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2024-09-29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共10篇)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1

学习建筑31年了,好几种建筑杂志也订了30多年,建筑杂志一直是最重要的知识与信息来源。适逢《南方建筑》30年和中国博士教育30年,接到编辑部的约稿,因为20多年前做为在读博士生,曾经参加过《南方建筑》的征文。其实,那次征文在记忆里已经模糊,虽然那本刊载获奖论文的杂志还在书架上,但促使我提笔的,除了笑梅编辑的坚持,还有就是对《南方建筑》未来发挥更多教育作用的期盼。

1 我与建筑杂志

专业杂志对我的建筑学涯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内蒙古到东北,再到华南,各种建筑杂志始终伴随我。30年前,我的建筑学习刚刚开始,那时中国的建筑杂志并不多见。大学报到时,从呼和浩特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上,1981年第8期的《建筑学报》握在手里,杂志里报道着贝聿铭设计的东馆开馆的消息,似懂非懂的捧着,开始了我毕生的建筑之旅。

1980年代初期,建筑杂志并不多见,资料室里主要是《建筑学报》、《建筑师》和《世界建筑》,《南方建筑》没有几本,而《新建筑》创刊都是我们高年级后的事了。学校那时的“外文过期期刊室”是我们本科生可以进入的地方,外文现刊室是老师和研究生的领地。多少个设计课结束后的下午,我们埋在期刊丛中又描又画,收集设计资料,杂志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

1988年,无忧无虑硕士学习的日子突然远去,我开始了博士学习。作为母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第一个博士生,前无学长,对我来说,怎样完成建筑学博士论文,是心里最没底的事情,压力极大。读书准备之余,特别希望参加学术界的活动,希望尽快了解学术界的状况和动态,以期对博士论文选题有所帮助。所以,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的学习,是与文章写作以及专业杂志密切相连的。

1989年初,“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举办“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论文竞赛,我刚刚寄出第一篇学习之文,《建筑学报》举办的“建国40年建筑创作”征文又开始了。伴随着那一年不平静的春夏,我的两篇参选文章,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先是获得了“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征文的一等奖,虽然原定的颁奖大会取消啦,“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也消失了,但获奖证书还是悄悄寄到了手上,最高兴的是初战顺利的幸福。而庄重严肃的《建筑学报》征文入选则更有戏剧性,悄无声息的,我的应征论文居然在1989年第10期的《建筑学报》国庆号上刊出,道林纸版的杂志放在手里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年年底,《建筑学报》在杭州召开“建国40年建筑创作评论交流会”,同时召开“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西子湖畔作为作者参会的我,不仅仰见了几乎所有建筑界的前辈和师长,还邂逅了伍江、支文军、卢永毅、徐苏斌等同龄青年学子,也认识了后来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同事的陶郅院长。

也许是因此对杂志和征文产生了特殊感情,而两次成功使自我感觉颇好,1990年《南方建筑》的征文就成了“轻松自如”的“拈来之作”。等到刊出结果时,我看着三等奖的排列,开始后悔,恨自己当初该再认真一些,甚至心里多了一丝还不如不上榜的惆怅。今天想来,不禁失笑。而回首这30多年的建筑时光,建筑杂志带给我的确实是桩桩件件的美好和新意!

今年,国家博士教育的年头也是30有余。记得2009年清华大学的全国博士论坛的大会发言里,我曾感叹过,历经多年,我们的博士培养方式,依然因校、因导师而异。许多迷茫与困惑依然,就像我们的专业期刊一样,有那么多差异,又那么多雷同,又有那么多的基础需要明晰,还有那么多空间可以发展

2 华南与建筑杂志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的日子,回顾与学习华南建筑学科久远、密实的历史,几乎与学科同时诞生的《新建筑》杂志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1930年代的华南建筑人,早在1936就创办了《新建筑》杂志,不仅国内建筑界不甚了了,身居华南的建筑人也知之不多。至今,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与见解,但《新建筑》在创始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这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声音,也为1945年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教授齐聚华南埋下了思想的伏笔。

将近50年后的1981年,勷勤建筑学科的创始人林克明先生与当年《新建筑》的执笔人郑祖良先生,倡议发起了《南方建筑》。也许是经过1950年代轴心媒体对华南建筑的批判、也许是建筑主流学界对华南长期的忽略,反正华南建筑杂志的这次再创办,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连究竟能够走多久都没有充足的信心了。没有用回当年引领时代的《新建筑》的期刊名称,改而选择了地域性的名称《南方建筑》,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今天看来,这一似乎有些无奈的取名,没有影响《南方建筑》对华南学人建筑理想与信念的传承,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南方建筑》拜郑振纮先生苦撑向前,独树南国。

2007年,在何镜堂院士的主导下,《南方建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始了新的尝试。此前的数十年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曾经为拥有自己的建筑杂志,坚持不懈,1953年就创办过《建筑理论与实践》、1981年还创办过《华南土建》,直到2008年新版《南方建筑》的出版,才圆了华南建筑学人自勷勤大学《新建筑》之后,半个世纪的建筑杂志之梦。

3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建筑学院办杂志、建筑设计院办杂志、学会协会出版社办杂志,在今天已是时尚。究竟是什么目的,其实各有不同:有图着挣钱的!有为了宣传花钱的!有希望发文章的!有莫名其妙凑热闹的!还有官气十足自以为是的!其实,杂志是个舞台,展现着主办者的思想、品味、志趣和素质,甚至管理能力、财务实力。今天的现实里,由于思想性的同质化,导致了杂志面貌的雷同,所谓的差异又走回到了地域、经营和财力的不同。不能不说,在建筑思想混乱的今天,我们的建筑专业杂志,缺乏理想与创新的激情,总体格局是沉闷的。

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建筑学院主持的专业杂志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学院的建筑专业杂志,首先应该是建筑教育的手段,建筑思想的载体。建筑教育包括了技能、技巧,应更包含理念、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建筑教育在技能方面是扎实的,成功的。但相应不足的,是思想上的平稳保守,理念上的苍白孤立。多少优秀的学生,满腹激情,怀揣绝技,却在毕业后几年的强力输出性设计经历后,建筑创新痛苦的“思想性夭折”了,成为教育的遗憾。

今天,当大家都在关注国内建筑学院特色日渐趋同时候,建筑学院的建筑杂志,应该可以起到凝炼学术思想、宣讲科学理性,成为每个学院建筑学术思想的圣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好公民,大学应该具备和保持自觉、自由、批判的人文精神。建筑学院所倡导的,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建筑思想,而不是针对设计院的职业技术培训。这里,杂志就成为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在回首《南方建筑》30年,乃至华南建筑80年的时候,衷心祝福《南方建筑》,在经过5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南方建筑》到了承担更多社会教育责任的时候。

希望《南方建筑》:

坚持建筑基础教育的理念启蒙;

培育独立创新的技术理性精神;

促进严谨务实的建筑科学研究:

弘扬建筑的自由思想与城市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振纮.祝《南方建筑》走向新岸[J].南方建筑,2008(1):94-95.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新建筑,2008(5):8-11.

[3]何镜堂.新版寄语.南方建筑,2008(1).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2

建筑专业中职教育自身安全劳动产品安全安全素质2011年,笔者大学毕业后,曾在建筑施工现场一线工作两年,直接参与了从最基础的打桩、挖地基开始,到房屋封顶的所有工作。后来,笔者进入学校,做了一名建筑专业的中职教师。工作中,我常常对建筑专业学生安全教育的特点与方法进行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建筑专业中职毕业生;工作中,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如何使自己的劳动产品合格安全,建百姓敢住、放心的宜居家园?这些是我们教育人、建筑人经久不变的思考课题。

建筑专业中职学生校园内的安全教育与方法,与其他所有中学生一样。但是作为专业课之一,针对中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工作的安全教育有其显著特点,一是从业者自身人身安全的高风险性,二是劳动产品(建筑物)的安全对他人人身安全的高风险性,因为该劳动产品是所有商品中安全使用期最长的,隐憋工程最多的。因此,针对上述特点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可以做到针对性、实用性、成效性三合一,培养出安全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一、让学生掌握从业者自身安全的特点,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安居乐业。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随着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政、住宅、商业建设及老城区危房改造等工程到处铺开,建筑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占所有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将会永远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建筑业的劳动强度大,危险因素多,其伤亡事故发生率,居非矿山事故首位。中职毕业生将是施工现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往往先从一个施工场地的最基础的从业者做起,然后可以成为一个施工场地的某一项工作的管理者(如施工员、安全员等),直至成为一个施工场地的所有工作的管理者(如项目经理等)。

(一)熟知施工现场可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类因素,牢记于脑,落实于行动

施工现场常见的造成人身伤害的因素有:物体打击伤害、机械伤害、坠落伤害、触电伤害、起重伤害、坍塌伤害、着火爆炸伤害、中毒和窒息伤害等等。这些因素,学生们往往是一说就懂,一讲就会,关键是要思想上绷紧这根弦,牢记于脑,落实于行动。

(二)克服事故行为心态,培养学生安祥、平和的心态

在生产活动中,与安全有关的问题,人人都会遇到,为什么有些发生安全事故,有些不发生,这就是人的行为心态所决定的。有的人就是一种事故行为心态,可表现为:麻痹侥幸心态、主观臆断心态、懒惰舒服心态、得意忘形心态、交情徇私心态、好奇乱动逞能心态。一些管理者,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眼前经济小账。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克服事故行为心态,特别是当前浮燥风气漫延的环境下,要培养学生安祥、平和的心态。

(三)学会避开、杜绝各类伤害,时刻记牢生命高于一切

工作时要严格按规范操作,认真细致。对管理者要求的一些不符合安全规则的劳动,应当拒绝。教学中,多运用身边的、同学们耳闻目睹的例子,摆事实,讲道理。时刻记牢:生命高于一切。

二、让学生掌握劳动产品(建筑物)安全的特点,造安全房,就是不伤害他人

建筑专业的劳动产品就是建筑物,路、桥、房屋等等。本文以房屋为例,进行论述。

(一)房屋是所有商品中安全使用期最长的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普通房屋50年,重要建筑100年,这超过了人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商品的安全使用期,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法制的完善,这个使用期只会再延长,不会再缩短。

(二)房屋是隐蔽工程最多的产品,而且多不可逆

房屋的底、桩、柱、梁、顶等的生产过程,都是后一道工序覆盖了前一道工序的劳动结果,且都不可逆,除彻底推倒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因为仅仅对前一道工序的工作重作,往往对再前面的所有工作结果的都有破坏性的损伤。这些底、桩、柱、梁、顶都是建筑物的“骨架”,直接关系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近年频发的房屋坍塌人伤亡事故,无一不是“骨架”问题,或是“先天不良”,施工时偷工减料;或是“后天受伤”,装修时野蛮拆除承重部位。

(三)房屋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居住房屋人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可能在房屋周边经过的不确定人的安全

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特别在高房价的今天,人们倾其所有,再背上几十年按揭包袱,才拥有了一套房。如果人们不能安居,而是住在一个摇摇欲塌的危房中,又如何乐业创业?如果我们每个在房屋周边经过的人都时时担心会不会被倒塌的房屋压着,又该有多恐慌?因此,造安全屋,就是不伤害他人;造安全屋,应该是我们建筑专业教书育人的基石。

三、培养安全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建筑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安全素质高的人。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将来绝大部分是要到建筑工地直接施工或直接管理的,那些设计大师们绘制的建筑蓝图要在他们手中来实现,人们的安居工程要靠他们来建造。安全就是质量,安全就是生命。造安全屋,是我们建筑专业教书育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张新华.中职开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科技,2012,(07):32-33.

[2]刘超捷.《安全生产法》改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3]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张媛媛.我国职业教育法的内容改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建筑杂志与建筑学 篇3

建筑师不是不爱读书只爱看杂志, 而是他们的读书习惯往往已经被他们职业的特点改变了:多样化的兴趣, 间歇性的读书、碎片化获取的信息……也许是工作太忙, 但更加根本的, 是作为实践学科的建筑学本来就很难自己为自己创生出一个内在的、稳定的结构, 于是, 建筑师们在与时俱进、与项目俱进的过程中也就成为了天生的杂志读者—以及作者。

建筑本来就是一个和公众大有干系的专业, 因为以上的原因, 建筑学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媒体上热议的关键词, 甚至微信段子中吸引眼球的话题。可是, 在20年前, 有关建筑的刊物比书籍还难以找到, 《建筑学报》这类的刊物是不太会出现在一个外行人的视野中的, 哪怕是一个没有建筑系的综合性大学不算掉价的图书馆, 也未必会订阅一份建筑刊物。我对建筑杂志的熟悉是在出国之后, 很偶然的原因, 始自《建筑评论》 (Architectural Review) 这样的刊物。

最初我就读的芝加哥大学对于实践性的学科没什么兴趣, 所以它才会收入这种职业建筑师不关心的不大刊登近期项目的刊物。好在, 那时候我也还没有去读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 对我而言, 杂志的时效性是不重要的, 像《建筑评论》这样的“主题式”建筑刊物, 有助于帮助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更好地了解国外建筑学术界在长时段关注的一个个焦点, 间接地也适应了未来将要接受的建筑教育。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先设立一个问题, 然后从各个方面深入表述问题的思考方法—记得我还热心地向国内某杂志推荐过这种编辑思路。

但是, 在那个时候, 我自己也没能完全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 万一这些专题做完了怎么办?杂志还要接着办下去吗?毕竟, 如果刊物只是讨论基本建筑学的关键词, 看起来很快它就会面临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危机。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建筑学杂志, 除了专业特征更强的《建筑实录》一类刊物, 还有相当“正经”的学术刊物 (严肃程度, 从可以拿着评终身教职的角度看, 略等于我们的“核心期刊”) , 比如《建筑史人学刊》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 值得说明的是, 除了读博士的研究者, 设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不会阅读这样的“外围”刊物。

还有一些正统建筑学看来“荒诞不经”的刊物:一种是通俗化了的设计杂志, 它们并不等同于纯粹的时尚设计读本, 但是提供很多“打开”式的实验性思路, 比如斯蒂芬·霍尔办的《32》, 这是同时用中、英文编辑的刊物, 除了内容的经意“设计”, 阅读方式本身也是在“设计”, 有些文章的插图有意被互换, 变成一篇文章蕴涵的意象在启发或者发明另一篇文章的意涵。但这本没有多少人能看懂的杂志有点短命。

还有一类看上去也在谈设计, 但有时似乎是全然坐而论道而“不切实际”的, 例如“Log”“Oppositions”, 它们不甚直接关注“项目”, 很难吸引一般的学生 (有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基本没有插图) , 但是确确实实的是, 一些著名的论文和评论范本就是发表在这样的杂志上, 最终它们成为现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被当作课程阅读的经典作品。

有意思的是, 建筑学杂志也像建筑学本身一样难以“定形”地讨论, 在西方语言的世界里, 从来没有一本权威刊物可以叫作《建筑学报》—听起来似乎有点遗憾, 毕竟《建筑史人学刊》之类都是在谈建筑设计“周边”的话题, 而不是直接讨论建筑设计本身, 似乎越枯燥、越缺乏创造性的话题才越有可能成为某种列入核心期刊的“学” (英文中并没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后缀) , 可是建筑“学”看来就是这么一个开放性的东西, 过去时的它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但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关注和追逐, 并不需要一个过于清晰的结论—所以《建筑评论》之类的主题讨论可以永续地进行下去。

对我而言, 这种开放性是以有效的沟通和扎实的事实为前提的, 并不全然是空中楼阁。一位很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曾经公开表示, 他觉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术“成就”是艺术家独力取得的, 而艺术理论的研究者和评论者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离了你们一样行”。这种观点也许是过于偏颇了, 但它反映了实践领域的行动者对于苍白“思想”的失望, 换到建筑领域, 它可以成为检验建筑学术出版以及建筑媒体有效性的一种动力。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建筑专业;教学改革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型应用人才变得越来越紧缺。现阶段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虽然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它却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所以如果职业教育的建筑专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应当针对现阶段建筑专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进行改革。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普通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重視培养学生的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理论知识去加强实践技能。但是职业教育现阶段还是一种学校行为,对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比较重视,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不重视。重视考试成绩,实践技能的培养变得更加的形式化。

(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在职业教育学校中,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普招落榜的学生,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继续在职业教育学校中学习,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所以在实际的学习中他们就显得比较吃力。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自身的家庭条件不好才选择在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很好的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这样就导致在职业教育学校中学生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师资力量缺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在企业中工作的实践经验却比较少。由于没有丰富的一线施工经验,所以在面对一些实际操作问题时他们就不能够为学生进行有效的解答。而且,由于职业教育发展在我国尚处于一种滞后性,职业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就呈现出了一种落后性,师资力量缺乏,使得职业教育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能有效完成这个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就需要进行科学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加强对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不断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力度,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训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也要不断加强,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具有下面这些特点:

1.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职业性、地方性。

2.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

3.高等职业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比较重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三、建筑专业教学进行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现在很多职业教育的建筑专业并没有合理的建筑类专业教学计划,没有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训模式。所以职业教育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就需要对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职业教育的建筑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上都是在施工一线从事各种重要的技术工作,所以职业教育的建筑专业在定位时应该要让知识更加适用和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出服务于施工一线的技术人才。

(二)制定和完善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学校在为建筑专业确定教学计划时,重点应该放在应用性广和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方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对市场进行调查,这样就能够更加清楚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应该要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才能有效提高。

(三)建立多渠道的能力型及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建筑专业中,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手工绘图和表现、透视结构图。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手工绘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更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也应该从绘图机器向创作技巧转变。加强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便于满足这个要求。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相互学习和讨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起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对职业教育建筑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时,对教师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所以只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的去实现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教师的实践经验会对教学的实用性和深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到那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中去进行实践训练。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可以到企业去锻炼的机会,确保教师在锻炼的过程中建立起考核教师实践锻炼情况的考核机制,这样就能够培养出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而经过实践培训之后的教师不仅能够掌握本行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也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质证书。职业教育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兼职教师来学校进行辅导和开设讲座,让学校的兼职教师更加的规范。

结束语:

在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应用性高技术人才越来越受重视。面对这种情况职业教学的建筑专业也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改革,对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高技术人才,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更好服务。

参考文献:

[1]佘泽锋.提高建筑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和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2,(18)

[2]李吉鹏.高职水工建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J].科园月刊,2011,(1)

[3]黄昌都.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建筑专业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2,(33)

[4]郑刚强.建好建筑专业实训基地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4)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5

·期刊杂志·编号:旧034《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2014年) 180元/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期刊, 主要内容:智能建筑、居住小区的楼宇自控、系统集成、安全防范、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数字控制、机房工程、防雷接地及计算机应用、城市信息化建设等相关专业领域。国内统一刊号:CN11—4835/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506, 邮发代号:82-729;刊期:月刊, 每月25号出版。单价:15元/本, 全年180元 (2013年底前订阅每期挂号邮寄, 如需快递每期加10元) ·编号:旧056《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 (2014年) 240元/年创刊于1953年10月, 是工程建设和设计领域重要的行业性主流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 主要内容:建筑与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制造工程设计、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国内刊号:CN11-3914爪J;国际刊号:丨SSN1007-9467;邮发代号:82-847;刊期:月刊, 每月20号出版。单价:20元/本, 全年24·元 (如需挂号邮寄, 每期加3元, 如需快递每期加1·元) ·编号:旧057《工程建设与设计》手机报普通用户60元/份, 企业用户800元/户 (每户20份) 每周三出版, 每月4期, 全年共48期。《工程建设与设计》手机报是由《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手机媒体, 及时传播行业资讯, 报道行业活动, 是面向主管部门和设计院领导等行业高端人群的电子快报。·专业技术手册·编号:旧039《综合布线产品采购全攻略》 (2014—2015年版) 单价100元/本, 订阅上述全年杂志可优惠50元/本秉承“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的风格, 汇集综合布线行业内知名厂家的主流产品信息, 全力推荐国内外优秀布线品牌, 为全国建筑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弱电系统工程承包商、建设单位、产地产开发商、建设工程招投标代理、建设监理公司等相关单位的系统设计与产品采购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引导用户合理采购与应用。给读者从市场、技术、产品、工程等方面, 提供更多的信息。·编号:旧055《电子会议系统新技术及产品选型手册》 (2012-2013版) 单价100元/本, 订阅上述全年杂志可优惠50元/本立足于电子会议系统行业市场, 集行业信息、最新主流技术、工程解决方案、新产品信息为内容, 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 是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及时了解会议系统产品技术、引导用户合理采购与应用的工具书。·编号:旧058《中国勘察设计年鉴》368元/本《中国勘察设计年鉴》是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 《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承编的行业年度资料汇编, 全面收集记录行业年度重大事件和统计数据, 展示优秀企业, 人物和设计作品, 是了解行业情况, 展示企业风采的重要典籍。现存部分:201·年、2011年版两本。注:凡购买杂志R手冊金觏满200亓的读者, ra获赠H丨值30亓的“杻鹄资讯阅读卡”一张。使用该阋读卡迅在“维普资汛闻”兑換窍值, 逬行X章在浅阋读__关X献下载。数量有限, 送完即让。第38期资料订购清单 (请将订购清单和汇款底单传真至我社, 款到即寄资料和发票) 单位:联系人:电话:地址:邮编:传真:编号数量邮寄方式编号数量邮寄方式旧034·挂号·快递 (如需快递寄杂志, 每期请加10元) 旧039·挂号·快递 (如需快递寄书, 请加20元) 旧056 IB055旧057 IB058总计 (小写丨;¥大写:邮局汇款:北京100037信箱16分箱邮编:100037电话 (传真) :010-68474770手机:13520216594收款人:贾杰银行汇款单位:北京《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账号:0109 0315 5001 2010 5273 258幵户银行:北京银行甘家口支行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6

把《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办成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一本技术含量高、实用价值强、具有鲜明个性的精品杂志;把《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打造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品牌力、极广的影响力的责任媒体, 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把读者放在心上, 就是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 一切为了读者的利益, 一切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就是要细心为读者着想, 热心为读者服务, 真心为读者奉献。谁不把读者放在心上, 读者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15年来广大读者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我们努力办好杂志的强大动力, 是我们不断进取的不竭源泉。我们接到很多读者的反馈意见, 认为在阅读后真正能感到有所收获和帮助。我想这是对这本杂志的最高评价, 也是这个媒体存在的价值。《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就像一个舞台, 广大读者和作者在这个舞台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文字不断切磋交流、相互启发提高。我们倡导开放式的办刊理念, 集中了广大读者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绝大部分稿件来源于读者, 不少选题来自于读者的启发。正是有广大读者像朋友一样15年来一直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才能把这本杂志做得更好。

15年来杂志社的同仁们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 付出了艰苦的努力。148期杂志, 期期饱含着编辑们的心力和情感。大家怀揣着媒体人的责任和理想, 满怀着创造的激情和信念, 这种不懈坚持的韧性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这也是这本杂志在行业能够赢得口碑和认可的基础。有了这种韧性和精神, 还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阻挡我们呢?在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杂志社的每一个人都感受着生活的充实和成长的快乐。

曾经看到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一段自我语录: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 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 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 也没有办法, 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 即使在很远的地方, 别人也会看到你, 并且欣赏你, 因为你是一棵树!

十五年执着追求, 我们记录历史, 肩负责任, 引领创新。五千多个日夜辛勤劳作, 我们拼搏相伴, 孜孜以求, 感恩常在。

十五年经历令我们成熟, 十五年见证让我们喜悦。

十五年历程, 我们创造并收获着。

十五年风雨, 我们成长并快乐着。

我们永远努力做一本把读者放在心上的杂志!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 篇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18号冠方大厦C区二层

Email:zazhishe2013@sina.cn

邮编:100142

综合部:010-88139385 (兼传真)

编辑部:010-88546914/88546524

发行部:010-88546514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8

《建筑节能》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 系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 荣获中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被德国《国际建筑数据库》 (ICONDA) 、美国《化学文摘》 (CA) 、《剑桥科学文摘》 (CSA) 、英国《科学文摘》 (网络版, INSPEC) 收录。

主要栏目: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系月刊, A4开本, 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 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1673-7237, 邮发代号8-107。国内定价 (RM B) 20元/期 (邮费2元/册) , 港澳台及境外定价 (US) $20/期。

联系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建筑节能》杂志社

邮政编码:110006联系电话:86-24-23853673、62123873 (兼传真)

电子信箱:cce-ed@163.com (办公) &bee@vip.126.com (投稿) 网址:www.62123873.com

邮政汇款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110006)

收款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节能》杂志社

开户行:辽宁省沈阳市农行方型广场支行

教育建筑设计探索 篇9

关键词:教育建筑;设计;探索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教育建筑大量兴建。作为教育建筑的大学建筑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为教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力量,新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学校不断涌现。既符合当前实际又富有新意的设计层出不穷,这是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密不可分的。

一、设计理念

教育建筑的设计概念:学校的建筑形象会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教育建筑需要表现类型的特征,在特定的环境背景和场地条件下,每一个校园都应有其鲜明的校园风格和文化特色。在校园建筑设计时应摒弃千篇一律和商业化的建筑风格及南北皆宜的规划设计,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表现力。良好设计造就的建筑空间则是学生们培育良好学习心态的理想场所。探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崭新的建筑风格是校园建筑设计的关键,建筑设计应体现对于使用者的关怀和对建筑美学的追求。

二、教育建筑设计探索方法

1.整体形象构思原则。第一,既要与原有建筑(新建部分)协调,又要以自己为主,成为整个校园的中心建筑。第二,考虑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考虑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第三,使用功能合理,内外装修经济适当,建筑风格内外统一(自己做装修设计)。第四,保护和经营原有环境,使之更好地衬托建筑主体,反过来说,要使新主楼成为校园内一处优美景观,为环境添彩。

2.设计规范拉近了建筑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设计规范既非建筑技术的范畴,更非建筑艺术的范畴,顶多算是建筑技术范畴的边缘,它是指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的特点及实践经验制定的能够满足现实使用及技术与艺术等方面要求的一系列规定,是考核建筑设计是否符合标准的唯一衡量指标。设计规范是建筑师进行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实施操作性的最基本的规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设计规范去做建筑设计,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尤其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类型建筑的指导性设计规范等的有关规定内容,如防火疏散、功能关系的协调等限定内容,对课程设计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建筑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设计规范,在做课程设计时考虑一些设计规范的现实性、关键性要求,对于拉近建筑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工作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程的设计工作,无疑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文化职能。应充分发挥教育建筑的文化职能:建筑设计中的文化性愈来愈受到重视。寻找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点正成为建筑创作的新趋向,以物质职能的满足为主,以量的提高为特征的校园建筑设计的发展应提升到以文化职能为基础,以质的提高为特征的道路上来,这是教育建筑的属性所决定的。校园建筑的设计美学倾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应协调一致。要摒弃当今社会上某些注重华丽外表和附加表饰的商业化设计手法,净化教育建筑的外形,创造朴实无华的高品味的建筑造型。

4.教育建筑的细部设计。首先,教育建筑的屋顶设计,屋顶的设计应该体现对当地民居和代表性建筑的抽象在线,一般应该运用规则的三角形及四边形组合成高低错落的多面体,这在设计上可以普遍适应各地域的不同特点,容易形成感观上的高低错落,同时有利于屋顶的坡度处理。在屋顶材料选择上应该就地取材,不应片面追求教育建筑的恢弘效果,这对于控制建筑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利于与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保持着一致,此外,本地材料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教育建筑日后维护的成本,这也是发挥地域优势的一种体现。其次,教育建筑的开窗设计,在教育建筑的主要部分需要设置天窗和高侧窗,其主要目的是利于内部空间和自然光线,开窗的设计要符合地域的特色,要做到习惯与功能的良好契合。最后,教育建筑的景观设计,在教育建筑的设计中,往往会通过一些景观来表达教育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教育理念,所以,应该做好景观的地域化设计,要丰富景观的主体,以地域性教育名家、文化名人、教育思想为主要构思出发点,设计出别具特色的景观。

5.教育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教育建筑中内部空间应该有重点的设计,教育建筑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要部分,要尊重地域的特点和习惯,以各种布局和手法体现当地的特点,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进行内部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如下内容:一是,室内外空间的流通与交融,要体现出教育建筑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的协调,要将外部环境的特点有机地过渡到室内,以渐变的手法使使用者和欣赏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二是,要注意教育建筑内部光线的设计,光线是教育建筑内部空间灵动的元素,是设计中主要考虑的主体,教育建筑内部的一个功能部分就是大厅,应该通过开窗、栅格和玻璃的设计,将光线变得柔和而温暖,要尽量采用自然采光,消除教育建筑大厅和廊道间的阴影部分,削减过长的走廊带给人们的乏味和冗长感,同时,应该对光线的层次进行设计,要在丰富采光的形式,以人工照明的方法优化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线明暗。在教育建筑各功能部分应该以门窗的地域设计体现建筑的风格,同时以开窗部位和数量的变化形成对光的有效利用,体现出现代地域主义的精神。

6.丰富造型,追求和谐统一。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美的艺术形象能令人心地纯洁,使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所谓“山空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建筑的文化内涵是通过建筑的内部空间体验和外在形式传达的,校园是育人空间,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创造一个优美而独特的艺术形象是教育建筑设计的努力目标。如果说校园的环境景观、规划及历史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那么,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空间设计就是校园环境表达方式。立面造型、空间组织等有形的设计语汇及手法将美、舒适与场所感等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形成对人的视觉心理的影响,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应有整体性和群体观念,为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上不追求单幢建筑的新奇与个性,而采用和谐统一的立面构图、统一的屋面形式、统一的檐口出挑和处理、统一的色彩运用、统一的立面母题,形成丰富而富于个性的整体形象。

教育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类型,是教育功能、文化表现和历史传承的代表性建筑,教育建筑的生命力和表现力集中体现在地域性的表达上,因此,如何设计出地域性较高的教育建筑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方面,值得同行去思考。教育建筑设计中宏观布局、内部空间和微观处理是重要的过程和重点工作,教育建筑表达地域性也必须从这些方面出发,所以,设计时要对此进行重点的控制,以各种方法赋予教育建筑不同的特色和性格,以地域性的充分表达形成传世的教育建筑,获得地域文化、历史发展、建筑功能最佳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郝俊文.某高校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6,32(14):22—23.

[1]刘强,刘寒芳,于江.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山西建筑,2011(02)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10

邮发代号: 8 - 107

《建筑节能》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扩展版) 、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 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 (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德国《国际建筑数据库》 ( ICONDA) 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CSA) 来源期刊、英国《科学文摘》 ( 网络版, INSPEC) 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 ( CA) 来源期刊。

主要栏目: 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业建筑节能与减排、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系月刊, A4开本, 国内统一出版物号: CN21 - 1540 /TU, 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 7237, 邮发代号8 - 107。国内定价 ( RMB) 20元 / 期 ( 邮费2元 / 册) , 港澳台及境外定价 ( US) $ 20 / 期。

联系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建筑节能》杂志社 ( 110006)

联系电话: 86 - 24 - 23853673、62123873 ( 兼传真) ;

电子信箱: bee@ vip. 126. com ( 投稿) ;

网址: www. 62123873. com

邮政汇款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 110006)

收款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节能杂志社

开户行: 辽宁省沈阳市农行方型广场支行

帐号: 06135501040001518

开户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节能杂志社

上一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下一篇:高亮度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