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干预

2024-09-22

中医健康干预(共7篇)

中医健康干预 篇1

2011年, 笔者通过文献水平调研、专家咨询、社区实验观察等途径, 对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 并梳理为10种类型, 从而提出了中医“治未病十分法”分类方法 (简称“十分法”) [1]。经过两年社区实践应用, 笔者对中医“治未病”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 并提出更有助于社区整合应用的中医“治未病五分新法” (简称“五分新法”) 。

1 中医“治未病”分类法的提出与“十分法”的形成

1.1 中医“治未病”方法梳理与“十分法”提出

自国家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 “治未病”影响不断扩大。但是, 笔者在诊疗实践中也发现了中医“治未病”中存在的诸多“乱象”, 主要表现在众多的“治未病”方法缺乏统一管理, 使得这些方法散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 有的地方甚至把“治未病”当做一只“万能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以至于出现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 笔者于2011年对名目繁多的“治未病”方法作了细致的梳理, 将看上去林林总总显得杂乱无章的“治未病”方法归结为10种类型, 这就是中医“治未病”“十分法”的由来。

1.2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概述

第一类是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在“治未病”中的应用。中医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治疗法则, 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明目”、“健脾利湿”等等, 这些治法与中医“治未病”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作为“治未病”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2]。

第二类是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灸推拿技术, 是中医药宝库中的奇葩, 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3]。

第三类是中医敷贴疗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敷贴疗法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防治方法, 很好地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4]。

第四类是中医体质辨病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根据中医理论, 可以把亚健康分为9种类型, 根据亚健康病人体质的类型施以不同的中医治法[5]。

第五类是食疗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根据体质的特点以及食物治疗学的理论, 恰当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防治疾病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6]。

第六类是中医养生摄生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即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序, 做出相应的身心调整, 其内容包括顺时摄身和顺时摄心[7]。

第七类是中华武术健身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武术历来在养生健体、祛病防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治未病”中又独树一帜[8]。

第八类是膏方在“治未病”中的应用。膏方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既辩证, 又辩体质;可纠偏却病, 适用范围较广;药力缓和, 稳定而持久[9]。

第九类是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结合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治未病”的相结合, 是“治未病”现代化的一条创新性途径。如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促进“治未病”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施, 现代护理学与“治未病”的结合等[10]。

第十类是“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中医“治未病”三种境界之一是“瘥后防复”, 即“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病等疾病的康复[11]。

1.3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推出后的反应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于2011年发表后,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医“治未病”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一项工作, 对中医“治未病”的社区应用起到指导作用;对中医“治未病”进行初步分类,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行业内对中医“治未病”的一些模糊认识, 并具有学术意义。

2 对中医“治未病”分类的再认识与“五分新法”

2.1 对“十分法”的再认识

笔者经过2年来对“十分法”在社区的应用, 发现此法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分类过细;二是单一无法满足要求;三是顾此失彼影响效果;四是无法形成融会贯通。

2.2 中医“治未病五分新法”概述”

“五分新法”是对原“十分法”进行进一步梳理、归纳, 通过将理论、方法和类型上相近的类别“合并同类项”, 并保留部分相对独立成类的方法形成。

第一类为“传统治法与方剂”。这一类主要体现“治未病”的传统方法和传统方剂的传承和应用。

第二类为“经络学说与针推敷贴”。这一类主要体现在中医经络学说基础上, 与经络有关的“治未病”方法的系统应用, 即运用者可单用一种方法, 亦可几种方法同时应用。

第三类为体质辨识与养生。这一类将原“十分法”中的中医体质辨识、食疗、中医养生摄生、武术健身和膏方五类合并为一类, 体现了具有相似预防保健功能及理论基础的“治未病”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四类为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这一类体现了“治未病”领域的中西医结合, 以及“治未病”方法的创新应用。

第五类为“治未病”的康复方法。这一类主要体现“治未病”的“瘥后防复”理念, 以及对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方法的开发应用。

2.3“五分新法”的预期效果

“五分新法”较之“十分法”, 在分类名目上更为简明, 各种类别的区分更为合理, 既有利于技术方法和学科上的专业分科、专科特色体现和命名, 也更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易被学术界所接受;同时, 对中医“治未病”文献归类和档案管理也提供了一套简约易行的方法。

3“五分新法”的应用策略

3.1 管理层的认同评价和有效干预

中医“治未病”的分类工作应引起中医药主管部门的关注, 特别是其中负责“治未病”领域的部门, 应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五分新法”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评估, 以专业学术的角度提出意见, 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意见进行有效干预。

3.2 社区层的有效应用和群体观察

欢迎有兴趣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共同参与“五分新法”的应用探索, 并在为社区居民服务过程中进行群体性的应用观察, 以便更大范围内获取反映, 从而进一步对“新法”进行完善。

3.3 骨干层的系统研究和整体提升

所谓“骨干层”指的是市级以上中医药临床、科研及“治未病”专业机构, 希望能够发挥这一层面的专家技术力量, 从学术角度, 以“五分新法”为基础, 对中医“治未病”分类法进行系统研究,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医“治未病”分类法的科学性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航.当前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探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8) :808-809.

[2]郭红刚.治未病与扶正培本——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防治中的体现[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167-170.

[3]郭红.“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与“治未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仲景学说研讨会论文集[C], 2009:88-89.

[4]虞彬艳, 宣丽华.“治未病”贴膏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 2010, 45 (2) :113-114.

[5]胡亚男, 尚晓玲, 杨靖.近5年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A].全国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82-85.

[6]张伟妃, 张伟荣.食疗调节体质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 1010, 25 (5) :734-737.

[7]廖冬燕, 罗毅.顺时摄生——中医“治未病”之源[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论文集[C].2007:454-455.

[8]纪东, 余文燕.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 2007论文集[C].2007:170-172.

[9]毛水泉.浅谈膏方“治未病”的临床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1) :70-71.

[10]赵红.以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促进“中医治未病”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施——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的一个切入点[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234-238.

中医健康干预 篇2

1 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长期实践中, 形成了许多具有明显疗效的治疗法则, 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明目”、“健脾利湿”等等, 这些治法与中医“治未病”的预防观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仅在理论上相近, 而且在实践上也证明行之有效, 因而作为“治未病”健康干预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如“活血化瘀”法在“治未病”中就具有重要作用。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 已有实践证明, 血瘀证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则是血瘀证的实质;研究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改变与血瘀证气血辩证的相关性, 为血瘀证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即以“血瘀证”为核心, 以活血化瘀法为基本手段, 形成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的视角[1]。

糖尿病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其特点是容易出现众多并发症, 如微血管并发症。运用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传统治法中的“络病”理论, 针对糖尿病络脉瘀阻的病理特点, 在“治糖”时积极“治络”, 可起到较好的保护血管作用[2]。

“治未病”思想与中医传统的“扶正培本”治则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被业内人士用于肿瘤防治的“抗转移”过程中。许多恶性肿瘤虽经手术切除, 最终仍死于复发和转移, 特别是微转移很不容易察觉。尽管中医文献没有对肿瘤微转移的记载, 但有相关论述, 如肿瘤病人的正气亏虚, 瘤毒内伏, 就可能出现“传舍” (转移) , 在治疗上强调“补虚”、“解毒”, 以及“截断传舍之势”, 其中扶正培本就是总的治疗原则[3]。

除了中医传统治法, 中医传统方剂在“治未病”中亦作为一类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如四逆散是治疗肝胃 (脾) 气滞的传统基本方剂, 具有运转枢机、疏肝理脾、调和气机、调节阴阳水火平衡之功效, 近年来, 已有临床实践证明在消化、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慢性功能性失调状态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4]。

2 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经络学说与针灸推拿技术, 是中医药宝库中的奇葩, 其历史源远流长, 典籍丰富, 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几乎通篇贯穿着“治未病”的理念, 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都做了全面而具体的论述。特别是“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若人能养慎, 不令邪风干杵经络, 适中经络, 未流传脏腑, 即医治之”等论述, 从脏腑经络角度遵循着防重于治的“治未病”观点, 充分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原则。有专家从这一理念出发, 在“治未病”实践中灵活辩证, 进行了有益的开拓[5]。

中医“点穴”疗法也是专家所推崇的“治未病”方法。点穴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法, 使“气”和“力”作用于一定的穴位, 沿着经络—内脏的相关路线, 将其产生的作用深透到患者体内, 以激发经气, 让气至病灶产生感应, 从而调整阴阳脏腑的功能和营卫气血的盛衰, 既可以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也可以平衡阴阳, 扶正祛邪, 防治疾病。点穴疗法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其防治疾病效果却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是保健益寿的良方妙法。而且此法简便易行, 适合于任何环境下施治, 便于自我保健, 更适合于广大社区和农村[6]。

“针灸配合耳尖放血预防中风”, 也是近年用于“治未病”的成功方法之一。医者利用针灸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 能够很好地预防中风, 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7]。

3 中医敷贴疗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防治方法, 并很好地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其中又以三伏天穴位敷贴法最具代表。将传统贴膏加以改进, 增加药物透皮作用, 辩证选穴, 将穴位敷贴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颈椎病、腰腿痛等证属中医寒性痹症范畴的疾病, 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治未病”方法。每次贴2小时, 每年3次 (头、中、末伏) , 一般以3年为一疗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未病”贴膏即应运而生[8]。

“伏九贴敷疗法”也是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一种, 因其操作简便、价廉、无损伤、疗效确切,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是目前中医界开展得较好的适宜技术之一。近年来, 伏九敷贴法在“治未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防治咳喘病方面发挥出独特的疗效, 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9,10]。

4 中医体质辨病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近5年来, 随着“治未病”的兴起, 体质辨病用于“治未病”的实践也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体质决定了不同个体对某些病因、疾病的特殊易感性和病理过程的倾向性, 因此不同体质特征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考评依据。体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 因此重视患者的体质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如肝病患者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 分别采用相应的中医治法进行调治[11]。

分辨体质在养生保健中也有重要作用。如中医师可根据不同的偏颇体质制定相应的中医药膳调养方案, 对不同体质的病人采用相应的药膳干预、适宜的饮食宣教等手段“治未病”, 通过调理各种偏颇体质为平和体质, 对疾病的症状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对疾病的病程和转归也可起到相应的辅助治疗效果[11]。

体质辨病方法用于亚健康治疗效果也很显著。根据中医理论, 可以把亚健康分为9种类型, 根据亚健康病人体质的类型施以不同的中医治法, 如气血亏虚型施以补气益血, 方用人参归脾汤或归芍六君子汤;肝郁气滞型施以疏肝解郁, 方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 等等[12]。

5 食疗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 “药食同性”。根据体质的特点以及食物治疗学的理论, 恰当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防止疾病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食物与药物一样都能表现出相同的性味, 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和同样的功效。有专家将人类的饮食分为4个阶段:“温饱型”、“口福型”、“营养型”、“体质食养型”;并将人的体质分为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 质、正常质等6类, 并根据病理体质形成的原理针对6种主要体质提出了6种调质法,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3]。

6 中医养生摄生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内经》中有一篇“四气调神大论”, 是论述如何顺应四季变化, 调摄身心的专门篇章, “治未病”即见于该篇之末, 用于总结和强调顺时摄生对于养生、防病的重要性。“顺时摄生”中的“顺时”指的是顺应四时, “摄生”指的是调摄身心。顺时摄生的根本在于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序, 做出相应的身心调整, 其内容包括顺时摄身和顺时摄心。顺时摄身主要包括起居、饮食、着装等各方面的综合调理;顺时摄心则强调虚恬少欲、清静平和是调摄精神的根本;此外尚有四季调神, 即根据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情志调节[14]。

顺时摄生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核心概念。正因为顺时摄生通乎天气, 天人相应,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行, 才能避邪防病、养生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廖冬燕等[14]认为, 若能坚持顺时摄生, 节阴阳而调刚柔, 使心安神定, 真气内守, 气血以流, 自能百病不生而达到“治未病”的最高层次。

7 中华武术健身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历来在养生健体、祛病防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又在“治未病”中独树一帜, 其中尤以太极拳、五禽戏等最受群众欢迎。

中医“治未病”首先要做到的是未病先防, 然后才是既病防变。因此在未病时人们需要借助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轻身的目的, 其实这就是“治未病”。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 还具有养生、健体、防身、御敌作用, 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 与中医养生、“治未病”紧密相连, 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的作用[14]。

以健身为目的的太极拳、五禽戏等是一类优美的动功, 具备气功调气、调身、调心的“三调”原理, 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并且符合中医学保精毓神的精神实质, 符合中医学调养精、气、神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14]。

8 膏方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膏方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药剂型的一种, 是中医药的精华。膏方的特点有四: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既辩证, 又辩体质;可纠偏却病, 适用范围较广;药力缓和, 稳定而持久。目前膏方使用的人群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身体虚弱但无慢性病者;二是工作压力大, 精神和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自我恢复者;三是曾患慢性病但已恢复, 或虽未治愈但又相对稳定者;四是大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近年来有医者用膏方治未病, 特别是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各个环节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既病防变”患者, 在冬令之时用膏方辩证施治, 既扶正, 又祛邪;既治病, 又防变, 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治未病”方法, 且实践证明其确实有效[15]。

9 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结合的应用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未病”, 特别是现代科技手段与“治未病”的相结合, 是实现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现代化的一条创新性途径。以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促进“治未病”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施, 是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的一个全新切入点。系统生物学以其系统论观点, 致力于通过各种级别的生物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来定量阐明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而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正是实现了对“ 证” 这种系统论的本征生物表型模式的观测和分类, 并加以调节以改变人体状态。目前提倡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对从健康到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所谓“ 亚健康” 态的潜在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与中医药“ 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正是基于对“ 证” 这一生物表型模式的量化识别, 为中医“治未病” 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现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方法及结果。在无创检测人体的宏观整体系统属性的基础上, 采用有示教的机器学习算法, 凭籍严格的基于流行病学的前瞻性模型为示教标准, 而开发出低成本且易于推广应用的无创型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通用建立方法。其中成功的案例是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人体经络评估模型[16]。

探讨现代护理学与“治未病”的结合, 也是这方面的成果之一。如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强调通过中医护理评估, 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进行中医护理诊断, 根据不同的护理问题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标本缓急”, 以及“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等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17]。

10 “治未病”的康复方法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三种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在疾病的康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强调疾病不仅要治, 还要促进康复, 防止复发或发展。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病康复, 并初见成效。如有医者按照“见肝实脾”的“治未病”思想, 在治疗糖尿病“脾”病的同时, 提倡积极固护肾气, 这对糖尿病治疗更有意义。也有医者对肿瘤病人采用“扶正培本”等中药配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治愈。运用中医药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恢复其相对的平衡, 可以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亦有学者采用自拟咳喘粉 (组方:麻黄、细辛、白芥子、制半夏、杏仁) , 取穴定喘、肺俞、脾俞等,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能减少发病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20]。

综上所述, 目前用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较多, 这些方法并非限于独立应用, 而是可以互相配合, 互相融合, 交互使用。当然, 很多方法的实际效果有待更多的实践验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众多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缺乏统一管理, 使得这些方法散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 同时对这些方法的效果也缺乏权威的评价和论证。笔者认为当前亟待需要通过科研手段, 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将现行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分类和排序, 经过中医药管理层面和中医“治未病”专家层面的反复论证, 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 如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样, 形成一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基本推荐目录。

摘要:作者通过文献水平调研手段, 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 并梳理为10种类型, 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 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 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 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 食疗的应用, 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 武术健身法的应用, 膏方的应用, 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 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作者对这些方法分别作了阐述, 并提出了通过科研手段, 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 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推荐目录”的建议。

中医健康干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3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其中, 观察组男38例, 女31例, 年龄36~65岁, 平均年龄 (47.52±6.92) 岁, 病程1~7年, 平均病程 (3.74±0.94) 年;对照组男40例, 女29例,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 (45.52±6.78) 岁, 病程1~7年, 平均病程 (3.63±0.85)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IGT患者均接受饮食健康管理,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所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并给予患者运动健康管理, 指导患者根据工作性质、家庭及身体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运动, 每2个月进行1次。

在健康管理干预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降糖贴 (由炙甘草、半夏、丹参、青皮、黄芩、竹茹、黄连、白术、茯苓等药物制成) 进行穴位贴敷。取穴:阳池、脾俞、腹哀、胃俞、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等;方法:上述穴位,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 降糖贴贴敷穴位24h, 隔天贴敷1次, 治疗12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3]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OGTT及餐后2h血糖 (2hPG) 。

根据患者糖耐量复查结果确定临床疗效。显效:IGT转为正常耐糖量值 (NGT) ;无效:IGT未转变, 仍维持在IGT阶段;恶化:IGT转化为糖尿病 (DM)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GT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4例患者中途退出, 对照组5例患者中途退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0.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2.2 两组IGT患者FPG、2hPG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2hPG指标均优于治疗前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治未病”思想认为, 身体健康即人体处于平衡状态, 疾病即人体处于失衡的状态。“未病”是失衡的隐性状态, 失衡的显性状态为“已病”, 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临床上, 以未病先防的治疗措施干预糖尿病前期状态, 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中医治未病方法简便易行, 临床应用广泛。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给予降糖贴穴位贴敷和运动、饮食等健康管理综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运动、饮食等健康管理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 (50.77%) , 无效33例 (47.69%) , 恶化1例 (1.54%) ;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 (26.56%) , 无效40例 (62.50%) , 恶化7例 (10.94%)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 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治疗IGT患者效果明显, 可有效防止病情恶化。

降糖贴由我院自行研制, 方中丹参、黄连、黄芩具有较好的凉血、活血作用, 竹茹、甘草、青皮、白术、茯苓具有较好的健脾化痰祛湿作用。取穴以肾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为主, 可较好改善患者脏腑功能, 且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综上所述, 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综合治疗糖尿病前期效果良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症状, 降低血脂、血糖,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麒, 高爱洁, 刘玉伏.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4, 11 (8) :5-7.

[2]刘树林, 凌燕.“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 2013, 33 (6) :550-552.

中医健康干预 篇4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医体质类型,健康教育干预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lder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EISH)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其中,中医体质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高血压与疾病的性质和病机关系密切[1]。因此,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同时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制订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采取信息收集、健康评估、体质辨识、中医健康干预等手段,利用先进的健康管理评估模式结合中医体质分类,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养生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从而系统规范老龄化人群的中医健康教育干预及管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EISH患者200例,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老年EISH的定义:在静息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收缩压≥140 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既往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 Hg亦诊断为EISH。其中,男96例,女104例;年龄60~78岁,平均(64.7±15.3)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41年,平均(12.9±2.1)年。所有病例按高血压病情分级标准:1级44例,2级120例,3级36例;合并糖尿病23例,冠心病29例,脑梗死32例,高脂血症12例。中医体质类型分类参照匡调元[2]《中医体质病理学》分为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未愈而不能对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者;未获得知情同意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中医体质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健康教育干预内容

对照组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指导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先进的健康管理评估模式结合中医体质分类,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养生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根据中医理论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寻找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如情志不遂、肝失畅达,将会导致气机运行不利,气滞血瘀,出现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3],所以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疗,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1.2.2 饮食干预

中医体质强调“辨体施膳”,根据人体不同的体质类型采用不同的调护原则。不同体质类型的人选择不同性味的饮食可以有效地改善体质,抗御疾病的发生。例如,阴虚体质患者因其体内精、津、液亏损,饮食宜选用性凉或寒,味甘或苦的食物,禁忌温热性食品[4]。

1.2.3 运动干预

高血压患者多偏胖,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是产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的有氧运动是首选的锻炼方法。增加有氧体育锻炼,如快步走、太极拳、健美操、慢跑、气功等,每日运动达到轻至中度的运动强度。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八段锦、郭林气功等,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长期练习太极可以使身心宁静,去烦戒躁,有利于保持血压平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2.4 用药干预

老年EISH患者记忆力下降,对EISH知识缺乏;还经常合并其他老年性疾病,服用药物较多,易出现忘记服用、多服、不服或自行停药等情况。有些患者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了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等。因此,应经常加强EISH的用药指导教育,指导患者服药和每天严格检查患者服药情况。按医嘱服药,坚持个性化服药原则,中药汤剂宜温服。例如,其中阴虚质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在天麻钩藤饮的基础上加减以养阴清热生津的药物如玄参、生地、麦冬、地骨皮、天花粉等[5]。

1.2.5 中医养生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安静的环境。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应控制食量,粗细搭配,饮食清淡,少食肥甘、辛辣;戒烟限酒。保持精神乐观、心境清静、性格平和。老年人提倡做有氧代谢运动,坚持适度的锻炼,长期规律地、循序渐进地按个人具体情况适度地运动。加强宣教,让高血压患者了解中医体质辨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发症等,通过摄生保养,改善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的体质,如阴虚体质、痰湿体质[6]。

1.3 评价标准

采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四个方面,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每项分为完全不、偶尔是、基本是、完全是记0~3分;4项总分为0~16分:0分为效果差,1~6分为效果较差,7~11分为效果一般,12~15分为效果较好,16分为效果好。干预后效果总分较干预前升高>50%为改善,升高18%~49%为进展,升高<18%为无效[7]。有效=改善+进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后各项评分比较

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EISH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中医体质学说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多种疾病的预防治疗中,运用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对高血压进行体质分型,并引入高血压的预防干预中,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阻断其病理体质发展,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在中医体质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辨证治疗理念,对患者的运动、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指导,针对不同的发病地点、时间、机体反应、病情发展阶段的证候区别对待,强调辨证治疗和护理。如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的健康教育干预,进行合理的生活指导和饮食控制,就能延缓高血压病情的发展,防止靶器官损害的发生[9,10,11]。本研究从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等4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与陈晓飞[12]、朱群菁[13]的研究观点基本一致。

注:与对照组同体质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同体质比较,▲P<0.05

中医健康干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8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通过CT、MRI检查确诊, 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 并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其他病变及中途退出者等,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 男23例, 女19例, 年龄45~70岁, 平均 (53.64±6.71) 岁, 病程10天~28个月, 入院时ESS评分 (39.23±16.28) 分。观察组43例患者, 男23例, 女20例, 年龄47~72岁, 平均 (52.69±6.59) 岁, 病程12天~29个月, 入院时ESS评分 (39.34±14.89) 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 如遵医嘱应用溶栓药、抗凝药;急性期时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搬动, 一般取平卧位, 头部禁冷敷;定时监测记录患者生命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有无呕吐、头痛等;饮食上应让患者少食多餐, 食用无刺激、低胆固醇、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加用口腔护理、皮肤清洁护理等。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脑卒中患者多会有负面情绪和心理, 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心理情况, 并且要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使患者保持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并和家属做好沟通。从简单发音到双音、生活常用语;给患者听音乐、听广播, 逐步训练;鼓励患者说话, 使患者早期开口。向家属和陪护介绍易于掌握且便于操作的按摩手法, 按摩前要洗手、剪指甲;按摩穴位有百会、胆腧、太冲、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按摩时间为每个部位5 min, 1~2次/d;让患者养成循序渐进的锻炼的好习惯, 主动进行床上运动, 如床上翻身、起立训练、桥式运动、内收肌与内旋肌的夹腿运动等;无论做什么运动都应让患者主动配合被动进行。依据患者不同病情加用针灸治疗不同穴位, 1次/d, 15 min/次, 10 d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评分比较采用脑卒中评分 (ESS) , 参照欧洲脑卒中评分 (具体项目包括意识0~9分、水平临凝视功能0~4分、面瘫1~2分、言语0~6分、上肢肌力0~6分、手肌力0~6分等) , 最高分数45分, 最低分数0分, 轻型:0~15分, 中型:16~30分, 重型:31~45分, 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以上, 病残程度为0级。明显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 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E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EE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 *t=2.0103, *P=0.0475<0.05;#t=2.1286, #P=0.036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1例, 明显进步12例, 进步8例, 无变化2例, 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治愈11例, 明显进步7例, 进步16例, 无变化8例, 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7269, P=0.0297<0.05) 。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也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 脑血管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且发病年龄也在逐渐的年轻化, 成为对人类的健康及寿命有着严重影响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急促, 当缺血或出血的状况发生后几分钟至数小时能够迅速产生不可逆转的脑损伤, 如未及时地进行治疗, 可在短时间内扩大, 同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4]。

中医学认为, 血瘀是中风, 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因素瘀血阻络脑部, 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络破血溢成瘀[5]。使用推拿、按摩、针灸等中国传统医药非药物疗法, 以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已取得显著效果;早期积极开展康复中药治疗, 包括药物, 针灸, 按摩等有效的综合和系统的治疗, 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降低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 患者发生脑卒中后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 护理人员有义务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协调各种关系,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家人和社会的温暖,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预后。此外, 针灸的方法可以扩张患者的脑血管, 使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增加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按摩可以舒筋活络, 活血化瘀, 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肌肉萎缩, 在足底穴位上贴敷能够健脑益肾, 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的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80.95% (P<0.05) 。说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总之, 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 观察组43例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脑卒中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护理,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梅.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16) :115-117.

[2]袁秀娜, 高其芳.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 2013, 33 (12) :2111-2113.

[3]蓝小林.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 2013, 43 (4) :65-66.

[4]温兆优.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 (11) :79, 87.

中医护理干预中风病的效果观察 篇6

临床资料

2012年1-12月收治中风急性期患者42例,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男23例, 女19例, 年龄45~82岁, 平均63岁。

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见表1。

临证施护

常规护理组按西医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组应用中医护理常规配合中医护理技术项目。观察护理全程, 并进行比较分析。

意识障碍: (1) 密切观察神智、瞳孔、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报告医师, 配合抢救。 (2)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保持安静, 避免人多惊扰。 (3) 对眼睑不能闭合者, 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4) 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 如肠外营养、混合奶、米汤等。 (5) 遵医嘱留置尿管, 做好尿管护理。 (6) 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 (苏合香丸:乌梅、冰片、生南星、天麻、石菖蒲、远志、丁香、檀香) , 置于患者枕部, 借中药之辛散香窜之挥发性作用于头颈部腧穴, 如风池、风府、大椎等。

半身不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满足患者生活需要。观察四肢肌力、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指导、协助患者肢体摆放功能位, 并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1) 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用上肢肩井、曲池、合谷、外关等穴, 下肢环跳、解溪、太冲、委中、昆仑、阳陵泉等穴位, 进行经络穴位点刺激, 1~2次/d, 30 min/次。 (2) 遵医嘱中医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活血通络的中药 (补阳还五汤) 局部熏洗患肢, 1次/d或隔日1次。 (3) 艾条灸治疗:患者上肢取穴:极泉、尺泽、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眩晕:发作时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光线调暗, 避免光刺激, 做好心理护理[1]。观察眩晕发生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监测血压, 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 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1) 穴位按摩:适用于风痰阻络、阴虚风动引起的眩晕头痛, 取穴百会、翳风、太阳、风池、内关、曲池等, 4~5次/d, 30 min/次。 (2) 耳穴压豆:取穴神门、肝、脾、肾、降压沟等, 3~5次/d, 3 min/次, 隔日更换1次, 双耳交替。 (3) 穴位贴敷:气血不足、经络空虚:八环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平肝熄风汤;痰阻经络:涤痰汤;取穴双涌泉穴, 1次/d。

痰多息促: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避免外感风寒[2]。密切观察痰的颜色、性质、量及气味, 有无喘息、发绀等伴随症状,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拍背,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每天用中药漱口液 (藿香、金银花) 清洁口腔2次, 痰瘀黏稠时多饮水, 或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促进痰液排出, 对神昏或痰多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1) 穴位贴敷 (涤痰汤) :取穴肺俞、膏肓、定喘、天突等。 (2) 艾条灸治疗:患者取穴印堂、天突、丰隆等。

高热:监测生命体征及汗出情况, 及时更换内衣、被褥, 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指导多饮温开水, 用漱口液漱口。进食清热生津之品, 如西瓜、荸荠等。忌辛辣、香燥、助热动火之品。采用中药擦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1) 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 (2) 隔姜灸:取穴风池、大椎等。

言语謇涩:观察患者语言功能情况, 建立护患交流板, 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 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并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等穴, 以促进语言功能锻炼。

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天在1 500m L以上, 饮食以粗纤维为主, 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等, 并按摩腹部。戒烟酒, 禁食产气多及刺激性的食物, 如甜食、豆制品等, 热便秘患者食用可以清热、润肠、通便的饮食为佳, 可选用白萝卜、蜂蜜汁;气虚便秘患者食用可以补气血, 润肠通便饮食为佳, 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1) 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 腹胀者加涌泉, 用揉法。 (2) 艾条灸:取神阙、天枢、气海、关元等穴。

二便失禁:观察排便次数、量、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尿液的色、质、量, 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感。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如留置尿管, 做好留置尿管护理。进食健脾、养胃、养肾食物。如山药、薏苡仁、小米、木瓜、南瓜、胡萝卜等。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1) 艾条灸: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三阴交、足三里。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 (2) 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肾俞穴、八髎穴、足三里、天枢穴等。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

用药护理

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 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服药后观察患者病区逆顺变化。及时记录服用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 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生。服降压药、脱水药时, 应观察血压变化, 防止头晕, 注意安全。

情志护理

中风患者多心火暴盛, 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 避免不良刺激。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 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积极治疗。

膳食指导

中风语言不利者, 可用黑豆羹, 黑大豆500 g、清水适量, 入锅炖至汤汁黏稠, 3次/d, 1勺/次。

中风后行走不利者, 可用乌鸡汤, 乌骨雌鸡1只, 去毛和内脏, 洗净, 加黄酒、清水各半, 炖至骨酥肉烂, 食肉饮汤, 数日食毕。

中风后遗症者, 煨猪蹄筋, 猪蹄筋30 g, 将温油发过的猪蹄筋加适量水, 文火煨烂后加调味料, 1 d食30 g (2勺) , 隔日1次, 1个月1疗程。

功能锻炼

指导协助患者肢体摆放功能位, 并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进行上肢肌、下肢肌的功能锻炼, 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挛缩。锻炼力度宜循序渐进, 以患者能承受为宜。

结论

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3], 联合中医艾条灸、推拿按摩、拔罐、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以及情志护理、用药护理、膳食指导、功能锻炼等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 (80%VS 96%) , 表明中风病中医护理能显著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S].2013.

[2]中医药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S].2010.

中医护理干预对脾肠病症临床探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140例, 男62例, 女78例, 年龄28~80岁, 平均 (55.2±2.1) 岁, 均与《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规定符合, 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上腹部反复性或持续发作的不适, 包括反酸、恶心、胀气、呕吐、早饱等症状, 症状累计>3个月。经实验室、影像、临床检查, 将器质性病变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内科辨证方案治疗, 具体包括:中药口服:槟榔15 g, 云木香8 g, 党参20 g, 茯苓20 g, 厚朴15 g, 白术20 g, 枳实20 g, 炙甘草12 g, 干姜8 g, 麦芽20 g, 水煎服, 每日1剂。针灸:依据中医针灸理论, 取气海、中脘、足三里行针灸治疗, 阴陵泉、内关、公孙穴可配合行针刺治疗, 每日1次。针对脾肠甚虚者, 对相关部位行推拿按摩操作, 每日1次, 取药膏于脾肠部外敷。30 d为一疗程, 对预后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加以比较。

1.3 效果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有效:部分症状消失, 临床症状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反应[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2.2 干预组

2.2.1 辨证施护

干预组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2.2.1. 1 气滞湿阻证型

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由于患者自身有气滞因此应多使用通气的失误, 不得给予使用有碍气机的食物, 同时应当让患者病房保持安静, 舒适, 来缓解患者的心情。

2.2.1. 2 脾肾阳虚证型

因患者阳虚, 很容易引起外邪入侵, 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当对此类患者的病房温度调至适宜, 应注意添加衣物等。同时在饮食中应多给予温补阳气的食物。如桂皮等。

2.2.1. 3 湿热蕴肠型

此类患者因体内湿热, 从而导致邪气蓄积在小肠中, 日积月累从而引发疾病, 因此不可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在服药的中药汤剂也不易过热服用。应少量多次的凉服,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法。

2.2.1. 4 脾虚湿热证型

因自身脾虚, 但伴有湿热证, 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空腹温服为宜, 因患者脾虚, 而温可运脾胃, 同时应按时定量的饮食, 不可过于食用热性及大量温补的药物, 以免湿热加重。

2.2.2 情志调护

中医认为, 七情六欲均可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患者的情志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护理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如发现患者唉声叹气, 郁郁寡欢, 或暴躁易怒都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同时对于患者, 护理人员应详细清晰地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 以树立患者对待疾病的正确观点。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中医内科观点认为, 脾肠病症是指在脏腑失调、外邪侵入、情志不遂、内伤饮食等病因诱导下, 于肠道、脾胃、食管发生的一组病症, 具有较高发生率, 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 易反复发作, 西药尚无确切治疗方案。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念, 对病情行细致观察及全面分析, 针对性采用中医内科方案治疗, 对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依据病因病理行辨证诊断, 胃肠积热型:属患者肠胃部极热, 使津液耗伤, 肠道表现为干涩状况, 导致便秘形成;气机郁滞型:以久坐少动、情绪失调, 通降失调, 腹气郁滞而导致疾病形成;阴寒积滞型:患者以阴寒内盛为主要表现, 于胃肠凝滞, 而致病变形成;气虚阳衰型:阴寒则内结, 久之致便秘。脾胃同属中焦, 脏腑互为表里, 脾主运化, 主升清, 胃主降浊、主受纳, 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由脾胃共同完成, 对营养精微物质进行输送, 以对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闪腑加以滋养, 故脾胃为后天之本[4]。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肠症结的患者, 以厌食呕吐、胃痞隐痛、嗳气不爽等为临床主要表现[5]。故患者病发脾肠病症后, 症结多集中在机体胃部发生, 胃部以阳明燥土为主要表现, 为气血之脏腑, 非喜不定、饮食不调、外邪入侵, 均可造成胃部损伤, 引起积气淤滞, 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胃部长久受损, 实转虚, 气息不调, 气虚胃弱, 造成胃胀满或胃痞[6]。中医组方药物特性包括:槟榔味辛、苦, 性温, 在腹脘胀痛、消积食滞中应用;云木香味辛、苦, 性温, 用于行气止痛、健脾消滞、理气疏肝;茯苓味甘, 性平, 微酸, 以宁心安神, 健脾和胃;厚朴味辛、苦, 性温, 以行气消滞、降逆平喘;白术味甘苦, 性温, 可燥热利水, 健脾益气;枳实味辛、苦, 性寒, 可作用于停滞内停, 痞满胀痛;炙甘草味甘、性平, 用于脾胃虚弱, 可补脾和胃;干姜味辛、性热, 可燥湿通脉、温肺化饮、温中散寒;麦芽味甘、性平, 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7]。上述配方中, 党参为君药, 可除烦渴、和脾胃、补中益气, 用于调补, 是针对胃虚气弱治疗的最根本药物;臣药为白术, 可消食除痞、扶植脾胃, 对食少腹胀有改善作用;而炙甘草为使药, 可调和诸药, 补脾益气, 除腹胀满。中药以补益脾气为主要目的, 活血、行气作辅助治疗, 符合辨证观点[8]。

脾肠病症同时具有纳差、脾胃虚寒、呕吐、胃部隐疼特点, 以缺于温养所造成的脾虚胃寒为发病机理, 故除采取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外, 给予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 根据不同症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 使预后明显提高[9,10]。结合本次研究结果, 观察组选择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与西医单纯对症治疗比较, 中医辨证施治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诊疗积极性得以调动, 将心理、社会、生物医学等资源充分结合, 达到共同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 依据脾肠病症疾病特点,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 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 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旭东.中医内科脾胃肠病症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9) :225.

[2]Chang F Y, Lu C 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21st century perspeetives from Asia or South-east Asia[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 (1) :4-12.

[3]何跃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1) :126-127.

[4]张崇泉.胃肠疾病从肝脾论治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 2010, 26 (3) :42-43.

[5]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 2009, 10 (1) :10-11.

[6]王永炎, 鲁兆麟.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98-403.

[7]苏干伸.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5) :13-14.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 (2) :172-175.

[9]周殿元, 陈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 (2) :157-159.

上一篇:怎样上好小学英语课下一篇:16层螺旋C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