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职能(精选12篇)
经营管理职能 篇1
一、导言
“君子之度己则以绳, 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 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 故能宽容, 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这句名言出自《荀子·非相》, 为一句管理名言, 意指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时, 应引导他人, 做到宽广包容。
所谓管理职能, 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 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 管理职能可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计划 (P1anning) 、组织 (Organizing) 、领导 (Leading) 和控制 (Controlling) 4个职能, 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领导职能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从管理学的定义上看, 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 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 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之一, 领导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其“哲学”的存在。
二、领导的“哲学”
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 是下级的追随和服从,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指挥作用
马克思曾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 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可见,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需要一名领导者, 拥有清晰的头脑, 能够纵观全局、运筹帷幄, 指挥、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2. 协调作用
协调, 顾名思义便是照顾到各级员工的需求。领导职能的协调作用, 就是领导者在了解员工需求的情况下, 在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各方面需求, 从而使下级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能够在工作中投入全身心, 实现组织目标。
3. 激励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 绩效是最为重要的。而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还与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很大的关系。激励还可以挖掘人的潜能, 满足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领导者, 要基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工作经验, 根据员工的具体状况, 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调动积极性, 实现组织的目标。
4. 凝聚作用
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 拥有众多的员工, 团队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同时, 企业面对复杂的现实, 会遇到众多困难与挫折, 当受到打击与重创时, 员工士气会低落, 此时领导职能的凝聚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三、领导力的提升
1. 领导者需要提升自我素质及领导管理能力
何谓领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Henry Kissenger) 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 从他们现在的地方, 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这话可以理解为, 领导便是领导者要发挥其领导才能, 带领其追随者开辟一个新天地, 改革创新, 为组织谋求新发展。所以, 领导者作为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核心, 其自我素质与能力决定着其领导的能力, 极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着组织的发展。
一方面, 领导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其工作经验对其领导管理有一定影响。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受教育程度, 不仅仅指其学历, 更多的是其在工作之余吸取的经验教训, 在闲暇时从他人的领导活动中总结的“领导之道”。领导者要提高领导职能的自觉性。恩格斯曾说过, “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 都要通过人的头脑, 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引起的, 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这说明, 行为的先导是头脑, 即思想,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人的思想所支配的。领导者只有在提高自我素质与能力的前提下, 提高职能履行的自觉性, 深刻认识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才能真正发挥领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领导的才能不仅仅局限在其领导者本身的素质, 还有其识人、用人的能力。古时, 秦始皇虽然擅长激励士兵, 却忽略了招致贤士的重要性。秦始皇削平六国, 六个国家都不是小国, 也各有其人才, 却没有任何降臣降将任用了秦朝廷之中, 也无任何地方官吏是前朝遗留。所以引起相当多的怨怼, 以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天下就沸腾了。可见, 宽仁对待贤士, 让他们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也非常重要。引人有术、识人有惠、尽人之能、用人不疑、留人有道, 领导者需做到此“用人五道”, 提高其领导管理才能。
2. 基于企业文化, 营造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共有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
特伦斯迪尔与阿伦肯尼迪所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中提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 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而现代企业文化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企业共有的价值观与理念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灵魂, 对企业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领导者正应该利用文化的作用, 基于企业文化, 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共有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 由此将其命令渗透到员工的价值观与追求中, 将把组织的目标有效地沟通到每一个组员中。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本, 培育领导者与员工的认同价值观, 使其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理解企业的宗旨、愿景、使命、理念, 努力做到使客户满意, 从而实现领导者领导力的提升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 善于沟通,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领导能力由两方面构成:一是领导者, 二是心甘情愿的追随者。所以在领导的过程中, 领导者不能只看到领导权力的部分, 更应注重追随者的需求。领导者要善于沟通, 了解并满足底下员工的需求。领导的艺术, 不在于强权, 在于融合。领导人大而化之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孔雀型的, 以个人魅力取胜;一种是老虎型的, 以发号施令树威。笔者更倾向于孔雀型领导者。马云就是这种类型。无论在外界如何被误解、无论公司陷入如何的困境, 追随的人始终没有放弃掉对他们的信心。外人看来忽悠的马云, 对阿里巴巴的18罗汉却是有着不寻常的煽动性。“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 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 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沟通是一种自我推销能力, 是一种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伟大CEO, 须具备卓越的沟通能力, 因为只有沟通才能消除隔阂, 消除不理解, 最终达成默契, 最终在执行的过程中, 大家步调一致、统一行动。而我们能在马云身上看到这一点。从最初的小小的电子商务站点到如今的阿里巴巴帝国集团, 马云以其自身的魅力和出色的领导力集合这一个团队, 直到现在, 阿里巴巴都带有浓厚的“马云”味道, 因为他, 是公司的战略决策者和精神导师。
四、结语
企业中, 领导哲学运用存在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发挥好领导者领导职能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而具体企业领导的细化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摘要:企业发展离不开管理职能的运用, 更离不开领导职能的发挥与执行。领导具有指挥、协调、激励和凝聚的作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领导者的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 企业的领导力面临巨大的考验, 需要多方面的提升。笔者将通过论述领导职能的作用及能力提升的方式来说明领导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企业,领导职能,能力
参考文献
[1]《管理学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特伦斯·迪尔, 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9
[3]韦秉超.简谈领导职能[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
[4]蓝浩溥.基于企业文化的领导力培养[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08)
[5]王培玉, 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 2011 (, 07)
经营管理职能 篇2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既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又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两者不可偏废。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而分权则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
(三)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需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人员配备的任务
(1)物色合适的人选。
(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3)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法律教育W
2.人员配备的程序
(1)制定用人计划。
(2)确定人员的来源。
(3)对应聘人员根据岗位标准要求进行考察,确定备选人员。
(4)确定人选,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人选适用于组织需要。
(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6)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
3.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任人唯贤原则这是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功的关键。
(3)因事择人原则
(4)量才使用原则
浅析管理的基础与职能 篇3
一、管理的基础
(一)良好的道德
道德是现在社会的核心价值构件,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保障。一个具备良好道德的人,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使企业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更好的发展,使管理的五大职能发挥的更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企业将在社会中无法立足,出现各种危机,不仅是信任危机。如:中国山西黑砖窑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正是由于没有良好价值观的指引,才造成严重的后果,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
(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一个好的管理,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基础。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组织不是在无时无刻与周边的一切发生着联系,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社会将会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管理空间,让管理进行的有条不紊。
二、管理的职能
(一)决策
著名的决策理论大师赫尔伯特·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虽然他的结论是不完善的因为决策只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而不是全部内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即管理是由一系列的决策组成的。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得到顾客的认可才能说明决策的正确性。其次,要坚持满意化原则而非最优化原则。所谓满意化原则就是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所拥有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等存在某些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最优方案的实现或者是不可能的或者计算成本太高,使得决策者不得不满足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而不是最优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二)计划
计划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进行组织、领导等活动的基础,要做好计划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做好“5W1H”。而计划工作的实施,要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计划。只有重视计划工作的实施,才能让管理更好的持续下去。
(三)组织
组织是具有共同目标或特定使命,有一定行为规范和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有一定构架的部门。在这个部门中,由于管理者的认知程度不同,出现了众多的组织类型,如三叶结构型组织、联邦型组织和三重“I”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重“I”组织,即智力(Intelligence)、信息(Information)和思想(Ideas)。因为此组织将当今社会的三大法宝:智力、信息和思想有机结合了起来。组织是管理完成好坏的一个载体,只有正确把握组织类型,根据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那样组织才能够让管理更加成功优秀。
(四)领导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而领导者是领导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塑造未来的政策、寻求应对变革的系统方法、在组织内外引发变革的正确方式以及在变革和延续之间求取平衡的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够使企业在变化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领导者要坚持“放权”原则,因为懂得放权的领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通过放权,员工能够更加有激情去工作。同时领导者还要坚持目标管理原则,以顾客为中心,以企业家为龙头,瞄准市场的主导地位,立足改革创新,把注意力放在对决定目标的机会的把握上。好的领导必须重视激励的作用。因为激励能够让员工最大限度的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一个好的领导者会花费一半的时间去与员工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员工思想,同时为企业更好地发展收集良策,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
(五)控制
有效地控制能够让管理进行的更加顺利。要做好管理首先要认识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复杂机制。其次,要“量体裁衣”地设计控制方法和信息系统。第三要注意形成全局性控制,从大局出发。最后要保证管理者的质量。好的控制即是从需求开始,坚持需求层次理论,从各个层次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求,进行管理控制,最终达到全局性控制。从前那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控制模式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今天相对过时了,只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交流,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精神层次的控制,进一步实现全局控制,促进发展。
(六)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创新并不等于抛弃,而是在已有的管理实践上,对现存在的技术,组织进行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组织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工具。在相同条件下,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对企业技术进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优势。创新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管理的又好又快发展。
财务管理职能优化 篇4
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财务人员在特定环境下,依据各种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平衡,以达到特定管理目标的活动[1]。财务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职能和财务控制的职能。财务人员通过对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管理的总体需求,制订出若干个财务活动方案,决策者经过分析,从这许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这就是财务决策的过程。财务人员通过对前期数据和发展态势的统计与分析,对公司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量、设备采购、成本和费用、财务收支进行数量预测,然后做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叫做财务计划职能。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可能出现的偏差预测,在事前、事中、事后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科学组织程序和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运用科学方法对制度运行进行监督,消除隐患,对已经发生的财务活动进行追踪记录,统计差异,这是财务控制的职能。财务决策、计划、控制三大职能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公司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
一、X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笔者在X公司工作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X企业财务管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财务管理制度随意,制度有诸多漏洞且不规范,在财务预测和决策过程中,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形式化,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素质低下,无法胜任难度较高的工作,久而久之,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松散,财务管理部门职能提供基础数据,财务管理根本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产生科学有效方案,导致公司资金运行效率不高、成本过高、利润率下降的情况。
(一)财务预测职能没有得到创新
X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仅仅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负责公司的出纳、数据统计和简单的现金管理等会计工作。实际上,财务预算管理不仅反映着公司的收入、支出、现金管理,还反映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成果,是所有资产、负债、成本管理、资金运行状况的总合,是管理人员对未来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假设,对企业未来发展发现、投入成本进行预测[2]。而X企业的预算的现实流于形式,或者说简直不能称之为预算,财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只能做简单的统计分析,根本无法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方案,拿出的数据只能对过去的经营状况做一个笼统解释,无法反映具体偏向,决策者也就无法据此对下一步战略进行调整。所以,由于人事上的不足,预算形式与数据出现老旧、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预算职能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很多财务人员只扫门前雪,不能把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状况联系起来,许多指标只管能否完成,不会在制定过程中进行科学创新和适当调整,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消极应付,使得预算完成以后,只是一些机械死板的数据,不能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参考价值。
(二)财务控制职能没有发挥应有职能
X企业组织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行政成本上升。在财务预算的可行性方案运行之后,没有采用有效方法进行监督,对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补救,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忽略了服务业主、与其他相关部门对接办理业务等日常管理活动引发的成本,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技术人才聘请、安全隐患排除、维修等环节更是监管不到位,导致成本增加,但效果却不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物业公司的需求也会不断加大。X公司在公共服务工作等方面做得较好,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化,管理队伍也日渐庞大。然而,财务管理体系的不科学、不系统、松散无力,导致管理的协调成本越来越高,漏洞越来越大,各方面的费用也高于比例,并不断上升。但是X企业领导却依然将财务控制管理视为财务人员的工作,其他人也一律不关心不过问,显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成效的。成本管理的目的被视为降低成本,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成本管理简单等同于降低成本进行管理,显然是一种消极而非积极的财务管理理念,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
(三)财务分析职能未能得以发挥,制度运行失效
由于管理内容的不同,很多公司财务指标与经营指标常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X公司也不例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备和财务人员能力不足,导致财务预测职能难以得到发挥,进而使财务分析职能失效,制约企业的发展。而财务部门没有明确的、全面的、详细的数据储备,往往是决策者需要什么,财务人员才提供什么,这种不规范、随机性的报表、信息取用情况时常存在,给信息的准确性和规律性打了折扣,不仅造成了额外的不必要费用,更是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对数据的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此类推,总公司的内部财务信息都不准确,无法科学有效地对下属公司提出决策、指导与监督,经营风险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长此以往,公司乃至整个集团常常做出错误的信息判断,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危害。财务的信息管理功能完全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大大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
二、优化财务管理职能的措施和方法
企业置身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更是至关重要,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怎样更为有效地建立健康完备的财务管理系统,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是当前X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紧抓财务预算管理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一个既定的方向和一整套的应急方案,以应对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地统一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X公司目前需要的是聘请一名专业人员设计一套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并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监督落实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确保数据来源准确、财务预算支撑有力。财务预算不仅预测着将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还体现了过去的经营状况和成果。预算管理的科学与否,关系到企业的资金能否正确运用、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企业管理能否得到加强。预算管理也决定着管理人员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成本支出和资金运营投入的估量。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全面预算就是一种创新,它对应突出对战略的支撑作用。财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财务管理制度能否有效运行,也关系着能否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更高水平的财务预测工作。管理层要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在新进人才中多招聘一些财务方面的人才,并每年派遣相关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更新财务理念与知识,确保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首先,在财务管理制度得以有效运营的基础上,加强财务预测功能,从数据的来源、范围上进行深度整合,确保数据精确、全面;其次,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从而能够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整合形成全面、多样化的行动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具体可行性方案;再次,要加强创新能力。一个公司的掌舵手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掌握总比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看的更为高远,财务管理人员要能够根据决策者的要求适时改进制度,优化财务预测职能。
(二)深化财务分析职能,监督财务管理制度运行
通过对企业的资本构成、资金周转、所有者权益分析,可以为企业管理部门明确当前企业资产的分布状况,为管理者提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经营状况以及做出产业分析、战略决策的依据[3]。在X公司目前的财务分析职能几乎处于失效状态下,由于财务预测职能未能得以发挥,制约了财务分析职能的运用。对此,要加强财务分析职能的运用,加强财务人员财务分析的能力,及时发现生产与经营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使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源获得更多的盈利,并保持盈利能力的增长,对各个方面的资产盈利状况有所了解,以决定下一步投资偏向;同时,对债权债务状况有所了解,对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所把握,并掌握进行下一步借贷的收缩情况。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分析职能,从而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做出战略规划。
(三)科学、生态、绿色优化财务控制职能
在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X企业要想实现盈利目标,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控制职能,维护财务管理制度有序运行。在进行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拿出具体可行性方案之后,要运用科学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运用科学方法落实到位,保持不断跟进、记录、检测,一旦出现偏差要及时进行纠正,出现错误要及时进行补救。对于执行有力、效果明显的决策要做好详细记录,以供参考。对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处理管理的合理性进行监督,促进企业良性经济循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能反映出来,且数据准确。决策者通过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执行情况,可以发现存在问题并通过财务控制职能进行纠偏和应急处理。此外,将全面预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应急机制,以确保生产经营和投资等的资金需求;严格执行全方位成本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全过程不留死角且有效的成本管理,严格制定并执行各方面费用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并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同时,发挥提高企业经济效能作用,共同达到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X物业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务管理方法老套、陈旧等问题。但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不重视也是问题之一。在一个规范化的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应当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运作。希望笔者的观察能够为产生一定参考价值,也希望X企业多在以后的发展中多重视财务管理问题,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要:科学的财务体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以物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找出优化财务管理职能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玉松.浅论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J].现代经济信息,2010,3(23):114-115.
[2]申小红.L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工会管理职能 篇5
学校工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本届学校工会是我校的第八届学校工会了,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的学校工会建设已基本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校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教职工考核奖励制度、学校工会代表增补条例、评选先进奖励优秀制度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民主管理。在2009年的工作中,学校把民主管理工作,特别是学校工会的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谈谈我校在学校工会建设中,是如何履行民主管理职能的。
一、参与决策,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紧密结合。
在开展学校工会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行政管理是学校的主流,民主管理是学校的辅助;行政管理刚性的多,民主管理则是柔性的多;学校有了民主管理,行政管理就会更顺利,更具人性化。
参与决策职能就是指学校工会对学校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财务工作、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聘任,奖惩办法以及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进行审议讨论,修改完善,最后通过;对学校教职员工福利资金的使用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学校工会审议学校重大决策,就是现阶段教职工参与决策的一种基本形式。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三件具体的事情。
1、我校制定“新三年规划”:去年学校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工作完成,原有的发展规划已基本达成,要重新制定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这是学校今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工会开展了“我为大境献一计”的活动,新三年规划三易其稿,共收集教职工意见100多条,其中有教师提出我校要有自己的校园雕塑(此前已有校训、校徽)于是在全校广泛征集雕塑的创意,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促使了“激扬”雕塑的座成。
2、“教师的考核奖励办法”的实施:为了学校更大的发展,奖励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决定开展“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每月发放一定的经费。这个工作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把好事做成坏事。经过行政的多次讨论研究,学校拿出了一个“评选条件”,拿到第八届第八次学校工会上讨论通过,学校工会代表讨论非常热烈,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这次学校工会上没有通过这个评比条件。会后,我们让学校工会代表把“条件”拿下去再次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对“评选条件”作了许多修订,在八届九次学校工会上得以通过,随后顺利实施。广大教职工大都认同了这一奖励办法。
3、教师百分之三晋级提薪:这往往成为学校行政很头疼,很难摆平的事情,校务会议拿出“晋级提薪条件”的初步意见,得到学校工会的通过后,提出候选人由学校工会代表进行无计名投票表决。如去年我校有五个名额,其中一个给市劳模,两位给支教教师,还有二个名额,我们把获得区级荣誉称号的6位同志拿出来让学校工会代表投票,选出其中的两位,使这项既是好事又很棘手的事情做得相当顺利,大家也很顺气。曾经有人认为学校工会对学校管理作用不大,甚至怕群众提意见和要求,弄得领导下不了台,但我校的事实证明,学校工会的代表,大都能本着主人翁的精神,提出很多有益意见和合理的要求,对如何办好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我校领导因此大力支持学校工会工作,称学校工会是解决
学校诸多问题的左臂右膀,而不是“多余的婆婆”。当然,我们学校工会自身也积极教育广大职工代表,关心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二、组织建设,确保学校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在强化学校民主管理、确保学校工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具体做法有:
1、建立学校工会工作网络系统,在组织上保证学校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的工会网络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组推选自己的工会小组长,各年级组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相应数量的、自己信任的教师为学校工会代表;学校工会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设立若干工作小组。当教职工对学校的改革及各项工作有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学校工会代表、工会小组组长或直接向工作小组反映,以提案的方式在学校工会上由全体代表进行讨论,形成共识,然后采纳或答复。
2、提高工会干部和学校工会代表的素质,在人人员素质上保证学校工会工作的质量。我校的工会委员、工会主席是教师们通过直选的办法选举出来的,学校工会代表也是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负有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职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校管理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学校工会代表要审议学校重大决策,监督好行政领导干部和各处室的工作,就必须多了解学校管理知识,领会好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进一步掌握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和方法,这也就要求代表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文化水平,尤其要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我校工会经常组织工会干部、工会委员和学校工会代表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及现今教育教学动态,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组织学习《工会法》、《教师法》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等各项法规政策,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3、开展多样性活动,丰富学校工会工作的形式。在这两年里,我校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要让每一次活动变成一次对工会工作的展示,对学校工会文体小组水平和能力的集中检验。在这里我向大家具体汇报三个内容。
一是我校长年坚持的“快乐周末”趣味活动:在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五,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学校工会和学校工会的文体小组都要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各种趣味活动。
二是节日庆祝活动:工会不开展活动很难在群众中产生影响,每次活动时学校工会文体小组都要认真点名,要保证活动的参与率,认真设置好每一次开发活动的内容,活动内容要具体,场地、责任人都要落实。活动的形式也要力求丰富多彩,如元旦迎新、教师节庆祝活动等,我们都要求精心组织,精心策划,赋于活动新的元素、新的娱乐点、新的动情点,力戒活动走过场。
三是围绕提高教职工素质、建设校园文化等内容的活动: “师德之魂”征文活动、校园雕塑创意征集活动、校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纪念音乐会、“感动大境学子的故事”征文活动、教师书画征集赛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教职员工的业余生活,从思想上也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为学校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考查监督,参与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1、民主评议学校领导。
我校每年年底都要召开民主评议干部大会,参加大会的人员有学校行政干部、党员和民主党派代表,但学校工会代表是全体都参加的。代表们听取书记、校长、副校长、中层正副职述职报告,对学校领导进行了民主评议,并由评议小组负责写好评议意见。从民主评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学校工会对领导干部的评价较高,充分证明了我校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中和工作成绩上确实起到了带头和表率作用。民主评议干部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民主评议监督干部更主要的是肯定干部的政绩,宣传廉洁奉公、忘我工作的好干部,对干部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民主评议监督干部,除了评议干部的办学思想、政治素质、民主作风外,还突出评议了干部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和管理成效,民主评议监督干部对群众也有教育和激励作用,群众在用条件衡量和要求干部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对照和检查自己,自觉去除那些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
2、民主推荐后备干部。
我校是全区较早实现民主推荐培养后备干部对象的学校之一,已经进行了多次民主推荐后备干部的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参与和监督下,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推荐办法,以学校工会代表为主要成员组成推荐小组并操作执行。这样学校各处室的中层领导大都是教师们推荐选举出来的,教师们将自己心目中的领导选出来,既有利于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工作,又能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协调关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作为工会组织,有义务引导教职工处理好集体和个人二者之音的利益关系,妥善调节和化解在劳动人事方面出现的矛盾,协助党政对单位教职工进行恰当安排,维护好会员的合法权益。为此,我校成立了由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劳动争议调解小组,并在学校工会上通过,负责协调个人和学校利益发生冲突等事件。我们在八届八次学校工会上讨论和通过了《关于教职工聘任的暂行规定(试行)》,目的是使学校工会在履行协调关系职能时有合法的依据,能够妥善地协调好学校党政工三者关系,在顾全学校大局的前提下,切实维护教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
如去年有一位老师因某些原因一时冲动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学校派工会主席和调解小组成员向他做思想工作,请他收回辞职报告,当时他态度坚决,学校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为他办理了辞职手续,但是三天后他反悔了,要求上班,不辞职了。学校的决定不可能更改,而这位教师扬言要和学校领导拚个鱼死网破,矛盾异常尖锐,学校工会派出调解小组,考虑到他单身一人带着小孩,特地从学校帮困经费中给与他一定时间段基本生活费,一方面又为他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最后妥善解决这一矛盾。
又如一位因工作需要提前内退的教师,认为自己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向学校提出补发工资的要求。学校工会调解小组给与她的家庭以全方位的关怀,他本人两次生病工会都派人看望他,小孩和爱人身体不适我们也派教师代表等们表示慰问,最后该教师也理解了学校的工作安排。工会和学校行政协商给了他一定的生活补贴。
五、启迪教育,实践中有了新认识
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工会是学校管理体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学校工会建设,能够听取民意,了解教职工需求;
能够集思广议把学校的事情办的更好;
能够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协调干群关系;
能够协调各方关系,成为学校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能够促进学校工会代表自我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全局观念;
能够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作;
强化管理职能 切实保护耕地 篇6
一、坚决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保护措施到位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认真执行建设用地“两审查,两备案”制度,坚决驳回不按条例规划的项目用地,一是赢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对依法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全部按要求上报备案,按期对建设用地信息进行了发布;二是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优化发展环境,做好全县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拓宽耕地新增渠道,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复垦废弃砖窑用地、旧村庄改造等,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提供补充,并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台账和耕地管理补充台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二、健全制度,考核到位
一是制定和完善了《永宁县基本农田保护六项制度》,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五不准”的禁令,增加了基本农田保护检查责任的具体规定,落实严格的保护措施,对占用基本农田实行听证和公告制度。二是实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每年县人民政府都会与五镇一乡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总量基本农田保护及非农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作为责任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兑现奖惩。乡镇和行政村、村与农户也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地块和农户,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和保护责任,达到了面积、责任、制度、标志“四落实”。三是通过年终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的考核评比,与双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兑现奖惩措施,来调动乡镇、村组集体的积极性,建立起县、乡、村三层保护网络体系。四是投资20万元建起了永宁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结合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定期监测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五是加大国土资源政执法力度。组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配备了专用的交通工具3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土地动态巡察。对外公布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和纠正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及时把违法占地、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控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占补平衡到位
在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自2003年起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项目区实行平整土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防护林网和配套建筑物的综合整治,提高新开土地的可利用系数,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716亩。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砌护支渠,深挖挡浸沟,配套水利设施,主干道硬化,加大农田林网建设力度等治理措施,彻底改善了该地区排水不畅,农田盐渍化严重、土地利用率低下等不得因素,为我县增加水浇地1380亩,提高农田质量2145亩。
四、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探索保护机制
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篇7
财务管理职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国学者对财务管理职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的观点有: (1) 六职能说, 即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 (2) 五职能说, 即财务计划、财务组织、财务指挥、财务协调、财务控制; (3) 四职能说, 即筹资、调节、分配、财务监督; (4) 三职能说, 即组织、调节、监督; (5) 二职能说, 即资源分配 (包括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具体职能) 、财务监督。
上述观点可以总结为“管理要素说”, 这些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是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同时应该看到, 财务管理是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变化的, 随着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充和观念的更新, 财务管理职能在外延和内涵上得到扩充, 财务管理职能边界得到不断拓展。
二、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价值管理 (VBM) 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强调价值创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和价值增长规律, 其核心内容是进行价值衡量, 通过对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挖掘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研发、投资、财务等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潜力。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财务本质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研究财务管理职能应从财务本质着手来确定财务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在价值管理观中, 企业的一切活动管理就是价值管理, 而销售、市场、财务、生产管理均是围绕实现企业价值的职能活动。因此, 财务管理的本质也是价值管理, 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和职责是对企业价值的管理。
(二) 从财务目标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管理职能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有了职能才能实现目标, 职能为前, 目标为后。财务管理的目标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或观点: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 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 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短期利益, 更要追求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不仅追求企业本身发展, 还要为股东、用户、员工、供应商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既考虑了利润最大的因素, 又考虑了企业风险因素, 有利于企业获得长远利益。所以说,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佳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因此, 财务管理职能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
(三) 从财务环境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 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环境就是存在于研究系统之外的, 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就其财务管理职能而言, 它总是伴随着如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运营管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发生变化。价值管理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几乎企业所有部门的管理活动来支撑, 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视角和观念。价值管理从财务环境上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财务管理的功能作用。
三、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财务管理职能取决于财务的本质并受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是财务管理在特定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伴随着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财务管理职能必然要进行创新。基于企业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除了具备传统的基本功能外, 还要在传统的基本功能上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 内部控制基本原则下的交易处理
企业的运行、活动都以“交易”为单元进行, 因而, 企业实际上是交易的集约机构。交易的过程反映了企业的运营, 在各种交易处理过程当中, 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即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 要以内部控制为基本原则,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及交易处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过程中, 必须受到制度的制约, 而这个制度表面上看是业务的管理制度, 实际上反映了业务管理的模式, 是企业管理理念的体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支持管理层的决策, 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 以财务预算为手段的资源分配
通过财务预算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分配, 是财务管理职能创新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实际上是企业资源分配的问题, 日常的现金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费用预算, 利润分配, 资本结构等等, 都涉及到财务预算和企业资源分配。企业资源分配包括资本的分配和各项其他资源的分配, 并且这种分配会牵涉到企业内部经济组织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还会牵涉到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管理要通过财务预算制定资源分配政策, 对企业资本、资产进行有效配置, 协调企业内部单部门, 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管理下的资源分配, 就是要以价值创造为标准, 引导资源向高效益、低风险的核心区域、核心领域、核心产品和核心客户倾斜式配置, 对效益差、风险大的区域、行业领域、产品和客户减少资源配置或不予配置, 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 发挥资源的集成效应和增值作用,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 基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支持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对各种交易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编制会计报表, 向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发展趋势是借助于IT系统和最新的科技手段, 通过大量的会计信息处理, 完成企业的报表系统, 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表现为:一是为企业战略提供财务评价;二是为管理层及经营者提供经营预测的模型和工具;三是为管理层提供动态的预算、预测信息和实时的经营信息。财务管理将信息技术与各种决策模型有机融合起来, 以会计信息为基础, 在信息化平台上根据决策需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建立决策系统模型, 实时支持企业经营决策、战略决策, 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支持。
(四) 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战略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战略。战略管理有两个方面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支撑:一是企业战略最终会被量化为财务目标, 体现为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 这些都是通过财务预算得出的。二是一个运营期间结束以后, 财务结果只能通过会计信息得出。财务预算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将会计信息和财务预算结合起来, 才能完成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而企业绩效和企业战略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 所以, 如果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它就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 财务管理要渗透到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的战略中去。
摘要: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以新的视角和方式引导财务管理, 使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扩充, 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边界。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职能要拓展到内部控制、资源分配、决策支持、战略管理等方面, 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创新。
关键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恩禄, 汤谷良.高级财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2〕吴水澎.略论财务的本质及其他.中国经济问题〔J〕, 1987 (3) .
〔3〕王跃武.财务管理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
〔4〕汤姆.科普兰等著, 郝绍伦等译.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5〕简燕玲.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看财务管理职能〔J〕.中国审计, 2003 (21) .
探讨企业办公管理的职能 篇8
关键词:办公管理,企业运转,人力资源,资产,档案
1. 企业办公管理的核心职能
1.1 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企业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 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不规范, 涉及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等各个方面, 对于员工之间的问题, 不能以完全公正的态度加以解决, 对于优秀员工, 没有合理的奖励机制对其积极性进行鼓励;其次,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不强,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只顾企业效益, 殊不知人才更是企业产生效益的保障。由于观念淡薄, 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就不会加以重视, 对于人才的发展也会忽视, 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 削弱发展后劲。
人力资源负责人应该针对企业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加以改善。首当其冲的管理措施就是建议企业采取公正的用人制度。在招聘环节, 应该根据应聘人员的优秀程度加以录取, 不能为了“走后门”而放弃优秀人才;在录用环节, 企业应该从物质以及精神两个层次对员工进行激励, 使有积极性、有业绩的员工不仅能够得到提升, 又能感觉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在考核环节, 企业应该以严格考核条件要求每位员工, 不能注重亲情观念。
1.2 企业资产管理
任何企业都有相关的资产, 包括硬件以及软件方面。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应该对企业所有的资产进行入库管理。目前, 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 流动资产的管理混乱。企业有些资产由于是闲置状态, 只能从企业账户中才能查询, 这部分资产的利用率极低。另外, 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较多的出借、无偿占用的资产, 而使企业本身却处于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其二,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有一部分企业随意购置固定资产, 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甚至有些是出于领导的个人动机。还有一部分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不合理, 未能与财务账目相一致, 账目混乱, 没有规范的监督机制;其三, 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方式不妥。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不适时保养重要设备, 自认为是从企业成本开销考虑, 殊不知有些昂贵设备不加以正确保养, 反而会减少其寿命, 增大开支。
因此, 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办公管理的一部分, 应该得到有效的重视, 并采取合理对策进行规范管理。首先, 健全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 特别是对设备管理人员、设备采购人员以及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制约与规范。其次, 应该实施资产的集中管理, 对于企业的一些流动以及闲置资产, 该收回的收回, 该处理的处理, 能继续使用的应该进行技术改造, 实现花较少的钱得到更多的收益。另外, 企业应该注重账款的管理。这可以通过员工的业务培训加以强化, 相关合同应该以国家法律为准绳, 便于今后的对账。
1.3 企业档案管理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办公管理职能中的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其一, 是档案意识不强, 诸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也是敷衍了事, 总认为这些档案没有太多价值;其二, 档案管理过程中投入经费不足, 好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局限于人工, 没有投入经费购置相关的档案系统, 效率低且浪费人力;其三, 企业办公管理中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强, 普遍是以学历较低的人员承担, 使得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太多错误, 严重影响档案质量。
因此, 企业办公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 应该提高办公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相关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其次, 要健全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明确职能, 让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对于不规范的材料应该进行统一的重新处理, 使其符合行业技术标准、文本标准等,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更有利于企业今后的信息采集以及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1.4 企业办公管理的其他方面
企业办公管理涉及面很广, 除了上面所述的几个方面, 还有很多, 比如:企业会议管理, 任何企业就会有会议的召开, 可见, 会议管理也是企业办公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办公管理人员应该负责完成会议通知的发布, 对于会议的时间、主题、主持人、地点等内容通知到各个需要到会的员工, 并负责会议签到记录。企业车辆管理, 办公管理人员对于企业车辆进行统一的安排与调度。企业意见管理, 办公管理人员对于任何员工以及客户的所提意见进行记录、上报以及反馈等等。
2. 结论
由于企业办公管理工作是一项很琐碎的工作, 因此必须符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加强科学决策和参与, 采用专业化办公管理模式, 并针对企业办公的自身特点, 进一步对企业办公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体现企业办公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资源, 使企业办公管理得以实施顺利, 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标。总之, 企业办公管理是维护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 只有履行了办公管理的所有职能, 才能保障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占友.行政办公管理工具箱.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会计管理职能创新探讨 篇9
1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的市场价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成为任何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 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
会计机构是企业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但是它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企业会计在职能上偏重于财务核算, 管理在其日常工作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在新时期, 传统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对其职能进行创新, 主要偏重于管理, 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极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其具体职能主要有会计预测、会计决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控制等几个方面。
2 会计工作管理的创新
2.1 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渗入进行和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 各个企业都开始对会计的管理职能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对其进行必要的创新成为现阶段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会计管理体制,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能够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应的优势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原有的会计体制的弊端开始逐渐的显现,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企业会计的财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针对这些不足, 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就十分有必要了。
2.2 创新的内容
2.2.1 会计管理的模式
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 分散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国内的企业中使用比较广泛, 为了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方便的进行掌握, 往往将会计人员放在第一线从事核算工作, 这就为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第二, 交叉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比,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将人放在管理的核心地位, 更多的关注人, 然后再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人和对事的管理往往出现交点, 造成管理的混乱。第三, 统一型管理模式。这种会计管理模式能够使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2.2.2 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社会上各种形式、不同成分的经济组织将会越来越多, 而会计作为需求比较广泛的职业, 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在这种情况下, 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十分的紧迫了。当前的会计管理模式应该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国情, 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2.2.3 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围绕现代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共出现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查特派员制三种创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第一,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管理职能,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 (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及主管会计、其他会计人员) 进行统一委派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它主要有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和双重管理三种管理形式。
第二, 财务总监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由所有者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 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第三, 稽查特派员制是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 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业绩实施监督稽查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2.2.4 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
对现代企业有效的进行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从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 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实施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为杜绝发生会计造假现象。
会计应重视内部监管程序, 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应注重内部管理, 从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系统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 包括开展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会计检查、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 以便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清理和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要赋予企业理财自主权, 包括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资产处置、折售选择、技术开发费提取、留用资金支配等权力;科学设置财务会计机构,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企业内部监督机构, 建立内审制度;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 对计划、协调、控制、考核等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业务环节加强管理, 公司根据相关的财务制度, 强化了资金控制、费用控制、物资控制及内审制度。通过内审工作的不断深入, 及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有序进行。
3 结论
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等, 来对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 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中, 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经济要求, 建立并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统一管理模式,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好的方向。通过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成果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可以真实地集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管理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 会计监督的力度相对地得到加强, 为企业的总体目标发挥积极促进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企业逐步与世界接轨, 开始走向国际化, 这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各种挑战也随之而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在企业中会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会计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最新的财务信息以及经营状况, 因而能够对企业产品的收入和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文章就新时期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创新开展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
经营管理职能 篇10
1 统计工作在油田企业中的功能和作用
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是一个系勘探开发于一身、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石油工程服务单位, 主要从事油、气、水井大修、侧钻、压裂、试油、油层整体改造、煤层气钻采等工程技术服务。规划计划科作为作业处的统计分析部门, 肩负着全处计划统计分析和服务职能。
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的运作, 统计分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将一些枯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罗列上报, 而是更深入的进行分析和广泛应用, 不但做到了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对这些枯燥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 挖掘数据背后所揭示的规律、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等方面内容, 这也反映了统计分析的真正意义和其固有的服务职能, 使其得到了应有的应用和发挥。规划计划科坚持立足统计服务职能, 做到全面服务于全处生产经营这个中心, 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服务功能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强调统计分析的针对性, 善于捕捉领导的“关注点”
统计的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反馈, 其中, 统计分析是最为关键的阶段, 有经济学家这样描述, 一个企业没有了统计分析, 企业就没有了活力和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分析的目的在于应用, 对统计部门来说, 就是要将研究成果转换为领导决策。为了实现这种“转换”, 应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选择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 善于捕捉领导的“关注点”, 针对当前经营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1.2 发挥优势, 快速反应, 适时为领导送上“及时雨”
调研分析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 还要急领导之所急。兵贵神速, 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统计信息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优势,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 迅速及时地向领导发送各种动态信息和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 并提出整改的对策和建议, 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3 切实提高统计分析质量, 为领导“报实情”
统计分析的质量基础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所在, 要坚持客观公允态度, 发扬唯实精神, 讲实话, 报实情, 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 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提出恰当的分析,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1.4 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超前分析, 要向前“抢半拍”
要善于时刻把握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变化点”, 具有敏锐的眼光, 为各级领导做好超前服务。统计部门重视提前进行调研, 并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 编制了关于外部施工服务的分析报告, 并及时上报给处领导研究论证, 最终得到批准, 并在实际中得到验证。
1.5 在“新”字上下工夫, 分析要有“新鲜感”
写分析文章切忌老三段、冗长的平铺直叙和没有自己主见的“对策建议”, 不能过多重复一般概念和别人说过的话, 对问题的研究要与时俱进, 有新角度, 要有独到见解, 不仅立题要“新”, 而且见解更要“新”。针对基层队伍管理、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以及设备老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 提出整改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如加强队伍的培训方面, 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型技术学习。
2 现阶段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扎扎实实地统计工作, 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咨询、建议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统计员知识欠缺, 由于工作岗位的设置, 目前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 多为兼职人员, 这些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统计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硬件配置有待完善, 为统计分析服务的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 填报统计指标存在随意性, 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统计工作基础设施落后。
3 对统计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统计人员的多方面素质教育,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 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形成热爱统计、求实进取、改革创新的好风气;抓好岗位知识培训和定期考核, 提高统计业务, 为统计人员提供学习现代经济理论和统计理论的条件, 用现代化科学知识武装统计人员, 努力把统计干部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合理文化结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群体。
3.2 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完善统计工作配套设施
推进统计工作基础设施及方法的改革, 强化统计分析的基础工作, 采用现代化微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服务和管理现代化, 逐步使统计信息化工程快速整体推进。加强对统计应用软件的开发, 加快对具体分析数据软件、综合各专业分析数据软件、共享网络统一软件、预测决策软件等的开发研制, 真正形成统计工作专用的分析预测系统、统计数据库系统、查询拼接数据系统、数据网络和传输系统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平台。
4 对统计工作的展望
统计分析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 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 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为防范和化解风险, 发挥其预警作用, 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 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分析工作,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 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分析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职能部门;绩效管理;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151-02
长期以来,由于职能部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工作产出难以直观体现,使得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常常被企业忽视,不是一片空白,就是流于形式,“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普遍存在,不仅无法有效激励职能部门员工有效改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有时还会成为人才流失的助推器。短期来看,管理水平的高低可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太明显,但长远来看,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对企业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提高职能部门员工岗位技能和管理素质,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应对内外部复杂环境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特点
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与业务部门有很大区别,其绩效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事务性的工作多,结果难衡量
职能部门事务性、沟通协调性的工作内容居多,考核指标很难量化,大多是定性指标,对考核者的主观判断依赖性大,评价结果说服力差。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多为对业务部门工作的支撑、服务以及监督、管理,事务性工作多,对员工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要求高,工作结果相对远离直接经济效益,不仅与职能部门员工个人能力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也起很大作用,呈现的工作结果很难客观反映职能部门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在考核上,鲜有考核者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对职能部门员工的工作过程予以跟踪和记录,一般都是根据自身的大致印象评判,很容易受到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与员工实际工作存在偏差。同时,当员工对考核结果有所质疑时,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来消除员工疑惑。
2.临时性工作任务多,工作内容繁琐而缺少重点,设定绩效计划困难
绩效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块工作就是在绩效考核之初制订绩效计划,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一起设定绩效目标。然而,职能部门的工作经常会受到上级单位指示、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业务部门临时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调整,原来设定的绩效目标和完成时间节点也需要适时调整,而且很多工作都呈点状,耗时耗力却与企业战略关联不大,但每一项又都不得不做,由此造成了绩效考核工作量大,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不小心就会被考核本身所累。
3.绩效考核数据来源单一,数据收集難度大
与业务部门绩效考核数据来源渠道较多的情况不同的是,无论是职能部门整体还是部门内员工,其绩效情况的知情方都比较少,一般集中于分管领导和员工的直接上级,还有就是完成工作的本人自己最清楚,其他部门或员工较少知情或很难掌握其真实情况。分管领导或员工的直接上级基于“老好人”或“自家人”的心理容易抬高评价结果,加之职能部门自身对自我工作的认同,常常出现评价结果虚高的现象,不仅有失客观,而且易形成对业务部门的不公平,挫伤业务部门工作积极性。
4.团队合作式工作多,职责难界清
职能部门内部存在着大量临时性的团队合作式工作,如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常常仅有一人承担职责,但要完成该工作职责却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往往需要调动部门大部分甚至全部人员投入该项工作。同时,为了及时快速地解决问题,很多企业的职能部门会采用人员互为A、B角的工作方式,倡导并实行部门内部团队合作。然而,这种团队合作式的工作方式给强调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绩效考核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
5.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困难
绩效管理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绩效反馈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优势和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并针对短板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绩效水平。但是由于职能部门绩效考核量化难、绩效证据收集不易等前期问题的存在,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说服力较差,导致考核者想方设法逃避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结果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就很难实现,只能是绩效的“考核”而非“管理”。
二、现行的主要绩效考评方法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诸多管理难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企业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与管理都还在探索中,目前使用较多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上级评定法
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怎样,其直接上级最有发言权,因为直接上级的评价依据最多、最充分,而且其担负着向员工反馈考核结果的重任,反馈结果的同时能够更清楚的解释给出评价的缘由。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会采用这种操作简单的考核方法。但是这种评价方法给直接上级带来了很大压力,矛盾集于一身,即便理由充分,出于不愿意得罪人的心理,直接上级也往往给予所有员工高评价,在有正态分布控制的情况下,“轮流坐庄”现象就应运而生。
2.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使直接上级得到了很大程度解脱,因为此种考核法使考核者的范围扩展到了与员工工作接触的各个维度,包括员工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内外部客户以及员工本人,评价结果不仅包括工作绩效、能力素质,还包含了团队协作、工作风格等多方面的评估意见,对员工了解的更深入、全面,有利于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然而,360度考核中,由于各维度评价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立场会出现相左的情况,所以就有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的评价,尽管各种评价在其各自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企业常习惯于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发放和职位晋升挂钩,考核结果对员工关注的“钱”与“权”的分配影响较大,而分配权无疑是一项很重要的“职位权力”,在360度考核中,这项权利被分配给了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而责任和权力却并没有相应的对等起来,下级、同事、客户在获得这项权利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后果就是权力的滥用,以至于360 度考核不再是进行“绩效考核”,而是演变成了进行“人缘考核”,人际关系成为企业的工作主题,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直面问题的员工和对下属严格要求的领导则被边缘化了。由此可见,360度考核很难公允的评价工作业绩,所以不宜作为业绩考核的工具。此外,如果360度考核不再和员工利益挂钩,考核者会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而被评价者也能够用更为平和的心态接受意见[1]。
3.KPI考核法
KPI考核法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其基本思想来源于目标管理,主要是通过设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指标进行考核,目的在于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建立一种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取得高效益的机制。KPI考核能够将企业的目标与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目标形成有机联动,保证企业上下向同一方向迈进,强调的是关键绩效目标的达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作业绩考核工具,考核结果更符合企业意愿。但这种考核方法也有其缺憾,核心问题是指标设计难度大,虽然有SMART原则作为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设计职能部门的KPI时还是会遇到“难衡量”、“难全面反映工作实际情况”等问题。
三、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策略思考
针对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
1.以KPI考核为主线,辅以胜任素质模型关注绩效考核过程
综合以上现行绩效考核方法的分析,KPI考核法能够更好地达成企业战略目标,更准确的考核工作业绩,在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中,KPI考核法也有很大适用性。但是,KPI考核更多的关注结果,即使设置了关键绩效控制点监控绩效达成过程,也仅仅是对绩效达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成果的考量,这很难反映需要很强沟通协调能力的职能部门工作特点。因此,引入胜任素质模型,对影响绩效的深层次因素进行挖掘,关注对职能部门绩效达成起关键作用的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胜任素质,对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更契合职能部门工作性质的绩效考核意义重大。
2.建立强有力的绩效管理执行机制
任何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行,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动,其结果都只能是半途而废,尤其是效果顯现漫长且不太明显的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因此,企业领导者的理解、重视与支持,是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是关乎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此外,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绩效管理执行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绩效管理具体实施、效果反馈等重要任务,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避免受人情因素、平均主义、和谐文化等观念的过多影响,争取最大程度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同时,使职能部门的员工认识到考核不是为了简单的扣奖金,而是帮助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使其“更优秀”,从而从心理上接纳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运行便会顺畅很多。
3.做好工作职责分工,理顺协作关系
无论是工作岗位职责,还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在事前做好工作职责分工,使每个员工都能清楚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是激发员工责任意识,主动自觉开展工作的前提,否则,很容易出现消极等待、目标模糊、推诿责任等不良现象。岗位职责的划分可以通过工作分析实现,临时性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任务,可以借助牵头、承担、配合等工作角色的划分界定。明确了职责分工,才能使责任落实到人,员工之间的协作也会更加顺畅。
4.建立全过程的持续绩效辅导机制
传统绩效考核的目的一般是确定绩效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奖惩依据,最多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知悉,较少关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及对绩效结果的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对过程性工作较多的职能部门来说,更是绩效管控环节的缺失。因此,在职能部门绩效管理中,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建立全过程的持续绩效辅导机制,使管理者全程跟踪绩效达成过程,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及时交换工作想法,不仅能够实现高绩效,而且绩效考核结果容易得到员工认可。
参考文献:
[1]于丽.职能部门基于内部服务协议的绩效考核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2]熊敏鹏,袁家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王丹.职能部门考核难点及方法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
(z1):49-50.
高校德育管理的内涵及其职能 篇12
根据管理的一般含义和德育管理内涵的论述,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高校德育管理:所谓高校德育管理, 是指高校或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高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 在遵循德育客观规律的前提条件下, 通过实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协调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有效组织、调动和利用高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和相关要素,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通过对高校德育管理和高校德育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 德育管理的对象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德育资源和一切相关因素, 而德育的对象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二, 德育管理是一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特殊管理活动, 而德育是把一些具体的德育信息传递给学生, 目的是引起学生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其三, 德育管理是一个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 而德育是社会与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
职能 (Competency) 是指人、事物、机构在特定体制中所应有的作用。人的职能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职务的能力;事物的职能一般等同于事物的功能;机构的职能一般包括机构所承担的职权、作用等内容。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指高校德育管理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它主要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方面的内容。
1 决策与计划职能
决策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主体是管理者。它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Lewis, Goodmanandfandt, 1998) 计划就是指为了实现决策确定的目标, 提前进行的行动安排。决策与计划职能是高校德育管理的首要职能, 决策与计划是德育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高校德育决策就是对高校德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决定, 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提出若干个可行性方案用以进行比较, 并且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高校德育决策包含以下过程:一是诊断问题。首先必须要求决策者发现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知道在哪里需要改进。实际情况与预期状况的差异, 并提示管理者潜在的机会或者问题的存在。二是明确目标。管理者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所以说明确目标是高校德育决策中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职责。三是拟定方案。一旦德育目标被正确地识别出来, 高校德育管理者就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这一步骤既需要结合上级精神和自身实际, 也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大量研究和分析相关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搞好科学预测, 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四是筛选方案。这一步是评估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 并选择最满意的方案。由于最好选择通常是建立在仔细判断的基础上, 所以德育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 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五是执行方案。选定方案之后, 紧接着要对选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六是评估效果。对方案执行效果的评估是指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德育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 检查是否有偏差, 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以确保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高校的德育计划是高校德育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 德育计划通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个部门、环节和个人, 从而不仅为这些部门、环节和个人在该时期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而且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高校德育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提出做什么 (What) , 明确高校德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二, 说明为什么做 (Why) , 这也是阐述完成事情的原因。为了充分调动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激情, 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目标, 必须明确计划制定的原因和目的。第三, 指出由谁去做 (Who) , 即明确实施计划的有关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第四, 指出在何地做 (Where) , 即明确计划实施的地点或场所, 了解计划实施所处的环境。第五, 指出什么时候去做 (When) , 规定了计划开始和完成的时间, 并且明确实施计划时的时间分配, 以便于更充分地运用学校的德育资源。第六, 是怎么样去做 (How) , 明确了计划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高校德育的决策与计划是指引高校德育活动的蓝图, 在高校德育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组织职能
组织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客观的、外在的共同目标而相互协助行动的集合体。这是从组织本身作为一个实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其二是指作为一个实践过程的组织, 是一个安排特定集体各种活动的过程。我们认为作为德育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高校德育管理中的组织就是建立并利用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氛围, 科学配置并有效使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将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连接成一个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德育管理, 将计划付诸实施并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
高校德育的组织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高校德育组织结构。当德育目标确定以后, 德育管理者首先应对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工作内容进行分类, 把有联系密切或者性质相似的工作进行合并, 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 而且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幅度来确定德育的纵向管理层次,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并且丰富的系统。二是分权和授权, 当确定了德育组织结构形式以后, 就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适度的分权和正确的授权, 分权意味着把德育管理的职权由高层管理者委派给不同的层次和各个部门, 所以一定要讲求适度。授权就是把权力委任给各个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过程。处理好组织中的分权与授权, 有利于组织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三是组建德育队伍。在科学设计德育组织并分权和授权的基础上, 还应该适当配备德育人员, 包括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任命、奖惩以及对其行为的激励等。四是德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指高校德育管理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在决策、计划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种管理资源, 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 开展丰富多样的高校德育活动。
高校德育管理组织是高校德育决策和计划得以实现的根本, 也是高校德育管理者对高校德育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 它能大大提高德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并非依靠少数人或者零散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系统中的每个人都能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所以说组织是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目标的基础。
3 领导职能
“领导”从名词和动词的角度来考虑有两种各自的含义:名词属性的“领导”就是指“领导者”, 动词属性的“领导”是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领导职能”中的“领导”就是指在一定的组织或者团体中, 通过管理者的引导、指挥和协调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职能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必须通过实施高校德育管理的领导职能, 才能使这些资源运作起来。高校德育管理的领导是为了达到既定的德育目标, 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 从而指挥、协调、激励管理对象的过程。高校德育管理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德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所以说, 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取得被领导者的认可, 这既需要组织赋予其责任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也就是权力, 也需要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就是威望。高校德育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 首先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胸怀, 能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能给组织成员指明组织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其次要能够协调好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让全体组织成员劲往一处使, 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再次要能为组织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 提高德育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高校德育队伍管理是德育领导的核心, 事关整个高校德育工作。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政治坚定、业务性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是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的关键, 是完成教育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
4 控制职能
斯蒂芬·罗宾斯曾这样描述控制的作用:“尽管计划可以指定出来, 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 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 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按计划执行, 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控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德育的控制, 就是保障高校德育计划与实际德育工作相适应, 以便顺利实现目标的活动。
高校德育控制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标准。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 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高校德育管理实施控制, 首先就要根据既定的计划的要求和控制对象的客观情况来确定控制的标准。具体地说, 控制标准就是要制定出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高校德育效果进行检查和衡量的指标及其体系。二是衡量绩效。衡量绩效就是高校德育管理者根据预定标准对高校德育实际工作的成效和进度进行检查、衡量和比较, 获得并掌握高校德育具体工作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 并进行具体分析。三是纠正偏差。德育管理者利用科学的方法, 依据客观的标准, 对高校德育工作绩效进行衡量, 可以发现计划具体执行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德育偏差产生的原因, 并且制定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高校德育控制就是依据高校德育计划的要求, 设立衡量高校德育绩效的标准, 然后把具体高校德育工作结果和预定的标准相比较, 来确定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 并对这个偏差进行纠正, 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高校德育控制是高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康运转的重要条件, 也是实现德育计划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 (第四版) [M].黄卫伟,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黄兆龙.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4]郑绍濂, 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