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2024-08-23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精选9篇)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商品砼采用泵送施工已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但对于高度大于300m的超高层泵送,因泵送压力过高,所用砼强度高、粘度大,泵送尤其困难,给泵送施工带来一系列有待探讨的技术难题。随着泵送砼的普及推广和迅猛发展,不断研究高强度砼的超高层泵送技术,对于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主楼88层、高420m,是世界第五、亚洲第二高楼。其砼泵送最大高度408m,对施工安全、可靠性、环境保护和自动化程度要求都高,为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强度主楼全部采用C60砼,这些对砼输送设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在砼配方上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泵送的措施,并将搅拌站建在工地内、距砼泵约300m,保证砼在20min内到达浇筑面,减小坍落度损失。

此工程每层砼用量约240m3,分两次施工,采用两台三一重工的HBT90CH-2122D超高压砼输送泵,同时布臵了两套同样管道,两台泵可同时泵送。在400m高度的泵送过程中砼泵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为24~25MPa,砼出口压力16MPa,每分钟换向10~11次,输送量约40m3/h。

2设备状况

2.1HBT90CH砼泵

2.1.1技术特点 1)双动力结构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可靠性,整机动力采用两台柴油机分别驱动两套泵组。应用双动力功率合流技术,平时两套泵组同时工作,当一组出故障时可切断该组,另一组仍维持50%的排量继续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断造成损失。

2)全自动高低压切换

液压系统高低压泵送模式切换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只需按1个按钮就在瞬间完成切换,不需停机,没有污染。3)高压砼活塞

由于泵送最大高度达408m,管道内的砼对砼活塞反压极大,针对这一关键工况特点,采用增强聚氨脂材料开发了适应超高层泵送结构的高压砼活塞。

4)眼镜板、切割环

液压系统高低压泵眼镜板的反推力,导致密封失效,而这一对耦合件间的密封性是保证超高层泵送的关键。HBT90CH砼泵通过优化S管的流线减小反推力,同时采用高预紧力技术使切割环与眼镜板紧密贴合,保证可靠密封。

5)水洗

在408m超高层泵送中HBT90CH砼泵仍然沿用泵送多高、水洗多高这一具有传奇色彩且创造了水洗最高世界纪录的技术,砼的浪费减至最低程度,整个工程可节省砼2640m3,折合港币190万。此外由于没有剩余砼,减轻了渣土处理及管理的负担,降低了施工过程的工作量和成本。 2.2辅助设备

配合工程要求配套设计了布料半径为32。5m的无尾拖自动爬升布料杆,其主要参数

布料半径(m)32.5

塔身高度(m)31

爬升方式自动连续爬升

爬升速度(m/s)0.5

整机功率(kW)30

整机质量(t)24

布料杆用4个液压马达减速机组驱动,通过齿轮齿条带动布料杆及支撑框交互上升而实现整机自动连续爬升,整个爬升过程可由1人操作完成。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布料杆的支撑跨距最大达10m,最小只有3.5m,三一重工为此专门设计了大跨度变幅横梁。2.3输送管

在泵出口布臵了100m水平管、90°弯管4个、45°弯管1个、15°弯管2个;在高140m的32楼层,布臵了30m水平管、90°弯管3个;在高200m的45层布臵90°弯管2个;在高240m的55层布臵90°弯管2个;然后一直往上,整套管道包括布料机塔身外露10m、臂长32m、弯管折算44m,全长622m。直管两端都用刚性支撑固定牢靠。

3泵送施工技术关键

超高层建筑砼泵送施工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1设备的泵送能力

设备最大泵送能力应有一定的储备,以保证输送顺利、避免堵管。在本次408m高度的泵送过程中,砼泵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24~25MPa,砼出口压力16MPa,而HBT90CH超高压砼泵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可达35MPa,砼出口最高压力可达22MPa,这也是HBT90CH顺利完成400m超高层泵送的至关因素。

3.2设备配臵的可靠性

设备的配臵应以可靠性为首要原则,超高层砼输送合理的布臵管道至关重要,一旦因设备故障而中止泵送2h以上时,砼在输送管内会出现泌水、离析,将使整个管道系统内砼报废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三一HBT90CH泵采用两台发动机,既可同时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单独作业,即使1台发生故障仍有备用发动机继续工作,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可靠性。此外,两套独立的泵和管道系统也是顺利施工强有力的保障。

3.3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

在进行超高压泵送时,管道内压力最大可达到22MPa,纵向将产生27t的拉力,必须采用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此外常规的连接与密封方式也不能满足要求,需采取下述解决方案。

1)采用壁厚为9.5mm以上的超高压管道,保障管道的抗爆能力。

2)管道间的连接用螺杆强度级别保证,纵向拉力由螺杆承受,使接头处得到可靠保障。

3)带骨架的超高压砼密封圈能防止砼在22MPa的高压下从管夹间隙中挤出,确保密封长久可靠。

4)输送管管径越小则输送阻力越大,但过大的输送管抗爆能力差,而且砼在管道内流速慢、停留时间长,影响砼的性能,最好选用直径为125mm的输送管。

3.4合理布管

布管应根据砼的浇注方案设臵并少用弯管和软管,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本工程管道沿楼地面或墙面铺设,在砼地面或墙面上用膨胀螺栓安装一系列支座,每根管道均由两个支座固定。为了减少管道内砼反压力在泵的出口布臵了100m的水平管及若干弯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5合理适用的砼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既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又要经济合理、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因此除通常须考虑的因素外必须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

1)水泥用量

适用于超高层泵送砼的水泥用量必须同时考虑强度与可泵性,水泥用量少强度达不到要求,过大则砼的粘性大、泵送阻力增大则增加泵送难度,而且降低吸入效率。本例中水泥用量为375kg/m+3,在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粗骨料

常规的泵送作业要求最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不大于1∶3;在超高层泵送中因管道内压力大易出现离析,此比例宜小于1∶5,而其中尖锐扁平的石子要少,以免增加水泥用量。

3)坍落度

普通的泵送作业中砼的坍落度在160mm左右最利于泵送,坍落度偏高易离析、低则流动性差。在超高层泵送中为减小泵送阻力,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00mm,同时为防止砼离析可掺入沸石粉以减少泌水。

4)粉煤灰及外加剂

粉煤灰和外加剂复合使用可显著减少用水量,改善砼拌和物的和易性。但由于外加剂品种较多,对粉煤灰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其最佳用量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3.6保证砼的连续供给

针对砼粘性好、凝结快的特性,为保证砼的均质性,搅拌车在向泵机喂料前反向高速转动20~30s,泵送过程应迅速连续进行并不停地搅拌,避免因砼在泵送过程中滞留过长而造成凝结堵管现象。3.7保证砼的顺利泵送

压送前应用水湿润泵的料斗、泵室、输送管道等与砼接触的部分,检查管路无异常后方可采用水泥砂浆润滑压送。

开始泵送时泵机应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待顺利泵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输速度。

当砼泵送困难、泵的压力突然升高时会导致管路产生振动,可用槌敲击管路、找出堵塞的管段,采用正反泵点动处理或拆卸清理,经检查确认无堵塞后继续泵送,以免损坏泵机。

施工时采用由远至近的退管法与二次布管法,本工程砼浇注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同。

3.8其它注意事项

1)不得使用产生裂缝和表面凹陷的管道,管箍必须紧牢,防止爆管伤人;

2)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和更换必要的易损件;

3)停机后应及时清洗并注意泵机的保养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探讨

0 引言

近些年来, 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虽然建筑高了之后能够节约空间, 在有限的地皮上建设更多的房间, 但是这也给施工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技术挑战,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越来越成熟, 其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方法也越来越先进, 在这种大的技术背景影响之下,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所谓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主要就是指利用机械泵进行工作, 把混凝土输送到高层建筑的施工地点的技术, 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施工方法, 通过运用混凝土泵送施工, 我们可以实现工程混凝土的高速运输, 而且运输混凝土的质量和体积也比以往的技术增强了很多倍, 正是由于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显著优点, 让这项技术得到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并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进行了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 从而做到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有效探讨。

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案例工程概况

在某项混凝土建筑工程中, 我们把钢管混凝土当作建筑的主体框架, 并把钢筋混凝土作为核心筒, 这是一项超高层建筑, 为了有效开展各项建筑工作, 我们需要运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这个建筑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在地下有三层建筑, 整个主塔楼层一共是五十五层, 墙柱混凝土为C50高性能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的性能是十分优异的, 强度高, 此类混凝土的泵送高度大约为二百六十米, 抗压强度能够达到或者大于50MPa, 本文详细分析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的相关事宜。

2 超高层混凝土比例泵送技术研究

2.1 超高层混凝土的粘度。

混凝土的粘度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项技术重点, 在以往的施工中, 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粘度的经验, 在施工过程中所选择的混凝土粘度必须要与强度等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所选择的粘度就越大, 除此之外,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增高, 混凝土的流动性也会变差, 因此, 在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 我们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强, 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效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我们会用到高强度的水泥, 这些水泥的可泵性是比较差的, 为了有效泵送高强度水泥, 我们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料配比进行合理控制, 也需要对骨料配比进行合理控制。在大多数建筑施工工程中, 我们可以把坍落度控制在两百毫米左右, 把扩展度控制在六百毫米以上的范围, 对于混凝土倒筒的时间, 则是可以控制在十五秒左右, 对于高强度的混凝土, 倒筒时间可以控制在十秒钟作用。与此同时,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施工人员应当合理控制温度, 大多数情况下, 二十八摄氏度是比较合理的温度, 初凝时间可以控制在八小时左右, 终凝时间可以控制在十小时左右。

2.2 超高层混凝土的泵送压力值。

混凝土的种类是有很多的, 有的混凝土强度和硬度低, 有的混凝土强度和硬度高, 因此, 它们的泵送压力值都是各不相同的, 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都是很高的, 因而在泵送过程中用到的阻力和普通的混凝土是不同的, 摩擦阻力会很高, 因此, 我们应当做好泵送压力值的合理控制工作。在泵送的时候, 压力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损失, 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到泵送工作中来, 为了有效保证泵送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工程中一般会预留出四分之一的泵送压力余量, 这种冗余设计是相当科学和合理的。

2.3 超高层混凝土配制中的指标检测。

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中, 指标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案例建筑工程中, 我们选择的是C50高性能混凝土, 由于我们需要把混凝土输送到高层上, 所以泵送的距离是很远的, 而且泵送时间也比较长, 因此, 泵送过程会耗费很大的压力, 这就为施工安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旦泵送压力超过压力许用值, 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渗水情况,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 就会越来越严重, 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 混凝土的质量也就不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了。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们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工作, 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压力泌水的相关影响因素, 从而有效防止泵送过程中压力泌水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 我们也需要做好其他指标的检测工作, 例如混凝土的自收缩率、持久性等, 从而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2.4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质量。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混凝土, 在泵送到高层建筑的过程中, 会存在很大的泵送压力, 而这些压力会作用到输送管道上, 因此, 管道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 输送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阻力, 因而管壁会受到很大的摩擦力, 这对管道的耐磨性也是一个考验, 鉴于以上因素, 我们对于输送管道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不但需要耐磨, 而且需要耐压, 这种耐磨耐压性不仅仅是体现在管壁上, 还体现在管道的接头处。在案例工程建筑中, 我们选择了超高压管道作为工程建筑材料, 直径为130毫米, 壁厚为10毫米左右的合金钢, 在工艺方面, 采用了淬火回火处理, 从而保证了管道的耐压性和耐磨性, 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泵送工作。

2.5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布局技术。

管道的布局必须要科学合理, 为了高效利用管道, 并提升混凝土泵送效率, 我们必须要尽量减少弯管道的使用量, 在管道的底部也应当设置出水平的管道, 从而保证安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效果, 不让其发生干燥凝结, 我们应当尽量减少混凝土停留在管道中的时间, 可以适当提高泵送压力, 尽快把混凝土排出管道。泵送过程中一般会发生比较大的机械振动, 因而可能会让泵送管道发生松动, 甚至可能会造成管道脱离墙体造成事故, 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 我们必须要对管道进行合理布局, 必要时使用管道固定装置对垂直管道加以固定。

2.6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清洗技术。

在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 由于有的混凝土硬度较高、粘结性较强, 因而可能会发生管道阻塞状况, 为此, 我们需要做好输送管道的清洗工作。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 我们一般采用水洗技术, 也就是在管道中放置海绵球进行清洁, 但是这种做法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管道清理并不能做到彻底。在目前的施工中, 我们一般采用超高压水洗技术, 为了实施清洁工作, 必须要把管道系统做到无缝连接, 不能出现漏水现象, 所有地方都需要密封好, 然后, 需要保持管道泵中有足够大的压力, 然后就能够利用高压水进行管道清洁。

2.7 超高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与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混凝土的泵送工作, 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施工地点距离泵送地点的高度, 从而确定施工管道的长度, 然后, 需要把一定体积的清水泵入到管道中, 从而起到润滑管道的作用。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我们应当控制好施工质量, 泵出的废水应当存放到相应的地方, 不能够随意排放。其次, 需要把配置好砂浆倒入到料斗之中, 并让其余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匹配, 保证好混凝土的质量, 只有混凝土质量有保障, 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砂浆倒入料斗之后, 必须要搅拌均匀, 然后才能开始泵送, 在泵送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需要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温度区间中。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是一项极其关键的技术, 只有把这项技术掌握好、运用好, 才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工作人员们一定要多加探究和实践, 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熊启发, 郎占鹏, 李瑞平.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 2011, 02:141-143.

[2]徐达, 王鑫.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10:29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5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66-2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虽然建筑高了之后能够节约空间,在有限的地皮上建设更多的房间,但是这也给施工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技术挑战,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越来越成熟,其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在这种大的技术背景影响之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所谓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就是指利用机械泵进行工作,把混凝土输送到高层建筑的施工地点的技术,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施工方法,通过运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我们可以实现工程混凝土的高速运输,而且运输混凝土的质量和体积也比以往的技术增强了很多倍,正是由于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显著优点,让这项技术得到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并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进行了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做到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有效探讨。

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案例工程概况

在某项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我们把钢管混凝土当作建筑的主体框架,并把钢筋混凝土作为核心筒,这是一项超高层建筑,为了有效开展各项建筑工作,我们需要运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这个建筑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在地下有三层建筑,整个主塔楼层一共是五十五层,墙柱混凝土为C50高性能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性能是十分优异的,强度高,此类混凝土的泵送高度大约为二百六十米,抗压强度能够达到或者大于50MPa,本文详细分析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的相关事宜。

2 超高层混凝土比例泵送技术研究

2.1 超高层混凝土的粘度。

混凝土的粘度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项技术重点,在以往的施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粘度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所选择的混凝土粘度必须要与强度等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所选择的粘度就越大,除此之外,随着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增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也会变差,因此,在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我们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强,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效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高强度的水泥,这些水泥的可泵性是比较差的,为了有效泵送高强度水泥,我们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料配比进行合理控制,也需要对骨料配比进行合理控制。在大多数建筑施工工程中,我们可以把坍落度控制在两百毫米左右,把扩展度控制在六百毫米以上的范围,对于混凝土倒筒的时间,则是可以控制在十五秒左右,对于高强度的混凝土,倒筒时间可以控制在十秒钟作用。与此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当合理控制温度,大多数情况下,二十八摄氏度是比较合理的温度,初凝时间可以控制在八小时左右,终凝时间可以控制在十小时左右。

2.2 超高层混凝土的泵送压力值。

混凝土的种类是有很多的,有的混凝土强度和硬度低,有的混凝土强度和硬度高,因此,它们的泵送压力值都是各不相同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都是很高的,因而在泵送过程中用到的阻力和普通的混凝土是不同的,摩擦阻力会很高,因此,我们应当做好泵送压力值的合理控制工作。在泵送的时候,压力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损失,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到泵送工作中来,为了有效保证泵送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工程中一般会预留出四分之一的泵送压力余量,这种冗余设计是相当科学和合理的。

2.3 超高层混凝土配制中的指标检测。

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中,指标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案例建筑工程中,我们选择的是C50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我们需要把混凝土输送到高层上,所以泵送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且泵送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泵送过程会耗费很大的压力,这就为施工安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泵送压力超过压力许用值,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渗水情况,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就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的质量也就不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了。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压力泌水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效防止泵送过程中压力泌水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做好其他指标的检测工作,例如混凝土的自收缩率、持久性等,从而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2.4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质量。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混凝土,在泵送到高层建筑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泵送压力,而这些压力会作用到输送管道上,因此,管道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输送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阻力,因而管壁会受到很大的摩擦力,这对管道的耐磨性也是一个考验,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对于输送管道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不但需要耐磨,而且需要耐压,这种耐磨耐压性不仅仅是体现在管壁上,还体现在管道的接头处。在案例工程建筑中,我们选择了超高压管道作为工程建筑材料,直径为130毫米,壁厚为10毫米左右的合金钢,在工艺方面,采用了淬火回火处理,从而保证了管道的耐压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泵送工作。

2.5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布局技术。

管道的布局必须要科学合理,为了高效利用管道,并提升混凝土泵送效率,我们必须要尽量减少弯管道的使用量,在管道的底部也应当设置出水平的管道,从而保证安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效果,不让其发生干燥凝结,我们应当尽量减少混凝土停留在管道中的时间,可以适当提高泵送压力,尽快把混凝土排出管道。泵送过程中一般会发生比较大的机械振动,因而可能会让泵送管道发生松动,甚至可能会造成管道脱离墙体造成事故,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要对管道进行合理布局,必要时使用管道固定装置对垂直管道加以固定。

2.6 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清洗技术。

在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由于有的混凝土硬度较高、粘结性较强,因而可能会发生管道阻塞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做好输送管道的清洗工作。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我们一般采用水洗技术,也就是在管道中放置海绵球进行清洁,但是这种做法的效率并不是很高,管道清理并不能做到彻底。在目前的施工中,我们一般采用超高压水洗技术,为了实施清洁工作,必须要把管道系统做到无缝连接,不能出现漏水现象,所有地方都需要密封好,然后,需要保持管道泵中有足够大的压力,然后就能够利用高压水进行管道清洁。

2.7 超高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与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施工地点距离泵送地点的高度,从而确定施工管道的长度,然后,需要把一定体积的清水泵入到管道中,从而起到润滑管道的作用。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应当控制好施工质量,泵出的废水应当存放到相应的地方,不能够随意排放。其次,需要把配置好砂浆倒入到料斗之中,并让其余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匹配,保证好混凝土的质量,只有混凝土质量有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砂浆倒入料斗之后,必须要搅拌均匀,然后才能开始泵送,在泵送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需要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温度区间中。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是一项极其关键的技术,只有把这项技术掌握好、运用好,才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工作人员们一定要多加探究和实践,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不断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熊启发,郎占鹏,李瑞平.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02:141-143.

[2] 徐达,王鑫.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9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4

中国混凝土网 [2007-7-6] 网络硬盘 我要建站 博客 常用搜索 征订网刊

摘 要:主要阐述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存在的原因,提出应完善工程设计,并对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加强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而提高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55.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泵送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得到普及,广泛使用于现浇梁、板、柱、墙等各种现浇混凝土构件中。但是,泵送混凝土因骨料级配的限制,胶凝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具有的高坍落度、高流动性、高水泥用量的原因,在水泥硬化中易产生泌水现象,并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造成温度裂缝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现对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进行探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泵送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因水化而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出现较大的温差,这些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同时,商品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收缩性,在共同应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大量的温度收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但是如不加控制,将很快发展,形成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严重的将形成质量病害,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合理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对使用泵送混凝土的工程,应充分考虑温度裂缝问题,在工程设计中,应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部位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施工中应从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砂石料、掺合料、水灰比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并在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以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完善工程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泵送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房屋四周阳角、现浇板的中部、地下室及屋面板等配筋薄弱处,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构造钢筋进行加强。如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对于超过45 m 的现浇梁板宜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对不宜设置伸缩缝的建筑,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混凝土微膨胀剂,以减少温度变化导致的收缩裂缝,如UEA微膨胀剂系列产品等。如在该市某栋综合楼施工中,施工方在图纸会审中提出,在温度裂缝常产生的部位应进行构造配筋,并增设一处后浇带。设计部门采纳后,进行相应变更,施工中基本未发现温度产生的病害裂缝,效果显著。

2.2 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用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合理确定水泥用量。引起大体积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或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GB 1752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2)掺加优质掺合料。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泵送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高效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泵送混凝土使用的各种掺合料应符合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及GB 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相应质量标准的要求,优先选用高效粉煤灰、高品质的外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符合要求。

3)严格控制水灰比。泵送混凝土为了保证具有相应的泵送性,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在浇捣完毕后,现浇板面易出现泌水现象,易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缝。在使用泵送混凝土时,宜选用低坍落度混凝土,即在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性的前提下,越小越好,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裂缝的产生。

4)选用高质量的砂石料。水洗砂的质量应符合J GJ 52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相应标准,宜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应严格进行抽查,含泥量不得大于3 %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 ,以保证砂的质量。石子的质量应符合J GJ 53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相应标准,选用级配合理的材料,严格控制含泥量不得大于1 % ,泥块不得大于0.5 % ,以保证石子的质量。

5)合理确定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易性、坍落度、水泥用量、水化热大小、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及混凝土收缩率等性能指标。在施工中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不同特点和设计要求,结合气候条件及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状况,提出相应的技术参数,由相关实验室进行试配,确定详细合理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泵送的前提下,优先选用5 mm~40 mm 石子级配,采用低坍落度,以减少混凝土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

2.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1)加强对钢筋工程质量的管理。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施工,加强对钢筋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钢筋工程施工质量。应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并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减少对钢筋的踏踩损坏。

2)加强对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楼面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同时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在施工中对楼面上层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以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

3)施工现场应严格检查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随车出料单,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4)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仔细进行板面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5)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结语

温度裂缝的存在是泵送混凝土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应充分认识到裂缝的出现对建筑物的危害性。在工程设计中采取构造加强措施,并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过程控制方法,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以保证泵送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等要求。

参考文献:

[1] GB 503002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S].[2] GB 500102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3] 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原作者: 张博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5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其主要的优点就在于施工性能较为良好,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泌水以及离析的情况,而且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其缓凝效果较好,在对其加以运输的过程中,坍落度损失也较小。虽然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都要依赖于良好的配合比设计,只有有效地对于配合比进行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保证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性能。所以说在对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必须要对于原材料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于水泥的种类加以选择,一般来说,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应该和高效缓凝减水剂具有良好的互容性。第二,在对于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对于细骨料而言,必须要对于细骨料的细度有效地加以确定,而粗骨料则应该选用具有连续级配的粒径满足要求的粗骨料;第三,在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置强度能够得到有效地满足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于胶凝材料的使用,而应该保证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低用水量、低水泥用量和适当的水胶比。

1.2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在进行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正确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只有保证方法的合理,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必须要注重对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在对于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采集取样检测出所使用的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一般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采用的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应该保持在1480Kg/m3左右。比如说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那么其水胶比的设计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就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先计算出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有效水胶比,在计算出其有效水胶比之后,再依据有效水胶比来对于混凝土的实际水胶比加以计算。

高层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6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制说明: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目前本工程高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为减少或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项目部特制定《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解答。希望各施工队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认真整改,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过程控制和预防,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7

泵送混凝土技术1907年首创于德国, 它以混凝土泵为动力, 以管道为通道进行混凝土水平和垂直输送, 具有机械化程度高、输送能力大、快速高效以及连续作业等优点, 现己成为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此,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 对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有资料显示, 泵送混凝土凝结异常时有发生, 裂缝普遍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混凝土浇筑高度达518m, 存在塔楼工程结构混凝土工程量大, 泵送高度超高的状况, 因此, 混凝土的泵送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施工的特点。

为使混凝土施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1) 选择满足泵送超高混凝土的输送泵和相应的配套泵送系统。做好满足混凝土施工工艺整个泵送系统的布置。

(2) 确定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参数, 选择满足要求的各种原材料,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配制满足超高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并做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3) 确定混凝土的泵送参数, 确保超高泵送正常进行及泵送至工作面的混凝土满足浇筑工艺要求。

2 本工程特点及采取措施

由于本工程泵送最大高度达518m, 管道内的混凝土对活塞的反压很大, 针对这一关键工况特点, 采用特制高压混凝土活塞。

布管应根据混凝土的浇注方案设置, 并少用弯管和软管, 尽可能缩短管线的长度。本工程管道沿楼地面或墙面铺设, 为了减少管道内混凝土的反压力, 可在泵的出口布置75~110m的水平管及若干弯管。

混凝土泵送前应测定每车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包括测定其坍落度 (220~260mm) 、扩展度 (>600mm) 、倒筒时间 (10~20s) 、拌合物温度 (不超过32℃) , 并观察有无分层、离析等。鉴于本工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还应包括泵后混凝土工作性的检测[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控制在7~9h之间, 终凝时间应控制在10~12h之间。

为了考察C60、C80混凝土的性能, 施工现场还应阶段性检测混凝土的自收缩、压力泌水率、凝结时间、经时坍落度损失、耐久性等相关性能指标, 检验结果作为施工现场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评定的依据。

可根据已有工程和经验, 主要从优选原材料、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泵的选型及布管三个方面来解决混凝土的可泵性问题。

本工程位置特殊、工期紧、难度大, 对噪声的要求严格, 综合考虑上面的因素, 采用HBT90CH-2150D超高压泵, 并采用两台柴油机分别驱动两套泵组, 以提高施工过程的可靠性。

3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制

3.1 原材料的选用

(1) 水泥:C30、C60混凝土选用P·Ⅱ42.5R级硅酸盐水泥;C80混凝土选用P·Ⅱ52.5R级硅酸盐水泥。

(2) 砂:细度模数2.6~3.0, 过0.135mm筛孔的砂≥15%, 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

(3) 石:5~10mm瓜米石和5~20mm或10~20mm碎石两级粗骨料配合成5~20mm连续级配的骨料, 两种骨料的配比例为3:7。

(4) 粉煤灰:用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一般选用Ⅰ级灰[2], 本工程亦选用Ⅰ级灰。

(5) 磨细矿渣粉:S95磨细矿渣粉。

(6) 外加剂:选用减水率为26%的某聚羧酸系高效缓凝减水剂。

3.2 配合比试验

通过现场多组试配, 膨胀剂掺量为取代后的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砂率1~6为38%~43%。外加剂掺量为取代后的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外加剂掺量以产品推荐的掺量 (外加剂掺量2) 为基准, 上下浮动胶凝材料总量的0.1%进行试配。通过以往的经验及考虑经济性等, 硅粉掺量定为8%, 磨细矿粉掺量定为20%, 这样的掺量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较好。本工程所使用的C80及C60混凝土的配合比见表1。

4 混凝土泵送施工

4.1 泵送施工条件

本工程的现场泵送施工图见图1。

kg/m3

(1) 泵机人员设置:机手4人 (2人/台) , 负责泵机操作和泵机的常规保养;专业维修工2人, 负责泵机的日常机修工作;管道维护工8人, 负责管道架设、拆装。

(2) 高层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施工面的情况, 必须确保操作人员与施工面人员的通讯畅通。

(3) 泵机附近和操作平台需有充足的水源。

(4) 当泵送混凝土出口压力超过12MPa, 启用HBT90CH-2150D超高压混凝土泵, 预计从第17层开始, 17层以下采用普通的HBT60.16.110S混凝土泵施工。

4.2 泵送施工

本工程用的C60和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比常规混凝土要高出很多, 泵送压力损失计算并无规范数据查询。泵送时要降低活塞运动速度与泵送压力, 选择泵送设备时, 应留有一定的泵送压力富余量 (25%) 。

(1) 泵水:根据管路长短, 首先泵一至两料斗清水以润湿管路、料斗、混凝土缸。泵水首先泵入废浆箱 (见图2) , 随后用塔吊吊回地面。

(2) 泵砂浆:将砂浆倒入料斗, 砂浆采用与所泵混凝土同组分的砂浆配合比。同时砂浆须充分搅拌, 砂浆用量为每200m管路约1m3。

(3) 泵送混凝土料:在料斗内, 砂浆余料还处在搅拌轴以上时, 加入混凝土料, 开始正常泵送。C6O以上高性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

超高层建筑泵送时, 容易反泵, 并容易发生堵管。为有效防止堵管, 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3]施工, 泵送150m以上高层时, 必须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20~260mm之间。

4.3 管路清洗

当管路中残留混凝土能都用于施工现场时, 停止供料。覫125输送管混凝土残留量约为12.3L/m。泵送即将结束, 可泵送2~3m3砂浆, 将混凝土顶出, 再用泵水将砂浆顶出, 清洗管道, 砂浆泵入废浆箱内, 并用塔吊调回地面。泵送结束后, 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混凝土缸、S阀、料斗、输送管清洗干净。

5 混凝土的养护及裂缝防治措施

由于泵送混凝土为满足泵送要求, 使用的石子粒径一般较小, 砂率偏高, 坍落度过大,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较多。因此, 相对于普通混凝土, 其裂缝较为普遍。本工程针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在全面分析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 改进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最终达到了防治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目的。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本工程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 鉴于对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针对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合比的设计, 在现场多组试配试验下, 并考虑已有的施工经验, 选出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2) 施工现场混凝土振捣时间不易过长, 一般10~15s/次为宜,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 进行二次振捣, 表面要压抹。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质量, 本工程采用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的搅拌新工艺, 使硬化后的水泥浆与石子间形成的界面结构更密实。

(3) 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差越大, 应力越大, 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 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 施工中拆模后用覆盖塑料薄膜养护以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4]。

(4) 鉴于本工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特殊要求, 应严格控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包括塌落度、扩展度、倒筒时间、拌合物温度等, 并对泵后的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检测, 以满足施工要求, 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 严格管理, 确保泵送混凝土入模质量, 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除与设备技术性能, 原材料等客观因素有关之外, 还与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主观因素有密切关系, 提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施工前技术交底, 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等工作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6 结语

随着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普及推广和迅猛发展, 不断研究高强度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裂缝的防治, 对于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本工程地上部分混凝土总方量约10万m3。在泵送设备、混凝土材料、布管工艺、现场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下,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可为以后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青松.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检测与综合判定[J].结构工程师, 2011.

[2]甘昌成, 吕伟强, 李建庭, 等.大掺量粉煤灰泵送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J].混凝土, 204 (3) .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而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建筑整体的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的层数多、高度大,对于施工中的混凝土的连续性要求更高,为此,若采用传统的人工运送进行混凝土浇筑显然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必须要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方可满足大型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要求。由此可见,保证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正常连续,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1.停泵原因分析

通常来讲,在高层建筑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若出现停泵的现象,一般都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的:

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严重问题,在砂石的配制中,粗料与细料的比例存在极大误差,过多的粗料或粗料粒径过大会使得混凝土在运送的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分层等问题,致使泵送输送管道堵塞而引起停泵现象。

其次,在混凝土的泵送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良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忽大忽小的坍落度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正常输送,易引起停泵现象。

第三,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中,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必须特别良好,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等现象而影响泵送质量,但若混凝土的流动性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或流动性极为不稳定,都易导致停泵现象的发生。

最后,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泵送质量。如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气候过于炎热,温度较高,就易使混凝土的水分快速蒸发,易引起输送管道堵塞而停泵。

2.提高混凝土泵送质量的方法

2.1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粗细骨料的配料误差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由于个别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以及机械电子秤故障等因素出现配料误差,未满足配合比要求,使搅拌出的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如砂子配少了,降低了砂率,造成混凝土泵送管道的内壁没有附着足够的细砂和水泥浆组成的附壁层,而且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泌水现象增大,导致中心料流摩擦阻力增大,使泵送状态恶化、受阻。如砂率过大,将会降低强度,因为在水泥浆量不变的情况下,砂率过高,定量的水泥浆不能很好包裹砂砾的表面,则使混凝土变得粗糙。同时砂率过高,形成粘稠的混合物,其沿管道运动的粘滞阻力大大增加,使泵送压力增加,将导致堵塞管道。若粗骨料配多了,在砂和水泥量不变的的情况下,混凝土将会变得更加粗糙,还会在泵送过程中给泵管造成很大的阻力,所以混凝土泵送时骨料要有合理级配,即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对操作者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训及事业心教育,加强计量器具检测,在每天开始配制混凝土时都要先检验计量器具是否存在故障问题,严格质量监督检查,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严肃工艺纪律,执行奖罚制度考核,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2.2混凝土塌落度时大时小不稳定

施工实践证明,混凝土的塌落度过小,混凝土的流动阻力相应增大,易发生堵管现象;如混凝土塌落度过大,虽然可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易造成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泌水,同时塌落度过大,用水量大,每增加l0kg水,混凝土强度将下降7%~8%左右。同时注意高温季节的泵送混凝土施工,夏季气温偏高,混凝土受El晒风吹,促使混凝土拌合物水化反应加快,并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干稠,也造成了其塌落度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些因素,应加强计量管理,保证水泥称量的准确性,对于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0.6这个范围,因为在此范围内,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小,可泵性大。加强专职质检员检查力度,由专职质检员对塌落度做随机抽查,以满足设计级出罐要求,进而为我们控制混凝土塌落度,提高泵送质量及混凝土质量,加快工期进度提供了保证。

2.3加强骨料粒径的控制

有时由于骨料级配不理想,料场出现混料等问题,骨料的粒径超过规定最大粒径。如果这样的粒径重叠在一起,就势必造成增大泵管的摩擦力,进而产生堵管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如下方法:通过加放筛片,在骨料上料时控制骨料粒径的规格,验收时对于骨料级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得使用。在上料时,专职质检员严格把关,不合格的骨料不能上料,禁止使用。

2.4合理掺人粉煤灰,增加混凝土流动性

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10%的粉煤灰,同时在混凝土中减少10%的水泥用量,粉煤灰中的小颗粒是实心微珠,掺人混凝士中能起到润滑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士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塑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利于泵送,同时可延长混凝士的初凝时间。上料过程中粉煤灰掺量要严格控制,如掺量小,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性小,泵送受阻;掺量大即细颗粒过多,用水量增加,对混凝土强度不利,因此合理使用粉煤灰是改善泵送混凝土的重要措施,即经济又适用。

2.5混凝土泵及管道合理布局

在混凝土泵送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泵的操作及管道布局不合理,产生堵管现象,对此,采用如下方法:

(1)施工时须将泵体设置在坚实的地坪上并将泵管进行固定。混凝土泵送施工操作顺序为:开机一液压油加温、试泵一泵水一湿润料斗和管路一泵砂浆一泵送混凝土一清洗管路一回收管路混凝土。

(2)管路布置时应尽可能少用弯管,特别是半径小的弯管,以减小管道阻力。

(3)尽可能减少中途停顿时间,如果停顿时间较长时应每隔一定时间开动泵机。

(4)一次性不可接较多管子,每按一节管子需开动泵机泵送。

(5)清洗时一定要装好清洗辅助物,水洗应装好海绵球并以不渗水为标准.空气洗应装好纸球并按不漏气为原则,否则很难一次性清洗成功。

3.结语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篇9

某大楼工程建筑面积约17260.2m2(其中地下室面积约为8612.7m2),本工程主体地下3层,主体地上5层。建筑物呈不规则四边形,长69.3m,宽47.6m;工程为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m2,为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珠基高程25.70m,建筑高度22.7m,地下室天面标高为为±0.00,地下3层总高12.9m,首层高4.2m,2层高 3.4m,3层高3.4m,4层高3.4m,5层高3.3m。地下1层4.5m,地下2层4.2m,地下3层4.2m。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中产生的水化热很难散发,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大于规定值后,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伸变形能力差。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面比较大,施工中使用的水泥量也很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会不断的在混凝土中集聚,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开裂,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并出现严重的渗漏。

2.2 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多在基础工程中应用,而基础工程中一般配置了比较多的钢筋。由于混凝土变形模量和钢筋变形模量差距较大,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钢筋表面出现辐射性裂缝。

2.3 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会有水化热产生,并且因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应力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长期的影响,并且上部混凝土结构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应力,在这些应力的影响下,会因为拉应力过大出现裂缝。

2.4 由于混凝土为非均质材料,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例如,混凝土中骨料出现的收缩也许会比较小,而水泥石产生的收缩也许会很大,这些因素都导致混凝土的变形不够均匀。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均匀的变形,使得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有约束力出现,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导致其结构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为结构产生变形造成的裂缝,另一方面是因为结构荷载引起的裂缝。

3.1 水化热裂缝。调查显示,混凝土因不均匀沉降变形、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影响出现裂缝的概率为82%,而结构荷载所造成的裂缝只有18%。其中因温差产生的裂缝尤为严重,不管是桥梁结构、建筑结构、还是水工结构,都有温度裂缝存在。而水泥凝固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无法扩散是造成裂缝出现温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计算证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至35℃~40℃,再加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会升高至55℃~80℃。在剧烈的温度应力影响下,混凝土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

3.2 混凝土收缩变形。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变形主要有干缩变形、硬化收缩变形和塑性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时,有很大一部分的水分会流失掉,从而造成收缩变形。一般浇筑完混凝土后,会在5h~15h 内终凝,这段时间内,水泥水化反应剧烈,水分快速蒸发,出现严重的收缩、失水情况,致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大量形状不规则的裂缝。

3.3 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环境也会对水泥水化热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外界温度比较高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温度也较高,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的温度会快速降低,而混凝土内部温度依然较高。由于内外部温差大,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浇筑时,浇筑的温度、水泥水化热、散热速度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为了防止出现温度裂缝,首先要解决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4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由专业搅拌站提供。混凝土缓凝时间控制在4h左右。

4.1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1)商品混凝土进场时应有供方提供的每一运输车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2)运送时,运输车应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3)商品混凝土每车进入现场时,试验员都要对其进行塌落度的测量,以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认真核对商品混凝土出槽后历时数,确保不致超过初凝时间才允许使用。(4)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砂、石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

4.2 混凝土浇筑程序。梁板和柱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柱的混凝土,待梁、板模支好、钢筋绑扎好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与柱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底下5cm位置处。梁板混凝土浇筑按划分的施工缝连续浇筑。如因特殊情况(如停水、暴雨等),其施工缝按规范可以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并留成垂直缝。

4.3 混凝土振捣要求。混凝土捣固除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余柱、梁构件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等,注意要快插慢拔,不漏点,上下层混凝土搭接不少于50mm,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防止砼离析。竖向构件浇捣后应及时清除上部乳浆。

4.4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N/m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5 混凝土的找平及养护。(1)楼地面混凝土浇筑前,在柱处弹出标高控制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用3~4m双人刮尺按控制标高刮平,并使用一台水准仪复测整平;然后用长把拖抹平,保证混凝土面的平整,以便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水平构件应在收水前后进行2次持平压实。(2)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其进行湿润麻包覆盖、18h 后即浇水养护,浇水护养时间不得少于14d。

4.6 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在浇筑混凝土前,将上端和下端均封闭好的测温管布置在测温点的平面位置,并使用测温组建在套管上进行布置,然后利用热电转化的方式监控各个结构部位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收集好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照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序,在同一平面上布置测温点,本工程分别在各个厚度的承台基础上布置了八个温度测量点,并分别在各个测温点均布置上、中、下三个温度测量组件。其中下部温度测量组件布置在混凝土底部10cm、左右的位置,中部组件布置在混凝土的中间位置,上部温度测量组件布置在混凝土顶部10cm左右的位置。此工程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的巡检周期为30s,并且保证混凝土内部和微机终端显示温度可以同时进行变化,达到了温度监测要求。此外,工程还安排了工作人员在现场对温度进行监控,并且要求混凝土升温至温度稳定这段时间内,每30min 提交一次监测结果,混凝土温度进入下降时,每间隔60min提交一次监测结果。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立即联系管理人员,并将记录工作做好。

5 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案例,对高层建筑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了监控。

参考文献

[1] 赵小路.房屋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7(5):112-113.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工作计划下一篇:描写思乡情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