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4-07-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通用8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发布时间: 2012-12-05 14:51:28 通讯员:通讯员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

数:302280

肖万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两个全面”的目标,是系统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根据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时代要求作出的正确判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聚力量,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时不我待,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改革开放,都要勇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

从邓小平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丰富,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鼓舞人心。

(1)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所谓“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历史的脚步到了2000年,中国人自豪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这时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总体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三步走”战略时,对相当遥远的第三步战略的具体目标不可能作更加具体详细的规划,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构想。当我们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后,我们对未来更加有把握了,也就是说具备了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进一步具体化的条件。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机遇而作出新的战略规划,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按照“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全面”二字可以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赋予新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进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明显超过原来预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实现。从新历史起点出发,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赋予了新内涵。

(1)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总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具体要求

相对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说,新内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二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是促进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五是促进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六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七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八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九是实现人人病有所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是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建设”改成了“建成”,一字之变,既反映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也规定了面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目标更高,标准更严。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1)新阶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背景

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的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时代内涵

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奋斗目标,赋予了“完整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倍增‟”的时代内涵。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体现在六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的民主权利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多,保障得都要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几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就业更加充分,民生之本得到保障;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

一是体现了目标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新要求”是党的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并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

二是体现了目标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三不”问题,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

三是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

四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五是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第一个“翻一番”,是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的。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翻一番,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第二个“翻一番”,是首次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有把握的。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方位的改革发展。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进一步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今天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方方面面,在层次上要触及行政、社会、经济等体制机制内核问题,任务更为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赖于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推进,没有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全面回顾了我国30多年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一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新时期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就是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两件大事之后,完成和推进的第三件大事。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改革开放起步,将以改革开放贯穿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二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新时期不同阶段,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改革开放为明确方向和鲜明特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最新实现形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一是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国民收入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为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迅速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的30多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不断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多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按照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实现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5年进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1年的7.46万亿美元,30多年间增长了27倍,平均增速接近10%,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连上几个大的标志性台阶。2005年底,中国GDP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仅3年之后,2010年便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1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11年的35083元,约5430美元。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99年跨上1万亿台阶,2003年超过2万亿元,2011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3740亿元。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短缺是当时外汇储备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2006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达到3.181万亿美元。

二是经济结构大调整,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向集约节约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不断转变的时期。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30多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以工农业为主向二、三、一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1年的10.1∶46.8∶43.1。与1978年相比,2011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9.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30多年来,冶金、能源、纺织、机械、航运等传统工业在改造中不断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2.4%,创历史新高。第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转变。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51.27%,上升了33.3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第三,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增强。第四,分配结构出现了明显调整,基本实现了由平均主义突出、收入渠道单一向以劳动报酬为主、资本和技术等收入为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三是对外经济大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处在封闭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规模很小。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0多亿美元,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201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提高到2011年的48.8%,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居到2011年的第2位,已经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船舶、飞机、铁路装备、通讯产品等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均有新的突破。从进口方面看,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198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仅有17.69亿美元。从1983年起,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连续1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利用外资的方式除了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之外,我国又稳步实施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促进境内证券市场开放;外商投资产业构成显著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大幅提高。2003—2011年,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金额所占比重逐步提高,2011年为50.2%,比2002年提高2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2011年为48.1%,比2002年下降26.7个百分点;特别是投向现代农业、商贸服务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外资明显增多。对外投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进入新世纪,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付诸实施,对外投资也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只有29亿美元,到2011年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0.7倍。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迈进跨越性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10元,增长6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7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增长52.19倍。第二,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比1978年底的211亿元增加1668.3倍,人均由21.9元增加到26125.7元,年均增加768.4元。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无到有,上升到2011年的2.98%。第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改善。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7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7.6%。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1年36.3%,农村居民家庭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1年40.4%。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增加,2011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26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构成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朝着“住有所居”的目标大踏步迈进;2011年底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27.3平方米。第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100.18%、549.79%、38.27%、307.24%、302.08%;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2012年内将实现制度全覆盖。加上新农合参合人数的8.32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2005-2012年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511元,是2002年2.52倍。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3)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推动了党和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我们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党和人民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是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有过沉痛的教训。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局面,我们党清醒认识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和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从农村改革入手,大胆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新情况,党和人民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各种难题,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创造了经济总量快速跃升的“中国奇迹”,还交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中国答卷”,书写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国故事”。

三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坚定不移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伟大革命,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既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完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体系,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四是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成为党和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基本国策。我们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扩大开放的政策,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新的阶段。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稳妥驾驭复杂局面,团结带领人民在扩大开放中抢抓机遇,在深化改革中迎接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稳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应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挑战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繁荣兴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妥善处理复杂矛盾中发育生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出党和人民创新创造的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实现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世界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2.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未来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在改革开放上开辟新境界。

(1)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30多年来,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改革,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改革开放一次次为中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一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外情况来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发展速度有一段时间是比较快的,前苏联曾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但是由于不进行改革开放,形成了僵化封闭的体制,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普遍陷于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状态,才不得不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由于在改革中又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导致了苏东剧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发展情况也是比较好的,但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由于没有找到改革开放这条发展之路,继续沿袭革命时期的许多做法,大搞群众运动和政治斗争,结果发展道路极为曲折,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史性悲剧,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顺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解放了生产力,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二贸易大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必须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使其经常保持与生产力相适应,与社会实际相符合,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改革开放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

二是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的新起点,发展中出现了与过去不同的许多新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问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某些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的,有的是市场经济负作用的表现,有的是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决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罪于改革开放,恰恰相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改革开放不到位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例如,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相关的体制和做法;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要解决腐败问题,也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新跨越。

三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任务任重道远。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过去3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决不能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使命就要结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的使命远没有结束。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建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现还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我国的文化改革刚刚破题,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贯彻落实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的社会改革刚刚提出,实施起来还任重道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艰巨。我国的对外开放过去主要是实行“引进来”的战略,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进入我国,请外商到境内来投资办厂。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要发展我们的跨国公司,要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就需要深化开放体制改革,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此可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公平程度,需要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开放进一步向更大范围扩张,改革开放任务更为艰巨复杂,有赖于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如果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一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既没有书本上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实践中成功的先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精神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改革开放中作出了正确回答。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探索中经历的严重曲折、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面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严重挫折,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地提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是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的主旨,就是要更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构建出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从改革开放所达到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效果、造成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状态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的社会各领域变化的广度和深度、塑造的当代中国社会面貌和未来走向而言,改革开放的确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充分开发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建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新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信息机制和调控机制,形成了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的制度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永不僵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兴旺发达。

三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创造性地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每深化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前进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加快一步。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完善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发展理论,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使其能永远站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去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对外开放使其能够从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吸取丰富营养,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阶段。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巨大威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以发展的观点对待自己的理论,反对将其当成“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即使对《共产党宣言》这样一部划时代的文献,他们也反复强调应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其中某些观点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他们一方面肯定其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一方面又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准确把握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科学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的时代课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吸收新的科学成果,才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改革开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基础性、根源性意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共同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实现的。没有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们就不可能冲破“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也就没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辟。现在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我们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新时期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体制改革,实现由单兵突进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转变,为“五位一体”发展提供强化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三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五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更加自觉坚定地创新制度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更加自觉坚定地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1.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这一重要论断精辟概括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做法和基本经验,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巨大历史作用,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强化改革创新精神的政治责任理念,切实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由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治国理政,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必须用思想解放来突破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摒弃一切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改革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做法,树立和强化改革创新精神是政治责任和首要责任的理念,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目前,改革已经濒临深水区,我们需要十分清醒地警惕一些权力部门的“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趋势蔓延;警惕体制内事关国计民生的部分“特殊垄断”领域和行业,抑制经济发展的活力;警惕体现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弱化,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贵”等问题;警惕一些边缘群体被忽视、被遗忘,如“农民工”的地位在城市没有得到确认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更需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上述这些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应对治国理政新挑战新考验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给治国理政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我们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应对这些新挑战新考验,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邓小平关于“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断指引下,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在发展进步、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应时代潮流、切合中国国情、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治国理政中,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战略意识,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注意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履行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就必须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寻求党有效履行治国理政职责的体制机制,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只有着力构建一整套相互联系和衔接、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党才能完成治国理政兴国强国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要做好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不同方面,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明确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选准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的规范体系,形成治国理政科学化的长效机制。只有将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准确把握改革创新内在要求,凝心聚力提高改革开放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改革开放的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正确地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向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

从改革全局来看,关键环节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重要领域关系到改革成败,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突破重要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对推进改革大业至关重要。

一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人民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这昭示着我国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社会科技发达,分工加速,产业众多,内在要求把政府有效调控和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才能为政府有效调控提供保障,为民生改善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只有通过改革,打破垄断,让市场主导配置资源,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壁垒,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结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始终把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上平等保护、经济上平等竞争”,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我国改革正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深水区”,由易向难、由外围向核心、由增量向存量步步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明确重要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判断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标准只有一个:阻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领域和环节,就是需要推进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就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经济领域,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尽快打破行政性垄断,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投资领域,健全非公有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政治领域,迫切需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完善选举制度和保障人民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各个参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在文化领域,迫切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积极引入“创新、创业、创造”新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在社会领域,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化土地、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只要不失时机地推进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才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复杂更艰巨。一方面,改革涉及的面越来越宽,牵扯到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不少问题既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的甚至涉及国际经济关系,改革触及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分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方法步骤更慎重。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必须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必须着眼于集中民智、体现民意,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把民主贯穿于改革决策中的各个环节,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进行论证、反复协商,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改革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实行公示、听证,使改革决策目标更明确、方案更可行、结果更科学;必须进一步加强改革决策执行的制度建设,完善改革决策执行的责任、督办检查、跟踪问效、行政问责等制度,建立改革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切实降低改革决策成本,提高改革决策效率。必须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统筹谋划,保持改革措施的稳定性、连续性,在作出一个领域的改革决策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其他领域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套,在解决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其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对各项改革措施的方向、力度、出台时间的协调配合,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协调,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更加自觉坚定地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制度建设和创新,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改革开放的各项制度,努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进一步健全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工作机制。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前提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既是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模式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巩固的过程,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内涵包括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而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核心,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深入推进。人类历史的进步,就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当前的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问题,这一阶段的关键点在于继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发展素质和潜力,建设更加公平正义、更加有利于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社会。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我国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路径,都是非常关键的强大动力源;而制度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本质内容。只有积极推进产权制度、公共财政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涉及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既有的或新产生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有效推进涉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更有效配合的调控制度创新,才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质上就是党和政府推动具体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新制度建设及旧制度被替代的过程。当前,我国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明显增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些问题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来解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扭住制度创新这个改革开放的内核不放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新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要突出人本价值取向。30多年来,我们在制度创新上,从所有制与产权制度,从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从政府职能转变到民主法制建设,都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取向,通过渐进式改革,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新时期,随着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会触动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触及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等等。这意味着今后的制度创新,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在横向将覆盖各个领域,在纵向将跨越各个层次。新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点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发挥每个人的自主性,强调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在经济领域,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政治领域,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和平、经济发展、国家社会统一的形势下推进民主,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成促进社会公正的政治环境。在文化领域,要加快形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在社会领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形成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制度建设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更加自觉坚定不移推进,更要尊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规律。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自觉意识。推进改革开放,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制度来保障、来促进,核心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敢于冲破一切有碍于科学发展的陈腐观念,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套路和做法,变革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做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自觉坚定者。二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设和创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制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把握规律性是提高制度建设和创新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推进制度创新,必须体现把改革创新勇气与科学求实精神、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管用有效的原则,必须尽量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做到低代价制度创新。制度设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根本性制度与具体制度相配套,新建制度与原有制度相衔接,着力解决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要求的制度规定,解决一些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不协调的问题。三要健全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工作机制。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强化制度建设和创新在改革开放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机构建设,主动领导改革,掌握改革领导权,坚定不移地按照以改革促发展的要求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从上到下切实搞好全面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必须强化在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顶层设计中倾听民众诉求,加强从下到上制度建设和创新的组织领导,实行上下结合、顶层推动,搞好统筹协调,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化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长效机制,使改革开放各项制度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篇2

坚持科学布局, 搭建发展框架。我们将科学制定规划作为推进“一村一品”的基础和保障, 按照率先发展、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 分产业、乡村、年度、阶段精心编制了《晋中市“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规划编制中, 注重统筹兼顾, 将“一村一品”规划纳入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 有机衔接, 统筹实施。注重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各地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特征, 尊重民意, 科学推进, 不盲目跟风, 不一哄而起, 更不搞“形象工程”。注重实际可行, 既立足当前, 突出主导产业培育, 又涵盖市场对接、品牌打造等各个环节, 指导办法和推进措施都力求具体可行, 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按照规划要求, 全市基本构建起了东山林牧生态区、平川高效果菜区, 东部杂粮、干果、草食畜产业带, 中部丘陵干鲜果品带, 西部平川蔬菜、养殖产业带的“两区三带”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行政推动, 强化指导职能。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一村一品”推进工作领导组和具体办事机构, 负责协调解决资金、项目、人才等重大问题和监督目标任务落实。按照粮食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林果集约化、加工品牌化、生态产业化“六化工程”协同推进原则, 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专业村“八个一”标准, 即:一户一个棚, 一人二亩菜, 一人二亩果, 一人一亩苗, 一户十头牛, 一户百头猪, 一户百只羊, 一户千只鸡。对照标准, 通过村申请、县推荐、市核准, 对符合条件的“一村一品”专业村, 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项目配套和奖补扶持。2011年市本级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1亿元。从今年开始, 市级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 县级根据财政收入状况, 安排300—1000万元以上资金, 作为“一村一品”扶持资金。市、县两级四套班子率先垂范, 将发展“一村一品”列为住村包村增收活动重点内容, 帮助拿规划、谋产业, 协调解决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等瓶颈制约。将“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综合考评体系, 考评结果与干部奖惩、使用挂钩, 奖优罚劣。充分发挥各级基层组织和党员“双带”, 为“一村一品”推进提供坚实组织基础, 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

坚持示范推动, 促进提质增效。采取现场观摩、典型宣传、经验交流等形式, 全面总结推广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支部引领性、合作社带动性、分户经营型、转型开发型、园区开发型、专业基地型、整体开发型七种“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印发《晋中市“一村一品”100例》, 推进专业村建设, 每年开展市级专业示范村 (镇、乡) 评选活动, 列入的专业村每村奖励9万元。典型专业村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村一品”发展进入全面推开、加快提升阶段。目前, 已涌现出榆次区朱村梯田温室、下黄彩村苹果、怀仁村酿醋、演武村养鸡, 太谷县南席村辣椒、沙子地村红枣、白燕村苗木、小王堡村生猪养殖, 祁县西六支村设施蔬菜、里村肉牛养殖, 昔阳县大寨村观光农业等一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甚至两万元以上的专业村。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发展支撑。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以标准化技术、优质高产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可持续发展技术为重点, 以实施1千名县乡农技推广员、1万户科技示范户、1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千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员、1千名农村基层干部、百万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的“六个一”工程为抓手, 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科技含量。2008年以来, 共推广新技术逾百项, 新品种300余个,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行农业标准化组装集成技术, 全市先后制定92项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运用于60%以上农作物种植和80%以上的畜禽饲养,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8.74%。涌现出榆次丰润泽、太谷巨鑫等一大批科技、装备水平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有效辐射带动了周边“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 促进了特色产业区域块状经济形成, 发挥了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坚持龙头带动, 打造特色品牌。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作为发展“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依托我市特色与优势, 围绕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的目标, 以省“513”工程涉及我市的46户企业为重点,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 采取内引外联、技术改造、品牌带动等形式, 引导龙头企业、交易市场扩规提档、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进一步壮大“一村一品”覆盖范围和增收效应。目前, 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1.4亿元, 增长23.5%, 带动51万农户户均增收1411元。先后发展平遥牛肉集团、龙海实业有限公司, 榆次威特食品有限公司、太谷通宝醋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 54个产品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 12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登记, 辐射带动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坚持机制创新, 激活发展活力。在服务方式上, 按照重心下移、方式细化、指导到户、服务到田的要求, 创造性推行了农民增收明白卡。从2008年4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 目前已覆盖全市58.6%的行政村和35.6%的农户。在组织农民上,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累计发展6363个, 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有16%的农户入社, 社均资产155万元, 户均收入达2.6万元。先后引导295个专业村与专业合作社形成“一村一品一社”联动发展模式。在规模经营上,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17万公顷, 占延包土地面积的20%以上。在农业保险上, 积极落实政策性保险, 探索设施蔬菜保险业务, 全市已有榆次、太谷、祁县三个县区开展保险试点, 设施蔬菜投保16.27公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篇3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十三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极大地鼓舞民心、凝聚民力,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情感共鸣。中国共产党以一贯的坚定和坚守,科学制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规划》,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一、发展演进: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礼记·礼运》提出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模式。因此,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词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其作为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政治导向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语境表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小康社会的提出。最早把小康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是邓小平同志,并且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并明确提出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小康一词正式出现在党的文献中。“三步走”发展战略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更加务实,更加实事求是,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二是提出了温饱、小康的这样可感知的具体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民生导向,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小康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党的十六大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以后,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都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庄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和“建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重大区别,建设是进行时,而建成是完成时,建成给了明确的时间表,一字之差充分体现了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心和自信。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小康”到“建成小康”,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明确的方位表,这一清晰的历史演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承诺、勇于兑诺的政治品格。

二、实现保障:把握好两大关键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保障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式提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在这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对另外三个“全面”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党的行动纲领,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战略保障作用

2、“十三五”《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11月3日,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因此,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好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

总之,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走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胜利的关键一步,编制好一个战略性、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至关重要,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地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使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事业一定能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总揽全局科学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011年治国理政纪实》[M],人民出版社,2012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篇4

——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润儿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肩负党和人民的使命,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伟大旗臶,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胜利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这五年,是长沙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优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2120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5600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突破1万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4%,比2006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工业增加值预计到今年可达2600亿元,年均增长19.7%,着力抓好“十大产业项目”,涌现了一批超百亿元的企业和过千亿元的产业。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商贸流通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到今年可达2120亿元,年均增长19.3%。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地方财政收入由2006年176亿元,预计到今年

可达686亿元,年均增长31.1%。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布局全球,深化合作。省会城市首位度快速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由23%提高到29%,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占比由63%提高到68%。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由第25位跃升到第9位。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推进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立足大河西,建设新城区,调整河西行政区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湘江为轴、东西两翼的城市框架,扩展了发展空间。“十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承载功能日益增强。五年累计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584项。城市地铁工程、4条过江通道、长沙湘江枢纽、城际铁路交通、长浏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武广沪昆高铁长沙枢纽、京广南北货站迁建、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和长沙引水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大河西先导区“六纵八横”道路骨架已经构建,承载功能基本形成,展示了城市新区雏形。城区三环湘江两岸风光带、橘子洲生态文化园、岳麓景区“两山一湖”、洋湖湿地公园、梅溪湖国际商务和科技服务中心等一批精品工程,已经或即将成为长沙形象新标志。组织实施一批特色街区建设、社区环境改造,展示了长沙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四大片区”和“十镇百村”的试点示范取得突破。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饮水安全、环境整治和校舍改造“五大工程”成效显著。长沙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两型试验大步推进。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选择大河西打造先导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达到了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发展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带动效应的目的,为科学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为经济建设增添了新动力,为长沙城市构建了新格局。用两型理念引领改革建设、破除体制障碍,激发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通过建立落后产能淘汰、生态环境补偿、生产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激励机制,创新土地管理、人口户籍、行政管理、投资融资体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改变行为陋习,净化生活环境,优化窗口服务,彰显长沙精神,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发挥“五老”优势,进行“四项”教育。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善公共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双拥模范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着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可达25890元、12450元,是2006年的1.9倍、2.3倍。大力实施“一健三改”安居工程,推进城市“四大片区”和国有工矿企业棚户改造,加快安臵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全面并轨,困难群体得到政府优待和社会关爱,市区和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流域水源污染治理和城区“四小”改造大力推进,社区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饮水、食品、劳动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党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按照组织强功能、党员强意识、干部强素质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工作领域和“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联三为”和“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农村、城区、企业、机关等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干部绩效考核,大力实施“五百工程”,积极探索竞争选拔,注重在基层培养、锻炼及选拔干部,干部队伍 的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活力增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设立“3〃23”廉政警示日,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拓展源头防腐领域;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集中进行八项制度督查整改,推行领导干部公开述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五年,星城大地充满生机,干部群众心齐劲足,呈现一派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这是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它饱含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承接了历届市委和“五套班子”的努力和基础,凝聚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沙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五年的启示,弥足珍贵。

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五年来,市委始终瞄准省内率先、中部领先、全国争先,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当领头雁、担当主力军,在省会城市激烈竞争中争创优势、争先进位,把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作为当代长沙精神的展示和实践科学发展的要求,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立志图强。全市经济总量五年超越五个同类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前进了16位,各县(市)在全国“百强”的榜单上年年都有新进位,各城区在全国强区的比拼中个个都有新跨越,展示了奋进的风貌,展现了率先的风采。实践证明,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要求。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唯有毫不懈怠、永不满足,立足“好”,力争快,才能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必须科学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五年来,市委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坚持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既注重捕捉机遇,更善于用好机遇。在两型试验中打造先导区、建设大河西,不仅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而且把长沙的城市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宏观调控中拓展融资平台,推出“一揽子”项目,以“两帮两促”强势推进,新上了一批多年想上而没条件上的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来不及

办的大事;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扩大开放,放眼全球招才引智,为发展提供了支撑、积蓄了后劲;在产业转型中壮大“千亿集群、百亿企业”,一批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实践证明,用好一次机遇就能赢得一次跨越,错失一次机遇可能落后一个时代。只有科学把握大势、善于抢抓机遇,才能赢得主动、赢得发展。

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五年来,市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与长沙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应对挑战中转变观念,在破解难题中改革创新。围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体制性的制约,用改革的手段来化解矛盾,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发展。住房保障“一健三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征地拆迁“两转变一纳入”、军转安臵“自主选择”、干部选拔“公开竞争”、国有资产“监管分离”、两型建设“四大机制”,这些改革涉及各个领域、贯穿发展过程,极大地激发了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破解一切发展难题、创造更多发展优势。

必须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五年来,市委始终坚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健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提供社会就业培训;组织实施城市区、工矿区、林业区危旧房和棚户房改造;积极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城区所有公园,由政府购买并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游泳服务;不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高度重视群众诉求,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探索恳谈对话机制,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践证明,民生系于发展,民生关乎稳定。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内在的和谐与持久的稳定。

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汇聚力量。五年来,市委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决策,严格依法执政,注重调查研究、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坚持发展人民民主,支持市人大、政协履行职能,不断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人民团体作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居民社区自治,凝聚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强大力量。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抵御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取得了项目建设的丰硕成果,奏响了创业富民的辉煌乐章,展示了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实践证明,只有发展民主政治,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汇聚强大的力量,推动长沙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团结实干。五年来,市委坚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领导,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尽管遇到的困难不少、面对的挑战严峻,正是因为市里“五套班子”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各区县(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奋斗、开拓进取,化解了一个又一个不期而遇的自然风险,破解了一道又一道横亘于前的发展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的事业才会无往不胜,我们的力量就会无坚不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矛盾增多,社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市场物价、司法和社会治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形势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好人主义;有的部门和党员干部还存在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未来五年,是长沙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和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长沙正处在又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更加美好的未来期待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创造。

未来五年,大有可为的机遇不容错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分工深度调整,资本要素加速流动,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发展空间无限广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快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础;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全面推进,中部崛起、两型改革等重大机遇优势叠加,发展潮流势不可挡。长沙谋求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发展条件,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就可以大有作为、乘势而上。

未来五年,复杂严峻的挑战不可忽视。世界经济处于艰难调整期,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国内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结构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对社会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明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对我们党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未来五年,省会发展的责任不能懈怠。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迈出了坚实步伐,但这只是走向更高平台的一小步,如果因此而骄傲自满、停滞不前,那就是渺小的。省委要求长沙在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中发挥核心辐射作用,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这“三大作用”,既是省委寄予我们的期望,也是历史赋

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唯有积极进取,奋发作为,才能不辱使命,勇立潮头。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部署,突出发挥“三大作用”,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领导为保证,加快产业高端化进程,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发展两型化模式,加强城市法治化管理,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把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繁荣发展、和谐幸福的长沙带向未来。

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是发展方式与发展水平的内在统一,是阶段过程与目标要求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建成两型城市,在提升发展水平中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已经朝着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五年要继续发奋努力,确保目标实现。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实力更加雄厚。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更为突出,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0000亿元,综合实力跨入大中城市“一方阵”、挺进省会城市“前五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精神价值。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建设品质优良,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展示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风光,彰显开放包容、现代文明的人文魅力。

——文化更加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

——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民权益得到切实

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平安和谐长沙建设深入推进,市民行为文明有序,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全社会的安全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创造活力,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更加优美。两型产业、低碳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五水”流域(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生态改善,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人民更加幸福。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创业更加充分,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和2.5万元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着力实施五大战略:

——开放带动。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内外开放,积极开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广泛富集全球优质要素,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市场、空间和资源的全面拓展,推进产业、技术和人才的优化配臵,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拉动,谋求实力、优势和后劲的持续增强。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加快城市设施、经济贸易、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科教文化、人居环境和市民素质的国际化。着力打造国际制造研发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人才技术中心,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文化名城,推进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为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拓展广阔空间。

——两型引领。坚持用两型理念和两型标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争取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积极构建两型

产业体系、绿色建筑、高效交通、生活方式和低碳文化。全面加快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探索改革新路径,打造区域增长极,构筑战略支撑点。着力整治“三大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健全“四大机制”(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产污染治理机制和资源节约奖励机制)、构造“五大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推动经济社会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轨道,为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开辟科学路径。

——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把创新发展贯穿于两型城市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向体制创新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优势,向金融创新要资金,向管理创新要效益,让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发展源泉充分涌流,使长沙的发展在创新中焕发盎然生机、不断蓬勃向前。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重点,全力建设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涌现、创新机制完善、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成效显著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注入强大动力。

——城乡统筹。坚持跳出农村建设农村、培训农民富裕农民、调整农业发展农业,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镇村关系。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风貌和谐共存、功能互补协调、共同繁荣进步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为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支撑。坚持引进与培育、储备与使用、开发与提升、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配套完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配臵流动、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把长沙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重点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实用型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完善“三大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和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工程、实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工程、社会事业领域人才发展工程),打造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同志们,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坚信,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一定能催生出更加昂扬的斗志;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一定能转化为更加生动的实践,美好的愿景必将成为灿烂的现实!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1.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实现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要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绿色型经济,力争在两型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在转型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的调整,以技术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资本结构的调整带动组织结构的调整。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建大平台。抓好“三基地两中心”(新兴产业、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基地以及现代服务、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推进高新区、经开区、金洲新区等园区和基地扩容提质,全面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以价值链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两型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材料、电动汽

车、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工程,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光伏产业和电子信息等一批千亿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开发、产权交易保护、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强化资源与资本、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的结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主攻终端产品、高端产品,突破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办好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打造大河西人才创业示范区,争取长沙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切实强化节能减排约束。加强节能减排的标准制定和实施管理,建立节能减排问责机制,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排污权交易,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坚决调整和退出不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和建筑节能城市试点,努力创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2.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幸福城市

宜居与幸福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内涵。特别在当前长沙向枢纽城市、创新城市和国际城市跨越的过程中,必须更加突出宜居幸福的要求,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主城区沿江建设、跨江发展,都市圈多极支撑、组团发展,城郊带轴向延伸、联动发展,形成组团式、网络型、生态化的城市构架。积极推动河东改造提质、河西扩容发展。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将浏阳建设成为对接长三角、融入长株潭、辐射湘赣边的次中心城市,将宁乡建设成为连接常益娄、融入大河西、共筑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展开城市东西两翼,推动南北拓展延伸,形成区域城镇体系。提升综合承载功能。注重城市功能的配套性、整体性和服务性,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市政设施、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能源供给、信息网络和防灾应急体系。突出增强集聚承载、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城市地铁、过江通道和中心枢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星级城市综合体和综合

功能区。凸显山水洲城形象。全面推进岳麓山风景区的整治,加强“五水”流域的保护和开发,充分展示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洲的精致和城的大气。加强城市设计,抓好绿色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景观特色,全面完成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新建一批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深入推进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的城市管理,让城市更加洁净清新、繁华有序。打造国际文化名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促进文化要素聚集、文化载体建设、文化艺术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城市发展、两型建设结合,激发新的文化创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建设两型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举措。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城乡统筹、共同繁荣。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探索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有效途径,培育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特色经济板块,提升县域经济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农村“五大工程”建设,切实抓好田、水、山、林、路综合规划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城乡一体化示范镇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粮食安全。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建设,确保全市大水无患、大旱无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壮大农业示范园区、百里产业走廊、特色生产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突出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围绕破除体制障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人口户籍、社会保障和农村金融等制度改革。深化以地权、林权、水权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多种流转形式,激活农村发展要素。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积极推进依法治市。深入贯彻《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推进法治长沙建设。充分依靠法治力量和利用法律手段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断优化司法环境,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公正司法。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五大体系”(法治化的制度体系、人本化的保障体系、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立体化的防控体系、网格化的责任体系),完善“六大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情绪疏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和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和基层自治建设,推进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服务社会化,构建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着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改善流动人口服务,依法保障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治

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长沙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国防教育,不断完善国防动员机制,着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队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5.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把握新形势下多样化、全方位的民生需求,多谋群众期盼的惠民之策,多行符合实际的惠民之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创美好幸福生活。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帮助无业者就业,推动有志者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以“五大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助学、城市廉租住房)、“五大社会福利”(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各类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协调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强住房价格调控,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连锁化的基本药物配送体系、数字化的医疗卫生信息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着力构建现代化监管保障体系和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建设“健康长寿之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

设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实现未来五年奋斗目标,核心在党,关键在人。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紧扣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使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每个基层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的堡垒,使每个共产党员成为一面高扬的旗臶。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必须摆在首位,切实抓好,着力消除精神懈怠、克服能力不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强化理论武装,永不停滞。理论上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传普及,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突出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领导发展的本领。要坚定理想信念,永不动摇。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使之内化为高度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持久的前进动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要继续解放思想,永不僵化。思想政治建设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始终保持敢闯敢试、边干边试、先行先试的探索勇气,不为既有经验所束缚,不为常规眼光所局限,不为传统模式所制约,敢于和善于冲破思维定势、打破发展瓶颈、突破路径依赖,以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推动长沙的大发展。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认真贯彻干部“四化”方针,着力打造政治靠得住、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民主集中制,建设政治坚定、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选贤之门、广辟任能之路。坚持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让吃得苦的干部吃香,让有作为的干部有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真正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抓好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完善干部交流、回避、任期制度,优化班子结构,发挥整体效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及时发现人才,广泛汇聚人才,关心培养人才,大胆用好人才。把严格要求干部与关心爱护干部结合起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防止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奋进者得到激励、懈怠者受到鞭策、平庸者感到不安。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老干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把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放在基层,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充实、工作资源向基层配臵,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党员流向的变化,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臵,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党建工作,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让党员成长为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抓好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班子建设。始终坚持在基层培养干部、在基层锻炼干部、在基层造就干部,让优秀年轻的干部到基层去锻炼成长,从实践中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真正使基层干部提拔的机会更多、发展的舞台更大、生活的待遇更优。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重视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创新

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丰富活动内容,健全长效机制,持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始终贴近群众、理解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长沙发展的主力军,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长沙发展中践行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心系群众,亲民为民。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一个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诉求无所用心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势如何变化,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群众的利益、不能轻视群众的重托、不能漠视群众的期待,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深入开展“三联三为”、“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答人民群众的诉求,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对事业尽心、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扭住经济中心、提高服务效能,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精力花在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发展上。深入基层、掌握情况,面对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担当责任,善于攻坚克难。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狠刹奢靡之风,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事业所需,决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到教育更有效、制度更完善、监督更严密、惩处更坚决。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待权力要有敬畏之心、对待名利要有平常之心、对待监督要有坦荡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建立健全公开述廉、谈心提醒、诫勉谈话、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预防机制,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认真落实《廉政准则》,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防腐。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建立健全落实制度的监控、督查、评价和问责机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坚持有错必究、有贪必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决不让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存侥幸之心、得不法之财。全市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直面“四个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干事创业和清正廉洁的合格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文 篇5

提高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尖端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的综合实力,并提高我国在国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等问题,科教兴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巨大提高和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深刻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文 (二)

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冶铁铸剑到火药发明,从造纸技术到活字印刷,从指南针的运用到郑和七下西洋??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以及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

戊戌变法先驱康有为,曾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疾首:“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北京长安街,取盛唐之意,东设建国门,西置复兴门,谓之长治久安也!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在沉沉的暗夜里,在厚厚的冻土下,一粒梦的种子也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发,这就是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之路。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胜利果实很快被封建余孽和野心家窃取了,中国继续深陷在战乱与贫困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破茧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_、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高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民族蒙难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8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文 篇6

在以前,我去外婆家都是走小路,路十分窄,两个车一但走到一条路上,只能走上岔路口才可以走开,十分麻烦。需要走很久才能到。

现在,我的家乡铺了柏油大路,出行方便了许多,路也拓宽了,两个车再也不会狭路相逢了,到外婆家也快了许多,一眨眼就到了。只需10分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我的家乡在万佛湖,原先人们都会在湖的边上种上稻子,以便于让他们挑水灌田。但天长地久了,稻田的土就被冲到湖里去了,时间久了,湖水变黄了。以前人们都能在湖里洗衣服,但自从水变黄,人们再也不去洗衣服。但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关注了这一块问题,建了进化水的大坝,湖水变得越来越清了,人们又回到湖边洗衣服了。

还有,最近几年家乡的环境变好了。以前家家的垃圾都往沟里倒,有的还有电池和厨余垃圾。这样,不仅土被污染了,家乡的空气也变臭了。现在,家乡有了分类垃圾桶,村里还宣传了随地扔垃圾和不规类分垃圾的危害,提倡家中垃圾也要分类,人们都将垃圾扔入垃圾桶,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好起来。我们呼吸上了新鲜的空气,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判 篇7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标志着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入了关键阶段。

总体看,2014年底,我区全面建成小康指数实现程度为82.41%,比上一年度提高2.72个百分点。具体到5个方面看,指数虽高低不同,但大体都在80%上下,其中人民生活指数(85.98%)、经济发展指数(85.02%)、民主法治指数(84.94%)在80%以上,文化建设指数(77.02%)、资源环境指数(77.23%)在80%以下,最高的人民生活指数较最低的文化建设指数高了8.86个百分点,总体上较为均衡。(详见表1)

从具体指标看,39项监测指标中除4项指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基尼系数、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不参与计算外,截至2014年,已有9项指标评价值已达到100%,有6项在90%-100%之间,有7项在80%-90%之间,有5项在70%-80%之间,有2项在60%-70%之间,有6项在60%以下(其中2项在30%以下,1项刚达到30%,3项在50%-60%之间)(详见表2)

从各盟市看,截至2013年底,西部7个盟市中有4个盟市小康指数高于80%,且高于全区小康指数,分别为鄂尔多斯市(89.59%)、呼和浩特市(89.51%)、包头市(89.22%)、乌海市(86.20%)。东部5个盟市小康指数均低于80%,其中小康指数最高的通辽市为78.02%,最低的兴安盟为68.47%。最高的鄂尔多斯市(89.59%)比最低的兴安盟(68.47%)高了21.12个百分点,均衡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二、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研判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研判

截至2014年底,我区全面建成小康指数实现程度为82.41%,分别比2000年和2010年提高34.77和10.04个百分点,年均分别提高2.32和2.51个百分点,总体呈稳步推进态势。

具体到年度增幅看,2005年增幅(2.25)首次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随后2007年(3.7)增长到了3个百分点以上,为15年最高。此后,2011年回落至2.17个百分点,之后虽逐年小幅增长,但增幅一直保持在2-3个百分点之间,总体呈N形走势,波动增长。这一趋势与此期间我区GDP超常速增长,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但之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增速逐年回落的趋势呈正相关关系。

从未来走势看,按照201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幅度,2020年我区全面建成小康指数可以达到97.47%,总体上能够实现国家暂定的97%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目标。但考虑到当前我区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期,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的增长幅度。加之2020年百分之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2020年6年间的指数平均增幅应达到2.93个百分点以上,比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幅度(2.51个百分点)高0.42个百分点。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现实因素和指数实现百分之百的预期因素,还需要加速推进,才能确保指标如期达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方面分指数研判

截至2014年底,五个方面分指数高低不同,均在77%-86%之间,最高的人民生活指数比最低的文化建设指数高了8.86个百分点。从各项指标增幅走势看,经济发展指数增幅呈∧形走势,2010年增幅最高,接近5个百分点(4.98%),此后增幅逐年下降,2011—2014年增幅分别为3.79、3.21、2.65和2.1个百分点。2014年指数为85.02%,比2010年提高11.7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94个百分点,若保持当前增幅,2020年实现程度可以达到102.66%,为五个方面最高;人民群众生活指数增幅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0.5个百分点连年增长到2013年的2.11个百分点。2014年指数为85.98%,比2010年提高9.4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36个百分点,按此趋势,2020年实现程度能够达到100.14%;资源环境指数增幅大幅提高,除2001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2008年增幅最高,达到7.41个百分点。2014年指数为77.23%,比2010年提高13.4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35个百分点,虽年均增幅最高,但由于基数较低,仍然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指数。若保持上述增幅,2020年能够达到97.34%。民主法治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除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2013年增幅最高,达到6.5个百分点。2014年指数(84.94%)较2010年提高8.2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06个百分点,若保持当前增幅,预计2020年可以达到97.32%;文化建设指数增幅波动上升,除2011年小幅下降外,其他年度均不同程度增长,其中2008年增幅最高,达到5.28个百分点。2014年指数为77.02%,比2010年提高5.0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按此涨幅,2020年仅达到84.54%,为五个方面指数中实现程度最低的一项。

(三)各盟市总体实现程度研判

从均衡性看,呼包鄂地区的五大领域发展较为均衡,且较为强劲,名次均靠前;同时,也有部分地区五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如巴彦淖尔市在资源环境方面同其他四个方面发展相比较为缓慢,指数仅为57.08%,其他四方面指数均高于70%;阿拉善盟五大领域指数差异大,最高的人民生活指数(91.86%)比最低的民主法治指数(45.40%)高46.46个百分点。

从五大领域看,经济发展指数最高的为包头市(95.9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02个百分点。民主法治指数是五个方面中差距最大的,最高的鄂尔多斯市(89.58%)比最低的阿拉善盟(45.40%)高了44.1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02个百分点;文化建设指数最高的为呼和浩特市(92.4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7.9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方面,乌海市指数(95.89%)最高,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8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指数最高的是鄂尔多斯市(89.7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7.72个百分点,比最低的兴安盟(56.70%)高了33个百分点。

从“十二五”以来的增幅看,通辽市(4.46%)最高,呼伦贝尔市(1.88%)最低,呼包鄂三地年均增速较为均衡,保持2-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底,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个地区全面小康指数达到85%以上,接近90%。其中呼和浩特市达到89.51%,年均增幅为2.72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将于2017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2013年小康指数分别为89.22%和89.59%,年均增幅分别为2.29和2.01个百分点,按此趋势,2018年可以实现全面小康;通辽市实现程度虽然只有78.02%,但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较好,增幅位列全区第一,按此趋势,可以在2018年实现全面小康。乌海市小康指数为86.20%,年均增幅2.40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将于2019年实现全面小康;乌兰察布市小康指数76.03%,年均增幅4.16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通辽市,在全区位列第二,按此趋势也可以在2019年实现全面小康。其他6个盟市中,除了兴安盟(68.47%)以外,实现程度都在70%-80%之间,但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推算,除阿拉善盟外其他盟市均无法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小康。

三、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分析

从我区全面小康综合指标增幅走势和现实发展趋势来看,预计2020年如期达标21项,包括目前已经完成的9项,分别为城镇居民失业率、恩格尔系数、人均GDP、工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单位GDP水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预计新增达标的指标有6项,分别为城镇人口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预期寿命、互联网普及率、基层民主参选率;2020年底前预计新增达标的指标有6项,分别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社会安全指数、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2020年之前需要集中攻坚的指标14项,其中评价值达到70%的3项和50%以下的3项是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第一,2020年底预计达到90%以上,需要加速推进、努力完成的指标有6项,分别为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馆一站”覆盖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环境质量指数;第二,2020年预计达到70%以上,需要加大力度、攻坚完成的指标有5项,分别为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第三,2020年不能达到50%,按照现在年均增幅难以完成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4年,我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评价指数为27.49%,是所有指标中最低的一项,2011—2014年年均仅提高0.94个百分点,而实现2020年如期达标,需要年均增长12%以上。考虑到我区产业以资源型为主,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活力和动力,形成了对要素和投资驱动的路径依赖,这一情况今后几年难有根本性改观,按照目前趋势,预计2020年仅能达到33.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评价指数为27.5%,仅高于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评价指数,2011—2014年年均增长3.7个百分点,若2020年如期达标,则需要年均增长12%以上。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定的体制障碍,短期内这种趋势还将延续,预计2020年仅能达到49.7%;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评价指数为34%,2011—2014年年均增幅为1.6%,若2020年如期达标,需要年均增长11%以上。

经济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8

关键词:“十三五”;全面;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挑战;目标;措施

“五年规划”,以前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编制出了十二个五年计划。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年到2020年是我们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期。从发展战略进程看,“十三五”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稳定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发展的重要阶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十三五”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了一个具有大好形势的新的起点上,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仍然可以大有作为,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一)国际方面

就国际经济环境而言,现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跟以前相比有所减缓。保护主义抬头,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千方百计地去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制造麻烦,对中国产品进行各种各样的倾销调查,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把我国的产品妖魔化。还有一些国家有钱不往我们这投,有生意不跟我们合作。像美国就是挤压、排挤中国的发展空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如四大全球性安全问题:国际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国内方面

就国内发展而言,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问题、矛盾与风险。五中全会概括为“三不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1、发展方式粗放

发展中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却难以提高,经济效益比较低,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宽阔、气派。全长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但是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来过怒江到达对岸。其实在江上架一座桥只要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四五十万要筹集起来,相当不容易。

3、收入差距较大

消除贫困任务艰巨,我们还有7017万的贫困人口。刘云山在2013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文章当中就讲到了,中国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分层凝固化、社会流动缓慢化的现象。习总书记今年好几次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坚决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这是需要我们全面的、一定要打破的,给更多的没有背景人的孩子的成长以更大的制度化空间。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4、人口老龄化加快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5%。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是10%,我们已经明显高于这个标准了。去年我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5、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这实际上是說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像广场舞扰民、旅游景区垃圾满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6、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我们几千年的人治影响,传统上我们是个人情社会、道德社会,我们要建成的是一个法治社会、规则社会,难度很大。以情扰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等现象依然存在,法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处于新定位、站在新起点上,“十三五”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来自于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一系列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严峻挑战。十八届五中全会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我国经济未来5年,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十三五时期的GDP平均增速要达到6.532%。城乡居民收入2020年大约达到4-4.5万人民币,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达到1.2-1.5万人民币,就可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解决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的公共服务体系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要缩小收入差距,使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要让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强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不能是老人倒了没人敢扶的这种现象的一个社会风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一个过程,所以必然会强调精神文明。

(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不仅仅是企业、工厂、政府应该注重绿色低碳。老百姓自己也要看看,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是不是也绿色低碳。比如说很多人都喜欢开大排量的SUV,运动型车。但是欧洲这种车极少,大都是两厢的,甲客虫似的小排量车。我们与欧洲人的消费模式消费理念还有很大差距。

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以往都没这么提过,以往提的是,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的碳排放要减少。但是2014年11月,中美两国碳排放协议一签,一定会倒逼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总量要减少,所以这个主动的国际承诺,又逼着我们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从而逼着我们转型要加快。

(五)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在制度化方面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举措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本主义的创新是“创造性破坏”,破坏再创造再破坏再创造。而我们的创新是创造性继承与发展,是在累积中创新,是节约社会资源的创新。首先要扫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障碍,形成一个公正的环境。目前我国“双创”的外部环境还很不理想,创业信心、创新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应用、创新空间、融资、贷款等环节依旧存在很多脱节的情况。据人民网调查显示,自由工作、可观收入、人生理想是促使大学生投身创业的三大动因。而不想创业则因“创业风险太大”和没有可行的创业项目占7成以上。而教育部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0.3%;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不过4%;广东的成功率也只有1%。而这项数据在美国则高达30%。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就是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协调不等于平衡,更不等于平均。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结构不合理,功能弱化,如田忌赛马。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现在,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这是关于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问题提出的。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做到四个绿色化:第一,生产绿色化,在所有产业中都要实施绿色化战略,降低能耗、水耗和其他资源消耗。第二,生活绿色化。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个人和家庭在生活中注意养成节约的意识和习惯。第三,环境绿色化。做好绿化工作,推进艺术化的绿化工作,使绿化不仅美观,而且能够美化人心。第四,制度绿色化。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和制度成本。

2、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适合发展的加快发展,不适合发展的严格限制发展。里面提到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还特别提到了要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因为全世界70%的象牙制品都流入到中国,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們的国家形象。有一则广告是这样的,象宝宝高兴地告诉妈妈自己长牙了,但妈妈听后却一脸忧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无法从源头上控制“卖”,但完全可以从终点上禁止买。

3、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要燃煤,就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增温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涨,引起海水热膨胀,所以就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像日本、马尔代夫这样海拔很低的岛国,以及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来说。马尔代夫的平均海拔才1.5米,最高处也不过2.2米,如果海平面继续上涨下去,对他们来讲将是灭顶之灾。

4、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全面节约是要考虑到一切方面的节约。不管是资源使用方面,还是用地用水上都要节约。要以水资源来定这个地方的人口规模发展规模,就以水定城,同样的也要以水定产。还要合理制定水价,比如可以采取阶梯的水价。还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让土地可以种一年休一年,实际上这是参考美国的土地轮耕的这种制度。美国大量的土地就是种一年荒一年,让它休耕。从华盛顿坐到康宁坐几个小时的车,大片大片的荒地,但是土地的效能很高。

(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导致有序,封闭导致无序。我们在有些领域开放,有些领域也不能开放,我们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

1、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

五中全会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新局面,新局面特别是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一说开放很多人想到的可能就是一般想到的就是招商引资,但是其实开放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比如说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中介服务业,吸引国际组织总部,引进国外基金会。特别是要引进高水平的公益性基金会。如何利用好他们的脑袋很重要,他们提供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吸引外资更管用。如德国赛德尔基金会从1990年到2003年出资500万马克在山东省潍坊市的青州市南张楼村搞“等值化试验”,进行 “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项目,经过23年的合作,南张楼村实现了城乡等值化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南张楼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2000余元。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现在提得很多。其实现在好多国家也在做一带一路,美国在做,日本也在做,但是他们不叫这个名字,其实一带一路就是产品输出和文化输出。美国输出的是“三片”。第一片是薯片,快餐、饮食文化,像星巴克、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全球落地;第二片是芯片,芯片代表美国的创新和科技;第三片就是影片、大片。这三片的特点就是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反反复复消费,给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价值。还可以开展教育领域合作。现在很多外国想到中国开辟教育市场,中国的留学生养着很多国外的这个学校,这些外需完全可以变成内需。比如说宁波有一个诺丁汉大学,招生非常火爆,3+1,2+2在国内上两年英国上两年或是中国上3年英国上1年,双重承认学历,老百姓非常喜欢,学生去了英国两年,英语说得也很好了。

(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真正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义,在十三五时期充分体现出来。

1、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确保到2020年的时候不落下一个人的进入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

2、提高教育质量,明确提出要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由过去的9年义务教育现在延长12年义务教育。此外还要促进教育公平,办好特殊教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很多大学的专业上出来之后找不到工作,这是个问题,所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来了,要注重知识的应用。

3、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两个增长同步,这十八大提出来的。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现在我们养老金缺口很大,中央下决心,不弄那么多国有经济了,要变卖一部分国有资产,先把养老金窟窿堵上。

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機制。提出美丽中国、法治中国,还要提健康中国,实际上是把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放到一个重要位置,核心要解决现在的医患矛盾的问题。把实施现代医院制度和食品安全,作为我们的战略当中的重中之重。

上一篇:优秀外貌描写下一篇:音乐与各门学科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