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思想

2024-06-16

建筑思想(精选12篇)

建筑思想 篇1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美学大师”, 是一位以“散步学派”的风范在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的学术界巨擘。对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研究可谓多矣、深矣, 但大多集中在宗先生的生命美学和意境理论上, 对宗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殊不知,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第一个开拓者。究其原因, 大概是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式的治学风格和把精美哲思化为《流云小诗》的生命体验, 以及散见在文章中不多的建筑美学话语, 造成了宗先生建筑美学思想没能进入众多美学研究者的视野,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但宗先生在不经意的“美学散步”当中, 已经为中国建筑美学建构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平台, 它所包括的远见卓识, 至今仍值得后人借鉴。

一、生命的建筑——建筑美的本质界定

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 一方不离实用, 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1]这句话是宗先生对建筑美本质的生命本体论界定, 也是他的建筑美学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他将建筑美的终极形态归结为一种生命活力, 一种生命的律动。宗白华认为, 美在于生命, 这生命的感性表现则是“动”, “动”显示生命的活力。他说:“大自然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 推动无机界以入于有机界, 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也是一切‘美’的源泉”[2]。生命的活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力, 他说:“我自己自幼的人生观是相信创造的活力是我们生命的根源”。[3]也就是说, 宗先生一方面认识到建筑不光是实用的, 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居住, 更重要的是, 建筑还是人类生命的理想、情感、愿望等的具体表现。具体地说, 宗白华对建筑美的本质界定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建筑物 (客体) 和建筑者、建筑欣赏者 (主体) 在互动共鸣当中形成一个生命的律动和气韵生动的空间。

建筑者的营构是一种创造, 建筑欣赏者的接受也是一种创造。建筑者在创造建筑时, 不管是实用的, 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念, 都是以建筑来彰显自己的生命活力, 显示着自己的存在。而对于建筑欣赏者来说, 欣赏建筑的过程就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 也是和建筑者共鸣的过程。宗先生举例说:“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有一亭翼然, 此亭却为人工造的, 然而吾人偏能感觉其为自然。这是因为, 亭的线条姿式表现出山水的姿式。中国古代山水意匠深知每一种不同的山水, 均各有其特有之色、线、结构、灵魂, 造成它特殊的风格。伟大的建筑家能因山就水, 变其形式, 创造适合的建筑物, 以人为的建筑显示出山水的灵魂。”[4]宗先生认为, 建筑是一个小自然, 是人向大自然 (宇宙) 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孤立的、封闭的, 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 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这种自然生命和人的生命是一体的, 是和人一样有感情的。

当然, 宗先生的这种生命论一方面得益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说。叔本华认为, 世界的本质为生命意志, 不仅人有意志, 整个自然界都有意志, 意志“呈现于一株或千百株橡树, 都是同样彻底的。”[5]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歌德的泛神论美学观。泛神论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有感情的, 它与人一样。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是贯通的。宗白华在谈到歌德的人生时说:“当他纵身于宇宙生命的大海时, 他的小我扩张为大我, 他自己就是自然, 就是世界, 与万有为一体。”[6]所以, 宗先生很欣赏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的一句话:“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世界。”[7]

在中国的建筑文化里, 建筑并没有客观存在的价值, 它的存在, 完全是为了完成主人的使命。除了居住的功能外, 建筑是一些符号, 代表了人对生命的期望。众所周知, 中国人在建筑住房和选择墓地时特别注重风水, 而风水的目的就是接纳生气, 排除煞气, 以求更好地为后世子孙带来幸福。因此, 建筑在这里差不多就成了求生的工具。没有建筑, 没有先人遗骸, 再好的风水宝地也发挥不了作用。这正如堪舆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说:“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 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 感通天地。”建筑是人安身立命的空间, 是人栖居所托的一个基本点。它筑造在天之下、地之上, 在两者之间占了个特殊位置。所谓“感通天地”, 应理解为建于天地间供人依托的建筑, 将“天、地、人三才”贯通一气, 或者说, 它是天地自然和人之间具有生命活力的中介, 而不是人于天地自然之间死板的、无生命的封闭隔阂。因此, 中国人特别重视建筑的地势、方位、朝向和门窗。

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相处的, 人对自然有一种亲和感情。中国的居住建筑, 从来都是一个将自然景物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的环境。像北方四合院建筑以及南方带有私家花园的士大夫住宅, 都是由重重庭院组成的中国传统住宅。在进入建筑的主入口之后, 还包容了独属于房屋主人的一方天地。在住宅内, 天光、水色、山石、树木、花草、丛竹无一不与房屋主人起居、读书、休憩的空间相互交融贯通。还有, 所谓“城市山林”, 即在喧闹的城市中, 以天光水色、林木树石的自由来取得一方静谧的空间。而对整座城市而言, 由于建筑物并不高大, 街道两旁的树木与鳞次栉比的住宅院落中耸露出屋顶院墙的丛丛落落的树木枝冠, 使整座城市掩盖在大片的绿色浓荫之下, 充满了生机。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中国园林建筑更是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 使建筑、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以石、木、池象征自然中的山、林、湖、海, 把自然引入院内, 意味着自然对人造环境的亲昵。巧于因借, 把自然的美景通过窗、阁、亭等引入建筑中, 即“借景”的手法。利用借景, 一个临江的楼阁可以出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 王勃:《滕王阁序》) 的美景;一个普通的草堂, 也可以引出“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甫:《绝句》) 的空间感触。还是《园冶》中说得好, 通过借景可以“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浪漫”。

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寓义于物, 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人们常把竹子的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和随遇而安的品格象征为美好的事物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常把竹子拟人化。从竹子的人格化可以看出, 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 相反, 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 人们还将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二) 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非模仿的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 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 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艺术品之表现, 为一种生命的表现。”[8]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物中, 大都是土木结构的, 砖石结构的很少, 就是有, 也只是把砖石用在陵墓、桥梁和纪念碑式的建筑上。中国人之所以不采用坚硬的砖石材料, 而偏偏采用质地偏软的木材, 不是中国人不会使用石材建造房屋, 而是他们认为, 建筑与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因此使用容易腐朽的木材要比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更有生命的意义。中国人对于生命的感觉, 比起永恒还要重要。这种对于生命的感觉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周易》, 追溯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生生而有条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 代表着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学说中, 木象征生气, 以青龙为标志, 方位为东。古建筑技术中, 中国人砌墙也不用石或砖, 而用夯土, 所以, 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在五行学说中, “土”也是吉象, 居中央, 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 是相辅相成的。而石材, 其质地近金, 有肃杀之气。事实上, 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 手触摸之有温暖的感觉, 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森林之象。所以, 中国人在造屋选材上有意选择木材, 实是一种生命价值观的表现。这正如宗先生所说:“每一个伟大的时代, 伟大的文化, 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 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 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 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北平天坛及祈年殿是象征中国古代宇宙观最伟大的建筑) 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 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9]

中国传统建筑不光用木材来表现建筑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是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的, 还用独特的群体建筑布局来表现社会伦理等级尊卑秩序的精神功能。中国建筑对群体组合可谓情有独钟。在设计布局上, 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有机构成和端方正直, 着意于构筑群体组织有序的建筑之美。从群体到单体, 从整体到局部, 都十分注重尺度和体量的合理搭配, 讲究空间程度的巧妙组合, 营构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 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 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皇宫总是以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形体来加强和象征帝王权利。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式体现了礼制性建筑的要求, 表现了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群, 就形制而言一般为“前朝后寝”的格局。“前朝”, 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 朔望朝会, 召见群臣与外国使节, 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 是皇权的象征。所以, 这一部分尤其要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威势。

(三) 一方面认为美在“无穷的生命, 丰富的动力”,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严整的秩序, 圆满的和谐”中。

宗先生十分注重美的形式, 他说:“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10]还说:“艺术家往往倾向于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 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11]形式是艺术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实现了美的价值, 而且还表达了生命的情调和意味。所以, 宗先生认为生命和形式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离开一定的形式, 生命不可存在;而如果形式是生命的形式, 当然离不开生命。生命的发扬、前进、必定体现为生命形式的变化。“一部生命的历史, 就是生活形式的创造和破坏。”[12]“世界上唯有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舞蹈姿态、中国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乃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13]

中国的传统建筑就具有优美、和谐的形式, 无论是单体建筑和谐单调之美, 还是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 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特性。这均衡的建筑形象, 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而又坦然之感。这和谐优美的建筑形式, 不仅给人均衡之美, 还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希望自己的统治像这种和谐、优美的建筑形式一样严整、有序、稳固和长久。

四合院是我国民居的典型形式和代表。它分为前、后两院, 两院之间由中门相通。前院用作门房、客房、客厅, 后院非请勿入。其中, 位于住宅中轴线上的堂屋规模形式之华美, 为全宅醒目之处。堂的左右耳房为长辈居室, 厢房为晚辈居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都遵循着“男治外事, 女治内事, 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 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 (《事林广记》) 的原则。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使得四合院以其体现严格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空间安排, 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中严肃冰冷的一面, 但它又反映了温馨和乐的人情关系。所谓“天伦之乐”, 四合院中追求的“四世同堂”是传统家庭大团圆的理想。四合院有效地培育了尊长爱幼、孝悌亲情的伦理美德。除此之外, 中国建筑还通过院落空间尺度对比变化产生不同的气势, 或通过精雕细琢的彩画产生富丽堂皇的气氛, 给人以享受和愉悦。它们所营造出的场面气氛, 已超出了建筑本身对实用和技术的要求, 目的也在于追求某种礼乐秩序。

这种艺术创造, 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心灵如何最好地、最富有魅力地表现在形式之中。宗白华说:“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 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 就同大宇宙的秩序定律与生命之流动演进不相违背, 而同为一体一样。”[14]这就是说, 艺术也是一个宇宙, 它如同大宇宙一样, 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作品作为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宗白华将它命名为“境界”。他说:“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 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 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谐和, 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每一座巍峨崇高的建筑里是表现一个‘境界’, 每一曲悠扬清妙的音乐里也启示一个‘境界’”[15]。“境界”本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 宗白华将它用到这里, 显然是将这一范畴国际化了, 或者说是对“境界”做新的解释, 使这一范畴不仅能解释中国古代艺术的现象, 而且能解释所有民族以及各个时代的艺术现象。在中国古典美学中, 境界侧重于心造的含义, 梁启超说:“境者, 心造也。”[16]唐代刘禹锡说“境生象外”, 基本上奠定了“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品格。这就是说, 与“象”相比, “境”比较空灵虚幻, 所谓“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境界在中国美学中本也包含有生命的含义, 它是情与景的统一, 但它这方面的含义只是作为题中应有之义, 并未加以强调。宗白华在将境界作为一个艺术学的最普遍范畴使用时, 则将这方面的含义突出地强调了。

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形式结构, 正是这种形式结构, 使得艺术获得了不同于现实的美的品格, “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具体来说, 形式的作用有三项:一是美的形式组织所具有的“间隔”作用。宗白华认为, 美的对象之第一步需要间隔, 图画的框、雕像的石座、剧台的帘幕乃至观景的窗, 都起一种间隔作用。间隔在一定时空中的情景往往是美的, 甚至可以说, “美的境界都是由各种间隔作用造成”[17]。艺术的形式组织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形象, 引动我们对它能有集中的注意和深入的体验。经过如此间隔的艺术尽管展现的生活场景亦如现实, 但实已与现实无功利关系, “艺术是要人静观领略, 不生欲心的。”它“超脱于实用关系之上, 自成一形式的境界, 自织成一个超然自在的有机体”[18]。二是艺术形式组织的“构图”作用。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形式组织能使片景孤境组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 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启示着宇宙人生更深一层的真实。三是艺术形式组织的“由美入真”的作用。宗白华认为这是形式最后与最深的作用。艺术形式不仅化实相为空灵, 为我们制造一个独立自足的小宇宙, 以独特的美的魅力陶醉我们, 而且它能让我们在美的欣赏与迷醉之中, 去深入领略“真”的伟力。

二、生命的流动——建筑意境美

“意境”范畴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研究中时刻无法割舍而又终生乐此不疲的追求。宗先生晚年在回溯其学术生涯时, 曾经说他“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感慨“人生有限, 而艺境之求索与创造无涯。”研究宗白华的建筑美学, 当然离不开他的“意境”情结。

何为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 它是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 (符号) 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合[19]。它首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 王昌龄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宋元明清 (近代以前) , 意境都是在中国诗论的话语中使用。及至晚清学者王国维, 完成了意境内涵的现代转换, 并将意境提升为艺术创造的首要追求。但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基本上于诗学 (广义的诗学即文学) 中展开, 只是到宗白华美学中, 意境才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境界”, 才有“建筑意境”的位置。

宗白华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20]他进一步将意境分为三个层次:直观感相的渲染、生命活跃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他特别强调, 建筑意境“以非模仿自然境相表现人心中最深的不可名的意境”[21]。即是说, 建筑意境是主体情感、意志象征的深层境界。用科学的眼光, 建筑是人工和无生命的。但“任何东西, 不论其为木为石, 在审美的观点看来, 均有生命与精神的表现。”[22]宗白华推崇中国传统建筑的“飞动之美”。他认为, 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起一种动态的作用, 而很早就趋向飞动之美了。“如斯翼, 如矢斯棘;如鸟斯革, 如斯飞” (《诗经·小雅·斯干》) 这些著名诗句, 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飞檐的飞动之美。本来建筑物是以静态而存在的, 而这种反宇飞檐的匠心独创, 却使静态的建筑物化为动态的建筑物, 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显得轻盈俏丽, 翩翩欲飞。究其原因, 还是宗白华窥见出了飞动境界中所蕴涵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流动。

可见对建筑而言, 意境涉及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 主观方面指的是创作者和鉴赏者能动的主观思维活动;客观方面指的是建筑的外在形象、空间序列和它表现出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能引入建筑艺术的根本原因。从哲学观念上看意境, 它涉及主观与客观并表现为主客观的统一。从最终的目的上来看, “意境”是彰显生命的节奏。

郑板桥有一段关于建筑中“天井”的话, 有助于说明建筑的意境。他说:“十笏茅斋, 一方天井, 修竹数竿, 石笋数尺, 其地无多, 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 闲中闷中有伴, 非独我爱竹石, 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 或游宦四方, 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 又一时不得即往, 何如一室小景, 有情有味, 历久弥新乎!对此画, 构此景, 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 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 (《板桥题画竹石》)

这段话的建筑实景不过就是茅斋竹石而已。从这段话来看, 人对环境的审美关系是:有声、有形、有情、有伴。这声、形起因于风雨日月, 那情与伴起因于诗酒闲闷。可见, 客观存在的环境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说其存在意境是与主体存在中的活动息息相关, 是因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艺术氛围, 可能因主体不同的心境在其中不同的活动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此, 追求意境不能只看到“物”, 正如郑板桥所讲的竹石天井的意境, 就不单指茅斋竹石, 而在于这茅斋竹石倾注了设计者的匠心, 创造出了适合人们把酒吟诗的环境和氛围。欧阳修写《醉翁亭记》, 对亭子建筑自身, 也只提到“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寥寥数语, 连亭子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出。他在醉翁亭所获得的意境感受主要是山水的朝暮、四时的景致。欧阳修明确表示“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不过欧阳修接着又说:“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与之酒也。”就是说, 意象虽不在酒, 实际上也“寓之酒”。同样, 我们可以说, 许多场合下的意境虽在乎山水之间, 实际上也关联着建筑, 醉翁亭在这个意境生成中是起着观景、点景作用的。就是这个醉翁亭给欧阳修营造了一个情绪氛围, 触发了他的情思。由此可见, 建筑艺术中的意境创造不能单从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出发, 而要充分考虑进入其中的人的活动, 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使用的空间, 展示为一定的艺术形象, 并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和艺术氛围, 来触发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和幻想。可以说, 意境是审美对象与审美心境的统一, 具体境像与深遂情思的统一。以有形表现无形, 以实境表现虚境, 以有限再现无限, 沿着感情的轨迹, 不仅在于对客观景物的提炼, 还在于对生活内蕴的摄取。

三、生命的节奏——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个观点, 现在理解起来已没有多大的困难了, 多数人也都接受了。但宗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一系列论文中, 提出空间是建筑艺术首要特质, 且为建筑下定义:“建筑为自由空间中隔出若干小空间而又联络若干小间而成一大空间之艺术”[23]。宗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卓越建树, 只有从建筑史的角度追溯建筑空间论的发展线索, 才能充分认识。19世纪以前, 欧洲尚没有将“空间”作为建筑的一个基本要素。从19世纪开始, 德国美学家如黑格尔, 沃尔夫林, 才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空间”这一术语。而将空间视作建筑构成的首要品质的观念, 已是20世纪的事。也就是说, 宗白华对建筑空间的强调, 与欧洲现代运动引进新的空间观念大体同步。但是, 宗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认识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 有其独特的看法。

宗白华对建筑空间的认识, 是植根于生命美学观的。他认为:建筑为制造空间之艺术, 最初之目的为“应用”, 由此表现其理想。空间最深层的价值, 是深深地表达生命的情调与意味[24]。他举例说:人生处处不能离开空间, 但一空间有一空间的环境, 使你生命情绪大不同, 如立于高山之望远, 与立于海滨之望远, 景况大不相同, 故空间的情绪, 可生出心理差别也[25]。宗白华的生命空间论与欧洲现代运动中强调空间的几何性, 有明显的区别。关于这个差别, 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结合着绘画、书法和建筑, 集中、反复地总结出中西空间意识的不同。宗先生认为, 中国人是飘在虚空中观察对象, 而西方人则是立在实地上观察对象, “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不是像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 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觉的墓中的直线甬道, 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 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是音乐性的 (不是科学的算学的建筑性的) 。它不是用几何、三角测算来的, 而是由音乐舞蹈体验来的。”[26]

宗先生在这里指出了西方人的空间是由几何、三角测算所构成的透视学的空间, 这种透视法要求艺术家由固定的角度来营构他们的审美空间, 固守着心物对立的观照立场。正因为人固定了, 审美对象应有的尺度范围也就固定了, 因而图画的意蕴也就有了固定性, 不再是流动的、变幻的。西洋画的这种“一远”境界的透视空间是一个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 也是一个死的物理的空间间架。这种空间意识是西方文化自觉追求艺术与科学相一致的产物, 体现了西方传统的科学精神。西方的建筑、雕刻和油画同属这一境界。

中国艺术追求虚实结合、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模仿自然的“应物象形”与形式和谐的“经营位置”并不占首要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俯仰往环、远近取与的独特的观照法。 (《周易》)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了一个透视的焦点, 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 一目千里, 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 高下起伏的节奏”[27]。这种节奏化的律动所构成的空间便不再是几何学的静的透视空间, 而是一个流动的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俯仰往环, 远近取与”的流动观照并非只是简单的观上看下, 而是服从于艺术原理上的“以大观小”。由这种观照法所形成的艺术空间是一个“三远” (高远、深远、平远) 境界的艺术空间, 集合了数层与多方视点, 是虚灵的、流动的、物我浑融的。既有空间, 亦有时间, 时间融合着空间, 空间融合着时间;时间渗透着空间, 空间渗透着时间。对中国人而言, “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西南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 (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 率领着空间方位 (东西南北等) 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 (时空合一体) 是中国画家和诗人的艺术境界。”[28]中国的诗、书和画同属这一境界。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北京的紫禁城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空间的艺术。在明清北京城的规划中, 表现为从大明 (清) 门到太和门, 由六个主次分明的闭合空间构成脉络清晰、高潮迭起、气势磅礴的时空交响曲。

进入大明 (清) 门, 两侧的千步廊夹持出一个狭长逼仄的空间, 到天安门前扩展为宽阔的横向广场, 空间对比相当强烈;晶莹的汉白玉勾栏, 与暗红的门楼基座、金碧辉煌的门楼, 色彩对比十分鲜明, 形成第一个高潮。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方形的小庭院, 空间感觉顿为收敛;过端门之后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 尽端是森严肃杀的午门, “其效果是一种压倒性的壮丽和令人呼吸为之屏息的美”[29], 形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是一个横向的大庭院, 空间感觉舒展开阔。进入太和门, 尺度巨大、规格严整的殿前广场与巍峨壮丽、形制至尊的太和殿交相辉映, 营造出至高无上的恢宏气度, 形成第三个高潮。由此可以看出, 整个北京城的规划就是以空间序列的大小变化和建筑体量的合理搭配来表现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艺术世界。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 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空间。中国的园林富有象征性, 它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曲径通幽, 意境无穷。宗先生一再强调中国园林建筑“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以虚带实、以实带虚, 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 强调中国园林建筑要“有隔有通, 也就是实中有虚”, 还说“中国人要求明亮, 要求与外面广大世界相交通。如山西晋祠, 一座大殿完全是透空的。《汉书》记载武帝建元元年有学者名公玉带, 上黄帝时期明堂图, 谓明堂中有四殿, 四面无壁, 水环宫垣, 古语‘堂’, 即四面无墙的房子。这说明《离卦》的美学思想乃是虚实相生的美学, 乃是内外通透的美学。”[30]如何实现内外通透, 虚实结合?这就需要窗子, 需要栏杆。宗先生说:“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 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 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 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 面向湖景, 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李渔所谓‘尺幅画’‘无心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 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 景色都不相同。这样, 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31]宗先生还指出“不仅走廊、窗子, 而且一切楼、台、亭、阁, 都是为了‘望’, 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还举例说, 颐和园有一个“山色湖光共一楼”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还有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 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与时间。这些都是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 以小见大, 浑然一体的具体表现。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所谓“轩楹高爽, 窗户邻虚, 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 说的就是窗户的内外疏通作用。

宗先生为了说明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还在继承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理论的基础上, 在《美学散步》中随意举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园林建筑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的手法, 并加以发挥。他谈到北京的颐和园可以远借玉泉山的塔, 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是为远借;拙政园靠墙的假山上建“两宜亭”, 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是为邻借;王维的诗句“隔窗云雾生衣上, 卷幔山泉入镜中”, 叶令仪的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 溪光合向镜中看”——此可谓镜借, 等等。宗先生指出,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 进而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 目的在于丰富美的感受, 创造艺术意境。

在宗白华美学中, 空间既是老庄美学中那种流动的宇宙生命的载体, 更是主体意志和理想的表现。他更多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来界定“空间”的内蕴, 使其充满流动的、生命的气韵。当代建筑理论界企图以“场所”取代“空间”的权威话语, 如果我们能认识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皈依, 那么就见出宗白华早已登上了这一思想高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宗先生对建筑美的生命体验是建立在他的生命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体现, 是他对人的生命律动的充分重视和体现。宗先生的远见卓识, 值得我们好好地体味和借鉴。

参考文献

[1][8][22][23][24][25]宗白华.宗白华文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536页、560页、530页、539页、537页、585页

[2][6][10][11][12][13][14][15][17][18][20]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56页、71页、113页、108页、73页、125页、109页、114页、149页、116页、210页

[3][21][26][27][28][30][3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79页、70页、98页、97页、106页、102页、64—65页

[4]宗白华.宗白华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185页

[5]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2.189页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70页

[9]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149页

[16]梁启超.自由书.惟心

[19]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2页

[29]美国现代建筑师摩尔菲 (Murphy) 语, 转引自李允.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40页

[1]朱永春.宗白华建筑思想初探[J].建筑学报, 2002 (11)

[2]宗白华.宗白华文集[A].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建筑思想 篇2

引言

风水又称堪舆,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人希望通过风水思想在建筑中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通过建筑环境中的风水布局达到祈求阖家幸福、驱凶避祸、广纳福德的目的,实现家族的兴盛。在当今建筑学、家居设计方面,风水对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结构有其积极贡献。

风水概念

风水是汉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是指流动和变化。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技术。从当今的建筑学角度来看,中国风水理论具有很完善的系统性。风水是中国古人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一门理论,风水是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总结后得出的思想,风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中国风水思想在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各个流派的风水学理论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如形势派,这一流派下又分为峦头派、形象派和形法派,形势派的理论多集中在建筑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而理气派下的各个流派众多,包含方面也更为丰富,有占卜、住宅布局、还有医学方面的理论。风水学中的众多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风水思想。风水思想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对中国风水思想进行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步骤。

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建筑选址等重要建设步骤都要以风水进行指导。古代大户人家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建筑的基础建设结构等方面不但要遵循风水思想,房屋中的各个细节和装饰也要表现出风水文化。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住宅能够运用好风水思想不但能够使居住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使这个家族获得更多的运气,家族发展的更好,反之,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风水布局,不但影响居住者的居住质量,还会给家族带来噩运,不利于家族成员的发展。因此古代中国人对风水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重视。

1.门窗中的体现

住宅的大门是整个建筑的门脸,代表这一个建筑的精气神。这种观念不但影响着古代中国人,当代中国人也很重视住宅大门的设计。从风水学上讲,住宅大门是住宅集气的重要通径。在古代,自家住宅大门不能正对邻家屋脊,否则财气和福气的通径会被阻挡无法集气。另外中国古代的大户人家大门口都会摆放两只石狮子,石狮子的摆放在风水学上也有着讲究。通常来说,石狮子中的雄师要放在左侧、雌狮子应放在右侧。石狮子都会踩球或口含宝珠,有驱邪避凶之意。之所以要将石头雕刻成为狮子,是因为狮子是凶猛野兽,而且形体巨大、气势威猛,人们认为石狮子能够将噩运阻挡在门外,保护家人,并将狮子视为吉祥之物。

建筑的窗户具有采光通风的作用,无论是从风水学,还是当今的建筑学、家居设计学角度来看,窗户都应具有良好的采光能力,窗户的设计会影响居住者的心情,在传统园林中,窗户不但具有采光通风的功能,还是园林观景的重要视窗,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

2.镇宅辟邪构件

在古代中国建筑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石雕或砖雕,这些雕刻最开始设立的目的与大门石狮子的功能类似,多是用于辟邪镇宅。特别是在房屋奠基期间,一些房屋的墙壁会有泰山石敢当的雕刻,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其可以保证房屋安全,为家人驱除厄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镇宅辟邪的迷信思想逐渐淘汰,石雕和砖雕的美观性在现当代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成为满足居住者审美情趣的家居装饰品。

风水与家住装饰的关系

中国风水学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另一种体现。中国风水思想中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风水在中国古代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建筑装饰也蕴含了丰富的风水思想。风水思想对我国建筑理念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风水思想中也有着消极方面。风水思想中有阴阳观念,认为事物具有两面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当今的人们对于风水思想也应该秉持两面性的观念来看待,要以扬弃的思想来对待风水思想,继承发扬其精华思想理论[3]。风水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传统建筑装饰体现了风水思想,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这些建筑装饰的功用逐渐发生了改变,一些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建筑需求的建筑装饰被时代所淘汰,但是更多的建筑装饰和制作工艺得到继承和发展,如石雕、木雕、盆栽等多种装饰都在当今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这些装饰都蕴含了丰富的风水思想,也是风水思想在当今时代中的传承,可以说,传统建筑装饰与传统建筑一样,都是风水思想的重要物质载体。

结论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哲学;思想影响

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法则,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利用可获得的材料通过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一定的构造法则、功能需要、思想理念和美学原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甚至一定程度上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整体。这种文化思想深深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使其因自身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

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甚早,其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哲学大致产生于夏、商、周,成形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古代哲学有儒、释、道等多家思想。从广义方面来讲,对中国传统建筑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想是以“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和崇尚与自然融洽相处的师法自然的思想以及崇尚自我顿悟的禅宗思想和以易经为基础的风水学思想。

(一)以“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看成是人伦之本,这种人伦关系是兴国安邦的关键。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这是儒家的“礼治”思想,认为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正如子产曰:“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天地的规范,百姓就应该效法。”荀子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以“礼”为人的行为规范,规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表现为建筑的等级制度。

儒家思想中还崇尚“中庸”、“内省”的处世哲学,其强调的是“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和“中和含蓄”的审美观念,这种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意象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虚”“实”的哲学观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其强调的是人来自于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共荣共生的统一整体,因此人要尊重自然,师法自然。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整个宇宙的演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师法自然观念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呈现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形成建筑风格的重要思想依据。

道家哲学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元素,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生不息,这正是“气”的功用所为。道家思想中“气”归“道”,而“道”为“虚无”,如老子的“大象无形”“知其白,守其黑”,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又如老子的《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谓“玄”指的是“道虚”,而“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与建筑实体相对的,这种“虚”与“实”的思想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展现出特殊的形式,蕴含着独特的韵味。

(三)禅宗思想的“顿悟”体验观

禅宗起源佛教文化,通过与中国的道教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因其与中国的传统宗教结合吸收道教思想以及玄学思想,所以禅宗在中国的佛教各宗派中流传世间最长,影响也非常广泛,甚至至今仍有影响。禅宗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不仅仅是相互参与的关系,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也存在于人的心中。禅学认为世界万物由人心所生,注重内心的体验,这便是“梵我合一”的唯心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人心为一切之本源,因此要以“修心”来“自解自悟”,这便是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禅宗思想认为人们应该以淡然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空”的理念来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这种“空”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园林造景。

(四)风水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是源于我国古代哲学《易经》,是周易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风水学主要由阴阳八卦、五行四灵、以及属相结合而成,包括中国古代的心理学、美学、地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风水学讲究的是“环山抱水”地理位置,“藏风纳气”的布局,“阴阳调和”形式等,总之它遵循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用依形辩气的方法,寻找阴阳调和的生气聚集之所,并选择最佳建筑环境,最合理建筑布局方案,合适的建筑时间,使生气聚而不散,行而有止,进而营造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的学问。因此风水学对建筑的影响深远,乃至今天在室内设计中仍有其影响。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一种建筑形式,一个建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必有产生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的传统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一)传统建筑的空间秩序

中国传统建筑历来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是受儒家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影响。中国古代人以儒家思想这种 “三纲五常”“贵贱有序”的伦理观念为指导构建起一套严格规范的建筑秩序模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制社会中,历代帝王对此都很重视,因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建立的建筑空间秩序可以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形成中国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社会行为准则和处世准则,进而维护及巩固其封建统治。因此,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对于建筑乃至建筑的室内都有严格的制式要求,从建筑的方位朝向、群体组合、形式、体量、屋顶的样式到装饰构件、色彩装饰以及装饰图案等都做了明确的等级规定。

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制式最典型的代表为清代的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荀子·大略篇》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于是中轴线在古典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紫禁城就建于当时城市的中轴线上,左右呈对称分布,这样的格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加上庞大的建筑群的严谨正统让人感觉皇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紫禁城由南向北有一个明显的中轴线,在这个中轴线上依次布列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这些中轴线上的建筑等级最高、建筑体量最大最为重要。中轴线的东西两侧的建筑也是基本呈对称分布的,使用者多为皇帝的妃嫔和儿女等。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同样采用中轴线布局,体现出“中为尊”的思想。比如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就是把主要的建筑物如厅、堂、长辈的住房等建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的男性子孙住房基本上也是对称的。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一般设有门房、仆人用房以及一些辅助用房。后院正中为厅堂,是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是供奉祖宗神灵和举行家中重要礼仪的地方。由此可见民居与宫殿建筑的布局原则和遵循的伦理观念是一样的。

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布局形式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造方式,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而传统建筑的四周围合的院落形态也表现出“内省”的理念。四合院的实体建筑是环抱四周的,院落处在中心,形成一种内向型的封闭空间,这种布局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包容、内省的处世原则是相协调的。

(二)“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建筑理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人是从自然中来的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师法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是和谐共处的是相融合的,而不是与自然对立的,讲求传统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讲求人文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注重把握人与自然的相生互补的关系。

传统建筑在选址时便要仔细考量周围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在选择方位上选背山、面水、朝阳的自然方位,结合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来“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建造。在建筑的选材方面注重就地取材。在建筑形式方面融合当地的文化和气候因素,形成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北方传统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内庭院空间广阔,体量比较厚重,形式比较规则庄重,色彩也比较浓重,而南方传统建筑因避阳的需要内庭院空间小四周墙体较高,建筑体态上也较秀气,布局形式灵活,色彩上比较清雅。这样的建造思想使建筑可以融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使建筑在所在的环境中不显得突兀而是“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与西方的传统建筑注重体现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把建筑形态和园林规划的几何化的审美观念是不同的。

道家思想中认为宇宙是阴阳的结合,是虚实的结合,所谓“虚静”即“虚则实”、“静则动”,宇宙间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其有生有灭。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注重空间的“虚”与“实”之间的平衡关系,尤其注重“虚”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重视环境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建筑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而不是像西方建筑那样强调单体建筑物。中国传统建筑是以建筑群体呈现的,以各个单体建筑的有序布局和建筑物之间的院落而组成,这是道家整体思维的体现。庄子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体现在建筑上便是把建筑群体视为整体,不仅注重单体建筑与建筑群体,也注重群体与群体以及其与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这种思想大到整个城市的布局,小到一个四合院的布局都有明显体现。这种以空间为主而实体为次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有特征,而这种注重“虚”的思想与中国书画中的留白是受同样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清代大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曾提出:“字画疏可以走马,密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正如故宫的建筑群,各个建筑物为“实”的部分,而个单体建筑之间的院落为“虚”的部分,最大的院落便在中轴线上,其在面积上远大于实体的建筑,这样“虚”的空间便成为建筑的核心,建筑四周环保,内部庭院“虚”“实”交融,整个空间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关系,又相互穿插,形成平衡、协调的关系。

(三)以实写虚的建筑造景意象

禅宗的“空”的哲学与道家的“虚”“实”观又有所不同,禅宗追求是“修心”“顿悟”,认为少可以胜多,因为越少就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阔”。中国古典园林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园林中的人工造景都是取意与自然界的真实景物,将其“移天缩地”置于园林中,以显寓隐,以实写虚,追求的就是“似与不似之间”,以供人们想象,这种想象是打破时空局限的顿悟式的想象。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布局比较分散,形成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丰富空间的层次,营造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意情景,所以这种以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为主的建筑形式,让人在山水丛林的环抱中体悟自然,从人的内心中去寻找平和与宁静。

(四)风水学的布局指导

我国传统建筑从选址到建筑形式受传统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风水学认为“气”最为重要,在建筑中选址和布局中“聚气”是首先要考虑的。中国传统建筑在选址方面非常重视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环山面水可以藏风纳气之地,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都注重围合感的原因。建筑朝向为坐北向南也是为了向阳那风。在建筑形式方面不追求高耸,而是有尺度适宜的建筑单体组成庭院,以便气可以在建筑群中流通自如。风水学的阴阳五行的理论也在传统建筑中深有体现,还是以北京故宫为例,宫殿的命名便体现了“阴阳相生”的观念,在阴阳五行中男为阳,女为阴,乾为阳,坤为阴,因此皇帝办公及就寝的宫殿成为乾清宫而皇后的寝宫为坤宁宫,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不是一家之思想而是多家思想的融合,使得我国传统建筑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味和文化意蕴,成为人类文明史重要的一部分。

三、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表现形式,独有的艺术特点都是根植与中国传统的文化,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隐藏在建筑表相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建筑的影响是何等深远。在当代,我们要仔细研究和品味传统建筑的哲学内涵和审美意境。我国的建筑艺术既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的精髓,又需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从而使我国的现代建筑既有时代的特征又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

[2]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J].新建筑,2004(7):65-67.

[3]刘成华,孔令思.建筑的哲学之思[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3):51-53.

[4]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6(3):117-120.

建筑思想 篇4

民国时期的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理论与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卢树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他的建筑生涯、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2 卢树森建筑生涯简介

卢树森 (图1) 字奉璋, 籍贯浙江桐乡, 1900年9月22日生于上海。1908年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以支持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及在中国开办预备学校。卢树森是留学生之一, 他于1923年秋至1926年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建筑学, 获学士学位。一说为“因奉父命回国完婚, 肄业而归”。

1928年1月, 卢树森经赵深、庄俊介绍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 此时学会成立不到半年。1929年春, 卢树森受聘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任副教授兼事务长;1930年与刘敦桢对南京栖霞寺舍利塔进行维修;1930、1931年任中国银行建筑顾问。1929至1932年间他还任南京文德里生物研究所打样及监工工程师、南京铁道部建设委员会设计委员, 并开办南京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32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1。

1935年9月, 他与梁思成、刘敦桢、夏世昌等赴苏州调研测绘古建筑, 包括北宋罗汉院双塔、虎丘塔、南宋玄妙观三清殿、北寺瑞光二塔等2。

1936年4月12日, 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行, 这是“堪称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对中国建筑业发展成果的宣传展示活动”。卢树森任展览会常务委员, 并与童寯一同“负责组织在展会期间举办建筑学术演讲会, 向参观者宣传建筑文化”3。同年, 他还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1936年10月, 他设计的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竣工, 这是卢树森最为著名的作品。

1937年11月, 卢树森回到此时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次年8月离系, 赴上海续办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46年5月任台湾省民政处技正, 1946至1948年间, 在台湾修复了台湾大学学会、嘉义市农事实验楼及一些银行。1949年其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及驻南京办事处主任。

1931年卢树森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至1934年间任校理, 1935年至1937年为社员。

1955年, 55岁的卢树森在上海病逝。

纵观卢树森一生, 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就。以下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部分, 着重介绍其留学及任教情况;他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部分, 以藏经楼为例, 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

3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

3.1 卢树森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

卢树森于1923年秋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

此时美国建筑教育受法国影响, 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类课程比重大, 工程技术的培养有所放松。“ (宾大) 于1903年聘到巴黎艺术学院国授建筑师柯雷 (Paul Philippe Cret) 到校教建筑设计课…… (柯雷) 设计思想完全以艺术为纲, 到1920年建筑系就归艺术学院……在二十年代中, 派克尔讲结构构造课, 每逢快到交设计图的紧张关头, 已达无人上课的阶段, 考试更是马马虎虎。”4柯雷在宾大执教35年, 1923-1926年间是否教授卢树森设计课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 身为美宾大学生的他, 个人的建筑教育观也必然受到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工匠的一种, 是不被重视的职业。甚至谈不上拥有建筑“教育”, 大多数工艺技术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相传。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出国留学建筑也带有很大自发性, 官方并未引导鼓励。然而随着近代中国被动或主动的开放, 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新建筑逐渐增多, 留学生选择建筑系也是历史的必然。

与卢树森同样因庚款赴美宾大公费留学的还有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童寯、李扬安、过元熙、吴景奇、吴敬安、谭垣等。当时的学生经过严格考核才获此机会, 因此大多聪颖勤奋。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建筑师行业的中坚力量, 其中多人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2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实践

1929年春后, 卢树森于中央大学任副教授及事务长。当时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副教授需为“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 得有博士学位者”5, 教授需为“副教授完满二年以上之教务, 而有特别成绩者”6。因此, 副教授的职位对此时二十九岁的学士卢树森来说是极大的肯定。

同时期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的还有留学美国的刘福泰、鲍鼎、谭垣、朱神康, 留学英国的李祖鸿, 留学日本的刘敦桢和留学德国的贝季眉等。当时美国的建筑教育偏重艺术, 日本德国的建筑教育偏重技术。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师在此聚集, 结合中国国情, 最终得出如表1所示, 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

“卢树森任二年级‘设计’及‘西建史’等少量史论类课……技术类课程 (结构课除外) 由刘敦桢、卢树森、贝季眉三人分担”7。相对新一代建筑师的需求量来说, 教师稀缺, 而教师们深知自己肩负重任, 不可缩减课程, 因此分摊到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异常繁重。“个人所担课时数都很多, 一般都不少于15小时/周……任课门数亦很多, 一般都在3~4门……还多兼有校、 (系) 科内其他事务”8。卢树森兼任事务长便不足为奇。

1932年6月的学潮使中央大学陷入混乱。这一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

1937年10月, 中央大学迁至重庆沙坪坝松林坡。11月复课时, 卢树森回系任教授及系主任。1938年8月他离系返回上海。

卢树森任教时间不到四年, 其师德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卢树森) 学习勤奋, 基本功扎实, 在中国园林设计上有独到的实践经验。他作风细腻, 责任心强, 对学生善于循循善诱。”9其学生, 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张镈回忆道。

童寯谈到柯雷时写道“一个教师的力量, 就能改变一个建筑系的性质作风。”10姑且不去比较卢树森与柯雷的影响, 只说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一种舶来品, 在国外接受教育回国教授, 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卢树森将在美国学到的建筑学知识技能及建筑教育模式带回国内, 通过任教, 对中央大学建筑系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形成的早期留学生中的一员。

4 卢树森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

4.1 卢树森建筑设计及维修作品

卢树森算不上多产建筑师, 如表2所示, 1930至1948年间, 其作品不到二十个。其中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影响最为深远, 因此是以下介绍的重点。

4.2 藏经楼的建造背景及其建造过程

1928年, 南京政府成立。1929年12月制定的南京首都计划对建筑形式有这样的要求, “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因为“其一, 所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也。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也。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也。其四, 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也。”11

深究这些条文的产生原因, 是“由于‘中国固有式’建筑具有‘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的意义, 又具有‘崇体制’、‘树风声而坚社会之信仰’的政治作用……”12这不仅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被动开放的中国出现许多先进的西式建筑, 它们背后却是被侵略被殖民的屈辱。因此发扬“本国固有之文化”也是整个社会的愿望。

为纪念1925年逝世的孙中山先生, 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建筑群。1926年3月12日, 中山陵奠基典礼举行。由吕彦直设计的主体工程于1929年春竣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是中山陵建筑群的一部分, 由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捐, 目的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相关物品。藏经楼于1935年3月动工, 次年10月竣工。

“ (藏经楼) 从图纸的设计日期上看跨度较大, 从民国二十一年 (1933年) 三月到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 六月……到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修建藏经楼时, 该工程至少已做过四次方案修正。”13从这段话中可猜测, 多次方案修正, 是否从委托至建造时间较为充裕?或筹款需较长时间?抑或卢树森精益求精?还是政府对一开始的方案有不满之处?也可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可以说, 两年零三个月中的四次改动设计图纸的藏经楼并非工期紧张压力下的偶然之作, 已达到发起者和设计者看来较为理想的状态。

4.3 藏经楼建筑特点

藏经楼建筑群由主楼, 僧房和碑廊组成, 总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僧房居主楼正北, 与东西各二十五间碑廊围绕主楼成环抱之势。1934年12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的《本会市政成绩报告》中有如下描述:“该楼之本身长一百零四呎 (英尺的旧称, 约为31.700米) , 宽七十一呎 (约为21.641米) , 共分三层:一层为讲堂, 并有夹楼听座;第二层为藏经、阅经及研究等室;第三层则纯为藏经室。楼之后进为宿舍、下房, 两翼有回廊及亭子二座, 备装镶三民主义石碑之用。”14

藏经楼主楼 (图2) 高26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设计的确符合首度计划对建筑的要求。首先, “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主楼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 兼有喇嘛庙的特点, 即使外行人亦不会将其与西方建筑混淆。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屋顶覆绿琉璃瓦黄剪边, 中央置紫铜鎏金法轮华盖, 门窗及柱为红色, 梁檩枋椽柱头斗栱等以彩画装饰。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 一层讲堂通过四面门窗采光, 八根柱呈八角形分布, 柱中围合区域与夹层通高, 设八边形莲花藻井。夹层斗栱攒间设小窗, 补充讲堂采光。二层四面开窗。三层屋顶阁楼本无法开窗, 却巧妙地突起一个歇山顶, 形成天窗, 有效改善了三层的采光通风。

藏经楼是中国建筑师传统复兴设计的杰出代表。正如潘谷西先生所说, “传统复兴式的风格很自然的成为西方折中主义在中国的一个新品种”。15藏经楼的设计与卢树森的留学背景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尝试不可分割。

“每个时代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 迫使它突破传统而有创新发展, 绝不会是传统的无条件的延续。”16社会进步推动新功能产生, 甚至同样的功能对建筑载体的要求也发生改变, 原有载体终有一天在使用层面上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也不例外。建筑师们最终意识到, 这类建筑“纯采中国式样, 建筑费过昂, 且不尽合实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迫使探索停止。然而作为史实的一个重要组成, 藏经楼这样的建筑具有永恒的价值。

5 结语

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篇5

建筑美学属于一门理论课。尽管“建筑”在先,“美学”在后,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侧重点是明确的。对学习建筑来说,经过几年系统训练基本上能形成从结构、材料、环境、造价等角度审视建筑的专业习惯:对非建筑专业的来说,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也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形成体系。有没有建筑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不影响什么,但换个角度看就值得深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建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有关方而统计,我国的建筑总量己达全世界建筑总晕的50%以上,各种流派、各类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

1.现代建筑设计美学思想倾向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有关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价值独特的科学与人文两重性即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意义建立在整个建筑功利性空间系统的基础上,空间系统之存在是实用功利性和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建筑美学价值的独特性表现在科学的建筑技术美学价值,这是其他一切艺术所不具备的:建筑美学价值的另一方面就是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术美学价值的共性,具有感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切艺术所共有的多元化的人文特色,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建筑应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建筑设计应遵循适用与关观的原则。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2.现代建筑设计中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刨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间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体。建筑之美在于其随意之处竟显精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的艺术刨作。无论是拼贴,是变异,抑或是残缺,奇险,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非和谐”意识引人注目的一种倾向。例如,后现代主义建筑将拼贴正式引入建筑创作中,矶崎新的筑波中心是典型事例。他将历史上和当代的烈度,罗曼诺,米开朗基罗,穆尔,霍来因等很多人的片断从原来的文脉中撕拉出来,进行了转换和拼贴,构成了一个相互撞击的新系统,建筑之美在于科学技术对艺术和建筑创作的影响,这是20世纪艺术和建筑发展中,最鲜明的有益于以往时代的特征。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师的梦想成为可能。艺术的作用表现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生活的爆满,从感性上体验自然和人生的韵律和诗意。这时候的建筑界逐渐形成了“反形式美学”“高技美学”“生态美学”和“可维持发展的美学”为代表的新兴建筑美学体系。总之,孕育着一个文化背景的建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建筑,既可以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义精神,同时也以其自身诠释着美的概念,建筑丰富的语言中裹着的是让人无尽的回味。

3.建筑美学的意义

之所以建筑美学是设计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建筑美学在实际建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建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概言之,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

经济状况,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审美,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史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并且是勿庸置疑的。

2)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建筑美亦是如此。3)建筑的实用性,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可以产生愉悦,可以激发美感,让人感受美。显然,建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建筑的实用价值,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

4)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也叫观赏价值)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建筑主体,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它(它们)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通观建筑美学的种.种理念,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还包括了听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等等许多因素,义融合了技术、理念、环境、审美的主动者与被动者等等方面于一体。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融合系统论、环境学与生态美学等多种学科,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必将成为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建筑美学的人文趋向,冒亚龙,<重庆建筑》,第6期相.

[2]试论现代高层建筑美学的内在和外在标准,谭汇川,赵翰文,‘工程建设与设计》20,第7期.

地震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思想 篇6

【关键词】地震;强度;延性;抗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形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多万次。里氏5.0级以上的地震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并能引起水灾、火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壳裂缝等严重的次生灾害。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建筑物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但抗震设防的要求差异较大。处于地震带上的区域要有较好较高的抗震设防。我国的现代抗震设计理论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国际抗震理论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的特色抗震理论。

1、认识地震

1.1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相当于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

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小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一般不易察觉,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里氏2.5—5.0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1.2 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因发生在不同区域的地壳的结构差异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因距地震中心距离不同造成的破坏也不同。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一般用地震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对应的描述,根据描述初步确定地震的烈度。如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4度,多有感,即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5度,惊醒,即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8度,建筑物破坏,即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即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地震中心区域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即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2、在地震时建筑物结构的延性重于结构的强度

建筑物结构的强度是指在地震的冲击下硬碰硬不至于损坏,建筑物的延性是指在地震的冲击下建筑物所具有的缓冲性能。建筑物的延性和建筑物的强度是相辅相成的,延性指当地震迫使结构发生较大的非线性变形时,结构仍能维持其初始强度的能力,是结构超过弹性阶段的变形能力,它是结构抗震能力强弱的标志。它包括承受极大变形的能力和靠滞回特性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抗震设计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所以建筑物结构的延性重于结构的强度。对于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大的大地震,要想使建筑物结构强度的设计一定使建筑物不会损坏,这样的设计和现有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而且也是十分不经济的。所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要损坏,中震可以修复,大震不要倒塌”。即在小震时建筑物的结构不受损伤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在中震时建筑物的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但经修复或不修复仍可继续使用,需要修复时维修费用不要太高。对发生的罕遇大震。建筑物结构不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破坏。

这样一个抗震设防目标即经济又合理。地震是偶发事件,如果建筑物的设计中只考虑建筑物结构的强度以保证在中震或大震时建筑物的结构不被破坏,必然会在工程中用去大量的材料,增加建筑物的成本。也有可能这些材料终身没有发挥作用,这又是一种浪费。

在上述设计原则指导下,就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当小震时,应确保建筑物所有的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必须的延性能抵御地震的作用,即建筑物在小震时建筑物的强度和建筑物的弹性位移(处于线形阶段)共同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不坏。在中震时,若建筑物结构的某些关键部位超过延性限度,发生较大变形并达到非线形形变,就要考虑加大建筑物设计的延性要求。

当中震来临的时候,因为结构具有非弹性特征,某些关键部位超过其弹性强度,进入塑性状态。由于它有一定的延性,它的非线性能够承担塑性变形,使它在变形中能够耗费和吸收地震能量。代价是可能导致较宽的裂缝,混凝土表皮起壳、脱落,可能有一定的残余变形,但不至于导致安全失效,以达到中震可修的设防目标。处于这个阶段的结构,对延性就会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延性就要靠精心设计的细部构造措施来保证。

当大震来临的时候,结构的非线性变形非常大,也可能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处于这个阶段的结构就需要通过计算它的弹塑性变形来保证结构不致倒塌。

所以,通常我们只需要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及结构的弹性变形。而中震作用效应则需要结构靠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延性)来抵抗。所以结构延性对建筑抗震是极其重要的。

3、地震力降低系数的大小决定了对建筑物延性要求的大小

由上所述,建筑物强度的抗震设计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应设计为小震水平,当较大的地震来临的时候,建筑物则靠结构的延性去抵抗。所以,建筑物的防震设计并不取用设防烈度地震力来进行建筑物结构承载力设计,而是把设防烈度地震力降低一个系数,称为地震力降低系数。由此看来,地震力降低系数是一个很有科学价值的系数,这个系数的设定既能降低建筑物工程的造价又能达到抗震的目的,还具有节约资源的作用。

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小,设计地震作用就取得越大。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大,设计地震作用就取得越小;在同一个设防烈度下,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大,地震作用就越小,那么按此小的地震作用设计出来的结构的屈服水准就越低,意味着结构在相应强烈程度地震下形成的非弹性变形就越大,这就要求结构具有较大的延性来保证它较大的非弹性变形的实现,因而对延性提出的要求就更高。

在同一个设防烈度下,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小,地震作用就越大,那么按此大的地震作用设计出来的结构的屈服水准就越高,意味着结构在相应强烈程度地震下形成的非弹性变形就越小,这就只需要要求结构具有较小的延性来保证它较小的非弹性变形的实现,因而对延性提出的要求就越低。

在同一个设防烈度下,地震力降低系数取为中等,地震作用也为中等,因而对延性提出的要求也为中等。

这样,地震力降低系数的大小实际上就决定了设计地震力取值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对延性要求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建筑思想 篇7

海杜克曾说过, 人类在大地上诗意地居住。诗意是一个美丽的令人遐想联翩的词汇, 同时又是一个抽象的非常主观的词汇。恐怕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眼中心里, 诗意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模式吧。在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那里, 最充分地体现了诗意居住的自然本质。他的《桃花源记》中“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一幅真正自然闲适的居住环境图, 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正所谓“道法自然”, 诗意也直接源于自然, 诗意的居住离不开大自然。诗意的居住离不开诗意的建筑, 而诗意的建筑也应该是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应具有诗化的意境和哲理内涵, 如果说诗歌是人生体验的浓缩, 那么建筑本身即是诗篇。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 (Frank Lioyd Wright) 就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诗人。

赖特曾说过:“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都是, 而且必须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必须成为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有创见的解释者”。然而正是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造就了他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赖特幼年时期在詹姆士舅舅农场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坚定的泛神论信仰, 威斯康星的天然美景是其源泉。他从自然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灵感, 通过对自然界有机体进程的观察以及对所有生命相互依存并且依存自然的深刻理解, 形成了他对自然观和建筑的理解。他认为美来自于自然, 也特别强调建筑物的设计要尊重自然, 每栋建筑物都应是基地的唯一产物。他设计的“从地里长出来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草原建筑“曾风靡欧美。而流水别墅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组合。它实现了两种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浪漫和对结构的科学技术的浪漫。跨越在瀑布上的房子被认为是诗人的梦想, 而一幢悬挑在瀑布上的房子却是工程师实现的梦想。

生活是赖特设计的主题, 住宅合理安排各个房间使之便利日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增强家庭的内聚力。他的这一认识不仅来自美国家庭生活的松散, 更来自于他自己父母家庭生活的悲剧。他希望新住宅能满足家庭温馨和美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的包容着生命的活力和情感, 是生动感人的。同时赖特也从人的生活出发, 所不同的是他把生命的活动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把生活中的理想和情感诗化, 表现在建筑中, 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于是, 生活这丰富的源泉就引出了多彩的建筑。

朴素的风格——赖特主张真实的表现材料的本来面目, 尽可能的简单的使用材料而摒弃装饰。但与之并存的是流动的空间、质感、光、色, 没有浮华与虚荣, 让人感到真实与亲切。平滑的钢筋混凝土阳台与后部天然片石砌成墙体, 就地取材的毛石墙模拟天然岩层纹理砌筑, 宛若天成。内部洋溢着天然气息的木装修与精巧制成的玲珑剔透的金属窗棂形成生动的对比, 赖特还专门设计了竖楞的角窗和嵌入石缝的玻璃。不但使人感到与天然环境息息相关, 同时又在其间获得安全和稳定感, 材料的运用意义已超出了视觉领域而进入了心理感受。

内外流动的空间——低矮的空间和周围的大玻璃窗将视线动态地引向外部景观;一串悬挂的小楼梯可使人从起居室拾级而下, 直达水面, 楼梯洞口不但使人能俯视到流水, 而且引来了水上的清风, 达到了整个别墅的高潮, 不只是服务于交通的功能构件, 而是对基地特征的极好表达;纵横交错的混凝土平台凌空在溪水之上, 使人的生活与溪水的音乐感相配合, 沉浸于瀑布的响声, 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四周的林木在建筑的构成中穿插生长, 瀑布山泉顺流而下, 自然生态与人工制品混为一体而交相辉映。

诗意的建筑, 诗意的生活。流水别墅, 倚山而住, 沐着山风, 看山林轻舞, 听鸟儿歌唱,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纯净自然;临水而居, 听清泉欢唱, 看鱼儿悠游, 心也变得宁静而充满柔情。流水别墅的每一个角落, 都是一幅流动的画、一首美妙的诗、一曲动听的歌, 四季的更替在此被演绎为缤纷绚丽的色彩, 夏季郁郁葱葱, 冬季银装素裹, 快乐的心情不因季节而改变。

赖特一生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具有旋律感的诗意, 他在诗一样的建筑中得到具体化。他的建筑既不同于盖上复折屋顶和假柱廊的”传统建筑“。也不同于枯燥乏味的国际式建筑, 而是坚持表现出某种激情。他自己也宣称:”浪漫是不朽的, 机器时代的工业缺乏浪漫就只能是机器, 现代建筑将变为可怜的平淡浅薄的骨架、方盒子外观、管道、栏杆等。

“浪漫”是他的有机建筑语言。他对浪漫的解释就是:想象力、自由形式、诗意。人的想象力可以使粗糙的结构语言变为相应的高尚的形式表达, 而不是去设计毫无生气的立面和炫耀结构的骨架。形式的诗意对于伟大的建筑就象绿叶与树木、花朵与植物、肌肉与骨骼一样不可或缺。他认为形式是由功能决定的, 但有诗一般的想象力和功能相配合, 就不会破坏形式。所以形式可以超越功能。他反对不分清红皂白的去消除富有表象力的装饰, 认为装饰应是建筑的一部分。如在讲话和文章中除去那些有力生动的词就不能说是简洁, 反而枯燥无味;在建筑中这样的消除同样是愚蠢的!在建筑中反映表面的变化, 强调线条尤其是材料纹理能使它们的表现力更为雄壮, 更为壮丽。所以这种盲目的消除和把它们搞得繁琐一样的无意义, 而且常常会更遭。而想象力的成功就能使建筑富有诗意, 任何被誉为美好的艺术总是富有诗意, 然而诗意的追求也不能离开生活, 实质上意味着使生活更有力和更充满意义。

建筑, 一首潜在的诗, 意味着去创造形式自由的建筑。只有把建筑与当地环境与气候相结合, 富有感情的挖掘建筑与周围条件相协调的性质, 并引入到那些外在的表达了内在和谐的视觉形式中去, 去表达建筑师本身的感情和品质, 达到美的境界。赖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创作方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至他的想象力永不枯竭, 在设计上不断标新立异, 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年的罗密欧和朱丽叶风车塔, 以富有想象力的取名使这个塔的结构取得了更美的诗意;西塔里埃森使人们感受到原始粗放的情趣, 似乎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的一叶方舟;而第一唯一神派教堂则如草原上奋进的航船……最杰出的还是流水别墅, 他是赖特设计思想的顶峰, 实现了建筑和自然的完美组合, 并缩短了一个人完成对世界进行精神上的理解的距离。

毫无疑问, 赖特是20世纪最为大的建筑师之一, 实际上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远见卓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有着不朽的价值:他打破了19世纪僵直的方盒子风格, 并使建筑能够如此的富有综合性和流畅性, 如此的富有活力, 如此的协调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

摘要:建筑是人类运用其智慧和技巧创造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内外部空间, 其目的是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满足人类不断增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人们只能通过光影、空间、造型来体验建筑;诗歌是人类为抒发其情感经验与生活历练而创作出来的文学语言艺术, 通过抽象的文字艺术来表现动作或情事。两者同属人类文化的精华和典范, 在很多方面有着相通甚至共同的意韵。

谈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 篇8

1 生态建筑的概述

1.1 生态建筑特征

首先, 可利用、节省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 节能是利用蓄热的方式控制能源利用, 改善能源价值, 并且充分利用包含水利、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资源, 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如:煤炭与石油) 。在设计中, 整合当地气候特征, 根据风能、太阳能生成规律,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降耗, 利用各种材料的绝热性与蓄热能力, 提升围护构造的隔热与保温能力, 以此改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

其次, 重复利用材料。通过可循环与再生资源或者材料, 如:建筑施工中使用可再生材料, 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

然后, 控制废弃物堆放。利用各种方式对排放物进行无害处理, 尽量避免直接向自然排放有害物质。

最后, 文化与环境属性。广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包含文化与环境领域。

1.2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 我国建筑业形成了很多具有操作意义的方法、原则与思想[4,5]。就发展来看:生态建筑是生态美学与伦理共同操控发展观。因此, 在建筑施工与设计中必须满足以下原则:

1) 必须与自然协调。

人类的工作方式必须和自然生态同等, 这也是对现代生态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 建筑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作业心态与职业素养, 正确看待建筑作品与生态发展[6], 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 结合自然生态建设要求, 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各种因素。

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 考虑到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 有效的空间结构非常必要。如:在地表建成与自然贴合、具有人情意蕴的高密度低层建筑;通过生态技术建成巨型城市, 向空间获取收益;利用城市空间, 对其进行综合研究与应用, 让城市地下、地面、空中成为有效的立体网络结构。考虑到生态平衡与建筑节能, 尽量减少材料与资源消耗, 具体如:建筑保温结构与应用太阳能。

3) 降低人工层次, 注重地方生态建筑。

结合生态规律与自然特征, 从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出发, 加大对自然环境的应用, 控制人工层次, 让自然环境与人工构造平衡发展。同时, 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区域构造、单位项目都必须在特定区域评价与分析等条件下进行, 具体包含:地理、气候、区域文化、建筑肌理、风俗、环境构造等, 以及建筑材料的持久性与利用强度等。

4) 弹性充足, 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与应用。

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作为动态的思想, 在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弹性充足, 满足经济与生态发展。

2 现代建筑与生态建筑设计

2.1 和自然环境协同发展

确保建筑物周边空间与生态的平衡, 有效使用水资源、太阳能、风能与其他对自然无害的资源。从建筑设计方法来看:它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中的阴影、视线、光、热、水、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周边绿化与绿化设置生成的网络关系;通过自然采光, 为建筑物留有足够的开口空间, 进行自然通风;根据绿化布局要求, 软化人工配置, 利用喷水、水池等设备减小环境温度, 做好气候调节。

2.2 新技术与建筑节能的利用

使用节约化、高效、可循环能源, 使用可循环、无污染材料, 使用和自然环境贴近的材料, 都有助于降低对自然的影响。对此, 在建筑设计中对应的工作方式有:结合室内日照强度与系统蓄热能力, 充分利用二次能源, 确保水温、水压、节水系统与排热系统的科学性;使用易回收、耐久可利用材料, 将自然材料应用强度和可再生系统不被破坏作为前提, 控制现场作业, 促进工业生产, 改善施工效率与材料应用强度, 这样设计的建筑才更益于修缮、保养与更新。

2.3 将历史人文融入室内环境设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传承历史文明, 活化地域空间, 为其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与工作领域。从建筑设计方式来看:最好使用对人体无公害的施工材料, 尽量控制挥发物质的利用, 抑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电波、辐射与气体排放, 做好除异、除尘、除菌处理;妥善保管古建筑, 保护好城市景观与历史风貌,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做好和环境的协调, 确保城市活力与魅力。

3 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原生态自然作为生态建筑设计最显著的特征, 设计思想必须明确原生态技术与应用。因此, 在设计中, 设计人员必须学会利用、革新原生技术, 同时向新技术迈进。

3.1 自天井到中庭

以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为例, 因为人口集中, 所以传统原生态布局多以内院为主, 这和中国特色与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受地域空间、住宅空间等因素影响, 内院正在逐步变小, 甚至成为天井, 四合院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恰当的运用天井, 能改善采光能力, 减少夏日暴晒, 而控制好建筑底部风向, 则有助于室内空气排放。

根据现代生态建筑设计思想, 把狭隘空间到中庭设计成透明玻璃窗, 不仅有助于促进空气流动, 同时还能改善天井照明效果, 让整栋楼自然采光。这样即使在冬季, 阳光依然能透过天窗, 照射到北边的办公区域, 降低能耗。

3.2 自老虎窗发展到烟囱

早在很久以前, 就有穿堂风一词, 住所门窗设计不同, 汽流浮动也会存在偏差。夏季利用穿堂风, 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另一个具有特色的设计就是老虎窗, 将窗口开在屋顶上, 接收阳光的同时, 确保通风顺畅。根据建筑室内热压设计要求, 如果生态楼从室内倒风南面一直到背面形成拔风效应, 就会归纳为传统生态的改良。另外, 当地下管道包含地面热风时, 管道外的恒温也会为风降温, 此时加以设计, 进入室内的空气就是清新空气。

3.3 合理应用资源

在太阳能利用中, 为了确保利用的合理性, 必须保障设计方案。目前, 很多室内建筑已经设计一体化太阳能应用系统与集热装置, 很多渗透性建筑已经开始利用空调蓄冷技术, 太阳能更多的应用在开发热水器。

一则, 很多办公楼热水器都自带干盘管与制冷机吸附功能, 它能让制冷剂利用集热设施进行加热;

二则, 除了是热泵应用外, 还能用于制冷。在供暖、空调与热水供应中, 都能与太阳能一起实现一体化。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中, 必须结合地域差异, 设计恰当的生态结构与系统。

3.4 充分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 绿色与生态设计理念密切相关, 只是生态更注重原生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材料的采购与选用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目前, 3R (可再生、节能、可循环) 材料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与应用。在设计时, 可以针对粉煤灰、非骨料, 甚至花草裁剪中的陶粒被水泥替代。老项目拆除结束后, 混凝土材料与新材料搭配, 或者地板的回收利用, 都可以降低能耗损失, 提高资源利用率。

3.5 提高技术的科学性

人类衡量某项技术的合理性更多的是看短期效益是否超过传统技术效益, 一旦短期效益不被接受, 即使有较好的长远效益, 也难以利用, 这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点。对此,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 必须结合节能设施、无公害设备与资源, 调整政府税收与立法, 在做好生态建设的同时, 增强生态建筑推广与应用。

4 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促进建筑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它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生态建设思想, 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应用到每项工作中, 通过改造工艺设计, 增强能源利用价值, 为大众打造出环保、绿色、低碳的产品, 为大众健康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雯.论传统建筑生态思想在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 2012, 38 (34) :30-32.

[2]刘磊.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的应用探讨[J].硅谷, 2014 (19) :84-88.

[3]肖宇, 章瑾.浅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 2010 (4) :57-58.

[4]郭大坤.浅析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6) :284.

[5]张伟, 鹿咏.现代生态建筑设计与“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对话[J].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81-8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思想 篇9

1 传统文化中的原始生态观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某些理念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观中已经有所体现,这种原始生态观也早已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应用。

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崇高的基本观念,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里“天”是无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根本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与人所生活的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应和谐共存。这种理念对我国古典园林及传统居住建筑空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2 道家学说的“以天和天”

从道家学说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与道家的审美观有很紧密的联系。所谓“以天和天”两个“天”字,指的都是自然。“以天和天”———因循客观的存在来调动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获得自然美的艺术,这就是道家的艺术美学观,建筑是一门造型艺术,是根植于大地的自然环境的。因此,道家美学思想指导下“以天和天”的艺术创作促成了中国古代建筑通过“因借自然”“师法自然”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这些观点与主流“天人合一”是相符的。

1.3 风水理论

我国的“风水”学说也反映了古人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抛开它的消极面,风水说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观,古人在建造之初首先探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选择有利地形而建筑和谐的居住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在传统建筑哲学中,阴阳观有很大影响。如传统民居从南到北塑造的以院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的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五行之说则可以理解为:金犹如人类的生活空间,木犹如自然界的植物绿树,水是生命的源泉,火犹如太阳赋予地球的能量,土则是一切生命的根,五行表达了人、住宅、环境、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2 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中的生态思想

人类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顺应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以最简便的手法,凭借最朴素的生态观创造了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这些是我们今天创造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可以继承借鉴的。

2.1 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契合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地势、地形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特点,依山之势,傍水之旁,村落的大小分合,房屋前后的错落都因周边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生态意识。《阳宅十书》中提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这种“藏风聚气”的理想居住模式是中国古代风水理论所推崇的,也是顺应自然的。如在西南及东南地形复杂的地区,当地居民创造出“台、挑、吊、拖、坡、梭”等不同的方法建造房屋,创造出不同的住房空间形式。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古代城镇、住宅选择基址的基本原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风,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源及生活、灌溉用水,缓坡可以避免淹涝,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取得生态平衡。这样的选址原则有利于城市形成良好的生态和局部气候。中国地域辽阔,建筑形式亦不同,例如皖南传统村落都选址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所谓尚好的风水宝地之上。整个村落都变成了大自然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栏式竹楼居住。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2.2 就地取材、利用自然材料

人与自然的统一还表现在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可以说是传统建筑建造的共同特征。乡土材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木、竹、土、石、草、藤等天然材料。另一类是砖、瓦、石灰等人工材料。传统建筑中的材料运用反映了朴素的生态思想。如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西南的竹楼。它们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然材料特有的质感和色彩的统一使人们觉得身处自然之中,如香格里拉等寒冷地区多采用石材等更容易采集、保温的材料,而靠近河谷等更温暖的地区则采用草、竹等通风效果好,易更换的材料。不论砖、木、石,它们都是天然材料,最终都容易还原为土,所以污染也极少。

2.3 理水聚气、节约水资源

聚落选址观察风水,汲取充沛水源,聚落的布局与水源往往有某种联系。宏村就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样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整个聚落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建立灌、排水渠以利于耕种和生活用水,营建聚落内部的水塘、水池、水院,蓄泻生活的地表水,改善聚落小气候,美化环境,同时凿井利用地下水。

2.4 结合气候、改善室内热环境

在整体空间布局时,往往在建筑周围组织形状不等的室外空间,形成室内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渠道。例如皖南传统村落中都设有集会用的广场空间,交往用的街巷空间,以及每户的前院晒场,后园菜地和屋内的小天井。这些大小形状不等的露天空间都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它们除了各自的功能以外,更是村落和住宅内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渠道。一连串组织有序的空间形成自然的空调,利用气流原理自然形成的,不需耗费任何能源和钱财。

3 传统建筑构造措施中体现的生态思想

传统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体系,它的节点都是榫卯构造,如同人的关节一样,能够松动。遇到地震,通过榫卯的松动和木材的延性,能消耗地震的能量;待地震结束,它能部分恢复原位,而使整体木构架不至损坏。

传统村落中的路都采用天然石头铺砌,中间形成许多缝隙,缝隙中都是天然土。这种路面构造,导热系数与城市里整片的水泥地路面相比,夏季温度要低得多。再加上外环境的河流、山林和水沟,所以空气比较凉润。

再比如建筑外墙是热传导最多的部位。如皖南传统民居在木构架的柱外作围护外墙,外侧粉白灰;其内再在木柱之间做一层木板壁作墙内壁,油桐油,有的还贴墙纸。皖南传统民居中这种由砖、空气、木三种不同材质和厚度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墙体,不仅保温隔热效果好,而且它的空气夹层与阁楼上山墙气窗相通,夏季夜晚夹层中的室内热空气,会很快通过山墙气窗散掉。这种外墙,像人的皮肤一样,既能保温,又能出汗,以此来调节房间的体内温度,其生态效应十分明显。

这些历史上所惯用的经验做法,仔细分析,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学习。传统的经验,所产生出的周到构思和创造性的做法,对今天的现代建筑生态设计是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的。

摘要:对中国传统建筑展开了研究,发现其中蕴含了古代人们朴素的自然生态观,总结了传统建筑所产生的周到构思和创造性的做法,通过认识和利用传统建筑中的这些生态思想,对今天的现代建筑生态设计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建筑,生态,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5.

[4]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建筑思想 篇10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筑应以温和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本土建筑因而成为了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所在。越南建筑界领军人物武重义(Vo Trong Nghia),作为新生代亚裔建筑师,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不断地在环保与绿色建筑方面进行着探索。

武重义,1976年出生于越南广平省(Quang Binh)的一个村落中,师从日本建筑大师内藤广 (Hiroshi Naito)教授,2004年取得东京大学的土木工程设计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以环保和越南的气候特点作为设计出发点,运用越南当地的竹子编织技术,带来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建筑作品,不但在越南本土获得巨大反响,更在国际上引领了一股新的建筑潮流。

2.武重义建筑思想的形成

2.1竹子编织的童年记忆

武重义从小在一间竹屋里长大。他的家乡越南广平省盛产竹子,他在小时候就学会用竹子编织手工品。这些经历使他对竹子有了深刻的感情,为他对竹子、蔓藤和石头这类地域性材料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比如武重义在越南昆嵩设计的印度支那咖啡厅 (Kontum Indochine Café),由5×3组巨大的竹簇作为支撑结构,而这些呈倒锥形的竹簇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越南渔夫在捕鱼时所用的一种由竹子编织而成的竹筐(图1)。

1 | 印度支那咖啡厅(来源:http://www.naitoaa.co.jp)

2.2日本建筑思想的影响

武重义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了日本主流的设计理念,对其后来的建筑设计有深远影响。比如他的导师内藤广的“原生形态”建筑观与他日后让竹子结构 “外露”的手法,以及隈研吾建筑的“消失”理念与他研究本土材料的作用,此外隈研吾对材料粒子化的概念和编织手法也在他的竹子结构中有所体现。这些将在后文对武重义建筑思想的分析中加以详细讨论。

2.3越南人文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

越南属热带气候,整年雨量大、湿度高。湿热的气候使越南曾经存在大面积热带森林,但是城市化让这些绿色森林不断减少。如今的越南人民希望在现代城市中寻找热带雨林的痕迹,因此武重义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化,为钢筋混凝土森林增加一抹绿色。

2 | 山罗竹子餐厅(来源:http://www.naitoaa.co.jp)

此外,武重义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建筑节能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被动式绿色技术,减少建筑能耗, 并致力于通过建筑材料的革新改善环境问题,同时解决经济问题。这在后文的建筑案例中也将详细分析。

3.尊重自然——武重义建筑思想解析

“廉价的建筑也可以是美丽的,这些以天然材料建造的建筑,在未来若需要拆除或改建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将是最低。”武重义的建筑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强调建筑的真实性与统一性。他的建筑理念,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1源于自然——对生态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竹子”作为一个重要元素不断地出现在武重义的建筑作品中,这几乎成为他的建筑名片。武重义之所以重点研究竹子,除了受童年时期的影响,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出于对全球环境问题和越南地域特点的综合考虑。

武重义认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主导材料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生产和使用均会带来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温室效应。但是竹子作为越南最常见的一种植物, 在很多方面都具备成为绿色材料的特质。

4 | 山顶餐厅(来源:http://votrongnghia.com)

一般树木至少要10年的生长期,而竹子只有3年左右,并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此外,竹子如果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一方面能节省木材,保护森林,另一方面竹子的需求将会形成产业链,拉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但是,竹子的自然生长尺寸不均,加上其自身缺陷,直接将竹子作为建筑结构材料有一定局限。武重义结合越南对竹子的传统处理工艺和自身生活经验, 克服了竹子的这些缺点。他将竹子用泥浆浸渍并烟熏,增强其耐久性能以抵挡风雨侵蚀和虫蛀;通过热处理把竹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将竹子进行组合来克服其长度、粗细不同的问题。而竹子之间的联系均是通过捆绑和竹楔子、竹螺栓等传统手法,既能降低建筑成本,使建筑更加“自然”,还能体现建筑的统一性和纯粹性。

武重义在越南山罗省(Son La Province)设计的山罗竹子餐厅(Restaurant–Son La Complex),位于山区深处,与外界的联系仅有一条悬崖道路,常用建材无法运到,但他使用了当地特有的材料——石材和竹子。他以当地竹子的普遍生长长度为8米左右的特性为出发点,在尽量减少竹子因加工带来的损耗和浪费的前提下,考虑建筑层高与开间,最终将竹子编织成的梁、柱和石材墙体结合,设计出了这座独具地域特色、与环境完美契合的餐厅(图2)。

3.2回归自然——对环境的关怀和对气候的适应

武重义认为,当前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环境问题,身处这个时代,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他提出既然随着地球人口增多,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无法改变,就应该把建筑“绿化”,建筑的屋面、立面,甚至整个高层建筑都应该被绿化。建筑既是为人而造, 也应当为植物而建。这种理念也是基于他对热带国家的气候分析而得出的,因为热带地区气候全年高温湿润,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绿色三明治”住宅设计(Stacking Green),可以充分表达出武重义对环境的关怀。

“绿色三明治”(又称“叠绿”)是一个为30岁夫妇及他们的母亲设计的住宅项目,位于越南胡志明市。该项目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水平设置的白色种植槽和绿色植物相间形成整个“绿意盎然”的建筑立面 (图3),这样的立面设计配合上屋顶花园能够有效的缓冲热带的强阳光直射、噪音以及外界的空气污染。

在设计上,建筑充分考虑热带地区的通风要求, 庭院、“单间”式的平面设计以及通透的绿色表皮形成了良好的穿堂风。建筑通过精确计算安装设施,使阳光能够充分的从天井照射进来。这些被动式的节能设计大大的降低了因空调和照明等带来的建筑能耗。

3.3建筑的真实性——结构的外露

建筑结构材料的受力性能出色和美观性、耐久性不足的矛盾,导致了 “建筑表皮”的出现,建筑的外观和建筑的内在严重分离,建筑的统一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人们很难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建筑。

但在武重义的建筑中,他又重新找回了建筑的完整统一性。他尊重建筑构造,认为建筑结构和建筑本身一样,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而不应该被隐藏在 “表皮”之下。他的这种建筑思想,一方面基于他对竹子等建筑材料的深刻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他在的导师内藤广(Hiroshi Naito)教授的建筑思想。内藤广的作品多以木结构为主,强调还原建筑的“原生形态”。他在著名建筑——海的博物馆中对木构架的处理方式,与武重义在许多设计中对竹子进行的联接和编织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武重义设计的位于墨西哥的山顶餐厅(Hill Restaurant)中,处理和编织后的竹子在承担了建筑所有荷载的同时,还带来了其他结构或材料所不能的惊艳效果。完全由竹子组成的建筑结构暴露在人的眼前,创造了一个纯粹的竹空间。建筑中起到柱子作用的竹菇由许多竹子绑成一簇簇,它们在一起的不同组成方式表达了不同的受力:垂直的竹簇承受顶部传来的压力,弯曲的竹簇通过其曲线结构支撑屋顶传来的荷载,两组竹菇之间还形成了类似哥特尖券的感觉, 充分展示了这种材料优雅的弧线美(图4)。

4.结语

建筑思想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机构;思想政治;创新

一、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开设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建筑工程监督机构面对于建筑业新的改革形式和建筑施工企业转型的形式,应该做好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迎接工程建设监督新的问题与挑战。在建筑工程监督机构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助于提高工程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思想是行动的基础,通过系统的对工程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光荣性,从内心改变消极怠工的心理。通过思想激励或者是思想上的鞭策,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工程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为建筑工程监督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2、有助于提高工程监督机构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水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提高工程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监督机构的工作的质量和整体的工作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

3、有助于改善建筑工程行业的经营现状和规范行业经营环境。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于工程监督机构规范的实施工程监管工作和严格的实施质量监控并对违规的工程施工作出严厉的惩治上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进一步改善建筑工程行业的经营环境,规范了施工企业的经营状态。

4、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存在的目的就是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无论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好,提高管理质量也罢。最终的目的还是提高办公的效率、提高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二、建筑工程监督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法

建筑工程监督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要用创新的方法去强化凝聚力、调动战斗力、激活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政治工作上的创新,才能赢得物质文明建设上的大丰收和大突破。只有创新,工作才会有生机、有活力。

1、发展是目的,创新是手段。创新首先要在工作方法上创新,从形式上突破。要彻底废除以往那种陈旧的、形而上学的、空口说教的旧模式,要把形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有机的融为一体。确立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制定发展新目标,研究落实整改新举措,在此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结合个人的认识水平、责任程度、素质程度和工作能力等因素,因人施教,建立切实可行的政治工作新机制。

2、变行政命令为效益激励。要把政治文明建设量化法,并纳入政绩考核范畴中,在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的同时,工作上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注重引导,变空口说教为身体力行,工作方法上多一些策略,生活上多一点关爱和体贴,事事处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为群众解决好、落实好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关怀。

3、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好的;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制约机制,靠制度的、法纪的、政治的、经济的各种有效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同时要结合政治思想工作的时代特点建立一个完备的工作体系,上下协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4、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

5、坚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不论何时何地,既不能忽视又不可放松,要确立长期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长效机制,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正确引导强化教育手段,达到自我加压、自我完善全面提高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方法把政治思想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事事处处凸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以确保人们的言行与时代的旋律相吻合。

三、目前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筑工程监督机构的开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是我们为进一步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具体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缺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忽略它的重要作用。由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的运用和管理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的建筑工程监督机构的管理者往往会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实施管理的时候基本上不采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了。

2、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统的实施体制和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能是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那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能就会流于形式;最终丧失了实施的效果和改变了最初的实施目的。

3、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的的精神和评价机制。现如今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以前的大道理和条条框框,应该以创新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从思想上鞭策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的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最后还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价,以检验其发挥的效果和作用。以便于提高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四、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筑工程监督机构中的作用和分析目前它开展的状况所存在的问题。我应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加强的措施,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的为机构效力。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监督机构的管理者应该带头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榜样。管理者作为机构的中坚力量和精英分子,首先自身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开展以后的工作,还对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监督机构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为员工做好带头作用。

2、加强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制度。在监督机构内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先让所有人树立起思想政治意识。让他们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为他们以后开展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建立评价体制。政治思想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创新思想的培养方面。主要的内容有鼓励员工采用新的工程监督方法和研究新技术、新材料对建筑工程的构造质量影响等等。另外还要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因为监督还是要多跑现场,进行现场监督也是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更有效的进行。

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特点及对策 篇12

关键词:建筑行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进建筑行业与职工和谐相处, 保持建筑行业企业的稳定已经成了建筑行业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此期间, 要想促进建筑行业与职工和谐相处, 保持建筑行业企业的稳定, 就必须全力做好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促进建筑行业企业的稳定以及建筑行业职工队伍的稳定。所以, 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行业应当保证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筑行业发展协同进行, 把单位发展和职工思想变化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积淀, 最终大力地推动建筑行业单位三个文明建设。

一、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特点

现阶段建筑行业职工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较强的现代意识、日益增强的趋利性以及日益增强的忧患意识等特点。

(一) 多元化的思想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经不可分割,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意识, 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精神领域呈现拓宽的趋势。一方面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得以解放, 很多思想禁锢被破除。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与外国互动频率日益增加, 西方的文化也随着经济交流一起大量输入我国, 外国的很多文化思潮甚至很多错误的思想同时影响着建筑行业职工,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得社会主义价值观变淡了, 建筑行业职工思想中的糟粕逐渐增多, 这为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 较强的现代意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建筑行业职工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等现代意识呈现出逐步增强的态势, 社会主义新型工人逐渐涌现。

(三) 日益增强的趋利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增强建筑行业职工的现代性的同时, 也极大地增强了建筑行业职工的趋利性, 使得职工的效率意识、盈利意识较之以前大大改变, 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对于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我们也应注意的是, 日益增强的趋利性也造成了部分建筑行业职工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

(四) 日益增强的忧患意识。

现阶段, 由于建筑行业系统的改制, 不少建筑行业职工由事业编制转为合同工, 更有一些建筑行业职工所在的部门被改制为私营企业。以上改革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铁饭碗”意识得以打破。与此同时, 随着建筑行业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 建筑行业职工的住房、医疗由单位的大包大揽转为个人支出, 种种状况都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忧患意识得以增强。

二、加强建筑行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对策

面对建筑行业职工思想的新特点, 建筑行业的政工干部应当采取全新的办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切要职工思想变化规律为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方法, 努力推动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的局面。应该从加大正面教育力度、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纪律约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及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等方面做起。

(一) 要加大正面教育力度。

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定要加大正面教育力度, 适时的进行合理引导, 确保对重大问题统一思想行动。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要耐心讲解, 给职工摆事实, 讲道理, 加大对建筑行业职工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正面教育。要对职工加大形势、革命传统以及民主与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二) 要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的纪律约束。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的纪律约束, 努力实现建筑行业职工的自律。要努力教育职工把积极进取、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 积极主动的接受政工干部的引导与教育, 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建筑行业职工自我负责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三) 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为建筑行业职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具体而言, 应当选择好职工思想品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建筑行业职工营造一种乐于接受的舆论和环境氛围。

(四) 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

在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当采取多种载体来进行。可以把人格作为载体, 通过建筑行业职工中先进人物的事例, 为其他职工树立良好榜样, 使其深受鼓舞并立志效仿。把人格作为载体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可以把文化活动作为载体, 具体来讲, 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 通过开展若干健康有益的互动等等行之有效的寓教于乐的导向载体, 从而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 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除了以上对策之外, 还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建筑行业政工干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然而部分政工干部理论水平不高, 知识储备不足, 认识水平低下。因此, 一定要大力提升建筑行业政工干部的素质。对于政工干部来说一定要具备极高的政治觉悟以及专业素养, 掌握调查研究、文字表达、对外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努力培养自身求真务实的作风,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保持建筑行业企业的稳定, 必须做好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促进建筑行业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 只要政工干部与职工齐心协力, 定能推动建筑行业企业迈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云岩,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 科学教育, 2008年6期。

[2]张国保,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 2008年5期。

上一篇:“小老师”式下一篇:开放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