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留白

2024-10-09

思维留白(通用6篇)

思维留白 篇1

一次, 听了一位教师上的“求平均数”一课, 其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明明家各季度用水情况如下:第一季度16吨, 第二季度24吨, 第三季度36吨, 第四季度27吨。明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在正确的算式后面打“√”。

(1) (16+24+36+27) ÷4 ( )

(2) (16+24+36+27) ÷12 ( )

(3) (16+24+36+27) ÷365 ( )

当时大多数学生选 (1) , 只有少数学生选了 (2) 。教师肯定了选 (2) 是正确的, 再请选 (2) 的学生说说为什么。学生说了 (16+24+36+27) ÷4得到的是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 而 (16+24+36+27) ÷12得到的是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其他同学似乎明白了, 教师就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去了。但我觉得这样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学生不一定能真正掌握此类题目。

由此我联想到了曾经有一次批阅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中遇到的一个题目, 题意大致是这样的:修一条水渠, 第一天修3小时, 平均每小时修4.5千米;第二天修5小时, 平均每小时修5.3千米, 这两天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很简单的一道题目答对的正确率只有6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引发了我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活动等方面的思考。

我发现了其重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 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有限、空间狭窄, 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们现在一个班级就有几十名学生, 学生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方法的不同, 对同一个问题, 时常有不同的结果。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 更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只重视了思考结果, 而忽略了思维过程。教师问题一提出来, 马上要求学生发言, 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只要有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就很高兴, 以为学生都掌握了, 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 思维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所以, 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留白”。那么,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进行“留白”呢?现通过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探索“留白”艺术的运用。

一、“留白”于导入处, 点燃思维火花

在课堂导入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巧妙地设置悬念, 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适当“留白”,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思维火花,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出示两个纸盒后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问道:“这两个纸盒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请你猜一猜做哪个纸盒的硬纸板多?”然后, 请几个同学说了说。接着又问道:“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留白”, 让学生小组合作, 通过测量、计算、比较等方法证明猜测。这样“留白”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学生很容易融入学习的情境之中。

二、“留白”于关键处, 拓展思维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重、难点内容时, 有时不应直接详细讲解, 而应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去合作探究。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我跟学生说:“你能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个三角形来吗?”学生们各个动手操作起来, 学生中有如下几种做法:用小棒摆的;沿着三角形的边画的;在钉子板上围的;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的;用纸剪的……再启发学生说出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并认识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一步步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接下来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我先让学生任选三根, 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结果有的同学围成了三角形, 有的同学却不能。有学生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 为什么我不能围成三角形呢?”此时我适当“留白”, 先让学生讨论哪三根能围成三角形, 哪三根不能围?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 比较一下三根小棒的长度, 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小学生较难理解这一知识, 但这样“留白”设计,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将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了, 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又拓展了思维空间、发展了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

三、“留白”于评价处, 发展思维能力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教师要把有价值的、有争议的问题暂缓评价, 给学生“留白”, 让学生讨论后, 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既能彻底搞懂问题, 加深印象, 又能提高思维能力, 树立学习信心。

本文一开始的“求平均数”一课中的那道题, 我认为把它设计成自己先提出问题, 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的形式更好些。可以提问:“根据上面的条件,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每个问题该怎样列式解答?”让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并列式解答。提出的问题一般有三个: (1) 明明家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 (2) 明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3) 明明家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学生在列式解答过程中很可能就产生错误了, 小组同学之间会产生争论。教师不着急判断谁对谁错, 而是适度“留白”, 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争论中彻底搞明白为什么这样列式。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适度提升, 问学生:“你们发现3个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接着再说说为什么被除数相同, 除数却不同呢?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 就彻底悟出了解答的道理, 学生思维的张力提高了, 课堂的气氛就更活跃了。课上遇到类似问题不要急着评价学生的对错, 让学生之间充分讨论, 把单向的教师评价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在思辨中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思维水平。

通过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留白”,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探索,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又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堂留白,培养创新思维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留白 创新思维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这也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大容量、快节奏而学生却萎靡不振、或者报之以怨言,随之,焦急、不安、抱怨等情绪逐渐蔓延,最后老师感到学生反应迟缓,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停下教学的脚步,给学生留出空白,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一、导入时留白

上课时,多数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总喜欢单刀直入,直入教学主题,忽视了课堂的导入环节。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转移到教学活动中。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牛津英语必修5Unit2 The environment时,呈现各种导致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图片,如肆意毁坏森林、捕杀动物、开山造林、占用土地资源而建造厂房等,导致大自然生态的失衡的不堪入目的画面,从而激起学生的愤慨。再以问题If you live in such a place,what should you do ?提出導入性的问题后,教师不给以答案,而是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讨论,或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思维上形成悬念。单元复习时,常态复习法也是教师出示一个单元的新单词的汉语意思,让学生写出英语形式,或者干脆默写的形式而检查单词的掌握情况,同样的,对于短语的记忆、课文的掌握等,也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完成,学生跟着老师转,老师领着学生走,甚至拽着学生走,把学生当做不会走路的娃娃,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体现,老师一人说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囫囵吞枣”,不知其味。而如果复习课伊始,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复习的单元,让学生合上课本,掩卷沉思,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this unit?what new words/expressions/grammar?Can you retell the reading text?等等,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大脑中浮现一遍,加深印象,

如以牛津英语必修2Unit2的单元复习为例,让学生自己说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单词:harmony、adventure、announce等在大脑中过滤一遍,短语by chance/by accident、Chances are that There is no /a chance that--.have a chance to do sth ;由in case+从句 而想到in case of sth.just in case,in no case,in any caseas is often the case,在交流中加以巩固和强化;语法Future continous tense和Future in the past等进行回顾,实现自主复习之目的,也实现创新复习之效。

二、提问后留白

教学中,教师在提问后,往往问题给出,见学生不反应,或者反应很慢,而自问自答的情况很多,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给学生反刍的时间,导致问题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教师应注意提问后“留白”,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不能让学生等着老师说答案,应该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或探究,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养成思考的习惯。如对于单选题If we work with a strong will,we can overcome any difficulty,______ great it is.A.what B.How C.whatever D.However 在教学中,常常是问题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说出答案选择哪一个,大家的答案可能众说纷纭,此时教师的一锤定音“标准答案是D”使部分学生高兴“猜对了”,也使部分同学低下了头。为什么D对,其他不能选,师生们不去关注,只关注答案的“标准”,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三、疑点处留白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看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头雾水、面带疑色,教师会情不自禁马上给与点拨。这样做,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应在此时,停下脚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针对各自的疑点而进行讨论,使他们在疑处绽放思维之花。如一次评讲试卷,一道单选题What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____the exam.A.Because she didnt pass B.Her not passing C.She didnt pass D.Because her not passing,是学生讲、学生听,而有学生说出这道题的答案时,多数同学不解,“怎么会使B呢?”此时,如果教师一言以蔽之,这个句子是省略句,利用补全的方法可以理解了,完整形式因该是_____the exam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那么等于教师给出了标准答案,学生无需再思考。与其这样,教师在学生疑时,放手让他们思考、讨论,在疑处生辉,在疑处产生顿悟。

在课堂教学中,留白是艺术,尤其是重、难点、疑点、以及课堂的导入时,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过渡之时,适当放慢脚步,给学生留出空白,给他们思考的空间,给他们合作交流、自主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发展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平台,那么,英语课堂因留白而高效,因留白而精彩。

参考文献:

[1]王霞.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校园英语,2014.8.

巧借留白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篇3

一、言内藏白, 意蕴无穷

中国人非常讲究含蓄, 说话、写文章如果事无巨细地和盘托出就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为了取得言有近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通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来传达超过词语、句子、标点本身意义很多的丰富信息, 让读者通过自己揣摩、领悟完成对作品的二次加工。在此过程中, 读者与作品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 走进作品的深处, 加深了情感体验, 产生了审美愉悦。例如,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孔繁森》一课中, 只一句:“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 像对待亲身儿女一样抚养他们。”就概括了平时孔繁森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对藏族孤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又如,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中, 只“勤学苦练”一个词语就总结了梅兰芳在唱、念、做、打等京剧基本功方面的刻苦练习, 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梅兰芳在严寒酷暑中起早贪黑地苦练京剧基本功的身影。

二、言外留白, 别有洞天

文学作品中为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方寸之中显天地之宽的妙处, 常常在语言文字之外留存大量的空白, 以达言近旨远之神效。这些藏白处无文字痕迹, 表面上看一无所有, 但若联系全文和自身体验就会发现别有洞天。细细品味, 令人思绪飘飞, 产生无限的遐想。驰骋遨游于作品的留白间, 会让人产生无尽的审美愉悦。可如果作者填补了这些空白就会有味同嚼蜡之感, 了无意趣可言。这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这类留白的经典莫过于《飞狐外传》中胡斐最后的那一刀了。我们读者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为此设想万千可能, 但如果作者写出任一可能, 整个作品都将黯然失色。这种言外留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大有存在。《狼和小羊》中, 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结果怎样, 作者没写, 学生可在头脑中产生多种假想。

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中的留白并非空无一物, 而是在“白”中藏着丰富的内容让读者去填补, 这些填补虽然因人而异, 有很大的灵活性, 但受制于作品, 是由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与作品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后结合自己的经验、阅历等进行的创意性填补。作品中的留白常常是理解作品的窗口, 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捕捉作品中的留白,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引导学生补白, 既能带领学生与文本互动,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还能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提高学生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1. 在补白中进行语言训练

对文中的留白进行补白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想象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填补, 二是通过语言 (包括书面和口头两个方面) 描述对作品的留白进行形象的填补。在教学中, 我们用得较多的是第二种补白方式。教师抓住课文中的留白,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思考来进行补白。学生在补白的时候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要涉及语言的训练。学生在大量的补白练习中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补白的练习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来进行, 切不可无视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盲目的训练。结合课标的要求, 低年级的着力点应在词句上, 中高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段篇的方面。当然, 也不能过于教条, 还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训掌握

2. 在补白中进行思维训练

学生在补白的时候必须要以理解课文为基础, 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否则补白就是一句空话。你说让你只读《飞狐外传》中的最后一句话, 你能怎么补白呢?所以, 学生在补白前必须要对课文进行充分理解, 对留白处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在补白的时候 (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 还要考虑语言的组织、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技巧等, 这一切都离不开思考。学生的思维要参与整个补白的流程, 长此训练, 他们的思维能不提高吗?以《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为例, 课文的最后一句是:“经过勤学苦练,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句话中的“勤学苦练”是一处留白, 它既概括了梅兰芳勤练眼神, 也概括了梅兰芳在唱、念、做、打等其他基本功方面的苦练。学生要对这个词语进行补白时, 首先要对课文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 知道梅兰芳意志坚定、不怕吃苦, 最终凭借其过硬的表演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然后以此为基础, 结合梅兰芳练习眼神的具体情况才能发现梅兰芳练习其他方面的基本功一定也非常刻苦。最后, 学生还要调动起早贪黑、寒暑不辍的干一件事的表象, 给“勤学苦练”加上一些形象的外衣, 学生在头脑中才会产生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这还没完, 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还要考虑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的次序等。这一系列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 补白也是一种思维训练。

3. 在补白中加深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提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而课文中的留白处常常就是情感的隐匿处, 是理解课文获得审美体验的突破口。这些留白就像一层薄纱做的窗帘遮住了内在的情感, 但隐约可见, 有朦胧之美。打开它就能看到无尽的风景, 加深情感体验, 享受发现的乐趣和深层的审美愉悦。还以《孔繁森》中的“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 像对待亲身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一句为例, 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孔繁森对藏族孤儿各方面的照顾, 对孔繁森的认识从抽象过渡到形象, 就会对孔繁森肃然起敬, 从而认识到孔繁森不愧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在文本留白处培养学生的思维 篇4

用学生的思维去填补文本的留白,并不是破坏文本的艺术性,而是通过补白的途径去理清文本的来龙去脉,或者通过对比的方法去发现何以留白能够体现出某种艺术性。而这两个方面又恰恰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可不察。

一、紧扣文本脉络,通过补白丰富文本情节

在一些优秀文本当中,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通过铺垫性的描写为结果的出其不意奠定基础,譬如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苏教版语文教材将其编入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目的显然是让具有八年级语文认知基础的学生来感受该小说的情节与描述手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重心一般会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前面的铺垫性的描写;二是结果。其实结果就一句话: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前面所有的描写都是为这一结果而作的铺垫。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描写,有效地反衬了“另一位病人”的心理动态,批判了其自私心理。对于该文的教学,一种流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去续写,以对另一位病人后续的心理动态进行一种深挖式的教学,这样的思路是借助于续写的方式,判断学生的思维——对另一位病人是扬还是抑(当然后者居多)。其实如果从补白的角度出发,文中或有一个留白可供处理,这样的处理一般不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可以纯粹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个留白便是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根据原文的意思,这个“想法”是“突然”产生的。但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课文对该病人的心态的描述是从两个“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演变成第三个“为什么”:紧挨着窗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二是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理变化都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这里的“突然”背后一定有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个“白”可以让学生尝试去“补”一下。

事实上经过上面的引导,学生会对此问题产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这名病人的心理原本就有非常阴暗的一面,只是这件事情激活了他的阴暗心理;也有的学生提出每个人的心理都有阴暗的一面,关键看能否抑制阴暗的一面;还有的学生认为医院应当为此负责,因为没有适当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需要;还有学生说靠窗的病人也负有责任,他编造的谎言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种种想法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对此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拓展,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分析人物形象,通过补白思考人物特点

在很多优秀文本当中,人物都是文本的核心。而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也会因为写作目标的需要而有所不同,这个时候就肯定会出现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不一致的情形。而事实上在某些文本当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形象如果得到充分的描述,也可以帮学生理解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譬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其實不少,主角毫无疑问是孔乙己,但有另外两个人物教师可以作适当的延伸思考,以补作者所留之白:一是文中的“我”。文中对“我”的描述着墨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两个自然段,另外还有孔乙己教其写“茴”字一部分。如果这个“我”是作为学生的“我”,又会如何呢?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抛出之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原来他们读课文时还只是同情孔乙己、批判其他人的,而一旦入境之后便开始补白,学生突然发现对孔乙己多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还有了一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认识,然后当笔者追问孔乙己可恨在何处时,当笔者追问是否应当恨时,学生的思维便更加开放,他们能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例进行评价。而由此引申后发现的学生想法,也就成为教师施教的可用之材。

二是文中的丁举人。丁举人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直接介绍的人物,但却是一个重要人物,孔乙己的残与死皆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打孔乙己的情节也是通过别人之口阐述的,可谓是留了一个白。如果让这种场景直接呈现,结果会是如何呢?于是笔者让学生尝试将这一场景还原,于是学生写出了丁举人恶打孔乙己时的场景与语言。尤其是语言,有的学生从文人相轻的角度描写,有的学生从丁举人不把孔乙己当读书人的角度描写,还有的学生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角度描写。笔者突然发现,在这样的补白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了起来,对文本中许多人物的认识也深刻了许多,他们在评价孔乙己以及短衣帮等人物形象时,更多地从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去分析,从而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正是一种社会问题,而这恰恰是文章的主旨。显然,在这样的补白过程中,文章的主旨就明确了许多。

三、补白培养思维,初中语文教师的好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努力发现文本当中的留白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去补白。如文章开头所说,只要补白不是破坏原有故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只要不作画蛇添足之举,那这样的补白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拓展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就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笔者的实践还表明,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如果在教学中养成这种寻找留白并引导学生补白的习惯,对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因为寻找留白的过程,往往就是丰富对文本认识的过程,无论是上面提到的《窗》和《孔乙己》,还是《核舟记》《热爱生命》等优秀文本,都可以在寻白的过程中多出一个研读的视角;而补白的过程恰恰又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尤其是当学生的认识不在自己的预期之内时,恰恰就是重新认识学生的机会。

总之,在文本留白之处实施补白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认知,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玉华:《例谈叙事文本的补白性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6期。

②聂昌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策略》,《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10期。

③孙曲华:《例谈文言文如何补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期。

思维留白 篇5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原来的讲学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从课堂的独奏者转变为教学合作者……教师如果把所有的探究要素全部设计精巧,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过于狭窄,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意“留白”来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呢?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我常常听学生这样说,上课都能听懂,就是作业不会做,一到考试更是犯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分析我发现,学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生自己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学生的基础较差,答题时无从下手,也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做到真正的过手。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做了大的调整。每次上课也不满堂灌了,有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做总结,自己补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过手,选做的题目不求多但求精,而且,每次做完一种题型,也不急着公布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停下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反思: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这样做,虽然浪费的时间多了,但是,从课后的作业来看,收获却是更多了。

课后,我也做过一些调查,以前学生各科作业堆起来,不做到半夜是做不完的,所以,很多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就只好赶时间。因此,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境地,或许这就是导致学生只会听不会做的主要原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因此,教师如果把知识嚼得过细,使学生无须再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的话,教师培养出的,可能是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独立自主的人。因此,在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思考,探索中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

以前,我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份;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自杀?他杀?”一时间,整个教室揭开了锅,纷纷猜测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死因,有的学生甚至要求我立马替他们揭晓谜底。我笑而不语,让学生组建成了一个临时侦探小组,调查别里科夫的死因。

在这堂课中,学生多了些思考质疑的空间,多了些自主探究的时间,因此,整堂课我虽只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却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展开了真实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填补起这些“空白”,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抓住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而想象是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前提。有些课文中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语段就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切入口。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一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与整合,能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况和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想象。

林黛玉的一句“宝玉,你好——”曾让多少人思绪万千,以至多方猜测!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应当精心、悄悄地呵护这些可贵的异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就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创新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

又比如我讲完《项链》一文的时候,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会是什么心情?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拓展了文章内容,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过去的语文课上,我总习惯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讲解的十分具体,分析的十分透彻,甚至编出若干习题,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硬把作品压榨成流汁灌给学生。而这一切,都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思维留白 篇6

大量的口头练习和频繁的交际互动确实是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满堂灌、满堂问,其主要表现就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记”。英语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配角,是缺乏主动性、能动性的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容器。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死板枯燥,学生兴趣缺乏,思维积极性不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发新的知识经验。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美国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也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留有“余地”,给学生的思考、想象、讨论、交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即有效运用所谓的“留白”艺术,这样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活他们的想象与思维,使课堂更加精彩。因为: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满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填补“空缺”使之完满的趋向,这个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和知觉的兴奋,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驱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非完形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追求的实现会让人达到内心的平衡和体会到一种身心的愉悦感受。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而有效留“白”,易于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留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实践

(一)于教学关键处适时留白

所谓“教学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讲到重点、难点处时,教师运用熟练的英语进行讲解,甚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固然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引发其学习兴趣,但是,外部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学生内部的充分消化、吸收,不能形成深刻记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教师有意识地停顿,故意将某些内容留着不讲,造成“缺口”,留给学生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内驱力,吊起学生的胃口,调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他们去思考、探索、尝试,去填空、完形、补白,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用would like表达请求和给出回答既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在While-task环节,教师先安排一定的时间,以小组合作表演对话的形式操练这两个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稍作评价、纠正、引导后,再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将noodles换成自己感兴趣的食物名词继续练习。

(二)在教师提问后及叫学生回答时有效留白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国内有的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课堂提问的艺术”。可谓无问不成课。“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巴尔扎克语)但并不在于问得多、问得频繁,而在于问得合适合理、问得得法有效。姚利民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候答时间方面做得不很理想。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不超过1秒钟,而多数有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有3到10秒钟。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性、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因此,在教师提问后及叫学生回答时有效使用等待回答的时间至关重要。如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谈论了双胞胎Liu Ying和Liu Li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这篇文章之前,先设置几个有关双胞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问题及对她们俩的评价问题,根据不同问题类型给予不同的待答时间。如:Do they have black eyes and black hair?Do they like sports?Whose hair is shorter?What are their favorite subjects?Do they enjoy going to parties?Who do you like better?Why?在这7个问题中,前五个比较简单,属于低层次的问题,教师只需给学生3—5秒时间思考即可;后一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属于高层次的问题,教师需留出至少15秒的时间,以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及自我修正。

(三)在学生有疑问争议时充分留白

清之学者陈宪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设疑、释疑是学生增知提能的有效途径。教师若能在学生们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在学生们有异议、争议之处,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运用英语知识思疑、析疑,辩论、交流,则会促使他们去思考、想象、判断、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宽松民主的环境氛围至关重要,而营造这种氛围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表达。否则因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充足,容易造成紧张感,使思路受阻,学生往往会因语言组织不好而放弃回答,从而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于学生出现心理疲劳时及时留白

英语教学中严格的管束、高强度的灌输,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感到透不过气来,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出现心理疲劳:兴趣丧失,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无精打采,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为今之计,英语教师应当多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填“空”、补“白”。课堂教学从热身(Warming up)到复习要点(Check point),从听说到读写等各个环节,不应排得“密不透风”,而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教师需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充满智慧、富有想象力、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他们的爱好兴趣、需求想法应该得到尊重;应提倡开放式教学,将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魅力,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如密,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教育科学,2003(1).

[2]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3]傅道春.教师技术行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洪松舟,卢正芝.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上一篇:吸水性淀粉下一篇: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