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4-10-14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共8篇)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1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监管 政府 企业 制度

论文摘 要:我国证券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证券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上市公司不断暴露的会计造假案例频发,对快速发展的证券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针对当前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

首先,会计监管的目标是服务和服从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目标。按照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观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为了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统风险三大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应是会计监管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会计监管的具体目标是落实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充分性和公平性。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所揭示的内容应当和事实相符合、一致。及时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当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充分性要求财务报告应当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公司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都必须毫无遗漏地予以披露。公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是面向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公开和公平披露,而不是面向特定市场人士的选择性披露;各类市场投资者有平等地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公平地参与交易和竞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失灵

在我国,由于会计信息监管部门众多,也由于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纷纷确立自己的会计监管权,争相出台非正式的规定,以优先确定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制其他部门的争权,而且部门的利益驱动使各部门在自身出台规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我国的现实问题是,立法给予了政府会计规范的制定权,却没有明确政府会计规范制定低效或无效时应承担的责任,政府的权力与责任是不对等的,政府会计规范行为取向是单一的,搭便车的心理使公众不愿过问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而慑于政府的权威,特别是在缺乏民主意识的情况下,更使多数人对规则的制定产生无能为力的感叹,对舆论的不重视又使公众唯一可以利用的正面武器被搁浅。

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与证券市场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从无到有,监管规范日渐完善,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的监管主要侧重于上市过程的监管。上市公司监管得到加强,被查处的上市公司违规案有明显增加。我国会计监管部门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处罚制度的建设,构建起监管规范的实施机制,但是对于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却收效甚微。造成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有权诸如责不清、力量不强、程序不明、执法力度不大、处罚不严,加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都不健全,法制也不健全等,都会造成政府监管失灵情况的发生。

(二)内部监管的不利

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主要是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但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管力度非常有限,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并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职权有: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存在独立性差、监事工作不到位、监事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监事会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一个下设机构,是组成董事会的二级委员会,因此,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有效履行不仅取决于审计委员会本身,还取决于董事会。如果董事会健康运行,审计委员会就可以按照董事会的运行原则良好运行;如果董事会运行失效,审计委员会就不可能成功。

(三)外部监管不利

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进行的。但目前,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防线的监督作用。我国目前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时,不按独立审计准则等执业规范的要求,在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情况下就确认有关事项,造成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失真或者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且面对上市公司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或有事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等未充分披露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既不向公司提出,也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而且,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惩处,在较低的违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之间,使得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冒险出具虚假报告。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科学完善相配套的法规体系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相关法律制度配合的多层次监管法律体系,但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完善和规范滞后的状况,使得虚假会计信息仍然存在或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为了加强会计监管的力度,应尽快对违反财务会计法规、构成犯罪的有关行为在刑法中制定出具体、明晰的条款。同时,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使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从而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现象。

(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必须加强外部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监督其履行职责,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机构。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制定《注册会计师法实施细则》,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提供技术支持;优化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结构,严格规范年检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推进审计收费的市场化进程、完善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建立集团化的事务所。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加大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

我国会计领域监管不力、责任不清、违法不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包括会计信息质量及质量监管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建立和落实,为此应当按照各部门的不同分工,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披露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不仅要处罚上市公司和有关责任人,还要使管理当局承担违规披露的民事责任。

(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管

对于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加强对“人”的控制,把内控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以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此外,还应该改善董事会人员构成,逐步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意识:规范、完善监事会机构,在公司之外、董事会之上设立由有专业知识、有权威的专家所组成的监事会,它不仅拥有对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权,而且拥有对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代财务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序、快速推进。

参考文献:

[1]茹家团.股份公司内部会计监管模式之国际比较及启示[J].会计研究.(7).

[2]马惊鸿.我国会计法规监管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2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必要性

2006年财政部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进行了检查, 抽样检查了94户中央大型企业, 检查结论是质量总体有所提高, 但会计舞弊问题仍然存在, 有的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在会计舞弊仍然存在, 会计造假行为仍然严重的情况下,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具体体现在:

(一)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

规范的市场秩序是证券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只有在信息披露准确、及时、全面的情况下, 投资者才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完成其交易过程。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在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都不十分完善, 尤其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所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对规范证券市场秩序起到很大的作用。上市公司往往为了自身利益, 对某些特定的信息未予披露, 或者披露不全面, 不正确, 从而误导投资者。2002年至2005年, 科龙电器未披露多起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 也未披露与格林柯尔公司的关联关系, 错误的引导了投资者。因此, 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离不开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二)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

证券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信息的集散地。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计信息的披露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 会计信息披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建立完善、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才能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使投资者在良好的秩序下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国家通过证券市场了解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提供依据。

(三) 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上市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 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制还不十分完善, 很多企业通过虚增资产, 包装上市, 直接导致后期信息披露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被查出, 必将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对公司的集资, 贷款活动都会产生影响, 这将直接制约公司的长远发展。所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也是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山东高速在上市不久, 推出了国内首份公司治理报告, 从股东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授权与考核, 内控机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几个方面, 全面回顾了公司上市的建立完善的情况。在把握公司治理理念和实践方面迈出了可靠的一步, 为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做出了新的工作, 也为自身更好的发展做出铺垫。

(四)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需要

在证券市场上, 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纽带。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则是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等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而在上市公司中, 并不是每一个股东都可以有影响公司的行为,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就成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制约上市公司做出有损于广大投资者或违背其意愿的一道屏障, 同时还可以有效约束市场相关机构的行为, 促使他们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行使自身的权利, 履行必要的义务。

中小投资者往往只能通过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作出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失真, 则会影响中小投资者作出不正确的判断, 导致投资失败, 利益损失。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增加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公平性, 为其作出正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保障了其合法权益的实现。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主体不独立

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润造假事件的发生, 暴露出我国证券监管系统存在着漏洞和一些功能上存在不足。这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证监会的权限常常受到比其行政上更高一级的地方首长的干预而使其独立性受到了很大限制有关。特别是证监会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都有很深的渊源, 受地方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更大。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 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但在不健全的治理背景下, 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公司管理层手中, 这种制度缺陷直接助长了注册会计师依附公司管理层生存, 极大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二) 监管效率不协调

目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其中财政部是国家会计主管部门, 它掌握着会计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就证监会而言, 它主要负责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载体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进行审查。但是由于证监会从事监管的人力不足, 导致了查处案件时间过长, 再加上自身办案效率低, 严重影响了惩处效果。以目前证监会的人力、物力, 尤其是对定期报告的审查, 在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相对集中的几天时间内, 很难做到认真的审核众多上市公司上报的信息披露材料, 这就造成了对会计信息的审查不严,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极大的影响了监管效果。

(三) 监管力度不到位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从业人员数量虽然在增多, 但从整体上看来, 依然不能完全满足现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现状的需要, 证监会从事监管的人力严重不足。在银广厦事件发生之前, 证监会曾经做了两次巡回检查, 但都没有发现问题。另外, 监管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个就是专业素质不高, 例如有的地方注协大都是由财政部门的退休人员组成的, 其专业知识老化, 监管能力欠缺;二是职业道德有所欠缺, 从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 绝大部分与注册会计师的不规范职业行为有关来看,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自律机制薄弱, 审计独立性不强, 收费制度不合理,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四) 监管制度不合理

目前, 我国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法规的相关机构有全国人大、证监会、财政部门和其他机构, 各个机构之间缺乏协调, 管理不统一, 责任认定不清, 规划比较混乱, 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监管职能。而民法通则中的“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又不利于受害的中小股东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处罚力度不到位

在各种法律责任制度中, 只有民事责任具有给予受害人提供充分救济的功能, 然而由于我国《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 因此在实践中, 对有关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般都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 但对受害投资者却没有给予补偿, 从而没有对违规者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事实上, 即使在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方面, 监管力度也同样不够。按证券法的有关规定, 发行人、上市公司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所募集资金的用途的, 责令改正,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千万元以下的罚款。但是迄今为止, 违反有关规定而欺骗上市, 甚至上市后还继续欺骗股民的上市公司, 虽然已经被多次披露, 但依然没有严格按以上规定给予处理。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是政府监管, 尽管涉及政府监管的法律条文数量多且明确具体, 管理方法多样, 管理程序细致, 处罚措施详尽, 监管机构的权限职责也明确, 但事实证明效果不佳。政府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需要, 应建立政府监管、自我监管和社会社会监管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

(一) 政府监管

证监会是政府的强力监管部门, 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管机制, 要在发挥好证监会职能的基础上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1、强化证监会监管职能

证监会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享有最为广泛的权力, 也是最权威的监管者。证监会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准则, 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 制定明确的信息违规处理办法, 加大处罚力度, 对上市公司等市场运行的违规操作行为, 进行严厉惩处, 确保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重心, 已逐步从行政审批过渡到强制信息披露监管, 对上市公司等市场运行主体的监管, 也更多地表现为事后责任的追究。要强化证监会的监管职能, 应把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有效性的监管放在首要位置, 尊重市场规律,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使证监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监管部门。

2、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事件, 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 股民还没得到违规公司的赔偿。因此, 必须建立并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对参与造假者, 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并得到相应的民事赔偿。民事赔偿制度不仅通过责令违规者赔偿受害投资者的损失, 有效地剥夺违规者通过违规行为所获得的非法利益, 而且给违规者强行加上了一种经济上的巨大负担。同时, 民事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动员广大的投资者来参与监管。

(二) 社会监管

1、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充分发挥其作用来对会计信息进行社会监督, 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要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 也离不开注册会计师作用的发挥。从我国现实情况看, 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应突出作好几件事:一是要搞好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建设, 提高执业质量, 真正做到客观公正。依法执业。二是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的监管和监督, 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管理职能, 由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统一的执业规范、执业标准、执业纪律, 执业道德, 来约束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行为。同时, 财政部门也应坚强对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再监督, 应定期抽查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以保证其执业的质量。三是采取积极支持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政策。今后应按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 规定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会计帐务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社会审计。

2、充分发挥媒体监管作用

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证券市场, 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更是显得特别重要。虽然, 这种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来达到, 通过政府设立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但是这种信息披露制度如何来实施, 不仅需要相应的机构来监管, 更需要通过新闻媒体诚实公正的报道来达到。一家优秀的媒体为了获得市场的青睐, 有动力来报道事实的真相。而这种事实真相的报道正是证券市场有效监管的另外一种方式。从美国安然事件演变发展的情况和我国银广厦虚幻神话的破灭来看, 都是由媒体的质疑开始让问题暴露, 最终查明, 调整不当行为。所以, 媒体监管在信息披露监管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 自我监管

企业监管机制是现代企业组织内各利益主体, 依靠内在赏罚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监管机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会计信息监控机制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效的原因一个是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一个是国有股东的缺位。前者是造成目前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率高的主要原因, 后者则是委托放缺少对代理人经营者强烈的监控动机的主要原因。因此, 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方面要解决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一方面要解决股东缺位的问题。只有在上市公司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时, 才能建立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屏障。

2、推进独立董事制度, 强化董事会的制约机制

独立董事是指来自公司外部, 用以制衡执行董事, 确保公司安全稳健运行, 保护股东利益不受侵犯的董事, 以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已经作了一些探索。尽管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它在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制约机制、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不受公司内部人员侵害等方面, 显示了很好的作用。

摘要:2007年2月1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旨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参考文献

[1]、林丽.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J].商业研究, 2004 (14) .

[2]、孙燕东.信息披露与中小投资者保护[J].商业研究, 2006 (08) .

[3]、彭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状况分析[J].企业经济, 2004 (02) .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21-02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食品生产质量监管不力我国目前的食品行业以正规较大规模的食品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另外还有小企业或小作坊的食品生产企业,它们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小。但是尽管正规企业能够在设备和投入上有充足的保障,而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卫生条件不达标,内部质量管理混乱等的现象,一些企业初具规模,在食品质量上管理薄弱,质量管理制度也存在不足,尤其小企业和小作坊食品生产的车间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卫生难以保障,并且存在食品生产中随意掺杂或掺假,为牟取不法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或是违法掺加工业添加剂,坑骗消费者,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正规企业能够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但是仍然有隐瞒欺诈的现象,使得食品生产质量监管难以有效的进行,而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选择偏僻或者隐蔽的加工地点,即使是食品生产设备不达标,卫生条件不合格,仍然能够向市场提供食品,由于其隐蔽性以及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难以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管和市场监督,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1.2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落后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能够较好地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的监管检测技术仍然较为落后,目前的食品监管技术并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的检测。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以及食品生产技术的改良,食品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不能够有效的检测出食品的安全程度,另外根据调查,我国国内的二千二百种的食品添加剂中拥有检验标准的只有四成,这就充分说明现有的检测技术已经很难达到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信息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加强建设。

1.3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足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部门的监管混乱,我国目前食品生产到流通各个阶段都有相关的部门监管,但是多部门监管职责划分不清,协调机制不健全,使得个别流程处在监管体系之外;第二,监管机构改革滞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变力度不够,不能充分的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有效的進行,这种监管体制不仅造成执法成本的增加,还容易形成执法漏洞;第三,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突击检查现象,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专项检查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但是不是一个长久的监管机制,这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大大减弱了执法的有效性。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对于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以及食品生产的各个企业。首先,对于小作坊或者流动性的商贩这类食品的生产,应该加强其所在地的政府监管力度,具体到社区和街道,由于其所在地的监管部门了解这类食品生产的具体情况,能够既考虑实际情况又能够合法的监管食品安全,并且应该将监管职责具体到个人,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对其经营和服务都能够提供有效的监管措施。其次,食品安全监管要加强基础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管的义务,提倡人民群众积极举报不良生产企业,建立快捷方便的食品安全反映渠道,改变单一的政府监管模式,调动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使得不法生产企业和人员得到及时的法律惩罚。

2.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通过加强各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有效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很难短时期内建立一个综合的单一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因此应加大各个监管机构的协调力度,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级别的监管机构之间以及监管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其中的监管冲突与监管空白,构建一个较为综合的监管体系,可以建立国家级的食品安全机构,专门负责协调与沟通各主管机构,制定食品安全保障制度,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其次,对于食品安全生产各个阶段的监管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划清职责界限,并且把各个监管部门统一于一个整体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善食品安全监管交叉或者是监管空白,处理好各个监管机构的衔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也是深化食品安全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以及落实执行,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充分的保障。

2.3提升食品检测水平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改变传统的检测技术和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我国食品检测的水平。通过引进国外的优秀人才或者是先进的技术,加快提高我国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检测的前沿技术研究,对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以及违禁化学品的快速检测能力能够明显的提高,另外还应建立起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反应和处置,把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全国共享,形成多部门的联动配合机制,及时记录和反馈食品检测结果。同时,应该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达到与其他先进国家的食品安全高标准,改变我国标准制定落后、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局面。3结言

食品安全监管是以消费者的健康为核心,要能够有效的监管食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阶段,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升食品检测技术与能力,落实相关的食品检测标准和监管法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参考文献

[1]龚晓菊,洪群联.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会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4

1.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

国家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所以会计监管只是财政部门的一个附属职能,这就导致了会计监管力量薄弱、会计监管设施配备不全、人员安排不到位、资金支持很匮乏,有限的监管行为得不到充分的监管经验,监管手段及其落后。

会计监管过程注重结果,只对会计资料、会计计算方法以及会计人员进行监管,监管手段落后。

2.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相关会计监管权利的赋予缺乏与之配套的监管评价体系,没有给出监管不力或无效的时候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中,赋予了财政部门会计制度制定权、会计事物的监管权以及从属的行政处罚权,这三位一体的权利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的空白,没有制定具体明确的会计监督法律,违权违规现象的相应解决对策没有落实好,而且,整个的监管过程没有公之于众,开展听证会等。

3.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力,监督效率不高。

首先是多头领导、指责不清的问题,会计中介机构受到财政部门、证监会、会计注册师协会等的多方领导,权责混乱,难以协调,监管效率被弱化。

其次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手段太落后,一般都是事后监管,容易滋生会计造假作假现象。

最后,财政部门对中介结构的监管只是公布会计信息质量,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威慑力和惩戒力不够。

二、针对存在问题所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

1.加强会计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方式。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监管的核心力量,在会计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主力军的重任。

首先,要壮大会计监管队伍,加强会计监管队伍建设。

为此,要充分鼓舞社会会计中介机构,大力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优秀从业人员,发挥社会团体的集体力量。

此外,要转变落后的会计监管方式,由监管结果转变为监管过程,避免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

并推广行业自律,进行行业人员素质觉悟动员活动。

2.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管评价体系,合理利用监管权。

保证监管权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制定有效的会计监管评价标准,一方面必须成立一个责任约束机制和监管评价体系,组织部门专业要员、社会专业人士、单位内会计工作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管队伍,

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形成相互制约的责任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监管成效,切实落实以政府监督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补充的会计行业监管新模式。

3.发挥会计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逐步增强对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升其道德水准和监管质量,为此政府部门要及时核查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等。

还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做到有序管理和领导。

采用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中介监管质量和水准。

加大对监管中介部门的检查力度和惩戒力度,树立起监管有力的新形象,严格执行监管。

三、结束语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监管的主力军,其领导和监管的职能必须同时到位。

对于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切实有力的解决对策,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补充和完善,将自身的监管力量扩展到社会监管以及单位内部的监管,

制定有效的监管评价体系,完善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革新监管方式,真正将新型会计监管模式落到实处,提升监管质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浅谈水工作业监管问题与对策 篇5

浅谈水工作业监管问题与对策

长期以来,海事管理机构把施工作业水域现场安全管理作为监管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法、违章行为.但从监管效果来看,水上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水工作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中试对水工作业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 者:许玉林 作者单位:泉州海事局,福建,泉州,400074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年,卷(期):10(1)分类号:U691.1关键词:水工作业 监管 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 篇6

关键词:会计 莱绅通灵 信息披露 对策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take the example of Leyse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arket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a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market.In practice, for listed companies,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i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choo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ysen'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es with the company's financial data from 2015 to 2017, we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Leysen in this respect.Through these problems, we can reflect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incomplete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dela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It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domes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insufficient supervision and the non-independence of CPA audit.The non-independence of CPA audit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management.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standardize the disclosure of Laisheng Tongl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words Accountant Laisheng'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ategy 目 次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1.4 研究方法 3 2 相关理论内容概述 4 2.1会计信息及披露 4 2.2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5 2.3 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 5 3.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6 3.1 莱绅通灵公司简介 6 3.2 莱绅通灵公司相关财务信息 6 3.3 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7 3.4.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由浅析 10 4.如何规范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3 4.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监督 13 4.2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功能 13 4.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披露的是指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必须要合乎相关法律要求,这样不但能够符合三公原则要求,同时,也和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相一致。从世界金融市场的实践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只是地区和国家的问题,也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2015年,日本企业东芝集团财务丑闻曝光,震撼全球,连续多年造假、至少涉及业务部、3任社长参与此案,谎报利润12.7亿美元,是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件财务造假案件。这好比一些发展国家,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低水平,不仅发展速度慢,而且起步时间也很晚,这致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制度制定和监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尽管我国的证券市场表面看上去非常繁荣,但实际上有大量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所以从整体上看形式并不乐观。例如在原野公司和万福生科这两起事件中,都能发现信息披露内存在虚假的问题,由此可见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在当前的市场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在证券市场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种现象,影响到证券市场并产生了极坏的恶劣影响,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且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如果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愈来愈普遍,那么市场的风气将越来越差,市场出现严重的缩水,与此同时市场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投机行为,也会使一些投资者对投资证券市场失去信心,这一系列的后果便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证券市场之后的成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J.Mylonakis P Tahinakis(2015)建立环境成本效益模型进行研究,经过分析他指出当前很多公司披露的与环境会计有关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环境成本的基础之上的。

Guthrie(2016)经过多次调查探查发现,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信息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着,其中有些是通过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被大众知晓,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官网成为了公司的重要披露途径。

Crinne Coretse(2017)的研究主要包括于信息披露质量和企业声誉这两个方面。然而我们是通过前者社会责任报告的计分与后者进行关联。经过研究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促进着企业的口碑,质量越好也就代表着口碑越好。除此之外,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速度在某种情况下也对企业的声誉产生了影响。

通过对大量的外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治理经营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很方便就可以得到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2000年,我国开始进行了一番探索,主要是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我们产生了许多相关研究结果,并发现了很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高丽提出,企业独立董事的股票期权方案和公司执行董事的股票期权方式应该有所差异。因此要想要充分发挥企业独立董事的作用,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建立相对完备的独立董事报酬体系。

李慧云、李丁俏、刘娇娇(2016)主要是将上交所上市的120家公司挑选出其中以制造行业为主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别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和自愿性信息披露事前的联系,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中持股人数的占比、流通股的占比和股权集中程度,研究的结论也说明了这四个方面决定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

刘婷婷(2016)分别从公司的规模、公司资产质量情况、公司债务情况以及公司价值这四个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程度,从中我们发现了大部分的财务指标是不能支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只有从公司规模和公司债务状况这两个方面来看是有一定的影响因素的。

夏雨佳(2017)把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当做了该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表明我国现阶段的上市企业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披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个是上市公司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没有动力,这虽然算作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但是却很难将其进行标准化进行衡量和评价,而且上市公司也没有将有关企业内控的信息实行具体化的披露,与此同时,在内部控制的有关披露时,其中大部分都是人为的选择,并且在这些披露中,缺少了事务所的审计意见披露。

刘金彬(2016)认为,不一样的企业应在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运用各异的披露方法,我们将货币定量和文字描述这两种方式相联合,从而进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管亚梅,赵瑞(2017)选取的研究对象则是我国23家煤炭上市公司,分别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公司特征、公司治理和公司外部压力。从研究结果分析,公司的规模越大、运营能力越强、政策执行力越强,它所对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准也越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部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必须通过公开报告的方法,将公司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以及公司内部变动情况等,以会计报告形式提供给证券监管部门,同时,在审计之后向社会公布。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要全面、规范、及时。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从会计信息披露这个角度出发,还拥有着一些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中,包括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权利人,会计信息的监督者和会计信息披露提倡者。所以,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了公司,我们要尽可能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一旦提高了披露质量,也会影响到上述所提到的三方。首先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质量的增加能够更快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对于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来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如果能够提高,那么企业就能够在广大的投资者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诚信形象,进而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最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也对信息监管者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证券交易市场,保证市场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加快我国金融金融交易市场的繁荣发展。

1.4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查找一些相关书本和数据库的信息,阅读、分析和总结该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对文献的阅读、分析和整理,力求全面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准则和要求,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分析法。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以莱绅通灵这个公司为范例,并且通过分析该企业的数据,去熟知并掌握相关企业的股票收益、成长能力以及盈利等,从而能够探讨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着哪些问题,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相关理论内容概述 2.1会计信息及披露 会计信息的定义是公司的会计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确认和记录等,带给那些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的公司情况,在这当中还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运营数据和企业的现金流量等。那些信息的使用者通过公司给予的信息进行相关的选择,与此同时,这些信息也是考核公司管理者执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证券交易市场的有关法律规定也在一直的改进当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己经被我国的《公司法》定义为:上市企业的一种日常的行为规范和活动标准,指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规范的框架内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发行和交易的活动,并且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向市场进行公开披露。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仅是因为投资者和市场的需求,而且也是企业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权所分离之后而自然形成的结果,它在保障着证券投资者们利益的同时还制约着企业经营者。

我国证券监管管理协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上市企业只能在有关法律规定中进行披露会计信息,这样才可以让企业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贸易。准备上市或者己经挂牌上市的企业应该将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企业定期的财务报告和企业产生重大事项而出具的临时报告等与上市公司息息相关的事项进行披露。在企业上市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必须将本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募集说明书进行披露,并且还要将上述公告书发起公布,这是第一次进行披露的公司必要的行为。随着公司的成功上市,那么上市公司就要定期的将企业的相关报告加以公布,只要上市公司的股票还能够在证券市场中进行交易,这个公布过程会一直伴随着该上市公司。

根据我国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国家强制要求企业公布的信息都有法律条文来加以规范。不但对这些信息所公布的时间以及格式上都有明确的说明,同时还要包括企业的介绍、公司主要经营的项目信息、相关的会计信息、重大交易的信息和审计意见等与上市公司全面相关的基本信息。这样不但能够使广大的证券投资者全面的了解企业,保障了信息的全面性,同时还能够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披露信息,保障了企业信息的实效性。国家要求上市所强制披露的信息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了股票交易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而且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保证了企业基本信息的真实可靠,也使股票投资者能够轻松及时的利用与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作为参考,从而形成投资决策。

2.2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政府部门发布了信息披露制度,自从这个制度的推行,使得信息披露这个形式更加标准和统一,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对于披露时间方面的判定,目前处于IPO申报阶段和上市后,都必须将上述制定的三类项目给予披露。当前,对于那些最开始的信息披露有关部门的要求比较严厉,并且从信息完整性这个要求出发也更加的严格,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那些刚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公开意愿的判定,对于公司一些风险信息的披露,公司是必须要履行的,但是对于要披露什么风险信息,还有披露多少风险信息,这完全取决于公司。然后对于历史属性的判定,信息、生物资产和交易活动都属于历史属性,并且他们三个是在历史信息范畴之内的,然而风险信息不属于这个范畴,它主要是处于前瞻性信息的范畴。当我们处于信息披露的进程中时,上市公司必须要根据规定来进行信息披露,与此同时,处于不同领域的公司要根据不同的规定来披露信息,披露本公司的运营状况,并且还要按照披露需求来进行披露。披露的分类由下表可知: 表1 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同方式 披露标准 分类 披露内容 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 披露时间 初始性的交易行为信息以及持续的信息更新 披露意愿 强制性的和自愿性的信息披露 披露期间 定期披露以及不定期披露 披露属性 历史总结性、前瞻预测性 披露的信息类型 按照法律法规需求和监管部门要求披露的信息 法律依据 披露的全部信息、按照银监会规定披露的部分信息 2.3 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 根据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以及不同的的部门,大约能分成这几种,如下表所示: 表2 会计信息披露标准 颁布单位 制度名词 相关标准 财务部 企业会计准则 可靠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 中国证监会 上市公司合理治理准则 完善性、准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公平性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 完善性、准时性、真实性、上海证券 上海证券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估方法 完善性、准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公平性 深圳证券 深圳证券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审核措施 完善性、准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公平性、合规性 3.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1 莱绅通灵公司简介 莱绅通灵,是莱绅通灵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品牌,该公司主打的商品是珠宝饰品和一些工艺美术品等等。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成为世界级优秀珠宝企业为目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珠宝品牌。

3.2 莱绅通灵公司相关财务信息 表3 莱绅通灵利润表部分水平趋势分析表 利润表 2015 2016 2016增长比例 2017 2017增长比例 营业总收入 14.91亿 16.51亿 11% 19.64亿 19% 营业收入 14.91亿 16.51亿 11% 19.64亿 19% 营业总成本 12.54亿 13.52亿 8% 15.82亿 17% 营业成本 6.886亿 7.578亿 10% 8.934亿 18% 研发费用------20.58万--营业税金及附加 4660万 4221万-9% 5262万 25% 销售费用 3.914亿 4.076亿 4% 4.880亿 20% 管理费用 1.158亿 1.314亿 13% 1.486亿 13% 财务费用 683.2万 935.6万 37%-13.63万-101% 资产减值损失 422.7万 334.6万-21%-86.16万-126% 营业利润 2.373亿 2.989亿 26% 4.025亿 35% 减:营业外支出 177.9万 152.3万-14% 157.3万 3%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21.47万 29.09万 35%----利润总额 2.411亿 2.997亿 24% 4.118亿 37% 减:所得税费用 6056万 7890万 30% 1.023亿 25% 净利润 1.805亿 2.208亿 22% 3.095亿 4% 表4 莱绅通灵资产负债表的垂直趋势分析表 资产负债表 2017 2016 2015 2017 2016 2015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81.48% 786.40% 20.29% 应付账款-0.2735-0.0422-37.05% 应收账款 29.05% 6.39% 32.43% 预收款项 0.6664-0.012 52.63% 其他应收款 99.51% 28.99%-22.97% 应付职工薪酬 15.15% 91.59%-16.27% 其他流动资产 5218.70%-5.21%-39.83% 应交税费 61.10% 0.12% 88.90% 流动资产合计 13.11% 66.39%-7.31% 其他应付款 67.17% 62.40% 17.50%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0.1573-0.0371-30.24% 固定资产-0.0507-0.0564 0.0009 非流动负债 无形资产-15.65% 40.13% 30.32% 递延收益-19.71% 6.88%-26.12% 长期待摊费用 9.34% 6.08% 12.71% 非流动负债合计 0.073 0.0688-0.2612 递延所得税资产 51.40% 29.28% 59.85% 负债合计 15.57%-3.53%-30.18% 3.3 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3.1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保证它的真实性,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企业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捏造一些不真实的经济业务,比如说为了一己私欲而报假账,虚报信息,改变实际数据,传播错误的信息。使这些信息的获得者收到一些不切实际的消息,从而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上市公司传播了错误的信息,严重降低了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表3可以看出2016年莱绅通灵的营业收入比2015年增长1.6亿元,增长率为11%,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比2016年增长3.13亿元,增长率为19%,增长幅度接近一倍。公司通过计算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可以得出,在近3年期间,公司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数值已经达到了0.52、0.15、0.77,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提升的数值不高,但是公司在这段时间的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08%、11%、19%,近三年的上下幅度较大,表现异常。

图1 莱绅通灵营业收入增长率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7年莱绅通灵增长最多的是应收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与2016年相比,2017年增长了4,000万元,增长比例大概为29.05%,但2017年莱绅通灵提取的坏账准备比2015年和2016年低,如表5所示,在2015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了5.02,在2016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了5.00,2017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0.16。其他流动资产比2016年增加74,459万元,增长了5218.70%。2016 年是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但公司的业绩较2015年下降很多,所以公司在2017年利用关联交易、虚假资产等来粉饰财务报表。

表5 坏账计提准备情况 相关年份 类目名称 相关金额 所占总额比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坏账准备 2015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56,702,966.20 72.66 5.00 2,835,148.31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21,335,785.88 27.34 5.06 1,079,403.90 合计 78,038,752.08 100.00 5.02 3,914,552.21 2016 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组合 116,731,996.68 100.00 5.00 5,836,599.85 合计 116,731,996.68 100.00 5.00 5,836,599.85 2017 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组合 435,383,390.05 100.00 0.16 710,532.93 合计 435,383,390.05 100.00 0.16 710,532.93 3.3.2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上市企业中,一些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之处主要展示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称不足。在向外传输信息的同时,那些有利于公司的信息大量的传播,那些不利于公司的信息却随笔带过,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决策。对于会计来说,在相关应对之后的经济中,还有和它相对应的会计环境,包括有许多不能预测的未来与不明确的各种原因,然而我们国家的会计信息披露不明确性的缺乏,使得决策者在确定的时候不能准确的选择。

(1)隐瞒企业的偿债能力信息 在2015-2017年间,通过分析了这几年的年报,我们可以明显的发展公司这几年除2017年长期负债为235.3万,2015年和2016年无长期的债款,公司的债款几乎都是是流动负债,这三年的总金额分别是4.805亿元、4.627亿元、5.354亿元,并且流动资金的总数已经分别达到了13.90亿元、23.13亿元、26.16亿元,通过这些数据统计分析,这几年的流动比率的数值分别是2.89、5.00、4.89,虽然流动比率的数值不低,但是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应该收入账款的账龄和各个账龄阶段的资金总额,并不会公布于众。

(2)有关研发费用方面的信息披露过少 莱绅通灵仅仅披露了研发费用的数据信息,如下表6所示。在莱绅通灵所发布的财务报表中,仅仅是对研发投入、营业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情况进行了披露。格局披露情况来看,莱绅通灵的研发投入占比是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的,由2015年的0.35%上涨至2017年的1.11%。从增长比例情况来看,莱绅通灵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费用不断增加,由此来看,莱绅通灵对于产品研发具有重要关注。但是,由于披露信息过少,投资者无法从其目前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判断研发投入的具体使用情况,这样就不能够使投资者充分的了解到公司研发实际情况,进而对投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表6 2015-2017莱绅通灵年研发投入 单位:万元 项目 2015 2016 2017 研发投入 129.00 323.16 1,408.76 营业收入 36,761.26 49,572.40 126,605.8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0.35% 0.65% 1.11%(3)重要事项披露不充分 从莱绅通灵近三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公司对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来说,披露不完整,然而公司对于资产重组、有关担保项目、优化募集金额的使用方法、从而获得谈判数据信息、关联方交易等这几个方面,信息披露也是不完整的。如2015年12月公司通过与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最高额抵押合同》取得其4000万元综合授信,以公司的朝阳区酒仙桥路甲 10号 3号楼星城国际 17层、18层(标识层为 19、20 层)房产及分摊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最高贷人民币 4000 万元。一年后合同失效。害怕该信息发布后影响其公司股票市场,公司2015年没有发布此重大信息。

3.3.3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发布时间极其重要,不具有时效性将会引起很多麻烦。首先,这使得背后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控制等现象易于发生,中小型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犯;

其次,没有及时性信息的价值也相应减少。如果公司没能及时发布自身信息,先得到信息的人便可以针对信息先其他人一步制定计划或行动,这样就可以避免面临风险,从而牟取暴利,这对其他机构或人员而言并不公平。同时,内幕交易,如改变投资方向、人员调动等,将会越来越多。于投资者来说,因为没有及时获取信息而对坏领域进行投资,产生了金钱上的损失;

于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来说,加大了监管的难度,使得披露的执行不对称。

依照《我国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制度,总结报告需在当年底结束当天开始的一个季度内上交,年中报告需要在当年上半年结束当天两个月之内内上交,月季报告需在当年第3个月、第9个月后的1个月内上交。莱绅通灵2015到2017年符合以上规定,及时的披露了公司信息,对于这一点,毋庸置疑,莱绅通灵是上市公司中做的比较到位的。

3.4.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由浅析 3.4.1 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监察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仍然在完善中,如果多个部门间具有政治关系就会使得他们之间的划线不清晰,相应的协调措施难以实施,管理权与探究哪个部门应承担责任时不好分辨,从而导致公司管理能力不足。虽然证监会发布了信息披露应遵守的规则,但占据报告主位的财务报表以及如何产生相关信息却又是按照财政部会计的制度来规定的,两个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不明确而又几乎不交流,规章制度达不到统一,执行时没有一致的规定做参考将变得无序,有助于造假风气的产生。

由于市场的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各方面的法律都靠向国际,会计法也是如此。我国会计法应结合国际的趋势,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也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形成基本的会计制度形式,在会计工作的使用中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现有会计法不全面,且有不足之处,与国际法律规定相比明显还有较大差距,应适当调整与完善。此外,会计法更多的是理论,运用实际却并不好使用,如面对违法违规行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上只是给出几个模糊的字眼,没有真正的量刑标准,这种标准给会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另外,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发展形势,不同的企业需要的会计核算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会计法并不是可以全部通用的,更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这种情况给会计核算带来很大的困难,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最后对企业的投资造成失误。最后,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的企业和工作形势和范围也不一样,针对他们的发展却没有个性化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体现了法规的落后,造成了信息不准确的现象。

表7 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制度 不足之处 企业会计准则 很多方面没有详细说明会计遵守规则,如资产重组会计处理就不具备规范形式,会使公司的报告结果中亏的变成盈利的。

发布支持股份发行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的制度 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没有说明,不能被执行,如年报需详细说明每股的盈亏,但是没有具体定义全面摊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证券法 定义的规范依据模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证券市场归证监会管理,对其进行外部监管。证监会针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设立有关信息披露解释性的法律法规,主要负责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增发等事项的审查,一旦发现信息披露违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做出罚款、责令改正的处罚手段。在相关单位方面,政府通过证监会实施监管,着重监管股票是否发放与公司是否给予上市的方面,而几乎不监管二级市场,让违法的公司钻了空子。于市场方面,某些中介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给钱就能为其提供假财务报表信息,助长公司造假风气;

而某些股评家和媒体专业水平低下或受贿赂,对公司测评报道时分析不充分不完全,促进了虚假信息传递。政府应加强防范,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并使其惩罚远远大于其得到的利益,避免造假现象的发生,使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而不能逍遥法外。在赵薇文家文化收购一案中,赵薇公司以五十倍杠杆,收购文家文化,但是,之后媒体曝光,赵薇公司涉嫌操纵股价,而被处罚,最终的处罚结果为禁入股市五年。相比于美国在这方面的处罚过轻,根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发生违规事件,违反规定的人将被支付五百万美元以示惩罚,并关监狱,最长时间是20年。如果监管力度不够,毋庸置疑会计信息披露虚假会愈发嚣张。

3.4.2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非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不是完全独立的根据客观信息进行审计,其中包括与某些上市公司私交好或收取贿赂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知情不报反而帮助公司隐瞒造假信息。这使得上市公司违法行为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肆无忌惮。实践时,企业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彼此合作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本身的独立性较弱。在实际当中,部分注册会计师会为了接受更多的业务,而选择接受企业的邀请,并且按照企业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美化,部分注册会计师,尤其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合作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通常会无奈接受合作单位的要求,进而出现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会计师失独案例:

表8 注册会计师失独案例 事件名称 审计单位 审计失败原因 安然事件 安达信 1.信息造假,知情不报 2.业务的执行违反了利益的获取 3.安然公司的财务主管与安达信之间不独立 世通事件 安达信 1.缺少了关联形式 2.不具备该行业所需要的谨慎和质疑心理 3.规划审计执行流程时没有充分了解会计流程 4.没有得到满足其审计意见的直接审计证据 银广厦事件 天中勤 1.银广夏发布合并报表时,虚报情况,既没有消除和子公司来往的相关交易,没有根据股权协议建议的比率合并子公司,2.注册会计师没有很好的验证收款对账 3.注册会计师没有很好的分析数据 4.负责审计天津广厦的人员不是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低下 5.相关审计的工作人员没有发现违反国家税法相关规定的增值税剧增现象及所得税出现奇怪状况。

3.4.3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以往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多数上市公司依然以股权结构为主要导向,国有企业几乎全是。这个结构赋予了大股东几乎所有的控制权力,使得他们可以直接决定公司业务的去向和选择,而没有这样权利的其他股东没有办法插手,所以更不用说管理信息了。一旦这样造成的结果,那么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就无法确定得到的信息是否正确且有用的。此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没有很好的监管高层。高层通过监事会来对底层进行监管,但由于大多公司监事会能力与监管范围并不大,甚至有些里面的人员有的直接效忠高层,更加难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监事会进行工作时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从而并不能很好的做到监督的职能。

4.如何规范莱绅通灵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4.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监督 确保对策的执行时机正确,并执行如下策略。第一,适当修订完善《证券法》中对相关经济信息发布时所应遵守的规定,创造上市公司执行信息披露的良好环境和积极氛围,构建完整体系,使其信息发布时达到准确、充分、及时的要求。第二,在修改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时,修订并完善证券民事责任的具体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诉讼机制,并将各种违法行为对应的诉讼方向、惩罚措施表达清楚,形成适当、顺畅的信息披露制度。查找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可能存在违反的法律的行为,应设置相应惩罚措施避免其发生。对于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事实上披露过程由法律约束管理。相关部门尽责依法查办,加强管理,从而使公司明白违反规则需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最近,管理国内上市公司发布经济状况信息的相关监督部门是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他们与企业发布自身信息内容、所遵守规则、形式等息息相关。公司开始运营上市后的一切信息披露大多由证券交易所来管理。与之相比,证券监管机构的管理对象就仅仅是某些大规模项目或者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作为。而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虽然政府管理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向,但应尽的责任没有承担完全。对政府的建议是,完善披露信息的规章制度,真正成为管理者。

4.2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功能 通过促进合伙制会计事务所的发展,可以减少会计师注册时所犯的错误从而降低耗费的资金,进而增加会计师执业质量,让大众更加相信会计师(有限责任合伙制LLP)。其中LLP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原则是,用它所有资产来为它的责任(有限)进行担保。任何一位合伙人承担着其执业责任(无限),而他们之间没有联系,不会被其他合伙人牵连。这样的结构同时具备了有限责任与合伙制的好处。因此,目前较重要的项目就是有关部门应该把一部分会计事务所变成有限责任合伙制,且越快越好。

在此,我们可合理利用发展个人赞助的会计师事务去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能力。尽管个人资助的公司规模不大,面向的对象少,却可以达到中小型工商企业和越来越多的除审计会计之外的业务的要求,与规模大的公司相比,它做到了大公司做不到的方面。除此之外,个人资助的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会约束工作人员,使其规矩做事,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功能。

4.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一是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别是目前企业所有权过于集中,要解决这个现象就要将股权分布在不同人或高层中,使得不同高层拥有相当的股权进而权利也差不多,互相牵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减持国有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回购国有股、债券转换等,最终将国有股转换为流通股。随着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公司内部的利益纠纷将减少,从而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其次,关于监视会不尽职的问题,通过设立完整周详的审核会计委员会的制度,解决这个问题,使公司对高层的监督能够更好的进行。事实上,审计委员会本身是发达国家为处理会计欺诈和审计缺陷而设立的机构。通过组建新的审计团队,提高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减少高层管理人员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利益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结 论 揭示上市公司的相关会计信息是从古至今都热门的一个分析项目,但由于做的人多了,未经同意便披露或对披露信息造假的现象也就多了。在现代科技时代,经济发展越发快速,相关部门需要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详细了解,因此需要严格管理揭露公司信息所使用的形式和对其执行状况的监督。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莱绅通灵的经济状况并对其分析,我们可知该公司前三年对外发布的经济状况并不完全真实、全面,也不具有实时性,这违反了披露所遵守的规定,并从该方面提出了现象的形成原因(完全以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监督松懈,公司内部高底层管理结构需完善)。并根据上述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方法。本文只对莱绅通灵近三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关于披露信息面临的难并解决该问题,由文章知为分析全面我们应该增大抽取的样本,结论会更具有正确性。

致 谢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写作,在本论文即将完成时,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第一个想要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导师李政老师。在整个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由选题、上传开题报告到对参考文献的阅读、调查、总结,都是在李政老师的帮助教导下完成的。论文的一次次修改,他都给了我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耐心的给我提出修改建议,因为他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地完成论文。对于本科四年教导我们的老师我也衷心表示感谢,是你们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负责、向我们传播高深学术,使得我能在踏出校园之时具备基本的知识和一定的能力,并树立了自主学习的独立意识。

在完成这篇毕业论文时,我也感谢我的室友给予我支持,还有一些 在各方面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

除此之外,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也是我完成论文的动力源全之一,谢谢你们,让我遇到挫折也不轻言放弃。

最后,感谢老师们辛苦批阅这篇论文。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

引言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伴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日趋完善而得到了一定规范,但是近几年来会计造假案时有发生,对上市公司加强会计监管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会计监管主要是指政府、中介及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上市公司与会计有关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有效度,从而保护市场中各相关方利益。会计监管不仅仅是监督,它更是一种管理活动1。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会计监管现状

1.关于会计监管的规范体系现状。我国关于会计监管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其一,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活动及人员行为的基本法律,如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及《证券法》等2。其中《会计法》 是专门规范会计监督及会计核算等项目的法律,《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等进行了规定, 《公司法》对公司财务及会计做了相关的规定,《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做了相关规定。其二,关于会计的行政法规,如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其三,一些合法会计监管行政部门所制定的部门规章,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

2.关于会计监管的运行体系现状。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根本目标。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尽可能达到客观、真实3。政府及相关的投资者要想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需要依靠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且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能够客观反映公司实际经济活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证券市场业务顺利开展。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主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主体主要是指会计监管行为的实施者,如投资者、债权人。除了这两者外,一些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也是会计监管的主体组成部分4。其中的新闻媒体可以将社会中的客观事实进行真实的报道,向社会公众报道并接受监督。

(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客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客体主要是指会计监管行为的承受者,如政府、公司内部负责人、注册会计师、投资者及债权人等5。监管客体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内部监管客体和外部监管客体,其中内部监管客体如内部负责人等,能够直接参与公司的经济活动。而外部监管客体如政府、注册会计师、投资者及债权人等,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4)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方式主要是指会计监管主体对监管客体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监管6。会计监管的方式因会计监管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包括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两种。内部监管主体一般会采用直接监管的方式,而外部监管主体一般会采用间接监管的方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1.关于现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问题 。

(1)会计法律及法规之间不协调。从我国整个会计法律环境来看,会计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甚至不协调的问题。如《会计法》与《证券法》对于会计监管的规定上有着交叉地方。《会计法》中第七条及第八条规定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而《证券法》规定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集中监管,其中也包含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2)现行有关的会计法律对违规者处罚力度不够。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情况,我国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其中深圳与上海证交所主要是以公开谴责为主,而中国证监会也只是以罚款为主,其数额在3万至60万元之间,这与违规的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利益相比,罚款显得十分单薄7。

2.社会监督乏力。

(1)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上市公司缺乏监督。在执行审计上市公司的业务时,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不能按照审计准则等规范要求来进行审计,在没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下就发表审计意见。另外,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未能向上市公司提出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要求,导致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管的作用。

(2)新闻媒体监督方面。新闻媒体对于上市公司也能起到监管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公司违法行为、社会阴暗面向社会大众进行报道,通过这些现象的暴露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及人们对此的关心和重视。但是如今一些新闻媒体越来越多急于功利,有的和公司进行联合只报道公司好的一面,而不去揭发其阴暗面,造成新闻媒体失实。

3.内部监管不力。

(1)监事会监管不力。首先,从客观上来讲,我国《公司法》未能赋予监事会对于董事会及经理等人员在违规时的处罚权,使其监管不具有威慑力;其次,《公司法》也未能规定监事会业绩的评估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事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公司法》中规定监事会有权监督管理层,但管理层又负责监事会的薪酬,可以看出监事会的报酬规定不合理。

(2)审计委员会监管不力。其一,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成立及运行时间还比较短,相关法规不健全;其二,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有效履行取决于董事会,使其缺乏独立性无法行使监管职能。

4.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会计监管的难度。

(1)公允价值的运用加大了会计监管的难度。公允价值计量能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将会计记录由静态变成动态,其已成为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但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也深刻地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其次,许多公司利用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来使资产增值,成为公司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工具。

(2)新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加大了会计监管的难度。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过程中,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提供原则而非具体规则,使其变得更加模糊8。新会计准则标准的运用,使在实际会计处理时更多是依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而非一定规则,这无疑增加了会计信息监管的难度和风险。另外,新会计准则标准的运用,使不同的会计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驱动下,针对同一会计事项,其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1. 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及规范比较滞后,造成会计监管缺乏依据。如我国关于《民事责任赔偿法》至今还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往往会给上市公司留下“暗箱操作”的机会。另外,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缺乏诉讼机制,这使投资者在利益受损时,不能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造成社会监督乏力原因。

(1)关于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不力。其一,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成立时都要挂靠一家政府、行业或事业单位。其二,事务所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如低价承揽客户、实际审计时省略程序或者根本不进行审计。其三,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处罚不够。

(2)关于新闻媒体监督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新闻法》,未对新闻媒体要求其监督证券市场;另外,新闻媒体的监督也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3. 造成上市公司内部监管不力的原因。对于监事会监管不力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公司法》的制定偏颇,而对于审计委员会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缺乏内在动力。

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认为企业内部设立审计机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不能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公司不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而都是在政府干预下才建立的,这种机构的设立缺乏内在动力。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策

1.健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法律机制。首先,对于现行的会计体系要加以完善,树立起以《会计法》为中心,以《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办法》等法律为补充的制度建设。其次,在会计监管方面,避免出现监管交叉或遗漏的现象,以法律形式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及监管责任;接着,对于上市公司编造虚假财务报告等现象予以加强法律打击力。最后,加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以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2.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1)加强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自律建设。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最重要的是保证其独立性,以防范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进行作假。首先,完善注册会计师聘用制度。如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换事务所的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情况、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等。其次,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行业协会可以对违反审计准则、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给予严肃处理。再次, 国内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可合并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可以避免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

(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首先,具有全方位性。新闻媒体的监督对象可以为会计信息市场各个层面参与者和监管者。其次,具有新闻角度的优势。对会计信息市场的监督不局限于法律法规层面,还能从社会道德层面上进行监督。最后,具有自我激励机制。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新闻媒体对于会计信息市场不仅有监督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还有激励作用。

3.充分发挥各内部监管部门的作用。

(1)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首先,要想真正做到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就要授予监事会应享有的权利,如董事任免权等。其次,保障监事会充足的知情权。公司应当规定董事会必须及时向监事会报告与公司运行的重大信息。最后,提高监事会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

(2)加大审计委员会部门的建设。其一,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赋予内部审计机构相应的权力,如检查财产的状况等权力,保证其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其二,扩大审计委员会的规模, 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其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及道德素质。提高其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新会计准则运用的监管。其一,完善公允价值的运用环境。可以建立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数据库或网站来进行宣传。需要相关部门利用拥有的技术和资源,将与产品有关的生产、销售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最后将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标准。其二,加强市场环境的培育。为了能够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需要努力培育生产资料及二手交易等市场。其三,加大对公允价值运用披露的监管,建立惩戒赔偿等制度。其四,完善资产评估制度。为了能够使资产公允价值提供可靠的依据,必须完善资产评估制度,以规范评估业务如债务重组、租赁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等。

五、结论

我国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从七十年代末至今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分为起步、推广应用、普及与提高三个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等各方面,既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实现了对信息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使得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既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又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传统的会计到会计电算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市场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次,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或缺陷。作为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目前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严肃对待,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鉴于会计电算化的诸多益处,许多企业已初步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并取得一些成绩。反过来,会计电算化的合理正确应用将对会计工作及企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来看,不容乐观的情况居多,需引起重视。具体来讲,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充分

作为新兴事物,加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事业等单位中的认知度仍比较低。当问及“什么是会计电算化,为什么要实施会计电算化及如何来实施会计电算化”,许多企业公司老总及会计人员们仍会是一头雾水,特别在占我国企业总量大比例的中小型企业中更是如此,不知会计电算化为何物。就算已经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代替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负担的工具而已。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里,还未真正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未意识到对于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一个完整精确的会计信息数据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方方面面的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无从真正谈起。

(二)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深度与广度低

当前,有些企业盲目跟随潮流实施会计电算化,看同省或同市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实施得如火如荼,也一头扎进去。而自身未能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规划,结果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会计电算化也只是流于形式。再者,由于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与深入,会计电算化被当作是具有“储存器”与“打字机”功能的计算机来使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主要功能仍是核算,提供手工会计也能提供的传统会计报告,物不能尽其用,资源严重浪费,更提供不了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方面的数据支撑,造成了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效果不显著的普遍现象,令人叹惜。

(三)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会计职业,会计电算化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既要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必备的。现阶段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虽有丰富的传统会计经验,但对计算机知识却不甚了解,跟不上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步伐,使得众多单位的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现代化功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仅停滞在打字或进行工资处理等一些简单的功能上。甚至由于自身利益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原有的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有所排斥,并采取消极措施进行抵制,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甚至造成严重影响。

三、解决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在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针对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问题,应给予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会计电算化的良好发展,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与重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是思想上的革命。在会计领域,会计的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存储方式、处理方法与程序,对于整个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巨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会计电算化首先必须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因此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须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目标,要提高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人员在观念上深刻认识并自觉接受学习会计电算化。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会计的电算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各部门和大部分人员都会涉及,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动。因而实施会计电算化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可成立一个会计电算化实施领导小组,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主动积极参与配合,为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出谋化策。

(二)实事求是地实行会计电算化,并作好中长期规划

企业是否进行会计电算化因企业而异,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实际需求,才是决定企业是否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关键因素,也是确定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目标的重要依据。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对多数的企业来讲,原有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急需实施会计电算化。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企业,由于业务量小、业务对象性质等多方面的原因,无需实施会计电算化也可满足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實际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认真做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展,既要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保证其前瞻性和系统性,为企业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管理发展留有空间。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性质,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前,应与电算化软件开发商或供应商的专业人员充分做好沟通,就双方关于会计电算化各个方面的要求达成一致意见。

(三)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必须有专业的人员保障。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基础,更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知识。这样才能在结合所在单位及会计电算化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持。因此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应注重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加大培训力度,以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水平和整个理论结构体系,既要使其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又要随时更新其知识储备,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特别,作为会计电算化实施不可缺少的部分——计算机的操作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是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者,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良好的氛围,企业要从各方面积极准备,鼓励及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两手并重。

(四)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运作,制度化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不可少的。各级财政部门要负起责任,一是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法可依;二是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规章的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执行力度;三是违法必究,特别是对于情节严重者。

同时,企业自身要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一套完整、全面、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是前提,这是企业有效实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人员、操作、数据、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定等。对于,已经实现或正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同时,在结合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的基础上,根据所在企业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起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单位内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准则,以确保会计电算化有章可循及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耿晓霞.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6)

[3]刘建宁.会计电算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07,(9).

[4]李明君.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5]铙振宇,廉师友.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教育,2007,(18).

上一篇:《我的春节》作文下一篇:人活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