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2025-01-07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共10篇)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1

交通事故和安全事故是造成胸部外伤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及安全事故不断, 胸部外伤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病情严重者会引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 威胁患者生命, 其病死率高达28%左右[1]。因此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过去胸部外伤诊断主要采取X线平扫, 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应运而生, 具有直观、准确、全面等特点, 在临床诊断上得到广泛的应用[2]。本文就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CT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50例, 男32例, 女18例;年龄12~64 (40.2±1.6) 岁;其中交通事故35例, 摔伤5例, 刀刺伤3例, 挤压4例, 其他3例。胸部外伤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不畅、胸闷、咯血等。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胸部外伤患者进行CT检查和三维重建。我院采用Aquilion 16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120k V、管电流250m As、层厚5mm、间距5mm, 重建间距2mm。扫描范围:由胸廓入口到膈肌下缘。然后将相关图像数据等传到ADW4.3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主要方法有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最后由3名专业医师对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 结果显示有明确的病变43例, 阳性率为86%, 且大多数是复合损伤。其中胸椎压缩骨折8例 (16%) , 胸骨骨折2例 (4%) , 气胸10例 (20%) , 肺挫伤26例 (52%) , 纵隔气肿3例 (6%) , 肋骨骨折22例 (44%) , 皮下气肿4例 (8%) , 膈肌损伤2例 (4%) , 创伤性湿肺损伤5例 (10%) 。此外, 2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了DR检查, 其中肋骨骨折5例, 肩胛骨骨折2例, 皮下气肿1例, 创伤性湿肺1例, 胸腔积液1例, 怀疑肋骨骨折5例。

3 讨论

与过去X线平片相比, 多层螺旋CT技术不仅能直观、准确地将患者隐藏的或细微的病变显示出来, 减少漏诊、误诊发生, 而且可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空间关系, 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3]。本文对我院胸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 并进行三维重建,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3.1 16排螺旋CT在胸椎骨折、肩胛骨、胸骨中的应用价值

肩胛骨、胸骨等骨骼具有前后重叠多的特点, 若采取X线检查, 由于受体位影响大, 会导致这些部位显示不到或不清晰, 易出现漏诊等现象。本组胸部外伤患者CT检查中发现胸椎压缩骨折8例、胸骨骨折2例, 而X线平片却无异常, 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采取先进相关技术可提高胸椎骨折、胸骨、肩胛骨等部位诊断准确率, 为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2 16排螺旋CT在创伤性湿肺、皮下气肿、纵隔气肿中的应用价值

创伤性湿肺在胸部外伤并发症中最常见, 本组多层螺旋CT扫描后结果显示纵隔气肿3例, 皮下气肿4例, 创伤性湿肺损伤5例, 可见16排螺旋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出创伤性湿肺损伤位置、大小表现, 皮下气肿与纵隔气肿的气体密度影。

3.3 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等特点, 骨骼可沿X、Y、Z轴多方位、多角度旋转, 清晰可见, 且定位精确, 骨折部位、骨折数量等直观可见。本组胸部外伤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肋骨骨折22例, 其中单根肋骨骨折9例, 多根肋骨骨折13例。而20例患者DR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数量比CT少8例, DR怀疑肋骨骨折5例, 而CT检查排除了4例, DR显示无异常但CT检查出肋骨骨折2例, 可见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胸部重叠部分多, 比较细节的骨折线被掩盖了, DR很难发现这一点。同时由于肋骨是半环形状, 拍摄时大多数肋骨部位与胶片的位置较远, 且若拍摄角度不对, 也会影响肋骨骨折线的显示, 从而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而多层螺旋CT结合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 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 能对骨折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维轴旋转, 能有效地避免胸部重叠部位、体位等影响因素, 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此外, 相关研究表明, X线不能用于肋软骨骨折检查 (因无法显示肋软骨) , 而B超或CT检查却能有效地进行肋骨骨折诊断。本文对我院胸部外伤患者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 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肋软骨骨折线, 极大地提高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但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不完全性肋软骨骨折问题, 除正常处理外, 还要充分考虑到压痛点且保证图像处理正确。

3.4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挫伤、气胸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肺实质损伤病灶主要为斑点状, 若出现肺泡及间质则出现“面纱征”。肺挫伤作为肺挫裂伤的一种, 主要是指损伤的肺组织内出现出血、肺泡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肺内不均匀、边界不明确等[4]。本组CT检查出肺挫伤26例。气胸主要是胸腔中有气体, CT表现为胸膜腔内密度低、损伤部位萎缩、气体移位等。本组CT检查出气胸10例。

总之,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有效、准确地检查出胸椎骨折、肩胛骨、胸骨、创伤性湿肺、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等胸部外伤症状, 在胸部外伤诊断中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 可为医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卫, 陈艳玲.16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附40例分析) [J].医学信息, 2011, (4) :2264-2265.

[2] 钟四安, 熊卫国, 张向美, 等.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 (10) :61-63.

[3] 成艳平.16排螺旋CT在急性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13, 34 (29) :6100-6101.

[4] 唐亮, 丁仁厚.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 2012, 33 (7) :1437-1438.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2

【摘要】目的对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经X线和二维扫描确诊为鼻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随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影像图片观察诊断的精确性,并与二维扫描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二维扫描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程度等。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中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骨折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鼻骨;骨折;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041-01

前言

鼻骨骨折大多由于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所致,由于鼻部具有突出于面部的特点,因此容易在撞击等外力作用下导致鼻骨骨折[1]。骨折的程度因外力的方向与类型而异也各不相同,需进行确切的诊断来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明确的了解。在以往,传统的X线和二维扫描在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虽能对鼻骨骨折做出大致的诊断,但由于受到鼻骨位置特殊、二维扫描不够精确等因素的限制,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2]。为使患者病情得到更为精确的诊断,我院特对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探究。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时间范围内,以随机抽选的形式选取我院48例经X线和二维扫描确诊为鼻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鼻部畸形、肿胀、出血以及鼻腔阻塞等临床症状。患者中共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最小为14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36.43±4.71)岁;所有患者病情均由外力作用引起。为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观察,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

1.2方法

扫描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首先让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将下颌略微收起,于患者的眶上缘至硬腭范围采用螺旋容积扫描,扫描层厚为1.25mm。以电流135~160mAs、电压120kv为具体扫描参数,扫描后分别进行VR(容积重建)和MPR(多平面重建)以及MIP(最大密度投影),通过3D扫描重建从多个角度观察患者的鼻中隔、上颌骨、鼻窦等组织的大体结构,以及骨折位移的位置、程度、形态等,并与二维扫描所成的进行对比,全面了解患者鼻骨骨折的情况。

2.结果

根据CT图像显示,接受诊断的48例患者中,20例属于单纯性骨折,9例属于鼻中隔断裂,10例属于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属于筛骨纸样板骨折。CT图像将所有患者的骨折线都清晰地显示出来,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具体的反映。与二维扫描图像相比,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更清晰且准确将患者骨折的性质、形态、位置反映在图像中,可见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讨论

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这是由于鼻部骨质较为单薄且结构相对复杂,同时外鼻突出于面部的特点也使鼻部在面部外伤中受创几率增加[3]。根据鼻骨骨折性质的不同可将鼻骨骨折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1)单纯性鼻骨骨折。表现为鼻骨一侧或两侧发生骨折;(2)骨折伴骨缝分离。表现为额颌缝、鼻颌缝、鼻额缝、鼻骨间缝等部位出现分离现象;(3)复合性骨折。表现为伴发筛骨纸样板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鼻中隔断裂、或是眶壁骨折。由于鼻骨位置和结构具有特殊性,采用穿X线进行检查时时常难以将鼻骨位移的情况及骨折的全貌完整地扫描出来,容易导致诊断陷入误区,造成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4]。三维立体图像能够通过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形式对鼻骨骨折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准确地诊断出患者鼻骨的塌陷程度、移位旋转以及骨折线的立体定位情况。三维重建技术的原理即是表面成像技术,利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使图像呈立体感,同时能够自由调节窗宽和窗位,取最好的视角完整地观察患者鼻骨骨折的情况,也完善了二维扫描图像存在的弊端,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5]。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二维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新型诊断方式,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重建,达到显示患者骨折类型、形态、位置的目的,且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痛苦,是一种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保霞,李九月,董俊红,张玉祥.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335.

[2]王洪顺.鼻骨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3):247.

[3]陈祖荣,季立标.鼻骨骨折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的诊断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2):229-230.

[4]靳冬生.X线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2.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诊的80例患者(156处胸部创伤骨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2±8.2)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伤7例,摔伤25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陈旧性、病理性等引起的骨折除外;不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1.2方法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扫描采用GE.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并进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2mm,重建间距2mm,螺距为1,管电压120kV,管电流380mA,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膈肌下角,后将相关图像传送至ADW4.2处理中心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尽可能清晰显示创伤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等,X线片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DR X线机,自动曝光,进行胸部正斜位摄片,最后由同2名主治医师水平及以上的医生进行阅片,意见不一,讨论决定。

1.3观察项目观察和记录两种检查的骨折检出率、创伤合并症检出率及图像质量满意度情况;创伤合并症包括肺挫伤、血气胸、纵隔血肿及肝破裂[3];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调查采用本科室自编的检查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观察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骨折检出CT三维重建组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创伤合并症检出率CT三维重建组肺挫伤、血气胸、纵隔血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肝破裂检出率为1.3%稍高于X线片组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CT三维重建组图像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胸部外伤骨折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及健康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多由暴力伤害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部创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合并血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憋气,病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胸部创伤骨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胸部X线片检查是肋骨骨折首选的诊断方法[4],若照射位置不当则易引起无错位骨折被遮挡而引起漏诊或误诊,轻微骨折、断端无移位骨折更不能有效显示和定位。研究显示[5,6],X线片(DR)对隐匿型肋骨骨折的漏诊率高达30%左右。而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可真实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扫描速度快、范围大,同时不需要改变患者体位,因呼吸运动导致的伪影也较少,相关影像CT还可进行三维重建,进而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程度、旋转移位及骨碎片等。

本文结果显示:CT三维重建组骨折检出率、创伤合并症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组,且图像满意率达到了91.3%,显著高于X线片组的78.8%。因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骨折检查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骨折及合并症检出率,检查图像满意度评价也较高。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相一致[7]。笔者研究发现X线片对肋软骨骨折诊断敏感性较差,不显影,而肋骨骨折X线片的漏诊多位于肋骨角,因此处组织解剖重叠多,较难清楚直观显示,而CT检查不受图像重叠的干扰,但显示骨折连续性稍差,定位效果较X线检查稍弱。由于胸骨位置较为特殊,X线片较难发现不明显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用来明确X线无法确诊的胸骨及肋软骨骨折[8],若为线性胸骨骨折,扫描线与无移位线性骨折重叠时,可通过多平面矢状位显示胸骨前后骨皮质断裂。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骨折检查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骨折及合并症检出率,查检图像质量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宝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57(7):52-55.

[2]樊建朝.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1):45.

[3]李旭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5(7):147.

[4]戴晓秋.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2):19-20.

[5]李青,王英芳.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9(8):59-60.

[6]罗自锋.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1(1):168-169.

[7]朱进.多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178-179.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4

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可行性:

肺内组织间有良好的密度差别,肺内气体与实质组织有良好对比,胸部比较适合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且一般不会影像病变显示,并足以获得能够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图像。此时我们的关注重点是能发现异常、不漏诊,同时降低电离辐射。

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方法:

1.对于一个固定的部位,扫描前应做好合理充分的准备,避免不必要的重扫和补扫。

2.使用低噪声图像重建法来适当降低扫描剂量,但对于固定部位的扫描,重建算法的补偿是有限的,在提高低对比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高对比分辨率;

3.降低KV,虽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但也降低x线质量,而通过低能量的x线无法穿透身体却只会增加皮肤剂量;

4.扫描层厚和螺距的加大,可以减少扫描时间,相应的减少扫描剂量,但螺距增大,层面敏感性曲线增宽,使影像在z轴的空间分辨率下降,加上太大的层厚,使微小病变容易漏诊;

5.mA和s成为低剂量扫描的主要调节因素,它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有效剂量。mAs的高低与图像的噪声呈正比,噪声主要影响低对比分辨率,而胸部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和较低的x线吸收率。因此低剂量检查非常適用于胸部。通过调节mAs, CT辐射剂量可以减少到常规剂量的1/4,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电离辐射伤害,同时降低球管损耗。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能谱CT胸部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7岁,平均(55.4±5.8)岁,体重指数(BMI)为(23.6±1.2)kg/m2。12例发现肺部占位,病变直径0.6~25.4 mm;14例显示肺部炎症;11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余23例均未见肿块或其他病变。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全身状况欠佳或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4)心血管系统病变。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19±3.37)岁;BMI(25.13±1.38)kg/m2。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93±3.79)岁;BMI(24.43±1.42)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研究组采用GE HD750 CT(宝石能谱CT)扫描。扫描前去除患者身上金属质地的物品,并进行屏气训练。扫描时患者双上肢上举过头顶。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双肺底。扫描参数:管电压为80~140 k Vp(0.5 ms瞬时切换),管电流为自动毫安秒,螺距0.984∶1。层间距5 mm、层厚5 mm。对比剂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 I/ml),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 ml/s注射,剂量1.5 ml/kg;监测主动脉弓CT值达到100 HU时触发扫描,延迟30 s开始动脉期扫描,动脉期结束后延迟60 s开始静脉期扫描。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部增强CT扫描模式,管电压设定为120 k Vp,其余参数均同研究组。

1.3 图像后处理及评估

1.3.1 图像后处理及分组

由1名有5年放射诊断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采用Health Care AW 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与测量。采用GSI Viewer软件将研究组层厚和层间距为1.25 mm的两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重建出140 k Vp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40~140 ke V单能量图像,间隔1 ke V。感兴趣区(ROI)分别置于主肺动脉窗层面、气管分叉层面、右肺动脉层面、左右房室层面的降主动脉。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技术和ASIR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图像进行重建,ASIR选取50%[3]。将重建后的图像数据传至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研究组得到VMS-FBP(A组)和VMS-ASIR(B组)图像。对照组获得120 k Vp-FBP(C组)和120 k Vp-ASIR(D组)图像。分别选取70~80 mm2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为ROI的测量范围。ROI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在不同组别图像的测定中保持一致。

1.3.2 图像客观评分

由1名有5年放射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后处理软件上测量每个ROI的CT值,计算其均数及标准差(SD),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4组图像的SNR和CNR。SNR=CT值/噪声。CNR=(CT值-CT值背景肌肉)/SD值背景肌肉,其中同层面背部肌肉的SD值代表图像噪声值。

1.3.3 图像主观评分

由2位具有影像学诊断经验的医师进行图像主观评分,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解决。主要观察纵隔、大血管、胸膜、胸壁、肺段及亚段支气管,评分标准如下[4]:图像主观评分:肺纹理及支气管等解剖细节显示清晰,无明显噪声和伪影为5分(优异);肺纹理及支气管等解剖细节显示较清晰,噪声和伪影增多为4分(良好);肺纹理及支气管等解剖细节欠清晰,噪声和伪影较明显但可接受为3分(中等);肺纹理及支气管等解剖细节辨识困难,噪声和伪影很明显为2分(较差);肺纹理及支气管等解剖细节无法辨识,噪声和伪影极明显为1分(极差)。3分以上者可满足诊断要求。

图像噪声评分:图像清晰细腻,无明显噪声为5分(优异);图像尚清晰,噪声稍有增加为4分(良好);图像显示欠清晰,噪声存在但尚可接受为3分(中等);图像模糊,噪声明显,识别困难为2分(较差);图像模糊,噪声极其明显,图像无法辨别为1分(极差)。

解剖细节评分:病灶显示清晰,边缘锐利,细小解剖结构可清晰辨认为5分(优异);病灶显示尚清晰,边缘较锐利,细小解剖结构尚能辨认为4分(良好);病灶显示欠清晰,边缘欠锐利,细小解剖结构显示欠佳但尚可接受为3分(中等);病灶可见但显示不清,边缘模糊,细小解剖结构识别困难为2分(较差);病灶无法辨别,边缘极其模糊,细小解剖结构不能识别为1分(极差)。

图像伪影评分:图像无伪影或几乎无伪影为5分(优异);图像伪影较轻,对结构的显示影响较小为4分(良好);图像伪影一般,对结构的显示有一定的影响为3分(中等);图像伪影较重,严重影响结构的显示为2分(较差);图像伪影很重,无法用于诊断为1分(极差)。

1.4 辐射剂量比较

通过自动计算得到4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射线剂量(effective dose,ED)=k×DLP,k值取0.014(欧盟委员会推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比较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和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重建后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采用秩和检验比较4组重建后图像的主观评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TDIvol、DLP及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研究组患者的ED较对照组下降约36.01%,见表1。

2.2 最佳单能量水平

应用GSI软件获得双期最佳CNR的VMS图像,同时得到不同患者最佳单能量ke V值,位于56~66 ke V,均数为(63.58±2.64)ke V,中位数为63.50 ke V。

2.3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在CT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4组图像噪声评分、解剖细节评分、图像伪影评分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高于其他3组(P<0.05),A组高于C组及D组(P<0.05),C组及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期和静脉期,B组总体图像质量评分较A组、C组和D组分别增加了0.97%和1.95%、20.87%和11.46%、11.65%和6.83%。见表2。

2.4 图像客观评分

在动脉期及静脉期,4组图像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NR和CNR均优于A、C、D组(P<0.05),A组优于C、D组(P<0.05),D组优于C组(P<0.05)。见图1~3。

图1 4组胸部增强CT图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不同解剖部位的腹主动脉SNR和CNR比较(P<0.05)。A.动脉期腹主动脉SNR比较;B.动脉期腹主动脉CNR比较;C.静脉期腹主动脉SNR比较;D.静脉期腹主动脉CNR比较

图2男,46岁。胸部CT扫描采用120 k Vp常规扫描模式。采用100%FBP重建静脉期纵隔窗(A)及肺窗(B)图像,此时图像噪声及伪影明显,支气管及肺纹理显示欠清晰;采用50%ASIR重建静脉期纵隔窗(C)及肺窗(D)图像,此时图像噪声依然存在,但可接受,支气管及肺纹理显示较清晰

3 讨论

在获得优质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更多的辐射剂量成为广大CT科研人员的关注热点[4]。为了有效降低CT辐射剂量,医学工作者尝试通过优化扫描程序、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扩大螺距等多种方法。目前,高端CT重建算法的改进能够抑制或消除噪声,提高图像CNR,如GE公司的ASIR技术、Philips公司的i DOSE技术和Siemens公司的SAFIRE技术等。这些模型均可将原始数据中的噪声投射到图像中,通过迭代算法来增加图像清晰度,这样重建后的图像能够在适当减低扫描剂量的前提下,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图3女,51岁。胸部CT扫描采用单能量70 ke V能谱扫描模式。采用100%FBP重建静脉期纵隔窗(A)及肺窗(B)图像,此时图像噪声及伪影减少,支气管及肺纹理显示较好;采用70 ke V联合50%ASIR重建静脉期纵隔窗(C)及肺窗(D)图像,此时无明显图像噪声及伪影,支气管及肺纹理显示清晰

能谱CT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该技术具有选择性去除噪声的能力,使其能在较低剂量检查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既往研究结果显示,ASIR权重设置在40%~60%时图像质量最高,且在胸、腹部扫描中设定为50%时,图像质量无明显降低,而辐射剂量减少超过50%[5,6,7]。合理地调整重建图像的权重值和恰当地降低扫描条件是应用ASIR的2个重要标准[8]。本研究中,采用50%ASIR重建后的图像对比FBP图像,均具有较高的SNR和CNR,等于或高于FBP重建图像质量的同时可将辐射剂量降低约36.01%,这与前期的实验结果[9]吻合。

能谱CT通过双能量成像获得的基物质密度数据来得出40~140 ke V的单能量图像,本研究发现,采用能谱CT扫描的研究组,整体图像质量和CNR均较常规120 k Vp扫描的对照组高,提示能谱成像能有效校正图像的硬化伪影,改善图像CT值,从而得到高清图像[10]。董江宁等[11]研究发现,根据组织器官、病变的性质和类型、患者年龄以及病变在人体内的位置不同,显示病灶的最佳单能量水平会呈现差异。Lv等[12]提出,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噪声值逐渐减低,70 ke V单能量图像的噪声最低,且能够维持较高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质量优于常规能量图像。柴亚如等[13]发现,能谱70 ke V单能量成像联合ASIR技术与常规扫描相比可降低辐射剂量,并为肝癌病灶显示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与柴亚如等[13]的研究不同,随着能谱软件系统的升级,本研究使用基于个体循环差异的最佳单能量图像与50%ASIR进行重建,由此得到的胸部CT图像单能量范围更广。本研究发现,胸部双期增强扫描以不同层面的降主动脉为ROI,最佳CNR的VMS图像对应的ke V值位于56~66 ke V,平均(63.58±2.64)ke V。B组的图像CNR和主观评分均较其他组高,由此获得的图像既发挥了最佳单能量图像高对比度、分辨率的特点,又体现了ASIR高清、低剂量的优势。

本研究发现,B组在主肺动脉窗层面、气管分叉层面、右肺动脉层面、左右房室层面降主动脉的CT值、SNR和CNR均高于其他3组,且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优于A、C、D组,这反映出单能量联合ASIR成像在图像质量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既体现出了最佳单能量成像增强碘汇聚能力而提高图像对比度的优势,又展现出ASIR重建方式降低图像噪声并维持良好的图像质量的特点。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关节内骨折患者中, 男50例, 女14例, 年龄29~58岁, 平均年龄37岁, 其中车祸35例, 坠落伤15例, 斗殴伤7例, 摔伤4例, 砸伤3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先做数字X线摄影 (CR) 或计算机X线摄影 (DR) , 然后行MSCT轴扫, 最后均做3D图像后重建处理, 用GEoptima 64排CT轴扫, 检查时患者仰卧诊查床上, 上肢关节头先进体位、下肢关节足先进。扫描条件:电压120k V、电流100m A、螺距1.5重组间隔2mm、重建层厚2mm、窗宽300~400HN, 窗位500~700HN, 矩阵512×512, 原始图像采集数据全部发送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做容积重建 (VR) 、多平面重组 (MPR) 、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 、最大密度投影 (MIP) 等图像处理。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膝关节骨折患者25例, 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5例、股骨外侧髁骨折3例、股骨内侧髁骨折2例;8例合并复合骨折, 11例合并膝关节半脱位, 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在X线平片及CT平扫仅发现胫骨平台骨折, 而在VR重建像及减薄像上均清晰显示复合骨折, 2例股骨髁骨折在一般DR平片中未发现骨折而在3D重建像上可准确显示。有踝关节骨折20例, 其中距骨骨折9例、跟骨骨折5例、骰骨骨折3例、足踝骨折3例;3例距骨骨折及2例足踝骨折于普通平片及CT轴扫不能清晰显示纹状骨折, 而在3D图像上均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及小游离骨片。有肘关节骨折9例, 其中桡骨头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肱骨髁骨折2例;由于肱骨髁间凹的特殊解剖关系, X线平片及CT平扫时2例骨折无显示, 而在MPR及VR图像上均显示清晰。有肩关节骨折8例, 其中肩胛骨喙突骨折3例、关节盂骨折3例、肩峰骨折2例;一般平片中关节盂骨折漏诊2例, 于3D重建像明确诊断。有腕关节骨折4例, 其中1例于3D成像发现游离碎骨片, 而普通DR和CT平扫时显示关节骨质正常。有骨盆骨折3例、髋臼骨折并关节内游离骨片2例、1例耻骨骨折, 其中2例髋臼内游离碎骨片于X线平片及CT轴扫未见显示, 而3D重建片可明确显示。

3 讨论

多层螺旋CT (MSCT) 三维成像技术是通过螺旋CT对组织进行连续薄层扫描后, 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发送到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此种后重建特别适合于一些复杂关节内骨折和隐匿性骨折及关节内撕脱的游离碎骨片的显示, 同时也可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腔内积液情况[1]。常用的3D后重建成像方法有SSD、VR、MPR、MIP等, 对于复杂关节内的细小骨折用VR显示较好, 相关文献亦有VR在显示细小骨折和无移位骨折时优于SSD的报道[2]。由于关节解剖结构复杂, 相互重叠部分较多, 一般X线平片和CT轴扫很难显示其内部的隐匿性骨折, 本组64例患者中, 有近10例患者于X线和CT平扫时漏诊了隐匿骨折和关节内游离骨片, 而螺旋CT 3D技术的运用, 更加真实地显示了关节内部解剖结构, 可以根据诊断要求, 将不必要的组织剪掉, 去粗取精, 还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位置, 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类型、部位及关节内撕脱碎骨片, 从而给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有关文献报告CT 3D重建可使骨科医师有更直观的认识, 有利于缩小手术切口, 最大限度修复关节面, 减少并发症[3]。本组有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 由于3D成像显示明确, 骨折对位对线尚可, 临床医师决定改变治疗方案, 以保守加功能锻炼方案治疗, 最终使患者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 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合理运用, 可以立体、直观、多角度地显示关节内骨折的整体情况, 可更清晰地显示骨骼及关节内游离骨片, 无软组织及体外物质的遮挡[4]。另外, 图像的重建质量又与扫描层厚紧密相关, 在机器性能允可的范围内, 尽量用薄层扫描。这样, 重建后的图像就越真实、细腻, 在图像后处理时, 尽量剪掉关节周边的无关组织, 减少伪影, 设置好恰当的CT值, 可使重建的图像清晰、完美, 更符合放射科和临床医师的需要。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三维重建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optima 64排CT对38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图像三维重建, 并与X线平片和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直观显示关节骨折类型和关节内游离碎骨片, 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和CT平片。结论 MSCT重建技术的应用, 可明确显示关节骨折情况, 有效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X线计算机,图像重建,关节骨折

参考文献

[1]史静丽, 田建明, 王培军.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9 (8) :1031-1032.

[2]胡春艾.额面部骨折三维成像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 (12) :858-860.

[3]袁元杏, 刘康.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内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 2000, 3 (4) :251-253.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7

关键词:茎突过长综合征,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0 引言

茎突过长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undrome,SPS)国外亦有人称Eagle综合征、茎突过长症,是由于茎突过长、角度倾斜过大、形态异常或茎突舌骨韧带骨化、延长,导致压迫邻近神经、血管,引起的头、颈、耳、咽等一系列症候群[1],如:咽部异物感、反射性神经痛等,严重的可引起耳鸣、失眠、呕吐。茎突过长综合征具有与其他邻近下颌部、耳咽部相近的临床征象,是较常见的五官科易误诊疾病之一[2],以往只能通过咽部指诊及X线检查和普通CT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进行诊断[3]。前者因是有创性检查,对卫生条件要求严格,且患者就诊过程比较痛苦;后者只能显示颅骨、颈椎部分的二维影像,而且正常密度差别不大,受茎突根部周围骨质的影响,无法清晰显示茎突根部的中点,另外X线平片投照检查时,因为靶片距不同,存在放大效应,实际投照会存在一定的放大失真,所以测量结果往往与其实际长度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以上2种方法都对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价值有限。近年来,64排螺旋CT检查在设有五官科的基层医院已经比较普及,因其检查方便、准确、性价比高,已渐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笔者报告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茎突过长56例,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中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茎突过长综合征,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1~73岁,平均(50.4±12.31)岁;病程3月~5 a;临床表现咽部异物感37例、反射性头痛16例、耳鸣4例、呕吐2例、休息时感觉颈动脉压迫的4例、咽部疼痛14例、咽部不适伴耳鸣失眠3例、下颌部疼痛放射至同侧面部或头顶部1例,其中茎突过长42例、倾斜角过大14例;患者检查前全部行颈部触诊检查,其中33例发现扁桃体窝处可触及条样硬质物或尖样茎突的末端,23例扁桃体窝处未触及条样硬质物或尖样茎突的末端。术前行普通单排CT检查,组成传统CT检查组;行64排螺旋CT扫描加MPR、VR重建检查,组成64排螺旋CT扫描组;术后病理汇报。

1.2 检查设备和扫描、重建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CT机以准直0.625 mm,电压120 k V,电流95 m A,旋转时间0.75 s,螺距0.5,进行螺旋扫描。图像重建视野(field of view,FOV)180 mm,矩阵512×512,层厚1 mm,间隔0.7 mm。患者应去除假牙、耳环。检查前嘱患者安静配合,减少吞咽动作。患者仰卧位,以身体中线左右对称,双臂下垂,头部置于扫描架内,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面,扫描方向为头向脚,头先进,扫描范围:自额窦上方20 mm至下颌骨前下缘下方20 mm。将扫描后计算机重建的轴位图像传送到后处理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EBW)。计算机后处理重建方法:VR、MPR。

采用Simense Balance CT机,以单排扫描方式,电压120 k V、电流85 m A,进行扫描。患者应去除假牙、耳环。患者俯卧位,扫描体位为头部后仰颌顶位,左右对称,头先进,扫描范围:自额窦前壁起至蝶窦后壁止。层厚5 mm,层间距5 mm。

1.3 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评价

MPR图像后处理方法用于显示茎突末端位置以及测量茎突长度、结构(如图1所示)。VR图像后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显示茎突的走行、变曲程度(如图2所示);茎突的不连续性或茎突中断(如图3所示);茎突倾斜角度(如图4、5所示)。

1.4 测量方法

1.4.1 64排螺旋CT机茎突完整长度的测量

扫描原始数据通过CT后处理软件重建出MPR图像,通过单侧多角度调试调整,使茎突长轴起止部都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一幅CT图像里,最终得到清晰显示单侧茎突全貌的重建图像,然后用后处理系统中的长度测量软件,测量从茎突根部中点到茎突尖端的连线,为该茎突的准确长度(如图1所示)。

螺旋CT机茎突倾斜角度的测量:在三维VR图像画一条与颅底水平的垂直线作为基准线,用CT后处理测量软件可以测出茎突长线与这条垂直基准线的夹角,叫做茎突内倾角(如图4所示)。调整至标准解剖侧位,在三维VR图像画一条听眦线的垂直线作为基准线,用CT后处理测量软件测出茎突根部中点与茎突尖的连线,与眶下缘与外耳孔中点连线垂直基准线的夹角,叫做茎突前倾角[4(]如图5所示)。

1.4.2传统CT检查技术对茎突长度、角度的测量

使用传统单排CT机采用俯卧仰头位,并使CT机架旋转倾斜一定角度,扫描并获得断层图像,然后用长度测量软件测量从茎突根部中点到茎突尖端的长度,作为茎突长度。在二维断层CT图像上用机器自带角度测量软件测量出的角度,作为茎突倾斜角度,测量精度差,不准确。

1.5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中确定的诊断标准,以茎突长度大于3.0 cm、倾斜角度大于25°作为茎突过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将测量所得的64排螺旋CT组和普通单排CT组茎突长度、茎突倾斜角度数据分别代入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四格表法。P<0.05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64排螺旋CT扫描后VR、MPR重建,诊断56例茎突过长综合征中,31例表现为单侧过长(>3.0 cm),MPR图像显示11例左侧、20例右侧,如图1(a)所示;9例表现为双侧茎突过长,如图1(b)所示;VR图像显示茎突过长及茎突弯曲,如图2所示。茎突过长并中断者2例,如图3所示,其中图3(b)为双侧茎突中断。测量倾斜角度过大(倾斜>25°,向前、内)者14例,如图4、5所示。以上经手术病理证实。

42例茎突过长病例以茎突长度大于3.0 cm为诊断标准,分为64排CT组和传统CT组2组进行比较:64排CT组42例茎突过长,检出阳性36例,阳性检出率为85.71%;传统检查组42例茎突过长,检出阳性28例,阳性检出率为66.67%。四格表χ2检验运算求得:χ2=9.32,ν=1,P<0.01,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见表1)。

注:χ2=9.32,ν=1,P<0.01,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14例倾斜角过大病例,以倾斜角大于25°为诊断标准,分为64排螺旋CT组和传统CT组2组进行比较:64排CT组14例茎突过长,检出阳性12例,阳性检出率为85.71%;传统检查组14例茎突过长,检出阳性8例,阳性检出率为57.14%。四格表χ2检验运算求得:χ2=10.46,ν=1,P<0.01,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见表2)。

注:χ2=10.46,ν=1,P<0.01,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茎突起源于颞骨鼓部下方、茎乳孔前内方,形似冰锥样骨性突起结构,表面光滑,茎突根部粗,周围被茎突鞘包绕,尖端伸向内、前、下方,多数走行较直,少数可有弯曲[6],可位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之间,偶尔向后伸到一侧颈椎横突的前部,具有过长行为的茎突并不少见,有时远端伸向下外靠近下颌骨的内侧,茎突末端前方有茎突舌肌附着。茎突舌骨韧带起源于茎突尖端,向前下附着于舌骨小角的弹力纤维腱膜带。茎突因茎突舌骨韧带骨化程度不同,而表现为长短、粗细不同。茎突尖端前方有扁桃体窝,若茎突舌骨链骨化或茎突过长,可在扁桃体窝周围触及骨性凸起茎突,该区域有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通过,临床症状多因为茎突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触诱发的神经刺激,导致咽部不适、颈部异物感及疼痛等。文献报道[7],茎突正常长度为2.5~3 cm。临床上发现有茎突过长症状的病例茎突绝大多数大于3 cm,占90%,临床表现中出现咽部异物感37例、反射性头痛16例、耳鸣4例、呕吐2例、咽部疼痛14例、咽部不适伴耳鸣且失眠3例、下颌部疼痛放射至同侧面部或头顶部1例,因此茎突过长是引起SPS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多数中外学者认同茎突大于3 cm为异常。于茎突外侧有颈内动脉走行,茎突内斜角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颈内动脉有一定的压迫,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及舌咽神经受压症状,同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前斜角度过大也可刺激茎突前下方的咽部黏膜而引起咽部异物感。少数可因茎突角度倾斜改变造成周围神经血管受压,引起SPS临床症状,通常右侧常见,约占倾角改变的80%。本组长度为3~7.5 cm,以右侧为多见。本组14例倾角改变病例中,右侧有11例,占79%,双侧较少见,这均与文献相符。本研究发现,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技术较传统CT检查技术诊断方法对于SPS症状(茎突过长、茎突倾斜角过大)的检出率均有明显提高,组间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

因为茎突位于颞骨岩部和乳突相接处,而茎突形态走行及角度因人而异,左右不一,X线平片投照检查时,受茎突根部周围骨质重叠影响,各种因素使茎突图像显示不清,茎突长度测量很难且不精确,更不易显示方位角,对测量结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诊断准确性受限。因此茎突长度测量出现较大误差[8]。普通单排CT机虽可采用俯卧仰头位获得断层图像,但由于茎突倾斜角度原因,茎突长度是空间距离,在普通单排CT图像上测量的长度是测量平面上的平面距离,还是难以精确观察茎突长度,也不能用二维图像测量出茎突实际空间倾斜角度[9]。随着64排螺旋CT研究的不断进步,使得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SPS成为可能。MPR重建后的茎突骨质光滑,无阶梯状伪影。现在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VR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到三维立体颅面骨螺旋CT重建图像,通过旋转及MPR重建完全可以显示茎突全貌,使测量茎突倾斜角度变得方便、快捷。运用64排螺旋CT的MPR技术,通过调整图像,得到任意斜面图像,可以在1张图像上测量茎突长度[10]。不在VR图像测量茎突长度是因为VR图像上很难确认茎突长轴是否平行于测量平面,茎突长轴与测量平面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夹角,因此所测得的茎突长度数值实际上是茎突长轴在测量平面上的投影距离,小于茎突的实际长度,夹角越大,两者的差距越大[11]。

茎突截断术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直接方法,术前一般要通过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入口[12]。临床术者可根据64排螺旋CT检查及人工智能茎突重建技术提供支持,MPR技术显示茎突长度、VR技术显示茎突向内及向前偏斜角度,并同时显示与颈部血管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我院临床医师已根据该CT技术完成多例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通过耳鼻喉科医生反馈来分析,对找到手术突破点、责任病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正确方案及手术器械的准备,术中突发情况的应对,均起到很大帮助。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吞咽产生的运动伪影较少,采用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与传统CT检查方法相比,更有效、快捷、准确。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40例结肠肿瘤患者, 其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53岁~90岁, 平均年龄 (68±2.3) 岁。自症状出现3 d至数月不等来院就诊, 临床表现有腹痛、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贫血、包块、消瘦, 肠梗阻等症状。40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重建处理, 并与电子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1.2 检查前准备

23例患者在检查前2 d给予少渣饮食, 检查前1 d进流质, 检查前晚口服番泻叶方法导泻, 17例当日检查前2 h行清洁灌肠。检查前均禁食12 h, 检查前禁水;检查前10 min肌注山莨菪碱 (654-2) 注射液10 mg, 经肛管注入适量气体, 并嘱患者向左改变体位, 每改变90°, 静止15 s~20 s。

1.3 MSCT检查方法及后处理技术

设备采用GE公司的128层螺旋CT扫描仪及AW后处理工作站AW4.5软件重建。扫描参数:层厚及层距1.25 mm, 螺距1.375∶1, 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100 m A, 重建模式:标准算法。扫描方法: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定位像上观察结肠是否充盈满意, 决定是否追加气体;先取仰卧位平扫, 视图像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俯卧位扫描;造影剂采用碘海醇100 m L, 注射速率3 m L/s, 采取双期扫描 (动脉期延时25 s;静脉期延时65 s) 。重建技术:主要采用MPR, 包括曲面重建, SSD、CTVE重建处理。

2 结果

本组40例中升结肠癌9例, 降结肠癌12例, 乙状结肠癌19例;浸润型21例, 肿块型9例, 溃疡型10例;腺癌29例, 黏液腺癌7例, 乳头状腺癌3例, 类癌1例。4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本组40例病例均进行MPR横断位、矢状面 (见封三图1) 、冠状面、曲面重建。由于结肠折曲过大, 特别是老年患者乙状结肠冗长、扭曲过大, CT横断位扫描无法准确了解病变管腔狭窄程度及长度, 本组36例即属于此类, 均通过曲面MPR重建 (见封三图2) , 使病变肠管显示在同一层面上, 准确测量狭窄长度及程度。本组28例结肠癌浸润浆膜层, 表现结肠浆膜层边缘毛糙, 周围脂肪显示浑浊, 密度增高, 结肠周围筋膜增厚;本组8例浸润肠壁全层并与周围肠管粘连, MPR能通过多层面重建及曲面重建, 准确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本组18例淋巴结转移, 多位于结肠上及结肠旁、肠系膜血管周围及腹膜后, MPR均能多方位、多角度显示;8例肝脏转移患者, MRP亦能明确显示。SSD重建可清晰显示结肠肿瘤位置、长度, 空间立体感强 (见封三图3、图4) 。CTVE显示结肠腔内瘤体表面的立体影像, 显示瘤体形态、大小及与肠壁关系 (见封三图5、图6) 。SSD及CTVE重建对肠道准备要求很高, 肠道清洁、充气良好与否, 决定图像的清晰度, 本组3例患者肠道清洁不理想, 受粪渣及残存液体的干扰, 图像显示欠佳。

3 讨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欧美国家为导致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1], 在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也逐年递增, 因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结肠癌主要检查方法有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及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目前纤维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结肠癌最常用、最可靠的诊断手段。纤维结肠镜检查能在动态情况下直接观察肠道黏膜, 清晰地显示肠腔内病灶的外观、大小、程度和范围, 并可视病变的情况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诊断率较高;但对肿瘤突破浆膜面向外的直接侵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不能很好地显示, 也不适合体弱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对结肠折曲过大或狭窄严重者不易通过, 对结肠皱襞后方、回盲部及结肠折曲处也存在一定的盲区。大便隐血试验简单易行, 但阳性率低, 无法定位、定性。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结肠癌的肠管形态改变、病变长度及病变周围黏膜面显示良好, 但对早期病变及直径小于5 mm息肉的显示较差, 对于了解病变向外浸润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比较困难。而近年来CT技术不断更新, 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本组病例均做MPR重建, MPR技术简单可行, 无任何禁忌证。MPR横断位、矢状面、冠状面、曲面重建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肠管, 特别是曲面MPR重建, 使病变肠管显示在同一层面上, 准确显示结肠肿瘤全貌, 准确测量狭窄长度及程度, 也能准确了解结肠周围侵犯情况、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 对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也能明确显示。但MPR重建图像只是二维 (2D) 形态, 缺乏空间立体感, 再者曲线重构会导致结肠形状扭曲变形, 需将曲线重构视图中的光标位置与原始图像和重构图像中的光标位置联系起来。SSD主要用于结肠空气铸型, 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通过旋转可以从不同方位观察病变肠管, 可清晰显示各段结肠的分布和外形轮廓以及病变肠管的狭窄程度、长度, 缺点是无法了解病变段肠管内部细节。现新增透明显示法 (Ray Sum) , 该技术是在SSD基础上进行透明化处理, 使病变肠管内部结构清晰显示出来的三维图像, 类似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能清楚显示管腔狭窄、肠壁增厚及肠腔内软组织肿块。但因其需要选择适当的CT阈值, 阈值以外的部分被透明化, 故只能利用一部分信息, 不利于病变细节的显示[2]。CTVE重建出器官内腔表面立体图像, 可以得到类似纤维内窥镜所见的图像[3], 可以显示结肠腔内瘤体表面的立体影像, 显示瘤体形态、大小、数目及与肠壁的关系, 对狭窄段近端及远端均能很好地观察;是一种新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但面对黏膜下浸润性病变, 或者浅表性小溃疡等病变的范围测定并不十分准确[4]。以上重建技术各有优势及劣势, 在实际工作中, 应结合CT轴位及后处理图像对结肠肿瘤进行整体、综合判断。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 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 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 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本组结果表明, MSCT及其后处理成像技术对结肠肿瘤是一种有效、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可列入常规检查。但三维后处理技术对于肠道准备要求很高, 不能取材病检, 对于小于5 mm的病灶检出率低, 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及运用, 相信CT结肠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的运用会再上新台阶,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结肠肿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 扫描, 将原始数据在A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 (MPR) 、表面遮盖显示 (SSD) 、仿真内窥镜技术 (CTVE) 重建处理, 评价结肠肿瘤位置、大小和肠外表现, 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结果 MPR、SSD和CTVE重建技术对结肠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 更利于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 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 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 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结肠肿瘤,诊断,螺旋CT,重建技术

参考文献

[1]Lynnel H.Preventing colon caner[J].FDA consumer, 2000, 34 (6) :14-19.

[2]罗明月, 周康荣.CT结肠造影术四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10) :785-788.

[3]Kay CL, Evangelou HA.Areview of the technical and clinica of virtualenddoscopy[J]Scopy, 1996, 28:768-775.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9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髋臼骨折

[中图分类号] R7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068-02

髋臼的三维解剖结构非常复杂,X线在骨盆的前后位片往往很难将骨折清楚的显示出来[1,2],专家认为应该将髂斜位片及摄闭孔斜位片加入其中,对其诊断进行协助。但因为受到骨折的扭曲、肠道的内容物、骨折的重叠等因素的影响,X线检查往往很难将骨折的类型以及累及的部位等情况准确的显示出来。骨盆CT的问世和常规应用于对髋臼骨折进行的诊断中,使得将髋臼骨折的全貌准确的显示出来成为了一种可能。据相关报道[3]在1985年最早在20例髋臼骨折当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这项技术进行诊断,因为其可以将髋臼不同部分的具体情况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可以从任何角度对骨折线的走向进行观察,在临床上这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3~63岁,平均年龄(30.3±2.4)岁。左髋臼骨折39例,右髋臼骨折41例。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后,向工作站输入扫描得出的容积数据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以容积再现法及表面遮蔽显示法为其重建方法,并选择相应的阈值,其中需要的重建结构有髋骨、坐骨、髋臼以及耻骨,逐层进行编辑,将无关结构如软组织除去,最后得到三维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应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经过2DCT得到的诊断结果均准确,在3DCT上有70例得到确诊,没有显示出微小骨折,其他骨折及脱位情况均得到准确诊断(表1)。3DCT与2DCT相比能够将骨折移位产生的空间方向更直观的表现出来,而耻骨的“假孔”及“假骨折”现象2DCT均未显现(图1,2)。

3 讨论

髋臼的结构非常复杂,对骨盆X 线进行的检查属于髋臼受到外伤之后对骨折进行诊断首选以及基本的一种诊断方法。因为对骨盆X线进行的检查属于复合的一种平面图像,其病变组织以及解剖结构前后发生了重叠,对于观察会产生障碍的软组织、粪便以及肠腔气体的去除非常困难,其空间感会变得比较差,同时因为股骨头以及髋臼周围的骨性结构将髋骨遮挡住,X线往往很难将髋臼前后缘的骨折块以及处于矢状位上发生的移位进行区分,更难以将位于臼窝处的骨折线和其发生的移位进行区别,所以股骨头之后的脱位情况往往会发生漏诊现象[4]。

在对髋臼骨折情况进行检查的诸多方法当中,螺旋CT扫描的层面比较薄,另外其密度的分辨率也比较高,可以对前后发生重叠的因素进行有效地避免,在对骨折的数目、移位以及大小,例如负重面以及关节内骨折、软组织嵌顿、血肿和骶髂关节的损害等方面具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还能够显示出X线很难分辨出的碎骨片以及骨折线,例如骶尾骨的骨折等;螺旋CT扫描还提供了确切的髋臼骨折的范围,进而有利于对其稳定性的判定;将软组织发生的损伤情况显示出来,使诊断率得到了提高[5-6]。螺旋CT虽然能够使前后发生重叠的因素得以避免,但是只能显示出一系列的二维断层图像,缺乏直观感以及立体感,尤其是对水平骨折线以及粉碎、多发性的骨折进行观察非常不理想。

随着螺旋CT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对螺旋CT的容积扫描进行一定的计算,把采集得到的那些信息进行三维重建,进而使高质量的、直观的3D图像和MPR图像得以产生[7]。VRT、SSD重建图像以及MPR图像在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显示时,使2DCT以及平片在关节脱位的范围、方向以及脱位的程度上的不足得以弥补。

3DCT具有着下述几个优点:①能够在任意的角度进行观察[8],3DCT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以比较直观的进行观察,将髋臼及其邻近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全面的展现出来,与二维CT进行比较,其临床诊断价值更大。②能够将骨骼直接的显示出来,没有发生体外物质以及软组织对其产生遮挡的情况。③能够将比较小的骨片显示出来:对骨关节进行的三维重建对于具有隐匿性的骨折以及脱位的显示比较容易,可以对其对位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定,进而有利于对骨折进行分型,另外容积重建能够将发生于这个复杂部位的骨折段具有的空间关系显示出来,在特别的时候能够将骨折片的旋转程度以及数目等与之相关的参数极为明确的表现出来,这就是对是否适合对髋臼骨折进行手术处理做出决定的关键。三维重建能够对骨折块的大小以及形状进行确定,有利于骨折的分型,能够精确的指导并且诊断手术的计划,进行合理的三维重建,能够对骨折的情况进行描绘,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还要对软组织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可以为其提供比较综合的信息。

上述研究显示,2DCT与3DCT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微小骨折的显现3DCT不如2DCT,成为3DCT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通过薄层容积扫描的方法进行提高。在3DCT上可以清晰直观的将髋臼骨折移位情况显示出来,使骨折的空间关系得到明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9]。表1发现耻骨的“假孔”及“假骨折”现象2DCT均未显现,这是由于3DCT重建过程当中阈值过低,并且没有完全去除股骨头,在髋臼窝内有小部分残存,与骨折碎片相类似,导致出现关节内骨折片过多的假象,所以对3DCT的“假骨折”现象进行消除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相对于2DCT而言,3DCT更为直观、立体,其对髋臼骨折的空间关系的显示方面具有着显著的优势,在临床上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应碧伟.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78-79.

[2] 纪年尚,马建林,蓝孝全,等. 16层螺旋CI与X线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对比与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7):896-898.

[3] 张朝春,邱宝平,宫伟,等. 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髋臼骨折诊疗中的价值[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165-167.

[4] Le Bus GF,Collinge C. Vascular abnormal it ies as assessed with CT angiography in high energy tibial plafond fractures[J]. J Orthop Trauma,2008,1(2):16-22.

[5] 曾瑞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 浙江实用医学,2008,13(6):445-446.

[6] 孙和峰,陈本宝.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81-83.

[7] 严吉来. 多排螺旋CT 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197-198.

[8] 洪敏昌,彭艳,王文辉.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2):209-210.

[9] 罗群强,李清锋.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7):1322-1323.

螺旋CT胸部重建技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的15例中, 男12例, 女3例, 年龄35~78岁, 平均59岁。临床表现胸痛10例, 胸闷、呼吸困难9例, 咳嗽、咳痰者6例, 咳血4例。下肢静脉血栓6例, 病程2d~4个月不等。体温基本正常。以上各例均经临床综合诊断。

1.2 影像学方法

应用美国GE Prospeed螺旋CT机, 扫描方式采用连续容积扫描, 高分辨率骨窗重建, 管电压150k V, 电流140m A, 层厚5mm, 螺距1.0, 延迟扫描时间为10~15s, 高压注射器, 对比剂为非离子型欧乃派克-300, 用量为80~100m L, 经肘前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为3~4m L/s。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扫描要点:严格掌握肺动脉充盈时间密度曲线。三维重建技术采用曲面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2.1 CT平扫表现

CT平扫不能显示动脉内栓子, 但可以发现肺栓塞的一些间接征象, 这些表现均为非特异性, 可见于其他疾病。肺栓塞时可以显示以下几种征象: (1) 片状实变或局限性磨玻璃征象,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非梗死性渗出所致[1]。 (2) 楔形实变区, 多数认为这是段性肺梗死的表现, 肺栓塞患者中的出现率高于非肺栓塞患者。肺具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 且血管吻合支丰富, 因此肺栓塞时肺内可以表现正常, 只有在左心衰等支气管动脉侧枝循环不足时才出现肺梗死。另外, 梗死中心坏死溶解可形成空洞, 本组有3例出现典型楔形实变影。 (3) 条索状影, 柳志红[2]等认为是亚肺段性肺不张, 或陈旧性肺梗死。 (4) 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 (5) 心包积液及腹水CT平扫虽然不能直接显示动脉内的栓子, 但作为增强扫描的必要补充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2.2 CT增强扫描

动脉内栓子显示是诊断肺栓塞的直接征象, 栓子在肺动脉内表现为充盈缺损.从肺动脉栓子的影像表现常可推测血栓的形成时间, 血管中心充盈缺损及部分充盈缺损多提示急性肺栓塞。附壁充盈缺损为亚急性或慢性。完全充盈缺损, 陈广[3]等认为它不能说明血栓存在的时间。区分急性和慢性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意义, 急性新鲜血栓, 溶栓治疗有效, 而慢性则治疗不佳, 亚急性的溶栓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慢性肺栓塞可出现急性发病, 因此, C T增强图像上栓子的形态分类指导临床治疗。

3 讨论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 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十分困难的临床问题。肺动脉造影一直被视为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但死亡率高, 故难以作为常规检查方法。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干及段级别的肺栓塞较为敏感, 其极快的扫描速度和强大的三维图像重建功能为临床肺栓塞病例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疗效观察、术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肺栓塞的螺旋CT表现征象具有特征性, 诊断并不困难, 重要的是正确掌握螺旋CT扫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 以获得满意的CT图像, 三维重建技术主要包括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仿真内窥镜 (VE) 等。

3.1 多平面重建 (MPR)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单体厚度的三维重建方法, 可以在任意平面重建图像, 能够多平面, 多角度观察病变, 操作简便易行, 它比较适合3级以上肺动脉内血栓的应用, 因较大的肺动脉走行较平直, 重建后的图像显示血栓部位、范围清晰直观。4级肺动脉及其以下分支血管解刨走行曲度复杂, 故重建后的图像对于显示血栓效果不如3级以上肺动脉理想, 本组资料中7例周围型肺动脉栓塞应用MPR图像后处理效果不佳。

3.2 曲面重建 (CPR) , 可弥补MPR的不足

它是用手绘的方法, 在多种图像上沿血管画一条曲线, 重建在不同结构的断面图, 能以任何方向、角度、层厚、层数自由重组新的断层图像, 有助于显示血管腔内和腔外病变。对于4例肺动脉及其以下分支内血栓的显示效果较好。

3.3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CTVE)

它可用来诊断血管腔内狭窄和闭塞、粥样斑块和血栓, 特别是能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提供治疗参考和术前导航。可逼真显示血栓的形态、大小及与血管壁的关系,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中央型肺栓塞显示良好, 而对周围型显示不佳。

通过对本组15例肺栓塞病人的分析, CPR和VE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效果最佳, 图像可靠, 准确性高。由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多角度、多层面观察肺动脉内血栓的部位、范围和血管的狭窄程度, 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远, 马强.肺栓塞的非增强性螺旋CT诊断[J].河北医药, 2001, 23:426~428.

[2]柳志红, 倪新海.肺动脉栓塞[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5~77.

上一篇:对接工作下一篇:中日对策室内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