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技术

2024-05-26

CT扫描技术(通用10篇)

CT扫描技术 篇1

1 简介

西门子医疗系统于1988年引进了用于临床的单层螺旋CT技术。1992年,Elscint发明了一台双层螺旋扫描器,这是第一台也是最简单的多层扫描器。1998年秋,多家装备制造商推出了新一代多层CT扫描器。这些装置具有与多探测器阵列相连以提供4层CT扫描的4个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多于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的4层扫描提升数据采集速度。此外,其中一些扫描器的支架转速达2转/s,是大多常规螺旋扫描器速度的2倍。这2项改进相结合,通过8倍于大多数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来提升扫描速度。

4层CT的效果明显优于单层螺旋CT,我们能用更薄的截面进行检查,使得沿病人纵轴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的显著提升使时间分辨率得以改善,移动伪影得以减少。静脉内注射的碘化造影剂能够传输得更快,图像的对比增强也有所提高。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图像的空间、时间和对比分辨率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了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多层CT的技术原理,包括探测器行、探测器阵列设计、截面厚度的选择和扫描速度等内容。

2 技术原理

2.1 探测器行

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有一根X射线管和一行探测器。该探测器行包括500~900个探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能够在横断(轴向或x-y方向)平面上描绘出一道圆弧,提供一个通道的空间数据。4截面多层CT扫描器有一根X射线管和沿病人纵(z)轴的多行探测器,每行有500~900个元器件,多行同时生成包含几千探测元器件的二维曲面阵列,与4个数据采集系统相连从而生成4个通道的空间数据。

2.2 探测器阵列设计

要同时记录4个截面,则至少需4个探测器沿z轴并排放置。要提供多个截面厚度的选择,则需沿z轴并排放置4个以上探测元器件。当前商用探测器阵列设计可划分为2组:探测元器件沿z轴等宽排列的(称矩阵探测器)和不等宽排列的(称自适应阵列探测器)。

多层CT探测器几何形状出于2个原因改变了对于病人的辐射剂量,二者对于病人剂量有相反的作用。首先,使用多层技术,沿着病人的z轴的探测器之间的隔膜能吸收辐射并且不生成数据。这些隔膜大约为0.06 mm厚。这些隔膜的存在会将成像效率降低2%~4.5%,具体数据与探测器的尺寸有关,尺寸越小则效率越低。GE医疗的多层CT,隔膜导致功效减少4.5%左右。其次,多层CT的本影半影比其他系统更高,因为多层CT系统中X射线的准直尺寸与焦点尺寸的比值约为4:1(4层CT)。事实证明,多层CT系统对X射线辐射的利用率较高,因为其产生的不可使用的辐射(在半影中)较少。归纳起来,多层CT的放射剂量成像效率大约等同于单一层面CT的数值。

2.3 扫描断层厚度的选择

CT扫描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扫描断层的厚度,调整方法主要包括:(1)调整病人身前/身后的射线准直装置;(2)调整与4组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的射线信号探测器。如果CT系统使用的是等宽度成像探测器阵列,则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数目的探测器组合,以获得所需的断层厚度。如果CT系统使用的是非等宽成像探测器阵列,则扫描过程中只需要使用病人身后射线准直装置对宽度最窄部位的探测器原件进行射线准直操作。

2.4 扫描速度

单层螺旋CT扫描仪通常的360°支架旋转时间为1 s。对于多层CT,一些型号的支架旋转时间为0.5 s,其旋转速度是单层螺旋CT速度的2倍。以4层CT成像系统为例,每次支架旋转能够生成4个断层的数据,则其数据收集速度是单层螺旋CT的8倍。对于任何给定的暴露时间和相同的螺距和准直,上述4层CT系统单次旋转能够覆盖的距离是单层螺旋CT的8倍。为了使单层螺旋CT在给定的时间间隔覆盖相同的扫描面积,必须增加螺距使扫描断层的间隔增加,但图像质量会因为有效截面厚度和噪音的增加而下降。对于单层螺旋CT,为了在相同螺距和给定时间间隔中,涵盖与上述4层CT相同的距离,则需要将截面厚度提高8倍。为保持截面厚度和螺距的常量,对于单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需要延长8倍。

多层CT的螺旋插值算法不同于单层CT的插值算法。通过这些新算法,多层CT扫描的成像结果中,伪影部分比对于单层螺旋CT的结果要少;实际上,螺旋伪影在多层CT中通常是不太明显的,因为大多数多层CT扫描的螺距值低于单层CT系统。

多层CT扫描的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种叫做锥形光束伪影的图像失真现象。在一个4层CT的扫描过程中,X射线束会在病人z轴上发生轻微的偏离,来自第1个截面和第4个截面的数据是从稍微不同的角度中获取的。如果使用的重建算法不人为纠正这个角度偏差,则会在重建图像过程中引起了细微的偏差。

扫描速度的增加可以用来减少扫描时间,或者在同样的扫描时间中扫描同样的区域以提高扫描精细度,产生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通常,降低的扫描时间和增加的空间分辨率的组合是有利的。多层扫描的优势如下。

2.4.1 改善时间分辨率

扫描更快,使得有意识和无意识运动(如肠蠕动、呼吸)导致的运动伪影就更少,患者需要屏气的次数也得以减少。

2.4.2 改善z轴空间分辨率

较薄的扫描断层提高了在患者z轴上的分辨率,减少了伪影,增加了诊断的精确度。

2.4.3 增加血管内对比材料的浓度

因为使用多层CT,成像扫描可以更快地完成,因此血液对比材料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注入病人体内,从而增加局部浓度,改进血流丰富的动脉、静脉和富含血管的病灶区域(如动脉瘤、多血管性肿瘤、活动性出血)的成像清晰度。在动脉和静脉相之间的信号差异得以增强。

2.4.4 减少图像噪音

对于多层系统,在每次旋转扫描中扫描了更大的病人面积;因此,时间较长的扫描过程中,X射线球管电流可以适当提高。较高的X射线球管电流降低了图像噪音,改进了图像质量,这对于长时间、高精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体型患者。

2.4.5 有效使用X射线管

更短的扫描时间会降低X射线球管发热,减少或消除了在两次扫描之间X射线管冷却导致的延迟;减少这项延迟在多相检查中是至关重要的。在球管的使用寿命期间,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其生成更多的图像,从而降低医院成本。

2.4.6 覆盖较大的解剖范围

对比单层螺旋CT,多层CT的一个很大优势是能覆盖更大的解剖范围。扫描范围的增加是由于在每次旋转扫描期间同步记录多个断层的数据及支架旋转速度的提升。对于上文中提到的4层CT成像系统,其单次旋转扫描范围可以达到单层螺旋CT的8倍。对于多层CT,在z轴中的覆盖范围取决于数据通道、螺距、扫描断层厚度、扫描时间及支架旋转的转数。以毫米为单位的覆盖范围计算如下。

其中,N=数据通道数量,P=螺距,S=每个通道的扫描断层厚度(mm),T=整个扫描的用时(s),R=以秒计的单圈旋转时间(1圈=360°)。

螺距是没有单位的参数,代表的是支架前进速度与光束宽度之间的关系,其定义为每个支架旋转的工作台行程与光束宽度的比值:

3 结论

多层CT是在单层CT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探测器层数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扫描速度。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CT扫描的速度,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扫描时间获得更高的分辨率。鉴于医疗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高层数、更高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CT系统面世。

摘要:1992年,随着双层扫描器的问世,多层CT逐渐进入,并在1998年随着4层CT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相对于单层螺旋CT,多层CT的优势明显,包括时间分辨率和z轴上空间分辨率的改善、血管内造影剂浓度的增高、图像噪声的减小、X射线管的高效利用及更长的解剖覆盖范围。

关键词:多层CT,探测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

CT增强扫描护理工作体会 篇2

关键词 CT 增强 不良反应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新引进美国通用公司(GE)Hispeed DXI型螺旋CT机以来,共行CT增强扫描人数245例,占总数的2.01%。增强扫描的患者中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110例,优维显80例,无1例发生异常反应;55例患者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245例患者中有1例试敏反应阳性,9例发生变态反应,约占0.05%,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例。

扫描前的准备:认真审查患者申请单,明确扫描部位,做好碘过敏试验,常规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阴性者方可接受检查。要详细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做好应用造影剂的解释工作,使患者配合。在冬季造影劑可加温至30℃,以提高临床耐受性和减低黏稠度。碘试敏阴性的患者,运用造影剂前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后方可进行。用药前做好查对工作,如发现有药物变质、过期、有杂质的绝对不能使用,及时更换注射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检查前的心理护理:不良的心理反应有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1]。由于紧张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的改变,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试验结果的观察。因此要做到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情绪稳定,了解检查的程序,配合好检查。通过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社会及家庭生活背景,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帮助。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相关禁忌证,并制定完善的抢救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检查时的护理:①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点以靠近心脏为好。为了方便扫描,笔者常选用患者上臂桡静脉或肘静脉为穿刺部位,在注射前5~10分钟,缓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防止变态反应[2],再接注射器推注5ml造影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溢漏现象,如果无异常再按常规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②对行螺旋CT扫描者一定要掌握好注射速度和剂量。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放慢注射速度。

变态反应的观察及处理:①轻度过敏的患者8例,有的出现面色潮红、打喷嚏,有的恶心头晕、全身发热,并有少量散在荨麻疹,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感。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并继续做好解释工作。恶心症状很快消失,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有荨麻疹者可给予扑尔敏口服,一般荨麻疹在30分钟左右消失。②中度过敏患者1例,患者除恶心呕吐外,出现心慌、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支气管痉挛、发音困难、呛咳等,出现上述症状时立即终止注射,吸氧,并建立一组静脉通路,输入0.9%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入壶,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同时观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并对症治疗给予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口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经过治疗,症状在1小时左右消失,观察2小时,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结果

根据临床增强扫描经验总结,扫描前注射地塞米松使碘过敏反应明显降低,选择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无明显并发症。经过我们抢救的碘过敏反应的患者,都能很快好转、恢复。由于对本例中度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适当,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后放心离院。

讨论

CT增强扫描是用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CT造影剂后,利用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鉴别及定性诊断颇有帮助[3]。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9-289.

2韦丽群.CT造影剂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6):595.

CT扫描技术 篇3

CT作为疾病检查手段, 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由于女性盆腔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肠道结构所填充, 解剖结构较复杂, 周围为骨盆包绕, 易形成伪影, 检查前行下腹部准备可显著提高盆腔结构的显示效果。根据我院近来的工作经验, 探讨盆腔CT扫描方法,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肠道准备

所有病例检查前1 d进食半流质, 检查日晨禁食。检查前2 h行清洁灌肠:常规用1%肥皂水800 ml清洁灌肠。

1.2 膀胱准备

饮水憋尿, 充盈膀胱, 对于导尿患者, 可经导尿管注入温生理盐水, 充盈膀胱。可使膀胱与周围肠管、子宫分界清晰。能够现膀胱壁及其周围的改变, 对膀胱壁病变CT平扫即可清晰显示, 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和位于膀胱上、下壁的肿瘤敏感性较差[1], 憋尿后行CT增强扫描, 通过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 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膀胱仿真内镜成像技术, 对显示膀胱肿瘤的形态有重要意义[2]。当患者因膀胱肿瘤、炎症或术后瘢痕使膀胱充盈不良常导致病变遗漏, 可行排尿后充气, 扫描检查膀胱, 经导尿管注气, 能确保膀胱充分充盈, 在气体的对比下使小的结节也能清楚显示, 仰卧与俯卧2种位置扫描可以与膀胱内血块、结石等病变鉴别[1]。

1.3 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采用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以充盈直肠或结肠, 根据患者情况, 可充气1 000~2 000 ml, 检查前20 min肌肉注射654-2 20 mg (无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病者) , 以松弛肠道。充气后的直肠壁在肠腔内空气对比剂及周围脂肪的衬托下显示清晰, 表现为肠壁光滑、规则。薄层扫描和合适的窗宽窗位技术, 有利于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3], 显示盆腔病变对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浸润情况 (肠壁增厚是否规则, 有无肠腔狭窄、充盈缺损和龛影等) , 能提高盆腔内病变的显示率。通常情况下, 直肠或乙状结肠发生恶性肿瘤, 局部肠管扩张不明显, 或无扩张, 充气后行三维重建可显示肠管壁增厚、管壁不规则形肿块, 增强扫描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行结/直肠3D像, 可发现管腔不规则充盈缺损, 甚至呈“苹果核”征改变。

1.4 阴道填塞

对已婚的女性患者, 可行阴道填塞。常规CT一般采用轴位扫描, 女性阴道呈类圆形, 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的, 不含气体, 未行阴道填塞的女性阴道往往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2], 与周围肿大的淋巴结、肠襻等组织难以区别, 填塞后的女性阴道内见含气空腔, 与直肠、膀胱及盆底结构分界清楚。对于宫颈癌患者, 增强扫描后, 多平面重建图像, 当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在同一层面的情况下, 可判定宫颈癌的分期, 有助于观察癌组织向子宫及阴道的浸润[4], 可发现浸润的范围、深度, 能够获得更多较轴位图像的资料。

1.5 增强扫描

根据实际情况, 如平扫发现异常, 可行增强扫描。对某些病变, CT增强检查对其定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增强扫描后, 能清晰显示病灶, 发现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 有利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

1.6 薄层扫描

尽可能采用薄层扫描, 必要时可采取多种体位进行扫描, 以区分肠内容物和粪便, 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情况。CT冠、矢状面重建对于显示子宫具有优势, 尤其在增强扫描后, 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 较轴位像显示全面、准确、可靠。

2 讨论

通过上述方法扫描后, 可清楚地显示盆腔肠道、子宫和膀胱等结构, 有利于观察解剖学关系和病变, 很好地显示盆腔内发生肿瘤, 估计病变范围, 判断病变的性质, 鉴别盆腔静脉和肿大淋巴结, 显示有无向邻近脏器 (包括精囊、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附件等) 和盆壁侵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分期, 判断病变的可切除性, 对于术后患者, 能够判断病变是否复发, 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术式及判定预后。

经肛门注入空气的办法简便实用, 可避免口服泻药后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准备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

近年来, 随着螺旋CT的普及,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 以其扫描速度快, 重建层厚薄, 短时间内可采集大量数据, 患者屏气一次即能完成整个盆腔扫描, 基本达到数据各向同性, 应用轴位扫描获得的数据, 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冠状面、矢状面或曲面图像, 可以简化检查手段。同时CT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 重建后的图像与解剖结构相似, 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 对盆腔病变的显示清晰、逼真。对某些肿瘤性病变, 必要时可增大扫描范围, 以确定有无淋巴及远处转移。

盆腔肠道充盈完好的标准:在盆腔CT扫描时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高, 盆腔各脏器之间分界可辨, 小肠、结肠、直肠及膀胱充盈良好, 盆腔内各器官及淋巴结、韧带、肌肉等组织在CT图像的各个层面均显示清晰, 特别是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的界限显示清晰 (尤其是增强扫描后) , 能为盆腔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行女性盆腔生殖系统检查时, 掌握扫描的技术特点, 结合患者病情, 扫描出高质量、清晰的图像,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修建军, 崔允峰, 刘庆伟, 等.几种CT检查方法对发现膀胱肿瘤价值的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3) :321-325.

[2]王建萍, 张闽光, 翁子敬, 等.盆腔CT检查前下腹部准备价值的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 2008, 17 (1) :54-62.

[3]赵春阳, 龚建平, 张晓东, 等.盆腔CT检查技术120例分析[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 (10) :24-25.

CT扫描技术 篇4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 57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43- 01

多层螺旋CT 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变的诊断中,但有些病变部位仅靠平扫不能确诊,需要采用增强CT扫描[1] 。增强CT扫描是指在平扫有可疑病变或发现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时,经静脉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注射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增强病变组织区域血管的显示效果,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为病变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检查过程中,注药速度快、操作要求严格, 只有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很好地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螺旋CT 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326例,其中男223例,女10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5岁,平均52岁。其中头颅43例,颈部11例,胸部105例,腹部153例,盆腔14 例,有彩超报告直接增强的123例,平扫后增强的203例。

1.2 方法

1.2.1 设备及用品: 德国西门子16层螺旋CT(CT Somatom Emotion16 ) 、高压注射器、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2 4 GA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等。

1.2.2 药品: 碘海醇(100ml,300mgI/ml)、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等。

1.2.3增强扫描前的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及过敏史,对于有过敏史者要特别慎重;判断是否属高危人群,是否属禁忌证;腹部增强扫描者,要求预约,早晨8:00-10:00让患者空腹,刚做过钡餐透视者,一般在鋇餐透视后1周方可行CT增强扫描。

1.2.4 静脉注射试验: 取原液1ml缓慢注入静脉, 观察15 ~ 20 min, 患者无不适时方可进行检查。

1.2.5 静脉穿刺: 选择相对粗大、弹性较好的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如肘正中静脉、前臂浅静脉。常规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行进入至少1 cm,稳妥固定。

1.2.6 注射造影剂: 采用CT专用智能高压注射器进行推注。成人剂量为75~90ml;儿童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 ~ 2 ml 计算,采用快速静脉注射方式,注射速度2 ~ 4 ml /s,开始注射20 ~ 30 s 后进行扫描,继续给造影剂,成人至75~90ml,儿童至需要量,边注射边扫描。

1.2.7 扫描结束: 拔出针头, 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3~ 5 min, 并在观察室观察20~ 30min, 确认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 结果

血管严重渗漏5例,明显不适4例,高压注射器故障1 例,均终止增强扫描。在皮试时出现重度过敏反应者1 例, 未行检查。其余315例患者顺利完成了CT增强扫描, 显影效果较好, 图像后处理评价满意。

3 讨论

3.1 增强扫描前护理

3.1.1 做CT增强扫描一定要具体分析病情、身体状况及诊断治疗价值的利弊关系,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证;碘对比剂使用禁忌患者,有过敏史、支气管哮喘病人、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及高龄等禁忌做增强扫描。客观讲明过敏反应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同意做CT增强扫描后,签订增强扫描同意书方能做该项检查。

3.1.2 备好抢救用品,如药物、氧气、吸痰器、血压计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2 心理护理

做扫描时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扫描目的、大概时间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注射造影剂时,细致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此阶段患者主要负性情绪为焦虑恐惧。对此我们及时进行疏导,改变患者的情绪,对患者态度和蔼,亲切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让患者感觉温暖,精神因素是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2],掌握其心理动态,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检查过程要有主治医生和家属陪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配合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在检查时让一名家属在旁陪同,给予精神安慰及必要的协助护理,使其在自然安静的心态中配合扫描。检查结束后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拔针后, 要耐心地交代注意事项,并嘱患者在观察室观察20~30min, 以防意外发生, 还要告诉患者回去后多饮白开水, 以尽快排出造影剂[3] 。

3.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不同,体质不同,造影剂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在检查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 我们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检查前应详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检查部位和要求,询问有无过敏史。对下列情况应限制或停止检查: 对碘过敏患者;严重过敏性哮喘患者;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药, 必要时立即给予抢救。在检查结束后一定要让患者在观察室观察20~30 min,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3.4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保证顺利完成检查, 最终获得满意的图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1) 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采用24 G 静脉留置针,选择上肢较粗直、弹性好的大血管,穿刺时沉着冷静, 尽量一次成功,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扫描成功率。(2)熟练掌握高压注射器的使用: 护理人员应掌握好高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合理设定各项参数。(3)熟练掌握造影剂渗漏的处理:由于高压注射的压力大、速度快[4] 、患者年老体弱血管弹性差或者护理人员操作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造影剂渗漏。造影剂渗漏到血管外可直接刺激组织引起局部发生急性炎症改变[5] 。轻度渗漏可使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浸湿纱布外敷于肿胀部位, 并抬高患肢;较严重的渗漏, 在此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mg , 每日3次, 连用3日。(4) 熟练掌握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旦发现异常, 应立即停止注药和扫描, 作必要的处理。

总之,临床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T护理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责任心和警惕性,认真做好造影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鸣鹏. CT 检查技术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4.

[2] 廖友芝, 刘少欣, 高焕新. MR 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6, 21(1): 70- 71.

[3] 陆巧葱, 缪学勤, 梁美莲. 喜疗妥软膏治疗CT 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损伤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09, 7( 1) : 709.

[4] Lim JH . Cholangiocarcin om x m or phologic classif icat ion according to grow th pat tern an dimagin g f inding s. AJR , 2009,12: 218.

CT扫描技术 篇5

1 检查方法

1.1 腰椎CT检查方法

常规仰卧位, 为了减少脊柱正常弯曲采取双膝屈曲位, 扫描正、侧位。在侧位片上定扫描位置及角度, 对腰间盘层面连扫三层, 对椎体形态及密度有疑问要连续扫描, 以免漏诊。层厚、层距、椎体各为5mm, 椎间盘各为3mm。曝光条件电压120kv, 280mA。

1.2 腰椎MRI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 采用脊柱表面线圈将线圈中心对准髂骨嵴上2-4cm处, 先扫描冠状定位像, 选择脊柱清楚的图像拟定矢状位扫描, 然后在矢状位病变处定位, 作横轴位扫描。对于脊髓肿瘤除常规扫描方法外, 需区别肿瘤位于髓内、外必须作冠扫, 对疑为椎体肿瘤时做增强, 以显示病变的强化程度。

2 MRI、CT检查的优缺点

2.1 与CT相比MRI在腰椎扫描方面的优势

2.1.1 有较高的对比度, CT只有一个成像参数, 即X线吸收系数。

MRI至少有4个成像参数, 即T1、T2、N (H) 和流速f (V) 使软组织对比度明显高于CT。

2.1.2 组织学诊断的提高

MRI的信号强度是多种组织特征参数的可变函数, 它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基础较CT更广泛,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MRI信号强度与组织的驰豫时间氢质子密度, 血液或脑脊液流动, 化学移位及磁化率有关, 其中驰豫时间[1], 即T1和T2时间, 对图像对比起了重要作用。它是区分正常组织, 异常组织特性的主要诊断基础。

2.1.3 可做任意方位断层扫描

CT主要为横轴位, 冠状位, 而MRI扫描在病人体位不变的情况下, 可行横、矢、冠或斜位, 来显示病变范围。

2.1.4 无损伤的安全检查:

CT是高能量的X线对人体有辐射而MRI用射频 (RF) 波长数米[2], 从目前的科研结论与临床实践证明, 对人体无损伤。

2.2 与CT相比MRI在腰椎扫描方面的缺点

2.2.1 定位诊断

尽管MRI图像能反映组织学特征及某些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如对脊髓空间症, 脂肪瘤, 亚急性血肿等, 在定性诊断上很有帮助, 但对少数病变而言, 有一定困难。

2.2.2 运动伪影

MRI无骨伪影, 但患者自主呼吸运动所引起的伪影可导致检查的失败或图像质量下降, 对服用镇静剂后仍不安静的患者, 不能行MRI扫描。

2.2.3 椎体附件

MRI对骨皮质不敏感, 显示椎体及附件骨折不如CT。

2.2.4 禁忌症

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 装有心脏起搏器, 金属支架, 金属假肢, 假牙者不宜作MRI检查, 急危病员不能做MRI检查。

3 结论

(1) MRI具有多方位, 直接冠, 矢状位成像对脊髓, 椎管整体显示有优势。 (2) MRI可以多种成像方法同时使用, 可以显示脊髓变性, 肿瘤等其他方法无法显示的病变。 (3) MRI显示椎体及附件骨折不如CT, 但多方位成像可显示椎体变形移位及信号改变, 还能显示CT无法诊断的脊髓挫伤。 (4) MRI对椎管内的肿瘤不但定位准确, 且定性极为可靠。各种检查仪器均有优缺点, 腰椎病变如何选择CT、MRI检查, 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 合理选择以提高病变检出率, 提高诊断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建东, 刘华.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10) :345.

CT扫描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6例, 女14例, 年龄44~84岁, 平均年龄 (69.6±8.4) 岁, 其中18例吸烟史>5年, 24例吸烟史>10年, 20例吸烟史>15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 嘱咐患者进行扫描前摘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线检查和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 飞利浦16排螺旋CT, 预设值为120 k V, 80 m A。从患者胸口进行扫描, 直到扫描到患者肺底。检查过后患者均进行手术, 进行切除治疗。对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肺癌肿块进行观察, 记录并统计患者检查出肺癌的时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Ⅰ期肺癌检出率为96.43% (27/28) 高于对照组71.43% (20/2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Ⅱ期肺癌检出率为89.47% (17/19) 低于对照组94.74% (18/19)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Ⅲ~Ⅳ期肺癌检出率为52.17% (12/23) 低于对照组73.91% (17/23) , 差异有统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已成为男性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吸烟、电离辐射、以往肺部慢性感染、家族遗传因素、大气污染等, 研究证明, 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 此外, 吸烟不仅直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 还对周围人群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导致被动吸烟者肺癌患病率明显增加。另外城市市民的肺癌发病率均高于农村, 研究数据表明这种显效可能与城市中的大气污染和烟尘中的致癌物质有关。因此, 降低肺癌的发生率, 应减少吸烟, 并且加强城市卫生工作。肺癌的症状主要分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及浸润和转移症状, 在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早期患者胸部仅会出现异常的状况, 主要表现是疼痛和胸闷等, 一些患者会出现隐隐的疼痛感, 且持续时间不长, 另外还有痰血、咳嗽、低烧, 病情严重的还会伴有高烧。早期主要靠患者体检等方面检测出来, 但患者通过X线胸片检查出来的时候, 大部分都为中晚期, 肺癌已通过血行、淋巴道或直接转移[4], 治疗起来更加复杂。对肺癌患者来说, 及早发现、诊断、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可靠的途径。临床中常用X线胸片检查患者是否患有肺癌, 但由于X线胸片上, 肺组织与心脏及膈肌部分有重叠, 会造成遗漏、漏查。而低剂量螺旋CT是基于能够检测到肺部小结节的扫描范围和放射浓度的CT检查技术[5]。常规CT检查辐射较高, 而低剂量螺旋CT是通过降低管电流和管电压, 其扫描速度快, 且剂量低, 检出率高, 且辐射显著低于常规CT。

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中Ⅰ期肺癌检出率为96.43% (27/28) 高于对照组71.43% (20/2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Ⅱ期肺癌检出率为89.47% (17/19) 低于对照组94.74% (18/19)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Ⅲ~Ⅳ期肺癌检出率为52.17% (12/23) 低于对照组73.91% (17/23) , 差异有统学意义 (P<0.05) 。表明在早期肺癌中, 低剂量螺旋CT技术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在晚期肺癌中, X线胸片检出率显著高于低剂量螺旋CT技术。

综上所述,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早期肺癌, 能够及早诊断、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肺癌患者 (经术后病理证实) , 行X线胸片检查 (对照组) 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 (观察组) , 比较经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Ⅰ期肺癌检出率为96.43% (27/28) 高于对照组71.43% (20/2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Ⅱ期肺癌检出率为89.47% (17/19) 低于对照组94.74% (18/19)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ⅢⅣ期肺癌检出率为52.17% (12/23) 低于对照组73.91% (17/23) , 差异有统学意义 (P<0.05) 。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准确的检查早期肺癌, 能够使患者及早诊断、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但在检查晚期肺癌中, 检出率低于X线胸片。

关键词:早期肺癌,X线胸片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出率

参考文献

[1]诸葛雪朋, 刘于威, 孟庆江.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研究.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3) :13-14.

[2]向东生, 陈林, 徐晶晶, 等.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 2014, 7 (6) :45-46.

[3]胡辅裕.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社区医学杂志, 2014, 12 (7) :6-7.

[4]李飞飞, 金彪, 邹明.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 (11) :761-764.

CT扫描技术 篇7

1 CT扫描驱替实验方法

1.1 实验设计

选择杏北A区一口取心井的两块岩心样品(表1),从两块样品的物性参数来看,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差别但差别不大,近似可看做平行样。

首先对两块样品测其孔隙度的分布,用来判断岩心的均质程度。对第一块样品进行注水驱替,当注水无法驱出油时再注聚合物。注聚合物达到0.94 PV时(杏北A区现场的整体注聚量),开始后续水驱,后续水驱直到采不出油来实验停止。对第二块样品同样先进行水驱,水驱至效率不明显时进行聚驱。注聚合物达到0.94 PV时,开始后续水驱,后续水驱直到采不出油来,然后再注聚,到再次注聚对提高采出程度不明显时,再注水,直至采不出油来时,实验停止。

1.2 实验仪器与条件

通过CT对岩心进行扫描成像,精细描述岩石的孔隙特征,可视化再现岩石的内部结构;通过X射线衰减系数(即CT值),可计算得到岩石非均质性、孔隙度以及流体饱和度的信息;并且对驱替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还可以深刻了解采油机理、监测流体分散与窜流特性、认识聚合物驱对提高波及面积影响和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等[9,10]。

1.2.1 CT扫描岩石的基本原理

CT机内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束从多个方向沿着物体选定的断面进行照射,通过测定透过的X射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面单位体积的吸收系数,这些吸收系数可构成不同的数字矩阵;通过机内高速计算机进行数模转换,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拍成照片,重建的图像还能够给出每一个像素X射线衰减系数,通常用CT值表示。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CT值,从而可以对岩心不同流体的饱和度进行识别[10]。

1.2.2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基于CT扫描的岩心驱替系统。该测试系统能对驱替过程进行实时CT扫描,可全过程采集进、出口压力,从而获得全程流体饱和度数据。

计算机X光断面扫描(CT)系统使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 8层螺旋CT(医用CT,图1),为得到比较全面的岩心信息,实验采用了单层扫描方式。其他仪器条件包括: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00 m A,扫描层厚2.5 mm,扫描层间隔10 mm,探测器牌数4排,扫描时间0.5 s/3 600,图像重建时间0.167 s(512×512矩阵)。

驱替系统使用Quizix SP—5000高压计量泵,最大注入压力可达68.97 MPa(10 000 psi),最大流速为15 mL/min饱和水过程使用恒速模式,驱替速度0.1 mL/min;驱替实验过程采用恒速模式,流速0.2 mL/min。

ISCO泵作为围压系统,围压1 450 psi。实验温度65℃。

1.3 实验过程

(1)实验前期准备(测岩样孔渗、岩样夹持器内外干扫、岩样抽真空并用模拟地层水饱和);

(2)将完全饱和模拟地层水的岩样分别在夹持器内外扫描,扫描条件同上;

(3)以(0.1~1.0)m L/min的流速用白油驱替造束缚水,驱替结束后以相同扫描条件扫描白油束缚水状态下夹持器内岩样;

(4)以(0.1~1.0)m L/min的流速用原油驱替白油,驱替倍数大于20 PV;

(5)以0.2 mL/min的流速用模拟地层水水驱,并分别在不同时刻加密CT进行扫描,样品q1-2在驱至含水99.4%且驱替倍数大于2 PV停止水驱,样品q3在水驱效果不明显时即刻停止水驱;

(6)以相同的流速注入0.94 PV聚合物,分别在不同时间间隔进行扫描,之后以相同流速转入后续水驱,分别在不同时刻进行扫描,对样品q1-2驱替至不再出油时结束实验。

(7)对q3号样品,以相同的流速再次注入0.94 PV聚合物,分别在不同时间间隔进行扫描,之后转入再次后续水驱,分别在不同时刻进行扫描,驱替至不再出油时结束实验。

2 孔隙度的非均质性测定

对两块干岩心的孔隙度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岩心样品q1-2和样品q3中的每个断面的CT值变化不大,由计算得到的孔隙度轴向分布可见(图2、图3),岩心样品q1-2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28.4%到29.2%,岩心样品q3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29%到29.5%。所以两块样品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相近,说明这两块岩心孔隙度分布均匀,均质性较好。

3 水驱、聚驱和后续水驱过程分析

从两块岩心的不同驱替过程采出程度变化表中可以看出(表2),岩心样品q1-2和q3的第一阶段水驱采出程度分别为36.19%及33.28%;经计算,两块岩心聚驱阶段采出程度分别提高了2.25%和2.46%;岩心样品q1-2和q3在后续水驱阶段分别提高采出程度12.71%及15.61%。

注:EOR为采出程度

下面对不同的驱替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由上文两块样品的参数统计中认为两块样品为平行样,所以每一个阶段相似过程用一块样品为例进行说明。

3.1 水驱过程分析

在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流体会受到黏滞力、毛细管力、驱替压力三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流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由这三种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所决定。

对于岩心样品q1-2,从水驱过程含油饱和度沿程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图4),水驱过程有明显的水驱前缘,但由于岩心均质性较好,注水推进很快。在注水达到0.23 PV时,出口端见水。见水后继续注水仍有剩余油产出,但随着注水量的加大,驱替出的剩余油量减小。所以样品q3在水突破后提前开始注聚合物,这也是样品q3在水驱阶段采出程度小于样品q2的原因。

从水驱过程剩余油CT扫描图中也可以看出(图5),由于岩心均质性较好,注水相对推进较为均匀,注入水进入模型后沿连通较好的大孔隙很快形成网状水线向模型出口不均匀的推进,没有明显的流水通道。水驱油特点表现为活塞式,但推进速度受流动阻力影响很大。

3.2 聚驱过程分析

聚驱过程中受束缚水状态下原油斑块状连续分布影响,同样无驱替前缘,不过,在聚驱过程含油饱和度沿程分布曲线的入口端可以明显看到,聚驱在水驱的基础上扩大了波及面积,使得一部分剩余油得到了动用,但提高幅度不大(图6)[11],采出程度提高在2%~2.5%。

聚驱后剩余油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加而相对减少。这是因为聚合物溶液在流经油藏孔隙盲端和喉道时,部分残余油成为可动油。随着聚合物注入量加大,溶液黏弹性增强,对盲端和喉道中的残余油驱替能力增加。

3.3 后续水驱过程分析

注入一定量的聚合物段塞之后再继续注水。其提高采出程度的主要机理是靠聚合物溶液的高黏性和聚合物大分子的滞留效应来改善流度比、提高波及体积。

样品q1-2后续水驱过程岩心后端出现含油饱和度先升后降的现象(图7),这表明在驱替前缘存在“油墙”逐步富集并随之采出,结合聚驱结果建议减少注聚量,提前开始后续水驱。

3.4 再次注聚、注水驱替

样品经历水驱、聚驱和后续水驱后,如果再注聚,然后再注水,能否更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对样品q3在经历水驱、聚驱和后续水驱采不出油后再注聚,再注水。

岩心样品q3再注聚,再注水后含油饱和度变化很小,几乎无效果(图8),分析原因是第一次注聚合物为0.94 PV,量已经很大,可以尝试减小第一次注聚的量,多次注聚,多次注水的开发效果。

4 各阶段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

4.1 初始水驱和聚驱的比较

从初始水驱结束和聚驱结束后的含油饱和度的分布情况来看(图9),聚驱后含油饱和度大于35%的区域所占的比例略有降低了,而含油饱和度小于35%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升高了,说明聚驱主要的效果是扩大了波及体积,将水驱后未波及到的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区域的油驱出,达到提高采出程度的效果[10]。

4.2 聚驱和后续水驱的比较

从聚驱结束和后续水驱结束时的含油饱和度的分布情况来看,聚驱后含油饱和度大于35%的区域所占的比例降低,而含油饱和度小于35%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同样也升高了(图10),说明后续水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出程度[12]。但是两条曲线的分散程度较初始水驱和聚驱后的两条曲线分散程度高,即:后续水驱在聚驱基础上提高的采出程度较聚驱在初始水驱基础上提高的采出程度高。

5 结论

1)微观驱替实验表明:水驱初期不同的注入量对剩余油的形成及分布影响很大。但随着注入量的增加,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沿优势通道突破,再继续注水对剩余油的采出贡献不大。

2)聚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波及体积,能动用一部分水驱无法波及的剩余油,但聚合物也有局限性,聚驱结束后仍有一部分剩余油无法采出。

3)聚合物驱后再进行注水开发是一种能提高采出程度的有效的开采方式。

4)水驱、聚驱及后续水驱之后再进行注聚和注水开发效果不大。

摘要:利用CT扫描技术对岩心内部孔隙度的空间分布测定,可识别岩心的非均质性特征。不同驱替液在微观介质中渗流分布图像的重建,直观地得到了岩心不同断面不同时刻的渗流分布特征。通过对每一驱替阶段岩心含油饱和度值的计算,得到微观剩余油在微观介质中的三维分布及含油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从而实现岩心驱替过程中渗透规律的描述及含油饱和度的可视化和定量表征。

关键词:CT扫描,微观剩余油,驱替过程,渗流,含油饱和度

参考文献

[1] 李中锋,何顺利,杨文新,等.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及残余油分布分形特征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 (03):67—71Li Zhongfeng,He Shunli,Yang Wenxin,et al.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water driving by micro-model and fractal features of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2006;30(03):67—71

[2] 李洁,谭艳宜.用岩心磨片荧光分析研究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以大庆油田葡Ⅰ组为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06):64—66,85LI Jie,TAN Yanyi.Reserch on microscopic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 by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polished core section:taking Pu I member in Daqing oil field as example.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04;11(06):64—66,85

[3] 孔令荣,曲志浩,万发宝,等.砂岩微观孔隙模型两相驱替实验.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04):79—85,103Kong Lingrong,Qu Zhihao,Wan Fabao,et al.Experiments of two fluid phase displacement in sandtone micromodels.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1;(04):79—85,103

[4] 苏娜,黄健全,韩国辉,等.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断块油气田,2007;14(06):50—51,92Su Na,Huang Jianquan,Han Guohui,et al.Microscopic water flood test and study on remaining oil forming mechanism.Fault-Block Oil&Gas Field,2007;14(06):50—51,92

[5] 徐守余,朱连章,王德军.微观剩余油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石油学报,2005;26(02):69—72Xu Shouyu,Zhe Lianzhang,Wang Dejun.Dynamic simulation and evolvement model for microscopic remaining oil.Acta Petrolei Sinica,2005;26(02):69—72

[6] 吕伟峰,秦积舜,吴康云,等.低渗岩石孔渗及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综述.特种油气藏,2011;18(03):1—6,135LüWeifeng,Qin Jishun,Wu Kangyun,et al.An overview of testing methods of poroperm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for low permeability rocks.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2011;18(03):1—6,135

[7] 高建,韩冬,王家禄,等.应用CT成像技术研究岩心水驱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9;30(02):269—271Gao Jian,Han Dong,Wang Jialu,et al.Application of CT scanning image technique to study of oil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in core displacement test.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9;30(02):269—271

[8] Nguyen.Q P,Rossen W R,Zitha P L J.Determination of gas trapping with foam using X-ray and effluent analysis.SPE 94764,2005

[9] 张顺康,陈月明,侯健,等.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的图像处理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01):10—12Zhang Sunkang,Chen Yueming,Hou Jian,et al.Image processing for CT microscopic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s.Daqing Petroleum Geology and Development,2007;(01):10—12

[10] 冷振鹏,吕伟峰,马德胜,等.利用CT技术研究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石油学报,2013;34(02):340—345Leng Zhenpeng,LüWeifeng,Ma Desheng,et al.Research of enhancing oil recovery mechanism of GAGD using CT scanning method.Acta Petrolei Sinica,2013;34(02):340—345

[11] 刘中云.临南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06):13—14,47—49Liu Zhongyun.A pore structure model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study for Linnan oil field.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0;27(06):13—14,47—49

CT扫描技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腹联合增强扫描的735例大肠癌患者, 其中男385例, 女350例, 平均年龄60岁。

1.2 材料

采用GE-hispeed双排螺旋CT, LF高压注射器, 100 m L欧乃派克造影剂。

1.3 方法

患者检查前2 h口服2%碘水500 m L, 临检查前再口服250 m L。先作全胸腹正位定位扫描, 然后对全腹进行平扫。平扫结束后调定位像, 增加全胸定位, 扫描顺序更改为先胸部后腹部, 进行增强扫描。胸部扫描参数120 k V, 50 m A, 0.8 s、pitch 1.5, 层厚10 mm, 间距10 mm, 重建方式chest。腹部扫描参数120 k V, 250 m A, 1 s, pitch 1.5, 层厚7 mm, 间距7 mm, 重建方式std+。造影剂注射延时15~20 s, 造影剂速率2~3 m L/s, 总量100 m L。

2 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 全部患者增强扫描胸部、纵隔、心脏大血管造影剂充盈良好。肝脏门静脉期门静脉增强明显, 肝脏显著增强, 肝内门静脉分支清晰可见。

3 讨论

3.1 本组检查特点

主要表现在省略胸部平扫, 一次注射增强剂获得胸腹部全部增强影像。因为我们所检查的都为临床明确诊断大肠癌的患者, CT检查的目的主要为临床提供大肠癌患者是否存在转移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CT扫描对大肠癌的转移 (主要为肝、肺、淋巴结等远处转移以及腹膜腔种植转移) 及复发能提供明确诊断, 增强扫描对肝内转移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亦较高, 准确性可达97%~100%[1]。大肠癌胸部转移多表现为肺内多发转移灶及纵隔淋巴结增大, 采用直接增强即可清楚区分纵隔肿大淋巴结和肺内转移肿块。肝脏转移性肿瘤病灶多属于少血管转移瘤, 以小而多为特点。其生长迅速, 表面血管丛具有肝动脉和门脉双重血供, 以前者为主, 肿瘤中心因血供不足而出现液化坏死, 动脉期表现不明显, 肝实质显示为多发充盈缺损区[2]。因此采用门脉期强化即可满足诊断需求。

综上所述, 减少胸部平扫和肝脏动脉期增强影像不影响大肠癌转移影像诊断价值。

3.2 造影剂血流分布对延时的支持

一次性肘静脉团注造影剂胸部大血管肺动脉强化在10 s左右, 升主动脉强化在18 s左右, 降主动脉流入在20 s左右, 肝脏门脉期强化在45 s左右。因此, 注射总量100 m L流速2~3 m L/s总时间30~50 s较适宜。我们采用平均20 s注射延时, 胸部扫描时间在平均20 s左右, 加上分区延时10 s, 肝脏门脉期延时正好在45~60 s左右, 达到延时效果。造影剂注射速率和延时具体数值根据个体身高, 体质差异可进行适当调整。

3.3 选择胸部直接增强低剂量扫描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正常肺实质CT值极低, 而肺内病变密度极高, 纵隔又有良好的脂肪对比, 因此使用低剂量扫描足以满足诊断需求, 达到降低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目的。目前对胸部低剂量CT扫描参数的选择没有统一, 国内报道最低使用10 m A[3], 但纵隔窗显示组织噪声较大, 密度分辨率下降, 肺内病灶内部均匀性差。我们采用50 m A低剂量CT胸部扫描, 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毫安量有待实践。

参考文献

[1]付传刚, 赵威.直肠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 2005, 13 (11) :680-682.

[2]周雪春, 王索宇.转移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分析[J].江西医药, 2006, 41 (6) :407-408.

CT扫描技术 篇9

【关键词】胆道梗阻;动态增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85-2

胆道梗阻病因复杂,包括结石、肿瘤及炎症,其诊断一直是医学影像学探讨的难点之一[1]。笔者收集本院自2005年1月—200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通过总结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CT对该组疾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3例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37~71岁,平均53.1岁。皮肤、巩膜黄染47例,右上腹痛、腹胀31例,发热2例。胰头癌19例,胆总管下段结石2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

1.2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MX 8000多层螺旋CT扫描仪及SGI后处理工作站MX VIEW软件。常规行上腹部CT平扫加3期动态增强扫描,自膈顶上方2cm扫描至肝下极。扫描参数:(1)常规扫描:电压120kV,电流150mA,螺旋时间0.75s,螺距1.25,扫描层厚6.5mm,重建层厚5mm,标准重建。(2)增强扫描:电压120kV,电流200mA,螺旋时间0.5s,螺距1.5,扫描层厚3.2mm,重建层厚1.3mm,标准重建。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剂量80~100ml,注射流率3.0ml/s。注射对比剂后分别延时27s、60s、90s,行3期扫描,所得图像均进行MPR、4D重建处理。

1.3梗阻水平的判断参照文献[2]胆道梗阻平面按3段划分:肝总管(CHD)及以上平面为第1段;CHD以下至胰上部为第2段;胰头部及以下为第3段。本组病例均为第3段。

1.4肝内胆管、肝外胆管扩张的诊断标准[3]肝外胆管直径>10mm时为扩张,6~10mm为可疑扩张。肝内胆管诊断依范围可分为3级:仅肝门附近胆管扩张者为轻度扩张;既有肝门又有外围胆管扩张者为中度扩张;肝门及外围均明显扩张者为重度扩张。依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分为:直径5mm为轻度,6~8mm为中度,9mm以上为重度。

2结果

本组病例中,(1)胰头癌19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等密度强化为主6例,稍低或低密度强化为主13例。胆胰管扩张12例,胆囊增大15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7例,胆总管下段突然狭窄截断10例。(2)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中度强化6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3例。13例均有胆囊增大、胆胰管扩张、胆总管下段突然狭窄截断,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0例。(3)胆总管下段结石21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胆胰管扩张16例,可疑扩张5例,胆囊增大8例,肝内胆管中度扩张呈“枯枝”征12例,胆总管下段均逐渐变细。

3讨论

3.1胰头癌CT表现(1)平扫:胰头部见等密度、低等混杂密度肿块影,最大者约80mm,最小者约10mm。(2)增强扫描:瘤体的CT强化程度均依赖于瘤体的血供情况,McNulty等[4]使用动态CT研究瘤体的增强,认为CT增强扫描可在活体反映瘤体的血供情况。多数学者认为胰头癌为乏血管肿瘤,强化程度低。本组结果以等密度强化为主6例,以稍低和低密度强化为主13例。胰腺癌CT强化程度高,反映瘤体内残存的胰腺组织多,提示恶性程度低;CT强化程度低,反映瘤体内残存的胰腺组织少,提示恶性程度高[5]。(3)肝内外胆管扩张:本组病例中,胆胰管扩张12例,胆总管下段突然狭窄截断10例,胆囊增大15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7例,中度扩张2例。

3.2十二指肠乳头癌CT表现十二指肠乳头癌指来源于十二指肠乳头部黏膜、壶腹内黏膜、主胰管和胆总管共同开口处的壁间黏膜上皮的癌瘤[6]。(1)平扫:胰腺钩突底部层面,十二指肠降段内侧肠壁向腔内突出软组织肿块,呈圆形、分叶状、菜花状,以圆形多见。密度多均匀,无钙化及囊变,边缘多清楚。肿块与十二指肠肠腔断面呈“双环”征,且内环相切。(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多呈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仍明显。本组病例中,以中度强化为多,中度强化6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3例。(3)肝内外胆管扩张:本组病例中,胆胰管均有扩张,胆囊均增大,胆总管下段均有突然狭窄截断,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0例,中度扩张3例。

3.3胆总管下段结石CT表现(1)平扫:胆总管下段见结节状高密度、等密度致密影,本组病例高密度16例,等密度4例,低密度1例。(2)增强扫描:均无强化。(3)肝内外胆管扩张:本组病例中,胆胰管扩张16例,可疑扩张5例,胆囊增大8例,胆总管下段均为逐渐变细,肝内胆管中度扩张呈“枯枝”征12例,轻度扩张8例,3例肝内胆管无扩张。壶腹癌与壶腹部软组织密度结石的鉴别,平扫壶腹癌与壶腹部软组织密度结石均为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很难鉴别。增强后,壶腹癌均有轻中度强化,结石无强化,故增强后均能明显鉴别。另外,肝内外胆管梗阻情况有助于鉴别,壶腹部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均呈轻-中度,而壶腹癌肝内外胆管扩张均呈中-重度。MPR、4D重建,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潘爱珍,陈焕伟,甘毅,等.多层螺旋CT经肝穿胆道造影及血管造影成像在胆道梗阻病变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12):1224.

[2] Lee MG,Lee HJ,Kim MH,et al.Extrahepatic biliary diseases:3D MR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compared,with,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Radiology,1997,202:663.

[3]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75.

[4]McNulty NJ,Francis IR,Platt JF,et al.Multi detector row helical CT of the pancreas:effect of contrasl enh anced multiphasic amaging on enhancement of the pancreas,peripancreatic vasculatureand pancreatic adenocarcinma.Radiology,2001,220:97.

[5]王中秋,陈英鑫,卢光明,等.胰腺癌的恶性度和其瘤体CT强化程度的对照分析[M].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10):920.

CT扫描技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拟诊断为肝脏肿瘤的64例患者,该研究均通过患者知情同意, 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肝区疼痛、不适、食欲不加、消瘦、面部发黄等症状。 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35~88岁,平均(58.3±6.3)岁。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取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 仪器选择东芝aquillon64排螺旋CT机,参数设定:电压12~150 k V, 距离5~10 mm。 在CT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12 h,并在检查前口服500 m L的泛影葡胺溶液。 嘱患者卧位为仰卧,扫描范围自膈肌-L3之间的部位,扫描时间为11~ 23 s。 待对患者扫描结束后,行连续横断面重建,层厚为5~10 mm,先平扫,再行增强延时扫描。 并给予患者80 m L的对比剂,应用高压注射剂行静脉注射,速度为2~3 m L/s。在给予患者注药后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时间分别是25~30 s、70~80 s、180~240 s,扫描完毕后,以5 mm薄层进行重建,并将图像传至工作站,之后进行多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n(%)],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CT增强延时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本组64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后61例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被误诊患者3例,诊断符合率为(61/64)95.31%;这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被误诊的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见表1。

2.2本组64例患者CT增强扫描技术分析

64例患者中,肝内转移瘤患者12例,其强化方式比较典型, 多数患者的图像呈现为门脉期边缘连续环状强化;肝囊肿的患者具有16例,通过CT增强扫描, 其图像显示动脉期强化呈现为点状, 肝血管瘤患者具有8例,其中,7例患者为典型,图像显示动脉期边缘强化呈现云絮状或结节状, 患者病灶部位根据时间的变化,强化持续存在,且具有向中央扩散的趋势,在延时期呈现为等密度状态;1患者不典型,强化方式多样。 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8例, 其中,16例患者为典型, 通过CT增强扫描,图像显示动脉期强化为一过性结节样,在延时期为低密度状态;2例患者强化显示不显著;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患者具有4例,3例患者强化比较典型,1例患者不显著,但依旧可以诊断。 肝囊肿患者具有16例,强化不典型,肝母细胞瘤的患者具有6例,在行CT增强扫描后,其图像显示强化方式与原发性肝癌十分相似。

3讨论

肝脏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 患病率比较高,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意义重大。 在临床上采取的手术后病理诊断,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且多数患者不予接受,因此,选择有效且安全的诊断方式是必要的[3,4]。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扫描技术是临床上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诊断价值也获得认可[5]。 CT增强扫描技术属于新型的诊断技术,该技术可以在门静脉期和肝动脉期进行全肝螺旋扫描, 也可以进行连续的扫描及数据容积采集,图像清晰,且速度快速。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一次性完成容积扫描和采样, 降低了漏诊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明确显示患者肝血管瘤的情况及肝血管的相关特征[6]。

CT增强延时扫描扫描范围比较广泛, 对兴趣区域可以进行全面的收集数据,进而提高诊断的几率[7]。 在本研究中, 采取CT增强延时扫描,64例患者中,61例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被误诊患者3例,诊断符合率为(61/64)95.31%;此结果说明,该技术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良好。 这与周仲辉[8]的研究中,通过对80例患者采取CT增强延时扫描后,其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4.57%的结果一致。 另外,采取CT增强延时扫描,由于图像比较清晰,且不同的疾病,其图像显示不同,对肝脏疾病可以进行更好的鉴别诊断,特异性比较好。 在本研究中,被误诊的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也表明,该技术的误诊率比较低,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是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

综上所述, 在进行鉴别诊断肝脏肿瘤时, 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临床价值良好,诊断率较高,且安全性好,无创,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

摘要:目的 探析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拟诊断为肝脏肿瘤的64例患者,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比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后61例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被误诊患者3例,诊断符合率为(61/64)95.31%;被误诊的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64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8例、肝囊肿16例、肝内转移瘤12例、肝母细胞瘤6例、肝血管瘤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例。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患者依从性好及痛苦少的优势,在鉴别诊断肝脏肿瘤时,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率较高,且安全性好,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肝脏肿瘤,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于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34-35.

[2]何敬,李国晖,杨燕,等.螺旋CT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75-76.

[3]王科星,李春霞.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探讨[J].当代医学,2014(16):3-5.

[4]刘军,于小平,夏喜斌,等.肝脏肿瘤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4(10):80-82.

[5]陈圣敏,林嘉瑜.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1):161-163,164.

[6]董利刚,胡春艾,夏平,等.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特点及鉴别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2):60-61,87.

[7]王翔,王涛,王小琴,等.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J].重庆医学,2013,42(7):749-751,754.

上一篇:穿刺过程论文下一篇:流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