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精选10篇)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以往胃癌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胃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80年代后期, 由于CT的普及及其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使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们收集本院2004年6月—2010年5月以来, 经胃镜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 并行螺旋CT检查的32例胃癌, 通过对该组病例CT征象的回顾分析, 以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 男20例, 女12例, 年龄33~74岁, 平均51岁, 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不适, 腹痛, 纳差, 进食哽噎, 黑便及消瘦等症状, 部分可触及上腹部包块。全部病例均有胃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资料及CT增强扫描。其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8例, 胃体9例, 胃窦部14例, 全胃1例。
1.2 多层螺旋CT扫描
使用德国SOMATOM sensation 16系统螺旋CT机, 患者空腹 (禁食12 h) , 检查前5 min肌肉注射盐酸654-II20 mg, 口服温开水800~1 200 ml, 常规仰卧于检查床上, 对上腹部先行平扫, 扫描参数:120 KV、280 MAS、准直1 mm和螺距为1。根据患者病变部位, 然后经肘静脉以2.5~3.0 ml/s的流率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00 ml, 分别于25 s (动脉期) 、65~70 s (门脉期) 、3~4 min (延迟期) 进行扫描。
3 结果
3.1 肿瘤部位
病变位于胃体小弯侧9例, 胃窦部14例, 胃底贲门部8例, 皮革胃1例。
3.2 螺旋CT征象
(1) 软组织肿块:本组有7例表现为向胃腔内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影, 2例为向胃内外生长的不规则肿块, 表面凹凸不平, 邻近胃壁增厚。 (2) 胃壁增厚:9例病变区域胃壁呈局限性或浸润性增厚, 厚度为6~41 mm, 2例呈局部胃壁轻度增厚, 1例皮革胃表现为体积缩小, 局部胃腔不规则狭窄变形, 4例溃疡性胃癌表现为增厚的胃壁内有不规则龛影, 胃窦幽门部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现象。 (3) 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本组有6例与肝右叶分界不清, 2例与胰腺体尾部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 1例与大网膜间见团块影。 (4) 腹腔淋巴结肿大:本组中胃底小弯侧肿大淋巴结5例,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2例, 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囊状、串珠状软组织密度影, 大小约16~25 mm。 (5) 远处脏器转移:2例肝脏内转移, 1例女性盆腔转移。
3 讨论
传统胃双重对比造影和胃镜检查只能观察到黏膜面的情况, 而缺乏对癌肿浸润深度和范围的准确判断, 对于早期胃癌及远处转移效果欠佳。此外, 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盲区, 胃镜检查病灶常与其他结构重叠, 二者均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以往胃CT成像常常受到扫描层厚和扫描时间无法统一的制约, 随着多排螺旋CT的问世, 可大大提高图像质量, 为胃癌的准确术前评价提供可能。
3.1 多层螺旋CT (MSCT) 在胃癌浸润中的价值
胃癌胃壁浸润主要依据浆膜轮廓是否完整和胃周脂肪层是否清晰来判断, 增厚的胃壁浆膜面毛糙或呈明显结节状外凸/或胃周围脂肪层模糊, 密度增高, 出现条索状毛刺影, 即可视为胃癌侵犯浆膜。该影像学征象能较好地反映浆膜侵犯的病理特征, 临床诊断正确性较高。浆膜炎症反应也可造成上述改变, CT鉴别比较困难, 但发现浆膜面呈结节状外凸及脂肪层密度增高, 有助于与炎症区别。Zompetta等[1]报道25例胃癌CT诊断, 胃癌浆膜侵犯的敏感性为78%, 特异性为63%, 正确性为72%。把浆膜轮廓征象、浆膜层强化征象及胃周脂肪征象相结合作为胃癌浆膜侵润的诊断, 可提高浆膜侵犯的CT诊断正确性。郭华等[2]报道胃癌浆膜侵犯的敏感性为91.3%, 特异性为78.3%。准确性为84.8%。本组有5例胃小弯区结节状软组织影与肝右叶分界不清, 2例与胰腺体尾部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 可反映胃癌浸润的病理特征。
3.2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多见于胃小弯、胃左动脉干、胃总动脉干、胰腺后方及腹主动脉旁等。CT主要以淋巴结大小作为转移标准, 但目前为止尚无统一阈值, 一般5~15 mm不等 (多数文献以10 mm为阈值) 。工藤明敏等[3]认为胃癌淋巴结转移多呈蚕蚀状、囊状、花斑状或串珠状改变, 密度增高或周边密度增高而中心密度低, 压迫和包绕血管或融合成团块状。我们认为结合淋巴结的大小及形状可以提高临床诊断。胃癌的远处转移主要为肝脏的血行转移、淋巴结的远处转移及腹腔的种植转移。对肝脏转移准确性较高, 对小转移灶不易漏诊,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排除其他肝实质性病变, 特异性高, 其准确性为97%~100%[4,5], 腹膜转移CT表现为网膜、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 腹膜增厚, 腹壁结节, 网膜饼状改变及腹水等。
3.3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早期胃癌中价值
正常胃壁轮廓清晰, 线条柔和自然, 正常胃壁组织学上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常规CT多显示为单层结构[6],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适度充盈下, 正常胃壁多可呈2~3层结构[7]。由于MSCT的推广应用, 对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很有帮助, 可发现胃腔内5 mm的隆起或凹陷的病变。本组有1例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 动脉期及静脉期均显示病灶强化, 平衡期强化程度略有下降。对肿瘤未引起胃腔梗阻或胃表面出血而有胃肠道症状者, 应以腹部螺旋CT检查为首选, 以便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3.4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仿真内镜不但能发现腔外病变, 对于腔内的病变显示亦能达到与胃镜媲美的效果。在胃的三维成像中, 以表面遮盖显示 (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和仿真内镜 (computed tomograply virtual display CTVG) 最为常用[8], SSD是利用物体表面的信息来重建物体轮廓的方法, 只需选择空气的CT值为阈值即可。而产生胃腔内表面的影像, 立体直观;CTVG是采用透视法体积再现方法, 并采用飞跃法显示技术展现胃腔内的形态结构, 其成像效果与胃镜图像相似, 并且可以在任意角度、任意方位显示, 不存在盲区。李智勇等报道SSD像和CTVG像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50%和94.31%[9]。本组由于数量较少, 未进行统计。
CT在胃癌检查中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胃癌CT表现扫描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胃腔充盈要好, 若对比充盈不佳则检出率不高, 不能进行动态连续观察及进行组织活检。总之, 多层螺旋CT采用了容积扫描技术, 进行三期动态扫描后, 能较全面准确地反应胃癌的病理特征, 是诊断胃癌侵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体层摄影术,诊断
参考文献
[1]Zompetta C, Catarci M, Polettini E, 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computed tomography: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J].Clin-ter, 1995 (146) :825.
[2]郭华, 高剑波, 杨学华, 等.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22) :686.
[3]工藤明敏, 堀雅晴, 太田惠一朗, ほか.CTによる胃癌リンバ结耘移の诊断[J].日消外会志, 1991 (24) :2099.
[4]王素梅, 尹太, 陈巨坤, 等.螺旋CT对胃癌分期的价值[J].中华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 (8) :333.
[5]Davies J, Chalmers AG, Sue-Ling HM, et al.Spiral computedtomography and 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acomparison with histopathological staging[J].Gut, 1997 (41) :314.
[6]Tsuda K, Hori S, Murakami T, ct al.Intramural invasion ofgastricancer:evaluation by CT with water-filling method[J].J ComputAssist Tomogr, 1995 (19) :941-947.
[7]Takao M, Fukuda T, Iwanaga S, et al.Gastric cancer:evaluation oftrphasic spiral CT and radiologic correlation[J].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8 (22) :288-294.
[8]居胜红, 陈峰, 郑凯尔, 等.CT三维成像与传统钡餐诊断胃癌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11 (36) :1021-1027.
[9]李智勇, 伍建林, 王克礼, 等.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6 (21) :145.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2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肋骨骨折;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31-01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胸部外伤日渐增加,肋骨骨折是胸外伤最常见的疾病。目前肋骨骨折病人通常采用常规X线平片检查,由于受投照角度和脏器的影响,对肋骨骨折诊断容易漏诊。随着多层螺旋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胸部外伤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8例胸部外伤患者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并对照其X线平片结果,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胸部外伤患者58例,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4-76岁之间,平均39岁。所致外伤原因为车祸伤、高空坠落伤、击打伤、跌倒伤等。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呼吸困难。
1.2 方法 58例患者均用DR摄取胸部后前位或卧位X线正位片及胸部斜位片,部分患者摄取切线位片。螺旋CT扫描: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仪,常规胸部薄层容积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膈下肋骨。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40mAs,选用1mmx16探测器,螺距1.0,矩阵256x256,对原始数据用骨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8mm,将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诊断医师进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三维成像。根据病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对感兴趣区调节VRT,SSD的阈值和窗宽、窗位,使图像显示达到最佳效果。
1.3 图像分析 所有图像均有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医师采用盲法阅片,得到一致性意见。
2 结果
在58例患者中,DR胸片显示51例患者121处骨折,15处可疑骨折,7例未见明确骨折;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MPR、CPR、MIP、VRT)显示144处骨折;DR 15处可疑骨折,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显示12处明确骨折,排除3处骨折;DR 7例未见明确骨折,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显示11处骨折。CT扫描发现胸片没有发现的胸椎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 2 例,锁骨骨折 1例,肺挫伤少量血胸 5 例,肺挫伤并少量气胸2例,肝脾挫裂伤 3 例。
3 讨论
肋骨共12对,连接胸椎和胸骨,是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肺组织与肋骨有良好的密度对比,所以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X线平片显示的图像是胸部各个器官组织前后重叠的影像,使得与心影重叠区肋骨、膈下肋骨、胸肋关节处肋骨骨折及错位不明显的肋骨骨折较易漏诊[1]。肋骨呈半圆形,近腋中线肋弓转折处肋骨骨折不易被发现,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组平片诊断符合率为84.0℅,无错位的肋骨骨折和肋弓处骨折不易显示。
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是轴位断层图像,解剖结构无重叠,能够清晰显示肋骨细微结构,在显示肋骨断端无移位的细微骨折有优势,但CT轴位图像在肋骨定位和显示整根肋骨方面有局限性,对骨折线与扫描线平行的细微骨折有漏诊可能[2],本组有8处骨折在轴位图像未见显示,漏诊率为5.6℅。多层螺旋CT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能使肋骨骨折多方位、多角度显示。MPR能够对肋骨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斜面成像,可以全面显示骨折情况,能显示细微骨折;CPR能够在一个平面上重建出一根肋骨的全貌,对单根肋骨骨折形态及移位程度显示较好,对显示细微骨折较有优势[3]。本组MPR及CPR图像能显示全部骨折。MIP圖像能够真实反映肋骨密度变化,图像对比度高,能够多角度、多平面对特定兴趣区显示,在显示肋骨骨折效果较好,薄层MIP图像也能够显示细微肋骨骨折,本组有10处骨折未明确显示,漏诊率为6.9℅,漏诊原因可能为图像窗宽、窗位调节不到位或MIP图像显示太厚。VRT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显示全部胸部肋骨形态,可以直接观察肋骨骨折位置、数量及空间移位情况,VRT图像是临床医生最易接受的影像图像,但VRT图像对细微骨折的显示不佳,容易漏诊。本组有15处骨折未见明确显示,漏诊率为10.4℅。MPR、CPR、MIP图像在诊断细微骨折较有优势,但空间结构显示不够,在定位上较困难。
多层螺旋CT对所有肋骨扫描时,胸部及上腹部脏器已包括,通过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纵隔、胸骨、胸椎、肝脏及脾脏等脏器情况,能够及早发现肋骨骨折合并其它组织和器官损伤,为临床及时提供诊疗依据。
总之,肋骨骨折的X线检查是胸部外伤后最直接、快捷的首选检查方法,但部分轻微骨折容易漏诊。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细微骨折,不易漏诊,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直观、全面的诊断,并能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但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检查中存在的不足有:检查费用高;患者接受辐射剂量较大;后处理重建及诊断需要时间较长等。
参考文献:
[1] 雷文亭,郭乃亮,唐友彬,等.胸外伤肋骨骨折的 X 线检诊[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24):56-57.
[2] 杨磊.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不确定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17-118.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3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2003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胃癌患者48人,均行手术和/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其中腺癌46例,粘液癌2例。29例先CT检查,再胃镜检查或直接手术,l9例先胃镜检查再CT对照检查。本组男性40例,女性l1例,年龄34~79岁,平均57岁。临床症状为上腹包块、腹痛、消瘦、恶心、呕吐、呕血及柏油样大便。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
1.2 螺旋CT检查方法
1.2.1螺旋CT扫描参数。
使用SIEMENS sensation 6层及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分别为0.75 mm、1~2 mm,速度分别为2r/s,1.3 r/s,螺距为1~1.5。扫描条件为120kV、220~225mA、重建矩阵512×512。对扫描后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120kV、160mA、0.75mm重建,应用三维技术、仿真内镜技术、透明技术等。
1.2.2 对比剂的应用。
CT检查前10~12h禁食,扫描前20~30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654-2)10mg、口服温开水800~1200mL,然后服产气粉8g。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其中有3例采用右侧卧位。扫描范围从左侧膈顶至十二指肠壶腹部下缘,屏气后一次性完成扫描。48例均行平扫加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必乐350或碘海醇,总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分别在注射对比剂后30s、60s、90s进行CT增强扫描,对于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各期扫描时间适当延迟5~10s。检查结束后,将原始数据经MPR(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多平面重建)观察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3 CT影像分析
(1)按病变部位、形态、病变增强后各期的变化、毗邻关系、转移并进行分期。
(2)CT对胃癌评价标准:以胃壁厚度大于l0 mm视为异常。胃壁厚度超过l0mm而无明显块影者称之为胃壁增厚,有明显块影者称之为胃壁肿块。
(3)分期标准:胃癌CT分期以胃壁局限性增厚为I期,单纯块影形成突出于胃腔内外为Ⅱ期,胃周有肿大淋巴结或病灶周围结构不清为Ⅲ期,腹腔内有远处或广泛转移为Ⅳ期。
2 结果
病变位于胃窦部31例,占65.58%;胃底贲门部9例,占18.75%;胃体部8例,占16.67%。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突入胃腔内,病变区厚度为6~22mm之间,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分界清晰。
胃壁增厚4l例,厚度从3.0~10cm不等,37例增厚的胃壁呈不规则状,4例较规则。胃壁的环状增厚3例,造成胃窦部狭窄变形和狭窄、幽门不全梗阻。病变部位黏膜皱襞消失。软组织肿块7例,3例胃癌向腔内或腔外生长,与邻近肿大的淋巴结融合成软组织肿块。4例表现为单纯局部软组织肿块。肿块形态不规则,腔面不光整,1例见溃疡形成。肿块直径3.1~5.0 cm之间。增厚胃壁及肿块平扫密度与肌肉相似(平均CT值38 Hu);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表现为病变部位明显不均匀强化,35例以门静脉期强化显著(平均CT值83.4 Hu),平衡期表现为均匀强化,程度略有下降。转移至肝脏4例、肺2例、肾上腺l例;种植转移至网膜、系膜引起其增厚的2例;腹水2例。4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24处出现肿大淋巴结。
根据Borrmann分型,Ⅰ型11例,息肉(肿块)型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或局部肿胀,癌肿边缘可有切迹,基底部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Ⅱ型6例,无浸润溃疡型,病灶与正常胃界限清楚,表现为癌肿形成较明显的腔内溃疡,周边的隆起环堤与相邻胃壁分界清楚,可有胃周淋巴结肿大;Ⅲ型22例,有浸润溃疡型,病灶与正常胃界限不清楚,表现为溃疡大,环堤面宽,与周围胃壁分界不清,胃周淋巴结常肿大;Ⅳ型9例,弥漫浸润型[3],表现胃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伴或不伴胃腔狭窄,胃腔形态不规则,常有周围转移病灶。
全部病变在CT图像上均显示,均可作出定位诊断,CT定位诊断率为100%。36例行手术治疗者,MSCT评估可切除者即可行根治术者23例,不能切除即行单纯姑息手术者13例,手术证实行根治术者22例,行姑息手术者14例,MSCT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4.44%。
3 讨论
胃癌CT征象主要包括胃壁增厚、胃腔内肿块、胃腔狭窄、溃疡等。胃壁增厚是判断肿瘤浆膜浸润程度和分型的重要指标,而胃窦部局限性增厚、胃壁广泛增厚和胃巨大软组织肿块不是胃癌的特有征象,易与淋巴瘤和胃平滑肌瘤(肉瘤)混淆,不能仅以胃壁增厚片面加以诊断[4]。利用多相扫描(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技术,并注意观察同层面、同部位的胃壁变化情况,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进行胃壁的动态观察,鉴别胃壁增厚的性质[5]。
胃癌的T分期是影响切除率的主要因素,CT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取决于是否能够清楚地显示胃壁各层、浆膜外浸润以及邻近器官受侵。本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能够清楚显示正常胃壁的多层结构,再根据胃癌的CT诊断标准进行判断[6]。平衡期扫描有利于T3和T4的鉴别,螺旋CT的三期扫描能提高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
胃癌发生脏器转移是胃癌不可切除的指征。可转移的脏器有肝、胰腺、结肠、卵巢,网膜或者腹膜转移,CT增强扫描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脏器血行转移、直接侵犯。本组转移至肝脏4例、肺2例、肾上腺l例;种植转移至网膜、系膜引起其增厚的2例;腹水2例。胰腺、横结肠转移均为直接侵犯。本组中多层螺旋CT对脏器转移判断准确性为88%,诊断率较高。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一种影像学手段能够进行术前准确的N分期[7]。本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后处理功能,在图像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图像结合电影回放法(Cine法)及窗宽窗位调节的软阅读能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尤其是小淋巴结的检出率。增强扫描也可以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淋巴结转移增强CT的主要征象有蚕蚀状、囊状、周边高密度中心低密度、相对高密度及花斑状者,呈串珠状排列。
多层螺旋CT由于其扫描速度较普通CT明显加块,能够真正完成整个胃单纯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扫描,有利于对肿瘤对胃壁侵润的深度及周围脏器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显示,并能够清晰地显示胃周血管及肿瘤血管[8]。因此其对胃癌的MSCT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较常规CT和其他检查方法明显提高。
多层螺旋CT以其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经过一次检查可同时获得胃癌强化特性、浆膜及邻近器官受侵、肝脏有无转移等多项较可靠的指标,可以显著地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分型有较大的帮助,是一种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因此,笔者认为胃癌术前行螺旋CT三期增强检查是必要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多层螺旋CT(MSCT)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胃癌患者48人。结果 胃壁增厚41例,厚度从3.0~10cm不等,其中37例增厚的胃壁呈不规则状,4例较规则。48例中转移至肝脏4例、肺2例、肾上腺1例;种植转移至网膜、系膜引起其增厚的2例,腹水2例。4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24处出现肿大淋巴结。全部病变在CT图像上均显示,均可作出定位诊断,CT定位诊断率为100%。36例行手术治疗者,MSCT评估可切除者即可行根治术者23例,不能切除即行单纯姑息手术者13例,手术证实行根治术者22例,行姑息手术者14例,MSCT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4.44%。结论 多层螺旋CT以其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显著地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分型有较大的帮助,是目前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影像检查方法。
关键词: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鞠发军,李会祥,武传平,等.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05,12(11):1079.
[2]石木兰.肿瘤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62-465.
[3]张汐,刘文亚.MSCT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及T分期价值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6):531-532.
[4]LeeD.Two-dimensionalImagingofGastricTumorsUsingSpiralC[J].Abdomen Imaging,2005,5(1):1-3.
[5]范卫君,吕衍春,刘立志,等.胃癌和胃淋巴瘤的CT表现对比分析[J].癌症,2008(5):65-68.
[6]廖明朗,谭洁.胃癌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海南医学,2007(2):45-48.
[7]黄晗,王维丰,李楠.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灶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7(1):34-35.
[8]陈望,高万勤.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22-23.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4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诊断;图像后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61-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是引起急性下腹痛的最常见病之一,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阑尾炎一般根据典型的临床和表现、实验室检查,无需影像学检查也可做出正确的早期临床诊断,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但近1/3的阑尾炎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一些其他疾病酷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诊[1]。为增加该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现将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非增强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临床疑有急性阑尾炎且经CT影像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35例,均为急诊病人。男23例、女12例;发病年龄12-75岁;25-35岁16例。临床表现腹痛、厌食、恶心、呕吐、乏力、发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体征: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快等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SPEED6层CT机,非增强扫描范围:自第12胸椎至耻骨联合水平无间隔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和三维重建(3D)等后处理工作。
2 结 果
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其CT表现:阑尾增粗肿大、外径>6mm,管壁厚>2mm,阑尾边界模糊,管腔内有时见积液、积气或结石。
2.2 阑尾周围盲肠炎15例,其CT表现:阑尾周围脂肪层内见片絮状或条纹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盲肠周围脂肪层间隙模糊,密度增高,盲肠壁局限性增厚。
2.3 阑尾周围脓肿3例,其CT表现:盲肠周围或盆腔内低密度影,可为积液或积气,边界不清或部分包裹。
3 讨 论
3.1 正常的阑尾CT表现 阑尾呈蚯蚓状,阑尾呈薄壁的管腔结构,周围是肠系膜脂肪影,正常阑尾管径成人<6mm。壁厚<2mm,长5-10mm,根部位于盲肠后内侧壁、回盲瓣下约3cm,沿盲肠3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阑尾末端科位于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后、回肠前或盆腔内,此种位置的差异影像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由于阑尾走行迂曲,在CT上很难在同一层面全部显示,往往显示为一小段,只有沿着阑尾的走行方向,多个层面连续观察,才能观察到阑尾的全貌。
3.2 急性闌尾炎的CT表现
3.2.1 急性阑尾炎多因阑尾管腔阻塞而引起 多层螺旋CT通过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异常的阑尾。当阑尾管腔阻塞后,其黏液分泌增多,阑尾腔内压力升高,使管腔扩张,同时可见阑尾石位于管腔内。急性阑尾炎CT的直接征象是阑尾形态的异常,表现为阑尾外径肿大增粗和阑尾壁的增厚。增粗的阑尾边缘模糊,阑尾壁呈环周性增厚,密度接近或略高于邻近的肌肉组织。病理学上证明这是由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水肿和炎性浸润所致。有时增厚的阑尾壁表现为同心圆状的高低密度分层结构。
3.2.2 阑尾周围盲肠炎,CT表现为右下腹部阑尾区及盲肠周围结缔组织的模糊,周围脂肪密度增加,脂肪内出现条索状、条纹状密度影,并可伴有盲肠壁的局部炎性增厚,甚至引起结肠后筋膜的增厚和结节样隆起。阑尾周围可有少量的液体渗出。当局部炎症被网膜包裹时,可形成类似肿块的影像,需与肿瘤加以鉴别。发现阑尾肿大和阑尾周围炎性改变是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CT征象;脂肪条纹征是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最有价值的间接征象。另一个常见的征象是阑尾急性炎症的蔓延造成盲肠与右侧腰大肌之间脂肪间隙模糊。阑尾炎蔓延、发展程度的不同,阑尾盲肠周围出现炎症反应的程度也不同:肠系膜脂肪可以由稀薄的混浊到出现条纹状影、局部筋膜增厚、少量液体积聚、模糊的软组织密度影等。
3.3 急性阑尾炎并发症的CT表现 急性阑尾炎可并发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肝脓肿和肠梗阻。本组合并肝脓肿、肠梗阻各1例。
3.4 鉴别诊断 主要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3.4.1 克隆氏病 右下腹痛伴发烧、触痛、白细胞升高,极像阑尾炎。CT显示肠壁增厚,管腔狭窄,肠系膜脂肪条索,严重者被侵肠段附近形成脓腔,长段末端回肠增厚,盲肠对称性环形增厚,炎症的中心并不位于阑尾。
3.4.2 盆腔炎性病变 输卵管积水发生于右侧时,可与扩张的阑尾混淆,输卵管卵巢脓肿周围的炎症如在阑尾附近,可使阑尾浆膜水肿,管壁增厚,CT显示炎症位于附件附近而非阑尾。
3.4.3 肠管缺血 为年长患者腹痛的常见原因,CT示肠壁对称性增厚,黏膜呈指压痕,结肠积气。当这些改变局限于回肠远端时,与阑尾炎引起的回肠反应性改变难以鉴别。
3.4.4 感染性回结肠炎 CT见末端回肠、盲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增大。
3.4.5 右侧输尿管结石 发病突然,剧痛,沿输尿管向髂窝、会阴及阴囊处放射,可有血尿,CT或超声见输尿管结石。
3.4.6 女性患者需与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 由于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扫描无间隔、连续采集容积数据的优点,经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的图像细腻、失真度小并能立体显示阑尾的大小、部位和形态,还能观察到阑尾系膜、盲肠及周围的多种病理变化。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精确度和敏感度,对疑有急性阑尾炎的病人采用多层螺旋CT已成为简单而又可靠地检查手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检查,降低临床阑尾手术的阴性率。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可靠的手术依据。
综上所述,利用多层螺旋CT对阑尾炎进行诊断,可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学所见,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决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方面也为临床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林,翟峰,田春梅,等.64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0,05(13):20-22.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拟诊肺癌68例病患, 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治疗, 男41例, 女27例, 年龄在38~66岁, 平均年龄54.2岁, 病程为3~10个月, 平均病程为3.9个月。入院时, 有干咳症状者27例, 有低热、乏力症状者15例, 其他病患均未有明显症状。CR初诊, 疑似患有肺癌, 继续以病理检查与多层螺旋CT两种方法为所有患者进行深入诊断。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16层多层螺旋CT扫描仪实施扫描。扫描之前, 引导患者熟悉现吸气然后屏气的动作。在扫描时, 以腹带将胸部轮廓束紧, 进行全肺扫描, 使呼吸深度在检测中保持一致。电流为150m A, 电压为120k V, 螺距调整为1.375:1, 各层的层厚为10.0mm。完成后, 将所得数据传递到ADW4.3计算机工作站, 以body tumor灌注软件 (CTPerfusio3.0) 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曲面重建等重建整合, 得出肿瘤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通透性、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等数据资料。病理检查:手术病理切片, 送交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选择SPSS12.0版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χ2法检验相关性, P<0.05, 证明差异显著, 且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68例病患的多层螺旋CT以及病理两项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二者在肺癌确诊率方面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者49例, 诊断准确率为94.23%, 共9例诊断失误。其中, 41例被确诊周围型肺癌的病患中4例误诊, 误诊率7.32%, 诊断准确率为90.24%, 17例被确诊中央型肺癌的病患中5例误诊, 误诊率29.41%, 诊断准确率为70.59%。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方面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 P<0.05。
3 讨论
注:*与#比较, P>0.05
肺癌疾病早期发病时不易察觉, 病死率较高, 是人类生命杀手之一, 在长期的临床诊治工作中, 临床研究者发现, 早期诊断结果、病理分期二者与预后效果存在直接的联系, 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 因此, 研究者普遍认为早期诊断与及时高效治疗, 是提高肺癌病患生存率必要保证。
多层螺旋CT作为一种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与平面对肺癌征象进行扫面检测的先进技术, 能够对任意肿瘤切面与冠状图、矢状图中获取信息, 进行信息重建, 进而为肺癌诊断提供更多的资料, 有利于在降低病患创伤的情况下, 提高肺癌的确诊率。而且, 多层螺旋CT检测所需检测时间较短, 在检测中, 患者屏气情况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
我院为掌握多层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具体价值, 选择68例疑似肺癌病症的患者, 以多层螺旋CT为其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二者在初步诊断结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诊断准确率达94.23%, 这一研究结果与报道资料相似, 证明多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手段一样, 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 由于肺癌病症存在扩散性特点, 患者病理类型不一, 临床检测人员及医师在为肺癌实施检测诊断时, 判断具体的肺癌类型, 也极为必要。我院在本次研究中, 同时采用多层螺旋CT及病理检测两种手段, 为68例病患进行诊断,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 发现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检测中的准确率比中央型肺癌检测中的准确率更高, 证明此方法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采用多层螺旋CT为疑似肺癌病患进行早期诊断, 可以得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同时降低患者诊断阶段所受损伤, 优势较多, 且这种优势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体现尤为显著。因此, 此种诊断方法的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姚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5) :87-88.
[2]刘志锋, 曾进龙.MS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6) :718-719.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6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患者的资料,有中下腹CT检查、超声检查及病理结果资料完整23例。CT检查前无需肠道准备,其中平扫15例,平扫+增强8例,进行CT征象分析。男17例,女6例;年龄18岁~71岁;CT检查后24 h内手术。
2 检查方法
使用16层螺旋CT(SIEMENS,16层)行中下腹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螺距16 mm×0.75 mm、矩阵512×512、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 A。扫描前不进行任何肠道准备,先平扫后增强,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以3 m L/s的速率注射碘海醇(300 mg/m L),注射后25 s、60 s行动脉和静脉期扫描。得到原始图像以1.5 mm层厚薄层重组,用自带软件以回盲部为中心,以层间距1.5 mm行冠状位,矢状位重组,用冠状位图像行5 mm~10 mm容积三维重建(VRT),发现阑尾走行,沿阑尾管腔中心划曲线,获得曲面重建(CPR)回肓部和阑尾病变图像,可多次CPR,获得比较完整的阑尾病变图像。以冠状位和横断位为观察重点,测量其最宽外径,观察阑尾边界是否清楚、腔内密度有无阑尾石(CT值>80 Hu)和气体、周围结构有无积液和脓肿形成、周围脂肪有无条索。增强扫描注意阑尾壁有无异常强化、壁厚度。图像由2位主治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不统一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3 结果
平扫23例中,阑尾增粗(>6 mm)21例(91.3%),测定阑尾最大外径6.8 mm~12.5 mm,边界模糊19例(82.6%),阑尾周围蜂窝组织炎17例(73.9%)(阑尾周围脂脂肪内条索或云雾状密度增高),阑尾周围脓肿4例,阑尾内积石2例、积气15例。增强8例有3例阑尾壁不连续和周围积液5例,脓肿4例呈不规则环状中度强化,大小4 cm~8 cm.,中央部脓肿无强化。本组23例平扫阑尾不能认定者2例,1例是盲肠后阑尾,另1例阑尾与周围肠管粘连。平扫和增强CT检查均可提出阑尾炎诊断,但增强扫描能进一步观察阑尾壁的厚度和壁的完整性,因此认为诊断阑尾炎和分型增强扫描优于平扫。
4 讨论
急性阑尾炎起病急,病情重,不易做肠道准备。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高分辨率和多方位重组的临床运用,MSCT对于成人阑尾炎诊断率明显提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0%~97%,93%~100%和94%~99%[1]。刘文等提出:在急诊不进行任何肠道准备的情况下,MSCT增强方案,以回肠部做MPR重建诊断阑尾炎是可靠和可行的[2]。
4.1 正常阑尾的MSCT表现和临床意义
认识阑尾的正常CT表现是诊断阑尾炎的基础。阑尾起于肓肠下端后侧壁,周围有肠系膜脂肪包绕,呈细管状迂曲走行,阑尾尖部游走位置多变。以回肠下位,盲肠后位多见[3],阑尾因回盲部位置变异而移位。正常阑尾CT表现可显示为细条状软组织影或中间密度稍低的环状软组织影,边界清楚,阑尾腔可含成串珠状、散在点状气体或肠内容物,部分阑尾腔内中可见单个或多个结石影。部分患者因肠系膜脂肪过少,是阑尾显示假阴性的重要原因[1]。关于正常阑尾外径数值上限各家报道不一,临床沿用6 mm,但耿军祖等89例正常阑尾的平均直径为(5.3±1.1)mm(3 mm~10 mm),阑尾直径>6mm为16例[1]。陈英敏等119例测量正常阑尾的平均外径为(6.1±0.8)mm(3.2~11.7)mm,阑尾外径>6 mm者高达51.8%[4]。2组都认为诊断阑尾炎时,仅以6 mm作为正常阑尾上限是不妥的。
4.2 急性阑尾炎的MSCT表现
MSCT表现为平扫见阑尾增粗(直径>6 mm),边界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内见云雾状高密度影及条索状致密影;增强扫描见阑尾壁均匀强化和周围积液,壁增厚>3 mm。穿孔所致脓肿表现为阑尾起始部或末端团块影、境界不清、边缘模糊、肿块向上或向内推移末端回肠或盲肠。增强后肿块中等以上强化,脓肿形成后中央部不强化[5],炎症严重时可能与右输尿管及附件粘连。刘文等研究认为阑尾腔内液体最大值(MDIAF)>2.6 mm,是诊断单纯性阑尾炎的可靠指标[2]。我们运用以回盲部为中心重建横断位+冠状位MPR和CPR,21例阑尾显示;2例未显示,其中术后1例为确认盲肠后阑尾,另1例阑尾周围粘连结构不清。本组阑尾测量外径6.8 mm~12.5 mm,如用正常阑尾平均外径上限为6 mm时,急性阑尾炎外径与正常阑尾可能有重叠,因此,诊断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增粗(>6 mm)需与周围征象相结合。
急性阑尾炎与右下腹其他疾病的鉴别,关键是发现正常阑尾即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因为阑尾位置变异和肠腔内容物影响可能,不显示阑尾不能排除阑尾炎。增强扫描可使正常或病变阑尾得到辨别[2],进一步观察阑尾壁厚度和其连续性。扫描后处理MRP,以冠状位+横断位为主,VCP观察阑尾行经,CPR能细致地观察阑内部结构、管壁厚度及周围情况,多种技术相结合观察完全的阑尾。MSCT表现需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结合。
4.3 本组观察的不足
观察病例少,增强病例仅8例,一些征象未列入观察对象,如测量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积石、MDIAF的临床意义有待观察。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者无需肠道准备,利用MSCT平扫+增强方案的特点,运用MPR等多种技术得到阑尾图像,为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无肠道准备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术前无肠道准备MSCT平扫15例、平扫+增强扫描8例。具体方法是:得到原始图像薄层重组后行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相结合显示阑尾,观察阑尾最大横外径、边界是否清楚、阑尾腔内密度、周围有无积液或脓肿、脂肪内条索状筋膜增厚,增强扫描观察阑尾壁的完整性和阑尾异常强化。结果 23例患者中有阑尾显示21例,阑尾增粗21例,测量阑尾最大外径6.8 mm12.5 mm,边界模糊19例,阑尾周围脂肪内条索或脂肪浑浊17例,周围积液5例,周围脓肿形成4例。结论 无肠道准备的MSCT扫描,运用MRP可以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
参考文献
[1]耿军祖,王福江,孙健,等.正常阑尾的16层螺旋CT表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2):97-99.
[2]刘文,强金伟,廖治河,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4):337-341.
[3]柏树今,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
[4]陈英敏,张云亭,李宝山,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技术在正常阑尾显示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8):821-824.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鼻骨骨折患者38例, 入院时主要症状表现为鼻腔出血、面部皮肤擦伤、局部软组织瘀血及鼻骨畸形等, 损伤部位存在明显压痛, 并伴随鼻中隔偏曲。其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9~62岁, 平均 (25.2±4.9) 岁, 损伤至入院时间2 h~7 d, 平均 (1.4±0.9) d, 损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7例, 外物击伤13例, 跌伤8例。
方法:本组患者均分别开展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X线检查时选取Philips SRO33100 X线机, 取俯卧头颅侧位, 逐一获取双侧位摄片, 再由院内影响医师进行评估。多层螺旋CT检查中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CT 64排螺旋CT机, 选择听眦线作为扫面基线, 将鼻尖向上至眼眶上缘作为具体扫面范围。参数设置为120 Kv/300 m A, 层厚设置为25 mm, 依次完成横轴位、冠状位扫描与重建, 获取原始数据后上传至配套工作站软件中完成容积再现 (VR) 与多平面重组 (MPR) 三维重建, 经由相同医师完成影像诊断。
观察指标:分别总结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相应计算其临床诊断符合率, 再将两种检查方式所诊断的具体骨折类型进行总结, 统计单线性骨折、复合型骨折与粉碎性骨折的发生几率, 经统计学处理评估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比较:本组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100.0%, 而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仅73.7%,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种检查方式中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诊断结果比较。本组患者经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表现19例 (50.0%) 患者为线性骨折, 其中一侧骨折6例, 伴随成角与移位13例;10例 (26.3%) 患者为复合性骨折, 其中合并鼻中隔骨折2例, 眼眶壁骨折2例, 上颌突骨折6例;另9例 (23.7%) 患者均为粉碎性骨折。64层螺旋CT在骨折类型诊断中显著好于X线平片,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鼻骨主要位于面部两侧上颌骨额突间, 向上同额骨鼻突连接构成鼻额缝, 左右侧相连组成鼻骨间缝, 具有上段窄厚、下端宽薄的骨质特征[3]。由于该部位在面部中相对突出, 且骨质较为脆弱, 已成为颜面部骨折中的最常见类型[4]。早期准确诊断是鼻骨骨折患者良好改善的基础保障, 以往临床医师多应用X线平片开展诊断, 在影像学不断进步后, 多层螺旋CT已获得广泛认可程度, 其局部骨骼损伤表现更为立体、客观[5]。
本研究中针对38例患者依次开展了上述两种检查方式, 结果表现为64层螺旋CT的诊断总符合率100.0%, 显著高于常规X线平片诊断结果, 提示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程度更为满意。鼻骨骨折类型的准确评估也是临床治疗效果的基本保障。当前临床主要将其划分为线性骨折、复合性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其中线性骨折仅存在一条骨折线表现, 复合性骨折为伴发鼻周围骨折, 粉碎性骨折则指骨折线≥2条。本组患者通过64层螺旋CT检查后被确诊为单纯线性骨折19例 (50.0%) , 复合型骨折10例 (26.3%) , 粉碎性骨折9例 (23.7%) , 其分型准确程度亦显著高于常规X线平片, 进一步证实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分型中也具有显著临床作用, 从而良好地保障了继行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时可更为客观地表现局部病变状况, 对骨折确诊与分型均具良好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鼻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鼻骨骨折患者38例, 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64层螺旋CT检查, 通过临床诊断符合率与各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总符合率100.0%, 显著高于X线平片 (P<0.05) ;经CT诊断后表现单纯线性骨折19例 (50.0%) , 复合型骨折10例 (26.3%) , 粉碎性骨折9例 (23.7%) , 其骨折类型辨别效果亦明显好于X线平片 (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时可更为客观地表现局部病变状况, 对骨折确诊与分型均具良好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鼻骨骨折,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袁祥军, 刘明秀, 胡必富.鼻骨骨折DR与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对比[J].河北医药, 2013, 35 (19) :2977-2978.
[2]吴莉芳.鼻骨侧位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9) :3894-3895.
[3]张贵宾.探讨比较D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7) :212-213.
[4]渐楠, 毕万利.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12 (2) :268-270.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8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急症, 以往多以X线胸透和摄片检查为主, 确诊率有限[1], 螺旋CT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16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经验和方法,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03~2006-03我院经螺旋CT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并经内窥镜摘取异物25例, 男14例, 女11例, 年龄9个月~5岁, 平均1.5岁。均有异物吸入史或疑有异物吸入史;病程最短1小时, 最长3天, 都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1.2 检查方法
21例患儿制动 (肌注安定, 0.3mg/kg体重) ,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与同机工作站GE ADW4.2。患儿先行胸部轴位容积扫描, 扫描参数:120kV, 240mA, 每周0.5s, 层厚10mm, 无间隙。扫描结束后, 进行重叠重建, 层厚1mm。将重建数据传至GE ADW4.2 工作站, 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MPR) 、最小密度投影 (MinP) 、CT仿真内窥镜 (CTVE) 技术, 使气管支气管及肺野显示清晰, 判断有无异物及异物位置, 确诊后送患儿行内窥镜下异物摘取。
2 结果
2.1 异物的部位和种类及其并发症
CT诊断气管异物3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9例和气管并左主支气管异物1例, 与内窥镜检查结果一致。取出的异物包括花生米8例、葵瓜子5例、西瓜子4例、黄豆1例、水果碎块1例、米粒1例、金属异物1例和火腿肠碎块1例。并发症有肺气肿8例、阻塞性肺炎2例和肺不张1例。
2.2 异物的CT表现
异物在MPR及CMPR图像中显示为类圆形、不规则形及一字形高密度影, 边界清晰。小的异物附着在支气管管壁上, 较大异物可导致气道中断。
当MPR与气道呈纵切面时, 可见异物与气道的近、远端构成特征性的“口含珠”状。CMPR和MPR可以使异物及其所在气道在同一平面显示。Minp则显示局部缺损。CTVE显示管腔狭窄或闭塞, 而远段可显示通畅。
肺部表现有肺气肿8例, 表现肺叶透亮度增高, 可见纵隔向对侧移位;阻塞性肺炎2例, 呈片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肺不张1例, 表现肺体积缩小, 形成软组织密度, 纵隔向患侧移位。这些改变主要显示于MPR上, 有6例无明显肺部异常改变。
2.3 不同成像技术对异物的显示情况
MPR及CMPR直接显示异物25例 (图1~4) , Minp明确显示21例 (图5, 6) , CTVE 22例 (图7, 8) 。
图1横轴位、图2冠状位、图3矢状位均显示异物, 尤以图2与图3更有立体观。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常为花生米、瓜子、米粒等, 多发生于幼儿, 极少自然咳出, 必须及时明确诊断, 经内窥镜取出。本组以花生米最常见, 易存留在主支气管内, 尤以右侧常见。普通X线由于患儿不配合, 确诊率较低, 普通CT易容易漏诊, 尽管有作者用冠状扫描[2], 但因扫描速度慢, 需要特殊的扫描配件, 在临床实践中并无特别优势。16层等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 检查时间短, 无痛苦, 1mm层间距的重叠重建, 对异物的本身显示较好, 加上MPR、CMPR及MinP、CTVE多种重建成像, 使得异物显示直观、定位准确, 诊断率显著提高, 对指导临床内窥镜的操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 因此必须要有优质的原始扫描图像。为了获得优质的原始扫描图像, 须注意两个问题:⑴患儿制动, 对不配合患儿, 给予镇定剂, 在患儿入睡后进行扫描;⑵参数选择, 既要考虑缩短扫描时间以减少呼吸影响, 又要考虑到层厚和螺距这两个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为了快速扫描, 用10mm层厚先扫描, 然后用1mm层厚回顾性重建, 标准算法, 送至ADW 4.2工作站, 再进行各种方法的后处理, 以明确显示异物。各种经后处理的图像, 可对内窥镜操作起引导作用, 避免内窥镜检查插管的重复性和异物摘取的盲目性,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组资料表明, MPR、CMPR操作简单, 成像速度快, 对异物的显示最好, 不但可以显示间接征象而且可以直接显示异物质量、大小、形态等。王学廷[3]等提出根据异物易存留的部位来确定扫描范围;廖伟雄[4]等采用胸部冠状面扫描以使气管支气管上下叶支气管及部分段支气管显示在同一平面上, 利于异物的直接显示。本组采用螺旋CT扫描MPR技术无需特殊扫描体位, 也无需额外增加患者负担, 并能获得包括横断、冠状、矢状、斜切或曲面的多平面图像, CMPR更可以任意旋转重建气道, 以选择最佳角度, 观察异物, 包括横断、矢状、斜切, 各组图像可同时共显 (图1~3) 。MPR图像层面深度和角度可以灵活调节, 显示气管、支气管连贯性, 无疑扩大了观测视野, 更利于异物的检出[5], 而CMPR更能显示整个气道, 包括段及亚段支气管, 能客观真实性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多少及气管邻近结构的改变, 直接指导内窥镜取出异物 (图4) 。
Minp所得到的无胸廓的透明肺的图像, 可以显示肺的充气状态及气管支气管内异物的形状, 通过调节透明度可以隐去不必要的组织, 使透明的气管树及其内的异物清楚显示, 整体观察比较清晰明了。其特点是图像中没有胸廓和肺血管等结构, 便于对异物进行观测, 但由于图像域值范围为负值, 对高于此值的异物直接显示缺少形象感, 对肺部改变也缺少特征性。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对异物的漏诊率偏高, 不能单独使用[6]。本组Minp处理后只有21例异物显示 (图5, 6) 。
CTVE是利用螺旋CT的扫描数据在工作站上重建出管腔内的表面立体图像并赋予伪影, 产生类似于纤维支气管镜进动和转向观察的动态重建图像[7], 能连续观察腔内表面, 并能深入到亚段。在观察异物尤其是复杂的支气管异物, 确诊率高, 定位准确, 并可结合同时出现轴位、冠矢状图像, 了解肺内情况。CTVE能较好的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情况及与腔外肺组织的关系, 准确显示异物所在部位, 结合MPR的冠、矢状位重建, 可勾画出异物的轮廓 (图7, 8) 。但CTVE对肺部并发症改变不能显示[8]。
16层螺旋CT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 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清晰准确, 并且对异物的近端远端气管内情况直观的显示, 对全面分析病情, 合理制定手术预案, 指导临床取出异物, 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而且操作简单, 成像速度快, 受检者无痛苦。
MPR、MinP和CTVE诸成像技术中以MPR显示效果最好, 因为MPR能将层面与气道平行, 使异物及其所在气道在同一平面显示。MinP和CTVE不宜单独用于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 应结合MPR或CMPR综合分析。而MPR由于具有操作简单, 成像速度快, 对异物显示准确等优点, 因此, MPR应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首选后处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76
[2]刘军, 张文奇, 杨振岭, 等.冠状位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16 (6) :272
[3]王学廷, 丁炜.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 (附28例报告)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32 (3) :210
[4]廖伟雄, 赵文绛.胸部冠状面CT扫描诊断支气管异物.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 4 (1) :28
[5]钟福兴, 周建荣, 刘少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 9 (6) :464
[6]郭少华, 钟福兴, 廖志莹, 等.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 (5) :371
[7]张军, 苏惠群, 吴振华, 等.CT仿真支气管镜对中心气道的评价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 (2) :105
多层螺旋CT诊断 篇9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62-02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無明显症状,一旦确诊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较为困难。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中晚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不高,有文献资料指出,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在20%~25%之间,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检查等,B超检查是胰腺癌初筛的重要检查方法,但检查中受腹部肠气干扰较大,而CT扫描则能较好地弥补B超检查的不足[2]。CT扫描又有平扫和增强扫描之分,一般而言,CT增强扫描可有效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对比,检查准确率更高,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胰腺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CT平扫、B超检查的影像结果,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高效、准确的胰腺癌影像诊断手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8±4.2)岁;病程0.15个月~24个月,平均病程(3±0.6)个月;经手术病理诊断均为胰腺癌患者。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左上腹疼痛或隐痛、胀痛、钝痛、绞痛、腰背痛,部分患者皮肤黄染、体重下降以及出现脂肪泻、腹部包块、糖尿病症状等。
1.2 研究方法 患者手术治疗前均行B超检查、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影像提示为可疑胰腺癌患者。检查所使用仪器包括超声诊断仪、双排螺旋CT机、高压注射器、后处理工作站、CT增强检查高级应用分析软件系统等。其中CT扫描的相关参数如下:电流159.9 mAs,电压120 kV,矩阵510×510,螺距在0.65~1.45 mm,层厚5 mm,重建层厚5 mm,部分重建薄层层厚0.8~2mm;造影剂为 80~140ml碘海醇,采用双筒高压团注,速率3.0~4.2 ml/s,增强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5s、胰腺期45s、门脉期70s,行腹动脉逐点扫描,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处理,并由专业影像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B超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的总准确率,其中CT多期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包括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准确率。评价指标为将扫描结果显示的肿瘤大小与手术取出测定的新鲜肿瘤大小进行比照,扫描结果和测定结果越相近,说明诊断准确率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B超检查中,2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胰腺实性占位,13例患者的胰腺回声不均或显示不清,8例患者的胰腺声像正常,3例患者表现为胆总管扩张;CT平扫中34例患者为胰腺实性占位或胰腺癌占位,余下16例患者为慢性胰腺炎,CT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胰腺癌检出例数分别为42例、48例、47例。三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周围有许多重要脏器。胰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确诊率不高,患者确诊治疗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晚期,胰腺周围的许多重要器官已被侵袭,致使患者手术治疗死亡率高,治愈率低,有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是及早治疗的前提。B超、CT扫描均是无创、简便、低成本的诊断方式,在临床疾病影像诊断中使用非常广泛,但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诊断准确性。B超检查中容易受腹部肠气的干扰,部分检查显示不清或者报告胰腺声像正常,准确率不高,有学者研究B超检查、CT平扫+增强扫描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发现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50%,而CT平扫+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3.8%[4]。而裴福贵[5]观察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得出多期增强扫描可提高CT扫描胰腺癌检出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指出综合使用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可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可见单纯使用CT平扫,其胰腺癌诊断效果也不理想,有学者指出可能原因为:胰腺癌种类较多,包括导管腺癌、巨细胞癌、粘液癌、腺泡细胞癌、小细胞癌、小腺体癌等,各类胰腺癌在CT影像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相似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干扰,因此诊断中容易误诊[6]。此外,胰腺癌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更准确的另一个原因为胰腺周围有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和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等许多血管,不同期扫描能最大程度强化胰腺实质,且能充分显示胰周血管的状态和周围血管的联系[7]。在本次研究中,CT增强扫描胰腺期(图B)的诊断准确率达96%,均高于动脉期、门脉期(图C),可见胰腺期扫描是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最佳时期。
综上所述,与B超检查、多层螺旋CT平扫(图A)相比,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获得更高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且以胰腺期的准确率最高,CT多期增强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胰腺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刘树堂,时高峰,等.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与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2):1784.
[2]周东升,蔡瑞萍.小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248-249.
[3]罗娅红,于韬,王洋,等.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J].磁共振成像, 2011,5(1):35.
[4]呼闯营,戴晓波,唐文,等.胰腺癌77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671.
[5]裴福贵.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90.
[6]李笋.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11):134.
[7]王海生,韩艳平.胰腺癌多层螺旋 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4,10(7):35.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7~70岁,平均52岁。功能性嗜铬细胞瘤12例,有高血压病史,经降压治疗无效,同时伴有头痛、多汗、心悸等。实验室检查血内儿茶酚胺增高。其余13例为无功能性,由B超检查发现占位而建议做螺旋CT检查以进一步定性。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仪,层厚3 mm,层间距3 mm,25例患者均做CT平扫后双期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膈肌至肾下极。采用静脉内团注100 m L欧乃派克,注射流率2.5 m L/s。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30 s,静脉期70 s。
2 结果
2.1 发病部位、形状及大小
发生于肾上腺者22例,l例双侧发病(见图1~3),其余均为单发。3例发生于肾上腺外,其中,1例位于腹主动脉旁(见图4~6),2例位于腹主动脉前方。1例液化坏死严重,类似囊性病变(见图7,8)。20个病灶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余6个为分叶状。病灶直径为1.2~9.8 cm,其中,小于3.5 cm者7个,3.5~5.0 cm者10个,大于5.0 cm者9个。
2.2 CT表现
平扫可见26个病灶为低密度,其中直径小于3.5 cm者密度较均匀,其余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类圆形的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22个病灶有强化表现,7个均匀强化,15个强化不均匀呈轻度至中度强化,中心间隔及更低密度的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见图1~3),4个强化不明显,其中1个为完全液化坏死,囊壁可见强化(见图7,8)。静脉期扫描,3个动脉期强化不明显的病灶可见持续强化,15个动脉期强化的病灶有7个强化程度下降,其余仍持续强化。
3讨论
肾上腺髓质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由交感神经系统的原始细胞衍化而来,对铬盐有亲和的特征,称为交感神经元细胞,它们可分化成交感神经节细胞和嗜铬细胞,后者占大部分,故嗜铬细胞瘤90%位于肾上腺髓质。
MSCT双期扫描已被认为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金标准。通过MSCT双期扫描首先把肾上腺临近器官副脾、肠管、肥大的膈肌脚及血管区分开来,避免误认为肾上腺肿物。其次还可以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建立三维图像,进一步为病灶定位。当扫描未发现肾上腺区域肿瘤而临床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时,应扩大扫描范围,扫描膈下至膀胱区域。若仍无异常发现,需要进一步扫描胸部、后纵隔及颅底。但扫描范围的确定较盲目,以碘标(131I或123I)的间位碘卞胍(MIBG)作为闪烁计数的示踪物,是异位嗜铬细胞瘤特异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对131I-MIBG有异常表现区域重点扫描,可同时对嗜铬细胞瘤作出定位、定性诊断,检出率可达100%[2]。
MSCT双期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富血供肿瘤,增强扫描时肿瘤明显强化,而陈旧性出血、坏死和囊变无强化。增强动脉期22个病灶强化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反映了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而动脉期强化不明显的肿瘤,经手术病理发现其大部分区域为坏死和囊变部分。静脉期仍有3个病灶持续强化,更加说明嗜铬细胞瘤为富血供的肿瘤,病理上其细胞团之间存在大量血窦使造影剂廓清延迟。本组16例密度不均匀,其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甚至1例完全呈囊性表现,增强扫描囊变区也更加清晰。
周围交感神经和周围副交感神经节起源于外胚层,分布在躯干中线两侧,所以嗜铬细胞瘤可于腹膜后,常见于腹主动脉旁、肾门等部位,还可见于肠系膜根部、膀胱或纵隔等部位,即异位的嗜铬细胞瘤[3]。异位嗜铬细胞瘤占10%[3],也有人报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远远超过这个比例[4]。本组中异位嗜铬细胞瘤共有3例,占12%。1例位于主动脉旁,有高血压病史可想到嗜铬细胞瘤可能,2例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对于无功能性的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病理学上并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确定恶性唯一的依据是发现转移灶,其出现部位依次为淋巴结、骨、肺及肝等[5]。尽管嗜铬细胞瘤双期扫描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是良恶性鉴别诊断很困难,通常恶性肿瘤瘤体较大,密度不均匀,侵犯邻近器官和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影像表现,但均无特异性。
4 鉴别诊断
单发瘤体较小时(小于3.5 cm),应与肾上腺腺瘤相鉴别。肾上腺腺瘤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富含脂质,密度较均匀,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功能性腺瘤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可辅助鉴别。单发瘤体较大时(大于5 cm),需与肾上腺皮质腺癌,神经节细胞瘤相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癌出血坏死和钙化多见,病灶密度多不均匀,强化后坏死区更清楚,钙化较嗜铬细胞瘤多见,但不具有特异性,二者鉴别较难,需综合临床和生化检查或进一步穿刺活检。神经节细胞瘤,为乏血供肿瘤,肿瘤内黏液成分多,CT值较低,可见细点样钙化,肿瘤沿肾上腺区域邻近结构和血管铸型生长。双侧发病者应与肾上腺转移瘤鉴别,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强化程度不如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不典型。
参考文献
[1]1wase K,Nagasaka A,Kato K,et al.Cu/Zn-and Mn-superoxidedismutas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in adrenal tumors[J].JSurg Res,2006,135(1):150-155.
[2]马寄晓,朱瑞森,于建芳,等.131 I-MIBG在异位和(或)恶性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6,16(2):101-103.
[3]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20.
[4]汪登斌,张华,何国祥,等.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2):108-111.
【多层螺旋CT诊断】推荐阅读: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11-07
三维多层螺旋CT10-07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07-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07-18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05-30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06-15
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12-01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06-29
多层螺旋06-16
多层CT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