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冠状面扫描

2024-09-23

CT冠状面扫描(共7篇)

CT冠状面扫描 篇1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为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 是男性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WHO划分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类中, 前列腺腺癌占比高达95%[1]。因此常规意义上所说的前列腺癌, 就是前列腺腺癌。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临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癌检查手段为CT, 尽管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 但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不高。本研究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CT冠状面扫描的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癌患者, 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5例。研究组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 (47.3±7.8) 岁。对照组年龄27~71岁, 平均年龄 (46.3±8.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为Optima CT520Pro 16排螺旋CT, 进行冠状面扫描的条件:电压130 k V, 电流200 m A, 扫描层厚度为5 mm, 扫描层宽度为5 mm, 矩阵规格为515×515。研究组行CT冠状面扫描, 在检查前的1~3 h内, 为实现肠管充盈, 应口服泛影葡胺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4025, 20 ml∶12 g) 1000 ml, 以尿充盈膀胱。患者采取仰卧位, 机器向患者足侧倾斜, 倾斜角度为15~30°, 扫描范围为趾骨联合至骶骨范围内。对照组行CT轴面扫描, 患者采取仰卧位, 扫描范围为趾骨联合至髂嵴, 如条件需要可将扫描范围扩大至肾门。如果需要进行强化扫描, 则需以CT的高压注射机静脉注射碘海醇[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434, 50 ml∶15 g (I) ]80~100 ml, 注射速度为2 ml/s。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前列腺大小、前列腺密度、表面光滑程度、包膜完整程度、周围组织界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是较为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55岁以前,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高发年龄阶段为80~89岁[2]。如患者存在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史, 年龄在55岁以前也多发前列腺癌, 发病率在45%左右[3]。临床研究认为,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家族遗传具有密切的联系, 如无家族遗传史, 前列腺癌患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 绝对危险度为8%;如存在家族遗传史, 则患病的相对危险度达到5, 绝对危险度则高达35%~45%[4]。另外, 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与性行为、饮食、种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前列腺癌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随着病情的进展, 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类:①压迫症状。前列腺腺体不断扩大, 尿道受到压迫导致排尿困难, 出现射程短、尿不尽、尿线细等情况。另外, 患者还会伴有尿频、尿急情况, 严重者会出现尿失禁情况。如果肿瘤已经压迫直肠, 则会造成大便困难, 也可压迫输精管, 导致射精受阻。②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入侵膀胱、血管神经束, 造成患者血尿、阳痿。前列腺癌最容易向骨转移, 使患者出现骨痛及病理性骨折。

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不同, 不同时期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别。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 可采用根治治疗的方法, 包括植入放射性粒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及放射性治疗。如要植入放射性粒子, 则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检测<10 ng/ml, Glesson评分≤6分, 患者临床分期为T1~T2a[5];如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则患者血清PSA检测在10~20 ng/ml, Glesson评分≤7分, 患者临床分期T1~T2c且预计生存期≥10年[6];如果患者为局限性前列腺癌, 则可以进行根治性放射性治疗[6]。

对于中期前的前列腺癌患者, 则应当采用综合疗法, 如放疗联合手术、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等。如果患者为晚期的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 其治疗方法应当以内分泌疗法为主, 包括去势治疗、抗雄激素治疗。尽管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基本一致, 但治疗后患者均会演变为激素非依赖性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则应当采用二线内分泌疗法, 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则应当继续坚持去势治疗, 同时坚持药物化疗。如果患者已经发生骨转移, 治疗过程中应当联合骨保护剂, 防止出现骨事件, 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美国研究发现, 利用PSA进行前列腺癌诊断会造成患者的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为改善这一情况, 建议将严密观察纳入前列腺癌患者的确诊选项之一, 同时要求患者掌握严密观察的危险及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危害, 这些均由患者自愿决定。但一切治疗都必须以前列腺癌的诊断结果为基础, 这是治疗前的前提。鉴于此, 应当及时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 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前列腺的外形略呈圆锥形, 分为三个部分, 即底部、体部和尖部, 每个部分又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及两侧叶。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扫描发现, 患者的前列腺呈不均匀的肥大状态, 并且局限性的向外突出;病灶的密度相对较低, 多数密度低于健康前列腺密度。病灶周围组织因存在出血、炎症情况, 增强扫描后成像显示明显, 所得CT值高于强化扫描后的病灶组织。以CT成像评价前列腺癌的方式以观察前列腺的变形情况为基础, 通过强化扫描, 可明显提高健康前列腺组织及病灶组织的密度差别, 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目前CT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检查, 但多数文献报道仅指出CT检查对前列腺癌的分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则相对较低。究其原因, 主要是前列腺体积较小, 且病灶呈等密度分布, 前列腺横断面的扫描结果相互重叠;外加肠内气体的干扰, 无法准确显示前列腺的真实解剖结构, 无法区分病灶组织与健康组织。在这种情况下, CT冠状面扫描开始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检查, 可以实现前列腺的立体成像, 并可以准确测量前列腺的高度, 有效地评估病灶的位置及大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说明, CT冠状面扫描的应用效果相对明显。

综上所述, 前列腺癌诊断中CT冠状面扫描的应用价值明显, 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为患者分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松杰.CT冠状面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27) :160-161.

[2]谢立平, 郑祥义, 王潇, 等.人工智能超声CT检查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 (11) :65-69.

[3]徐爱民.CT冠状面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1) :78-79.

[4]周海, 付风魁, 孙艳峰.前列腺癌的CT诊断.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 (21) :27-28.

[5]谢淑飞, 郑祥光.前列腺癌的CT诊断.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 4 (3) :189-190.

[6]许拥军.CT与MRI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当代医学, 2014, 11 (22) :78-79.

CT冠状面扫描 篇2

关键词:冠心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辐射剂量

近年来,随着CT技术快速发展,冠状动脉CTA成像由于其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及无创性等特点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伴随而来辐射剂量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在冠状动脉CTA检查有效减低病人射线剂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1]。本试验通过研究64层冠状动脉成像时采用前门控轴面扫描技术,对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 kg/m2病人,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前提下通过降低管电流从而减少病人的辐射剂量,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拟行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的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除外),连续选取75例病人进行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纳入标准:年龄30岁~75岁;被疑诊冠心病后需要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且无明显禁忌证能耐受者;无急性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及严重肾功能损害;心率<65次/min以下,心率变异(HRV)<5次/min;BMI≤22 kg/m2。排除标准:碘对比剂过敏;心肾功能不全;屏气不佳;心率≥65次/min,HRV≥5次/min;BMI>22 kg/m2;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扫描仪完成心脏扫描。受检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对照组,B、C组为试验组)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A检查。扫描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足先进,行定位像扫描后以流率4.5 m L/s于肘静脉注入20 m L对比剂及20 m L生理盐水,在主动脉根部选取感兴趣区(ROI)测定峰值时间,确定扫描延迟时间。扫描参数:机架转速0.35 s/r,准直器宽度0.625 mm×64层,重组层厚0.6 2 5 mm,矩阵5 1 2×5 1 2。设定流率4.5 m L/s,静脉注射55 m L对比剂及40 m L生理盐水。管电压100 k V,A组管电流设置为600 m A,B组管电流设置为500 m A,C组管电流设置为400 m A。扫描结束后3组所有数据传入ADW4.4工作站。图像后处理:对冠脉每支血管进行曲面重组,结合横轴面图像进行冠状动脉评分。

1.3 图像质量主观评分

冠脉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以冠状动脉轮廓清晰,无伪影者为优;冠状动脉轮廓较清晰,有少许伪影,但不影响狭窄评价为良;运动伪影严重,冠状动脉轮廓不清,或血管明显错位或中断,无法进行诊断者为差。由两位从事冠状动脉CTA诊断工作的中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全部受检者的冠脉节段进行评价及对比。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m Sv)]为:ED=DLP×C,其中C为换算因子,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胸部平均值0.017,DLP(dose length product)为剂量长度乘积,DLP=CTDI×L,L(cm)为扫描长度,CTDI(m Gy)为每例病人检查时机器自动生成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照组与各试验组的图像质量分数、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评分比较

75例病人,男42例,女33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55.6岁。试验组病人接受X线平均有效剂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 6.67%、33.3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2.2 不同电流设定量设置图像质量的影响

与对照组扫描比较,低剂量B、C组(电流设置值分别为500 m A、400 m A)扫描对冠状动脉血管的显示能力、冠脉边缘清晰度影响不大,各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对病变诊断。BMI≤22 kg/m2病人,可以在满足诊断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管电流可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详见图1~图6)。

3 讨论

降低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使用新的低剂量技术和优化扫描参数[2]。新扫描技术包括前瞻性ECG触发轴扫技术、使用ECG电流调制技术、迭代重建等;优化扫描参数方法包括根据BMI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压、减小Z轴扫描范围和减少扫描次数等。

前瞻性心电图(ECG)触发轴扫技术(prospectively gated axial,PGA)又称为电子束容积CT(VCT)扫描技术,是适应性ECG触发移床技术和“步进—轴扫”数据采集技术的结合,其充分利用多排SCT宽体探测器的优势,由ECG信号在预定心电时相触发X线脉冲,X线在其他时相完全关闭,使心脏扫描总时间减少,X线曝光时间降低。使用这种技术时,在获取图像时载人床是静止的,然后载人床“步进”入下一个位置再次扫描。扫描可在1个心动周期内就可以完成,完成整个心脏扫描只需3次~4次移床,使用64排CT一般需要4个~5个心动周期。与其他方法比较,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对于冠心病筛查及冠状动脉病变定期复查,降低受检者由所受辐射剂量增多导致癌症发生风险增加具有潜在的、意义深远的优势[3,4,5]。有研究表明[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使用前瞻性触发技术的放射剂量是2.8 m Sv,远远低于螺旋式扫描的18.4 m Sv,且影像质量有提高;有研究显示,前瞻性ECG的CCTA与普通螺旋式扫描技术比较,放射剂量减少71%。

管电流与信噪比相关,增加管电流可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现代CT扫描设备能产生强大的管电流,其射线发生管产生电流的最大功率为100 k W,辐射剂量可超过100 m Gy。这有益于提高BMI相对较大、心率较快病人的冠脉CT成像质量,但大多数病人增加辐射剂量。因此,选择合适的管电流是降低辐射剂量策略之一。管电流应根据受检者个体特点(如受检者的体重指数、心胸比、胸廓大小、女性乳腺体积、膈肌位置和肌肉量等因素)进行个性化选择。Tatsugami等[22,23,24,25]研究表明,根据体重来选择管电流,女性可减少26.3%辐射剂量,男性可减少17.9%辐射剂量,且没有增加影像噪声及影像质量的降低。本试验BMI≤22kg/m2病人,通过降低管电流,减少病人所接受辐射剂量,使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同时得到兼顾。本研究表明,低剂量两组(500 m A和400 m A)与常规剂量组扫描比较,其X射线辐射量分别降低16.67%和33.33%;同时低剂量组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CT冠状面扫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2月在我科行CT增强扫描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 男60例, 女20例, 年龄35岁~79岁, 平均年龄58岁。患者行CT检查的主要原因是:有明显的胸痛症状,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以及已明确的冠心病患者行支架术后病情变化及随访者, 不愿意接受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

1.2 方法

1.2.1 设备与材料

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 64排螺旋CT。注射系统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增强注射器造影剂针筒以及20G静脉留置针。对比剂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370 mg碘普罗胺 (优维显) 100 m L, 所用剂量70 m L。

1.2.2 扫描前的护理

(1) 患者评估:在行冠状动脉检查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 嘱其提前4 h~6 h禁食, 扫描前12 h大量饮水, 至少术前3 h开始输液。详细询问是否为过敏体质, 有无碘过敏史、碘对比剂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 术前至少48 h停止服用双胍类药物 (避免引起乳酸酸中毒) 等。 (2) 心理护理:当下比较年轻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白领中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加, 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 体育锻炼少,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的产生。他们心理负担最重, 通常认为有一些身体的不适就是患冠心病了。对于这种情况, 医护人员首先应向其讲明进行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消除患者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增强扫描, 促进诊断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 还应向其讲明运用造影剂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士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相关的禁忌证, 同时制订完善的配套抢救措施, 防止发生意外, 建立健全医疗风险救护制度, 有效降低在检查中医疗风险的发生。 (3) 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所有参加检查的患者讲述对比剂的作用、禁忌证、过敏反应比率, 告知使用对比剂后可能出现的症状。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

1.2.3 扫描中的护理

(1) 冠状动脉扫描对心率的要求:行检查前要求患者心率不得高于70次/min。心率高者, 可使用降心率药物, 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 可舌下含服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25.0~50.0 mg, 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前一定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不可给予心率<45次/min, P-Q间期>0.24 s或收缩压<100 mm Hg的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于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和心房纤颤者, 建议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稳定心率[1]。扫描前行心电监护, 视时机成熟开始扫描。 (2) 屏气训练:和患者充分沟通, 使其理解屏气对整个检查的重要性, 掌握要领, 告之平静呼吸, 每次屏气的幅度保持一致。观察每次屏气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有心律失常出现早搏时, 观察早搏有无规律性, 抓住时机进行扫描。 (3) 硝酸甘油的使用:硝酸甘油的作用是使冠状动脉血管扩张4.0%~13.5%[2], 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有无硝酸甘油的禁忌证:如禁止用于严重贫血、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缓、颅内压升高和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者。方法是在扫描5 min前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片剂。注意使用前参考药品说明书。 (4) 体位:扫描时嘱患者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先进, 手臂放在头部利于穿刺的舒适位置, 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如因天气寒冷或干燥等因素可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帮助连接, 连接成功后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并嘱患者一定要屏气成功。 (5) 为使患者减少辐射剂量, 扫描前将非扫描部位用铅衣遮盖。 (6) 对比剂的使用:a) 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时, 选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用70 m L对比剂 (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370 mg优维显) , 4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 速度为⒌0 m L/s。b) 在冬季, 由于室温过低, 而药物黏度较大, 注射前抽取药液后将针筒加热至体温, 可使药液发挥最佳效果;c) 选前臂的大静脉, 为防止产生伪影, 以选右上臂为佳。穿刺成功固定后, 将患者穿刺手臂伸直, 置于头部舒适部位, 告知患者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大, 在注射过程中有全身短暂性发热属正常, 如果有其他不适或对比剂外渗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1.2.4 扫描后的护理

(1) 扫描结束后为患者拔针并按压穿刺部位, 告之多饮水以利于药物排泄。留观30 min, 以防止迟发性反应的发生。 (2) 对比剂过敏反应及抢救措施:检查室要备有急救设备与药物, 如:血压计、氧气, 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苯海拉明等。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 如: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和急救药物的剂量与方法。根据造影剂毒副反应的轻重程度和表现, 立即进行治疗或抢救[3]。 (1) 轻度不良反应:打喷嚏、咳嗽、恶心、一过性胸痛、全身发热、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瘙痒等, 应立即停止注射, 低流量吸氧, 抗过敏治疗: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30 min~60 min, 如无好转按重度过敏反应处理。 (2) 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给予高流量吸氧,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 mg, 可重复使用, 必要时气管插管。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 mg, 可必要时3 min~5 min后重复使用, 总量不超过3 mg。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使患者下肢抬高, 氧气面罩给氧 (6~10 L/min) , 静脉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过敏样反应给予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5~50 mg。惊厥、抽搐静脉注射地西泮5~10 mg。 (3) 碘对比剂外渗及处理:静脉穿刺时尽量选择较大的血管, 如肘前或前臂的大静脉, 尽量避开手背、脚踝和脚背的静脉, 穿刺后检查回血并固定好针头。对轻度外渗注意观察, 必要时局部冷湿敷;中重度外渗抬高患肢, 用50%硫酸镁, 24 h内保湿冷敷;24 h后湿热敷, 也可局部湿敷0.05%的地塞米松;严重外渗:在上述外用药的基础上再口服地塞米松5 mg/次, 3次/d, 连服3 d。

2 结果

80例参加检查的患者中, 78例心率在70次/min以下;3例失败, 其中2例心率不齐出现早搏, 1例屏气欠佳。

3 讨论

在64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增强扫描中, 心率的控制、屏气及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抢救是检查中的三大要素。做好此项检查, 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 努力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减轻其对增强扫描的心理恐惧与不安, 积极配合检查。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使血压、血糖、血脂保持正常。与此同时, 护士还应做好检查前后的各项工作, 确保每一工作环节的落实与效果, 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心脏冠状动脉多排CT临床应用协作组.心脏冠状动脉多排CT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1) :9-17.

[2]王柏林, 苗英, 邱金海, 等.含服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的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 (13) 1251-1254.

CT冠状面扫描 篇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越来越多,由肥胖引起的疾病也在随之增加,其中因肥胖所致的心脏病变发病率较高。在行心脏CT检查的过程中,对比剂的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随着CT设备不断的发展,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掌握科学合理的对比剂用量,本文研究心脏CT扫描中BMI与对比剂用量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对比剂的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临床疑有心肌缺血性病变患者90例,其心律控制在70~90次/min。按BMI分为偏瘦组(BMI<18 kg/m2)、正常组(BMI=18~25 kg/m2)、肥胖组(BMI>25 kg/m2)3组,各30例,实行对照研究。其中男性45人、女性45人,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56岁。

1.2 设备及扫描参数

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128排256层CT机,Philips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工作站4.5软件,欧利奇XD2501双筒高压注射器。3组扫描方法所用参数除电压外均相同,行回顾性门控扫描。电压:偏瘦组80 k V、正常组100 k V、肥胖组120 k V;层厚:0.625 mm;管电量:250 m As;阈值:80 HU;阈值后延迟时间:4.5 s;准直器宽度:128×0.625;螺距:0.16;螺旋时间:0.28 s/r;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350 mg I/ml),注射用水为生理盐水;注射流速:5.0 ml/s;注射量:对比剂50 ml[1],注射用水50 ml。

1.3 方法

3组受检者均取自然仰卧位,双手交叉放头顶,然后深吸气后闭气,取正位和侧位2个定位像;扫描方向为从头侧向足侧,扫描范围从气管分叉下2~3 cm到心底部。采用回顾性门控扫描,以升主动脉为兴趣区,当升主动脉的对比剂阈值达到8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扫描完成后,把所得原始图像导入Philips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工作站4.5软件并进行血管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construction,CPR)等图像后处理。

1.4 评价标准

用图像的质量进行对比剂用量的优劣性评价,具体影像评价和分析由2位从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且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为“5分法”[2]:5分: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轮廓明显且边缘锐利,血管充盈显示状况良好,无断流,未形成伪影;4分:图像较清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可显示,其显示轮廓明显但边缘模糊,无明显伪影;3分:图像基本清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可显示,但其他主要分支显示模糊,无明显伪影;2分:图像不清晰,血管主干或分支造影存在错层,且管腔不连续,管壁成像模糊,无法明确诊断;1分:图像不清晰,有明显伪影,无影像学诊断参考的价值。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组内均采用t检验进行两两对照,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若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情况见表1~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肥胖组、正常组和偏瘦组左主干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0.203,P=0.817)(如图1、2所示);3组左前降支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0.1,P=0.905);3组左旋支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0.034,P=0.967);3组右冠状动状动脉评分也无显著性差异(F=0.148,P=0.864)。

注:BMI为17 kg/m2,冠状动脉各分支显示较好,左主干有钙化斑块形成,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轮廓明显且边缘锐利;血管充盈,显示状况良好,无断流,未形成伪影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冠状动脉CT成像也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相应的碘对比剂也被广泛使用。碘对比剂是由肾脏代谢的肾毒性药物,剂量越大对肾脏的损害越大。随着对比剂剂量的增加,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3]。因此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低浓度、小剂量的对比剂,可以减轻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对肾脏功能的损害,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王妍焱等[4]认为应依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偏重患者需要增加对比剂用量;笔者对不同BMI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过程中,是否需要增减对比剂的用量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来分析,各组图像质量无差异,诊断准确率也无差异,由此判定低BMI与冠状动脉CT成像对比剂用量之间无明显关系。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低BMI组和高BMI组均有1例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出现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过低,不能进行血管三维成像。后通过增加对比剂量,加大注射流速重新扫描,再次行血管三维重建,血管内的对比剂浓度和第一次扫描图像血管内的对比剂浓度差异不大。经分析这2位患者心功能较差,心脏每分钟搏出量较低,故不能在有效时间内使大量对比剂充填在冠状动脉血管内。这显示BMI与对比剂量没有关系,但和心功能关系较密切,与Awai等[5]报道冠状动脉强化程度与心功能呈负相关相符合。

注:BMI为38.1 kg/m2,冠状动脉各分支显示较好,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状动冠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轮廓明显且边缘锐利;血管充盈,显示状况良好,无断流,未形成伪影

BMI是国际上通用的最简便的评估肥胖状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BMI=体质量/身高2(kg/m2)。和红等[6]研究表明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高BMI患者的特点是脂肪成分含量较多,血管较纤细。脂肪成分在CT图像的表现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血管内有少量对比剂就可达到良好的对比,对BMI患者增加对比剂量就没有意义。不同BMI患者的冠状动脉均由升主动脉之间发出,经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再经过肺循环、心脏循环,而后直接注入升主动脉,到达冠状动脉,没有经过各类的代谢,对比剂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直接显像,和BMI的高低没有关系。血管较纤细和对比剂用量的关系,应该是减少对比剂用量。Bae等[7]的研究发现,要使冠状动脉达到高强化程度,其造影剂用量与体质量及体表面积呈更大的相关性,与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分歧。

对比剂用量科学合理的同时,对比剂温度、扫描延迟时间、患者心率及呼吸的控制对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也较大。王荣芳等[8]认为37℃的对比剂可以增强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其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血管外渗,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进而提高注射速度,保证图像质量以及小病灶的检出率。根据心功能、心率及设定的阈值选择最佳的延迟时间也是CT冠状动脉成像的关键[9]。若心率快,心动周期短,舒张期相对缩短,使心脏运动幅度处于相对较大的状态下,运动伪影则明显[10]。在扫描过程中,呼吸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检查后也无法补救,因此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非常重要。综上所述,在合理运用对比剂量的前提下,同时掌握好对比剂的温度,控制好患者的心率及呼吸,并选择最佳的扫描时机,是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李兴华.Flash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5):497-499.

[2]盖青竹,张光辉,张国伟,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优化方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0):1 875-1 880.

[3]豆亚静,陈晖,严松彪,等.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7):95-97.

[4]王妍焱,吴国庚,谭晔,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6):823-826.

[5]AWAI K,HIRAISHI K,HORI S.Effect of contrastmaterial injection duration and rate on aortic peak time and peak enhancement at dynamic CT involving injection protocol with dose tailored to patient weight[J].Radiology,2004,230(1):142-150.

[6]和红,陈超.中年高级知识分子体质指数与健康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4):84-91.

[7]BAE K T,SEEEK B,HILDEBOLT C,et al.Contrast enhancement in cardiovascular MDCT:effect of body weight,height,body surface area,body mass index,and obesity[J].AJR,2008,193(3):777-784.

[8]王荣芳,相法伟,孙希芹,等.温度对碘对比剂毒副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6-37.

[9]谢丽响,李绍东,胡春峰,等.心率对双源CT冠脉成像质量及延迟时间影响[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20(2):277-282.

CT冠状面扫描 篇5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者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可以用密度差异识别及评价心肌梗死的坏死心肌[1]。心肌血流量的基线值表现为不均匀性,心肌不同部位血流量存在差异[2]。不同部位心肌在造影剂瞬时灌注时表现为密度不均匀[3]。本研究拟评价冠状动脉正常或单支狭窄<25%的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双期扫描检查时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密度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04~08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A双期扫描检查的患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等情况后,选取冠状动脉CTA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单支狭窄<25%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10)岁。本组中21例患者拟诊断为冠心病,11例为体检者。所有受检者肝肾功能均符合使用碘造影剂的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层螺旋CT,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500~700mA,准直器宽度为0.625 mm×64 mm,探测器单圈旋转时间为350 ms,探测器旋转一圈覆盖范围4 cm,于5次心搏内完成心脏CT扫描。患者检查前4 h禁食水,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心率>80次/min者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25~50 mg,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再进行检查。

1.3 扫描方法

检查前对受检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受检者深呼吸后屏住呼吸,屏气时间约为20 s。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心脏扫描模式。以4.5~5.0 ml/s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 I/ml)20 ml,于主动脉根部水平延时10 s行单层连续扫描,扫描周期为2 s,于主动脉根部血管内选取感兴趣区,获得时间-密度曲线,以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作为心脏扫描起始时间,时间为18~26 s,经肘前静脉以4.5~5.0 ml/s注射欧乃派克80~100 ml,对比剂注射完毕后以4.0 ml/s继续追加注射生理盐水20 ml以减少右心房内对比剂浓度过高造成的伪影。于第一期扫描结束后延迟5 min行延迟扫描。

1.4 图像重建

原始数据按照75%R-R间期时相进行重建,重建厚度为0.625 mm。当75%R-R间期时相重建影像质量不佳时,用40%~80%R-R间期间隔5%进行重建,将重建好的图像传至AW 4.4工作站进行数据测量。

1.5 左心室的密度测量方法

选取主动脉瓣下横断面水平的心肌做心肌密度测量,选取的感兴趣区分别位于室间隔后部、中部、前部、心尖部、左心室侧壁前部、中部及后部,感兴趣区大小为0.1 cm2。将室间隔等分为3份,分别取中点定义为室间隔前、中、后部,左心室侧壁等分为3份,依次定义为左心室侧壁前、中、后部。每个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图1~3)。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首过灌注与延迟扫描各部位CT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过灌注期左心室各部位心肌密度比较

首过灌注期室间隔后部与室间隔中部、室间隔后部与左心室侧壁后部、室间隔中部与左心室侧壁后部、室间隔前部与左心室侧壁中部CT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部位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过灌注期左心室各部位心肌CT值存在差异,以心尖部CT值最低,见表1。

2.2 延迟期左心室各部位心肌密度比较

延迟期心尖部与其他各部位CT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部位心肌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心尖部比较,P<0.05;#与室间隔后部比较,P<0.05

2.3 首过灌注期与延迟期各部位心肌密度差值比较

心尖部差值与其他部位差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密度下降最不明显。

3 讨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双期扫描可以精确地评价心肌梗死[4],而且双期扫描的第一期扫描像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这种微创性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双期扫描在评价冠状动脉的同时还可以评价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由于多层螺旋CT心脏扫描检查所用的碘对比剂是非离子型造影剂,属于细胞外间隙对比剂。注入对比剂之后,正常心肌内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对比剂浓度随着时间延迟逐渐下降,使正常心肌表现为早期的强化及随后延迟期的强化程度下降。但是梗死心肌双期扫描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密度值,即表现为早期缺损、剩余缺损和延迟强化[6]。因此,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双期扫描来测量心肌梗死时的心肌密度有重要意义[7]。心肌血流量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不均匀性[8],这种血流量的不均匀性可能源于局部代谢引起的心肌血流自身调节作用[9],也可能是冠状动脉分支逐渐变细导致各部位瞬时血流量不同造成的密度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首过灌注时左心室各部位心肌密度存在差异,以心尖部最低;而在延迟扫描时心尖部密度略低,其余各部位心肌密度无明显差异,趋于一致性。这对临床应用密度值评价心肌病变,尤其是心尖部病变时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中双期扫描所选取的测量部位位于主动脉瓣下缘的横断面水平,这部分心肌大部分是由左冠状动脉供血,而且横断面水平数据均为一次采集,反映了瞬间的心肌密度。而这种心肌密度的差异有可能是冠状动脉走行逐渐变窄,导致心尖部血流量较少。目前造成心尖部低密度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在用多层螺旋CT测量心肌密度评价心肌梗死时要注意这种差异的存在,尤其是发现心尖部低密度时。而心尖部密度在双期扫描时密度差值下降不明显,说明心尖部血流量相对较少,心尖部密度在首过灌注期强化不明显,双期扫描心尖部密度变化不大。鉴于冠状动脉自身病变可能对本研究产生影响,故选择冠状动脉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但未对患者的年龄、体重、心率、心脏射血分数等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研究,而且未排除患者本身心脏的旋转位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该结合心肌灌注谢显像及心脏解剖学来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总之,CTA的高阴性预测值使其成为排除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10]。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增强扫描评价心肌存活简便、无创,采集时间短,可以对带有金属泵及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检查。但依赖心肌密度判断心肌病变时要注意,特别是心尖部低密度,需进一步结合心肌代谢显像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Gerber BL,Belge B,Legros G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cute and 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s by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comparison with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irculation,2006,113(6):823-833.

[2]Ko SM,Kim YW,Han SW,et al.Early and delayed myocardial enhancement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two-phase contrast-enhanced multidetector-row CT.Korean J Radiol,2007,8(2):94-102.

[3]Crossett MP,Schneider-Kolsky M,Troupis J.Normal perfus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using320MDCT.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1,5(6):406-411.

[4]Goetti R,Feuchtner G,Stolzmann P,et al.Delayed enhancement imaging of myocardial viability:low-dose high-pitch CT versus MRI.Eur Radiol,2011,21(10):2091-2099.

[5]Muellerleile K,Barmeyer A,Groth M,et al.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viability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b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inerva Cardioangiol,2008,56(2):237-249.

[6]王静.存活心肌的影像学检测与评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4):263-266.

[7]Chiou KR,Liu C,Peng N,et al.Identification and viability assessment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with late enhancement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comparison with thallium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echocardiography.Am Heart J,2008,155(4):738-745.

[8]Bugiardini R,Manfrini O,Pizzi C,et al.Endothelial function predicts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studyof women with chest pain and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ms.Circulation,2004,109(21):2518-2523.

[9]Roberts WT,Bax JJ,Davies LC.Cardiac CT an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Heart,2008,94(6):781-792.

CT冠状面扫描 篇6

临床上针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最常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CABG),应用这种手术方法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术后对患者的定期随访,查看患者的桥血管是否开通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一种可靠且安全的检查手段,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的术后随访。现今国内外都普遍采用了一种会大大增加受检者受照辐射剂量以及增加患者致癌等风险的检查方法———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但还存在于现今医学领域的另外2种检查方法———前门控序列扫描和双源CT的前门控大螺距扫描等都可以显著降低检查时的辐射量,但是有关于它们的更详细的介绍以及更深入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研究使用了上述的3种不同的扫描模式,评价它们对辐射剂量以及冠状动脉桥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心内科的102例节律规则、心率≤65次/min的经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32例,年龄45~88岁;手术结束时间距离检查时间10 d~10 a,平均30个月。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行前门控大螺距扫描组(A组,34例)、行前门控序列扫描组(B组,34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组(C组,34例)。纳入标准:心律稳定、心率≤65次/min、经搭桥术、心率波动范围在5次/min以内、窦性心律。

1.2 方法

1.2.1 扫描技术

本研究使用的扫描仪是西门子第2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Siemens Health-care,Forch-heim,Germany)扫描仪。检查之前,患者需要禁水,禁食至少4~8 h。正式开始扫描操作前要严格记录患者的体质量、身高等指数,计算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且严格执行呼吸训练。扫描范围为心脏膈面至内乳动脉起始处。

1.2.2 图像后处理

采用软组织卷积核(B26f)进行血管重建,间隔0.4 mm,重建层厚0.75 mm,原始数据需传至Siemens LMMWP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主要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通过这些处理可以清楚观察到桥血管走行及吻合和固有冠状动脉走行及吻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评价

1.3.1 图像评价

血管分为桥血管本身、近端吻合口、吻合口远端、远端吻合口引流血管等4个节段后分别对每个节段进行图像质量和通畅性评价。若是序贯式桥血管,应分别以各个吻合口为节点对每一部分进行逐一评估。各个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3个等级:狭窄(狭窄程度>50%)、通畅(无狭窄或狭窄程度≤50%)、闭塞。各个图像的质量评分:3分表示血管显示不清晰,有严重伪影以致医生无法诊断;2分表示虽然血管边界模糊,存在轻度伪影,但不影响医生的诊断;1分表示血管良好,图像边界清晰且无伪影或者血管中断。当对评分存在明显的争议时应该大家共同商讨以确定最后评分,患者的最终评分为各个节段所得分数的平均值。

1.3.2 辐射剂量评估

通常由计算机自动给出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vol),通过公式ERD=DLP×胸部的转换系数(k=0.017 m Sv·m Gy-1·cm-1)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ERD)。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呈现,2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基本资料、扫描参数的比较

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扫描时间等参数,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年龄(F=0.520,P=0.596)、性别(χ2=0.154,P=0.695)、BMI(F=0.281,P=0.756)之间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3组患者的扫描时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5.592,P=0.005),具体见表1。

2.2 3组患者辐射剂量的比较

3组患者的CTDIvol(F=6.622,P=0.002)、DLP(F=7.413,P=0.001)、ERD(F=4.539,P=0.013)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2.3 3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

比较3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1分(χ2=0.354,P=0.552)、2分(χ2=0.183,P=0.669)以及3分(χ2=0.074,P=0.785)的数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3。

%

2.4 3组患者扫描长度的比较

A、B、C 3组患者的扫描长度分别为(17.87±3.25)、(12.45±3.08)、(13.89±2.97)mm。A组扫描长度最长,B组扫描长度最短,但3组扫描长度对比(F=2.341,P=0.209)并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CABG是一种通过某种外科手段在冠状动脉和自体血管之间建立血流旁路的方法[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2],也可以治疗因冠状动脉梗阻而导致的远端血液供应不顺,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3],经搭桥术后的患者其桥血管很可能发生再次狭窄,所以对其定期随访就显得极其重要[4,5,6,7,8]。有研究将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定为金标准,通过其检测发现桥血管的癌-睾丸抗原在桥血管吻合血管以外的原始冠状动脉、吻合口远端血管的狭窄时具有高度准确性[9]。但与常规的冠状动脉癌-睾丸抗原检查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癌-睾丸抗原检查方法的扫描范围从心脏膈面到内乳动脉,辐射剂量、扫描长度、总扫描时间、对比剂用量等均增加[10,11]。现如今,国内外的研究和治疗多采用回顾性电门控扫描模式[12]。有研究报道称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远远大于导管造影检查的8.8 m Sv,达到了22.1 m Sv[13]。还有相关报道称,在冠状动脉癌-睾丸抗原的检查中,和回顾性门控扫描相比较,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是前门控序列扫描和前门控大螺距扫描,但患者在进行搭桥术后的癌-睾丸抗原的检查目前尚无研究报道[14,15]。

冠状动脉桥经双源CT检查时目前常用3种扫描模式,即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前门控序列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本文研究发现,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获得满意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减少扫描时间及辐射剂量,且获得更长的扫描长度。3种扫描模式的优缺点如下:

(1)前门控大螺距扫描:①前门控大螺距扫描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技术,扫描过程中仅需使球管旋转1/4即可获得满意的图像,此模式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可显著减少检测者因静脉污染、呼吸伪影所致的检查结果不理想情况,尤其适用于因生理、心理等因素无法在检查中实现有效憋气的患者;②理论上认为,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将因增大螺距从而使图像噪声随之增加,图像质量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双源CT存在相对应的2套球管及探测器,当其中一个球管实现扫描时发生信息间隙,另一个球管将立刻填充,2套球管及探测器具有相互弥补的作用,从而使此扫描模式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采集;③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可避免对机体实施重复扫描,有效降低机体所受辐射剂量,但此法需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数据采集,若于舒张期60%R-R时相实施扫描则无法实现心电编辑,此外检查时要求患者心律齐且心率不超过65次/min,分析原因为心率65次/min以上则相对缩短心脏舒张中晚期时间,扫描后期将移至下一收缩期初始阶段,运动伪影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相关影像学检查人员注意。

(2)前门控序列扫描:①前门控序列扫描采用步进式一点射(step-and-shoot)技术,可对自适应心脏序列(adaptive cardiac sequence,ACS)实现有效激活,选择合适的扫描期相在R-R间期(心电图2次相邻心跳中R波峰的距离时间)成功触发扫描,X线球管曝光时间位于预设的心动周期内,有效避免其他时段曝光,利用扫描、进床分离的非螺旋方式扫描,因此使螺旋扫描中的重叠扫描情况得到有效避免,受检者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随之降低,但此法辐射剂量仍高于前门控大螺距扫描;②该扫描模式由于对抗心律不齐的自适应性心脏序列实现有效激活,扫描时可对患者心电图实施自动检测,根据以往(前3次)的心动周期准确评估扫描出发时机,即存在心跳异常状态则停止信息采集,待机体恢复正常心跳则及时触发扫描完成图像采集,对早搏、心律不齐、房颤等患者实施扫描时无需编辑,同时可于任一时相实现重建心动周期数据,对动态观察冠状动脉、动态评价心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现实工作中适用于任何心率患者完成冠状动脉桥扫描。

(3)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①此法以螺旋方式实现连续扫描,从而获得受检者整个心动周期的图像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于任一时相实现重建,对实施心功能的动态评价、冠状动脉的动态观察均具有积极意义;②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患者机体状态并无过高要求,存在房颤、早搏、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时实施此法扫描仍可实现心电编辑,有效降低扫描结果中运动伪影的发生率,图像质量较为理想;③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解剖图像上因扫描间距的中断,保障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获得更为满意的图像质量,常需利用小螺距重叠扫描,因此受检者将接受较高的辐射剂量,使用安全性并不理想。

CT冠状面扫描 篇7

CT扫描辐射剂量主要取决于CT设备的自身质量和固有的性能、CT的扫描参数设置和技术操作因素、以及受检者个体条件等三大方面。目前MSCT扫描数据收集多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常规CT心脏检查大多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

1 CT机器设备固有的因素

1.1 探测器效率

这是指探测器接收X线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的能力,是CT设备上影响剂量效率方面最主要的因素。

1.2 滤过器

分前置滤过器与后置滤过器,前置滤过装置由准直器、滤线器和防护设备构成,其作用是通过对X线的过滤,精确限定检测层面,减少探测器的散射辐射,为受检者提供辐射防护。GE LightSpeed VCT机的前置滤线器Cardiac bowtie开口设计较Large bowtie小且曲度较大,中部底层滤过栅厚度较薄,在增加心脏部位信号和降低噪声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外围皮肤辐射剂量,显著提高了X线的有效利用率,非常适宜于心脏等小范围的扫描[5]。后置滤过器又称心脏噪声减除滤波器(cardiac noise reduction filters),消除部分由于相对较低的管电流造成的量子噪声对图像的不良影响,最大化地提高图像信噪比。后置滤过器设有C1、C2、C3三级过滤软件,其中C1平滑过滤作用过弱,C3的过度平滑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血管边缘模糊且影响分析,因此采用C2较为适宜。为了实现低剂量扫描,一般均采用Cardiac bowtie前置滤线器和C2后滤过重组。

2 CT扫描的参数设置

2.1 管电流(m A)的选择

在相同的过滤条件和恒定的管电压(kV)条件下,辐射剂量与管电流成正比关系,所以在CTCA检查中多采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来降低辐射剂量。但管电流减少时,会增加噪声、降低信噪比,从而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在CTCA检查中降低管电流对于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是有限的。由于噪声值在27 HU时,基本上可达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因此管电流的降低以使图像的噪声值不高于27 HU为限[6]。

2.2 管电压(k V)的选择

由于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的平方成正比,降低管电压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收的辐射剂量。由于降低管电压后,能够增加含碘对比剂的CT值,从而增加了血管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对比[7],所以,虽然噪声增加后对于软组织的影响较大,但对于增强的血管影响并不大,因此,适当降低管电压来实现CTCA低剂量扫描的方法应该是可取的。但是降低管电压对X线的组织穿透力影响较大,因此,有关低管电压CT扫描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文献报道不多。国内吴国庚等[8]报道采用100 kV管电压行CTCA前门控扫描辐射剂量可低于1 m Sv,而且图像质量优良,取得了CTCA超低剂量扫描的突破性进展。美国Herzog等[9]报道在配合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装置的情况下,采用低管电压扫描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并无明显降低。

3 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是采用小螺距的螺旋扫描,X射线曝光时间覆盖整个心动周期,扫描所得为整个心动周期的所有期相的图像数据,在心脏重建时根据同步的心电图(ECG)信号,以心脏相对静止的期相提取一段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虽然能够重建任意相位的图像,保证CTCA检查的成功率,进行心功能评估,但是患者接受的无用剂量较多。为了实现低剂量扫描,国内外学者多采用ECG电流调控技术,并适当控制螺距。

3.1 ECG电流调控技术的应用

ECG电流调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心脏搏动的周期,在心脏舒张期的特定相位(左右冠状动脉都能够清晰显示的期相,如心率小于70次/min时设75%R-R间期,心率大于70次/min时设40%~80%R-R间期)采用最大毫安输出(100%设定值),在其余相位采用低毫安输出(如20%~30%设定值),这样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因为ECG电流调控从最高毫安输出下降到最低毫安输出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非目标期相的最低毫安输出不能设为0,而是视心率的快慢取20%~30%设定值为宜。所以较长的R-R间期是顺利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当心率过快,R-R间期过短时,最高毫安输出可能没有及时降到最低便被下一个R波触发上升,或者未及时下降就恢复至最高毫安输出,此时ECG电流调控降低射线剂量的作用也将明显降低,所以,实施ECG电流调控时必需辅以β-受体阻滞剂调控患者的心率[10]。采用ECG电流调控技术可以降低约30%~50%的辐射剂量[11]。

3.2 螺距的选择

螺距是指扫描时进床速度(mm/周)与准直器宽度(mm)之比。CTCA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与螺距成反比,为了重建出心动周期中每一时相的图像,CTCA螺旋扫描必须采用小螺距的重叠扫描,因此,辐射剂量明显增大,这也是CTCA检查时产生高辐射剂量的主要原因。而且对于心律不齐的患者要适当缩小螺距以便保证图像质量[7]。所以,用增大螺距来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效果有限。

4 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是根据心脏博动的周期,以心电信号作为扫描的触发信号,只在设定的舒张中晚期相位进行曝光,扫描方式为间断式,只需一个心动周期中采集2/3周的数据用于重建,为了避免心率波动,可以在此时间前后各增加最多0.10 s的数据采集,以便提供更多的相位信息。这样整个曝光时间最多只为传统螺旋扫描所用时间的26%,而且没有重复扫描,因此,至少可以降低70%以上的射线剂量[12]。由于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只在心动周期的相对固定的时相曝光,只记录该时相即舒张中晚期信息,重建的时相为相对固定值,因此,只有在左右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时相的心率条件下才能保证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的成功率。因为心率小于70次/min时双侧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时相大多位于70%~80%R-R间期,心率大于70次/min时,右冠脉的最佳重建时相则多位于40%~50%R-R间期,左冠脉仍多位于70%~80%R-R间期[13]。所以,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的曝光期相只能固定在75%R-R间期。由于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的触发时间是根据曝光前最后7个心动周期的R-R间期的平均值,在实际扫描中,心率不可能固定不变,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后面的心率波动较大,会直接导致触发失败,所采集的数据并不是冠状动脉最清晰的图像。所以,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时要求心率波动范围不得超过5次/min。由此可见,心率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前门控扫描方式的应用。由于前门控扫描方式具有极低辐射剂量的优点,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4]。

5 个体化低剂量扫描

5.1 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确定个体化扫描参数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BMI越大,对X线的吸收衰减也越大。根据不同BMI采用不同管电流和管电压使扫描方案因人而异,从而避免了小BMI的个体可能接受过量辐射,大BMI个体曝光剂量又可能不足的现象[15],确保每个患者都能接受最低的辐射剂量。一般的方法是设27 HU为一个可接受的噪声值,根据计算就可以得出BMI与管电流的对应关系。国内学者通过BMI确定的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已经实现了辐射剂量低于1 m Sv的可能[8]。由于此法简单易行,国内外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大多以BMI为指导。

5.2 根据胸部定位相CT值确定个体化扫描参数

由于行冠状动脉CT成像时,X线穿透胸部会依照不同的胸部情况在固定的感兴趣区(ROI)内产生不同的CT值,据此可推算出噪声值等于27 HU时定位相CT值与管电流的对应关系。有研究显示,根据胸部定位相CT值确定个体化扫描参数比BMI更为精确,真正实现了“量体裁衣”的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原则[16]。但此法尚在初级研究阶段,临床应用较少。

上一篇:收费管理下一篇:自由曲面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