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024-10-06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精选12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1

人的共同志向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真理是提高整体人类的素质。辉煌的现代人, 要发展教育、科技、国防事业, 强盛国家, 维持世界和平, 安定团结, 发扬民族精神, 关心民族的未来。

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振兴教育, 发展科技,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先进的文化, 标志着先进的科技;科技尖端人才的培养, 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国防建设, 科技强军, 保家卫国;大力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着健康的身体。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各项基本任务, 开拓创新、团结一致, 奔向小康社会。

提高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尖端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的综合实力, 并提高我国在国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面对人口多, 底子薄等问题, 科教兴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市场繁荣, 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巨大提高和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积极行动起来, 深刻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发展经济, 加强国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依托, 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 经济发展了国防建设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国防现代化建设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巩固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解放思想, 求实创新,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的新进步, 使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成为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 保障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我们党政建设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 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总之, 加强党政建设, 改进党的领导, 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努力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枪林弹雨的年代给 (下转第183页) (上接第182页) 人类带来了苦难和悲剧。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可忘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炎黄子孙为人类的和平经过几千年的流血牺牲, 驱散了黑暗, 换来了光明, 统一了国家,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家园。人类社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曲折变革, 摆脱了贫穷落后, 守旧的局面。今天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文明里程,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得以升华。

历史是人类生活的总结, 文化、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标志, 人类要幸福生存, 必须彻底消灭战争。人类只有消灭战争, 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 安居乐业, 建立美好的家园, 整个社会才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类才能幸福地生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信心, 我们的力量, 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丰硕成果, 在不远的十年之后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我们, 属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繁荣、昌盛而奋斗。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作为一名青年,对于这样一个目标,既感到欢欣鼓舞,又自觉责任重大。感到欢欣鼓舞是因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以更加强大、更加富足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这二十年的时间,正是自己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开始慢慢发挥自己微薄的能力回报社会的时间。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有效指导。这样的理论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值得提倡的。

其次,根据工作需要,实现知识更新,以全面的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的体现,靠科技实力;先进文化的推动,离不开现代科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需要现代利一技手段去创造。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产业在各个领域风起云涌。如何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大作强,这是在本职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另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也凸现眼前:那就是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如何面对涉及不同学科的高技术领域的本职工作。

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的更新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3

关键词:小康社会;内涵;进程;要求;特点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17-03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此,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期”进入“建成期”,步入倒计时。

一、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五位一体”新格局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成为历代有为政治家和广大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理想生活的追求。据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小康社会低于“大同”理想,是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类似于历史上的大禹、商汤、周公之治时期境内安宁,社会经济较好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总设计师邓小平借用极具民族特色的小康社会,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从而为小康社会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小康社会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建设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不断增添发展新内涵,逐步丰富为“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1987年4月26日,在经过反复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提出来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他说:“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 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 000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至此,邓小平基本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整体构思。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面向21世纪,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展望21世纪,细化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确立了21世纪上半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两手抓”,逐步扩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格局,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也随之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并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一致,保持同步。这标志着,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为“四位一体”,并得到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的确认。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为一部分予以凸显,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的一部分,进行了突出强调。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的格局。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步入“建成期”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努力克服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从“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对比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增速有所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从十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幅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由此表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间过半的同时,任务已经总体完成过半,开始由“建设期”进入“建成期”,从东到西将会陆续建成小康社会。比如,据江苏省统计局介绍,截至2011年底,江苏13个省辖市中已有9个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此外,江苏省在纳入监测的62个县级地区中,已有40个县(市、区)总体达标;目前苏南、苏中地区的省辖市、县(市、区)已全面达标。

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统计公报,从1980年到2011年间,中国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总体推进快,呈现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提前超过预计目标。我国基本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点是1981年,参照点是1980年。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提前了3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了7年。到20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2.5倍,翻3.5番,比1990年增加4.14倍,翻两番以上。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5.3元,与1980年相比,已经提前1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 179元,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参照点2000年,提前5年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提前1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也就是说,已经超过预计的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GDP总量标准。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提前2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提前2年超过翻一番的目标。2011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是2000年的3.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是2000年的3.1倍。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城乡之间的推进不平衡。在人均收入上,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快,在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快。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仍然延续了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快的状况。2011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增加2.47倍,比2005年增加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2.1倍,比2005年增加1.1倍。这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的情形已开始发生新变化,将来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居民将持续超过城镇居民。

三是城乡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GDP的增长。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的同时,GDP增长与城乡收入增加也不同步。基本小康社会建设时期,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农民收入的起点太低,提前1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两番目标,只提前了5年。2010年GDP是2000年的4.45倍,提前10年实现翻两番目标,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2000年的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2000年的2.63倍,其间出现明显的滞后差距。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以2000年时达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基本小康为起点,全面小康社会已历经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接力式持续建设12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由“建设期”转入“建成期”,并提出了“建成期”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的新要求,与“建设期”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是要求更加全面。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总体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适应,党的十六大强调的是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党的十七大强调的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而党的十八大则要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尽管十六大和十七大时已涉及生态文明建设,但并没有凸显出来与其他建设相提并论,而十八大则更加全面,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二是认识更为深化。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是以基本小康社会为参照,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六大认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这“六个更加”的更高水平,细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不够简洁,显示出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缺乏实践经验,更多的属于展望式的描述。党的十七大时,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七年的建设实践,特别是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提前5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也简洁明确了许多。党的十八大时,已经有12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巨大成就,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提前10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入,“建成期”的新要求也更为简洁明了。

三是标准更为提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新要求都有GDP翻两番、翻一番的数量指标,但每个阶段的指标都在提升,十八大的指标提升得更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上升到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的基数则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标准是这两个指标各翻一番,并同步。实现这个标准后,仅绝对值而言,2020年的GDP将达到795 966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8.9倍,已经翻三番了。

四是信心更为坚定。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是一种基于基本小康社会的更高水平的展望,那么,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信心更为坚定,果断地提出由“建设期”转入“建成期”,满怀信心地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一定能够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7.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N].人民日报,2012-11-08.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公报[DB/OL].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 篇4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社会主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主要方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经济窘境

1.1 关键性结构转型滞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指标之一, 但并不是唯一性的指标。即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目标,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就此判定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东产油国并不被列入已经现代化的国家之列,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工业所占比重太小, 缺乏制造能力, 产业结构与先进国家的相差甚远。从结构转型的角度来分析, 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达到了800 美元之后, 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完成一系列关键性的结构转化。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转型、城市化过程和社会分配结构转型滞后。[1]

1.2 实现关键性的结构转换。2020 年我们实现社会全面小康, 人民全面脱贫, 我们需要提升的数据指数是空前的, 我们要面对的社会结构转型也是空前的。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需要完成一系列结构性转换, 但这个转换需要在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进行。扩大经济总量, 固然是进一步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需要, 而且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需要, 是促进一系列结果转换的需要。我国GDP翻两番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举例来说, 到2020 年, 我国经济总量比2000 年翻两倍, 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将从8.9万多亿元增长到35 万亿元, 按目前汇率折算, 将超过4 万亿美元, 大体上相当于目前日本的水平。但事实上, 我国仍处于结构转型期, 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有的。[2]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政策抉择

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政治, 在现有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 同样要具备赋权、参与和利益协调机制等政治因素。赋权首先是一种扶贫理念, 主要是针对扶贫援助项目如何能够真正落实、让目标人口实际收益。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制度创新, 它赋予广大贫困的农民控制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决策权力, 在集体农业时代他们丧失了这种控制权。这种政策的一个重大意义是在广大农村恢复了激励机制。这一改革首先在地方层次上进行试验, 然后被引向全国,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我们相信, 只要我们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机制与制度合理、公平、有效, 使阶层利益得到合理有效的调节, 只要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其双重职能, 我们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种现实中的利益冲突, 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顺利实施。[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文化建设

3.1 构建多元文化投资体系。为了解决文化发展与文化投入的矛盾,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必须建立一个国家、集体、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按照中央文件精神, 落实文化经济决策。另一方面, 还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文化投资方式, 增强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功能, 提高政府文化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政府要运用各种政策杠杆, 鼓励其他产业部门、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 除了继续认真执行对文化企业单位的税收减免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外, 文化产业门类要尽可能减低门槛, 逐步向民营资本开放。例如, 要积极吸引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经营。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股份制企业, 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和社会化。[4]

3.2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异质文化只有通过不断接触和交融, 适时地、多维地、创造性地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素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 从而扩充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特质, 富裕自身文化形态以新的内容和功能, 才能永葆先进性, 更具生命力。例如“引进来”与“走出去”要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大胆地“引进来”。因此, 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充满自信, 应当主动积极地将我国的优秀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介绍到国外, 让世界逐步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 以扩大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5]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社会问题

4.1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GDP跻身世界一流强国, 居民平均收入大幅增加,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水平、程度领先世界, 担我们必须清楚近二十年的发展多数集中在城市, 我们的农村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 我们必须将农村发展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直面问题, 克服困难才能顺利实现全国的小康目标。现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例如,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 元提高到2476 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递增7.2%, 但分阶段看, 增速是先快后缓慢, 特别是1997 年以后, 国家经济总量体量巨大, 再保持持续的8% 以上高速增长是很困难的, 到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60 元, 每年的增速要达到5.5% 到6.6% 才行, 所以要达到此目标, 还需要很大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如果对农村没有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 实际的收入差距也不会缩小, 到2020 年如果城乡差距还是那么大, 就会影响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6]

4.2 缩小农村发展差距的对策。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和原因的分析, 严峻的“三农”问题告诉我们, 长期向城市倾斜政策, 已在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后果,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 要从根源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要从制度上理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在农村继续实施费改税的改革, 例如以试点费改税的安徽和湖南地区, 效果很好, 能减负30% 到50%。要千方百计从农业增产增收着眼, 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形成优势地区和产业带。其次, 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建立农业保护机制。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是一个比较弱势产业, 因此对农业采取保护机制十分必要的, 应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制定保护政策, 并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然后, 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要把农村的教育经费比例纳入全国教育经费比例当中, 要逐渐扭转基础教育由农民负担的状况, 实施真正的九年义务教育。并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和信息化知识的教育, 以提高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节生产结构的能力。[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有益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如今中国正处于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的新局面, 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成为全面小康阶段还有很多困难, 第一, 贫困人口基数过大, 习总书记报告中提到的八千万贫困人口, 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十六分之一, 第二, 贫富阶层分化过于严重, 改革开放后, 人们的收入开始拉开, 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很正常的, 但如今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有很多不合理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 让人难以接受。第三,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众所周知, 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沿海内陆间有着较大差距,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医疗卫生福利等都不平衡。第四, 结构性转变滞后问题。直到现在这四个方面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甚至停滞不前。鉴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增长”视为“发展”, 也不能把经济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对立起来。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建设由物质层面扩展到精神层面, 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生态领域, 由社会建设扩展到人文建设。在物质保障的前提下, 充分发展教育, 改善居住、社保、环境等条件。除此之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惠及十几亿人口, 是全民共享的小康社会,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 无论是东中部还是西部, 都要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计划当中。我们要在发展中求均衡, 在均衡中求发展, 不可顾此失彼, 不可急功求成。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党之所以特别重视和强调人民利益这个基础, 因为我们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和谐并且有序地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 什么时候宣布进入小康社会, 什么时候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什么时候提出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高度统一完全是个时机问题。

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过程中, 我们不仅仅要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还要深刻认识到在当代加强教育、提高人民素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形成学习终生,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并致力于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支撑,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身心健康,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和改善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能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培林、朱庆芳:《中国小康社会》, 第33~34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李培林、朱庆芳:《中国小康社会》, 第39~41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李培林、朱庆芳:《中国小康社会》, 第274~276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胡大平、姜迎春、郭榛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337~338页, 2005.

[5]胡大平、姜迎春、郭榛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338~339页, 2005.

[6]李培林、朱庆芳:《中国小康社会》, 第139~143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5

㈠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2、教学目标

⑴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

⑵了解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

㈡学生分析

⑴学生对于“小康水平”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

⑵“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㈢教学设计

1、用“什么是小康?”,历史上小康的定义导入,由此引出“我党对小康社会的几种提法”(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国情导读

⑴通过比较分析国际舆论和中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以及学生看到的现实中小康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

⑵通过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以“小康生活大家谈”的组织学生:

① 请描绘他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生活。

通过“②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做到什么?③小市民信箱”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不仅能树立小康观念,并能在行为上为小康做自己的贡献。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6

一、积极引导,把好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唱响主旋律。只有唱响主旋律,新闻媒体才能体现鲜明的导向,才能起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才能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也才能消除噪音,不给错误的东西提供传播阵地。唱响主旋律,简而言之就是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声音、改革开放的声音、党和政府的声音,使正面宣传占据主导地位,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落到实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全面理解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具有广泛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导向。这个层次要求我们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一些敏感的问题或者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理论导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我们主张百家争鸣,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意见,这叫做“理论研究无禁区”。但是,“宣传报道有纪律”,新闻工作不能与中央的决策唱反调,也不能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个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包括在思想、消费、生活等方面。第四个层次是风尚、习俗的导向。第五个层次是知识、行为的导向。这五个层次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相互转化,比如理论导向问题就很容易转化为政治导向问题。因此,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认真对待每个层次的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还要牢牢把握其他层次的导向。同时,不仅要在新闻报道中把握好导向,而且还要在专题节目、文艺节目、广告宣传等方面把握好导向。

二、在贴近性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引导水平,实现新闻宣传的最佳效果

要增强新闻的贴近性,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既要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保持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指导性,又要改进方法,讲究艺术,办出特色,把坚持正确导向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

增强新闻的贴近性,要改进文风,讲究艺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批评:“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改进文风事关新闻宣传的群众基础,事关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我们的新闻文风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效性。新闻报道要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去追求时效,做到“先声夺人”。二是针对性。要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社会最敏感的部位在哪里?只有了解人民群众的心理,弹到社会绷得最紧的“弦”上,才能弹出最动听的声音。三是分析性。现在一些新闻媒体重结果报道,轻过程分析,重动态报道,缺深度报道,许多报道仍停留在一般号召和浅层次的宣传上。要改变这种“肤浅”的状况,就要从思想上以理服人,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四是生动性。要克服和改进“我登你看,我播你听”的简单、生硬、“填鸭式”的宣传方式。要多与群众沟通,及时根据群众的反映和变化来调整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道,不能只喊在口头上,群众更关心党和政府的实际行动,因此要报道各级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具体做法和具体事情,让人民群众对报道的事实看得见、摸得着。

三、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勇于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不误导,帮忙不添乱,这是对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

社会效果是检验舆论监督成败的试金石。作为新闻媒体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舆论监督的取舍标准。舆论监督要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图,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党和政府最重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监督。同时,开展舆论监督还要注意做到适量,对批评性报道不要太多、太集中,以免造成舆论导向方面的失误。此外,还要做到适度,要把握分寸。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既不要火上浇油,也不要釜底抽薪,更不能视而不见,要释疑、疏导、化解,从侧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

四、敢为人先,大胆创新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要特别敏锐地认识和反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最新实践。事实多次证明,什么时候能及时正确地反映这一最新实践,新闻就有新意、就有影响。

不断探索报道手法,也是新闻创新的重要途径。原来的报道方式比较单一,现在丰富了,跟原先相比是创新;改进已有的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提高了质量,是创新;突破传统报道手法,运用崭新手段,是创新,这是更高层次的创新,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当前,新闻创新要在一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难点上下工夫,比如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改进成就报道等。

新闻创新要不断地自我加压。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从根本上说,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新闻创新,不是创新事实,重要的还在于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因此,我们要扑下身子,不怕困难,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既调查,又研究,捕捉和表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从而实现新闻的创新。

五、不能过火,也不能忽冷忽热,宣传上要注意科学性和连续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个别地方可能会出现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新闻媒体要冷静分析,不可盲目叫好。前些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得很厉害,这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教训都应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的借鉴。新闻媒体要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派,但要做冷静的促进派,做尊重客观规律、具备科学精神的促进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欲望引导 篇7

一、生存欲是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主导欲求

生存欲是再合理不过的一种欲求。中国人民整体上达到小康, 未来的十二五期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是一种生存欲主导下的国民经济增长。个人要求生存, 企业要求生存, 国家也要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生存在总体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是居于主导的, 也是其解决的核心问题。GDP增长不是目的, 根本的目的是解决了大多数百姓的生存问题。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 300多美元, 按人均来讲, 中国人应该不存在温饱问题, 但是不可能重新按平均主义分配, 因此底层有未达温饱之人。但收入差距至少不能太大, 否则低层解决温饱的社会资源会进一步为社会上层占据, 贫困永远也不可能被消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部分人将一直停留在生存欲的追求中, 无法摆脱贫困。美国等西方发展国家的贫民窟正是这个机制的恶果。这是少数人的问题。

二、消费欲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

现今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已经解决, 他们的欲望需要有新的引领。这是多数人的问题。而这个新的欲望导者又必须承载中华民族的可持发展问题。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必须统筹兼顾, 考虑到经济的道德价值和哲学价值。而不仅是经济的生存价值和消费价值。上层社会的消费欲须要得到扼制。诚然生存欲和消费欲这两种欲望会一直存在下去, 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绝对不能成为主导欲。

消费欲无限扩张不是主要问题, 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人们一味地追求消费, 消费欲的无限扩张, 加重了人的异化。新得到的钱转而被消费, 人不再是为人而努力, 而是陷于“消费—钱—消费—钱—消费”这个无终止的循环中。企业生产为了利润, 不是为提高员工待遇。一些人为了追求利润损害生态环境, 剥夺自然生灵生存权。个人的发展让位于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变为追求金钱继而实现消费的手段。豪宅、别墅、名车、貂衣应有尽有, 奢华之风弥漫。“地下繁华, 地上奢华”的广告语充斥城市, 奢侈物品随处可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八荣八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然而事实上, 却是以奢华为荣。金钱至上, 本应更多的关注贫困人口媒体却关注富豪。富豪在财富积多时不反馈社会的情况下, 并非好事, 代表这个国家财富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仅是对富豪本人有益。人均经济条件改善、贫困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公益事业才更值得关注。

任何资源是有限的。不仅仅指非可再生资源稀缺, 现今就是可再生资源如木材、水等也变得不足。在这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 底层人不具备消耗更多资源的能力, 上层社会则是社会资源消耗的大户。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物价上涨等却是底层人民需要承担的。

人类最应感恩的应是自然之母。感恩教育在全社会施行, 尤其注重对父母的感恩教育。然而人类生于天地之间, 从诞生之日就不断向自然之母索取, 人类又对自然回报了些什么?自然之母以博大的胸怀滋养人类, 然而人类无尽地向自然索取并肆意挥霍。那些被残害的自然生灵何尝不是我们的兄弟?试问有何资格教育子女感恩自己?在人类 (下转8页) (上接5页) 社会讲, 任何肆意挥霍自然资源之人, 都是逆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真知, 需要大力弘扬。

道德的社会价值是指道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经济的社会价值是指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道德是社会的主导价值, 而不是经济的社会价值主导道德价值。经济的社会价值应以道德的社会价值作为判断标准, 经济活动是否有意义, 要看它是否符合道德。经济活动的取舍也要依道德而决定。我们常常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拜金、如何享乐、如何个人主义, 然而却在我们的社会生根。因此消费欲必须得到扼制。

三、求知欲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

求知欲可以激发人提高自身素质、挖掘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风必将会左右这个国家的未来。财富不能左右未来, 它是身外之物, 随时可以被转移。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 应是在国民素质上体现。这些素质包括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清末不能用贫穷来形容, 却成为帝国主义刀下的鱼肉。致国宝外流, 新中国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可以瞬间灭失, 但是人的素质却是自身之物。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德是经济这匹骏马的缰绳, 让他朝向阳光。国民素质胜于经济。人有能力就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财富积累生存问题解决之后, 目标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问题, 而不是一味满足无限的消费欲。享受性的生活偶尔为之, 却不可以习以为常。那将给地球带来资源上的极大灾难。过去中华民族面临生存成问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不为。现今生存问题解决掉的那部分人, 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人自身的智能、体能、健康方面的开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让人生活在适合生存的一种状态中。而不是有车无处放。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8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1 对象

中国全民体育有代表性的区域和群体。

1. 2 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

2 国外发达国家全民体育文化状况审视

2 . 1 国外竞技体育

目前,国外竞技体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与本国的经济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属于第一集团。一些经济状况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在竞技体育方面的开展和竞技水平明显偏低。

美国近20年,在奥运会上始终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名列第一。美国有其完善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美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有其较完善的训练体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中学竞技体育开展也较好。学校形成一种崇尚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并对优胜者给予较高的奖励。美国大多数大学愿意接受体育特长生,并提供优厚的奖学金,大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美国强化了教育与体育的结合。

体育俱乐部是德国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德国在立法上允许俱乐部和体育联合会在组织上的高度自治。政府通过立法管理社会各类体育组织与体育活动。在德国,学校有各类俱乐部,社会上也有各类体育单项或综合性俱乐部,还有一些职业体育俱乐部和高级体育俱乐部。德国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紧密结合,为竞技体育最大限度提供支持。美国和德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各有特色,其共同之处在于:有较健全的法规,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运作遵循市场变化规律,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

2 . 2 国外大众体育

2.2.1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历程

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应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站以后,大致经历3个发展阶段。战后初期萌芽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2.2.2 国外大众体育管理组织与机构

(1)美国大众体育管理组织。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府没有专业的体育主管部门,由多个专门的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在体育运动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美国联邦政府在全民体育的管理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能,美国成立了“体育与健身总统委员会”这是美国全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50个洲都设有“洲总统健康与体育委员会”,美国由206个全国性的体育协会,102个全国性学术团体。美国的天主教青年会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开展体育活动,他拥有2600多个体育馆,使得100万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美国全民体育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形式的俱乐部制,美国不仅有社区、学校、军队俱乐部,而且还有大量的旅管俱乐部,社区健身中心,大学休闲中心,医院体育康复中心,据统计,美国注册的俱乐部共有2.1万个。

(2)意大利大众体育管理组织机构。意大利设有专业负责管理体育的政府部门,因此,意大利体育的管理权限由四个政府机构共同负责。分别为旅游部、公共教育与科学研究部、国防部、公共健康部和公共劳动部。

旅游部,对意大利奥委会行使监督;公共教育与科学研究部,负责学校体育运动;国防部,负责军事国防体育;公共健康部和公共劳动部,负责监督卫生组织和工会组织管理。意大利全民体育组织是各种社会机构承担。

2.2.3 国外大众体育经费的来源

国外大众体育经费来源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国家财政拨款;另一种是社会团体自筹。

2.2.4 国外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

国外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大体包括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体育旅游和体育探险。

2.2.5 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向全方位综合开发其功能的方向发展;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向提高国民素质共同性方向发展;向法制化方向发展;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向户外化方向发展;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向中等程度方向发展。

3 中国体育文化状况分析

3 . 1 目前中国竞技体育状况

20年来,中国的竞技体育运动有了飞跃的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成绩显著,竞技运用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截止2004年10月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共获得1600多个世界冠军,1000多次创造世界记录,连续5届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名,在第二十三届、二十五届、二十六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位居第4位,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提升到第3位,2004年第二十八届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第2名,获32枚金牌,中国已列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奥运会第一集团。

2008年中国将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中国竞技体育正在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国家队、各体育强省如辽宁、黑龙江、上海、湖南等省,正在研究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使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区域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不平衡,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还有差距。在体育道德上,出现过“黑哨”、“假球”,运动员流动和竞赛中把金钱看得过重。兴奋剂屡禁不止,破坏了竞赛原则和秩序。

3 . 2 目前中国大众体育状况

全国性群众体育状况。有关资料介绍2000年中国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达18.3%,比1996年的15.5%增长了2.8个百分点。美国的体育人口15%。中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

中国工人体育人口减少,据有关资料介绍:科教文人员中的体育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由1996年12.6%增长到2000年34.3%。工人中的体育人口相对于1996年减少6.2%,职工体育是中国群众体育一个主体,现在出现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企业不景气,普通工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在减少,目前很多职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体育管理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形成。

目前,大众体育健身也需要兴趣性。有关资料显示,羽毛球、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娱乐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是体育人口日常健身的首选活动,这需要引起注意。体育社团需要壮大。据有关资料介绍一半以上的煅炼者是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63%,由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由1996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6.6%,所占比重依然很小。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般情况是在早晨、晚上、煅炼站点、体育中心、体育辅导站、体育协会活动站点。参加体育活动点的人群中,离退休人员为主,女性比重较大。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项目依次为:健美操、武术、秧歌、交谊舞、广播操、羽毛球、气功、门球、网球。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场所一般在公园、街头巷尾、湖畔等地点。单位、学校等体育设施相对封闭,有的开放并带有盈利性。

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中的社会指导员情况。有关人员调查348个活动点中,有151个活动点有体育指导员,占43.4%。影响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是:缺少兴趣、没有必要、自己身体弱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天生就不喜欢体育活动、认为体育活动不适合自己的举止言行。影响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原因:缺少时间、缺少场地、精力不足、缺少经费、不懂煅炼方法。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以非所经营性体育场所为主。2000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有8.8%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所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消费能力较低。

3 . 3 学校体育现况分析

国家对青少年体质的监测与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呈增长趋势,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学生保健水平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学生体能、身体素质指标有下降的趋势,肥胖学生比例增加较快。造成这种现象,学校体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学生的生活方式、锻炼方式也是重要原因,如不认真解决,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推动了体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清醒的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和高校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教育性质要搞清楚。学校体育的学科性质是“自然性”、“社会性”、“情意性”兼备的。要搞清楚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按体育教育的科学规律开展工作。

在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还需认真研究和很好的落实。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还任重道远。

4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体育文化标准

4 . 1 竞技体育文化标准

中国已具备良好的竞技体育环境,符合承办世界大型体育赛会的条件,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基本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要使各个项目平衡发展,中国正在实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立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体育发展体系,实现竞技育人的现代体育理念。根据中国国情,充分发挥一些区域体育优势,并协调不发达区域的体育工作,因地制宜,使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一个法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全民竞技体育意识。

4 . 2 大众体育文化标准

使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到每一个社区、乡镇、每个人,并形成全民自觉参与锻炼的意识。要建设良好的全民健身环境、场地、器材等落到实处,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体育锻炼、体质监测、体育指导全方位的、完善的体育制度。为流动的农民工创造一个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使大众体育全面平衡发展。大众体育要以人为本,健身育人,使人的身体、心理、行为品德全面协调发展,塑造完美的人。要加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体育工作,要加快发展传统体育。形成大众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建立一个完善、法治的大众体育管理体制。

4 . 3 学校体育文化标准

东西方体育思想不断融合,世界先进的体育文化理念正在中国形成和完善。建立身体锻炼与育人相结合的先进理念,创立从身、心、群三方位健身育人的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体育教育的评价标准正在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正在相互渗透,逐渐形成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9

关键词:信访工作,人民民主,小康社会

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行信访工作的目标体现。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项关系到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 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之一, 然而我国基层的信访工作随着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不断提升的人民民主意识出现了诸多难题, 如信访量大;信访机构过于庞杂;信访观念落后等问题。根据信访工作出现的问题, 笔者对如何完善信访工作从而更好的为小康社会服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微薄见解。

一、现阶段信访工作出现的突出问题

1、信访量大, 信访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 人民的收入日益增加, 人民民主意识不断提升, 人民的维权意识也显著增强, 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信访现象。由于信访制度本身没有严格的法定程序, 服务的质量也会随着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出现差异。加之信访工作不细、作风不实, 进而促使信访量不断增加。现行的《信访条例》仅是一些对信访工作进行如何要求和处罚的规定, 却不是解决纠纷的程序性规定。由于信访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存在诸多问题, 极易造成干群隔阂, 失去群众信任, 矛盾激化, 最终造成群众上访或越级上访等一系列现象。

2、信访机构庞杂, 信访系统不完善

目前流传这样一句话:“信访人着急到处窜, 信访机关催促千百遍, 有权机关就是拖着不办。”从中央到地方, 我国各级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 而且名称也繁多, 有叫信访局的, 也有叫信访办、群众工作部的。这些信访机构往往职能交错, 时常出现多重受理或相互推诿的现象。然而这些机构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 各地信访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及运作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 导致信息不能共享, 缺乏制约机制, 造成各级信访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督情况下对信访案件层层转办, 致使信访不断升级, 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向中央聚集。同时, 信访机构之间缺少良好的信息流通方式, 平级机构间缺乏交流, 错访现象出现时, 相关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这些信访信息, 只能建议信访人去正确的相关部门上访, 造成一部分信访信息遗漏或丢失。

3、信访意识落后, “人治”色彩浓厚

在当前的信访工作中, 信访程序严重缺失, 立案和答复的随意性较强, 工作人员的素质浮动性也很大,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人治”思想。“人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法治空白的缺陷, 但“人治”思想却使工作人员随意处理信访问题的几率增加, 上下级之间以及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 人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维护, 违背了信访工作的初衷, “人治”制度的本质成为信访制度本质上的缺陷, 也是最致命的缺陷。

二、做好信访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保障信访人的信访权利, 落实专人对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进行跟踪督办, 能够促使党和政府更好的听民声, 解民意, 促进矛盾的化解, 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这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好信访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信访制度纠纷预防功能

当前中国信访制度缺乏纠纷预测功能是致使信访数量急剧攀升的重要原因。2005年实施的《信访条例》确实加大了办理信访案件的力度, 但这也只能是暂缓之计, 因为新的上访案件会层出不穷, 接踵而来, 而有效的预测信访案件才是解决“信访洪峰”的关键。这里所说的预防功能, 就是法律上要明确规定:对于应该由司法、行政等权利救济途径受理的事项, 信访机构不能受理而只能以要式形式告知信访人, 凡是违反规定受理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所以信访工作不能“全盘端”, 要明确自身受理范围, 与司法、行政部门之间分工明确, 由此才能有效的解决信访案件繁多的问题。

2、简化信访机构, 完善信访系统

首先, 健全网络, 畅通信访渠道。要趁机构改革的机会,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访信息网络。在各乡镇、各部门设立专门信访室, 并落实1-2名专兼职信访人员, 建立起灵敏快捷的信息传输机制, 及时全面地传递信访信息, 通过信访信息及时掌握社会动态, 制定防范措施, 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和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 细化信访信息报送制度, 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地反馈信息。对隐瞒和漏报重大信访信息, 引发群众越级上访或闹事, 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 应追究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 由于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 各个平级信访机构应该建立信息交流, 及时的通告本部门收到的其他部门的信访信息, 让信息得到共享, 更流畅, 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再次, 各个省或者市或更下级的政府应设立一个集中管理本地区所有信访的机构, 并由专人管理, 汇总本地区所有的信访事件并对其进行复查和对已处理的事件进行核查。这样能才能更好的体察本地区人民群众的意愿, 同时也可对下级信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降低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的发生。

3、提高信访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首先, 宣传工作可以在专题日以开展活动或以发放传单的形式展开,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信访, 同时要让人民群众了解信访制度和信访的相关流程, 以实现教育目的。其次, 对基层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服务质量, 做到在服务中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切实为人民办事。这样不但能很好的处理矛盾, 也可以降低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的概率。例如:竹溪县司法局有关信访学习宣传和教育的通知。该通知比较详细的规定了学习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有了这样的相关文件, 在学习宣传和教育的信访工作中就可有据可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建设,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如何做好信访工作, 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概述。信访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这样才能让信访工作更好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更好的体现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郭松民.信访改革应制度演进[J].环球, 2004, (24) .

[2]莫梨.从基层信访看利益表达的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112-116.

[3]田文利.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1) :57-61.

[4]李映.直面信访唯有疏导[J].中国老区建设, 2011, (02) .

[5][美]亨廷顿, 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5.

[6]柳州市信访联席办.小事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J].当代广西, 2011, (2) :36-37.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10

(一) 小康住宅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分析

1小康住宅的标准

居民的居住水平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居住总体目标为:居住数量与质量全面提高, 彻底解决建筑质量通病, 居住区规划布局合理、文化特色突出, 配套设施齐全、现代, 居住条件舒适、方便、安全, 居住区内外环境清洁、优美、安静, 住区服务质量优异, 社区公共服务便利, 实现以人为本、充分满足发展需要的小康居住目标。

建设部曾于2003年公布我国居民住房的小康标准, 到2020年我国居民住房要从满足生存需要, 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 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施齐全”。具体内容包括套型、布局、采光等十个方面。同时, 在考虑城乡差别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了我国城乡小康住宅指标体系, 包括住宅数量、质量与品质、配套设施、环境与服务、消费支出等5个方面。其中:在住宅数量方面, 2020年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 每套住宅平均面积在100~120平方米左右, 厨房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卫生间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 主卧室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 每套建筑面积在130~140平方米较为合适;在住宅质量与品质方面, 2010年城镇住宅成套率达到85%, 2020年达到95%, 城镇新建住宅节能发展超过80%;农村住宅中, 质量较高、功能较完善, 农村钢混、砖混住宅结构比重到2010年将达到88%, 到2020年达到94%。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较大, 这就决定了我国全面小康居住目标的实现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我国居民实现全面小康居住目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到2020年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居住目标;

第二、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推进方式、不同的工作重点, 小康住宅示范工程、住宅科技产业化工程、康居示范工程等是我国不同时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向小康型居住目标迈进的不同方式;

第三、小康型住宅要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 具有适度超前性, 科技含量高, 具有多种新的功能, 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 要体现我国居民文明居住水平的提高;

第四、符合住宅产业发展趋势, 突出当地特色,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舒适、享受等多功能需求。

2小康住宅建设对建筑材料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小康住宅建设代表了住宅产业发展方向, 是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重要推进形式。小康住宅建设的目的是为居民创建舒适、享受的高质量的文明居住条件和环境, 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先进的规划设计、建造技术和优质、配套化的建材产品。从服务于住宅产业发展角度看, 建材产品未来需求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建材产业提供高品质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是未来住宅产业的最基本需求

我国建材产业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但总体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是制约和影响住宅产品品质的关键。产品档次不一, 质量参差不齐, 尤其是一些落后生产能力的存在, 加之建筑体制、市场自身存在的弊端, 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 严重影响了住宅产品的质量。因此急需的是建材产业进一步规范, 提高产品质量,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断开发新品种、新产品, 如环保、绿色建材产品, 加强配套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形成住宅业所需的标准化系列化产品供应体系。

(2) 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决定了建材产品将由传统砖瓦灰砂石向新型建材转变, 使建材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住宅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四大要素之一, 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纽带, 综合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的程度。小康住宅“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对建材行业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产业未来发展对建材产业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1) 新型住宅结构材料将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尽快发展高质量的轻质内隔墙板和外墙复合板。适应我国框架结构和钢结构体系发展的需求, 必须尽快发展高质量的轻质内隔墙板和外墙复合板。由于板材便于机械化生产, 生产效率高;加上板材可以装配式安装, 施工效率也高, 国外无不将它作为住宅产业化的首选产品。国外预制板材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量的40~60%, 而我国目前板材产量仅占墙材总量的3%。

———开发砌块建筑新产品。当前急需开发如下新产品:多排孔的保温复合砌块, 同时还可开发承重与保温复合、装饰与保温复合的多排孔复合砌块;轻质混凝土保温砌块, 包括各种轻质原料、轻质填料等混凝土砌块, 如陶粒、浮石、木屑等轻质混凝土砌块, 对粉煤灰炉渣砌块重在提高质量;适应砌块建筑相关部位要求的各种规格尺寸的专用砌块。

———大力开发高品质的烧结空心制品。当前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标准虽经多次修订, 但仍存诸多不足, 如尺寸偏差、孔洞率、孔形尺寸、孔结构、吸水率等都有急需改进和提高的必要, 为此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为集约化生产方式, 由习惯生产低档次、低孔洞率的简单空心砖向开发高档次、高质量的空心砖转变。

———积极开发和发展高质量的利废制品。发展利废墙材产品始终是我国墙材革新的主导方向, 也是我国小康住宅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前及今后重点是开发和发展优质的、高掺量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墙材产品。

(2) 装饰装修材料将趋向于高品质、绿色化、多样化发展

未来,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 对装饰装修所需的建筑材料, 尤其是高品质、多样化的功能性建筑材料的需求将日益增长。满足小康住宅要求的家装建材发展趋势如下:

优先发展住宅建筑用的化学建材产品, 逐步发展高档产品。大力推广应用塑料上、下水管, 开发可铺设电缆的塑料踢脚板, 以及门框装饰条, 挂镜线等;积极推广塑料壁纸, 塑料卷材和片材、塑料窗;发展与推广高质量的内外墙及地面涂料, 各种胶粘剂及密封材料, 大力提高金属门窗及建筑五金的质量;增加各种装饰、装修材料的花色品种。发展各种中、高档玻璃、陶瓷等无机装饰材料制品, 在采暖地区应逐步在外窗上采用中空玻璃;建立与调整产品结构与品种系列, 组织配套生产与供应;大力发展多功能绿色建材产品, 如自洁、灭菌、节能、装饰等功能性玻璃, 高品质、多功能的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3) 建筑“四节一环保”是新型材料的推动力

目前,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7.5%, 建筑节能对建材工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危机。因此,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 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其所具有的使用性能, 而是追求更为舒适和有利于身心健康, 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是未来建材行业发展重点和方向。

———与节能相适应的建筑材料。未来将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墙体保温隔热 (聚苯、聚胺脂、涂料、复合墙体、夹墙) 、屋面保温隔热、门窗密闭保温隔热、热桥 (冷桥) 阻断、体型控制 (体型系数) 和遮阳节能等节能型建材。

———节水型建材产品。从水资源消耗看, 我国卫生洁具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因此, 就建材而言, 在住宅建设中存在很大的节水空间, 比如节水马桶、节水龙头、节水浴缸等产品的使用, 以达到节水目的。

———节材产品。一是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 (如钢结构) ;二是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 (如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等) ;三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四是推行一次装修到位, 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五是鼓励废弃的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

———环保型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其所具有的使用性能, 而是追求更为舒适和有利于身心健康, 这也是世界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一是建筑材料本身的环保性, 包括抗菌、防污、净化、自洁、不产生有害气体、无放射性等;二是建筑材料的可回收性;三是建材产品生产利废。这也就是所谓的绿色建材产品。

(3) 建筑部品化发展, 为建材产业由纯粹的原材料生产向制品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住宅部品是指构成住宅某部位, 具有一定功能, 内外装饰以及建筑的成套设备和工厂生产的有关产品, 也就是用于住宅建设的建筑产品或部件。建立住宅部品体系, 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建筑部品化发展是建筑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和趋势。

目前我国建材产品数量、品种和质量总体上已接近国际水平, 但建筑应用中往往出现开裂、渗漏、变形等许多质量问题。纠其原因, 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不配套, 单体材料的性能较好, 组织应用后就出现问题, 建材业的不足在于对建筑部品的工业设计以及对所供应部品的施工规范、方法的掌握。因此各种原材料经过工业设计的组合创新, 生产出高品质、高性能的建筑部品, 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延伸产业链, 由单纯的材料供应商向综合集成的建筑部品供应商将是建材业的发展方向。

3小康住宅建设对建筑材料需求量预测

(1) 小康住宅建设对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测算

本课题中研究的小康住宅主要指代表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方向, 与实现全面小康进程相适应的, 在功能上、住宅本身品质上都具有一定超前性新型住宅。包括全国各地的康居示范工程、高档住宅小区、花园别墅, 以及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的农村住宅等。因此在选择样本时既要考虑地区的差异, 又要考虑住宅结构层次的区别, 主要以康居示范工程、各地代表性住宅小区、各典型农村住宅来分析小康住宅建设对建材产品的需求。

(1) 消耗定额测算方法

(2) 城镇住宅平均定额测算

根据全国不同城市城镇各种建筑形式住宅楼单位建筑面积对建筑材料消耗的综合分析, 得出城镇住宅平均定额测算结果见表3-1。

(3) 农村小康型住宅平均定额测算

根据目前农村住房结构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 结合政府有关部门为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的设计样板建设方案, 综合分析判断未来农村住房建筑结构形式, 考虑到农村建房目前设计水平较低, 管理粗放, 相关建筑材料消耗定额难以掌握, 选用相关结构的城镇住房指标, 并根据农村住房特点进行调整, 以此作为定额测算依据, 从而得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对主要建材产品消费量指标见表3-2。

注:本表为参考砖混、框架结构住宅楼和别墅类住宅调整, 卫生瓷按100平米/140平米住宅需求量推算。

(2) 2010、2020年小康住宅建设情况预计

(1) 全国住房总体情况预计

根据历年全国城镇、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口数、城镇化率、全国历年住宅竣工面积及未来小康目标, 采用人均面积法对未来全国住宅竣工面积进行预测。

考虑“十一五”时期住宅增长主要表现为数量增、质提高的特点, 且2010~2020年主要表现为品质提高为主, 数量增长速度放缓。经综合分析, 预计:

2010年, 全国城镇和农村分别新增住宅9.67亿平米和6.10亿平米。

2020年, 城镇和农村分别新增住宅10.97亿平米和0.28亿平米。

(2) 小康型住宅发展预计

小康型住宅是适应全面小康社会需求的新型住宅。建设安全、舒适方便, 地域特色、健康、高效和美观的小康型住宅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住宅产业发展的目标。目前, 康居工程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建设小康型住宅的具体体现。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引导和带动下, 这种小康型住宅的建设将会不断扩大到各个地区, 到2020年绝大部分住宅建设将达到同类水平。

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 按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估计城镇与农村新建住宅发展趋势为:

城镇新建住宅, 2010年住宅将表现为数量增长与品质提高型增长, 全国城镇新建住宅达到小康标准的住房在30~35%, 2011~2020年将表现为以品质提高为主, 届时小康型住房将达到80~85%以上。

农村新建住宅, 2010年农村住房达到小康小平的将达到20~25%, 2020年将达到60~70%以上。

(3) “十一五”小康住宅对建材产品的需求预测

根据住宅建设消耗定额以及对小康型住宅发展情况的预计, 对主要建材产品需求预测如下:

(二) 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分析

1我国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现状

基础设施 (本报告研究领域以公路、铁路、电力、水利、民航、港口及城市基础设施为主)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 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进入90年代后, 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基础设施认识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十五”以来, 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2000年的7838.0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0589.34亿元, 年均增幅为21.3% (见下图3-1) , 2000年及2005年基础设施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23.8%和23.9%。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竣工, 我国基础设施总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见表3-6) , 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公路建设

“十五”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354.68亿元, 是“九五”期间的2.2倍, 其中, 公路建设投资达19784.25亿元, 占交通基础设施的90%左右, 年均增幅16.4%, 。

200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193.05万公里, 比“九五”末增加25.07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4.1万公里, 是2000年的1.5倍。2005年全国按国土面积计算的公路网密度为20.1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东部发达地区超过50公里/百平方公里,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 铁路建设

“十五”期间全国铁路完成投资4911亿元, 是“九五”铁路完成投资的1.3倍。2005年,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7.54万多公里, 是建国初期的3.5倍。目前, 我国铁路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干线网络, “八纵八横”铁路运输通道已初具规模。

(3) 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5年全国城市建设投资总额达到5602亿元, “十五”年均增幅24.2%, 占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1%, 占GDP的3.06%;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 城市的供水排水、道路交通、燃气热力、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从投资分布看, 道路桥梁建设投资一直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向, 2005年其投资占到城市建设投资完成额的45.4%, 而供水、排水、燃气投资增长较缓, 年均增长8~19%。

(4) 电力建设

据统计, “十五”期间全国电力投资为19189亿元, 年均增幅31.4% (2001~2005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见附图17) ,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1年的5.2%增长到2005年的7.3%。

2005年, 全国电力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1718万千瓦, 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86680万千伏安;全国发电量24975.26亿千瓦时。我国电力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列世界第二位。总体上讲, 电力工业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 水利建设

“十五”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总体上保持增加的势头, 投资由2001年的560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746.8亿元;五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20亿元, 相当于1949~2000年投资的总量;全国堤防长度由2000年的26.8万公里增长至2005年28.9万公里, 增加8676公里, 五年新增水库总库容454亿立方米;新增城乡供水能力270亿立方米。

(6) 民航建设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我国的民航运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 2005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 全国共有通航机场142个, 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5个, 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257条, 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 干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

(7) 港口

“十五”期间, 我国港口建设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其规模由2001年174亿元增长到2005年688.77亿元, 年均增长36%,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0.47%提高到2005年的0.78%。从投资分布看, 沿海港口是“十五”期间的投资重点, 2005年达到576.26亿元, 是同期内河港口投资的5倍。

2005年沿海港口共有千吨级以上各类生产性泊位2769个, 设计通过能力约25亿吨;全国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达到1030个。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各自的集疏运通道的基本构架。从港口水运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看, 我国水运货运量与同期GDP保持稳步增长 (见下图) 。

2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水泥产品消耗定额分析

(1) 公路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

(1) 全国公路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现状

我国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在“十五”期间呈迅速扩大的趋势, 公路基础设施消耗的水泥量也逐年上升, 占全国水泥消费的比重由2001年的7%提高到2005年的13%。

公路基础设施对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有很大的需求, 在公路建设投资中, 投资主要为土石方工程、防护工程、桥涵隧道、路基、路面, 后三者对水泥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等级、不同路面、不同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等公路建设的水泥消耗量差别巨大。公路等级以及路面等级高、载荷高、通行量大, 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桥梁隧道涵洞多, 则水泥消耗量较高, 反之较低。根据调查并综合各地区不同等级、不同路面类型的公路建设水泥消耗情况, 可大致推断, 建设一公里公路平均消耗水泥200~1000吨, 高速公路每公里大致在3000~10000吨左右。

(2) 不同地区及不同等级公路建设对水泥需求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标准和不同建设条件的公路建设工程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东中西地区及不同等级公路建设水泥消耗做出判断见表3-9、10。

(3) 消耗定额分析

根据对公路建设相关典型工程分析, 结合相关公路建设材料消耗定额, 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和水泥消耗进行定额分析, 其结果见表3-11。

(2) 铁路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铁路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分析

近年来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水泥产品需求的增长, 2001~2004年铁路行业水泥消费量大体在1500~1700万吨之间波动, 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铁路行业水泥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量的2% (见表3-12) 。

从铁路建设对水泥需求结构分析, 桥梁、隧道、涵洞、轨枕等设施建设消耗水泥量所占比例最大, 约占总量的65%, 其次为场站工程, 约占27%, 路基处理、护坡排水等设施建设占约8% (见图3-9) 。

由于未来铁路建设重点是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 建设标准的提高, 必然对水泥产品数量、品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铁路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结构见表3-14。

(2) 消耗定额分析

铁路工程因地区、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对水泥消费差异较大, 本水泥参考定额以典型工程测定分析为主。结果如下:

说明:范围取值时, 应着重考虑桥遂 (涵) 率的影响。当桥遂率较高时, 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3) 城市基础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3045万吨, 增长至2005年的7000万吨, 年均增长约23%, 占同期全国水泥消费的比重也由4.8%提高到6.7%。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建筑材料需求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以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消耗水泥量所占比例最大, 约占总量的46%, 其次为维护和其他, 占总量的31% (见图3-10) 。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水泥需求品种看, 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混凝土多为C25~C50, 其余工程混凝土多为C20~C30。所用水泥基本以32.5级为主, 约占总量的70~80%, 42.5级及以上约占10~20%, 其他约占10%。

(3) 消耗定额分析

通过典型工程分析并结合《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 得出如下水泥消耗定额:

注:水泥路面厚度取25cm, 每增/减1cm水泥用量约增加/减少0.3吨/ (100m2) 。

(4) 我国电力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电力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 我国电力设施建设对水泥等基础原材料的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电力设施建设水泥消费由2001年的525万吨增长至2005年的1752万吨, 年均增长约35%;占全国水泥消费的比重由2001年的0.8%提高到2005年的1.7%。

(2) 电力建设对水泥需求结构分析

电力建设各类工程对水泥消耗的差别较大。水泥消费总体结构而言, 电源工程占水泥消费总量的76%, 输变电工程, 约占24%。电源工程中, 以水电工程建设消耗水泥量比例最大, 约占总量的60%, 其次为, 火电工程占9% (见图3-11) 。

(3) 消耗定额分析

电力工程因地质、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不同而对水泥消费差异较大。本水泥参考定额分析以部分电源工程和输变电工程为主;单位工程的水泥消费以主要通过对部分典型工程测算分析确定。其结果如表3-19:

(5) 我国水利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水利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 我国水利建设对水泥消费水平总体有所提高, 2005年水利建设水泥消费620万吨, 比2001年增长约33%;占全国水泥消费比重不到1%。

(2) 水利建设对水泥需求结构分析

水利设施建设中, 对水泥需求最大的为防洪工程, 约占总消费的43%, 其次为水资源工程, 约占总消费的32%, 而水保及农村小水电对水泥消费所占份额较少 (见下图3-12) 。

(3) 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分析

根据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的情况, 本定额以水利设施中防洪工程和水资源工程水泥消费定额为主, 水利建设单位工程的水泥消费参考定额以通过对部分典型工程测定分析为主确定。结果如表3-21:

由于具体工程建设形式不同, 单位工程水泥消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水库工程, 混凝土坝体水库工程的单位水泥消耗平均水平要高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体工程;堤防工程中, 江河干流大堤单位工程水泥消耗高于平均水平;水资源工程中, 以明渠、泵站为主的输水工程, 其单位工程消耗水泥约为0.14万吨/公里, 而以水库调蓄, 隧洞、倒吸虹为主的供水工程, 其单位工程消耗水泥约为0.35万吨/公里。

(6) 我国民航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民航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整理, 2001~2005年民航基础建设水泥消费量呈缓慢增长态势, 年均增长8.7%。民航建设用水泥消费量较小, 约占全国水泥消费总量的0.2% (2001-2005年民航建设水泥消费量及投资对比见表3-22) 。

(2) 民航机场建设水泥品种需求结构分析

民航机场工程建设中, 大型枢纽和干线机场跑道施工消耗水泥量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约占总量的10%到15%左右, 停机坪以及其它场道25~30%左右, 生活和候机楼等服务设施约占55~65%;中小型支线机场跑道、停机坪场道等施工消耗水泥量所占比例较大, 约占80%左右, 其它候机楼、塔台等服务设施约占20%左右。

(3) 消耗定额分析

根据近几年民航机场建设枢纽和大型干线机场以及西部支线机场的情况, 选择典型工程进行分析, 同时, 考虑到机场建设中各机场的航站 (候机) 楼、交通运输设施等设计标准、规模差别大的特点, 只针对机场场道部分提出参考定额, 通过对部分典型工程测定分析。民航建设单位工程水泥消耗参考定额结果如下:

(7) 我国港口水运设施建设对水泥需求定额分析

(1) 港口建设对水泥产品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及对建设工程分析可看出, “十五”期间, 我国港口建设对水泥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水泥消费量达到1218万吨 (见表3-25) 。

(2) 港口水运基础设施对水泥产品需求结构的分析

“十五”期间随着港口建设标准的提高, 港口水运基础设施对水泥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设施建设对水泥品种需求结构见表3-26。

据调查, 在港口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中, 水泥消费主要集中在港口设施建设。消费水泥的工程主要是水工工程、堆场道路和地面土建工程。

(3)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泥消耗定额分析

据调查并结合具体典型工程案例, 将港口建设中大量消费水泥的水工、堆场道路和土建工程, 作为水泥消费参考分析定额的主要项目。

———水工工程用水泥消耗定额见表3-28、3-29:

———堆场道路用水泥消耗定额见表3-30、3-31:

———土建工程用水泥消耗定额:

港口设施中的土建工程包括仓库、坑道、廊道、栈桥、机房等生产和辅助生产设施。根据综合分析相关案例和港口建设定额等标准, 土建工程的水泥消耗定额大约为18吨/百平方米。

3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产品的需求预测

(1) 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总量

由于受定额和未来建设量数据等因素的限制, 研究中仅根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趋势和全国水泥需求预测结果进行估算。

2010年需求量:以2001至2005年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使用总量为基础, 采用时间序列外推法对2010年消费量进行预测, 同时考虑到该预测方法选取的原始数据较少, 预测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因此对预测结果给予一个区域范围。

2010年基础设施对水泥的需求量为:4.5~5.0亿吨。

2020年需求量: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水泥用量约占全国水泥消费总量的26%, 预计2010年将占30~33%。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到2020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瓶颈”问题将得到缓解, 预计到2020年基础设施的水泥用量占水泥总的比重有可能保持在30~35%左右。

2020年基础设施对水泥需求量为:5.0~5.5亿吨。

(2) 主要行业对水泥的需求量预测

按2005年各行业水泥用量的消费比重, 估算2010年各行业水泥消费量, 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由于2020年分行业缺乏系统的数据支撑, 故暂不做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见表3-32: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分析

1农村建材消费现状

建材产品广泛应用在农村住宅、水利水电、乡村道路、公共事业、乡镇企业、沼气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中。由于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 因此农村是建材产品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 且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呈现需求扩大的趋势。

从产品品种方面看, 应用量大、使用较为广泛的建材产品主要有水泥、玻璃、墙材、陶瓷等产品。

从消费结构分析, 农民新建房屋所用的材料, 已经由以土坯、砖瓦、木材为主, 转为以水泥、钢材为主。

从地区需求看,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及习惯的差异, 使得各地区对建材产品的消费习惯、品种需求也不尽相同。

一直以来, 农村各项建设中对建材产品消费量没有相对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 因此, 对农村建材产品消费量的情况只是大致的一个判断和估计数。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及对建材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1) 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 概括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综合全面的建设, 最终目标要使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对此, 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概括为“五新”, 即新农民、新产业、新生活、新设施、新组织。

由专家学者提出的新农村构想是:农民的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村中80%以上的住宅是砖混结构, 80%的农村家庭拥有彩电, 50%的农户装有电话 (包括手机) , 80%的农民对村务决策和运行比较满意, 95%以上的农民在本村具有安全感, 农村道路是水泥路或柏油路, 村中人畜饮水是自来水, 每个村至少有1台可上网电脑, 村中没有因贫困而失学者。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因而新农村建设的程度和达到的结果会各不相同。分别以东部 (北京) 、中部 (江西) 、西部 (重庆) 部分地区指标为代表来分析和具体展示新农村建成后将达到的程度和图景。

(2) 对建筑材料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建材作为基础原材料, 和新农村的建设息息相关。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建材的相关方面分为四个领域见表3-33。

3新农村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预测

(1) 重点相关领域建设规模预测

通过对与建材相关的重点领域农村水利水电、乡村道路、乡镇企业、农村住房、农村沼气及农村公共事业“十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逐一分析, 推算出“十一五”期间与建材相关的重点领域的建设规模见表3-34。

(2) 主要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预测

(1) 水泥消费量预测

在新农村建设中, 水泥在房屋、水利水电、道路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预测中选取个人住房、乡村公路、乡镇企业与公共建筑、水利水电建设, 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泥消费的研究对象。

采用一元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计算得到“十一五”期间农村水泥消费量见下表。

“十一五”期间, 完成农村住宅、水利、水电、乡村道路、沼气池、公共事业等项目的建设内容, 共计需要消耗水泥20.55亿吨。

(2) 玻璃消费量预测

目前, 我国房屋建设中对玻璃的使用, 主要以门窗、玻璃幕墙为主, 在农村中玻璃消费主要集中在个人建房、乡镇企业与社会公共事业的房屋建设上。

玻璃消费指标的确定:参照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建筑物采光要求及实际调研情况, 确定农村玻璃消费指标。

总体来看, 农民住宅的采光面积 (即窗地比) 普遍低于城镇住宅建设的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各项因素, 确定以窗地比=1/9、1/8, 作为“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农村住宅建设玻璃用量的计算指标, 以窗地比1/6作为农村公共事业、乡镇企业房屋玻璃用量的计算指标。

“十一五”玻璃消费量预测: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各类房屋竣工建筑面积及相应消耗指标, 测算出农村各类房屋玻璃需求量为7.6亿平方米, 相当约1.9亿重量箱。其中:

新建住房玻璃消费量为4亿平方米, 相当约1亿重量箱;

公共事业房屋玻璃消费量为0.6亿平方米, 相当约0.15亿重量箱;

乡镇企业房屋玻璃消费量为3亿平方米, 相当约0.75亿重量箱。

(3) 卫生陶瓷消费量预测

卫生陶瓷消耗指标的确定:农村卫生陶瓷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个人住宅、企业与公共建房工程中。为客观反映各类建筑工程对卫生陶瓷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整理, 结合对农村的实地调研情况, 经分析得出不同建筑物对卫生陶瓷的消耗指标。

“十一五”卫生陶瓷需求量预测:根据目前不同收入等级对应的人口数、户数与比重, 推算出“十一五”期间农户高、中、低收入比例及陶瓷平均消耗水平, 结合未来农房建设情况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测算出“十一五”期间农房卫生陶瓷消耗量为3120万件。

同时, 参照《不同建筑物对卫生陶瓷的消耗指标》中消耗指标, 确定农村公共事业与乡镇企业建筑物的卫生陶瓷综合消耗指标为每100 m2用量1件, 从而测算出“十一五”期间, 农村公共事业与乡镇企业卫生陶瓷消耗量为4340万件左右。

由此, 预测出“十一五”期间农村住房、乡镇企业及公共事业房屋所消耗的卫生陶瓷量为10786万件左右。

(4) 建筑陶瓷消费量预测

农村建筑陶瓷消耗指标的确定: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 进行相关工程量的分析整理, 得出各建筑物的消费指标。并结合不同建筑类型建设规模的比重, 最终确定各研究的领域的楼地面铺装量指标, 墙柱面铺装量指标, 经分析得出各类建筑物的工程铺装量。

同时, 从《农房建筑图集》中选择几套方案, 计算出农村住宅建筑陶瓷消费指标, 结合对农村地区农户使用建筑陶瓷的调研情况, 综合分析得出各种收入等级农户对建筑陶瓷的使用量。

由前分析得出的“十一五”期间不同收入农户比例及农村新增住房面积, 结合陶瓷消耗指标, 按高、中、低收入水平, 测算出“十一五”全国农房建筑陶瓷需求量 (见表3-37) 。

根据各种类型建筑物陶瓷消耗指标及“十一五”农村公共事业及乡镇企业房屋竣工面积预计数, 测算出农村公共事业及乡镇企业房屋建筑陶瓷需求量分别为4.6亿平方米和12.8亿平方米。

由此预测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住房、乡镇企业及公共事业房屋所消耗的建筑陶瓷总量为33.9亿平方米。

目前家庭住宅装修周期一般为5~10年, 公共房屋为5~8年。根据城市化率、人均居住面积及人口等诸多指标, 可推算出农村住房、乡镇企业及公共事业房屋存量面积。结合陶瓷相应消耗指标, 可推算出农村存量面积年平均陶瓷消耗量约为10亿平方米, 则“十一五”期间农村住房、乡镇企业及公共事业房屋所消耗的建筑陶瓷总量约为83.9亿平方米。

(5) 墙体材料消费量预测

农村各行业房屋建设墙体材料消费指标的确定: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 进行数据分析整理, 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的墙体材料使用量指标, 并结合不同建筑类型建设规模的比重, 最终确定各领域的墙体材料消耗指标。

由前预测的“十一五”期间农村新增各类房屋面积数, 结合其墙体材料相应消耗指标, 经测算, “十一五”期间农村住房、公共事业和乡镇企业房屋墙体材料消耗量共计74.21亿平方米, 折标砖9499亿块。其中:

农村住房房屋墙体材料消耗量:51.06亿平方米;

农村公共事业房屋墙体材料消耗量:4.27亿平方米;

乡镇企业房屋墙体材料消耗量:18.88亿平方米。

除了上述领域对墙体材料消耗较大之外, 农村住房还有部分拆迁改造量、沼气池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墙体材料也有一定的用量, 据估算分别为900亿块标准砖、680亿块标准砖及1800亿块标准砖。综上所述, “十一五”期间, 农村墙体材料总消费量为12879亿块标准砖。

(6) 沼气池建材需求量预测

目前, 水压式沼气池, 是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一种人工制取沼气的厌氧发酵装置, 它的建池材料为水泥、石灰、砂、碎石、砖和石块等 (因主要是用水泥砌成, 故民间俗称水泥沼气池) 。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 分别按全混凝土式与组合式水压式沼气池对建材消耗量进行估算;同时, 对一些地区公开发布8米3沼气池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归纳并综合分析相关资料, 得出8米3沼气池建材消耗指标。

根据“十一五”期间沼气建设目标, 沼气池的建设总任务是4000万户, 共需要400亿元的投资。根据水压式沼气池建材消耗量及8立方米沼气池的建材消耗量指标, 结合混凝土、砖混结构沼气池的数量比例, 则“十一五”期间户用沼气用主要建材产品需求量为:

水泥:5100万吨

砖:680亿块

(7) 2010~2020农村建材产品需求量预测结果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趋势、各相关领域对建材的需求分析, 结合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建材需求进行展望 (见表3-38) 。

(后略)

解读建设全面小康的内涵 篇11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内涵;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内涵丰富的动态概念。在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理清“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小康社会是层次分明的体系

古人的小康理想基本上局限于经济生活的丰裕和物质需求的满足,较少涉及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现在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则开宗明义地以“全面”和“系统”作为其首要特征,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为基础的目标体系。从需要的内容上看,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三个方面。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包括满足低水平的生存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还涉及到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其中,“衣、食、住”被称为人的第一需要,因此物质生活的丰裕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当“第一需要”满足之后,人们又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人的精神需要正是人得以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灵长的表征,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之一。所以,建设“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被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体系。自然需要和精神需要依然不是最终需要,全面小康还包括满足人们对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方面的需要。因此,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生态得到改善、效率显著提高,也被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同时,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二、全面小康社会是与时俱进的概念

虽小康概念古已有之,但经济在增长、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小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内涵和外延的诠释本身也是动态的,全面小康的标准和目标也应当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从温饱型的小康向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的转变,从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从单纯的国民生产总值,到绿色GDP、幸福指数的转变,都是小康目标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力见证。不再以GDP作为衡量小康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意味着对“全面小康”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小康”观念,绿色GDP则力求将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相对于绿色GDP,幸福指数则综合考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方面的需求,对以人为本、协调统筹的“全面小康”体现更加全面。测量“幸福指数”,进行“绿色核算”,是中央运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执政理念对“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的生动诠释,是对“全面小康”目标的最新解读。

三、全面小康社会是和谐内涵的演绎

“小康”与“和谐”是一对相伴而生的词汇。在《礼记·礼运》中,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农业社会。可以说正是小康使“和”由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推演为伦理准则,继而实用化为世俗的社会理想。现代社会中,小康与和谐的结合,使和谐由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扩展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法则,由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延伸为物质、精神、政治、生态领域的“四位一体”。一言敝之,小康社会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不仅如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和谐要素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得以集中体现。和谐文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和谐文化建设贯穿于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四、全面小康社会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历史进程而言,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区间。按邓小平的估计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中间将经历由温饱型小康到全面小康等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应。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由最初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党的十六大“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更高目标,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也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所以,全面小康社会应时而生,因时而易。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1~32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篇12

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期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国交运输业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路建设资金保障面临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公路建设及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家政策力度的倾斜,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紧张时期,今后公路开发主要集中在山区,任务艰巨,造价相对较高,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用于公路养护、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资金将越来越多,这必将面临资金来源的短缺。加之目前银行信贷政策和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及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导致他们的投资受到了限制,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明显减少,但是在确保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公路的投资建设又不能因此而滞后,因此,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必定会增加。

2. 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城乡间公路建设差异较大

我国地域辽阔,西部地区大多是山峦地貌,公路建设本来难度就大,受建设条件和地方配套财力影响,中西部部分省区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公路路网不够完善,供需矛盾还是没有切实缓减,县乡之间,乡镇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路网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还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质量较差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公路存在很大的质量,技术差异,这样一来就制约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运输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 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近年来,道路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运输安全问题不仅是运输企业、运管单位和交通主管部门关心的大事,同时也是旅客、货物承运人关心的大事。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旅客和货物实现空间位移的次数和范围都空前增大。道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落不到实处。还有部分运输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动,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拉的多跑的快,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二,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亟待加强。客货运站安全管理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客货运站在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在驾驶员和车辆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客货运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第三,道路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水平不够。目前我国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 道路运输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即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那么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行业为社会提供了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随着19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拥挤、噪音、空气污染、土地占用等不良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运输业的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过度的冲击,尤其是对环境的破坏。整个社会都正给予越来越大的关注,但是又没有切实有效办法去降低这种外部性成本。另外,道路运输减排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合理,替代燃料推广面临技术和法规难题,车辆减排标准不完善等。这使得在道路运输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付出比较大的外部性成本,这反过来又不利于道路运输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道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各地上报突发事件导致道路阻断的信息1660条,其中恶劣天气造成的道路通行受阻占76.8%。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国共经历了9次大范围的集中性降雨过程,暴雨导致的公路水毁使28条高速公路、15条国道和数十条省道相继出现交通中断,累计冲毁路基1.1万公里、冲毁路面1.7万公里、毁坏桥梁1425座,造成坍塌6.7万处,2010年上半年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09年全年水平。为了有效降低突发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运输行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目前道路运输问题的应对策略

1.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公路建设资金到位

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明确政府所应担负的责任,建立专项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制度,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公路属于准公共物品,政府在公路建设中应是责任主体,政府要主动承担起公路投资、建设、养护等基本责任,各级政府也要共同合作,建设涉及其地域之间的公路网络体系,确保省际、县际道路的畅通。此外,政府也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积极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和私人投资收费性公路的建设,确保道路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2. 加强区域合作,确保农村道路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与农村地区的不平衡。这就要求中央交通部门在决策部署时,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公路发展状况,适当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在公路建设布局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农村公路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同力合作,实现省际、县际之间公路建设的平衡发展,确保地区之间公路发展走上良性轨道,建立畅通的公路网络体系。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的质量,各级管理部门要做到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力争不要让农村公路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差的薄弱底子,在质量上不要造成与城乡公路的差异。只有实现区域公路发展的平衡,才能不断地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让公路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助推器。

3. 切实抓好道路运输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道路运输安全问题,每年因为各种交通运输事故,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害,抓好运输安全,刻不容缓。首先,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对违法营运的监管,加强对营运驾驶人的诚信考核,严格营运客货车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批制度。不完善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等,从源头上遏制运输安全问题。其次,切实加强对危险货物的运输管理。提高营运人员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意识,制定特殊的法规措施来规范危险货物的运输,强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尤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从政策上来说,政府一方面鼓励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行政强制手段来降低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这似乎是一个矛盾过程。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不遏制外部性问题而任其发展,那么我们可能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结合我国实际,其一,以市场手段为主。比如收费制度,排放收费,征收燃油税,新型环保汽车的补贴等。其二,直接或间接地行政强制手段。制定排放标准,强行性推行低污染汽车,强制报废,汽车禁行区,限速、限线行驶等。其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便群众出行。以此来缓减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此外,我们还要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让民众自己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总之外部性问题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上一篇:企业盈余下一篇:督导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