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2024-07-02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共12篇)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1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于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财务关系而产生的, 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其他各方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企业管理工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要和企业管理的目标相一致。

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 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销商和顾客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将各自拥有的部分原始产权让渡给企业, 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 各方都有其自身的利益, 共同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一方试图通过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获利, 则必然导致矛盾冲突出现。因而, 只有公平地对待各方、尊重各方的利益, 才能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即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 以企业作为理财主体, 将理财客体定位于企业总资产或权益资本,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 以“权衡相关者利益”为约束条件和分析工具。从目标特征上看, “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明确性和可计量性。可以说,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从量上涵盖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和最大化这三种财务管理目标的目标函数, 从质上也优于这几种财务管理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看做是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被看做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下面从博弈论、契约论等理论角度来进行分析。

二、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表现

1. 从短期角度看,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表现为利润最大化。

根据亚当·斯

密、大卫·李嘉图及阿尔弗来德·马歇尔的古典经济理论, 企业是一个逐利的经济实体,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质所在。这种观点认为利润是企业通过对其总资产的经营而形成的增值, 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利润越多说明企业价值增长得越快, 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当利润达到最大时, 企业的价值也实现了最大化。因为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而现金流量的计算是在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未付现的成本 (如年折旧额等) , 故利润越大, 年现金流量越大, 从而企业价值也越大。

利润的实现其实也涉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收入和经营费用的差额, 其中收入的多少有赖于企业与销售商或顾客之间的契约关系, 而成本的发生也与各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如采购成本的多少与供应商有关;利息费用的多少与企业债权人有关;人工费用的多少与企业职工有关;企业发生的各项税费又与政府税务部门有关;股利的分配和发放则与企业投资者有关。如果企业通过签订契约处理好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则企业实现的利润就越多, 企业价值也就越大,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也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但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也没有考虑成本收益原则, 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过度追求高收益而忽视效率;此外, 利润最大化目标也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容易使企业管理者不顾风险大小而去追求眼前的利润, 产生短期经营行为, 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见, 利润最大化并非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但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权衡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短期表现。

2. 从长远角度看,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

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表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和最大化。

(1) 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下,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表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所谓股东财富最大化, 是指在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条件下, 当股东财富达到最大时, 企业价值也就达到最大, 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了。

“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遵循的是“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 认为物质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 由于其提供的物质资本具有相对稀缺性和专用性, 因此与企业的契约关系是永续的 (除非企业破产) , 而不能像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签订短期契约不断地进行重复博弈, 以减少投资风险。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 因而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只能根据契约获得固定收入。这种观点在工业经济时代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 股东提供的物质资本具有相对稀缺性和专用性, 而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不太明显, 专用性也相对较弱。而另一物质资本提供者——债权人又由于其让渡的仅仅是财务资源一定时期的使用权, 这就使得物质资本提供者在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因此股东便成为了企业所有者。

一般来说, 企业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会计恒等式可具体化为:资产=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企业价值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之和, 因此当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以契约形式固定时, 如果股东财富实现最大化, 企业价值也就达到最大。

而反对的观点认为, 所有者 (股东) 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我们对财务管理目标主体的界定应该是企业, 而不是股东。但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下, 只有股东价值最大化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实际上, 股东价值最大化只不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此外, 反对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学者认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将股东利益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终归属, 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笔者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财富可以股票的价格来衡量, 而股票价格的高低不仅与企业的业绩有关, 而且也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例如, 当企业损害了职工利益时, 职工就会罢工;当企业损害了顾客利益时, 顾客就会拒买。这些都可能导致股价下跌。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财富可以股东未来所获得的股利的现值之和来衡量, 而股利的多少取决于利润的多少, 一般来说企业取得的利润越多, 股东分到的收益就越多。根据前面的分析, 利润最大化目标其实也考虑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并没有完全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为作为经济人的股东由于参与公司治理, 可以获取企业的内部信息, 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 做出有利于自己而可能有损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决策。在信息公开化的情况下, 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 在“利益相关者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下, 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表现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和最大化。所谓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 是指在考虑其他投入非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利益前提下, 投入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的价值之和最大化时, 企业的价值就达到最大,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目标下, 企业的所有者不仅包括企业股东, 而且包括其他投入专用性资产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长期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其原因如下: (1) 由于现代企业大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只是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为限承担了企业的部分风险而不是全部风险, 因此股东只能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 而不是全部企业所有权。 (2) 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债务的减税效应, 负债率大大提高, 债权人已实际上与股东共同承担了财务风险, 因此他们也应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 (3)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企业所需要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 而所需要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不断增强, 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 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因此, “企业不再被视为属于股东实物资产的合体, 而成为一种具有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了专用投资的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结构”。所以, 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由所有投入专用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 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该进入公司治理结构, 参与公司的治理。

因此, 在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下, 当投入专用性资产的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价值之和达到最大时, 即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时, 企业价值最大化。

有些学者认为在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目标下,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表现为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笔者不同意此观点。此观点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投资者只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部分, 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在公司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且如果没有他们的加入, 公司将无法运行。所以, 该理论认为公司的“馅饼”应该公平分配。但该观点忽视了各利益相关者在利益上的矛盾。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 任何一方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增加都是以其他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减少为代价的。此外, 投入非专用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是固定的, 不可能最大化。因此只能是在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条件下, 使投入专用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 即企业价值最大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讲, 利益相关者理论应该更加关注被创造出的价值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以及这种分配会对企业进一步的价值创造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也正是我们强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要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都是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会计研究, 2004;11

[2].汤谷良, 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2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财务管理目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界定对于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及财务管理实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看法并未取得共识,大部分学者赞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而实务界则更为偏爱利润最大化。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在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站在所有者的角度,还是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再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的目的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界及实务界都没有作出合理的回答。因而笔者认为,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还是价值最大化的争论上,而应当先对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回答,然后再对财务管理目标作出合理的界定。

三、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情况大量出现,多元化经营在理论和实践上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企业集团化的组织形式,由于其在内部形成多元法人主体结构,分散了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股份制的日益成熟,以母子公司制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无论是集团总部本身还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成员公司,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财目标,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则是为了实现出资人财富的最大化。因此,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实现出资人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财权多层次分割的过度分散与失控、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利益互不兼容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成员企业目标的逆向选择、竞争力低下等等问题。这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实际,从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操作思路和解决方案、必需的基本主客观条件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选择并定位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高集团整体利益以及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来支持论文的研究,其中包括院系图书馆、校

级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英特网的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的相关文章等等。

2、案例举证方法

五、论文提纲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1.分析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①分析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

②分析我国企业的资本制度。

③分析我国企业的外部筹资模式。

④分析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

⑤分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现状。

2.探讨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①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

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③财务管理是其他各种管理都无法取代的。

④论述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功能。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1.论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 什么是财务管理目标

②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④管理决策因素

⑤外部环境因素

(三)比较几种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四)财务目标选择的标准

1.影响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因素

①经济体制

②经济发达程度

③企业经营机制

④资本市场

2.财务管理目标优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①财务管理目标的历史研究

②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主要结论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者(股东)财富和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首先,它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由企业来组成,企业由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来组成,各企业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目的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企业财务管理终极目标,就是要使组成企业的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都富起来。其次,它符合统一性特征。它直接明确企业的目标由企业所有者(股东)目标、经营者目标和职工的目标来组成,主张三个利益主体通过协商使各自的目标统一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下。第三,它符合货币性特征,均可用货币量化,便于分解。第四,它符合明晰性特征,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没有疑义。第五,它符合可控性特征,如果将所有者(股东)财富量化,可用每股收益、股利支付来表示,所有者财富和人均收入指标都是财务管理可控的指标。综上述,将它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可以有效地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对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篇3

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友善交流。教育工作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教育梦想。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对班主任来说可能是五十分之一或六十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讲就是百分之百。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赏识及信任。我们只有拿出真诚、友爱,才能换取学生的依赖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放下架子,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伙伴,才有可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

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确切地说,班主任应有一颗爱心、童心、纯洁之心,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立场换位思考,用心悦纳学生的优缺点,学生自然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和爱心,也自然愿意走近班主任,向你敞开心扉,与你分享他们的欢乐与痛苦,聆听你的教诲了。如果一味地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充分显示班主任的权威,表面上看学生俯首帖耳,实则只会让学生敬而远之。

团队的精神领袖。在班级这个团队中,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精神领袖”。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这个团队树立明确的、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引领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围绕这个目标前进。因此,如何让班级形成共同目标,如何引领团队的所有成员共同发展,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每个孩子不仅需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做人的基本原则。因此,需要班级中的每位成员互相帮助、彼此鼓励、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从而实现让每位学生在班级这个团队中快乐成长,共同提高。

为此,我在担任班主任之初,就会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由学生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来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学生投票表决哪些条款可以施行,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由于班规由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生执行起来难度不大,实行处罚也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组织的法官。无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班级公约一旦制定,班主任就应担当起班级这个组织的“法官”的角色。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在遵规守纪会有不同表现,遇到学生违规犯错自然难免。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公正评判,提出明确的改正要求,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就应具有绝对的权威。没有哪个学生成心与老师过不去,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良好愿望,基于此,担任“法官”角色的班主任一定要就事论事,使用班规校纪给予其必要的“惩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对症下药,切忌固执僵化,切忌感情用事,意气用事。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稚嫩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体味这个世界,他们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班级就是社会的缩影,班主任就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担任“法官”角色的班主任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既要体现班主任的公正、威严的形象,又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和蔼可亲,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它对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管理智慧、管理技巧都是一个考验。班主任要通过对出现问题学生的“惩处”,遏制其错误倾向,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制度、规范言行的习惯,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学生的心理医生。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生理上接近或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但他们还存在情绪不稳定、耐挫力低的现象,容易固执和偏激,轻率或优柔寡断时有表现。加之在成长过程中同时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各方压力的影响,可能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早恋等问题也给班主任管理带来难度。这就要求班主任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姿态、行为、兴趣甚至衣着等外部表现,去透视其内心秘密和个性特征,从而摸清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加以劝解疏导,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成长道路上来。作为心理医生,班主任不仅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情绪,还要妥善处理受教育者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

学生的表率。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班主任要紧跟时代脉搏,努力学习和掌握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做博学多才的学者。同时,班主任还应做学生思想上的领头雁,教会学生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增强自我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这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永不停歇地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爱”在班级管理中的思考与定位 篇4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 班级活动的组织者, 学校工作、班级工作的实施者, 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 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活泼向上, 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 且任重道远。良好的班风形成, 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 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认为教师的爱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思考定位“爱”这个字眼在班级管理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就要在管理实践中探寻它博大、深厚的内蕴了。

一、对学生的爱要爱而不宠

对学生的爱, 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 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班主任管理班级, 就是爱的

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的, 很难说得上有趣味性, 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首先, 要鼓励他们有恒心, 只要去做, 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 如阿基米德为研究几何图形废寝忘食;欧拉时常抱着孩子写数学论文, 双目失明后, 用心算和记忆坚持研究达十七年等故事。其次, 教师要热爱学生, 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 学生有进步要表扬, 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更要热情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 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法对教学很有帮助, 不但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在不断地提高, 而且更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职业高中的学生虽然基础差, 但是反应并不慢, 而且有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比较强, 这是学生的优势之所在。自学能力是学生按照学习规律, 主动获取知识, 深刻理解知识, 系统整理知识, 灵活运用知识, 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 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是兴趣的根本源泉, 是使知识智能健全发展的造血功能, 是职高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阅读能力, 系统地整理知识的能力, 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等自学能力。

五、结合专业需要学习

理论应用于实践, 为专业课服务, 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法则。学生在学了数学概念和计算后,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 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全掌握知识,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学完正弦型线y=Asin (ωx+φ) 之后, 物体简谐振动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函数关系:S=As in (ωt+φ) , 以及正弦交流电的电压U或电流I时间t间的函数关系:u=Asin (ωt+φ) , i=Asin (ωt+φ) 等有关学、电工学中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数学解释。

投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 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自从我踏上讲台, 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 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的真正内涵。如有一次, 班会课上被点名的5名学生中, 其中有两名是班干部。假如因为有两位班干部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 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 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 就这两位班干部也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 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 从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 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这不是爱, 是宠, 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 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 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 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二、爱不能失衡与偏颇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 爱差生是神。”作为教师, 我们虽然不是神, 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 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 同样来学校接受教育, 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 对待学生, 哪怕是差生, 只要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地对待, 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老师可亲可敬, 进而相信你, 听从你的教育。前面提到的班会课上批评的还有另外3名学生, 他们可以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

数学中的一元二次函数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以前讲这节时, 我都会强调这个知识点很重要, 要好好学, 却未说明什么重要, 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它的重要性。有一次, 我无意中翻到会计老师的一本书, 发现里面有数学公式, 我仔细一看, 原来是用一元二次函数求利润的问题。我当时脑中灵光一闪, 如果在上数学课时能将专业内容融入进去, 应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 我就试着这样讲了。果然, 学生一听对专业知识这么有用, 不用我去强调其重要性, 他们自己就首先重视来了。因此结合教材内容, 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要按教学规律办事, 并兼顾职高学生的基础年龄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 对学生既关心爱护, 又严格要求, 并突出专业特色, 职高数学教学是能够取得较好成绩的。当然, 学生的情绪、自信心和性格等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 它的方方面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要想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郑雪峰.非智力因素开发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 2008 (24) .

[2]刘江芬.对上好职高数学课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沈德立, 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 1992.

(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河北迁安●邵春艳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作文教学愈来愈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甚至可以说, 搞好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发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现在高中作文教学却走进了一个自我封闭的怪圈:重技巧, 轻认识;重表达, 轻教化;重模式, 轻灵巧;重课堂, 轻生活;重书面, 轻口头;重讲评, 轻历练。致使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没有灵气和活气, 千篇一律, 人云亦云, 甚至到了学生背诵几篇范文, 以不变应万变的地步。

为改变这一现状, 切实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 创新作文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在作文拟题中, 让学生独出心裁, 展现个性

题目好比人的眼睛, 一篇优美的文章, 它的题目往往是新颖别致的, 或引人入胜, 或令人深思, 或寓含哲理, 或妙语连珠, 或悬念迭起, 或主旨活现……可见文章题目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因此, 引导学生拟出新颖脱俗、富有个性的题目就至关重要。作文拟题, 我不是一手包办, 而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单元的要点, 依据教材的“例子”自己设计题目。这样在出题、选题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拟题的方法。例如引导学生巧用修辞, 在以“生活”为话题的拟题训练中, 他们拟出了富有个性的题目:《生活是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五味瓶》《生活是良师益友》……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拟题, 例如, 以“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为话题拟题, 学生从反面立意, 拟出了《愚公移山不如搬家》等。

2.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中张扬个性, 展现自我

表。他们见两位班干部首先在班内作了检讨, 并保证以后以身作则, 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起好带头作用, 还请班上同学们监督他们的行为, 那他们还会有什么意见呢?这样, 他们本人和其他的后进生都会觉得老师公正、不偏心。

三、对学生的爱要可触可感

教师要让学生们都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毕竟是孩子, 虽然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 但板着脸去教育, 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所以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尤其作为班主任, 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 特别要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如果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变发怒为宽容, 先请学生坐下。这样, 哪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 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这样既避免了使学生产生和老师的对立情绪, 问题又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 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 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 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 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在磨炼中成长。尤其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 用

创造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想象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它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想象。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 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 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

3. 启开学生心扉, 放开学生手脚, 引导他们放言高论, 勇于展现自我, 张扬个性, 进行创造性写作

高中学生是一群感情丰富的人, 他们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 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世上万物都有其多面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放开胆量, 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生活独特的感受, 努力解除学生的心理束缚,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鼓励他们写自己的真实生活, 摆脱作文俗套的老框框, 启发学生在构思上敢于标新立异, 在写作形式上做到多样化, 在写作手法上不拘一格, 真正达到立意新、选材新、写法新、语言新。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 写出自己的个性。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学生在作文中敢于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必须引导他们摒弃那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做法, 鼓励他们“我眼看世界, 我手写我心”, 学会走自己的路, 勇于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这样才会写出富有创造性的文章。

(迁安市赵店子高级中学)

“爱”字改变他们, 理解、尊重他们。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主品格的养料。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因为师爱既蕴涵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 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 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5

摘 要:公立医院与单纯追求利润的企业不同,具有经济性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文章在阐释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二重性的基础上,从科学决策、完善制度、精细管理、信息管理和资金有效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实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机制。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目标 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130-02

2013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未来的医疗改革指明了方向。虽然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体制,但又是企业化运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注重社会效益。医院已从改革开放初期单纯强调社会效益,不重视经济效益,转变为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效益。在医院服务功能上,从不太重视预防保健的单纯医疗救治,转变为重视预防保健,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重视支援农村和基层,重视扶贫、支农、救灾,医院越来越注重履行其社会责任。

财务管理是医院各项管理中的重点和关键,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的关键。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生存、发展和稳定,虽然经济效益并不是公立医院追求的唯一目标,但却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履行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对医院财务管理机构而言,如何科学地对医疗成本和医疗收入结构进行核算和分析,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利用资金收支来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转、科室间的有效协调以及购置大型医疗设施的及时有效都与财务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因而,探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二重性分析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供给者,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满足病患的医疗需求单位;公立医院也是社会福利产品的供给者,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因而,公立医院既具有经济组织追求利润的特点,也具有非经济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不管是盈利还是非盈利,提供医疗服务均需要有财政资源作支撑。财务管理的目标设置要符合医院的目标。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位,即“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合理收益”。如何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综合收益是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即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医疗需求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经济性。经济是医院的追求之一,也是更好地实现社会性的保障。医院追求经济性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满足购入大型设备和增加服务的需要,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二是存在利润可以保证医院可持续运行,提高医院的生存能力;三是可以避免预算改变导致医院出现困境,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满足基本的社会效益需求,必须在保证社会效应的前提下进行。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社会性。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不同,其社会性可能更强,尤其是发生地震或洪涝灾害时。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产品是医院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并不能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不顾经济效益,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财务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才是能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社会性奠定基础。因而,应该在保证为社会提供必需的公共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使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医院财务管理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必须在满足基本的社会效益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追求经济效应;只有满足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机制设计

为更好地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实现,需要从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和提高财务资源效率和等几个方面展开。

1.提高决策水平,减少无谓损失。一般而言,医院领导大多是医疗方面专家,他们更加重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欠缺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更为专业的财务管理可能知之甚少,但决策权却掌握在领导手中,因而有可能会导致医院决策并不科学,或者被某些医药、医疗器械代理寻租,导致医院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决策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并不少见。因而,一方面,可以设立集体决策制度,避免一言堂,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集体决策成员中需要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可以引入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进而使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提高。再者,可以通过增加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素质,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还可以强化医院领导的经营管理意识,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实现从医院领导、财务部门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广知识和高能力的积淀,进而提升整体的财务管理决策水平,提高财务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完善会计制度,实现全面管理。完善会计制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1)设立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会计管理经验,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等问题作出决策,组织制定和实施各项资金使用制度。(2)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管理会计可以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3)建立责任会计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以各责任中心为主体,以权、责、利相统一为特征,以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为内容,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以上三种制度的设置和执行,可以实现对医院财务资源的全面管理。

3.引入精细管理,有效控制成本。精细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医院财务管理设计多个方面,如医疗业务开展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医药费用控制、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融资渠道选择、资产负债情况、收支节余情况等等,需要制定详尽的管理办法和关键环节管控措施。财务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围绕成本控制点,严把支出关口。合理设置岗位,控制人力成本。压缩管理费用,公开“三公”经费。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控制各项经营成本。如何控制经营成本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收费标准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改善门诊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以引导。

4.实现信息管理,随时管控成本。财务信息管理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实现的,信息化重要的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院财务数据的处理均在系统中实现,这个系统涵盖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工资薪金、科研基金和资产管理等内容,在系统中能够实现实时操作、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各部门虽独立核算但又受到医院总体预决算的约束,由于数据资源共享因而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在这个系统中,可以达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和分析,可以实现一个键盘掌握全院财务数据的功能,保证全院财务信息科学集成,为未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采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医疗收入、药品销售收入的自动统计,可以实现对季度和预决算的比较分析,可以对各科室和部门财务情况进行绩效比较,可以为医疗设备更新论证和重大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可以随时做出是否应该控制成本的决策。

5.提倡科学管理,有效利用资金。资金在不同部门间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需要满足各部门间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是摆在任何单位面前的关键问题,对公立医院亦是如此。只有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才能实现有效利用资金。公立医院的资金使用需要在不同科室、不同医疗设备间分配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单纯实现经济效益和单纯实现社会效益而进行的资金配置方式不符合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综合权衡利弊,建立财务决策领导和工作小组,提倡集体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力求风险与收益均衡关系最优化。创新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加强财务预算控制制度建立并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结论与讨论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最核心内容,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公立医院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由于公立医院的目标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因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在进行财务管理或决策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财务收支对医院经济收入和社会公共品提供的影响,避免只重视医院自身的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或者只重视社会效益而使医院陷入经济困境的现象发生。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将发生微调,但其经济和社会的二重性将保持不变,只可能被赋予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兴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0(9)

[2] 李增笑,张慧英.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

[3] 许华.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财会研究,2008(10)

[4] 蔡燕.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13(12)

[5] 郑大喜.试论现代医院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

[6] 樊俊芝,等.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践[J].中国卫生经济,2010(2)

[7] 张振敏.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08(5)

[8] 王志伟.基于分析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讨论[J].财经界(学术版),2013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3)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6

【关键词】班干部 小学班级管理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2-02

现阶段在我国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因为并没有深入认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导致班干部角色定位错误现象随处可见。从班干部与班主任关系层面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班级里,班干部完全就是班主任的代表,其在听命于班主任的前提下直接对班级事务进行处置。而从班干部与普通同学关系层面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发现部分班干部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直接给普通同学发号施令,更严重时还会出现颐指气使的状况。因此,重新认识班干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充当的角色,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定位,是当前各大班主任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以如何科学定位小学班干部角色为中心内容进行了阐述。

一、班干部协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

站在班干部与班主任关系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知道班干部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换个说法也就是指,班干部应该是帮助班主任分担部分班级管理事务,但并不需要强迫性承担该责任,学生接受班干部职位,起点出于助人为乐的善意,也就是指学生乐意帮助班主任。而站在人之常情角度进行分析,一个人并不可以强制性要求别人帮助自己,并且也不可以认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甚至更不能够无限扩大帮助范围,要求别人无限度给自己提供帮助[1]。由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应该强制性要求班干部一味听从自己命令,要求其承担大部分班级管理事务。但是目前在我国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随处可见班主任错误对待班干部的现象。例如,不少班主任不考虑学生意愿,强制性给班干部派活,强求学生给其提供帮助;甚至还有少数班主任给班干部布置任务时,就如同上级给下级布置任务那般,还有部分班主任对长期在班级管理中做出贡献的班干部表达谢意,而也有某些班主任面对班干部在平常工作中产生的小纰漏时,立即进行横加指责。此外,在我国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把由个人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班干部的现象也时常有发生,班主任随意占用班干部学习、休息以及娱乐时间,强制性要求班干部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比如,某些班主任要求纪律委员或者班长全权承担班级纪律,一旦班级发生纪律问题后就立马对班干部进行批评,认为是他们不负责认才导致该现象的出现,班主任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其应该认识到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只是充当着协助角色,班干部是在协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同时也不是没有止境、边界给班主任提供帮助。

二、班干部应该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

班级主要以成长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而共同体中则存在部分公共事务由某些具有奉献精神的成员承担,正是受该因素影响,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应运而生[2]。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班干部的工作应该是公益工作,其角色也可以被理解为志愿服务者,因此其在班级管理中,具有服务于同学的奉献精神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从另外一层意思来说,班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其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并没有特权,仅仅只是多了为班级共同体提供服务的机会,因此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应该如同志愿服务者。鉴于班干部在班级中充当着志愿服务者的角色,对此,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学生承担班干部这一职位。此外,班主任选择班干部时,也应该以学生的服务能力及意识为依据,并不需要学生非常完美、模范,同时也并要求学生学习成绩拔尖,仅要求学生可以诚恳、公正地服务于同学[3]。班干部被定位为班级的志愿服务者后,其热情并不会因此而被削减。究其原因在于班干部承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后,可以取得对应的额外收益,比如班干部通过管理班级可以获得更多锻炼及发展个人的机会,或者获取学生们的认可。例如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小学班级中,不少班干部以身作则,要求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个人,努力争取成为同学们的表率,通过个人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影响、感染。班干部努力确保自己上课不迟到来要求学生准时上课;或者班干部发现地上有纸屑后亲自捡起来,要求学生维持班级卫生等等,班干部的这些行为均是用个人实际行动来给同学们做表率,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三、结语

目前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因为没有全面认识班干部的角色,导致大部分班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责任及工作,再加上某些班主任与普通学生没有运用正确的方式来对待班干部,在导致班主任、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三者关系失当的同时,还令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被扭曲。对此,重新科学对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关系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值得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5):21-22.

[2]刘海娇,黄丽祥.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读书文摘,2014,11(8):242-243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7

一、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

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1.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既要考虑有形成本动因, 也要考虑无形成本动因。降低成本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 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实施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这些是有形成本动因。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指企业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这些资源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产品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职能分工、企业的管理制度等诸方面。这些是无形成本动因。例如, 在企业中一般存在着四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定了成本降低的最大限度, 因而要实现进一步的成本降低就只有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 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工艺过程、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材料等。为了适应瞬息变化的环境, 甚至需要引进新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手段、管理模式、经营思路、思维方式等。为树立创新目标, 战略制定者一方面必须预计达到市场目标所需的各项创新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 另一方面必须对技术进步在企业的各个领域中引起的现时成本与未来收益做出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 在特定的条件下, 成本降低到这些条件许可的极限时, 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例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 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材料条件下, 生产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有一个最低标准, 当实际消耗接近这一标准时, 进一步的努力也难以使材料成本进一步降低。

2. 通过战略成本管理增加企业的利润。

一般来说, 通过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 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竞争利益进而促成企业利润的增长则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思想。

成本的变动往往与诸方面的因素相关联。成本管理不能仅仅着眼于成本本身, 而要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支持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进行的管理活动, 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利润。也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 使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得到改善, 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前提, 使原来难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3. 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 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长期利益最大化, 并最终确定和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例如,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巴西进口木材。在公司初创时期便与巴西客户签订了一份大合同。但由于汇率及其他原因的影响, 如果履行该合同, 公司将遭受200多万美元的损失, 这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为了保持公司的信誉, 董事会决定履行合同, 并最终为公司赢得了巴西客户的信赖, 得到了更多的合同, 从而在后来的几年里为公司赚得不少于2 000万美元的利润。这个例子说明为了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实现长远发展, 有时成本的提高可能成为有利的动因。但企业在提高成本时也应权衡成本提高的风险、将来获利的概率、环境变化的影响等, 即要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4. 配合企业的人才竞争。

在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 一方面,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力, 选好企业的竞争优势, 合理进行企业的战略定位, 另一方面, 不间断地对投入企业的大量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和信息资本通过人才资本的创造性劳动进行价值链分析, 同时进行成本动因分析, 以达到减少成本浪费、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进而促使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生持续收益率递增。

因此, 在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 应有人性化的“人本管理”思想。企业盛衰的决定因素是企业人才, 而且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往往需要发生相应的成本, 并且要为人才创造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环境。人才竞争也要注意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即人才效益问题。为了提高人才效益, 企业应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科学管理。

5. 配合企业实现社会目标。

现代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对客户及社会的责任。企业日益注重保持其良好的社会形象, 既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争得信誉, 又促进组织本身获得认同。企业的社会目标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如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参与社会活动、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和地区建设等。 (1) 公共关系目标。这一目标的着眼点在于企业形象, 通常以提高公众满意度和社会知名度为目标。 (2) 社会责任目标。通常是指企业在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应该或可能做什么, 如在对待环境保护、社区问题、售后服务时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3) 政府关系目标。企业作为纳税人支持着政府机构的运作。同时, 政府对企业的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 这个体系包含如上五个主要方面, 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一、二属于低级层次, 三、四属于中级层次, 五属于高级层次。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考虑成本问题的视角不同。低级层次以企业内部为主要视角, 以节约成本、获取短期利润为取向;中级层次以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为视角, 以保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活力为重点;高级层次则是以实现企业的存在价值为终极目标, 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 与社会各方面搞好关系, 从而为企业带来未来的潜在利益。高级层次目标的达成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竞争优势。

无论哪个层次的成本管理目标, 都不忽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 只不过它们考察的时间段不同。一般来说, 目标层次越高, 所考虑的时间段就越长, 所获收益的风险就越大, 高级层次成本管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和更为坚实的基础。提高成本的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使长期成本效益最大化是中高级层次成本管理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聂建中.从传统成本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我国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科技创业月刊, 2006;11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8

一、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做一个严肃的管理者, 就是指涉及班级重大事项和学生关系密切的事项的决定, 应该做到“有法可依”, 即有规章制度, 防止出现个人决定的现象。涉及班级重大事项和学生关系密切的事项, 主要有班干部的选拔与考核、奖学金和贫困助学金的名额确定及发放、荣誉的名额确定和积极分子、党的发展对象的名额确定等。在班级中做到“有法可依”, 就是要用规章制度使班级事务规范起来, 有序化进行, 防止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在成立班级之时, 辅导员就应该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 着手制定一个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 并在日后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修改。一旦制度建立起来, 首先让全体同学熟知制度, 并且各种班级事务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 对所有同学同等对待, 不可出现走后门的现象, 否则制度的权威树立不起来, 就成了空的摆设, 辅导员的威信也很难树立起来, 不利于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

在实际运用时, 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制度的制定不要过于死板。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可行性的制度, 不可太紧, 也不可太松。太紧, 会导致学生逆反, 降低学生的能动性, 不利于其主动性发挥;太松, 则制度没有约束力,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 在运用各种制度时, 辅导员不要将其作为万能法宝, 使学生产生敌对心理, 要及时疏导和教育, 让学生端正认识:自由, 是有限度的。第三, 辅导员要利用好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辅导员一般同时带很多班级, 不可能事无巨细,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要信任他们, 懂得放手、放权, 辅导员则在班级管理中主要进行宏观指导, 把握大方向。同时, 辅导员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给予适时的指导, 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也为自己培养一大批得力助手, 及时反馈班里的各种信息, 保证班级工作有序进行。

二、做一个温情的守护者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晚期到成人期的转变阶段, 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他们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一过程进行得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的适应问题。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承认, 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 是一个相当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沃斯形容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从人格发展分析看,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易感人群。大学生从对父母心理上的依赖中摆脱出来走向独立, 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当他们对这些课题难以判断和处理时, 就会出现自我萎缩, 以前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就极易显露出来, 那些人格发展不成熟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大学生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适应不良乃至心理障碍。从目前报道的资料来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占30%左右, 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10%, 而且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比率又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做好大学生工作, 辅导员不仅是指引学生思想发展的导师, 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引路人。

要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有爱心和耐心。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辅导员要想把工作做好, 必须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其次, 还应掌握心理疏导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注重从心理学视角, 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就是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 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在疏导者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情感、信念、态度和行为等,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辅导员通过心理疏导, 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积极调适自我, 正确看待、处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找到生活的目标和行为的动力;可以帮助大学生认知和调控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 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 找到人生的乐趣所在, 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要做好大学生工作, 辅导员自身修养非常重要, 辅导员素养高, 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就强, 就能利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圆满地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 不仅自己满意, 也可以使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辅导员的想法和做法。古语云:“亲其师, 信其道;亲其人, 听其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 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 什么样的思潮, 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提高素质, 以身示范, 定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要想大学生对辅导员信服, 辅导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魅力。

辅导员的个人魅力是个综合因素, 例如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素养、道德品质、语言运用、工作能力和水平等, 同时, 它又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需求, 因此, 提升辅导员的个人魅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工作第一线, 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哪个专业的从事辅导员这个工作的, 都要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 能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针对大学生的新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由于职业需求, 辅导员还要掌握演讲、写作、社会调查等应用学科知识, 还需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 这些都是辅导员开展工作时经常用到的, 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要求辅导员具备相关背景学科知识, 辅导员要朝着专业化发展, 就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其次, 辅导员要学会善用赞赏和批评。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良好合作的关系, 就能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作用于学生, 使学生朝着教育的方向发生改变。如果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辅导员能够向学生自然地表达想法和感受, 就能够帮助其改变不良行为。在赞赏学生时, 辅导员要不吝啬地夸奖,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但不是说泛泛的赞赏, 这样的赞赏只会让学生觉得是在敷衍, 要认真地、真诚地对学生的具体想法或做法给以赞赏, 还要留意学生的心理期待, 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赞赏。但在班级管理中, 只有赞赏也是不行的, 适时的批评也是必需的。不仅要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 也要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指正。在进行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 不要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 而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不能一棍子把学生打死, 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对批评的接受程度, 可以采取先扬后抑, 同时给学生充分解释的机会, 这样, 辅导员的批评学生既容易接受, 又容易解决问题, 不伤害彼此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辅导员必须认清自己在学生工作管理中的自我定位, 并不断研究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课题, 总结班级管理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青.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6) .

[2]杨延红, 左红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四个重心[J].江苏高教, 2012 (1) .

[3]张达.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角色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4) .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9

一、财务管理四种可选目标及其评价

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要, 合理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目前, 关于财务管理目标, 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 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其主要观点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最大的利润, 即收益减去支出的净额达到最大值。该目标的优点是显著的。其一, 利润是经营者一段期间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 它能够激励经营者较好地组织企业的管理活动。比如经营者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改进技术, 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等方法来达到考核指标的要求。这一改进,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二, 利润是企业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 企业员工获得劳动报酬的主要来源。投资者和员工是企业形成不可或缺的两项人力资源, 因此, 该目标与企业投资者、企业员工的利益是相关的。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利润最大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不能反映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由此造成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做出短期的决策行为, 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利润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等等。虽然该目标有缺陷, 但由于计算简易、直观明了,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二) 每股盈余最大化

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的基本观点是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的投资数额联系起来, 用每股盈余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而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所获取不能反映利润和投入资本之间的对比关系的缺陷。但是, 这一目标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价值因素, 另外, 仍然没有考虑风险和无法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 只能说“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一种改进, 但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三)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采取某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 在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价两方面来决定。当股票数量一定时, 股东财富取决于股票市价的高低。股票市价越高, 则股东财富越大。因此, 股东财富最大化又可以表现为股票市价最大化。其二, 股票市场价格是企业未来收益的现值, 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其三, 股票市场价格受各种宏微观因素的影响, 波动较大, 具有一定的风险, 故它考虑了风险因素。

因此, 它相对于前两种目标来说, 有了一个实质的改进。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它仍然存在缺陷。其缺陷主要有:一是股东价格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 而股票价格由于受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方面的影响, 波动较大, 导致股东财富最大化无法做到客观公正;二是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由于股东财富大小与企业的经营者无关, 而直接管理企业的是企业的经营者, 故经营者有时会做出违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逆向选择行为。三是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而现阶段, 上市公司只占我国企业的少部分, 还有大部分的企业属于非上市公司。因此, 该目标现时意义不大。

(四)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优点主要表现为:第一, 因为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一个现值, 它考虑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 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由于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有所有者投入和向债权人借入两部分, 同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还受到企业员工、客户的关注, 故该目标注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还能够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 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是企业价值增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缺点是计量的准确性较差, 因为在计算公式中, 未来企业报酬和与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很难预计准确。

二、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部因素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部因素要从企业管理决策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管理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 企业管理决策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三部分。

首先, 筹资决策主要是指企业筹资渠道的选择。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 发生的筹资成本和企业承担的风险各不一样, 同时, 筹资方式的不同, 还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的优化, 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 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次, 投资决策主要涉及到投资项目的选择和投资报酬率的实现。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 但是由于投资项目多样, 不同的投资项目还会存在不同的投资风险和收益。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符合企业财务目标的投资项目和可承担的风险去实行。

最后, 利润分配决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留存收益和企业长远的发展。就企业而言, 利润分配中退出企业的利润和留存企业的利润各多少是利润分配决策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企业自身创造的利润比投资者投资于其他项目的可观, 那么宜选择把利润留存在企业进行再投资, 进而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自身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

以上三种管理决策的实施, 必定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是不可控制的, 但企业在管理活动中, 应该善于分析和总结, 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以便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我认为外部环境主要有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

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管理活动, 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人员只有在依法守法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活动, 才能保证企业顺利有序地发展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经济环境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环境好, 全民就业率高, 购买能力强, 企业经营状况就会明显改善, 带动企业发展。再者, 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财务目标也有一定的影响, 企业各项活动的进行应与国家经济政策相一致, 趋利除弊, 带动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不难看出,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较多, 企业应全局把握。下面从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出发, 结合我国的国情, 探讨我国财务管理目标定位问题。

三、国际上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的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在不断改进。在现阶段的经济体制下, 应当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值得研究的。下面从中国公司治理模式角度出发, 并与国际上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我的观点。

(一) 市场导向型模式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 其特点是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 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 股权结构不稳定, 导致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较弱, 无法对公司经营者实施有效监督。但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达, 市场法规体系比较完善, 当公司经营者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时, 股东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把股票卖出去, 通过对股票市价的影响使整个公司面临兼并、解散的风险, 这是经营者不愿看到的结果。故该模式中, 市场是有效的外部监督主体。股东通过市场对经营者监督和约束来实现自身利益, 经营者通过应对股票市价的变动来实现自身利益。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二) 关系模式

这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 其特点是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 直接地干预经济, 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 特别是法人之间相互持股, 相互控制, 经营者集决策权和执行权于一身, 有较强的自主权, 同时又受公司其他法人的监督, 是一种典型的内部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 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 而不是股票市价最大化。

由此可以看出, 美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两种模式孰好孰坏说不清楚, 但不可否认, 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 各国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虽不同, 两国的经济发展却很好。因此, 我认为, 选择适合国情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是根本。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与美国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达程度远不如美国。有关的实证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占我国企业的比例较小, 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市场规模较小, 规范市场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美国, 政府会间接地干预经济。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盲目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 不符合我国目前的环境, 同时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短期行为, 影响这个社会的发展。

与日本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理财环境和日本的比较接近, 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大部分股份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出现“国有股”股权高度集中状况。该高度集中的股权不同于日本的法人股, 而是“一股独大”现象, 即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控制股东 (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在此基础上, 企业是由内部管理人实际控制, 企业的监事会受控股股东的控制, 无法有效的实施监督, 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产生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 在不完善的中国市场环境中, 企业由所有者投资, 由经营者代理进行经营管理, 所有者希望企业在经营者的经营下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因此, 经营者会做出一些违背所有者利益的行为来实现自身利益。这里出现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潜在冲突就是委托代理问题。所以, 在与日本的治理模式类似的情况下, 中国需要解决的矛盾是保护股东的利益免受经营者的损害。我国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委托问题这两大特色决定了我国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应区别于日本。再者, 我国企业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经营管理和监督;企业资产负债率高, 以致负债比重大。员工和债权人的利益也不得忽略。

综上所述,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定位于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 而企业各相关者利益的综合体是企业价值。故企业价值是我国现阶段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现实思考[J].会计之友, 2005 (7) .

[2].王秋宇.公司治理模式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3].杨雪莉.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J].中国煤田地质, 2005 (6) .

[4].水波.论财务管理的目标[J].致富时代 (下半月) , 2009 (9) .

[5].郭仲男.浅议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的内外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0) .

[6].周文峰, 陈苗杰, 陈立峰.公司治理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6) .

[7].李燕.公司治理模式理论之国际比较研究[J].学术界, 2010 (9) .

[8].康建华.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J].经济论坛, 2006 (6) .

目标管理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篇10

目标管理是一种使用系统学方法, 统筹多个管理行为, 通过科学设计目标, 认真实践目标, 以及对完成目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测评的方式, 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整个集体的目标和自我的目标。目标管理具有三个特点: (1) 尊重每个成员的个人思想, 目标管理将每个成员的需要与集体总目标联系起来, 使上下级的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支持和依赖的基础上, 具有民主性和自主性。 (2) 总目标与分目标相辅相成, 分目标建立在总目标的基础之上, 而总目标通过分目标的执行不断完善, 两者相互依赖, 紧密联系。 (3) 自我控制达成目标, 目标管理通过评价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但对于员工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和使用的方法不加以干涉, 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二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内容

目前, 学生班级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宏观水平上制定班级整体目标, 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优秀班集体的定义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一样, 制定班级的整体目标, 可以为全体学生指明具体的奋斗目标, 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规范约束自己。 (2) 在微观水平上确立全班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 使班级的每项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的划分, 如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宿舍管理、班级活动等管理指标的确立。 (3) 帮助各个同学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们各方面的发展, 帮助学生依据现实, 客观认真地评价自己, 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

三如何将目标管理应用到学生班级管理

1. 班级目标的制定

班级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班级整体目标的确立, 在制定班级总目标时, 首先, 可采用全员参与的手段, 使学生和班主任通过反复地商量与比较制定班级总目标;其次, 要使学生们各自的目标与总目标统一起来, 在制定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各自要求, 使学生们在向着总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存在感和满足感;最后, 引进一些激励手段, 使大家都意识到完成班级目标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整个班集体参与目标管理的积极性。

2. 班级目标的实施与管理

这是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应用中的决定性环节, 如果没有高效和正确的实施和管理方法, 再好的班级目标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效正确的实施和管理方式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班级的每个成员手中, 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的总目标大体一致, 他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因此班主任可以坦然地将班级管理的一些权利下放到学生手中, 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各自的特点, 更加有见解地实现班级目标。 (2) 制定分目标, 明确责任制, 将班级按阶段分成各个子目标, 再将子目标分别分配到各自的责任人, 比如按阶段将总目标分为卫生管理、寝室管理、活动管理等几个部分, 再将卫生管理目标交给生活委员或生活小团体,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 使其产生成就感, 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3) 协商和指导机制, 在分目标的实行过程中, 相关的责任人或团体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 这时需要班主任和其他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 大家集思广益, 相互沟通。

3. 班级目标的评价机制

班级管理的评价机制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 目标完成的考评措施, 对于班级目标管理, 可以采用自评和领导小组总体考核的方式, 从而对目标的实施状况、质量以及完成率等进行综合考评, 再折合成百分比对于每个成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评。 (2) 合理制定奖惩方式, 对于班级目标完成较好的同学, 可设立一些奖项进行表彰, 奖项以精神奖励为主, 一般可设立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寝室、十佳个人等称号, 通过这种表彰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

四结束语

由于目标管理将班级管理的总目标分成各个阶段性的分目标, 并在实施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特点, 力求将学生个人的目标与班级总目标相统一, 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虽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班级管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相信目标管理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将得到更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赵怡.刍议目标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3) :171~172

[2]张诤言、齐晓英.目标管理法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践与运用[J].商, 2013 (18)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11

一、学生的角色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管理班级要以学生为本,那么怎样以学生为本呢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学生在管理中的定位。我认为学生定位应该是这样的,学生既是管理中的客体同时又是管理中的主体。一方面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要履行作为学生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献计献策。只有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到位。因此,对学生的管理,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体现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新课程标准下,在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多样性的发展,就应该让他们完成从“监管的对象”到“管理主体”的转变,让他们真正成为管理者,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地位。根据这一认识,我认为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展开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锻炼:

1.引导学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有目标才有动力,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由于每个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级精神支柱的班级目标的制定绝对不能少了学生的参与。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图大图强高不可攀,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完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有了目标,就要对目标实施管理,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也就是班级的常规管理,班主任把学生的积极性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在这一点上有的班主任做的很好,在班级里创造性的设置了很多的岗位,如值日班长,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等,让每位同学都有历练管理班级的机会,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为班级目标的达成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很多班主任一提到活动,就感到很害怕,一是怕麻烦,二是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总觉着没有用。其实不然,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重要粘合剂。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们一起策划班级活动的主题、方案、形式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欲望,增加他们自主管理的热情,培养他们自治能力,使班級更加稳定、和谐,从而根本上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毋庸置疑,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犹如温室的花朵,经不得一点风吹浪打,更别说和社会残酷的竞争接轨了。因此,我认为在班级模拟竞争,创造竞争的氛围,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性,绝对是一件好事。竞争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既可以是学习的竞争,也可以是体育的竞争,当然也可以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活动,当然这些竞争是良性的竞争,这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学生一起精心策划。通过这种竞争机制,班级中可以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班主任角色定位

教育专家李镇西说:“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你忠实的粉丝。”学生怎么样才能成为班主任的粉丝呢?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偶像,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外貌协会,显然这条基本上不靠谱;二就是实力派,这条才是可持续的,长久的。要做到实力派就必须有和实力派相匹敌的真功夫;所以我认为李镇西的这番话实际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作为班级管理者最主要的实施者应该必须具备的良好素养。

1.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作用是什么

(1)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健康和谐发展的首要责任人;

(2)班主任是学校各项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必须做到上传下达;

(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的桥梁和纽带。

2.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具体来讲,班主任职责表现在管理班级;指导班级工作;教育影响学生;协调科任教师关系;沟通家长;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好功课等。

3.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

细致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干预水平;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沟通协调能力;果断理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问题和做到理论提升的能力;创造性管理班级的能力等。

4.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要求是什么

我们出去学习的时候,听到专家的报告,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觉着他说的案例我也曾做过,他干的活我也干过,可是人家能说的那么好,我怎么就说不出来呢。所以对于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我现在最大的感悟是:我们还缺乏学习,我们缺乏总结,更缺乏理论提升,根本原因是我们读的书有点少了!

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 篇12

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主要是包括发展国家经济、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行政管理与监督、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等。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 也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新形势的发展使得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的挑战更加激烈。因此, 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有效的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的效益等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业务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逐渐得到了提升, 但是, 仍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管理制度建设缺乏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例如:有的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内部控制, 造成大量的资产浪费问题, 有的单位利用虚假发票来遮掩不合规支出、或套取现金, 有的单位不顾上级三令五申的要求私设小金库、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利用白条抵库或者虚构业务的方式贪污、挪用公款, 还有的事业单位随意开立银行账户、非法处置国有资产。

面对新的形势, 事业单位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经济发展使命、文化发展使命, 事业单位的存在对我国政策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准确的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后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前, 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是以为政府服务、完成国家的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落实等作为主要目标的。并且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这也就决定了传统的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定位: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靠财政补贴过日子、办事情的状况使得事业单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 因此, 其财务管理目标也十分模糊。传统的事业单位中, 那种“等靠要”的思想、简单的“报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严重束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 也使得事业单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 无法摆脱财政拨款的束缚与压力。

近年来, 随着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改变, 我国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转变, 特别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环境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财政预算体制、财政笔款制度、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的不断深入, 拓宽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 国家要求事业单位面向市场、走进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中, 在实现其公益性的同时, 一些单位要尽快走出财政拨款资助的束缚, 在树立市场竞争历史的同时增强主体意识, 坚持走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新路子。这些要求传统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大势所趋。

三、走向市场重新定位, 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转变, 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例如:预算管理趋于复杂化、成本核算趋于规范化、财务管理区域风险化管理等。这些财务管理工作新特点的出现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为了适应这些新特点, 就必须进行转变, 才能真正实现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但是, 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虽然这些变化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但是, 事业单位与生俱来的公益性无法改变, 其投资主体的单一性无法改变。同时, 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模式仍是预算管理的模式, 因此, 其资产、负债、所欲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企业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 笔者在经过认真思考与研究分析后认为: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即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

(一) 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定位

事业单位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使得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追求。例如:国家希望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投资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事业单位的债权人、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而事业单位本身则希望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单位内部的控制, 提高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见, 不同的投资者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与目标是不同的。但是, 这些目标与要求可以归结为一个, 即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要想切实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就必须同时实现事业单位的收入最大化、财务成本的最小化。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在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前提下, 拓宽本单位的收入来源, 增加合理、合法的收入, 从而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另外, 事业单位要效仿企业单位的成本管理, 加强对本单位的成本管理, 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的提升、引进科学的激励机制、稳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二) 风险最小化的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化, 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使得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危机重重。一方面, 我国以预算改革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的加强了对预算的约束力, 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进一步加大了对事业单位的全过程的财务监管力度;另一方面, 事业单位在迅速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财务管理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能够对资金的调控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形势下, 事业单位就处于两难的境地, 不仅要面对日益严格、规范的财经制度与改革, 还要面对部门事业单位发展的灵活性要求。这种两难的境地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性、完整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等出现风险与漏洞。因此, 将风险最小化作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 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向着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对各项资金的风险控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完整。

总之, 作为国家政策与权力的具体执行者, 我国事业单位必须随着两会的要求不断优化、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 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在促进社会资源有效、充分利用的同时避免各种贪腐行为、浪费行为的发生, 从而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实施与深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新形势下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进行分析, 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于景凤.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与企业, 2011 (09) .

[2]张莉.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2) .

上一篇:美丽中国美丽梦下一篇:道路废旧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