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技术

2024-09-22

16层螺旋CT技术(精选8篇)

16层螺旋CT技术 篇1

目前,DSA仍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1,2,3,4,5,6,7,8,9],不仅由于DS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颅内正常及异常血管的能力,而且在于它能快速、独立地显示不同时相的脑血管影像,即动脉时相、脑实质时相及脑静脉时相。但是,DSA的有创性和高费用是其难以克服的缺点[4],为此,必须寻找替代DSA的检查方法。虽然CTA和MRA检查可以部分替代DSA诊断脑血管疾病[1,2,5,6,8],但已往的CTA均是同时显示颅内动脉和静脉影像,在某些区域造成动脉和静脉的重叠,影响颅内血管性病变细节的观察[3]。16层螺旋CT扫描机借助其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高的Z轴空间分辨力,有可能显示纯动脉期的影像,使得颅内血管性病变显示更加清晰和准确。本研究利用16层Aquilion多层螺旋CT扫描机行94次脑动脉MSCT成像的初步临床经验,以探讨多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1例行94次检查(其中13例术后复查),男55例,女26例,年龄10~81岁,平均46岁。因各种不同的原因行多层螺旋CTA检查,包括急性脑出血寻找病因43例、外院影像检查怀疑脑血管性疾病10例、多年前血管性病变术后复查6例、脑膜瘤15例,其它7例和住院期间术后复查13例。

1.2 影像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公司16层Aquilion多层螺旋CT扫描机,120kV,350mA,扫描层厚1mm,0.5s/圈,螺距15,矩阵512×512,横断面重建层厚1mm,重建层间距0.5mm或1mm。患者仰卧,扫描线为听眦线,起始扫描位置为外耳孔下缘,向上扫描至颅顶区。使用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注射,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必乐,300mgI/ml),注射速度为3.5ml/s或4ml/s,总剂量80~90ml,注射造影剂后18~19s开始全脑纯动脉期扫描。全脑扫描时间约为4.0~5.6s。3~5s后重复扫描一次(即动静脉混合期),扫描条件和参数同前。二期扫描获得的原始容积数据经计算机重建成横断面1mm图像,间隔0.5mm或1mm,再行脑血管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重建(V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

1.3 图像分析

获得的图像经二位有经验的CT室高级职称诊断医生在不知道临床病史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完全为全脑纯动脉期、半脑动脉期、动脉期偏早、动脉期偏迟及扫描失败,脑动脉显影是否能达到诊断要求。

评判的标准: 全脑纯动脉期指颅底区至颅顶部范围内脑动脉清晰显示,其边缘光滑,密度较为均匀,未见静脉及静脉窦显影;半脑动脉期指颅底至下矢状窦水平只有脑动脉显影,而以上层面静脉及静脉窦也见显示;动脉期偏早指颅内虽有动脉显示,但其密度偏低,边缘不光滑;动脉期扫描失败指颅底区起始层面动静脉同时显影或扫描太早未见或仅见少许动脉影像显示。同时比较纯动脉期与第二期(暂称为动静脉混合期)脑血管重建图像对显示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优缺点。

2 结果

本组81例94例次脑血管成像中,47例次达到全脑纯动脉期的要求,即从颅底区起始扫描点至颅顶部只有动脉系统显示,而脑实质内静脉及静脉窦均未见显影(图1~4)。27例于扫描起始部未见静脉显影,但于颅中部即可见显影的静脉和回流的静脉窦显示(图5)。11例于扫描起始位置即已出现颈内静脉显示。6例虽可见脑动脉显示但密度太淡,难以重建成有效的三维脑动脉影像(图6);另有3例完全未见血管增强,即完全失败。纯动脉期显示的脑动脉边缘光滑,显示末梢分支可达3-4级。47例纯动脉期40例有脑血管病变者,均可显示病变,达到诊断目的(图7)。第二期扫描同时显示全脑动脉和静脉,动脉与静脉重叠明显(图8),三维重建图像不利于病变的显示,动脉期显示的血管病变可以多角度自由旋转而不至于有太多的血管重叠,因此,病灶与动脉血管的关系判断更精确。

3 讨论

3.1 多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当今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带给影像学专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拓展了CT的临床应用范围,由于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和Z轴上空间分辨力的大大提高,使得MSCTA在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上甚至可以与DSA相媲美[2,3,4,5,6,7,8]。由于脑动脉期与静脉期之间的循环差仅6~8s[3],16层之前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机难以做到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完全分离[3,4,5,6,7,8,9,10]。部分影响了颅内血管性病变的精确显示和观察。由于更快的扫描速度和球管旋转1周更大的可覆盖范围使得16层螺旋CT有可能达到全脑纯动脉期的显示。以人体颅底至颅顶部距离按15cm计算,扫描层厚1mm,球管旋转1周为0.5s,16层Aquilion多层螺旋CT扫描机覆盖全脑范围的扫描时间仅需约5s。如果根据CT平扫仅进行感兴趣区增强扫描和血管成像,所需扫描时间将更短,而脑动脉期与静脉期之间的循环差约为6~8s,这样,为全脑纯动脉期的CT血管成像技术可行性提供了硬件支持。当然,单纯靠机器的优越性能是不够的,因为要想获得预期的脑动脉时像,还需要优化许多技术参数,如注射造影剂的量、注射速度、造影剂注射后起动扫描时间的确定等,且患者的心率、心功能等循环状况将决定着造影剂由肘静脉至颅底区颈内动脉的循环时间,决定着扫描起动时间,即决定着全脑纯动脉期脑血管成像成败的关键。本组对94例次脑血管成像的患者进行了全脑纯动脉期血管成像技术的尝试,其中47例完成了预期的目的,虽然其成功率仅达50.0%,但可以认为16层多层螺旋CT扫描机可以达到全脑纯动脉期CTA成像的硬件技术要求,其成功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获取脑动脉MSCTA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

(1)起始扫描位置的选择: 本研究将外耳孔下缘确定为起始扫描位置,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扫描起始点,使得延迟扫描时间的确定有标准和可比性;二是颅内血管成像必须包括一部分颅外血管成份。(2)延迟扫描时间的确定是脑动脉MSCTA成败的关键: 本研究设定注射造影剂后18~19s起动扫描,为较适宜的延迟扫描时间。太早起动扫描,虽然有些病例可以显示颅内动脉,但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还不够,充盈不完整,密度不均匀,重建出的3DCTA达不到诊断要求(图6);而太迟起动扫描,动脉和静脉同时出现,重建出的3DCTA血管重叠明显,影响观察效果(图8)。(3)造影剂注射速度的选择: 3.5ml/s或4.0ml/s的注射速度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好操作,而且可以达到较好的血管显示,本组早期研究少数病例采用4.0ml/s的注射速度,大部分研究采用3.5ml/s注射速度。(4)其它影响因素:患者的心率和循环状况也是脑CTA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3.3 扫描失败病例原因分析

本组达不到诊断要求的有9例,其中3例开始扫描时颅底血管完全无造影剂充盈,分析原因,系患者心率缓慢所致(3例患者心率均低于55次/分),另外6例动脉显影太淡,其中5例为早期检查的患者,起动扫描时间偏早,另外1例为儿童患者,可能与造影剂用量及起动扫描时间选择不当有关。9例患者发现扫描太早或偏早后立即停止扫描,随即再次启动扫描,虽达不到全脑纯动脉期时相,但均完成脑血管成像,没有1例需要重做。

3.4 本组全脑纯动脉期CTA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本组全脑纯动脉期成功率仅为5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本组双期扫描采用基本相同的扫描启动时间,而不同患者的血液循环时间是不一致的,甚至有些差异还比较大,这可能是造成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机器配置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先设定扫描开始时目标血管的对比剂浓度的阈值,达到此阈值时机器自动启动扫描程序)或bolus技术(先预注射10~15ml对比剂,测定其在血管内循环的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扫描开始时间),应该可以提高成功率。(2)本组病例没有严格按照体重(公斤)计算造影剂的用量,而只根据其体格大小轻微调整使用造影剂的总量(80~90ml)。准确按照体重计算造影剂用量可能会提高成功率。(3)本组早期研究病例使用4.0ml/s的注射速度,而后大部分采用3.5ml/s注射速度,这也可能会影响其结果。采用相同的注射速度可能会避免这种误差。(4)不同技术员操作熟练程度不一,也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3.5 获取脑动脉MSCTA的临床意义

全脑纯动脉期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为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避免了因动静脉同时显示造成某些区域血管的重叠影响诊断的结果。全脑纯动脉期CTA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动脉性或静脉性血管畸形[10],对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更加容易和准确,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判断也更加精确,能更好地显示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特别是颅内动脉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可以任意旋转而不至于与静脉影像重叠。

脑动脉期成像与随后的重复扫描结合使用将更有利于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细节的显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为了清晰显示和准确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仅行颅脑纯动脉期血管成像是不够的,必须在动脉期后至少再扫描一次,结合两种扫描原始及重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更全面、完整、精确地显示颅内血管性病变或非血管性病变的血供及引流静脉的细节和全貌。相信,随着多期脑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将提升多层螺旋脑CTA的诊断水平和应用范畴,向完全替代有创性的DSA检查诊断脑血管性病变的目标继续迈进。

3.6 颅脑纯动脉期脑血管成像技术存在的问题

(1)纯动脉期成像的成功率还不高,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全脑纯动脉期成像的成功率仅为50.0%;(2)成像成功率和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延迟扫描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注射速度、患者心率、心输出量、循环状况、体重和身高等;(3)对扫描机器的性能要求高,理论上,仅16层以上的多层螺旋CT机才有可能完成此项检查。限制了此项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和应用;(4)全脑及双期扫描会增加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量,可能对患者造成潜在的损害。因此,做好重要部位的防护是必要的。

本组病例研究结果提示,16层螺旋CT扫描机可以在部分病例完成全脑纯动脉期脑血管成像。虽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技术尚有不少缺陷,成功率还不高,但相信随着多层螺旋CT软硬件的改进和成熟,尤其64层甚至256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以及研究的深入,全脑动脉期扫描所需时间将更短,其操作将更加容易,成功率将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会更大。

参考文献

[1]Wintermark M,Uske A,Chalaron M,et al.Multi-sli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a comparison with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Neuro-surg,2003,98(4):828

[2]Kadri S,Brunel H,Bourbotte G,et al.Can 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place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Neuroradial,2006,33(1):45

[3]李惠民,于红,肖湘生,等.颅内血管病变CTA综合评价.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2):97

[4]Willinsky RA,Taylor SM,TerBrugge K,et al.Neurologic complication of cerebral angiography:prospective analysis of2,899procedur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adiology,2003,227(4):227

[5]Van Gelder JM.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for detecting cere-bral aneurysms:implications of aneurysm size distribution for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likelihood ratios.Neurosurgery,2003,54(3):597

[6]Chappell ETMoure FC,Good MC.Comparis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a meta-analysis.Neurosurgery,2003,52(3):624

[7]Kangasniemi M,Makela T,Koskinen S,et al.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Neurosurgery,2004,54(2):336

[8]Jayaraman MV,Mayo-Smith WW,Tung GA,et al.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multi-detector row CTangiography compared with DSA.Radiology,2004,230(2):510

[9]Sanelli PC,Mifsud MJ,Stieg PE.Role of CT angiography in guiding management decision of newly diagnoses and residu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JR,2004,183(10):1123

[10]陈爽,张晓龙,冯晓源,等.CT血管造影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2):902

16层螺旋CT技术 篇2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16层螺旋CT技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来我院就诊的48例经手术后证实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7岁,年龄最小者29岁,平均年龄53.6岁;患者中有29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18年不等,平均病程6.3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在手术治疗前分别采用传统CT和16层螺旋CT技术对抽样中的48例临床患者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16层螺旋CT技术对该类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技术,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由于诊断为无创诊断,因此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该项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16层螺旋CT技术是一种可以对患者的血管壁是否存在钙化现象进行准确判断的检查方法,并可以同时岁患者的颈椎骨质是否发生增生,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等进行具体显示[2]。 (2) CTA技术作为临床上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可以对患者椎动脉的全貌进行直观立体地显示,可对患者血管的粗细形态,走行出现异常及扭曲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显示。可应用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多角度、多平面重建观察。相对于DSA检查技术而言,其风险及痛苦性都比较小,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起来比较容易[3]。 (3) 椎动脉CTA检查易受到骨骼组织的遮挡,使扫描出现伪影;在应用VRT后处理技术时受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比较大。但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检查手段,CTA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对患者椎动脉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的方法,且诊断价值比较高[4]。

总而言之,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技术对患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且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会有任何不适感,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常规方法。

摘要:目的 对采用16层螺旋CT技术对椎动脉血管进行观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48例经手术后证实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在手术治疗前分别采用传统CT和16层螺旋CT技术对其进行诊断, 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 16层螺旋CT技术对该类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技术,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由于诊断为无创诊断, 因此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结论 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技术对患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 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 且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会有任何不适感, 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16层,螺旋CT,椎动脉血管成像

参考文献

[1]李惠民, 于红.颅内血管病变CTA综合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2 (12) :297-298.

[2]茹选良, 陈天国, 郝毅, 等.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3 (14) :224-225.

[3]吴良浩, 葛焕祥.容积重建术和表面成像技术在椎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8, 17 (26) :535-536.

16层螺旋CT技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前颅窝多发性骨折病例125例, 经薄层三维重建显示筛板骨折65例, 其中男45例, 女20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2岁, 其中车祸病人52例, 钝击伤病人13例,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症:眶周、鼻根区软组织青紫、肿胀60例, 皮肤裂伤16例, 复视10例, 视力下降7例, 眼球运动障碍4例。

1.2 扫描方法

使用西门子SOMATOMEMTION螺旋CT机,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基线为听眶线,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筛板及眼眶区容积扫描, 层厚10mm, 再进行了1.5mm层厚的薄层二维重建, 范围、眶顶至硬腭, 将重建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了MPR及VRT显示, 经过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筛板及周围结构组织, 并应用切割技术结合临床要求, 随意调整角度, 使图像显示最佳。

2 结果

单发48例, 双侧多生20例, 凹陷27例, 合并眶内及鼻内损伤25例。骨折类型:线形骨折36例, 单发凹陷骨折28例, 多发凹陷骨折14例, 粉碎性骨折10例。MPR及VRT显示, 凹陷成角26例, 分离10例, 粉碎9例。并发症:其中并发眶内损伤16例, 鼻内损伤36例, 合并眶内直肌损伤8例, 鼻窦内积血25例, 游离骨片致视神经管区狭窄2例, 脑脊液鼻漏1例。

3 讨论

3.1 筛板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毗邻关系

筛骨位于鼻腔的上部、两眶之间, 部分嵌于额骨的筛切迹中, 右额状面上呈“巾”典型, 大致分3部: (1) 筛板是多孔水平板, 构成鼻腔顶, 向上垂直伸出骨板称鸡冠; (2) 垂直板参与骨性鼻中隔构成, 筛骨的气化由筛骨垂直板发展形成骨性鼻中隔气化; (3) 筛骨迷路位于筛骨垂直板的两侧, 其内侧有上下、下向上走行的薄骨片, 即上鼻甲和中鼻甲, 后方与蝶骨小翼相邻构成前颅窝的一部分, 筛窦是筛骨迷路内蜂窝状小房的总称, 眼眶内侧壁由筛骨上颌骨额窦、泪骨及蝶骨体构成, 其中大部分由筛骨组成, 其骨菲薄如纸, 受力后易裂开。

3.2 筛板骨折的CT表现及并发症

线形骨折的直接征象为纸板样骨质中断, 但无明显移位, 凹陷性骨折征象为骨质中断、塌陷、成角, 爆裂性骨折征象为筛板及筛窦骨质粉碎、分离、错位, 见多发游离碎骨片, 线形及轻度凹陷性骨折往往合并症较少, 重度凹陷性及爆裂性骨折往往合并并发症较多, 常见于鼻窦内积血、积气、眶内直肌损伤, 眶内血肿及眼球运动障碍、视力障碍, 若损伤脑膜, 可致脑脊液鼻漏。

3.3 骨折的部位、类型及并发症的关系

本组并发症46例, 占70%, 其中单发48例, 并发症占26%, 多发20例, 并发症占46%, 多发性骨折远比单发骨折合并并发症高, 单发线形骨折15例, 并发症2例, 占13%, 错位明陷性骨折16例, 并发症6例, 占35%, 粉碎性骨折14例, 并发症14例, 占87%, 因此骨折类型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骨折数越多, 程度越高, 并发症越多, 尤其以错位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明显。

3.4 16层螺旋CT的薄层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优势

16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骨质显示清晰及检查速度快的优势, 普通平扫后可行1.5mm的二维薄层重建, 细微骨折亦能清晰显示, 并利用强大的后处理技术, 进行多平面、任意角度的重建, 弥补了X线及常规CT的不足, 能从不同角度及方位显示骨折的直接及间接现象, 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筛板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125例前颅窝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了筛板区16层螺旋CT的二维薄层重建, 并进行MPR、VPT等多层面显示。结果显示筛板骨折65例, 其中典型骨折55例, 不典型骨折10例, 漏诊病例6例。结论16层螺旋CT薄层重建能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率, 以重建层厚为1.5mm的二维重建能明显提高筛板骨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使骨折更易检出, 而三维重建技术包括MPR、VRT等能更清晰的观察到骨折的移位情况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筛板骨折,薄层及三维重建,16层螺旋CT

参考文献

[1]张玉忠, 张雪林.筛骨解剖变异的CT评价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3 (31) :126.

[2]王正奎, 苟万明, 郭玉华.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 2 (3) :20~27.

16层螺旋CT技术 篇5

1 病例摘要

患者王×, 男性, 62岁。下腹坠痛1年加重1周。查体:右下腹轻压痛, 余 (-) 。为门诊就诊患者, 于2013年5月22日来我院放射科行腹部、盆腔CT检查。门诊诊断:腹痛待查。

2 检查方法

行常规腹部、盆腔CT检查前准备, 制定扫描计划。检查前禁食水6h, 腹部CT检查:在扫描前15~30min口服2%的碘对比剂500ml左右。盆腔CT检查:要求患者在检查前3h口服2%的碘对比剂500ml左右;待膀胱充盈时行盆腔CT常规扫描。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250mA, 平扫层厚7mm, 层间距7mm (后期进行层厚1mm、层间距1mm原始数据重建) 。扫描范围:腹部, 膈肌顶向下至髂前上棘;盆腔, 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髂前上棘水平。分两次 (腹部、盆腔) 完成扫描检查。

3 结果

3.1 CT平扫

见图1~3。图1示右肾床内无肾影, 局部被肠管组织占据, 两侧腰大肌正常。图2~3示盆腔入口平第5腰椎下缘水平见异位肾影, 轮廓规则, 开口指向正前方, 肾盂轻度扩张积水。左肾位置、形态未见异常;余 (-) 。

3.2 VR、MPR重建

见图4~6。VR、MPR重建显示:盆腔入口处正中偏右膀胱右上方见软组织影, 其密度、形态与左肾相同, 考虑为异位肾影, 轮廓规则, 开口指向正前方, 肾盂轻度扩张积水。

注:红蓝线相交处为异位肾中心。因未行CT增强及CTU检查, 输尿管及肾动静脉等结构显示欠佳。

4 讨论

4.1 异位肾

异位肾的形成, 多认为胚胎时期肾血管发育障碍, 阻碍了肾脏上升, 形成了异位肾, 可异位在盆腔、髂窝及下腹部。异位肾可以是获得性的, 如肾下垂;先天性异位肾是指肾上升过程中的停顿或过速。如一侧肾区找不到肾脏, 对侧肾又是正常大小, 应考虑有肾异位的存在, 此时应在下腹部、盆腔和对侧肾下方及同侧横膈附近寻找异位肾。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层厚薄, 能够进行真正的各向同性三维重建, 为临床诊断肾异位带来新的技术。

4.2 盆腔肾

胚胎发育过程中, 肾脏由原来的S2~S3平面逐渐上升到L2水平, 如胚胎期血管的遗留或血供障碍, 阻碍了肾脏按正常途径上升, 则会出现盆腔肾等低位肾。盆腔肾尸检中的发现率为1/2 000~1/3 000, 孤立盆腔肾为1/22 000, Dretle等报告盆腔肾的尸检率约为0.1%[1]。本病以男性为主, 无明显性别差异。患者多无临床症状, 常因包块就诊。可出现局部疼痛或合并症状, 如泌尿系感染、结石、积水等, 也可因异位肾本身压迫神经、血管、膀胱或肠道而产生相应症状, 如出现消化道症状, 甚至有将异位肾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的报道, 也有因误为腹部包块而行肿块切除的教训。对侧肾多正常, 但也有合并对侧肾先天性畸形者。5%~45%患者合并有生殖器畸形, 还可有骨和心脏畸形。CT上肾异位表现为一侧肾窝无肾影可见, 如盆腔肾功正常, 对侧肾无代偿性肥大。于盆腔内可见到异位的肾脏, 异位盆腔肾较正常肾为小, 可呈三角形、盘形、圆形或椭圆形, 肾盂肾盏可见, 肾轴常有不同程度的旋转异常, 肾门可位于各个方向, 以超前为多见, 输尿管过短, 增强CT扫描可见正常的肾皮质、髓质, 延迟扫描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有对比剂排出。如盆腔肾有结石、积水、肿瘤发生也可由CT诊断, 如采用直接冠状位CT扫描可明显减少CT扫描层数, 使患者在减少X线辐射剂量上和经济上均受益。盆腔肾主要需与腹部包块鉴别, 因盆腔肾仍具有一般肾结构的特点, 因此利用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容易。

4.3 罕见的异位肾

4.3.1 横过肾异位:

是一种少见的肾位置异常。1938年Wilmer统计的7 500例尸检中有1例[1]。它是指一侧肾脏由原来的一侧跨越中线, 移位到对侧, 而其输尿管仍位于远侧。临床上可无症状或因腹部包块就诊, 另外, 有症状者可高达40%~50%, 主要表现为腹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肾盂造影可确定诊断。CT表现为一侧肾窝无肾影, 对侧有两个肾脏, 冠状位扫描可更好地了解两肾是否有融合现象。

4.3.2 胸内肾:

:极少见, 是指部分或全部肾穿过横膈而进入后纵隔。胸内肾由于输尿管伸长变直, 引流良好, 不像肾下垂易引起感染及结石, 因此一般无症状, 多数在体检或其他原因做胸透和拍片时偶然发现, 经进一步检查或手术探查而确诊, 并且以后者为多。我科此例患者为门诊普通患者, 为明确诊断及了解异位肾内部结构及输尿管走形, 需进一步行CT增强、CTU检查。

4.4 技术方法研究

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 16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有明显的优势能满足临床应用。三维重建是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经计算机程序处理并重现出直立的立体图像。具体技术有表面遮盖显示 (SSD) 、最大密度投影 (MIP) 、最小密度投影 (MINP) 、仿真内镜技术 (VE) 、容积显示 (VR) 和射线总和投影 (RAYSUM) 及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等等。16层螺旋CT尿路平扫, 患者一次屏气, 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 可在6s内完成。获得图像主要进行MPR和CPR图像重建。而CPR重建可以以矢状位为参考像, 通过鼠标沿着尿路走形画线, 最后重建出全尿路图像。它能清楚显示尿路与周围组织、血管钙化、淋巴结等的关系。其缺点是尿路无扩张者成像多不理想, 一般多见于尿路中下段, 但对诊断影响不大。

周慧[2]等研究表明, MSCTU (尿路造影) 按检查顺序可获得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图像以及泌尿系肿块性病变的增强情况, 在显示3个器官的内部结构及周边的器官和组织的同时, 通过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肾、输尿管、膀胱的全貌, 一次检查达到多种目的, 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信息, 达到更为准确的诊断。MSCTU为临床明确病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 运用传统X线检查显示肾位置反常有一定的限度, 特别是当异位肾功能异常时, 因此文献中对肾异位实行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或错误的将其切除的报道并不罕见。CT、MRI可确立肾异位的诊断、类别及有无并发症, 并容易与其他的胸腹腔包块鉴别, 是确诊盆腔肾、横过肾异位、胸内肾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对于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CT、MRI检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参考文献

[1]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19-730.

16层螺旋CT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4例颌面骨骨折患者, 其中男27 例, 女7例。年龄9~65 岁, 平均40.8 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 砸伤8例, 坠落伤5 例, 撞伤3例, 其他原因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张口困难等。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Emotion16螺旋CT机进行仰卧位轴位扫描。扫描参数:层厚1mm, 层距1mm, 电压140kV, 电流120mA, 螺距为1.35∶1, 无间隔连续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自眶上缘3cm 至下颌骨下缘3cm, 扫描结束后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及表面遮盖法显示 (SSD) 等技术后处理分析。多平面重组以软组织窗及骨窗分别进行观察, 并且进行任意方位成像, 存储相应病变成像最好的图像, 重建厚度3mm;表面阴影显示阈值下限在150~250HU, 选取切割功能切除多余的部分组织, 根据病灶的显示效果任意旋转角度选择最佳的图像存储。

2 结果

34例患者经螺旋CT 扫描轴位图像共发现46处骨折, 螺旋CT扫描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可发现54处骨折, 遗漏8处, 漏诊率14.81%。螺旋三维CT 重建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颌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准确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折块移位方向、立体距离。34例中单发骨折7例, 多发骨折27例;上颌骨骨折14例, 下颌骨骨折20例。下颌骨骨折的病例中3例共7处诊断有或伴有髁状突骨折, 其中有2例先经下颌侧位片及二维CT未能确诊, 经过旋转角度观察, 证实为脱帽并向内侧移位, 并因髁状突无明显移位, 外科医生采取了保守治疗。

3 讨论

颌面部骨质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 面颅形成脸部基本轮廓, 并参与构成口、鼻和眼眶[2]。颌面部外伤如撞伤等外伤, 常会引发颌面部骨多部位、多形态骨折。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增高, 颌面骨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3]。

普通X 线片无法准确地显示骨折的数量、移位情况以及骨折的位置, 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普通轴位CT图像虽然无颌面结构的重叠, 对病变的显示有显著提高, 但缺乏立体、直观影像, 对一些平行于扫描层面的骨折仍有遗漏。

本组比较横断位、MPR 资料, 34例54处骨折, 轴位显示46处, 遗漏8处, 漏诊率16.25%, 经分析多为水平方向走行骨折线, 且为多部位复杂骨折病例。MPR 重建技术包括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和任意曲面的图像重建, 具有二维横断位图像同样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其技术参数通过调节窗宽、窗位相互切换软组织窗和骨窗, 在显示骨质病变情况同时, 还可清晰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损害情况, 如周围软组织增厚、肿胀、积气、积血或软组织的开放性损伤等。但是二维CT为平面图像只能显示某层面的骨质损伤情况, 临床医师运用二维CT 平片诊断会存在误差, 难以建立三维空间思维, 对病变可能产生一些偏差, 而影响治疗方案的确定。本组MPR图像显示全部骨折, 诊断准确率100%, 无一例漏诊。

综上所述, 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创伤的诊断具有以下优点:扫描时间短, 成像更快, 范围更大;层面更薄、图像质量高;轴位、矢状、冠状以及三维立体显示骨折或脱位情况。对骨折和脱位的发现、定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尤其是颌面骨等不规则骨骨折和脱位,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了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进行MPR及SSD三维重建的34例颌面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34例患者经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共发现46处骨折, 螺旋CT扫描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可发现54处骨折, 遗漏8处, 漏诊率14.81%。结论 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时间短, 成像更快, 层面更薄, 对骨折和脱位的发现、定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颌面骨,骨折

参考文献

[1]慕红文, 杨晓滨, 张宁, 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骨骨折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08, 12 (9) :829-830.

[2]王保平, 冯熠, 段燕东.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4, 5 (1) :10-13.

16层螺旋CT技术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148例患者中,军队患者679例(军官89例,士兵590例),地方患者1 469例;男1 521例,女627例;年龄2~95岁,平均年龄35.5岁。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训练伤524例,车祸伤835例,高空坠落伤456例,重物砸伤333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关节畸形;颅骨骨折合并脑组织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高压症状等。

1.2 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 Brightspeed Elite16层螺旋CT扫描仪,行横断面螺旋扫描。扫描参数:准直层厚3~10 mm,层间隔3~10 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0.625~1.25 mm,层间隔0.5 mm;电压120 kV,电流150~300 mA。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

所有图像均由一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后处理。原始横断面图像经ADW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所有病例行MPR,从不同平面、角度观察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在VR重建过程中采用切割、溶骨、选择合适阈值等方法,根据需要在X、Y、Z轴上旋转,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显示病变部位及其与邻近的结构关系,以最佳显示骨折及脱位全貌。

2 结果

2 148例患者共2 859个部位,其中骨折2 175个,脱位684个,具体见表1。重建图像中,所有病例可任意方向、角度行MPR,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内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特别在139例椎体骨折及247例下肢关节(136例髋关节、75例膝关节、36例踝关节)中,可清楚显示内部骨折片之间的间距、骨折片向椎管内及关节腔移位的程度及周围软组织的挫伤情况。2 834例三维图像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脱位的立体形态、程度,整体显示了骨折片的大小、数目、移位的程度及骨折线的走行、范围、累及关节的情况(见图1~4)。但有10例肋骨及15例鼻骨裂隙骨折三维图像不能完全明确,需结合MPR图像后确诊。所有病例根据重建图像提供的信息选择了合适的治疗方案,对2 358个部位进行手术治疗,501个部位进行保守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3.1 MPR、VR在骨骼创伤中的地位及原理

和平年代军队伤病员主要来自平时的训练、实弹演练以及外出时的交通事故。地方伤病员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以及建筑工地的增多,交通事故与各种物体所致的骨骼损伤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患者入院后一般仅做常规X线检查,在对细微骨折及复杂解剖结构关节的骨折检查中,漏诊及诊断不明确时有发生。16层螺旋CT能够超高速完成大范围的容积扫描,且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骨骼创伤的影像诊断中具有极大优势,能立体、多角度显示骨骼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很好地弥补了常规X线检查存在的不足。MSCT两维和三维重建技术是在工作站上应用计算机软件对螺旋扫描所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二维和直观三维立体图像,常用的重建方法有MPR、VR等[1]。MPR是根据需要在横断面上任意划直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层面重组,获得该直线断面的二维重建图像,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位面图像。VR是利用螺旋扫描获得的全部容积数据,根据每个体素的CT值与其表面特征,对成像容积内所有体素均赋予不同颜色和透明度。

3.2 MPR、VR二者的优缺点及相结合后的优点

(1)MPR可以对损伤部位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可清楚显示关节内复杂解剖关系、骨折的范围、移位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为临床判断伤情,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对重症患者进行颅脑和五官检查时可直接替代冠状位扫描图像,减少患者的痛苦。有4例颞颌关节骨折患者同时伴有颈椎骨折,头不能过度后仰,轴位扫描后重建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颞颌关节关系、骨折情况。但MPR仍是二维信息,不能直观、完整地显示骨折片的大小、整体移位、旋转的情况等信息。(2)三维图像立体感强,表面解剖关系清晰,通过旋转和切割技术能够多方位显示骨折及脱位,清楚显示骨折片的大小、形态以及移位、旋转的情况,有利于病灶的定位和范围判断。特别是在解剖结构复杂的153例髋关节中,由于解剖结构的重叠,X线平片很难显示关节腔内及髋臼前后的情况,而三维图像可清楚显示髋臼前后柱、臼顶的骨折及关节腔内的碎骨片;三维图像可以清楚显示撕脱面,对于判断骨折片来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有8例髋臼后缘撕脱性骨折,DR片只能显示髋臼后缘处见高密度重叠影,三维图像则清楚显示为骨折片并可发现髋臼后缘片状缺损影。对内固定术后复查的患者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去除金属伪影[2],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也能单独重建内固定物,观察内固定物情况,这是其他影像检查手段所不能比拟的(X线内固定物与骨组织有重叠会影响观察,核磁共振对金属禁忌)。但三维图像不能显示被观察物体内部结构形态,且对细微裂隙骨折观察不佳,其中对10例肋骨及15例鼻骨裂隙骨折不能完全确诊。(3)二者结合后,MPR图像解决了三维不能显示无移位的细小骨折线且不能观察软组织的问题,对病例中提及的10例肋骨及15例鼻骨裂隙骨折[3],将三维图像结合MPR图像后确诊;三维图像解决了MPR不能直观整体的显示骨折脱位的立体形态和周围结构的关系的问题。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手术者准确地判断伤情,能够在图像上进行手术模拟入路、演练,制定出更为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手术的效果及预后。

3.3 注意事项

(1)CT阈值的选择会影响观察效果。若阈值选择过高,在骨密度降低部位或骨质厚度较薄处会出现影像丢失,形成假孔或不规则裂隙;若阈值选择过低,会将骨边缘其他组织也包括在成像范围内,使观察图像边缘模糊,因此骨组织结构阈值的合理选择极为重要,一般认为150~200 HU为宜。(2)扫描层厚的选择。低档次的螺旋CT对层厚要求特别高,准直层厚要求控制在1~3 mm,超过5 mm会产生阶梯伪影。16层螺旋CT对层厚的要求相对有降低,但笔者认为应根据部位设置扫描层厚,为了减少球管损耗,对容易诊断的骨折扫描层厚可以适当增宽,如头颅、四肢非关节可采用5~10 mm准直层厚,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关节,准直层厚应尽量控制在3~5 mm。(3)三维重建费用较高,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不可完全取代X线平片及普通平扫,应根据需要选择。

综上所述,MS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三维图像具有更强的立体感,能够清楚显示骨骼的立体形态,容易为临床医师所接受。多种重建方法相结合有利于显示骨折和脱位,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促进预后,在平战时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4-97.

[2]柯楚群,何东伟,司德良,等.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251-252.

16层螺旋CT技术 篇8

关键词:16层螺旋CT,薄层技术,肺部病变,检出率

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于医学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 人们已经认识到X线检查中产生的放射线辐射量过大, 会损伤人体器官组织, 而且在诊断上也容易误诊, 不适用于各类检查,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具有能够弥补上述技术不足, 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诊断较为准确[1]。本次实验研究重点分析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和常规胸片的肺部病变检出率,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40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在40~88岁, 其中男80例, 女6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0例。两组患者都没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 患者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小, 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1.2.1 机器设备:

本次实验研究选用的机器设备如下:CT机采用飞利浦Philips MX 16 slice CT, 采用数字化的X线摄影系统, 主要是RED SPEED M, 选用Fuji Fujifilm FCR CAPSULA XL IR356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

1.2.2 检查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都要将颈胸部位上的金属饰物去掉, 让其采取仰卧位, 双手放在头顶, 身体接近中线, 连续性地扫描肺尖至横隔面, 采用薄层进行扫描, 薄层厚度为5 mm, 应该在患者深吸气之后屏气状态下开始扫描。处理扫描之后的图像, 处理图像时应该, 设置纵隔窗的宽度为250~350 HU, 窗位为30~50 HU;肺部窗宽应为1500~2000 HU, 窗位为-450~-600 HU, 如果发现有检查出病变的患者, 应该使用1.25 mm的薄层进行重建, 之后采用MPR对其进行2D或者是3D处理。对照组患者检查前, 也应该将颈胸部的金属饰物去掉, 患者采取立位, 一次曝光胶片;两组患者的CT扫描结果以及胸正侧位像都应该给予高级放射医师进行看片。

1.3 指标观察:

放射医师阅片时, 观察患者体内是否有肿块等占位性病变通过纵隔与肺部, 以及是否出现狭窄支气管或者阻塞等, 结核性病变存在与否也是应该考虑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视为有病变发生。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实验研究数据资料采用专业医学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 两组患者的肺部诊断结果与病变检出率数据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 P<0.05时, 组间比较差异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检出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肺部病变检出率为34.29% (24/70) , 对照组患者肺部病变检出率为11.43 (8/70) ,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检查方法比常规检查效果好,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肺部检查, 查出肺结核的有6例, 肺纤维化的有9例, 肺癌的有2例, 肺气肿的有7例, 患有肺部疾病一共24例, 对照组患者肺部查出肺纤维化3例, 肺结核3例, 肺癌2例, 肺部疾病检查出8例, 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多种优点的检查方法,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上, 具有快速、无创伤优点, 与传统的普通X射线相比, 具有较大优势, 对病变部位能够实施逐层分解, 对比较隐蔽部位诊断能力更好[2]。CT检查会产生剂量较大的放射线, 这种检查的费用也较高, 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低剂量的CT检查已经被应用在肺部检查过程中, 低剂量的CT检查分辨率较低, 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辐射量少, 同样也能起到较好的诊断目的, 与常规剂量的CT扫描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对于胸部体检完全是够的[3]。人体的肺组织是其内在气脏器, 肺组织内部有较为明显的对比度, 采用仪器进行检查肺部时, 肺组织分辨率不受任何影响, 患者的肺间质内部细微组织结构也不会出现大改变, 因此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在肺部检查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价值[4]。标准常规的胸部CT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较大, 而且有些患者病症较为特殊, 需要多次进行CT检查, 这些都会给医师与患者造成较大伤害[5]。使用低剂量薄层肺部检查时, 不能增大螺距, 防止出现病灶遗漏。本次实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经过肺部检查, 查出肺结核的有6例, 肺纤维化的有9例, 肺癌的有2例, 肺气肿的有7例, 患有肺部疾病一共24例, 肺部病变检出率为34.29% (24/70) ;对照组患者肺部查出肺纤维化3例, 肺结核3例, 肺癌2例, 肺部疾病检查出8例, 肺部病变检出率为11.43 (8/70) 。两组患者肺部检查病变检出率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采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检查肺部病变, 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胸片检出率, 而且是一种辐射损伤小的方法, 值得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宝权.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技术与常规胸片对肺部病变检出率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 (2) :89-90.

[2]Huang Minqiang.16 (CT) with low dose thin layer lung examination and conventional chest radiography[J].Hebei Med, 2014, 20 (11) :1838-1840.

[3]谢峥, 韦炳能, 黄庆宁, 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 2012, 27 (3) :301-304.

[4]陈丽英.肺良恶性结节或肿块CT灌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4) :18-21.

上一篇:中医健康干预下一篇:复杂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