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共11篇)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1
1.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内涵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运用生态学,进而达到建筑物与环境、人类活动和谐发展的目标就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内涵。绿色建筑设计所建设出的建筑物更加符合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乃至精神需要,是应时代发展而生,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是科学的方式方法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倡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地将施工条件和整体设计有机统一起来,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其还会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融汇生态学、建筑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科学合理地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进而做到无污染、低消耗,使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因地制宜十分常见,主要是说建筑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一致。所以设计过程中就要以当地的地貌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2
在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可以从它的审美效果上体现出来。即建筑的造型、功能、结构三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同时需要兼顾与环境的统一及人的心理。本文从高层建筑的平面功能层面、结构稳定层面、环境心理层面对超高层及高层建筑体型设计的影响做一阐述。
1 平面功能对超高层及高层建筑体型设计的影响
超高层及高层建筑和一般建筑物比较的话, 平时的垂直荷载、地震影响与平时以及暴风时的水平荷载就相对变得非常大了, 为了使高层上下方向的质量、刚度、强度的分布均匀, 就要尽可能的避免各层平面形状激烈变化, 力求均一化。
有文献资料指出, 合理的选择楼层建筑平面形状, 能显著降低风对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作用。对于采用边数较多的正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建筑平面的高层、超高层建筑, 同采用矩形建筑平面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相比, 风载体型系数大约可减少20%以上。
因此, 超高层及高层建筑平面布置的理想状态就是选用合理的平面形状、功能相对简单, 上下层空间尽可能统一, 结构体系贯通。
但是近年来,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业主对建设目的的主观需求不断提高。单纯的满足基本功能的使用已经不能达到建设要求。平面布置时, 空间日趋丰富, 功能日趋复杂。很多高层建筑底部需考虑设置大型中庭共享空间或大空间 (影院、剧场等) , 由于上部与下部在功能性质上有所区分, 在中间层改变支撑结构的位置甚至体系的转换 (商住楼) 。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 同时需兼顾建筑在城市中获得良好的“易识别性”和“独特性”。
总体来说, 在现今我们对超高层及高层建筑平面布置过程中, 我们需要处理好功能的使用性, 结构的稳定性、空间的丰富性、形态的美观及独特性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体型完全是使用幕墙体系塑造, 摆脱主体与体型脱节的尴尬局面。
2 环境心理对超高层及高层建筑体型设计的影响
2.1 使用者的舒适
对于高层办公建筑, 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是永恒的话题。依此观点, 意味着需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 使建成的环境与生物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目前, 把绿化引进室内已成为一种时尚, 树木、花草能调节空间中光和影, 提供幽静的场所, 使人精力充沛。随着中庭与高层建筑的结合, 打破了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的封闭与单调, 近年来又出现了在高层塔楼的中间开敞空间进行绿化, 沿高层的外表面布置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 用于遮荫、绿化。较大的空间可有效降低空间封闭对使用者的压迫感,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小环境, 配合空调系统使室内空气对流更加自然。
2.2 周边环境的协调
高层建筑往往以其宏伟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 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所在城市区域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从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 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来讲, 高层也起到地标的作用, 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避免过分的夸大和突兀以及锐角边正对其它建筑等, 降低建筑本身对周边影响。
2.3 型体处理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表现, 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二者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 总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 在设计中表现为对建筑尺度的处理。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即裙房、主体和顶部, 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 在近人尺度处理中, 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人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 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 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 应用工程实例
建成于1988年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共70层, 楼高315米, 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由著名华裔建筑师贝幸铭设计。建筑底层平面为52mx52m的正方形, 上部造型为由正方形对角线划分出来的4个三角形所形成的参差收分体量, 节节高升, 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 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从环境心理上, 因为大厦尖削的外形像个三棱的刀, 会切去阴阳之间微妙的平衡, 殃及尖角对应的邻居, 这引起了许多反对之声。这也是很多超高层和高层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共同面对的问题。
再就瑞士保险总部大厦而言, 为了能够以更合理的方式使用能源, 使其热量损失、结构自重及地面绕流达到最小, 从而实现自给自足的节能式建筑, 此建筑采用了一种更加合理的流线型建筑外形。
从实际功能考虑, 这个方案具有三方面的优势:其外形不会引起迎风面的空气回流, 不加重向下的气流, 因此它能保护周围的环境, 这一点对于保持伦敦城的古街道及小巷式的格调非常重要;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较为平稳, 减少了其表面的热损失;分压系数减小的结果便是建筑表面所需承受的压力变小, 这就使得在建筑外部设置抗风级别较高的灯成为可能。
另外, som事务所涉及的沙特阿拉伯国家商业银行大楼是一栋刀层高, 平面呈三角形的高层建筑。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环境, 建筑外墙呈封闭状态。外墙上没有传统的密密麻麻的窗口, 而取而代之以三个巨大的顶口。洞口内的楼地面形成园林绿地式的内部空间。把办公室从里面边沿退缩到形成空中绿洲的洞口中, 并围绕中心风塔布置, 使湿热空气向上抽拔。光线可以进人中央天井, 洞口相当于巨大的遮阳, 可以避免阳光直晒及沙摸地区的热风直接吹袭, 还可以借此散热。各层办公室面向天井开窗, 不在外墙上直接开口, 以取得良好的气候缓冲作用, 并以厚实的隔热墙体将空气调节得负荷降低。可以说此建筑完美的将建筑造型设计和绿色手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 一个优秀的超高层及高层建筑的体型设计, 不单单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虑, 还要努力做到需要功能、空间、使用、体型的四个要素的统一, 并且应充分处理好预期周边环境的关系, 以达建筑物造型设计完美、实用功能齐全之目的。
摘要:超高层及高层建筑在一个城市中往往相对本身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其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物质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 还能表现出该地区的精神和审美标准取向。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不再仅仅是配合功能, 而是与建筑功能一重要。
高层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探讨
1、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期间,高层建筑在城市用地紧张的背景之下,大量涌现出来,这些高层建筑具备了造型新颖、功能丰富的有优势,并且这类建筑的修建也充分的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繁荣以及一个国家的进步,给予城市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但是高层建筑由于自身过高的修建楼层,对于整个城市所呈现出的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景观环境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一个城市的发展并非是一味的求快、求繁荣,而是要保持协调,做好布局,只有具有空间协调性的城市,才能够持续的繁荣。下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的规划以及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2、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修建期间,所表现出的规划以及布局,对于整个建设工作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也同样对于整个城市所表现出的布局以及城市氛围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美化城市结构、丰富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和规划,要重点避免建筑对于城市结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1)超高层建筑数量。
城市中所呈现出的高层建筑,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但是这类建筑本身不能够大量存在。对于城市来说,超高层建筑本身在收益、效益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主导型,并且其所表现出的体系、高度等对于城市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尤其是对于周边居民的采光来说。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针对超高层的建筑数量加以掌控。
2)高层建筑的密集程度。
高层建筑的合理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所表现出的用地压力,进而使得空间得以更好应用,但是如果说高层建筑过多的密集在一个区域,那么就必然会导致环境、交通等受到恶化影响,无论是办公、生活都会受到干扰,还会带来交通的拥堵。例如,现代城市所出现的光污染现象,便是由于大面积玻璃幕墙所导致,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对于高层建筑布局进行掌控,避免过于集中,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3)建筑与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在商业发达,地段繁华的区域,其特殊的客流量造成本身交通荷载大,而高层建筑会更加影响该地段的交通,因此,要控制该地段的高层建筑层数和数量,在规划设计时要与街道和其他建筑相互协调统一,必要时扩大街道的通行能力。
3、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1)高层建筑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现目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开始朝着更加新颖形式的结构和方向进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所表现出的机构形式越发的复杂,尤其是其中的平面形态、竖向形态等所进行的布置和衔接也更加的复杂。在这一状况之下,大量不规则、非常规形式的建筑平面开始被应用到了高层建筑结构之中,这主要是缘于计算机技术使用便利型,才为各种建筑形式的应用带来了理论分析以及支撑依据。此外,不断发展的材料技术,也同样为高层建筑建筑的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在当前社会越发重视绿色、经济、节约、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对于城市本身所表现出的环境和生态稳定带来了影响,还对于周边居民的日常说话带来了干扰。那么在绿色建筑执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引起重视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以人为本,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需要全局的参与,并非是高层建筑中对于某项绿色技术加以使用那么就转变成了绿色建筑,而是需要在前期的策划、后期使用等时期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技术推广;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南北方温度、气候不同,人文条件、文化差异,会造成同一风格的高层建筑在北方可行,但是在南方就不可行,所以不能盲目的照搬建筑风格和类型,需要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当地气候、风土人情,做到设计因地制宜。
3)建筑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把握,主要原因在于建筑物不同于人,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需要各部分相互的协调统一。要做到尺度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尺度关系入手:第一是与城市尺度的关系,高层建筑体积大,建筑高度高,是城市的重要组成,也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因此,建筑的尺度离不开城市的尺度,要与城市尺度协调统一;第二是建筑尺度,即建筑本身的尺度,设计师做到均衡,需要从建筑的组成来调节,高层建筑由主体、裙房和顶部组成,这三部分的尺寸需要一定的比例来均衡建筑的整体尺度,然后就是各个组成的细部尺度,层次、等级划分要细致、协调;第三是近人尺度,这是容易被人们所观察和直接看到的,比如出入口的尺度,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尺度要适宜;第四是道路尺度,也是近距离的感知,需要考虑行人的舒适度来确定尺度。
4)重视节能设计。
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集度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时往往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建筑节能,意识淡薄,往往造成高投入,低回报,高耗能,低效益。对于建筑节能设计应排在第一位,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筑的朝向和位置设计,要满足日照要求,建筑的南向开窗面积要大,北向东向的面积要小,这样才能采集更多的光线;第二,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屋内的一部分热量从窗户消耗掉,一部分从墙体散发,在选用窗体材料时要选择隔热性强、导热系数低的材料,而墙体材料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层或者对墙体材料进行加工,用一些保温性能强的材料做复合墙体,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5)高层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防火、抗风、配电、电梯、防雷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建筑内部设计要通畅,便于逃生,应急照明系統的配置可以在发生火灾时给人们帮助,防火门、安全分区的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建筑越高,水平荷载越重要,风荷载是影响水平荷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高层建筑的防风设计。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两套供配电,且两个电源由两个电厂供应,还要来自两个不同区域的变电站,一个来自于建筑所在区域的变电站,一个来自自配发电设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本身作为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其所表现出的主体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所表现出的协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严格的遵守生态、绿色、安全、节能、合理等几个方面的原则,并且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之后。也就是说,高层建筑本身的设计工作,要和规划工作之间密切配合,进而达到科学合理,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瑞宏等.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J].工业建筑,2009
[2]曹丽新.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小议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论文 篇4
减少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和优化日光的使用是高层建筑设计时的资源节约型目标之一。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日光的直射对人视觉舒适度的不利影响以及减少热能的消耗来减轻高层建筑的制冷压力,往往采用被动日光技术来对建筑物中直射的光线进行控制。下面来介绍几种较为先进的日光采集系统:1)通过提高单位面积进光区域内有效日光量,来减轻对阳光辐射产生的制冷负荷,从而减少了建筑物的能耗;2)为了能在不增加窗户周围的阳光强度且能使其到达采光更深的工作区域,可以通过阳光发射到屋顶平面来完成;3)仔细设计阻挡阳光直射的系统,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导致的眩光和温度不适。设计的难度在于每天和全年阳光位置及获得的不断变化。自然采光的建筑无论设计得多好,只有在日光有效利用和代替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才能节约能源。当然,进行采光设计时,可以在人工照明节能和少量增加阳光热量获得之间寻求平衡。我们可以完善座位和工作平面规划,通过更好的窗户和立面设计来减少眩光,获得自然采光。研究表明,太阳光的适当获得和开阔视野可以提供一种舒适感。然而,为保证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用者应该可以控制光线的数量和质量;设计者需综合考虑能耗、背景光线、屋顶灯和窗户的自然采光等因素,并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视觉环境。
2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1)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构造柱是否已经设置在了大厅的四角和外墙的转弯处,且位置是否正确;此外,还要注意山墙和纵墙的交界处是否设置了抗震构造柱和是否用构造柱代替了砖墙承重等问题。2)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者资料不全。在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施工是不可取的。若没有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时就缺少了必要的依据,对此我们要注意以下情况:在设计方案会审后或者规划设计阶段便直接进行设计施工图;在扩初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3)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的设防等级,不能任意的提高或者降低设防等级,前者会造成工程投资超支,后者则会影响整栋建筑的安全性,不利于抗震。
3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设计
1)人员疏散困难设计。众所周知,高层建筑往往是人群分布密集的区域。如果发生火灾,除了消防专用电梯之外的其他电梯必须马上降至底层暂停使用,这样人员的疏散必须通过楼梯,大大延长了疏散的时间和增加了疏散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人员疏散问题。2)火灾蔓延迅速。由于超高层建筑中存在许多可燃物,它们形成了许多纵向烟筒。当火灾发生时,这些烟囱的拔风抽力效应可以促进火焰及烟气的蔓延,高度越高,抽力越大,这种效应就越强烈。超高层建筑的烟筒效应是最难防范的,虽然可在管道内设置一些防火阀,然而这些防火阀可能出现控制失灵、无法严密闭合等情况,从而导致有火溢出直至延烧。3)火灾扑灭问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就会遇到建筑周围场地小或者登高高度受限等具体问题。另外,如前文所述,高层建筑的火势蔓延迅速,也增加了扑救的难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中必须充分重视消防问题。只有全面考虑高层建筑中可能出现的消防问题,并在相关设计中消除这些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才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根本目标。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5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初探
5.12汶川大地震中,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地震灾难警示人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进行了阐述.
作 者:张学智 作者单位:中房集团张家口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24)分类号:关键词:高层建筑 抗震 结构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6
众所周知,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中建筑物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于这种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而言, 其确实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发展的一些困扰, 但是为了更好的促使高层建筑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的服务,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是极为突出的。
1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原则
基于高层建筑设计工作而言, 要想促使绿色建筑设计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和价值, 必须要首先把握好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应用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协调性原则。绿色建筑设计要想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较好的价值呈现, 必须要首先遵循协调性原则, 这种协调性主要就是指要求各类绿色建筑设计手段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都需要和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组成部分具备协调性, 尤其是要避免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2) 环境保护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充分应用还需要切实遵循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原则, 这种环境保护原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要求所在, 其主要就是指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影响周围环境的各个因素, 并且还应该通过恰当的手段来优化和完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提升其绿色化效果。
(3) 节约性原则。高层建筑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耗比较突出, 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就应该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节约性原则,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优化能源以及资源的应用, 杜绝浪费问题的产生。
(4) 舒适性原则。高层建筑设计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较为可靠地服务, 从这一方面来看, 提升高层建筑的舒适度也就成了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绿色建筑设计在这一点上同样具备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和价值, 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其实也就是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 需要在设计中充分关注设计结果和具体表现能够给建筑物居住人员带来的影响, 进而才能够发挥优化效果。
2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现状分析
在当前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中, 设计人员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也发挥出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从最终的应用价值以及面临的限制来看,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比如:
(1)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存在认识偏差。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高层建筑设计人员意识不到绿色建筑设计意图,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得认识存在偏差, 往往仅仅针对高层建筑设计的表面进行设计优化, 没有切实表现出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大价值, 单纯的采用绿色植被进行高层建筑的布置很难发挥出最强的作用效果。
(2) 相关评价体系不健全。基于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来看, 当前其之所以得不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主要就是因为具体的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完善, 无法针对高层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表现进行评价, 进而也就难以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和效果, 这种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同样也是今后需要改善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激励政策不完善。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增加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 但是这种成本的增加从整个高层建筑的应用全过程中来看, 其积极作用却是极为突出的, 因此, 如果设计人员把目光集中在这种成本增加上的话, 就难以提升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 影响其应用效果。究其根源, 主要是和相应的激励政策不完善存在着密切联系, 设计人员意识不到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的重要价值, 也无法从具体的经济效益方面和自身进行挂钩, 进而导致其忽视了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阻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发展。
(4) 技术层面存在缺陷。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还会受限于技术层面的影响和干扰, 这种技术层面的影响主要就是指相应的绿色化技术手段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优化和升级, 难以满足于高层建筑设计的需求, 即使存在一些比较高效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也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 进而也就限制了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创新性不足。
3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要点
虽然在当前我国现阶段的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中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并不是特别的成熟, 也存在着较多的限制性因素, 但是其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却是比较理想的, 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控制:
(1) 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充分落实绿色建筑设计首先应该从室外环境角度进行充分详细的思考, 确保室外环境能够和高层建筑自身具备着较为理想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避免外界环境中各个因素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的绿色化效果呈现, 同样也避免高层建筑物的相关设计内容危及到外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对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给排水设计就需要进行详细全面的思考, 重点针对废水的排放进行有效地设计, 避免其影响到室外环境, 确保室外环境能够为高层建筑物的应用提供较为理想的绿色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 为了切实提升高层建筑物对于室外各类资源的利用效果, 还需要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布局设计入手进行分析, 比如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朝向的设计就关系到节能表现, 能够降低对于电能的运用, 有效提升采光效率和通风效率。
(2) 恰当设计高层建筑结构。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同样也能够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比如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外墙结构设计中, 就能够较好的设置保温层结构来提升其保温隔热效果, 进而也就能够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 满足于绿色建筑设计中节约性的需求。此外, 对于高层建筑物结构的恰当设计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物空间的利用效率, 避免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浪费, 促使其能够更好的被人们所利用。
(3) 充分运用各类绿色施工材料。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需要从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优化控制, 尤其是要恰当的选择清洁无毒的施工材料进行建筑物的建设, 避免施工材料的应用影响到高层建筑的绿色化效果呈现。此外, 对于绿色施工材料的应用, 还需要从材料耐久性以及强度等方面进行思考, 促使各类施工材料能够在高层建筑中表现出最为理想的应用价值, 这种耐久性的提升同样也是节约资源的一种表现。
(4) 注重绿色植被的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恰当的运用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从绿色植被的有效布置入手进行优化控制, 这种绿色植被的有效布置主要就是指在高层建筑物室内或者是室外环境中恰当的分布绿色苗木, 使之能够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为人们提供较为舒适有效地生活环境, 这也是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手段应用的最终追求所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恰当的运用绿色建筑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 为人们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由此可见, 加强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创新绿色建筑技术手段也就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王丹.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水泥, 2014, 11:239.
[2]邹波.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5, 13:72.
[3]侯珊珊.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10:243.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7
【关键词】建筑造型;功能完整性;立面设计;功能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的设计和建筑造型的设计是不同的两个部分,但是要想做好建筑设计的工作必须要将二者之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筑功能是建筑的核心,建筑造型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功能的实现,同时,建筑功能也为建筑的造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二者之间是血与肉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将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二者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国建筑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一、功能完整性和建筑空间美的表达
人们现代建筑的要求不仅在使用功能上,同时还要求满足美观、实用和安全,这也是现代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只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而没有美观程度是不可取的,反之只有漂亮的建筑外观而达不到人们的使用需求也不符合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因此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有效结合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相比以往的建筑人们更加看重建筑内部的效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功能完整性,是在建筑功能达到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而建筑的空间也包括内空间和外空间两部分,现代建筑的建筑空间还要求表达出动态空间的效果,将内空间和外空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人们在使用建筑时,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一种建筑美,从而更好的展现出优秀的建筑设计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二、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建筑单体立面的设计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于建筑的体型组合不是固定的,因此要体现出建筑美的需求在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整体性更好的表达出来,一方面是建筑整体的外部形象,一方面是建筑内部构成的形象,要把握好建筑构图的规律,比如建筑的统一性、均衡性、稳定性以及韵律尺度等。建筑体型的组合类型可分为单一体型和组合体型两种形式。第一种体型指的是建筑的整体的形体,而第二种是指在建筑整体形体下的一些列组合形体。组合型体又可分为对称形体和不对称形体两种,对称的组合相对较为严谨、庄重,从视觉上来看稳定性相对较强,而不对称的组合形体则相对较为自由,更能够体现出建筑生动活泼的特点。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建筑立面是表示建筑物四周的外部形象,设计时要注重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虚实对比、立面线条、立面色彩与质感、立面重点和细部的处理。
三、从建筑功能本位来看
建筑空间总是要有具体功能使用要求的。建筑的样式和种类各不相同,这种差别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是功能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谓建筑造型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同时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此,研究建筑造型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就必然要探求功能与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筑是由基本的单位空间构成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都要适合一定的功能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由于功能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造型。此外,建筑功能的合理性由房间之间的组合来决定。不同类型的建筑,其功能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其内部空间的组合形式也不一样。这说明建筑功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从而表现为造型追随功能这一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同样,建筑功能与人类社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看待建筑的功能要用发展的眼光。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功能的发展和变化是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与空间造型之间的对立、统一,而这也成为促进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功能在建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造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新的时要求新的空间造型,这种造型不仅适应了新功能的要求,反过来也促进了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一起构成建筑发展的两个环节,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建筑向前发展。
四、从建筑造型来看
建筑造型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者是设计理念,对于建筑作品来说,外形和内容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充实的内容,而不是单单只表现在形式中。
建筑功能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建筑设计需要在表达出建筑功能的同时,也要传递出一种信息,从而与人们产生共鸣。世界上很多的优秀建筑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特色,从建筑的本身来看,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建筑所带来的基本功能,而是形成了一种景观、一种标志,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很多时候,人们在提起的时候,往往不只是想到建筑的本身,而会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这也说明了建筑内容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五、从建筑审美取向来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和使用的建筑都必须同时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由于设计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但只要为人服务的建筑都不应该以此为借口而不考虑建筑本身最起码的精神需求。
六、从建筑技术手段来看
建筑的功能是先验的,具有含混而丰富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功能建筑是不存在的,也根本不存在无功能的建筑。同时,造型本身具有自己的构成规律和法则,具有自觉的独立审美特征,即使功能性很强的建筑也不例外。在讨论功能和空间的关系时,我们已经具体地分析过一定的功能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造型。然而,能否获得某种造型的空间,还是要有合理的功能、科学的结构、真实的材料和精湛的技术作为保障。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所需要的空间造型就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功能和空间造型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又表现为功能和技术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又可以说是目的和手段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七、结语
在建筑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建筑更好的实现了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结合,并且在技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在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也有了一套独特的设计理念,作为建筑设计者,我们要更好的发扬出自身的建筑特色,同时借鉴西方的建筑设计的优秀经验,从而做出更好的、更具代表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贺显杰,孟祥圣.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8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建筑的种类和样式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态,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建筑施工给人们带来生活变化以及多种优势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工程污染,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入绿色施工理念,这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建筑理念;应用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并且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的加快,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加入绿色施工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的主导趋势,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大的空间。绿色建筑施工已经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在全国建筑中得以实践,并且不断的加以完善。
1 对绿色施工理念的理解
绿色施工在绿色建筑过程中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建筑、人以及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并且对三者也进行不断的优化。绿色建筑体系是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方式,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依托,使用绿色技术,达成绿色环境指标,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理念,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消耗,减少这些污染给环境造成的负担和影响。根据笔者的市场调查可以看到,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的过程中,50%以上是用来建筑各种设施,并且在建筑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能耗。因此可以说建筑行业与现今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以及电磁污染等等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建筑固体垃圾给人们的生活也带去了多种不便。为了对上述污染状况进行改善,给人们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就需要秉承绿色建筑理念,它主要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无论是水资源、土地资源还是木材资源等等,并且减少对空气以及人们生活造成的污染现象,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较为健康的,能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2 传统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在选址上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建筑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建筑选址,那么在选址过程中若是没有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建筑物未来使用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就会出现种种事故,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工程质量。在以往的工程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图纸进行施工,并且在设计单位没有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随意改变设计的情况,以此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工程隐患。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的遵守已有的工程建设规范,以此因为操作质量不高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问题,并且施工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给施工程序造成很大的影响。
2.2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耗能
建筑过程中节能需要从全过程的角度对工程建筑进行设计,这也属于关键性环节。但是现在一些节能设计不能和设计标准相符合,无法满足设计标准,这样建筑中最后的节能目标就很难达成。在施工中主要的耗能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是水泥以及钢筋等等建筑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就是水资源以及电力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市场调查可以看到,建筑能源的消耗非常大,通过文章作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建筑施工阶段中,整个生命周期内,能耗可能达到25%,尽管在低能耗的建筑中,也会有非常大的能量消耗。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屋面,墙面的保温工程施工中,并没有按照原有的设计进行生产和施工,经常出现墙体外部保温材料脱落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屋面漏水情况的出现。
3 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对绿色施工方管理规划的优化
在整个施工工程中,若是从绿色建筑施工的角度上分析,主要有四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分别是施工的规划阶段,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购买阶段以及建筑施工阶段和最后的验收阶段。只有实施绿色的施工方式,对于施工方案进行总体上的规划,不断的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性监督才能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才能实现绿色施工。在工程管理规划上,要考虑到用户的长远利益,并且建立起绿色建筑的目标,随后选择污染小,低耗能的建筑方式方法。例如,在钻孔桩以及水磨石的建筑施工中要充分的考虑怎样做才能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才能让污水被彻底的排除,并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如何让噪音降低到最小,在钢结构的建筑中要除去锈蚀,墙面饰面的打磨要减少粉尘,在焊接过程中减少产生的光污染现象,这些都需要在管理规划中全面的体现出来。
3.2 施工的节能和节地措施
施工过程中,由于规模的影响以及一些建设的临时设施等等都需要扩大土地的.使用面积,例如,修建临时的工程,临时的现场作业基地以及临时的建筑办公室等等。无论是工程占地面积还是其他方面的占地面积都需要用最低的面积使用标准去设计。基本所秉承的理念就是平面布置更加合理,并且能够满足建筑或者办公的基本需求,能够使施工人员进行文明的施工,尽最大努力的减少工程中废弃地的使用和死角的存在。在临时使用土地中,有效使用率需要达到90%以上。例如,对于施工现场的围墙可以使用连续性封闭的轻钢结构,制作出围挡墙体,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建筑工程垃圾的存在。
关于建筑施工节能。首先,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上的技能,这种节能措施主要是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中的能耗,并且按照施工组织,不断的推出节能施工技术,例如,选择变频技术进行节能施工,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电能。在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节能型的油料,油量的节约不仅仅是工程成本的节约,也是能源和资源的有效节约。
3.3 施工中的节水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节水措施是常用的一种绿色建筑方式。首先,基坑降水方式。这种方式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是使用基坑降水的方式对地下水进行抽取,然后将水用在施工中,另外也可以使用动态的降水方式,例如,配合止水帷幕的方式。其次,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在对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进水定额计量的方式,不仅仅在生活用水方面进行限制,也需要在建筑中不断的提升节水器的配置比率,这样能够达到一定的节水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绿色建筑理念入手,对以往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现如今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具体施工中的运用方式。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提升建筑的绿色程度。
参考文献
[1] 唐景林.建筑铝铝膜板在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 (22).
[2] 魏卫涛.浅析如何实现建筑绿色施工动态管理工作[J].低碳世界,2015(21).
[3] 肖鑫斌,孙雷,汪永通等.建筑绿色施工精益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08).
[4] 陈晓引.建筑绿色施工及其实施的关键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9
摘要:随着科学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楼不断崛起,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本文就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
就目前而言,在满足相应设计规范,实现预定功能的前提下,电气设计师对同一或同类建筑可能做出多种配电方案。各方案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在很多具体工程中,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配电方案的合理性、灵活性、实用性等优点不可能同时兼备,但我们可以在设计工作中认真总结,广泛交流,统筹兼顾,扬长避短,力求做到最优。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采用一切可能的、恰当的技术手段,在数量上、质量上满足各种用电设备在正常事故状况下的不同用电要求,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同时考虑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1.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的专用馈电线路,以及蓄电池和干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由两线路供电。必要时采用不间断电源(UPS)。
一级负荷:一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或中断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者。
1.2 二级负荷: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产生较大损失的负荷,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等;或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的用电单位正常的工作负荷,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或中断供电将造成秩序混乱的负荷等。
1.3 三级负荷:三级负荷为不属于前两级负荷者。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2.电源及供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除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外,不应按一个电源系统检修或者故障的同时另外一个电源又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设计。需要两回电源线路的用电单位,应采用同级电压供电;但根据各级负荷的不同需要及地区供电的条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供电。供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应多于两级。高压配电系统应采用放射式。根据负荷的容量和分布,配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
3.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的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二、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应遵循稳定可靠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分层分布式原则、独立原则、分散和灵活开放性原则等。要保证供配电的稳定,宜选用技术成熟且通过国家检测检验机构认定的,经过现场运行考验的综合保护与测量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执行国家和行业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等;系统的各种接口规约应逐步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对特殊的通讯规约应具备详尽的规约文本,并通盘考虑直流系统及计
量系统的建设;分层分布顾名思义即按不同的建筑楼层进行分布,以充分应用现场总线等通讯技术楼层内数据交换问题;由于供配电系统的特殊性,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也相应独立,不能依赖于其他的控制设备,而应设置专门装置;单元之间的装置需要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向全分散全下放化过渡,结构平台应灵活方便系统扩展且具备与建筑自动化其他系统集成的能力。
三、高层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1.负荷等级的计算。负荷等级的确定应按有关规范进行,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负荷等级也可按以下确定:一级负荷包括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及地下室的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二级负荷包括部分客梯电力、生活泵电力;三级负荷包括一、二级负荷以外的其他用电负荷。
2.供电电源。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合理性,要求根据负荷等级采取相应的供电措施。各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满足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对高层建筑来说,一般没有特别重要负荷,且一级负荷容量较小,因此采用两路市政电源供电或一路市政电源加应急发电机组供电均可满足要求,后者在工程应用中较为常见。供电电源采用一路独立的l0KV 高压电源,由市政区域变配电站引入至小区首层开关房.低压配电电压采用380/220V。设置柴油发电机,以确保消防设备用电。
3.变配电所的设置。一般应根据负荷容量、负荷分布以及建筑物功能分区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专业协调确定变配电所的位置以及数量。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容量选择,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取70%~85%。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不宜超过200m,当供电容量超过500KW,供电距离超过200m时,宜考虑增设变配电所。只要条件许可,变配电所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从而简化了配电系统,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线缆的使用量,降低因线路造成的电能损耗.由于首层空间的商业价值比较高,一般高层建筑的变配电所设于负一层,便于通过地下停车库的车道运输变配电设备。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对于高层建筑,其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一般做如下设计:高压系统采用一路l0kV 高压进线,结线型式采用单母线运行方式;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型式,每台变压器对应接一段母线,母线段之间采用母联开关联络,正常情况下各段母线分列单独运行,母联开关打开,当其中一台变压器故障退出运行时,母联开关手动合上,由同组的另一台变压器保证部分重要负荷的供电,当故障的变压器恢复供电后,母联开关自动打开,恢复正常运行方式。母联开关与进线开关应具有电气联锁功能并加机械联锁,以防止电源倒送。变压器低压侧设置应急母线段,由正常电源与备用柴油发电机电源经双电源切换开关向该母线段供电,以保证应急情况下一级负荷的供电,双电源切换开关设有电气和机械联锁,防止发生向市电反供,消防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供电,在末端配电箱切换。
5.电能计量装置。商业用电采用高压计量,居民用电采用低压计量到户。商业高压10kV 进线侧装设专用计量柜,安装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变压器低压侧不同用户的供电回路分别装设有功电度表,监视仪表根据供电部门及建设方要求设置。为了方便管理,一般商铺分户电表集中设于每层电表间或配电间,住宅用户采用一户一表,九层以下(包括九层)的住宅楼,电表箱可集中设于首层电表间内;九层以上的住宅楼,电表箱分设于每层的电井内,为方便管理可设置远程抄表系统,梯灯及电梯用电单独计量,由住户分摊。
6.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按照需供电的最大稳定负荷,计算时分别考虑消防情况和非消防情况下必须保证的电源容量,取其较大者。当市电中断时,柴油发电机组应立即启动,并在15s内投入正常带负荷运行;当市电恢复时,机组自动退出工作并延时停机。
四、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就应该贯彻经济、合理、技术和材料先进的原则,仔细斟酌具体的设计细节,保证在建造时可以合理分配各个部件安装到位尽量减少误差达到安全的标准,设备的选择要按地点和位置来进行最佳的配置。在现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最主要的是在建造完成后使用时的安全。因此,在对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其负荷容量计算是否准确,供电电源选择及变配电所布置是否合理,供配电系统是否经济,运行是否能保持稳定、安全等方面,将决定其最终成果的优劣。
参考文献:
[1] 王磊.浅析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要点[J].山西建筑.2007(09)
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对策 篇1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各地建筑也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通过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建造智能建筑,不断提高生活及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在智能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建筑设计是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环节,其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建筑设计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探究了如何通过不断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加强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管理,以促进智能建筑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特点;功能;设计措施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突破发展的新方向。现代智能建筑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砖石结合体,它使得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普通建筑增添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成分。在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为了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法,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智能建筑的功能和设计特点。
1.智能建筑设计的特点
智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理念决定的。智能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原则,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为主要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具体来说智能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点特征。
1.1节约性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资源的消耗。主要来说应当避免或者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以通过研发新能源或者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对采光的优化设计来充分利用太阳能,改进建筑的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人性化
智能建筑的设计旨在为用户构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应当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便调节建筑大厦的各种设施如室温,湿度,给排水等,保障良好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智能建筑的设计还应当注重提高大楼的整体工作效率,如配备良好的网络通信设施来保障商业的需要,同时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沟通。
1.3适应性
智能建筑的设计应当能够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这要求智能建筑能够在已有的环境中对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改变,同时在该过程中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工作,表现出适应性。
1.4安全性
为了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室内信息的外泄,有效保护室内信号系统免受干扰,智能建筑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促进设备使用率的提高。一旦系统出现故障,相应人员应当尽快排除故障,维护系统安全,尽可能减少因故障而导致的影响和危害。
2.智能建筑设计的主要功能
2.1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智能建筑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其中的智能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建筑内部的信息传递,而且可以实现室内与物业管理的信息沟通。
2.2统一的控制能力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设备的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扩展设备空间。智能建筑所实现的统一控制不仅包括现有的电力空调,防灾防盗系统,而且包括未来可能加入的设备或系统,同时还能够实现以建筑物为最佳控制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
3.智能建筑的内部设计方法
3.1地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以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具体环境来选择相应方法。其中,架空地面的优点在于布线方便而且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因此适用于旧楼改造,然而随之带来的地面高度差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
3.2墙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不仅可以进行隔断,还可以在墙面上做出线口,在墙内空间中还可以配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措施。
3.3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建筑的天花板设计中,应当完善其照明,送风,出风,烟感以及相关的走线和出口任务。
3.4专用控制室的设计
关于专用控制室的设计方法,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央控制室。第二,电视会议室。 第三,咨询中心。
4.智能建筑的外部设计方法
为了突出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特点,设计师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设计手法,调动相应的设计建筑经验,以期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宜人的外部空间。具体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在建筑设计中,内外空间是统一的,设计师应当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产生相互渗透和相互延伸的效果,为空间创造出连续的意境。具体可以参考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借景和对景
手法。
4.2空间的层次和序列
设计师在思考空间的层次设计时,应当采用空间导向来完成序列的高潮和过渡,最终实现丰富而有秩序的外部空间。
4.3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在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同时,还需要具备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
5.智能建筑融入途径的构建
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在智能建筑中,景观意识融入空间的具体途径。
5.1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设计师应当借助建筑的限制与形状,在环境认知与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最终实现建筑与景观在空间上的结合以及形态上的协调。
5.2基于感知的空间体验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加强观察体验与设计实践的结合,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发现并了解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的关联,提高设计修养和设计能力。
6.总结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建筑作为高科技的体现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时,也对相关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设计师应当统筹规划,在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后进行综合设计,最大限度地确保智能建筑相应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默.智能建筑的节能对策[J].民营科技,2013,(2):236,115.
[2]陈锐.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J].建材与装饰,2014,(27):116-117.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篇11
高层建筑体形庞大, 如容积率过高, 相邻建筑互相遮挡、不通透, 形成大面积阴影区,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市中心人口膨胀、交通拥挤。除此之外, 近些年由于设计者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贪大求高, 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立面形式和使用功能上, 而往往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筑设计节能意识淡薄, 造成高能耗、低效益, 浪费巨大。
所谓建筑节能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节能, 且由城市的综合环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 因此, 高层建筑的设计者必须重视建筑节能。
1 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基础
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 阳光有着巨大辐射能量, 在寒冷地区人们十分珍惜阳光带来的温暖。据有关资料分析, 地球每年接收的能量有60亿亿千瓦, 这么大能量弃之可惜,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本身就是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 阳光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影响, 对建筑的节能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寒冷地区城市规划应注重应用日照原理, 合理的确定建筑位置与朝向, 使每幢建筑能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能, 因此, 建筑的方位与节能有着直接关系。如, 在北纬40度~45度地区, 冬天建筑的朝向所得到的辐射能量几乎比夏天多两倍, 而在夏天东、西向所得到的能量比南向多2.5倍, 不同朝向, 不同季节, 建筑物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热能量不同, 热损失也不同, 尤其是在冬至前后, 由于太阳高度角低, 房间所接收的太阳光线的面积比夏天多得多。在确定建筑的方位时首先应考虑环境情况, 按其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响图, 以确定冬季每天的日照时间, 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 在满足采光条件下, 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 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 减少热损失, 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
2 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外墙是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 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不同于砖石结构房屋, 前者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承重, 因此, 围护结构属于填充材料, 为了减轻荷载, 达到保温、隔热要求, 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 目前在寒冷地区常用的墙体做法有: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但存在问题较多, 节能的效果仍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围护结构的材料布置分外侧和内侧, 在寒冷地区的同一气候条件下, 由于材料层次布置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效果也不尽相同, 为防止墙体内产生冷凝水, 保温层设在外侧更为妥些。
高层建筑的围护墙体不宜采用外侧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舒乐板、PG板) , 岩棉板等轻质保温材料。一幢建筑的寿命少则几十年, 多则上百年, 材料的应用与建筑整体的寿命应同步。对于轻质的外保温复合墙体, 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 抗震能力差, 易松散, 与结构构件结合不好, 整体性能差。
2.2 不能承受外部装修贴、挂荷载, 如:贴石材, 安装装饰构件等。
2.3 不能承受有振动的凿、刨的装修, 如:剁斧石面层、予留洞、槽易出现冷桥。
2.4 墙表面易出现裂纹。
除此之外, 复合墙体由于框架梁拉、剪力墙的嵌入, 墙体内容易造成冷桥, 是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据测定, 高层建筑所出现的冷桥约占整个热损失的5%~13%, 因此应引起设计者重视, 采取有效构造措施尽可能避免产生冷桥。
进经验。如:美国研制的TB型保温隔热复合砌块;波兰的咬合式保温砌块, 两块组合成320厚墙体, 在空心砌块内填入高效保温材料, 墙体传热系数K=01209~1100W/m2k;芬兰研制的一种空心砌块, 空隙之间填入聚胺脂保温材料, 300厚, 传热系数K=0.25~0.28W/m2k。某些欧美国家50%左右的建筑已应用多种形式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由于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效果好, 又具有一定强度, 避免了轻质复合材料墙体的一些弊端。
3 优化建筑外形及构造是建筑节能的保证
影响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还有一是建筑外围护墙体耗能量较大, 占整个建筑耗能的25%左右。建筑的形体变化是建筑外露面积的主要因素之一, 体形系数越大耗能越多, 国外的一些高层建筑造成圆塔形, 比如美国洛杉矶的好运饭店、法国戴高乐机场候机楼、纽约第三大街53号办公楼都是圆型或椭圆形, 我们知道, 相同的面积, 圆的周长最短, 这样使建筑外露面积较小。因此, 基于能量损耗的考虑, 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宜过多、复杂。二是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也是影响建筑耗能的因素之一。在冬季, 风力对建筑的热损失很大, 增大冷空气的渗透量, 使室内热损失加大。由于建筑某些部位处理不当, 墙体内部易产生冷凝水。因此, 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 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国外普遍推广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于高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 欧、美各国取得不少先
摘要:简要论述了建筑节能与高层建筑设计的“三优”措施。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推荐阅读: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05-17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06-06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10-24
高层建筑的扭转11-25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0-14
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05-09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11-17
高层建筑的一些问题论文11-09
高层建筑抗震问题的感想12-03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