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精选12篇)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 篇1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总结
(五 月 份)为了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导处于五月末进行了每月一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这次教学常规检查是我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一个缩影,我校一直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放在学校管理体系的首位。此次,教导处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案、集体备课记录及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作业批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在这次检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能够按照学校教学常规制度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完成,教师的敬业精神落实在自己日常的工作中,教案书写认真、工整,从教学设计到课后反思展示了自己课堂教学的全貌。在作业检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日常踏实工作的影子,因为学生的作业书写非常清楚工整。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凝聚在与学生每一次心灵对话的批语中,肯定、鼓励、赏识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一天天的进步。同时,教导处还把自己平时抽查的教师的上课情况也进行了汇总。现将检查的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教案方面:
开学初学校就制定了教案编写的细则,细则中指出: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达形式,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教案,要制定切实可行,对教学有帮助的教案。并加强教后反思,同时还要画出德育渗透点和课外拓展的内容。从检查中,大部分教师能根据常规要求,按教学进度表提前一周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书写工整,画好德育渗透点和课外拓展内容并附有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按要求做好教后反思。如等老师教案十分有特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教案前要求填写的项目非常齐全;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结合班级学情而定,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的个性修改十分注重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的扎实训练,并且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突出教学重点;再如对三年级各位语文教师教案的检查,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个极具凝聚力的集体,每一位教师的教案不仅书写美观,而且“个性修改”各具特色,都集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学情,尤其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教后反思不仅及时而且具有反馈性。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年级组的每位老师在教案中都能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及课外作业这一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
从整体来看,一、二年级的教师,备课认真,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紧凑,遵循了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而二年级的几个数学老师的教案,补充的个性内容比较多,更切合实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见她们花了一定时间去钻研教材。一年级的李景辉、刘渺、王亚荣等老师补充了很多的练习,体现了练习的难易适中,符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反思也比较深刻,而且反思后还进行了以后的改进措施设计。三、四年级的教师的教案均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点:
1.教学目标方面:均能体现三维目标的理念,切合教学实际,难易适中,可达成度高,描述确切具体,易于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环节起合自然,结构紧凑,遵循认知规律,能很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学重点方面: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
4.板书方面:具有高度的归纳与概括性,并能展示知识内在结构。
5.教学后记方面: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同时,各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也极具自已在备课方面的个人特色,如三年级老师的字迹整洁尽显美观大方,老师备课后记详尽而具体,四年级项彦平老师的练习再设计等都具备很好的学习与参考价值。
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案中关注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精心设定与达成;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其中,老师注重细致引导,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老师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
音体美等其他学科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
1.课程标准提倡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个别教师尤为突出,如两位老师,她们采用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发现要领的方法,解决对学习难点的突破,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当然,能将课标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的还有老师,在他们的教案中也能够捕捉到很多值得提倡的方式和方法。
2.教案设计比较规范、结构完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具准备、过程、板书、反思等各个环节均能在自己的教案当中明确地体现出来。如等老师表现尤为突出。
3.教案中大部分教师能备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出发,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同时教案中反映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如等老师,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如孙雪秋、唐素丽等老师在教案中,让学生有方法可循,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次检查发现各教师在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部分都能将这些要求在教案当中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也感到教案检查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教案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1.大部分老师的教案不能做到一贯的认真组织、设计,同时又有个别课时设计的不理想。建议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为你的手里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2.教学反思力度不够,思想也不够深刻,不能更好地反思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指导思想。因此建议教学后记要认真思考后再总结,既要指出本课的成功与不足,又要分析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打算。
3.课标思想也不够深刻,平时要加强学习,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要深入思考每一堂课中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突破的方法,并写入教案中。需要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也需要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使大家对课标的认识得以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4.特色教案少,个别老师教案教学环节不清晰,反馈不及时。今后的工作中,尤其在教案编写中,应不断完善,激发老师创造性,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工作。
5、个别教师德育渗透点和拓展内容没有按学校的要求画出来。希望没有画的教师,尽快补上。
总之,本次教案较之上次检查有了一定的进步,使我们看到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看出各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同时,我们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应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认真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使我们撰写的教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也使我们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作业情况
在批改作业方面,大多教师十分认真,批改符号较规范,学生有订正,教师有复批。等老师能结合学生特点,用多种形式,鼓励表扬学生。检查中发现各年级作业书写工整,教师批改及时,中高年级有等级性评价,或用简短富有激励的批语,对学生作业加以评价,学生能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低年级作业较上次检查大有进步,教师加强了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学生作业工整认真。评价方式也各有特色,用大拇指、五角星、小红花等图示鼓励学生,有的附有“真棒”等简短性批语,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六年级的几位老教师,傅老师、耿老师、范老师的敬业精神更值得人敬佩,他们都是带着老花镜,在认认真真的批改100多学生的作文,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个别老师批改不及时,今后应尽量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做出批改。
(2)数学作业要具有选择性、针对性。
(3)有些教师在学生作业的选择上缺乏思考,或量较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或过于简单,起不到督促、检查、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建议各位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对课上知识接受的程度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达到对课上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良好效果。
(4)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与复批
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这也正好能够帮助老师找到学生在理解运用知识上的不足之处。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个别辅导、课堂集中指导等方式,督促学生加以改正,并做出相应的复批,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改进中得到提高发展。
(5)教师要用委婉的语言给学生作业以合理的评价。
有些教师批语虽指出了作业中的不足,但语言表达较为生硬。建议老师不光要指出错误,还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鼓励与赞美的同时指出学生不足。(6)个别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够认真,因此造成错批、漏批的现象,望相关教师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三、集体备课情况:
本月检查中集体备课最令人满意,老师们备课认真,记录翔实,有针对性,书写工整,并有存在的困惑,期待下次解决和商讨的问题。体现了我校集体备课的特色。尤其值得表扬的是一年数学组、三年语文组、英语组,在本月27日与大洼中心校进行了有关集体备课的联谊活动,大家准备充分,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
另外,老师们还加强了平时的备课,例如四年语文组他们利用空节时间对每一课都认真研究,从教学设计到板书都认真推敲,从课前预习到课外拓展都集中研究,而且每两个单元都进行一次测试,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课外积累的知识得到巩固。再如三年语文组注重了作文教学的备课,每一次作文,包括每周一次的小练笔,大家都集中研究,在张坤组长的带领下,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有很大提高,期中考试作文失分很少,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再如五年数学组在李主任、姜主任的带领下,研究氛围也非常浓,特此提出表扬。
课堂教学方面
5月份是忙碌的一个月,迎接了几次检查,还进行六一活动准备。即使这样,教学工作还是忙中有序的。经过领导的不定期查课,发现大多数老师都能按时上下课,课前准备充分,课堂内容充实,并能认真组织课堂纪律。例如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吴老师每节课都有生字卡片或挂图,尹老师能利用小棒和投影辅助教学;又如等老师在上课时能严格要求学生么堂纪律很好。再如能采用活泼灵动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其中老师在全区品生品社新课程实施能力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个别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不能吸引学生。因此导致课堂没有凝聚力,课堂纪律不好。
2、个别教师课堂不注意学生的组织纪律,只顾讲课,不管学生,学生做什么的都有,老师视而不见。
3、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不注意课堂的评价,学生不喜欢学该学科
以上三点希望教师们引起重视,要加强备课,加强课堂组织管理,使您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总之,五月份是忙碌的,但也是充实的。我们要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各位老师能结合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进行认真反思,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 篇2
尿p 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其膜块区含有甲基红 (p H域值4.6~6.2) 和溴麝香草酚蓝 (p H域值6.0~7.6) , 2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 H值4.5~9.0的变化范围。
1.1 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 放置过久, 细菌分解尿液成分 (大多数细菌产生氨, 使尿液呈碱性) 可导致p H改变。
(2) 干化学法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浸泡, 浸尿时间过长, 尿p H呈减低趋势。尿p H检测不仅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还可监控尿p H变化对其他膜块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如尿蛋白测定、尿比重检查受尿p H影响很大。
1.2 尿p H检测的临床意义
(1) 尿p H检测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IV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尿。碱中毒时, 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可呈碱性尿。
(2) 用尿p H检测监测肾结石和泌尿系统病人的尿液酸碱变化情况, 指导临床用药。尿p H的变化与尿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2 尿比重检查
尿比重曾采用悬浮法和折射仪法, 主要测定尿内固体物质浓度。随着10项尿液分析仪的问世, 干化学法测定尿比重得到广泛使用, 具有简单快速、用尿量少、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其原理是采用经过处理的多聚电解质 (甲乙烯酸马来酐) 的Pka改变与尿液离子浓度相关, 试纸条中的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中离子浓度而解离的酸性基团;离子浓度越多, 酸性基团 (氢离子浓度) 解离越多, 使膜块中的p H改变, 这种改变可由膜块中的酸减指示剂 (溴麝香草酚蓝) 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来, 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重值。
2.1 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 不能含有强碱、强酸性物质 (如药物等) 。当尿液p H≥7时, 应在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由于尿液p H损失的补偿。
(2) 尿液中非离子化合物增多 (如葡萄糖) 时, 可导致尿比重悬浮法和折射仪法测定结果偏高, 而试纸法只与离子浓度有关, 不受影响。
(3) 尿液中蛋白增多时, 3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以干化学法最为明显, 折射仪法次之。
(4) 试纸法不宜用于新生儿尿比重检查, 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尿比重在1.002~1.004之间的缘故。
由于干化学法尿比重结果间隔较大, 过高或过低的尿比重测试不够敏感, 因此只能用于筛选, 病理性特别是系统观察的病例仍以折射仪法更为理想。
2.2 尿比重的临床意义
(1)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 它与尿内所含溶质的多少成正比, 而与尿量成反比, 并与尿液的颜色深浅基本相平行。尿比重增高;表示尿液浓缩, 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大量出汗、脱水、心功能不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等。尿比重减低:表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精神性多饮多尿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及恢复期。
(2) 用尿比重和尿量的动态变化来监测肾结石病人的尿物理变化, 用于指导病人饮食习惯, 预防病人结石的再次形成。
3 尿蛋白检查
自动化仪器尿蛋白测定是根据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膜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指示剂-溴酚蓝 (p H值为3.0~4.6) 、枸椽酸缓冲系统和表面活性剂。在p H值为3.2时, 溴酚蓝产生阴离子, 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 (白蛋白) 结合后发生颜色变化。NCCLS建议磺基水杨酸法作为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参比方法。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高。
3.1 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尿液必须新鲜, 变质尿液产生的p H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2) 病人服用奎宁、奎宁丁和嘧啶等药物引起的强碱尿 (p H>9.0) 时, 会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和磺基水场酸法出现假阴性。鉴别方法是用稀醋酸将尿液p H调至5~7, 再行实验, 借以区别是否由于强碱尿而导致的假阳性。
(3) 要注意不同测定方法对病人尿液内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检测的敏感性不同, 磺基水杨酸定性、双缩腮脲定量, 可以对白蛋白、球蛋白显示同样的敏感性;而干化学法测量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1/100~1/50,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 特别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最好使用磺柳酸法 (或加热乙酸法) 和双缩脲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
(4) 标本内含有其他分泌物 (如生殖系统) 或含有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这种蛋白尿绝非泌尿系统病变所致。
3.2 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 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 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而言。又称功能性蛋白尿, 可由剧烈运动、长时间直立、高温和受寒等因素, 使肾血管痉挛或充血, 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2) 病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固有器质性病变, 尿内持续地出现蛋白而言。主要见于各类肾病、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损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及免疫性蛋白尿。
参考文献
[1]李莉, 林斌.尿液分析仪临床应用有关问题探讨[J].安徽医学, 2003 (4) .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 篇3
[关键词] 系统超声检查;常规检查;畸形;妊娠晚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72-02
现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几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胎儿系统超声开始应用与检查妊娠晚期胎儿是否畸形。对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妇胎儿诊断资料作历史性回顾,得出如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晚期患者348例,年龄为22岁至27岁,平均年龄为(27.16±1.53)岁,孕周为(22±4)周。患者均采用胎儿系统超声和常规产科超声进行临床检查。
1.2 一般方法
1.2.1 观察组 行系统超声检查,具体检测对象包括胎头、颜面部、颈部、脊柱、胸腔、腹部(包括胎儿及孕妇)、胎盘等。各部位检测方案大同小异,仅观察项目有所不同,以胎头为例,需要观察的项目包括:颅骨及其内部结构,其中内部检查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切面,即丘脑、侧脑室和小脑的水平切面;再以胸腔扫描为例,需要观察的项目包括肺脏形态、心脏四腔室结构关系等。总之,需要对胎儿行系统且全面的超声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我们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情况,还应对孕妇进行腹部扫查,尤其是需要观察其脐带出口处的生理形态,查看是否出现脐带绕颈、绕肢等症状。
1.2.2 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行常规检查阶段,主要观察胎儿的位置、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确定胎儿是否存活,对胎盘与宫颈的位置进行探查,确定胎儿的体重情况、腹围、头围等。
2 结 果
经临床诊断,本组348例患者,诊断出16例畸形胎儿,其中神经管畸形8例,先天性心脏并2例,唇腭裂3例,胎儿胸腹水3例。其中观察组诊断出13例,神经管畸形7例,先天性心脏并1例,唇腭裂2例,胎儿胸腹水3例.诊断率为81.28%。对照组神经管畸形5例,先天性心脏并0例,唇腭裂2例,胎儿胸腹水1例.诊断率为61.54%,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现阶段,临床上新生儿畸形患者逐渐呈上升趋势,导致新生儿出现死亡症状。对妊娠期胎儿畸形状况进行检查时,传统的检查方法为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在临床应用检查过程中[1],由于其检查时间较短,确诊率也相对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逐渐应用于检查妊娠期胎儿形态中。
3.1 系统超声检查的应用 不同于传统的超声检查,系统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损伤性小的特点[2]。进行临床检查期间,可通过对妊娠晚期的产妇性全方位检查,通过超声影像,可观察出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唇腭裂等症状。本组348例患者,经临床病理证实,16例新生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症状,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时,发现13例胎儿出现畸形。由于可见,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3.2 诊断时机 临床研究表明,系统超声检查受到胎位、孕周等影响较大,因此,采用系统超声进行临床检查时,为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于产妇孕周为(23±1)周时行第一次超声检查,该阶段基本发育成熟,胎动活跃,可清楚地观察到胎儿在产妇中的情况。于产妇孕周为(31±1)周时行第二次超声检查,此时,胎儿的四腔、心脏等内脏结果逐渐成熟,超声影像可以清楚地观察胎儿的心脏情况,提高诊断率。
3.3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虽然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妊娠晚期胎儿畸形的诊断率,但是这一技术并未在各地区得到广泛的應用,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①超声检查受孕周影响较大,随着婴儿成熟,胎位不正、胎儿增大等情况,均会影响诊断的准确率[3]。②由于仪器的费用较高,而进行临床诊断的费用较低,导致很多医院无法购进精密仪器。③系统超声检查对医生检查的技术具有非常的高的要求,随着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很多医生不具备操作系统超声检查的技术,限制了其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4]。
综上所述,系统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对妊娠晚期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此外,应严格把握诊断时间,降低孕周等因素对的诊断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燕妮.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J].中国妇幼保健,2012(11):425-428.
[2] 苏虹,陈明,任慧斌,等.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产前超声特征与妊娠结局[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4):778-785.
[3] 卢洪涛,韩颖,胡艳萍,等.九步骤顺序扫查法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创新医学,2012(27):67-69.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方案 篇4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加强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认真抓好教学工作常规要求的落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努力形成全员重视质量,参与管理,以管理促质量,以管理出效益的良好局面。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教师的工作“德、能、勤、绩”,为学校的年度评先评优、教师的工作量化提供依据。
三、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检查内容
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训练案、学生作业、周测或月考、学生评价和学生辅导;教研能力包括学习笔记、听课笔记、集体备课、制卷、教研课和计划总结。
五、检查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六、检查细则
按照《xx中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细则》的有关指标执行。
七、检查形式
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八、检查时间:
第一次3月21日(星期五)、第二次4月25日(星期五)第三次5月23日(星期五)、第四次6月13日(星期五)
Xx中学教导处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比方案 篇5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小组。由校长、教务主任、教务副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组成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领导小组具体开展实施教学检查工作,做好检查分析总结工作,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二、教学检查内容
教学检查内容为: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听评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读书学习、教研活动等。
三、教学检查时间、形式、方法与结果的运用
(一)平时检查
1、教务处平时检查。每两周学校按照教育局文件规定由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各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入《抚松实验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表》,并进行量化统计评比,对教学检查结果及时反馈。
2、教研组检查。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每星期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记入《教研组教案作业听课检查记录表》。检查结果由教研组长进行分析总结,作为改进本组教学工作的依据。
3、课堂教学以推门听课和平时听课的情况为依据,综合量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二)不定期检查
1、学校领导干部推门听课检查:学校领导坚持平时不定期的推门听课评课。课后与授课教师相互交流,提出评价指导意见。
2、学校领导平时对老师的当堂教案,上课情况作推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期末常规考核。
(三)期末全面评比
考试前一周由学校教务处成员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比,评比方法是将教师每个月的得分加起来算平均分。评比情况记入《抚松实验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表》,并进行量化评比,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中学取名次前六名,小学取名次前六名,颁发优秀证书。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比方案
一、根据县教育局目标考核及学校管理制度,特制定本方案。
二、本方案中的教学常规工作指上课、教案、作业、单元测试、听评课记录、学困生辅导记录六个方面。
三、评价方案:
1、备课教案(20分):
评价标准及分值:
(1)课时顺序:0.5分,少一个课时扣0.1分。不够扣记负分。
(2)课题: 0.5分。少一个课时的课题扣0.1分,不够扣记负分。
(3)教学目标:2分。教学目标不具体,酌情扣0.5——1分,没有教学目标的记0分;全月本科目教案中少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扣0.2分,不够扣记负分。
(5)教学重点:1分。重点没有突出教材相应的知识技能酌情扣0.1——1分;全月本科目教案中少一个课时的教学重点扣0.1分,不够扣记负分。
(6)教学难点:1分。重点没有突出教材相应的知识技能酌情扣0.1——1分;全月本科目教案中少一个课时的教学难点扣0.1分,不够扣记负分。
(7)教学过程:12分。集体备课后的电子教案,如当月全部课时没有具体的、切合班级实际的二次备课记0分;有,但不够具体或不认真者酌情扣1——3分;少一个课时无二次备课扣0.5分,扣分不够计负分。(单元测试、讲评教案除外)。二次备课只能用文字作批注,如画线条的,线条必须美观,并且在线条边要加上文字批注,只有线条无文字批注的酌情扣0.5——3分。手写的艺体科教案教学过程可以备略案,但必须能够体现整个教学过程脉络,内容不具体者酌情扣1——3分。(8)作业布置:1分。作业布置必须有具体的内容,不能只是“作业布置”这四个字。没有具体内容的记0分,内容欠具体的酌情扣0.1——0.5分。语文一课书有1次作业布置,数学一个练习有1次作业布置。
(9)教学反思:2分。反思没有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得失的,只是套话、空话的记0分,反思欠具体的酌情扣0.5——1.5分。艺体科反思给满分。
(10)课时数: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教案,少一个课时扣0.5分,不够扣记负分。教案得分:
所有任教科目得分之和÷任教科目总数=教案得分
2、上课(30分): 评价标准:
(1)按学校安排上好自己的课,记满分。
(2)不经学校同意,随意与他人调课者,一节次扣2分。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查到一次不按课表上课或随意调课一次,对学校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者,本项记0分。
(3)上课时间任课教师不在场,学校查到一次扣5分,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查到一次或造成学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则本项记0分。
(4)早读课没有教师辅导,造成学生在教室内打、闹、喧哗等现象,一节次扣2分。(5)提前下课者一节次扣5分。
(6)必须有堂教案。无当堂教案一次扣分,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查到一次无教案则本项记0分。........10....(7)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查到1次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1次扣20分。(8)早上第1节课在教室批改作业者1次扣2分。(9)课堂纪律不好者1节次扣2分。
(10)不按规定着装上体育课者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到1次扣5分;学校查到1次扣1分;守课不上课任学生在教室里打闹1节次扣5分,趴在讲台上或桌子上上课、精神不振者1次扣2分(生病除外)。
3、听评课(10分):每学期听课评课10节,每月听评课不少于2节。缺一次扣1分。缺一次评课扣0.5分。
4、作业(20分):(一二年级艺体科不批改书面作业,信息技术不做书面作业)
评价标准:
(1)一二年级每篇课文和每个单元练习各一次综合作业,一次听写,一次抄写;数学每期不少于32次。少1次扣0.5分。(2)三四五六年级每篇讲读课文和单元练习各一次综合作业和一次听写,作文8次(每个月2次);数学全学期不少于30次。作业少1次扣0.5分。作文少1次扣1分。
(3)语数两科的书面作业每星期不得少于2次。少1次扣2分。(4)学生没有相应的错题更正,酌情扣0.5——4分。(5)抽查到一个错误或一次批改不认真扣0.5分。
(6)作文中的错字教师要要求学生改正在本次作文的批注栏内。无更正的检查到1个扣0.5分。(7)批改不及时,语文差一课书或一个综合练习,扣0.5分,数学差一个练习扣0.5分。(8)作业格式或卷面不美观者酌情扣0.5——1分。(9)批改无评价者扣1次扣0.5分。(10)作业没有作次者1次扣0.5分。以上凡涉及扣分的本项目分值不够扣计负分。
教师作业得分=教师任课科目作业评价总分÷任课科目总数。
5、单元测试(8分):
评价标准:
(1)语文每单元一次测验,数学每学期不少于8次单元测试。教师全批全改,有讲评教案记8分。少一次扣2分。无讲评教案1次扣1分。
(2)让学生批改者一次扣2分,扣分不够从总分中扣除。
(3)单元测试必须与教学同步,不同步一个单元扣2分。例如:如果现在自己上的是第三单元,那么你的第二单元必须已经测验。
(3)批改不同步者1次扣2分。如:现在上的是第三单元,那么第二单元的测试必须在测试后的3天内改完。
6、课外辅导(2分)
必须有课外辅导记录(差生辅导记录)。无记0分。
四、检查总分乘以%5即为当月绩效考核分。
五、其他加分:
在教学中获奖的教具或课件可以加分:校级2分,县级4分,地级6分,省级8分,国家级10分。教案获校级优秀的加2分,县级优秀的加4分,地级优秀的加6分。以后依次递加2分。
织金三小 2012年9月
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篇6
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文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章山课件 w ww. 中国大学网 经过一个月的检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对常规教学进行了规范管理,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对校本教研加强了力度,涌现出了一批抓质量、善管理、重实效的先进学校。但是还有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部分教师工作不积极,教学不深入,落实不具体,出现了对各项工作敷衍应付的不良现象。下面具体总结如下:一、教学管理1、教学中心地位。学校都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目标方案,大部分学校的切实可行,符合校情,也有学校制定的目标比较大,不好实现。领导班子的听课达到了每周2次,记录齐全,特别是业务副校长的听课记录多且好,如xx。而校长的听课记录很少达到每周3次以上,有的校长的听课记录就没有见到,不知听过课没有。有的校长的教学形势分析报告不是教学方面的,或很少讲教学方面的,而大讲特讲安全教育、学校落后原因等,不是安全不重要,而是不能放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讲,因为主题是教学,没有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2、过程管理。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与上课表不一致,不能看出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班级的课程表与学校的课程表不一致,听张三的课去上课的却是李四。学校都制定了常规教学检查细则,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如某某学校的.教师积分方案,就是根据检查细则进行的,每一期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分数,作为评先表优晋级的依据,公平公开公正,能够很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的学校的细则规定的太死。如教案必须几页,计划必须多少字,这在开始时可以有一个规定,教师形成习惯后就要修改,不要常年一个样。有了细则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不要把它作为摆设。如有的细则上不仅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但看检查记录只有数量几次,没有质量的定性评价,也没有检查总结。有的有总结没有抓落实,问题没有改,下一次还是如此。这样长此以往,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扎实,落实不具体,容易使教师产生应付思想,干好干坏一个样,何必那么认真呢。有的细则要求一月一检查,但四个月了,只检查二次。几次检查也不总结,某个教师缺一次,也不补检,就有一个空格。教案编写数量学校差距比较大,像某某教师早就备了80课时,而有的学校只有40课时。有的学校规定有问题,不是要求每个课时都有教案,而是规定一周不少于四次,只要完成即可,谁愿意多写哪。某某学校的作文每一次都有教案,有批改记录。像复习课、实践课、口语交际课就更不用写教案了,那随意性有多大,可想而知。内容上就更有差距了。教学目标分三级,每一级有2―3个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等,就写了一页多。有的作者简介3页,而教学过程就那么三两行,就那么三两个问题,不知道写的几个教学目标怎么完成的。电子教案没有按教研室的要求,下载了教案没有修改,下载的资料也算教案。作文篇数基本上够两周一篇,批改也比较及时。从评语上看,有的教师不认真,字体潦草,不按格写,龙飞凤舞;只找缺点,不提优点,没有激励性评价;评语笼统,不具体,千篇 一律。如一个学生的11次作文中有七次都是字体工整、漂亮,书写认真之类的话,在拿其他学生的看,也有类似情况。句子通顺、中心明确、层次分明,像这些通用的评语早该改一改了。但也有老师不但有总评,还有眉批,不但有等次,还有分数;有的学生改了教师再改,还锻炼了学生。教学反思,没有形成反思习惯,没有反思能力,也不愿意学习,只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简单复述就万事大吉了。有一个教师的反思每一篇都是六行,三次均匀分布在一页上。听课记录次数基本都达到了要求,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管谁的课只管去听。一个语文老师最后7节都是听的数学课,这有点不正常。听课是为了交流,为了提高,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听课记录只记教师的活动,没有记学生的活动,只有优缺点,没有建议和意见,更没有问题的思考和灵感。3、质量管理没有见一个学校对学生成长的过程有监控措施和成长记录,只是有一个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没有见一个学校有期中期末终结性复习计划,只有试卷分析,有试卷评讲记录。有的教师的试卷分析,只分析本班学生的一些数据,只分析试卷质量,没有分析学生失分原因,没有改进措施。培优补差计划切实可行,落实措施得力,记录齐全。有的校长的专题讲座相当于一次理论学习,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对教师教学指导性不强。4、课堂教学和评课大部分教师已经转变了角色,走下了垄断的讲台,不再对课文条分缕析。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重视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进行文本细读,进行语言品味。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晚进早出”。导语太长,作者简介、字词教学就占了课堂一半时间,学生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文本细读的时间。如一个教师仅出示教学目标,讲教学目标就占用了四五分钟时间。一个教师学习生字,先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再找学生改正,教师再评讲,翻来覆去过去了八分钟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还没有进行文本细读,就进行拓展延伸了。文本学习一半时间,拓展占一半时间。如一个教师的一节课还有20分钟就开始了写作训练,实际上文本还没有完全理解,对课文挖掘不到位。②多媒体运用不当。以课件演示代替文本细读,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代替了教材,学生的眼球多半时间盯着小小的电视屏幕,学生手中的教材被冷落一边,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脱离文本细读,脱离对优美语言的品味。以“人机对话”代替情感交流。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忠实“观众”和“听众”。本应充满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了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的“人机对话”。这实际上是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即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了高效的“机灌”、“电灌”。以僵死流程代替动态生成。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哪还有时间顾及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更不用说结合学生情绪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③“贴标签”现象严重。比如一篇课文运用了想象、联想手法,教师只提一下本文的特色是联想、想象,既没有让学生找一找哪里运用了这一手法,也没有让学生分析运用这一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还是不会应用。听课教师少。有的学校只有一个教研组长去听课,高音喇叭喊半天,不见去一个人,特别是第一节。有的听半节有事又走了。评课教师准备不足,没有理论依据,要么隔靴挠痒,要么只是戴花,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只对形式评价,不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如普通话不准确,板书不工整,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只关注教师的教,不关注学生的学。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自己的认识。二、教研管理1、教研组设计不科学,三个年级三个教研组。应该是一个教研组,三个年级三个备课组,专题活动在一个组,听评课、集体备课在年级组,也叫备课组。2、校本教研与县三级教研结合不紧密。有的学校就没有制定教研活动制度,没有活动时间和地点,县三级教研会议精神不传达。3、教研活动单调。有的学校既有专题学习记录,也有讨论记录,还有听评课记录。而有的学校只有听评课记录。有的专题只讨论作文教学,没有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有作假之嫌。・ 4、学校有教师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制度,但很少有这样的成果。写一篇论文是为了评职称,报刊上发表一篇是教研版还要交钱,又不申报省市级课题。文章山课件 w ww. 中国大学网
粪便常规检查警惕灵芝孢子 篇7
关键词:灵芝孢子,肝吸虫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 女2例, 年龄 (51±22) 岁,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肺癌4例, 肝癌2例, 糖尿病2例, 便常规均检到大量棕黄色西瓜子样物质, 所有患者均无疫区居住史及吸虫病史, 其中6例正在服用灵芝保健品, 2例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药品。
1.2 方法
将患者服用的灵芝保健品用生理盐水溶解后涂片镜检;粪便沉淀集卵, 做毛蚴沉孵试验;嘱患者停服灵芝保健品1周后, 留取粪便复检。
2 结果
2 种标本涂片在镜下观察, 均在高倍镜下可见大量类似肝吸虫卵的物质, 呈黄褐色, 似芝麻状, 前端较窄, 有类似小盖, 后端钝圆。与患者粪便中所见的肝吸虫卵样物质形态一致。粪便沉淀集卵孵化, 未见毛蚴孵出。患者停服灵芝保健品后的便常规未见此物质。可以确定, 此8例患者粪便中的此物质为灵芝孢子。
3 讨论
灵芝属于自然界分布的一类真菌生物, 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 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 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 为灵芝的生殖细胞, 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 其药用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灵芝孢子具有抗肿瘤, 调节免疫, 调节血脂功能, 并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调节改善作用。
便常规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法, 而粪便中的有形成分复杂, 易受食物、药物中的动、植物细胞干扰, 其中有的因形态与虫卵相似而被误认为人体寄生虫, 导致临床误诊[1]。肝吸虫卵是前端较窄, 盖之两旁可见肩峰样小突起, 后端钝圆处有一小疣。灵芝孢子和肝吸虫卵的形态结构相似, 特别是单个出现时很难鉴别, 应引起检验工作者及临床高度重视。随着灵芝保健品的广泛应用, 粪便中发现灵芝孢子越来越多, 因为它与肝吸虫卵非常相似。灵芝孢子镜下形态为黄褐色卵圆形, 一端尖细或前凸, 另一端钝圆, 有双层壁, 内壁呈黄褐色, 表面有无数小庞状突起.外壁无色透晴, 表面较光滑, 无小棘突整个为一个实体, 镜下分布多数单个存在或成堆、成片出现, 而肝吸虫可见卵盖及肩峰结构, 卵壳内含有一个成熟的毛蚴, 在粪便镜检时检出率低, 常单个出现。当粪便常规检查中发现粪便中有成堆出现的类似肝吸虫卵形态时, 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服药情况, 可作出准确判断。如患者正在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保健品, 可嘱患者停服1周后便常规复检。也可用粪便沉淀集卵孵化法鉴别, 以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 篇8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血常规检验;重要性;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28-02
在我国血常规检查工作当中,显微镜检查时必不可少的,且显微镜检查血常规方法是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血常规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还是不能缺少显微镜检查,否则将会给临床诊断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误诊?漏诊等?笔者分别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诊断的50例血常规检查患者,分别使用不同仪器进行诊断,以进行对照分析,探讨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血常规检查的50例患者,分别使用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28例,患者年龄最大是82岁,最小是7岁,平均是(50.7±4.3)岁?50例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1.2.1血液分析仪与试剂 通过抗凝真空静脉进行静脉血采集,并在标本检测之前进行全血质控[2],通过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在涂片染色后,由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对仪器异常部分进行复检?
1.2.2阳性判定标准 阳性:血常规检查中,患者出现红细胞形态异常?空泡细胞[3]超过10%或者是中毒性颗粒超过50%,说明患者出现中毒性病变?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 )作计量数据表示,并用t检验,用X?完成计数数据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显微镜检查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50例患者分别进行显微镜检查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两次检查方法中,9例患者存在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以3例患者为例,例如1例女患者,由于发热?咳嗽入院治疗,前期诊断为支气管炎,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结果如下:Hb:96g/L,WBC:14.8×109/L,PLT:121×109/L,MO:0.052,LY:0.122,GR:0.826;而在涂片显微镜检查中,结果为异形淋巴细胞0.26,最终诊断结果是传染性单粒细胞增多症;第2例患者是男患者,应疲乏无力?头晕入院就诊,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结果如下:Hb:126g/L,WBC:13.4×109/L,MO:0.155,LY:0.26,GR:0.585;而在涂片显微镜检查中,显示患者的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手工检查结果为0.34,存在明显的幼稚嗜酸粒细胞,最终诊断结果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第三例患者是女患者,受到关节痛?头晕发热等因素的影响入院,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结果如下:Hb:106g/L,WBC:16.8×109/L,PLT:256×109/L,MO:0.041,LY:0.301,GR:0.658;而在涂片显微镜检查中显示患者幼稚细胞占有比例是5%,通过骨髓检查,最终确诊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 讨论
3.1白细胞计数复查结果真实可靠 在血常规检查中,有核红细胞[4]的检查会影响白细胞的检查,导致白细胞计数出现假性增高,因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若不重视显微镜检查,就会造成误诊,给予患者盲目用药?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痛苦?巨大血小板与血细胞凝聚也就会影响白细胞计数结果,出现假性增高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上述两种情况,需进行手工法计数,以提高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与真实性,避免假性增高的出现?
3.2显微镜检查能够保证白细胞分类的正确性 在显微镜检查中,患者的白细胞形态能够清晰的显示,准确掌握患者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在观察白细胞形态中,通过患者胞浆中Aure小体的观察,能够判断患者属于髓系白血病,若患者胞浆中存在空泡变性?中毒颗粒等,则表示患者存在严重感染,会发现患者白细胞存在的核右移?核左移或者是核固缩等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细胞与血液寄生虫,更加展示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同时显微镜在血常规检查中的应用,能够降低白血病患者漏诊误诊率,例如某白血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白细胞数量并不高,而患者的血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等均在正常范围中,在使用细胞分析仪检查中无明显异常,只是显示中间细胞群数量较高,因此需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推荐其再进行一次显微镜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现象?显微镜检查能够有效减少白血病患者的的误诊与漏诊率,依据白细胞的血涂片镜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可对白细胞形态变化进行观察,避免白细胞患者的误诊与漏诊?
在血常规白细胞临床诊断中,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测中把杆状核粒细胞误诊成单核细胞,导致患者单核细胞的假性较高?细胞分析仪主要是依据细胞的形状与大小进行分类,会将部分细胞核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细胞归类至中间细胞群中,大大增加单核细胞的假性率,有时会将核红细胞误诊为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的假性明显增加?在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末梢血中存在晚幼粒細胞[5],在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诊断中存在单核细胞假性显著增加的情况,因此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查中尤为重要?
3.3显微镜在红细胞检查中的作用 在红细胞检查中使用显微镜,能够提高红细胞计数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本次研究中的1例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是0.56×1012/L.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是112g/L,对患者血样进行观察,不存在明显聚集,在显微镜检查中发现患者的红细胞以缗钱状进行聚集,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受到体外气温的影响,低气温造成患者红细胞凝集,造成细胞分析仪中的红细胞假性检测结果偏低,因此医务人员将患者血样放置于37℃环境中进行水浴5min,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红细胞计数是432×1012/L.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是124g/L?显微镜检验可纠正受到气温较低影响患者的红细胞技术与血红蛋白假性检测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现象?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50例来我院血常规检查患者,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探讨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显微镜检查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检查结果差异率为18%,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与张士勖[6]等人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显微镜具备有效?直接的特点,在血常规检验中极为重要,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因此在血常规检验中,需重视显微镜检查,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艳珍.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6):807-808.
[2] 张群英,向俊隽.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4,(16):142-142,143.
[3] 李晓丽,赵艳辉.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257-258.
[4] 崔桂香.显微镜检查在血细胞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77-2377.
[5] 李继恩.血细胞分析仪筛选后镜检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70-8870.
语文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总结 篇9
教学常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规范,在尽情淋浴新课改的时候,我们深感挑战与机遇共存,收获与困惑同在,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应该着眼于学生联合会的发展、老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加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抓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促进素质教育稳步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速学校发展,今日,我校语文教研组按照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安排,进行了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其中重点对教师教案(电子备课和手写备课),学生作业的完成及教师批阅,教学反思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工作,当然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就检查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值得肯定的工作
1、教师备课认真,教案项目全,能在年级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个案,在个案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问题设计巧妙,层层深入,教师有有专门的单元备课计划和作文教案,体现出大家对作文课的重视程度,而且还有较详细的课后反思及具体的改进措施。尤其以林发君老师的教学设计较为突出。
2、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并精心制作课件,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作业题型灵活,有代表性,作业量适中,老师在作业批改和评价上有创新,有的教师写评语,有的教师给优加,初步形成了一种具有激励意识的学生评价体系,如李维云老师的作业评价。在作文批阅上也能做到及时,评语有针对性。
4、各种课后反思完成及时,书写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中,个别老师有缺项。尤其是单元备课,教学时间,成绩登记这几个小项。还有个别教师没有单元测试滞后。
2、教案能紧跟教学进度,但是一部分教师没有做到提前一周备课。
3、教案中的反思及时深刻,但完成不够及时。
4、作文批改不够及时,有的教师写的挺多,但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1、老教师手写教案书写要完整。教学进度要和计划相吻合。
2、及时批阅学生的各项作业,加大激励性评价的力度。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工作总结 篇10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工作总结
2009年6月14日下午,我校迎来了总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检查小组,检查组一行7人在总校李校长的带领下,对我校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指导。
检查组同志在检查中肯定了我校在教学事务管理和教学基本环节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下了较大的功夫,制度建设较完善,教学中各个环节和学校教学事务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特别是在各科的教学、教研计划制订完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实施彻实可行,具体表现在能认真执行省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较强,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布置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常规工作熟练,并能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积极推动作用。检查反映,我校实际工作与书面材料吻合,真实反映出我校的教学事务管理发挥了较高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与此同时,检查组的同志指出,我校在教研工作管理方面,成绩中等,还有进步的空间,具体表现在教研项目有立项而欠及时组织结题;在集体备课方面欠缺,杜致部分教师钻了空子,从而对教材和目标把握不准,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反思中,言辞过于简单,偏重于对课堂效果的简单叙述,未能从反思中很好地帮助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在检查学生作业环节,部分教师未能做到教育学生爱护和维护好作业本,作业本封面和内页欠条理和整洁,在作业批改方面,大部分教师缺少了对学生正面的指导和鼓励性的评语。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 篇11
1.明确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病因,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
2.明确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
3.明确是否存在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以及心、脑。 肾并发症,如冠心病、中风、肾功能不全等。
为此,患者应做下列常规检查:
(l)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确定高血压病患者 心脏功能状况,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 合并冠心病等。
(2)眼底检查: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 者分级。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 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 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都有帮助。
(3)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早期肾脏损害,高血压是否由 肾脏疾患引起,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若尿中有大量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则应考虑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所致 的继发性高血压;若仅有少量尿蛋白、少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若发现尿糖,则需进一步查血糖,以判断是否患糖尿病。为了避免误差,留取尿液标本应使用清洁容器,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并及时送检;女患者应避开月经期并留中段尿做尿液检查。
(4)血液生化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队电解质、血脂、血 糖、血尿酸、血粘度等,帮助明确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病引起, 判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及合 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12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
在大部分的临床治疗中, 血液检验是进行身体检测的必须环节。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创新, 临床检验逐渐成为医生对病患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但是血液的常规检查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造成数据失真, 例如检验过程是否规范、采集的血样是否受到污染等。因此, 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以提高辅助诊断的有效性, 探明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因素, 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进行血液检验影响因素实验,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 其中女性41例, 男性39例, 年龄在22~45岁, 平均年龄为 (31.5±4.5) 岁。血压为90~130/60~90mmHg, 体温≤37.5℃, 平常身体健康, 没有慢性疾病史。选用Backman Counter血液细胞计数仪进行计数, 使用EDTA-K2抗凝剂。
1.2 方法
同时对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 末梢血在食指或者无名指内侧抽取。静脉血从肘部抽取。抽血由专业人员操作, 按照程序严格进行。每个志愿者抽2份血样, 立即检验其中一份, 另一份添加EDTA-K2抗凝剂, 于室温下 (18~22℃) 分别在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由此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组间的差异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部位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在末梢的常规血检验中,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以及血红蛋白 (Hb) 检验的平均值都比静脉血检验值高;但血小板 (PLT) 的计数平均值比静脉血平均值低, 采用t检验, 其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备可比性;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不具备可比性。
2.2 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通过在室温下于不同的时间段对同一份血样进行检查, 发现30min~2h内静脉血血常规白细胞 (WBC) 、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b) 、血小板 (PLT) 以及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各项参数和即刻进行检测的结果比较是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放置6h后, 血小板 (PLT) 与即刻比较明显下降, 而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的比例有所提升 (P<0.05) ;白细胞 (WBC) 、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b) 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一般医院检验科的血常规检查就是对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有形成分的质和量进行测定、分析。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和人体的血浆一起组成了血液。血液对人体的循环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停地流通于人体血脉, 参与机体的每一项功能活动。如果血液中发生任何一点病理变化, 会对人体的全身器官产生消极影响。反过来, 人体组织或者器官发生病理变化, 也会使血液产生病理变化。因此, 保证血液的健康, 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内部外部环境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3,4,5]。
依据上述血液与机体的关系, 表明血液常规检测有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根据相关文献和数据记录显示, 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 一些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检查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如病患在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的近期内, 服用过激素药物, 或者食用水和食物, 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所以为避免此种错误, 应保证验血近期内不服用激素药物以及验血前保持空腹状态;人员操作血液分析仪有误, 没有校正血液分析仪或者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为了让仪器正常工作、人员操作准确, 在使用血液分析仪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如选择远离热源或电磁干扰的地方, 室温最好控制在15~25℃, 将仪器放在稳固平整的平台, 防止震动损坏仪器, 日常要做好对仪器的维护工作;还有采集方式不正确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类似检测前没有处理好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或者采血过程中时间过长或者血压摇匀时间过短, 血样未能和抗凝剂充分发生作用, 血样采集好不能即使送检等错误操作,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预防, 例如在患者状态良好时进行血样抽取、对专业采血员加强培训、熟悉采血流成、控制时间等, 可以有效防止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因素出现。
在文献中, 较少出现采血部位及采血完毕后放置的时间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记载。本文正是以探究这两个因素对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为主。通过从80例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不同部位的采血比较, 每个志愿者抽2份血样, 立即检验其中一份, 另一份添加EDTA-K2抗凝剂, 于室温下 (18~22℃) 分别在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由此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以及血红蛋白 (Hb) 与血小板 (PLT) 的数值差异 (P<0.05) 具有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6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以上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h以内检测为宜。
参考文献
[1]刘保廷.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2) :55.
[2]钟红梅.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5) :155.
[3]赵晋芳.浅谈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3) :3077.
[4]徐金华, 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5) :2699.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检查】推荐阅读:
教学常规月检查工作总结06-25
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反馈报告06-05
乐治镇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简报07-02
杨坡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汇报材料07-05
教学常规检查05-19
下坪乡中心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简报05-25
铁王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检查考评细则06-28
常规教学检查制度10-23
教学检查常规方案07-12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