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2024-06-21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精选10篇)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篇1

1 前言

“综合布线”一词源于英语的“Generic Cabling System” (GCS) , 意即通用化的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SCS)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语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 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互为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 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 (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 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 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 不仅易于实施, 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2 布线的意义——“综合”

在建的大楼内安装一套综合布线系统和传统的电信拉线式的网络与电话接入到底有何不同?投入与产出该如何拿捏?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弱电主管很头痛的问题。往往, 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综合”以及“结构化”这两个问题上。以前, 负责弱电设计施工的系统集成商以及综合布线的产品生产商都会着重强调在建筑中, 网络与电话应采用相同类型的8芯网络线缆以构建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由于过于强调端口相互冗余所带来的好处, 以至于很多的开发商及用户片面地认为综合布线就是网络和电话两个系统的整合。而事实上, 很多的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也是这么实施构建的, 但显然, 这不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全部。

回顾以往的智能建筑楼宇的项目, 一栋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要想发挥其真正的“综合”, 而不被后期重建 (主要是业主自主装潢造成的) , 以下的几个特征必不可少:一是承载综合布线系统的大楼建设时用途明确、功能明确;二是大楼需为开发商自用或指定业主长期租用;三是大楼内装修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10~15年) 不会做较大的调整;四是大楼内的业主要求网络等智能化设施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综上所述, 显然目前占据房地产行业大半江山的普通住宅、商业楼宇往往不能够完全具有上述的四个特征, 这也是很多布线厂家针对这三个市场的特点推出了更偏向于“结构化”特色的区域布线解决方案 (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另一方面, 高端综合布线厂家市场的主攻方向及宣传通常定位于政府、医院、机场、院校、星级酒店、知名公司自用办公楼、大型数据中心等高端智能楼宇, 因为只有在这些楼宇中才具备上述四个特征, 其内的综合布线才能大展身手, 才能把“综合”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3 超高层建筑“综合”布线

现代化城市内的超高层建筑物, 往往会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们对超高层建筑物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国家对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 (或34层) 的建筑归入超高层的范畴, 俗称“摩天大楼”, 这个标准显然已经落伍。经统计, 世界10大高层建筑中最矮的大楼也达到了381m (纽约帝国大厦, 美国) , 中国目前在建的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均超过了600m。因此, 我们把超高层建筑定义为超过300m的建筑物就比较合适。一栋超高层建筑, 往往与“综合”紧密结合, 以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为例, 两栋大楼都身具观光、酒店、写字楼、会议、商场、餐饮于一体。显然, 一栋超高层综合性建筑具备前节所讲的四个前提。首先, 大楼的建设其功能、用途明确, 在设计阶段各楼层甚至各房间的用途都做了明确规划 (出租办公部分除外) 。其次, 建筑内的酒店、会议大厅、观光等当然是个长期自用的建筑, 而且内部装修一旦实施, 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 一个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要想长期在酒店、餐饮、5A写字楼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荣誉, 其建设时就预期到未来至少20年的应用, 内部设施可以随时扩展、升级, 这个时候, 一套面面俱到的综合布线系统就必不可少了。

一套设计精良的大楼综合布线, 可以把“综合”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建筑功能综合性:现代摩天大楼涵盖了客房、餐饮、会务、办公、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在各个功能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2) 多系统的综合型:除了涵盖传统的有线网络及电话外,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涵盖日常工作中的视频点播、安全防范、内部对讲联络、无线上网覆盖、背景音乐等各个系统。

(3) 多传输格式、协议综合性:在线缆中传输的信号不仅有语音、数据、图像、音频、视频, 更包含了银行ATM协议、客房管理设备以及智能楼宇设备的LonWorks、Profibus等专用网络协议的传输。

正是由于综合布线在此领域体现出来的多样性, 所以开发商往往需聘请专门的弱电工程师并听从合作的智能化顾问公司的意见。尽管如此, 作为未来某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的直接拥有者, 如何在超高层摩天大楼设计初期就把一套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考虑周全, 也是各个开发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4 超高层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是弱电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的基础通道, 是整个大楼智能化系统的神经网络, 它与各个系统的不同设备相结合, 实现不同的智能化功能。尤其是在一栋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内, 这类楼宇往往拥有60层以上的楼层, 动辄3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建筑面积, 如此规模的大楼, 仅依靠传统的分立化智能系统运营明显是力不从心的。这时, 我们必须借助综合布线, 把分立的智能化子系统“综合、联动”起来, 从而构建一套延伸大楼内部每个角落的“神经系统”。要为一个现代化超高层建筑设计一套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 我们要把与综合布线相关的各个系统罗列出来。根据以往的经验, 一套具有前瞻性的综合布线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系统:

(1) 酒店客房网络系统与电话系统

如今, 除了传统的电话通信要求外, 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入住酒店时关心客房是否提供上网功能。酒店不仅仅是家的延续, 更是办公室的延续, 客房内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酒店、写字楼办公网络系统与电话系统

摩天大楼除了酒店入住客人外, 还需要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系统来支撑众多的酒店员工的日常工作, 更需要为出租性办公楼层做好高等级的网络及电话出口, 这时, 一套高可靠性的办公网络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尤为重要。

(3)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

无线网络覆盖即在摩天大楼的公共场所 (如:咖啡吧、餐厅、走道、门厅、健身房、运动场所等) 以及各个宴会大厅、会议室中安置无线接入的AP (Access Point, 无线访问节点) 点, 是为越来越多的随身无线上网设备 (手机、手提电脑、MP4等数码设备) 提供网络接入的必要手段, 更是解决大型商务宴会网络提供的最佳方案。

(4) 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系统

一栋摩天大楼的弱电智能化工程, 往往有线/卫星电视的施工是一个难点, 这需要综合考虑放大器输出、分支分配器衰减、线缆衰减等各种产品因素以及设计、施工、环境等外部因素, 往往实际效果达不到最佳 (重影、雪花等) 要求, 为了改善传输质量, 必须使用大缆径的同轴电缆, 而且一旦施工就不能改变端口的位置, 这样就限制了大楼装修风格以及家具的摆放。7类线缆的诞生改变了CATV以往只能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的局面, 使得CATV布线的灵活大大增加, 更使CATV系统可以融入到综合布线系统中。

(5) VOD视频点播系统

传统的有线电视以及卫星电视早已不能满足高星级酒店入住客户的要求, 客房内带有一套VOD点播系统, 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酒店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收银系统

POS机刷卡消费, 早已是日常营业收入的主要形式, 遍布于摩天大楼内的各种消费场所, 与大楼内的其他网络系统相比, POS机专用线路更专注于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DECT系统)

在一个庞大的建筑内流动工作, 指令的传达以及接收将是极为头痛的问题, 尤其在动辄五、六十层的摩天大楼内, 传统的模拟式无线对讲机早已不能胜任, 这时, 一套IP-DECT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DECT即为数字增强性无限通信系统, DECT概念的提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由于技术规范不够完善、设备成本偏高等原因, DECT在全球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到了1997年, 随着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和技术规范的完善, DECT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产品。IP-DECT系统结合了IP电话和DECT系统的优点, 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 采用全IP解决方案, 同时支持SIP DECT技术, 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还可以提供更多应用的开发接口。

(8) 数字监控CCTV及安防系统

视频监控在我国大致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 是以矩阵为核心的全模拟视频监控时代;第二代, 是矩阵加DVR/NVR的模数结合时代;第三代, 是以IP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全数字监控时代。目前, 视频监控正在向第四代——智能视频监控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网络通信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监控领域中,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一种趋势。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技术, 通过网络线路传输数码图像, 可为联网报警及远程图像监控提供高效可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动辄数十层楼面, 上千间客房、上千间办公室, 为了保障住客、租户或业主的利益和安全, 监控系统乃至配套的安防设施 (周界报警、门禁等) 一直是摩天大楼建设的重中之重。

(9) 数字网络公共广播系统

采用IPAudio技术的数字网络公共广播系统, 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 是一套纯数字网络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在超大型建筑物内普遍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缺乏互动性等问题。该系统设备使用简单, 安装扩展方便, 只需将数字音频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广播系统, 每个接入点无需单独布线。

(10) 银联收款系统

随着中国银联网络的建设, 越来越少的人带着现金出行, 这就对摩天大楼酒店、商业的收银、付费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套完善的银联POS系统将会渗透到摩天大楼的每个角落, 为日常结算带来了便利。

(11) 楼宇智能化及客房管理系统

酒店的客房管理系统是酒店日常运营中尤为重要的系统之一, 客房管理系统涵盖了客房门禁及照明、空调等节能设施的控制, 传统的客房门禁及楼宇智能设施均通过RS485总线传输, 随着酒店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及控制器被集成到客房管理系统中, 比如服务信息控制、门磁开关控制、识别型节电开关控制、空调系统控制、智能照明控制、消防系统控制等。基于LonWork的楼宇自控设备固化了ISO/OSI的全部七层通信协议, 以及34种常见的I/O控制对象, 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相互操作的控制系统, 它可以把来自多家厂商的暖通空调、照明、消防、安保、门禁、给排水和电梯等设备一体化地集成在这个控制系统中。基于LonWork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结构化布线技术的结合将使布线更加规范化。

(12) 其他子系统

摩天大楼中还有其他子系统可以建立在综合布线的基础上, 比如说会议系统、电子公告牌系统、大屏显示系统、信息指引系统等。

5 超高层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注意事项

在一栋超过300m的摩天大楼内设计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要注意以下五个事项:

(1) 必须考虑到大楼的规模, 单次装修的成本或为天文数字。综合布线系统的大半工程都是隐蔽工程, 将来的更换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采用比普通布线系统更高等级的产品, 为将来的应用留下空间。比如当前, 水平主干考虑采用6A甚至7类以上的屏蔽系统, 垂直主干采用万兆甚至十万兆的光缆。

(2) 核心机房位置的设置, 应考虑综合成本, 放在大楼的中间层面显然对综合布线的主干连接是最为经济的, 但必须要考虑楼板的承重及UPS机房的位置。

(3) OM3万兆多模光缆的传输极限是300m, 对于超高层大楼来说, 这个数字就有一些勉强, 我们在考虑主干时不妨使用可传输500m以上的OM4多模光缆, 或者更好的OS2单模零水峰光缆。

(4) 由于将来多个弱电子系统要通过综合布线来传输, 故主干光缆的数量应考虑这些系统的应用。在如此高的大楼中布置垂直大对数光缆, 其本身的自重将达到惊人的数量。除在垂直桥架、管路中要注意绑扎密度外, 采用铠装的光缆和大对数将改善线缆的自承重能力。

(5) 楼层管理间的设置, 兼顾所连接的信息点水平布线长度不超过90m, 这个问题在摩天大楼的裙楼部分尤为突出, 这对图纸初期的平面布局及桥架走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结束语

综合布线是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底层系统, 是一栋完善的智能化大楼的基础所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超高层摩天大楼中更好地规划、布置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就必须了解各弱电子系统的各项功能需求以及其基本组成和对综合布线的要求, 而这对于开发商的弱电工程师来讲却是庞大而系统的工作。智能设备厂家品牌繁多, 型号各异, 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推向市场, 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弱电顾问公司或酒店管理公司均对弱电有不同的要求, 这对一个弱电工程师就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因此, 当我们着手要为一个超高层摩天大楼设计、规划一套综合布线系统时, 不妨就从上述的布线系统的上层应用入手, 结合注意事项, 通过规划一套结构化的布线系统, 把多个弱电应用“综合”起来, 如此, 一套完美的摩天大楼弱电系统规划就成竹在胸了。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篇2

关键词: 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 传统布线 优越性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61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设计出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节能、舒适、便利和灵活变换特点的建筑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平台的智能化社会,国民经济信息化,信息数字化、全球化,设备智能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主要特征。人类对其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条件和办公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舒适健康、安全可靠、高效便利并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各种信息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建筑,使得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如今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实力的具体象征,也是各大跨国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实力的形象标志。

目前,随着国际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智能建筑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综合布线是一条适应信息时代的建筑物内“信息高速公路”,是建筑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在各国被迅速推广,由于综合布线设计的模块化、实施的标准化,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带给大家诸多便利,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

对于传统布线系统,如电话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等,各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是由不同的厂商实施的,而且各系统采用的传输介质和连接件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连接件均无法互相兼容。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改变办公布局及环境,这时,如果调整办公设备的位置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要改换终端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长久下去,建筑物内就会有许多用不上的旧线缆,而且敷设与维护新线缆时也很不方便。鉴于在线路改造和使用维护上消耗的大量资源,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日益复杂的信息网络线缆的布线。

随着全球经济国际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有一个能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布线方案。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朗讯科技(原AT&T)公司贝尔(Bell)实验室首先研究出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另外还有两种先进的系统,即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和工业布线系统IDS(Industrial Cabling System)。这三种布线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本相同,三者合称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其中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经我国国家标准GB/T50311-2000命名为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综合布线系统以建筑物为平台,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和相关连接器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使话音、数据通信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再进一步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它包括建筑物内及园区的语音、数据及图像信号传输用的所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系统是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通信要求,安装适当的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可以从初期投资与性能价格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如果系统在使用初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且,在不追加任何投资的前提下,今后的若干年内依然能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那么就认为这个产品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从系统的初期投资上来讲,综合布线的初期投资比传统布线的要高一些,但是综合布线把原来若干套互不兼容、相互独立的布线系统,集中为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而且,几乎所有的弱电布线均可由一个安装公司来完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性施工,缩短工期。当一幢建筑物中应用系统的个数逐渐增加,达到2~3种布线时,综合布线方式与传统布线方式的初投资基本持平。如果应用系统的个数越多,综合布线方式的初投特性体现越明显。

综合布线方式性能价格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是上升的,传统布线方式性能价格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是下降的,形成了一个剪刀差,也就是说,布线系统使用的时间年限越长,两种布线方式的性能价格比的差距越大。

综合布线方式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在布线工程的各个环节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实施过程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实施过程比较

综合布线是一种预先布线,能够适应较长一段时间的需求。它是完全开放的,能够支持多级多层网络结构,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现在和将来的通信需要,系统可以适应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综合布线还具有灵活的配线方式,布线系统上连接的设备在改变物理位置和数据传输方式时,都不需要进行重新定位。

综合布线系统有着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许多优越性,除具有布线综合性外,还具有先进性、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等优点,而且在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总之,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所固有的优越性,它已经成为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的通路,是智能建筑的生命线。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在规划和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筑物在今后适当时期的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等条件具备时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篇3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综合布线,蜂窝基站,设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层的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大城市中随处可见,由于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综合布线系统和室内蜂窝基站的设计与施工的特殊性。

1 钢结构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的问题

由于钢结构中建筑可用于预埋的混凝土楼板厚度仅为100 mm左右,远低于普通建筑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而地面线槽的分线盒厚度为75 mm~95 mm,其上、下不仅有ϕ8的钢筋,又有混凝土保护层。从结构要求出发,钢结构建筑应尽量避免在楼板内预埋大量420 mm×420 mm的接线盒。同时,钢结构建筑一般均要采用混凝土一次压光技术,不允许在楼板混凝土施工中过多地预留孔洞和预留线盒,因为孔洞和线盒必然影响混凝土压光的操作面,从而影响到混凝土一次压光的平整度和质量。由于上述两项原因,造成不能采取通常在地面进行线槽预埋的传统布线方式,产生了钢结构布线系统设计、施工的特殊性。

2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内蜂窝基站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孤岛效应”。孤岛效应是因为高层建筑的高度高于通信基站高度或因为建筑结构屏蔽等原因使通信基站信号不能很好的覆盖,无法正常使用。

高层建筑的“乒乓效应”。乒乓效应是指建筑高度与周边宏蜂窝站址高度相当,因此在这个区域内,手机可同时接收到邻近多个宏蜂窝基站信号,且信号强度相差不大,切换十分频繁,时常因切换造成话音断续甚至掉话。

3 实例分析

工程名称:大连世界贸易大厦。

工程简介:大连世界贸易大厦坐落于大连市的金融和商贸中心——中山广场的北侧,是大连的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厦塔楼为54层,其中地下4层,地上建筑高度242 m,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

3.1 该工程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

通过上面对钢结构建筑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化布线方式及在楼板内预埋大量线槽的方式对于本工程均不适用,必须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布线方式。针对上述情况,将通常的地面线槽预埋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具体做法是:将通常的干线内环取消,仅留下外放射的地面线槽及出线栓部分,在楼层走廊处的地面线槽经过变径后伸向下层的吊顶内,由下层的电缆桥架布线至讯井。

具体预埋线槽剖面如图1所示。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地面存在线槽接线盒对结构不利的影响,并解决了接线盒内因强弱电交叉而存在的干扰问题。

地面线槽的出线栓预埋于混凝土楼板内,避免了因楼板内预留孔洞而对混凝土楼板平整度的影响。取消接线盒及内环干线地面线槽,使线槽的清理工作及布线时的穿线工程较容易实现。取消地面线槽的接线盒及相应的附件,布线又为放射式,使整体工程造价降低。另外,考虑到将来信息数增加的可能性,在出线栓预埋时,按每6 m2现代办公工作区的要求进行施工,而在布线时仅按每10 m2一个工作区进行设计。因为只有外放射的地面线槽部分进行了预埋,将来增加信息点或更换网线时仅在该预埋段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而在走廊吊顶内桥架上敷设线缆则容易实现,不存在局部修改对整体布局的不利影响。

3.2 该工程微蜂窝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设计

由于大厦为全钢结构,外墙为镀膜玻璃幕墙,对信号的衰减屏蔽严重,加之高层建筑所特有的“孤岛效应”和“乒乓效应”,移动通讯及联通的各种基站信号在大厦内部特别是高楼层内质量很差,手机在室内无法正常使用。为实现网络的无缝覆盖,移动大连分公司及联通大连分公司在大连世界贸易大厦内各自安装一套微蜂窝室内信号分布系统,以改善其通话环境和通话质量。

下面以移动公司的系统设计方案为例并加以说明。

该工程坐落于中山广场,邻近闹市区,周围宏蜂窝基站本身比较繁忙。随着大厦使用后用户的不断进驻,手机用户的逐渐增多,加重了邻近宏蜂窝基站的压力。由于宏蜂窝基站密度已接近极限,通过新建宏蜂窝基站,增加载频数的手段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在大厦内建立微蜂窝基站,成为独立的微蜂窝小区,既可改善大厦内网络覆盖,又能分流周围宏蜂窝的话务量。大连世界贸易大厦的信号分布区域可分为三大部分。

F49层~F29层为光纤信号分布。

F28层~B4层为射频信号分布。

1号~12号为电梯信号分布。

F49层~F29层使用COMBA RS-5180光纤室内分布系统,系统包含3个接口单元,配合9台远端机。主机安放在F15层的通讯机房内,远端机分别安放在F48,F44,F42,F40,F38,F36,F34,F32,F29层的弱电井内。光纤分布系统所覆盖的F49层~F29层为标准层,每层安装4副吸顶天线。

F28层~B4层为射频信号分布,由于蜂窝基站自身提供约2 W的功率,每层安放4副吸顶天线,为补偿馈线损耗,在F24,F19,F10,F6,F2层共安放5台COMBAM-4000功率直放机。

1号~9号为电梯信号分布,1号~3号电梯运行于F1~F14之间,垂直高度25 m。信号分布采用光纤分布,在梯井中放置4副壁挂天线。馈线采用8D-DFAE。4号~12号电梯运行于F1~F49之间,垂直高度200 m。信号分布采用光纤分布,在梯井中放置4副壁挂天线。馈线采用随行电缆方式覆盖,即每部电梯轿箱内放置1副壁挂天线,馈线从F24引入电梯井内。为补偿馈线损耗,安放2台M—4000B功率直放机。馈线采用日本关西5C-FB。

参考文献

[1]GBJ 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J 17-89,钢结构设计规范[S].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篇4

关键词:强弱电系统;综合布线;雷击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确保电气各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技术、投资最优化,相关方面的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家电现状,较好的把握建筑物内布置、装饰的发展方向,高度重视产品设计与技术条件的配合。值得肯定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雷击现象,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有待我们深入探讨,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综合布线的优越性

相对于传统的布线来说,综合布线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布线的优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实惠、可靠、灵活、兼容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目前看来,现代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多,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值得肯定的是,在维护、设计和施工领域,综合布线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线路被雷击引发数据中断的现象。

一般来说,综合布线是运用同一种接口、传输介质、插座,统一设计和规划数据线路、电话线路、监控线路和计算机网络线路等等,并且在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科学、合理地归入不同信号。毫无疑问,综合布线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并且能够较好的支持全部通讯协议。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关模块化和标准的传输线缆在综合布线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正因为如此,综合布线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具体操作起来十分简单。

三、强电系统的综合布线

通常,绝大多数建筑物通过穿管能够顺利接入电源线路,不少建筑物设置配电小间。从基本上说,楼层的每个房间用电线路都是源自每个楼层的配电小间。不可否认的是,线路穿线槽是较为不错的途径之一。另外,线路可桥架,不容忽视。架空线路是充分运用露天线路,科学、合理地接入建筑物内部的总配电箱。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力电缆敷设线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值得肯定的是,建筑物内部敷设多种形式的配电线路是室内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建筑能源动力是强电过程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强电工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较强的电压电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功率、效率低、频率低等。毫无疑义,在实践中,相关方面的施工人员应该不断规范自己的施工行为,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际损耗,大幅度提升效率,保证用电安全。

四、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

实践表明,采用架空线路,架空到达建筑物内部是信息综合布线十分明智的选择之一。更进一步说,双绞线和同轴电缆能够在室内信息系统线路中取得较为广泛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规格不同的部件是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电气保护设备、传输介质和连接硬件等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对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正因为如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实际损害,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一个综合布线方案。某种程度上说,电信号和信息的精确控制以及快速传递是建筑物内弱电工程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与强电工程相比而言,弱电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电流电压比较弱、较小的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较高的频率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努力实现信息传递的最优效果,促使信息传递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确保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保真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试析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有效减少造成雷击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般来说,强电和弱电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交流频率出现较大的差异,强弱电的传输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强弱电的电流、功率和电压大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容置疑,为了最大程度地树立起施工单位和房产开发商积极推广应用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的信心,在建筑物内的强弱电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状况,不断深化改革强、弱电管线的施工方法,既要充分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又要努力获取人们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戴玉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温淑玲.依托行业建设强弱电结合的电气自动化专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王春君.浅谈弱电工程实施中的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工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思 篇5

在工业环境下, 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 例如液体和潮气、灰尘和碎片、振动和冲击、抗张强度和抗曲强度、过高的温度、抗紫外线、电磁干扰和浪涌、安全、腐蚀性和化学物品、传输性能、信号短路及环境对使用寿命的影响等。在目前实施的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中, 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工业级布线系统, 用来描述工业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其内容要点包括:

(1) 工业布线系统应能够支持语音、数据、图像、视频、控制、安全、火灾报警等信息的传递, 并能应用于高温、潮湿、电磁干扰、撞击、振动、腐蚀气体、灰尘等恶劣环境中。

(2) 工业布线系统仍然采用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但在工业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应设置现场配线设备;工业连接器件应用于办公区和工业区界面之间的转接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区的信息点。

(3) 工业级配线设备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IP的防护等级。

从国家标准GB 50311-2007的描述中可以看到, 对工业环境下的布线系统, 明确提出的参数要求就是IP等级。IP是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code (国际防护) /Ingress Protection (防渗入保护) 的缩写, 它定义了一个界面对液体和固态微粒的防护能力。IP后面有2位数字, 第1个代表对固态防护的等级, 范围是0~6, 分别表示从大颗粒异物到灰尘的防护;第2个数字代表对液体防护的等级, 范围是0~8, 分别表示从垂直水滴到水底压力情况下的防护, 数字越大所代表的防护等级越高。在IEC 529标准中, 定义了每个数字所代表的保护等级程度和有关的测试要求。

在GB 50311-2007明确规定:“对于工业区的配线设备至少应达到IP20的防护等级”, 从目前综合布线行业所使用的产品来看, 能够实现的最高IP等级为IP67。IP67意味着防护灰尘渗透、防护短暂浸泡 (防浸) 的元器件在水面下15cm~1m, 能够平安渡过达30分钟之久。如此高的对灰尘和液体的防护能力, 一般通过多个附件的组合来实现:

(1) IP67跳线保护套 (如图1所示)

(2) IP67 RJ45模块适配器和防护帽 (如图2所示)

(3) IP67 86型面板 (如图3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工业级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除了要考虑标准所规定的IP等级外,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 如何在工业建筑物的环境下提供灵活的布线方式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此时, 我们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适配器。

其意义在于:

(1) 安装和拆除方便。

(2) 工业建筑物内, 需要将RJ45模块放置在箱子内时, 往往只提供这种导槽作为安装界面。

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 篇6

综合布线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交换信息提供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传输通道。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传输通道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能支持图像(电视会议、监视电视)等设备。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接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等结构之间进行交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六个部分,如图1所示。这六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下面简要介绍这六个部分的功能。

1.1 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设备的场所。为便于设备搬运、节省投资,设备间最好位于每一幢大楼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区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

1.2 工作区

工作区是放置应用系统设备的地方。它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如图2所示。它用接插软线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搭接。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电话机终端部分。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电气转换装置。例如,适配器可使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插头与信息插座相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允许多对电缆分成较小的几股,使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相连接。但是,按国际布线标准11 801:1.995(E)规定,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的一部分。

1.3 管理区

管理区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内。它采用交连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单通道管理如图3所示。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每层配线箱或电话分线盒部分。

1.4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子系统总是处在同一楼层上,线缆一端接在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在建筑物内,干线子系统总是位于垂直的弱电间,并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兆缆;而水平子系统多为4对双绞电缆。这些双绞电缆能支持大多数终端设备。

1.5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接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干线电缆。

1.6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彼此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综合布线的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建筑群综合布线所需的硬件,包括铜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电缆保护箱及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

2 综合布线的特点

与传统的布线相比较,综合布线有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匹敌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2.1 兼容性

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取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接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兼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这样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连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2.2 开放性

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可以想像,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综合布线符合多种国际现行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

2.3 灵活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采用5类连接方案,可支持以太网及ATM等)。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2.4 可靠性

由于传统布线方式使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

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电气性能可靠。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冗余度。

2.5 先进性

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的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到155Mb/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干线语音部分用电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容量。

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繁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综合布线的技术经济分析

综合布线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并且采用,除了因为它有优越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前瞻性以外,同时还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衡量一个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初期投资与性能价格比。发展商和用户希望建筑物所采用的设备,不但在开始使用时应具有很好的使用特性,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应保护用户最初的投资,即在不增加新的投资的情况下,仍保持建筑物的先进性。综合布线与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3.1 综合布线系统的初期投资特性

虽然综合布线设备价格比较高,但由于综合布线是将原来的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若干布线系统,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并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几乎全部弱电线缆的布线。这样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使布线周期大大缩短。

从图4中统计可见,当系统个数是1个时,传统布线方式的投资约为综合布线的一半。但当系统个数增加时,传统布线方式投资就增加得很快,而综合布线的初投资较大,但当系统的个数增加时,它却沿着一条斜率很缓的曲线上升。例如,一座建筑面积2.2×104m2、1层~8层金融办公大厦的话音、数据和保安监控点估计应在系统个数区布线正是适应市场需要提出来的。

智能小区布线由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投资,增加智能小区布线项目只需多投入l%的成本,而这将为房地产商带来几倍的利润。

4 综合布线设计要领

4.1 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通信技术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的。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期间,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各种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出多少年质量保证体系,并没有提出多少年投资保证。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从图1可以看出,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间,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天花板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在设计水平布线时,要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如选用100Mb/s的双绞线),尽可能缩短布线距离。

但是也要强调,在设计综合布线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而造成浪费。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芯片的摩尔定律指出,每1.8个月计算机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会增加一倍。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很难预料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过,只要管道、线槽设计合理,更换线缆就比较容易。

4.2 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利用综合布线连接和控制“3A”的功能。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7个步骤:分析用户需求;获取建筑物平面图;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论证可行性;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一个完善而又合理的综合布线的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内,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以免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美观。

4.3 综合管理

上述探讨已表明,一个设计合理的综合布线,能把智能化建筑物内、外的所有设备互连起来。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可以将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测试及验收资料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起来。从一开始就应当全面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进行建筑物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以及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参数、位置编码等一系列的数据登录入库,使配线管理成为建筑集成化总管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让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去组织并参与综合布线的规划、设计以及验收。这对今后管理维护综合布线将大有用处。

5 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管理

要将一个优化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最终在智能建筑中完美实现,工程组织和工程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经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化管理

进行科学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公司为了推销产品,不管公司状况如何,统统可以代理。综合布线是综合多项技术的工程,实施工程后要保证用户能在一定时期内不断扩展业务。在这里绝不允许掺“假”和粗制滥造行为的发生。

2)重视施工

要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工程经验丰富的公司施工。一般正规的综合布线公司应有一整套严格的分销代理程序。一个系统集成商必须具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工程师和安装工程师,并有齐备的各种测试仪器及测试规程,方能为用户进行工程的设计、安装和测试。

综合布线业务在我国推广已有几年的时间,一般在当地都有相关的布线产品代理和系统集成商。用户完全可以了解到当地这些系统集成商的合法性和技术实力,然后再选择适合用户需求及便于今后维护的公司。

3)确定需求

最关键的一点是业主和用户本身必须真正从实际需求出发,对自己的综合性业务有深入了解,根据自己的财力再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和推敲,防止竣工后设备和功能不够用或若干年内用不完的情况。

摘要:土木建筑百年大计,一次性投资很大。在当前国力尚不富裕的情况下,全面实现建筑智能化是有难度的,然而又不能等到资金全部到位,再去开工建设,因为这样会失去时间和机遇。对于每个高层建筑,一旦条件成熟需要改造升级为智能建筑,也是不容置疑的。这些可能是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综合布线是解决将当前和未来统一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综合布线只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它犹如智能建筑内的一条高速公路,可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建筑物建设阶段投资占整个建筑物资金的3%~5%,将连接线缆综合布线在建筑物内。至于楼内安装或增设什么应用系统,这就完全可以根据时间和需要、发展与可能来决定。只要有了综合布线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想跑什么"车",想上什么应用系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尤其目前兴建的高大楼群如何与时代同步,如何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又不增加过多的投资,综合布线平台是最佳选择。否则,不仅为高层建筑将来的发展带来很多后遗症,并且一旦打算向智能建筑靠拢时,要花费更多的投资,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管理,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民德,胡素勤,迟长春.建筑电气技术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质量控制 篇7

2001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一次把智能建筑列作建设工程的第七个分部, 随后又颁布实施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79-2003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0, 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鉴于此重要性, 我们就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

1 施工前控制

1.1 选择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不但具有施工资质, 而且对施工现场人员配备方面加强控制。

加强对队伍的学习指导, 对工程的施工图纸认真了解和研究, 对新规范的学习, 预见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 以便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提出, 通过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方等单位共同给予解决。

1.2 加强智能建筑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 布线前要先检查土

建施工情况, 包括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接地装置、机房、预留孔洞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做好智能建筑安装工程和土建施工单位对电缆沟、设备间、交接间、管井预留工程的交接验收手续。

1.3 加强对材料采购进场的控制, 材料进场前我们要检查材料的出

厂合格证和材料检验报告, 按照《规范》要求进场材料必须先向监理单位报验, 并且抽样进行见证送检。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场安装。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加强对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过程控制, 我们重点检查设备间机

架、机柜和配线架和外观、规格、安装垂直度和水平度、螺丝紧固程度,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机柜内未设专用接地端子, 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设备接地要求, 就向供货商提出要求在机柜里增加接地端子排。我们重点抽查插座的规格、外观、位置以及与电源插座的距离等, 并且还松开插座的面板, 检查里面端接双绞线的纽绞程度, 对绞线拆开纽绞长度不得大于5mm, 线端还要做标记。

2.2 加强对系统管槽安装过程控制, 我们主要检查桥架和线槽的安装工艺和牢固程度, 还要重点检查金属线槽的接地跨接线。

很多人误认为弱电系统低电压低电流, 即使导电部分碰到金属外壳也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所以线槽不需要做接地跨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综合布线的接地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不受外界的雷电、强电以及其它电磁波的干扰和破坏, 起一个屏蔽作用的, 而不是保护外界的人身安全的, 所以综合布线系统的金属线槽和钢管都必须要做接地跨接, 并且接地电阻要小于1欧姆。

2.3 加强系统布线过程控制, 我们重点抽查电缆的排放和固定, 要求电缆排放整齐, 不扭绞、不打圈, 绑扎牢固。

电缆桥架和线槽内缆线垂直敷设时, 在电缆上端和每隔1.5m处应绑扎固定,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转弯及每隔510m处应绑扎固定、线槽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电缆始端和终端要有标识, 电缆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 线槽截面利用率不超过40%。

3 加强局部检测及系统检测控制

当综合布线完成一层或一段时, 进行局部检测,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当综合布线完工后, 按《规范》要求进行系统检测, 当系统自检合格后, 报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系统检测并出检测报告, 为日后归档和整理资料提供方便, 作为综合验收的依据。

总之, 作业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分部中的重要子分部, 它是智能建筑的基础, 关系到整个分部工程的质量乃至整个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功能, 所以我们必须对综合布线的质量引起重视。但是另一方面综合布线并不代表整个智能建筑, 它只能是智能建筑的一个子分部, 除了综合布线以外, 智能建筑还包括很多硬件和软件, 所以还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和提高。

摘要:随着20世纪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建筑业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 伴随着各类建筑物一起涌现的不单是土建施工技术的提高, 还有建筑物里面的电子网络和功能越来越全面和越来越智能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建筑。我们山区市也已涌现了一批智能建筑, 比如鸿都花园、烟厂科技综合楼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合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本文提出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79-2003

论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篇8

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也称开放式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依据诸节点的地理分配状况、网络配置状况和传递信息要求, 安装相适应的布线基质和连接设施, 从而便于对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等。综合起来, 综合布线系统表现出如下的功能特点:

1.1 先进性

综合布线很好地消除了过去布线模式隐藏的诸多缺点。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急切地要求共享信息资源, 特别是以电话业务为标志的通信网逐步被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取代, 人们相当看重可以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的集成通信网。可见, 综合布线系统替代单一、高价、复杂的传统布线系统, 是符合信息时代的潮流, 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1.2 开放性

过去的布线系统, 一旦用户选择了一种设备, 相应地就固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布线方式及传输介质。一旦更换成新的设备, 相应地就要更换原来的布线。可以预料, 在完成施工的建筑物内, 这种改变是相当有难度的, 要耗费大量投资。

1.3 可靠性

综合布线使用高质量的材质, 采用组合压接的方法, 建造一套高水平的信息传输线路。全部线缆和相关元件均经过ISO认证, 使用专业仪器调试每条线路的链路阻抗和衰减率, 从而使电气性能的可靠性得到保证。系统的布线完全使用点到点对接, 无论哪条线路出现都不会给其他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这让线路的运行和保养及问题检修变的简单快捷, 因而使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1.4 灵活性

综合布线的传输线缆及有关零部件符合通用标准, 而且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因而, 各个通道间具有通用性。任何一条通道都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和令牌网工作站。开通和改变设备无需变更布线, 简单地增减要使用的设备, 并于配线架上采取相应的跳线管理, 就可以达到目的。

2 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大脑, 属于智能建筑的基础部分和关键设施, 和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施工过程及后期的维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主要由综合布线系统体现出来。在评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时, 并不是评估建筑物是否巍峨耸立、是否具有新奇的外观, 同时也不评是否具有华丽堂皇的装修和齐全的设备, 重要是评估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水平, 例如是否具有成套的设备、是否具有完备的技术、是否具有合理分布的网络、是否具有良好的工程质量, 这些才是影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的关键部分。智能建筑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综合布线系统。

2)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不可或缺的根基, 这样智能建筑才可以更好地做到智能化, 综合布线系统将智能建筑内的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设施连接起来, 构成一整套完备的系统, 从而满足高度智能化的需求。因为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诸多现代设施的需求及以后的发展, 具有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等诸多特点, 因此它是保证智能建筑高效优质满足人们需求的根基设施之一。只有装备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 才有可能做到智能化, 这是设计智能建筑的重中之重。

3 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时, 应将信息插座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 同时要有单孔和双孔两类。数据插座要是屏蔽嵌入式插座, 这样高速网络设备所接的每个数据插座都具有金属屏蔽壳且能够良好接地。数据插座应是RJ45插座, 能以大于15mb P/s的速度传输信息, 各类型终端设备依靠RJ45的标准跳线能够快捷地与数据插座连接。工作区子系统遵循甲级标准, 具备“端口保护装置” (也就是数据锁) , 隔离各类信号, 不会因插错插座而损坏设备。

3.2 设计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指智能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的路由, 将主配线架和分配线架, 及其他设备相互连接起来。设计的干线传输不仅适应当下的需求, 还要满足今后的发展。分布干线子系统时要使用能保证干线线缆最短、最可靠和花费最少的路由。在干线子系统的施工过程中, 要留下少量线缆用作冗余通道, 这样保证了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扩展。

4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布线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综合防雷;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物发展的越来越快,由于高层建筑容易产生更强烈的上行先导,将雷电引向本身,所以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易受雷击,再加上信息化电气设备的使用,对高层建筑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及雷电防护都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高层建筑配电系统与综合防雷工程设计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性设计

当前,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进行保护接零和过流保护装置设置时,未能按照要求进行,导致无法有效的防止漏电,而在传统低压供电系统中,更多的是保护过载和短路,以便于保证用电设备及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然而在这样的保护中,人身的安全并未受到真正的保护,而且消防安全级别也比较低。因此,在进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人身安全。第一,应选择正确漏电保护器。第二,实施等电位联结,在高层建筑中,设置着很多金属管道,对这些管道要实行等电位联结,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中的电位呈现出均衡状态,避免低压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等电位聯结并不能防止电击危害,还需要设置自动切断故障电源的保护装置。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宜采用TN-S系统。

二、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

1.接闪器

在高层建筑的屋面一般采用φ12mm或-4×25mm镀锌钢材沿屋面檐口外表面敷设接闪带,同时将高层建筑物上部(二类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45m,三类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物,应装设接闪装置保护,并在该部位布置接闪器,同时还可利用该部位金属框架作为接闪器,另根据建筑物防雷等级和屋面大小敷设相应尺寸的接闪网格。屋面露天金属物均应与接闪装置连接。若采用金属屋面做接闪器,应考虑到金属屋面遭雷击所产生的金属熔化物是否对下面的人员造成伤害,及是否会造成火灾。

2.引下线

传统引下线均采用钢筋混疑土内主筋或钢结构,并按照防雷类别要求的间距沿外墙均匀、对称敷设,不宜在建筑物中间敷设。同时高层建筑由于引下线长,雷电流的电感应压降很大,需按建筑物防雷类别在规定高度和间距设置均压环,将各条引下线在不同高度处平衡电感应压降。另引下线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雷电流分流效果,减小对微电子设备的影响,同时也利于屏蔽效果。

3.接地

高层建筑物地防雷,最终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中,因此,设计中必须要十分重视接地设计。一般来说,接地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筑物接地,二是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三是计算机等弱电系统的接地,在进行三个部分的设计时,一定要保证接地配置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防雷的作用。

4.地网

接地装置优先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内的主筋作为接地体。同时把建筑物内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连接在一起,形成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当有些电子信息系统或配电系统需要单独一个地网,设计时应考虑发生反击的问题,故两个地网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一般间距应在3米以上。对接地电阻要求较高,且又在土壤电阻高的地区。可采用加装接地体、换土、降阻剂等方式。在强弱电井内应从基础总等电位各引一条-4×40mm扁铁至各楼层电井内,以作接地干线。

5.均压

雷击发生之后,暂态电流会有固定的路径,经过路径时,暂态电位会相应的升高,这时,路径与周围的金属物体之间所具备的暂态电位就不再相同,当二者之间差增大到绝缘耐受强度无法承受时,就会产生击穿放电,从而导致电子设备受到损坏,同时,电磁脉冲产生,电子设备无法再正常的运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需要在设计中,将建筑物内各金属构件、管道、电气及信号装置等进行等电位联结,从而避免暂态电位差的产生。

6.屏蔽

提高高层建筑的自然屏蔽能力,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形成笼式避雷网,通过引下线数量的增加加速雷电流的分流,降低磁场的集中程度,同时要注重外露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的相互连接,提高建筑物的自然屏蔽能力。最后,利用钢柱或者立柱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同时将建筑物中的钢筋、金属框架等进行连接,形成闭合良好的法拉第拢。线路屏蔽主要采用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穿线的金属管和线槽应与各楼层的等电位连接板和接地母线联结,强肉电井内的金属管和线槽应与接地干线联结。

7.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是防止建筑物内产生反击电压和接触电压的重要措施,具体做法是通过导线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金属管道、电气及信号装置等连接起来,使其各部位电位差近似为零,这样既可以保证建筑物内不会发生反击和危及人生安全的接触电压,又能起到防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作用。

8.防雷电波侵入

雷电波侵入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路、金属管道引入的,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将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在进出处与建筑物接地网等电位联结。其次,做好建筑内电气、电子设备的防雷防护措施。本文主要讨论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当采用Yyn0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在大楼内,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通过对变压器的保护,一方面能够提高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雷电过电压波通过变压器传播到建筑物内的电源系统。在低压侧,总配电柜处安装第一级电源避雷器。各楼层供配电箱内安装第二级电源避雷器,信息机房等重要设备的电源配电箱内安装第三级电源避雷器。

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以其易受雷击,智能化系统错综复杂,内部空间电磁环境要求严格,在设计施工中应综合考虑配电系统和综合防雷工程合理有效,防止和减少相应事故的发生,真正提高配电系统及综合防雷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林维勇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万士忠.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J].门窗,2014,(03):215.

[3]唐永兴.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13.

浅谈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 篇10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建筑,特点,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为了使信息能够准确、高速地在计算机、终端机、电话机、传真机等通信设备之间传递,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已纷纷兴建起信息高速公路。

21世纪将是INTER-NETWORKING(网联机器),CLIENT/SERVER和多媒体整合的年代。先建网后挂机的网联机器概念已代替了机器网联的传统概念。因此,在新建或旧楼改造工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布线系统来辅助信息高速公路。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以极大的灵活性、实用性、可靠性、完整性颠覆了传统的布线概念。

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建筑物或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SCS(Structured Cabliing System)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或建筑群中综合语音、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及其他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通过必要的设备实现与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信息传递要求,安装适当的布线介质和连接设备,可以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发展需要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

系统具有几个特点:1)实用性。2)灵活性。3)模块化。4)扩充性。5)经济性。

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是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其作用是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进行搭桥。

2)干线子系统。

是指建筑物内的干线光/电缆,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芯线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将公共系统设备和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连接起来。

3)水平布线子系统。

是干线子系统到用户工作区的线路延伸。该系统处于同一楼层,一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另一端接在干线接线间。

4)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和相应跳线组成。系统中的各个管理点为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条件。

5)设备间子系统。

由设备间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中央主配线架将各种不同的设备相互连接起来。通常该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受具体的网络应用限制,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综合布线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中其他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由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器保护设备组成。

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想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内部以及建筑物间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等设备的布线而设计的,所以,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必须满足于各类不同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建筑物自动化等设备传输弱电信号的要求。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作为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表明它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与通信的要求。

4.1 网络的总体框架示意图(见图1)

4.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设计经验表明:在新建或改建工程中,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物内部的建筑环境是进行各子系统设计的依据。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开始时,需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办公室用户的通信要求,以此确定办公室内部的语音点和数据点;按照用户的具体要求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置信息点;根据信息点的数量并考虑今后适当的发展空间确定配线架的容量。

数据点和语音点的配线一般选用同一类产品以方便两者之间的互换,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群用户对弱电系统设备的布线要求。内容包括:设备、语音、数据、监控等。考虑到线缆传输距离的限制,分别选用同轴电缆、光缆、数据电缆等。

3)建筑模式决定弱电系统布线的水平、垂直通道。根据以上通道确定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机房设置、配线间的位置,尽可能地做到布线合理。机房标准应满足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机房面积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其他系统共用通信机房,但机房环境需提高到计算机机房要求的标准。

4)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布线规模,综合用户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在系统有关的建筑平面预留适当的扩展空间,来保证系统扩容需要。

5)以上情况和数据明确后,适合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方案、布线介质及相关配套的支撑硬件就可以随之确定下来。

系统方案分为:基本型设计等级、增强型设计等级、综合型设计等级。

4.3 综合布线系统对设备间的要求

在智能建筑中,设备间是放置用户共用通信设备的场所,是建筑物内部综合布线系统与所有电话局线路、计算机局域网、广电网连接接口的交接间,它包括系统主配线架、数字用户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计算机局域网络设备等。

设备间最理想的位置是整个建筑物的中心位置。当引入大楼的电话局中继线路采用光缆时,设备间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大楼总高度的1/4或1/3楼层处;当系统采用建筑楼群布线时,设备间最好设置在建筑楼群的中心区域,并尽可能选择主建筑楼群的底层或二层。设备间应符合消防系统要求,安装防火、防盗门窗。室温应保持在18 ℃~27 ℃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净空高度为250~300,其平均负载不小于500 kg/m2。室内净空高度不小于2.5 m,房门高度不小于2.1 m(当采用活动地板时,大门的高度不应小于2.4 m),房门净宽不小于0.9 m,室内墙面应喷涂防火涂料。设备间位置应避免电磁源的干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

照明应安装分路控制设备,亮度应大于300 lm。

干线交接间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规模和内部布线的分区来考虑。不同楼层可设置1个或2个以上交接间。干线交接间的位置应做到上下层相对应,以便于垂直干线线缆的安装、敷设。

5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及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离不开语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带来的方便服务。目前,信息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商务、交通、卫生、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居住等多个领域,发展前景异常广阔。

参考文献

上一篇:CS管理下一篇:电信网的信息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