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

2024-05-29

后现代哲学(共12篇)

后现代哲学 篇1

摘要: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在政治解放范围内的言说, 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微观认识的深化, 更加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 促进了政治自由的差异与多样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建构,后现代政治哲学

现时代, 一股文化、政治哲学输出的意识在中国学界涌动。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文化正在生成, 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成为现在与未来学术探索的主要方式, 对待当下后现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态度、方法亦是如此。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确有消极因素, 其对人类解放宏大叙事的消解, 会使人产生理想信仰的迷惑与困顿, 甚至会使人有走向政治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危险;貌似激进自由色彩的政治哲学微观言说背后, 隐藏着对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辩护与美化;错误地理解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思想, 造成思想混乱, 等等。然而, 后现代政治哲学批判也有其积极因素, 需要对其批判吸收。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实际,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指导, 考虑到中国的民族性、历史传统等复杂因素, 在此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批判吸收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

一、后现代政治哲学言说开启了当代政治哲学批判的新视域

批判是哲学本性, 内含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两方面重要内容。政治哲学的批判更是典范的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合一, 同时也有相应的建构。可以说, 任何一种类型的哲学, 不管它是自然哲学、科技哲学、语言哲学还是分析哲学等等, 都含有现实社会政治的批判与建构, 都有对人类社会政治生存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照。否则, 它就无法留存, 更谈不上流传久远。

政治哲学观照方式的差异, 受到世界历史发展、民族国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与个人独特生存体验的影响与制约更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大型言说的道德理想国, 突出批判现实社会政治的礼崩乐坏, 强调政治合法性的最终准则是道德善恶。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大型政治哲学言说与批判, 也是以伦理道德为准则, 其心中的理想国也是个道德王国。中世纪西方社会将近1200年, 其政治哲学真可谓在黑暗的漫漫长夜中朦胧, 以虚幻、神圣而宏大的上帝之城来批判引导地上王国的建构。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宏大叙事, 构想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的资产阶级千年王国。然而, 其解放诺言并未兑现, 只是兑现了政治自由与解放的形式, 人类解放理想并未实现。需要不断地革命, 以实现人类解放, 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由此诞生。

当代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家不同程度地接受到古希腊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训练, 也都受到西方政治哲学宏大叙事的影响, 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后现代政治哲学家更是深受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 都曾经在思想上有过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他们政治哲学的思想历程中, 首先对政治解放的理论与实践丧失了信心, 展开过非理性的、叛逆的批判。但他们在不同社会政治环境、事件等具体因素影响下, 最后也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走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 甚至严重背离马克思, 乃至批判马克思人类解放为虚幻的宏大叙事。

在后现代哲学家心中, 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政治解放的宏大理想破灭了, 共产主义与人类解放的远大理想也破灭了。一切解放的诺言, 都无法在理论上无懈可击, 都是思辨的形而上学、抽象的同一性与普遍性, 都是虚幻的整体性与主体性这种理性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哲学的结果;一切解放的诺言, 都无法在实践上得到兑现, 只不过是以新枷锁代替旧枷锁而已, 都无法走出人类囚徒的困境。抛弃大写的哲学、抽象的哲学, 就像终结形而上学那样终结宏大解放社会政治理想, 成为了后现代政治哲学发出的共同性声音。深入挖掘尼采非理性主义哲学、现象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释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先锋派文学的思想言说方式, 结合各自独特的理论视域, 他们相应展开了自己独特的批判言说。以知识考古、疯癫考察、谱系学批判、监控社会政治分析、解构、幽灵学、精神分析、小写哲学等政治哲学新概念话语方式, 他们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话语方式展开了碎片式的、游击式的批判;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中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微观、细小领域展开了批判。这是他们对哲学批判的创新, 由此引出了后现代政治哲学的新思潮。他们开启了现代性政治哲学批判的新视野, 即注意力不要只集中在宏观批判上, 还要批判微观领域, 感受具体而微的现代性社会政治生活, 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型权力结构之下, 还有各类微小的权力控制机制与组织。

二、后现代政治哲学批判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

从1843-1844年开始, 马克思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创立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他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 在当代世界依然是畅销书、必读书目, 被翻译成世界各国的各种语言版本, 简直成了“世界文学”;他花了40余年撰写的《资本论》, 每到经济危机时期都成为畅销书目, 依然是“世界文学”。

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是现实建构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其对未来理想社会与人类自由发展的构想, 不仅是科学理论而且变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类解放运动, 至今方兴未艾。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即对现代性社会政治现实的批判, 以雄辩的逻辑和巨大的正义感召力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同样影响包括后现代政治哲学在内的各种哲学思潮。

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后现代政治哲学相遇, 进入后现代政治哲学的视野, 更加彰显了它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现代性社会政治哲学批判, 为后现代政治哲学提供了思想养料。这也是后现代政治哲学肯定马克思理论价值最多、最明显的方面。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资本论》对后现代学者的影响最大。福柯在马克思现代性整体批判精神影响下, 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医院、监狱、性等微观领域的批判, 进而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自由的压制。他把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看成是“革命经济学”, 认为“马克思主义设想了一种对大写历史的彻底改变来反对这些‘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1]。德里达更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强势话语反对马克思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 以其《马克思的幽灵》的解构策略高度赞扬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批判精神。德勒兹对俄狄浦斯的批判模拟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加塔利说:“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眼中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相同的经历。”[2]利奥塔欣赏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其《利比多经济学》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和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一样, 批判资本主义对欲望的压制。明确反马克思主义的罗蒂, 在其作品中也再三赞美《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深刻, 对资本主义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还有法国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生产之镜》都继承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精神。如波斯特就认为, 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批判基本上仍是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大框架中进行的。[3]对此, 张一兵教授说:“鲍德里亚思想路径的深处, 还是存在一种形似历史现象学的他性镜像, 事实上, 他一直无意识地在模仿马克思。”[4]至少,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批判性是后现代政治哲学批判性的一个镜像, 他们的批判性概念是对马克思的模仿, 或是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概念的替换。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建构, 也深深影响了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他们多数不赞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但不同程度地赞赏马克思政治哲学理想性维度对人的终极关怀, 对未来的希望。福柯的后现代生存美学闪耀着人类解放的微光, 德里达的友爱政治传递着人类解放的某些精神, 德勒兹的解域替换着马克思的解放, 利奥塔的未来大单子是渺茫的人类解放, 罗蒂的希望折射着对人类解放的赞叹。

从后现代政治哲学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批判中, 我们还可以发现, 他们试图超越马克思政治哲学这座理论的高山。然而, 他们的理论重叙计划都没实现, 最终都回到了政治解放的怀抱, 也就是回到了被马克思超越的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怀抱。因此可以说, 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不可逾越的理论视界, 也是不可被超越的对象。而且, 马克思政治哲学象燧石一样, 在后现代的敲打中不断闪耀着光辉。

三、后现代政治哲学建构促进了政治自由的差异与多样发展

从传统社会政治向现代社会政治转变过程中, 出现了两大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 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革命道路与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革命道路与模式, 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问题。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双元革命”走上政治自由解放的道路, 以英国和法国为典型;在北美洲的土地上通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废奴运动而走上现代政治解放的发展道路, 美国是典型。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确立了形式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分权制衡的国体与政体。但是, 政治解放并没有实现每个个人的全部解放, 也没有实现人的差异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从宏观到微观的同质化、秩序化宰制着个性、差异、少数的自由与权力。

生活在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哲学家, 通过个人对政治权力、自由、民主微观运行的切身体验, 反思批判现代社会政治问题, 创建各有特色的微观政治哲学理论。在他们看来, 推翻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整体、宏观自由与解放是乌托邦梦想, 未来遥遥无期、希望有但很渺茫, 那属于形而上学的自在之物的世界, 只能依靠不确定性去偶然实现。因此, 在现实层面上, 就要对企业、学校、医院、监狱等社会政治生活的微观领域展开对权力的批判, 把自己哲学的任务看成是在与权力展开谈判。进而, 他们把知识分子的使命看成是批评、限制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独一性权利、少数权利的侵犯与宰制, 让自由与权利在微观的生活领域、市民社会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同时, 试图再启蒙教育民众放弃宏大乌托邦梦想, 关注私人生活领域的自由与权利, 警惕权力的微观暴力, 并与之斗争。

从微观层面上看, 后现代政治哲学的言说对我们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革命道路与发展模式以前苏联和中国为典型。共同点在于, 都是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又未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革命,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直接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政治解放直接进展到人类解放的最初阶段。这种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这就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后, 如何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 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实现政治自由、民主、法治等。

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政权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内, 人民群众整体上获得了主人翁地位。但是, 我们也存在着重整体轻个人、重宏观轻微观、重同一轻差异、重多数轻少数, 甚至存在着以集体名义侵犯个人权利的现象,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精神的, 违背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义, 也不符合人的需要与个性发展多样性的实际。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整体上、基本上是优越的前提下, 我们更应该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少数人民群众的权利与自由, 让每一个人都更加体面有尊严地生活, 更加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后现代的也是现代的, 还是马克思的, 更是当代中国的。

参考文献

[1]福柯.词与物[M].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商务印书馆2000.

[3]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A Introduction,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张一兵.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祛序[M].商务印书馆, 2009.

后现代哲学 篇2

后现代哲学的自然观

后现代哲学自然观认为,当今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应归咎于现代性,是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恶果.通过批判现代哲学的自然观,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物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有机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构成论、生命价值高于岩石价值的整体论.后现代哲学自然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但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作 者:曾建平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伦理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襄樊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年,卷(期):23(2)分类号:B089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 自然观 有机论 构成论 整体论

道家哲学的现代诠释 篇3

关键词 道家哲学 传统文化 社会发展 现代意义

儒家在我们社会传统中占显学地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道家的历史地位与影响非常大,乃至今天的社会都有道家思想影响的实际存在。道家在汉之前一直是主流思想,李约瑟就说,如果没有道家,就没有当时的科学技术。政治上几个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所采用的就是道家的无为治国等思想,西方哲学家一般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但他很重视道家学说,认为它的理论达到了行而上的层面。海德格尔欣赏道家的理论,他认为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理性,认为它是能力的源泉,托尔斯泰认为道家的“道”是神,是上帝的最高律法,只有道才是东方民族的救世主。

一、守柔处弱,柔弱胜强

“物壮则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道家认为“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物,而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庄都强调柔弱而反对刚强。“反”是对立面的转化,这是道家辨证观点的优秀之处,也是逆向思维的方法,而道的表现就是周而复始和循环往复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终结点还是道,道家的“弱”其最终目的在于“强”。反者道之动,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胜刚强是一定的。所以强者将死,弱者将生,“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只有“贵柔”才能胜强,“处弱成强”,使处于柔弱狀态的人变为强者。这种思维方式一个是很符合思维规律的。

老子还认为要削弱对方,应该把对方推到强的顶端。因为“反”是事物的运动规律,物极必反,他会变成另一面。“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实现“柔弱胜刚强”。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以都说强会变弱,故“弱”的作用也有不足之处。在《老子》一书中,柔弱与坚强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柔弱接近“道”,守柔的目的在于得到道,也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老子说:“守柔曰强。”就是说,作为人,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道家贵柔。我们想要成功,就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

二、道法自然,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无为”意味着不强为、不乱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无为的结果是人民自然富足,同时治国效果得以实现。

道家的目光始终对准社会,“无为即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说明道的特征是无为,以“无为”为原则治世也就代表着以道治世。当然道家的治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施也就形成了道家比较完整的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比如说采取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等看似“无为”的措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之治”等可以说都是这种所谓“无为”的结果。“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同烹炸一条小鱼一样,要保持国家安宁太平。这简单的道理来说明如何治理国家是非常形象透彻的。为政者应顺民心,从民愿。不扰乱民心,可以天下大治。要顺民心,从民愿,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达到天下安定。

现代意义上的“无为”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主精神,不束缚其思想与行动的“无为”。让人们充分解放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才干,真正导致了大有所为。这就是由“有为”至“无为”再至“有所为”的辩证关系,在很多的西方国家,“无为而治”思想也被广泛接受,以调动人们工作与创造的积极性为主。古老的东方哲学的智慧在西方社会中也体现出了迷人的光芒,具体的说,在对外上,统治者应避免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玩火好战,好战必亡。在生活上,统治者更要体察民情提倡整个社会形成“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风气,达到一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境地,从而无形却有力地约束一切人。另外从普适性上来讲,“无为”原则普遍适用于很多管理中。

三、无为与中国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总的趋势是将权利下放,就是要由管制性政府转变为服务性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论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篇4

理性危机哲学理论来自于现实的生态危机。1948年, 费尔菲尔德·奥尔本 (Fairfield Osborn) 写道:“地球上的人口浪潮正在上涨, 地球上的资源储备正在下降。”[1]面对生态危机, 人们多把生态问题的根源归咎于科学工作。20世纪70年代, 《增长的极限》是一份被评述为“带计算机马尔萨斯”的一份关于环境和资源的报告, 该报告对科学的工作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认为科学的工作变得惊人的邪恶。除了担心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 人们也在关心生物圈受到的威胁, 如“全球变暖”问题。另外, 冷战中的苏美双方的和平是以核武器的相互威慑为基础的, 但是如果人们认识到双方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若干次的真相之后, 这种和平状态则变成了人们的生存焦虑和恐惧。现代性相信通过历史和传统的彻底决裂, 人类能从愚昧和迷信的枷锁下获得解放, 从而获得进步, 然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的死亡集中营, 以及在广岛和长崎炸响的原子弹毁灭粉碎了这种乐观主义。

如何解决现代性危机, 已经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反省而兴起的, 有一种思潮认为, 后现代旨在为现代性治病, 试图通过范式的转换来解决现代性的危机。从笛卡尔、培根 (甚至上推到“文艺复兴”) 到黑格尔这段时期的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 哲学家们以独特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哲学的理性精神, 主张哲学应以人为中心, 发扬人的理性能力。但理性与自然科学的相互促进最后导致了理性独断论和理性万能论, 理性取代了中世纪的“上帝”, 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 人公然被称为“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理性的发展最后背离了理性建立的初衷。休谟站在经验论点不同, 对后现代主义的把握和理解也不相同, 甚至形成了完全对立的概念。美国著名的学者伊哈布·哈桑 (Ihab Hassan) 在《后现代转折》一书的导论中认为, 后现代主义本身如同历史上的运动一样, 是一种“文化运动的复合体”, 而组成后现代运动的复合体之间也相互抗衡, 具有很大的歧义。在这个层面上, 后现代仅仅是一个术语而已, 还远没有深达思想文化领域, 不足以形成影响社会生活的思潮。只有在哲学领域领悟后现代性, 才能突出后现代的基本内涵和哲学精神, 破解后现代的种种玄秘。利奥塔认为, 只能从后现代性, 即作为一种阐释代码来对图景和文本进行解读, 从而在知识共识的背景下发现其特质。[2]这就是说, 只有把后现代主义放置在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才能突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哲学模式, 不讨论政治性质的变化, 后现代范式就不会完成。如果后现代思想远离了现实的政治平台, 则成为远离大陆, 漂浮于海洋中的散乱的暗礁碎片, 除了带给人类混乱和危险, 并不可能有太多的价值。所以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在哲学的现实回归诉求中悄然来临。

克尔凯郭尔、尼采和马克思三位的哲学家被道格拉斯·科尔纳理解为后现代政治研究转向的先行者。

克尔凯郭尔认为, 现代性是一个唯我论的单子、渴望拯救和无限的幸福, 但苦于焦虑和罪恶, 一心追求上帝和灵魂的超越。他提出“激情高于理性”的观点, 对他来说, 有三个存在的阶段:审美的、伦理的、宗教的。在每一个阶段, 激情和非理性都高于理性。审美是关于美味、艺术和性冲动的感官愉悦, 伦理是决定、抉择和责任的伦理激情的评价, 宗教信仰则是怀着无限的激情对拯救和救赎的主观渴望。

尼采对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运动成果感到绝望, 希望回到古希腊哲学, “只有在希腊人那里, 大自然才达到他的艺术欢呼, 个体原理的崩溃才成为一种艺术现象”。[3]在尼采看来, 哲学首先而且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尼采厌恶国家等政治制度, 厌恶基督教道德观念, 厌恶“舍己为人”的伦理观念, 厌恶一种没有创造性的萎缩的末人。尼采的“摧毁和解构一切”的铁锤哲学散发着后现代哲学“解构一切”的气质。

马克思则从劳动异化的角度来开启后现代的政治预言。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不是保障和提升主体的存在, 而是使主体虚弱和恶化。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 马克思作了一个清楚的描述:“劳动者生产的越多, 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越是创造价值, 他自己越是贬低价值、失去价值;他的产品越是完美, 他自己越是畸形;他所创造的物品越是文明, 他自己越是野蛮;劳动越是有力, 劳动者越是无力;劳动越是机智, 劳动者越是愚钝, 并且越是成为自然界的奴隶。”[4]马克思认为, 真正的人类所特有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能动性的活动已经衰微和死亡, 劳动异化的结果覆盖了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品的胜利使货币成为支配社会的力量和价值, 随着交换价值的肆虐, 资本主义的功能是满足私人和个人的贪婪和欲望, 而不是保证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马克思把这个颠倒的世界描述为‘扭曲了的’, ‘着了魔的’, ‘颠倒了的’世界。”[5]马克思通过描述一种抽象的商品梦幻, 提供了一种现代与前现代社会的断裂话语, 该话语被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弗洛姆所继承, 并为后现代理论家所发展。

克尔凯郭尔、尼采和马克思的思想并不是后现代的, 但是他们思想的穿透力和预见性, 使其批判精神得以沉淀, 被后来者所借鉴和发展, 他们的思想在诞生之初, 已经为100年以后的后现代哲学提供了胚胎和温床。道格拉斯·科尔纳进而认为后现代的政治转向有四种形式:[6]一是绝望的政治观, 如鲍德里亚;二是个人自由的修正性政治, 如福柯、利奥塔和罗蒂;三是身份政治, 如新社会运动、女权主义、黑人解放、同性恋、和平与环境组织等社会运动等;四是重构启蒙价值和社会主义的政治, 把新社会运动当作引进激进民主的多重源头, 如墨菲。[7]我认为, 在上述政治转向中, 墨菲的观点尤其具有代表性, 激进民主思想纲领的构建, 并不是一种创新, 但至少把后现代的哲学使命与政治哲学的转向联系起来了, 其思想既可以理解为发展后现代, 又可以理解为挽留后现代。用墨菲的话说, 后现代哲学的发展, 远非一种威胁, 激进民主视其为完成自身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

吉登斯和哈贝马斯则从捍卫和重建现代性理念的角度回击后现代政治哲学的挑战。吉登斯在《超越左与右》和《现代性的后果》等一系列著作中, 在区分“简单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上认为“后现代性”其实是“反思的现代性”。他认为, “后现代性的发展”不是让我们“超越了现代性”, 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内在于现代性本身的反思性的更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并未迈进后现代, 后现代的吵吵嚷嚷只是证明了现代性的结果比从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了。尤尔根·哈贝马斯在《超越民族国家》等文中强调, 现代性的事业并未完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等文本中, 他认为以往的现代性主要着眼于“主体一客体”的工具理性向度, 而新理性或交往理性则被相对忽视。因此, 为建立一个新的现代性解释框架, 他从普遍语用学即交往行动理论出发, 通过交往的合理性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吉登斯和哈贝马斯都试图通过对现代性的辩护将后现代的开放式期待或否定性话语重新变成一种肯定、一种流动性、第二次现代化等, 完成了话语逻辑的否定之否定, 回落到现代性实证的话语谱系中。在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 后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潮, 诸如:激进民主、审议民主和对话民主作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政治哲学对抗利器开始出场, 他们在反思“现代性的衰落”原因问题上增添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按照罗素的观点, 西方民主观念首先形成了两个传统:“卢梭传统”和“洛克传统”。与这两种政治意识相对应, 就政治制度的理性筹划来看, 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又可以明确地区分为以17世纪法国革命为代表的“民主优位”模式和以18世纪美国革命为代表的“法治优位”模式。19世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 马克思在无产阶级作为最大多数人获得政治统治的意义上阐发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内涵, 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超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的新民主概念, 即无产阶级民主概念。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一书中讲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界定为“直接民主”模式。但马克思并没有在一般意义上否定民主, 而是强调了他们对于建立无产阶级民主的重要性。民主共和国、普选权、代议制等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并不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 它们完全可以被纳入无产阶级民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民主是继“卢梭传统”和“洛克传统”后的第三种传统。20世纪晚期, 民主化浪潮席再次席卷全球, 民主越来越成为人们所认可的现代政治的标志。然而, 后现代理论却以强大的声音对现代性说“不”, 置身于西方文明之中的人们却开始从珍视民主到思考民主再到批评民主, 并构成了西方民主文化一翼。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和新葛兰西主义的粉墨登场, 为后马克思主义民主的争论提供了宏达的政治哲学平台和背景。罗尔斯的《正义论》引发了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之争。当西方福利国家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号下从福利国家的重负下悄然撤退之际, 新保守主义则以左派的姿态对福利国家的怀旧和眷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从民主社会主义复兴的角度, 主张用“积极福利”反对“消极福利”, 主张用“国家投资”反对“国家出资”。新葛兰西主义则以德里达、拉康、福柯、利奥塔为代表后现代哲学为基础, 从葛兰西的政治霸权主义角度, 提出了“激进民主规划”, 超越上述自由主义民主和保守主义民主以及第三条道路。另外,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和《比较现代化》, 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则以新自由主义为中轴, 构造“现代性”和“现代化”观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相对抗, 现代性三大主要支点:市场理性、政治民主和精神自由, 都在批判性话语中被逐一消解。韦伯醉心于社会的程序正义———“民主合理性”随着希特勒上台后造成的灾难性结果而毁灭;自由政治的合法性随着多元化、差异化的文化冲突而正在消亡, 新一轮社会转型难以再用“传统—现代化”模式简单套用, 后现代政治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这个背景下, 激进民主、审议民主和对话民主之间的争论和互动进入后现代政治的研究视域。

激进民主政治规划是墨菲用德里达的解构、利奥塔的癫狂、福柯的训诫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消除的结果, 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民主理论进行解构, 在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反对解放政治的命题下, 提出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相反, 社会主义是内在于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以新社会运动为为研究对象, 以葛兰西的霸权思想为出发点, 构建了激进民主规划。其本质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当作现代哲学的一个危机点。

审议民主是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思索的一个政治新模式。“从根本上讲, 审议民主要强调的是公民及其代表需要对其决策之当性进行证明。无论是公民还是其代表, 都希望对方对他们提出的原则和规定进行说明, 在一个民主体制中, 领袖应该说明其决策的理由, 并回应公民对其理由的质疑”。[8]审议民主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一个支撑点, 他将现代性看作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 虽然他承认现代性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不同意对现代性进行全面否定。他主张对现代性消极方面进行批判, 对积极方面坚持和发扬, 对现代性的批判不是为了彻底地否定, 而是为了重构。其现代性理论中的交往理性最终通过审议民主构想得以实现。

与哈贝马斯相比, 吉登斯一方面认为21世纪这个新时代本身正引导我们超越现代性, 但另一方面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所谓的“后现代性”。他认为, 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等这类新术语的出现更确切地说是表明了即将终结之前的事物所处的先前状态。他说:“我们不但没有超越现代性, 而且正在经历着它的激烈化阶段。”[9]可以说吉登斯是反对后现代主义的, 仅仅将后现代性解析为脱离或“超越”现代性的各种制度的一系列内在转变。吉登斯的“对话民主”的概念, 是针对现代性在现阶段的激烈变化而提出, “对话民主制的中心不是国家, 而是以一种重要的方式折射回到它身上。处在全球化和社会反思的情况下, 对话民主制在自由民主政体范围内鼓励民主国家的民主化”。[10]

激进民主、审议民主和对话民主之间的关系虽然可以从大类上归属于后马克思民主思想, 但它们之间的哲学基础的差异、历史预见的分歧、逻辑的对抗与文本的冲突, 仍需要我们在对后马克思民主思想理论研究时区别对待。但总体上可以说, 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对抗和互动中, 已经成了一种标志, 它既是一种民主本体论的回归, 又蕴涵着乌托邦现实主义理想。

对待后现代主义这一20世纪末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想, 不可采取“思想懒汉”的做法。将政治哲学和后现代研究结合起来, 是舍弃了便捷的“断裂”式或敌对式的思考捷径, 踏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思想之路。正如道格拉斯·科尔纳在《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去阐述和理解后现代理论, 把它看作是对现代理论与现代政治的一种挑战, 既包含着很有希望的新观点, 同时也有值得怀疑的向度。”[11]因此, 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研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哲学研究课题, 它具有四方面的理论价值:其一, 本论题的研究可以展现出西方政治哲学转向的历史发展进程, 包括各政治哲学模式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生活需要而源起、继而发展的历史过程, 以及各自的理论得失。其二, 本论题以民主为视角, 对其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色予以整体性把握。在此基础上, 深入思考民主理论在当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其三,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将政治哲学拓展并运用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领域, 思考后现代政治哲学的原则在一个由国家组成的全球社会中赖以持续下去的途径, 这种创造性的理论尝试对当代的全球公民社会理论研究也具有启发性价值。其四, 立足于我国本土, 本文通过对三位思想家的民主思想论证, 对我国的民主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种思想的支持。对中国而言, 西方政治哲学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 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山之石”, 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促使我们思考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 从而对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的资源。

参考文献

[1]Fairfield Osborn.Our Plunded Plane.London:Faber, 1948:68.

[2]See Lyotard, Jean-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rsota Press, 1984.

[3]萌萌主编.启示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60.

[4][5][6]道格拉斯.科尔纳等著.陈刚等译.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65, 67, 362-367.

[7]Mouffe Chantal.“Radical Democracy:Modern or Postmodern?”.in University Abandon, ed.Andrew Ros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8]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第1版:4.

[9]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 2000:45.

[1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等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86.

现代哲学句子 篇5

1.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

2.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播种者的品质。

3. 牵着你的手,就象左手牵右手没感觉,但砍下去也会疼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恰是由曲线构成的。曲线的美在于自然。

4. 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的大江是曲线,皎洁的明月是曲线,人类的历史是曲线。

5.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如此之重,是因为想你太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嫩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 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7.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悲观是因为短视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视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8. 每做一件事,都当成第一次或者最后一次做这件事,你的生活就会立刻变得美好无比。

9. 如果你能从每颗石子中看到价值,你的生活就充满了宝石。

10. 一瓶美酒能让人快乐一个时辰,一座美丽的花园能让人快乐一年;美满的婚姻能让人快乐一辈子。

11. 你可以花钱买最贵的狗,却不能保证它一定对你快乐地摇尾巴。

12.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显得很了不起,说明你今天做得还不够好。

13. 要想看见彩虹,就别在乎下雨。

14.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痛苦来临时,不要总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问过这个问题。

15. 不要让庸人的想法动摇你。你有梦想,他们以为你疯了;你成功了,他们觉得你幸运;你追求财富,他们认为你贪婪。不要去理会,他们只是不理解。

16. 最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一直稳定积累,直至成功的人。他们一步一步前进,越来越豁达,逐渐能更好地驾驭各种情况。他们坚定不移地抓住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全身贯注。这样的人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17. 勇气是一种特别的知识,知道怎样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怎样不惧怕不该惧怕的东西。

18.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19. 你笑,全世界都跟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

20. 已经失去的不妨让它失去,至少不再耽于等待。

现代的经典哲学语录

1. 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

2. 生命本身只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无论长短,无论沿途的风光是否美丽,我们拥有的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但这条路的长短却大多不被我们把握,我们能把握的就是拥有的瞬间,包括路途中的那些和风细雨,那些亲情的抚慰、爱情的滋润、友情的包围。

3. 生命的芳华,总是用来被辜负的。有年少的无知,有年轻的狂妄,总觉得可以无限地透支,总觉得风景沿途都是,我们可以随意挥霍,却不想,当蓦然惊觉,好像错过了什么,再想回头,却无处可买到那张返程的“车票”了。

4. 生命中应时时让自己拥有一颗轻松自如的心,不管风起云涌,不管世事变化和沧桑变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满足而清静的天空,心中就一定是阳光明媚!

5.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堪称完美的,当然也没有一件事是堪称完美的,凡事有得必有失,记住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

6.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为何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他只能读一次。

7. 世界自有它的脚步,至于它怎么行走,你无权过问。你管好自己的脚步方向就好。脚能踏稳一只船是本事,脚踏两只船就是叛逆,脚踏三只船那就是找死。

8. 无论何时,请一定要相信:尽管耳边寒风呼啸,你的心灵总还有取暖的地方。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哪怕是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他们的善意。

9.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10.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11.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12.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13.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4.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5. 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超经典的现代哲理句子

1.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5.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6.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7.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8.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9.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10.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11.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13.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14.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上) 篇6

这个现代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凸显和标榜,这个本人意味着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有一个潜台词,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古往今来没有出现过的,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峰,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的生活,而且这个生活能跟我们传统中流传的一切都斩断开来,可以和传统无关,形成这样一个现代生活的喻设,或者这样理解的前提是斩断我们和古代的关联和传统的关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现代这个概念才成立。

生活的实质变了吗?

但是事情是这样的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的高峰吗?从来没有过这样好的时代吗?的确人类有些东西从来没有到这个程度,所有的东西都围绕我们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个人生活世界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有的时候说孔子伟大,大家可以问一个问题,我们说孔子伟大什么?他坐过汽车吗?孔子上过网吗?孔子有网友吗?我们可以无限的置疑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古代世界没有的。但是,我要问的是当我们在说现代这个词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成立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是古往今来人类最好的生活,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生命已经足够古老,文明已经足够古老?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认为的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传统与现代的不连续其实是一个假象。生活的实质变了吗?生活中那些基本的问题变了吗?我们还不是每天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变了吗?人性的问题变了吗?人的尊严的问题变了吗?良好的共同生活是如何可能的,这样的问题变了吗?当所有生命中、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改变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我们过着全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生活的,我们真的比古人,比我们那些先辈们,比古往今来的那些伟大的灵魂,那些往圣先哲他应对生老病死、对人性、尊严,我们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更高的心智吗,我们有更饱满的生活吗?这一连串的反问,希望大家能有点感觉。也就是我告诉各位的是,某些层面我们是现代的,但另一些层面,我们还处在传统之中。而且是更根源的层面,我们仍然处在传统的轨道上。

没有交流,只有交换

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还没有学会,我们还没有那么高的心智,能够饱满、充满激情地度过我们每一分钟,我们仍然每天活在琐碎、乏味甚至灰暗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感慨,我前两天刚刚去新浪做客,聊国学和博客的问题,我当时在新浪直播的时候说了一段话,我觉得也很契合今天的场合,也就是说,在我们今天,我们会发现交换而非交流已经成为生活的实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交换,而有太少的交流。我在新浪中讲网络和国学的时候,我说我们在网下每天都在交换跟我们肉身存在有关的东西,我们有时间上网,我们到网上交换那些貌似跟我们心灵有关,但是其实跟我们心灵毫无关系的信息的交换,我们不断的做这种交换。但是交流在哪?倾听在哪?心灵在哪?我们找不到。为什么?

答案很清楚,答案也很简单,这个答案就是写在讲义提纲的第一行,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数字理性统治的时代,什么叫数字理性统治?也就是说我们是理性的,但是这个理性的本质是数字化的,而数字化的同时就意味着纯粹的、绝对空洞的形式化,是不考虑内容和品质的,这是数字理性。所谓数字理性,翻译成更明白的话来说,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与一切可以计算相关联就是一切都可以交换,一切都可以买卖。

道德的契约化

我不知道在今天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合适,我试一试问吧,也许不适合,大家一笑了之就好,我在很多的讲课场合都会这么讲。在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面对着数字理性的拷问,这个数字理性问你你卖不卖,不管什么东西,你卖不卖?在有一个场合我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下面有同学回答说:你要说你不卖,那就是因为价钱没有给够,这个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实质。这个问题拷问我们每一个人,拷问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底线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尊严,我们已经到了这个边界上,我们已经不再有回旋的余地上了。沿着这个思考,我们进一步的推展,我们发现另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提出来了,与这样的一切都可以计算的数字化倾向、数字理性统治相关的,我认为是道德的契约化。

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凡是合同都是通过谈判,通过妥协,通过商量得来的,合同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绝对不变的根据,也不需要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和绝对不变的理由,你不需要一个终极的理由。当道德契约化的时候,就意味着道德没有一个终极根据,也没有一个终极理由。所谓道德和不道德的边界,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善与恶的区别?美与丑的区别、高贵与卑贱的区别?所有的区别的界限都是模糊的,甚至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颠倒的。我们今天去网络可以看到,多么无耻的语言我们都能看到,多么无耻的话我们都能看到振振有辞的在那说。这个就是道德契约化的最尖端的一个表现。一切都可以商量,一切都可以妥协,一切都可以买卖,一切都可以讨价还价。没有最终的道德底线,没有这个东西,与这个没有最终道德底线相关就意味着没有最终人的底线,人变成了没有底线的动物,人越来越像动物。

后现代哲学 篇7

道德在哲学理念中一直是广泛探讨的话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关于道德的讨论主要在于道德反思的属性。道德反思利用辩证性的思维表达出哲学思维的最高目标, 即追寻道德的最高境界。西方哲人们把道德作为最高的理性, 通过思维和理论的探究从而追寻道德最本源的特征以及实现永恒道德的途径。哲学中的道德与现实中的道德是不一致的, 哲学道德往往是抽象化的理念, 而现实道德往往归结到生活和习俗当中。杜威关于道德哲学的探讨将二者联系起来, 论证道德反思在哲学以及实践中的重要性。现实道德是以经验世界为其构建基础的, 从杜威的道德哲学中可以看出实践境遇并不是道德反思的低级阶段。道德哲学的根基其实就在于实践性的道德。[1]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道德反思并不是要忽略道德理论的重要性, 两者是互相关联的。道德哲学的目的是让人们更加清晰和明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道德反思以批判性的思维为主, 通过对道德实践的探索来为道德哲学的发展提供方向。道德哲学和实践境遇二者之所以存在明显的区分特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社会宗旨逐渐发生了变化, 社会对于道德的反映不再是盲目的, 而是朝着普遍的道德规范在不断演变。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实践哲学的发展, 社会普遍存在道德反思现象, 社会中的个体逐渐将道德反思作为内心的真正活动来看待, 更加重视道德实践在个体意识中的重要性。因此道德哲学将道德反思和实践境遇作为相互分离但又具有密切联系的两个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 二者并不是截然区分的, 许多西方哲学家容易将其明显地独立开来, 这是比较极端和绝对的做法, 因为道德哲学如果成为了某种绝对意义上的教条, 容易导致实践境遇出现偏差, 道德反思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只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产物。因此杜威将道德哲学和实践境遇的道德反思二者进行了具有相对性的区分, 从而避免了很多道德哲学的误区, 同时也方便了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科学的解读。[2]由此可以看出, 道德哲学和实践反思二者是互为依托的辩证关系, 并不是很多哲学家所阐释的对立关系。因此道德与习俗的关系应是一种极具张力的辩证关系, 而非简单的对立关系。道德哲学和实践反思二者存在一定界限内的冲突是必然的,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道德哲学也发生着变化。同时这种冲突又体现出一定的统一性, 因为道德哲学和实践性的道德反思是同步的, 二者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的关联。具体的说, 道德哲学由理论高度上升为哲学高度都是道德实践反思的结果, 经验的积累转化为思想的精髓。

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习惯转化为约定俗成的事物, 形成其内在的固有的规律, 此时经过道德反思的作用就可以掌握其核心的价值, 及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实践境遇中的道德反思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当中, 在逐步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标准, 反映出道德某一方面的特性。因此可以说道德反思来源于实践境遇, 而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道德哲学由此可以通过理性思考的方式将其提升为哲学思考。道德实践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 原有的道德标准在动态的变迁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新型的实践境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稳定的状态。因此, 道德反思过程的实践理性会排除其他各项干扰因素, 找出道德实践当中的稳定因素, 为道德价值标准提供统一的固定的参考。道德反思会在社会行为中选择符合主流价值标准的模式, 重新构建新型的道德理论, 从而指导道德实践的发展。因此, 杜威阐释道德的实践境遇并不仅仅是实践行为的判断标准, 而且是道德价值的体现, 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3]现代哲学将这一理论概括为道德哲学的实践性反思, 对于促进现代道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道德实践的情境化

道德哲学需从实践中体现出来, 而社会个体的行为则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在道德实践中, 主体的行为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影响实践行为的因素非常之多。对于此, 杜威做出了他自己的阐释。他认为实践境遇需要从社会生活出发, 详细地区分道德实践的价值标准, 即道德实践的好与坏之分。一般情况下, 社会主体的道德价值标准都是和主体意识相关联的。实践境遇的不同产生新的道德标准。杜威不主张将道德的讨论局限于哲人们的话题当中, 而是广泛地进行社会评判。道德实践的不独立性成就了其现实意义。社会主体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根据已有的道德标准对社会活动进行评判, 从而避免了道德反思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能够给出相对稳定的评判结果。在杜威的道德哲学中, 实践性的道德评价是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相对途径, 并不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因此, 社会主体在道德框架内进行实践活动时往往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 这是现代道德哲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即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来统一规范社会主体的道德实践行为。具体来说, 由于道德标准不具有统一性导致道德实践的不确定性。这是传统以及现代道德哲学都面临的一个哲学话题。社会实践主体在实践中并不能够确定其活动是符合绝对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的, 往往某一实践活动当时看着是符合道德理念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证明当时的实践活动又是违背道德理念的。[4]关于如何寻求统一的绝对的道德标准, 哲人们的说法各执其词。虽然杜威对这一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他对于社会个体即人的实践性活动做出了明确的阐释, 这对于现代道德哲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在某一道德实践活动中, 社会个体并不仅仅具有其独有的理性, 而且生活中在某一时空范围当中, 具有一定的情感。这里的情感所指并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因素, 而是概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 它与理性是相对的。[5]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个体都会在这两类思维方式中做出相应的道德评价行为。因此康德的纯粹理性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完全摒弃情感因素来进行道德评价, 因为如果只存在纯粹的理性, 人们的行为完全依靠理性来运作, 那么就没有道德方面的问题了。在纯粹理性中行为个体不会做出任何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 道德的存在没有其实际意义。从动物的世界观来说, 它们完全不存在道德和理性的问题, 因为它们唯一的行为标准就是本能行为。因此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道德现状是处于绝对理性世界和动物世界二者之间的一个范围。社会个体能够根据道德标准做出相应的道德评价, 但是同时又脱离不开一定的情感因素。[6]因此道德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社会中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社会个体处于这一尴尬的境地。杜威在其道德哲学中将情感因素作为个体道德评判的独立因素来看待, 以此客观地看待道德评价的合理性。

三、道德哲学的现实思考

西方的道德哲学发展到当今阶段, 已经逐渐显示出与传统哲学的特点。杜威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继康德的哲学以来, 道德哲学一直处于绝对道德的控制下, 道德一直处于概念和理想中, 任何道德实践都要经过绝对道德价值标准来进行评判。杜威的道德哲学则通过现实社会来对道德标准进行考察, 具有现实意义。评判道德行为的标准不再是等级的形式, 而是针对具体的实践境遇进行不同标准的道德判断。杜威在此做出的阐释是道德的理性力量不能干扰相对道德价值标准, 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需要根据行为的社会属性来评判, 理性力量只能够作为评判结果的实施。由此可以看出, 相对于传统的道德哲学中的道德理性, 杜威在这里所要阐释的是具体的历史的道德实践。杜威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 他认为理性力量的实施需要以道德冲突为前提, 道德力量的发挥要体现在社会实践的矛盾当中。在道德反思的过程当中, 随着冲突和矛盾的化解, 新型的道德标准会在理性思维中逐步形成, 成为道德实践的新的规范。杜威认为道德理性并不是和道德实践相对立的, 真正存在对立的是道德实践所产生的冲突和原有的道德标准二者。

杜威的道德哲学为现代实践哲学提供了良好的样本。但是许多西方大哲仍然在思考道德反思和道德实践二者的关系。一般认为道德的权威来自于理性的力量, 但是在杜威否定了绝对理性和绝对道德之后, 这一权威仍然存在吗?道德权威是否能够在社会实践的任何方面起作用?社会个体在触碰了道德底线之后才会收到道德标准的评判, 平时是不会显现的。道德的权威性到底从哪里体现出来呢?很多西方哲学家将道德的权威归结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完美理念, 或者归结于主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性。杜威的看法截然相反, 他将道德放置在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 经验是道德标准的基础, 有了足够的实践经验, 就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权威。但是很多哲学家质疑这样会降低或者消损道德的权威性。针对这一点, 杜威做出了其独特的阐释。他认为道德的权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这样就根本上否定了传统道德哲学中所认为的纯粹道德权威, 即超验性的道德观念。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 一直是固定的道德标准, 人们对其已经产生了依赖性, 缺乏实践道德活动的经验, 认为道德标准不需要变化, 只需要遵守。而杜威则认为道德标准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 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道德标准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能固守旧的道德标准。这给现代道德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道德观念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改变, 道德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行为做出评判。人们往往以为稳定的社会生活是固定的道德准则造就的。虽然这一观念具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站不住脚。对于永恒的价值追求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但是其之所以如此广泛地被接受, 就是因为其不具有现实性, 是人们理想的诉求。人们的实践活动完全是依靠经验而运作的, 并不是固定的明确的道德准则。在道德活动和道德价值不断变更的社会实践中, 人们的社会活动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 人们通过经验来理解和辨析实践境遇的种种关于道德的行为, 这一过程中人们并不是按照某一固定的道德体系来做出道德评判, 而是经验的结果。由此杜威坚决主张道德的标准和价值一直存在于生活当中, 并不存在于形而上的理念世界。人们的实践活动完全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进行是没有前途的, 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是道德的起源地,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决定了道德规范, 这正是道德标准的价值所在。离开社会生活来谈道德标准和规范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人们在实际生活对道德行为进行评判时不是考虑哪种道德更具有权威性, 而是运用理性的思考来选择道德评价的尺度。当然, 这种理性的思考存在程度的高低之分。人们一旦运用理性来思考道德行为, 说明传统的道德体系的根基开始动摇, 新的道德标准有了产生的契机。人们会根据生活经验来进一步推翻原有的道德标准, 建立符合当前实践活动的道德体系, 从而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之后又推翻这一道德体系, 社会生活在螺旋中发展。因此, 道德反思需要在社会实践境遇中加以思考, 不能够完全依靠纯粹理性来加工。现代哲学的实践是以生活和经验为尺度的, 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规范是现代哲学思考的主要对象。

在杜威的道德哲学中, 道德的价值存在其对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道德的作用体现在实践的冲突和矛盾当中, 人们在解决现实矛盾的过程中主要依赖根据经验形成的道德标准, 而不是按照固有的陈旧的道德理念来评判事物。因此, 现代哲学的道德反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解决了以往纯粹道德的弊病, 为现代社会生活实践指明了新的出路。西方的道德哲学并不是要将传统道德固化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标准, 而是要将其作为探究社会生活实践的重要方法, 以此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道德行为。社会生活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 道德标准不可能处于停滞的状态, 道德哲学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理性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永远都是通过经验的积累来制定相对稳定的道德体系, 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 道德标准并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准绳, 而只是参照物而已, 道德权威是传统道德的产物, 放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是不成立的。虽然如此,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也要避免出现道德混乱的现象。杜威因此而提出道德反思, 这对于产生于经验的道德理念来说无疑是重要的补充。人类社会在经验中形成道德, 在反思中改变和完善道德, 这才是道德发展的真正方向。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西方道德哲学反思进行了探讨, 然后说明了道德实践的情境化, 最后对道德哲学进行了现实思考。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吸收了杜威的实践观点, 改变了传统的绝对道德观念, 提出道德是社会生活实践发展的产物, 道德权威是传统道德观念的产物, 现代哲学中的道德是人们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相对的道德规范。杜威对于道德建设性的理念构建为现代实践哲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成慧, 邓昊明.向实践哲学迈进——简析杜威的经验哲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1) :67-69.

[2]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从社会生活、道德、职业三个视角看杜威教育哲学及其现实意义[D].河南大学, 2011.

[3]高来源.论反思性道德的实践向度——对杜威道德哲学的实践性解读[J].道德与文明, 2012 (02) :63-68.

[4]吴建良.从实践哲学的视角看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06) :124-127.

[5]高来源.实践境遇与杜威的道德哲学理论——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2) :89-92.

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文化 篇8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1.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 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就是要让人的道德修养发挥作用。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政治理想, 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2.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这是一种承认有矛盾有差别的和谐, 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 是多样性的统一。

3.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特征, 具体说有五大思维模式。一是整体思维, 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二是阴阳思维, 即一切事物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三是象数思维, 就是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外界事物, 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 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四是中庸思维, 就是主张做事不偏不倚, 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 考虑周全。五是实用理性思维, 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

二、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

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哲学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同样也是企业的灵魂, 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把握以下辩证关系用以对企业文化进行塑造。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国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 法家严赏罚, 兵家重谋略, 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 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 爱岗敬业, 凝聚企业的向心力, 同时倡导企业的发展应立足于人性之上。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 主张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授权的和宽松的管理方式。反之, 如果管理者总是事必躬亲, 最终必然会使自己眼光日渐短浅, 既无法定下心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更无法使自己以超然的决策者身份, 放手让下属去发挥。法家主张“法治”, 反对“人治”, 特别强调管理制度的建设。法家的精神就是要把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建立在一套廉明公正的组织规范和平等客观的标准之上。《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军事领导者所需要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以及“因事而变和令文齐武”的战术, 可以指引企业培养一批心思细密、管理有方且具有领导艺术的领导者。

2.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 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 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 存在一些差别。比如, 西方的企业强调“理性”管理, 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 注重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对此, 中国企业应本着“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 以宽广、包容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所以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培育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企业精神。

3.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企业文化的共性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应当体现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以及服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 要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这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但由于企业所属行业、地域环境、历史、体制、员工素质、社会职能、规模大小以及商业模式的不同, 导致企业文化不尽相同, 即企业文化的个性。企业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文化塑造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要体现个性特征。企业对自身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判断,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根本。认清共性, 对于企业来说, 就是找准了立身发展的根本, 而认清个性, 就是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之路。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 个性不足, 缺乏鲜明的个性。许多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式、公式化、雷同化、概念化现象, 缺乏鲜明的个性, 不能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 过于抽象, 使人不知如何操作, 如“求实、奋斗、团结、创新、拼搏”等文化标语, 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 类似于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实质上是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 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 不能反映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 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无法构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精神的生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拥有自己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职工并焕发职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匠新的文化底蕴, 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突出个性, 不求其全, 但求其特的文化魅力。

后现代哲学 篇9

1“三宝”之慈

慈, 就是慈爱, 慈悲, 仁慈, 仁爱。慈是老子“三宝”之中的核心内容。

1.1 慈与勇敢、心胸宽广

老子尚柔, 在《道德经》五千言中就提到了多次。因而, 在老子的众多比喻中, 女性特别是母亲, 成为老子使用比喻时一个突出喻体形象, 如:“有名, 万物之母。” (《老子》第一章) “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下母。”老子之所以以母喻道, 是由于母爱的慈。学者傅佩荣讲到:“因为母亲生育子女, 无论小孩是美是丑, 都完全接纳, 甚至可能对长得丑的特别疼爱, 因此, 慈爱是肯定母亲的表现, 像‘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母亲一般。”[2]

慈与勇敢。老子之后提到:“夫慈, 故能勇。”那么慈与勇敢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还是从母亲这一喻体分析。母爱是最伟大的, 姚淦铭教授告诉了我们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母亲一方言之, 慈爱弱子无不表现出女性最大的勇敢;从子女言之, 受母之爱也无不敢为母亲赴汤蹈火。”[3]以此类推, 拥有慈爱、仁爱的人也拥有无比的勇敢。由此可以得出老子的结论:慈故能勇。而“舍慈且勇”, 没有慈的勇, 更多表现为鲁莽, 结果只能是“死矣”。

慈与心胸宽广。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 老子提出的慈爱的人, 就是那些包容一切的人。比如, 母亲对儿女是慈爱的, 而不会由于儿女的美丑改变, 不论她的子女是美还是丑。慈爱的人也会像母亲那样, 去包容一切, 做到心胸宽广。老子赞赏这一美德。他认为“善为士者”的一个特点就是旷达, 就像空虚的山谷, 这个山谷, 可以容纳世间万物。慈爱之人, 爱世界万物, 因而没有歧视和偏见, 没有歧视和偏见就意味着万物平等, 一视同仁, 则可海纳百川, 即为旷达, 心胸不可不谓宽广。

1.2 老子的仁爱观

讲慈, 笔者就不能不提到老子的仁爱观。孔子提倡仁, 而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反对仁的。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仁, 而是反对孔子提倡的仁。儒家讲仁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目的, 例如《论语·颜渊》中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焉。”仁的目的就是让天下“归”。老子认为社会一旦提倡孔子的“仁”, 说明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败坏了,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那么老子提倡是怎么样的“仁”呢?学者张松辉认为老子提倡的道德层次更高的“仁”。他认为老子的“仁”比儒家的“仁”更高一层次是表现在:第一在施仁的对象上看, 老子由于对万物一视同仁, 因而要求爱亲人爱别人爱万物, 打破儒家的“亲亲”基础;第二在施仁的目的上看, 老子的仁完全摒弃功利;第三在施仁的自觉性上看, 老子要求无意识下的仁, 而不是有意为之。[4]因此, 老子倡导的仁爱是一种博爱, 是一种发自内心来源于“道”的仁爱, 要把“仁”与自己融为一体。

1.3 慈与人生处世

我们通过分析老子的“慈”, 以及他的仁爱观, 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非常大。我们要对他人拥有慈爱之心, 并且保持心胸宽广, 海纳百川, 遇事不能斤斤计较。同时, 我们要拥有博爱之心, 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个体, 也要关心集体的事务, 为集体的利益做贡献。另外, 我们还要有勇敢之心, 遇到困难时不畏惧困难与挫折, 树立坚定的信念。因此, 在当今社会, 我们一定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去实现老子所提倡的“大仁”。

2“三宝”之俭

俭, 就是俭啬, 爱惜节俭。俭是老子“三宝”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主要是注重人的身心修养。

2.1 去奢无欲

老子生活的时代春秋诸侯纷争, 而他有亲眼看到统治阶层的奢华浪费的生活。老子认为, 正是由于统治阶层不懂得勤俭节约, 才导致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为此, 老子极其反对奢侈生活, 而提倡俭啬即节俭生活。

从统治阶层的角度来看, 老子提倡统治阶层过节俭的生活。“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资财有余。”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使得朝政荒废, 田野荒芜, 仓廪空虚, 百姓生活潦倒不堪。于是他提出“治人事天, 莫若啬。”以“啬”治国, 就应当做到“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只有统治者不珍惜看重那些奢侈品, 不把它拿出来炫耀, 则百姓就不会为之而相争甚至偷盗这些东西。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统治阶级的“贵难得之货”。因而他提倡通过对于财富消费的限制来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在这种社会里,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百姓“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老子提倡个人更要过节俭的生活。老子在其五千言之中, 描绘了圣人的形象, 其中圣人的一项重要品质就是节俭。节俭就是反对奢侈, 老子讲:无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里“五色”“五音”“五味”都作为欲望的表现。其实, 老子认为一些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欲望是正常的, 但是过度沉溺在感官享受则是不应该的。因为欲壑难填, 满足无穷的欲望就会想着去浪费。反对奢侈, 而倡导节俭, 就要真正做到无欲无求。主体的道德修养就表现为一个从“有欲”走向“寡欲”甚至于“无欲”的过程, 而作为这一过程的具体的伦理展开就是主体的“宝俭”。[5]

总的来说, 老子提倡俭啬, 从而要求整个国家厉行节约。“夫为啬……是谓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俭啬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2.2 返璞归真

老子提倡俭啬, 就意味着去奢, 而去奢则意味着无欲, 而无欲又意味着返璞归真。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返璞归真思想, 意思是说回到“道”中去。老子像往常那样用比喻来阐述了这其中的境界:赤子或者婴儿。赤子或者是婴儿是老子的处世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喻体形象。

老子认为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相应的有三种境界:婴儿——成人——婴儿。第一个“婴儿”和“成人”既是指人一般正常的成长过程, 而最后一个“婴儿”则是老子所倡导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得道的境界。“含德之厚者, 比于赤子。蜂趸虺蛇不螫, 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 和之至也。”“含德之厚者”即为得道之圣人, 圣人如婴儿 (“赤子”) , “吸收了天地之精华, 未受集体世事污染, 内则柔和淡泊, 外则天真无邪, 其得于天地精华也就保存得最好, 婴儿终日号哭而不会哑, 那是因为他充满了淳和之气。通过观察赤子, 我们看到了人类最天真纯朴的天性, ”[6]泯灭了人的贪婪和狡诈。婴儿天真纯朴, 无知无欲。欲望让人贪图世间享受, 后面只会招致祸患。但是赤子的境界则是没有欲望的, 去奢和俭啬, 因而老子倡导返璞归真。

2.3“俭”与人生处世

在平常的生活中, 我们可以到处看到铺张浪费的现象。这种铺张浪费明显不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与贪婪奢侈都会造成人们的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因此, 我们要遵从老子所提倡的“俭”, 秉持勤俭节约的作风, 净化心灵, 回归纯朴, 领会“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哲理。

3“三宝”之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 就是与任何人相处, 都应谦虚礼让, 不与人相争。这是老子“三宝”人生处世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3.1 不敢为天下先的内涵探讨

不敢为天下先, 从字面上看就是不敢处在众人的前面。然而, “不敢为天下先”的深刻内涵却远不止这个。下面将仔细论述“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

谦虚, 居下, 不争。“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一章中, 集中体现了不争、谦虚、居下的内涵。不自以为是, 反而能彰明;不单凭自己所见, 反而能把事情看得清楚;不自我夸耀, 反而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功劳;不自高自大, 反而有长进。因为不与世人相争, 所以没有谁能与他相争。老子依据“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 告诉我们, 物极必反。因此, 谦虚、居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过度的谦虚、居下, 就是妄自菲薄, 我们也要摒弃。同时, 如果和世人一样逐利相争, 最后只能落得谁也争不到或者争不到全利而退。而不争则可以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老子身处乱世, 目睹诸侯为利相争, 天下混乱不堪, 正是因为如此, 老子十分看重和提倡“不争”。只有不争, 才能天下和平。

按规律办事。韩非子在解读老子“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这一句子的时候, 曾经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 故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 则事无不事, 功无不功, 而议必盖世, 欲无处大官, 其可得乎!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 是以故曰:‘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为成事长。’”[7]圣人都去遵世界万物的任何规律, 所以才敢说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在事情没有完成的时候, 自己的功业还没建立起来, 而议论肯定会超越世人, 圣人并不不在重要位置上,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 我们不能鲁莽的“敢”, 而是按照规矩和规律办事。我们要实事求是, 按规律办事。然而, 其消极倾向也比较明显。他说圣人遵循一切规矩, 发展到极端就是墨守成规, 我们同样需要摒弃。

3.2 水德——不争而无尤

老子讲“不敢为天下先”, 其实就是“不争”的一种表现, 为深刻阐明“不争”, 老子又智慧的做了一个比喻, 这个喻体就是水。老子贵柔, 而水是世上至柔之物, 所以说水“几于道”。因而我们为了深入了解“不争”, 就必须了解水以及“水德”。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予善天,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清净不争。水往低流, 人往高走, 因而水处在众人厌恶的卑下的地方, 所以最接近于“道”。接下来, 老子就提到了水的“七德性”:“居善地”——谦虚向下, “心善渊”——心胸宽旷, “予善天”——默默奉献, “言善信”——一言九鼎, “正善治”——公平正直, “事善能”——发挥特长, “动善时”——把握时机。这七德性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不争”。只有不争, 才不会有过失。

老子歌颂水, 歌颂水德, 歌颂水的柔静, 不争, 善利万物。孔子也歌颂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等。可见水体现了宇宙最基本的哲理, 而作为这个宇宙中最智慧的人类, 我们就应当学习水德, 成为“水”, 从而畅行天下。

3.3“不敢为天下先”与人生处世

在上述的阐述中, 指导了在人生处世中应该怎样做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 和人交往, 就要做到“不争”, 拥有水德, 谦虚, 豁达, 奉献, 守信, 正直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避免出现各种矛盾冲突, 和谐关系才会出现。第二, 在做事方面, 需要按照规律办事, 也同样需要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行, 默默奉献, 办事时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发现时机, 把握时机。现代人大多数属于急功近利的人, 追逐金钱、地位和名誉时争先恐后。而另一些人则会做事唯唯诺诺, 自己的特长恐怕无法得到彰显, 也是让大好的机遇悄然失去。总之, 做到“不敢为天下先”, 做到“不争”, 方可“无为而无不为”。

4 结语

老子的处世哲学博大精深, 本文仅仅阐述了他的“三宝”思想。这“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三者是紧密联系的。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一种相对便捷的解决方法, 为处在马克思所讲的拜物教的氛围下的人们, 摆脱功利物欲, 走向精神升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各种消极精神和负面影响, 摆脱各种物欲, 就是摆脱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情况,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当今的中国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张, 社会事件多发, 多数人不知如何处世, 而先秦道家的最主要代表老子却早已给出解决方法。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老子提出“三宝”的人生处世哲学。一曰慈, 慈可以使人勇敢, 心胸宽广;二曰俭, 俭使人克服欲望, 返璞归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则使人处世不争, 故无尤。虽有消极倾向, 但只要体会老子思想之精要, 则可消除人际关系紧张, 从而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

关键词:处世,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长沙:岳麓书社, 2011.

[2]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249.

[3]姚淦铭.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159.

[4]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01-203.

[5]唐凯麟, 陈科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99.

[6]周炽成, 邓魁.求真与求道——老子人生哲学新论[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95, 17 (2) :7-10.

关于现代西方人生哲学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形而上学,人生哲学

在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中, 尼采起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集中体现在:他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 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全新解释。

促使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检讨的动机是他试图框正虚无主义的时弊, 所谓虚无主义, 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其典型表现是“上帝死了”, 使欧洲陷入普遍的无信仰状态。尼采追根溯源, 发现导致虚无主义的根源就是始自柏拉图的传统形而上学。传统行而上学用逻辑手段虚构一个道德化的世界本体, 并奉为最高价值, 以之否定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最高价值的这种虚构性质和反对生命的性质的本身蕴含着它日后丧失价值的必然性。虚无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 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为了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提倡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 把虚无主义推至极端, 否定一切最高价值即一切形而上学有立足的理由, 藉此为一切价值的重估和形而上学的重建扫清了道路。

逻辑和道德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两块基石。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特色在于, 他精辟地分析了逻辑和道德的发生以及被实体化为形而上学的心理过程, 他称此种分析为"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就逻辑而言, 尼采着重分析了同一律和因果律如何因内心世界现象的误释和语言的迷惑而形成, 又如何导致虚构一个持存不变的、作为终极原因的本体世界。在揭示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支配作用时, 尼采把语言作为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提了出来, 预示了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透视主义是尼采从反形而上学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 这种理论把一切认识包括逻辑和形而上学都看作由强力意志 (实践需要) 所发动的对世界的解释。透视的产物是外观。从不同的透视中心出发, 对世界便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 也就是可以用不同方式构成外观世界。在外观世界背后并不存在一个作为"自在之物"的本体世界。世界无非是从一切可能的透视中心出发所获得的外观的总和, 即"关系世界"。尼采用透视主义否决了任何形而上学体系充当绝对真理的权利, 为多元化的世界解释开拓了广阔的可能性

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 尼采试图重建形而上学。重建的途径之一是价值的翻转, 针对传统形而上学把知性透视绝对化而强调的"存在"观念, 高扬诉诸感官证据的"生成"观念。重建的途径之二是由生命和人类现象类推世界整体, 把生命特有的透视泛化, 而以强力意志为透视的原动力, 由此得出世界是强力意志的结论。"强力意志"观念是对"生成"原因的说明, 因而是对"生成着的世界"所作的一个具体规定。如果说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那么, 这一本质的展开方式便是永恒轮回。世界是永恒轮回着的强力意志。尼采自觉地把强力意志说视为他对世界的新解释, 即他用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战胜虚无主义的新价值设置。他在重建一种作为世界总体解释的形而上学的同时, 扬弃了那种作为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

尼采对宗教及哲学的批评, 完全是因为伦理上的动机。他赞美贵族人物的个人品质, 认为多数人只是极少数人完成人生“优越性”的手段, 他们自身没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独立权利。他说, 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人”, 如果他们受苦受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须的他认为就不应该反对。他的伦理思想不是通常的自我放纵, 他信仰斯巴达式的纪律, 赞赏意志的力量胜甚于一切。尼采的伦理观是贵族式的, 他认为平常人的幸福不是善的一部分善与恶只存在少数优越者方面, 其余人的遭遇是无足轻重的。

个人认为尼采的很多言论都会让读者震惊, 他的狂妄也是世人皆知的, 他自认是叔本华的后继者, 其实他在很多方面胜过叔本华, 但是他对于前人的否定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可谓一位文化进程上的勇士。

在哲学家中, 叔本华与众不同。从某个意义上讲, 哲学家几乎都是乐观主义, 而他却是个悲观主义者。

在叔本华看来, 人生充满痛苦。宇宙意志是邪恶的, 他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知识每增加一点, 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我达到了就会满足”的固定目的。人类永远在追求“无益的目的”。他认为幸福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因为:一个人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痛苦, 达到之后他就餍足。人的本能驱使着人类孕育后代, 后代又产生出苦难和死亡。这就是性行为和羞耻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面对这一切怎么办?叔本华在印度宗教中找到了出路。他认为“涅槃”可以引导人类走出痛苦的阴影。佛教认为, 苦难的原因是人的意志太强烈, 人们越少运用意志, 就越少受苦难。他认为佛教是最高宗教, 佛教的理论学说全亚洲都认同。

西方的人生哲学家, 主张人类中心论为主的人生哲学的思想。谈论西方现实现实社会下的快与痛苦。如何实现个体“灵魂”的解脱与轮回。主张活在当下, 活在现实当中, 今天的快乐应该今天来享受。现实的西方人活着是为了来世的救赎。在宗教的世界里救赎自己的“原罪”。从尼采与叔本华位哲学家的人生哲学思想当中。可以把握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哲学之轨迹。从面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最进一步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人生智慧》,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2]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商务出版社, 1982年。

[3]萨弗兰斯基:《尼采的思想传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篇11

关键词:中国哲学;新儒家;时代

作者简介:邵大壮(1992-),男,汉族,籍贯:陕西西安,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世界就充满着内忧外患。中国人被迫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极力适应世界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被资本主义世界的逻辑打破,向西方学习成了有志之士内心最坚定的想法。从最初的学习器物制度,到最终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这之中,有许多坎坷的历程。而中国人对哲学的认识也是在这样的坎坷中产生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一学科,甚至没有哲学这个名词。日本人西周用“哲学”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中国人引进这一名词则迟至晚清。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没有哲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思想家就要接受西方人的逻辑,相反,中国的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现了类似于西方哲学的内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对中国哲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中国思想家必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更是因为西方世界的逻辑确实引发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是可以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解决的。然而,现代中国哲学不仅要适应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也要针对现代性逻辑下的种种问题。

从哲学上来看,现代中国哲学还需要面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作出相应的回应与沟通。西方哲学传统源远流长,值得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从以往学习西方哲学的经验来看,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众多,观点纷呈,而且大多数学派和观点都在中国哲学界有一定的市场,因此,甄别和选择也就尤其重要。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理论,当然对中国哲学研究有着指导价值。因此,研究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和歧异与会通也就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在现代的定义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现代中国哲学应当致力于批判时代病症,是批判性的哲学。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许多人类之前不能享受的成就和待遇,但是现代化的确也引发了众多问题。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而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也无处不在。可以说,在这个物质最为昌明的时代,人所面对的精神危机却最为深重。黑格尔认为,现代性的真理就是有用性。[1]人们用有用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因此将世界理解为表象支配的世界,世界失去了其存在论的意义。哲学作为时代最具批判性的理论,当然要对时代问题有所针砭。因之,现代中国哲学要面对时代问题,积极批判现代性的种种弊端,以期能克服现代性的种种问题。

第二,现代中国是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精神理想的哲学。现代中国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虽然适应了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的逻辑,但是,正是因为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的变化,现代人也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家园。换言之,现代人的生活总是经验的,而没有超验的追求。而哲学正在于给现代人以精神的慰藉。正如冯友兰先生说得:“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的教条和迷信将让位给科学,人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将在未来的哲学中得到满足。这个未来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2]

第三,现代中国哲学是融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时代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多精髓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中国现代哲学应该吸收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之处,致力于解决时代问题,建立既不失中国传统哲学固有优点,又具有时代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新哲学。

黑格尔说,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3]也就是说,哲学总是对时代问题的考量和思考,脱离了时代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不是活的哲学。现代中国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哲学解释,中国哲学家应该致力于思考时代问题,只有在时代问题的激荡下,才能产生可以走向世界哲学舞台的哲学理论。李泽厚先生曾说,现代中国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4]但关乎时代问题,如果不作出自己的答案,那就只能接受别人的答案。我们更期待,有中国思想家能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现代哲学亦将厕身世界哲学舞台,与世界哲学交相辉映。

注释:

[1]参看[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6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6页。

[3]参看[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4]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徐复观著,《良知的迷惘——钱穆先生的史学》,《徐复观的杂文——记所思》,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3]郑家栋著,《现代新儒学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后现代哲学 篇12

一、科学和哲学的互相影响

我国社会的进步过程就是科技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前进的过程中, 人们依赖聪明的头脑解决了众多难题, 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关卡, 科技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和哲学两者之间最初的相互联系出现在当代科技的萌芽期。科技是推动社会前进最为关键的要素, 但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其主要功能就是规避那些漫无目的的、难以理解的的方法去探究科技。科技的快速进步同样能够为哲学的探究打下极为夯实的基石,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随着科技手段在多个行业的广泛使用, 我们以哲学所特有的对比论证的思考模式为指导, 打造出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模式, 在此基础之上为老式相机创造生产出了智能控制系统。对那些具有科技性质的方式就是大家一定要认真弄清楚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 这一种科技手段是不是被大家所熟知, 在全社会中广泛使用, 不应该限制于原因与结果的关联。普遍来说大家所知道的科技手段的方式就是利用整合使用的知识, 将理论作为没有限制经验世界的网络, 使用具有科技性的独有的言语使得自己的叙述变得完整, 使得自己的讲述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真理。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一) 道德哲学就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开始的地方, 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对有关道德的哲学进行了探究。但最初的道德哲学仅仅是为了协调好人与人之间、人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大家对于道德哲学的探究愈加深刻, 并逐渐拓展到关注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联上。因此, 人们在当代科学技术的文化状况之下, 要把维持住人们的不断进步作为最终的目的, 将协调人类关系的道德哲学变为大自然中行为规则的总称。科学哲学对道德的支持, 就是其对于和哲学有关的问题的看法。名为波普尔的哲学家认为哲学就是规则的核心, 否则其不能称之为一种学问。哲学是和科学最贴近的科目, 寻求真理是持续不间断的, 与此同时还应随时保持警醒。伴着科技的进步, 大家的生活方法与区域出现的变化。大家都在找寻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综合, 当代科技手段的进步对大家的设定了全新的道德规范, 某些全新的和高科技有关的技术还在出现。当代伦理学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基石, 对时机出现的难题而说出处理的全新的理念。对科学哲学最重要的是明确核心理论, 普尔所提的理论认为爱因斯坦与牛顿均从事与科学有关的行业, 它的理论主要是述说, 所提出的是方法论而不是认识论, 是对人们传达与记录讯息的属性的区别。某些人所提出的论点能被接受, 主要是由于这都是构建在一定程度所具的可错性的基石之上的, 阐明了人们目前所了解的东西, 已可以改变大自然。

(二)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予人类全新的想法。没有科学的发展, 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许多社会体制的构建是科学进步的关键。首先就要提升对于科技的立法, 维持科技的进步, 用强硬的方式束缚大家的行动, 用独特的手段鼓励并约束自己。法律是不是利于实行, 决定于道德心的趋势, 在当今社会, 法律有着根本性含义, 增强科学的立法很重要, 大家要使用法律的方式来确保科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正面的积极作用。

(三) 辩证的来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 积极作用。社会的进步其实就是一个持续探究的过程, 科技的极速进步, 推动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为我们营造出全新的环境。科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对人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之中, 大家了解与改变世界, 探究方式概括经验。展示出了科学知识对于客观事物实质和规则的理论认识的整个进程。合理地对待科技进步对于人类发展的功用, 科技技术的进步已渗透到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百姓生活的所有层面。

2. 消极作用。科技的进步推进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时候, 科技的进步所有的缺点是伴着科技化在各个企业的使用愈来愈广泛, 使得人们的失业率一直在攀升, 导致了劳动力的价值低, 大家失去工作、工资不高的状况很多, 对于社会的安稳与维持体系都产生了冲击。

摘要:科学技术的提高、使用与流行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我国的文明进步历程, 能够看到科技与哲学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科技自动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环境, 同时也对哲学观念有着相当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哲学两者之间相互的关联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研究下一篇:数学公开课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