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思想

2024-07-25

当代教育思想(共12篇)

当代教育思想 篇1

引言

奴隶制时期统治者夏启把歌舞“登天而窃以下用”, 《礼记》是艺术书写成文字变成后世典籍。六艺教育《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资料。六艺教育中乐教也是古代的艺术教育形式, 虽然与美术教育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但乐教对艺术的发展, 尤其是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以及对艺术作品鉴赏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因其对人的审美观和能力有积极影响, 所以对后代的艺术教育, 尤其是对当今的美术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六艺教育概述

六艺之名,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三物”中就包括“六艺”, 它由礼、乐、射、御、书、数组成, 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夏商时代六艺教育内容的雏形就形成了, 但不完备。到了周代, 内容才基本稳定下来。它以礼为首, 蕴含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礼由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而发展成为宗法等级制度, 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典范, 为的是能够符合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 所以六艺的教育就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的强有力的法宝。

乐配礼, 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我国古代, 乐有愉悦的功能, 更有感化教人陶冶情操的功能;射是射箭, 可以作习武和行礼讲;御是驾马车, 在古战争中不会驾驭战车是绝对不行的;书指识字写字;数是指算术。古代人认为书和数是才能和智慧的最基本条件。贵族的子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同时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合理有效的方法, 它的影响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这样, “六艺”教育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内容中与美术联系最多的就属“书”了, “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的识读与书写, 由于中国汉字具有象形性和意象性, 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汉字的识读和书写对于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书”的教学对中国的古代美术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今, 人们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更加强烈, 并没有被五彩的视觉文化所淹没, 而是略显出一些淡雅和从容。

二、六艺教育的教育思想

(1) 因材施教

“六艺”教育的思想是古代教育实施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但近些年来, 由于某种原因, “应试教育”成为了主导,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例如很少有美术课程, 占用美术课的时间, 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虽说不是有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 但美术课程的设置会对素质教育开展和全面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主导, 并传承着六艺的思想精髓。因材施教是孔子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兴趣的不同而制定的教学方案。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内容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并且平衡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利益关系。六艺的教育重视把人培养成为君子, 也重视会国家的安定, 本质就是把国家的繁荣稳定建立在全民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之上, 这非常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周代的“六艺”教育就比较完善了, 其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古代六艺教育强调教育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以一概全片面地理解教育, 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 有没有兴趣, 听明白听不明白, 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有目的地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对色彩特敏感, 有的对形体结构掌握的好, 有的学生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偏爱和能力不同而进行设置, 更好地挖掘他们在美术专业的潜能, 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2) “智力的差异性”的教育思想

古代“六艺”教育认为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 主张教育内容必须要有高中低层次, 孔子说过“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意思大致相同。这对当今的美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甚至对其他学科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首先应该辨别人的多种才能, 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的差异性, 指导开发其专长优势, 美术专业学校应该担负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发展其个性的任务。必须意识到开展各式各样的智能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的重要性。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具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我国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每个人拥有七种不同的智能, 它们在个体智能中有同等的作用, 只是在每个人身上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因此, 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谁聪明或笨, 而是体现在某方面擅长的问题。教师应该具有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学生观, 对每一位都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 并乐于从不同方面观察和接受学生, 发现各种潜能的存在加以培养, 更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例如某些同学具有美术绘画方面的天赋, 如果老师一味地看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差, 没有给学生必要地鼓励表扬, 会伤害到其自尊和自信, 在其他方面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认识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性之后, 将来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关个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美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来。

传统的美术教育只重视艺术作品的临摹学习, 忽视了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用应试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 考察学校的教育成果,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方法,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独创性了。未来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学校给学生提供某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动手动脑设计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三、“信而好古”的经典的教育思想

随着周室的衰竭, 教授“六艺”的老师四处分散, 这有利于各地私学的兴办, 促进了当时教育思想的快速发展。尚礼好古、以经典为法则的教育理论逐步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则, 也随着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 成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信而好古的观念通过艺术理论反映出来, 形成中国古代以典范为宗旨的美术教育思想基础, 并通过遵循典章仪轨、摹拓临写样范法帖、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粉本白画等美术教育途径, 达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 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史, 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四、“规矩绳墨”的教育思想

《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 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墨子》天志上云:“譬若轮人之有规。”《荀子》劝学云:“其曲中规。”这种规矩绳墨的经典教育思想, 一直被诸多典籍和言论所重视和引用。作用在于能使事物在规定的范围内做事, 不会违背常规。这对现代的教育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其中包括想象力、创新力等。特别是在当下素质教育之下, 更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都间接地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规矩绳墨”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成果, 但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不能墨守陈规。

五、“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

尊敬师长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曰:“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 则法度存。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 则有人快。人有快, 则法度坏。”师道尊严是古代教育的基本前提。对于师傅的言传身教, 在教育思想观念上与“信而好古”是一脉相承的, 也是美术教育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规律。时代改变, 教师也应该改变教学理念, 积极进行角色创新, 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向“激趣、启思、导疑”型转变;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向指导帮助型教师转变;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向主动研究决策教师转变。这些转变没有改变教师的地位, 全部放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关系, 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达到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结语

今天, 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先人的优秀教育思想来进行美术教育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他们自己想学什么是很重要的。再就是举例与理论要好好结合, 没有理论作为基础, 无论怎么教都没有效果。要了解学生的感兴趣, 利用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选择多元化的美术教育内容, 在美术教育内容上往往重视绘画的学习。美术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绘画上, 而要兼有漫画、木刻、剪纸、涂染、木偶、雕刻、折纸、泥人、手工等多种的教育内容。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学生能够学的并能够学得非常好的, 我们都应当教他们。

自从六艺教育理论的产生, 儒家理论体系形成后, 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思想。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同时促进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世界, 可是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 孔子、儒家一直影响着中国华人的教育理论, 也不可脱俗地存在着对中国教育的负面影响。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和培养大众的整体审美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到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的。我们应该肯定六艺教育在我们古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而对于那些不利于当今的美术教育的因素尽量避免。用我们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来武装自己。

摘要:“六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艺教育的宗旨是明德, 而不在于是否掌握高深的技术。六艺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 同时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医术、天文、算数等技术技艺都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 而是由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世代相传有利益于文化的传承性, 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六艺的教育思想,美术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与六艺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2]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

[3]朱丹.论“六艺”美术教育思想《魅力中国》2010年03期.

[4]中西古代课程源流──“六艺”、“七艺”教育的产生及其特点-《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4期.

当代教育思想 篇2

摘要:黄友葵是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声乐界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在声乐教学中,她不断探索将“美声学派”同中华民族唱法相结合,寻求实践声乐民族化的途径。她创造了一种能深刻而真切的表达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中国学派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黄友葵;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黄友葵是我国第一批海归声乐表演艺术家之一,她带回来了美声唱法,又尝试探寻改革西洋唱法民族化,当之无愧是近现代声乐教育理论、声乐教育模式和声乐教育体系的先驱。在她教学生涯的60年以来,总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黄友葵在老年时著成了《论歌唱艺术》一书,此书在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

一、黄友葵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

黄友葵从小受音乐熏陶学习了箫、笛、月琴、扬琴等民族乐器,在童年时期就萌芽了她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同时她也接触了民族歌唱艺术,这无疑为她后期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一)声乐民族化的教学思想

黄友葵用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要求学生做到声乐艺术民族化,“第一,要研究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民族本地的语言,并把他们相结合,进而美化它;第二,继承发展民族音乐传统以及吸收外来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两者相辅相成是建立民族声乐学派的关键;第三,必须重视中国演唱曲目的积累,就算演唱外国的歌曲和歌剧也要用自己本国的语言来唱。”[1]黄友葵的教学主张是党提出的“洋为中用”,中西艺术文化需要完美结合,在使用美声唱法的时候要切合中国的发音、语言的规律,还要不断地继承民族声乐多年的传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西洋民族化。她十分赞同欣赏中国传统唱论中的“字正腔圆”美学原则。而且她认为,民族唱法中的“韵味”需要多加推崇。黄友葵一直坚持要学生用本国的语言来演唱所有的歌曲或者歌剧,一定要让学生们积累大量的`中国歌曲,重视中国歌曲的演唱。黄友葵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很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风格、民族情感的处理。她一直告诉学生情感的表达在歌唱中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一笔是要带有民族性的。“民族化”的概念是模糊狭隘的,但是黄友葵认为“民族化的概念和范围很大,不会被限制,它不只局限于作品里有多少种民族传统表现手法,也不仅仅看它有无民族乐器参与演奏,更不是说演唱时是否运用了民族传统的歌唱方法,最重要的是它要拥有中华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而首先在于它是否能够真切而又深刻地表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2]

(二)发展民族传统以及民族音乐学

“我们是中国人民,我们的音乐要面向民族传统。我国历史悠久,音乐的历史传统亦是如此,从作品采用的表演形式、曲调、乐器从中提取的生活内容等都是形式多样的。”[3]中国有着丰富的音乐遗产,加上时代的催化便使每个时代的音乐演出都赋有新鲜感。因而,我们要清楚我们中国人民在创作音乐或者进行演出的时候,要应尽可能采用民族的音乐形式,就像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民歌、地方戏曲,具有民族性的独特曲调,当然还有各种音色丰富的民族乐器,我们音乐民族化就可以在这样一种拥有雄厚的基础并且还能从内容上、形式上有大量的空间提高之上来发展它,珍视它,重视它。民族的内容和民族的形式是一定要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出放在第一位的。1980年在南京召开了民族音乐学会讨论会。黄友葵在讨论会开幕词中曾经说到民族音乐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之后发展的并不乐观,我国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与社会主义一样还处于初级阶段。1980年南京会议将“民族音乐学”确立,这就标志着民族音乐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我们要积极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继续沿着前辈学者开创的对民族音乐学的点滴研究之路,勇往直前地探索研究下去。

二、当代民族发展的启示

(一)振兴民族传统戏曲

民族传统戏曲一直是我国艺术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代表,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是最具影响力和亲和力的表演形式之一,学习戏曲对于我们音乐学习者也是至关重要的,黄友葵也肯定戏曲对学习声乐的学生是非常关键的。1958年,黄友葵被调到南京艺术学院当音乐系主任的时候,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时刻在民族民间中学习,音乐方面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至此她开始学了评弹、京戏、京韵大鼓等戏曲曲艺。1970年黄友葵又被调去戏校教学生唱京剧,她担任的角色是京剧老旦,与孙玉祥老师合作。她开始琢磨京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用心向前辈请教,对她探索声乐民族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无论是民族传统戏曲还是民族声乐都特别重视韵味。除了韵味之外,“字正”对戏曲演唱优秀的演员的来说是一门不小的功课。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唱出各种独特的花样,来表现此戏曲的民族风格特色,抒发演唱者见解独到的个人情感。除了声乐之外,音乐表演者也可借鉴戏曲艺术人物精湛的表演神情、面部语言,肢体动作。民族传统戏曲无疑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我们不能让戏曲艺术没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它是一脉相承优秀传统文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也能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维系了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20世纪初期,我国学习西方和日本先进的体制和经验,就连传统音乐也被统统认为是旧文化要被改掉,很多知识分子认为西方音乐才能真正的好音乐。学堂乐歌的盛行造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了危机感。1930年,把爱国放在第一位的黄友葵抱着“振兴民族实业”的伟大理想去美国留学,她在放假期间曾教过孩子们唱歌和绘画等艺术课程,周末的时候她也常常被邀请到青年会或慈善机构作,做关于中国文化习俗的演讲,还不时地被邀到电台为各种节目配乐伴奏,吹箫、笛、弹月琴等,黄友葵一点一滴地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不得不说,黄友葵在那时就已经有了要传播和推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在音乐界,20世纪50年代才有人提出将中华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想法,9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需求以及中华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意愿日益迫切,我国与别国的音乐交流才越来越密切,我国也加大程度地寻找国际传播与推广的道路与策略。在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方面,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代表团体经常登上国外著名的音乐殿堂演出;众多的中国音乐家在世界性的音乐厅也屡屡举办属于个人的演奏会或演唱会;还有一些研讨会不仅为世界音乐提供民族音乐交流的学术平台,还建构了一座世界了解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桥梁。我国举办全世界的音乐节,也参加别国的音乐节。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上,我国优秀音乐人士去国外担任高校客座教授,做一些音乐讲座、巡演,同时也向感兴趣的华侨、外国人开设民族音乐班。虽然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与推广在各方面都获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有上升的空间,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今我国正在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电影电视、动漫、体育等方面都在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国家给予了很大支持,但在音乐文化对外贸易方面却很少,我国的音乐文化企业不仅要擅长创作音乐文化精品,还需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开发消费市场、培养消费习惯。”[4]我国政府应适当地给予帮助给中国移民、留学生,帮助他们创立我国的民族音乐培训品牌,让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我国在对外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还一直运用传统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运用网络教育远程民族音乐教育;开发多语言的、专门针对民族音乐的共享软件;提供国外读者使用的民族音乐电子图书馆、电子杂志;开办民族音乐文化网络商店等充分利用和开发大众媒体在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潜力,加大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对外宣传、传播的力度。

三、结语

黄友葵曾说过,“只有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和民族需要的新作品新形势,才能使我们的音乐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使我国民族音乐宝库更加充实并放出异彩。”在这个科技与信息不断发展,时刻需要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得不忘初心,发展民族传统,保护、传承我国丰富的戏曲遗产,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以多渠道和多种方式“走出去”,向世界传播展示的我们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运用创新的现代音乐语言进行民族音乐的演绎和推广。让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古老音乐以新的面貌,更好地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武俊达.诲人不倦辛勤耕耘―访问黄友葵教授[J].人民音乐,1982,05:21.

[2]冒蓉.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探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3]刘伟冬,黄.南京艺术学院早期校刊校报研究专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426-427.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解读 篇3

[关键词]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的哲学是对“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反对对人的各种形式的异化,使人成为人本身。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使学习者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能够充分自我实现的“人”,作为学习者的“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最终归宿。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及发展

人本主义就是关注人的学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起始于以古希腊智者学派创始人普罗泰格拉、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塞罗和昆体良为代表的朴素人本主义阶段。到了中世纪,“神”取代了“人”,“神学”取代了“人学”。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才形成一种思潮,这一思潮被称之为人文主义。(有学者也称之为传统人本主义,以强调与当代人本主义的渊源关系)。这个时候的人本主义者复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和理性精神。他们把异化给上帝的人的本质重新还给了人。[1]

但从17世纪科学革命以后,科学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自然科学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无所不能。“到19世纪后半叶,唯科学主义已成为西方主导地位的思潮”。[2]但唯科学主义的基本观点却是以物质一元论和唯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这恰恰违背了科学的精神。20世纪上半叶短短50年之内连续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全球问题”(能源、环境等),告诫人们科技发展具有的两重性。[3]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思潮推动下,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人本主义教育运动。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观。有学者称之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或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当代人本主义倡导的教育观

1.人本主义教育是发展人的潜在能力和促进人自我实现的教育

马斯洛认为:人本主义教育就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培养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的人。他认为人是具有巨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切生物体的根本属性。而这个巨大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人本主义的教育。他们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外在的专制和束缚反而会扼杀人自主、发展、创造性的本质。可以说,人的自我实现,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的必然途径。

2.人本主义教育是培育人“完美人性”的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事实与价值的整合、强调自然知识和人类崇高人性的统一,是最终达到丰满人性和自我实现的教育。它包括两个相关的方面,即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把事实和价值融合”起来,避免主知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是马斯洛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当代人本主义者主张的教育,正是要帮助所有阶段的人,在学习和研究事物的基础上,学会抵制各种诱惑,执着而狂热地追求真、善、美等存在价值,最终实现人类对教育本质的崇高追求——创造人的幸福人生,实现人的丰满人性。[4]

3.“品格教育”是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道德教育上实践上,当代人本主义者倡导立足于学生个体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品格教育”的教育。品格教育的著名倡导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考特兰德学院,第四和第五种R研究中心主任里克纳教授(Thomas Lickona)指出:“品格教育要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5]他认为要把一些公认的、普遍的、客观上非常重要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当作道德教育的依据和根本。比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我们的道德教育应首先进行立足于生活和关注学生个体的品格养成教育,然后再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我们应坚决杜绝泛化的道德教育和把道德教育政治化的不良倾向。

4.人本主义教育是具有批判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教育

这一判断是基于上一命题,即人本主义教育是促进人“自我实现和人性充分发展”作出的,是上一命题的必然衍生。正是人具有的作为人本质的主体性、自主性,人才会自觉的去批判他所处环境中不合时宜、限制人发展的东西,超越现实和物质世界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东西。人本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正是要在教育实践中,把人真正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正直善良、充满着无限创造活力的人。

结束语

我们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改革要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的理念,正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进行中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革新的核心应该是使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具人本精神,使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本理念”核心价值观念重新回归到教育的本体中来。

参考文献:

[1]张传燧, 赵同森. 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

[2]沈铭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J]. 哲学研究, 1992(6): 19-26.

[3]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1998: 3-7.

[4] McNeil, J. D. (1985).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3rd. ed.)[M].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Ltd. : 5.

[5]T. Lickona (1996).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J]. I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 25, No.1:93-100.

当代教育思想 篇4

关键词:道法自然,教育启示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 其精神早已内化为国人的文化心理品格, 只不过我们有时由于“日用而不知”罢了。“道法自然”[2]作为老子核心思想之一, 对于中国教育思想本土化和素质教育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道法自然”的实质与教育意蕴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2] (第25章) 老子认为, 道、天、地、人都是自然存在的, 人效法大地, 大地则依法于天, 天则效法道, 以道为其运行的依规, 道则以自然为归。对道的理解人们各有其观点, 通常认为老子的道既有作为宇宙论、本体论、发展论意义上的天道, 也有作为为人处世、人之为人的人道。[3]也有人反对对老子的道作各种意义上的分割和阐述, 海德格尔认为, 当我们在一种知性思维模式中将“道”理解为一客观对象———“物”的时候, 那么, 不管这“道”“多么流行, 也还是没有像它自己所标榜的那样朴素自然”。[4]从老子的辩证主义思想出发, 应该说道既是不可把握的、不能言说的天之道, 也是可知可感可说的效法天道的人之道。“道”即“自然”, “道”是运动变化的, 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 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而“道”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就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从而形成了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教育思想。无为而为, 即无心而为, 不是无所作为;无为而为是应为而为, 不是强制不为!

教育的对象是人, 对人性的探讨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基。老子不言人性善与恶, 认为人性的本然状态是无知无欲、素朴自然的婴孩状态, 只是由于社会文明的浸染和教化, 使人丧失了自然的本性, 变得功利和贪婪, 因此教育应当“道法自然”, 使人“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绝仁弃义”[2] (第19章) , 从异化走向本真, “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2] (第28章) 。老子对人性的看法是十分独到和精辟的, 婴孩的本性不能用善恶加以界定, 原本如此的本真自然, 让人喜爱, 而经过所谓的仁义道德的文明驯化后反而产生了种种虚伪、私欲和罪恶。《道德经》第十八章说: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混乱, 有忠臣。老子看到了人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状态后人的被异化和被奴役的现实, 人作为自身存在的目的却变成了存在的手段, 而老子所说的“复归”并不是完全生物意义上的倒退, 他也认识到人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人是需要不断去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 这是一个不断增加、增强的过程, 但是在道德方面, 人应该摒弃外在的、强加于心的伪道德, 要不断地去克制、减少自己的私欲和贪念, “为学者日益,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则无不为。”[2] (第48章) 所以复归之后的人并不是完全无知无欲的婴孩状态, 而是通晓生活知识技能, 淡薄名利, 身处现世而又能超然物外, 珍视生命和自我完善, 自由把握生活的得道之人, 即老子所说的“圣人”。

二、无为而为 (顺势而为) :“道法自然”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毋庸讳言, 老子的思想中确实有一种消极的避世思想, 对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持一种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但是老子所说的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却始终存在。老子清楚地看到了文化的两面性, 文化不都有价值, 文化异化的现象绝难避免, 文化演化的轨迹是遵循着“建构—解构—重构”这种螺旋上升的曲线形式来运行的, 《道德经》的价值, 在于对文化解构环节的首肯和确认, 在于指出文化板结的异化现象, 在于从整体意义上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5]老子指出个人和社会、个体自由和奴役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对立, 只能借助天道来阐述人道, 老子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核心, 从纯真无邪的婴孩之本性出发, 通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 (第2章) , 来达到人性的复归, 培养圣人, 通过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来达到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人, 最终指向是社会, 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和谐教育观。

在当代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教育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人也高度地异化为工具, 物质丰富, 精神匮乏, 善恶并存, 各种社会问题突出, 人的生存状况和处境堪忧。我们不可能采用老子的方法, 用消解文明的方式来消除由文明滋生的罪恶, 但是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却不无启发, 发人深思:今天的教育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有何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等等。就这几个问题, 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树立和谐的教育价值观, 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 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总体而言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 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工具性人才,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种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导向的教育往往忽视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完善, 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人的价值诉求, 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加重了人的异化程度, 人的功利化、片面化地发展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和道德危机, 人的异化是社会问题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 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 所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成人”的教育, 然后才是“成才”的教育。老子的教育思想是回归自然的教育, 也是人本主义的教育, 其出发点是人的自然本性, 充满了对人的精神自由的终极关怀, 人作为“域中四大”[2] (第25章) 之一而存在, 与天、地、自然一同顺应道的规律而和谐共存, 老子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和谐的教育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二) 教育教学活动应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 消除额外压抑和人为的负面影响。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天道 (自然) 的发展规律, 作为形而上的天道下落到形而下的社会生活之中即为人道, 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的教育也要遵守着教育的“道”——即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 遵循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既有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 也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功能,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压抑和异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文明的合理压抑和异化, 但现实情况是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额外压抑, 人被异化为某种机器, 从而丧失了人的本性。因此, 教育只能赋予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合理压抑, 不能增加额外压抑, 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应尽可能保存人的自由素朴的本性, 可以说一种好的教育既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生存、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 , 又具有某种去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保持本性, 追求精神完善的自由意志和伦理道德) 。学校教育要依据人的本性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进行, 拒绝和排除外在的、人为的、不合理的压制, 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创设自然和谐的环境, 这样看似无为的教育培养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反观我们当代的学校教育, 教育中人的被压抑和异化的状况仍然以某种看似合理的和隐蔽的形式出现, 教育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学校教育忽视人的特点和因素, 脱离了教育规律的“有为”所造成的, 学校教育所能做的、最应该做的是:在立足人的本性基础上, 顺应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和必要的教育, 祛除人为的额外压抑, 使教育成为人之为“人”的教育, 还教育的本来面目。

(三) 道德教育要立足人的本性基础上, 顺应自然, 返璞归真。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道德教育显得有心而力不足, 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价值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道德教育没有从人的本性出发, 道德教育多是用外在的价值、规范、礼仪去强加于人, 试图用一个标准化的道德框架去约束人、塑造人, 人的本性中的自由倾向必然会对这种束缚产生反抗。人的本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老子并不反对道德, 他反对的是人为的用来捆绑人的道德权威, 认为这些道德正是产生祸乱罪恶的根源, 对道德的颂扬和刻意追求反而失去了真正的道德。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发是: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人的本性, 不能以命令和灌输的方式去进行, 道德教育的指导观念不是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 而是使学生明白不应该做什么。道德是以“损”的形式内得于心的, 而不是以“益”的方式外求于人的。卢梭认为人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 另一次是为了生活。[6]第一次的诞生的人是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 第二次诞生的人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高度的社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的异化, 所以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可以看作是道德意义上的人的第三次诞生, 道德人即是得道之人, 他懂得如何去顺应自然, 克服私欲, 保留自己的本心本性, 既能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和发展, 又能努力追寻着自己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善, 德才兼备, 自然而然地自由存在。

参考文献

[1]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2]老子.道德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

[3]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4]海德格尔.林中路 (中译本)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任遂虎.“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当代教育思想 篇5

浅析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

【摘要】农村初中学校教育发展的特殊性给农村初中学校思相品德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形势下,出现了很多影响德育工作的消极方面,面对新问题,农村初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本文主要描述了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特点、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并提出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措施

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健康向上,与农民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农村初中学生身心和思想品德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的同时,也着实令人深思。

一、中学生特点

1.心理特点。初中生正是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结交朋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特点如下:

(1)逆反心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逆反心理。稍不如意,就不管青红皂白,与家长或老师顶嘴,情绪变得容易激动。

(2)闭锁心理。青春期的中学生,愈发变得多愁善感,特别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音容笑貌里多了几分矜持,内心的情感世界愈发丰富起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独立心理。随着初中生身体的发育,他们迫切要求获得极大的自由空间。独立思考的愿望增强,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表现为爱模仿大人,对成年人的事情逐渐感兴趣。

2.思想动态。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是“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对事不努力、对己不克制”的“四不”学生。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许多大众媒体只顾眼前利益,进行色情、暴力传播,或让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诱导青少年学生思想畸形,现实生活中不思进取,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自律能力较差。加上社会腐败现象也会导致青少年思想苦闷和情绪消沉,容易造成道德“滑坡”和青少年犯罪等严重的问题。这些是学校和家长始终关心的问题。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1.价值观、人生观模糊不清,思想处于混乱状态。与城市相比,农村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不够重视,生产观念、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相对落后,使部分农村中学生极端个人主义表现较为突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错位,有时甚至产生道德错觉,思想处于混乱状态。

2.缺少远大抱负。农民的观念结构深深地束缚着农民的行为;他们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意识始终存在,甚至部分农民把自己的成功归于祖宗和神灵的保佑,而且我国农村大部分中学生在毕业以后就直接就业,由于他们接触社会范围较小,接触的知识程度不高,接触的人员看问题角度不够,表现为思想相对狭隘,看问题往往表现为“近视眼”的短期行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缺乏没有远大抱负。

3.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几乎没有得到实在上的落实,因为思想品德虽然要参加中考,但是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是开卷考试,因此大多数的政治老师上了这门课,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尽管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人生很有指导作用,但是在升学考试中考的内容九年级占的比例最重,所以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仍是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内容,能在考试中得点分就行了,至于九年级的那就得重视,除了课程计划上规定的课时外,还得补课。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记熟。重记忆轻实践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特点。

4.班会,这也是德育的主阵地,但你看农村初中学校的这些课怎么上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就上语文,数学老师是班主任就上数学,或者就让学生们上自习,总觉得天天都在讲就没什么讲的了,校会也是做做形式,每次校会上讲的都是同样的话,没有新的语言,全是固定的格式。什么清洁卫生打扫彻底保持不好,什么注意安全,什么什么的,没有结合每周的情况讲身边的具体的东西。学生也不想听,老师不想讲可不得不讲。缺失当前新形势下的理想和现实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班会校会有名无实。

5.学校团组织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现在的团组织没有了那种先进的代表性,七年级入学后,部分成绩好的为队员,没有仪式,队员不知道队歌是什么,不晓得自己是先进。团组织几乎瘫痪的,很多只是有一个人是名义上的领导,不开展活动,如果到了九年级,叫班主任讲一讲,填个表就是团员了,不考虑学生是否在校的品德。在学生中缺失了对先锋队组织的向往之情。有形式无内容是当前团工作的一个特点。

6.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来看,因为他们都有本班的课,有教学任务和压力,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只注意安全,只要安全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不管学生的思想行为;再说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也是安全一票否决的,即使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只要安全出了事,就不好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班风、学风也不好考核呀。重管理轻教育,重安全管理轻行为培养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特点。

现在德育工作成了有名无实的形式了,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没有了实际效果。可是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人格的形成,人生道路的方向起到决定作用。有人比喻说: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在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说,德是最重要的。

三、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1.发挥好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功能。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定位,注重全面性。在注重视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必须选准贴近农村实际的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着眼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帮助中学生打破封建保守、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市场意识、竞争观念和创新观念,使学生能够“知已知彼”.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国家政策把鲜活的政治知识引进课堂。近年来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的扶农、惠农政策,税费改革、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变革大事,引入政治课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和教育中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认真学习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以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吸引学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互动性。教师既要做到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又要成为生活上的益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言传身教,又要做到“以人为本”,力求做到“一田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日常生活中,师生互相尊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承认学生个体间差异,不要搞一刀切。以鼓励激励为主,切不可讽刺挖苦,对有奇思妙想的学生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更要积极鼓励,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伸出友爱援助之手,在经济上或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或鼓励,帮助他度过难关,在鼓励和激励的气氛中成长的学生,心情会非常愉悦,身心健康,学习态度端正,这对他们为人处世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至关重要。

3.老师们要转变观念,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的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教育和心理疏导教育的观念。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功。一个学生如果有了理想,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就会朝着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成绩自然会上去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理想,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老师下多大的功夫也是白费,内因不起作用了,外因就更起不到作用,老师只能是推进剂。同时还要明白,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如果只在一个方面下工夫,作用是不大的,甚至会造成学生全面素质的下滑,当然老师注重的那一方面也会下滑。也许有老师会说不好做这个工作,我想以活动为载体就好办了,确定好班的德育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活动,如班会课就可以设计以什么为主题的故事会、辩论会、读书活动等,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他就有可能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班主任日常工作也可以有主题,如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像乒乓球比赛、篮球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用这些活动来点据学生的心灵,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起到极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老师要结合实际来上,不能只是背到书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应用。有的学生背得全对,但实际上就全错。

总之,在师生员工中要大力倡导“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思想,让每个师生员工铭记学校兴亡,匹夫有责,真正履行育人职责,真正做到用制度育人,用管理育人,用情感育人,用责任心育人,让每个人都承担起教育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炳前。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甘肃科技纵横,,36(1):138,210

[2]别忠金。杨丽娟,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4):75-76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篇6

一、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当代教师如何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没有出身贫富、贵贱之分,其实质就说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如何实现教育平等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思考如何才能使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素质教育能否践行的关键一步。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面向全体同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老师要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例如:分析试题时,我打破了常规“一讲到底”的方法,首先自己讲了几道大家都容易出错的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再在全班声明几点:“下面大家有不懂的题目可以提问”、“如果我讲了还有不懂的可以继续提问”、“即使你有最简单的题目不懂也放心大胆的提问”,有了这几点声明之后,就拉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提问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但解决了学生不懂的问题,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平易近人,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接受知识的能力、个人的基础知识等)差别较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机会,如涉及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弹性的加以选择完成,以此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建立这样一种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我想老师和学生一定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二、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创新人才的出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富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教师。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富有时代创新精神的学生呢?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一方面学校、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只要学生学习好,考试得高分就行,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弱化人才;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是威严,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没有学生敢违背教师的话,致使一些学生在老师明明讲错知识的时候也不敢提出异议。而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传授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要结合本学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例如:在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这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探讨“饥饿的儿童”图片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活动二:探讨同学中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及危害。活动三:探究肥胖症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围绕以下几个小问题开展活动(略)。活动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请设计一个健康食谱。这些活动内容看似零散,但都紧密围绕着“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这一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帮助”和“引导”,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一节课教师讲的时间没有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都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问题,设计食谱,完成各种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他们在和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知识、实现自主建构的乐趣。因此,在教师实现由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向当代素质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在师生相互学习的和谐氛围中,实现教育的济世功能。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创新型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济世功能。

总之,教学是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过程,是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践行,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适应社会的合格建设人才。也就是说没有当代教师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没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学生的素质化。

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谓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增强受教育者的适应能力和坚强意志为指导,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对待挫折,并且通过有意识的设置困难或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主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挫折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作为系统教育的主阵地,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此,建议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

要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与对待挫折,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就应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使学生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行,别人能办到的事情,经过努力,我也一定能办到”。有了强大的自信心,青少年学生就能超越逆境,战胜挫折。因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起着调节和制约作用,是人们产生良好心理和行为的前提,也是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要求,避免或减少挫折,增强心理自控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学生才能正确的对待遇到的各种坎坷和挫折,妥善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接受挫折的自信心。

2.提倡老师与家长同步对学生保持适度期望,不断调整前进目标。

个体需要与目标的差距,往往导致挫折的产生。由于现在的父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为学生制定了许多目标,常超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如让孩子一定要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等,如果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感到对不起父母,与教师的期望无望,就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对学生保持适度的期望。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目标定的太低,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定的太高,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帮助学生不断调整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设置适合自己条件的目标,经过努力并能实现,获得“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功喜悦,那样既能促进自己发展,又能减少挫折的压力。曾有一位学生成绩经常起伏不定,而他的母亲却给他定下了班里前五名的要求,在现阶段这是超出此学生的能力范围的,这位学生努力几次没有达到要求,就垂头丧气、丧失信心,一到考试,就认为“天亡我也”。班主任知道后,首先找他谈心,先肯定他付出的努力,然后给他分析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他母亲的要求与他现阶段的差距,鼓励他重拾信心、再接再厉;之后联系他母亲,与之沟通,并分析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建议其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阶段目标等,使该生重拾信心,成绩随之稳步上升。

3.积极运用榜样示范,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长和同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挫折的认知和克服挫折的行为。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时,教育者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或是利用其他同学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或是自己以身作则,注意示范作用,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青少年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念与决心。如有的学生学业受挫,感到无助,认为自己很笨,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时师长要用榜样的力量,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怎样成长和如何获得成功的例子,说明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奋进,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众所周知的爱迪生、牛顿等人最初在学校并不是优等生,几次因为学业成绩差面临被开除的危险,但后来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奋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在榜样的鼓舞下,青少年学生感到挫折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树立起“我能行”的意识,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辅之以实际行动,就能超越逆境,战胜挫折。曾有一位学生,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导致刚入学时成绩一直在班里最后几名徘徊,班主任通过与他谈心、与家长联系后,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改变学习方法。该生经过不断努力,期中考试不再是班里“垫底”的,期末考试上升到全班第六名。班主任以他为典型,及时向其他同学宣传,不仅该生信心倍增,其他同学也受其感染,备感自信,提高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彼此之间不断交流学习经验,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超越逆境,战胜挫折。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我们老师要及时的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通过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自信、调整其心态、改进其方法,必定能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 奇、曾 琦.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J].中华家教,1998(3)

2 廖小龙、赵俏华.走进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3 杨 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J].教育科学,2004(4)

4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5 程 祥.浅论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J].沈阳师院学报,1997(3)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篇7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行并深入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问题, 表现如下:

1、功利性强、集体意识淡薄。

如今的大学校园也同样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学生崇尚金钱主义、利益至上, 只考虑自己利益, 集体观念缺乏, 用他人对自己有无利益去取舍与他人关系。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有待加强。

2、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成长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日益提高的新时期, 家庭条件相对优越, 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的同时却造成了他们多数个性要强, 只顾自己的感受, 不懂得尊重他人, 缺乏宽容之心, 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与他人相处, 团结协作能力差, 应对挫折能力差。如当今社会不断出现的青少年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就大打出手、甚至暴力犯罪, 或遇到一点点挫折困难就寻短见自杀等行为。

3、自律意识不强、虚荣心严重。

少数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 没有纪律观念, 如有些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上课时间随便进出教室, 甚至逃课等行为;有些学生不顾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盲目和周围同学攀比吃喝穿用, 以致额外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等。

4、过分依赖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电脑对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奢侈品, 而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满足这代学生的各种设想, 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格外严重。他们将网络作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有些学生甚至到离开了网络就没法生活的地步。据调查统计,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二、解决办法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1、国家方面。

国家要大力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 要明确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 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 增强大学生对我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其次, 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 理想信念一旦形成, 将指导其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基础;最后,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 使大学生在学习老一辈英雄人物事迹和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拥有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使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发展最重要的基地,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父母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从小就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和良好的道德标准。作为家长, 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是道德观念, 而不能过分溺爱学生而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原则地纵容他们。

3、学校方面。

学校应切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大力加强和改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首先,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高校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其次, 还应该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 引导学生的道德行动。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有目的开展该项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 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再次, 应该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高校要适应和把握网络社会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增强时代意识,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适应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的,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并用合理科学的办法加以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管永前, 周成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来自北京部分高校的调查[J].晋中学院学报, 2008.5.

[2]马强.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

[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编.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当代电影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8

一、电影在高校的存在状况

1. 大学生接触电影的方式及特点

第一, 学生接触电影的途径增多。大学生俱乐部、电影院都放映大屏幕电影;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脑越来越普及, 拥有电脑的学生也在增多, 可以通过光碟欣赏电影;通过网络可以在线观看和下载自己喜欢的影片。

第二, 在电影类型的喜好上, 大学生普遍对美国电影、港台电影、日韩电影感兴趣, 对动作片和喜剧片也比对艺术片关注的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喜好电影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男同学喜欢看一些动作片或武侠片, 女同学喜欢看言情片, 特别是日本、韩国的片子。在这个问题上,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根据中外名著改编的电影很受欢迎, 如《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等。

第三, DV短片兴起。如果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解释, DV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 Video的缩写。现今, “DV短片”中的“DV”已由一个单纯技术名词转化为一个具有时尚意味的动词:用DV机拍摄影像。数码摄像机的简便易用使每个人都能独立制作电影。网络上比较著名的DV短片有《过年》《火车》《天天的天》等。DV短片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这种可自拍电影的形式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对电影的关注。

2. 电影在大学中受欢迎的原因

第一, 经济原因是主要原因。通过网络看一个片子或几个片子, 只花几元钱, 投入较少, 这种消费水平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接受。

第二, 大学中的娱乐媒体少, 且形式单调, 基本以文字类媒体为主, 影音媒体缺乏。对当前的流行媒体———电视接触不多, 只有少数大学在每个宿舍配备电视。

第三, 电影比电视剧篇幅短小, 情节紧凑, 画面精致, 大学生这个群体对流行文化易于接受, 而且他们的文化素质要比普通观众高, 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二、电影对大学生的作用

人们观看电影就是在进行一种精神活动、认识活动。电影作品以镜头为媒介,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现丰富的生活画面, 作用于观众的感观, 引起观众的爱或憎、悲或喜、同情或反感。所以, 电影对人们, 特别是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 思想教育作用

电影具有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境界, 陶冶道德情操, 乃至“强化心灵”, 指导人生的教育作用。黑格尔说过:“艺术拿来感动心灵的东西, 就可好可坏;既可强化心灵, 把人引向高尚的方向, 也可以弱化心灵, 把人引到最淫荡, 最自私的情欲。”[1]一些电影强大的情感征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引起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共鸣, 如《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等。这些电影既有动人心魄的情节, 又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 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坚强,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2. 传授知识作用

电影具有帮助大学生了解历史, 认识现实, 增长知识,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作用。电影不但是“生活的教科书”, 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早年间, 鲁迅就曾经劝告青年要通过电影来增长见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 我是看的, 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 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 因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和南北极去, 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2]电影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现代艺术, 取材广泛, 内容丰富, 它可以展现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历史生活到现实生活、从自然风光到社会风俗等多种多样的场景、画面、人物、事件,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多了他们的知识。比如, 2004年新片《亚历山大大帝》, 就讲述了世界历史上首位征服亚欧大陆的帝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平故事;电影《特洛伊》以著名的荷马史诗为基础, 描绘了三千年前古希腊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情景。这些电影不只是描绘历史史实的片子, 因为有美国著名演员的加盟而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3. 强化审美作用

电影具有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唤起审美理想的积极作用。电影作为人类高级的、巧妙的精神劳动产物, 它的审美价值是相当高的, 特别是对质量好的优秀影片来说。事实上, 电影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 往往是通过审美作用才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实现的。电影的审美作用, 其实也是一种与美感作用相结合的启示作用、规范作用, 它既能影响观众的理智, 又能影响观众的感情, 对人的思想修养和情操陶冶,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电影《英雄》中宏大的场面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剧中人物对于“天下”的理解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与追求。电影通过生动、优美的银幕形象讴歌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优美的事物和高尚的思想情感, 这是电影在美感教育中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4. 积极休息作用

电影具有满足人们积极的休息和消遣娱乐需要的作用。电影是一种亿万群众都能享受的文化娱乐方式。在大学中, 电影往往是在晚上放映的, 这就满足了大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之后能够有一种集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活动方式。让观众赏心悦目、消除疲劳, 获得美的享受。

三、对大学生电影观众的引导

优秀的电影, 从思想内容到形式, 都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素材。早在65年前, 鲁迅就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 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 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现在的教育的确在向这方面发展, 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但是, 教育者对电影的教育作用还没有完全认识。

1. 重视电影的教育作用

处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青年学生, 影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远大于书本的影响, 原因在于, 一方面, 电影普及高度, 另一方面, 影视文化艺术优于书本。看电影这种精神活动不同于阅读一般的书刊、报纸时的精神活动。在电影欣赏过程中, 银幕上成功的艺术形象、感人的生活画面, 都会把观众带进一种生动的、具体的、富有魅力的艺术境界, 使观众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 受到这样那样的感染。电影具有综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征服力, 既可进行爱祖国、爱人类、爱党、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 又可进行意志、品格教育。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该摆正对电影的态度。不可忽视电影的娱乐性之外的教育作用。

2. 引进电影手段辅助教学

要在教学方法上创新, 将电影引入“两课”教育, 甚至一些专业课。尽管有一些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电影欣赏与评介”等课程, 但尚无在“两课”教学中放映电影的先例, 最多放一些资料片, 而这些片子内容陈旧、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达不到教育效果。在一些科目上放映一些电影片段,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兴趣, 一举两得。但需要注意的是, 电影内容和课本内容应符合, 且不能将重点放在电影上, 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比如, 在讲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时, 放映《宇宙与人》;讲人工自然与自然界平衡时, 介绍《后天》;讲《毛泽东思想概论》时介绍《走近毛泽东》;讲《邓小平理论概论》时, 可放映《邓小平在1928》《邓小平》。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 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单纯概念文化教育。实践证明, 电影的教育作用比说教的征服力更大, 收效更好。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56.

潘光旦工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篇9

关键词:潘光旦,工业教育, 通专兼备,工读兼营,训教兼行

潘光旦先生长期致力于教育研究, 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工业教育思想是其理论体系中具有极为独特魅力的重要部分, 值得单独辟出进行剖析, 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提供有益助力。

一、工匠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下困境

潘光旦先生首先梳理了我国历史上工匠群体社会地位的变迁, 勾画了从“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到“君子不器”, 再到“目前对于理工的狂热的鼓吹”1的变化轨迹。

在我国早期历史中, 工匠的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 认为“百工之事, 皆圣人之作也”。《考工记》中的这一论述是总结性的判语, 史书记载也有与此相印证的地方。有巢氏造屋居人, 燧人氏人工取火, 神农氏亲尝百草, 皆因在百工之事方面有成就而被尊为圣贤。但是, 中华民族的文化取向很快就发生了转变, 对人工技巧一类心存歧视, 重道轻器成为一大文化传统。“士农工商”四民, 士居首, 工居下流, 甚而随着士商一体局面的形成, 工沦落为社会末流。在长达两千年的时段内, 工都被视为贱业。可是, 近代以来, 因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侮, 国人终于意识到理工知识的重要, 终于开始重视器用之学。随着工业化建国浪潮的涌起, 普及理工知识被列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 各大学纷纷设立理工学院, “君子不器”成为落伍的思想观念, 自然科学得到了社会精英的充分肯定。

然则, 理工知识得到重视并不意味着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历史惯性仍要发挥影响力。潘光旦先生用一个事例点出了“重视理工”这一社会背景下工匠人才的困境:某学校未装设电灯, 负该项职责的工匠不在, 不得已寻求电工专业的老师帮忙, 但是这些老师都不屑于从事匠者的工作。由此可见, 重视的是工业知识而不是具体从事技术职业的工匠。工匠仍未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 即“士贵工贱”的局面没有根本的转变。优秀的工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唯有脱离工的行列, 挤进士的行列, 做劳心的人, 不做劳力的人。

古代中国技术进步缓慢, 工业发展滞后, 长期停留在农业国的生产力水平上, 未能转型为工业国, 原因即在于“重道轻器”“贵士贱工”。那么, 何以工会被视为低贱之职业?原来, 只具备某一种具体的技能常常意味着缺乏广阔的视野, 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识大体, 知识体系不健全, 终要被知识精英瞧不起。如此, 匠的声名便坠落了。名不彰, 则位不高。其次, 只具备某一种具体的技能常常意味着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 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 获利偏少, 终要被能力强的精英摒弃。工匠群体中的精英之才纷纷流失, 日积月累之后, 工匠的社会地位也就坠落谷底。如若不能改善工匠的社会地位, 则我国工业化建设将倍加艰难。潘光旦先生认为“改正制度与转移风气最有效的一条路是教育”2, 即办好工业教育是改变工匠地位的根本途径, 是建设工业国的基础。

二、工业教育的分类分层理论

潘光旦先生认为, 基本的教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一般的思想教育;第二, 技能教育;第三, 专门教育。其所谓一般的思想教育指的是人文素质教育, 属于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技能教育则与人们一般认为的职业教育不同, 实质是指向科技素质教育。最后, 专门教育的意思是学科专业教育。在潘光旦先生看来, 工业教育是专门教育, 是具体的学科专业教育, 是完整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需要通识教育作为基础。

进而, 潘光旦先生又指出, 工业教育“至少牵涉到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工业理论的, 二是关于工业技术的, 三是关于工业组织的”3。潘先生认为, 工业教育应当理工并重, 工业理论教育即其中的理科, 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由大学的理学院来承担。而工业技术教育则由工业专科学校和艺徒学校承担, 工业专科学校提供高级技术人才, 艺徒学校提供初级技术人才。因潘光旦先生所处之时代, 中国还没有研究生教育, 此处所言工业专科学校指的是专科, 对应当下的高专;而艺徒学校则对应中职学校。对于这两类技术人才的培养而言, 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和思想观念的修正至关重要。工业教育要培养的三类人才中, 潘先生极重视工业组织人才, 在其教育理念中, 此类人才由大学工学院负责造就。大学工学院不是应该培养技术人才吗?怎么转而培养组织人才呢?那么, 什么是工业组织人才呢?潘先生举了一个实例:有一个美国工科大学的学生毕业十年后, 同班同学做着技师、工程师, 其已经主掌最大电力公司的分厂, 成为业界领袖。由此可知, 工业组织人才是指管理人才, 能够承担工程管理或工商管理的责任。潘先生认为, 我国的工业教育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只重视技术人才, 忽视了理论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大学理学院建设力度不足, 大学工学院未能辨清自身责任, 冒领了工业专科学校的责任。

潘光旦先生的工业教育分层分类理论对于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可以指导该类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准确定位。工业是一大技术含量高, 运行系统复杂的产业, 需要各类各层次的人才:工业理论人才——大学理学院——科学家 (scientist) ;工业应用人才:工业管理人才——大学工学院——工程师 (engineer) ;工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专科学校——技术员 (technician) 、初级技术人才——中等职校——机工 (mechanic)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轨迹: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本科, 然后朝综合性本科大学转型, 因基础薄弱和同质化建设, 普遍陷入发展瓶颈, 罢脱困境的方法为应用转型。从潘先生的工业教育理论可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为应用本科院校, 应着力于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员。

三、工业教育的四大指导原则

针对高等教育改革, 潘光旦先生“提出四个宽大的原则来:一是工读兼营;二是训教合一;三是通专并重;四是理实分殊”4。这四个原则对于近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有很深远的意义。

所谓理实分殊, 是指教育改革应该遵循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分离的原则。此处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不是泛指, 而是专指自然科学的理论与应用, 即理科和工科分别建立各自的教学体系, 理工分行。也就是说, 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各自的特殊规律。这一原则并不违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精神, 也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不相冲突。其实, 潘先生理实分殊的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的发端即源于对“理实分殊”教育规律的认同, 承认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有各自的特殊规律, 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标准。

在潘光旦先生看来, 通专并重是一个极重要的教育指导原则, 原来“重道轻器”是偏向通才教育, 造成书生不分五谷的局面, 现如今则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通识知识的教育被荒废。潘先生认为, 所有的精英必然是通才, 唯有通才能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可以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淘汰中存活下来。但是, 潘先生主张要真的通才, 不要假的通才, 中国历史上曾犯过“假通才”的错误, “没有真的专, 而有假的通, 假的通便阻碍了真的专, 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错误”5。

所谓训教合一, 训指的是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点和行为规范, 教指的是激发学生自有的品性进而培育其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讲解、行为矫正需要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潘光旦先生认为, 我国早期的教育有训教合一的优良传统, 近代以来反而趋向于训教分离, 重训轻教, 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教育应试化、教育行政化等问题。在潘先生看来, 训教合一的实质就是“力量要多多的用在学的一方面, 就是, 要青年多多的自动, 所谓教, 也无非是激发与鼓励此种自动的力量罢了”6。

潘光旦先生还说到了“工读兼营”原则。所谓工读兼营其实就是说知识学习要与知识应用相结合。这一原则并不与理实分殊原则相冲突, 应用知识的学习当然要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分离, 因学科专业自有其特殊性, 但是应用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应用不是一回事。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学习, 两种知识的学习都应该与知识的应用紧密结合。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意思。其次, 工读兼营还指向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学习者不能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 应该深入社会体验国家和民族的实际, 如此方能增长济世的情怀。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本意是指排除世俗的干扰, 保持内心的宁静, 如若片面的理解为不关心民间疾苦则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 坚持工读兼营原则一方面是为了知识体系的健全, 另一方面是为了人格的健全。

四、小结

潘光旦先生的工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华部分, 科学而精准地诊断了我国工业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以及现存的问题, 提出了工业教育分类分层理论和四大发展原则:工读兼营、训教合一、通专并重、理实分殊。这些理论成果在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过程中实现精准定位和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1.潘光旦.《工与中国文化》.《潘光旦文集》第九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559.

22 .潘光旦.《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潘光旦文集》第五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21.

33 .潘光旦.《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潘光旦文集》第五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21.

44 .潘光旦.《说工读兼营》.《潘光旦文集》第五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86.

55 .潘光旦.《说“通”“专”并重》.《潘光旦文集》第十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75.

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篇10

一、洛克儿童教育思想的进步意义

17世纪末, 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上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但在洛克看来, 国家和民族要想真正站在进步的前沿, 不仅要依靠政治、经济和宗教层面的革新, 更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来为这种进步提供巩固和延续下去的动力。正如他在《教育漫话》中所说, “我们的德行、能力和学问把英格兰造就成一个世界上不敢小看的国家,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和保存下一代的纯洁、谨严和勤奋的美德, 而又希望他们充分具有这种德行、能力和学问, 继续在世界这个舞台上获得成功, 那简直是笑话”。教育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洛克那里首次得到史无前例的重视。为了儿童,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强大, 洛克全面地挑战当时控制英国的传统教育模式, 分别对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批判, 从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

二、洛克对传统家庭教育的批判

在洛克生活的年代, 儿童在家庭中不仅不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反而由于父母的溺爱和错误的教育方式败坏德行, 进而“离开了德行的道路”, 成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一无所用的人, 为此, 洛克全面地批判当时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通过在《政府论·上篇》中对“父权论者”费尔默的全面驳斥, 洛克将父母的权利限定在培育和教育子女的职权范围内, 在某种极为真实的意义上说, 培育和教育子女与其说是父母的一项权利, 倒不如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家庭的教育功能是父母应该及早承担起儿童的美德教育责任。

(一) 什么样的父母才有能力胜任家庭教育?

鉴于德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洛克将家庭教育看作“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但他的家庭教育倚重的是那种“对自己可爱小宝宝的关心, 使得他们格外有勇气, 敢于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请教自己的理性, 而不是完全地依赖陈旧习俗”的明智父母, 不是那种无知的父母, 即“当子女幼小的时候, 放纵亲狎, 子女长大之后, 却对之声色俱厉, 不去接近他们”。

(二) 传统的家庭教育如何败坏儿童的德行?

1.在儿童教育方面, 洛克提出著名的挫折教育理论, 即“绅士应该像诚笃而富足的农民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子女”。之所以要这样提议, 是因为“正如身体的强壮主要在于能够吃苦耐劳, 精神的强壮同样在于能够吃苦耐劳”。这种吃苦耐劳的身心是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所说的“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的真正内涵。当然, 洛克并不是说父母不应该去爱自己的子女, 而是希望他们在关爱自己子女时, 能够请教于自己的理性。

2.反对体罚。在洛克生活的那个时代, 一般的父母会用学校的方法对待儿童, 只知利用教鞭的威吓去强迫他们学习, 却不知利用学习的乐趣来诱导他们。洛克指出, 绝不可把读书当作儿童的“一种工作”、“一种烦恼”、“一项任务”, 强加给儿童, 强迫他们学习, 因为儿童柔弱的身体和心智此时“承受不了”任何的责任。教育者可以试着将学习变成儿童生活中的“一种游戏和娱乐”、“一件光荣、荣耀、快乐和舒心的事情”, 或者“是一种做了其他事情之后的奖励”。

洛克对这种尝试的成功是确信无疑的, 因为在他看来, “只要摸清了儿童的脾性, 把某些思想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之中, 便可以让他们自己向往学习, 追求学习如同追求另一种游戏或娱乐”。正如约尔顿 (Yolton) 所揭示的那样, 洛克对体罚的厌恶主要在于这种惩罚方法主要诉诸于肉体欲望的苦乐而不是精神的苦乐, 来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格, 诉诸肉体欲望的惩罚引导, 最终必将导致恶劣的后果, 只会扩大他的欲望, 教他走入歧途, 使他的精神远离正道。

三、洛克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批判

在洛克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存在错误教育理念,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 (1) 把孩子看作囚犯和奴隶的学校教育者, 把棍棒教育当作唯一的管教方法; (2) 轻视道德教育, 将知识的杂乱积累看作儿童教育的唯一任务。

(一) 对传统“棍棒教育”的批判

洛克对棍棒教育的反感, 源自他的人性论:“人类的天性, 倾向于迷恋肉体的与现实的快乐, 而力图避免一切痛苦。”棍棒教育的危害表现为: (1) 在儿童身上培养起“我们本应该根除的趋乐避苦的倾向”。 (2) 使儿童对本应该热爱的东西产生逆反心理, 对最初能够接受的某些事物, 产生“痛恨”心理。 (3) 棍棒教育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 这种教育方式管教出来的孩子会变成一个奴隶式的暴徒, 一旦束缚被解除后, 这种被压抑的激情爆发起来往往更加凶猛。 (4) 这种教育会破坏人的精神, 导致孩子性情沮丧。只有那些“喜欢驯良死板的儿童的‘蠢人’, 才会觉得那种‘性情沮丧’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无用的’的孩子是好孩子”。 (5) 毁灭孩子的羞耻之心。儿童的羞耻心与妇女的谦顺之情一样, 不能够时时被人侵犯而仍然保持下去的。

(二) 对美德教育缺失的批判

洛克坚持将儿童的德育看作早期教育的核心和重心。他曾这样说过, “教育上难以做到而又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目标, 是德行, 德行越高的人, 获得其他的成就也越容易。因为凡是按德行行事的人, 对于一切适合自己的事, 是不会采取一种固执或倔强态度的”。当今, 仍有很多家长将学问、知识的积累看作儿童受教育的头等大事,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在父母“成功学”的鞭策下, 背着沉重的书包, 无奈地奔波于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之间。洛克曾真诚地“恳求”那些愚蠢的父母, 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德育和心灵健康, 因为“读书、写字和学问, 虽然是必需的, 但却不应成为首要的事务, 对于本质良好的人来说, 学问对于德行和智慧都是大有帮助的, 然而我们也得承认, 对本质不良的人来说, 学问就只会促使他们变得更加愚蠢, 或者变成更坏的人”。

四、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洛克对传统家庭教育的批判和对新教育理念的阐释, 不仅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而且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首先, 禁忌粗暴式教育方式, 应培养孩子的名誉感和羞耻感。其次, 重视教育中德育功能的提升。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 家庭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主体, 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当我们看到有些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把孩子用各种名牌打扮成所谓的“小王子”、“小公主”, 让孩子误以为这是一种爱的表达并引以为荣时;当我们听到有些父母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 总是不断地问孩子“宝贝儿, 想吃什么?要我拿什么东西给你吃?”的时候, 如果肯花时间研读一下300多年前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此给出的种种教诲和启示, 那么, 我们或许会更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 孩子就已变得如此“邪恶”和堕落。再次, 尊重儿童个性。最后, 因材施教。洛克曾感慨地说道, 当时不仅绅士们都把他们意在商界发展的年幼子弟送进了文法学校, 即便是商人和农夫, 虽然既不打算也无能力让他们的子弟成为学者, 却也一定把他们的子弟送进文法学校。

虽然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本质体现, 但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人都不加区别地使用一种教育模式、一套教育内容。教育的真正功能是帮助受教育者具备日后成功和发展的能力。

洛克的《教育漫话》曾被伍德赞誉为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甚至连莱布尼茨都对该书大加赞赏。该著作不仅对欧洲教育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也在18世纪的启蒙文学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英国现代教育家帕尔默说道, “尽管洛克关于培养17世纪青年绅士的忠告不能轻易地移植于现代大众教育的条件, 但是他的言论仍然具有很多足以激励和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 当我们遭到众多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学习理论和指导原理, 往往是十分详尽地发展各个学科的权威性的教学方法时, 洛克却敢于仅仅提供‘漫话’, 这也是足以引人注意的”。

洛克教育思想中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对儿童身心的关怀、对冷漠残酷传统教育的控诉和批判及著名的区别教育理论, 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美]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M].邓文正,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徐大建, 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1.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M].瞿菊农, 叶启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当代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J].教学研究,2007(2).

当代教育思想 篇12

一、“仁者爱人”的人际观

《吕氏春秋·不二》记载:“孔子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仁”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仁”的修养是一种感性、理性、意志的综合觉知, 不仅是对善的理性认识, 而且要求人们反思、内省、领悟, 达到个人修养的升华, 走的是一条“志于真 (理性认识) , 达于美 (情感介入) , 止于善 (悟道) ”的道路。“仁”, 从字面上看, 是指两个人, 那么两个人在一起, 就会产生相应的人际关系, 而“仁”也就是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的法宝所在。《礼记·中庸》语:“君子之道, 辟如行远必自迩, 辟如登高必自卑。”的确, 行走千里必须从现在脚下一步一步才能走完, 登高山必须从山底下一步一步爬上。那么, 作为儒家核心理念的“仁”, 怎样才能达到呢?“仁者, 爱人”, 去爱那个与你打交道的人, 去爱那些与你打交道的物。人生不是独奏, 人不可能自己独立地生存, 要与外界打交道, 是个人与社会的协调活动。怎样才能达到“爱人”, 或者说是儒家意义上的“爱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人的标准就是人”, 人就是人的标准, 所谓“推己及人”是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第一层境界, 更高一层境界则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林语堂先生在解释人的标准时, 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 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的那个斧子的把柄就够了, 他无须另寻标准。”大家都是人, 当然要以人作为自己的标准, 只有这样分等次、有秩序地爱全人类和世界万物, 才能完成自身的人格修养, 最终达到天下归仁, 大同之境界。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 “仁”仍然是处理这种交流的关键所在, “爱人”则是解决交流瓶颈的必然之举。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精灵, 孩子身心和智力的健康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祈盼, 而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用。因此,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人际关系类型, 交流方式的优劣与否对于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对于今天这种人际交流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教授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被教授的学生, 更是一个处于智商、情商快速发展时期, 思想极度活跃的思维个体。教师以一种极其被动和填鸭的方式只教授课本知识, 缺乏与学生与时俱进的交流和沟通, 必将无法真正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 加之现实生活中的突发的不同问题, 教师与学生交往自始至终怀着“仁者爱人”的心境绝非易事, 这也就造成学校师生交往中的一大瓶颈。正如孔子所阐述的那样:“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欲而立人, 己所达而达人。”因之, 教师应始终怀着一颗仁爱、欲爱人之心, 才能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 教会学生与教师、与同学和谐相处, 营造友好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学思结合”的修养观

孔子在培养修养观方面认为, “仁且智”的理想人格需要学而后思, 学与思相结合。孔子一方面认为, 知识、道德“生而知之者”, 并自称“天生徳于予”, 体现知识和道德来源上的先验论倾向。另一方面又强调“学而知之”, 主张“学以致其道”, 并明确申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 认为一般人的知识和道德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孔子还强调:“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在孔子看来, 人在本性上原是相差无几的, 人之所以有道德品质上的差别, 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 后天的道德修养就是完全必要, 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主张是:“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 “笃志”, 即坚定对“仁”的志趣是修养的前提。孔子总结他的一生修养过程时说“五十又五而志于学”, 他把“志于学”看成修养过程的起点。

“学”和“思”则是修养的基本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即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 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偏离正道而陷于危险。因此, 孔子主张, 学习过程中必须将“学”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认为, “志”固然是修养的思想前提, 但仅有“好仁”之志而不去学习, 则将一无所获。“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可见, 尽管孔子有时过分强调了修养的内心活动,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但他重视的还是“学”。孔子提倡的“学”的内容和范围, 主要是指诗、书、礼、乐, 即所谓“博学于文”。“学”的目的是使外在的“道”转化为内心的“仁”, 而为实现这一转化, 孔子认为, 关键在于“思”。“思”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 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子夏问孔子:“《诗》云:‘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说:“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领悟孔子“绘事后素”之意, 认为“礼后乎”, 先有“仁”的德性, 然后才能行礼, “仁”是礼的道德心理基础。这里子夏学有所得就是通过类比似的思考。对于自己言行作自我检查的“思”, 就是所谓“内省”、“内自省”、“内自讼”。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是说, 看到贤人, 应该考虑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者, 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如果通过反省, 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 那就应该坚持下去。总而言之, “学”、“思”结合的修养方法, 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性主义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修养的内在规律。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 这与孔子提出的“仁”且“智”的道德目标有着内在的契合。孔子学思结合的修养观, 在现实教育中也有可借鉴之处。学生在学校的重中之重是学习, 并且学会学习。这在一方面需要学生确立学习这一“志”, 并信心满满、从一而终地满身心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优势,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激情, 充分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课本是前人知识的精华, 其中蕴含丰富的养分, 需要教师和学生反复而深入地思索、研读。《红楼梦》语: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以一课、一节或一个知识点为切入点, 深度剖析, 引导学生自己挖掘出人生百态, 在熟习课本的同时, 深谙出生活的真谛, 是真正达到“树人”终极目标的必然表现形式。

三、“起而践行”的实践观

坐而论道, 不如起而践行。孔子提出了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志—学—思—行, 最后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指出的是,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的实践, 即所谓“行”。“行”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四科 (文、行、忠、信) 之一。他要求学生言行一致,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意识, 而且要把这种意识化为行动,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躬行君子”。

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社会, 教育则为未来社会创造了可能和必然。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事方式和他们将来在社会的存在方式。因此, 内心充满“仁爱”和“智慧”的学生需要真正履行教育德性, 更需要将其付诸现实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二者相差甚远, 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 在课外教师要将课堂中可行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并对其进行指点、表扬和批评指正。对学生形成整体且全面的评价, 不仅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考核, 学生平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行为事例也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极具价值和意义的视角。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本文拟从“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学思结合”的修养观和“起而践行”的实践观三个方面阐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意蕴对于教育的不同视角的启示。

上一篇:企业组织结构分类管理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