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

2024-05-28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共11篇)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 篇1

需要选择100名妇女去做3周慰安妇,江一燕举起手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表情说,我去。

我是从这里开始哭的。而一旦流下第一滴泪,之后便像绷断了弦一般,不能克制。

因为太难过,最后只能躺下来。

战争的大场面,因为好莱坞,已不再能震撼我。

特殊年代的英雄,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几乎同一格调的措辞,也已不再能感动我。

然而,在特定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像海滩上的珍珠贝,总能吸引我一点点向他们靠近,然后深深被吸引。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曾经的统一套路的抗战题材影片误导了。

总是需要全民激奋,总是需要一个慷慨的英雄。

有人感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有***或者***这样的英雄了。于是人们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在倒退、是在堕落。

我说,不是。从来就没有什么英雄。所谓英雄是用来激励人们前进的。

而在一个瞬间爆发的战争里,一切由平静急转直下,人是来不及思考太多的东西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彻头彻尾的混蛋。

我们都是小人物,当镜头从人潮汹涌的俯视角度定位到某一张脸上,你会发现,在那一刻,他是平淡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我喜欢导演那样平静的刻画每一个人。

没有人是真正的英雄,也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里真正胜出。

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一个信念:活下去。

如果是我,我也会在需要选择100名妇女当慰安妇的时候举手。生命已进入倒数阶段,我并不会介意做一个筹码去换取在当时来说珍贵的东西。

如果是我,我也会在自己能力最大范围之内保护自己的家人。无论是否知道有些事情会否带来更大的毁灭,我能做的只是当下让我们都存活下去。

当一部影片能让人联想到自己,观看时仿佛感同身受,我以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你不会觉得场面宏大到让你整个视线都涣散了。你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一点上,他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眼神都是真实触摸到你的内心,你是真的在认同他的一言一行。

你必须得承认,每个人身上都有光芒也有阴暗面。

因为是看的首映,有幸见到两位日本军人的扮演者亲临现场。

我对这样的演员,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生出更多的敬意。

他们与我们不同,他们每经历一个镜头,就是对自己原有认知的一次挑战。

而当影片落幕,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也许需要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他们在这里不被当作英雄,他们回到故土兴许也要遭受舆论的质疑。

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参与到这样的一部影片中。同时感谢所有参与过抗战题材的日籍演员。

我们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不必加诸到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们身上,同时我们也需要敞开胸怀。

若说这个时代,人们都在遗忘,这个论断我不能苟同。

最愤怒的所谓爱国青年,莫不是些在网上互相谩骂的无聊之人。

那么多帮助曾经的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的人里面,有中国和日本的志愿者,却从来没有过所谓的愤青。

如果看完这部电影,还在仇恨的人,我想,他们是带着原来对于抗战题材影片的旧认识来看这部影片的。

他们确乎过时了。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 篇2

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中日两国间的一个敏感话题, 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展现, 任何“戏”的成分, 不仅会削弱或诋毁史实的真实性所呈现的文献价值, 甚至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 《见证南京大屠杀》编导坚守“纪实”原则, 片中所有材料的组织, 风格样式的选择都服从于“见证”这个表现手法。全部摄制手段都服从于历史的真实, 而没有像目前一些历史题材纪录片一样, 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1]为了达到编导所追求的“真实”, 本片借助口述历史与影像、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言证和物证, 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作为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 口述历史对纪录片的权威性、真实性乃至叙事结构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 部分纪录片开始尝试口述历史的叙述方式, “用现时人的述说来叙述过去了的事情, 将过去了的事情载负在现在时空之上”, 如今, 这种做法被普遍使用在纪录片制作中。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通过采访周总理身边的人来见证当年风云多变的外交事件, 而在凤凰卫视推出的反映张学良将军一生历程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世纪行过》中, 更是大量公开了张学良将军本人的口述经历。

历史纪录片的口述者一般分为当事人、当事人的代言人和权威学者或专家三种, 他们的口述内容与诸多文字资料、图片、活动影像等有机组合起来, 构成了“口述历史”。

《见证南京大屠杀》特别强调“当事人”的功能, 编导用尽可能多的当事人、目击者来回忆所见所闻, 还原历史, 并以此作为史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摄制组成员先后赴美、日、德、法、丹麦、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 四次赴台湾, 采访了包括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内的近百名中外人士, 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和有珍贵价值的史料。在采访的一百多人中, 既有守军高级将领也有下级军官, 随军医生和平民百姓, 采访加害方的日军当中, 有军官也有普通士兵, 被访的外籍人士中, 有美国人、德国人、丹麦人等。因此, 这部作品汇合了多个角度和多种声音, 各种史料相互印证,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将观众带入到历史事件和场景中, 增加了可信度。这些幸存者或者见证人的讲述, 将个体记忆嵌入了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中, 给历史增添了平民色彩, 从而见证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史真相。与此同时, 不同民族, 不同信仰的人们共同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给观众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开辟了思考的空间, 有助于观众得出正确的结论。[2]

编导寻访到了原南京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 这位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带来了侵华日军残害南京居民的铁证——十六幅由日本人拍摄用于炫耀战果的图片。当年, 他在相册的首页画下了他当时的心情, 破碎的心, 滴血的刀, 醒目的“耻”字将这段血泪史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秀红、唐顺山、姜根福、夏淑琴、李秀英等回忆了侵华日军屠杀百姓, 残害孩童, 奸淫妇女的无耻行径。在采访中, 幸存者几度哽咽无语, 短暂的沉默中是诉不尽的悲痛与凝重。

除了南京大屠杀受害的幸存者, 摄制组还远赴日本, 找寻到了当年侵华日军中的数位老兵, 包括原日军独立支队的永富博道、原日军藤田支队曾根一夫、原日军士兵东史郎等人来回忆这场南京浩劫。他们在口述中以亲身经历指证了当年日军杀人、强奸、抢劫的战场心态, 特别指出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是受指挥官的命令进行的大规模、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 这些原日军士兵的口述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南京大屠杀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不少当事人已经离开人世, 完全由当事人来口述史实已经不再可能, 《见证南京大屠杀》编导引入了当事人的代言人, 作为补充和佐证。南京大屠杀期间, 德国人约翰·拉贝、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明妮·魏特琳女士等国际友人, 在南京安全区、鼓楼医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筑起了一座座生命孤岛, 救助、看护、救治了数万名中国难民。他们早已离开人世, 但其高尚的情操和英勇的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通过王凤英和芮体和老人的讲述, 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冒险救人的事迹“复活”了, 事隔多年, 当这段往事被重新提起的时候, 老人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亲历事件的记忆伴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保持着记忆现场, 在这些“现在的声音”中观众直达了“过去的历史”。

与此同时, 魏特琳女士的侄孙女辛迪·魏特琳为观众讲述了魏特琳女士在南京救助难民的情形,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之子大卫·马吉和拉贝先生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来到南京寻访先人生活过的踪迹并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致以亲切问候,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先人的“代言”。

在传统的文献类纪录片中专家学者的讲述往往作为单独的叙事层面出现在纪录片中, 《见证南京大屠杀》在引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北大史学教授徐勇、学者辛旗、孙宅巍的访谈时, 紧密结合叙事脉络, 将现代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思考融汇到纪录片中, 为观众提供一种比较权威的思考和参照。学者辛旗、孙宅巍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宣判结果予以高度评价, 史学家徐勇学者辛旗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成因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史学家藤原彰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复活的否定, 等等, 学者的言论深化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

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在国内拍摄中采访了16个省、市, 四进台湾地区, 并远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9个国家采访、拍摄, 搜集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在片中有了战时日军新闻检查“不许可”照片汇成的写真集;日本航空兵伊藤兼男在沦陷的南京拍摄的80余幅照片装订成册的摄影集;日本老兵东史郎战场日记中虐杀中国人的记载;黑田寿男在战犯管理所供述的日军在南京屠城后毁尸灭迹的交待材料;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日记中写下用自己的军刀试斩俘虏首级等文献档案。件件事实都有出处, 件件事实都铁证如山。[3]

而作为人道主义救援者的第三方,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冒险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更是指证侵华日军在南京施以暴行的铁证, 那架简陋的摄像机如同一双眼睛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作品多次引用了拉贝先生, 魏特琳女士, 威尔逊先生的日记, 这些浸满血泪记忆的字字句句就是一份份控诉, 一次次指证。在拉贝先生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人像动物一样被强行拖走, 这是很残酷的事情。到处都是处决的场所。魏特琳女士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 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找到, 今夜我还要照看4000多名妇女和儿童, 不知在这样的压力下, 我还能坚持多久。在威尔逊先生的日记中我们读到:对贫民的屠杀是惊人的。我所能记下的病人告诉我的强奸和屠杀的案例, 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国牧师麦考伦在日记中将南京大屠杀

我对谭盾音乐——《鬼戏》的认识

马利利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467000)

摘要:《鬼戏》的演奏区别于古典音乐乐器和艺术家的演奏形式, 融合了水、金属、石头和纸的元素, 并把中国皮影戏和中国巫文化的傩戏表演传统引入西方的室内乐, 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 娱乐活动不断丰富, 愿意观看皮影戏和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 单从这点来说就起到了传承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傩戏;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皮影戏

第一次接触到谭盾的音乐是在我大学时期, 我听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鬼戏》。当时我看完克罗诺斯四重奏乐团演完这部作品, 虽然感觉比较诡异一点, 但是我很佩服他能把自然的元素发挥得那么好。

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 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 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 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2001年, 以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他的《地图》手稿是被放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长廊里, 左边是贝多芬, 右边是巴赫, 对面是马勒。卡内基音乐厅是西方文化最为权威的表演场所, 世界上最好的一些音乐艺术家常去那里演奏。谭盾的《地图》也是在这里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首演, 由此足见卡内基音乐厅对此的珍视。他还曾被纽约时报评为“本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目前, 谭盾的音乐在世界各地由著名指挥和乐团频繁演出。为世界著名的克隆那斯四重奏团写的《鬼戏》自1996年首演以来不断由该乐队在世界各地巡演。

据谭盾介绍, 《鬼戏》创作灵感缘自中国戏曲, 鬼戏也就是中国巫文化中的傩戏。傩戏源于远古时代,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傩戏都有迎神迎鬼、娱神娱鬼和送神送鬼三个部分。在傩戏中,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可以互相沟通的。花朵可以和蜜蜂对话, 石头可以向水唱歌, 云可以与大海呼应。在《鬼戏》里他借用巴赫的一首钢琴曲和中国民调《小白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并给予它们完全不同的, 全新的诠释。《鬼戏》顾名思义是讲鬼神的一出戏, 而在这戏中谭盾将鬼神从恐怖中剥离出来, 只给了它一个神秘的主题。谭盾是在用一种极其认真的古典精神创作前卫的音乐, 从形式到内容都突破了原有的音乐界线。

《鬼戏》的演奏区别于古典音乐乐器和艺术家的演奏形式, 融合了水、金属、石头和纸的元素, 并把中国皮影戏和中国巫文化的傩戏表演传统引入西方的室内乐, 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 娱乐活动不断丰富, 愿意观看皮影戏和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 单从这点来说就起到了传承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作用。

称为“从未见过的暴虐, 暴行:暴行:还是暴行!”这些文字叙述与历史影像资料一起将观众带到那段屈辱的血泪史中。相比交战两国当事人的叙述, “第三者”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除了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 更多的物证被发掘出来, 刊发原日军少尉进行杀人竞赛的日本报纸, 用于残害南京百姓的长钉和军刀, 标有日本文字用于纵火焚尸的铁桶, 红十字会掩埋尸体的统计数据, 这些证据在历史的审判席上发出了最有力的控诉。

以展现历史真实为宗旨, 通过口述历史与影像、文字资料相结合而成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带给观众的震撼是永生难忘的,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一次集体回忆, 更是观众的一次历史反思。

这些令人不断感到新鲜的创作并非一开始就赢得一片叫好声, 著名的《纽约时报》在把谭盾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以前, 也曾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这个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把啤酒和葡萄酒混到一块喝呢?为什么这个人一定要把小提琴写成像京胡的样子呢?"即使在西方也曾经有很多人说, 东方就是东方, 西方就是西方, 这两者从来就不可能在一起。多年来, 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 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不光如此, 谭盾自己说道:"无论是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 在通俗和非通俗之间, 在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之间,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 都有很多很多的隔阂, 突破这些隔阂很难。"艺术的纯粹与融合之间的争论在长时间里一直未能休止, 融合要不意味着新的生命力, 要不什么都不是, 在一切争议中, 谭盾坚持并成功了。

《鬼戏》只是他众多创作中的一笔, 它既不是最有名的, 也不是最有代表性的, 但却是我第一次与他产生心灵共振的作品。它带给我全新的认识, 让我感觉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做。他向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音乐创作的大门。

没有一个人能像谭盾一样, 能成为这样一个打破东方与西方、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的多元文化的理想存在。一个生长于中国的东方人, 在东西方文化世界里挥洒自如;一个曾经在农村务农的下里巴人, 如今是世界文化圈中的贵宾;一个常常使用古老、自然乐器的音乐家, 却常常使这些乐器发出最不可思议的、先锋的声音;一个被认为是前卫先锋的作曲家, 却拥有最大众的音乐听众;一个音乐界的能人, 却让他的音乐与戏剧、装置等别的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他自身多元文化的背景不断给他提供了不断打破各种界限、进行多元文化创作的压力与可能, 而他这种打破与创作也不断丰富着他的背景。

谭盾的音乐有力地表达了一种从沉重的中国历史中脱颖而出的独立精神, 以及在动荡的当代社会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他集东西方的精髓于一体, 创作了一个独特的声音世界, 总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权威性。他音乐中充满着猛烈的震撼力, 犹如人类血液的迸发, 但又十分典雅。我坚信他是当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武满徹)

“古得不能再古的东西, 同样也是新得不能再新的东西。”这句具有辩证意味的话是谭盾的一句口头禅, 这也正是谭盾将中国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 最终用中国的元素征服世界的缘由。

正如谭盾所说的他要让观众看到节奏, 看到声音, 听到颜色。谭盾的每一部作品对我来说都是一场丰富而复杂的感官盛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翻译出版社出版社.

[2][美]大卫.鲍德韦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第一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2]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南京广电现象”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1) :55~56.

[3]绍斌.历史文献纪录片的三种话语方式[J].声屏世界, 2005 (8) :30.

[4]吴建宁.见证, 在真实中震撼——《见证南京大屠杀》创作谈[J].当代电视, 2008 (10) :85~87.

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篇3

一个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碧蓝的天空已经被炮弹激战过的硝烟遮掩,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和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现在眼前。南京几千年的繁荣与辉煌,在这混沌的分不清天地的世界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地飘舞着。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日军攻下了南京城,这一天是我们国人的耻辱。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开始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将南京民众用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上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先后杀害活埋30多万人。看完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泪不能抑制的留下来。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人民被杀害,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被抢走的牲畜无奈的叫着。当我看到南京人民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我发自内心的恨那些日本官兵,恨他们的冷酷无情,每一声枪响都仿佛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我的心脏仿佛都感受到了刀的冰凉。

这部纪录片给我的震撼,一方面是日军的残暴,一方面是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为首的国际友人的善良,对中国人的帮助,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不久又规划出“南京安全区”,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为养活这些中国难民,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食物。国际友人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粥吃咸菜。他们不仅保护当时毫无反击之力的平民,当时溃败的中国军人也一样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他们的友爱和无私奉献让我深深地敬佩和感动。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 篇4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日,国家把今天定为国难日,所以老师给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

南京大屠杀这件事发生在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人占领了南京,杀害了很多无辜的村民,老的、少的、中年的一个都不放过。日本人把杀人当作一种乐趣,他们把村民分成几组绑在一起,然后在他们身上浇上油,再点一把火扔在人群中,村民们在火堆里开始痛苦的叫喊、挣扎,但是那些日本人没有丝毫怜悯之心还在那里看着哈哈大笑,他们好像只知道杀人,除了开枪放火他们还有很多残忍的手段比如:砍头比赛、活埋、推进水里淹死,总之没有什么残忍的杀人手段是日本人想不出来的。渐渐地,整个南京城尸横遍野,到处弥漫着而愁和血腥的味道,日本人把它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在这次大屠杀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一共杀死了30多万中国人。

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样的视频资料,它让我认识到这段我们中国人被日本人耻辱的历史,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很落后,就被人欺负,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所以日本人不敢再欺负我们了,我们今天好好读书,就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越来越强大,永远不被别人欺负,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5

今天又一次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看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胸中纵使有着千言万语,有着万千感慨和思绪,怎奈何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此时此刻沉痛、哀伤、悲愤的心!

在电影中陆川曾对战争做过描述: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在我看来,战争就是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的争斗与厮杀,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争斗与厮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或保卫利益。争夺的一方为侵略者,保卫的一方为保卫者。同样战争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有的只有成与败。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才是战争的受益者,才是历史的谱写着。

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慌忙逃跑的军人和百姓,南京城门下是仅剩不多真正的战士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堵住城门,陆剑雄领着士兵对着冲过来的残兵败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我们听到的回答却是:“当官的都跑了!”于是一群胆小而无知的败兵向有着真正军魂和职责的战士扑去,践踏他们的脊梁,蹂躏他们的心脏!当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心在愤怒,我的心在滴血,中华泱泱大国,从古就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古训,但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在南京城真的需要士兵战士的时候,看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士兵在干些什么?难道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混饷?为了上司?兵,勇也。当我们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时;当我们的民族受到威胁时;当我们的人民惨遭屠戮时;士兵不上谁上?哪怕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义不容辞。

再看这样一幕镜头,一个仅有五个日军士兵组成的小队,小心翼翼行进在南京城内残破的街道上,而路的两旁到处是被绑缚和吊死的人;赤条条的女性尸体;触目惊心的悬挂人头、、、、、、再看当他们发现教堂的动静时,便迅速的向教堂行进。当教堂沉重的大门打开瞬间,他们惊呆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跳加速!那是成群的妇孺儿童畏畏缩缩地站在他们面前,人群静的出奇,当看到日本士兵时惊恐的向后挪去。日军向前挪,他们就向后退。渐渐的,当有第一双手举过头顶,还是拿着枪的手,曾经的士兵的手,紧接着就有无数的手,双手握着枪举过头顶。而日本士兵的五人小队也吓懵了,日军小队长慌忙的喊道:“要救援!叫救援!”当看到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我们作何感想?尤其当看到一双无知懵懂的小女孩也跟随着大人举起双手时,这就是作为父母长辈给她上的人生的第一课吗?------以自己心甘情愿投降来换取自己想象中的生存。当面对敌人时,连拿起自己的武器,用自己的拳头,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人,一点血性都没有的人,一点反抗信念都没有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有嘲笑和无情的屠杀!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放弃自己的勇气放弃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做人做事时是如此,在面对敌人的侵临,在面对民族的危机时,在面对国土的沦丧,在面对主权的践踏时,更是如此,只有真正敢于用自己一腔热

血去拼搏的人,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才有生存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更好地生存,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永远的屹立不倒。

当看到留守南京城门的将士,这些仅有的血性的中国人,还有坦克中那个受伤的无名英雄,在敌人为所欲为的前进时,坦克与人发出了他们的怒吼!高楼里迸发出他们最后的尊严!这才是中华儿女的本色,才是中华民族的怒吼。短暂的战役,短暂的胜利。当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后,随着坦克的被炸,高楼的坍塌。当以为士兵对着还在坚守的战士们说道:“兄弟们,守不住了,都散了吧。”我看到了他们脸上写满了沧桑与坚韧,儿童,屠夫,农民,警察,还有仅剩的国军战士,没有人走,因为这就是家乡,这就是他们最后地方,这就是他们中华儿女的职责,这就是他们日夜所坚守的信念。他们是最后的战士,最后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力量。

当所有的战俘,无论是平民,士兵,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以各种方式惨遭屠戮,那一句“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是他们全体呐喊出自南京沦陷以来最大的吼声!那是他们最后的尊严!密集的枪声,死者的呐喊声,贫民的叫喊声,妇女的凄惨叫声,士兵的麻木呼喊声,楼房坍塌的喘气声,还有歌女麻将桌旁叫糊声、、、、、、这就是真正的南京城,屠杀的残忍只会变本加厉,人们的呐喊只会更加的寂静无几,麻木与不仁只会更加的凝聚在一起,我们自问中华民族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血性我们的勇气哪里去了?

《南京!南京!》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和灵魂。当我们面对国土的沦丧,主权的践踏,民族尊严的侮辱时,我们不能选择逃避,不能选择妥协,不能选择听天由命。我们不仅要面对,还要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拿出破釜沉舟信念,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决心,然后击溃他打败他征服他,最后勇敢的站起来,抬起我们的头颅,挺起我们的胸膛!

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鉴。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铭记我们曾经的失败,曾经的屈辱,曾经抗日战争中的血和泪,让它时时刻刻的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6

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曾经拍过《希特勒》的美国朗恩;乔瑟夫博士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叙述南京。而陆川则用大量的真实照片和客观的讲述来为我们展现了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我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

我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一幕幕都会让你浮想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而南京南京拍的就是这灾难日的重现。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看着日本飞机在南京这个城市上空投下一颗颗炸弹,看着那些古老美丽的古建筑在瞬间变为废墟,看着满街人们的惶恐乱窜…...这样的场面让我看的透不过气来,仿佛有千斤的重物压在我的胸口!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士兵作为俘虏被屠杀的时候,中国士兵们声嘶力竭: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我的眼泪第一次流下。感动,感动于,他们在死神降临的那刻的镇定,坦然,宁死不做亡国奴的不屈。悲痛,悲痛于,他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生死的权利,却在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手里!

在一个破教堂也就是所谓的避难场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的反应竟然是选择投降!教堂里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高过头顶!这就是他先辈们教会他的!这就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没有抵抗,当敌人来临时,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

残忍的日本军连婴儿也不放过,用长刺刀将一个个小生命摧残。将青年男子拖到大广场上十个人一绑,有的人被刺

刀次死,有的人被浇汽油活活烧死,有的人被机关枪扫射而死。看到这些真实的照片让我触目惊心,觉得整个人毛骨悚然!

画面中不停的闪过日军狰狞的面容。30万的同胞在数月中被他们当作动物一样任意活埋,砍头,枪杀,刺杀,被进行细菌实验等粗暴的行为夺走了生存的权利!

在战争时期,人的求生欲望显得更加的明显,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在搏斗着:

姜淑云--一个勇敢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拉贝先生在一起,与日本军作抗争,她尽全力去保护难民营的人,当她知道日本人要选一百名 女人做慰安妇的时候,她的心比谁都还要痛,为了救更多的人她只有亲眼看着小江被拉走。在最后为了多救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士兵抓走,她知道她将失去尊严,她对着角川说:杀了我。士可杀不可辱,宁愿牺牲也不能没有尊严。

江香君--小江,本来为了女人的形象,就算是被日本人认出来也无所谓的角色。后来被日军强奸,知道身为女人之痛,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她的恿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了。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

小豆子----很有小红军的感觉,从头到尾,只有他奇迹的生还,从陆剑雄出现,江淑云带着,到和老赵一齐,他是被角川放

走的。最后笑到灿烂的小豆子让人感觉那么美好。

唐天祥--拉贝的秘书,懂一点点日语。成为拉贝秘书后算是替德国做事,可另一方面却是保护着家人;原来帮助着可怜的人民,可是后来为了生存下来却背叛了人民。到最后,出卖了人民并没有换来全家人过新生活,相反女儿死了,小姨子也死了,唯有能保住的就是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结果他放弃了跟拉贝先生走,而是以死来赎罪,是一个血肉鲜明的人物。最后临死的时候拒绝蒙住眼睛。直视死亡。仍微笑着告诉日本人:我老婆说她又怀孕了。

唐周氏--作为唐先生的太太,多多少少生活与感情有了很大的落差,本来是不愁衣食,最后却只有她能逃出死亡,人生是多么的悲哀,不过幸好肚子里还有一个存活的小生命,使她一定要有活下来的勇气

角川--导演通过他来描述南京大屠杀,使我们认为有那样一个日本人并不十分可恨,这也是人性的表现。他作为日本军人不能不杀人,而面对自己杀过人,使他内心充满不安,从他的眼神里有时会看出作为士兵的茫然。他喜欢百合子,明知她是为了满足日本人需要而来到了中国,可他并没有嫌弃她,相反,从她那里还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他看着小江被凌辱最后死去,他的内心可能更加挣扎。明明看到了姜淑云多救了中国人他却装作不知;当姜淑云被拉走时,望着他的眼神,叫他去杀死她时,他果然一枪杀死了,使她能有尊严地死去。最后他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赵,并对着同伴说了一句:活着比死更艰难吧!在他心里,看到的事实,不能承受,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了良知,看着这样的一切,心里的冲激比海水还多,比海还大,活着真的比死更难受,所以他一枪毙了自己。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南京,南京”,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生命,人格,尊严,亲人……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奢侈”的东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在那个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艰难!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动容,怎么叫人不伤心,但是伤心的同时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浪费时间,每天上网,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困难,自杀,离家出走……好多好多的不满。或许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个目标!

仇恨可以忘记,但是忘记历史却是一种背叛!现在还是有许多日本人民不愿相信他们这个民族曾做过这样的事,不断自欺欺人还去祭拜靖国神社,他们还修改学生的课本内容,用扭曲历史事实的方法来掩饰罪行,真是可耻!一个民族承认错误的勇气也没有,算是一个高尚文明的民族吗?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7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
电影《南京南京》在制作中和上映后均受到了极大的 关注,各界媒体对其褒贬不一:对电影内容,对制作规模,对演员阵容……提到南京大屠杀,对和平的追求、对日本 右翼的谴责、对战时人民的悲悯却是人们心中不变的主 题。本以为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看完后却有欲哭无 泪之感。引起最大争议的角色角川同样是给我最大感触的人 物:日军士兵其实也是人;过去,我们习惯称呼他们“日 本鬼子”……这种“美化”日本侵华军人的行为受到了很 多人的批判,却在同时受到了很多的称赞,我属于后者: 侵华日军的暴行是绝对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一些尚 存善心的军人。《南京!南京!》的英文片名为 City of Life and

Death,这个译名展现在这场浩劫下,众人对生存的渴望
以及对死亡的无奈。提及此,我们便会想起江一燕所饰的 妓女一角,她有一种人所难免的贪生怕死,然而她却勇于
1

与命运抗争,那举起的手让我们动容…… 也曾记得有数据显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汉奸的数量 远远超过了侵华日军总数。我一向对这些人感到不屑,然 而范伟所饰翻译一角却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绝对不能 肯定汉奸的行为,然而我们也需要从多角度认识这个问 题。从自我保全到反抗日军得到了自我救赎,这位翻译的 这种人性的光辉更让我们动容。一个个鲜明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更真实的 南京,一场更真实的战争…… 我不想片面地根据电影大放厥词,也不想东拼西凑出 一篇愤慨之言:或许是不忍再看见对历史的亵渎了吧!观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另一部同样影响重 大的电影《东京审判》,还有曾经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媒 体上映的纪录片《未被审判》。上述的几部不同作品却给我一种同样的感觉,让我真 正地体会到了何谓“复杂的感情”。提及日本侵华的罪恶 行径,有些字眼总是浮现在我们眼前:强掳劳工、慰安妇 制度、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然而这一切该归咎于谁? “站在争之上看战争,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场由政治家
2

为满足野心而发动却由下层民众送死的游戏。”诚然,当 我们谈战争责任的时候,更多的目光会集中在那些罪魁身 上: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日本国民也总是把 责任归于国家、政治家,“战争是天皇发动的,责任是他 的,我们只是受害者。”对参与其中的小人物多是怀着深 深的同情和怜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场战争发动以后,日本国民同样 是受害者: 在学校,老师们每天教导的是让孩子们随时为 天皇献身。在侵华日军

中,有人在战场上丧生,有人战败后 回国却终生受到内心的谴责,有人被俘后接受改造,走出 了黑暗,倾尽毕生致力于反抗右翼……他们的亲人们也承 受着莫大的磨难。无论如何,受难不能掩饰加难。即使是日本的左翼人 士,他们也很难从加害者意识上要求和平。只有认真反思 过去,正确面对过去,只有真正尊重受害者的权益,才能 消除战争给两国国民带来的隔阂,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中 日友好。暂且不谈在战争中日军的行径,同为二战战败国,德 国认真履行了赔偿义务,并将持续到 2030 年,而日本却
3

逃脱了赔偿责任——至此,便不得不提这样一个国家—— 为了在亚洲建立所谓的“远东反共基地”而进行了一系列 动作的美国。而最令我个人所不齿的则是战后美方为了得 到日本侵华期间进行细菌人体实验的材料,竟然帮助细菌 战的始作俑者、日军 731 部队队长石井四郎及所有队员逃 脱了包括东京审判在内的所有军事审判。或许有更匪夷所 思的:对战争应付最大责任的裕仁天皇未受判决;强掳中 国劳工的策划者——岸信介,甚至在 50 年代成为日本首 相。熟悉当时情况的人也应记得:中国——在世界反法西 斯战斗中历时最长、牺牲最大、苦难最多的国家——甚至 未被通知参加对日和会。在这一切背后,就是美国这只黑 手在操控着。我的思考更不能止于此。在世界承受一战、二战的摧 残后,利比里亚、波黑、索马里、安哥拉、扎依尔(刚果)、也门、黎巴嫩等国家的内战,海湾战争,车臣危机,巴以 冲突,双伊问题,战火依然燃烧不止。恐怖主义猖獗,邪 教组织泛滥,种族冲突不断…… 曾一度穿梭在叛乱国家地区的记者,获得“普利策新
4

闻奖”的凯文.卡特,这位习惯了流血、死亡的勇士,却 在汽车里自杀,他留下了一张字条: “真的,真的对不起 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快乐。”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用日本空调是不是忘却?”当我 们刚刚从《南京!南京!》的浪潮中走出后,新的问题又 出现了。我们确实需要铭记历史,也需要《南京!南京!》 这样的作品让我们不断思考。希望我们在战争中承受的,不要依然在此刻承受……

特诊科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5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8

在那段残酷和屈辱的岁月里,南京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惨绝人寰的日本侵略者,对着手无寸铁、没有反抗能力的中国民众任意掠夺和大肆屠杀,他们为了炫耀准确的枪法,便对活人实行射击比赛;他们为了得出精确的实验数据,便把活人当做实验的便本;他们觉得人的头颅很有观赏性,便把人的头割下来用绳子挂在一起;他们觉得小孩子的声音好吵,不耐烦了就把他们活生生地丢出窗去······数以万计的人们就这样在南京城里含冤消失,那是一种怎样的惨象?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和平年代,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在影片中展示的暴力和残忍的场景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恐惧,从心底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耻辱和悲哀。

在《南京!南京!》这部影片中,最让我感动和心酸的是,中国民众面对日本侵略者所表现出那种在绝望中的抵抗和顽强,影片里和很多这样的画面。陆剑雄,一个誓死捍卫城池的英雄,在被集体俘虏枪决的时候,第一个站起来,大喊“中国不会亡!”然后被俘虏的民众都站起来,高喊“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我们为他们的信念和坚持感到震撼;小江,一个坚持涂指甲不剪头发的女人,在日本人要求要100名中国妇女去当慰安妇的时候,第一个举起了手,那一刻我对她的勇气感到敬佩;唐先生,拉贝的秘书,虽然他出卖过情报,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但还是被他感动了,特别是最后看到他把通行证放到他妻子手中,自己留下来送死的,对日本士兵说道“我的妻子又怀孕了。”·····影片中那些小人物的细节拍摄更容易触动人心,让我们更真实地体会到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让我们为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感到骄傲。

南京南京!影片观后感 篇9

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看完影片,联系到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禁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曲,日军很快便占领了上海,直逼南京。此时,中国政府已经撤离,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日军的残忍和暴戾,亦看到了那些仍然顽强抵抗的中国士兵的坚守。在日军的铁骑之下,延续千年的古城墙终于敞开大门。城内的战斗却依然继续着,连脸上尚透着稚气的孩子也拿起枪,尽己所能,与日军战斗。当队长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短暂的沉默,没有更多言语,所有人却仍然回到自己的位置,整理枪支,准备下一场战斗,纵使他们知道,也许这将是他们最后的战斗,他们也依然用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面对数不清的敌人,面对坦克和炮弹炸起的漫天尘土。占领南京之后,日寇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枪杀、活埋、火焚,用尽了所有残忍的手段,约30万中国平民遇害。他们甚至公然闯入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强暴妇女,烧杀抢虐。面对残忍的日寇,人性的弱点得到了集中体现。顺子抛下战友独自一人逃生,唐先生为了救家人而出卖了安全区里的军人„„但是更多中国人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贵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中国的女人们,用她们的身躯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被俘的士兵,在临刑前高喊着“中国不会亡”;拉贝先生冒险留在安全区,保护难民,并尽全力与日军周旋;姜老师不顾危险多次从日军手上救出难民,最终牺牲;唐先生最终决定让幸存的军人获得逃生的机会,自己则从容面对死亡;即使是日本人,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甚至拷问,角川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透过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战争中不屈的人格和人性的光辉。在背后则是爱国的主旋律和基调,忘记国耻等于背叛。逝者用生命守护的东西绝不应在历史的风沙中埋没。当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渐行渐远之时,我们更应该将过去的悲痛化为现在的力量,为中华之崛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南京南京影片观后感 篇10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__了成千上万的妇女,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然而,面对着一系列铁一般的事实,日本人又是怎么说的?——“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伤亡。”山川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写道:“1937年(昭和20__年)12月,日军占领了中国首都南京。当时,日军杀害了包括非战斗力量在内的多数中国人,随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要么回避事实,要么轻描淡写。

南京南京剧情实在不想回忆,但是那一幕幕却又不断的在脑海映现……看到日本人要在难民营里挑选一百个中国妇女当慰安妇才能保住难民营里所有的人不惨遭杀害,而这一百个中国妇女甘愿走出来牺牲时,心在泪…看到那些妇女被惨遭凌辱后,日本人把那些裸体的中国妇女的尸体仍到架子车上拉走时,旁边的日本兵在那里放荡大笑时,心在流泪……难民营里有个德国的医生拉贝要离开难民营回国时,这些在难民营里的妇女及老人们苦苦哀求他不要走,因为她们知道,只要这个德国人走了之后,那些日本人就会无所顾忌的来到难民营开始他们的又一次兽行!这个德国人也是被逼回国的,走之前,跪在门外,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一躬,意味深长,他想拯救这些难民营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可是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我再看到,这些兽行的日本兵,冲杀到医院里,去残杀那些已经重伤在身,又手无寸铁之力的中国士兵时,有些中国士兵为了不被这些兽行的日本兵所凌辱,就拿起枪自杀。然而,自杀后,那些禽兽不如的日本军官又拿枪上去,对准自杀的中国士兵补上一枪……

《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 篇11

其实我不愿看这部片子,我甚至不愿看到任何涉及到大规模战争的东西。尤其在如今中日两国外交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也的确很不想在触及到这个敏感的话题。结果当然如此,这部电影的黑白色调几乎让我很难呼吸。

我一直都想说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但是好像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政府都无法释怀,他们不停地朝民众灌输一些东西,通过各种形式。比如那些该死的教科书,和电影里对于那个时期中国或日本军人的丑化。南京大屠杀有多久?二战有多久?几乎所有有那个时代鲜明记忆的人都已不再人世,而在世的这些人还继续利用当年的过错来企图进行再一次战争。你们去看看《南京!南京!》吧,中国付出了多少代价?日本军人难道就真的十恶不赦么?

换言之,无论政府也好、高官也罢,战争是由他们挑起的,但无论输赢,他们都不必付出与之相等的代价。(范_文_先_生_网)死去的、痛苦的都是平民。所以有人在看过《南京!南京!》之后将矛头转向中国军人,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才导致南京大屠杀这一场惨案的发生。中国军人何罪?难道他们就没有父母亲人么?那么日本军人呢?我一直记得片子里日本军人的样子,在我的眼里他们总是睁大着眼睛,在黑白色调下神经质地看着某个东西,惊恐或者狂喜。我甚至这样想:日本天皇就这样抛弃了一群臣民。在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下,日本军人呈现出一种心理病态的眼神,他们的神经如同紧绷的纤细的线,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我一直记得我曾外祖母跟我说的她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因为家在安徽,日本人一路打来早已是强弩之末,加上是战争的末期了,所以日本军人在她眼中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穷凶恶煞。她只给我讲过一个日本兵的事情,在她的描述中,那个人很年轻、很沉默(大概是语言不通)、会让她先洗菜他再洗脸。所以老太太一直都说日本人也是人……

上一篇:好一点的自我介绍和自读稿件下一篇:高考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