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2024-06-06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精选11篇)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1

政治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的应用,决定政治教学的成功与否。当前,我国的政治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在政治教学中引入一种新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课堂教学中,要一张一弛、动静搭配、合理有效设置“空白”,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一、政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简介

所谓“空白”,又叫“留白”,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空白”讲究的是“卷有尽而意无穷”。后来,人们将这种手法广泛应用到其它领域。本文讲述的就是“空白”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的“空白”艺术,就是以学生的思维和教学规律为基准,有意识地给学生去设定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表达对政治教学的所感和所想,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应用的相关要求

在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政治的精神感受和思维感受,尽量地多给学生留“空白”。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堂知识的难度以及容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随时启发他们的思维。在学生的思维发生阻断的情况下,教师要调整课堂节奏,利用“空白”艺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思维顺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推进,所以,“空白”艺术的应用使课堂氛围和谐,教学效果显著。因此,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调整作用。经过实践证明,适度的课堂节奏,理论与探讨的结合,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收效。这就告诉我们,在应用“空白”艺术的同时,不能为了追求“空白”艺术而影响了基本的教学节奏。所以,在政治教学节奏控制的基础上,要注意应用“空白”艺术原则上的适度和求实性,不能因为追求形式,而脱离了教学目标。

“空白”艺术的求实性和适度性原则,就是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节奏良好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应用“空白”艺术的同时要结合教材,不可以凭空捏造。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不参照教学大纲,也不注意知识的回顾,而是一味地引用一些脱离教材的东西,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在运用“空白”艺术的过程中,不可以天马行空,滥用“空白”。在课堂教学的设置上,一定要保持适度性,做到难易适中,并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课堂教学“空白”不可以太多,也不能没有“空白”,如果太多则导致课堂松懈,如果缺乏“空白”课堂则会太过于沉闷。因此,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一定要注意“空白”艺术的适度性和求实性的应用。

三、“空白”艺术在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的巧妙应用

根据学生情绪巧设“空白”。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决定课堂节奏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是不稳定的,时而积极热情,时而沉闷低落。因此,要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学生情绪。对于学生情绪上的埋怨、抵触等不良情绪,教师就要给学生设置“空白”,收集他们的不正确观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正确及时的引导,从而做到思想的正确引导。

根据教学时间巧设“空白”。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时,要将学生原有的知识合理地过渡到新知识方面,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新知识的研究和探索。在“空白”处理的基础上,一些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而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可以利用“空白”把相关知识链接起来。在新的课程展开之后,教师也不要过于细致地分析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在关健环节,设置“空白”,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当然在课堂教学的结尾,也要设置“空白”,这时课堂才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根据教材内容巧设“空白”。上面我们提到了“空白”艺术的应用要讲究求实性,所以,我们就要根据教材来设置“空白”,教师从教材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大胆调整,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实践证明,不是老师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揭示了“空白”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依据教材调整课堂节奏,巧设“空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总之,“空白”艺术是政治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应用,也是政治教学与思维创造的有机统一。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效果。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2

茶艺文化中的核心是茶道,它主要是在讲述关于茶的一系列过程,并在其中灌输人们一种茶道精神。饮茶的人在品尝清香的茶水时,可以感悟到人生的真理,然后通过自我感悟来实现对自己的深化,对自我的完善。因此,茶道在茶艺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茶道在我国的历史十分久远,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与茶之间已经产生出一种意识上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我们称之为精神交流。人们追忆着传统的茶艺文化,并从味觉和视觉上共同感知,而后在身心上得到情感的释放。从茶道的行为方式中可以得知,中国古代的茶艺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质的,由于古代的茶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则它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茶艺文化通过饮茶的方式让参与其中的人们获取到不同的信息和经验,绘画作品将茶艺的精神从笔墨中渲染出来,并以艺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视觉上的记忆。笔、墨、纸、砚与茶艺文化重叠在一起,相互碰撞出艺术的光芒。茶艺文化将茶画融入进传统的精神文化,而茶画在宣纸上将其由感官变为视觉,在艺术的殿堂里多了一笔浓厚的中国韵。茶画作品之所以这么让人着迷,其原因在于它的背后有茶艺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泼墨山水画只是在抒发自我的意识,而茶画却包含了哲学精神在内,这样的内涵让茶画覆盖上沉甸甸的古韵。茶艺文化通过绘画作品更加传奇地表现了出来,显示出中国人审美和情趣。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篇3

著名现代作家孙犁是擅长“空白”技巧的高手,他常常在“无字处”巧费经营,在冷静的客观叙述之中,让主观成分形成“欠缺”,留出“米洛斯的维纳斯”式的艺术“空白”,叫读者自己去想象,起到“空谷传声”的效果。他在《荷花淀》中写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就用了“空白”:“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昨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了,内心的感情很复杂:有对丈夫的埋怨,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更有对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所有这些,作家一律让它变成“空白”,只用“划破手指”这么个很不经意的细节,轻轻点出女人甜酸苦辣的复杂感情。讲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态体貌,让读者从这个寻常的细节里“思而得之”。笔简意繁,味之不尽,显出了“艺术空白”的妙处。孙犁正是妙用了这个“空白”才道出水生女人的“象外神韵”,看似无言恰是尽言,空白反是充实。文不言情,而意情盎然,使夫妻情,人性美皆寓于“不言”的空白之中。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更有成功地运用“空白”的例子。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写了“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作者先写关公出战,曹操敬热酒一杯,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接下来便写道:不一会儿,“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其酒尚温。”这中间的好多情节都被作者用“空白”的艺术巧妙地处理掉了。因上文已先后反复写了华雄与曹军将领鲍忠等四人交战的情景,如果再不惜笔墨详写关华交战的具体场景和过程,那么就会落入俗套,缺乏新鲜感了。

外国作家也喜欢运用这种技巧。有“曼哈顿桂冠诗人”之称的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就擅长运用,而且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小说往往在结尾处留下让人思索的“空白”,以此替代来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因此被人称为“欧·亨利手法”。如他在《警察与赞美诗》中写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平日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过夜。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他想进监狱去谋取免费的食宿。他想尽各种办法,到街市上惹是生非,甚至故意干一些破坏的事,希望因此被警察捕进监狱,结果每次都受到宽纵,无法落入法网。可是,当他在一座教堂前因受赞美诗的乐音的熏陶,心潮起伏,萌生了老老实实靠劳动过正常生活的念头时,警察却毫无道理地逮捕了他。小说至此便戛然而止。读者惊愕之余,细细品味,不能不承认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符合生活的逻辑。效果如此,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地借用了“空白”艺术。可见,文学作品中巧妙地借用“空白”,不单单能形成一个无限的空间,给人想象的余地,更主要的是它能赋予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4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就是行文时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描写人、事、景物等, 给人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 达到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1]。《静女》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空白艺术“的运用, 用寥寥数笔给我们呈现出了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用简约的文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用含蓄的诗句给了我们一双放飞思维的翅膀。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性格还原当时场景, 这一场景是那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以下是教学文本后的一点感受, 希望能给同行鉴赏教学之余提供有益参考。

一、充分联想, 还原文本场景

《静女》虽短小但不乏情趣 , 情趣体现在情节或场景中。诗歌表面上只写了几个动作, 却给我们鉴赏诗歌留下了大量“空白”。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我们需要放大思维, 有效联想, 再现情节, 还原场景。运用联想即填充“空白”的过程, 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还可以拓宽文本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文本第二、三两章, 可以这样还原, 这两章是写女子心疼男子, 不忍心让他久等, 终于露面了, 先送彤管给男子, 问他是否喜欢, 男子连声赞叹。女子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男子, 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 男子心领神会, 爱人及物, 惊叹小草“洵美且异”, 因为是“美人之贻”, 在问答中传达心声。也可以这样想象, 第二章“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写男子回忆往日约会, 他一边继续等待女子, 一边回忆女子赠送彤管的情景, 于是, 男子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 女子被悠扬的笛声打动了, 终于走出来, 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了男子, 男子惊喜不已, 连声赞叹荑草美得出奇, 因为它是“美人之贻”精练的语言在想象的催化下, 呈现了一幅清新自然、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画面, 演绎了一曲悦耳的爱情交响乐。

二、深度辐射, 再现人物形象

《静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爱情诗 , 它的脍炙人口之处就在于诗歌本身呈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爱情美, 在于诗歌中呈现出来的饱满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男子的憨态可掬、女子的温婉美丽。还应放飞思绪, 在体会男女相知、相亲、相爱的过程中重塑诗歌中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首先交代女子的娴静、温婉美丽, 这可以认为是女子的总体性格。其次, 女子的心思细腻委婉含蓄、活泼机灵、富有智慧更是可窥一斑。诗歌中, 女子约男子在城角相见, 但女子隐藏起来迟迟不出来相见, 即“爱而不见”, 女子“爱而不见”的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女子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 观察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 是否适合约会。二是女子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考验男子, 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等她, 值不值得自己付出, 值得就赴约。三是女子想故意捉弄男子。“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青年男女在表达心声显示心迹、传达绵绵情意时, 不是用直白的语言, 因为那些直白的语言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女子对男子的含蓄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女子与男子的形象在深度辐射中愈发显得血肉丰满。只有这样充分想象, 才能把人物形象还原成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人, 有情有义、有灵魂、有肉体的现实中的个体。

三、放大视角, 涵泳文本情感

涵泳诗歌情感, 我们需要抓住文本情感的生发点和落脚点。古代诗歌中直接抒情的不多, 一般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静女》一诗, 女子表达情感的基点就是“彤管”和“荑草”为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 体验文本传递的情感, 我们需要放大视角, 听听它的声音, 掂掂它的分量, 辨辨它的色彩, 摸摸它的温度。因为点点滴滴总含情。

“静女其娈 , 贻我彤管”中的“彤管”是民间用 “荑草”制作出来的红色的土乐器, 即红管。也就是说彤管可以吹奏, 未加工的荑草只能是一件不起眼的装饰品。但《静女》中的男子还是有厚荑草薄彤管之嫌。因为这当中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荑草虽普通但寄予了姑娘的一片真心, 是女子表达真心的定情信物。在《诗经》时代, 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有一类就是鲜花香草[2]。二是对花草的赞美亦是对它传送的那份特定内容的真情体验, 就是说他们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 而进入到了追求内心世界和谐的高层次爱情境界。所以, 男子接受荑草, 就等于接受了姑娘的真情, 接受了荑草就意味着对爱情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从不同视角解读诗歌中的爱情, 那爱情是用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放大视角, 情感体验才会别有洞天;放大视角, 文本的深层内涵才能触摸到;放大视角, 才能超越时空, 与古人对话。

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原则”, 即“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 文字和形象即所谓的“八分之一”, 情感和思想即所谓的“八分之七”。海明威认为前者是具体可见的, 是露出水面的部分, 后者是水下的部分, 应该通过文本提示让读者想象[3]。“冰山原则”对诗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静女》鉴赏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填充文本的空白, 探索冰山下的“八分之七”, 在神思飞扬中, 实现与诗歌的沟通和对话, 从而实现文本价值意义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殿林.静女的空白艺术[J].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 , 2008 (1) .

[2]孙小金.诗经定情信物初探[J].学术论坛, 2010, 4.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5

关键词:《潜鸟》 空白 张力效应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一生著作甚丰,并两次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她创作的以虚构的西部城镇马纳瓦卡(Manawaka)为背景的系列小说被公认为代表了其文学最高成就。《潜鸟》(The Loons)就是其中的一个短篇小说。小说描述了少数族群女孩皮格特的生存困境,揭露了加拿大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种族与性别歧视,而潜鸟的消亡则反映出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引发的生态困境以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掠夺式开发。小说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本文从空白理论出发,分析小说所隐含的空白现象及其产生的张力效应,以挖掘小说深层次的意义,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限的文字空间中所容纳的深厚内涵。

要想在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中更深刻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作者就必须使作品尽可能凝练、简洁地向读者展示生活的原态。然而现实生活又是纷繁复杂、不可尽言的。因此,高明的作家一改包揽一切的详尽叙述,有意在结构、语言等方面造成文本的“空白”、“断裂”等现象,“最好不要说透”文章的主旨所在,而是让读者参与进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审美体验来完成对作品的阐释和解读。这就需要在文本中预设空白,虚实相生,疏密相间,以取得文约义丰的效果。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唐代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钱钟书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皆以空白为美。因为巧用空白能使读者循着字面义去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领略文字含蓄、深邃的意境,形成强大的张力效应。玛格丽特·劳伦斯在《潜鸟》中对空白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小说中的情节空白、语义空白和结尾余白等都极大地深化了作品主题,使整个文本充盈着张力感,小说的信息含量和审美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延展。

一 情节空白

情节空白是指作品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在结构上属于残缺不全。情节空白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由自然铺叙的结构转变成了跳跃式、穿插式、闪回式等现代派叙述方式,使小说更加凝练、集中,以追求情节空白中的“不全之全”的艺术效果。情节空白首先表现为次要内容的省略,包括诸如时间、地点、背景、人物形象等的省略,以留下读者想象的空间。情节空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重要情节的省略或虚写上,这在《潜鸟》中尤为明显。在传统写作方式中,重要情节应着墨最多,方可显其地位重要。浓墨重彩能够加深读者印象,着力烘托所强调之物,然而同时它也违反了契诃夫“最好不要说透”的原则,成了包揽一切的详尽叙述,并将其强加给读者,因而限制了读者的想象,也削弱了作品内容的丰富和深邃。列宁认为作者应该“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他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这些关系、条件和局限。”德国著名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莱辛也认为艺术家的作品“不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索,而且长期的反复玩索”,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在《潜鸟》中,叙述者“我”和皮格特四年后在咖啡馆重逢,发现皮格特已远非昔日,从容貌到神情都有了巨大变化,并有了一个英国男友。

“我盯住她看,为一个人能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而大为惊异。以前她的面孔十分呆板,毫无表情,现在却带有一种狂欢的活力。她和身边的小伙子大声说笑。……她看到我就走了过来。她走路有点摇摇晃晃,但那并不是由于她那曾经患有骨结核的腿的缘故,她瘸腿的毛病已几乎没有了。”

读者不禁会问:这四年中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为何皮格特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她的腿疾是怎么变好的?对“我”以及读者来说,这四年无疑是一个空白。通读全文我们发现,这段空白的四年在皮格特的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她的命运。就是这样的一段重要经历被作者有意给屏蔽掉了,让读者在隐隐约约的踪迹牵引之下,想象或重构皮格特在四年内的经历。恰如契诃夫所说:

“我写作品的时候充分信赖读者,认定所小说里所欠缺的成分读者会自己加进去。”

小说此处的空白产生了极大的张力效应,给读者留下了相当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玩索那暗含在“冰山”之下的四年的起起伏伏、酸甜苦辣。

另一个重要的情节空白当属皮格特之死。作者对此的叙述也是平淡的、低调的,仅以母亲短短几句话一带而过。

“或许是她丈夫离开了她,或许是她离开了她丈夫。……窝棚起火了,皮格特和两个孩子都没有逃出来。”

此处的空白无疑积聚了强大的文学张力质。读者可以想象到皮格特为了走出以前的阴影,希望通过婚姻的形式成就自己的未来,于是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与白人的婚姻上,或许两人也曾经有一番真挚的恋爱。然而最终也许由于彼此的性格差异,也许因为他们的情感并未被社会所接纳,她的婚姻并未带给她期望中的幸福美满和归属感,所以她才离开了她丈夫。或许是白人丈夫对其爱情的真挚度和保鲜度已然过期,只为她的野性的美和活力所征服?亦或是他不堪忍受主流社会的耻笑与排斥,故而最终抛弃了她。当皮格特在白人主流社会的边缘苦苦挣扎,同不平等的社会进行抗争并最终失败的时候,她可能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故而万念俱灰,自暴自弃。可能是无意的起火,亦可能是有意为之,一场大火结束了皮格特的人生。如此深厚的内涵作者却进行了淡化处理,其张力效应不可估量:首先,作者无意渲染皮格特及孩子的死亡惨状,以体现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并减轻读者阅读的沉重感;其次,这种淡化处理反而会使小说弥漫着一股不可言说的淡淡的悲哀,通过对不平静现实的平静揭示来展现骇人听闻的现实本质。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英国作家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苔丝之死的处理,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情节空白的张力在于它帮助作品实现文本的充盈感,使文本获得多义性,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容纳多种涵义。这种涵义往往不是由作家直接描写出来的,而是从作家高超的叙述中暗示出来的。“空白”的张力效应使得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大于表面描写的意蕴深厚的弦外之音。

二 语义空白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语言省略、表达含混或是语义单位在连接上的反常搭配,使得文本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故而形成了语义上的空白。按照乔姆斯基的语言结构(深层与表层)论,文学语言的深层结构远比日常语言的深层结构要丰富得多,它大大扩展了表层结构的内在意义场。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信息系统,有可能超越实用性的、词典诠释式的一词一义的狭隘理解,通过有限的手段,即有限的语言和词汇、有限的组合原则,去表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灵世界。在文本中借助空白艺术会使语言超越狭隘的表层结构,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潜鸟》中“我”和皮格特之间的对话从交际法来说,当属极不成功的交际,词语的使用和组合违背了交际原则,甚至话轮双方的转化都难以为继。然而,这种语言表达的含混或偏离恰恰形成了语音义与语义义间的“空白”,造成了表意上的未定性和模糊性,使读者产生多种意义的联想,从而赋予了作品更特殊、更深层的意义。对话属于丰富的心理活动,因为人的复杂思想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人的潜意识内容也大都可以沿着语言线索找到根源。皮格特一反往日的无语状态,主动、殷勤地与我攀谈,而昔日极力想讨好皮格特的“我”却突然变得“笨口拙舌”起来。文本张力就在这种逻辑与反逻辑、合情理与反情理的对立中产生了,它使文本中内含的未尽之意在读者的反复咀嚼中得以实现,“象外之旨”被挖掘出来。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皮格特的冷若冰霜和沉默寡言,然后是其热情似火、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前者如同一层保护壳,将她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外来的耻笑和排斥的同时,也拒绝了别人的同情和关爱。为了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她不惜改变自己,从相貌到性格都脱离了原来的自己,于是作者发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皮格特:

“虽然我们多年来同住在一个小镇上,这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真正看清她的本来面目。此时此刻,她那揭下面具和保护罩的脸上露出的是一副坚强不屈、敢于挑战一切的神色,她的眼神里也透出一种强烈得令人害怕的渴望。”

然而这种单方面的改变是否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呢?从皮格特最后回到老家,回到她原本属于的地方的遭遇我们不得而知,她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最终遭遇了失败,无怪乎她最后郁闷悲观、心如死灰。这里的空白预设使文本超越了文字表面而获得深厚的内涵,取得了强大的张力效应。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在小说的细节方面也预设了语义空白,并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在是否接纳皮格特同去钻石湖的晚饭桌上,妈妈和祖母之间的简短对话就极具戏剧效果。它生动地展现了婆媳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我”善于观察、调皮的性格特征。

“我几乎忍不住要哈哈大笑了,因为我看到我母亲突然面露喜色但又马上加以掩饰。”

简短的一句话引发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和强大的冲击力。

三 结尾

期盼一个完满的结尾似乎是每一个读者的心愿。但事实上,一部小说似乎并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圆满的结尾,因为每一部小说收尾的同时又是在打结,是另一个新故事的发端。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要文字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完,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香;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

结尾余白,即作者并未给出一个明显的结尾,没有交代读者所关心的人物的最终结局,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体味。《潜鸟》结尾提到“我”再访钻石湖,已是物是人非。“我”“开始意识到潜水鸟已经不在这儿了。”“我也不知道那些鸟儿究竟遭到了何种命运。”“只有皮格特才以一种无意识的、别人完全不理解的方式,真正听懂了潜水鸟的叫声。”结尾处留下空白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没有交代潜水鸟的去向,文本的张力效应却告诉我们由于人类文明的入侵,潜水鸟的家园已失,如同失掉家庭温暖、葬身火海的皮格特一样,最终会走向消亡;作者没有点明潜水鸟的叫声究竟何意,我们却可以从中悟出那“凄厉而带有冷嘲意味的叫声”无疑是大自然遭受人类文明的破坏而悲吟的挽歌,是少数族群在遭受主流社会排挤、压迫时所发出的呐喊。小说的开放性空白结尾负载了作品难以言传的丰富意旨,扩展了文本的信息含量,大大拓展了作品本身的艺术容量。

另外,小说中存在着的意境空白、虚写(虚写潜鸟实写皮格特)等艺术空白现象,同样可以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深化小说的主题和内涵,值得我们关注。

短篇小说《潜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其中,空白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张力效应,传达出有形符号无法包容的意蕴,帮助阅读主体领会到小说深邃悠远的意蕴。读者可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象征手法等不同角度对《潜鸟》加以解读,充分体现了小说所负载的深刻内涵和无限的信息容量。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恰当地预设空白,能够克服文学创作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窘境,帮助读者品味有限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无限内涵,最大限度地实现小说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契诃夫,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2] Ernest Hemingway.Death in the Afternoon.Vintage 2007.

[3] 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莱辛,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黄仲文编:《加拿大文学作品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有你更精彩——语文中的空白艺术 篇6

一、作品中的空白

借助于高一小说单元浅谈一些我的看法。

1. 标点符号的“空白”。

《祝福》中写祥林嫂逃出来做工被她婆婆抢回去时, 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小说并没有把这句话说完整, 鲁四老爷的后半句话是什么?既然“可恶”, 为什么又“然而”呢?仔细分析才发现, 佣人被绑架, 鲁四老爷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佣人的利益, 但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无非是抢回出逃的儿媳, 他们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 这合乎他所信奉的封建礼教, 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由此, 我们更能理解鲁四老爷是一位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从而加深了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再如, 《荷花淀》中写到几个女人相约去探望丈夫时,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到底说了些什么, 参考下一位女人的话我们才可以知晓, 从而也更好地了解了水生嫂这个人物, 她不但关心体贴丈夫, 而且还很细心, 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很周到。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正是这些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2. 文字“空白”。

《祝福》中鲁迅先生在对鲁四老爷书屋中的对联进行描述时这样写道:“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 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对联的内容而偏偏描述这样的一种情景呢?“已经脱落的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字上的对联”的内容又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 才知道放在桌上的那一联的内容是:“品节贤明德性坚定”, 这副对联宣扬的是理学家的自我修养标准。经过老师点拨, 学生进一步思索, 也便心有灵犀了:在鲁四老爷的心目中, 理学家的修养只是一个幌子, 这完全是虚伪的表现。在他看来, 祥林嫂是“谬种”, 寡妇再嫁, 败坏风俗, 再嫁又再寡, 罪大恶极, 于是搬出祖宗的神威来鄙视和迫害祥林嫂, 即便是祥林嫂捐了“门槛”也不放过, 这算什么“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副不全的对联正是对鲁四老爷辛辣的讽刺。

3. 意义“空白”。

《边城》中写到翠翠哭倦了睡着时, “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 他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 平时攀折不到手, 这时节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翠翠到了第二天早上跟爷爷说起这事时道:“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得到了虎耳草, 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 最后写到爷爷为翠翠唱了那夜听来的歌以后, 翠翠自言自语地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我们自然会想, 虎耳草是什么, 为什么会反复出现, 通过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推敲, 才知道它和翠翠的感情有密切关系, 是爱情生活的象征。

教学中我们应合理利用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发展其想象力、思维能力, 从而更好地体会文中“妙境”。

二、教学中的空白

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内容、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有目的地巧置“空白”, 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活跃思维, 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

1. 巧设悬念。

现在的电视剧常常在最精彩、最关键处突然插入广告, 使观众一边想象下面的情节, 一边迫不及待地等待继续播放, 这就是悬念的作用。教学上也需要创设悬念, 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的欲望。

2. 存疑激思。

动听的音乐总是有着快慢有致的节奏, 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由教师滔滔不绝或一味发问。讲的时候要留适当的空隙, 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问过之后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不要急于求成, 自问自答。

3. 精选内容。

讲课时不能面面俱到, 有的内容需要教师讲授, 有的内容教师要“蜻蜓点水”, 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 让学生参与、补充, 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4. 故意停顿。

在讲授新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到一定程度后, 故意藏而不露, 给学生一点时间, 只要学生再稍加分析, 答案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显露出来, 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来, 在成功的喜悦中孕育智慧的种子。

此外, 还有蓄势推测等。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篇7

二段空白, 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稍作反思的时间, 对于其他学生也拥有对照、鉴定的时间, 对于教师来讲, 延迟评价有搜集反馈信息和做出正确处理的时间。

2.巧布时间空白, 培养个性。在教学过程中, 授课节奏犹如故事情节发展, 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在教学时间要素上给学生布下几段空白, 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想象和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 学生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 有力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在一次公开课中介绍鱼类知识时, 我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它有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这时张宏同学由于紧张一时卡壳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其他同学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欲代其答之, 但我示意制止, 片刻的

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空白”后, 他终于回答出来了, 尽管不十分流利, 我用掌声给他

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探究和创造的火药, 只有教育者的思想、智慧才能点燃它。”课堂教学中空白手法的运用, 正是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 培养其个性, 教师故意留给学生的空间和余地。下面本人从生物课堂教学的导课、授课过程、板书设计、结课四个方面浅谈运用“空白”艺术的点滴体会:

一、借助空白导课, 激趣益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它是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然而恰当的导课不仅在于承上启下、由旧入新, 搭起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 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活跃课堂气氛, 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石, 因此, 精心设计这一环节, 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空白这一手法运用于导课环节中, 恰好能适合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借助空白导课, 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置悬念,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开启学生思维, 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讲述鸟类知识时, 我设疑:“同学们一定认为鸟有翅膀可以自由的飞翔, 假如给你安上一对人工翅膀你能飞吗?”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活跃, 急于揭开微妙, 从而使学生对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的认识水到渠成。

二、教学过程中巧设空白

1. 质疑问难空白、启发思维。

上课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兴趣逐渐减退、注意力分散, 而此时又是一节课重点、难点的讲解阶段, 如果仍用讲解的手段, 无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基于学生存在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 就能一直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是常用的教学艺术手法之一, 提问得当, 鼓励。课后,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样写到:“是您给了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谢谢您老师!短短的空白却令学生终生难忘!”

三、板书巧置空白, 互动合作

板书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重要天地, 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的高度凝聚与集中, 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这个舞台, 将有些内容故意隐去形成空白, 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和学生互动合作共同完成空白内容。如在学习血液循环内容时, 我将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图画在黑板上, 将循环路线内容隐去, 在板书上即使造成形式上的空白又造成内容上的空白, 之后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反馈效果很好。

四、借助空白结课, 意犹未尽

结课是一堂有艺术魅力好课的“终曲”,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 成功的结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念、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还能延伸、拓宽课堂内容,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课虽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设置“空白”弹好“终曲”非常必要。例如:在讲述鸟类相关知识时, 结课时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牵动着同学们的心, 听闻女孩为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的生命时很多同学热泪盈眶, 片刻空白后我抓住时机及时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问题一出, 学生争着发言, 结课前形成一个小高潮, 这样不仅能以问激趣而且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思维的延伸, 同时又很好地渗透了德育教育, 如此一石三鸟之举, 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学生不喜欢那种不留余地的教学, 因此, 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一片天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将其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 使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在

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活跃教学气氛。“沉睡”, 课堂教学中巧设“空白”, 能有利的开启学生心智、完善

在讲述艾滋病病毒的内容时, 为拓展知识, 我有意识设疑:“你知道红丝带吗?”问题一提出, 立即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引起学生积极地思维和纷纷的争论。这时我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待同学回答完毕后, 我并不急于肯定或补充, 而是有意识的形成第个性、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改理念,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 空白要适时、适度, 否则过多的空白将会使学生茫然。

中国绘画中空白对意境的营造 篇8

关键词:绘画,空白,意境

空白, 作为一种审美符号, 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中, 空白既是一种方法, 也是一种形态, 一种画境。对于“空白”, 古人称其“无画处”, 今人谓之“灵的空间”。它既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 也对鉴赏者的绘画欣赏具有独特价值。因此, 历代中国画家无不重视“空白”, 利用“空白”来表现心中的意象。空白作为中国画中一个有机构成因子, 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 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 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

意境, 是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情”与“景” (意象) 的融合品, 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是中国艺术的审美核心, 其特点是具有使欣赏者动情神游象外的艺术魅力。而中国画意境, 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 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 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清代笪重光在《画毕》中也曾论及:“绘法多门, 诸不具论, 其人怀意境之合, 笔墨气韵之微, 几兹篇可会通焉。”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 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 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 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也是诗的境界。”因此, 情景交融, 情景混合, 而有意境。也就是说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将思想感情、想象力和对对象的认识高度结合, “一笔一画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 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 唐代司空图“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的意境说, 从审美角度看, 更是只可神会而不可目睹, 反映在中国画里, 即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在言外、余韵袅袅, 这也是中国各门艺术普遍追求的一种境界, 借用“空白”这个符号, 以“虚”寓“象”, 寓“象”于画外, 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审美联想。而关于中国画意境的构成, 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 具有具体而真实的空间境象。这种空间境象是观者受感染并引起自身生活感受的共鸣 (身临其境之感) 的前提条件。第二, 这种真实而具体的空间境象, 又是“意造”的, 它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之中。所谓“意造”并不是凭空臆造, 而是对自然形象, 经过“意” (意念和意兴, 即理与情) 的熔冶, 而构成具有理想和感情的 (可以是含蓄的, 也可以是表露的) 生活空间景象。第三, 这个具体、真空, 而又蕴涵着理想与感情的空间境象, 又是经过高度意境加工的, 必须能够给观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一幅中国画有没有意境或意境的高低深浅, 必须通过观者的鉴赏才能得知。作品的意境, 也只有通过观者的欣赏过程才可能达到意境的实现和深化。中国画必须使人看了能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景外情、景外味才算是有意境。意境是画家创造的终点, 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 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在中国画的构成当中, 空白具有重要的功用。中国绘画讲求虚、实之章法。这里的“虚”, 不仅指虚化了的笔墨结构, 更多的是指“空白”。作为一种境界层, “虚”不仅映衬着“实”, 同时又是表达“意境”的载体。换言之, 如果没有“虚”, 没有“空白”, “实”则无神, 意境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时, 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 所得意境, 皆为虚实对应而致, 无虚即无所谓实, 无实亦无所谓虚, 有虚无实不称其为画, 有实无虚则画境无。笪重光就此说得好:“空木难图, 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 真境通而神境生。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个妙境, 就在于它给观众留下的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自然形象, 而是一个提示性的欣赏者经过自我再创造后的审美意象, 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生活经验, 从中获得不同层面上的审美享受。

宗白华先生指出:“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 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 写通人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 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 空中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 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 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 无边的深情。”

清代蒋和在谈论表现技巧时也提出:“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疏密相间, 虚实相生, 乃得画理。”这说明, “虚”、“空”是艺术境界的重要构成因素, 绘画无论描绘何种物象, 布局都不能满纸填塞, 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 只有见“虚”, 空白和实象互衬, 才是“画理”, “无画处”方达“妙境”。

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 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 与西方传统的审美观不同, 中国人重意多于象, 意到了, 象不存, 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画利用空白阐发意境, 不仅体现于各种题材,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多样的形式基于笔墨与空白、实与虚的构成把握。中国画里的空白不同于西方绘画中未完成的画纸或画布。它是一种形象, 一种“妙在无处”的含蓄之象。这个象征性符号, 在绘画中即是一种“藏境”手法, 目的是要隐去芜杂的、不美的或非典型的东西, 以免画中主体淹没在层次紊乱的景物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景愈藏, 境愈大, 意愈深”。当然, 这个“符号”的意蕴还要基于笔墨;换句话说, 就是笔墨造出了“妙在无处”的虚、淡、无、寂、静等千变万化的审美意境, 这是因为, 笔墨 (实象) 和空白 (意象) 是构成中国画意境最基本的要素, 缺一不可。

那么, 中国画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 又是如何运用空白的呢?潘天寿在阐述中国画用色时说:“一幅画中无黑或白, 即不成画矣。”画面黑与白的大小、形状、多少, 以及分布的适当与否, 都与画面形式感的完美和谐有着微妙的关系。

在实际创作中, 中国绘画对黑、白的艺术处理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 主黑辅白、黑中显白。即画面以黑色为主, 用少量的白点缀其中, 作为黑的衬托。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许多作品即是主黑辅白, 其特征:多积墨, 厚重坚实。画面虽然以笔墨为整体基调, 但画家“守其黑”, 仍“知其白”, 对“白”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空白是为了‘多’, 为了‘够’, 为了满足。”他又说:“中国画讲究空白, ‘计白当黑’。这不是表现力的削弱, 是画出最精华之处, 使画面主要部分更为突出。”如是, 从他的山水作品里, 时常可见在大块积墨布局中偶尔留出一片空白, 令人豁然开朗, 在这里, 空白驱除了沉闷, 带来了生气。第二, 主白辅黑、白中显黑。这种画面基本上或大部分为空白, 只写少量的黑色, 以突显主体的强明。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整幅画面主要为白色, 只点渔翁独钓的实景。朱耷的花鸟画在这方面做得更为突出, 他的《双雀图》即是以白为主的范例。第三, 有白有黑、相互衬托、各呈异彩。这样的结构孰主孰辅、难分轩轾。清代画家石涛的《黄山图》, 奇峰、苍松、烟石, 黑白相间、虚实相生。画面青气氯, 烟雾迷。在石涛笔下山巅、山腰、山脚, 有黑有白, 节奏错落, 充分显示了黄山秀丽、神奇、惊险、空灵之美。由此, 具体到创作中, 无论主黑辅白, 还是主白辅黑或二者兼施, 黑与白总是相互依存的, 只黑不白, 雍滞阻塞;只白不黑, 空洞无物。

清代画家布颜图曾针对艺术意境的生成辩证地做了解释, 他认为艺术意境的创造首先是画家对具体物象的描绘。所谓“绘之者须取森森之气, 穆穆之容”, “绘之者须取落落清姿, 遥遥淡影”, “绘之者须取漠漠烟光, 溶溶水色”。意思是说, 画家只有把握这些可视物象的具体的形, 才可能绘出形外的世界, 但是, 他又要求“绘之者”不能停留在此, 还必须进一步从“实”到“虚”, 从“有”到“无”, 突破和超越具体物象的有限形态, 开拓出宇宙本体的无限境界。所谓“盖因情景之妙, 笔墨兼夺, 有感而通也……天机若到, 笔墨空灵, 笔外有笔, 墨外有墨”。在具体到创作一幅作品时, 画面的容量的确是有限的, 但境域却可无限延伸。画家只要经过巧妙构思和认真经营, 总能使画中之势张出画外, 产生“笔外有笔、墨外有墨”之感。

草原之春

中国画空白的特殊性, 就在于“空处妙在通幅皆灵”, 或宁静, 或悠远, 或空寂, 或萧疏。这也是中国绘画利用“空白”表现“意境”最擅长和最具魅力的一面。中国画利用空白引发意境的传达和展开, 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中都有反映。从山水画艺术处理上看, 青绿也好, 浅绛也罢, 无论画中形象多少, , 空白总是伴随其间。有这样的凭借, 一种境界就灿然呈现于我们面前了:山若实写, 水则虚化;树若具体, 石则提空;深处敷之以淡, 实处间之以虚。

画家笔下的一切自然形象, 在这些虚白的映衬下所有幻现的一山一水, 一树一石, 无不承载着盎然的诗意无穷的境界。被称作“剩水残山”的南宋马 (远) 、夏 (珪) 山水画, 朝暮如何, 阴晴如何, 春夏秋冬如何, 并非审美指向, 而是在“空白处”着力, 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们的画面多取一角半岩, 空出大片的虚白, 远水平野虽“视之不见”, 却尽在其中, 令人看来如似虚灵的、梦幻的世界, 谁能不在这虚空的意境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悦感呢?

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郭熙的《早春图》, 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 明代王履的《华山图》以及戴进的《春山积翠图》、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等, 可说是古代山水画中利用空白诠释意境的典范。有远近实写, 中景虚拟者;有云山掩映, 通篇虚实交错者。布置虽不同, 均得“画理”, 各显妙境。

中国画讲究空间境象的空白, 尤其是山水画, 更符合表现画家寄情思于造化, 化景物为心象的情感需求。古人的“妙在无处”和“计白当黑”说, 不再“以形写形, 以色貌色”的实象为满足, 而在于虚象的意趣, 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因此, 古代山水画家在通过“卧游”山水、“搜尽奇峰”诉诸丹青时, 总是在“情与景”、“虚与实”、“似与不似”之间, 探寻山水的画外“真趣”, 取其形而摄其神, 实现精神上的愉悦、明彻、开阔和自然, 抒发超然物外、萧散简远、高风绝尘的襟怀。

如果说我们在山水画中看出画家对空白的灵敏感悟, 在人物画里, 空白也是那么灵动鲜活, 而且随处可见。人物画除了一般的“写真” (肖像) 无背景不说, 像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孙位的《高逸图》, 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南宋梁楷的《太白行吟图》等描绘具体情节的作品, 除了必要的道具以外, 还用了大片空白的背景。虽场面不同, 空白也足以使你联想到符合各自场面的画外之景。用潘天寿的话说:“视而不见之空白, 非空洞无物一也。”可使观者之意识结合所画之题材, 由意想而得不相同背景也。

参考文献

[1].崔建林:《中国绘画艺术鉴赏》,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版。

[2].李耳:《老子》,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年版。

[3].孔子:《四书》,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年版。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研究

留白最初用于艺术创作, 是绘画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留下空白, 引人遐想, 于“无”中生“有”, “虚”处见“实”。留白并非空无一物, 而是求其空灵, 讲究虚实统一, 从而使艺术作品达到“形神兼备, 虚实相映”、“有无相生, 于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无胜有, 意到笔不到”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艺术的熏染, 情感的陶冶, 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讲究留白艺术, 利用文本中的那些“未定点”, 适当留白, 营造意味深长的课堂, 给学生以无限想象空间, 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 放飞心灵, 驰骋想象, 自由翱翔,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对此,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进行了探讨。

一、借插图想留白, 驰骋想象

插图是指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或照片, 是对文字的视觉形象阐释, 旨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补充、说明, 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启发性等特点, 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配有许多插图, 这些插图渗透着作者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 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 陶冶学生情性,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重要资源, 借助课文插图, 巧妙地设置留白,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 大胆联想, 自由驰骋, 进而领会文本的深层意蕴, 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零星点缀着的白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等, 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学习时, 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 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 感受“虚实结合, 如梦如幻”般的意境, 并联系上下文, 图文对照, 设置留白:作者一个人在这月夜, 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 他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这样化静为动,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 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

二、找标点补留白, 联想回味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它配合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 是文章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多样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 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补白, 它以有限的语言, 传无穷之意, 含蕴隽永, 意味无穷, 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标点符号这一“未定点”, 让学生填补留白, 想象联想, 进行艺术创造, 将一个个静止的符号变成思维的火花, 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引导学生思考标点符号背后蕴含的深层意蕴,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如鲁迅《祝福》中“我”在听了祥林嫂询问是否有地狱时, 是这样回答的:“啊!地狱?”我很吃惊, 只得支吾者, “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短短一段话, 运用了五种标点, 每个标点都值得学生去探究分析。于是, 我利用这些标点符号, 创设留白:“我”当时听了祥林嫂的话为什么会吃惊?感叹号和疑问号说明了什么?破折号和省略号在在这里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在每个标点处各补上相应的内容, 反映“我”当时的心情。这样通过空白填补, 想象创造, 使学生从中体会人物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于结尾设留白, 余音绕梁

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成功的课堂教学, 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端, 又要意犹未尽的结尾, 一曲弹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此为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在课堂结尾时巧设留白, 将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延伸到课外, 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使课堂结尾收到“曲终人不散, 余音犹绕梁”的艺术效果。

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栽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平常之语, 实则托物寄情, 意蕴深远, 语语动情, 余韵徐歇, 在戛然而止, 欲语不语中留下了无限的文本空白, 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 而难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表。”此时, 教师可在学生理解掌握的基础上, 设计“留白式”写作练习:借鉴《项脊轩志》的传情手法, 写一写自己的亲人或其他熟悉的人物。又如学习完《罗密欧与朱丽叶》后, 设计了这样的留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西厢记》中张生最终高中状元, 与崔莺莺成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相爱甚深, 但双双却以殉情告白天下, 同属于反封建题材, 一个结局美满, 一个结局悲怆, 迵然不同, 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这样的结尾处理, 从旧知中引出新知, 通过知识迁移, 对比分析,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推向更深层次,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同时也给人“言尽而意无穷”的享受。

总之, 留白是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加以重视。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少着墨, 多留白, 让“无语之处皆成妙境”;少精讲, 巧留白,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参考文献

[1]朱雨楠.空白艺术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杨军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D].苏州大学, 2008

[3]郭毅.诗歌空白结构的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温秋琰.中学语文教学空白艺术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空白”;艺术

“空白”是画家在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往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表达的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之美。绘画中有“留白”,书法中有“飞白”,音乐中有“余音”,它们都可展现无穷意味,传达无尽美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课堂上巧设“空白”,也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艺术效果。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的解释,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美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这个改造、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中,实际上是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教学所布“空白”易于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教学完善为一个整体。

一、情节留白,驰骋想象

就文章的布局谋篇而言,经常会出现情节上的跳脱,给读者留下大片的情节空白。《一株紫丁香》一文就出现了这一类留白。这是一首儿童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老师勤奋工作,心牵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情感。在文中,写了老师夜晚的工作情景,而白天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是略去不写的,这在情节上是一处跳脱。教学时,可让学生驰骋想象: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白天老师会做哪些事情,学生会有什么表现?并把想象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在互相交流中,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鸟儿和树之间那份诚挚隽永的友情,同时也享受到了想象的自由与美妙。

二、形象留白,多元解读

就拿《一株紫丁香》一文中的老师这一形象来说,它是潜隐于故事之中的,需要读者凭自己的感悟去解读。教学时,不妨就此留下空白。如在学完本文后,请他们讨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你喜欢它吗?然后请大家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的交流中,老师这一形象逐渐立了起来,丰满了起来。

三、意象留白,象外之象

诗歌是一种极为凝练的艺术样式,留给欣赏者极为宽阔的联想空间。诗歌出现的“空白”通常以意象空白居多。意象空白即所构创的意象并不连贯,或虚实相生,为读者提高联想的线索,又留出一定的空白让读者去填补,从而获得丰美完整的意象。

例如《绝句》一诗中,诗中描述了“翠柳、黄鹂、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物象,怎样把这些物象连接起来,体会其中的美呢?教学时,可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物象组合在一起的画面,那无疑将是一幅宁静、素雅而又高远的美丽图画。在美丽的意境中,学生获得的是超越于文本之外的心旷神怡的诗般享受。

四、标点留白,无言空间

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美 篇11

创作, 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表现什么。有人习惯于喜欢什么就画什么, 看见什么就画什么, 既反映不出生活的本质, 也看不出作者的主张, 他的任务只是记录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而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并不都是美的。艺术不是对大自然的简单描摹, 而是大胆创新。否则花鸟画容易画成花草鱼虫的标本图, 缺乏生动而又死板, 山水画容易画成枯燥的导游图。这种简单照搬, 使作品缺乏美感, 失去了思维的作用。所以画家要强调感觉的重要性。既然画家要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那么他的创作构思就应该有目的性, 对待生活的素材也应该有选择性。艺术创作的内容, 不单是描写题材, 更重要的是选择题材, 处理题材时所反映的审美趣味, 观点, 判断和感情。鲁迅先生精辟地指出:“美术家的创作, 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 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文如其人, 画品及人品的说法, 是很有道理的。例如在齐白石的画里,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笔耕砚种”, 形成了五光十色的客观物象。他带着农民的眼光看自然, 赞美春华秋实, 作品非常生动, 朴实而唯美。如云南画家赵力中的大型历史题材《1944·中国远征军》表现了中国远征军抗日的悲壮历史, 人物表现得壮美而具有时代感, 使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 感觉到了那个年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血与火的拼搏, 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 尤其细节的壮美, 使我们感受到历史与我们一脉相承, 息息相关。

创作所需要的形象不仅仅是眼睛能看到的, 还有想到的, 想到的是以看到的为基础的想象活动, 而想象对记忆中的材料起到组合和支配的作用, 这就是画家对物象对题材的认识和飞跃, 否过程, 不满意和满意的心情总是交替地反复出现的。每一幅作品都经过反复易稿, 不断思索、认识、表现、再认识、再表现, 每一次草图便是经历一次对认识的检验。自然美与艺术美中间有一定的距离,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 是对自然美的认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在创作实践中, 认识的过程可能很长, 也可能有几次反复。齐白石为了画出活的自然美, 费了近三四十年的功夫, 练眼, 练心又练手, 反复揣摩, 几十年如一日。就这样观察, 感受, 思考, 画了再改, 改了再画, “画虾数十年, 始得其神”。到了晚年, 齐白石能用寥寥数笔就把脑子里的生动形象定于纸上。作品美感使人赏心悦目, 这种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使艺术美达到最后的完成。“巧夺天工”处, 铸成了艺术美。例如画家赵力中先生的油画作品《1944·中国远征军》, 创作过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物和背景, 远征军抗战用的武器装备是经过反复推敲画成的。几经反复易稿, 深入了解历史, 大胆再现悲壮历史。在这幅作品面前, 观众都不能不佩服他作品中表现的这种大气和壮美, 这种全景展现历史的大手笔, 这种驾驭众多人物和时代感的创作能力, 也都会为他的这份自信和坚守而感动。

认识的作用不只体现在人物画创作上, 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都离不开认识的作用。画家平时对所要表现的景物, 都经过大量的写生、观察, 经过长期的反复认识, 创作时由于“烂熟于心”, 会创作出“一挥而就”的好作品。历代优秀的花鸟画家往往是同一题材反复构思过多少遍, 正是反复认识的过程。如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虾,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证明了生活到艺术的过程, 即创作的认识过程。齐白石的画, 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它不是彩色花鸟照片, 也不是审美趣味的概念符号, 他把生动的对象和自己的主观感觉、感受和认识凝结在一起, 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脑子里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上一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下一篇:夏季猪链球菌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