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

2024-10-19

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精选3篇)

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 篇1

一、中职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生的自身特点、中职班级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变得非常必要和相当紧迫。

1、中职生的特点

(1)学习习惯欠佳、学习兴趣缺乏

很多中职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成绩不好而不喜欢学习,由于不喜欢学习而成绩越来越不好,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自卑感严重、自尊心强烈

当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地位不是很高,很多家长让孩子去中职学校就读是无奈之举。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但中职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种自卑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在中职生的内心交织,形成一个矛盾体。

(3)爱好广泛,认知模式职业化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中职生虽然学业成绩不理想,但他们爱好广泛,喜爱与人打交道。职业教育的定向学习使得他们的认知模式更职业化,更符合社会需求。

2、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1)中职学校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近几年,由于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对学生的录取要求也逐渐放低。不管是学业成绩一般的,日常行为习惯较差的,还是参加了工作要求继续学习的,中职学校是全部录取。所以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较大,这就为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

(2)中职学校班级中“特殊学生”较多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考落榜生,问题学生即学习成绩差,思想意识和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占了其中一大部分。很多中职生在小学或初中时,就经历过老师各种各样的“教育”,如讲道理、批评、处罚等等。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方法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阳逢阴违,有的抱团共同应付老师,有的对老师的教育“左耳进,右耳出”,有的同学的违纪行为更加隐蔽,甚至有的同学直接与老师硬顶硬抗,甚至背后报复老师。中职生又是一群教育难度增大的“特殊学生”。

(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在班主任配备、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中职学校的许多班主任因管理水平有限,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赏识教育既能提高管理者的教育理论水平,又能为具体的班级管理提供可操作性方法,还能实现对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的效果展望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变得十分必要,那么赏识教育会带来什么效果呢?我们可以从调查问卷中展望效果。

1、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当你出现了考试时成绩不理想,上课违犯了纪律,不慎违犯了学校的规定等情况后,你最希望老师跟你说什么?你最害怕老师说什么?”大部分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害怕被教师批评和讽刺。

赏识教育是学生的心理渴求,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能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来学习、生活,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如果老师经常说学生害怕听的话,学生就会生活在担忧之中,长期受这种情绪的困挠,会变得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2、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当一个学生做错了事,他本身就已经很内疚了,如果这个时候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对他训斥,学生会更加自责,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跟教师也会越来越疏远;当一个学生取得了进步得到了老师的赞扬或鼓励,他会比平时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保持老师对自己的好形象,越来越喜欢与教师的交往,这充分说明了赏识教育的巨大作用。

赏识教育强调要尊重和理解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生对教师足够信任时,才会积极与教师配合,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推动班级管理改革,为班级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批评教育惩罚为主,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要求班主任必须转换思路,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方法。

赏识教育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班级管理改革,使班级制度的建立更加民主和完善,使班风更加积极上进,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加;赏识教育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新视角、为班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三、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的可行性

中职学校教师的素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中职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要求决定了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中的实施是可行的。

1、中职学校教师有实施赏识教育的能力

中职教师懂得学校的发展和自身命运密切相连,所以他们会努力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他们懂得自身肩负着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任务,所以他们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都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有较高的课堂组织和班级管理能力,并且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能力,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有说服力,更有机会赢得学生的信任。

2、赏识教育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是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并且,中职生十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在他人面前建立良好形象。这就决定了中职生在日常行为中,为有意无意的引起别人的关注。有时,别人的一句赞赏可能会使他再接再厉,别人的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抚慰性的动作可能会使他从困境中走出来。所以,赏识教育特别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

3、赏识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中职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求中职生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赏识教育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这种要求。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面对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渐下降,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卑感严重的现状,我们实施赏识教育不仅是十分必要地,而且是非常可行的。经过笔者近一年的实践表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益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推动班级管理改革,为班级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

摘要:本文从中职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展望了赏识教育的效果,并且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该研究为中职教师的班级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赏识和鼓励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杨一仁.走近周弘感悟赏识教育(之三)——我眼中的当代教育名师[J].内蒙古教育,2007(02).

[2]孙淑姝.运用赏识教育营造幼儿成功个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

[3]车慧.幼儿园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4]王文艳.谈幼儿的赏识教育[J].黑河教育,2011(03).

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 篇2

计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定

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

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这项行

动安排工作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

标,选择任务和目标的方式,规定进度,检查与控制行动结果等。学校管理的计划是指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结合学校的任务和内部条件而制定的学校管理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达到目标的步骤和办法。在时间上它包括以学术的总体规划为指导而制定的学年、学期,逐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在空间上包括根据学校的学年或学期计划制定的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直到每科和专项工作的计划以及个人计划。学校发展和工作计划在结构上包括总的任务与要求,各方面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实施办法、学校主要活动的日程安排。例如,学校每学年必定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各个专业的详实周密的教学计划,并随之逐一派生出各学科部教学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及所属学科或课程的每位教师的授课计划。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说明所有作战

开始于计划和谋算;《礼记•中庸》一书中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管理的五大功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计划也排在首位。因此可以说古今中外的道理都同样说明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同样,对于一个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师生员工

不断增加的学校来说,教学计划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以学校开学迎接新生为例,简单谈谈如何制订工作计划。

(1)确定总体目标。如确定迎接新生,包括时间、地点等:

(2)任务展开。将达成目标所需的工作项目逐一列出,并分解于迎新的各个环节中;(3)安排进度。将迎新项目依照先后顺序安排;(4)统计资源。将完成迎新计划所需资源分类统计,可以分为必要与需要,按照人力资源、设备物品与费用等统计;(5)可能问题。将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逐一列举,如碰上下雨天就要做好准备,避免是目标受影响;

(6)评估修正。重新检视整个计划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7)管理重点。最后做一份执行时的管理重点,确保执行时能依照计划进行,包含成功关键点,可能问题的避免与解决方案。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做好迎新工作。

计划职能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1)计划是实施学校管理活动的依据,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任何

组织都必须具有生存的价值和存在的使命,学校也一样。决策活动为学校确立了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并且进行了实现方式的选择。计划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维度上进一步展开和细化,为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实施提供了组织实施保证;

(2)计划可以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计划是一

个指导性、预测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很强的管理活动。计划的预见性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资金安全问题上,虽然学校是个非盈利组织,但如果在资金保障问题上做得

不到位,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就无法进行。对于每年的资金运转,应预计各学院切实的所需资金,避免“小金库”。

(3)计划有利于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职工思想行动。计划是连接过

去和未来的一座桥梁,学校计划也是在研究过去,放眼未来的眼光中制订的。如果一个学校管理者着眼于从对校内外环境战略分析的角度,总结过去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清学校的优势劣势,制定科学的计划,不仅可以指导职工,使他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且可以对工作进度和质量考核,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4)计划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取得最佳效益。计划一

般是在确保实现目标,而且是从众多方案中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在学校管理中,计划资金、课时或成本的投入等,能更好的实现收入大于支出或持平,并且顾及到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计划,才能真正体现出计划的效率。

(5)计划有助于管理中创造性的发挥。计划类似于一项工程的设计,它需要针对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变化或新问题作出决定。在学校管理中,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计划和见解。从其空间维度上来说,各处室、各教研组等管理人员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制订适合自己的合理计划。

班级管理的职能及意义 篇3

关键词:意义学习,人本主义,班级管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其影响力可与行为主义及精神分析相媲美, 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完人”教育观,深刻地影响并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笔者从人本主义的杰出代表罗杰斯的相关教育观念出发,进而将其理念延伸至班级管理实践中,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在班级管理中推进人本主义的必要性

(一 )人 性化 班 级 管 理 的 追 求

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主要以严密的制度约束学生,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全方位监护。活泼、好动本是学生的天性,调皮、捣蛋背后可能蕴藏智慧和创造力,但在这种全面监管下,学生的创造力遭到严重扼杀。人本化班级管理的追求,正是把学生放在发展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 )人 本主 义 对 班 级 管 理 的积极 意义

人本主义的实质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和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处于一种表象上的地位状态, 然而共同教育目标决定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人, 前提是给予他们充分信任并采取良好教育策略。这种将学生作为管理主动行为者的思维,给班级管理带来真正的活力,是我们提倡人本主义班级管理的意义所在。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意义学习”观的借鉴意义及实施途径

(一 )“意义学习”的借鉴 性意义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种类型: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是意义学习, 而一个人对学习对象的学习程度,取决于两点:一是学习对象对学习者当时的个人意义;二是学习者是否能意识到这种意义。

这一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 真正发现并思考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无意义管理”与“意义管理”,剔除实际管理行为中的无意义行为,进而改善管理行为。

(二 )意义 管 理 的 四 要素

笔者将罗杰斯对意义学习要素的分析引申并概括为四个要素:(1)管理目标由个人参与设定;(2)管理方式由自我发起实施;(3)管理内容凸显“意义”与价值;(4)管理结果是学生自我评价。通过对这四要素的尽量满足,保证班级管理“有意义”,规避“无意义管理”带来的低效应、零效应甚至反效应。

(三 )意义 管 理 在 班 级 管 理 实 践 中的 应用

1.确定有意义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组建之初, 班集体综合目标的拟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笔者曾任教的班级(该班是会计预科班,学生素质相对较高)为例,他们开学初制订的目标如下:争取本期德育考核一等,努力达到把本班创建成“优秀班集体”;在期中考试中赶超同专业学生或自我赶超;结合本专业特点,达到专业技能标准;共同制订班级日常管理目标,设立考核组,考核组成员负责记录、监督、考评。

在此基础上,笔者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共同评判目标的达成度,并对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便于下阶段工作正常开展。

2.建立有意义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但在它的执行中必须考虑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 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 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抗。

笔者时常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如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教师提一条好建议等。此外,诸如班级出勤、纪律、文体等各方面管理,以及班规制订等权利都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3.实施有意义的班级管理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执法者,他们与学生时常有一定心灵距离。实施人本化班级管理,要求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

笔者经常开展一些班级文化活动, 使许多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一展所长, 在活动中培养对班级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活动中,个体投入越多,体验就越深,集体归属感就越强,集体凝聚力就越大。

上一篇:水环境质量改善下一篇:食管异物取出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