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2024-05-22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精选8篇)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1

曲靖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学纲要

《现代西方哲学》

刘 天 才

二 ○ ○ 三 年 三 月

前 言

一、课程和教材概述

思想是没有国界的。当我们面对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把思索的目光投向世界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生活在地球西半部哪些发达国家的人们信奉什么哲学?他们信奉的哲学提出了哪些对人类智慧发展有价值的思想,又有哪些反面的启示和教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抱什么态度?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开拓视野;批判吸收世界各国思想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继续,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肓政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任务在于研究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流派的学说及其演变,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正确分析、评价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扩大视野,在比较中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本课程的教材采用高等教肓出版社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政教系及有关文科专业开设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所提供的教材,并以它为蓝本,讲授中有所调整。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哲学学派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阐述了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的概况、理论渊源、体系特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以及各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就其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思考问题的新方式、研究问题的新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成果给予具体的充分肯定。同时深刻地分析其片面性和理论谬误。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1、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简明、通俗、准确地向学员介绍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概况、理论渊源、体系特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以及各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西方哲学的演变,引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正确评价现代西方哲学,扩大视野,在比较中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2、学习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希望学员能够在紧张的教学之余,阅读教材及有关资料,主动的接近学习内容:坚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西方哲学各流派,避免“读书破万卷,心中无适主”的状况发生。哲学总是带着某种形式的抽象性,关系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性,不能简单地照搬照用,同时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文明,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学员应尽量多的了解刚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

三、学习方法的学习步骤安排 1、学习方法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具体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两条原则必须坚持:一是党性原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批判地审视现代西方哲学。二是科学原则,要把现代西方哲学放在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中来考察。具体的分析,对其错误有力的进行论驳,对其积极成果充分肯定借鉴;具体地对待每一种哲学流派的每一位哲学家。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要防止全面的肯定和全面的否定的两种片面性。

2、学习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总学时54学时,其中自学60学时,面授30学时,教学中坚持自学与将授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倡学术争鸣,观点讨论,兼收并蓄。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给合评定成绩。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2

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现代西方哲学》 篇3

书评认为,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是本书的一个明显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概称之为资产阶级哲学,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简单化的否定和批判。实际上,西方哲学各流派的阶级属性有其共同之处,但又各有区别。因此,这本书的名称是《现代西方哲学》而非《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批判》之类,是有见地的。

这本书的写作方法是“以述为主”,力求占有翔实的材料,如实地、全面地、准确地介绍各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例如,书中对新康德主义、柏格森的哲学的介绍和评论,具有较充分的根据,说服力较强。作者对唯意志主义的分析也是好的。

书评认为作者敢于肯定现代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东西,值得特别指出。如作者肯定了法伯等现象学家在其后期有较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邏辑实证主义者等分析哲学家们的分析方法中有不少可取的因素,实用主义者所提倡的实验—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处,等等。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4

叔本华推崇的主体不是贝克莱的感知主体,也不是康德的知性主体,而是行动的主体,这就是意志。因为我们当下知晓的,就是那些与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行动,那就是意志。 -04-09 10:07:38 各种力量浪潮合演,亦多亦一,此起彼伏,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流转易形,永远在自流,无穷多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静、最硬、最冷的通向最烫、最野、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返回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纯的欢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这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痛苦的迁化。这就是我所说的永恒的自我创造、自我摧毁的迪奥尼索斯世界。〔15〕 2014-04-09 10:07:47 本质没有价值,但却一度被赋予和赠予价值,我们就是这赋予者和赠与者。 2014-04-09 10:51:03 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鼓舞之下,在生命之光照耀下谈论价值的;生命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又通过我们对之进行评价。〔17〕 2014-04-15 14:06:08 “存在”是黑格尔体系的一个逻辑范畴。“存在”对于祁克果来说却是一个只能适用于个人的概念。“存在”意味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由选择以及实现自我三个环节。 2014-04-15 14:38:55 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参与生活就是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存在”的拉丁文是ek-sistere,意思是站到……之外。“之外”是有待实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生活的领域,存在就是选择并实现一种特殊的可能生活。 2014-04-15 14:39:38 按照无个性的理性规则和公认的道德准则行事不是自由选择,就像不自主地被马拉着的人一样,不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选择是人生的冒险,只有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选择,否则那不过是被已知的目的所决定的手段。 2014-04-15 15:26:04 苏格拉底的遭遇使人认识到,人不可能完全实现道德律,获得完善的品德;人在道德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就是这一矛盾的表达。这一矛盾导致了道德意识中的犯罪感和内疚心理,这是宗教信仰的前身,因为在道德犯罪和内疚感中,对谁负有罪责的问题不是面对某一个具体当事人,而是面对一个无时不在注视着你的全知者而被提出的。道德犯罪感促使人再次面临选择:或者沉溺于犯罪感而不能自拔,或者飞跃到宗教阶段,皈依上帝,寻求拯救。 2014-04-15 15:38:11 荒谬是始终伴随着信仰的情绪,是检验信仰强度的尺度;荒谬感越强,则所坚持的信仰越强烈。 2014-04-15 15:43:25 祁克果说,真理都是主观的,因为,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存在的个人,这个问题不可能被思想、理性所解决。科学和哲学的道理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不是真理。这一问题要靠自由选择,最终靠信仰解决。 2014-04-15 16:10:19 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的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情的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 2014-04-15 16:50:02 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但必须附加一句,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地创造自己。〔1〕 2014-04-19 13:04:10 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事物不是存在,存在的只是活动 2014-04-23 06:21:52 直觉通过对内心意识状态的体验把握绵延,通过细密地、专心地关注自我,便可以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由过去侵入未来的持续的涌进”的绵延 2014-04-23 14:25:24 开放社会是动态的社会,它的道德理想是自由创造,它以英雄与圣者的行为为特征,它的思想根源是直觉。直觉不但是艺术和哲学自由创造的基础,也是圣者的神秘体验。 2014-04-23 15:42:21 在文化历史领域,事实都是个别的,始终都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它们的意义不在与普遍规律的联系,而在自身的独特的价值。文化科学是价值判断的体系,文化科学都是历史的,它把历史事实与一定的价值相联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意义。 2014-04-23 15:46:08 卡西尔于是建议从人的工作的功能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人的特殊功能圈不仅包括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而且包括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使人从动物的物理世界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新的实在,即文化世界。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但人却通过符号化的过程,不但延缓了对外界的反应,而且改变了外界刺激的作用,符号给予外界刺激以普遍的指称意义,给予直接的感性对象以多方面的联系和抽象的结构形式。经过符号处理的感受对象不再是物理世界,而是符号化的世界 2014-04-23 16:35:53 人通过符号功能,在理论空间和构造性时间中感受现实,在可能世界的结构里改造现实。这种改造活动创造出人的文化世界。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六个形式。 2014-04-23 20:04:45 如果快乐总量大于痛苦总量,便是善、正义,反之就是邪恶和不正义。为了计算快乐的总量,边沁设计了“快乐计算法”,它包括七项指标:快乐强度、延续时间、发生概率、发生的时间、产生有益后果的概率、产生有害后果的概率和发生范围等。 2014-04-25 13:48:01 任何人只要他满足某些条件,则某一特定事件必将对他出现。 2014-04-25 13:50:13 笛卡儿以来所使用的方法是“自我意识”的反思,不但没有消除这些模糊,反而引进了更多的模糊概念。 2014-04-29 01:44:21 真理的最后的基础是,总有一些人具有证实真理的亲身经历,没有经过亲身证实的人是在靠对他人的信任而接受这些真理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这种信任,就会像没有信用的金融系统一样崩溃 2014-04-29 08:31:41 天文学观察当然不能改变天体,但它却改变了星光到达地球的方式,天文学家捕捉到那些不经过实验就无法发现的变化。所以知识是一种“转化”,它把人以外的事物转化为知识的对象,把人的活动转化为对外界有指导、有目的的反应。知识或经验是人所特有的接受刺激和给予反应的方式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篇5

大二的时候学习过西方哲学史,感觉到西方哲学可谓是“博大精深”,回顾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似乎那些的思想家的思想还历历在目: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以及培根的“四根说”等;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I think,therefore I am”告诫人们“思维的过程就是怀疑的过程,我们思考一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在怀疑这个东西”;贝克莱说“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告诉我们“只要是存在的东西,都是能被感知的”等等,这一切都能让我感到哲学的伟大以及扑朔迷离。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但是认真学习后发现,只要将哲学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实例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哲学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地方还是理解的不够彻底,比如胡塞尔的现象学;目前为止,我对现象学还是模拟两可,只是知道现象学是胡塞尔的思想观点,他悬置了认识当中一些不合法的因素,而将他认为合理的来作为其现象学研究的对象,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合理?为什么不合理?总之,对于现象学,我所认识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在现象学中却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来理解事物,只能按胡塞尔给我们的对每一个事物的认识标准来限制我们的思维,我们只能抽象地跟随他的思路,所以在

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哲学有时候也是抽象的。

学了将近一年的西方哲学,我觉得有时候学习哲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在其中我不仅可以感受到与我们目前的思想相一致的哲学家的感慨,让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当我发现一些哲学家发出的似乎与现实相矛盾的思想时,便会有一种想彻彻底底地剖析这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冲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人生就是痛苦,世界就是地狱”,这些思想表面一看是非常悲观的,我们当今社会一再强调要积极乐观、意气风发地生活着,悲观思想似乎是一种被禁忌了的想法,可他却在200多年前就为人们准备好了这个陷阱,让那些相信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跳了进去;可是在深一个层次来讲,其实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人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在欲望的后面生活,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上,我们却不能否认有很多人都抱着悲观的态度过日子,他们似乎看破红尘,却无奈地被现实的生活推着走;所以我时常在想,要是叔本华生活在现在,他可能成为一个被大家追捧却见不得光的名人。

每一种思想都会被后人相应的继承或批判,尼采继承了叔本华所说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批判了叔本华的消极。叔本华认为既然人生是痛苦与无聊的,那么就不必要做什么事来摆脱这种痛苦与无聊了,除非禁欲或死亡;但是尼采确认为人们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使自己摆脱人生原本就存在的痛苦与无聊,他主张直面和战胜痛苦,在奋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是一种肯定生命的积极的悲

观主义;尼采认为人们应该追逐自己的欲望,以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倡导人们用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对人生的痛苦,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人—超人。我个人觉得他的思想与我们的现实很贴切,现在是社会就是一个产生悲剧与战胜悲剧的过程,现实社会让很多人觉得一切都是悲剧,尤其是那些无权无势的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悲剧产生过后,不是所有人都像叔本华一样以禁欲或死亡的方式来面对,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中国人民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四川泥石流等等一系列的悲剧就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可是我们却没有退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用团结的力量来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强力意志,这一个集体成了尼采思想意识中真正的超人,因为他们在悲剧面前勇敢地挑战,用实践证明了悲剧的不可一击。当然,尼采倡导的超人并不是一个集体,而是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将集体简化为一个微观的事物来证明超人的意志体现。

现代西方哲学史尼采作品读后感 篇6

首先,在分析《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之前,我对尼采其人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重要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受生存竞争学说的某些影响,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发展为权力意志,并提出了超人的理论,从而赋予唯意志论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接着,切入正题,《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尼采道出了他哲学的精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意志”是压倒一切的。正像“德国高于一切”一样,尼采的光辉与黑暗都是系于“权力意志”的。

那么,何为“权力意志”呢?尼采主张的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唯一绝对动因,人生就是权力意志的追求。因此,《权力意志》这本书强调自然界中的生命的丰盈、过剩。它认为世界不是一个万物求生存的消极过程,而是一个万物求生命力扩展的积极过程。尼采在这本书中把审美现象和生命力强度联系起来,认为,“权力意志”造就最强的人,这样方能粉碎社会一切骗人的、病态的、仇视生活的东西。为破旧立新,他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尼采这种“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在《权力意志》这本书中,尼采无情的谴责了自由资产阶级,称他们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庸人,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以及人道主义的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肯定态度,强调进化即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本书中最震撼人心的一点是尼采宣判“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他认为“上帝死了”的意义在于人类不需要主人!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让上帝安静的离去,从此我们自己就是上帝了,只要人类有了这样的信仰,那么不会再有奴性的道德了,人才可以称之为人。接着,在上帝死后,尼采认为同必须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以挽救人类道德的堕落一样,也必须呼唤出一种“超人”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超人”的出现,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英雄道德观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人格。在尼采看来,“超人”是人类能够而且必须创造的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是英雄道德的载体和人类发展的目标。他说:“目标并不是‘人类’而是超人!”

那么,透过尼采的视角,超人是什么样子呢?在《权力意志》中,尼采对于世人的划分大概就是依照这三个等级来划分的。首先,“你应”的状态就是大多数凡人的状态,他们对一切既定的道德尺度不会产生怀疑,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压抑了自己的激情和创造力。尼采对这类人深恶痛绝,但是从他的语言里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鄙视更多的是一种期望,尼采的其它哲学著作中也有这样的呼喊“生活在对我们每个人呼喊:做个血性男儿!不要追随我,而要追随你自己,你自己!” 其次,“我要”状态其实只是“超人”所表现的一部分而已,能够表达“我要”的人不仅有不被束缚充分展现权力意志的愿望,而且他们还有部分能力。最后,“我是”状态则完全是一种理想的“超人”了,这种人可以完全实现自己的权力意志,而且具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所有能力。他认为“超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生物进化的顶点,是人类物种中最优秀的部分。他高踞于整个人类之上,而不能混同于平庸的群体,是人类、社会、民族不平等的见证。他有权奴役群众,而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因此,他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甚至谴责医生拯救病人是一种犯罪。

但是,尼采在书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歪曲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物种都创造出超越自己的东西,人也必然进化到超人。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成为超人是光荣的,掉下深渊摔死是可敬的,退回动物界是可耻的。在超人眼里,普通人就像畜牲一样可笑。超人与现代人类的差别甚至比现代人与猿类的差别还要大。“超人”是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的真正精华。上帝由于过分慈悲而死掉了,超人就是尼采心目中新的上帝。接下来,让我们抛开尼采显得艰涩难懂的哲学思想,权力意志对每个人而言应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一个人行为能力正常,都懂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置一些事情,吃喝拉撒中就涉及到对物的支配问题。在人对物所实施的权力中,如果人的权力过于随心所欲,就会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当然,也许用“人与自然不和谐”这样的话来形容未免空洞了,不如举一个大家也许会有所感触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假如你在街上看到某人活生生将一只可爱的猫踩死,你是否会觉得残忍呢?对,这个例子中让你不舒服的残忍行为就是某些人对动物实施他的权力,按照他的意愿任意处置其他生命。这就是权力所犯下的“恶”。

上面的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与之对应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隐性的权力意志在静静流淌。这种隐性的权力往往打着各色各样的旗号,如亲情、友情、爱情、上下级、社会秩序等等。在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中,一般都有一个最大的权力在主导社会秩序。

在古代,这个权力就是帝王,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间万物都是帝王支配的对象。不仅身体是帝王的,思想也帝王的。于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权力不仅管你的吃管你的喝,连你脑子里想什么都要管。权力在这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种权力意志中,要想获得生存资源,就需要阉割掉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圣意”,去向权力中心献媚,然后在权力中心那里讨来些权力再转身去支配更为弱小的权力,也就是所谓的奴性。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 篇7

关键词:现代性,哲学危机,“他者”思想

本文立足《道德经》来阐述观点,首先考察现代性语境下西方哲学的唯我论危机起源,再提出“他者”解决危机的思路,最后总结《老子》的“他者”思想。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唯我论的危机”,西方哲学家也做出回应,如德里达和列维纳斯等,笔者认为老子与列维纳斯的思想存在部分相同点。尽管使用西方哲学理念来比对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似乎有点不妥,但是回避西方哲学理念将会自欺欺人,而且列维纳斯在笔者看来是一个潜伏在西方哲学阵营却批评传统西方哲学理念最为深刻的犹太哲学家,当然,这和其深受纳粹所害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由于功底所限,很难使西方传统哲学话语与中国哲学话语兼容,请读者谅解。

一、现代性语境下西方哲学的唯我论危机起源考察

在当代哲人纷繁杂陈的描述中,“现代性”似乎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语词。然而当我们回溯其发端时,这种所谓的“现代性的语境”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中世纪末,在极端唯名论的冲击下,本已有的信仰与理性之间、希腊与希伯来之间的争执再度显露并趋于迸发,文艺复兴就是打着“古希腊”的旗号向“希伯来”发起的长达几个世纪实际上仍在继续的战役;而由伽利略等人推动下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似乎向我们暗示,这个世界的运作及我们的幸福并不必然地系于彼岸,理性的光辉足以照亮人类发展的现实坦途。于是,中世纪建立的一整套话语形态,即语境,逐渐丧失了其解释力、控制力。而在这个神学语境失势,新的语境尚未成型的交替进程中,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无疑成了关键。“因为在这里,在“我思”的看似无可怀疑中,“理性”与具体的现实的进而在此后成为主体的“人”达至某种联结,成为新的信仰。于是,在“近代哲学的出发点,即古代哲学最后所达到的那个原则,即现实自我意识的立场”,构建一种全新的理想语境成为了可能。因此,从根本上深入考查“我思故我是”的内在构架,事实上就是从发端处思考“危机”得以生成的缘由,而这乃是我们真正领悟所谓“危机”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我思故我是”陈述了这样一个所谓“自明的真理”———即“我思”的不可动摇性:我们可以怀疑任何事物的存在及价值,但是“我怀疑‘我在怀疑(思考)’”则必然导致逻辑上的悖谬。于是,以此为出发点,笛卡尔把“思”与“我”紧紧绑在一起,理性思维不再是神的某种启示,也不再归属于上帝,或说服务于天堂,至此,人与理性在失去宗教信仰支撑之后终于互相归属于对方:理性属于人类自我,自我运用理性,自我的所有价值之实现系于理性———而这就是现代性语境的奥秘所在———其核心原则就是“人”的原则与“理性”原则的联姻,即“自我”与“意识”的联姻、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联姻。然而,当我们继续深入考查这个“自明的”,被广泛推崇的“真理”时,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其中隐埋的深刻裂缝:一方面,作为主体的“自我”具体如何运用“理性”,或者说“理性”如何先在地作用于主客,并使其统一成为了问题。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执,事实上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即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但不管是理性先行,还是经验先行,必然面对“第三者(他者)”悖论。康德的试图调和主客的鸿篇巨制,就是这种在主客之间不断设置中间环节的典型。而这也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所面临的致命问题———胡塞尔把古典哲学的外在主客分裂关系转换为内在的意识结构关系,试图以“意向性”统合主客。然而,“意向性”先天的蕴含着意向之对象及先验自我,先验自我如何使意向之对象进入意识从而构成其“还原”前的经验“自我”根本无法得到圆满的解答。“意识的意向性允许我们将自我区别于事物,但这并不能清除唯我论:其要素———光,使我们成为外在世界的主人,却无法在那里(指在外在世界里)为我们找到一个对等物。”简而言之,这个“他”到底是如何走进“我”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由笛卡尔所开始的哲学事实上最终走向了“唯我论”哲学。

二、老子中的“他者”思想

面对“唯我论”的危机,西方哲学是如何解决的呢?其中的代表列维纳斯以“他者”的“他异性”来反对传统哲学自我观建构的“同一性”。如前所说,胡塞尔等人所意欲的“理性”与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普遍和必然的问题”之间的对应是自相矛盾的:不管是意志、还是理性,其本身都只是这个世界如是存在的一种可能——用“一种”可能来解释蕴藉着“无限可能”的世界,即用“一”对应“普遍”,不就是“以一当万”的荒谬?“一”的哲学传统意味着暴力和专制。在列维纳斯那里,“他者”则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包容到同一之中的高于自我的东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胡塞尔的“他者”,列维纳斯的“他者”实际上是不同于“我”的“绝对他者”,其特点在于“他者不能被总体化”。在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中第二讲即是《中国哲学的重点何以落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但是我个人认为牟宗三先生所谓的主体性的含义与西方哲学传统意义中的“主体”含义截然不同,因为如前所说“主体性”是需要有在其之外的客体,但是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其实没有一个与心对立的客体,中国哲学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从言语构造的角度来看,西方语言的语法是严格的,特别是在主谓区分上,但是如张东荪先生所说:汉语没有分明的动词,所以谓语不分明。而因为谓语不分明,遂致主语不分明。主语不分明,乃致思想上“主体”与“本体”的概念不发达。《老子》中有两章内的两句话是差不多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二十二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二十四章》。这两段话其中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实际上只是一个是否定句式,一个是肯定句式,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自我表扬,反能分辨是非;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自己;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骄矜自负,反能长久在这个社会生存。”有着明显的“他者意味”,这体现老子对待“他者”的态度:“不自是”。只有“不自是”,人才能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也有“知人之明”。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在这里,老子把“知人”与“自知”联系在一起,在于强调一个人的自我与“他者”是密不可分的。在二十五章又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其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指出人存在的合法性是由人在天、地、自然、宇宙的谐和相处中才能获得。当然反“唯我论”不是说就没有我了,而是说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什么样的方法看世界。再看这段: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一些学者认为“致虚极、守静笃”表明了老子的“唯我论”倾向,在笔者看来:“致虚极、守静笃”确实带有“唯我论”的倾向,但是如果放在整段文本来解释的话,却是反“唯我论”一个步骤。在列维纳斯的思想里,“黑夜”是一个重要概念,即“无物在场”:黑暗中的客体只是一种无形式的攒动,另一方面意味着,我无法保有与客体的间距。于是,我被完全暴露在黑暗中,无处可逃。其实这段列维纳斯的黑夜描述用“致虚极、守静笃”来归纳并无不恰当。再来看列维纳斯认为的如同光明普照万物,光明使万物得以显现,而万物的显现也使光明成为可见。寻问存在别无他途,就是体验陌生的存在,即存在者的可见性与可理解性。离开存在者无从理解存在的存在。这是不是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有点相同呢?之后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就是之后的具体解释了。因此笔者个人认为以“致虚极、守静笃”一句来判定整章乃至整个老子思想是不合理的。事实上体现“他者”光芒更加明显的就是“无为”,整本道德经出现了13次,关于无为,由于前人论述众多,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因此,《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无为”等思想包含了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准则和方法。更是为解决现代性语境下西方哲学的“唯我论”危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想来源,但我们也因时代局限感到遗憾:《老子》中对观点的论述过程记载得较少,使得后人的解读虽然是朗朗上口,却歧义众生。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下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黑格尔,贺麟.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E.Levinas, Time and the Other, trans.Richard A.Cohen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5]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E.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M].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69.

[7]张汝伦.理学与良知-张东荪文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8]老子,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近现代西方功利主义道德哲学浅析 篇8

【关键词】功利主义 道德 当前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1-02

在西方,作为道德哲学,功利主义首先是作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在近代发展起来的,和启蒙运动紧密联系。文艺复兴时期打破了那种认为人毫无价值的思想,功利主义道德认为,人类生活本身能够变得具有价值,与上帝无关。功利主义思想家的初衷是要寻求一种道德哲学,其目的是为社会改革和评价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

一、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

功利主义又称为功用主义,它以行为产生的整体结果决定行为的道德正当性的理论,一个道德上对的行为,就是在所有可能选择的行为中,其结果能产生最大值的善或最小量的恶的行为;一个道德上错的行为,其结果就是不能产生最大值的善或最小值的恶的行为。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是功利主义思想的最早体现,他认为“人的主观感受可以作为善恶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把人的苦乐感作为善恶的评价标准。凡是引起人们快乐的就是善的,凡是引起痛苦的都是恶的”。功利主义道德思想经过后来者的批判和改进,边沁和密尔对功利主义进行了系统化论述,是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来者不断进行完善和发扬,使功利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好的践行。功利主义有以下特点:1.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是追求结果的,它不仅把“幸福”看作是具有其本质意义的,而且试图按照行动对人们的幸福的影响来决定一个行动的道德正确性,功利主义者采取了一个后果主义原则来评价行为的道德正确性。2.功利主义在价值论上采取了一种福利主义的观点,功利主义者通常把“效用”理解为人的福利。3.功利主义的特点是“最大化”,功利主义者强调正确的行动是具有最大的净效益的行动,所以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功利主义的发展进程

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是功利主义思想的最早体现,他认为“人的主观感受可以作为善恶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把人的苦乐感作为善恶的评价标准。凡事引起人们快乐的就是善的,凡事引起痛苦的都是恶的”。边沁则把功利主义建成了系统性的体系。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里对功利主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边沁认为,“大自然已经把人类置于两个最高主人的支配下,即痛苦和快乐。这两个东西本身就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我们即将做什么”。所谓功利,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利益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指个人,主要是指“共同体的利益”。所谓“共同体的利益”是指“组成共同体的若干成员的利益总和”。至此边沁为功利主义规定了一个总体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简称为“最大幸福”原则。为了使功利主义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道德理论,就需要解决“如何定义和测量效用”这个问题,边沁提出了一种方式来测量快乐和痛苦,被称为“享乐主义的演算”,即强度、延续时间、远近、确定性、繁殖力、程度和纯粹性。

边沁的理论显得不是太完善,一方面理论过于简单,除了快乐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快乐和痛苦的测量过于繁琐,只注重量,而未关注质的差别。边沁的理论困难,在于他对人类价值采取了简单化的处理。密尔发现了这一问题,为了更好的完善功利主义,密尔对幸福做了深刻的思考,他不再按照简单的感官快乐来定义幸福,而是按更高层次的满足、快乐来定义,密尔对快乐进行了区分,低层次的和高层次的。密尔认为,感性的快乐能够给人带来更强的快感,但如果过于沉溺于感性的快乐,那么就会导致痛苦;精神层面的快乐更长久,高层次的优于低层次的快乐。阐述了功利主义、社会合作与道德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一个整体的道德环境对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密尔进一步完善了功利主义道德思想,但也存在一些被批评的地方,如区分幸福的质的差别时主要依靠个人的心理体验,即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是由一个人的经验来决定的,根本上来说是由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来决定的。

哲学家布兰特对功利主义进行了发展和细化,提出了“行动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行动功利主义要求我们评估可选则的行动方式,评估每种方式所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最优后果的行动方式。一个人开始思考什么行动是道德上正确的行动,他就得出了他应该如何行动的结论。但行为功利主义无法回答,谎言可能给社会带来幸福感,但谎言终究是谎言。规则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动是正确的,当且仅当那个行动是一个规则要求我们做的事情,而那个规则则属于这样一套规则——对那套规则的接受和服从会比接受和服从任何一套规则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用。任何理论都不能避免自身的悖论,规则功利主义解决不了规则的例外的道德冲突,如一辆火车正常行驶时刹车失灵会撞到三个在铁轨上的小孩,如果变道会撞到一个小孩,按照规则功利主义则与最大利益相悖,一种理论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趋于成熟,以此来更好的指导人们的实践。

三、功利主义对我们的当前启示

(一)重视人的价值,打破了上帝观的束缚,大力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功利主义突破了以往的由上帝的教派来判断的道德束缚,将道德的判断拉近到人的快乐与痛苦来进行判断,发现了人的能动性,肯定了人的价值,这与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是一致的,重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群众的幸福感,提供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二)关注个体切身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功利主义将道德与现实的利益相结合,突破了以前用神的、宇宙的束缚,把道德纳入到人们的身边,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要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个体的合法权益,以此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市场经济建设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健全法制体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快速普及,一些刺痛大众心理的事件被快速传播,如毒奶粉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贪污腐败频频上演,看见倒在路边的老人不敢去扶等现象,让我们不断反思道德的问题,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欲的不合理膨胀,有的太急功近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导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为此要不断地完善社会法制体系,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大惩治危害大众安全的力度,通过法律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正当利益,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也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同时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社会健康发展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谭鑫.浅析西方功利主义影响下的道德危机及其治理[J].经营管理者,2013,(1):P124-125.

[3]唐代兴.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浅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3):P152-154.

[4]徐珍.功利主义道德哲学的嬗变[J].湖南社会科学,2015,(6):P16-20.

[5]甘绍平.功利主义的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3):P38-44.

作者简介:

上一篇:消防安全培训考试的试题下一篇:小学生编锁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