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职能

2024-06-10

公共管理职能(通用12篇)

公共管理职能 篇1

引言

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研究的焦点。近些年, 随着我国经济体质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对其边界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本文将在结合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条件下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进行评述和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边界的研究

对于政府公共管理边界的问题, 业内目前普遍公认的是:政府公共管理必须恰到好处, 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政府的公用管理过多会导致强制性后果, 政府公共管理过少会导致软弱性问题, 因此必须找到这两者中间的平衡点才能够正确的发挥政府公用管理的职能。由此可见, 政府行为和政府活动的边界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建立责任政府和有效政府的前提就是解决好公用管理的边界问题。通过对当前情况的研究和探索能够发现, 如今的政府功能管理呈现出一种不均衡的现象, 存在跨界管理的情况, 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有一些不必要的管理问题。因此, 对政府公共管理边界的界定具有现实意义。

二、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研究

(一) 对国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

从当前的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中能够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在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时代,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巩固和政权的维护, 政府公共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效果也十分明显;其次, 在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 很多政府公共管理被相应的公共事务所取代, 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减弱态势;最后, 政府尽管对公共管理有着不可推卸和不可替代的责任, 但是政府可以通过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承担的形式改善公共管理状况, 将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监督和政策制定方面。

(二) 对国内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

1. 政府公共管理基本职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职能主要是针对任务性职能, 具体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这些职能要体现出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活动范围和内容, 要发挥出政府对国家的整体作用。

2. 政府公共管理运行职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职能必须在各个管理环节的合理运作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 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政府公共管理又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的运行职能。运行职能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如:协调、控制、人事、组织、报告、程序、决策、指挥、运作等。

不论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还是其运行职能, 都与公用管理的服务水平和制度环境息息相关,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 社会进步的今天, 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会对国家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要想促进市场竞争力的发展, 还要在公共管理职能能力提升方面多做努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国家职能和政府职能存在相互统一, 互相支持的效果。当前业内对政府公共管理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不晓得成效, 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学者面对研究普遍表现出对实证性内容和微观层面关注不够的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一) 从法律和产权界定方面研究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法律作为政府发挥职能的基础之一, 研究其与政府公共管理的相关性必将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市场机制和秩序, 确保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 从政府提供具体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政策环境方面去研究

应当在重视政府提供良好基础设施的同时, 对政府提供良好资源配资、生产力发展及创新环境的能力和政策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促进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

(三) 研究政府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

通过社会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从政府的角度发挥作用, 提升社会劳动生产力, 减少民众对政府的负面心理, 维护社会未定, 并且也可以促进和改善民众的价值取向, 维持社会公正, 让政府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

(四) 注意研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尚处在一种未定型的状态, 还没有完全成熟, 因此在注意到发达国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普遍问题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针对很多特殊性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实证方法和理论依据区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五) 重建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框架

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中, 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当市场作用不显著是, 政府如何通过迅速有效的手段发挥来挽救市场状态, 通过价值观和利益观的角度来保证政府对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作用。

(六) 从公共关系的视角探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政府的公关形象, 特别是其美誉度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支持与接受程度, 研究如何在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 确立表里如一的可信政府形象也应该研究的重点方向。

结语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很多形势向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者应敢于创新、大胆探索, 为完善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要: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及目前业内这一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综述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 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边界出发, 整合我国和西方各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树立得到总结和评述, 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业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 帮助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鹏.公共财政体制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 (03) .

[2]周宝松.浅论有效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职能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0) .

[3]郑若愔, 陈铭宇, 胡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研究——以深圳市西乡街道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3) .

[4]罗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管理, 2010 (07) .

[5]刘金程, 李友民.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变迁[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6 (04) .

公共管理职能 篇2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既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又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两者不可偏废。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而分权则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

(三)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需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人员配备的任务

(1)物色合适的人选。

(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3)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法律教育W

2.人员配备的程序

(1)制定用人计划。

(2)确定人员的来源。

(3)对应聘人员根据岗位标准要求进行考察,确定备选人员。

(4)确定人选,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人选适用于组织需要。

(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6)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

3.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任人唯贤原则这是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功的关键。

(3)因事择人原则

(4)量才使用原则

浅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职能 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主体;职能

我国经济实力的总体提高推进着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在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根本保障的同时促进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公共事业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公众生活等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事业建设的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的发展程度。

1.公共事业管理与管理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民众等综合各种资源、运用多种管理方法为公众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与过程。公共事业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1]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和公用性,由社会全体人员共同享有。加强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服务体系,这样就要求管理主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论述较多,在这些论述中对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认证存在着分歧。一些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的主体是政府,而另一些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我们在确定谁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时,需要从主体的内涵和当下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现实状况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进行定位。一般来讲我们认为,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或组织,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没有主体也就无从谈起客体,同样,没有客体也使主体失去意义,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公共事业也存在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如要分析其主客体,就要看在公共事业中谁占主导地位,谁是这项事业的创意者、投资者、管理者和结果的承担者。

公共事业的范围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这些事业的建设直接表现为公众受益,是社会和民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受益最终表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公共事业一般来讲是非盈利或少部分是微盈利单位,其是国家必须成立和发展的社会领域并主要靠国家的投资和政府的监管,而这些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发达程度,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包括公共事业在内各个领域都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有的公共事业为了能够快速的发展引入了非政府资金,使得管理权和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一些并非政府成立的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也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与管理,使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呈现多种模式发展的现状,从这种情况中,也可以看到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符合主体的特征。同时还应该看到民众在公共事业中的双重身份,首先,民众是直接受益者,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其次,民众有被赋予公共事业的享有权,还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公共事业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的集合体并具备一定的公共权力,民众则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有民众的参与,以使民众行使公共事业管理的终极权力。[2]民众是社会公共事业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公共事业绩效的评判者,公共事业只有获得了民众的认可才有生命力也才有存在的意义,在这方面来讲,民众的评判决定体现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那么民众也就成为了管理主体中的一员。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是由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由于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在公共事业中所担负使命不同造成在主体系统中所担负的责任就不同。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中,政府是核心主体,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是辅助主体,个人是基本主体。

2.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几个主要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职能较广泛,其基本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2.1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共事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和民众共享公共事业的主要内容也是主体的主要管理对象。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等主体的首要职责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具有非独占性和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同时在消费上也不具有竞争性。

2.2管理和监控公共事业的发展

公共事业体现为宏观公共事业与微观公共事业两个层面。宏观公共事业包括国际公共事业与国家公共事业,微观公共事业包括地区公共事业与社区公共事业。[2]在不同的层面上,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等管理主体承担的主要职责不同,政府主要是面对宏观公共事业,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则主要是面对微观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和民众等的公共需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有助于保障公共事业活动不发生轨道的偏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面对宏观公共事业,但是由于微观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建立在宏观公共事业基础之上的,所以政府在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者间接管理的职责。

2.3公共事业的决策

公共事业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的过程,这样就需要管理主体在公共事业建设进程中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发挥决策的职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决策是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一定的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与选择实施方案的一个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决策职能实际上也代表了主体是公共事业的策划者、实施者并是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公共事业主体在做决策时要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以便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其决策的结果要反映公众的需求和偏好,申明公众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权益等多方面信息。在决策时政府主要做的是宏观层面的决策,主要是制定政策、协调、布局等;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主要做的是微观层面的决策,如个案的处理、具体问题的解决等。

3.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职能需要做的几个方面

3.1树立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要树立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公共事业建设和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要具有超前性,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公众需求做出前期预测并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公共事业建设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公益理念,要抓住公共事业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为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主要方式。

3.2制定行为准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相对应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是能够在建设公共事业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适时的修正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以免偏离轨道,同时,制定行为准则一方面可以保障主体的决策、管理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客体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的权益诉求内容和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在为民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的同时还要强调社会的公平性,只有让所有民众都能够平等的共享,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才是真正的发挥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J].2002(01):39-42.

[2]朱广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本土化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06):10-13.

公共管理职能 篇4

“君子之度己则以绳, 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 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 故能宽容, 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这句名言出自《荀子·非相》, 为一句管理名言, 意指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时, 应引导他人, 做到宽广包容。

所谓管理职能, 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 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 管理职能可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计划 (P1anning) 、组织 (Organizing) 、领导 (Leading) 和控制 (Controlling) 4个职能, 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领导职能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从管理学的定义上看, 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 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 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之一, 领导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其“哲学”的存在。

二、领导的“哲学”

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 是下级的追随和服从,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指挥作用

马克思曾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 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可见,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需要一名领导者, 拥有清晰的头脑, 能够纵观全局、运筹帷幄, 指挥、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2. 协调作用

协调, 顾名思义便是照顾到各级员工的需求。领导职能的协调作用, 就是领导者在了解员工需求的情况下, 在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各方面需求, 从而使下级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能够在工作中投入全身心, 实现组织目标。

3. 激励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 绩效是最为重要的。而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还与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很大的关系。激励还可以挖掘人的潜能, 满足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领导者, 要基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工作经验, 根据员工的具体状况, 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调动积极性, 实现组织的目标。

4. 凝聚作用

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 拥有众多的员工, 团队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同时, 企业面对复杂的现实, 会遇到众多困难与挫折, 当受到打击与重创时, 员工士气会低落, 此时领导职能的凝聚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三、领导力的提升

1. 领导者需要提升自我素质及领导管理能力

何谓领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Henry Kissenger) 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 从他们现在的地方, 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这话可以理解为, 领导便是领导者要发挥其领导才能, 带领其追随者开辟一个新天地, 改革创新, 为组织谋求新发展。所以, 领导者作为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核心, 其自我素质与能力决定着其领导的能力, 极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着组织的发展。

一方面, 领导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其工作经验对其领导管理有一定影响。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受教育程度, 不仅仅指其学历, 更多的是其在工作之余吸取的经验教训, 在闲暇时从他人的领导活动中总结的“领导之道”。领导者要提高领导职能的自觉性。恩格斯曾说过, “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 都要通过人的头脑, 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引起的, 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这说明, 行为的先导是头脑, 即思想,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人的思想所支配的。领导者只有在提高自我素质与能力的前提下, 提高职能履行的自觉性, 深刻认识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才能真正发挥领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领导的才能不仅仅局限在其领导者本身的素质, 还有其识人、用人的能力。古时, 秦始皇虽然擅长激励士兵, 却忽略了招致贤士的重要性。秦始皇削平六国, 六个国家都不是小国, 也各有其人才, 却没有任何降臣降将任用了秦朝廷之中, 也无任何地方官吏是前朝遗留。所以引起相当多的怨怼, 以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天下就沸腾了。可见, 宽仁对待贤士, 让他们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也非常重要。引人有术、识人有惠、尽人之能、用人不疑、留人有道, 领导者需做到此“用人五道”, 提高其领导管理才能。

2. 基于企业文化, 营造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共有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

特伦斯迪尔与阿伦肯尼迪所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中提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 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而现代企业文化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企业共有的价值观与理念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灵魂, 对企业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领导者正应该利用文化的作用, 基于企业文化, 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共有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 由此将其命令渗透到员工的价值观与追求中, 将把组织的目标有效地沟通到每一个组员中。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本, 培育领导者与员工的认同价值观, 使其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理解企业的宗旨、愿景、使命、理念, 努力做到使客户满意, 从而实现领导者领导力的提升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 善于沟通,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领导能力由两方面构成:一是领导者, 二是心甘情愿的追随者。所以在领导的过程中, 领导者不能只看到领导权力的部分, 更应注重追随者的需求。领导者要善于沟通, 了解并满足底下员工的需求。领导的艺术, 不在于强权, 在于融合。领导人大而化之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孔雀型的, 以个人魅力取胜;一种是老虎型的, 以发号施令树威。笔者更倾向于孔雀型领导者。马云就是这种类型。无论在外界如何被误解、无论公司陷入如何的困境, 追随的人始终没有放弃掉对他们的信心。外人看来忽悠的马云, 对阿里巴巴的18罗汉却是有着不寻常的煽动性。“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 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 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沟通是一种自我推销能力, 是一种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伟大CEO, 须具备卓越的沟通能力, 因为只有沟通才能消除隔阂, 消除不理解, 最终达成默契, 最终在执行的过程中, 大家步调一致、统一行动。而我们能在马云身上看到这一点。从最初的小小的电子商务站点到如今的阿里巴巴帝国集团, 马云以其自身的魅力和出色的领导力集合这一个团队, 直到现在, 阿里巴巴都带有浓厚的“马云”味道, 因为他, 是公司的战略决策者和精神导师。

四、结语

企业中, 领导哲学运用存在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发挥好领导者领导职能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而具体企业领导的细化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摘要:企业发展离不开管理职能的运用, 更离不开领导职能的发挥与执行。领导具有指挥、协调、激励和凝聚的作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领导者的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 企业的领导力面临巨大的考验, 需要多方面的提升。笔者将通过论述领导职能的作用及能力提升的方式来说明领导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企业,领导职能,能力

参考文献

[1]《管理学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特伦斯·迪尔, 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9

[3]韦秉超.简谈领导职能[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

[4]蓝浩溥.基于企业文化的领导力培养[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08)

管理的职能 篇5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它是人们对管理者应做的工作的概括,法约尔首先提出管理者履行的五项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如今简约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职能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指人们对未来行动预先安排的活动过程,是管理者选择组织的预期目标和设计行动方案的过程。

组织职能是计划职能的自然延伸,它主要是指管理者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后,就要按照计划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做好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也是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

领导职能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领导的指导和协调用具体表现在指挥、沟通、激励、感召和造势等几个方面。领导也是个过程,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影响力,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控制职能是管理职能的最后一环。所谓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建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是控制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管理过程中,实际上不存在简单的、界限清晰的、纯粹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起点和终点。所以说,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统一于管理过程之中。

阙姝琦110404131

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 篇6

【摘 要】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培养学生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具有现实意义。班级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针对对于学习环境的组织、制度、精神等各方面的管控,理解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有助于认识班级管理工作方向和标准。

【关键词】班级;管理;职能;意义

班级管理是学校实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的好坏,是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就要从班级的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做好班级管理的基本工作,是实现班级管理的可行性。要有效地实行班级管理的职能,完成班级管理的基本工作,就需要充分认识班级管理的各项职能及其意义。

一、班级管理的组织职能与学生的学习成长

班级管理的组织职能是为了提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1]。班级管理的制度是维持班级秩序的有效方式,在制度内的规范范围内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成长同时给予相应的规范保护,是教育教学的责任担当。科学的、规范的、有序的、团结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行,在顺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逐渐学会自我认识、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沟通合作、帮助他人。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还能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级作风,还能为班级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班级作风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富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学生人人参与的荣誉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班级体不仅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更式发生身心的重要平台。班级体的一切教育活动以及影响,在班级管理组织职能上具有深刻的意义价值。

二、班级管理的计划职能与学生学习成长发展

班级管理的计划职能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南针”,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方向,对班级工作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安排,以及班级管理的行动方法。班级管理的计划通常有两种,一是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另一个是教育学习计划[2]。教学活动计划周期以日、周、月、学期方式为主,一般活动具有文体活动、学科知识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家长会等。活动的主要作用基本同学生学习成长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学学习计划是指在学生学习的成绩、兴趣、爱好、志向等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班级管理的计划职能中,通过对班级整体的综合考量进行相应的班级计划,对学习水平好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计划,有利于班级学生整体性的水平提高。在班级管理的计划职能中,班级学生还能为计划提供一定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能能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又是激情的驱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三、班级管理的教育职能与学生的全面教育

班级管理的教育职能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职能,教育职能就是指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的实际教育工作。培养教育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心是班级管理教育职能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教育、智力教育、知识教育、体质教育、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来实现。在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心理生理上的不同状态,教育职能通过思想教育、体质教育来帮助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学生文化水平上,教育职能又可以通过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来帮助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实现这种班级管理前提是要求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高尚的教师品德,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无私的仁爱之心。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在文化知识水平上,还要教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教育职能的终极目的。班级的教育教课人类传递几千年的文化过程,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式弘扬人文教育的基础。文化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可以启迪学生智慧的心灵、拓展逻辑思维、建立道德观念、丰富人生哲学以及陶冶高雅情趣,也为教师建立了人文教育的标准。其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能为学生将所学的人文知识化为内在的精神信仰,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吸取团结、奋进的精神,学会与他人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以及相互尊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要着重于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道德情操的建立、对文化底蕴的积累,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和超群的人生智慧,这是教育职能的挑战也是其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实现班级管理职能及意义需要班级管理者的清晰的思维、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水准的经验,从这个层面来说,班主任式班级管理的灵魂,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才是班级管理职能和意义得以实现的主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龚彩霞.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分析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162.

公共管理职能 篇7

关键词:医院,筹资,投资,财务管理

随着医药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财政补助弱化、医疗竞争加剧, 部分医院的资金短缺已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行和发展, 为此, 医院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已成为其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和事项[1]。

一、加强筹资管理, 拓宽筹资渠道

1. 政府财政补助。

政府财政补助是医院筹资重要的方式之一, 其筹资额占医院筹资额比例视医院规模、业务、人员、床位、科研等系列因素确定。财政补助一般区分为经常性补助和专项补助。经常补助往往纳入财政预算相对稳定, 专项补助一般视医院科研、业务范围扩展、新技术应用、规模扩展等因素确定, 但主要依靠医院自身努力争取。医院争取财政补助筹资的核心是争取尽可能多的科研项目、新技术项目、基础卫生项目及其他医疗新项目。

2.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当前医院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医院要尽力争取低息、贴息的专项贷款和扶贫贷款, 减轻经济压力。

3.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出租方将资产租赁给医院, 医院分期支付租赁费, 到期资产归医院所有的一种特殊租赁方式。随着中国金融体系、资本体系的健全完善, 该种方式已在医疗行业中逐步得到应用。因其具有租期长、风险低、报酬大、支付压力小、租约不可撤销等特点, 目前已是国外医院进行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主要方式。

4. 并购其他医院。医院可以采用托管、租赁、购买等多种形式以小额资金控制其他医院或医疗资源作为自己的分院。

5. 医院股份合作经营、医疗技术合作等融资形式是日益活跃发展的筹资形式。

医疗项目合作是医院利用技术、场地、医疗人员、病员资源及其他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医疗业务, 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收入、减少投入的一种筹资方式。

二、加强投资管理, 统筹安排资金

1. 集中管理医院资金。

医院的所有收入都应实行全面集中管理。只有在全面集中管理的基础上, 才能做到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医院资金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有利于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医院银行户头管理, 只有一个基本账户, 多户头容易使资金管理失控。

2. 合理使用经营资金。

保证资金的循环供给是加强资金管理的关键。一方面, 医院还要严格控制结算资金的占用, 及时清理和结算往来款项, 防止不合理的资金占用, 以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 减少资金流出, 增加资金流入;对医疗应收款, 要按月定期向医疗保险单位核对、结账, 避免拖欠。病人欠费要加强管理和催收工作, 确实无法收回的自费病人欠费, 按有关审批程度批准核销。另一方面, 医院储备资金的占用要科学合理, 储备是否在规定的一定限额内, 避免盲目采购带来的资金闲置, 从而资金利用率低下。

3. 科学调配固定资金。

在医院购置和更新大型、高精设备前, 财务人员应对设备的使用率、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作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分析、专家论证等可行性研究, 以免盲目、重复购置, 闲置或半闲置设备, 造成资金浪费。

4. 健全完善资金管理机制。

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人员要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职能作用, 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2]。有些医院财务监督存在着微观监督失控、宏观监督乏力的现象, 不顾财力可能, 盲目搞基建, 买设备, 造成家底亏空。因此, 要把财务监督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监督是手段, 管理是目的, 把以病人为中心贯穿到资金管理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李秉成.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体系[J].上海会计, 2005, (6) :31-33.

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篇8

财务管理职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国学者对财务管理职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的观点有: (1) 六职能说, 即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 (2) 五职能说, 即财务计划、财务组织、财务指挥、财务协调、财务控制; (3) 四职能说, 即筹资、调节、分配、财务监督; (4) 三职能说, 即组织、调节、监督; (5) 二职能说, 即资源分配 (包括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具体职能) 、财务监督。

上述观点可以总结为“管理要素说”, 这些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是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同时应该看到, 财务管理是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变化的, 随着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充和观念的更新, 财务管理职能在外延和内涵上得到扩充, 财务管理职能边界得到不断拓展。

二、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价值管理 (VBM) 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强调价值创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和价值增长规律, 其核心内容是进行价值衡量, 通过对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挖掘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研发、投资、财务等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潜力。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财务本质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研究财务管理职能应从财务本质着手来确定财务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在价值管理观中, 企业的一切活动管理就是价值管理, 而销售、市场、财务、生产管理均是围绕实现企业价值的职能活动。因此, 财务管理的本质也是价值管理, 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和职责是对企业价值的管理。

(二) 从财务目标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管理职能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有了职能才能实现目标, 职能为前, 目标为后。财务管理的目标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或观点: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 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 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短期利益, 更要追求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不仅追求企业本身发展, 还要为股东、用户、员工、供应商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既考虑了利润最大的因素, 又考虑了企业风险因素, 有利于企业获得长远利益。所以说,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佳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因此, 财务管理职能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

(三) 从财务环境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 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环境就是存在于研究系统之外的, 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就其财务管理职能而言, 它总是伴随着如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运营管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发生变化。价值管理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几乎企业所有部门的管理活动来支撑, 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视角和观念。价值管理从财务环境上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财务管理的功能作用。

三、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财务管理职能取决于财务的本质并受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是财务管理在特定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伴随着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财务管理职能必然要进行创新。基于企业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除了具备传统的基本功能外, 还要在传统的基本功能上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 内部控制基本原则下的交易处理

企业的运行、活动都以“交易”为单元进行, 因而, 企业实际上是交易的集约机构。交易的过程反映了企业的运营, 在各种交易处理过程当中, 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即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 要以内部控制为基本原则,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及交易处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过程中, 必须受到制度的制约, 而这个制度表面上看是业务的管理制度, 实际上反映了业务管理的模式, 是企业管理理念的体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支持管理层的决策, 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 以财务预算为手段的资源分配

通过财务预算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分配, 是财务管理职能创新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实际上是企业资源分配的问题, 日常的现金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费用预算, 利润分配, 资本结构等等, 都涉及到财务预算和企业资源分配。企业资源分配包括资本的分配和各项其他资源的分配, 并且这种分配会牵涉到企业内部经济组织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还会牵涉到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管理要通过财务预算制定资源分配政策, 对企业资本、资产进行有效配置, 协调企业内部单部门, 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管理下的资源分配, 就是要以价值创造为标准, 引导资源向高效益、低风险的核心区域、核心领域、核心产品和核心客户倾斜式配置, 对效益差、风险大的区域、行业领域、产品和客户减少资源配置或不予配置, 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 发挥资源的集成效应和增值作用,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 基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支持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对各种交易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编制会计报表, 向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发展趋势是借助于IT系统和最新的科技手段, 通过大量的会计信息处理, 完成企业的报表系统, 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表现为:一是为企业战略提供财务评价;二是为管理层及经营者提供经营预测的模型和工具;三是为管理层提供动态的预算、预测信息和实时的经营信息。财务管理将信息技术与各种决策模型有机融合起来, 以会计信息为基础, 在信息化平台上根据决策需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建立决策系统模型, 实时支持企业经营决策、战略决策, 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支持。

(四) 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战略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战略。战略管理有两个方面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支撑:一是企业战略最终会被量化为财务目标, 体现为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 这些都是通过财务预算得出的。二是一个运营期间结束以后, 财务结果只能通过会计信息得出。财务预算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将会计信息和财务预算结合起来, 才能完成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而企业绩效和企业战略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 所以, 如果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它就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 财务管理要渗透到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的战略中去。

摘要: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以新的视角和方式引导财务管理, 使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扩充, 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边界。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职能要拓展到内部控制、资源分配、决策支持、战略管理等方面, 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创新。

关键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恩禄, 汤谷良.高级财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2〕吴水澎.略论财务的本质及其他.中国经济问题〔J〕, 1987 (3) .

〔3〕王跃武.财务管理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

〔4〕汤姆.科普兰等著, 郝绍伦等译.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5〕简燕玲.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看财务管理职能〔J〕.中国审计, 2003 (21) .

财务管理的职能分析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职能

企业财务管理, 即企业理财和公司理财是企业利用价值形式对其地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 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指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 采用—定的方法, 对企业未来的则务活动进行列举的预计和测算。财务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件和现代经济预测理论、方法的发展, 使准确地开展则务预测成为可能。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种种设想或方案, 这些设想和方案中的收入、成本、利润和资金需要量等数据都是由财务预测提供的。财务预测是编制财务计划的前提, 是财务决策的基础。财务预测的作用在于, 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 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 以确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难, 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

财务预测的基本少骤 (内容) 包括:

(1) 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不是财务管理的职能, 但它是财务预测的基础。

(2) 估计需要的资产。根据销量与资产的关系, 可以预测所需资产的总量。

(3) 估计收人、费用和留存收益。

(4) 估计所需外部筹资额。

财务预测的方法有:

(1)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相关的资料, 凭借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综合力析能力, 依据现实情况, 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2) 定量预测方法。根据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包括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等) 建立数学模型, 对企业的未来作出判断。具体来说, 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企业的历史资料, 根据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来进行预测的趋势预测法;还有根据历史资料, 通过分析找出待预测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建立数学模型的因果预测法。

在实际运用中, 可将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结合起来。

2 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目标标的总体要求, 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是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如筹资方案、投资方案、股利分配力案等。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只有确定了效果好并切实可行的方案, 财务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从而完成企业价值最夕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 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 决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3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 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指标所进行的具体规划。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 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 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顶算体系主要由销售收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等构成。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现代企业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盈利组织, 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 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 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 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 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 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只有这样, 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利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趋同, 从而使得投资者的战略决策与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相一致。这种管理格局无疑需要企业管理有—条主线, 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贯穿起来,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发达园家成功企仆问经验证明, 这条主线就是预算管理。因此, 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 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4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 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或进行的调节。实行财务控制是落实预算任务, 保证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控制职能影响着企业蕾远的各个方面, 对财务工作尤为关键。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财务资源的组织是无法生存的。因此, 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对其财务资源进行监控。如果将财务资源比作组织的血液, 那么, 财务控制就是它的心脏。如果企业想保持做成, 并不断成长, 以发挥全部潜力、就必须学会明智地、及时地进行这些控制。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 管理者必须仔细研究各种财务控制方法, 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 以便实现计划和预算所规定购财务目标。

5 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 运用特定方法, 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利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 可以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 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靳能泉.基于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职能分层背景[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

会计管理职能创新探讨 篇10

1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的市场价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成为任何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 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

会计机构是企业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但是它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企业会计在职能上偏重于财务核算, 管理在其日常工作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在新时期, 传统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对其职能进行创新, 主要偏重于管理, 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极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其具体职能主要有会计预测、会计决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控制等几个方面。

2 会计工作管理的创新

2.1 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渗入进行和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 各个企业都开始对会计的管理职能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对其进行必要的创新成为现阶段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会计管理体制,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能够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应的优势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原有的会计体制的弊端开始逐渐的显现,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企业会计的财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针对这些不足, 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就十分有必要了。

2.2 创新的内容

2.2.1 会计管理的模式

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 分散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国内的企业中使用比较广泛, 为了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方便的进行掌握, 往往将会计人员放在第一线从事核算工作, 这就为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第二, 交叉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比,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将人放在管理的核心地位, 更多的关注人, 然后再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人和对事的管理往往出现交点, 造成管理的混乱。第三, 统一型管理模式。这种会计管理模式能够使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2.2.2 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社会上各种形式、不同成分的经济组织将会越来越多, 而会计作为需求比较广泛的职业, 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在这种情况下, 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十分的紧迫了。当前的会计管理模式应该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国情, 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2.2.3 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围绕现代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共出现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查特派员制三种创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第一,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管理职能,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 (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及主管会计、其他会计人员) 进行统一委派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它主要有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和双重管理三种管理形式。

第二, 财务总监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由所有者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 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第三, 稽查特派员制是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 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业绩实施监督稽查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2.2.4 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

对现代企业有效的进行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从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 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实施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为杜绝发生会计造假现象。

会计应重视内部监管程序, 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应注重内部管理, 从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系统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 包括开展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会计检查、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 以便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清理和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要赋予企业理财自主权, 包括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资产处置、折售选择、技术开发费提取、留用资金支配等权力;科学设置财务会计机构,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企业内部监督机构, 建立内审制度;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 对计划、协调、控制、考核等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业务环节加强管理, 公司根据相关的财务制度, 强化了资金控制、费用控制、物资控制及内审制度。通过内审工作的不断深入, 及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有序进行。

3 结论

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等, 来对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 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中, 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经济要求, 建立并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统一管理模式,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好的方向。通过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成果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可以真实地集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管理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 会计监督的力度相对地得到加强, 为企业的总体目标发挥积极促进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企业逐步与世界接轨, 开始走向国际化, 这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各种挑战也随之而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在企业中会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会计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最新的财务信息以及经营状况, 因而能够对企业产品的收入和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文章就新时期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创新开展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

采购要与管理职能分离 篇11

肖捷指出,必须合理确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政府采购模式。政府既要有适度集中采购,强化对大宗支出项目的监管,体现政府采购的强制性和效益原则,又要有分散采购,体现单位的自主和特殊性。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府采购制度,要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程序规范、透明。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化,社会各界普遍要求全面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政府采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应有作用。《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已走上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肖捷说,《政府采购法》是政府采购的根本大法,是政府采购各项活动的指南。为了确保其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制定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包括政府采购的预算和计划编制、信息发布、采购范围、方式及程序、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资金拨付、监督管理、质疑和投诉等。

要完善监督机制,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对政府采购的监督重点、方式和方法,发挥好这些部门在监督上的优势,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二是要协调好财政部门与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活动负有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理顺监督管理关系。三是建立供应商投诉机制,明确供应商投诉的条件和要求,建立受理和处理供应商投诉程序,及时对供应商投诉作出处理决定,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四是开辟社会监督渠道,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肖捷说,《政府采购法》对地(州、市)级以上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独立设置不隶属于任何行政机关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具体设置由政府决定。设在财政部门的集中采购机构和操作职能,要从财政部门分离出去,最迟应于今年一季度完成分离。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集中采购机构分设后,要划清职能。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事务;集中采购机构作为执行机构,负责接受采购人委托,按照委托协议规定的事项开展采购活动,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集中采购机构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主要从有关部门抽调或者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至于县(市)一级的机构设置要因地制宜,管理职能必须有机构承担,没有机构的要安排专人负责。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与深入, 政务大厅应运而生, 目前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 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政务大厅作为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 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突破与改革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就是要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的政府, 就是要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 不断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 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政务大厅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诞生以来就拥有着鲜明的特点:坚持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与畅通人民群众渠道的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计算机手段, 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理念, 做到依法行政、公开办事、阳光操作、规范管理、承诺服务, 保证行政权力集中、公开、透明运行。因此, 建设与发展政务大厅, 是新的形势下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实践活动, 承载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从性质看, 政务大厅是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施政规律的重要阵地和场所。我市政务大厅是政府统一搭建、面向社会及公众、公开透明行使行政权力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一个平台。实践表明, 政务大厅已由最初的方便群众、企业和基层的办事审批大厅, 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行政审批和收费、建设工程招投标、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厅, 构建了集政务审批、政务信息公开、政务监督和政策与政务咨询为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从发展的内在要求看, 政务大厅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依法施政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重要标志。政务大厅的建设与发展, 为政府行政机关合理设置职能、科学设计行政程序、灵活运用管理方式创造了条件, 为依法向全社会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创造了条件。目前, 已经纳入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建设工程等招投标、外商投资服务、现行文件查阅、行政复议及法律咨询、投诉与监察等, 都是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组织实施的, 充分体现了政府带头依法办事的责任。

从社会需求看, 政务大厅是新的历史时期融洽政社关系、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和社会运转的高效性, 使人民群众与政府行政的关系更加紧密, 需要政府供给提速提质。自从政务大厅建立以来, 群众需要政府办的事情, 面对一个窗口或一站式服务, 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大厅里办完。加之大厅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密的监管、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政务大厅及其窗口人员塑造了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 融洽了政府与社会、群众的关系。

上一篇:资讯要闻下一篇:行波故障测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