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2024-10-28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精选7篇)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篇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出人力资本要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践形式就是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管理层持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还有许多制度上的障碍,但在民营企业中已有多年探索。通过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净资产收益关系的统计与回归分析来看,管理层持股同经济效率提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管理层持股企业经济效率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享有企业的剩余收益分配权。巴泽尔、舒尔茨、周其仁等学者明确指出人力资本与其载体不可分离,人力资本产权具有“私产”的特性。因此,调动人力资本积极性的有效办法,莫过于尊重其所有权的私有性,针对不同的人力资本给予不同的剩余收益分配权。这样既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产权特征,又使人力资本取得与其他资本平等的收益地位。当然国内一些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对人力资本产权“私有性”争论的双方,都承认不合理的人力资本产权配置会导致德姆塞茨意义上的“产权残缺”。所以,合理的人力资本产权配置对于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是有意义的。实践中,针对管理层的年薪制和期权股激励,针对普通员工的员工持股计划,就是一种探索。其中,管理层持有股份是体现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一种较好的方式。本文主要针对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经济效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文中选取了895个国有上市公司与256个民营上市公司的较全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又以41个国有上市信息技术公司与33个民营上市信息技术公司为重点,设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均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

一、变量选取与定义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指标(被解释变量),以管理层持股比例作为自变量(解释变量);另外,还设定了对公司业绩影响最显著的四个控制变量,即管理层薪酬、公司销售规模、股权集中度和财务杠杆比率。各变量的代表符号和具体定义见表1。

二、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

由于我国不同行业的管理层持股状况差异巨大,所以这里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只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民营控股科技公司的董事和管理者持股比例较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也要高于国有控股科技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任建新,)。本文除选取国有和民营人力资本存量较大的信息技术企业分别进行重点描述统计分析外,还进行回归分析。

(一)国有、民营上市公司总体描述性统计截止20,我国895个国有上市公司和256个民营上市公司效率与管理层持股的总体情况如表2的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24%)远高于国有上市公司(4198%)。而从管理层持股比例来看,民营上市公司(2125%)也远高于国有上市公司(010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营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产权安排及相关的经济效率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另外,无论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管理层持股比例,民营上市公司的标准差都大于国有上市公司,反映出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风险较高,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最高的士兰微可达到74126%,比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最高的中软股份18.59%高出近4倍,说明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上需要进行根本突破。

(二)国有、民营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表3所反映的基本情况与上面的总体描述性统计是一致的。例如民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5163%)要高于国有公司(5115%),但比较接近。另外,民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标准差远大于国有公司,运行风险也与总体民营企业一样较高。但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最大持股比例的股份(70126%),比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最高持有股份(1816%)也高出3.8倍。显然民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对人力资本产权的认可程度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

三、典型行业管理层持股经济效率的回归分析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在我国不同行业的差异巨大,目前尚不具备建立有关人力资本产权与经济效率关系的总体模型。本文只对信息技术业进行回归分析。

(一)假设与模型构建确立人力资本产权提高经济效率,由此作两方面假设一是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二是民营信息技术业的管理层持股对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高于国有信息技术业。模型构建如下:ROEi=αi+βiMSR+δ1iIn(MW)+δ2iln(S)+δ3iCl+δ4iC5+δ5iFL+μi上式中i表示企业类型,i=1代表民营上市公司,i=2代表国有上市公司,αi为截距,βi为相应解释变量的系数,δli、δ2i、δ3i、δ4i、δ5i为相应控制变量的系数,μi为随机项,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其中,对于管理层薪酬MW和公司销售规模S我们取自然对数ln(MW)和ln(S)。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基于74个国有、民营上市信息技术公司信息,运用Eviews3软件对上述模型做回归分析。其回归结果如表4、5所示。

这表明:

1、无论民营还是国有的信息技术企业,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均正相关,第一个假设成立。但是,总体上相关较弱。这其中民营企业的相关性又明显强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MSR的系数为01164,国有企业MSR的系数为01035),也就是说,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经济效率的影响要远大于国有上市公司。说明民营信息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本产权的认可程度要高于国有企业。

2、国有企业的.假设检验几乎不能通过,说明管理层持股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还没有成为对企业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实践还有很大差距,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还不能对企业经济效率产生实质性影响。

3、从表4可以看出,民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R2值达到0188(在横截面数据的条件下),说明民营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这也充分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本产权的初步认可,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已对企业经济效率具有一定作用。在综合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民营企业经济效率的优势,说明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向民营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

四、结论

对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正确认识,是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合理安排的基础。通过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中管理层持股状况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中,对人力资本产权的安排较为灵活,且在管理层持股等方面已有了一些探索,并且在企业经济效率上收到了一定的回报。而国有企业产权安排中对于人力资本产权尚无明确的规定,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企业经济效率提高的巨大作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第二,不同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人力资本产权市场化的配置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费用,但收益的增加是巨大的。因此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地位,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对人力资本产权的认可程度有待加强,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是一种方法。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的实现形式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高回报率作用。这对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民营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已对企业效益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但由于人力资本在测量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其对经济效率提高的准确贡献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经济效率受到经营战略、市场途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部分样本的回归分析,并不能得出管理层持股越多,经济效率越高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源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第4期

[2]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3]李玲.人力资本运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年1月

[4]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月

[5]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三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5月

[6]黄乾.构建人力资本产权的措施[J].人才市场报,3月

[7]吴霞.再析人力资本产权关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2期

[8]任建新.民营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B/OL].网站:中南在线,204月18日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篇2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简称ESOP)由美国Louis.O.Kelso(1956)最先提出,其主要思想体现在《资本家的宣言:怎样用借来的钱使8000万工人变成资本家》著作中。ESOP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职工通过贷款、现金支付等方式来拥有企业的股票,并委托给某一法人机构托管运作,该机构全权代表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监管,并按所持股份份额分享企业利润,从而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产权制度或激励约束机制。

ESOP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部分企业借鉴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成功经验,尝试性地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计划,但是,受到国情、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完全意义的员工持股计划并没有在企业内全面推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经历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有效证券市场、相关政策法规、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为顺利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创造了良好契机。2012年8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推行。员工持股,能否使员工真正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员工和股东能否共享公司发展利益?是否真正有利于形成上市公司发展的有效驱动力?员工持股,值得我们期待吗?本文梳理国内外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文献,阐述员工持股计划理论背景以及现实意义,并简评《上市公司一个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试图回答以上问题,为我国顺利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二、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背景与现实意义

ESOP的创始人为美国经济学家、律师Louis Kelso,他认为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了社会财富,财富的集中对自由和民主来说是危险的,因此他主张通过扩大未来资本财富所有者的范围来解决少数人拥有大量财富的问题,此解决方案就是ESOP。他认为利用该计划,能在不剥夺不侵犯原财产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减少管理和劳动的冲突,抑制工资的膨胀性要求,解放新的资本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ESOP兴于美国,其相关理论研究也集中于美国。

1. 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背景

Louis Kelso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双因素经济论”(Two-factor Theory),该理论认为,财富由劳动和资本两个因素共同创造,而且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的作用日益增强,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使得资本家与劳动工人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资本主义陷入贫困和危机中,它暗示着在古典经济学中相当明确的劳动价值理论不再适应现实。资本工具必须和劳动工具等同视为一种投入要素,由此经济学从单一系统转变为双因素系统。Louis Kelso认为,要实现双因素经济,必须采取同时承认人们成为资本工人和劳动工人权力的经济政策,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就是员工持股计划,这是一条使劳动工人同时成为资本工人的道路。双因素经济论一直被视为员工持股原因的精典思想,其理论意义在于揭示了员工阶层贫困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资本所有权而不能分享资本收益。

双因素经济论为职工持股计划提供了理论根据。因此,70年代的美国,员工持股计划得到了较快发展。除了Louis Kelso的双因素经济论之外,众多学者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探索,其中,Weitznlan(1984)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滞胀的原因着手分析,提出了“分享经济论”(The share economy theory)。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对付滞胀,应实行分享经济制度,使工人的劳动所得由固定的基本工资和利润分享两部分组成。分享制就是把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的指数(如企业的收入或利润)相联系,即工人的收入被确定为与资本家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比例。在W eitzman看来,分享制可以使企业通过调整利润分享数额或比例来降低价格,扩大产量和就业,因此具有兼顾保证充分就业和抑制通胀的双重作用,而要实施分享制,员工持股计划就是一种有效形式。同时,Weitzman还指出,为了保证分享制实行,除了加大舆论宣传,还要对工资收入和分享收入在税收上区别对待,对分享收入予以减税。

双因素经济论与分享经济论分别从劳资之间贫富分化与资本主义滞胀视角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而Ellerman(1992)、Giddens(1998)、与Blair(2000)另辟蹊径从经济民主论、均衡权利与义务和利益相关者论视角,分别提出了“民主公司论”、“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公司专门投资论”。其中民主公司论将工人和公司之间关系看成是成员关系,即一个经济版的“公民身份”,而不是雇佣关系,认为民主的公司制应当是职工合作社与员工持股计划中最有价值思想的混合物,即同时赋予工人不可剥夺的选举权和剩余索取权;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在所有制方面要把少数人的资本所有权扩大到多数人,其中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员工持股计划,人人可获得经济和政治权力,每个人都应拥有资本所有权,并获得充足稳定的资本收益;公司专门投资论认为员工作为在财富创造中作用日趋重要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必须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实现他们的价值,而这一制度安排就是员工持股计划。

综上所述,员工持股计划理论是从福利和激励两个视角阐述企业推行员工持股的真正目的,这些理论的共同假设就是劳动者在法律上、经济上占有企业财产权,并以此分享剩余利润,劳动者会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员工持股计划的现实意义

推行ESOP,一方面使员工具有公司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它可以把公司的兴衰和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激发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参与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员工股东不仅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而且可以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行为等进行日常性、连续性地监督,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股份公司的劳动者与出资者在法律上为雇员与雇主关系,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公有(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构筑在原有的企业主人翁基础上的职工积极性和凝聚力必然受到严重削弱,因此,重构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企业凝聚力,特别是保存原体制中的优点和合理性机制,成为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个人收益与企业绩效挂钩,企业盈利水平越高,员工收入越高,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或亏损,员工收入减少或没有股利收入,企业破产,员工股份投资也遭受损失,以此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责权利结构,这样员工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收益,缓解劳动与资本矛盾,形成良好的劳资关系。员工为了享受资本收益,必然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参与管理和生产的激情会随之高涨。

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民主又是经济民主的基础。在股份公司中实施员工持股,通常被认为是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员工通过持股在公司经营决策、公司治理等中占有一席之地,按照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公司治理,这不仅满足了员工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经济民主也符合我国国体与政体要求,实行民主,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员工持股计划就是在企业中保证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

总而言之,员工持股计划不仅关系到员工自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公司经济利益、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简评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政策建议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和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意见稿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规范内容、实施程序、管理模式、信息披露等予以规定。

1.《暂行办法》的要点

《暂行办法》共分六章三十五条,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规范内容、实施程序、管理模式、信息披露等作出规定。《暂行办法》首先体现了“企业自主、员工自愿”的特点,规定企业依照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如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同时须充分尊重员工意愿,不得强制摊派。笔者认真研读,总结《暂行办法》的要点如下(见表1)。

2.《暂行办法》的缺陷

一是资金来源单一,员工买入二级市场股票的资金来自员工薪酬,而非公司利润,这必然减少员工的薪酬现金收入,必将影响员工持股积极性。

二是36个月锁定期影响员工持股收益预期,加大持股风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熊长牛短”现象比较明显,员工完全没有必要拿属于自已的薪金来赌远期收益,还不如用自己的薪金直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从而规避锁定期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三是增加员工持股成本,《暂行办法》规定员工持股计划必须委托公司外部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由于委托管理公司仅对股票进行管理,而不是现金,必然要收取管理费用,增加员工持股成本。

四是持股员工虽然实现了劳动者与所有者身份的两者结合,但是员工通过公司外资产管理公司按照所持股份比例行使诸如公司经营决策、股利分配等权力,由于持股分散、个人意见不一等原因,同样无法形成统一决策参与公司经营。

五是《暂行办法》缺乏刚性,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加大资本市场异常波动。该办法规定员工“自愿”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由于员工(含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与发展前景比外部投资者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当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员工持股机构每一次的买卖均会向市场传递利好或利空信息,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势必加大资本市场异常波动。

3. 政策建议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出,员工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主体,真正有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最关键的是持股资金来源。由于我国企业员工不是“风险中立型”而是“风险厌恶型”,我国传统保守文化在人们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人们通常不愿承担较大风险。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不佳,员工经济收入单一,对上市公司前景预期不乐观,就进一步促使员工成为“风险厌恶型”人群,很难保证员工持股计划有效实行。笔者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期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如期有效实施。

(l)健全发行与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强制实施公司现金分红机制,现金分红比例不得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让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2)责权利相统一,增强员工持股计划制度刚性。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员工在上市公司中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力不同,其薪金收入必然不同,与普通一线员工相比,管理层更有经济能力购买公司的股票,应加大管理层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强制性要求与比例。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少关注自已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表现,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的薪金收入没有与公司股票市价相挂钩,势必造成管理层只关心薪金收入,而不关注公司股价。为保证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建议按员工薪金收入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有区别地强制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即公司管理层强制参与,普通一线员工采取自愿原则,这种方法一方面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另一方面将彻底改善公司管理层长期不关注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表现,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以及在职消费等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设置累进员工持股比率,避免“羊群效应”。在不突破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与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员工持股比例,可以参照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或每股市价,在此基础上细分一定比例作为执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基准点,如当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5%、5%~10%、10%以上,则上市公司启动员工持股计划,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或当公司股价下跌10%~20%、2 0%~30%、30%以上,则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购入公司股票;当公司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一定比例或公司股价上涨一定比例,则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员工持股股票。这种方法即规避36个月锁定期给员工持股带来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资本市场“羊群效应”,维护资本市场长期稳定。

(4)多渠道筹措员工持股资金,解决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单一问题。《暂行办法》最大的“硬伤”就是员工持股资金仅为员工的薪金。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上市公司普通一线员工薪金收入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西部更为明显,因此,员工持股计划的购股资金仅来自员工薪金收入,则必然使《暂行办法》的可执行度大打折扣。建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多渠道的筹措持股资金,具体渠道包括:一是上市公司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二是员工以个人固定资产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贷款;三是上市公司闲置资金注资;四是员工正常薪金以外的奖励或激励资金;五是公司历年留存的公益金等。

(5)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加强政策支持。要联合财政、税务、证监会等多部门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优惠、扶持等相关政策,为员工持股计划保驾护航。税务部门对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所获得的股利、利得收入减税或免税;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员工持股提供优惠信贷服务,放宽抵押贷款政策,允许员工以不动产、股票等获得购股所需贷款;允许公司担保并由公司借款参与员工持股;制定公司外部资产管理机构管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收费标准,降低员工持股成本。

(6)加强立法,依靠法律完善员工持股制度。我国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已有多年,虽然2005年《公司法》、《证券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为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基础法律保障,但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员工持股立法。员工持股计划往往包括国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及持股员工与上市公司的权利与义务、信息披露等相关法律规定,因此,重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必须从加强立法开始,制定专门的《员工持股法》,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确保员工持股计划顺利推行。

四、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篇3

交叉持股作为公司资本运作的有效工具之一,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并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探讨。

交叉持股现象最早源于1952年日本阳和房地产公司被恶意收购,引发三菱集团内部股权结构事件。1953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反垄断法》,只要公司的持股行为不构成反竞争行为,则允许该公司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同时该法案也将金融机构的持股上限从5%放松至10%。①三菱集团下属子公司为防止被从二级市场恶意收购而开始交叉持股,此后,在日本交叉持股作为公司与银行间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取资本的一种策略,开始大行其道。

一、交叉持股的内涵及形态

(一)交叉持股内涵的界定

交叉持股(Cross shareholding/Cross Ownership/Cross Holdings),亦称交互持股、相互持股或相互参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之间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相互持有对方的股权,从而形成彼此互为投资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这里的交叉持股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交叉持股仅指两个独立的公司直接出资、互为对方的股东,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而B公司同样也持有A公司的股份。因此狭义的交叉持股又被称作“直接交叉持股”或“单纯型交叉持股”。广义的交叉持股除包含上述情况外,还包括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公司间互相出资形成的三角形或环形的交叉持股关系,即A公司虽不持有C公司股份,但是A公司的子公司B持有C公司的股份,且C公司又持有A公司的股份,这时A公司与C公司也构成了交叉持股关系。于是,广义的交叉持股亦可称为“间接交叉持股”或“复合型交叉持股”。本文对于交叉持股的研究属于广义的交叉持股范畴。

(二)交叉持股的形态

实务中,公司间交叉持股由于其所达到的特定经济目的不同,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1.依据交叉持股的公司数目以及结构特征划分

如结合公司数目以及结构特征观察,交叉持股可分为两种基本型态:直接/单纯型交叉持股和间接/复合型交叉持股。

直接/单纯型交叉持股即为狭义的交叉持股,是两个公司间互持股份,是公司间交叉持股最简单、原始的形态,如A公司持有B公司股份,B公司同时也持有A公司股份。

间接/复合型交叉持股为广义的交叉持股,由单纯型交叉持股演变而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公司间互持股份,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链状交叉持股形态。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该类型具体又可分为四种形态:直线型、环型、行列式型(网型)和放射型。其中直线型交叉持股是多个公司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的交叉持股形态,其实质是简单交叉持股在参股公司数量上的扩充;环型交叉持股是多个公司相互持股形成的封闭环型持股系统,如A、B、C、D四家公司依次参股形成直线型交叉持股的同时,A与D公司之间也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形成一条封闭的循环系统;行列式型(网型)交叉持股是多个公司相互持股,且其中任意两两公司之间都有交叉持股关系,进而形成错综复杂的行列矩阵式交叉持股形态;放射型交叉持股是以某一家公司为中心,分别独立地与其他多家公司进行直接的交叉持股,而其他公司彼此间并不互持股份的情形。

2.依据交叉持股公司间是否存在从属控制关系划分

交叉持股可分为横向(水平)型交叉持股与纵向(垂直)型交叉持股两种。横向(水平)交叉持股形态下持股主体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参股公司间地位较为平等;纵向(垂直)型交叉持股主体之间则存在从属控制关系,即母子公司间互相持有对方股份,但子公司所持母公司股份份额不足以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

3.依据公司间有无交叉持股的动机划分

公司间进行交叉持股其出发点不同,最终达到的经济目的也不一样。从公司间交叉持股的动机考察,交叉持股可表现为主动型交叉持股和被动型交叉持股。主动型交叉持股是指公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如形成战略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张资本规模、降低经营成本等,主动参股其他公司;被动型交叉持股则是基于非公司本身意愿而形成的交叉持股形态,如A公司单向持有B公司股份,B公司单向持有C公司股份,而C公司同时又为A公司的母公司,在这种情况下C公司通过A公司间接持有了B公司的股份,最终形成B公司与C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关系。

4.依据交叉持股的持股对象划分

公司间的交叉持股纷繁复杂,按照交叉持股对象的不同,公司间的交叉持股可细分为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非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以及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间交叉持股四类②。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公司间交叉持股的形态纷繁复杂,可能表现为上述分类中的某一种,也可能是上述几种形态的复合形式,从而造成了交叉持股现象的复杂化和隐蔽化。

二、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现状特征

在我国,企业间交叉持股的现象非常普遍,交叉持股的主体也逐渐从最初的国有企业之间向股份有限公司间转变。

(一)我国企业间交叉持股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和协作关系,在政府和理论界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各地兴起了企业间的交叉持股浪潮。1998年11月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交叉持股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交叉持股案例③。广发证券与辽宁成大之间的交叉持股实现了双方经济资源的优势联合,使得公司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1999年8月证监会正式审核和批准了广发证券与辽宁成大之间的交叉持股,从而进一步表明了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的肯定。自此,企业间的交叉持股迅速发展并日渐普遍。

2004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通过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东在给予流通股东一定的对价并经过一段时间的限售期后取得了其所持股份的流通权,我国的这项股改工作于2006年取得了显著成果,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转为了限售A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具备了流通能力。

股权分置改革从理论上释放了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流通性,随着各种金融机构的改制上市,“参股券商股”一时成为证券市场的人气龙头板块。2006年2月15日,我国正式颁布了一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三十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实质性趋同,并在较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热情。

根据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式。对企业有实质控制权以及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计量,对企业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则以权益法计量。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于交叉持股公司所持有的能够在活跃市场上取得可靠报价且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依据持有目的分别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于该类投资,初始计量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该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由此可见,根据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股权将出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二个新的会计科目中。

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各类股权投资在核算上的重新规定,使得不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那些主业收益不高的上市公司,依靠对外股权投资会使收益大增。2007年作为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的第一年,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股票的市价不断创新高,整体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平均涨幅为68%,其中雅戈尔(600177)的交叉持股案例最为典型。在新准则首次执行日(2007年1月1日),雅戈尔将所持有已流通的12 407.5万股中信证券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中信证券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27.38元计算,该部分股权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31.8亿元,雅戈尔净资产由此相应增加31.8亿元。雅戈尔的股价也从9元开始,在6个月时间内最高冲至34元,涨幅近300%。

股改和新准则的实施催生了股市史无前例的涨跌,而上市公司间的交叉持股无疑对于股市具有助涨杀跌的作用,裴桂芬教授简明扼要地描绘了该进程即上市公司持有大量其他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股权——股改或新股上市后获得流通权——新会计准则实施——上市公司净资产、每股收益大幅提高——股价随之大幅上涨——其他持有此上市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又间接获益——股价连环上涨;行情逆转后:股价下跌——计入投资损失——股价进一步下跌④。

(二)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现状特征分析

自1998年辽宁成大与广发证券成为我国首起交叉持股案例以来,截至2010年底,我国沪深两市2 247家A股上市公司中交叉持股公司有540家,占比达到24%。通过对2006-2010年五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据⑤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呈现如下规律特征:

1.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结构特征

(1)交叉持股地域分布结构。从地域分布结构上分析,我国沪深两市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⑥。以2010年为例,华东地区交叉持股上市公司约占全A股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总数的43.15%。由此可见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交叉持股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分地区统计情况

具有交叉持股行为的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沿海地区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大中型企业,而交叉持有对方股权是他们之间实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横向联合,或是以增强企业间竞争力为目的的纵向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2)交叉持股行业分布结构。从行业分布⑦结构上分析,我国沪深两市各行业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持股现象,并且同行业的横向交叉持股与产业链纵向交叉持股均有涉及。但从总体上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无论从持股数量还是持股比例上表现最为活跃,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约占全A股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总数的46.48%。如表2和图2所示。

表2 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分行业统计情况

大量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交叉持股,表明我国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由于行业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些企业更热衷于通过交叉持股在资金上实现互为调剂,并在战略上组成关系联盟,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机构类持股结构。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投资者,另一类是个人。而机构投资者往往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些优势为机构持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我国沪深两市交叉持股类公司而言,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间的交叉持股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在机构类持股中基金持股具有明显优势。截至2010年底,基金持股为484家,占全A股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总数的89.63%。如表3和图3所示。

表3 2006-2010年机构类持股分布统计情况

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中,基金持股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券商。这主要与机构投资者的规模有关。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规模上和资金量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力量。据《中国证券报》统计,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证券市场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23 599.66亿元,份额规模合计24 279.24亿元。

(4)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比例结构。在2010年底沪深两市全A股540家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中,剔除存在限售股权部分以及交叉持股比例明细资料不完整的41家后,剩余499家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中交叉持股比例小于1%的有366家,持股比例在1%~5%(含1%)的有76家,持股比例在5%~20%(含5%)的有57家,如图4所示。

从理论上说,交叉持股对企业的影响,取决于持股比例以及持股企业的股本规模。持股比例越高,被持股企业股本越小,则对被持股企业的影响也越大。由图4可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比例普遍偏低,且大部分企业交叉持有对方股权的比例小于1%,表明这种低比例的交叉持股很难对被持股方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2.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财务特征

通过对2006—2010年五年内一直存在交叉持股行为的278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资料分析,发现我国交叉持股上市公司具有如下共性的财务特征:

(1)交叉持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征分析。上市公司为防范和控制市场风险,应当维持一定的资产和股本规模,这一点对于交叉持股上市公司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2010年12月31日存在交叉持股行为的540家A股上市公司中,无论是公司总资产还是总股本规模均在亿元以上。其中公司总资产最高为1 345 862 200万元(601398,工商银行),最低为22 085万元(600613,永生投资),总资产平均值为2 696 336万元,公司总股本规模最大为34901855万元(601398,工商银行);最小为11 400万元(002116,中国海诚);总股本平均值为145 700万元。

(2)交叉持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特征分析。企业的营业利润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水平,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从2006—2010年五年年报披露的沪深交叉持股A股上市公司(不含ST)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占营业利润的比重看,平均占比前五名上市公司分别为600380健康元、600163福建南纸、000055方大集团、601318中国平安、600510黑牡丹,平均占比均在100%以上。

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净资产的比重来看,平均占比前五名上市公司有601628中国人寿、601318中国平安、000001深发展、600064南京高科、600826兰生股份,而由于该类公司所持股票市价变化将通过影响资本公积进而影响公司净资产,因此,若未来公司将该部分资产出售套现,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见图5)。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wind资讯金融终端,其中年平均收盘价1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与营业利润的平均占比前五名上市公司各年末平均收盘价;平均收盘价2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净资产的平均占比前五名上市公司各年末平均收盘价。

由图5我们发现,股票市价的变动差异影响净利润或净资产的上市公司,浮动盈亏在净利润或净资产中比重越大,公司业绩受股价波动的影响也越大。

四、总结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交叉持股上市公司数量多、持股比例普遍偏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持股活跃且呈现较明显的地域和行业聚集性。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交叉持股在抵御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恶意收购,发挥同行业同地区各企业间在技术、人事、销售、创新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在稳定股价、分散经营风险、节约交易成本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亦应当看到这其中隐藏的危机。

首先,在同地区、同行业间大量交叉持股的情况下,持股双方会维系相对稳定的持股关系,限制股票的公开性和流动性,影响资本市场上资本的供给量、需求量,并且在共同利益和目标的驱动下,诱发内幕交易,操纵资本市场价格。

其次,同地区、同行业间大量交叉持股的存在,易在持股公司间形成战略联盟,实施联合行动操纵市场产品的供给与价格,从而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再次,机构投资者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大量参股,可有效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扮演“聪明的货币投资者”的角色,有效抵消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稳定资产的价值(Zwerg,1973)。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证券投资基金在买卖股票时所存在的短期行为,证券投资基金为在短期内提高基金净值,往往会选择股价波动较大的股票,从而对股票价格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最新统计显示,受证券市场股指下行的影响,截至2011年9月12日,基金资产净值大幅缩水几近两成,百亿元规模以上基金只剩下40只,较2010年底的62只已“损兵折将”超过 1/3⑧。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有利有弊,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为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解决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问题,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将继续存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借鉴日德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成功做法,采取必要的法律形式对其进行限制与规范,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长久繁荣与稳定。

注释:

①Mark Scher.2001.Bank-firm Cross-shareholding in Japan:What is it,why does it matter,is it winding down?DES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5(February):2-19。

②由于非上市公司数据较难取得,本文的探讨范围仅包括上市公司间以及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间两类交叉持股的相关情况。

③储一昀,王伟志:《我国第一起交互持股案例引发的思考》,《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第173-186页。

④裴桂芬:《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思考——从日本交叉持股谈起》,《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⑤本文所有研究数据均来源于wind金融数据库,根据重要性原则,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为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含ST)。

⑥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资料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

⑦本文以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标准。

⑧数据来源:《北京商报》2011年9月15日。

[1]陈东旭.论交叉持股[J].法制与社会,2011,(2)(中):99-100.

[2]郭雳.交叉持股现象的分析框架与规范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67-74.

[3]孔洁珉.“交叉持股”下的非理性繁荣[J].首席财务官,2007,(8):16-17.

[4]王丽彬.对我国股份制公司交叉持股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8,(7):80-82.

[5]白默,刘志远.公司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创业板受益公司股价飙升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6)(中):150-151.

[6]余俊仙,郑 超.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185-186.

[7]CarlosPombo、Luis.H.Gutierrez、Roberto Fortich,Crossshares,Board Interlocks and Firm Value in Latin America:Evidence from Colombia,Working paper,2009,(9).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篇4

一、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体系

所谓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与比例关系。它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主要是短期债权资本。狭义的企业资本结构单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长期资本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企业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着重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同时试图找到最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基本特征

1、国有股及法人股在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所占比重过大,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种股权的过度集中与维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作的代理成本的关系,以及如何寻找一个股权集中程度与代理成本的适度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热切关注的问题。

2、从资本结构的优序融资理论看,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差异。

中信证券债券及结构融资部副总裁刘葳介绍,各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水平差异明显,从美国经验来看,债市的发展规模明显大于股市。截至2007年底,美国债券市场的总市值占比13%~14%,而同期美国股票总市场占证券市场总值的比重目前大约是12%~13%,略低于债券市场市值。在美、日、英等国家,债券余额总量超过GDP总量的150%,而我国债券余额总量仅占GDP的53%,且大部分为国债等,公司债券占GDP比例仅3%。

相对于滞后的企业债发展,我国2007年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再融资共筹资7791亿元,而传统企业债券(除短期融资券)融资额为1777。45亿元,可转债累计发行量为295。28亿元,二者总共占股票筹资的26。6%。而美国公司2007年具有投资级的企业债有望再度超过8000亿美元(2006年为创纪录的8800亿美元),同期发行股票筹资只有530亿美元左右。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是股权偏好型的,这与优序融资理论是相反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融资最优;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国内的学者主要从股权融资成本低廉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据有关学者对1996年~2006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募集资金占筹资额的比重居高不下。一方面上市公司大多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仍是股权融资,甚至有些公司拥有大量的剩余资金,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融资。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三、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措施及建议

1、国家应该改善宏观资本市场环境。具体包括:

(1)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国有股和法人股将可逐步进入市场流通,在股权分置时代的同股同价、同股同权、同股同酬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2)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的融资比例。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畸形发展的情况下,应着重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和加强企业债券的流通性,为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国有股流通的最大意义是将市场收购、兼并功能发挥出来,也就是将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出来,这样市场有了淘汰机制,形成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外部约束力,经营管理者就不敢一味以圈钱为目的送股、配股与增发新股,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绩效,让广大股东满意。

2、上市公司自身微观环境的完善。完善微观环境,企业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对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使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以产生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2)注重公司的行业特性。根据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技术密集型的公司,就要求固定资产的比重大,其自有资产的比重也就大,所以负债规模就不易过高;反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就要求流动负债比重相对大,其负债的比例就会相对大一点。

(3)充分利用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上市公司应主动根据公司息税前收益率的高低、公司经营收入的变动趋势、公司信用等级及债务人态度等情况调整公司的负债融资,充分利用“税盾效应”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在选择负债融资的方式上,除了银行的借贷融资外,还可以发行企业债、可转债等方式进行。

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还不是很理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资本结构一定会趋于完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是为了降低公司的加权资本成本,增加股东的财富。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邓学衷:制度环境、制度创新与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目标[J]。华东经济管理,2006,(4),16~17

公司员工持股操作范本 篇5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及特征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是指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员工持股会(有法律障碍)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的主要特征:

(1)、持股人或认购者必须是本企业工作的员工;

(2)、员工所认购的本企业的股份不能转让、不能交易、不能继承;

(3)、员工持股股份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形成:

一是员工现金认购方式认购企业股份;

二是员工透过员工持股专项贷款资金贷款认购本企业股份;

三是企业将历年累计的公益金转为员工股份划转给员工;

四是奖励红股形成员工持股。

(4)、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以二次利润分配参与公司利润分享计划。即以工会或职代会社团法人名义享受公司利润分配,再由专职机构(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再按员工个人持股数额进行二次利润分配。

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的主要内容

股权设置及持股比例

(1)、经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内部员工股份原则上可通过两种方式设置:一是增资扩股方式设置,二是通过产权转让方式设置。

(2)、员工持股规模:企业可根据本企业规模、经营情况和员工购买能力,自行确定内部员工股总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自行确定比例是可参照以下比例原则:

* 公司总股本在5000万元至2亿元左右,员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35%左右。

* 公司总股本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左右,员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35%-50%左右。

* 公司总股本在1000万元以下,员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50%以上。

(3)、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商贸企业,经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员工持股比例可适当放宽。

2、员工持股的股份分配

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持股资格由各公司自行民主决定。

非公司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参加内部员工持股。

员工 认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二)坚持自愿出资的原则;

(三)坚持公正、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司应依据员工个人岗位、职称、学历、工龄和贡献等因素,通过评分的办法确定员工认购的股份数额,具体评分办法由各公司自行确定。公司 应制订员工股份认购方案,经持股员工集体讨论,并经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后执行。3.员工认购股份程序:

(一)员工向工会提出购股申请;

(二)工会审查员工持股资格;

(三)根据员工股份认购方案确定个人持股额;

(四)公告员工持股额度;

(五)办理购股手续;

(六)员工向工会缴付购股资金,工会向员工出具“员工股权证明书”

(七)公司应妥善保管员工的持股名册并上报审批部门备案。

董事长、总经理持股原则。董事长、经理持股额与一般员工持股额应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为员工平均持股额的5倍?0倍。

高级 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技术人员持股原则。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度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业务和技术骨干的持股额度。

4、员工认购股份的资金来源

员工购股的资金来源由个人出资,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个人以现金出资购股;

由公司非员工股东担保,向银行或资产经营公司贷(借)款购股; 可将公司公益金划为专项资金借给员工购股,借款利率由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参照银行贷款利率自行决定。

5.高新技术企业可将科技成果作价折股分配给有贡献的经营者和技术骨干,但应具备以下条件:

经有资格或法定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规定,将过去三至五年实施转化成功的科技成果所形成利润的20%折股进行分配;

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持股会章程 篇6

第一条 依照我国《公司法》和政府有关规定,为使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融为一体,提高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所称的职工持股会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从事内部职工股的管理,代表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权利并以企业工会社团法人名义承担有限民事责任的组织。

第三条 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以其出资额为限对职工持股会承担责任;职工持股会以其全部出资额为限对本企业承担责任。

第四条 本企业的职工持股会(以下简称持股会)是本企业职工投资持股的法人股东。持股会所集资金,以持股会名义投入参股时,应以其投入的股本金股份,享有投资的股本金增值和股本金分红的权利,并承担经营风险。

第五条 职工持股会筹集的资金,仅限于购买本企业的内部职工股,不得用于购买社会发行的股票、债券,也不得用于向本企业以外的企事业单位投资。

第六条 企业内部职工股比照上市公司设定为优先股。

第七条 持股会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自愿入股,按章转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独立建帐,民主管理。

第八条 持股会有关招股、资金运作、分配等重大信息,以公告形式公布,接受全体会员监督。

第二章 会员及股金

第九条 本企业在职在册的职工,承认本章程,提出申请,自愿投资的,即可为持股会会员。

第十条 持股会根据本企业经济发展需要招股,总股本金为人民币_________元,每股面额为_________元,总股份为_________股,分期招股。职工认股最低为_________股,最高持股限额为_________股。

第十一条 持股会的资金来源构成(1)本企业职工出资;

(2)按政策提取企业分配余额。

第三章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持股会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选举和被选举持股会会员代表;了解持股会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情况,向持股会提出意见、建议;按照出资股份取得红利股息和送配股的权利;依照本章程转让和接受转让股权。

第十三条 持股会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本章程,执行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决议;依照入会方式和申请的股份,按期足额交纳认购的股本金;依照所持有的股份承担投资风险,不得随意中途退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 股权证及股权管理

第十四条 股权凭证(股权证)由本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发,且有持股会统一集中保管。

第十五条 企业发行内部职工股不纳入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范围;不得上市转让和交易。职工出资持有股权3年后,可以在七企业内部职工之间进行转让。职工接受转让股份连同原持有股份数合计,不得超过本章程规定的持股最高限额。转让应经持股会办事机构办理有关手续,并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具体见《职工持股会实施细则》)。擅自私下转让的行为作为无效处理。

第十六条 入股股金原则上不得抽回。

第十七条 会员离退休或调离本企业时,同时办理退会手续并由持股会理事会核准后退还股金。

第十八条 会员死亡,其股本金连同股息,由理事会核准后退还给死亡会员的法定继承人或法定监护人。

第十九条 因触犯刑律而服刑的持股会会员,理事会有权取消其会籍,退还股金。

第二十条 持股会会员因劳动合同期满或被解除劳动合同、辞退、除名、开除等而离开本企业时,视作调离,可按本章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会员如遇特殊原因要求退会、退股的可提出申请经所属部门同意,报持股会理事会核准后予以办理。

第五章 投资收益及分配

第二十二条 持股会会员根据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享有股金分红和送配权利;享有持股股本金增值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持股会理事会按每投资收益的情况拟定分配方案,提交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持股当年投资收益,按以下顺序分配:提取投资收益的2%~5%,作为持股会的管理费;支付会员的红利。

第二十五条 如遇投资企业亏损、歇业或者破产清算时,持股会会员以其投入资金按比例承担经营风险。

第六章 持股会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十六条 持股会由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组成。持股会负责人由企业工会负责人担任。

第二十七条 职工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是持股会最高权力机构。持股会每年召开二次代表会议,由持股会负责人主持会议。持股会代表会议讨论、修改、通过持股会章程;选举产生持股会理事会;审议持股会理事会提出的投资规划、增股、股权转让、资金运作及盈分、亏摊等方案和有关报告。

第二十八条 持股会代表会议应有2/3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所作决议应由参加会议的1/2以上代表同意方可通过并有效。

第二十九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原则上根据会员数的701比例产生,同时考虑出资者的出资数额。会员代表由工会根据持股会员意见推选产生。

第三十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的权利

选举和被选举持股会理事;出席代表大会,提出建议,行使表决权;查阅持股会代表会议有关文件和持股会财务报表,监督持股会的股金投向和分配;对不称职的持股会理事提出罢免。

第三十一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的义务

宣传、执行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的决议,承担持股会委托的工作;听取、汇总持股会会员的意见与建议,准确地向持股会理事会反映;协助持股会理事会工作。

第三十二条 持股会成立理事会

理事会是持股会的日常管理机构。理事会由9~11人组成。本企业法定代表和党委书记均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一般由工会负责人担任),设副理事长2~3名。并根据需要聘请顾问。

第三十三条 持股会理事会一律为兼职,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

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主持。会议次数和内容按实际情况,由理事长自行确定。

理事长在召集理事会会议时,一般提前一星期通知全体理事,并告知会议议题内容,理事应做好准备。

第三十四条 理事会执行持股会代表会议的决议;提出资金投向及运作情况;负责处理各项议案;提出调整增补理事会成员及其人选名单的建议;筹备召开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

第三十五条 理事会根据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定向招股投资,起草并公告《招股说明书》。

第三十六条 在投资企业分配方案公布后,理事会负责制定持股会分配预案,并经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予以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 持股会理事长根据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决议,参与本企业董事会的讨论决策,并代表持股会全体会员参加本企业股东大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持股会在本企业投资参股中,应同其他投资参股者一样,享有本企业董事会的董事名额;由持股会理事会按名额推荐人选担任董理,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三十八条 持股会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分别设主任、秘书、会计、出纳若干名,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持股会档案、会务、转让、财务结算等日常工作。

第三十九条 持股会理事长、理事会及办公室均应对持股会全体会员负责,并接受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的监督。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章程自有关部门批准之日起成立。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经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生效。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策略探讨的论文 篇7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二者关系的研究逐渐开始,李增泉(2000)研究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但由于我国的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比例普遍偏低,管理层持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应,朱德胜、岳丽君(2004)、张宗益、宋增基(2003)、陈朝龙(2002)等学者在实证研究后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地线性相关关系,徐大伟(2005)以2004年深沪两市的25家完成管理层收购的公司为样本,则认为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收购之间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7.5%时,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7.5%~33.35%时,由于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侵占,二者负相关,当管理层持股大于33.35%时,二者又呈正相关关系。

二、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

表1 变量汇总表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设计与回归检验

1.模型设计。本文对2011~2013年2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并建立如下模型EPS=a0+a1PMS+a2SIZE+a3GROW+a4DEBT+ε,方程中ai(i=0,1,2,3,4)为待估回归系数,ε 是随机干扰项。

2.回归结果分析。运用Eviews6.0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的回归结果

由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公司绩效指标每股收益(EPS)与管理层持股比例(PMS)的回归系数为0.48,并且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增加具有正的激励作用。另外,公司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12,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有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成长能力指标净利润增长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0004,公司的成长能力强,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以增强公司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公司营业利润和公司绩效的上升。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为-0.0097,且在1%的水平上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负债越高其经营绩效就越差。虽然适当运用财务杠杆,可以起到降低融资成本和税盾的作用,但是过高的负债水平会增加公司的破产成本,降低公司的资信等级,并最终影响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提高。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1~2013年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正的激励效应。本文结合以上分析及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实际情况,得出如下的研究启示:1、坚持管理层持股的政策方向。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所以,我们应该坚持管理层持股的政策方向,鼓励农业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持股激励制度。2、加大农业上市公司对管理层持股的激励力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净利润增长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目前看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整体规模偏小、财务杠杆偏高、成长能力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下降。

[1]郭巧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9(12),21-22.

[2]洪敏.基于战略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析[J].技术经济.2007(10),12-15.

上一篇:中职 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大纲下一篇:政法队伍突出问题整治活动个人查摆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