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精选10篇)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1
一、引言
(一) 盈余管理研究起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会计学术界开始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由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发展较早且相对成熟和完善,使得数据取得更为容易,为其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之盈余管理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盈余管理成为西方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进行理论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而兴起的,众多学者采用实证或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盈余管理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这些年来,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究竟研究了哪些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有什么结构特征;我国盈余管理研究变迁路线如何。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选择具有理论性和权威性的《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四种会计类学术期刊从1999年至2007年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作为样本,之所以选择1999年这个时间起点,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盈余管理的学术研究大体上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而之前的研究文献很少见。
(二) 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最早被解释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企业对外报告过程的管理。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观近9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对盈余管理定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将盈余管理看作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误导行为,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主动行为(魏明海,2000;邓凤姣、邓凤兰,2003;吴江涛,2003)。二是从管理层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编制出发,将盈余管理看成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大量未来事项情况下必须做出判断,管理层运用判断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陈宇学,2001;陈韶君,2003)。三是从是否遵守会计准则出发,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陆建桥,2000;顾兆峰,2000;陈建歧,2001;周长青、章永奎,2001)。以上三种定义分别代表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方式和方法的合法性,当然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还有一些其它定义,但以上述三种定义最具代表性。
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结构特征
(一)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会计领域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8年Ball和Brown发表的开创性研究成果,率先在会计领域中使用社会科学的经验性研究方法。然而在财务会计实证研究中,类似于一般经济学,困难在于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控制其他变量(陈小悦,1997)。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5年以前为理论介绍阶段;1995年至今为初步发展阶段,对盈余管理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时期处于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2007年我国会计界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的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对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会计理论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且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实证研究的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开展实证研究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如证券市场专业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方便。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证券市场刚起步,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如会计信息透明度低、信息成本高、市场效率低等,从而使得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透明度、市场效率等日趋提高,数据较为容易取得,再加上研究者们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掌握日益熟练,因此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盈余管理问题的文献也越来越多,数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与规范研究相比,实证研究文献数目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只占样本总数的34.6%。
(二) 研究趋势
我国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大体上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盈余管理内涵还不熟悉,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掌握还较为欠缺。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7年实证研究的文章共为32篇,占9年中所有关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章总数(36篇)的88.9%,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有关系,如我国配股政策经历了三次重要变更:第一次是1996年1月,证监会将以前申请配股的必备条件“ROE三年平均10%以上”修改为“最近三年内净资产税后利润率每年都在10%以上”;第二次是1999年,证监会要求将1996年的“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改为“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第三次是2001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最近3个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而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集中趋势正好与此相吻合,有相当数量的文章都在研究保配股的内容:阎达五等(2001)研究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为取得配股资格,有操纵会计盈余的行为;杨旭东、莫小鹏(2006)选择了1999年至2001年、2000年至2002年、2001年至2003年三个年度区间分别在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研究表明配股政策对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不论配股政策如何变化,上市公司始终存在通过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的动机;陆正飞、魏涛(2006)研究了我国1998年至2001年间上市公司首次配股后会计业绩下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
(三) 研究的学科属性
将我国1999年到2007年之间在上述四种刊物中所发表的104篇与盈余管理相关的文章进行学科归类可以得出,其学科归属情况分别为财务与会计72篇,审计学15篇,管理学(公司治理)13篇,经济学(博弈论)5篇,伦理学1篇(其中有两篇文献跨两个学科)。可以看出,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呈现学科的多样化,财务与会计方面的研究占绝大部分,其后依次是审计学和管理学,经济学(博弈论)和伦理学。此外,有以下现象值得关注:其一,《会计研究》上的文章大多从新准则的实施、关联方的交易、保配股政策的变化等角度来研究盈余管理的问题,较少地涉及审计方面的问题,而《审计研究》上的文章是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审计意见等方面研究盈余管理的问题,较少地从配股政策的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来研究,很少涉及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内容。这一现象表明,在我国学术界中存在着一定的程度职业偏好,学者们更愿意从自身的学科归属关系上来研究盈余管理的问题。其二,从时间上来看,2005年以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合研究的文章较多,与国企改革结合的更紧密。同时对盈余管理研究的视角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有的从博弈论角度开始研究,有的文献结合多个学科研究,可见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正趋于成熟。
(四) 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判断一项国内研究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看该研究与国外成熟理论相比,在主流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是否相对独立。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来讲,特别是实证研究,主要看盈余管理实证中模型(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选择与国外相比有多少程度的独立性。迄今为止我国国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国外学者的模型,运用Jones模型和经修正的Jones模型来甄别盈余管理的文章较多。有些学者直接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如周铁、罗燕雯、荆娴(2006),李仙、聂丽洁(2006);有些学者如陆建桥(1999)对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再修正,加入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得到了扩展的Jones模型,研究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以逃避有关管制而在亏损及其前后年度采取盈余管理行为;何问陶、倪全宏(2006)在自变量中加入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实证研究表明未能发现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统计证据;陈武朝、张泓(2004)在自变量中增加了无形资产,得出了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有一定的相关性的结论;徐浩萍(2004)沿用了修正的Jones模型的思想,认为现金销售收入的变动、长期资产水平及其增量是影响非操纵应计和经营性应计利润的重要因素;陆正飞、魏涛(2006)借鉴Jone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分析模型并结合我国实际来进行国内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研究是值得提倡的,同时从国内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和管理需要展开的,并没有简单照搬西方模型,而是对模型进行调整来研究国内证券市场的实际问题,如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国企产权改革与盈余管理等。
三、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思想的演变路径
(一) 1999年至2001年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条思想主线主要存在于1999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我国刚开始研究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还缺少清晰的认识,对盈余管理概念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分歧。因此这一阶段的文献大都以盈余管理基本理论为研究重点,如魏明海(2000)、陈建歧(2001)、陈宇学(2001)等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二)2001年至2006年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第二条思想主线主要存在于2001年至2006年。现对这一阶段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的四种类型:(1)关于IPO盈余管理的研究。验证了国内上市公司在IPO前为了迎合各项财务指标的要求,有操纵会计盈余行为。林舒、魏明海(2000)对1992年至1995年108家A股公司IPO前后业绩波动进行了研究,发现IPO前2年和前1年业绩处于最高水平,IPO当年显著下降而非继续上升或轻微下降,并认为公司在IPO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王志强、刘星(2003)以1999年深市和沪市IPO的公司为样本,检验了IPO时的盈余管理与其后期长期平均回报率的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上市公司在IPO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李仙、聂丽洁(2006)通过非预期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我国IPO市场上经“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低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专业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IPO中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程度。(2)关于保配股盈余管理的研究。保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我国配股政策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更,关于保配股盈余管理研究这些方面的文献也较多,孙铮、王跃堂(1999)对微利现象、配股现象、重亏现象进行研究,由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布的总体检验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就总体而言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倾向;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对1994年至1997年沪市和深市A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拥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0%~12%)应计利润总额比非临界公司显著要高,证明了临界公司存在调高利润的盈余操纵行为;蒋义宏(2002),刘星、徐腾(2003),陆正飞、魏涛(2006),杨旭东、莫小鹏(2006)也做过相关研究。(3)关于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每年注册会计师都对上市公司的年报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2001)研究发现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指标(应收账款变化率、存货变化率和非核心收益率)之间并无显著关系;李爽、吴溪(2003)研究的经验证据并未发现监事会在公司治理、尤其是在对外审计的支持方面发挥预期作用;夏立军、杨海斌(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受监管政策的很大影响,但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伍利娜(2003),蔡春、黄益建、赵莎(2005),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2006),李仙、聂丽洁(2006)等也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4)关于ST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陆建桥(1999)以沪市1992年至1997年的22家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四种模型分别对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亏损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度有明显调增收益的行为,在亏损的第一年度有调减收益行为,在扭亏为盈年度有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蒋义宏(1999)就上市公司是否采取盈余管理来避免摘牌做了实证研究,任凌玉(2006)也做过相关研究。(5)关于管理层收购的盈余管理研究。何问陶、倪全宏(2006)在自变量中加入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实证研究表明未能发现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统计证据。客观上讲,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样本越来越多,监管机构对股市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为做这些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系统地掌握了实证研究方法,在加上国内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为大量研究提供了条件。
(三) 2006年至今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合研究
第三条思想路线始于2006年,这一阶段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局限于资本市场的会计领域研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由宏观到微观,研究的重点转向公司治理方面等微观方面,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转型期,为做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孟焰、张秀梅(2006)选取了2001年至2004年147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研究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关联方盈余管理程度与关联方利益转移显著正相关。王建新(2007)以2001年至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越倾向于长期资产减值转会进行盈余管理。张秀梅(2004),黄虹、洪昱(2005),李福(2006),唐敏、徐文聪(2007)也曾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正如魏明海(2000)指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准则制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丰富了会计与资本市场、审计等领域,这些宏观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微观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综上,盈余管理的研究路径及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四、我国盈余管理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一) 盈余管理度量研究
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上,国内诸多学者都运用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来度量操控性应计利润,而Jones模型是否适用、效果如何、如何改进等问题还有待商榷。虽然Jones模型在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方面存在不足,但其适用性和普遍性要强于其它各种方法,同时也是西方研究文献的主流方法。我国国内学者也大都采用这种模型,但在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可以考虑运用其它模型(Healy、De Angelo)等模型进行敏感性测试,减少应计模型的噪音所导致的推论错误,减少因采用单一模型所带来的错误。国内学者对主流总应计模型进行调整时,应运用创新的研究设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二) 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盈余管理动因和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希利(1985)的分红计划动机,斯威尼(1994)的借款契约动机,琼斯(1991)的政治动因,杜邦和平卡斯(Dopuchand PIncus)的税收动因。而我国资本市场研究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扭亏和避免退市(陆建桥,1999;陈晓、戴翠玉,2004)、保配(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等方面,总体比较集中于保配、扭亏和避免退市、IPO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研究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盈余管理的动机除了资本市场动机,还包括契约动机、监管动机和政治动机,还有管理层奖金补偿与盈余管理、管理层变更与盈余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国内研究相对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方面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或研究方法还不成熟等。因而学者进行盈余管理研究范围应加宽,研究深度也应更加深化,从而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的研究。
(三) 盈余管理手段研究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如哪些具体项目和会计方法可被用于进行盈余管理,哪些公司在何时偏好采用进行盈余管理,哪些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经济交易或事项被公司用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盈余管理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也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致力于揭示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否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和行为动机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做出何种反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四) 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研究
法律体系、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制约着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这其中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法律体系、法律风险的哪些因素对盈余管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我国有诸多学者对审计任期、审计收费、会计事务所变更与盈余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而由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高,缺乏非审计费用的数据,非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如何;公司治理因素中,股权分置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且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股权分散型与股权集中性公司治理结构在盈余管理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将法律体系、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结合起来研究,也是学术界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五) 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研究
我国盈余管理的文献,无论从模型的构建还是变量设计上,大多模仿国外的文献,缺乏创新性。国内具体应计研究主要集中于资产减值,对其他方面涉及不多,未来的研究应将具体应计利润法扩大到坏账准备、折旧计提、债务重组等更多领域,从而能够全面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而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的颁布、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是当前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面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国情,要立足于上市公司转型中的治理结构,加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同时也要对管理实践加以观察和总结。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动机 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成熟,许多国外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会计问题不可避免地将在中国重现。盈余管理是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资本市场同样存在盈余管理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会计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二、盈余管理的概念
国外研究者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比较典型的是以美国会计学者斯科特(Scott)为代表,他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即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并产生经济后果的体现。
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围绕国外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的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刘峰(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
概括起来,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监管动因三类。
1.契约动因
刘睿智(2009)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着影响。而葛晓舰等发现盈余管理的又一契约动因是在大多数报酬契约中把净收益额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第三个诱发契约动因是债务契约。
2.资本市场动因
资本市场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股票首发的盈余管理;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避亏动机而进行的盈余管理。(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为取得上市资格,企业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2)配股动机。为达到规定的配股“及格线”,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水平。(3)避亏动机。经理人有避免亏损和盈利下降的动机。
3.监管动机
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管政策与其报告收益相联系。 Chen和Yuan(2001)研究结果发现,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这一利润指标而利用了盈余管理手段。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1.构造真实交易或事项
关联方交易及资金占用关联交易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陈晓等,2004)。孟焰、张秀梅(2006)建立了模型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
2.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
资产重组活动不仅是亏损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也是国企为改制上市达标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薛爽在2005年的实证结果表明,亏损的上市公司在扭亏年度约有一半会通过进行影响“线下项目”的交易安排,如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4.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吴水澎等(2004)通过对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经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和公允价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5.获取地方政府补贴
地方政府为了体现政绩或带动当地经济,往往会对上市公司提供补贴。薛爽在2005的研究发现,亏损的上市公司在扭亏年度,有6% 需靠政府补贴来弥补亏损的。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手段存在偏好顺序: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五、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环境两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会制约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如,外部法律环境会显著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迫使企业选择更为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同时,审计等监管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会制约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主要是指董事会特征以及薪酬制度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治理负有监管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和结构都会对监管效率产生影响。李延喜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规模的董事会能够抑制盈余管理的发生。Bushee在1998年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强度会产生显著的制约影响。薪酬制度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杜兴强,周泽将(2010)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总计利润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有为提高自身的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六、结论与启示
在对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阐述后,可以发现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发现了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等,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内容较为具体,主要集中在融资过程中和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上。
参考文献:
[1]毛洪涛、阮益飞《我国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财会通讯 2009年15期
[2]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3
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这一方面。而对盈余管理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则不是很多, 尤其是国内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更是十分有限, 且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 有的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替代关系 (Cohen and Zarowin, 2008) , 而有的研究则认为二者之间是互补关系 (Wan, 2013) , 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二元”关系, 即, 既存在替代关系, 又存在互补关系 (王良成, 2014) 。由于世界各国主要采用原则导向型会计准则, 这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起到很大作用。管理层将目光投向真实盈余管理, 而真实盈余管理较之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的未来价值损害很大 (Chi et al., 2011;Graham et a1., 2005) 。因此, 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 以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保护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规范市场。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以期为以后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帮助。
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关系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Ewert and Wagenhofer (2005) 认为会计准则的严厉执行会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进而会使公司降低应计盈余管理, 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
Cohen et a1. (2008a) 研究发现, 在SOX法案颁布之后, 由于法律保护水平上升、证券监管和惩罚趋严,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之后, Cohen and Zarowin (2008) 发现,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是可以相互替代和影响的。这和Graham et a1. (2005) 的研究一致, 为规避监管者的注意, 管理者更偏爱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面对不同的监管环境和压力, 管理者会认真权衡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运用的策略差异。
2.1.2 国内文献综述
李增福、郑友环 (2010) 则认为预期税率上升的公司, 主要进行真实向上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的公司, 主要进行应计向下的盈余管理。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 (2011) 进一步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会同时实施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
和辉 (2012) 认为IPO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同时实施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IPO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是以发行价格最大化为原则的, 当其审计师为国际“四大”、会计弹性水平较低、处于非管制行业时, 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反之, 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
2.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互补关系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Chen et al. (2001) 和Jian and Wong (2010) 发现, 当面临退市和再融资的管制压力时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很强烈, 其行为也很极端。公司不管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 管制压力都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量, 使得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并不表现出替代关系, 而是互补关系 (王良成, 2014) 。但是Chen et al. (2008)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市场并不能辨别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Wan (2013) 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在外部监督严的情形下并不具有相互替代关系。
2.2.2 国内文献综述
刘启亮等 (2011) 研究发现, 在新法律实施以后, 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尽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由于我国新法律执行力度不够, 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整体在调节利润方面则没有明显的一致方向。即, 在我国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
王良成 (2012) 的研究认为, 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能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同, 在法律基础、投资者保护意识、相关会计制度等有待完善以及我国独有的市场制度背景下,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而是具有同高同低联动的正相关关系。
2.3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二元”关系文献综述
王良成 (2014) 经研究发现, 在中国市场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二元”关系。即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具体而言, 市场竞争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 使得两者具有替代关系;控制利益、管制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不具有显著的成本比较优势, 而是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驱动因素, 使得两者具有互补关系。
3 结论
虽然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的历史已经很长, 但是对其两种方式关系的研究才开始不久, 而且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就是说, 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 也会对国家未来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ohen, D.A., Dey, A., and Lys, T.Z. (2008a) ,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 83 (3) :757—787.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4
对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以及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文献的总结和评述,分析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对遏制盈余管理,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政府补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7701
在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由中央政府来实施,地方政府负责运用具体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逐步控制企业和上市公司。因此,我国政府对上市的关心在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盈余管理现象,进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影响。
1 文献回顾
1.1 盈余管理相关文献
盈余管理的概念,Mathews,Perera.(1991)认为,盈余管理与两权分离的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发展相关。Healy and wahlen(1999)认为,企业管理者在会计报告中使用估计判断、构造交易等方式去改变或者影响财务成果,以误导企业所有者而不让其了解公司的潜在经营业绩或者为了满足协议中签订的财务指标。
Scott(1997)在其著作《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中提出,在公认的财务制度范围中,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财务政策,以使管理层自身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我国学者刘峰(2007)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在现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
关于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Kiridaran、Yeow、Lobo(2010)研究认为,審计声誉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Chin、Chen、Hsieh(2009)认为,股权结构影响盈余管理。Anton(2010)研究认为资本结构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另外,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还有如下:法律起源(Chin、Chen、Hsieh,2009)、内部交易(Bikki、Judy,2008)、审计质量(Chen、Chen、Lobo、Wang,2010)、政治成本(Mark、Greg,2007)、高管激励(Clinch,Magliolo,1993)、税收(Klassen,Shackelford,1998)等。
国外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计量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应计利润的研究方法。应计利润的研究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应计利润总额法,一种是具体项目法。另外,Burgstahler等(1999)发展出分布检测法,这种新方法不容忽视。我国的学者在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中基本上运用的就是这几种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对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国外部分研究结果认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经济后果。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使财务数字的真实性减小,进而产生消极的经济后果。也就是说国外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结论(Healy and Wahlen,1999)。
我国学者张俊生、曾亚敏(2010)利用2000年-2008年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有些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成果与市场业绩相反的情况,他们分析和研究证明,这种业绩背离的现象可能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结果。
1.2 我国政府补助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联
我国学者王凤翔、陈柳钦(2005)研究发现,在政府和本地竞争性财产界限清晰的条件下,政府会出于增加就业和促进局部经济发展等目的,通过补贴干预上市公司的经济运行。
赵怡欣(2011)在《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地方政府利益和本地上市公司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说明了地方政府有帮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作者从地方政府帮助上市公司分别在上市、发展和戴帽退市三个阶段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和后果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也说明了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在增发配股资格的审核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应该被特别关注。
1.3 相关的经济后果分析
张晓东(2008)在《政治成本、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一文中选择高油价时期石化行业的一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他的研究发现:在油价迅速上升的时期,石化行业的一些公司普遍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节利润,然而这些盈余管理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政府经济干预的具体措施。这也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并非没有理性。
李吉敏(2011)在《地方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出台后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补助是一把双刃剑,政府补助也存在一些负面效果,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进行,不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环境。上市公司在存在政府补助的情况下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减弱,但是新会计准则也还存在一些地方需要完善来达制止到进一步减少政府补助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综上,笔者从国内和国外视角,分别对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的关联以及相关的经济后果三个角度进行文献的归纳和总结。他们的研究也证明了政府可能参与企业管理以达到其目的。而盈余管理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表现为企业操纵利润、扰乱市场竞争环境等等。希望政府能从制度层面以及市场角度遏制不
良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2 政府补助的影响和盈余管理的手段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补助已然发展形成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政府补助在国家经济调控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宏观调控还是对微观主体的影响都表现在各个方面上。如鼓励产品的出口、支持高新科技企业的研究和发展、平衡我国东西部的发展等。但是,企业接受政府补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营业能力甚至起到误导和欺骗企业所有者的作用。长远的视角来看,政府补助甚至使一些地方企业养成不好的坏习惯,比如企业一旦运营有问题或者出现财务危机,马上寄希望于政府,希望通过政府补助来解决其问题。这样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使企业失掉竞争力也有失公平,进而不利于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能在较短时间扭转财务难堪局面,而且效果比较好。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有:第一,不披露政府补助的实际用途,比如并未按照政府意图进行使用补助资金而不进行公示;第二,不区别政府补助的类型而混淆视听;第三,混淆政府补助的会计属性,比如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不作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
3 遏制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3.1 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
健全上市公司治理必须具备有效的法律制度支持,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政府部门应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公司法》中,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改善经营管理措施。然而,上市公司亏损年限3年仅仅是表面现象,并没有真切地表现出出一个公司的实际亏损总额。这种规定会让一些企业提前或推后一次性计入亏损以避免连续三年的亏损年限。因此,要结合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来确定是否暂停上市以减少盈余管理现象。
3.2 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以扭亏为盈或者美化财务指数,而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持默许或支持态度。为了遏制和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可以通过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方式,指引地方政府在考核政绩时,注重考虑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带动就业能力等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总值的影响。
3.3 加大监管惩罚力度
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负有直接的监管责任。近年来,我国不断的在完善和健全相关证券法规。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在监管力度上还需要逐渐强大起来。例如,对过度盈余管理,甚至提供虛假财务报告的上巿公司进行特别处理、暂停、终止上市的一票否决制,并对公司的负责人及直接责任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惩罚力度的加强使得上市公司的行为也更加规范,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才能随之更加健康有序。
参考文献
[1]Healy P M,Wahlen J 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andard Settings[J].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14):368383.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篇5
在会计学术相关领域,研究者们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究,从盈余管理的定义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到衡量盈余管理方法的探究,再到公司能够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以及盈余管理与公司财务表现的关系和盈余管理对于最终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等等。笔者就近年来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做一简单的回顾与概述,并对今后盈余管理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提出一些展望。
一、盈余管理概念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在当代财务会计领域里面是一个被广泛探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试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对于盈余管理含义的阐述,比较被认可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中最为被学术界认可的观点是Schipper(1989)在《盈余管理评论》一文中提出的: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经理人员有目的地干涉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目的是为了误导那些相关利益者对于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的判断,同时,还可以影响那些和会计数据密切联系的相关契约的结果。
另外一种观点是Healy和Wahlen(1999)在《盈余管理文献回顾及对标准设置的启示》中陈述的,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为了误导相关利益者对于公司某一时期的真实财务表现的判断,以及影响那些基于短期财务会计信息的契约结果,利用自己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力改变会计交易的行为。具体的,从这个对于盈余管理的界定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点内容:首先,经理人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对于公司的财务报告施加影响,比如,不同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会影响财务数据的结果。其次,Healy和Wahlen指出,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管理者想通过内部信息的获取而从一定程度上去改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从而误导那些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对于公司实际财务状况的判断,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最后,笔者提出,管理人员利用职业判断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管理人员通过对于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职业判断之后披露的财务报告,可以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当中,存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将对市场的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Beneish和Daniel(2001)比较了以往相关文献当中提出的关于盈余管理的不同的诠释,他们也认为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误导报表外部使用者对于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认识,并且他们还给出了自己对于盈余管理的见解。他们认为,盈余管理不仅发生在财务报告的披露当中,也会发生在公司进行真实投资和管理层做决策的过程当中。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一方面,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误导外部利益相关人;另外一方面,管理层也是想向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提供他们对于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更加准确的预测。
二、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
在学术界,大量的文献涉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Healy和Wahlen(1999)以及Jackson和Pitman(2009)都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
就股票市场动机而言,公司管理层通常会在发放股权的时候操纵盈余,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基准,如分析师的预测等,而去操纵盈余,目的在于不让公司的投资者失望(Healy和Wahlen,1999)。Jackson和Pitman(2009)研究表明,经理人员倾向于在公司初次募集股票和增发新股的时候操纵公司盈余,从而影响外部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很显然,股价和公司所披露的盈余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公司没有达到分析者或者公司之前制定的盈余目标,公司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因此,管理层倾向于操纵盈余水平。
契约动机主要是和债务契约以及内幕交易相关联的,Press等人(2012)发现,债务契约和内幕交易动机会促使管理层提高公司盈余水平。除此之外,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也是契约动机的来源之一,通常而言,在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取和盈余相关的奖金,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保障性(De Angelo,1988;Dechow和Sloan,1991)。Healy和Wahlen(1999)也将契约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贷款契约相关的,管理者倾向于提高盈余水平以避免违约情况的发生;另一类是和管理者的薪酬相联系的,管理者会选择提升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从而获得和企业业绩相挂钩的奖金酬劳。
最后一个是监管动机,Jackson和Pitman(2009)指出,公司披露的盈余数据和公共安全高度挂钩,尤其是在制药产业和原油产业当中格外明显。Healy和Wahlen(1999)主要关注了反托拉斯监管和其他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就反托拉斯监管而言,这个主要出现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存在对于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行业资本要求的特殊规定,经理人员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除此之外,政府提供的额外的津贴和潜在的福利也会诱使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方式研究综述
现有的实证研究文献试图找到一种准确的方法去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Ziv(1998)提出了管理人员采取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所采取会计政策的不同对于盈余进行管理,而不需要改变公司的现金流量的会计盈余管理,另外一种是改变运营决策从而会影响到现金流量的经济盈余管理。同样的,Gunny(2010)也提出相类似的看法: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盈余管理是经理人员在GAAP(公认会计原则)的允许之下,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选择对于盈余进行的管理,从而可以隐藏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Ziv,1998;Roychowdhury,2006;Dechow和Skinner,2000;Gunny,2010)而真实盈余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利用真实会计活动为手段影响现金流量,最终形成对于利润的操纵,从而影响财务报告的披露结果;Roychowdhury(2006)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做出了以下解释:“经理人员从正常会计活动出发,操纵盈余的披露,从而向相关利益者呈现出公司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假象。”
四、盈余管理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到盈余管理的动机,再到盈余管理方式的探究,可以看出会计学术界的学者们对盈余管理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以上所提及的文献基本都是以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盈余管理现象的探究还比较少,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制,以及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今后在这个领域的探究可以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发展中国家的上市公司。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能会发生变化,采取的手段也会不同,因此,关于盈余管理这个领域依然存在着更加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一直以来受到各国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方式三个方面对于现有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概括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盈余管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Beneish,Messod Daniel.2001.Earnings management:A perspective.Managerial Finance,2001,27,12(December):3-17.
[2]De Angelo,Linda Elizabeth.Managerial competi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use of accounting perfor mance measures in proxy contes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8,10,1(January):3-36.
[3]Healy,P.M.,and Wahlen,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4]Roychowdhury,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5-370.
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代理理论,盈余管理,薪酬激励
一、引言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 企业被看做“黑匣子”, 其内部激励问题常常被忽视。Berle and Means (1932) 提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经典命题之后, 人们日益关注旨在提高企业绩效的高级管理层激励问题。西方企业管理体现激励制约机制和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通行做法是, 将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企业业绩挂钩, 早在1990年Jensen and Murphy就进行这方面实证分析的研究。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核心思想是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 股东通过委托管理层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现代财务理论认为, 公司的目标应该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管理层作为股东在公司的代理人, 其决策目标也应该是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然而, 由于人的自利性特征, 代理人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 从而发生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 即所谓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在这里即管理层的行为不可能被股东完全监督。这类代理问题也被称为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
建立高管薪酬激励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计划将支付给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绩效联系起来, 企业绩效越好则高管得到的薪酬越高, 以激励高管, 使其更愿意采取那些能提高公司价值的行动。激励计划的用意在于使高管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避免不一致所
二、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 国外文献
1. 负面效应。
对于负面效应的早期研究以Healy (1985) 最具有代表性, 他收集高管的薪酬数据, 发现存在高管为了获取最大奖金而操作会计政策以达到期望盈余。这是典型的研究薪酬激励负面效应的文章, 这是基于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工资, 其后的的学者还进行关于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 发现无论是奖金激励还是股权激励都会导致高管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操作盈余, 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Holthausen等, 1995;Cheng和Warfield, 2005) 。
Bergstresser and Philippon (2006) 则发现, 股票与期权激励将会给CEO的行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CEO将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 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 并趁机执行期权或将所持有的股票套现。Harris and Bromiley (2007) 支持这一结论:当CEO存在利诱的情况和公司的业绩比较差时, CEO会采取不道德行为, 即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实现盈余目标。
2. 非负面效应。
Dechow, Sloan和Sweeney (1995) 通过收集被美国证监会指控为盈余操纵的公司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并不是只有被指控的公司才实行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 而那些没被指控的公司中也同样存在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制度, 因此, 作者得出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并不是导致高管操纵盈余的动因。
Erickson, Hanlon和Maydew (2006) 对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股权激励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高管的股权激励不会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Armstrong et al. (2010) 发现一些证据表明, 会计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公司CEO股权激励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薪酬激励不是导致会计违规行为的原因, 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是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 国内研究
1. 负面效应。
李延喜等 (2007) 以2002-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从而考察了高管薪酬、董事会监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董事会监管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资产规模和债务水平后, 高管薪酬水平与向上的操控性应计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因此, 作者认为薪酬激励构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诱因。而对于董事会的监管效果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并不明显。
2. 非负面效应。
王跃堂 (2000) 研究会计选择行为的动因, 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选择的动因不是基于会计信息的高管激励契约, 而是其他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刘斌等 (2003) 发现CEO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非增加其公开性薪酬。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鉴于薪酬管制政策的限制, 大部分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仍然是现金, 而管理层持股和股票期权并不常见, 而且在实践中政府对经理人收入水平一直实施严格的管制, 主要的管制手段是将经理人收入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 所以管理层的福利体系更多的倾向于在职消费等隐性激励方式。他们是以1999-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取在职消费数据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研究结果表明, 薪酬管制导致在职消费成为高管人员的替代性选择, 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缺乏激励机制应有的激励效应。王克敏和王志超 (2007) 研究了高管控制权、报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结果显示, 当高管控制权缺乏制衡和监督时, 公司对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失效, 从而让总经理有更大的寻租空间, 这也就相对抑制了高管因薪酬而发生盈余管理的程度, 也就是说, 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引导下, 反而降低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对薪酬激励机制部分构成要素的忽视
Jensen and Murphy (1990) 旨在衡量CEO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高管的激励问题。文章分析了该激励机制的四个构成要素, 即与绩效相关的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绩效相关的解雇, 之后分别计算了不同薪酬形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每变化1000美元, 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解雇威胁带来的CEO薪酬变化分别为0.3美元、0.15美元、2.5美元、0.3美元, 共计3.25美元, 很明显, CEO的薪酬与股东财富之间的敏感度较低。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结论, 比如, Hal and Liebman (1988) 对美国上市15年间的CEO薪酬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 CEO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从而得出了和Jensen and Murphy (1990) 以及其他主流研究完全相反的结论, 该结论大致能说明美国公司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在过去10年中提高了, 并发现这种关系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0年以后管理层持有的股票和期权数量的增加。
从中我们得到启示, 不同的激励机制要素对于业绩的敏感是不同的, 所以在研究问题时, 不能只局限于工资, 对于其他的激励机制要素也要考虑, 同时, 对于业绩的敏感强度不同, 在相关的研究中也要区别对待, 分别考虑。特别地, 针对我国的现状, 基于期权激励和内部持股等激励方式越来越普及, 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因此在研究薪酬激励的问题对于薪酬激励的其他的要素也不容忽视。
(二) 研究中没有对薪酬激励机制加以区分
不同于西方研究, 国内现有的薪酬研究还没有收集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机制数据, 忽略了薪酬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信息:并非所有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都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 因而国内现有的研究只能间接地检验我国基于盈余的高管薪酬激励是否会导致利润操纵。
当前的有关研究没有区分出未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或不以会计盈余为薪酬基础的公司。如果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机制会促使短视的管理层操纵利润, 那么相对于建立了以会计盈余为业绩指标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公司, 没有建立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的公司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弱, 为增加自己的公开薪酬水平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就比较低。
(三) 只考虑传统盈余管理活动
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会计处理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 并不会改变企业内在的经济活动, 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 因此具有操控难度较小、所需成本较低的特点, 但应计项目操控更容易被审计师与监管部门察觉。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通过安排真实经济活动来调节利润, 如期末异常促销、提供宽松的信用政策、削减研发支出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由于真实盈余管理通常需要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合作并且可能进行真实经济活动的操控, 承担很高的成本, 但具有难以审计和监管的特点。目前大多数文献还是以应计盈余管理为主, 但Graham (2005)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经理们更喜欢用真实活动操控来调节报告盈余。其后, 真实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他们开始关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以往学者研究问题都是针对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 而真实盈余的管理活动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危害更大, 对于薪酬激励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意义更为重大。
(四) 没有考虑高管层变更的影响
Traichal, Gallinger和Johnson (1999) 发现高管变更带来的影响。新任的CEO通常是缺乏经验 (或者被认为是低生产效率) , 他们与即将离职的CEO相比, 较少被授予长期的激励补偿, 同时, 他们发现新任CEO的薪酬通常较低。那么, 一个公司的高管经常更换, 很可能意味着该公司高管的薪酬偏低。因此, 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就需要考虑高管更换带来的影响, 即要考虑高管的更换频率及是否为新任CEO等因素。
(五) 应该考虑的其他问题
魏刚 (2000) 对1999年的816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零报酬”现象严重,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鉴于高管薪酬存在所谓薪酬乱象,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薪酬过高, 即所谓的“天价薪酬”问题;二是薪酬过低, 即所谓的“零薪酬”问题;三是薪酬的不合理变动, 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背离, 使得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更加困难。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 这就使薪酬激励问题研究数据存在缺陷, 使得一些研究结论可靠性差。赵卫斌, 陈志斌 (2012) 考察了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 研究发现, 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不同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激励也不同, 高管的行为选择就会产生差异, 从而使得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的作用不同。这就警示我们在研究国有企业有关薪酬的问题时, 要考虑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
关于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譬如, 管理层权力对于薪酬制度的影响等。
四、总结
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非是为了做大盈余, 而是要试图掩饰和其他企业相比的巨额利润, 因此这些企业在披露财务报表时, 必然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各种途径来做大成本, 使利润降低。这类似于政治成本的来源, 为了掩饰巨额利润而进行的向下盈余管理。
同时, 在我国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高管进行盈余管理并非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是为了整个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不是为了自身的薪酬, 在研究问题时如果不能识别这一问题的存在, 研究的结果必然掺杂噪音的存在, 使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研究相关问题时也要注意我国与国外的区别, 不能盲目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譬如, 在研究期权、股权激励的问题时, 一些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但是应该注意到中国和美国高管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的数量的差别可谓大相径庭。一般而言, 如果高管持有公司大量的股权或期权, 这意味着公司和高管的利益是一致的, 高管一般不会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这样的薪酬激励制度也就不可能是高管盈余管理的诱因。
总之, 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委托——代理理论, 还应该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譬如从社会学角度、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 同时, 在研究中要注意识别我国与国外具体薪酬制度背景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延喜, 包世泽, 高锐, 孔宪京.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10) .
[2]黄志忠, 冯燕金, 郗群.基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的调查研究 (J) .市场研究, 2008 (6) .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经济研究, 2000 (3) .
[4]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经济研究, 2005 (2) .
[5]李增福, 曾庆意, 魏下海.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J) .经济评论, 2011 (6) .
[6]Healy, P.M., 1985, The impact of bonus schemes on the selection of accounting princil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7 (3) , 85-107.
[7]Harris, J.and P.Bromiley.2007.Incentives to Cheat:The Influenc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on Financial Misrepresent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18:350-367.
[8]Armstrong, C.S., A.D.Jagolinzer and D.F Larcker.2010.Chief executive officer equity incentives and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48:225-271.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7
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随着监管力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实行后,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以往的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而且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制度约束较为严格,也更倾向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由于信息获取的渠道受限和专业素质的欠缺,中小股东很难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就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其中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分别作为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的核心,能否对盈余管理,尤其是真实盈余管理发挥抑制作用就尤为重要。
在对过去的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多数研究都只研究独立董事或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鲜有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放在一起进行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和概括,能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
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较完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基本上趋于肯定。在认同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有积极意义的研究中,Fama和Jensen(1983)认为独立董事可以监督管理层,能够调节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由代理问题引发的矛盾;Beasley(1996)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较大时,公司发生舞弊的情况较少;Peasnell(1998)认为独立董事能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Park和Shin(2004)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和来自机构的董事比例增长能使盈余管理水平降低。尽管独立董事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西方学者也对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一些问题,Hermalin和Weisbacch(1991)认为管理层控制董事会的选举,使独立董事制失去意义;Cohen和Zarowin(2010)提出本地的独立董事可能存在于管理层合谋的情况,削弱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能够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在我国有两种对立的结论。
一方面,有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产生作用,魏冬(2004)则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使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下降;陈胜蓝和魏明海(2007)认为董事会独立性提高能提升盈余的稳健性;邓小洋和李芹(2011)也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没有起到作用,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关系不明显;张炳才和孔庆景(2011)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和是否在审计委员会任职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通过对影响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因素进行整理,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履职环境方面,支晓强和童盼(2005)发现盈余管理严重和第一大股东变更会引起独立董事的变更;赵德武(2008)认为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对盈余稳健型的影响最大;李燕媛和刘晴晴(2012)发现履职环境对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起到了负面影响,同时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U型曲线关系。
二是在独立性方面,李康(2004)发现独立程度不高的独立董事易被更换;唐清泉(2005)认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相较于信息和知识更为重要;宁向东(2010)认为声誉是影响独立董事行为和态度的关键因素。
三是在专业背景方面,王兵(2007)虽然认为国内的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但也肯定了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有正面影响;胡奕明和唐松莲(2008)认为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龚光明和王京京(2013)发现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并且高级会计师比注册会计师更能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四是在地理位置方面,童娜琼等(2015)发现具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在国有企业和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较高的企业这种抑制作用会被削弱。王凤华(2010)认为上市公司更偏好选择当地的独立董事,并且黄芳和杨七中(2016)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的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都较非本地的低。
二、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机构投资者在西方国家大规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逐渐放宽的法律环境,他们在这一时期开始不断扩大持股规模,进而摒弃了“华尔街规则”带来的短期行为,以长期投资为目的进行积极的公司治理。而在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
国外的研究基本肯定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Shleifer和Vishny(1986)发现相比于分散小股东因监督成本高昂而难以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Balsam(2002)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比个人投资者更快地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约束管理层利润操纵的目的;Chung等(2002)也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监督管理层行为,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究其原因,Brous和Kini(1994)认为的机构投资者巨额的投资和高超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有动机和能力积极提高盈余质量。
有学者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并分别研究各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Bushee(1998)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型、短暂型和准指数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型和准指数型机构投资者会降低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而大量持股的短暂型机构投资者则会使管理层削减研发支出以实现短暂盈利的目标,可以视作一种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
在盈余管理类型的研究中,Koh(2007)发现,长期投资者可以抑制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Cohen(2008)发现在2002年SOX通过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Roychowdhury(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管理层生产和费用的操纵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样有抑制作用。
在空间范围上,Khorana(2005)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在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也不断提升。
国内的研究虽然对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作用也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股权分置改革不够彻底等因素影响,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在认同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有积极作用的研究中,程书强(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高雷和张杰(2008)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袁知柱等(2014)发现机构投资比例与整体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其中与应计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呈负相关。
也有学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产生质疑,邓可斌和唐小艳(2010)发现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关注短期收益而不是长期绩效,助长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李善民等(2011)发现虽然积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但由于这样积极的机构投资者较少,所以就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在股权结构不同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于盈余管理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于忠泊等(2011)发现虽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交易活跃程度的提高都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难以得到发挥。李增福等(2012)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削弱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在国有控股公司也受到了限制。孙光国等(2015)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越低,但是如果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会削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
三、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
不同于国内独立董事制度主要由政策引导而建立,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由机构投资者的倡议带动。杨丽和王鹏生(2005)通过对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制度最终确立源于股份在机构投资者手中的集中,但在国内,由于股权结构偏向国有持股的集中,机构投资者规模有限,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股权基础薄弱,发挥作用的能力有限。
在对国内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与独立董事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吴晓晖和姜彦福(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使后一期的独立董事比例上升,并且发现存在机构投资者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和绩效呈正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可能通过独立董事实现对公司内部治理的介入。
四、结论
独立董事制度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同时作为公司内外部治理的核心,这两者的发展应该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而在国内他们的作用都受到制约。
其主要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不彻底,相关法规制度对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使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经常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这些上市公司或是抛售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积极的参与公司治理。再者,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都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而是作为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来执行监督职能,虽然他们都有较强的专业背景,但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等因素影响,很难真正的了解公司内部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而独立董事还要面对诉讼风险,所以他们根据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种种考虑,很难“用手投票”进行积极的公司治理。
上述结论的前提是独立董事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机构投资者也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如果他们与管理层或者控股股东进行合谋串通等,那么他们就更难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他们的选择就反而更容易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实证文献综述 篇8
任何学科的研究的深入, 都离不开不断的设问, 在问题的导向下, 研究层次不断深入, 推动研究成果的突破。会计学科的发展, 也不例外, 在其发展过程中, 在设问方面, 主要进行了三次有效的突破。按照一般的划分模式, 对于会计学科的研究经历了如何做会计、使用什么方法更加有效地处理会计事务和会计信息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等三个层次。
1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
从早期对会计盈余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 比较突出的是鲍尔和布朗 (B all&B row n, 1968) 的那篇经典文献。两位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了事项研究 (event study) 方法, 他们将1957~1965年,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N Y SE) 上市的261家公司, 按照盈余未预期增长分为“好消息”和“坏消息”两组, 在之后, 对上述两组的公司在股票市场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在相关公司的盈利公布前后一个时窗内, 股票市场能够比较灵敏地对相关消息做出反应, 具体来说, 属于利好消息的公司, 其股价会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而属于利空消息的, 则股价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不过在这个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 B all&B row n (1968) 在进行研究时, 做出了一定的条件假设, 即认为公司在收益与报酬率的关系是同质的, 这种假设忽略了样本公司的报酬/收益关系在横截面上的差异。两位学者在研究中, 也指出上市公司的非预期盈余, 可以较好地解释其股票的非正常报酬率, 不过, 在对相关数据进行严格的技术处理之后, 可能忽略了一些其他的重要事实。也就是市场对相关消息反应的敏感度问题。一家公司的非预期盈余, 造成的相关影响, 是否会比另一家公司的非预期盈余, 造成的市场反应更敏感。
我国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是王跃堂、孙铮、陈世敏 (2001) 等,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收益模型和价格模型, 通过对1997年、1998年, 自愿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和未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三项减值准备政策的执行, 对会计信息价值的改善, 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不过从收益模型来看, 上述政策的执行,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每股收益的价值的相关性, 提高了每股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从时间上来看, 从1995年到2001年,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价值表现为先升后降, 其中在1996年或1997年达到了最顶点。
2以价值相关性作为评价标准对会计准则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
通过对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 对会计准则有效性进行验证, 以此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作用的理解。A m ir, H arris&V enuti (1993) 在研究过程中, 使用了境外企业在美国上市的20公司构成样本, 运用事件研究、收益模型分析以及账面市值比分析等三种研究方法, 做了相关的实证检验。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 在按照美国G A A P调节后的会计盈余和股东权益, 在总体上增量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他们在对调节数据进行分解后, 发现会计信息中的一些其他项目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我国国内学者, 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相对价值相关性方面, 通过这些研究, 可以为我国是否应该进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供有力的参考意见及其相关证据。不过总的来看,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指出,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应该保持一定的特色和独立性。
通过本文的相关综述发现, 尽管这些研究的目的各不相同, 不过放大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 使用的模型和一些假设方法是相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其实和股票定价研究方面的定价模型有很大相似之处, 并且, 不管使用何种定价模型和分析技术, 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会计盈余和股票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例如,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以媒体广告类公司, 很大额的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 应该是所有媒体广告公司面临的通病。同时, 和商场打交道, 公司前期投入往往又很大。这就会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一方面, 租赁商场的场地需要及时付款, 付款期1-2个月已经很了不起, 但资源有限毕竟是个现实存在, 尽管租赁费不低, 也不是谁想开拓就能开拓出来, 除了钱, 还需要很多社会资源协调。另一方面, 广告费的回款周期一般都在3-5个月左右, 如果遇见个别坏账客户, 那就更是致命打击。为了最大限度规避资金风险, 在前期制定详细规章制度, 针对不同行业新客户, 严格把控客户信用度。对高风险公司, 必须要求50%甚至100%的预付款。如果无法协调, 宁可放弃合同;在合同执行阶段安排专人负责催收, 销售人员最终对合同负责, 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和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挂钩。应收账款是一个公司比较重要的会计信息, 关系到公司的现金流是否充足, 在信息观的假设中, 这类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市场会有比较敏感的反应。
3对当前时期会计管理的启示
从上面学者对会计盈余功能的理论研究中, 可以知道, 会计管理必须要遵循业务特性, 现代财务早已不再是账房先生的概念了, 从当初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到现在的Tiger M edia, 可以说管理经验也在逐渐做加法。无论在什么公司, 除了基础会计工作之外, 财务部门最重要的事还是应该对业务形成有力支持。财务部门的领导经常带领财务团队定期参加业务部门培训。少管少错的观点已经过时了, 要真正发挥财务影响力, 会计管理人员必须乐于钻研业务或技术。财务要思考企业核心价值的要素在哪里。在轻资产公司, 核心价值不在有形资产, 而在于广告投放网络及技术等无形资产。比如在日常制定的各种分析报告里, 会对这部分资源进行重点研究。看看在整个投放网络中, 各个商场的成本、利用率及后期效果都是怎样的、是否需要调整。
或许基于轻资产公司的融资特点, 会计管理人员要对资金的高度敏感。财务应该随时监控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 为未来做好规划。没有资产抵押, 轻资产公司从银行融资相对困难。在公司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 会吸引到V C、PE等投资, 但很多时候也和银行贷款一样, 不是股权类投资而是债券类。如果不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 就会很被动。可以通过预先规划从银行拿到一定信用授信额度, 在公司需要资金的时候随时启用。从财务的角度, 会计管理人员要将公司带入一个“无忧的立场”, 善用风投, 同时又通过银行授信来增强和风投谈判时的话语权。另外, 会计管理人员在做预算的时候, 要引导公司将资金向研发倾斜, 增加轻资产公司核心竞争力, 这个是根本。
4结束语
会计盈余功用理论得到相关研究, 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可以提高对不同时期或不同会计政策下, 相关会计信息的理解, 在股票市场, 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反应敏感程度, 与会计盈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文的综述过程中, 通过对之前学者的相关研究,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会计盈余的有用性不应仅局限于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 还应当体现在会计盈余能否提高以及如何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上。上市公司在公布财务信息时, 要合理把握信息的相关价值, 在公布的时间窗口方面, 要考虑市场的反映情况。现代资本市场信息发展, 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事件, 都会非常迅速的传播, 会计信息包含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 科学的分析不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 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公司提高业务能力、把控未来发展方向, 这也是财务的职责。财务部门要帮助公司积极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
摘要:会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 其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盈余功用理论方面, 到目前为止, 形成的主要理论观点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即信息观、计价观和契约观等三种。随着现代资金市场的深化, 在会计理论方面的论著也越来越复杂, 不过总体上说来, 对于会计盈余的研究, 主要是同其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信息观,利好消息,敏感度,资本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念梅, 翁健英.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2) .
[2]李增福, 黄华林, 连玉君.股票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公司的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 (05) .
[3]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3 (01) .
[4]徐颖, 林艳, 杨伟明.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操控操控[J].商业会计, 2013 (11) .
[5]张林.会计盈余功用理论的拓展研究——以盈余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01.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9
1文献统计分析
从数量上看,自1992年到2012年共发表了22篇提及“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文献,仅占同期全文中涉及“档案行政管理”的14633篇文献的 0.15%。
文献涉及16种期刊,其中,档案学期刊13种,占81.25%;发表文献19篇,占全部文献的83.36%。在13种档案学期刊中,核心期刊7种,发表文献13篇,占档案学期刊发表文献的68.42%。发表文献2篇以上的3种期刊,均为档案学核心期刊(《档案与建设》5篇、《中国档案》2篇、《档案学通讯》2篇)。档案学期刊是对这一研究关注度高且发表文章数量比最高的杂志群。
22篇文献分布在21年间,年均发表文献只1篇多一点。具体情况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研究一直呈时断时续,不甚活跃的状态。其中,只有1999年到2002年的4年,研究相对活跃。
22篇文献中,署名文献有20篇,共涉及20名作者。发表文章2篇以上的2人(李建芳、袁光),占全部作者的10%。20篇署名文献中合著2篇,均为2人合著,合作率为10%。没有核心作者出现。22篇文献中,署明单位的有17篇,涉及14个单位。其中,发表文献在2篇以上的有3个(江苏省档案局3篇、中国人民大学2篇、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篇)。在14个单位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6个,占42.86%;高校4个,占28.57%;其他单位4个,占28.57%。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的关注度高于高校与其他单位,但差距并不大。
2文献内容分析
22篇文献从题目中可取的主要关键词有15个,主要分为“档案行政”、“档案法制”与“档案事业”三个大类。其中,“档案行政”11个,涉及文献19篇。主要集中在:依法行政(5篇)、行政执法(3篇)、行政行为(2篇)、行政效率(2篇)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管理、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行政不作为(各1篇)等方面。档案法制3个,涉及文献9篇。包括:依法行政(5篇)、行政执法(3篇)和档案法制建设(1篇)。其中,有两项8篇文献与“档案行政”的文献存在重叠。“档案事业”3个,涉及文献3篇,涉及档案事业、档案管理体制和档案馆(各1篇)。
在22篇文献的全文中,在提及“档案行政管理主体”时,强调“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严重缺失”和“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不适应”的最多,有7篇,时间跨度从1992年到2006年。其次,是强调:“档案行政管理主体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4篇文献,时间为2001年至2009年。再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是档案行政管理主体,又是档案行政执法主体”、“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与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者(行政管理主体)与被管理者(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关系”,各2篇。其他还有“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形象”、“行政管理主体应当对其行使的行政管辖权负法律责任”、“行政管理主体应当具备相同的法律主体资格”等。
3结语
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研究整体上还相当薄弱和不成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档案学其他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对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研究势必会成为一个热点,为档案行政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成果。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篇10
资本市场使资本从资金富余者快捷地流向需要资金的生产性投资者, 即能提供资金最高回报的企业, 既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同时资本得到最大化增值, 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然而, 市场中存在着众多的资金需求者, 资金富余者如何分辨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者成为一个问题, 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盈利能力较差的生产性投资者也期盼获得资金,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这些生产者可以通过某种操作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以获得资金, 从而产生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做一些概括性的总结。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表对外报告的过程, 以达到私人目的而进行的对盈余的披露管理。Healy and Wahlen (1999) 定义盈余管理是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通过规划交易改变财务报告, 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 从而影响其决策和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盈余管理动机
已有盈余管理文献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得出了具有相当证明力的证据。总体上, 研究结论表明, 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提高管理者报酬、降低违背贷款合同的可能性、避免退市、避免监管部门干预、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理解、少交税, 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 盈余管理行为是一种有害行为, 它使得投资者无法区分优秀企业与盈利差的企业, 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阻碍经济发展, 所以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研究热点。
三、盈余管理方式
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必定采用一定的盈余管理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学者们对盈余管理方式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经验证据。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 利润“大洗澡”。
即如果亏损已成事实, 那么管理者将倾向于报出更大的亏损额。因为此时亏损多少已经不重要, 不如多确认点应计提的损失, 为以后的经营甩掉包袱。
(二) 调低利润。
具体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减值的计提, 以少缴纳税款或避免监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微软公司通过调低利润来避免《反垄断法》的起诉。
(三) 调高利润。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盈余管理方式, 包括提高管理者薪酬、避免亏损、避免违背贷款合同等多种情况都会看到这种方式的痕迹。
(四) 利润平滑。
经济学假设人是厌恶风险的, 人们不希望看到波动剧烈的经营业绩, 因此利润平滑企业的股票将比利润波动企业的股票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在国外, 这一方式的盈余管理更为普遍。
四、盈余管理的测度
盈余管理行为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阻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 如何来测度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 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三种估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方法: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盈余频率分布模型。现介绍如下:
(一) 应计利润分离模型。
此模型将应计利润分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分析盈余管理的困难在于其不可直接观测和计量, 应计利润分离模型主要通过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检验选定样本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存在盈余管理。Kaplan指出, 应计利润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一个适当的模型应能从总应计利润中分离出由外生经济环境决定的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其余的部分为操控性应计利润, 并以此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在实证中应用非常广泛, 通常将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看作总应计利润的数学期望, 总应计利润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差额作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能估计出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但是它要求用大量没有进行盈余管理公司的数据来估计某一具体公司的正常应计利润, 这种估计的主观性太强, 可靠性值得怀疑。
(二) 特定应计利润模型。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研究某些特定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如银行业中的贷款损失准备、保险公司的索赔准备, 因此能够有效识别是否存在了盈余管理行为。由于特定应计利润法是针对具体行业中的某一具体应计项目, 因此区分操控性和非操控性部分所依据的假设更切合实际。其优点是, 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比较容易得到, 因为研究者可依据会计准则来判断, 在不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 哪些会计项目应该得到如何的反映, 能得到准确的证据。但具体的应计利润研究往往局限于小样本或具体行业, 增加了应用的难度。
(三) 盈余频率分布模型。
以上两种方法研究了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而盈余分布模型揭示了盈余管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这种方法集中于研究管理后盈余分布的特征, 而不需要将盈余分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两部分。假设在无盈余管理时, 企业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 而且密度函数是光滑的;而当某一阀值处存在盈余管理时, 在盈余分布直方图中阀值左 (右) 侧相邻间隔内的观察数会出现不寻常的低值, 右 (左) 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数会出现不寻常的高值, 从而造成在阀值处密度函数不光滑或不连续, 因此判断阀值处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便转化为判断阀值处盈余分布函数的光滑与否。盈余频率分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识别短期内为了某一目标盈余数字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没有去衡量单个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而是考察具有相同经济背景公司的总体结果, 通过使用大量样本数据来检验盈余的分布特征。
关于盈余管理的测度问题, 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各种实证研究结果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尚未找到一个完善的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 实践中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各有取舍。
五、结束语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盈余管理的研究情况, 对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计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评议。盈余管理对经济存在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研究, 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 了解其动机、方式, 对于监管部门制定市场规则以杜绝盈余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 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盈余管理是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 是会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系统总结盈余管理的研究情况, 对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计量等方面进行介绍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