)

建筑成本调整为当年之后,单位建筑成本就是:

单位调整后建筑成本=调整后建筑成本/建筑面积

建设工期为:

每1000平方尺的建设速度=建设工期/1000平方尺的建筑面积

6.描述性统计资料

每平方尺建筑成本的描述性统计资料在下面表格之中,结果显示绿色建筑调整后建筑成本的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都要高于非绿色建筑。每平方尺调整后建筑成本的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63.12美元,363.82美元和96.37美元。对比来看非绿色建筑的为258.22美元,237.06美元和135.21美元。但是绿色建筑的标准差要低于非绿色建筑的。(图2)

每一千平方尺建筑工期的描述性统计资料在下面表格之中,结果显示每一千平方尺的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工期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都要大于非绿色教育建筑。每一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标准差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是相似的。(图3)

图4以柱状图的形式对比了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成本,如图显示每平方尺的平均建筑成本绿色建筑要高于非绿色建筑。

图5以柱状图的形式对比了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每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如图显示每千平方尺的平均建筑工期绿色建筑要高于非绿色建筑。

7.研究的限制

本研究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但是其他地区的建筑数据并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8.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学校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是363.12美元,而非绿色学校建筑的建筑成本是258.22美元。相比之下绿色学校建筑的建筑成本要比非绿色学校建筑高46%。

相似的,绿色学校建筑每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是4.19天,而非绿色学校建筑每干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是3 49天。相比之下绿色学校建筑建筑工期要比非绿色学校建筑多20.1%。

9.以下是一些建议给将来的研究:

此次研究的数据是从30个绿色学校建筑和30个非绿色学校建筑中搜集的,为了证实假设,期待一个包含更多实验样本的研究。

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考虑建筑成本中应包括建筑过程中的失败或者修改方案,这样会有利于更清晰地看待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修改方案毫无疑问会增加很多建筑成本。

最后,设计费用和建筑机械成本应该被计算在内。这件事会帮助人们了解绿色建筑是否贵于非绿色建筑。

另外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经营状况应该被记录下来,看看绿色建筑所节约下来的能源能否盖过最开始的投资。

建筑师教育 篇4

1. 地域背景

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陕西、内蒙、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约685万km2,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8%。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学校布局按照地域空间的分布,从人才到财物等各种资源按照国家统一的计划分配、调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差距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经济的逐步推行,加上历史、社会与自然等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显现,并且这一差距还在逐渐加大。建筑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首先从学校数量上看(图1),目前西部地区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各类院校共28所,仅占全国总数的21.1%(图2);通过国家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院校共4所,仅占全国通过评估院校总数的13.3%(图3),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次,从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院校;第三,从教师待遇、师资质量方面来看也与东部院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学校还面临着师资流失的窘境;第四,在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西部院校于东部院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严苛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西部的建筑院校必须立足于西部,发展具有西部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及建筑教育。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更使得我们这些站在西部建筑教育前沿的院校必须肩负起西部地区的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

2. 全球化背景

在当今建筑思潮多元化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建筑运动开始,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教育从单一的古典教育体系——鲍扎体系发展到包豪斯体系,建筑教育从单纯强调技法的美术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突出了建筑的技术性与空间的创造性。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筑教育思想开始分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如:苏黎世工业大学教育模式、AA联盟模式、普兹茅斯模式、库珀联盟、德州骑警(Texas Rangers)等。在这些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建筑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和对建筑问题的思索与解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进入21世纪,建筑学科的发展也对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中提出:“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这也是这一时代对建筑教育的共识,针对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全世界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探索。我国的建筑教育从传统的师徒相传和早期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体系至今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众多高校始终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建筑教育模式和方法。当前国家提出了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思路,这也为当前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知识迅速膨胀,注重创新和素质教育,强调文化与个性培养的今天,我国的建筑教育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开放空间——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面对国际、国内这两大背景环境,建筑学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和继续西部建筑教育事业,如何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教育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集约资源、师生互动、促进交流、开放办学、百家争鸣”的构想。

1. 开放空间——建筑广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这使得我校建筑学院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了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2005年在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空间等重新整合,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教学空间整合之后,在东楼二楼,将原先一些教研室的空间开放,形成能提供教师交流、研讨、评图、授课等活动的自由空间。特别在建筑学院四楼利用加建形成的大空间将原先的展厅、报告厅、资料室等重新布局,融入自习空间、建筑博物馆、咖啡厅等内容,并设置投影屏幕、展板等设施,形成了集教学、自习、展览展示、阅览、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多元开放的教学空间——建筑广场。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空间的使用效率,更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交流的平台,为促成建筑教学的师生互动、多学科交叉、多元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硬件基础(图4)。

2. 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固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大量优秀的人才;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成立之初,教学条件也极为有限,但是却奠定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石,在包豪斯的师生中走出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布劳耶等现代建筑大师。不可否认,在这些学校中大师是保证高水平、高质量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在这些学校中师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教育的投入、广泛深入的交流、开放的思想以及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是其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目前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均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的动力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在当前社会快节奏、多变化、娱乐性时代里让学生们能够被学科所吸引,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则是我们思索的另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浓郁学习气氛的创造,形成教学氛围与学生学习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与科研的相长,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围绕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筑教育“场”的概念。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交流环境就如同一个影响着教学与学科发展的“场”,在这个开放的“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加强不仅仅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强化的“场效应”对于教师、学生及外界的吸引,为稳定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访,扩大学科影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并推动其步入良性循环(图5、6)。

三、建筑教育“场”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建筑教育“场”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多年来我院建筑教育理念、方法及对未来发展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当今的建筑思潮异彩纷呈,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基本结论,并且指明了建筑教育的基本理念。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也正是本着这一基本理念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外诸多的建筑教育模式,如包豪斯教育体系、AA联盟教育、德州骑警、库珀联盟、苏黎世工业大学等教育模式;调研了国内著名学府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同时不断地与同仁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对自身建筑教育的总结与理论提升,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理念与原则。

1.“场”内涵的多元化

人员的构成:一方面,建筑教育的“场”不能只包含建筑学专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还应当广泛地吸收建筑师、规划师、各方面的学者、专家等;另一方面,构成建筑教育“场”的人员也不应当是一个单位或团体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思维的多元化。

知识构成:在以建筑学的知识领域为主体的同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思想,丰富知识构成。

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建筑教育的“场”不应只一言堂,应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

2.“场”外延的开放性

建筑教育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UIA《北京宪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因此在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中,建筑教育的“场”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建筑教育的范畴,必须不断吸纳各种知识体系及新的思想和观念,拓展学生与教师的眼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 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建设

建筑教育“场”的建立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也不是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合改革就可以建立的。硬件平台——教学空间和软件的环境——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硬件的调整以软件的需求为基础,硬件环境的变化又对软件的教学环境做出新的启示,形成互动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4.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紧缺是当今大多数学校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建设也不是不计代价的投入,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建立和推动建筑教育的“场效应”,并且通过“场效应”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让所有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其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成绩都成为推动建筑教育“场效应”建设和强化的持续动力。

5. 建筑教育“场”中的平等性

学术交流中交流各方的地位也应当是平等的,学术的思想也不应因人地位高低区别对待。在建筑教育“场效应”的建设中,无论是教师、学生、学者还是其他参与者在这一环境中都应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和投入,形成平等互动的教学、研究气氛(图7)。

四、建筑教育“场”建设与实践

在这一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硬件”——教学空间(建于1956年的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与更新;并对“软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并付诸实践,初步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教学模式。

1. 硬件建设——建筑学院教学空间的改造

我校建筑学院的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们建筑教育理念的转变,其空间已经难以适合当前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建筑学院教学楼——东楼进行了空间的改造,分别在二、三、四层形成小、中、大不同等级的多元化开放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建筑学院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室外教学空间,为建筑教学提供了多元的场所。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设计课程的改革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口手相授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交流与实践的环节,通过课堂指导、分班讲评、合班点评、公开展评等方式对学生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元的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观念与见解,在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让师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设计课程的题目尽量与实际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从而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2)在建筑设计理论课程中,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同时授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增加研究报告答辩和交流的环节,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动的学术思想,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投入。

(3)在一门课程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图8)。

3. 课程合作与交流

我校地处西北内陆,与国内外的交流远远少于东部地区。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我校与其它院校的交流提供了众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们拓展和深化每一次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师生与国内外其它院校和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与挪威科技大学、丹麦建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9)。其中与丹麦文化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本科“注重文脉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挪威科技大学进行联和授课也持续了多年。所有这些深入的交流也使交流的双方更加融入建筑教育的“场”,并将“场效应”不断强化。

在对内的交流方面,我们更是本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迎接每一位“场效应”的参与者。在建筑广场建成后,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建筑学院的师生,艺术学院、土木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其它院系的师生也时常出入于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甚至其它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时常参与其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背景式的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给建筑教育“场”效应带来一份新的内容,使“场”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教育的“场效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增长(图10)。

4. 激发多元的学生活动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科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热情,这种激情无疑是专业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多种自发的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情。例如,每年一届的实体空间搭建竞赛今年已开始举办第四期,参加者已不单是本校的学生,扩展到了西安地区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这些自发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建筑教育的“场”也随着多元的学生活动而不断加强(图11、12)。

五、结语

建筑教育“场”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场”的强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之前的实践中我们也深深身体会到建筑教育“场”的强化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督促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要认真总结经验,始终保持建筑教育“场”的能量与活力,海纳百川,在平等、多元、争鸣、和谐中将建筑教育“场”的效应不断强化。

图片来源

图1~3引自:陈静,李岳岩.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从中国西部建筑教育谈起.建筑与文化,2007,6:P57-P58.图4,7,10李岳岩摄

图8,9,11,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

[2]Jeannine Fiedler and Peter Feierabend,BAUHAUS Ko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2000.

建筑师教育 篇5

5月16日,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视察小组进入学校,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开始。此次来校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视察小组组长为天津市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坤教授,组员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教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黄秋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根据评估工作安排,视察小组于5月16日至18日对该校进行了视察。

在5月16日上午举行的欢迎会上,鹿晓阳副校长主持会议。王崇杰书记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靳奉祥校长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本科、研究生教育情况;建筑城规学院赵继龙副院长向专家们汇报了建筑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视察组组长张玉坤教授代表专家成员对学校的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和周密部署表示感谢。

在为期3天的评估中,专家组视察了学校教学管理情况、教学设施及办学条件,观摩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情况、建造节大赛和学院学术活动,审查教学计划和大纲、学生作业和作品,与学院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校友分别进行座谈,了解我校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结论和建议。

现代教育理念的建筑表现途径 篇6

【关键词】教育理念;小学建筑;建筑表现;功能

【中图分类号】TU244.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Zhangzhou Bihu primary school, and explored how to coalesce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campus building image and the function in the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 how to give expression to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ervice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he campus architectural form, which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in the single building.

【Key words】Educational concept;Primary school;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Function

1. 引言

学校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文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它体现着时代的风貌,寄托着无数人对未来的希望。小学建筑是人们在童年记忆中,有着难以抹掉的烙印,使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浅的概念,并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娱乐和学习空间,足以了之小学建筑的空间与造型的重要性。

2. 项目概况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端,素以“花果鱼米之乡”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民居非常有特色,以传统的院落空间来组织,同时红砖和石材的结合,飘逸的雁尾屋脊,带有明显的闽南风格。漳州碧湖小学,位于漳州市龙文区西南隅,漳州碧湖生态园内。碧湖小学属公办全日制小学,总用地面积20894.60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16607.00平方米(区位规划图见图1)。

3. 设计目标

3.1 小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着一批批新人,作为人才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作用和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对该项目的设计目标的阐述,既是漳州城市建设的需要,又是业主单位的需要,更是建筑师对作品的责任。建筑设计目标:(1)学区营造:体现漳州碧湖小学品味、风范,及文化底蕴;(2)建设成为设施齐全、适度超前的示范性学校;(3)与周边碧湖生态园城市设计与定位相融合。

3.2 建筑设计理念:(1)“传承文明、追求卓越” 漳州碧湖小学理念的建筑表达;(2)立足于教育,服务于广大师生,捕捉传统与现代的精髓,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校园景观。

4. 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一主双道。严谨有序、朝向统一的校园建筑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对学子们的理性精神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双轴线的设置,强有力的形态中心,让人类的理性精神在此得到最大的反响。百米校道寓意求学路上向着知识圣殿不断进取(总平面图见图2)。

(2)功能分区中,合理分区对学校至关重要,划分为东部教学区,西部运动区二个区域,其中教学区分为四栋楼,各6层,1~4层为教学区,5~6层为办公及管理区。运动区以体育综合楼和室外体育场组成,其中体育综合楼为2层,一层为教工食堂。

(3)外部交通设计中,将小学主要人行出入口布置于碧湖路一侧,次要出入口布置于湖畔路和湖阁路;景会路一侧为学生生活区,内设食堂,开设后勤生活出入口。并在校园主入口设置较大空间的接送区,保障家长安全的接送学生,不造成交通的拥堵,并沿道路设置了临时停车区。

5. 建筑单体

(1)在教学楼中,南侧2栋为普通班级教室,北侧2栋为专业教室和公告教学用房。在教学楼的一层都各自组成围合的庭院,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学区采用连廊的形式,即方便了交通,又展现了整体建筑的趣味性。并在连廊设置文化展廊,增加了艺术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运动区为教学区提供了良好的形象面,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地同时,也更好的塑造了小学的外部形象。

(2)教学楼采用外廊的形式,因为地处南方,日照时间比较长,夏季温度较高,故将外廊位于南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享受阳光的同时,又降低了教室的温度,让柔和的空气以舒适的温度进入室内(小学主要入口效果见图3)。

(3)建筑造型,即参考了中式的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也吸收了国外红砖大学的构成要素,使其精致体现闽南传统民居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代的建筑要素,展现一种现代环境下的生态教学环境。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建筑风格,兼顾项目用地实际处理立面造型,使建筑本身成为外部大环境中的一处亮丽风景,以质朴的材质与明快的色彩体现激昂向上的格调,以体量错落和虚实对比营造丰富的整体形象,加以精雕细刻的细部设计体现建筑的精美感,从而使建筑造型优雅有致。

(4)建筑材料以石材,面砖,涂料为主。闽南传统民居,经常采用“出砖入石”的装饰墙面的手法,红色的胭脂砖与米黄色的石材搭配,反映出当地材料的石材主导地位及对红砖的喜好。石材运用于建筑的一层,突出建筑坚固硬朗的风格(建筑形态理念见图4)。

(5)红砖、灰瓦、白墙,立面色彩构成巧妙的运用地域形象特征,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面貌,将建成碧湖片区标志性的学校建筑群。沿碧湖路,该建筑独具的震撼力都能对过往人流产生视觉冲击。设计以传统加现代的建筑手法结合功能需要,运用体块造型和材质对比,雕塑出俊美的建筑外观(单体材质的选用见图5)。

6. 结语

教育建筑不应让人们停留在建筑的表面,而要关注其使用功能与空间层次的层面。同时,校园空间设计上还应考虑人文教育、绿色校园、校园开放等方面,是校园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室也发展成为弹性开放的教学场所,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成长的需求。这是小学建筑及教育建筑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涛 李抒青. “新校园运动”——台湾9.21震灾重建的启示[J]. 世界建筑,2008(7):30~33.

[2] GB50099-201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3]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4]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5]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S].(2010版).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7-10-754

[作者简介] 韩洋(1983-),男,汉族,籍贯:辽宁阜新人,工作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分院设计师。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漳州市碧湖小学的建筑方案设计的分析,从小学建筑的功能和定位出发,探讨了新兴校园建设中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何同校园建筑形象和功能相互融合的问题,从建筑单体的内涵和形象出发,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校园建筑的形象中体现出现代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服务师生”理念。

【关键词】教育理念;小学建筑;建筑表现;功能

【中图分类号】TU244.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Zhangzhou Bihu primary school, and explored how to coalesce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campus building image and the function in the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 how to give expression to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ervice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he campus architectural form, which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in the single building.

【Key words】Educational concept;Primary school;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Function

1. 引言

学校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文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它体现着时代的风貌,寄托着无数人对未来的希望。小学建筑是人们在童年记忆中,有着难以抹掉的烙印,使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浅的概念,并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娱乐和学习空间,足以了之小学建筑的空间与造型的重要性。

2. 项目概况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端,素以“花果鱼米之乡”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民居非常有特色,以传统的院落空间来组织,同时红砖和石材的结合,飘逸的雁尾屋脊,带有明显的闽南风格。漳州碧湖小学,位于漳州市龙文区西南隅,漳州碧湖生态园内。碧湖小学属公办全日制小学,总用地面积20894.60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16607.00平方米(区位规划图见图1)。

3. 设计目标

3.1 小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着一批批新人,作为人才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作用和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对该项目的设计目标的阐述,既是漳州城市建设的需要,又是业主单位的需要,更是建筑师对作品的责任。建筑设计目标:(1)学区营造:体现漳州碧湖小学品味、风范,及文化底蕴;(2)建设成为设施齐全、适度超前的示范性学校;(3)与周边碧湖生态园城市设计与定位相融合。

3.2 建筑设计理念:(1)“传承文明、追求卓越” 漳州碧湖小学理念的建筑表达;(2)立足于教育,服务于广大师生,捕捉传统与现代的精髓,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校园景观。

4. 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一主双道。严谨有序、朝向统一的校园建筑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对学子们的理性精神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双轴线的设置,强有力的形态中心,让人类的理性精神在此得到最大的反响。百米校道寓意求学路上向着知识圣殿不断进取(总平面图见图2)。

(2)功能分区中,合理分区对学校至关重要,划分为东部教学区,西部运动区二个区域,其中教学区分为四栋楼,各6层,1~4层为教学区,5~6层为办公及管理区。运动区以体育综合楼和室外体育场组成,其中体育综合楼为2层,一层为教工食堂。

(3)外部交通设计中,将小学主要人行出入口布置于碧湖路一侧,次要出入口布置于湖畔路和湖阁路;景会路一侧为学生生活区,内设食堂,开设后勤生活出入口。并在校园主入口设置较大空间的接送区,保障家长安全的接送学生,不造成交通的拥堵,并沿道路设置了临时停车区。

5. 建筑单体

(1)在教学楼中,南侧2栋为普通班级教室,北侧2栋为专业教室和公告教学用房。在教学楼的一层都各自组成围合的庭院,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学区采用连廊的形式,即方便了交通,又展现了整体建筑的趣味性。并在连廊设置文化展廊,增加了艺术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运动区为教学区提供了良好的形象面,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地同时,也更好的塑造了小学的外部形象。

(2)教学楼采用外廊的形式,因为地处南方,日照时间比较长,夏季温度较高,故将外廊位于南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享受阳光的同时,又降低了教室的温度,让柔和的空气以舒适的温度进入室内(小学主要入口效果见图3)。

(3)建筑造型,即参考了中式的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也吸收了国外红砖大学的构成要素,使其精致体现闽南传统民居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代的建筑要素,展现一种现代环境下的生态教学环境。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建筑风格,兼顾项目用地实际处理立面造型,使建筑本身成为外部大环境中的一处亮丽风景,以质朴的材质与明快的色彩体现激昂向上的格调,以体量错落和虚实对比营造丰富的整体形象,加以精雕细刻的细部设计体现建筑的精美感,从而使建筑造型优雅有致。

(4)建筑材料以石材,面砖,涂料为主。闽南传统民居,经常采用“出砖入石”的装饰墙面的手法,红色的胭脂砖与米黄色的石材搭配,反映出当地材料的石材主导地位及对红砖的喜好。石材运用于建筑的一层,突出建筑坚固硬朗的风格(建筑形态理念见图4)。

(5)红砖、灰瓦、白墙,立面色彩构成巧妙的运用地域形象特征,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面貌,将建成碧湖片区标志性的学校建筑群。沿碧湖路,该建筑独具的震撼力都能对过往人流产生视觉冲击。设计以传统加现代的建筑手法结合功能需要,运用体块造型和材质对比,雕塑出俊美的建筑外观(单体材质的选用见图5)。

6. 结语

教育建筑不应让人们停留在建筑的表面,而要关注其使用功能与空间层次的层面。同时,校园空间设计上还应考虑人文教育、绿色校园、校园开放等方面,是校园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室也发展成为弹性开放的教学场所,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成长的需求。这是小学建筑及教育建筑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涛 李抒青. “新校园运动”——台湾9.21震灾重建的启示[J]. 世界建筑,2008(7):30~33.

[2] GB50099-201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3]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4]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5]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S].(2010版).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7-10-754

[作者简介] 韩洋(1983-),男,汉族,籍贯:辽宁阜新人,工作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分院设计师。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漳州市碧湖小学的建筑方案设计的分析,从小学建筑的功能和定位出发,探讨了新兴校园建设中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何同校园建筑形象和功能相互融合的问题,从建筑单体的内涵和形象出发,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校园建筑的形象中体现出现代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服务师生”理念。

【关键词】教育理念;小学建筑;建筑表现;功能

【中图分类号】TU244.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Zhangzhou Bihu primary school, and explored how to coalesce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campus building image and the function in the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 how to give expression to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ervice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he campus architectural form, which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in the single building.

【Key words】Educational concept;Primary school;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Function

1. 引言

学校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文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它体现着时代的风貌,寄托着无数人对未来的希望。小学建筑是人们在童年记忆中,有着难以抹掉的烙印,使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浅的概念,并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娱乐和学习空间,足以了之小学建筑的空间与造型的重要性。

2. 项目概况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端,素以“花果鱼米之乡”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民居非常有特色,以传统的院落空间来组织,同时红砖和石材的结合,飘逸的雁尾屋脊,带有明显的闽南风格。漳州碧湖小学,位于漳州市龙文区西南隅,漳州碧湖生态园内。碧湖小学属公办全日制小学,总用地面积20894.60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16607.00平方米(区位规划图见图1)。

3. 设计目标

3.1 小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着一批批新人,作为人才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作用和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对该项目的设计目标的阐述,既是漳州城市建设的需要,又是业主单位的需要,更是建筑师对作品的责任。建筑设计目标:(1)学区营造:体现漳州碧湖小学品味、风范,及文化底蕴;(2)建设成为设施齐全、适度超前的示范性学校;(3)与周边碧湖生态园城市设计与定位相融合。

3.2 建筑设计理念:(1)“传承文明、追求卓越” 漳州碧湖小学理念的建筑表达;(2)立足于教育,服务于广大师生,捕捉传统与现代的精髓,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校园景观。

4. 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一主双道。严谨有序、朝向统一的校园建筑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对学子们的理性精神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双轴线的设置,强有力的形态中心,让人类的理性精神在此得到最大的反响。百米校道寓意求学路上向着知识圣殿不断进取(总平面图见图2)。

(2)功能分区中,合理分区对学校至关重要,划分为东部教学区,西部运动区二个区域,其中教学区分为四栋楼,各6层,1~4层为教学区,5~6层为办公及管理区。运动区以体育综合楼和室外体育场组成,其中体育综合楼为2层,一层为教工食堂。

(3)外部交通设计中,将小学主要人行出入口布置于碧湖路一侧,次要出入口布置于湖畔路和湖阁路;景会路一侧为学生生活区,内设食堂,开设后勤生活出入口。并在校园主入口设置较大空间的接送区,保障家长安全的接送学生,不造成交通的拥堵,并沿道路设置了临时停车区。

5. 建筑单体

(1)在教学楼中,南侧2栋为普通班级教室,北侧2栋为专业教室和公告教学用房。在教学楼的一层都各自组成围合的庭院,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学区采用连廊的形式,即方便了交通,又展现了整体建筑的趣味性。并在连廊设置文化展廊,增加了艺术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运动区为教学区提供了良好的形象面,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地同时,也更好的塑造了小学的外部形象。

(2)教学楼采用外廊的形式,因为地处南方,日照时间比较长,夏季温度较高,故将外廊位于南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享受阳光的同时,又降低了教室的温度,让柔和的空气以舒适的温度进入室内(小学主要入口效果见图3)。

(3)建筑造型,即参考了中式的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也吸收了国外红砖大学的构成要素,使其精致体现闽南传统民居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代的建筑要素,展现一种现代环境下的生态教学环境。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建筑风格,兼顾项目用地实际处理立面造型,使建筑本身成为外部大环境中的一处亮丽风景,以质朴的材质与明快的色彩体现激昂向上的格调,以体量错落和虚实对比营造丰富的整体形象,加以精雕细刻的细部设计体现建筑的精美感,从而使建筑造型优雅有致。

(4)建筑材料以石材,面砖,涂料为主。闽南传统民居,经常采用“出砖入石”的装饰墙面的手法,红色的胭脂砖与米黄色的石材搭配,反映出当地材料的石材主导地位及对红砖的喜好。石材运用于建筑的一层,突出建筑坚固硬朗的风格(建筑形态理念见图4)。

(5)红砖、灰瓦、白墙,立面色彩构成巧妙的运用地域形象特征,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面貌,将建成碧湖片区标志性的学校建筑群。沿碧湖路,该建筑独具的震撼力都能对过往人流产生视觉冲击。设计以传统加现代的建筑手法结合功能需要,运用体块造型和材质对比,雕塑出俊美的建筑外观(单体材质的选用见图5)。

6. 结语

教育建筑不应让人们停留在建筑的表面,而要关注其使用功能与空间层次的层面。同时,校园空间设计上还应考虑人文教育、绿色校园、校园开放等方面,是校园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室也发展成为弹性开放的教学场所,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成长的需求。这是小学建筑及教育建筑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涛 李抒青. “新校园运动”——台湾9.21震灾重建的启示[J]. 世界建筑,2008(7):30~33.

[2] GB50099-201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3]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4]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5]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S].(2010版).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7-10-754

建筑师教育 篇7

托马斯教授(Thomas Schmid)是1940年代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建筑系的毕业生,曾在美国、德国和中国任教,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任终身教授30年。 在德国退休前后作为外籍教授来到中国,托马斯教授曾分别于1987~198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及1994~199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当时正值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刚刚启动,在教育资源和共识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教授在中国更像是“扶贫志愿者”,对中国建筑教育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用心良苦。教授的中国经历,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年轻老师和学生,为中国建筑教育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发。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为日益多元化的中国建筑教育提供参考。

本次专题邀请了几位受过教授培养的学者建筑师,从不同角度对托马斯教授的教学经验给予分析理解,希望带给大家有益的思考。也恰逢老先生今年90寿辰, 以此为贺!

托马斯教授近照

教育建筑——从教育开始 篇8

教育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知识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 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各级教育的教学水平直接通过学校的规划、教育建筑的形态表现出来。教学设施的完备程度、教育建筑的建设水平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水平与综合国力, 教育建筑的发展书写着每个国家教育的历史。

教育建筑是知识的载体, 人生的很多时光在其中度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老师向学生传授着知识,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场所中成长, 懂得了建筑空间是行为的载体, 体验了学习丰富知识的复杂过程, 奠定了实现远大梦想的扎实基础。

教育建筑是一种精神的物化, 建筑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学校的精神是通过建筑体现的, 校园的文化是通过环境塑造的。学校的建筑与空间会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世界上的著名学府都拥有历史悠久的校园和建筑, 学校的精神与文化历经绵长岁月沉淀于校园的每个角落、镌刻在建筑的每个细节。

2008年, 汶川地震发生后, 教育建筑第一次深刻教育了所有建筑从业者, 几百座倒塌的校舍、几千名丧生的孩子, 这些数字让我们的心灵震撼, 让我们不可回避地重新面对灾区的教育建筑。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反思, 修复与重建、纠错与更新, 灾难过后的这些思考将会怎样付诸现实, 如何在废墟上重新描绘孩子们的美好记忆, 如此沉重的课题也许是我们从未遇到但却不可推卸的责任。

建筑师继续教育及管理模式的探讨 篇9

建筑师是一种职业。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 (即通常所说的甲方) 和施工方的合作, 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在逐步复杂的建筑营造领域, 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扮演一种在建筑投资方和专业施工方 (比如建筑设备, 结构设计等) 之间的沟通角色。建筑师通常为建筑投资者所雇佣并对其负责而不是建筑施工者。建筑师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2000多年前, 罗马的一位建筑理论家维特鲁维斯曾经指出:建筑的三要素是适用、坚固、美观。从这个论点引伸开来, 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 更准确地说, 是许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因此建筑师首先是一个工程师。同时, 建筑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因为, 建筑设计的过程, 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设计要从社会科学角度解决适用的问题, 从技术科学的角度经济地实现坚固的问题, 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也就是说, 建筑师思考和关照的层面是十分广泛的, 一个杰出的设计要能反映时代、社会、环境, 而且又能满足使用的功能并具备美感与历史感。那些闻名中外的建筑设计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

1建筑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1.1 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新的承办主体

目前国内承担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任务主体主要是各省建筑师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管委会) , 主体单一。因管委会本身不具备相应教学设备和相应的师资力量, 难以确保培训效果。笔者认为, 有必要对这种现状进行改革。其实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拥有一大批掌握世界科技发展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学术水平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完全可以大力举办建筑师继续教育。高等学校应该成为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 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

1.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远程继续教育网络

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多媒体传输、虚拟场景、远程教育等诸多方式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引入课堂,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 大量使用和充实专业信息库, 丰富专业理论和历史资料, 实现与全球建筑建设及学科发展信息的实时链接。这将使建筑师在继续教育时不出国门而融入世界, 不进校门就能享受到高等学校同样的教育情景和环境, 大大提高继续教育受益面, 给受教育的注册建筑师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

1.3 坚持联合办学, 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外, 管委会还可以采取与其它主体联合办学方式推行我国建筑师继续教育, 作为我国建筑师继续教育的辅助模式。联合办学是优化配置继续教育资源、实现继续教育优势互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成效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为, 目前管委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联合的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管理。

(1) 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办学。

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智力、人才、知识、原始创新的高地和实体, 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只有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高智力作后盾,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才能有高起点、高水平和高质量。

(2) 与设计企业联合办学。

设计单位是建筑师继续教育的主体。开展与企业的办学合作, 可以很好地解决培训选题、生源、资金、场地、工学矛盾、学习与认证等许多问题, 这也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3) 与国外联合办学。

一方面利用国外教育机构要求进入中国的有利时机, 加强与国外培训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采取联合办学, 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外建筑师继续教育资源, 发展我国的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者进入我国的时机, 根据外国人的需求, 做好外国职业者的中国本土化教育, 也可以把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办到国外去, 拓展我国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国际领域。

2建筑师的继续教育

(1) 知识的积累。

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 除本专业外, 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 诸如给排水、供热通风、通讯网络、工程经济、工程材料、道路交通、环保卫生以及声学、光学、美学、绘画等, 仅靠在学校学习的几年是远远不够的。况且, 城市在发展, 环境在变化, 技术在更新, 因此建筑师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广泛查阅文献, 善于在网上学习, 不断扩大知识面。

(2) 实践的积累。

建筑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根据工程任务书的要求, 设计最适用、最经济、最坚固而又尽可能美观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并监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工程竣工后还要参加验收工作。这个十分重要的实践过程, 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 建筑师要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做出各方都满意的设计。同时, 要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协调各方问题的管理能力。作为一名建筑师, 要敢于承担大型项目, 参加一个大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投产的全过程, 获得的收获是十分巨大的。

(3) 观察的积累。

建筑大师梁思成说:建筑是一种全民性的、体积最大、形像显著、 (寿命) 极长的 (创作) 。正是由于建筑的这个特点, 建筑师需要多观察、多涉猎, 从而达到取长补短, 兼收并蓄的目的。有条件的话应该多看一看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圣彼德教堂、温哥华图书馆、玻璃大楼菲利浦、约翰逊 (美国匹兹堡) 、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里昂机场的高速铁路车站以及中国的故宫、首都人民大会堂等, 观察这些建筑的自然条件, 人文条件、比例、尺度、功能、美感、含意以及空间感、历史感等, 在观察的基础上, 再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 无疑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ID:7416]

摘要:“建筑师”是一个很宽泛的称号, 雕塑家、家具设计师、室内设计师, 都可以被称为建筑师。通常而言取得建筑师资格必须经过特定的学位审核以及专业鉴定。因此对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继续教育对开拓建筑师的视野, 优化建筑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建筑师的执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国建筑教育概况 篇10

1 德国建筑教育的历史发展

与法国和意大利相比,德国的建筑教育起步较晚。1790年,柏林艺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课程,这种把建筑专业划归于工程技术院校的做法,使德国的建筑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注重工程技术的烙印。1799年,普鲁士王国开设了第一所建筑专门学校,教育模式受法国“布杂”体系的影响。19世纪初,随着德国教育改革的大力发展,德国高等教育与中等技术教育开始了兴盛之路。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建筑师、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需求因此而高涨,德国各地相继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建筑院校。

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机器化生产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注重对工艺、技术和材料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问题,并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就是这种理念的代表,它的建立标志着设计教育概念的革命。包豪斯强调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强调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概念,由此建立了基于科学基础的教学体系。它在20世纪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法国的布杂体系,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建筑教育概念体系之一。二战之后,为振兴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德国在1953年成立了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将设计作为建立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社会政治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而不是以往的艺术学科。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高度理性和系统性的设计观念成为德国建筑设计的成长基石。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深刻的影响着德国的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然而,对于建筑教育中艺术性因素的忽略,也导致对这种建筑教育体制的争论和反思。

2 德国当代建筑教育

当代德国的建筑教育在这样的理性传统之下,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今较为成熟的体系。一方面,处于德国高校体制中的建筑院系由于高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大学、工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艺术院校都设有建筑专业,其学制与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作为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核心,综合大学与工业大学也是建筑教育的核心地带,这类高校通常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它的学制也较长,一般为8个~12个专业学期。德国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似,受专业教育后无须经过资格考试,只需通过评核就能成为注册建筑师。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建筑师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对于这样的建筑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解:

1)学院构成和教学人员。德国各建筑院系普遍采用教授负责制的教育模式,教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系教授的聘任条件首先必须是资深的职业建筑师,并具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只有终身教授才可以成为研究所的领导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许多建筑院系是由多个与设计相关又方向有所侧重的研究所组成,这些由教授直接领导的研究所是教学的主要执行单位。他们独立负责与各自专长相关的课程的授课、设计训练,并组织讲座、专业考察和实习等等。在总体课程结构之下,各研究所的教学相互协调并有共同的运作方式。2)教学规划与学位设置。德国高校的学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主课阶段。建筑专业规定的最低学期数一般为5年,但实际上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平均在6年以上。其中基础阶段为4个学期,课程设置相对固定。而主课阶段的学习时间则由学院自身的教学规划所决定,也受学生各自学习计划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在满足所有的学分要求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做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答辩的学生即可被授予建筑学工程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限没有规定,一般需要3年~6年。3)教学的组织和形式。德国的建筑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设计素质,注重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许多专业必修课都配合练习课一起进行,更以设计作为最后的课程考核。基础学习阶段课程固定,主要以讲座和练习课为主,内容涉及到基础知识、构造技术、历史、理论、造型以及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进入主课阶段后学习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大拓展,学生可在基本的教学框架要求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设计训练强度加大,选修课程的种类广泛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保证了毕业学生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在职业生涯中以充分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这个阶段主要的教学形式有研讨课、讲座课和设计课三种。设计课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要特色,也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通常根据实际的地形和项目给出,一般包括初期研究阶段、阶段性辅导和评图三个部分,也会有相关的考察和讲座安排。设计的成果除了图纸之外,还特别强调模型的制作。4)教学设施。德国建筑院系不仅在教学人员的素质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形式上都有较高的水平,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都拥有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条件。一般的德国建筑院系都拥有规模可观的建筑图书资料室,同校级图书馆建筑类书籍一起构成强大的学习资源库。此外,还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和模型制作车间,其中的设备学生大多可以免费使用。德国建筑院系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工作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图纸绘制、模型制作和学习讨论。

3 结语

从受法国和英国影响的传统建筑教育开始,逐渐发展到包豪斯的革命性改革,以及战后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演化,德国建筑教育一直深受固有的理性传统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不难看出,在德国,对于建筑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种把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作为建筑学根本的态度,使得德国当代的建筑教育在经历了历史种种之后,仍然能够维持一种清醒和理智的认识。德国当代建筑教育在学院构成、教学规划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自身成熟的体系,对于设计训练和构造知识的重视也是德国当代建筑教育显著的特征,在这种教育影响之下的德国建筑也呈现出追求理性和注重技术的倾向。

摘要:对德国建筑教育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从学院构成、教学规划、教学形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对当代德国建筑教育进行了介绍,并呈现了德国建筑教育的基本概况,从而提高人们对德国建筑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建筑教育,高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04(6):33-34.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民族建筑传统的缺失,根源在教育 篇11

搞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古建筑,是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

我们国家对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历来是重视的。建国60年来,尽管不断有左倾路线的干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及近三十年城市建设对文物古迹的冲击,大部分重要的文物古建筑还是保留下来了。近些年,尽管存在着某些地方领导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摆不正城市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出现了不少为城市开发而破坏文物的现象,但通过宣传教育、立法执法等手段,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在保护文物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方面,前些年文物界一部分人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西方保护方法的教条主义倾向,经过这些年的学习讨论和反复认识,也有所改变,尤其2007年5月,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召开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大会”以及这次会议通过的《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维修》,从理论和实践上廓清了过去在东西方文物保护方面采取一个标准和片面认识,重申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世界宣言》中提出的“文化多样性”和在文物修缮中保护这些多样性的原则,肯定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古建筑保护维修的特殊规律和特殊做法。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帮助有些人开始逐步确立起对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特殊性的认识,从而结束了历时十多年的争论,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现在,还有一个仍然困扰着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的问题,这就是套用“基本建设程序”来进行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这个问题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改革开放开始,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也被推向了市场,由原来的事业单位修文物改成了企业单位修文物,而且套用“基本建设程序”,按市场运作、企业竞争、凭招投标确定修缮队伍等一套做法。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不是“基本建设”,有它的特殊要求、特殊规律、特殊做法,不能照搬“基本建设”程序,搞企业竞争、招投标、低价中标、一次包死那一套。

文物修缮是国家的重要文化事业,应当以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艺术性为原则,以修好为目的。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来操作文物修缮,不利于保证修缮质量,不利于贯彻“四原”的原则,不利于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和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不能保证“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修缮原则的贯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年初,我和故宫博物院的古建筑维修中的主任李永革先生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机制需要调整》,专门谈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2010年2月5日、12日、26日的《中国文物报》上,还要在《故宫博物院院刊》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上刊登,希望尽早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保护、维修好现有的文物古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工作,只有把这些文物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让它们以其原有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它们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作用,去见证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由于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所以,建筑应当是多元化,而不能是一元化或全球一体化。但是,在近二三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也演绎了一场“建筑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悲剧。这场悲剧的后果,是使我国各城市、各地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逐步消失,带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步消失。

对于“建筑一体化”问题,各国建筑师已开始反思,一位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最近指出:无国界的建筑没有根,是失败的。

作为中国的建筑师,应当以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为己任,不能再盲目跟风,去搞那些无国界建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必须使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必须使中国特色建筑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让中华民族昂首挺胸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近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著名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二三十年,我们国家竟然没有出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师?我认为这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丢掉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二三十年,我们的建筑创作几乎没有一个像五六十年代那样的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是照搬照抄外国建筑师的作品,这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没出息的做法,怎么能出世界级的大师呢?所以,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是我们的方向和出路。

尽快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中国民族建筑传统的缺失,根源在教育。

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必须从教育入手,在大学开设系统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全面讲授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建筑传统。具体的说,就是在现有建筑学课程的基础上,加进中国建筑的相关内容。这些课程应当包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学、建筑勘舆学、传统建筑哲学、古代宇宙观与中国建筑、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构造、古代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以及有关“中国营造学社”方面的内容等等,而绝不是仅仅讲一点建筑史。还可以把近现代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建筑作品作为范例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向中西结合、用现代的方式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通过开设中国传统建筑课程,学习前人的创造理念,培养新一代既懂现代建筑又懂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师,使中国建筑逐步走上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

近些年来,有些建筑大学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教材、师资,主要是体制方面的制约,做的还很有限,中国建筑学专业不讲中国建筑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需要提高认识,加快建筑教育改革的步伐。

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

中国建筑经历数千年,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为世界各国建筑工作者和有识之士所仰慕。

但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建筑却研究不够。中国人开始研究本民族的建筑,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止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际,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从营造学社成立至今也仅有80余年历史。而且中途断了很多年。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史学的研究虽然有所恢复,但这些研究工作大多数是在少数大专院校和民间组织进行,国家有关部门未能给以足够重视和应有的组织领导。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成果,也没有能够在学校和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这就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中处于一种十分薄弱的地位。

要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继承弘扬,在中国建筑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必须抓紧传统建筑的研究工作,搞清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确立起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是中国建筑的基础理论工作,切切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建筑沿着历史文脉不断向前发展。

鉴于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自营造学社解体之后,一直处于分散状态的现实,我曾在2000年提出了“关于编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大纲”的建议,它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有关学术组织或权威大学的研究机构编制一个建筑史学研究大纲,并将这个大纲提供给各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目的是在国家没有专门机构组织研究的情况下,用这个大纲来规划和组织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工作(这个建议发表在《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总68期上)。

抓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工作

在经历了“建筑一体化”的反复之后,民族文化正在回归。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的风格问题越来越关心,他们不仅积极参与评选自己喜爱的建筑作品,还对建筑创作发表评论,风行一时的欧陆建筑受到抑制,中国民族形式日受欢迎。这是日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国民自尊和自信心回归的表现。

在这种形势下,向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包括领导干部)普及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十分重要,这种普及可以造成广大群众向往民族传统、崇尚民族文化的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更有利于建筑创作向民族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普及,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抓中、小学生的古建筑常识普及,在中、小学课本中适当增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常识和建筑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可以把优秀的传统建筑园林景点建成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了解中国建筑知识。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传统建筑知识。动员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授和对祖国传统建筑文化情有独钟的仁人志士撰写古建筑科普文章,用知识性、趣味性去吸引广大读者,培养人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兴趣。

3、鼓励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组织建筑设计竞赛和评议。通过鼓励创作、评选优秀作品,让更多的优秀民族建筑作品问世,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

普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能否延续和发扬的问题,我们建筑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在这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建筑设计思考 篇12

一、设计理念

教育建筑的设计概念:学校的建筑形象会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教育建筑需要表现类型的特征, 在特定的环境背景和场地条件下, 每一个校园都应有其鲜明的校园风格和文化特色。在校园建筑设计时应摒弃千篇一律和商业化的建筑风格及南北皆宜的规划设计, 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表现力。良好设计造就的建筑空间则是学生们培育良好学习心态的理想场所。探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 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崭新的建筑风格是校园建筑设计的关键, 建筑设计应体现对于使用者的关怀和对建筑美学的追求。

二、环境创造

首先要注重校园建筑的环境创造:优美的环境和建筑艺术形象能陶冶人的情智, 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就曾经说过:“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 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 实实在在的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现代校园建筑中, 公共空间的需求量逐渐加大, 使空间场所氛围的塑造拥有更大的积极性。校园建筑应考虑一定的交流场所, 庭院、敞厅、连廊、活动平台等建筑元素组成的公共空间体系将功能组织、流线组织、景观组织统一起来。公共空间不再是消极的剩余空间, 而是积极的可以启发创造性活动的建筑空间。

三、文化职能

再者应充分发挥教育建筑的文化职能:建筑设计中的文化性愈来愈受到重视。寻找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点正成为建筑创作的新趋向, 以物质职能的满足为主, 以量的提高为特征的校园建筑设计的发展应提升到以文化职能为基础, 以质的提高为特征的道路上来, 这是教育建筑的属性所决定的。校园建筑的设计美学倾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应协调一致。要摒弃当今社会上某些注重华丽外表和附加表饰的商业化设计手法, 净化教育建筑的外形, 创造朴实无华的高品味的建筑造型。

四、工程实例

就教学楼设计而言, 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了以“教学功能房间”为核心的布局形式, 建筑内部空间形式单一、呆板;而现代教育内涵则要求加强交往空间, 甚至以开放空间为核心的建筑设计, 为师生提供多层次多导向的空间形式, 其内容为建筑外部的开敞空间和建筑内部的驻留空间。

在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教学楼的设计方案中, 借鉴中国传统书院的空间形式, 形成教学单元, 通过连廊连成整体。教学楼内部的驻留空间是师生们最直接、最便捷的交往场所。首先, 将传统意义上纯粹的“交通”空间走廓扩大, 让人可以停留与交流, 师生们在此不经意地碰面、聊天, 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交谈。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同时容纳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 蓬勃的生机弥漫于建筑的各个角落, 达到上述效果, 除有足够的宽度外, 尚应有足够的光线。其次, 在紧张的“功能房间”之间布置空隙, 师生们可以很便捷地进入这些空隙, 可以远眺、放松一下心情。课堂上尚未结束的争论可以在此继续;靠着栏杆、翻着书本, 紧张的学习可以在如此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同时, 这些“静态”空隙可以与“动态”的廓相连, 使人的活动轨迹在此形成“回旋”和“滞留”, 为交往活动提供舒适的场所。并且, 三面围和的内庭院成为新建筑的空间主角和动线的起始点, 能够任人驻留, 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相对安静的“角落”进行交流, 形成具有一定领域感的分核空间 (如图1、图2) 。教学楼的外部空间形式反映了功能特点, 建筑造型明确表达楼层组合、结构类型、水平与垂直交通特点以及服务空间的秩序。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形成一种理性的逻辑, 这样校园建筑给人一种秩序的感受, 一种系统间的和谐。

五、结语

校园建筑不应该是功能的容器, 它担负着以教育为目的的文化职能, 它应具有特定的气质, 外观应纯净健康, 富有个性、情趣而不应奢华、矫情和造作。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好的空间环境, 达到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日) 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茄子的怪味下一篇:客运站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