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2024-10-08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精选12篇)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1

一、平均主义的实质

平均主义的实质从本质上说是肮脏而自私的, 本质上就是主体不能够得到也不会让客体得到, 同时客体。平均主义也是最茺唐的。它不管每个个体的人之间的差异, 完全等同的对待每一个人。什么是公平主义呢?地球上的一切资源是所有地球人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可是, 地球上的资源是不能直接为人类所享用的。如果一切只从个体的实际需要去分配, 不考虑保护和鼓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特别是有能力的劳动者的积极性, 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是使生产发展变慢, 科学进步变慢, 有时甚至是会倒退 (毛时代打击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家, 以及干的看的和捣乱的一样公平分配, 使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 美国所以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的最好的证明) 最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贫穷。整个社会穷了, 弱者会成为强者吗?当然不可能, 他们也还是弱者, 如果连强者也穷, 那弱者会不穷?这叫爱弱者吗?我觉得, 如果你是真善, 第一个要爱所有的人, 第二个要爱弱者, 首先要爱整个社会。才能达到爱弱者的目的。不然那是对整个人类的反动。而不只是对强者的反动。

二、人类的幸福是最大的文明

我们都知道, 文明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增加人类的幸福, 尽可能的减少人类的痛苦。我们讲人道和真善美, 也是为了扩大人类的幸福减少人类的痛苦的。然而, 所有的这一切, 都只是相对于人们的感受而言的。绝不是相对于人的那皮毛骨头血肉而言的。不然, 我们去火化一个死者就成了罪恶, 不然, 医生对于在麻醉下动手术也成了罪恶。我曾经亲眼看见一个痴子旁若无人的站在垃圾堆处啃人们倒掉的吃过了的骨头, 而且吃得那样津津有味。我看了好长时间, 真的一点儿看不出他有一丝一毫的痛苦。可一个聪明人能做得到吗?肯定做不到。怕即使是炒上四个菜没有汤他也会感到受了冷落。当然, 我上面举的是两个极端的例子, 可我们真的也不得不承认, 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存在着个体上的极大的差异。我们也知道, 越是聪明人, 也越是爱想问题。对生活的追求也越高, 同时感受痛苦的能力也越强。公平主义的不足就在于, 它表面上好象正视了个体在物质上需求的差异, 可他没有考虑到个体在精神上的极大的差异。这不能不说是公平主义的又一个不足之处。真正的真善美不应该是表面上的, 而应该是最后要落实到人们具体的感受上。难道说聪明人不是人吗?我们有理由叫笨人幸福而叫聪明人痛苦吗?当然没有理由。公平在表面上也许比平均前进了一点, 可在实际上, 它和平均主义一样的荒唐, 一样的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三、分配办法的最佳体现

那么, 什么才是最好的分配办法呢?我认为, 公正主义才是最好的分配办法。所谓的公正主义, 就是在分配时即要考虑到人们个体对物质需求上的差异, 又要考虑到人们个体在精神上的巨大差异。更重要的是, 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 从长远的角度看到分配办法可能会对生产和科学的进步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保护最有能力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要给有能力的人多分配。这看起来是不公平, 实际上是最公平的, 一是他们付出的多, 自然应该得到的多, 重要的是, 他们的积极性对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公正的公配, 原则上是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的。它就应该把重视最有能力的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第一的位置。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群体, 每个个体在社会面前特别是在政治面前, 显得是那样的弱小, 因此, 每一个个体到底能对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基本上取决于政治家们的决策。特别是分配决策。

参考文献

[1]邓建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和谐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7)

[2]张雪梅.刍论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科学内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5)

[3]王训礼.论社会学发展的两条路线[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0 (01)

[4]陈先宝.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06)

[5]李正元.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8 (06)

[6]盖东芳, 崔月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及当代意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01)

[7]张艳丽.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探析[J].理论观察.2008 (02)

[8]赵欣.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02)

[9]杨海.论《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权利平等观[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2008 (01)

[10]萧金权, 周德金, 项盛发.一座齐天的丰碑——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3 (01)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2

10新闻1班

李红梅

1226S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且对我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对新闻报道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去看4.20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对我们学习运用马哲观点处理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唯心的去否定它的存在,必须去正视它,这就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新闻报道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对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主观性的编造。4.20地震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奔赴灾区现场,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给大家报道地震灾情最真实的情况,反映最需要的支援,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的报道,例如地震发生后,在出现救灾车辆掉河后第二天,便出现救灾车辆再次出事的假新闻,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自然地发展也是有其规律可循,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处理事情,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4.20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指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并且指出地震后将发生余震和其它地质灾害,以及引发下雨和疫情等,这使得人们在这些事情即将发生之前就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外部的群众也根据这样的规律给予了灾区相关需要的支持。

马克思哲学中认识论指出认识要与实践相统一,在对客观事实有所认识之后,就要做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这个原理,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4.20地震发生后,人们认识到救灾的复杂性,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进行了各种方案。而在媒体在了解到通往灾区的交通拥堵时,就积极的进行报道,呼吁民众车辆绕道而行,给救灾留出宝贵的生命通道。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矛盾关系的,而这种矛盾有时候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的安排行动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对我们处理事情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时要敏锐的发现矛盾,并正视矛盾的存在,正确的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4.20地震后,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对生命的抢救,因此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主要围绕着寻找生命、抢救生命而进行,引导人们的关注点落在这上面,对救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国梦;哲学;马克思主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展览之后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之后的多个会议场景中,习近平对中国梦继续赋予新的思想内涵,提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力量,并从多方面阐述其思想内涵。至此,中国梦已有了丰富的内容,成为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祖国的繁荣昌盛以及中华儿女的伟大憧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遵循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当下国情特点而提出来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中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这也要求我们清晰认识到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以物质实际情况为依据,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在这个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中国梦的提出恰好符合当今中国的社会基本实情。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在经济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但目前我国各项发展指标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环境的污染加剧,人们生活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等等。于是中国梦指导思想降临,立足于基本国情,理清发展道路,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为我国的发展绘制了大好蓝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发展仍然是国家重大前进方向和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完全符合发展的规律,是基于实际情况的正确意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方面,中国梦都具有实际意义。

二、中国梦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任何抛开人民群众而谈的思想和理论都是空壳,因此,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的梦最终实现也必须依靠人民,中国梦的目标也是造福人民。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集体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制造者,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告诉我们,任何认识理论都要以人们群众为基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梦在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上具有重要的思想体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而发展的果实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发展动力以及主要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上,中国梦指导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坚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三、中国梦肯定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辩证关系,认为两者基本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实情与现状会造就相应的社会整体意识。反过来说,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带动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作用明显。

(一)中国梦坚持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梦指导思想是一种社会价值和方向,归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对于中国梦的提出,是有时代背景、现实依据以及历史渊源的。在以发展为主旨的时代背景下,中國的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快,同时也被一些国家曲解了中国的发展。中国梦提出合作共赢的思想,并梦想与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互利互惠;现实依据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物质基础逐渐雄厚,对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已经不是幻想,是具有基础的梦想;历史渊源则是指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继承和发展,五千多年文明古国,从未放弃在民族富强和复兴上的探索。

(二)中国梦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中国梦是一种理想和愿景,其在本质上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拥护。作为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意识,中国梦具有促进中国发展的重大作用。中国梦展示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自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和人民的富强与民主绘制了美好蓝图,激发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奋斗力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力量。

结语:总之,中国梦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也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符合人民群众管道根本利益。中国梦的提出最大化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曾福文,蒋欢.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析[J].青春岁月,2015,19:202+201.

[2]徐国旺,李春秋.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求知,2015,09:7-9.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文革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备受冷落。不过, 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人们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 在世纪之初的中国,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 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繁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1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 论题也比较集中, 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 出现了高等学校、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 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

2从研究路径上看, 进行修补。所谓原理的修补就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和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已归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补充和修订。具体说来包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说过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忽略的补充出来, 例如价值论和人学的一些观点;根据现实的发展把原来原理中提到的思想强调、凸显出来, 例如实践、世界历史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近似思想中强调更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思想, 例如, 逐渐强调人类发展的三大形态说, 而淡化社会五大形态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有所蕴涵, 但没有明确指出, 而其他学科发展已取得成果的思想提炼出来, 例如系统论的思想。

3从研究视野上看。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史与世界的视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研究的态势。具体来说, 从历史的角度看,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哲学思想。在现阶段, 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学界影响最大。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 如德里达的思想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受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的西方著名学者如吉登斯、华勒斯坦等人关于社会结构、现代性、全球性的观点与研究方法也正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 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过了冬天, 在危机中得以逐渐重建, 就其内部来说是相当繁荣的, 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 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种努力不能导致在精神实质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反对的, 即丧失实践性和革命性。因为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失去生命力, 最终会断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辩护, 而是反对一味地辩护, 反对简单的图解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现实政治意识形态服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但是,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进行简单的图解恰恰是帮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倒忙, 使它裹足不前, 也往往为人们所误解。

2相对主义的适当的张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始终成为推动我们改造世界的源头活水,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需要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把握危险。包括哲学在内的任何理论, 其后来者对它的阐发总是存在着教条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种危险。长期以来, 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解中, 教条主义的错误十分严重。但是, 在今天, 我们发现,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仍然存在教条主义的危险, 但更为迫切的, 也是目前不为很多人所意识到的可能是相对主义的危险, 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 无所不包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丧失其独特规定性的危险。究其原因, 大概有三:一是长期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思想解放运动达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历史结果;二是出于现实需要强调当下理论的正确性总是倾向于以批判过去的方式进行, 往往给人一种厚今薄古的错觉, 理论的阐发丧失了根基就呈现出一种表面的异彩纷呈;三是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冲击加剧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3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 既指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也指它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其他哲学传统、哲学思潮。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的哲学传统与思潮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两方面。应该说,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吸取和融会中、西、马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经常满足于自得其乐的独白, 却往往发生贻笑大方的尴尬。从精神状态上看, 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利,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十分轻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 偷懒取巧。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风。加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也因为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误解, 最终造成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真诚面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本质决定的, 更是在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所要求的。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抱成见, 平等而主动地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进行交流, 才可能完成它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4缺乏组织性、计划性。中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在很大方面是得益于多元、分散格局的形成, 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按照自己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尽管有国家社会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等宏观的调控, 以及一些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横向协调, 但总的来说, 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 或者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各个学术共同体的有组织性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很难想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足以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东西来。二是不同学术共同体的趣味差异性的极度增长导致的是自恋与封闭。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人惟我独尊、孤芳自赏, 轻视别人的工作和成绩, 不同“圈子”里的学者彼此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在新世纪纵览各派哲学, 如下的断语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过去, 有它的现在, 也必然有它的未来。从目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潜在可能性和中国现实的需要两方面来看, 我们觉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继续进行返本开新和吸收借鉴的工作, 逐步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还将不断有人进行新的解读, “重读”、“走进”、“走近”等类似的口号还会此起彼伏。而且, 在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过程中, 解释学、语言学的方法会更为自觉地得以运用, 不同版本, 例如中文、英文、俄文、德文之间的细小差异都会被放大而掀起郑重其事的讨论;关于文本某一问题的“商榷”会络绎不绝;从现实问题或新潮理论出发关于马克思某一观点的“新解”还将大行其道。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对中国传统哲学, 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吸收借鉴的工作仍将继续。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 各研究单位, 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高校在不久的将来大多会以集中书系的方式系统展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解。

第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将进一步分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 把人们对现实进行改变的注意力转移到主观与文本真实的是否符合上;另一方面受西方对马克思学术化定位的影响;再一方面是对复杂现实问题厌倦后的逃避。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使得一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注重的是马克思说了什么或马克思的治学、治思路径。极有可能出现一批这样的学者, 他们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他们会非常自觉地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分开来, 以视自律。

第三, 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第一、第二点的未来不过是从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出发就可以预见的, 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还有其应该的向度。在应该的向度中, 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很紧迫的任务。无论是返本开新还是吸收借鉴, 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化还是政治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格局都需要一个总体上的超越。或者说需要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任务, 建构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当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是学理意义上的, 即系统化的、理论化的, 是真正的哲学。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 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极有可能是在人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最后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朱荣英.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取向及研究范式[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

[2]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3]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5

2009-12-9 15:22:56 考研共济网 点击浏览:2231次

一、基本概念:336 26038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48号

二、重点难点提示:课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确立它的意义336 26038

注意: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涉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问题,区别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只能是以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回答的不同来加以区分,而不能用其它的问题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有人用是否承认理想,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等。业

第二,哲学基本问题等二方面的含义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特别要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是思维等于存在。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48号

第三,哲学基本派别,基本倾向,或者叫做哲学的党性问题,就是指哲学的基本倾向,即任何哲学家或哲学派别无不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不存在超越这两个派别之外的哲学派别,主张哲学无党性或超党性,寻找第三种哲学派别的主张都是错误的。但哲学的党性不等于阶级性。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112室

注意:第一,此问题关键是要注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因而能够辨别出一些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或某些论断的归属。试题常常通过列举哲学家的论断、观点让考生分辨,从而考查考生对于主、客观唯心主义是否真正理解把握了。第二,无论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其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把精神看作是第一性的,把物质看作是第二性的,认为精神决定物质。kaoyangj

3、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考

注意:第一,特别要理解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绝对化、僵死、呆伴都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第二,唯心主义并不是完全的胡说,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几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也是难以避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是在相互斗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唯物主义也从唯心主义那里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和资料。0

21-共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021-

一、单选题:课

1、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共济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业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正门对面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业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同济大学四平路

2、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48号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济大学四平路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3、(1995年理科第二题)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

1、(1994年文科第12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验证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重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三、辨析题

1、(1998年文科第23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C、A、C

1、正确答案为C。该试题考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过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先于物质而存在,是先验论,所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反映

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正确答案是A。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物质豆油反映特性,包括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前者如“空谷回音”,后者如动物的趋利避害,植物的向阳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就加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正确答案是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但对于这个本原是什么的回答却根本不同。前者认为是物质,而后者认为是精神,故两种理论是根本对立的。A、B、D 三项在此与题意不符。

二、多选题:

CD、AB

1、正确答案是C和D。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另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天命”等。懂得这一点,可以选对C、D两项,并排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E项。这里所要着重分析的是A项中的“存在”概念。“存在”概念在不同的哲学理论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可指客观存在即物质,也可指主观存在即精神,因而A项中的命题性质是模糊的,不能入眩

2、正确答案是A、B。本题所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唯心主义的理解极其分类。A项把经验作为检验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主观创造,而我们知道一切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显然B 项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认为认识是以主观形式反映客观内容,这是唯物主义观点;D项认为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也是唯物主义观点;D 项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还创造客观世界,这也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辨析题

答案要点: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极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 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2

分)

第二节

唯物的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度、量变、质变、量变质变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要注意质变的基本形式,既要反对否认量变的“灾变论”,“激变论”,又要反对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

2、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第一,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应结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等)来理解与掌握。

第二要注意掌握部分质变与量变、部分质变与根本质变间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要联系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理解部分质变不等于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不等于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条件性的表现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质变形式普遍性的表现 D、质变形式多样性的表现

二、多选题:

1、质与事物存在的关系: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B、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同一的 C、质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质与事物的存在与否无关 E、事物是多方面质的统一性

2、度是指: A、事物与量的统一 B、事物存在的关节点 C、事物质与量的限度 D、事物质与量的幅度 E、事物的量的标志

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在:

A、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D、质变过程中新要素有量的扩张 E、量变过程中随时会发生质变

4、下列事例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有:

A、从猿到人 B、人到中年

C、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D、我国新民主主义过程中建立革命根据地 E、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论述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福起来,使整个社会走向

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正确的。

质量互变定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CCD

二、多选题:

ACE,ACD,BD,BCDE

三、论述题:

答案要点: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这一辨证原理关系是邓小平“先富”与“共富”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但这个总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一部分人又一部分人在先后富裕的量变过程才能达到。

第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在他们的示范和帮助下,使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之路,这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为事物的根本质变创造着条件。通过引导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大家共同富裕,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人们不可能同步富裕,而是通过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节

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联系,发展,运动,静止,规律,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唯物

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注意: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一种绝对相同,是抽象的同一,是排斥差别的同一。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同一。形而上学与唯物辨证论对立的焦点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包括差别、对立的同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注意:这条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规律。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

结合,由此推断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3、规律及其属性

注意:第一,把握规律与认识、规律与真理的区别。规律指的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真理则是对规律的认识,属意识领域。

第二,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这一点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有所

区别。

4、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认识规律的途径

注意:第一,要掌握这一对范畴要注意本质与规律、必然性的联系

第二,现象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假象不等于错觉。错觉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属于主观领域的问题,而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假象容易引起错觉。

第三,在表述现象范畴时,注意用语的准确性。现象不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现象总是要表现本

质,而不能表述为反映本质。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1996年文科第一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性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

出该联所蕴涵的哲理: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1997年理科第11题)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3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1996年理科第23题)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

可言。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DDC

1、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是D。本题要回答的是惠能对运动的基本看法。惠能的话否定了风和幡是运动的主体,认为“心”,即精神在运动,是运动的主体,因此D符合惠能的话的本意。

2、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本题“坐地”是静止,然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就是虽然坐着没动,却一天行了八万里,遥看了一千河,显然这是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3、解析:

正确答案是C。这句话讲了两个历史事例,第一个是说项羽立志灭秦,破釜沉舟终灭秦,第二个说勾践卧薪尝胆,不忘灭吴建越之志,最后成功。实际上就是说内因在事物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内因是运动的根本原因。

4、解析:

正确的答案是D。该项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所以说,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

性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就体现在它总是从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从而认为发展就是新质对旧质的替代,任何事物、现象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历史性的,现存事物从其发展趋势来说是必然要灭亡的。了解到唯物辩证法的这些基本观点,就不难选出A、B、D 三项。C项是割裂质变、量变的辨证统一的形而上学观点。E项是黑格尔为维护普鲁士专制统治提出的保守的哲学与政治观点,均

是与唯物辩证法相背离的,应予排除。

三、辨析题

1、解析: 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辨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

现。(3分)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是取消

了科学。(2分)

2、解析: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3分)

事物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而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

质的辨证联系。(2分)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重点难点复习:

1、该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原

理及其意义可能以论述题或辨析题形式出现。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及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对立的。特别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测试

一、单选题:

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使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多选题:

1、科学家对1994年夏天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

表明: A、世界是可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到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辨析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三、辨析题:

1、(1997年理科第23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

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1、正确答案是B。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才能发展。实践作为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又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二、多选题: ACDE,ACE

1、正确答案是ACDE。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分析事例。该题中反映的意思是较为浅显,也不会太难懂,A、C、D、E项都属于事例的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2、正确的答案是A、C、E。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列宁曾说过:“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因此A项正确;B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容;C项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合乎题意的;E项也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人的主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和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解析: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

(2)主观和客观通常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人、社会集体和整个人类。主体的意识带有主观性,但主体自身并不就是主观。

(4)认识客体是指与主体对立的、主体活动所指向的东西,即进入主体活动范围,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因此,客体不等于客观。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只有当成主体

实践活动对象的时候,才能成为认识的客体。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概念:

肯定,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两种否定观的对立

注意:辨证的否定特别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不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是

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特点

注意:掌握这条规律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第二,发展的上升性、前进性,这是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三,事物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别要注意出发点的确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并不是

人为加在客观事物上的。

第四,重复性,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循环。

否定之否定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2、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辨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二、多选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A、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 B、同原来经济体制“一刀两断”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D、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扬弃” E、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

2、新生事物是: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D、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E、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A、螺旋式上升 B、波浪式前进 C、周而复始 D、无限循环 E、直线前进

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

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

E、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三、辨析题: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指的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否定之否定规律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BD

二、多选题

CDE,CDE,AB,ACE

三、辨析题

解析:

(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可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表示,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

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

(3)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两次否定都是辨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

平。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也不是回到原来的出发

点,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新东西的形成。

第六节 辨证的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极其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社会的物质性。

二、重点难点提示:

1、列宁的物质定义极其意义;不要把物质归结为物体、实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极其重要意义。正确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特点可出多项选择题,因而,应该全面掌握

它的观点。

2、掌握世界统一性原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上,坚持物质为唯一本原,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区别开来;坚持用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实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性归根到底是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明确世界的统一性的涵义,不要把这个问题等同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只不过是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一种回答。

实践上: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要重点把握物质、运动、发展极其客观规律

等范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测试

一、单选题

1、(1994年理科第一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1995年文科第一题)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二、多选题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一定程度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科学概念 E、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2、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A、一元论承认 B、二元论承认 C、唯物主义承认 D、唯心主义承认 E、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7题)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

进程中大有作为。”

2、(1995年理科第26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A、C

1、列宁在定义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时就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如果熟悉这段原话,很容易选定答案A。另外要指出的是,物质和意识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对二者的定义,都是从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的。

2、答本题时,要着重看清“彻底的唯物主义”与“一元论”这两个关键词。一元论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种形态,他们都反对二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因而A、D项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B项是一般唯物主义一元论(包括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元论极其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共同要求。考生错选B可能是对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及“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内涵

缺乏深入的认识。

二、多选题

CD、ACDE

1、正确答案是C、D。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即标志客观事物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摄影和反映,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概括出

来的。显然只有C、D才合题意。

2、本题在于考查世界的本原问题极其不同观点。本题正确答案是A、C、D、E。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就是指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意识。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

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意识。

三、辨析题

1、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分)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3分)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4分)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

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4分)

2、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辨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

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分)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

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6分)

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分)

第七节 唯物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规律

二、重点难点辅导: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注意:第一,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既要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要讲内外因问题,如果出题只问其中一部分,那么回答所问的那部分即可。

第二,对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考生容易记住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立统一,但往往忽视二者的辨证统一、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这关键的一层含义。

2、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一,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在以往考试末以大题形式出现过,应予以重

视。

第二,内外因辨证关系中不要以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并不等于内因决定外因。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

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原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多选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D、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三、辨析题

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四、论述题

(1994年文科第27题)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

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CC

1、解析:

正确答案是C。C项反映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的一个方面,矛盾双方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来发展

自己。

2、正确答案是C。本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来形成新旧事物的对比,来说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二、多选题

BDE,BD,ABD

1、正确答案是B、D、E。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它是

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正确答案是B、D。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这就决定了解决特殊矛盾和方式必须是不同的,B项中的对症下药和量体裁衣,D项中的因时、因地制宜

正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而其他三项则不是。

3、正确答案是A、B、D三项,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和斗争,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斗争,也离不开全面的统一,统一和斗争都对事物发展起作用,A项是正确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B项是对矛盾的统一性如何使事物发展的一种具体解释,也就是通过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使各自获得发展;D项说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所谓事物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有二,一是对立双方同归于尽,二是事物矛盾的一方向对立的另一方转化。这二者都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分不开,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因此,A、B、D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唯物辨证论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的好与坏,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抓中心工作,同时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好其他工作。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认为只

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

四、论述题

1、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学说的主线。(2分)

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

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矗(2分)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5分)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6

后现代主义以崭新的视角通过对西方理性主义的全面颠覆,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新的思维坐标。人们在尝试接受新的文化样态的同时,也在探寻它的思想渊源和流变方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所谓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中都找到了其思想痕迹和智慧脉冲。如果说后现代哲学是对现代哲学的再启蒙,不如说在很多节点上,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和感应。

关键词 守其黑 众生平等 言不尽意 为仁由己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3-0014-05

有两种幻想,一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全新的,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另一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历史的轮回。对于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全新的,还是过去出现过的某种“旧”的复活,一直没有争论的结果。大家似乎看到的是,即使是某种旧的复活也具有了新生的元素。然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某种回归的高度一致性,是智慧灵感的再现,还是中国先哲们过人的历史穿透力,值得我们深思。

一、“守其黑”与真理的遮蔽

过去人们总认为,亚里士多德这位逻辑之父把判断看作真理的始源“处所”,率先把真理称为“符合”。海德格尔认为,事实是人们误解了亚里士多德,以致一直把真理理解为某种物与知的符合与一致。他觉得赫拉克利特早就提出真理始终是在被揭示状态的意义上出现的,也就是去蔽。1926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真在’(真理)必须被理解为揭示着的存在。所有符合的意义是一个存在者(主体)对另一个存在者(客体)的肖似,那么,真理就根本没有认识和对象之间相符合那样一种结构”

(注:〔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聯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这种真理观和传统真理符合论有很大的不同,符合论预设了主客分离,揭蔽真理观不预设本来的“处所”,揭蔽的真理“是进行揭示的”,是此在的揭示活动或展开状态。他把揭蔽的真理描述为疏朗见光之域,就像黑夜中一束光的乍泄所带来的澄明。后来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的阐释,“‘真理’乃是存在者之解蔽,通过这种解蔽,一种敞开的状态才成其本质(west)。一切人类行为和姿态都在它的敞开之境中展开。因此,人乃以绽出之生存(Ek-sistenz)的方式存在”(注:〔德〕《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225页。)。1930年,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又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论真理的本质》这篇文章的原稿时引用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注:《道德经》(二十八章)、(四十二章)。),并将黑解释为“隐藏于黑暗之中”。他提出了真理是解蔽同时也是遮藏,“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整体存在——是解蔽着又遮蔽着的”②③④〔德〕《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228、226、940、937页。),即是“白”也是“黑”。在他看来,当我们试图揭示存在者的时候,这种揭示同时也是一种藏匿,因为当你把某种存在带到光明的同时,也就使得存在者的整体存在被摧毁了,失去了存在者的存在。因为“存在者整体的敞开状态并不就是我们熟悉的存在者之总和”②。他认为,哲学要做的工作不是从遮蔽状态转向无蔽状态,而是从无蔽状态转向遮蔽状态。到1950年,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进一步说到:“一切本质的东西,不仅是现代技术本质的东西,到处都最为长久地保持着遮蔽”③。并强调了在无蔽中解蔽的局限性,“如果说人以其方式在无蔽范围内解蔽着在场者,那么他不过是应合于无蔽状态之呼声(Zuspruch)而已;即便在他与此呼声相矛盾之处,情形亦然”④。当然,海德格尔不是让我们生活在黑暗之中不要去追求光明,而是要有光,但不能固执于光,停止于光,光的目的是黑暗,光是通达黑暗的桥梁。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昏暗是一种光明的缺失。黑暗却是光明的存在者,是光明的载体,也是光明的家。因此,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澄明和质地。可以这样说,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遇使得海德格尔思想从无蔽转向了隐蔽的存在。道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二十八章)、(四十二章)。)的迂回思路使得海德格尔抵达了更险峻的思维高峰。

然而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除了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知其白为其黑”之外,还有着更多的生存论意义。知白不辩白,甘受其辱,白总会白;知白说黑,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就是白;知白缄口,不去一语破天机,让智成愚,愚就是智;知白不争白,不求共识,黑就是寂寞;他人是白我是黑,他人尊严放头顶,自我尊严留心底。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对“知”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出的极大宽容力似乎追随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道永远是黑,是隐匿者,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二、“众生平等”与去中心主义

古老的柏拉图哲学是一个为理想而牺牲的哲学。主张人可以为祭祀而“牺牲生命”,寻求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能为了尊严而去追求生命之外的理想,能通过死亡而获得一个比此生更有价值的“生命”。康德也认为,人类特有的尊严比生命更有价值。黑格尔和康德有相似看法,认为人类宁肯冒生命危险也要为实现自己的信仰而斗争。德里达清算了西方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表示了根本不同的看法,表示了对生命践踏的忧虑。他认为,人类根本不应该有死刑,这是人类的以暴制暴的心理。这是人类慈善和宽容不彻底的表现。他说:“在研究纯粹的宽容态度和纯粹的慈善态度时,我主张去宽容那些不可宽恕的事情,如果我宽恕那些可以宽恕的事,那就不叫宽恕了,这太容易了。……宽恕的真正‘意思’是宽恕那些不可宽恕的事情和不请求宽恕的人。这是对宽恕概念的一个符合逻辑的分析。宽恕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高尚的、胸怀大度的”⑦(〔法〕《明天会怎样—德里达与卢迪内斯库对话录》,苏旭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208、80-81页。)。

德里达在分析了笛卡尔以来关于人类主体独立、自尊、武断的理论后,发现人类不但要掌握和控制自然,而且要与自然作对,仇恨动物。他认为这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别的生命存在的不平等思想。他说:“针对以往的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的著作,我所表达的一切解构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均是对他们普遍忽视动物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人与动物之区别的理解的否定。……我认为总体上讲,哲学,特别是笛卡尔哲学思想,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体现了语言中心主义的概念,也表现出了哲学的局限性。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一种传统,即人与动物并非平等,人占有支配地位”⑦。事实上,从生物学到宇宙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观念已无法自圆其说了,“人类充其量只是自然一时冲动的结果,决不是宇宙的中心。”〔荷〕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德里达专门研究了《圣经》中对虐待动物的记载,发现很久以来人类就虐待动物。“我现在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社会虐待动物可能被长期地容忍下去,现代化的虐待动物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人和动物的关系应该改变。这种改变具有本体必要性和伦理责任性的双重含义,我将这两个词加上引号,这样做可以强调(本体和伦理)概念的意义和价值”(注:〔法〕《明天会怎样—德里达与卢迪内斯库对话录》,苏旭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81-82页。)。

德里达的慈悲、怜悯、宽恕、平等思想其实在中国佛教哲学里早有阐述。慈悲是佛教人际关系的轴心,也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范畴。佛经以“爱护心”给予“众生”的“安乐”为“慈”,以“怜悯心”拔除“众生”的“痛苦”为“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注:《大智度论》(二十七)。)佛学提倡大慈大悲、同体大慈、无缘大悲、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也就是对待一切同体万物应以平等体验和悉心体贴,同时,宽容、体谅和关切别的人和事都应是无条件的,是彻底的慈悲。慈悲的思想是平等观的继续和深化,《新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注:《新华严经》(卷五十三)。)佛学的平等观包含多个层次,这和其他宗教的平等观是根本不同的,不仅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其他动物也是平等的,人与没有生命意识的山川大地、草木花卉也是平等的。可以看到,佛学的平等对象具有全面、彻底、真正的广泛性。其实《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不能杀生,但很快又根据“天意”命令处死那些违反各种条律和规定的人,还是同等报复的思想。这种慈悲和宽容不是真正的慈悲和彻底的慈悲。

三、“言不尽意”与解开现代概念的死结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章》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王弼在这里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思想。意思是说,象是表意的工具,言是明象的工具,完全达意最佳的渠道是通过象,彻底明象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言。这里一方面肯定了言和象在尽意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象作为意和言的过渡和桥梁,最终突出了言在尽意中的元作用。同时,在王弼看来,“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就是说,言是由象产生的,可以根据言的内容来观察象;象是意产生的,可以根据象来观察意。也就是说,通过象为中介,就能根据言辞来帮助理解意。王弼的以上两小节内容说明了只有“言最能尽意”和“言能观意”的问题。但这里没有说“言一定能尽意”。接着,他又说到:“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忘象”。这里,王弼说意通过象来表达,象以言辞来明确。至于,言语者为什么能够明象,是因为得了象而忘掉了言。象者为什么能够保存意的,是因为得到了意而忘掉了象。也可以这样说,经过传递,意虽然是通过言来表达的,但只有忘言才能存意、尽意。也就是说,只有“忘言才能存意”。这里,王弼没有说,“忘言就能够存意”。王弼又说到:“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也就是说,死守着言,是不能得到对象的理解;死守着象,也就得到不了对意的领会。象来之于意,但只死守着象,那死守的就不是本来的象了;言来之于象,但只死守着言,那死守的就不是本来的言了。归纳起来说就是,“守言不得象,守象不得意,守言不是言”。也就是“言不尽象,象不尽意”,自然“言不尽意”。言和意之间永远存在缝隙,同一个言也在不断变异。在此基础上,王弼最后强调:“然则忘象者,乃得意也;忘言者,乃得象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这里王弼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只要忘象就能得意,只有忘言就能得象。得意关键在忘象,得象关键在忘言。由此,象是用来尽意的,象是可以忘掉的。这就是说,只要“忘言就能得意,得意关键在忘言”。

“言最可能尽意,言能观意”符合西方传统思维中通过概念化在思想中把握物的思想。康德将概念看作“先验图式”,以此将感性直觉置于“理解的纯粹类型”之下,并进而将这些直觉作为一个客体的直觉来把握。这里,言是概念,象是感性,把握意离不开言。“忘言才能存意”的思想十分接近海德格尔的看法。他认为,物根本不能被概念化。相反,为了让思想接近物(或让物接近思想),人们必须完全放弃用概念把握它或概念化它的那种努力。“守言不得象,守象不得意,守言不是言。言不尽意”的思路完全表达了德里达的观点。在德里达看来,在现代主义概念中,概念排斥和压抑了生命活动,只有通过解构使那些概念所排除的东西复归。解构就是概念化对自身的非概念化运动,解构本身发生于延异的过程中。所谓延异就是表达了变化中的差异化运动,使概念丧失,回归生命的非先验性。在这里,“守言不是言”表明了“言”的延异,也是“言”的差异化运动。“守言不得象,守象不得意”就是说,守住概念是不可能得到物的意义,只有解构,解除现代概念的死结,释放被概念压迫了的生命活动,才能真正走向对意义的接近。“言不尽意”充分概括了从“言最能尽意,言能观意”到“守言不得意,守言不是言,忘言能得意”的一个概念化统觉到非概念化延异的运动过程。

《周易•系辭上传》说,孔子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书面语言和语音语言的区分,把对语音语言的局限性扩大到文字语言的局限性。而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超越就在于不是停留在对结构主义语言观和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延伸到语音以外的文字以及文字以外的其他各种符号、记号、图像等具有“间隔化”和“差异化”特征的形象结构的运动场域。仅仅对语音主义的解构不过是消极地停留在传统语音边缘的活动范围,而彻底打破符号主义的捆绑就不仅要走出语音的有效范围,而且要走到符号之外的更广阔领域中主动开辟新的自由创作的可能性。值得说明的是,延异是延时和差异的双重运动,它不是某个主体所能守候的某种对象。各种语音、文字、符号概念的粉碎是它自身表达为自己的一种行动。而《易传》表达的孔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思想再次说明了对“延异和解构”的异曲同工。

四“为仁由己”与他律哲学

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意向性”是指一种指向某种他物的意识,而不是指一种与某一个独立存在者的关系。勒维纳斯把意向性发展成为与他者的关系,建立了以“他者”为核心范畴的一种他律哲学。勒维纳斯认为,有一种存在者,它是不能被表象的,这样一个存在者的存在意义不等于它被暴露出来的存在,它的实际存在多于显现存在。在勒维纳斯看来,他者的面目就是一种命令,对他者的应答就是对于他者的责任,先于自我意识而存在。他者的面目将是哲学的起点,从此打破了自律的哲学传统。勒维纳斯把他者看作是“路人”、“乞丐”、“病人”、“残疾人”、“孤独的人”,他者是上帝,他者是虚弱的,他需要你、指望你、他者是一种要求、一种义务、一种道德价值。勒维纳斯他律哲学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我和他者是一个特殊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真”的关系,而是“善”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追求知识体系中对真理的占有,而是要对自我做出一种恳求和一种自我裁决。勒维纳斯认为,人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利他性,“那就是人在他的存在中是更依恋他人的存在,而不是更依恋自己。”(注:〔法〕罗伯特•伯纳科尼、大卫•伍德:《勒维纳斯的刺激:他者的反思》,卢德里奇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也就是把他人看成比自己更重要、更高贵。勒维纳斯的鲜明的利他主义神圣性唤起了中国儒家的哲学范畴“仁”的再现。

孔子之前就有了“仁”这个词,但作为哲学范畴并赋予它丰富的含义是从孔子开始的。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他认为水火还可能致人于死地,而仁是不会使人死的,民众需要仁胜于对水火的迫切。对于“仁”的内涵,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多种不同解释。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他说是“爱人”。“仁”在汉语里是两个人的语意,也就是反映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失去人的内核的形式上的人与人的关系。“爱人”就是追求这种具有充满“人”的内涵的对等的人的相互关系。它不仅表达了一种向善的伦理态度,而且明确了善的内容,就是把他者看作“人”。尤其重要的是,明确了“仁者”的向善的对象、向善的目标。向善的对象不仅是他人,还包括我。向善的目标是“人”。是“人”的人,才是我和他人爱的最终目标,爱人的过程是把“非人”变成“人”的过程。“成仁”就是确定真正具有人的关系的人化过程。一方面是把他人“成人”,另一方面,在他人“成人”的过程中,我也“成人”。只有彼此都是“人”才能成仁,一方面的“人”不是仁。所以,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把仁概括为忠恕。按照朱子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说,“忠”是自己尽心竭力“成人”,而“恕”是推己及人,让他人也“成人”,两方面缺一不可。对于成仁的途径,孔子有完整的体系。对待他人的“成人”,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注:《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这里说得很明白,把对别人和对自己一样地看待。能近取譬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使他像我一样的“成人”。对于自我的“成人”,《论语•颜渊》讲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按照具有“成人”功能的礼来自我约束,把自己身上非人的成分消解掉。对于具体的行为规范,《论语》还有详细说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注:《论语•阳货》。)。孔子还说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这里孔子强调了在特殊重要的时刻,让杀身“成人”以成仁。对于在成仁过程中的自我“成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孔子的学生曾参还做了很好的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论语•泰伯》。)实际上,自我的“成人”是一个他者的“成人”过程,而他者的“成人”过程,也是自我转化“成人”的过程,这是相互确证,互为测量的过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仁化过程。

我们在“仁”的范畴下,看勒维纳斯的“他者”。勒维纳斯说他者就是向我们渴求的上帝,就是一些需要帮助的极度“虚弱”的人。其实,“他者”就是失去人的意义的“非人”。他者的面孔隐含了“人”的缺失,人的不在场,不在他的外表的显现中,在他的实际存在中。他者不是我面对的其他的人,他者可能在他人中存在,也可能在我中存在。勒维纳斯建立“他者”范畴的目的是为了指向一个我(人)与他者(非人)的不平衡关系。勒维纳斯提出对“他者”的善,就是“非人”向“人”的转换行为,就是一个“人”对“非人”的人化过程,形成“人”与“人”的关系,最终达到仁。实际上“他者”和“仁”关心的不仅是同一个问题,也是同一个理路,那就是怎样让“他者(非人)”人化,实现“仁”。值得思考的是,“他者”范畴和“仁”的范畴的通达是在自律和他律的不同起点上实现了殊途同归。不难看出,自律和他律在于强调不同的侧重点,彼此没有独立性。自律离不开他律的激发,他律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要回归于自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7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之一,几十年来哈耶克的思想一直处于西方思想界的风口浪尖之上,其世界性的声誉也是伴随着经济、政治等时代的变化经历了几度起落才正式确定的。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其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提出之初并不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甚至与主流的凯恩斯政府干预主义背道而驰,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滞胀”这种宏观经济现象的出现,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抛弃,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重新被广为接受,成为西方各国政府施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在二十世纪后二三十年,其思想理论的影响力也并不局限于西方世界,而是迈出了西方,来到了东方,影响了世界。纵观二十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可以清晰地看到哈耶克思想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的转型、苏联的解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哈耶克政治经济思想的前瞻性、正确性、指导性。可以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哈耶克理论在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挑战,虽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左翼的社会主义倾向思潮总是伴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而会被人们重新提及,并被没有被人们完全遗忘,但长期来看、整体来看,哈耶克所提倡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思想,基本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有鉴于此,笔者从哈耶克的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出发,通过梳理其写作的逻辑脉络来把握其政治思想的整体径路,希冀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个人和个人主义

哈耶克的政治思想秉持着主流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贯立场:以个人为根本,从个人展开其政治思想的论述。与个人视角相对应的是集体视角,即以集体为最小分子,从集体展开政治思想的论述。两种视角在西方传统政治哲学中都有体现,甚至集体视角的政治哲学出现的更早,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那里。笔者想说的是,两种视角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它们仅仅代表了两种观察政治生活的切入角度。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事物就有所差异,最后得出的结论就必定不尽相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结论可能有正确错误之分,但视角不会。个人视角与集体视角就是这样一对相反但并无正确错误之分的范畴,如果硬要把它俩做个比较,只能说集体视角的命题更加宏大,个人视角则更加细微。

从个人出发,就决定了哈耶克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的。如何让社会公民正确地理解个人主义,一直是个人主义哲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个人主义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误理解,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个人主义基本上是持贬义的、否定的态度。哈耶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首先,哈耶克澄清了一个问题,即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也不等于自私自利。他没有像通常的个人主义哲学家那样在前提上假定人是利己的或自私的,这种前提更多的是一种概率上的伦理假设,缺乏科学论证,并不让人信服。利己或是利他只是因人而异的一个随机表象,它并不能作为划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确定因素。换句话说,个人主义也可以对他人表示关爱、为他人利益着想;集体主义也可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其次,哈耶克指出了个人主义确立的基本前提,即人的局限性。个人主义哲学并不从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利己或利他出发,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之上,即人是有局限性的。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决定了任何人都只能考察有限的领域,认识有限的事物,这并不以他是利己还是利他有所区别。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个人的能力范围和个人之间的认知差异,使得个人只能决定和自己有关的事务。他人即是另一个世界,你无从知晓他人的情况、也无从知晓他人所奉行的价值准则,所以你无法为他人作出好的选择,你只能为自己做出抉择并对自己负责。最后,哈耶克提出了个人主义立场的真正实质,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人应以自己的意图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他自己才是其目标的最终决定者。因为人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所以个人在面临选择决定时,应遵循自己的价值准则,并且“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1]。在笔者看来,哈耶克笔下的个人主义就是在承认人的局限性这一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渲染个人在处理自己事务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核心就是“自己”: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个人这个概念的出现在人类史上应该是比较晚的,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时,一定首先认识到自然,其次认识到集体(社会),最后才认识到个人自身。这条认识的进化之路是一条抗争之路,也是一条人性之光不断扩大的闪耀之路。在某种程度上说,个人主义就是在自然与社会中走出一条自己之路。

二、市场经济

个人主义政治哲学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市场经济,这是奉行个人主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哈耶克由此将个人主义政治哲学引入了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强调主体平等、意思自治、个人决策、追逐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认为除了市场和主体自身,没人能左右其决策,即使是政府也不行,政府在奉行个人主义的市场经济中仅仅被赋予了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几乎为零。在西方经典政治经济学中,政府只是扮演一个“守门人”的角色,这与信奉集体主义政治哲学的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在哈耶克的论述中,首先,市场经济是由现代条件下劳动分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使得计划管理根本难以实现。因为由一个人或一个机关充当计划者来对复杂的经济事实进行观察和计划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基本就是痴人说梦,计划的理想性和现实的复杂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思的是,秉持计划经济观点的思想家们也是由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为依据展开论述的,他们认为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整个经济过程获得充分的了解越来越困难,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意识的分配和计划,才能避免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状态。这两种观点由同一个原点出发,却迈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笔者更倾向于前者,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决定了计划的理想性和低效率,在面临转瞬即变的市场浪潮时,只有个人才能最快地作出最利益、最理性的决策,管理者的计划只能显得笨重而且效率低下。其次,市场经济要求分权和协调。因为市场经济没有计划者统一调控,相反,它是依靠各个主体的独立行动展开的。这就使得权力的分散成为必然,权力由计划者下降到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这种权力的下降和分散是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前提,否则他无法进行决策,更无法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分权一旦实现,下一步就是协调。每个市场主体都有权力做出自己的决策,但必须让他们各自的计划、决策相互协调,否则就可能导致盲目的投资和资源的浪费。这种协调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有意识地控制,它是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影响市场主体的决策以适应他人的决策来进行的。信息的有效传播主要依靠有效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既是一切市场主体决策的结果,又是所有市场主体决策的参考。

笔者认为,人或者说人的认知、意识是有局限性的,分权、协调的市场经济承认这一点并以此为前提,它极力剔除人为因素的控制,追求一种各个主体的独立行为通过法律框架和价格机制的协调所达到的“无意”的整体和谐状态。总的来说,分权决定了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主体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活动;协调即各个主体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来调整各自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的市场协调。分权与集权相对,协调与计划相对。在现代工业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面前,市场经济的分权和协调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与之相比,计划经济的集中管理则过于笨拙、原始和狭隘。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在哈耶克看来,计划经济违背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不仅在实际效果上远逊于市场经济,更有可能导致公民自由的丧失和专制国家的出现。在此,引出了哈耶克最重要的观点,即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

三、市场经济与政治自由

从个人到个人主义,从个人主义到市场经济,从市场经济到政治自由,这便是哈耶克的思想脉络。如何从市场经济引入到政治自由,经济与自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哈耶克看来,自由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经济自由,一种是政治自由。这是自由在两种不同维度下的体现。经济自由并不是计划经济下,计划者允诺的使个人免于解决自己经济问题的麻烦,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计划代替了市场,计划者的计划代替了个人的自由选择。真正的经济自由,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根据市场信息的调控,自发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且承担因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由也并不是免费的,想要拥有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承担起因自由所带来的选择的痛苦和自由选择所导致的责任。那经济自由是如何像哈耶克所论述的那样决定政治自由的呢?计划经济下,个人的一切选择权都被计划者的计划所替代了,这就意味着计划者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事实上计划者并不可能满足社会中所有人的意愿,当面对整个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同需求时,计划者实际上是在对不同阶层人的需求进行筛选和衡量,他有权决定哪种需求需要满足,哪种需求不予满足。这种对不同阶层人的需求的审查权力是最重要的,这种权力表面上只是在经济领域解决经济问题,但实质上,它已暗含着对个人的审查和安排,个人已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计划面前他已被物化,并被拿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由于此种垄断性的权力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所以此种权力之大,令人咋舌。它不仅可以决定可供支配的商品和劳务是什么、有多少,而且可以决定商品和劳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只要它乐意,它甚至可以决定在不同阶层之间实行任意程度的差别待遇。一切都可以,只要它乐意。人们将不可能像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里那样转向另外的选择,在这里,你别无选择;你也没有拒绝的权力,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

面对这种权力,个人不仅会丧失经济生活中选择、决定的自由,也会丧失政治生活中的选择决定权。你无法对抗计划者,因为你没有财产,个人的财产积累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是横跨在社会个体和政府之间的两个天然鸿沟,也是保障个人权益不被政府随意侵犯的两把利剑。但在计划经济中,这两者都荡然无存,因为一切经济事务都由计划安排,一切财产在本质上都属于计划者所有,你的所得并不取决于你的劳动,而是取决于计划者的给予,你只能得到计划者想要给你的。私有财产在这里名存实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也就不会存在。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唯计划者是从,计划者就是这样通过安排经济事务攫取到了实际上可以掌控一切的权力。

所以,哈耶克认为,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看似是两个维度下的命题,但实际上二者紧密不可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人为的对经济和政治进行分离实际上是在造成一种假象:经济与政治毫无关系,公民们大可放心把经济事务的决定权拱手让给当局者并且同时还享受着与之前同等程度的政治自由。这种假象是如此的危险,一旦相信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个人就会一步步滑向哈耶克所说的“奴役之路”。笔者认为,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前提,真正的经济自由不是那种所谓的免于经济事务劳心的“自由”,相反它意味着可为、能为和敢为,它意味着选择的风险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一个船手只有不畏海上的风暴才能欣赏到大海的壮阔,对于一个公民也同样如此,自由从来不是依靠懒惰和畏惧就能获得的,只有无所畏惧、敢于作为、勇于承担的人才能体会到自由之美。

四、自由与民主

由个人进而市场经济进而政治自由,当到达这一阶段时,在哈耶克看来就是一个良序社会的应有状态了,但哈耶克并没有止步于此,相比于西方传统经典政治哲学家,他把讨论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即自由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并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且深刻的见解。在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讨论中,一直有人认为,民主是最高的价值目标,也是最终的价值追求。哈耶克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价值衡量的天秤上,自由要远远大于民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自由而非民主构成了终极价值。

在哈耶克看来,“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装置”[1]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的属性,相较于自由而言,民主更像是属于工具层面而不是属于终极价值层面。作为保障自由的工具,民主本身并没有正确错误、积极消极之分,关键是看它掌握在何人手中并在何种程度上被如何使用。换句话说,作为工具的民主与作为工具的菜刀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菜刀本身是中性的,不同的人使用它会赋予它不同的性质,它可以被厨师拿来切菜,也可以被杀手拿来杀人,不设前提地单独讨论菜刀的本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本质随着用途的改变而改变,民主也是如此。想要作为一个良序社会的终极价值,就必须具备稳定不变的“善”的属性,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因其具备的积极意义而指引着人们的奋斗和追求,民主显然并不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把民主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进行追求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它也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集权主义政权之中,而独裁和暴政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暴政并不是只能以君主专制、领袖独裁的形式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在历史上也并不罕见,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之死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避免对民主的迷信,权力的最终来源即使是多数人的意志也可能是专横的,而要对权力进行限制、对权力来源进行限制,最根本的还是要确立自由的终极价值地位。虽然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工具,但反过来说,自由也是民主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充分实现了个人自由,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主,而不是以民主之名,行暴政之实。

总的来说,哈耶克将自由与民主二者放在价值天秤上进行了衡量,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哈耶克并不是否定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他更像是一个预言师,当大家都还在讨论一个事物的好处之时,他已经前瞻地指出了一个好东西被不恰当使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小结

哈耶克的思想脉络清晰、富有逻辑并且一以贯之:把个体作为自己政治哲学的最小分子,从个人出发展开论述,将个人与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为自己的讨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依据,由个人主义进而延伸到经济领域,便引出了市场经济的讨论。市场经济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投射,坚持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就意味着在经济领域中坚持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反过来又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没有竞争的计划经济只能带领公民通往奴役之路,最后,哈耶克又强调了自由与民主相比的终极价值地位,一个社会只有重视个人的自由,保障个人的经济自由,才是真正的良序社会。笔者赞同哈耶克的观点,把他的思想脉络展示出来,希冀能对我们产生有益的启示,笔者相信,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哈耶克所说的那样:“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1]

参考文献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8

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9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星云假说, 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康德哲学体系中存在这两对重要的矛盾: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必然性和自由性的矛盾。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合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 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了。在哲学史上, 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根本上都定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统治”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定的巨大力量, 他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 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 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 说到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人物费尔巴哈冲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体系, 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在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 这使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转向自然科学。他曾经说过:“老实说, 在柏林时我已经同思辨哲学告别了。我同黑格尔告别时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听了您两年的课, 两年我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研究您的哲学;现在呢, 我体会到需要转向直接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他科学:转向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种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自古以来哲学的两个流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 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 同时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同时费尔巴哈把他的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神只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这种强调人而降低神的唯物主义论调极大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他所注意的中心点是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 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 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他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现实问题的缺陷时, 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后来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把自我意识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并用自我意识批判宗教, 否认神而肯定人。大学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其论调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针锋相对, 不久《莱茵报》就遭到查封。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 他从人的类本质出来, 尖锐的指出德国的封建制度轻视人、蔑视人。《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 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 把国家看成自在自为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理念, 而市民和家庭是国家的前提, 他们才是真正的实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 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 他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 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 同时把辩证法的运行主体现实化为客观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确立, 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4.

建构主义的哲学渊源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哲学渊源,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它借鉴了社会学以及哲学领域的知识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相关理论知识构成了建构主义的深层结构, 对它的形成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语言构造及其作用的哲学思想, 语言哲学以及康德哲学为它的形成于发展提供了内动力和科学基础, 构成了它深厚的哲学渊源。因此, 本文主要从哲学渊源出发对其深层结构加以探讨。

1 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是存在的, 但是个体却不能直接进入这个“客观”之中, 只能用带有一己色彩的眼睛去认识世界寻觅意义, 也就是说, 人根本不可能拥有可观知识, 科学不可能有终极答案。而语言被创造出来只是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中介, 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客观意义, 它的意义是使用者赋予的。也就是“我们的思想通过赋予我们的感觉所认识的世界以外在形式, 从而造就了事物本身。”世界政治现实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是语言建构的产物, 并使处于这种环境中的行为体的行为具有含义。而这一内容从亚里士多德关于言语构造及其作用的哲学思想中可以找到。

亚里士多德说:“认为唯一具有语言天赋的动物”言语能力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确定自己的目标并说服别人达到某种目的,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和任何其他动物不一样, 我们是社会动物”, 人都活动离不开社会, 然而, 国际间的相互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人的活动, 因此这就为建构主义从社会的角度看待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造就世界, 传达思想, 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规则, 并通过有时不一定很明显的规则把词语组成语篇, 建构主义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注重规则在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

2 语言哲学与建构主义理论

在国际关系学科里, 当建构主义试图揭示语言具有建构世界政治“现实”的作用时, 它明显地受到西方哲学中“语言学转向”的启发和引导。如果说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与后现代理论有相似之处的话, 深层的原因是这些的语言学转向为这些理论提供了共同的本体论基础。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标志着从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和工具性转向为重视对于语言“意义”的研究。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著名论断提升了语言的个体地位。于是, 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 语言逐渐被视为具有创造力量的因素: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描述事实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建构社会事实、建构思想、甚至建构人的身份。比如, 赛尔将有些事实定义为“制度性事实”, 也就是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的社会事实。他强调了语言在社会事实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认为语言对于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 亦即是先于社会事实存在的。语言属于制度范畴, 语言建构社会事实, 也就是制度建构社会事实。制度建构社会事实的论断对后来的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提出了制度不仅外在影响国家行为, 还内在构成国际行为体 (即影响国家认同与国家利益) 的新观点。

在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的言语行动理论中, 言语是作为交际过程中的话语存在的, 认为“言语即行事》”。他曾经将话语分为“行为式说话方式”和“记叙性说话方式”两大类, 指出记叙性说话方式有真假之分, 而行为式说话方式则只有得体与不得体之分, 没有真假之分。这就出现了真实性和恰当性的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而, 如果说话的方式属于第一类, 则必然与说话者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奥斯丁将交际过程中的行为分为三类: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取效。对于他来说, 任何言语都是行为。指事属于记叙行为, 行事是指言语超出了单纯的言语记叙, 其本身就是在做事情, 就是采取某种行动。而以言取效则是指听话者在听到某种话语之后采取的行动回应。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 言语不仅是主体的单方行动, 也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行动, 而是行为体之间的相互行动;言语的意义也不仅仅表达某种思想或是作为交流的工具, 而是本身就包含着内容、自身就具有意义的行动。由于这是一个交际过程的行动, 行动的环境就成为重要的因素, 因此, 语境在奥斯丁哪里也就成为一个核心概念。言语的意义和效果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中才能够发生。在语境之中, 恰当性和真实性标准也就共同存在。

总之, 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后, 理性的主宰也就失去了往日的风范。语言更多地被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意义, 语言本身的逻辑性和理性不再具有认识论阶段的超然性和绝对性, 语言的意义只有在人的使用中才能产生。所以,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将可以独立于人存在的纯逻辑语言转向只有在人的使用之中才有生命的实践性语言;将人和语言可以分立的假定转化为人与语言的互动和互构。这样, 语言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社会性概念, 因为它是主体间理解产生的, 是在人群的互动实践中形成的。

3 康德哲学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 我们赋予了世界内容以形式, 世界对我们才产生意义, 这与康德的观点完全一致。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 建构主义认为, 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 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 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 “国家也是人”。实际上, 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 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 它揭示出施动者 (国家) 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 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 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 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 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一方面康德的人本主义是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人是目的”, 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完善和完成,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生活的启蒙时代的特征是弘扬人的理性, 以人为本。在康德之前, 人本主义主要表现为道德政治领域的人道主义。康达把人本主义的精神发扬光大, 通过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认识论, 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按照康德的理论, 以往人们误认为“普遍必然性”存在于自然中, 因而人以自然为中心区寻找其中的“规律性”;但实际上, “理智的 (先天的) 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 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

另一方面, 建构主义接受了康德的下列观点:即实践理性原则源于-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这些原则源于某个地方的话-实践理性指示我们的道德意识。这些实践理性原则并不是从任何其他地方推导出来的。康德是这种理论的始祖, 该理念告诉我们:理性-理论的和实践的-是有其自我渊源和自我确证的。这就为建构主义重建实践理性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关于言语构造及其作用的哲学思想, 语言哲学以及康德哲学为建构主义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内动力, 揭示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逐渐发展成为继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之后的又一理论高峰。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G奥努弗.建构主义的哲学渊源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

[2]邓晓芒, 赵林注.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朴金波.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哲学史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

[4]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M].三联书店出版社.

科学哲学主义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科学哲学主义;库恩;拉卡托斯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07-2

0 引言

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两个模式有其发展动力和内涵。尽管他们对于哲学科学发展的真正历史还有距离,但却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引领人们领略到科学哲学理论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强化了对于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的认知。

1 从本体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1.1 科学哲学主义理论内容的比较

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其共性,也有其不同。库恩是基于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之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理论,则更为清晰化、细致化和规范化。

1.1.1 库恩范式科学哲学理论的内容

库恩范式理论是其科学哲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要了解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范式理论;而了解范式理论就要先了解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和关系。“科学共同体”是同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者的团队集体形式,他们对于该领域内的问题有接近的理论基础和兴趣,范式是与“科学共同体”互为前提的关系。范式理论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它在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实践时起到了引领和趋同功用。范式的这种信念支撑了“科学共同体”的理论认同,范式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空间范畴,为科学研究实践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种范式一旦存在理论结构上的缺失,就会使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实践偏离真理的轨道。

1.1.2 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

拉卡托斯建构了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其学术背景是批判理性学派和历史主义学派的结合,涵盖了波普尔和库恩的合理研究要素,被称之为“精致的证伪主义”。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硬核结构。它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石,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根本部分、不可否定的核心部分。②保护带区域。它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辅助性部分,主要用于应对硬核的质疑和批判,它通过对假说进行调整的方式或者用新的假说替代原有假说的方式,化解质疑,保护硬核。③启发法。有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两种,一种是正面地引导科学研究者进行某项工作,一种是从反向告诉科学研究者不能够去做些什么,从而避免硬核被否定。

1.2 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特征的比较

1.2.1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基本特征

库恩对科学动态发展模式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它在科学动态发展模式中,阐述了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是如何进步的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在波普尔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传承,将科学进步的理论进行总结,认为科学进步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常规时期—新科学危机时期,显示出一个初始到完善、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

1.2.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特征

拉卡托斯继承了波普尔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以及库恩的科学动态发展模式,并增加了科学动态发展的进化阶段和退化阶段的交替发展内容。其中科学发展的进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一个阶段。他认为,科学新问题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的完善和优化,而不是根本性的否定。科学发展的退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二个阶段,这是指当保护带的调整或辅助条件的假设都无法保护硬核时,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不得不否定和创新,这也是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时期,进入了科学的退化阶段。新旧纲领的替换,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用新的科学研究纲领替代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前提是旧有的科学研究纲领已经对新的问题无法适应和调整的状态下而产生的,这就使科学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2 从认识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2.1 科学进步观的比较

在科学进步的领域之内,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共同信念;拉卡托斯却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由于经验的不断累积而生成的。

2.1.1 库恩的科学进步观点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内心中的共同信念。科学并不存在进步的问题,而是“科学共同体”内部信念的改变问题,是一种心理因素。他对科学进步的态度表现为不认同继承或者发展之说,他引用了格式塔转换这个概念,认为新旧范式之间并不存在相联性,只是“科学共同体”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改变,当范式无法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范式工具。

2.1.2 拉卡托斯的科学进步观点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存在内在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他认为科学是经验不断累积而导致的进步。尽管这种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我们也看到,科学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不断认识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2.2 科学真理观的比较

2.2.1 库恩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在真理观态度上,库恩所创立的范式理论蕴含有实用主义的思想。他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这便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的。他对真理的态度也建立在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并具有浓厚的心理学概念。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认为真理客观存在,而认为真理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中科学研究成员的心中。因此,库恩并不注重对真理的追求,而侧重于对科学实践者心中的范式感知。

2.2.2 拉卡托斯的经验主义真理观。

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之中,拉卡托斯以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的真理以外部经验的真假为前提。即如果外部经验是真实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也是真理;而如果外部经验是虚假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就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在拉卡托斯的认识中,认为任何理论都以经验为前提,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唯心主义观点迥然不同。

2.3 认识方式的比较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认识方式,是在科学实践者达成科学共识的前提下建立的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称为科学理论;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则认为,在经验不断累积并且不断地有预想的空间理论,才能够被称为科学理论,他注重的是量变到理论质变的过程。

3 结语

综上,库恩提出的范式科学哲学主义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都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学说内容,他们是以前理论的批判性传承,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对于这两种科学哲学理论的比较和辨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依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来研究科学史,并深入认识科学哲学观理念和思想。

参 考 文 献

[1] 王有全.拉卡托斯纲领与经济学方法论[J].商业时代,

2011(27).

[2] 申宁.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1(2).

[3] 斯洪桥.析《淮南子》天人同构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 周文华.论科学划界的标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5] 曾三侠.论范式的两种建构[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6] 阮春晖.宋明儒学中的异端之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王鑫.解析库恩范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 篇12

一、人与自然

公共权力的产生建立于国家产生的前提,在此之前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完全依循自然本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状态”。由于环境恶劣且资源有限,因而人类之间不得不发生生存竞争。在霍布斯看来,这种现象与“一群人反抗另一群人”的战争无异。然而洛克并不同意,其认为原始的人性倾向于自由平等,这种现象不是战争而是和平。虽然人类没有法律约束,但是自然法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规范。进而卢梭以此为基础,并且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自然状态”下人类特征:处在“自然状态”的自然人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自我保存和怜悯成为自然人的心灵最根本的原则。

马克思说:自然发展史的全部都是为使“人”成为感性思维的目标和使“人之为人”的需求成为“感性并自然”的需求所做的准备。人类要生存就要对自然进行改造。具体来讲,立足于实践,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外化出自己的对象,同时将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因此,人的劳动实践赋予自然以意义,自然的意义因为人的存在而实现。由此,自然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发展出人,只有人才能实现自然最本质的意义。

总之,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中,人与自然始终未能达到和谐统一,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最本质的关系出发,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自然界的对立在人身上达到统一。

二、人与社会

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观点说中人与自然存在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从人的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就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在霍布斯的社会契约理论中需要经历两次订约:第一次人类利用自然法来约束自己的自然权利,第二次人类转让自己的自然权利来实现统一的公共权力。由此,人民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转交给统治者,实质上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社会。与此相反,洛克设想的“国家”状态是君主立宪,即统治者与民众一起成为订约方,人民只是转让自己的部分自然权利,同时政府实行“分权”和“法制”。然而在卢梭的眼中,专制主义和君主立宪并不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最佳方案,其认为民主共和制才是最终的归宿。

纵观世界历史,在人与社会的现实结合中,上述观点都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这些观点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之上,而马克思延续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思维方式,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言而喻。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整体构成人类活动的现实本质。然而看似简单的命题,却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部分国人,深谙其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关系,人根本不可能有自由。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社会的对立同样在“实践”的人身上达到了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

综合上述有关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文认为人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因。进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实质也是人与人的关系。继续推进,本文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产生及发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

在一般教科书中,“实践”被定义为人类能动改造物质环境的过程。然而,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以往教科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不够深入,其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的。在《自然辨证法》中,恩格斯指出:任何物质的形态变化看似多样实则统一,其本质特征无法改变甚至丧失,它必定以铁的必然性把思维着的精神产生出来。事实上,实践自身就包含着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人是主体,对象是客体。对象离开人毫无意义,因此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实践即人的活动,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实践着的人,是自然和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给予深刻表述:作为实现的自然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作为达到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因此,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矛盾的最终解答和最后解决。

四、总结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人都是完整一体的,人类、自然以及社会三种之间相互关系只有达到真正的“人化”,而不是异化或者非人化,那么世界才能真正地继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范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思想史上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原因之一。着眼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贡太雷.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人文维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3]列奥·施特莱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7.

上一篇:新型升级下一篇:高升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