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治理

2024-09-18

上市公司的治理(精选12篇)

上市公司的治理 篇1

当前, 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市场约束、内部结构制衡和公司管理制度等方面, 存在着较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权责失衡, 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表现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的流动和分割中缺乏约束和制约, 如大股东滥用控股权、经营者随意决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追溯源头皆是由不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造成的企业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灵导致的后果。这就使得财务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机制不规范。

在证券市场上, 上市公司相比外部投资者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虽然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前会通过各种途径 (如招股说明书等) 披露有关公司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对公司预期价值的态度。作为证券的出售方和市场的信息源, 上市公司显然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信用能力、实际赢利水平和未来现金流的分布情况。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 是上市公司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重大诱因。由于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上市公司为了使证券顺利发行或保持较高的价格, 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对企业进行虚拟包装、恶意制造虚假信息、遗漏重要事实, 蒙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信用能力和未来发展产生误解, 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2.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治理结构乃至财务治理是否有效, 因为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 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股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大股东手中, 具有高度集中性, 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一个股东。二是股权缺乏流动性。由于上市公司80%是原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大量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参与流通, 1200多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5600亿元, 其中非流通股占60%以上。正是股权高度集中和缺乏流动性的特性, 导致了上市公司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机制缺失、内部人控制, 致使大股东采用担保、互保、连环担保等形式或是进行大量非公平的关联交易, 大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从而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乃至公司本身的利益。

3.激励机制不到位。

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使经营管理者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以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导致的激励不兼容问题, 这是克服经营者“道德风险”的核心所在。我国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三大缺陷:一是薪酬水平总体偏低, 缺乏激励力度。由于一些公司经营者为企业和国家创造的财富与个人收入严重不对称, 导致他们追求过高的在职消费和灰色收入。二是薪酬结构单一化。如经营管理人员薪酬主要是工资和奖金。三是激励目标短期化。目前基本激励方式就是奖金刺激, 激励方式倾向于“即时性”、“一次性”, 缺乏紧密联系员工与经营者长期利益的激励手段, 如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等, 致使长期激励不足。由于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缺陷, 导致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短期逐利的机会主义行为较普遍, 上市公司的很多违规失信行为都与此有关。

4.外部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和监管过度。由于上市公司发展历史较短,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监管措施不到位, 常常表现为某些方面监管不力, 而在另一些方面又监管过度。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过程看, 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有些“手软”, 如对有些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对其处罚不过是给予轻微的罚款或仅仅谴责了结, 由此造成上市公司违规成本过低, 客观上起了纵容的效果。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过程中, 一方面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存在监管过度的问题。监管不力会导致上市公司违规失信行为盛行, 同样, 监管过度也会导致上市公司投机行为不断出现。监管过度主要表现为:监管当局过度介入, 导致市场机制扭曲。监管当局对上市公司证券的发行和上市额度的管理介入太深, 常常人为地控制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规模和速度, 致使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从而人为地抬高了股票的发行价格, 使一级市场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状态, 导致市场机构扭曲, 出现各种非市场竞争行为, 如寻租行为。二是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未能发挥其有效监督和相机治理机制。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其利益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但目前银行大都未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 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原因在于银行原有体制多为国有, 受国家和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 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 难以胜任上市公司有效监督者的角色, 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仅起到提供融资的作用。银行只在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才进行接管, 而这时往往上市公司与银行都已损失惨重。

构建适合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模式

1.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 确保实现财务目标, 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财务制衡制度安排。公司经营控制权的核心是财权, 在公司各项制衡制度的安排中, 设计财权分配和制衡制度是第一位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高公司绩效, 保护投资者利益。财务治理的目标则是为了保障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在治理主体上具有同一性。由于公司的创立者是产权所有者, 因此产权所有者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包括经营控制权、人事控制权和分配决策权等, 同时也对公司经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2.公司财务治理的主体是产权所有者。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是包容关系。财务治理的核心是公司财权的配置,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且股权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企业中, 公司财权的高度统一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选择就是要通过公司的财权在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合理配置及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权利制衡机制来保护投资者利益, 并降低代理成本。财务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项财权制度的设立来实现的, 如公司财务计划的编报审批权, 重大经营决策项目的立项决策权, 财务控制制度的设计、检查和执行权等。此外, 财务治理还应引入市场机制, 如公司的人事聘用制度、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的配置, 应做到公开、公平、有效。财务治理的重要性是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问题。经理层通过手中的权力, 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方式, 如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公司重大事项的披露时机和详尽程度等。而所有者则只能被动地接受既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一定手段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完善财务治理, 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 即通过公司内部财权的合理配置, 并借助公司外部的市场力量, 对公司内部各财权持有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市场制约, 在公司内外铸成一道制度性的铁壁铜墙, 用严刑峻法和高昂的违规成本迫使经理层必须执行制度、报告真实的财务信息。与此同时, 投资者也应积极地行动起来, 除要求尽快颁布有关保护所有者财富的法律条款外, 还应主动地提升和改善公司的治理水平。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应理顺的几个关系

1.理顺财务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 用以支配若干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并从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子系统, 从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整体, 实际上也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在财务方面的具体化。反过来, 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又对公司治理结构起较大的反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完善财务治理结构, 而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又会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证券市场上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大多表现为财务治理问题, 如财务报表的造假、募股资金的挪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和财力操纵等。

2.理顺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治理结构是指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的划分及相互制衡, 财力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财务治理结构模式下, 财务人员采取的具体财务行动。财务治理结构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一种运行的基础和责任体系框架, 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涉及具体的财务运营过程。两者并不处于同一层次, 既不能相互替代, 也不能相互割裂。从财务目标看, 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财务管理是怎样创造更多的财富, 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和动力, 而财务治理结构是确保创造财富能够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和保障。

3.理顺股东会、董事会、财务经理、监事会在财务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关系。

财务治理结构要解决的就是上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划分, 它们之间应是各司其责、相互制衡的关系。其具体内容为: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代表所有股东对公司的财务行使最高决定权并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 它与股东会形成一种信托关系, 享有公司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 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独立地开展财务活动, 同时董事会也会对财务经理人员的业绩进行监督和评价, 他们与董事会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职能, 监督董事会和财务经理人员的活动, 它也由股东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1.理顺产权关系, 明确财务主体。

明晰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促进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产权不仅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存在着所有者代表缺位的现象, 而且母子公司的资产、人员、财务关系模糊关联交易混乱。产权不清、财务主体不明, 造成了国有企业的困难现状。因此要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明确投资者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区别, 完善企业的产权结构, 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界定清晰的具有独立性和经济性的财务主体, 使其独立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 这是建立和完善公司财务结构的基础条件。

2.建立完善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

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是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股东会、董事会、财务经理人员、监事会之间应各司其职并相互制衡。股东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享有对重大财务事项的决定权;董事会作为股东会的代表机构, 行使股东会决定权以外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经理人员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日常财务事项的决定权和财务行使权, 其行为要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评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权。各个部门相对独立, 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但又相互制约, 确保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和高效率。这是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

3.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财务人员的危机感和积极性。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财务人员的自身利益往往与公司的长远利益不一致, 这就要完善财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如实行股票期权制、高额薪酬制、建立严格的业绩考核标准、收入与业绩挂钩等。既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促使其经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利益一致, 又要加强他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不允许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的利益。

4.实行财务相机治理。

财务相机治理的含义, 通常被解释为一种在银行举债下的控制权配置, 即经营者主导财务控制得以保持的条件是企业财务生存能力。当经营者偿债困难时, 银行就会干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银行在企业财务出现困难时主导财务控制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银企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5.加强内部财力审计和监督, 防止财务人员“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财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企业、股东的长远利益存在冲突, 加上企业内部信息的不对称性, 财务人员有时会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采取一些“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 损害了企业和股东的利益, 如乱作决策、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诱导投资者、与他人合谋获取隐性收入等。对此企业应通过监事会或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加强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股东会负责, 采取严格的审计措施, 约束财务人员的非理性行为, 切实加强公司的财务监督, 完善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的治理 篇2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上市公司由众多的股东及分散的股权所决定,很难直接由股东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三会一总”的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为由代表了公司的所有权由股东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企业决策权的董事并组成董事会和实行企业监督检查权的监事组成监事会,两种委员会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再由董事会共同决定任命企业以总经理为首的高层经理人执行企业的经营权,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形成“四权”分离互相制约的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

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中董事由股东大会按照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选举产生,一定程度上董事会代表了大多数股东的意志,代替全体股东管理公司。同时,我国董事会中还存在独立董事,即指不属于公司股东并且不在公司任职,且其自身工作与本公司没有业务往来的外部人员,参加到本公司的董事会为公司出谋划策。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引入外部人员参加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独立董事处于独立的第三方,也可以起到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作用。

董事会的组织结构中又包括了协助董事管理公司及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董事会秘书处,以及下设的负责各个具体项目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二)监事会

监事会作为企业常设的监督审查机构,其中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者公司职工选举产生。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并对董事会的决策以及经理层的运营进行审查。其中监事会内设审计部专门对企业进行时刻的监督审查。

(三)经理层

经理层作为由董事会任命对公司具体运营进行实际操控的群体,对企业的决策运行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经理层主要负责人为总裁(即CEO)可设多名副总裁即一名财务总监(即CFO)负责并领导各个部门,对企业运营进行时刻的调整。

(四)我国治理结构的分析

我国治理结构,是以内部治理为主的治理结构,强调上市公司内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股东通过相互之间的博弈选出董事组成董事会代替自己管理公司,同时选出监事组成监事会充当监督者帮助股东监督整个公司运营。而经理层也通过董事会表达自己运营思路,同时广大职工也可以通过推举的职工代表成为监事参与董事会会议维护自身利益。因此董事会也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矛盾的集合点。

因此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各种委员会,其中每一种委员会由专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加,避免了盲目投票、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例如:战略委员会董事须包括董事长、一名相关专业的独立董事、总裁同时还需要监事会监事参加会议进行监督,将决策、执行、监督者汇聚一堂共同制定合理的方案。以此来提升董事会处理问题的效率,并且也加强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可实施性。

同时,设立了董事会秘书处,协助董事避免发生各种遗漏,并且负责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管。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其一,国有企业中一股独大现象明显,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的。在国有企业中国有股分所占股份处于绝对地位,在名义上,国有股分的所有权是清晰的,可在现实中,很少存在一个具体对此负责的单位或个人。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官员不需要为自己做出的决策承担风险或从内部人即高级管理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大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官员往往不作为将权利下放给经理人造成主体缺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人,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公司管理权、决策权全部掌握在经理人手中,经理人可以利用手中权力左右董事会,使得股东很难对其经营、决策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尤其是当所有者即国家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时,可能会造成全体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甚至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或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

其二,民营企上市公司一股独大,按照现行治理结构,第一股东可以以绝对的优势控制董事会以及监事会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制衡效果大大降低,实际上将所有权、决策权、监督权、甚至是治理权合而为一,由此产生大量问题,如组织结构不合理权力过于集中;利益分配不均衡,只考虑大股东权益;独立董事成为“人形图章”流于形式;激励制度不完善;并造成了决策风险增加,人才流失等等问题。

(二)监事会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公司法》等法规主要是以保护所有者权益为主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相对于监事会的地位其更重视董事会的作用将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聚焦于董事会,一相当简单的规定对监事会的运作流程进行规范,使它在进行监督时很难以找到相应行之有效的操作依据。然而监事会不具备企业运营控制权和企业战略和运营方案决策权,即不具备权任免董事或经理人的权利,又无法参与和否决董事的决策以及经理人的具体执行。就是说,监事会只能对决策和运营效果的结果进行事后审计,并不参与行进过程之中的监督。这就使得监事会由于没有参与到整个决策过程中造成信息不足,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经理人制度及契约精神

首先,在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多为行政任命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上还并不够繁荣。因此我国还较少存在职业经理人,由此不管是从经理人制度上还是从经理人任命程序上,都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理人进行绩效评价与进行奖惩的措施。即使一些企业存在一些激励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套试用全国范围的完善制度。使得经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动力,没有压力的情形,一切经营活动全凭借经理人的自身素质,使其不能履行勤勉尽责、诚实信用的义务,在公司运营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甚至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其次,在我国从股东到董事再到经理人都普遍缺乏契约精神。当决策确定之后,倘若经理人对方案不满时,却不是大部分人都会执行契约,会存在很多经理人会阳奉阴违,不调集所有资源完成契约而是去满足自身诉求。并且当事件披露后,也不会对违反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处罚,草草了事。因此,也导致了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执行力上存在问题。

(四)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席位在公司董事会中需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然而独立董事作为一种社会兼职模式其本身还有其他别的主要工作,其能否正确合理行使权力,全依靠自身素养,并且作为外来人员独立董事并不能确切的得到企业的第一手经营资料,能否提出真正适用于本公司的建议也值得商榷。

其次,独立董事是由持股1%以上的股东提出候选人,并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同时独立董事的薪酬也是由董事会决定,因此其能否真正的独立也存在质疑。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治理结构上还有待完善。

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一)逐步建立分类表决制度

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2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这部法规也为加强中小股东权利提供了有效方法及法律保障。分类表决制度的目的就是在股权分置情况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其核心是保障股东即使所持有股份的种类不同但所应有的权利不受损害。使得流通股股东通过分类表决制度在密切关乎自身利益的分红、筹资等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事项上在严格的执行 “一股一权”原则基础真正落实实现自身权力。即流通股的中小股东虽然不具有充足的股票份额在企业的股东大会上通过某项决议,然而他们可以利用分类表决制度,在密切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上拥有有充分的话语权,对于损害自身利益的事项可以阻止大股东的强行表决通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流通股股东即决定控股或相对股东的行为。然而此制度仅是在改革期间避免对中小股东造成重大损失而颁布的临时法案,在改革后在上市公司中并未实行。

(二)不断推进累积投票制度

我国2005 年的公司法中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本法所称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又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从此在法律上为推行累积投票制奠定了基础

累积投票制度通过累积计算的投票数,扩大了所有股东表决票的数量,间接增大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有效地防止大股东利用优势的表决权对董事、监事选举时的控制力度,避免了大股东完全掌控公司。这种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现增强了中小股东的相对权利,中小股东可以通过共同的利益形成联盟来获得一定的董事会、监事会席位,增强其在公司内部的话语权及人事控制力度。

然而该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这种制度,在我国法律仅规定控股股东比例为3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取,这就导致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全部采取该种措施。同时当第一股东持股超过80%以上,再加上我国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积极性不高情况下,即使实行累积投票制度,第一大股东依然可以掌控董事会席位。也就是说累积投票制在相对控股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作用,而在绝对控股情况下作用不大。

四、关于我国治理结构整改的措施及建议

(一)对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措施及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应首先从股权结构入手,通过降低国有股份持股比例,借鉴德、日运作模式引入银行、金融机构持股,使国有股、银行机构持股与社会公众中小股形成三足鼎立的模式。同时也应限制同行业企业以及某一上市公司上、下游相关公司交叉持股的比例,防止出现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垄断。

2、建立独立董事协会

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决策机构,无疑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争夺关键,然而在股权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董事会的席位是可以达到平衡的。然而为了防止大股东,银行,与中小股东三者中两者长期联合压制第三者,因此健全独立董事制度也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应由证监会牵头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所有独立董事必须经协会考察,入会后方有资格成为独立董事,并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则。所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所提名的独立董事,必须经过协会培训、考核通过方可上岗。并且独立董事工资应由上市公司、协会、独董个人三方协议,按照协定好的标准由企业定期支付给协会,再由协会支付给独董工资,同时此项费用应计入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当中,与企业经营绩效不挂钩。但当独董违规时,协会有权对独立董事进行处罚。以此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进行行业规范,同时也强化了外部监管。

(二)对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措施及建议

但是由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并不能强制要求大股东减持股份,因此作者认为应当主要通过加强中小股东权利和内部监管为主并完善经理人制度解决问题。

1、加强中小股东作用

股东大会,作为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大会选举产生代表自身意志的董事管理公司运行方向,和监事监控公司运行,当出现绝对或相对控股的股东时,其几乎可以垄断公司董事、监事。因此为制约大股东利用中小股东资金为自己牟利,应当加强中小股东力量使其达成利益同盟制衡大股东权利。

因此作者认为,我国应当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实行累积投票制度以及分类表决制度来加强小股东权利。同时,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能否以网络形式建立全体中小股东大会,推选出中小股东代表全权代理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行使权力。避免因为股东大会自负费用以及小股东股权过少缺乏参会积极性而放弃行使权力。

2、完善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作为监督审查机构其本身权利并不大,因此英、美等国家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兼任。然而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四权分立体现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我国外部监管的不完善却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能否仿照独立董事制度,在监事会增加独立监事,人数也占监事会人数的四分之一,独立监事由股东大会聘请无业务往来及利益相关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对企业业务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同时也应要求监事会除了向股东大会负责,还应向证监会负责,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均衡。

3、健全工资激励制度及社会契约制度

首先董事作为股东的一分子,若工资过高,无形中也减少了股东可分配的利润,间接损害了非董事股东的利益,然而董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应获得额外酬劳。同时高级经理人,作为企业的实际运营掌控者,也为公司的成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工资过高过低都不现实。

因此作者认为,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于董事、高级经理人、甚至是监事的工资经由股东大会审核建立一种超额累进工资制度,以营业利润为基础,随着利润逐层增加,工资率也逐层增加。避免了企业经营不佳时董事和经理人依然获得高额工资,而当业绩优异确使付出与收入不符的情况。

同时,应当由政府出面建立经理人诚信体系,通过行政手段维护契约。具体可以建立经理人、董事的诚信档案,每年由各自上市公司监事会对自身所在企业的所有高级经理人、董事、独立董事进行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契约执行程度进行考核。当发生严重的违约事件时应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并记录入档案,来确保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契约的遵守程度。

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的长效机制 篇3

时近2007年底,冬寒也料峭的日子,记者发稿时距10月底又已过了一月有余,这是年初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上市公司10月底前完成自查、公众评议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治理专项活动的收官阶段,对比各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和公司治理自查报告,我们希望在2007年这样一个对公司治理概念向上市公司深入推进的年份里,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做出详尽的总结和客观评议,以飨广大读者,并借此敦促中国的众多上市公司在今后更加良好的公司治理大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治理水平。

在中国证监会的推动下,公司治理改革在中国的推广在2007年正如狂风骤雨,而公司治理问题不仅仅是在中国正逐渐被投以更多数人的目光,扩展到全球,公司治理改革同样是一个焦点问题,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采访中,投资银行家韩方明对记者说:“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巨大行情,这一年我们面临着很多机会,也面临了很多挑战。股市的上升,投资者有了比较多的赚钱的机会,反过来讲,有更多的人参与投资,也要求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要有更大程度的加強。一方面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公司治理问题成为今年特别重要也特别有压力的一件事。对所有上市公司高管来讲,也面临一个空前的压力和责任。”

传统的认识是投资者主要分析投资对象的财务指标,但是财务指标具有局限性,如今投资者能够对不同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与风险进行比较,掌握拟投资对象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现状与可能存在的风险,判断投资对象的公司治理状况与风险的走势及其潜在投资价值,从而提高决策水平。特别是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十分关注公司治理的质量,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投资决策因素,如此许多的案例都在说明,完善公司治理将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要努力的一个主导方向。由此我们认为,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的长效机制,将促进信息的公开,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上市公司治理态势良好发展

通过比较五年多来中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领域工作的推进程度,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尽管从全国范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还存在着不同维度上的发展不均衡,但2007年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比2006年有了更大程度的改善,上市公司整体治理质量已有显著提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可知,公司治理良好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企业业绩好于其他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良好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

2.大股东行为进一步规范,股东积极参与治理的状况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3.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建设得到加强。

4.监事的职权得到加强,监事会参与治理的水平已有提高。

5.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对得到改善并已发挥作用。

6.信息披露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在自愿性披露信息方面有一定的改观。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较高,而且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差距在减少。

7.债权人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有上升的趋势。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正在向良好的态势发展,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证监会《通知》对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细致而有效,与2006年相比,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观,这与上市公司自身的很多工作也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运作越来越规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是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所看重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梅慎实评价说:“我们看到有一些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央企,他们的股价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追捧。而对于一些非央企,特别是民营企业,往往由于透明度不高,加上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这样尽管有的公司业绩比较好,机构投资者仍旧不敢轻易地去买他们的股票。这就体现出一种导向——良好的公司治理对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判断是有很大帮助的。”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需要同国外比较规范的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相一致,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偏重于对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水平的公司进行投资价值判断,国内很多优秀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也正说明了同一特点。

证券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公司治理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是事实,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改革目前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模式。记者日前前往南开大学商学院2007年《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的发布现场,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监管机构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要求,加强了监管的力度,迫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投资者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促使上市公司改进自身的治理状况。

如前文所说,上市公司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使得投资者偏重于对其进行投资价值判断,反过来投资者的关注促使上市公司改进自身的治理状况,但对于2007年的情况,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风暴则主要由监管层主导发起,上市公司自身的自觉主动还没有达到认识上的高度。

证监会在2002年即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由此确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但上市公司治理在经历五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尽管整体治理水平逐年提高,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依旧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证监会在此情形下发布《通知》,力推上市公司治理,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出9个方面的目标,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约束控股股东的约束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权责明确,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运营的透明度等等。其后上市公司要按照《通知》所要求的自查、公众评议、整改和提高三个阶段专项活动进行工作安排。

证监会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作为股权激励和其他审批事项的前提条件或重点关注事项,为此,《通知》特别规定:对于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以及对存在问题拒不整改的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将不受理其股权激励申报材料;对于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以及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国证监会将对其再融资、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行为进行重点关注。

证监会在2007年对促进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大力举措,体现出证监会对此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证监会敦促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甚至是风暴式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不管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包括其他各方面如股权激励等等,都与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水平挂钩,这对上市公司来说,犹如一面加锁铐一面加鞭笞,效果于是立即显现。

梅慎实说:“如果没有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他们是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所以政府主导上市公司治理在中国现阶段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希望在今后,公司治理改革能够成为上市公司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尤其对于大股东,应当积极参与,大股东的行为很重要也很关键。”

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的长效机制

在上市公司治理态势走向良好的同时,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忽视。监管层在大力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原因也正是看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之多,问题之大,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形似而神不似”,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造成了影响。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不清,导致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源

控股集团公司的观念和管理职能存在问题,一些控股集团公司仍然将上市公司作为自己的下属企业,加以指挥和多方面的管理,没有把上市公司真正作为一级法人。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部分大股东控制并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在这些年屡见不鲜,尽管中国证监会近年来加大了对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源行为的治理力度,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寻求更为深刻而有效的方式。

2.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不完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机制比较健全.公司治理原则也比较规范。即使这样,还不断出现违纪、违法、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如安然公司、世通能源等)。我国近两年才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目前用于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及部门规章制度已经出台一些,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股东大会规范意见》、《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企业会计准则》等等。而如何规范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几乎还是空白。

3,董事会职能发挥欠缺,董事会构成不专业

上市公司战略定位不清晰,董事会职能发挥欠缺,上市公司董事会名存实亡,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能承担决策中心的职能,董事会往往或者变成不介入实际运作的空洞的机构,或者是忽略董事会职能,而干预经营层的具体业务;完善公司治理,特别要注重于董事会构成的专业化,然而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这对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4,独立董事的任命存在制度缺陷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任命依旧是依靠与股东的关系,通常还要根据股东持股比例来决定由谁来推荐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依旧存在。

5,董事会其他常设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改革任重而道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说明我们的上市公司是在不断进步,同时,存在的问题却要经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来解决。对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指出:“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独立董事本来是制约大中股东的,但其独立性没有显现,董事难以获得足够的上市公司信息,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差甚远,所以容易导致董事不主动介入监督。董事与高管和执行董事的薪酬以及股权激励都有很大差异,应当允许董事以及独立董事适当持有公司股份,以及能够拥有相应的激励,这是我担任一些机构的董事的体会。”

上市公司的治理 篇4

(一) 公司治理研究概况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框架。狭义上, 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 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上, 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及有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等。公司治理理论可以追溯到200多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质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20世纪前半期, 陆续有一批学者经过研究证实了美国公司基本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并认为在股份制公司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20世纪70年代, 出现了由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契约理论演化的委托代理理论, 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围绕风险所做的一种契约安排。随后, 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产生了以“股东利益至上”为基础的单边治理和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共同治理两种颇具代表性的治理理论。我国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把公司治理作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主要以介绍和评价作为主。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各有侧重, 实践中公司治理模式也千差万别。

(二)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 约占总数的70%左右。企业刚建立时创始人的作用举足轻重, 但是随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民营企业从成立到壮大, 尤其是上市以后, 由家族企业变成公众公司,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一些问题, 权责不明确, 治理结构不合理, 治理制度不健全, 治理效果不理想, 如“内部人控制”、“隧道行为”、“大股东掏空”等治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目前, 我国公司治理的体系还不完善, 控股股东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职责规定不明确和约束机制不到位, 很容易出现专权和擅权的行为, 致使控股股东掠夺公司资源, 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股东大会浮于形式, 不能对董事会进行有效约束;董事会功能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监事会监控不到位, 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公司报酬构成单一, 对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作用还不完善, 采用并购对公司进行的监控作用有限, 往往无法形成对管理层的并购约束;债权人作为利益相关者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对公司进行监控;经理市场发育不良使经理市场对经理的制约作用很小。此外, 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也不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新公司法引进了很多新的制度, 在公司治理上也作出了调整, 该调整对于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仍有不足之处。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与国美之争简述

(一)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1) 两权分离理论。两权分离指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所有权”既指对某种财产的所有权, 也指对企业的所有权。贝利和米恩斯对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200多家大股份公司进行了分析, 发现58%的公司被没有公司股权的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着, 这表明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钱德勒分部门行业论证了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历史演进过程, 他认为, 股权分散化和管理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和经营信息的经理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 导致“两权分离”。一般而言, 股东大会拥有所有权, 董事会主要是控制权。经济学家认为, 股东是企业资产的实际出资者, 承担着全部或大部分风险, 但由于经营才能和资本的不对等关系, 实际拥有资本的股东往往并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从而造成了所有权和控制权事实上的分离。两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应该是统一的, 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 委托代理理论。詹森和麦克林在1976年提出, 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委托其他人 (代理人) 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 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 在这一契约中能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 而被动地接受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由于两权分离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 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人员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 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治理结构, 使得资产的权利在分离中, 能够保证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使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方面资产责、权、利的掌握和运用严格受到相应监督和约束, 以保证效率的提高。其中, 最重要的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控制。在委托代理理论中,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属于委托人, 管理层是代理人, 代理人倾向于自利行为, 可能不会努力工作, 在决策上可能不会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经济行为上也有可能与所有者利益发生严重背离, 代理风险由此产生, 它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利益相关者理论。1965年, 美国学者伊戈尔·安索夫在他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最早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 并将其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 他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 就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 他们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员工、供应商、债权人以及顾客。1984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中提出,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或者能够被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该理论认为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 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另外,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要求不仅会有差异, 而且还可能是冲突的和矛盾的。如员工要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水平, 这可能与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发生冲突。若让企业同时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要求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 只能满足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二) 国美之争

国美事件源于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入狱, 职业经理人陈晓执掌国美, 由于两人治理理念不同, 还有制度与权力的交叉和碰撞, 最终导致两人针锋相对, 剑拔弩张, 展开对国美控制权的争夺。国美是黄光裕一手创办的, 而陈晓曾带国美走出漩涡, 黄的霸气和陈的精明, 还有贝恩资本的垂涎, 让战争一再升级, 国美控制权之争从一开始, 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多数挺陈派表示, 为国美能有一个三方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感到欣慰;而挺黄派却认为, 陈晓违背了信托责任, 双方各执一词, 势不两立。“9·28”对决维持了原有格局, 陈晓获得了机构投资者和高管的支持, 黄光裕家族则夺回了管理层手中的增发权。之后, 黄光裕与陈晓达成和解, 黄光裕方的两名代表邹晓春、黄燕虹最终进入董事会, 国美非上市门店暂不拆分, 然而, 双方的和解, 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和局”。今年杜鹃复出以后, 以非上市门店为筹码, 态度强硬, 国美的控制权之争愈演愈烈, 黄家积极奔走游说, 陈晓阵营的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左右摇摆, 黄家阵营逐渐掌握主动权, 国美之争最终以陈晓的离职而落下帷幕。

三、国美之争的问题及分析

(一) 股东与股东大会

从现代公司治理角度来看, 股东大会在公司组织中是最高权利机构, 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反映了公司绝大多数股东的意志, 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有效途径, 虽然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但它要借助董事会来进行公司的日常管理与决策。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 主要是为了获得融资。国美遵行的是英美公司法体系所奉行的“董事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被赋予了很高的权利和责任。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随时任命董事, 而不必受制于股东大会设置的董事人数限制;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以各种方式增发、回购股份, 包括供股、发行可转债、实施对管理层和员工的期权、股权激励, 以及回购已发行股份;董事会可以订立各种重大合同, 包括与董事会成员“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合同”。从这些都能看出, 国美股东会对于董事会授予的权限过大, 但没有相应的限制和约束措施, 这为以后失去对董事会控制权埋下了隐患。国美的控制权之争也与股东之间的矛盾有关, 如果没有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的支持, 陈晓也许不会这样做, 他扮演的是贝恩资本和他自己股份的代言人。这反映了股东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 沟通不到位, 退一步讲如果黄光裕没有出事, 这些矛盾可能不会显露出来。随着中国上市公司里股东的多元化, 股权从相对集中到相对分散, 股东之间的摩擦将会越来越频繁, 也许国美事件只是个开始, 以后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二) 董事会和管理层

董事会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 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 接受股东的委托并实现股东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董事会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肩负着公司的战略管理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职责, 董事会的履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水平。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董事会负责聘请或者解聘高级管理人员;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并受董事会的监督。从国美之争中, 我们能够看到国美董事会治理的一些缺陷, 如董事会职权划分不当, 有关战略性决策权没有约束;董事会中外部独立董事人数过少, 导致外部独立制衡机制较弱;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没有严格分层设置, 董事长与总裁长期由陈晓一人担任, 导致权力过分集中等。董事会应该代表全体股东利益, 而不是只代表少数股东甚至大股东的利益。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非常重要, 直接决定经营管理者发挥才能和做出业绩。长期以来大股东黄光裕一直忽视这项制度的建立, 而陈晓执掌国美董事会期间实行了股权激励制度,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 陈晓与其他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形成了同盟。一个好的经理团队不仅会使差的企业化险为夷, 而且会使好的企业更好、更强。因此, 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经理层就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由于现代公司股权将越来越趋于分散, 经理人员在公司的地位日益突出, 权力容易膨胀, 他们可能做出一些不利于股东和公司利益的事, 因此, 在推行激励的同时, 更需要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 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陈晓的离职给职业经理人的出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三) 机构投资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公司是一个负有社会责任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追求的应当是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仅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当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注入一定的投资后, 他们或是承担了企业一定的风险, 或是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应考虑他们的利益。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在这次控制权之争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争夺战开始时贝恩公开支持陈晓, 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以后, 陈晓阵营的贝恩态度却发生了变化, 最终为了利益站到了大股东一边,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商场如战场。当初贝恩只用了16亿元, 就获得了国美9.98%股权, 市值超过38.4亿元, 收益率超140%, 可见, 贝恩资本是国美控制权之争中最大的赢家。资本的力量在国美纷争中充分显现了出来, 在未来, 资本博弈也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四)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

董事会成员中包括内部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 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独立履行职责, 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与董事会并立, 独立地行使对董事会、总经理、高级职员及整个公司管理的监督权, 不受其他机构的干涉。国美电器属于英美法系, 在英美法系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公司不设监事会, 主要由独立董事承担内部监督职能。无论是国美公司、黄光裕、陈晓还是贝恩的行为, 我们都没能听到独立董事的声音, 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只是充当花瓶和摆设。独立董事基本上由大股东推荐产生的, 而这种推荐产生的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独立董事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 这使得具有监督功能的独立董事,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不具有独立性, 自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就偏离了相互制衡的初衷。

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对策

(一) 改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1) 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要适当。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开, 可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个人独断专行, 有利于增强内部约束力, 强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力;扩大独立董事来源, 有助于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部人或大股东的舞弊行为, 加强内部制衡机制;董事会应该代表全体股东利益, 而不是只代表少数股东甚至大股东的利益, 构建一个健康运作的董事会, 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 (2) 加强内部监管。由于公司股东分散, 专业知识和能力差别很大, 为了防止董事会和管理层滥用职权, 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 设立了监事会这种专门监督机关, 代表股东大会行使监督职能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公司应健全监事会结构, 完善任命机制, 合理分配监事会成员组成比例, 相互制约, 强化内部控制;采取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 及时向监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以便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监事会发现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 可以向董事会、股东大会反映, 也可以直接向证券监管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总之,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管作用应该发挥出来, 做到名副其实的独立, 而不是谁的代言人。 (3) 正确处理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企业内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要分清所有者和经营者责、权、利的关系, 由于股东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目标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经营管理层很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 以损害股东的利益为代价, 为自己谋求私人收益。因此公司治理也应该关注出资人如何保证收回自己的收益。我国大多数公司报酬构成单一, 缺少长期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 这样容易造成管理人员做出不利于股东利益的短期行为, 经理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协调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利益, 以尽最大可能减少代理成本, 实现股本利益最大化, 因此建立股权激励、经理层参股、期权等现代激励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公司治理的最佳状态是既保证所有者的利益, 又激励经营者的持续活力和创新精神, 在维持利益平衡的情况下, 保持良好有效的关系, 促使公司的董事和经理做出对公司长远利益有利的决策, 这样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如果国美之前做到了这一点, 也许就不会出现控制权之争了。 (4) 上市公司还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和精神建设, 制度建设主要指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 需要企业人员从上到下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一些特殊制度。精神建设主要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使命、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明确公司发展理念, 营造尊重、和谐的企业氛围,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感,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一支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业务素质过硬、富于创新精神的和稳定的员工队伍,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很多, 应该更多的考虑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如果中小股东得到保护, 大股东的利益自然也得到保证。有效地法律规则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最基本的要求, 我国与公司治理相关法律中, 最重要的是《公司法》和《证券法》, 其次是《破产法》、《会计法》和《抵押法》等, 其中许多规定中用了“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依据, 但这一依据的可操作性不强, 需要有具体的补充规定。另外, 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 严惩违规违法者, 确保各项法律规范的贯彻实施, 这样有利于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约束和规范, 约束大股东的利己行为, 限制控股股东权利滥用, 增强公司及控股股东诚信意识, 推动控股股东对其他股东和社会公众真正履行诚信的责任和义务, 强化中小股东权利保障, 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 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企业外部治理结构一般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 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比较复杂, 需要有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经营, 经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特殊的人力资本, 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位不断上升。职业经理人不同于企业家, 企业家把公司看成事业, 而大部分职业经理人是把公司当作工作, 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滞后, 还没有形成一定体系。职业经理人市场不成形, 信托责任缺失, 目前不成文的规范缺乏约束力, 国美之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信托责任的有效行使必须以严格的信托法律为支撑, 明确信托的权利和义务, 规定职业经理人的权责范围, 使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指标与诚信体系相结合, 形成规范的经理人市场。 (3) 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建立具有中介性质的行业协会并监督本行业内成员的行为, 对不遵守行业规定的行为, 采取严厉的处罚;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 提高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使其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 发现舞弊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信息传递的快捷, 尤其是网络的发达增强了社会舆论的力量, 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会给经营者造成一定压力, 其行为将受到约束, 这样有利于确保向公众披露的信息客观、准确。 (4) 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力度, 创建公平、公开、透明的外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 为了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上市公司编制的公司财务报表应该经过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批准。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有利于保证公开信息及时、完整, 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 保证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 才能使利益相关者有效监督公司的运行, 也有利于公司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诚信形象, 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诚信才能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王跃堂、朱林:《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 《会计研究》2008年第1期。

上市公司的治理 篇5

首都经贸大学董力为博士

信息披露英文为Disclosure,亦称信息公开,一般表现为企业在发行股票前向公众发布募股说明书,上市伊始的上市公告、已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以及重大事件公告等,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最近,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提出披露要求。我们应该从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改进信息公开主体企业的披露形式和对审查机构约束机制来“治本”。

一、改进财务信息披露形式

首先,要让财务报告公开到能让以广大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财务报表利用者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报告。目前我们的企业财务报告出于管理部门的要求,局限于年报和中期报表,登载于指定的报纸上,也登载在网上。但是,除了像终止上市前,业绩存在严重问题类必须说明的情况外,一般人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只是企业的业务介绍和产品介绍,查不到详细财务资料。为何不敢随时全面的向公众公开,特别是由本企业主动公开?让人生疑,或许有不规范的难言之隐,特别是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的利润操纵(Earningsmanagement)和造假事件。要说是商业秘密,那美国的GE、日本的SONY等国际上知名大公司都敢披露到随时查询,在内容上具体到月份财务报表,当然还有业务以及地区分部报表。公开的程度也就是透明的程度,说明一个企业的合法经营程度,以及信用实力,这值得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业绩良好的企业注意。

其次,公开的财务信息称呼要统一规范。如常说的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应与国际接轨称为财务报表,其英文financialstatement按原文直译即可。又如对损益表还是利润表的称呼上,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称为利润表,而实践运做中企业从工商、税务部门领用的是损益表,银行贷款审查也是损益表。损益表英文为Profitandlossstatement是英国流派的叫法,缩写为P/L;利润表英文为Incomestatement是美国的.叫法,有时也称为Resultsofoperations或Statementofearnings,也许是因为近年来英国流派对损益表改进比较大的缘故,我国《会计法》授权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倾向于美国流派。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称谓不统一,会影响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投资者对我们的看法,认为我们在报表方面却统一不了、规范不了,让人怀疑我们的经济指挥棒是否还灵。其实它也反映了我国关于财务信息方面的法规政出多家,证监会、财政部会计司以及地方工商税收部门等的规定矛盾的现实。

再有,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方面要统一。如我国颁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适用于所有企业,但是有些教科书以及大块头的“财务报表大全”等图书依然大篇幅赘述《财务状况变动表》,有些主管上级部门还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让外国学习者迷茫,国内咨询者尴尬。它反映了我国目前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在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施上不匹配的缺憾,所以我国在规范报告标准方面应严格使用统一途径。

此外,为了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连贯性,我国应尽快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1993年虽已公布并且后来又修改了《基本会计准则》,但是它还没有达到“制订会计准则的依据”程度,即缺乏真正的“会计准则的准则”。

二、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查机制

从191月1日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开始,财政部以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就有了正式披露要求,虽然这类规定已经不少,但是披露主体方却不遵守。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统计,世界范围内企业应用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国家排名中第一位是德国,有132家企业,其次是中国,有112家。但是,严格意义上这112家中完全符合IAS标准的只有两家。除了误期呈报外,主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篇6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

会计信息是关于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会计主体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上市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其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危害了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应制定更为具体的法规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确立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如实行董事、经理职务不兼容制度,明确划分其职能和权限,杜绝董事和经理交叉任职: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必须引入相当比例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拥有公司股份,不在公司任职,较少受大股东和内部人的影响,代表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行使权力。其次,改变董事、经理主要由行政渠道产生的现状,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方式来选拔和聘任公司管理者。最后,实行董事、经理期股激励计划,使董事、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价值同比增长。

1.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改变目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可以通过国有股上市流通、回购、发行新股和增发新股时存量减持及向社会股东配售等方式减持国有股。此外,还应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2.完善外部治理结构

笔者认为完善外部治理结构最主要是完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市场包括完善经理人员的评价指标和加快经理人员的培养。评价经理人员的指标体系应与诚信建设相结合,该体系一方面能够评价出经理人员的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评价出其诚信水平,此体系应记入档案。如果经理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虚增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那么就不仅仅对他进行一次惩罚就算了事,还会对他以后的执行情况有很大影响,这样就大大地“加大了经理人员的造假成本,使经理人员在造假之前三思而后行”。当然还要加强其他外部治理结构的建设。

二、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会环境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客观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诚信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减少、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净化社会环境。

1.打造信用政府

各级政府作为掌握公共权力者,享用和支配着纳税人的钱,实质上和纳税人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关系,要守契约、讲诚信,就要切实为纳税人谋取利益,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保护诚信,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提高政府信誉度。如果掌握公共权力者不守诚信、不为民谋利,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这样,诚信建设才有根基,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才能营造全社会的诚信氛围。如果仅把诚信问题局限在商品交易或某一行业范围内,只是向世人进行虚乏无力的呼唤。号召平民百姓守诚信,却不着力规范自身行为、打造信用政府。不消除产生“无诚信”的根源,社会诚信危机恐怕还将持续。

2.完善信用档案体系

信用档案一方面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了解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体系才刚刚起步,针对目前我国信用档案体系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對各种信用档案进行协调,消除它们在形式上相互独立、内容交叉等现象,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的负担,增强信用评级的权威性;政府在对上市公司等进行评定时,应尽量减少潜在行政风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了达到这一点,可采用民主投票、让群众参与等方法;加强配套信息网络的建设,从而使上市公司能迅速了解、查询对方的信用状况。

3.加强社会诚信教育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和个人必须遵循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受鄙视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等观念深入人心。

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上市公司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会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上市公司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在发达国家,因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而给广大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要负民事赔偿责任。因此,我国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造假者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违法造假的冲动。

四、强化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

1.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它包括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上市公司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查上市公司股权或担任其高级职务,不能是上市公司主要贷款、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地执行业务。形式上的独立又进一步分为组织上的独立、经济上的独立和人员上的独立三种。实质上的独立,又称为精神状态或自信心,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能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审核和审阅等签证业务,应当诺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勤勉尽责。

2.加强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由于不良执业环境和事务所之间不良竞争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事务所来购买审计意见,极大地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以及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做了专门规定,要求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时不得蓄意侵害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变更原因并关注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客户的重大问题分歧,必要情况下可要求客户安排三方会谈,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2003年,中注协发出通知,要求各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关审计变更情况及时向注册会计师协会报告,并通过谈话提醒,对接下家的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做出警示和指导,还发布了《独立审讨一具体准则一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1]周慧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5

[2]张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

[3]黄海: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

[4]游丽:上市公司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信息失真的成因、现状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 2005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篇7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治理对策

一、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在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也有十多年历史。它之所以成为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因为它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及极大的负面影响性。因此,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且十分有效的研究工作,下面将回顾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斯威尼等(1994)在《Debt Covenant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和《Debt-Covenant Violations and Managers》两篇文章中指出,在公司被披露有负债契约违约情况的前一年,公司管理人员普遍作出了调增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违约发生当年,有近一半公司预期有调减盈余行为,其他公司则作出了调增盈余的行为。Hayn (1995) 指出,由于存在企业清算价值的底线,投资者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好消息弱,由此推断,投资者较少因为坏消息改变投资对策,因而在对负向的盈余管理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比正向盈余管理小。夏立军等([1])以2000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这些公司针对监管政策 (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政策) 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孙铮、王跃堂 ([2]) 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盈余管理的倾向,而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政府的监管政策不无相关,并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更离不开一个有效的准则执行支撑系统。Chen等选取了1995到1997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保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零小于1%)和配股(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小于11%)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其研究结果表明非标准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章永奎和刘峰 ([3]) 选取1998年128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和128家对照公司,通过横截面扩展琼斯模型计算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发现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相关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

从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概念的阐述来看,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制度)提供的选择空间是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条件。但在我国,除了会计准则这一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它们分别是审计市场、政府监督。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阐述:

尽管各国的会计准则在不断完善,尽量遏制盈余管理,但是我们看到盈余管理仍层出不穷。事实上,不论会计准则怎么发展,盈余管理是无法根本消除的。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漏洞,其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例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如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形千差万别,会计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势必留有一定的余地,即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最后,会计准则与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会计准则的缺陷会使企业在准则外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因“无法可依”而带有很大的弹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把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关键一环,审计意见相当于是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流向社会的检验单。然而由于我国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审计需求不足,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严格恪守独立原则。因此,审计人员即使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行为也会置之不理,甚至是协同、帮助上市公司作假,客观上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华伦会计师事务所为黎明股份出具不实审计报告。

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监管向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其首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监管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监管,而信息监管的核心在于会计信息的监管。但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执法的不到位、惩罚力度不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便经常发生于这些监管的夹缝中。例如很多监管政策很多都规定了一个相对单一的会计指标,资产收益率就是其中一个,相对单一的会计指标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标明确、难度降低。

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般的盈余管理理论认为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报酬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税收动机、政治成本动机、代理人竞争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我国盈余管理的动机具有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

(1)避税、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动机存在但并不强烈。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论上市前后,令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绞尽脑汁的常常是高报利润,避税的动机不强烈,甚至为了美化报表不惜多交税。当然,若一些上市公司本身经营业绩很好了,可能有会考虑避税的问题。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氛围很浓、“一股独大”等因素,导致企业的股权筹资成本很低,所以上市公司都偏好股权筹资,其资产负债率一般较低。很多实证研究都发现了这一点。但如果上市公司遇到财务危机而又不能进行股权筹资的情况,那么只能依靠借款渡过难关。面临资金短缺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或获得贷款后注意到本年度的一些财务指标有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或已经偏离时,也会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以避免惩罚。

不论在哪个国家,几乎盈余管理的报酬动机都是存在,包括我国在内。因为盈余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局部或私人利益,若对管理层没有好处,他们就没有必要冒着一定的风险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理人市场才刚刚建立,只有少数上市公司开始对董事长或总经理等经营者的管理报酬契约中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增长率等盈余指标。所以报酬契约的动机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

(2)应付监管政策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许多人认为发行股票可以“圈钱”,可以给企业甚至个人带来极大的好处。但在我国,企业想要上市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连续三年盈利,故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那些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更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来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取得上市资格。

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的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而且配股资金几乎是无代价使用。由于配股对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可以融入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能否获得配股资格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极为重要,但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获得配股资格,因为我国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包含着会计盈余指标。它要求公司最近3年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因此,对于净资产收益率未能达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线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配股要求,争取配股。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其继续亏损,终止其上市,公司以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公司管理人员不愿看到的。因此,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愿望是相当强烈的,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甚至不惜违规违法,以保全上市交易资格。

三、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监督起着很大作用。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公司在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后,有利于遏止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进行盈余操纵,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未完全发挥作用,还需要完善。对于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的比例以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审计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

2.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

我们考察了中国证监会对证券许可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处罚公告,绝大多数涉案公司聘任的都是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且聘任期均较长,审计独立性很可能存在重大减损。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证监会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对上市公司不合理的变更事务所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应鼓励因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遭到解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勇敢站出来说明真相,使上市公司妄图收买审计意见的行为不能得逞。(2)实行定期轮换会计师制度,严格限制会计师对同一企业审计的年限。银广厦和安然事件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过长的亲密接触,是导致购买会计行为,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陷入通同合谋作弊泥沼的重要原因。依据现实情况,所定期限不能过长,也不易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可暂定为4~5年一届,且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工作不能连任两届以上。

3. 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

我们不断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规范模式,使注册会计师的个人修养得到不断提高,对公司、政府、社会始终保持诚信。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特别要提高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当然,盈余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仅仅依靠审计方面的措施来治理盈余管理是远远不够,还应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例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强化股东会和监事会对高管人员的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上市、配股、停牌和退市等监管政策,减少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完善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夏立军, 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反应[J].审计研究, 2001 (4)

[2].孙铮, 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作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 1999 (4)

[3].6.章永奎, 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2 (1)

[4].李淑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之实证研究——统计特征及其信息涵义[J].审计研究资料, 1998 (8)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 篇8

一、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的概念早就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存在, 但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各组织机构的功能、权力配置、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上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 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 如何控制风险, 如何在企业不同的成员之间分配收益这样一系列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保证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

公司治理可以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 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 主要是指股东 (会) 、董事 (会) 、监事 (会) 和经理之间的相互约束和制衡关系;外部治理机制则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市场的竞争压力, 国家法律约束、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经历了不断完善规范的发展过程, 但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个新兴且处于转轨时期的市场, 上市公司也多是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 公司治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有: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特点是: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过高;流通股比例小且分散。“一股独大”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大股东拥有的绝对控制权, 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完全由大股东控制, 而大股东会更多地考虑其本身的利益。另外, 由于大股东的绝对控制地位, 股东大会成为了实质上的“大股东会”, 在企业的董事会中更多的是大股东的代表, 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2.董事会结构失衡, 形成内部人控制和关键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 (Insider Control) 是指企业经理或高层管理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对企业控制权, 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忽视甚至损害出资人利益的现象。“一股独大”使大股东可以轻易地操纵董事会和公司决策, 使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关键人模式也是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常见现象。关键人是指在公司中大权独揽, 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的个人。关键人的存在使公司内部治理架构形同虚设。另外, 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基本上是由大股东或董事会推荐产生的, 而这些独立董事往往是大股东推荐的, 他们到上市公司来担任董事, 代表的还是大股东的利益或是仅仅挂个名, 这样独立董事在客观上就成为“挂名董事”、“花瓶董事”, 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3.监事会职能弱化。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我国公司里的监事会与董事会同属于股东大会之下的两个执行机构, 地位平等。但由于董事会具有决策权利, 而仅具有部分监督权的监事会实际上成为董事会之下的一个机构。这使监事会处于下位权利监督上位权利的地位。加上我国的监事会主要由公司职工或股东代表组成, 他们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或董事, 而且监事会无对董事会人员的任免权和决策参与否决权, 这种状况导致监事会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即使设立外部监事, 他们在监督董事会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约束经常显得力不从心, 难以真正提高监事会的工作效率。近年来, 我国上市公司中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 监事会监督不力,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经营层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通常由董事会成员兼任, 这使得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机制弱化, 又由于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 经理人由于经营不善而被解聘的机会很小, 在内部和外部约束均不足的情况下, 经理人偏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容易产生“败德行为”。另一方面, 经理人员的报酬偏低且没有与企业经营绩效合理挂钩, 其工作积极性不高。虽然大多数经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票, 但持股数量并不多, 难以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5.信息披露质量难以保证, 舆论监督难以实施。

由于在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实施机制, 外部缺乏对信息披露主体的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导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目前, 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主动披露的意识不够且披露不够充分;二是信息披露不准确, 信息披露不实、盈利预测偏差较大和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三是信息披露不完整, 信息披露遗漏;四是会计造假行为严重, 财务报告严重失真, 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在监督过程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弱势地位不利于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吴敬琏 (2001) 认为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 原因是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 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曲线是倒U形的, 股权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都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应该通过引进国内外非国有的机构投资者, 形成前几名股东拥有较高比例的股权但彼此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一股独大不利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 除了引进国内外非国有机构投资者的办法, 一个可以选择的办法是孔翔 (2001) 提出的国有股分持的思路, 即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持有的国有股分成比例相当的几份, 分别由集团公司和社保基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国有股代表分持。另外, 非流通股东通过送股、支付对价和其他方式, 对流通股东进行一定的补偿, 使两者达到同股同权同利, 以发挥“用脚投票”机制对公司经营管理者产生外在约束。最后要完善中小股东表决机制, 强化累积投票制度, 发挥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督作用, 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改善上市公司董事会。

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董事会治理水平的优劣。因此, 努力加强公司董事会制度建设是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现状, 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弱化董事会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有效地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董事会的选举若采用累计投票制, 那么可以使控股股东难以把持董事会, 董事会组成上更能代表大多数股东的利益, 特别是允许一些机构和个人向流通股股东征集代理投票权, 将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二是提高董事会的地位。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渐趋多元化, 赋予董事会更多的权力, 使董事会成为公司的决策和监控中心, 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起规范的公司董事结构, 也是符合股东的根本利益的。三是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 提高独立董事的素质。董事会应当要求关键的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 仅由独立董事构成, 并在必要时自由地聘用独立顾问, 确保董事会独立性, 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应当对独立董事任职的积极资格进行规定, 具体包括资格股、自然人身份、年龄和其他条件的规定, 以提高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门槛。另外, 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建立董事问责机制。为了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维护股东的整体利益, 建立董事问责机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让监督事会来执行董事问责制, 也可以探索其他一些有益的方式, 比如占一定比例的广大中小股东联合起来, 集体诉诸董事会, 其也应履行董事问责相关的义务。当董事发生重大或持续失职时, 董事问责机制可及时将不称职的董事清除出董事会。

3.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经营层激励约束是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有效的经营层激励约束机制, 尤其要有长期性的激励措施, 报酬体系要符合“激励相容”的原则, 使经营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可以借鉴采用股票期权的做法, 实现低成本激励并约束人才的目的。

4.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有效发挥监事会的职能, 必须提高监事会的权威性, 进一步明确监事会的职责和权限。首先应赋予监事会一定的实质性权力。其次, 应实行监事问责机制, 监事因未尽法定义务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再次, 引入外部监事。可由股东大会挑选与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的监事, 确保监事的独立性与超然性, 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5.其他措施。

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引入投资者集体诉讼和代表诉讼制度;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 使股票市场发挥控制权市场的作用;培育机构投资者, 继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 尤其是开放式基金, 引导保险机构、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入市;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培育并完善经理市场。

摘要: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必要条件。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企转制而来的,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股权结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孔翔.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吴敬琏.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J].中国审计, 2001 (8) .

[3]余中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及其规范研究[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1) .

[4]邢天才.中国资本市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5]李维安.公司治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6]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7]张虎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J].经济师, 2005 (2)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理性构建 篇9

一、三种公司内部治理制度的比较

(一)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

终身雇佣制指从刚刚毕业的学生, 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 除非出于劳动者自身的责任, 企业主避免解雇员工的雇佣习惯;终身雇佣制并不是法律或成文规定意义上的制度, 是日本企业战后的基本用人制度。终身雇佣把凝聚力极强的家文化融入到了企业的管理当中, 强调公司就是家, 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家, 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终身雇佣制度的优势在于:员工对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减少了因员工流失带来的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的共享。其劣势在于:终身雇佣将使企业组织过于庞大;企业员工容易产生惰性。

(二)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强制个人账户积累制度, 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善, 逐渐发展成为集养老、保健、住房、家庭保障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要求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都必须按其月薪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并按月存入户下, 等退休之后, 可以选择提出或者留作养老之用。

公积金制度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将公积金存款与每个成员的工薪收入联系在一起, 成员的薪金越高, 公积金存款就越高, 相应的生活水平越高, 老年的保障就越好, 能够较好的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 竞聘上岗制度

竞聘上岗制度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去竞争同一岗位, 获得这个岗位的机率与个人的能力成正比, 但初始占有不代表永久占有, 竞争永远存在。目前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 尤其在公务员队伍中更是如火如荼。

竞聘上岗制度的优势在于根据员工的能力来确定岗位, 既可以使最适合该岗位的员工能在岗位上, 又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 它的缺点是员工没有安全感, 员工可能由于害怕竞争失败, 而不愿意知识共享。

二、新制度的设计构想

新型制度以终身雇佣制度为基本的框架, 以公积金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为辅。

(一) 终生雇佣是基石

新型终身雇佣制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相似, 即只要员工不违反公司制度, 企业对员工原则上实行终身雇佣。但是它也具有自己的新型特征: (1) 企业对所有的员工都实行终身雇佣, 而日本只对应届毕业生; (2) 企业员工的工资只跟他们的能力有关与工龄无必然的关系; (3) 在配置升迁上, 并不采用内部晋升制度, 而是在整个社会择优录取。

(二) 公积金制度是后盾

新型公积金制度与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基本一致, 但公积金的多少不仅与员工的岗位级别成正比, 还与公司的业绩成正比。同时对于从公司辞职或辞退的员工, 取消其公积金。另外考虑企业可能倒闭, 失业工人造成社会不稳定, 要求建立一种以生活保障为基础的退休制度和保障体系。

(三) 竞聘上岗制度是发动机

公司所有的岗位都采用竞聘上岗制度, 竞聘上岗对整个社会开放, 有利于吸收外部的优秀人才;同时竞聘上岗使企业的所有员工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

三、新型终身雇佣制度的优越性

(一) 新型的终身雇佣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融性

终身雇佣制度是在日本的家文化发展起来的, 而日本的家文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新型终身雇佣制度能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新型终身雇佣制度强调忠诚企业、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强调和睦敬爱、团队协作的团队合作氛围;重视义理人情;强调效率的危机意识;强调克己敬业自尊自觉的勤勉态度和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认真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忠”、“孝”、“信”、“义”的发展和延伸。

(二) 新型终身雇佣制度取三种制度之长、补三种制度的短

新型终身雇佣制度吸收前三种制度的精髓, 使其尽量完美。新型的终身雇佣制度继承了终身雇佣制度的优点, 同时引入其它两种制度对其进行完善。

1. 公积金制度使企业可以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 同时对员工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公积金制度使本来应该发给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以公积金形式留在了企业, 使企业能够用这笔明天支付的钱来发展企业。同时员工退休以后要得到这笔钱今天就必须努力的工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这笔钱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员工由于企业绩效好而得到更多的公积金。

2. 公积金制度激励员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公积金由于与员工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员工在退休之前, 必须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任, 否则下一任的不胜任就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的亏损, 给自己造成利益损失。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创造。

3. 公积金制度有利于企业形成全员监督、终身监督的氛围。公积金制度与员工的后半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 公积金就可能减少或消失。因此, 全体员工必然会相互的监督, 并且终身监督。员工退休后, 退休金的很大一部分都由公司支付, 这样克服了员工的机会主义倾向, 更注重企业长期的发展。

4. 竞聘上岗制度克服了传统终身雇佣制度以工龄为基础的缺点, 有利于形成重视能力的氛围, 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新型终身雇佣制度引入竞聘上岗克服了工龄至上的法则, 极大地提高年轻员工的积极性, 减少了在企业熬日子的想法, 使员工在企业内的流动性增加了。年轻员工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对社会的变化具有敏锐的嗅觉,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能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老员工则拥有较丰富的经验。通过竞聘上岗制度, 可以促进新老员工的相互学习。

5. 终身雇佣制度减少了优秀员工的流失, 有利于建立知识共享的氛围。在终身雇佣前提下, 只要不违反公司制度, 员工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不需要担心被企业辞退的风险, 有利于员工对本企业和本行业的学习和钻研, 而不是研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而由于员工知识的专用性, 优秀的人才一般不愿意随便跳槽, 因为一旦跳槽, 一切就得从零开始。另一方面, 由于员工一直都在企业中间, 员工之间不担心泄密, 有利于员工之间交流知识, 实现知识的共享。

四、新型的终身雇佣制度的现实可操作性

(一) 与我国的《公司法》相匹配

我国《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必须有职工董事, 其他公司董事会可以有公司的职工董事, 监事会中职工监事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等。这些规定都是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体现。新型终身雇佣制度正式为推动员工参与公司治理, 让员工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而设计的。

(二) 新的劳动合同法, 为终身雇佣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

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对聘用超过十年以上的员工实行终身聘用。这样实际上为终身雇佣铺平了道路。由于现代企业知识工作者的越来越重要,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知识工作者差不多就需要十年的时间, 因此, 劳动合同法实际上为终身雇佣制度提供了条件。

(三) 熟练工人的流失成本要求企业实行终身雇佣

随着社会的变化节奏的不断加快, 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一旦员工离开企业, 整个培训成本都将消失。因此, 企业为了节省培训成本的考虑, 必然会要求实现终身雇佣。这样企业为能培养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忠于企业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队伍, 在员工培训方面就可以不间断和无重复的顺畅实行。

上市公司的治理 篇10

良好的公司财务治理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然而, 目前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公司价值是衡量公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因此, 研究财务治理主体如何在不同财务治理模式下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是有必要的。

1 财务治理及其体系构建

财务治理, 顾名思义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詹森 (Jenson) 和梅克林 (Meckling) [1] (1976) 系统研究了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问题, 对企业内部财务关系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这一度被认为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融合的标志。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 (Oliver E.W.) [2] (1996) 对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进行了综合地考察, 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理论上强调了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由于财务治理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 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公司制企业稳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国内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 衣龙新[3] (2005) 认为财务治理是指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 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 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 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 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关于财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国内学者根据其选取的不同角度分别构建了相对应的财务治理体系。例如, 从财务治理参与要素的角度出发, 伍中信[4] (2006) 认为, 财务治理结构体系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中心、治理模式和治理目标等基本要素;从财务治理手段的角度出发, 高明华[5] (2012) 认为, 财务治理应该包括财权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激励四个方面。

财务治理体系的构建是财务治理理论的重要一环。从财务治理手段的角度划分财务治理体系强调了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工具, 是管理工具论的表现, 然而, 从财务治理参与要素的角度划分财务治理体系则更注重财务治理是一个治理系统, 是系统论的体现。笔者的观点倾向于系统论, 在适应公司内外财务环境的条件下, 构建完整的系统更能清晰地反映财务治理的过程。财权配置作为财务治理的核心手段, 是财务治理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笔者认为财务治理体系包括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主体、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模式、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目标六个维度。

1.1 财务治理环境

财务治理环境是影响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因素, 李心合[6] (2001) 认为应当把财务环境理论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内生性要素, 甚至应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来理解。财务治理环境渗透公司整个财务治理过程, 对财务治理主体的行为、财务治理手段与模式的选择以及财务治理目标的制定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从狭义上讲, 财务治理环境是指包括企业现行规章制度、员工素质以及隐性企业文化 (1) 在内的公司内部环境;从广义上讲, 财务治理环境不仅是对公司内部环境的概括, 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产业态势, 乃至全球经济趋势在内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等五个方面。

1.2 财务治理主体

财务治理主体在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杨淑娥[7] (2002) 认为根据对财务信息生成和呈报的影响力, 可以把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 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由于公司内部存在多层次的利益主体, 本文将公司财务治理分为四种不同的模式, 分别是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 (财务总监) 、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财务治理 (2) 。 (1) 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财务治理。由于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 掌握着董事会成员的任免权力, 董事会拥有的财务决策权利是股东大会赋予的, 因此财务治理主体是公司股东。 (2) 董事会为中心的财务治理。由于董事会享有财务决策权、监督权等一系列权利, 其下属机构———经理层是董事会进行财权配置的对象, 因此财务治理主体是公司董事 (会) 。 (3) 以经理层为中心的财务治理。由于经理人员享有公司收支管理权、财务执行权等财权, 其进行财权配置的对象是各职能部门, 财务治理主体是公司经理人员。 (4)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公司内部人, 还涵盖债权人、消费者、政府、社区等外部相关者, 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公司的财务监督权, 财务治理主体是各利益相关者。

1.3 财权配置

财权配置指的是公司财务治理主体对财权的分配过程, 作为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手段, 是财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但需要指出的是, 财权配置并非财务治理的唯一手段。例如, 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 (政府、社区、顾客等) 享有对公司财务监督的权利, 他们可以通过制定政策、转变消费态度等方式改变公司财务战略, 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根据配置对象的数量, 财权配置可以分为集中配置和分散配置。两种配置手段的选择应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 同时, 不同的财务治理模式也对财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4 财务治理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 财务治理模式分为“四个中心”:以股东大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以经理层为中心、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由于公司的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外部成员构成, 因此这四种模式并非独立存在。 (1) 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 (即股权的集中与分散以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是公司财务治理的侧重点, 股权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股东大会的决策效率与决策过程。 (2) 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由于独立董事的存在, 公司小股东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有效杜绝了小股东“用脚投票”的现象, 因此治理侧重点是董事会独立性与规模。 (3) 以经理层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经理人员实质性掌握公司经营权, 其职业素质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公司能否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 财务治理侧重点是在对经理人员有效监督的情况下,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 (4)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合理调整资本结构、协调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是该治理模式下的重心所在。

1.5 财务治理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权利与价值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两个不同的载体, 财务治理的核心手段在于财权配置, 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或使用财权, 实现公司内部各组织机构职能最优化, 用以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因此财务治理的客体是财务治理主体所享有的财权。然而, 财务管理的客体是公司的运营资本, 其核心在于运用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组织内部不同机构所享有的财权也不尽相同, 饶晓秋[8] (2003) 认为财权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笔者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将财权分为财务过程和财务成果两大类。其中财务过程包括的财权有: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控制权和财务监督权;财务成果包括的财权有:剩余占有权、剩余使用权、剩余收益权和剩余处置权, 公司日常经营中的财务收支管理权应包含在财务控制权之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享有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以及公司剩余的各项权利;经理层 (3) 享有公司财务执行权和财务控制权;债权人、政府、社区、顾客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仅享有公司财务监督权。财务各类财权与组织内部机构的匹配如图1所示。

1.6 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其最终目标与公司治理的战略目标一致。公司财务治理注重的是财权的价值, 旨在实现公司财权价值最大化。财权本身没有价值, 财权的价值体现在财务治理主体通过使用财权, 达到公司运营的最优状态, 因此, 笔者认为财权价值是指财权的使用对公司运营、协调内外部人员利益关系的正面效用。公司财权价值最大化是财务治理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权使用效率, 协调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保证公司健康运营。

综上所述, 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务治理主体在适应公司内外部财务环境的条件下, 分别从不同财务治理模式出发, 以财权配置为主要手段, 合理运用其所享有的财权, 实现公司财权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关于公司财务治理体系构成框架, 如图2所示。

2 公司财务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最直接目标就是实现公司价值增值, 从而实现长远发展。作为公司治理核心内容的财务治理对公司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在不同的财务治理模式下, 财务治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2.1 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掌握着董事会的任免权。在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下, 公司股东的集中程度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是影响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因素。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代理成本直接影响公司价值的大小, 公司股权越集中, 股东间利益趋同效应越明显, 从而形成的大股东代理成本就越小;公司股权越分散, 股东间壕沟效应越明显, 从而形成的大股东代理成本就越大。关于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沈艺峰、江伟[9] (2007) 通过实证检验证明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低时, 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呈现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 公司股东间的壕沟效应会不断增强, 减少公司的价值, 然而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 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所产生的股东间利益协同效应将增加企业的价值。股权集中程度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 如图3所示。

图3中:A区表示该公司股权较分散, 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 为提高公司价值, 可通过回购股权等方式提高股权集中程度, 向B区发展;

B区表示该公司股权较集中, 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 此时公司价值达到最高;

C区表示该公司股权较分散, 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为提高公司价值, 不仅需要提高公司股权集中程度, 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D区表示该公司股权较集中, 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为提高公司价值, 可以通过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

2.2 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

董事会是公司股东大会的常务理事机构, 掌握着公司日常决策的权利。在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下, 笔者拟选取董事会结构中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独立性作为研究指标。对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Jeffrey L.Coles、Naveen D.Daniel、Lalitha Naveen[10] (2008) , James S.Linck、Jeffry M.Netter、Tina Tang[11] (2008) 等认为两者存在相关关系, 但M.Babajide Wintoki、James S.Linck、Jeffry M.Netter[12] (2012) 等持相反态度。对此, 笔者坚持二者存在相关性关系, 并且假设公司规模不变, 董事会的不断扩大会提高公司日常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在一段滞后期后会增加公司价值, 然而, 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应严格与公司规模相匹配, 在董事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这种增益效果会减小, 甚至变为负增益。

公司董事会独立性表现在董事会决策完全依照客观公正的原则, 而不能完全依据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A.A.Drakos and F.V.Bekeris[13] (2010) 等认为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 然而Anup Arawal and Charles R.Knoeber[14] (1998) 认为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本文认为出现这两种极端结论的原因, 一是独立董事的选取由公司大股东操控, 与大股东利益相关;二是独立董事自身素质不高, 不能胜任小股东利益代表。董事会独立性越高, 公司决策越难以被内部控股股东控制, 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会减小, 同时保障了小股东的权益完整,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 避免出现“用脚投票”的现象。

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共同作用下的公司价值如图4所示。

图4中:L1、L2、L3分别代表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价值关系曲线、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共同作用下的公司价值曲线、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关系曲线。由上所述, L1曲线呈现递增, 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强, 公司价值不断提高, 但其边际价值呈递减规律;L3曲线在A点之前逐渐上升, 在A点之后出现负增益。A点表示公司最优董事会规模, 在董事会规模超过A点时, 由于董事会内部组织结构混乱, 会出现“多头领导”、“直接责任人缺失”、“搭便车”等不良现象, 直接导致公司运转失灵, 公司价值下降;L2曲线在L1、L3曲线共同作用下, 在A’点之前, 由于L1、L3曲线同时上升, L2曲线上升, 在A’点之后, L3曲线下降, 且L1曲线上升速度变缓, 故L2曲线缓慢下降 (4) 。因此, 公司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 应在合理控制董事会规模的同时, 根据公司规模确保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 并保证独立董事的个人素质和合理的选聘程序。

2.3 以经理层为中心的治理模式

经理层掌握着公司日常事务的执行权和控制权, 是公司财务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业绩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价值的大小。在以经理层为中心的财务治理模式下, 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监督是衡量经理层如何合理运用财务执行权和控制权, 达到财权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财务治理方面, 财务激励是建立和完善分层的财务决策机制及对财务治理团队的激励机制, 使各层代理人恰当运用财权履行其职责 (申书海, 2006) [15]。财务激励是对经理人员绩效成果的评价, 涵盖了绩效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 包括确定经理人员报酬水平、向经理层分配股权、解雇部分管理人员等。然而, 财务监督则是对经理人员日常事务处理过程的控制和约束, 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有力保证, 包括对财务执行权的监督和财务控制权的监督。财务激励和监督是财务治理主体发挥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因为二者不仅是公司内部员工工作动力的源泉, 更是协调公司整体工作人员矛盾的润滑剂, 一套好的财务激励监督机制直接影响员工的满意度, 对提高公司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越健全, 公司运行越合理、健康, 公司价值越大。

2.4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治理模式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接受,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不仅涉及公司内部人的治理, 更强调的是公司外部人员或组织对公司财务的治理, 如债权人、政府、消费者等。李心合[16] (2001) 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与某一企业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 而不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企业内、外部人共同治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保证, 笔者认为以利益相关者为重心的财务治理模式应包括一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人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合理调整资本结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在初创阶段, 由于企业规模小, 偿债能力有限, 应尽量使用权益筹资, 避免采取举债筹资。在成长阶段, 企业规模有了一定的扩大, 但其偿债能力仍不能承担过大的负债风险, 应采取适量增加负债比例的措施。然而, 在成熟阶段,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大大加强, 正是扩大负债筹资比例的最好时机。在衰退阶段, 企业应设法进一步提高负债融资的比例, 以获得节税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价值, 这在表面上看是损害了债券人的利益, 但从长远来看, 企业因转嫁风险而免于破产, 债权人当前的预计损失会在后期得到补偿, 是有利于债权人的利益。二是企业内、外部人共同协调相互利益冲突。外部利益相关者合理利用其享有的财务监督权, 有效约束内部人的治理行为, 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

3 以“雷士照明”为例分析财务治理模式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雷士照明, 于2010年5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SEHK) 上市, 成为中国国内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方面, 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财务治理模式下, 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影响。在雷士照明的融资风波中, 创始股东吴长江的股份从初创期的45%, 到33.3%, 至上市时为止, 其持股比例被降至23.33%。虽然在业绩上雷士照明呈现出的更多的是辉煌, 但其控制权之争, 股权的极度不稳定也折射出了雷士照明的财务治理问题。另一方面, 雷士照明从初创期的股权构成为45%、27.5%、27.5%, 到33.4%、33.3%、33.3%, 以及后来由于引进投资, 其前五大股东占有的股权份额总数仍达到了80%左右, 因此说明了雷士照明的股权集中程度较高, 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趋同效应明显, 对公司价值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 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企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主体、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模式、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目标构成的财务治理体系中, 各财务治理主体应根据不同的财务治理模式, 有效利用其享有的财权参与公司财务治理, 共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摘要:公司财务治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将财务治理体系划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主体、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模式、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目标六个维度, 并且从“四个中心”的角度出发, 即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利益相关者为中心, 论述了各财务治理主体在不同财务治理模式下, 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应如何运用其享有的财权参与公司财务治理。

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11

廖慧玲(1992-),女,广东清远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

前言:

上市公司集中了我国的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是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同时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监督,激励及规范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

一、公司治理结构概念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我国经济学界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从出现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以下的观点:

吴敬琏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1]。因此我们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明确划分这三者各自的权、责、利,从而实现三者间的相互制衡,相互之间的平衡。

张维迎认为,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2]。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拟对所有的定义作全面的例举。

笔者比较认同以下的观点,公司的治理应该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厉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该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3]。公司治理不仅需要内部治理机制还需要外部治理机制。

全球公司治理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分别为英美模式,东亚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英美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较为分散,易产生所谓的“弱股东,强管理层”,由此产生代理问题,而东亚模式的特点在于家族控制,家族内部成员通常会参与公司的管理。而目前我国国内的公司,其治理模式具有英美模式和东亚模式复合型的特征[4]。因此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能上来看,仿效了英美国家的模式,同时《公司法》要求公司设立监事会,从监事会的设立来看,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日本、德国的二元委员会体制的做法。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企改革而来,尽管国有持股减少促使上市公司尽快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以下的通病:

(一)股权结构畸形

谁代表国有股权,以及如何减少国有股权,在目前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仍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过于集中的状况必然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很差。而且小股东私人的股权容易被忽视,因此会导致小股东的利益受损。

(二)内部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外部监督机制欠缺

1.内部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出现“监事会不监事,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在实际中监事会很难行使其监督权,有效的监督会有被赶出监事会的风险。独立董事设立的目的是在公司作出重大决策时,独立董事能根据自己的见解作出自己的决策。独立董事代表的是全体股东的利益。但在 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很难去独立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二元模式,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这就牵涉到监督权力的分配。如果相互之间推诿, 多人监督就等于无人监督。

2.外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现在执行的制度中缺乏了对经理人约束和具体替换制度。再者,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发达,普通小股民受自身的学识和信息所限。同时,经理及其以上级别的人才缺乏,缺乏客观的评价机制,又阻碍了对经理人的进一步的监督。因此外部监督尚未完善。

三、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股权多元化,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目前我国也在这方面努力,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等,但力度还是不够,要真正使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促进股权的多元化,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对于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代所出现的问题,很多企业家们都在寻找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一必须对独立董事参与公司业务的时间、决策的质量、独立性做出严格限定,并对不合格的董事予以公布。二要提高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比例, 继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三)加强包括各利益相关人在内的社会监督.

对于高管经理人员的监督,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监督。采用灵活的方式,对资产进行整合,从而通过灵活的进退机制来制约经营者,使投资公司成为股份公司法人股东的主要成分是在市场经济下一个对经营者很好的监督。

结语: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国内外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更加引起了各界的注意。尽管前人对这方面已做了相当多的研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掘一些问题。此外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在特殊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把我国的公司治理作为一项神圣的历史责任, 以科学的态度去完善。(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參考文献:

[1] 吴敬琏.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185-196.

[2] 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 经济研究, 1996, 9.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 篇12

财务舞弊这个提法与美国著名的犯罪学研究专家Edwin Sutherl and在1939年提出的“白领犯罪”这个概念十分相近, “白领犯罪”是指某个个人或集团在从事高尚行政生涯或进行财务活动时, 违反法律的行为。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认为“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取欺骗违法违规手段, 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 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秦江萍和段兴民 (2005) 的定义是:会计舞弊是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舞弊所下的定义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 如管理人员蓄意虚报, 有时指管理人员的诈骗、盗用资产, 有时指挪用公款。

本文的选题是从舞弊当事人本身来研究舞弊发生的动因, 也就是从有可能参加舞弊的管理者、员工、注册会计师等的角度来分析。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上市公司舞弊案件的当事人为什么会参加这些舞弊行为?有没有什么因素使得他们愿意主动实施这些舞弊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来为我国对上市公司舞弊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上市公司代表性财务舞弊案例特征描述

本文检索了在2002年~2007年7月间来自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中的舞弊案例, 尽量选择了那些证监会公开斥责的或者法院做出判决的, 这主要是考虑到所选取样本的可靠性。通过对所搜集到的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常见的舞弊手法有:

1. 关联交易舞弊。

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 虚构利润, 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常见的关联交易舞弊手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通过向母公司或非控股公司销售来实现最终的销售。第二种是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相互间的股权投资或股权转让来产生投资收益。第三种是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与关联方之间应各自分摊的销售和管理费用, 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

2. 资产重组舞弊。

我国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 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但在实践中, 舞弊者通过操纵并购日期、交易内容和会计方法的选用, 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另一种资产重组舞弊的方法是管理当局利用债务重组中产生的收益对利润进行调节的一种舞弊行为。

3. 虚构业务收入舞弊。

常见的手法有:第一种是增加收入, 比如多计收入、提前计算收入、人为创造收入等等。第二种是减少成本, 比如推后计算成本;非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 例如已被揭露的蓝田股份造假案.上市公司享受了大量广告投入的好处, 但广告的费用却基本上由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来承担;合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如股票期权.在使公司员工得到很高的收入的同时.公司财务报表却体现很少的成本。

4. 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常见的舞弊手法有: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选用不当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三、对代表性案例的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参与者一般是人, 因而从动因的角度来研究舞弊行为更能解释舞弊发生的机理。研究舞弊动因的理论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提出的公司财务舞弊的三角形理论, 本文将使用该理论对舞弊案例进行理论分析:

第一是面临的压力。压力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 (1)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经济压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活的窘迫造成的, 另一种是生活中的相互攀比和不断膨胀的私欲所造成的,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第二种压力。实际上对上市公司的高管来说, 只要能够筹到资金, 并把年报做的很好看, 他就能实现自己的私人利益, 比如高工资、奖金、股票期权收益以及职务消费等等好处, 因而也就出现虚增收入等舞弊现象。 (2)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工作压力是和经济压力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比如, 根据规定, 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有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公司将被处以特别处理;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实际上, 无论上述那一中情况出现, 都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等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而一些公司的管理层就不得不用舞弊手段来粉饰其会计报表。

第二是存在的机会。机会是舞弊行为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机会主要体现为:

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被明确写入有关法规之中, 并在管理实践中广泛地加以推广应用在中国却是近几年的事情。1999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本着审慎经营、化解风险的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1999年10月修订后的新《会计法》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并在第二十七条中对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2001年6月, 财政部在《会计法》基础上作为其配套性规章另行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 》。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起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存在着利用改制、改组、拍卖、租赁、担保等手段侵吞企业资产、中饱私囊等现象, 以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到国外办理“投资移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行为。这说明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着很多的漏洞, 根本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 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进行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作为掌握公司真实会计信息的一方, 在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时, 有可能会有选择地报告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隐藏不利信息——逆向选择;在管理过程中, 有可能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福利而不是最有利于投资者福利的行为——道德风险。我们上述的很多案例中的管理层都存在着虚假报告财务报表的问题。

3. 审计的不足。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 独立性、客观性以及权威性很难得到应有的保证。另一方面, 外部审计的委托方往往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 而不是股东大会, 其直接后果就是管理当局聘请注册会计师来监督管理当局。因而审计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妥协后的结果。

4. 工作质量不易辨认。

实际上, 无论是上市公司的高管的经营活动还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财务报告的活动都是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辨别出来, 非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门道”;他们的这些专业活动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出来, 投资者等很难在短期内对他们的活动的质量做出判断, 这也客观上为他们的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我们搜索的案例中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有的都要经过4年才暴露, 这也说明了这一点。

5. 无知和能力不足。

上述的案例中还可以看出, 很多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大都由控股股东或者总经理董事长发起, 既使上市公司有审计委员会也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另外, 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 舞弊者也未必能意识到舞弊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最后是常见的借口。对于这些财务舞弊行为, 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往往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以自我合理化。比如“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股民的利益”等, 这些借口的存在, 扫除了舞弊者的心理障碍, 使其能够心安理得地进行舞弊。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建议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事实和特征, 以及本文分析和讨论的结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

1. 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舞弊的产生和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联系, 一个优秀的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有可能会有舞弊行为。要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让管理者、员工以及注册会计师等明白什么可为和什么不可为, 以及明确如何落实这些具体的规章制度。

2. 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实际上是财务舞弊行为的先兆。1992年特雷德维委员会下设的发起组织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可区分为以下五个密切联系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内控因素的执行力的强化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1) 使舞弊难以发生; (2) 使舞弊在某些场合下不可能发生; (3) 使已产生的舞弊易于发现, 并使相关的舞弊责任易于确认。

3. 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依附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或者公司内的其他职能部门, 这无法形成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制约。审计委员中独立专业人士的增加会减少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概率, 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能够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当局的监督。

4. 强化外部审计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地位,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职业技能承担着反舞弊的最后希望。社会公众投资者希望通过外部审计, 获得客观公正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5. 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监管。

COSO (1999) 报告《财务报告舞弊:1987~1997》指出舞弊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常常参与舞弊。一方面, 应该掌握高层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管理者的恶癖, 比如不诚实、人格异常、说谎, 很有可能是舞弊的信号。另一方面,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6. 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率。一方面要提高司法系统的执法效率。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司法系统的执法效率, 当前我国各地区法律制度环境参差不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司法系统执法效率的低下, 以致于为投资者提供的法律保护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要改革股东诉讼程序。股东诉讼制度是对中小投资者提供法律保护的最主要事后救济手段。当前, 在投资者保护法律条文制定进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 改革股东诉讼程序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一条捷径。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给社会投资大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并引发了他们对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会计师和承销商的信心危机。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运用财务舞弊的三角形理论对这些舞弊案例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并对如何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外部审计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监管;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财务舞弊,治理,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娄权:财务报告舞弊;理论假说与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 2003 (, 7) :100~102

[2]勒明:从ROE的实证分析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 2000, (2) :64~69

[3]李若山祁新娥:对当前我国企业舞弊问题的实证调查[J].审计研究, 2002, (2) :17~22

[4]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 2005 (, 2) :64~69, 95

[5]赵德武马永强:管理层舞弊、审计失败与审计模式重构[J].会计研究, 2006, (4) :16~22

[6]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 2004, (5) :85~88

[7]黄世忠叶丰滢: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J].会计研究, 2003, (6) :59~63

[8]程涛: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与会计造假[J].广西会计, 2002, (4) :6~8

[9]李若山敦牧:企业舞弊与反舞弊的国际理论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1999, (1) :3~7

[10]阎长乐: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4) :111~116

上一篇:零售银行业务下一篇:光纤网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