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CT机(精选7篇)
多层CT机 篇1
Mx8000多层螺旋CT机在我院装机10年来, 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也常出现故障, 影响到机器的开机率。下面介绍1例CT机故障的应急维修。
1 故障现象
连续扫描多位患者后, 主机显示器弹出“Gantry temperature exceeds operating limit!Pleases make sure scanner room temperature remains below 28.deg.C Cal service engineer if temperature is actually within operating limits” (机架温度操作限制!请保持扫描室温度在28℃以下。如果温度保持实际操作的限制, 联系服务工程师) , 停机1 h后, 可断续扫描, 但提示对话框反复出现, 然后停机。
2 故障检查与维修
检查扫描室温度正常, 机架外壳温度高。进入桌面service菜单, 点击show temperature (显示温度) , 机架内各温度显示为红色, 达到40℃, 均高出正常温度 (26~30℃) 。检查发现冷水机停机, 导致机架内温度过高, 机器过热保护。
冷水机故障检查较复杂, 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检查, 根据冷水机给机架降温的原理, 笔者尝试用自来水代替冷水机中循环冷水为机架降温, 达到了冷水机工作时的效果。具体方法是:打开电源控制柜, 切断冷水机电源 (460VAC) , 用2根橡皮管分别连接冷水机循环水管道的进、出水端, 进水橡皮管连接固定在自来水龙头上, 打开进水和出水阀门, 通上自来水, 可见水从出水口流出;拆下机架右侧外壳, 断开混合调节驱动器 (mixer adjustment driver) 电源, 手动强制打开mixer adjustment driver阀门, 使机架管道内水与冷水机管道内水循环, 开机后, 机架内温度立刻降了下来, 机器扫描正常。后经检查, 是冷水机制冷剂罐与压缩机之间的“电子压力控制平衡阀 (pressure cauge port) ”损坏, 导致制冷剂 (氟利昂) 泄露, 冷水机自我保护停机。更换“电子压力控制平衡阀”, 充氟利昂4.0 kg, 通电开机, 冷水机启动, 故障彻底排除, 机器工作正常。
3 分析与讨论
Mx8000多层螺旋CT机采用冷水机制冷水散热, 冷水机为机架提供17.5~19.5℃冷水。循环水温度超出范围, 机架右侧的调节驱动器阀门关闭, 切断机架与冷水机的水循环。Mixer是个3-way valve (三通阀) , 可根据机架内各处温度自动调节机架与冷水机间循环水量, 保持机架温度在26~30℃, 一般在28℃左右, 见图1。我们了解其冷却原理后, 采用自来水代替循环冷水, 并点击service菜单中的show temperature, 使机架温度得到实时监视, 机架内温度不能低于20℃, 否则会影响探测器性能, 图像出现伪影。用控制自来水流量来控制机架温度, 从而保障机器正常运转。
在CT机的日常使用中, 操作人员要熟悉机器性能、操作规程和运行原理, 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在检修工作中, 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实践多了就会积累许多经验, 并可创造出一些小技巧。遇到机器故障, 要善于思考, 分析故障的现象、部位, 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在诊断清楚的情况下, 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 使机器暂时正常运转, 减少损失。
多层CT扫描技术 篇2
西门子医疗系统于1988年引进了用于临床的单层螺旋CT技术。1992年,Elscint发明了一台双层螺旋扫描器,这是第一台也是最简单的多层扫描器。1998年秋,多家装备制造商推出了新一代多层CT扫描器。这些装置具有与多探测器阵列相连以提供4层CT扫描的4个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多于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的4层扫描提升数据采集速度。此外,其中一些扫描器的支架转速达2转/s,是大多常规螺旋扫描器速度的2倍。这2项改进相结合,通过8倍于大多数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来提升扫描速度。
4层CT的效果明显优于单层螺旋CT,我们能用更薄的截面进行检查,使得沿病人纵轴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的显著提升使时间分辨率得以改善,移动伪影得以减少。静脉内注射的碘化造影剂能够传输得更快,图像的对比增强也有所提高。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图像的空间、时间和对比分辨率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了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多层CT的技术原理,包括探测器行、探测器阵列设计、截面厚度的选择和扫描速度等内容。
2 技术原理
2.1 探测器行
常规单层螺旋CT扫描器有一根X射线管和一行探测器。该探测器行包括500~900个探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能够在横断(轴向或x-y方向)平面上描绘出一道圆弧,提供一个通道的空间数据。4截面多层CT扫描器有一根X射线管和沿病人纵(z)轴的多行探测器,每行有500~900个元器件,多行同时生成包含几千探测元器件的二维曲面阵列,与4个数据采集系统相连从而生成4个通道的空间数据。
2.2 探测器阵列设计
要同时记录4个截面,则至少需4个探测器沿z轴并排放置。要提供多个截面厚度的选择,则需沿z轴并排放置4个以上探测元器件。当前商用探测器阵列设计可划分为2组:探测元器件沿z轴等宽排列的(称矩阵探测器)和不等宽排列的(称自适应阵列探测器)。
多层CT探测器几何形状出于2个原因改变了对于病人的辐射剂量,二者对于病人剂量有相反的作用。首先,使用多层技术,沿着病人的z轴的探测器之间的隔膜能吸收辐射并且不生成数据。这些隔膜大约为0.06 mm厚。这些隔膜的存在会将成像效率降低2%~4.5%,具体数据与探测器的尺寸有关,尺寸越小则效率越低。GE医疗的多层CT,隔膜导致功效减少4.5%左右。其次,多层CT的本影半影比其他系统更高,因为多层CT系统中X射线的准直尺寸与焦点尺寸的比值约为4:1(4层CT)。事实证明,多层CT系统对X射线辐射的利用率较高,因为其产生的不可使用的辐射(在半影中)较少。归纳起来,多层CT的放射剂量成像效率大约等同于单一层面CT的数值。
2.3 扫描断层厚度的选择
CT扫描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扫描断层的厚度,调整方法主要包括:(1)调整病人身前/身后的射线准直装置;(2)调整与4组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的射线信号探测器。如果CT系统使用的是等宽度成像探测器阵列,则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数目的探测器组合,以获得所需的断层厚度。如果CT系统使用的是非等宽成像探测器阵列,则扫描过程中只需要使用病人身后射线准直装置对宽度最窄部位的探测器原件进行射线准直操作。
2.4 扫描速度
单层螺旋CT扫描仪通常的360°支架旋转时间为1 s。对于多层CT,一些型号的支架旋转时间为0.5 s,其旋转速度是单层螺旋CT速度的2倍。以4层CT成像系统为例,每次支架旋转能够生成4个断层的数据,则其数据收集速度是单层螺旋CT的8倍。对于任何给定的暴露时间和相同的螺距和准直,上述4层CT系统单次旋转能够覆盖的距离是单层螺旋CT的8倍。为了使单层螺旋CT在给定的时间间隔覆盖相同的扫描面积,必须增加螺距使扫描断层的间隔增加,但图像质量会因为有效截面厚度和噪音的增加而下降。对于单层螺旋CT,为了在相同螺距和给定时间间隔中,涵盖与上述4层CT相同的距离,则需要将截面厚度提高8倍。为保持截面厚度和螺距的常量,对于单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需要延长8倍。
多层CT的螺旋插值算法不同于单层CT的插值算法。通过这些新算法,多层CT扫描的成像结果中,伪影部分比对于单层螺旋CT的结果要少;实际上,螺旋伪影在多层CT中通常是不太明显的,因为大多数多层CT扫描的螺距值低于单层CT系统。
多层CT扫描的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种叫做锥形光束伪影的图像失真现象。在一个4层CT的扫描过程中,X射线束会在病人z轴上发生轻微的偏离,来自第1个截面和第4个截面的数据是从稍微不同的角度中获取的。如果使用的重建算法不人为纠正这个角度偏差,则会在重建图像过程中引起了细微的偏差。
扫描速度的增加可以用来减少扫描时间,或者在同样的扫描时间中扫描同样的区域以提高扫描精细度,产生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通常,降低的扫描时间和增加的空间分辨率的组合是有利的。多层扫描的优势如下。
2.4.1 改善时间分辨率
扫描更快,使得有意识和无意识运动(如肠蠕动、呼吸)导致的运动伪影就更少,患者需要屏气的次数也得以减少。
2.4.2 改善z轴空间分辨率
较薄的扫描断层提高了在患者z轴上的分辨率,减少了伪影,增加了诊断的精确度。
2.4.3 增加血管内对比材料的浓度
因为使用多层CT,成像扫描可以更快地完成,因此血液对比材料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注入病人体内,从而增加局部浓度,改进血流丰富的动脉、静脉和富含血管的病灶区域(如动脉瘤、多血管性肿瘤、活动性出血)的成像清晰度。在动脉和静脉相之间的信号差异得以增强。
2.4.4 减少图像噪音
对于多层系统,在每次旋转扫描中扫描了更大的病人面积;因此,时间较长的扫描过程中,X射线球管电流可以适当提高。较高的X射线球管电流降低了图像噪音,改进了图像质量,这对于长时间、高精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体型患者。
2.4.5 有效使用X射线管
更短的扫描时间会降低X射线球管发热,减少或消除了在两次扫描之间X射线管冷却导致的延迟;减少这项延迟在多相检查中是至关重要的。在球管的使用寿命期间,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其生成更多的图像,从而降低医院成本。
2.4.6 覆盖较大的解剖范围
对比单层螺旋CT,多层CT的一个很大优势是能覆盖更大的解剖范围。扫描范围的增加是由于在每次旋转扫描期间同步记录多个断层的数据及支架旋转速度的提升。对于上文中提到的4层CT成像系统,其单次旋转扫描范围可以达到单层螺旋CT的8倍。对于多层CT,在z轴中的覆盖范围取决于数据通道、螺距、扫描断层厚度、扫描时间及支架旋转的转数。以毫米为单位的覆盖范围计算如下。
其中,N=数据通道数量,P=螺距,S=每个通道的扫描断层厚度(mm),T=整个扫描的用时(s),R=以秒计的单圈旋转时间(1圈=360°)。
螺距是没有单位的参数,代表的是支架前进速度与光束宽度之间的关系,其定义为每个支架旋转的工作台行程与光束宽度的比值:
3 结论
多层CT是在单层CT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探测器层数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扫描速度。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CT扫描的速度,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扫描时间获得更高的分辨率。鉴于医疗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高层数、更高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CT系统面世。
摘要:1992年,随着双层扫描器的问世,多层CT逐渐进入,并在1998年随着4层CT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相对于单层螺旋CT,多层CT的优势明显,包括时间分辨率和z轴上空间分辨率的改善、血管内造影剂浓度的增高、图像噪声的减小、X射线管的高效利用及更长的解剖覆盖范围。
游离气胸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部CT扫描的游离气胸患者88例,其中男83例,女5例;年龄14~60岁,平均(28.9±13.3)岁。左侧游离气胸53例,右侧游离气胸35例。排除标准:(1)胸廓畸形;(2)肺叶压缩实变;(3)胸腔积液;(4)胸膜牵拉粘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或GEDiscovery HD750 CT机。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深吸气后一次性闭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肺下界(包括双侧肋膈角)。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50 m As,机架旋转1周时间0.4 s,视野32~36 cm,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应用GE AW4.6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依据游离气胸的CT值区域用组织扩张的方法覆盖所有气胸范围,然后应用体积测量工具测量游离气胸的量。同理,以肺门根部为截断,测定胸腔体积,并计算实际气胸压缩百分比,以Y表示,Y=气胸量/胸腔体积(图1A、B)。在轴位图像上气管隆突层面测量前后胸廓内缘最大垂直距离D1,并在该测量线上测量气胸脏层胸膜边缘到前胸壁内缘的垂直距离d1,计算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d1/D1;同理测量气管隆突层面气管隆突至侧胸壁内缘最大水平距离D2,并在该测量线上测量气胸脏层胸膜边缘到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并计算水平距离压缩比值X2=d2/D2(图1C、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分为左、右两侧胸腔,将所测实际游离气胸压缩百分比Y和对应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及水平距离压缩比值X2进行3次回归分析。再根据优选回归方程式用Excel软件分别计算出特定压缩百分比时对应的距离压缩比值X1或X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男,23岁,左侧自发性游离气胸。VR模式(A)及融合图像模式(B)显示左侧气胸;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最大垂直距离D1,该线胸膜边缘至胸廓内缘垂直距离d1,计算气胸垂直压缩比X1=d1/D1(C);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最大水平距离D2,该线胸膜边缘至胸廓内缘垂直距离d2,计算气胸垂直压缩比X2=d2/D2(D)
2 结果
所有患者分左、右侧胸腔分别测量,测量结果见表1。因径线与体积是3次关系,故尝试3次模型;因相对而言1次和2次模型都可能得到可行的结果且模型会更简单,故同时尝试1次和2次模型。左侧实际测量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对应X1、X2的回归方程式见表2。右侧实际测量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对应X1、X2的回归方程式见表3。
根据表2左侧游离气胸实测压缩比Y与对应X1及X2回归方程得知: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仅有部分模型的所有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所有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的R2得知,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2次模型R2最大,因此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Y与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回归方程Y=0.0758+2.8623X1—2.8049X12为优选方程,R2=0.7460,复相关系数R=0.8637,可以认为左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X1、X12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优选方程式,重新估算左侧53例气胸压缩百分比,并与实测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左侧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测误差范围为(0.01±9.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表3右侧游离气胸实测压缩比例Y与对应X1及X2回归方程得知: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仅有部分模型的所有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所有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的R2得知,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2次模型R2最大,因此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Y与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回归方程Y=0.0708+2.5960X1—2.1178X12为优选方程,R2=0.8575,复相关系数R=0.9260,可以认为右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X1、X12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优选方程式,重新估算右侧35例气胸压缩百分比,并与实测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右侧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测误差范围为(0.12±8.0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左侧气胸压缩比例优选方程Y=0.0758+2.8623X1—2.8049X12,得出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分别为20%、25%、30%、50%、70%及75%时对应左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压缩比值;同理根据右侧气胸压缩比例优选方程Y=0.0708+2.5960X1—2.1178X12,得出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分别为20%、25%、30%、50%、70%及75%时对应右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百分比。见表4。从表4得知,心脏占据部分左侧胸腔位置范围较大,相应左侧胸腔体积较小,故相同气胸压缩比例时,左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压缩比值较小(P<0.05)。
3 讨论
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是临床决定采取保守治疗、闭式引流或者开放手术的重要依据之一[2],也是法医在临床司法鉴定中确定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3]。目前,临床上如何简单而较精确地预测气胸肺压缩百分比一直比较困难。早期通过X线平片测量或估计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有多种方法,如目测法、面积法与体积法、平均胸膜间距离法、三线法等,以上方法测量原理及方法各异,测量准确性参差不齐[4,5,6,7]。
随着CT及计算机软件的的应用普及,以CT图像为基础测量气胸的准确性已经得到公认。王成林等[8]利用在CT轴位图像用鼠标沿胸廓内缘勾画出一侧胸腔总面积A,然后在同一层面沿胸廓内气胸的边缘勾划出胸廓内含气的面积B,按公式肺压缩率=B/A×100%计算肺压缩率,但未验证其测量准确性及可行性。Engdahl等[9]利用人工肺气胸模型研究和证实了CT扫描后计算机软件测量容积的准确性;夏文骞等[10]亦证实采用计算机体积测量功能计算出气胸量与实际注气量一致。Cai等[11,12]利用多排螺旋CT上的软件系统开发了自动化计算机测量容积系统,并证实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是以上方案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必须使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并耗时费力,不能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本研究拟通过胸部轴位图像选定标准层面,并进行标准径线测量及计算,以期通过简单地测量来预测气胸压缩百分比。胸部CT扫描时由于患者处于仰卧位,气胸重新分布,主要集中于胸腔前方及外侧,压缩肺组织主要向肺门移位和集中。本研究采用计算机体积测量功能实际测量出气胸量及胸腔体积,计算肺实测压缩百分比Y=气胸量/胸腔体积,并以此作为肺实测压缩百分比标准[9,10]。本研究选择平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相应距离,易于选定标准层面,定位及测量准确方便,阅片中易于操作并统一标准。在平气管隆突层面测量胸廓内缘最大垂直距离D1及该测量线上对应压缩肺脏层胸膜至前胸壁内缘垂直距离d1,并计算垂直距离压缩百分比X1=d1/D1;同理测量平气管隆突层面气管隆突至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及该测量线上压缩肺脏层胸膜至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并计算水平距离压缩比X2=d2/D2;并将Y与X1及X2分别进行相应回归分析。因气胸分布与胸廓形态、肺叶实变、胸腔积液、胸膜牵拉粘连密切相关,故研究中排除上述情况。因心脏部分位于胸腔并占据左侧胸腔位置为主,造成双侧胸腔及气胸形态并不一致,左侧胸腔较右侧小,根据气胸肺压缩比Y=气胸量/胸腔体积,胸腔体积对气胸肺压缩比有重大影响,故分为左右侧胸腔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并优选回归方程式。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这些模型常数的显著性及R2的大小从中优选出更为准确的预测模型,所有模型的建立都准确可靠,尤其是垂直距离压缩比X12次回归模型。为了方便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方便法医作损伤程度鉴定工作,根据上述回归方程式计算出相应的肺压缩比例为20%、25%、30%、50%、70%及75%所对应气管隆突层面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值作为参考。
根据优选方程分别重新估算左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并将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际测量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估算误差范围为(0.01±9.68)%,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估算误差范围为(0.12±8.02)%。分析误差原因可能为:胸廓形态不规则,游离气胸形态亦明显不规则,且分布并不是绝对规律,特别是气胸量大、部分肺叶压缩百分比大时表现更为明显;1条或2条径线进行回归优选方程不足以充分反映气胸的分布规律。该优选方程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增加样本量、多径线回归分析等以完善模型、降低预测误差。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该回归模型预测气胸压缩比时,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肺叶压缩实变、胸膜牵拉粘连、气胸局限包裹等影响气体分布的因素会导致一定测量误差。
总之,充分理解本研究适用范围及排除标准,合理使用本研究结果,通过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垂直距离压缩比X1,通过优选方程即能够对游离气胸的肺压缩百分比进行合理预测;也可通过X1及气胸压缩百分比对照表对游离气胸压缩百分比进行粗略预测,适合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仁国.肺压缩容积影像学测量方法.医学综述,2011,17(23):3639-3641.
[2]Farooq U,Raza W,Zia N,et al.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st trauma.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6,16(2):101-103.
[3]夏文涛,范利华,程亦斌,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若干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第五讲胸部损伤).法医学杂志,2006,22(5):398-400.
[4]吴小芹,谢钜波.气胸后肺萎陷程度的CT与X线测量对照分析.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1871-1872.
[5]王蕾,李庆云,许娟,等.三线法在计算气胸肺压缩程度中的应用.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4):347-349.
[6]Kelly AM,Weldon D,Tsang AY,et al.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neumothorax size from chest X-rays.Respir Med,2006,100(8):1356-1359.
[7]Druda D,Kelly AM.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iz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between inspiratory and expiroty X-rays?Emerg Med J,2009,26(12):861-863.
[8]王成林,董汉彬,陈健群.气胸肺压缩率的CT测量诊断.中华创伤杂志,2002,18(2):115-116.
[9]Engdahl O,Toft T,Boe J.Chest radiograph--a poo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a pneumothorax.Chest,1993,103(1):26-29.
[10]夏文骞,鹿梅.CT评价气胸后肺组织压缩体积(百分比)准确性的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2):881-882.
[11]Cai W,Tabbara M,Takata N,et al.MDCT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neumothoraces in trauma patients.Am J Roentgenol,2009,192(3):830-836.
多层CT机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多层CT机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Siemens公司16层Somatom semsation螺旋CT扫描机, 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者105例, 其中男53例, 女52例;年龄在20~8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1.08±15.34) 岁;纳入标准为:无颅脑外伤史, 无颅脑手术史, 无颅脑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扫描范围为全部颅骨, 无颅骨骨折或外伤表现, 无颅骨缺如, 图像清晰, 左右基本对称。
1.2 CT扫描方法
头部Pitch设定为0.531, 头颈部联合Pitch设定为0.969, 扫描范围:头部:自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层厚为0.625mm, 层间距为0.625mm, 扫描后使用AW4.2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处理方法
VR通过7个位置对颅骨的结构进行显示, 即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 MIP通过8个位置对颅骨结构进行显示, 即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 在层厚为10~30mm时, MIP显示颅底前、中、后的颅窝结构, 视野设定为18cm×18cm~23cm×23cm。
1.4 观察指标
观察颅骨的完整性、颅骨表面的突起、隆起、凹陷或凹痕等情况;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上的表现、部位、数量及形态;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部位、形态;观察主要颅缝的形态、分布及位置, 颅缝形态主要分3型, 即普通型、囟门骨型和骨内颅缝型, 普通型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三种表现, 无额外新增颅缝;囟门骨型是指在原小儿囟门位置处独立成骨, 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骨内颅缝型是指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观察颅缝的闭合形态, 包括完全闭合型、嵌合型、缝间骨型、未完全闭合型和混合型五型。完全闭合型是指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 无颅缝;嵌合型是指颅缝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 无缝间骨存在;缝间骨型是指颅缝呈锯齿状嵌合, 有缝间骨;未完全闭合型是指颅缝无嵌合, 颅缝间可见透亮线;混合型是指颅缝不同节段的表现不同, 由上述4型混合而成。颅缝未闭合者注意测量最宽径线[2]。
2结果
共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19例, 占18.10%, VR显示为颅骨内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凹陷, 颅骨内板较为光滑, 难以与正常颅骨凹陷分辨, MIP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 主要发生于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血管压迹42例, 占40.00%, VR显示为沿血管走行的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 边缘光滑, MIP显示为条形的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其位置与血管走行一致。
颅缝的三型整体形态中, 普通型最常见, 占80. 95% (85/105) , 其次囟门骨型占10.48% (11/105) , 骨内颅缝型占8.57% (9/105) ;五型颅缝闭合形态中比例最高的为嵌合型, 占75.24% (79/105) , 其余四型所占比例较低, 分别为5.71% (6/105) 、8.57% (9/105) 、6.67% (7/105) 、3.81% (4/105) 。
3讨论
提高对正常人颅骨的解剖形态的认识, 可以提高对颅骨骨折、颅骨肿瘤等的鉴别和诊断率, 多层螺旋CT是临床上颅骨检查的常用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正常颅骨结构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和显示。
VR图像能够显示颅骨表面的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等, 但对颅缝边缘结构显示较困难, MIP图像对密度变化较为敏感, 能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等结构。因此, 可将两种图像联合分析, 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图像上显示为颅骨内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凹陷, 颅骨内板较为光滑, MIP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 主要发生于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 可与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等颅骨肿瘤进行鉴别诊断;血管压迹在VR显示为沿血管走行的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 边缘光滑, MIP显示为条形的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其位置与血管走行一致, 而骨折线的特点为走行僵直、边缘锐利, 并有错位、软组织血肿等表现, 可以鉴别诊断。将颅缝的整体形态及闭合形态进行分型, 有助于与骨折的骨缝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 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颅骨的解剖结构, 对颅缝的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等均显示良好, 了解正常的颅骨形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的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105例检查者的颅脑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颅骨的解剖结构、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颅缝整体形态以及闭合情况等。结果:共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19例, 占18.10%, 血管压迹42例, 占40.00%;可将颅缝的整体形态分为三型, 普通型、囟门骨型和骨内颅缝型, 其中普通型最为常见, 占80.95% (85/105) , 其次囟门骨型占10.48% (11/105) , 骨内颅缝型占8.57% (9/105) ;颅缝闭合形态可分为五型, 即完全闭合型、嵌合型、缝间骨型、未完全闭合型和混合型, 其中比例最高的为嵌合型, 其余四型所占比例均较低。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颅骨的解剖结构, 对颅缝的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等均显示良好, 了解正常的颅骨形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
关键词:正常,颅骨,多层螺旋CT,解剖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蒋孝先, 吕发金, 谢惠, 等.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1) :22-26.
多层CT机 篇6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09年7月于我科行头部或头颈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者,符合以下标准纳入研究:(1)临床纳入标准:①无颅脑外伤史或可疑颅脑外伤史;②无颅脑手术史;③无颅脑发育畸形史。(2)影像纳入标准:①扫描范围包括全部颅骨;②未发现骨折或外伤征象;③无颅骨缺如。共纳入130例,男60例,女70例,年龄20~88岁,平均53.9岁。
1.2 CT扫描
采用吕发金等[1,2]头部或头颈部VCTDSA扫描方案:头部Pitch:0.531,头颈部联合Pitch:0.969。扫描范围:头部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联合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头颅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1.3.1 图像重建及显示方式
图像重建由一位熟练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医师负责。选取颅骨层面数据进行重建。VR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7个位置显示: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MIP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8个位置显示: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适当层厚(10~30 mm)MIP显示颅底前、中、后颅窝结构。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18cm×18 cm~23cm×23 cm。
1.3.2 观测指标
两位神经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分析观察全部纳入对象的每帧图像,对于难以判定者通过协商解决,观察内容如下:(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观察所有纳入病例VR、MIP图像,评价经MSCT三维重建图像对颅骨完整性、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显示情况。(2)蛛网膜颗粒压迹: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数量及形态。(3)血管压迹: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形态。(4)颅缝形态:整体观察主要颅缝形态,按颅缝分布及位置分3型。①普通型: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无额外新增颅缝;②囟门骨型:原小儿囟门位置独立成骨,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③骨内颅缝型: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并以该颅骨命名颅缝。
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情况,并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颅缝消失;Ⅱ型,嵌合型:颅缝可见,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无缝间骨;Ⅲ型,缝间骨型:颅缝可见,锯齿状嵌合,有缝间骨;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无嵌合,其间可见透亮线,有或无缝间骨;Ⅴ型,混合型:颅缝不同节段表现不同,分别属于上述4型之一。测量每条未闭合颅缝最宽径线。
2.结果
2.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
本组研究显示MS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解剖结构完整,VR图像均能立体、准确显示颅骨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图1,2)。MIP图像补充显示颅骨解剖,对颅缝、蛛网膜粒压迹、血管压迹显示清晰。
2.2 蛛网膜颗粒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与正常颅骨凹陷较难分辨。MIP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共检出蛛网膜颗粒压迹27例,占20.77%,15例有1个压迹,5例有2个压迹,7例有≥3个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均发生在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图3)。
2.3 血管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或不分支,边缘光滑。MIP显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密度区别明显,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
29例血管压迹邻近翼点的顶骨、蝶骨、颞骨及额骨,其中14例为双侧(图4);26例颞骨中心位置有脑膜中动脉压迹;9例远离翼点颞顶骨有血管压迹,其中3例为双侧;3例额骨有血管压迹;本组未发现枕骨血管压迹。
2.4 颅缝形态
本组VR、MIP均清楚显示颅缝整体形态,各型颅缝分别为:普通型112例,占86.15%;囟门骨型7例,占5.38%,均为后囟单独成骨;骨内颅缝型11例,占8.46%,其中额缝9例,枕缝2例,顶骨及颞骨未发现骨内颅缝(图5~7)。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状态(表1;图8~12)。
共检出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13例,在MIP图像上表现为颅缝间节段性透亮线,多出现在人字缝远端或其延续的顶乳缝、枕乳缝。8例人字缝双侧均为Ⅳ型;1例人字缝右侧为Ⅳ型,左侧为Ⅱ型;1例人字缝左侧为Ⅳ型,右侧为Ⅲ型;3例人字缝双侧为Ⅱ、Ⅳ混合型。未闭合颅缝平均宽度(1.41±0.70)mm。
图1,2 显示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立体、清晰。
3.讨论
3.1 颅骨影像诊断应用
Soboleski等[3]报道了婴幼儿主要颅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正常超声表现。随着CT图像后处理的发展,目前关于颅骨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Vannier等[4]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SSD)诊断小儿颅缝早闭;Myers等[5]报道在尸体检查中应用3D-CT图像重组阐明和鉴定颅骨骨折;Medina[6]比较MIP与SSD对颅缝、骨折整体形态和范围,以及颅缝闭合情况的显示,发现MIP较SSD显示颅缝边缘清晰,认为MIP在诊断颅骨骨折和颅缝早闭方面值得推广应用;Ringl等[7]应用MIP与HR-MPR(high-resolution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HR-MPR)观察颅底骨折,其检出率分别为61%、64%,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9),但是MIP检出的骨折中有18%HR-MPRs未检出,建议结合MIP与HR-MRR一起观察颅底骨折;目前尚无文献对正常成人颅骨三维重组表现做系统的描述,但无论是超声还是CT三维重建均未对颅缝具体闭合情况分类描述。本研究系统地观察正常成人颅骨的VR、MIP表现。
3.2 成人颅骨MSCT三维重建表现
VR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系统清晰地显示颅骨表面特征,上切上视图、下视图可以观察颅底解剖,血管神经孔道;MIP的八个视图补充显示颅骨。VR图像为伪彩色,逼真、立体感强,显示颅骨表面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较MIP直观,但是VR图像对颅缝边缘显示较模糊。MIP图像对密度变化敏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较VR更具优势。
本研究在上矢状缝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检出27例蛛网膜压迹,占20.77%,与文献报道一致[8,9]。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上表现为颅骨内板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无骨质破坏,MIP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光滑。了解蛛网膜颗粒的这些正常表现,有利于颅骨肿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压迹VR图像表现为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表面光滑。MIP图像表现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本组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以双侧翼点附近、顶骨、蝶骨及双侧颞骨中心较多,走行与脑膜中动脉一致,这与颅骨X线平片表现类似。颅脑外伤时颅骨线形骨折在MIP图像亦表现为条形低密度影,但是骨折线相对走行僵直、边缘较锐利,骨折处有时可见错位,头皮软组织血肿等可以鉴别。
本组研究显示颅缝形态有3种类型:普通型(86.15%)、囟门骨型(5.38%)和骨内颅缝型(8.46%),了解这些变异可以避免把颅缝当成骨折线。根据每条颅缝的闭合情况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3.0%,16/531例);Ⅱ型:嵌合型(78.3%,416/531例);Ⅲ型:缝间骨型(7.0%,37/531例);Ⅳ型:未完全闭合型(3.6%,19/531例);Ⅴ型:混合型(8.1%,43/531例),以Ⅱ型最常见。其中Ⅳ型颅缝间有透亮线,表示颅缝未完全闭合,本组13例均为人字缝未完全闭合,平均宽度1.41mm±0.70 mm,与文献报道的正常成人颅缝间宽度不超过2 mm一致[10,11]。外伤时人字缝分离最常见,可累及多条颅缝,未闭合颅缝与外伤时颅缝分离需要鉴别。
3.3 MSCT三维重建优势及应用
传统头颅X线平片经济、空间分辨力较好,对颅骨骨折、狭颅症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密度分辨力低,为重叠图像,对颅底及细微骨折显示困难,血管压迹、颅缝等正常解剖结构可被误诊为骨折或病变,Rosenorn[12]、Gómez等[13]研究表明,头颅平片检出的简单线形颅骨骨折常不需要处理,而重型颅脑外伤,需要了解颅内脑实质情况,必须行CT扫描,头颅平片结果并不改变临床处理。头颅平片阴性并不能排除颅内病变,仍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事实上并没有减少患者费用和辐射量,且可能因不必要的检查延误诊断和治疗。
当轴位CT图像怀疑颅骨病变、颅缝早闭,术前评估、头颅术后颅骨的缺损与修复等,MSCT三维重建可以明确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行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并未额外增加患者的辐射,后处理技术简便,不延误患者病情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多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篇7
关键词:肝脓肿,多层螺旋CT,诊断
肝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感染性疾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 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发现[1], 患者中63.2%的为50~70岁者, 26.3%的70岁以上者, 仅10.5%的年轻人;可发生于肝脏的任何部位, 但以右叶为主, 其发生率约占69%, 与肝右叶的体积比左叶大且门静脉血流有分流现象有关, 可单发或多发, 单房或多房, 其中以单发、单房较多。肝脓肿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病死率可高达33%,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 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49例肝脓肿患者的CT资料,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9例, 其中男29例, 女20例, 年龄26~76岁, 平均 (45±10) 岁;病程2~12 d, 平均 (5.2±2.3) d。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为肝脏脓肿。临床表现:发热37例, 寒战12例, 腹痛15例, 黄疸17例, 恶心11例。辅助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109/L 21例, 肝功能异常10例。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256层CT。平扫及增强。扫描范围为自膈顶至肝下缘, 扫描层厚1.0mm, 层间距1.0 mm, 螺距1:1, 标准算法重建[3]。增强:采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65~75 ml, 注射速率为3~3.5 ml/s。动脉期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约26~32 s进行扫描, 门脉期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约55~65 s进行扫描。
2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 单发39例, 多发10例;脓肿位于肝右叶29例, 肝左叶14例, 肝左右叶多发病灶6例;平扫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 43例边缘模糊, 6例边缘较为清楚;7例病灶内可见气-液平面。增强扫描见28例表现为细菌性肝脓肿典型的“环靶征”, 中央为坏死液化区, 边缘为环形强化区, 其中, “单环征”4例, “双环征”18例, “三环征”6例;病灶呈“簇状征”或“花瓣征”14例;7例示腔内无强化。本组49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患者中, 术前CT诊断为肝脓肿47例, 诊断准确率为95.9%;误诊2例, 均误诊为肝癌。
3讨论
肝脓肿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4], 肝脓肿CT平扫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 少数可边缘略呈分叶状表现, 边缘可模糊或者清晰, 病灶中心部分密度低于肝组织而略高于水, 病灶中心可有分隔, 部分可见气泡或气-液平面征, 上述是肝脓肿的典型表现。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其内分隔明显强化, 呈所谓的“环靶征”, 可见单环及双环。“单环征”即圆形低密度区周隔绕以强化环, 代表脓肿壁。若强化环周围绕以低密度环即水肿带, 则形成“双环征”。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性, CT平扫为肝内低密度影, 密度不均, 可见分隔, 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及血供特征。多房病变增强扫描后表现为蜂窝状分隔及病灶边缘明显强化, 呈“簇状征”[5]。本组资料中, 我院使用螺旋CT对肝脓肿患者进行诊断, 术前CT诊断为肝脓肿47例, 诊断准确率达95.9%, 说明CT诊断肝脓肿价值较高, 根据螺旋CT检查显示出的图像, 可以很清晰、直观的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 以及邻近脏器的情况, 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做出强有力的证据, 可以及时的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孙宏训.肝脏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605-610.
[2]周华平, 杨国良, 彭建涛, 等.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6) :6-8.
[3]李妙玲, 孙兴旺, 王秋萍, 等.肝脓肿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4) :472-474.
[4]罗勇.多层螺旋CT平扫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52 (11) :34-36.
【多层CT机】推荐阅读:
多层CT06-03
三维多层螺旋CT10-07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07-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07-18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05-30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06-15
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06-30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11-07
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12-01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