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2024-05-21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精选8篇)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1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阐述

1. 应计利润盈余管理。

国内外研究盈余管理时, 一般都会把盈余管理与会计、股票市场联系起来。大量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在配股、增发新股后会出现较差的经营业绩和较低的股票收益, 一般认为公司在配股和增发时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 而之后应计项目的转回促使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Rangan (1998) 发现, 通常公司在增发当年都会有正向的异常应计利润, 并且这些应计利润会在以后年份发生转回, 导致较低的股票收益率。Teoh等 (1998) 得出和Rangan一致的结论, 并发现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牵涉的数额越大, 就会有越低的股票收益率。这些研究都把增发新股后的业绩下降归咎于应计项目的转回。

周天芸等 (2009) 对2006~2008年间有股权再融资的公司进行检验发现, 出现财务紧张的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前, 为了融入更多资金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王茂超、干胜道 (2009) 研究发现不论是从全部样本来看, 还是从区分公开增发与非公开增发的部分样本来看, 上市公司在增发新股前三年及增发当年均存在显著向下盈余管理的行为。章卫东 (2010) 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一年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并且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正相关。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 公司增发新股期间普遍存在盈余管理操作, 而且这些文献基本上是从应计利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2.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虽然对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没有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研究广泛, 但Graham等 (2005) 发现管理层为满足盈利目标, 比较喜欢利用经营活动进行操作, 例如削减可操纵支出或资本投资。Roychowdhury (2006) 以Dechow (1998) 提出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经营现金流量、生产成本和可操纵费用的估计模型, 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超量生产减少销售成本、削减费用开支, 进而增加利润的行为。黄世忠 (2004) 指出收入操纵是国内外企业广泛利用的利润操纵手段, 价格折扣、延长付款期限等是上市公司操纵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陈理 (2006) 研究表明经营性现金流操纵是我国A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操纵手法已经相对成形和固定。

根据以上文献的回顾, 我们首先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时是否实施了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增发新股的企业存在操纵真实经营活动的证据, 并且公司可能同时实施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和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然后分析比较应计利润和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 我们预测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比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大。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影响的程度更大。

二、样本选择与实证方法

1. 数据和样本描述。

本文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已实施新股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并剔除了以下样本: (1) 缺少增发前三年、增发当年及增发后三年财务数据的公司; (2) 金融、保险业增发新股的公司; (3) 在研究期间 (t-3, t+3) 内进行了多次增发的上市公司 (设增发当年为t) , 当公司增发新股超出研究期间时, 选择较早的一次作为研究对象。最后得到183家样本公司。

本文相关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 部分相关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主要运用EXCEL2003和SPSS18。本文的回归样本收集了1998~2010年与样本公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 并剔除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及ST公司。从行业分布来看, 样本期间各个行业都有公司增发新股, 其中制造业企业占到总样本的61%, 表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在时间和行业上有明显扎堆的现象。

表1中总资产是指公司增发当年的期初总资产价值;市场价值是指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 计算公式是增发前流通股股数乘以增发前年末收盘价格;账面/市场比率是指普通股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值;募集总额是指公司增发新股募集资金的总额;发行规模是指发行新股数量与增发前流通股数量之比。

从表1可知增发新股样本公司有较低的账面/市场比率, 均值约为0.31, 中值为0.189, 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估值较高, 这也说明公司通常在股票市场估值较高时发行新股。增发公司平均发行规模为80.8%, 除去3倍标准差的异常值后均值为63%, 中值为43%, 说明我国增发公司平均发行规模约为流通股股数的3/5。

2. 应计利润盈余管理。

本文使用考虑公司业绩的修正横截面Jones模型, 并以行业分类估计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夏立军 (2003) 通过对我国市场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检验, 发现分行业估计行业特征参数的方法优于估计样本总体特征参数的方法;并且在估计正常应计利润时, 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优于采用包含线下项目的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因此本文用营业利润减去经营现金流量计算总应计利润。

另外, 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ROA能够更好地估计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因此本文模型中也加入ROA变量。模型如下:

其中:t表示会计年度;i表示公司;TAit表示总应计利润, 计算公式是营业利润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Ai, t-1代表期初总资产;△REVit表示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额;△RECit表示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额;PPEit表示年末固定资产;ROAi, t-1表示公司前一年的总资产利润率。模型各变量除以期初总资产是为了消除公司规模的影响。

用回归样本分别估计模型 (1) 中各行业的回归系数k0、k1、k2、k3、k4, 然后用回归系数估计样本公司的正常应计利润 (NAit) , 模型如下:

最后计算出异常应计:DAit= (TAit/Ai, t-1) -NAit。基于以前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研究, 本文预测样本公司将会有正的异常应计。

3.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 (2006) 研究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 用以下三个指标衡量经营活动实际操纵的水平:经营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水平 (R_CFO) 、可操纵费用的非正常水平 (R_DX) 和生产成本的非正常水平 (R_PRO) 。公司一般利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1) 通过提高价格折扣或较宽松的信用条款加快产品的销售。这样的价格折扣和宽松的信用条款将暂时增加销售量, 而一旦公司恢复原价, 销售量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利润为正时, 增加的销售额将会增加当期收益。然而价格折扣和较宽松的信用条款将导致当期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

(2) 通过增加生产量降低当期销售成本。当管理者生产更多产品时, 较多的产品可以分摊高额的固定费用, 从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只要每单位固定成本的减少大于边际成本的增加, 每单位的总成本就会下降。这样就降低了商品的当期销售成本, 公司可以有更高的营业利润。然而这样会产生较多的库存产品和存货成本, 进而导致较高的年度生产成本和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

(3) 降低可操纵费用, 包括广告费、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减少这些费用将会增加当期收益。如果公司以现金支付这些费用, 也可能导致较高的当期现金流量, 但未来现金流量很可能会降低。

首先按照Roychowdhury使用的模型估计经营现金流量、可操纵费用和生产成本的正常水平, 然后使用各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其非正常水平。Dechow等 (1998) 发现正常的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变化具有相关关系。首先使用行业横截面数据回归估计模型 (3) 的回归系数, 然后计算出异常经营现金流量。模型如下:

异常的经营现金流量R_CFOit=CFOit/Ai, t-1-N_CFOi, t, 其中N_CFOi, t指经营现金流量的正常水平, 用模型 (3) 估计的回归系数计算得到。

生产成本 (PRO) 是指商品销售成本 (COGS) 和存货变动 (△INV) 之和。产品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具有相关关系, 使用当期销售收入 (SALE) 回归估计;存货的变动与当期销售变化和前期销售变化具有相关性。模型如下:

综合模型 (4) 和 (5) , 我们用模型 (6) 估计生产成本:

异常生产成本R_PROit=PROit/Ai, t-1-N_PROit

可操纵费用 (DX) 与当期销售收入及销售变动具有相关性, 如果公司在某一年向上操纵销售量以增加当期盈余, 用模型 (7) 估计时就会导致显著较低的剩余误差 (ε) , 也就使估计的R_DX较低。所以, 模型使用前一期的销售收入 (SALEi, t-1) 估计可操纵费用, 模型如下:

异常可操纵费用R_DXit=DXit/Ai, t-1-N_DXit

模型中:CFOit表示期间t内公司经营现金流量;PROit表示t期的生产成本;DXit表示t期的可操纵费用。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R_CFO) 、异常生产成本 (R_PRO) 和异常可操纵费用 (R_DX) 是通过实际值与从模型 (3) 、 (6) 、 (8) 预测的正常水平的差计算得出。本文用这三个指标衡量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一定的销售水平下, 向上盈余管理的企业一般会具有以下特征:异常较低的经营现金流、异常低的可操纵费用以及异常较高的生产成本。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首先使用回归样本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 然后用回归系数估计样本公司增发新股前后各三年的盈余管理指标。表2列出了增发新股前后各三年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可操纵费用的中位数。使用中位数是因为其受异常观测值的影响较小, 设新股增发当年为0年。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下同。

从表2可以看出, 增发当年存在显著正的异常应计 (DA) , 说明增发当年上市公司存在提高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异常可操纵费用 (R_DX) 在增发当年显著为负, 并且增发前几年也是显著为负, 说明公司增发期间为增加当期收益降低了可操纵费用, 公司通过长期实施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使增发获利最大化。

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R_CFO) 在增发前两年显著为正, 而增发后第一年和第三年都是显著为负, 说明公司在增发前通过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量, 增发后经营现金流量降低。王啸 (2004) 的研究也表明:增发新股的部分上市公司在增发新股前通过获得税费返还、收回被占用资金、延期支付货款等方式提高经营现金流, 由于这些因素具有一次性或暂时性的特点, 造成再融资完成后经营现金流明显“下滑”。从而初步验证了假设1:增发公司存在操纵经营活动的证据, 并且同时实施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

异常生产成本 (R_PRO) 在增发当年和前一年是负的, 虽然并不一定显著。这与于科鹏 (2007) 的研究结论一致, 他选择2004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中C7 (机械、设备、仪表) 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发现具有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其他上市公司。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利用减少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增加边际利润, 也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并未实施太多的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表3列示了样本公司增发当年盈余管理各指标之间的Pearson (对角线以上) 和Spearman (对角线以下) 相关性。

从表3可以看出, 可操纵性应计 (DA) 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R_CFO) 之间是显著负相关关系 (Pearson:-75.7%;Spearman:-61%) 。这说明某些盈余管理措施对异常应计有正面影响, 而对异常经营现金流量有负面影响。可操纵性应计 (DA) 和异常生产成本 (R_PRO) 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Pearson:22.6%;Spearman:17.3%) , 可操纵性应计 (DA) 和可操纵费用 (R_DX) 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Pearson:-10.6%;Spearman:-16.6%) 。以上种种相关性也说明增发公司同时进行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和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

通过分析真实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发现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R_CFO) 与异常可操纵费用 (R_DX)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Pearson:13%;Spearman:16.2%) 。说明管理人员减少可操纵费用的同时, 也减少了经营现金流量。同时, 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R_CFO) 和异常生产成本 (R_PRO) 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Spearman:-33.7%) , 这意味着当管理人员从事导致异常高的生产成本活动时, 也会减少经营现金流量。

表4列示了增发前后样本公司各年总资产回报率变动 (△ROA) 的均值, 其中ROA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从表4可以看出, 增发前两年△ROA都是正值, 说明增发前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是不断增长的, 增发当年也基本上是正的;而在增发后一年都是显著为负, 后2年和3年基本上也为负, 说明上市公司增发后业绩出现了下降。这和之前的其他学者研究结论相同, 通常解释为向上盈余管理之后发生了不可避免的逆转。

在本文的全样本 (样本△ROA) 和各组子样本 (DA、R_CFO、R_PRO、R_DX四分位数两侧的△ROA) 中, 也有类似的情况。这表明具有极端异常现金流量和极端异常可操纵费用 (R_CFO、R_DX四分位数两侧) 的公司增发后对ROA的影响比具有极端异常应计利润的公司的影响更显著。即经营活动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更大, 从而验证了假设2。

四、结论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经营活动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其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选取2001~2007年期间实施新股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后发现:

注:表中数据是样本公司总资产利润率变动值 (△ROA=ROAit-ROAi, t-1) 的均值, 采用单样本T检验;DA四分位数两侧的△ROA是指增发公司DA上下四分位数两侧 (小于下四分位数和大于上四分位数) 的公司的平均△ROA。

1.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增发存在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操作, 公司既采用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 也采用了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随着投资者对现金流量指标关注度的提高, 具有利润操纵动机的公司也会兼顾现金流量的操纵。

2.本文通过比较应计利润和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增发后经营业绩的影响, 发现经营活动操作导致的经营业绩下滑比应计项目操作更为严重, 这表明新股增发后经营业绩下滑不仅仅是由于应计项目的转回造成的, 而且也是经营活动操作带来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陈理.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操纵实证研究.财经科学, 2006;4

[2].王茂超, 干胜道.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 2009;11

[3].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3;5

[4].周天芸, 曾智敏.股权再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科学决策, 2009;10

[5].Dechow, P.M., Kothari, S.P., Watts, R..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25

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篇2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实施动机  业绩效应

在当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和外部监督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应计盈余管理的操纵空间越来越小,相反,另一种以实际经营活动或交易为基础的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已有关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无法应对解决当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变化所导致的新问题,因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转向了研究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尝试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研究发展提供部分借鉴。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

Schipper(1989)最早提出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他指出真实活动操纵反应了企业管理者的利益诉求应该被视为一种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提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达到股东要求的业绩目标通过扭曲正常经营活动以达到股东要求的业绩目标的一种活动,Zhao等(2011)与Roychowdhury(2006)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达到股东要求的业绩目标通过扭曲正常经营活动以达到股东要求的业绩目标的一种活动,而是通过牺牲公司长远利益以实现当前的经营目标非正常经营活动。总的来说,我们将真实盈余管理界定为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者控制交易活动发生的时点等方式来操控利润的盈余管理活动。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动机

企业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根据现有文献,我们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动机:(1)通过资本市场获利的动机。为更有利于企业成功实现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增加新股或企业债券、避免亏损和退市风险以及满足二级市场投资者利润增加需求等,企业有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Roychowdhury(2006)研究发现,上市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年度利润为负时,会实施真实盈余管理以避免向社会公正发布一个亏损的会计报表,Cohen和Zarowin(2010)指出为满足增发股票的条件,企业会采用各种方式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学者研究观点包括保证盈利的动机(张俊瑞等,2008)、规避亏损的动机(蔡春等,2012)、满足增发股票条件的动机(李增福等,2012)及避税动机(李增福等,2011)。(2)契约动机。契约对企业管理者行为施加了强有力的约束,促使管理者尽一切努力实现经济契约中的约定事项,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可能选择。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可以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展现企业具有更高的盈利水平和发展空间,提高其价值水平,从而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就证实了以上观点,他发现债务率较高的企业存在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倾向。(3)避税动机。Zang(2012)发现企业会权衡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并选择其中之一或二者组合,对于税率相对较高的企业而言,实施真实盈余管理以降低税收的成本较大,因而企业会选择成本相对更小的应计盈余管理。李增福等(2011)在中国上市企业中发现有确实存在部分基于应计盈余管理来避税。(4)个人职业发展动机。Graham等(2005)发现个人职业发展也是促使企业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Demers和Wang(2010)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年龄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越是年龄结构年轻化的管理层,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以增加收入的动机就越强,因为这更有利于年轻管理层的未来职业的发展。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业绩效应

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学者研究其经济后果最主要的内容。从现有研究内容来看,其影响效果可分为正向效果和负向效果两类。Bens(2002)实证研究了股票期权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员工股权激励会导致企业每股收益的稀释,上市企业往往抽用专门资金用于股票的回购,实施员工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为了避免每股收益的稀释,将资金用于回购股票,从而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不利于企业未来业绩。Xu和Taylor(2007)发现并不是所有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都会对业绩造成负向影响,如果只是在股票回购中发生程度较小、频率较低的真实盈余管理,就不会对企业未来业绩产生影响。除了分析股票回购中真实盈余管理对业绩的影响,还有学者研究股票增发中真实盈余管理对业绩的影响。Cohen和Zarowin(2010)分析了在股票增发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在增发完成的业绩表现,根据他们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股票增发完成前企业资产回报率存在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而在增发完成后又存在下降的趋势,正是真实盈余管理才导致业绩在增发前后出现变化,他们还进一步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在增发后的业绩表现越差,而且与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的企业相比,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未来业绩下降程度会更大。

四、总结

在当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和外部监督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真实盈余管理已取代应计盈余管理成为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实施动机和业绩效应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发现虽然现有文献对真实盈余管理做了大量研究,但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识别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基础,如何从真实事项中挖掘出企业管理者的“虚假”动机,是未来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Schipper,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rizons,1989.

[2]Roychowdhury.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

[3]Zhao,Y.,Chen,K.,Zhang,Y.,Michael Davis. Takeover protection and managerial myopia:Evidence from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12.

[4]Cohen,D.,Dey,A.,Lys,T.The 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Implications for Compensation Structure and Risk-Taking Incentives of CEO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2005.

[5]张俊瑞,李彬等.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27).

[6]蔡春,朱荣等.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形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9).

[7]李增福,黄华林等.股票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公司的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31).

[8]李增福,郑友环等.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3

关键词: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

目前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进行的大量研究都是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青睐, 而国内的研究却极少, 张俊瑞、李彬等 (2008) 首次验证了微盈公司相对于非微盈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以保盈为目标的真实活动操控行为。Bruns和Merchant (1990) 、Graham (2005) 分别通过对高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发现被调查者更倾向于真实活动操控而非应计项目操控来管理盈余, 并且会以牺牲公司长远价值为代价操控真实活动来实现当期平滑利润。Roychowdhury (2006) 、Cohen和Zarowin (2010) 分别用实证的方法证实了公司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行为, 并且相对于应计利润管理而言, 公司绩效下降较为显著。

从国内外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实际商业活动操控盈余的主要特征, 并且我们可以归纳总结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 通过日常经营与投资活动操控盈余, 如降低可操控费用 (研发支出、管理费用等) 、超额生产、长期资产销售等, 实施多种投资交易结构化组合。第二, 通过融资活动操控盈余, 如进行股份回购、股票期权薪酬契约、股权再融资、利用融资工具, 实施多种融资活动结构化组合。从而替代会计选择应计操控。

一、通过日常经营与投资活动操控盈余

1. 降低可操控费用。

Baber等 (1991) 以1977—1987年的438家美国工业公司超过销售收入1%的研发费用为样本, 研究发现公司通过降低研发费用来增加盈余, 如果当年度公司费用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 那么减少的研发费用支出能够帮助公司满足盈余目标, 并证实了研发费用的显著减少影响了公司报告负盈余和增加当期盈余的能力, 暗示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未来公司价值。Dechow and Sloan (1991) 以1974—1988年的405家美国制造类公司每年的巨额研发费用为样本, 指出高管恰好在任职末年的公司且同时研发费用比上年显著下降, 就可确认该公司存在潜在操控研发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 研究证明CEO在他们任职末年会投入更少的研发费用以增加短期盈余。Gunny (2005) 以1988—2000年共32 402家公司年度样本为基础。研究通过对研发费用和SGA (销售与管理) 费用预期模型估计正常水平可操控费用, 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操控应计利润的能力受到限制时, 他们会降低可操控费用来管理盈余。

2. 通过超额生产、销售折扣活动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当期经营现金流量。

Roychowdhury (2006) 以1987—2001年共17 338家美国标准普尔COMPUSTAT数据库中可获得数据为样本, 使用了两个期望模型, 研究发现异常低水平的可操控费用暗示了管理层通过对可操控费用的大幅度削减来管理盈余, 同时过度的价格折扣与超额生产也可以通过引发更高的生产成本与异常低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操控盈余, 结论是管理层会通过价格折扣、超额生产与降低可操控费用三种方式管理盈余, 以期达到避免报告损失或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目标。

3. 长期资产销售。

Bartov (1993) 以1987—1989共653家以资产销售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公司年度为样本, 检验了长期资产销售收入、资产配置与资产销售前当期税前收入变更的关系, 研究发现公司会相继安排长期资产销售与投资活动, 以期平滑盈余和减轻债务契约的压力。Hermannetal (2003) 以1993—1997年共3 068家日本公司在当年财政年度3月末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计算了来自长期资产与可市场化的有价证券的销售收入, 调查了这些销售收入与管理层盈余预测偏误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这些日本公司管理层会利用固定资产销售收入与股票投资来最小化报告盈余与管理层盈余预测的差距。

4. 对经营与投资活动通过可供选择的灵活会计处理方法实施分类操控。

Healy and Wahlen (1999) 提出“当管理层在财务报告过程中使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以及通过组合交易以期改变财务报告结果时, 盈余管理便会发生”;已有一些文献证实了管理层会通过对多样化的商业交易分类组合操控来增加报告盈余或提高财务杠杆比率的实例, 比如企业并购、租赁、可转换债券与股权投资等。

二、通过融资活动操控盈余

1. 通过股票回购实施盈余管理。

Hribaretal (2006) 提出股票回购是管理EPS (每股盈利) 的很好的工具, 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 公司为了迎合分析师预测盈余而进行的股票回购造成了股份回购与大量增长的EPS不成比例的现象;虽然作者并没明确地检验回购时机, 但是他们推断, 实施盈余管理的公司通常在第一季度以前就进行股份回购, 并且回购时机会影响对EPS的影响, 回购发生在某一季度的时间越早, 对报告每股盈余的影响就越大。

2. 通过使用股票期权的薪酬激励方式实施盈余管理。

过去的研究证明了, 公司会调整期权的授予状况来保持盈余增加的趋势及满足分析师预期, 由于股票期权构成了员工薪酬补偿的一部分, 因此管理层会首先考虑通过期权授予的数量来管理盈余。Matsunaga (1995) 发现当公司盈余低于目标水平时, 以及当管理层采纳其他增加收入的会计选择时, 公司会发行更多的员工股票期权。这一发现暗示着发行股票期权构成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策略之一。Cateretal (2006) 、Kimbrough and Louis (2004) 分别通过研究证实, 公司出于对满足盈余目标及获得外部融资需求的考虑, 会影响公司在CEO薪酬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对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选择, 并且, 公司如果出于财务报告视角的考虑, 会增加对股票期权的授予而减少限制性股票。

3. 利用融资工具进行盈余管理。

利率、国外汇率与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盈余的波动性。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减少以上因素对盈余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流行的套期保值工具。Barton (2001) 使用美国财富五百强公司为样本, 发现公司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应计项目作为代理变量来平滑季度盈余。Pincus and Rajgopa (2002) 调查了石油及天然气公司如何按一定次序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应计项目来降低公司盈余波动, 研究发现, 公司首先会决定针对石油及天然气价格风险实施套期保值策略的幅度, 然后再在第四季度使用应计项目管理剩余盈余的波动性。

除了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 前人研究还证实了公司会通过债转股来实施盈余管理。Hand (1989) 研究发现, 在20世纪80年代, 债转股是一种流行的公司融资工具。在一项典型的债转股交易中, 公司将一项长期债务废止, 同时将债权关系转为股权关系, 当公司以一定折扣回购公司债务时, 公司会在当期盈余中记录一笔收益。如果债转股交易满足IRS第108章条款的规定, 则来自债转股交易所确认的会计收益可以免税。公司会使用来自债转股所得到的会计收益弥补季度报告盈余的暂时性减少额, 来自债转股所确认的会计收益能够帮助公司迎合分析师季度盈余预测并及时降低盈余差异。

4. 通过灵活组合融资交易实施盈余管理。

Marquard and Wiedman (2005) 研究发现公司通常会发行有条件的可转换债券代替传统的可转换债券以期避免稀释每股盈余 (EPS) , 且研究证实了发行有条件的可转换债券与EPS基础的高官薪酬呈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俊瑞, 李彬, 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9) .

[2]Bruns W, Merchant K.The dangerous morality of management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0, (2) , 22-25.

[3]Graham (2005) Graham JR, Harvey CR, Rajgopal S.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 2005, (1-3) :3-73.

[4]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3) :335-370.

[5]Daniel A.Cohen, PaulZarowin.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nr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 (50) :2-19.

[6]Baber, W., P.Fairfield and J.Haggard.The Effect of Concern about Reported Income on Discretionary Spending Decisions:The Case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1, (4) .

[7]Dechow P, Sloan R.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 :51-89.

[8]Gunny K.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R].California: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5.

[9]Bartov Eli..The Timing of Asset Sales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3, (4) .

[10]Herrmann, Don;Inoue, Tatsuo;Thomas, Wayne B..The Sale of Assets to Manage Earnings in Japan[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1) :89-108.

[11]Healy PM, Wahlen 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Horizons, 1999, (4) :365-383.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4

一、会计弹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论述

很多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应计项目操作的研究,但企业也可以操控真实的活动完成盈余目标,比如,减少研发资金的投入,降价促销活动等。Schipper(1989)是最早提出把真实的操控归纳入盈余管理内容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而获取某些私有收益的行为,并认为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也是盈余管理范畴。有学者研究发现,企业做出研发决策的时候,会把决策对当期收益的影响当作考虑的重点。企业为了保持盈利或者增加收益,会刻意降低研发投入。当企业的投资者比较少时,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盈利目标,会相应地减少企业的研发支出。除了常见的利用费用进行盈余操控外,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真实活动完成盈余操控行为,例如销售折扣活动、出售固定资产、过度生产产品等,Roychowdhury(2006)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的度量方式,发现企业负责人为了避免出现亏损现象,存在利用打折的方式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大量地生产产品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减少费用开支来提高利润的种种行为。Roychowdhury的研究成果对真实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学者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论述

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但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外生说、内生说、内外兼具说。外生说是指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是由企业自发的行为产生的,而是在一些外部压力迫使之下企业必须要这样做。企业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必然会受到外界各种压力的影响,有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有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利弊做出一定的权衡,对利益和损失做出一定的估量,为了减少外部压力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企业就会选择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外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是企业面临的问题,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企业拥有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相应的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就要考虑改变以往粗放的经营模式,承担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责任的内生说观点和外生说观点是相对立的两个观点,内生说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存在就是要履行一定的责任。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跟这个目的相吻合,企业应该主动地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会带来一定的利益,当这个利益大于企业承担责任所付出的成本时,企业就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与之相关的义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知名度也会相应的扩大,从而吸引更多人的投资和消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提高。

社会责任的内外兼具说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自身应尽的义务,同时也会有一些外部压力对其产生影响。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是由一系列的契约联系起来的,企业如果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同时,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应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社会责任理论对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等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企业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方面,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盈余操控来实现短期盈利的目的,这种行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相违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社会责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操控分析

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应计利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对会计方法或会计估计的选择。由于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关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应计利润的可操控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很多企业开始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操控。真实盈余管理发生在企业的实际交易之中,企业能通过交易时间和金额这些方面控制利润的大小,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销售操纵、酌量性费用和生产操纵。

(一)销售操纵。

销售操纵是指企业通过商品价格折扣或者放宽信贷条件等方式,实现销售收入的暂时性增加,进而提高财务报告中的企业利润。当企业采取这两种政策之一时,企业的销售额和销售数量将呈现正比例增长的关系,商品的销售利润相对较低,单位的现金流量会随之减少。

(二)酌情性费用操控。

酌情性费用操控是指企业通过减少当期不会立即产生收入的一些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从而增加利润。

(三)成本操纵。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过度地生产产品,使每个单位产品应当分摊的折旧数下降,从而降低出售产品的销售成本,最终实现当期利润的提高。如果一家企业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就会产生更高的生产总成本,操控性的费用水平也会变得更低,经营现金流量会变得更少。

过度生产虽然可以降低已售产品的单位销售成本,但是会导致总生产成本的增加,消减控制性费用会导致企业的操控性费用支出降低,销售控制会导致企业销售带来现金流量减少。

四、会计弹性和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相关性分析

会计弹性较大的企业较少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会计弹性较小的企业则更多地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应计项目的回转特性决定了企业不能无限制地调整应计项目,以前会计期间的应计项目调整会限制之后的应计项目调整空间,也就是会计弹性缩小。错失盈余目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企业无法达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值,企业的股市回报率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股票市值也会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所以为了盈余目标的实现,当应计项目调整空间比较狭小时,企业就会增加真实活动操控管理盈余。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会牺牲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企业业绩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是企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举措。应计项目的调整空间较为充足的时候,企业就会减少真实活动操控。会计弹性的度量和赋值方面,利润表的编制基础是利润=收入-费用,它反映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不仅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且还包含了利润表反映的结果。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分析,净资产和会计盈余有某种关系,资产负债表对以前的会计政策有累积的效果,净资产的高估水平能反映企业以前年度的应计项目调整的程度,两者呈正相关,会计弹性与以前年度应计项目调整程度呈负相关。

五、结论

微盈利企业明显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及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微盈利企业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情况普遍减少,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情况明显增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跟其后期业绩表现有着明显的负相关,本文的相关论述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加深一定的了解,也为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研究发现,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较低,反之亦然,这也为解决真实盈余管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对真实盈余管理也会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样,而企业的会计丑闻经常发生,这引起了人们对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考量。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很多情况下,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进行了盈余管理的会计操作。这样的行为会误导投资者从而影响其决策,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近年来,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会计弹性,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01).

[2]王亮亮.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J].管理科学,2013,(05).

[3]刘相礼.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会计选择之探析[J].商业会计,2012,(13).

[4]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02).

[5]徐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5

关键词:配股,经营业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一、引言

资金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公司的一个顽症,为解决此种问题,很多公司都积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融资,然而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约束。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并由于大股东(如国有股)经常性缺位而减轻了对管理当局的约束,因此管理当局就没有了分红压力,股权融资就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首选,并且配股再融资(SEO)一直为我国上市公司所青睐。然而我国的配股政策始终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公司是否达到配股资格线的标准。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ROE的影响因素很多,这诱使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进行盈余管理。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配股后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而本文将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角度,探究配股后业绩下滑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配股再融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Jones(1991)、Rangan(1998)、Teoh等(1998)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SEO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提高发行的报告盈余,而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逆转造成了股票发行后企业经营业绩和股票收益下降。Shivakumar(2000)也对SEO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是被设计用来误导投资者的,而是它自身对该市场预期的一个理性反应。Roychowdhury(2006)、Gunny(2010)、Cohen等(2010)证明了进行SEO的公司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操纵盈余,并且相对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言,真实活动操控(如:研发费用投资等)导致公司SEO后业绩下降更为显著。可见,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企业SEO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造成了SEO后业绩的下滑。然而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与SEO的关系展开的,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SEO的关系是近几年才兴起的。

配股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焦点之一,蒋义宏(1998)、陈小悦等(2000)、阎达五等(2000)发现上市公司的ROE或ROA集中分布在配股资格线附近的区间,从而证明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性。黄新建(2004)、张祥建(2005)、陆正飞等(2006)通过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发现配股当年及前三年上市公司从事了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并与配股后的业绩显著的负相关。王良成等(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下滑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下滑不但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相关,而且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有关。由此看出,同国外学者一样,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是围绕配股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而展开,鲜有学者对配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探索。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配股前的盈余管理

资金的饥渴导致上市公司想尽办法进行股权再融资,然而我国的配股制度始终将ROE作为一个核心指标,以此考核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因此为达到配股门槛,上市公司有强烈的盈余操控动机。学者蒋义宏等(1998)以1993-1997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发现上市公司的ROE集中分布在[10%,11%]区间,从而证明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关于到底是哪种盈余管理行为,文中并没有讲明。

目前学术界将盈余管理主要划分为两大类: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其中,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的选择对会计盈余进行操控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不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判断以及折旧方式的选择、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等。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达到利润平滑、零利润或是达到机构预期等目的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偏离,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从而使之相信企业的财务目标在正常经营水平下达到,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例如减少研发费用、销售管理费用的开支等。

Burns等(1990)通过对649位高管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更倾向于真实活动操控而非应计项目操控来进行盈余管理;Graham等(2005)对401位财务总监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78%的高管为实现平滑盈余的目标,更倾向于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由此可见,高管们往往偏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更加隐蔽不易被监管部门发现;其次,会计准则等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限制使得管理当局的自由裁量权受到限制,进而限制了应计利润操控的弹性;第三,应计利润操控只能发生季末或年末等编制报表的时候,而管理当局编表时又无法确定外部审计人员所允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即管理当局可以决定经营决策,但会计政策等选择却取决于外部审查;第四,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必须在财政年度之前有目的的事实,而非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如果在财政年度之后,已将所有的可操控应计项目都进行了调整,但企业的利润仍低于需要的阀值水平,此时就不可以再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调整企业利润了。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并参照Roychowdhury(2006)、Cohen(2010)、Gunny(2010)等人的研究,从经营现金流、产品成本和可操控费用三个方面实证检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上市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二)配股前后业绩变化

由于企业主要通过加大销售折扣、过量生产和过量缩减可操控费用三种方式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因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配股前加大销售折扣的力度或是提供过于宽松的信贷条约,将导致当期较低的经营现金流,却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当期的销售额,提高当期盈余。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量,如果不继续这种折扣和宽松的信贷条约,而让销售价格变回到以前的水平,就会与消费者预期相悖,从而对未来销售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配股后业绩下滑。

配股前还可以通过过量生产(高于正常需要水平)以降低当期已售产品成本,从而提高当期盈余。由经营杠杆的原理可知,在一定的产销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产量的增加会摊薄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进而降低利润表中已售产品的成本,以此提高当期盈余。然而产品生产过多就会导致大量的存货积压,产生更多仓储费用,导致总的产品成本增加,并加大了经营风险,可能引起配股后盈余的下滑。

可操控费用包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这些费用的支出在当期不仅无法直接产生经济利益,反而会降低当期的盈余。比如员工培训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可以提高员工技能,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却无法直接在报表上列示。因此配股前降低减少可操控费用,可以提高当期盈余,但却面临着降低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风险,将导致配股后业绩的下滑。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可以提高配股前利润,达到配股资格线,却是以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并将导致了配股后业绩的下滑。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二:上市公司配股后1-2年内业绩下降;

假设三:配股前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配股后业绩下降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成功进行配股的中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其中以配股说明书发表日期作为配股年份进行筛选,并进行了以下剔除:(1)剔除了金融保险业,因为其采用的是特殊的会计准则;(2)若样本公司在所选期间进行了多次配股,则仅仅保留最后一次配股,以排除连续配股对ROE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最终选取了549个样本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通过spss19.0完成。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变量定义如下表1:

(三)实证检验模型

1、对配股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检验

本文将参照Roychowdhury(2006)等人的研究,从经营现金流、产品成本和可操控费用三个方面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行分析,采用以下三个期望模型。

(1)正常水平的CFO期望模型为:

此模型的残差即为异常的经营现金流,预计符号为负。

(2)产品成本(PROD)由已售产品成本(COGS)与当期存货变动量(△INV)构成,首先COGS的期望模型如下:

然后对△INV进行估计,期望模型如下:

综合(2)(3)两式,正常水平的PROD期望模型如下:

此模型的残差即为异常的PROD,预测其符号为正。

(3)正常水平的可操控费用(DISX)期望模型如下:

此期望模型的残差即为异常的可操控费用,预测其符号为负。

2、对配股前后业绩的检验

首先,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即将配股前后两年的ROE进行配对,对配股前后的业绩进行检验。其次,通过下列ROE变化的期望模型,来检验RM与ROE之间的相关性。

参照李彬(2009)等人的五分位点法,本文也采用五分位法将异常经营现金流、异常产品成本、异常可操控费用进行划分,即(1)式残差低于第一个五分位点的表明存在异常低的经营现金流,即进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RM=1,否则为0;(4)式残差低于第一个五分位点,则RM=1,否则为0;(5)式残差低于第一个五分位点,则RM=1,否则为0。其中,k1、k2等为系数,ζi,t为残差项。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对配股当年的CFO、PROD和DISX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并未在文中展示),结果表明只有可操控费用中所有自变量系数是显著的,而经营现金流和产品成本模型中有部分变量不显著。关于后者回归系数部分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文所采用的回归模型是基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数据所得,而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数据也不够完整,因此回归分析的结果就不如国外理想;或者是我国上市公司更热衷于费用操控。

通过对CFO、PROD和DISX进行回归分析后求出的残差中值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DISX残差中值为-0.012115,与预先估计的符号相符,表明确实存在异常低的销售管理费用,证明了费用操控行为的存在。CFO残差中值为0.008120,与预先估计符号相反,但其残差众数-0.0333,符合预先估计,因此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前存在异常低的经营现金流,证明了销售操控的存在。PROD残差中值为-0.000610,众数为-0.0127均与预测的不符,可能原因是(4)式的变量较多,而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完善,而导致部分样本数据缺失,进而影响了分析的结果;或者是如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更热衷于费用操控。

注:存在多个众数时,显示最小值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前存在异常低的经营现金流和可操控费用,证明其确实存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且以费用操控为主。

(二)配股前后业绩变化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样本数据配股前后的业绩变化进行分析。将配股前后两年的ROE进行配对,共分为六对即t-2与t-1、t-1与t、t与t+1、t+1与t+2、t+1与t-1、t+2与t-2。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二对(t-1&t)的均值小于0,p值小于0.05,表明配股当年的ROE显著小于配股前一年;第三对(t&t+1)的均值小于0,p值小于0.05,表明配股后一年的ROE显著小于配股后一年,因此配股前的业绩显著优于配股后的业绩,即配股后业绩出现的显著的下滑,证明假设二成立。

(三)配股前后业绩变化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6)式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下表4),可以看出ROEt+1的均值为0.045,远低于配股前ROEt的均值0.083,而且相比最低的配股资格线0.06,下降了25%。另外,通过Pearson相关矩阵(表5),可以看出ROEt+1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M、LEVERAGE显著负相关。

对(6)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RM系数为-0.037,p为0.01,表明上市公司配股后的业绩与其配股前进行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从而验证了假设三;另外,ROEt的系数为1.336,p值为0.00,表明配股后的业绩与配股当年的业绩显著负相关;LEVERAGE的系数为-0.131,p值为0.011,表明配股后的业绩与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双侧)上显著

注:因变量:ROEt+1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为进行配股再融资是否进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及此种行为对配股后业绩的影响,本文以1997-2009年成功进行配股的549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配股后上市公司的业绩与配股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进行了以费用操控为主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配股后业绩确实出现下滑,并且与配股前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由于我国一级资本市场证券定价依然处于市场功能相对弱化的阶段,配股公司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为达到配股再融资的目的,公司具有强烈的财务包装动机。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出现显著下滑,且与配股前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即为达到配股门槛,企业大都在配股前进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费用的操控;因此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证券监管方面,政策制定者建立一个全面的指标考核体系,而不仅仅是ROE,对配股资格进行事前审核;另外还要进行适当的事后考核,审核配股所得的资金的使用是否按合约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6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相比, 真实盈余管理具有真实性、隐蔽性好、灵活性的特点, 但与此同时, 它可能是次优的, 会偏离最佳的经营决策的, 并因此具有真实的经济后果。鉴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多样化及其隐蔽性, 本文以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三类正式活动操控行为为例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 酌量性费用操控与企业经营绩效

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管理层决策产生和变更的费用, 如研发费用支出、广告费、培训费等。酌量性费用操控一般指通过削减研发、广告和日常费用开支来增加盈余。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研发投资对企业竞争力、成长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削减当期研发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当期会计收益, 但可能因此降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既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样, 削减广告费用可能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支出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素质、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 并可能因此影响产品的质量。管理者削减上述酌量性费用, 可以在不影响当期经营收入的前提下, 提高当期会计盈余, 但可能因此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因此, 本文提出:

假设1:相对于同期业绩水平的无酌量性费用操控的公司, 采用酌量性费用操控的公司呈现出较差的经营绩效。

(二) 生产操控与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所生产产品成本中存在一定的固定性成本, 当产量增加时, 单位产品生产所承担的上述固定成本就会下降, 并直接导致相同销量的销售成本下降, 利润水平上升。由此可见, 在销量无法增加时, 仅仅通过提高产量, 即可增加利润。产量操控就是指利用规模效应, 通过大量生产产品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从而提高会计利润。但是, 销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量, 会使这些产量变为存货, 不仅占用了公司有限的资金, 增加了仓储成本, 并且还可能面临由于产品过时或毁损而减值的风险。因此, 本文提出:

假设2:相对于同期业绩水平的无生产操控的公司, 采用生产操控的公司呈现出较差的经营绩效。

(三) 销售操控与企业经营绩效

销售操控是管理者通过增加销量来提高当期盈余的行为。管理者可以通过适时地提高价格折扣、放宽信用条件来扩大销售或者将下期销售在本期提前实现从而增加本期盈余。当边际收益仍大于零时, 提高价格折扣或者放宽信用条件, 就意味着随着销售增加盈余也在增加, 而单位销售所带来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却在减少。而且, 这种销售额的增长是非持续性的, 会随着价格的恢复或市场满足而消失, 而且不适当的产品降价会向市场传递企业产品质量下降等信息, 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心降低, 一定程度上减弱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相对于同期业绩水平的无销售操控的公司, 销售操控的公司呈现出较差的经营绩效。

二、实证研究

(一) 变量及其模型

目前未有一个统一的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方法。与大部分研究一样, 本文以Roychowdhury的衡量方式为基础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首先分别用模型 (1) 、 (2) 对酌量性费用和生产成本的正常水平进行估计, 并根据李彬、张俊瑞考虑了固定成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以模型 (3) 来估计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正常水平。

上述模型中, DISEXPT表示酌量性费用, 本文的酌量性费用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PROD表示生产成本;CFO表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表示总资产;S表示销售额;DS表示销售变动额;TC表示各项税费开支;EC表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OC表示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t表示年份。

本文在分行业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估计出上述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并计算出各年度样本公司的预期值, 以其各年度对应的实际值减去预期值, 得出各异常值来衡量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将异常值划分四个分位, 分别取异常酌量性费用第一分位内的样本、异常生产成本第四分位内的样本、异常现金流量第一分位内来划分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和销售操控的企业。对于真实盈余管理企业, 我们设定哑变量SP。SP=1, 代表该企业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SP=0, 代表该企业没有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对于投资者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来说, 不仅要关注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变化, 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分别采用总资产利润率 (ROAt+n, n取1, 2, 3) 和经营活动现金资产比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采用近似的托宾Q值来衡量企业市场绩效。同时采用董事会持股比率 (Sharehold) 、权益报酬率 (ROE) 、流动比率 (CR) 、成长机会 (Growth) 和公司规模 (Size) 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其他变量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根据上述假设和变量设计, 本文构建计量模型 (4) 和 (6) 来检验假设。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CCER研究数据库, 以2004-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行业研究。考虑到金融保险业的特殊性, 本文剔除了金融保险业;剔除了数据缺失、股东权益为负和主营业务收入为0的样本公司;剔除净总资产利润率小于-50以及净总资产利润率大于50的异常亏损或异常盈利的上市公司样本。得出最终应用于模型检验的有效年度样本数为7 161。由于本文需要对样本公司未来三期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 所以本文选取2004-2006年年度的企业样本 (N=3 512) 中的真实盈余管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前述的四分位法, 最终得到228个酌量性费用操控的年度样本, 235个生产操控的年度样本, 245个销售操控的年度样本;分别与其在滞后1-3年 (涉及到2005-2009年) 内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采用配对样本比较方法来分析真实盈余管理企业与配对企业的业绩。

(三)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为判断模型中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本文首先对样本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绝大多数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4, 并且绝大部分小于0.2, 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弱, 该模型应该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随后, 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前述模型 (4) - (6) 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页表1-3所示。

根据表1, 从财务绩效看, 除了第二期的ROA外, 酌量性费用操控公司财务绩效均小于非操控公司, 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因此, 从财务绩效看, 假设1没有完全得到证实。可能的原因是, 企业虽然短期内削减了酌量性费用以实现会计盈余的目标, 但可能在随后的期间做出了改善, 所以, 长期而言, 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从市场绩效看, 酌量性费用操控的公司反而有相对较高的市场绩效, 司在随后三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业绩状况均显著低于配对样本公司对应的经营业绩。从市场绩效看, 变量S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负数, 并且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销售操控的样本公司会影响随后期间的市场绩效。综合而言, 假设3得到证实。

三、结论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都是管理者用以操纵报表盈余的手段, 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 传统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进而促使管理者通过构建真实的经济活动来达到预期的盈余目标。异常的经济行为可能有损于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 如减少对新产品开发的投但同样没有达到显著效应。可能的原因是, 对投资者而言, 酌量性费用操控的程度可能很小或者较为隐蔽, 所以没有被察觉。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证券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可能并没有掌握到企业管理者异常地削减酌量性费用的行为, 以致于酌量性费用操控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表现, 反之, 由于管理者通过酌量性费用操控带来的相对比较令人满意的财务绩效, 还可能误导中小投资者, 以致企业可能会有正的市场表现。综合而言, 假设1没有得到证实。

根据表2, 从财务绩效看, 变量SP的回归系数均为负, 并且均达到了1%水平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在控制了样本的业绩水平、偿债能力和公司规模之后, 生产操控的样本公司在随后三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业绩状况均显著低于配对样本公司对应的经营业绩。从市场绩效看, 变量S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84、-0.171和-0.223, 并且前两个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生产操控的样本公司会影响随后期间的市场绩效。综合而言, 假设2得到证实。

根据表3, 从财务绩效看, 变量SP的回归系数均为负, 并且均达到了1%水平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在控制了样本的业绩水平、偿债能力和公司规模之后, 销售操控的样本公入、过度生产导致存货积压、大量的降价促销导致企业可支配现金流减少等。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以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以及销售操控三种真实盈余活动行为为研究视角, 研究这三种真实盈余操控行为对企业未来三期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 生产操控和销售操控的公司未来的总资产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和近似托宾Q值均显著低于配对公司对应水平。但酌量性费用操控对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 1989, 3 (4) :91-102.

[2].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42 (3) :335-370.

董事会治理能否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篇7

近年来,真实盈余管理受到学者与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由于会计准则规范的限制与监管机构监控的加强,公司管理层更加倾向于操控真实活动来实现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虽能提高当期盈余,但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却有负面影响,最终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而董事会是公司的法人财产主体,具有经营决策职能和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与评级职能,所以其有效性如何,是公司长远发展与广大股东利益的关键。因此董事会治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本文选2007—2012年我国深沪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借鉴Roychowdhury(2006)提出的真实盈余管理评价模型,采用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即销售操控)、异常生产成本(即生产操控)和异常可操控费用(即费用操控)代替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用董事会规模、 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行为、委员会设立状况、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以及董事持股比例代替董事会治理,较全面地分析董事会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归纳并探讨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按调整利润时对现金流的影响,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种:一是利用期末非正常促销、削减研发支出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经济活动来调整公司利润的真实盈余管理(Schipper,1989);二是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来调整利润,却不改变公司经济活动与现金流的行为的应计盈余管理。随着会计法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逐步完善及执法力度的加大,应计项目调整空间越来越小,相反真实盈余管理因其隐蔽性高、不易被审计师及监管者发现,而越来越多的被管理层采用。Cohen等(2008)指出公司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在萨班斯(SOX)法案发布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应计盈余管理转为真实盈余管理。国内虽已有部分学者关注了真实盈余管理问题,但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却较少,相关文献也较少。最初, 有学者指出操控现金流是为了与利润匹配,但也只说明了现金流量操控现象的存在,并未深入探究此现象的背后原因。张俊瑞等(2008)指出在我国微盈上市公司存在销售操控、生产操控与费用操控等真实活动来达到保盈目标的现象。李彬等(2009)研究表明利用费用、生产操控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是以牺牲公司未来经营能力为代价的结论。李增福等(2011)认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操控是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之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董事会是公司法人执行业务与经营决策的常设机构, 其能够对公司投资方向及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并对公司经理人进行监督。具备战略决策与监督管理双重职能的董事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Nikos(2000)指出董事会规模越小,公司盈余质量越高。Peasnell et al.(2000)指出董事会中存在非执行独立董事可约束并减少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进而提高盈余质量。针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复杂的实际情况,张志花等(2010)指出独董人数能降低生产操控的程度,但对销售操控与费用操控不存在显著影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Gananakumar (2008)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人数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张逸杰等(2006)指出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活动强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独董比例和盈余管理呈“U”型关系。Anderson等(2004)认为董事会开会频率较高可能会向市场传递财务报告质量更可靠的“信号”,可帮助公司取得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Abbott等(2004)研究表明,拥有由独立董事组成、且其一年至少开两次会的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被SEC通报为舞弊公司的可能性较小。杜晓旭(2009)指出董事会规模、年度内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呈负向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 Jensen(1993)以代理理论为依据,指出人具有天然的机会主义与偷懒动机,“两职合一”意味着总经理要自己监督和管理自己,导致公司的经理层级划分不清,进而降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董事会规模越大,被纳入其中的有背景知识与经验的董事可能会越多,从而增强了其监督作用,所以Chagan ti (1995)认为董事会人数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李延喜等(2007) 认为,董事会规模较大能降低盈余管理程度。葛文雷(2007)认为董事会成员较多时,增大沟通成本, 导致董事会工作效率较低,所以董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1:董事会规模越大,异常经营现金流量越大

假设1-2:董事会规模越大,异常生产成本越小

假设1-3:董事会规模越大,异常可操控费用越大

代理理论认为,独立董事能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客观性、独立性及专业性。Berger等(1997)认为独立董事能有效监督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Dechow等(1995)和Peasnell et al.等(2005)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约束越强。吴清华等(2007)认为通过操控盈余数量致使盈余质量水平较低与独立董事比例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1: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越大

假设2-2: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异常生产成本越小

假设2-3: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异常可操控费用越大

国际上,一般用董事会召开会议的频率代替董事会活跃程度指标,因为经常召开会议的董事会更具责任心,董事之间沟通与联系更充分,进而董事能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履行职责。因此高频率的董事会活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作用。Xie等(2003)指出董事会及其下属审计委员会的会议频率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1:年度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越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越大

假设3-2:年度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越多,异常生产成本越小

假设3-3:年度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越多,异常可操控费用越大

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其能强化内部控制以及对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减少公司不披露信息的数量,因此审计委员会能保证控制系统和财务会计的质量。 Simon、Kar(2001)发现设置了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能保证高的盈余质量。Klein(2002)认为审计委员会若有效,能明显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翟华云(2006)实证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或扩大申计委员会规模可提高盈余信息质量水平。 夏文贤(2007)的研究发现,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较低。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4-1: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正相关

假设4-2: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异常生产成本负相关

假设4-3: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异常可操控费用正相关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能维护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保持其独立性以及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两职合一”致使监督约束机制缺少一个环节,易导致公司发生盈余管理。Dechow等(1995)认为采取“两职合一”的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机率较高。Klein(2002)指出“两职分离”能够对财务信息及董事会提供有效监督。崔学刚(2004)指出“两职合一”会降低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从而降低公司透明度。 王俊秋等(2007)认为“两职合一”会影响内部监控与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5-1:“两职分离”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正相关

假设5-2:“两职分离”与异常生产成本负相关

假设5-3:“两职分离”与异常可操控费用正相关

股权激励是董事会治理的激励方式之一,即董事成员持有一定的股权比例。董事持股能激励他们监督管理层的利己行为,进而能更好地审核、监督和质询管理层的决策活动,从而可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Beasley (1996)认为董事持股数量越多,发生财务欺诈的可能性越小。薛祖云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持股人数少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较差。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6-1:董事持股比例越高,异常经营现金流量越大

假设6-2:董事持股比例越高,异常生产成本越小

假设6-3:董事持股比例越高,异常可操控费用越大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2007—201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保险、金融与银行业、披露不完整和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样本数总计6424个。

(二)变量定义

(1)控制变量。诸多研究表明,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率(GROWTH)和收益率(ROA)四个量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选为控制变量。所有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2)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真实盈余管理模型,本文用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 异常生产成本(APROD)和异常可操控费用(ADE)计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过程如下:先利用下列回归方程对深沪A股上市公司分行业、年度作回归分析。

其中,CFOit:i公司t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Ai,t-1);PRODit:生产成本(i公司t年销售成本与存货增加额的和/Ai,t-1);DEit:可操控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和/Ai,t-1);Ai,t-1:i公司t-1年末总资产;REVit:i公司t年营业收入;△REVit:i公司t年营业收入增减额;△REVi,t-1:i公司t-1年营业收入增减额;εit:残差。

再根据上面回归方程算出的回归系数,求出样本公司正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C赞FOit),正常的成本(PR赞ODit)和正常的可操控费用(D赞Eit),公式如下。

再计算出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it),异常生产成本(APRODit)与异常可操控费用(ADEit),公式如下。

(三)模型构建为了研究董事会治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检验本文的假设,采用下面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Y:因变量,即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it),异常生产成本(APRODit)与异常可操控费用(ADEit);X:解释变量,即董事会规模(DSize)、独立董事制度、(IDNum)、董事会行为(DMeeting)、委员会设立状况(DAu)、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Duality)、和董事持股比例(DSto)。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结果显示,样本公司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异常生产成本(APROD)和异常可操控费用(ADE)均值分别为0.0118、0.0590、0.5297,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表明样本公司操控了真实盈余管理,且各样本公司之间操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董事会规模(DSize)平均9.1348人,表明样本公司设置了较理想的董事人数;独立董事人数(IDNum)平均3.3149人,表明样本公司普遍具备了适当的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年均9.4051,最多57次,最少3次,说明上市公司间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各样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但都符合《公司法》关于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的规定;委员会设立状况(DAu)均值为0.9734,说明样本公司董事会普遍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Duality)均值为0.8373,说明我国上市公“两职合一”情况不是很明显;董事持股比例(DSto) 最高值为3.8569%,平均值和中位数为0.0357%和0.0001%,反映了样本公司董事持股比例较少,半数以上的董事不持有公司股份。

(二) 相关性分析表3反映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样本公司的解释变量,除董事会行为(DMeeting),其他的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呈正相关,其中董事会规模(DSize) 和委员会设立状况(DAu)、独立董事制度(IDNum)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分别在5%、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除董事持股比例(DSto)和收益率(ROA),其他解释变量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呈负相关;董事会规模(DSize)与异常可操控费用(ADE)呈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DMeeting)和公司规模(SIZE)与异常可操控费用(ADE)呈负相关,其他解释变量与异常可操控费用(ADE)呈正相关,与本论文的假设的方向一致。另外,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不是很显著。

注:() 表示t值;***、**、* 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下同

(三)回归分析表4的数据结果表明文中大部分假设得到了有效支持,董事会规模(DSize)、委员会设立状况(DAu)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制度(IDNum)、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Duality)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显著负相关,仅董事会行为(DMeeting)与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和异常可操控费用(ADE)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使假设3-2得到支持,假设3-1和假设3-3没有得到支持,说明董事会行为(DMeeting)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与相关文献总结的董事会及其下属审计委员会的会议频率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的结论不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存在操控真实盈余管理情况,且各样本公司之间操控程度和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样本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越大,对销售操控的抑制越显著;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异常生产成本越低,即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对生产操控的抑制作用越强,但独立董事人数对销售和费用操控没显著抑制作用,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董事会行为对销售和费用操控无抑制作用,但对生产操控有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审计委员会能显著抑制销售操控;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显著抑制生产操控,同时也抑制销售和费用操控,这说明两职分离强化了对管理层的监督,缩小了管理层进行销售、生产和费用操控的空间;董事持股能够抑制管理者进行销售、生产和费用操控,但效果不显著,可能由于我国董事持股较低,不能较好地激励他们监督管理层的利己行为。

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 篇8

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这一方面。而对盈余管理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则不是很多, 尤其是国内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更是十分有限, 且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 有的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替代关系 (Cohen and Zarowin, 2008) , 而有的研究则认为二者之间是互补关系 (Wan, 2013) , 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二元”关系, 即, 既存在替代关系, 又存在互补关系 (王良成, 2014) 。由于世界各国主要采用原则导向型会计准则, 这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起到很大作用。管理层将目光投向真实盈余管理, 而真实盈余管理较之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的未来价值损害很大 (Chi et al., 2011;Graham et a1., 2005) 。因此, 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 以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保护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规范市场。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以期为以后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帮助。

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关系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Ewert and Wagenhofer (2005) 认为会计准则的严厉执行会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进而会使公司降低应计盈余管理, 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

Cohen et a1. (2008a) 研究发现, 在SOX法案颁布之后, 由于法律保护水平上升、证券监管和惩罚趋严,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之后, Cohen and Zarowin (2008) 发现,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是可以相互替代和影响的。这和Graham et a1. (2005) 的研究一致, 为规避监管者的注意, 管理者更偏爱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面对不同的监管环境和压力, 管理者会认真权衡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运用的策略差异。

2.1.2 国内文献综述

李增福、郑友环 (2010) 则认为预期税率上升的公司, 主要进行真实向上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的公司, 主要进行应计向下的盈余管理。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 (2011) 进一步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会同时实施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

和辉 (2012) 认为IPO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同时实施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IPO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是以发行价格最大化为原则的, 当其审计师为国际“四大”、会计弹性水平较低、处于非管制行业时, 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反之, 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

2.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互补关系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Chen et al. (2001) 和Jian and Wong (2010) 发现, 当面临退市和再融资的管制压力时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很强烈, 其行为也很极端。公司不管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 管制压力都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量, 使得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并不表现出替代关系, 而是互补关系 (王良成, 2014) 。但是Chen et al. (2008)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市场并不能辨别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Wan (2013) 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在外部监督严的情形下并不具有相互替代关系。

2.2.2 国内文献综述

刘启亮等 (2011) 研究发现, 在新法律实施以后, 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尽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由于我国新法律执行力度不够, 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整体在调节利润方面则没有明显的一致方向。即, 在我国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

王良成 (2012) 的研究认为, 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能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同, 在法律基础、投资者保护意识、相关会计制度等有待完善以及我国独有的市场制度背景下,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而是具有同高同低联动的正相关关系。

2.3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二元”关系文献综述

王良成 (2014) 经研究发现, 在中国市场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二元”关系。即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具体而言, 市场竞争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 使得两者具有替代关系;控制利益、管制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不具有显著的成本比较优势, 而是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驱动因素, 使得两者具有互补关系。

3 结论

虽然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的历史已经很长, 但是对其两种方式关系的研究才开始不久, 而且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就是说, 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 也会对国家未来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ohen, D.A., Dey, A., and Lys, T.Z. (2008a) ,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 83 (3) :757—787.

上一篇:创新收益下一篇:文言文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