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治理(精选9篇)
盈余治理 篇1
摘要:盈余管理是一柄“双刃剑”。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具有效率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政府部门应当尽力引导企业管理当局向具有效率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发展, 避免机会主义倾向。盈余管理的动因有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为保障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 以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治理盈余管理问题, 应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及有关法规、政策和契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政府行为, 营造消除盈余管理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治理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企业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 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 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是理性经济人,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而经理层要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想方设法地进行盈余管理, 甚至利润操纵。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 至今并无定论。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 (Scott) 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Paul M.Healyand James M.Wahlen (1999) 提出:盈余管理使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潜在经济业绩的理解, 或影响基于报告的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 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的判断过程.William J.Bruns, Kenneth A.Merchant认为:盈余管理包括会计操纵和经营操纵两个层面。在会计政策许可的范围内, 在构造业务交易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做出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目前,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 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和形式
(一) 盈余管理的动因
盈余管理的动因有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动因是获取私人利益。由于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他们都想使各自的获益最大化。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 委托方 (股东) 通常采用管理报酬契约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理论上, 以企业增值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最为合适, 但由于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等多种因素, 实务中采用会计报告收益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 管理报酬契约成为了会计报告收益的一个正值的线性函数, 并产生了分红计划假设。分红计划假设是指经理人员有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至当期。分红计划产生了双重效应, 一方面, 它尽量使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向股东的目标靠拢, 管理报酬契约使经理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 在增加企业价值的同时增加自身利益, 这就产生了效率性;另一方面, 它又使管理者更具有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例如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或者高于其上限, 管理者会进行利润平滑。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 管理者就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
中介动因又称具体动因, 是企业管理者在采用盈余管理谋求私人利益的过程中有意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因。对管理者而言, 盈余管理的一般中介动因是追求企业发展, 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资本市场动因。
如蒋义宏教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后发现, 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为获得配股资格、为避免连续3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研究表明, 我国的配股公司存在明显的10%现象, 即在ROEIO%这一临界点和损益临界点左右时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烈。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年度明显地非正常调减盈余;而在扭亏为盈的年度, 又明显地存在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出现连续3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
2. 税收动因。
齐莫尔曼证明了财富转移最直接的方式是税收制度。所以对于盈余管理, 所得税可能是一个最明显的动因。从有效资本市场的角度可以预期, 现金节约造成的影响比起采用后进先出法而形成较低报告收益的影响来说要大得多。所以, 当物价上涨时, 将先进先出法转换为后进先出法会对股票价格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
3. 政治成本动因。
政府是企业的一个利益相关集团, 他们会通过制定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管制性规章来将社会财富控制权转移到政府手中。故政治成本动机又称管制动机, 其理论依据是政治成本假设。政治成本假设是指企业的政治成本越大, 其经理人员就越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当期递延至以后各期的会计程序。企业规模越大, 则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 管理者越有可能调整当期报告盈余。规模偏小的企业则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一般会调增当期报告盈余。
4. 债务契约动因。
债务契约动因的理论依据是债务契约假设。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越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 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增当期报告收益, 以减少违约风险。如果是长期债务合约, 企业管理者通常会将各期收益均衡化, 以平衡偿债能力, 从而减少违约的可能性。
(二) 盈余管理的形式
企业的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刚性较大, 企业不便对其进行操纵。企业的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 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因此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公司法》第157、158条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3年连续亏损, 暂停其股票上市, 在限期内未能消除, 不具备上市条件的, 终止其股票上市。这项特别处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 降低对非优质股票投资风险的措施, 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对亏损的敏感程度可想而知, 管理者为实现利益最大化, 保护自身可贵的壳资源, 会想尽一切办法, 利用种种的盈余管理手段来避免亏损或连续3年亏损。其中, 最常用的盈余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平滑利润”是指在“丰年”采用能使收益减少的会
计政策 (如坏账准备金) , 而在“歉年”采用能使收益增加的会计政策 (如完工百分比) , 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2.“巨额冲销”法是将“歉年”的收益尽可能地减少以冲减未来经营成本, 实现未来盈利的目的。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动的时期, 经常涉及一次性夸大重组费用或采用创造性并购会计。企业注销巨额资产, 把未来的费用列支在当期, 这样, 以后各期的收益有可能上升, 未来的盈利就有了保障。根据分红计划假设, 如果企业的净收益低于奖金计划规定的盈余下限, 其经营者为了在未来提高盈利以获得高奖金, 也会注销巨额资产。
3. 收益最小化。
出于政治成本动机和监管动机的企业, 其收益最小化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多。例如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 将应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予以费用化等。
4. 收益最大化。
当企业的净收益处于奖金计划规定的盈余下限与上限之间时、当企业面临违反借款合同时、企业具有资本市场动机时, 管理当局都会采取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例如费用资本化, 存货改用先进先出法, 与关联方进行交易等。
三、治理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 盈余管理是一柄“双刃剑”, 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具有效率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政府部门应当尽力引导企业管理当局向具有效率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发展, 避免机会主义倾向。因此, 为保障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 以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如何治理盈余管理问题的对策制定迫在眉睫。
(一)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及有关法规、政策和契约
会计的主观不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会计不确定信息无法避免, 因此合理的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格式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计准则是准则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产物, 本身就具有不完全性、可选择性和可变更性。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 及时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 尽量减少准则中不明确或含糊不清的规定, 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同时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 以及适应会计国际协调和交流的需要, 使准则具有适度的前瞻性, 给予会计主体应有的选择空间。
(二)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 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 要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来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关系。要健全董事会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 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负责CPA的聘任和交流。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使其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对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操纵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要严格依法惩处。
(三) 规范政府行为, 营造消除盈余管理的外部环境
为清除诱发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 就必须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 树立市场化的监管理念。目前我国证监会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的有关规定, 作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之间隐含的契约标准, 仍使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对此应当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完善上市及配股的考核条件, 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使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通过增量考核, 缩小操纵空间, 提高操纵难度。因此, 应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制定相应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和控股股东赔偿制度, 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盈余治理 篇2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度量 操纵性应计利润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72-02
一、引言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在我国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从国内现有的文献来看,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论述以及盈余管理度量程度的模型研究方面。而本文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入手,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所导致的,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我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治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
二、研究假设
股票的所有权为其所有者提供了一定的拥有企业现金流量的权利,这使得伴随股权集中而产生的大股东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可以避免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搭便车”问题;同时大股东又能受到获取监督收益的激励。股权集中导致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产生代理成本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控股股东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且他们的利益并不与公司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完全一致。当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权利大大超过拥有的现金流量权利时,他们通过盈余管理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能力和动力就更强。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股权制衡是指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抑制内部人掠夺的股权结构安排。当公司不存在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控股股东,公司的主要行动需要由几个大的投资者一致同意才能实现时,这些大股东共同持有的现金流量权足以限制第一大股东对其他股东进行掠夺,并且通过采取更有效率的经营措施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所有股东共同分享。在股权制衡的情况下,相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衡量股权制衡的指标。
假设2: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Hart(1995)探讨了债务期限结构对管理层的约束作用。由于管理者对控制权、“建造帝国”(Empire-building,公司管理者最大化所控制的资产)和特殊待遇有强烈的兴趣,激励计划能够激发管理者努力工作,却不能阻止他们的这些行为,而债务能够做到这一点。短期债务使管理者为了避免清算而提高短期利润,笔者认为,短期债务的存在迫使管理者提高短期利润的同时,控股股东也极有可能频繁地通过各种利润转移方式向上市公司“输血”,从而进行盈余管理操纵。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对于股权融资的约束非常小,又缺少实质性的惩罚措施,上市公司利用权益融资的款项来偿还贷款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因此,可以猜测,大量流动负债的存在会增加企业对利润进行操纵的程度。
假设3:流动负债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董事会大都是由控股股东直接任命,他们是控股股东的利益代表,自然会听从控股股东的安排,是控股股东的傀儡,只有当职工选举的董事达到很大一部分比例时可能会对其有抑制作用。因为有代表职工利益的董事的存在,控股股东必须要安排代表其利益的董事的存在,也会造成董事会规模的扩大。本文的观点认为,尽管有代表各利益相关者的董事的存在,但当董事会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委托—代理中的问题就又显现了,董事之间浮于形式,相互推卸责任,其负面效应超过了其正面影响。
另外由于股权高度集中,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也是由大股东聘任,因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很难保证,难免不代表大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及其他行使职权时所需的费用由上市公司承担;独立董事的津贴,津贴的标准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样,独立董事在经济上依赖于上市公司,缺乏独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股东利益。但公司存在制衡机构——监事会,监事会理所当然对利润的操纵有抑制作用。
假设4: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假设5: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三、盈余管理的度量模型
目前估计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即将总应计利润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是企业的正常的应计利润,而操纵性的应计利润则是企业出于某种动机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所采用的主要模型为修正的JONES模型。
修正的JONES模型的扩展模型的关键点是该模型修正了“认为管理层对于所有账面上记录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实施盈余管理的假定”,而是认为由于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净值的变化所带来的那部分销售收入,受到了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估计的程序为,首先在每个年度内按行业根据以下公式估计各行业的模型参数:
1.计算总应计利润。
总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估计模型参数。
■=α1×■+α2×■+α3×■+α4×ROAt
其中,△REVt表示第t年与第t-1年的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差额,At-1表示第t-1年的资产总额,PPEt表示第t年固定资产总值的平均值(年初固定资产总值与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的平均数)。在估计出参数之后,再按照式2.2计算出不可操控的会计应计量(NDA)。
■=α1×■+α2×■+α3×■+α4×ROAt
其中,△REVt表示公司当年的应收账款净额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额按公司平均的资产规模标准化后的值。最后按照式2.3可以计算出公司的可操控的会计应计量(DA):
DAt=■■
四、样本来源与研究变量
1.样本数据来源。本节所选的2009—2011年的样本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北京色诺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国泰安(CSMA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本结构信息数据来自北京聚源锐思数据有限公司(RESSET)的金融研究数据库。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机械行业87家公司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
2.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对于盈余管理的程度,采用以上的盈余管理的度量模型计算出来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
(2)解释变量。公司内部治理变量。本文选取了股权结构、债务结构、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作为研究的显性因素。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我们仅考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所占比例、董事会人数、应付账款占流动负债比例、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人数、监事会人数来解释非公允关联交易。
(3)研究变量定义。
3.实证结果与分析。由表2的回归分析表中我们可以得到,
(1)复相关系数R为0.953,决定系数R2为0.945,0≤R2≤1,且接近于1,表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95.3%可由这几个自变量来解释。
(2)方差分析中回归平方和远大于残值平方和,说明线性模型揭示了总平方和中的绝大部分,拟合效果较好。并且F值为2.684,相伴概率值p<0.001,说明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确实有线性回归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回归平方和远大于残值平方和,说明线性模型揭示了总平方和中的绝大部分,拟合效果较好。
(3)由表2可知在α=0.05的水平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有显著的相关性;在α=0.10水平下,第二至第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规模有相关性;其他没有相关性,说明他们没有发挥到相应的作用。
由以上的实证结果表分析可知:
(1)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使得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第一大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还发现第二至第五大股东与两者的关系在5%的水平下不够显著,但在10%的水平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证明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实际上是有共同的利益取向的。
(2)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有强相关关系,但恰恰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董事会实际上是和控股股东同流合污的;同时受大股东控制的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责;监事会同样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应付账款占款比例也是不显著的,说明操纵性应计利润是通过多种手段最终影响利润的。
4.政策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同时以利益流动为导向,继续加强股权分置改革,使股票全流通,通过股票的同等权利和流动的性质,实现股东利益最优化。
(2)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保障。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某些方面与盈余管理存在着相关关系,需要对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改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切忌照搬照抄,全盘西化,应探索一套适合我国现实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Grossman,S and O.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91-719.
2.Calomiris,C.W.,R.Fisman & Yongxiang Wang. Profiting from government stakes in a command economy:evidence from Chinese asset sal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96):399—412.
3.黄梅,夏新平.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136-143.
4.郭太平,姜素萍,李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与股权结构关系探讨——基于我国制造业的分析[J].证券经济,2008(3):156-158.
5.葛文雷,姜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2-87.
盈余治理 篇3
1 生物资产确认中的盈余管理手段
资产的合理分类是进行资产确认的前提条件,生物资产也不例外。由于生物资产种类繁多,准则中对生物资产的分类过于简单,从而加大公司生物资产确认的灵活性,便于从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开始对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以雏鹰农牧为例: 雏鹰农牧将仔猪、后备种猪放入消耗性生物资产中核算。当仔猪饲养期满通过筛选转栏,分别按照后备种猪、肉猪饲养,或直接销售。后备种猪生长期满可以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饲养,或者出栏销售。该企业的仔猪与后备种猪由于其最终用途并未明确,既可以划分为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可以将其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核算。以上做法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的增加会影响企业相关评价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从而增加盈余管理的空间。众所周知,我国5号生物资产准则中明确规定,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值损失可以转回。但是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来说,一旦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就不得转回。同时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需要在年末或者月末计提折旧,而消耗性生物资产并不需要。费用的增加会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利润的减少又会降低企业应纳所得税。
2 生物资产计量中的盈余管理手段
计量模式的选择作为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其影响意义深远。对于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自生物资产准则颁布之日起,学术界就从未停止过争论[1]。但是无论选择何种计量模式,都存在盈余管理的手段。如前文所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可以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盈余管理的手段,以晨鸣纸业为例,通过对比两种计量模式不同的会计处理来说明。2013年晨鸣纸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年初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 169 269 054. 15元,购买林木增加人民币12 924 958. 49元,因繁育而 增加人民 币146 110 483. 57元,因出售而减少人民币22 385 201. 20元,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加人民币11 221 828. 76元。不考虑以前年度情况,假定年初账面价值即为取得时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2013年年末晨鸣纸业消耗性生物资 产的账面 价值应为 人民币1 305 919 295. 01元,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账面价值则为人民币1 317 141 123. 77元。二者之差11 221 828. 76元即为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损益影响当年利润。再假定此项消耗性生物资产在当年全部出售,其最终形成利润数字是相同的( 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其成本也会增加11 221 828. 76元)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种可以将以后的利润提前确认的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也并不完美,如对估值技术的选择。管理者完全可以采用对自身有力的估值技术,进行利润的操纵。
3 生物资产披露中的盈余管理手段
生物资产的不披露或者少披露都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生物资产会计政策与估值技术披露。准则规定应披露企业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选择及其变更情况。但是很多企业也只是将会计准则照抄,并没有与企业具体情况相结合。如福成五丰对于生物资产的分类,企业只是简单叙述准则定义,并未详述该企业在消耗性生物资产中核算了哪些资产。其次,对生物资产具体内容的披露。我国5号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了11项需要披露的内容,但是有些公司并未严格执行准则。如准则中规定需要对各类生物资产数量进行披露,但是我国12家畜牧业上市公司中仅有3家对生物资产的数量进行了披露。最后,对于生物资产披露格式化的问题。我国生物资产的披露格式非常混乱,如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否单独作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问题。很多上市公司将消耗性生物资产放入存货中列示,但也有将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单独一项资产列示在流动资产中的。凌乱的披露格式降低了生物资产横向与纵向的可比性,易于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4 过度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4. 1 完善相关准则
4. 1. 1对于生物资产的确认应从完善生物资产分类开始。首先,对生物资产按照生物资产生长发育周期规律进行划分,划分为一年生生物和多年生生物[2]。将一年生生物全部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列示。其次,将多年生生物资产按照种类及利用方向进行划分,以出售而持有或为将来获得农产品而持有的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如鸡可以划分为肉鸡与产蛋鸡,其中肉鸡全部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列示。最后,按照生物资产的生长阶段划分,如蛋鸡可以划分为雏鸡、青年鸡、产蛋鸡、淘汰鸡。将雏鸡与青年鸡作为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在非流动资产中列示,产蛋鸡作为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样在非流动资产中列示,而淘汰鸡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列示在流动资产中[3]。
4. 1. 2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首先,加大企业选择计量属性的自主性。理论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盈余管理的空间大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但是这种状况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存在活跃且有序的交易市场,市场的价格信息容易获取,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会使企业选择性降低,盈余管理空间缩小。其次,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转回的问题,应严格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条件,如要求企业提供资产评估时认定的或市场中获得的可靠证据。最后,应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估值技术的应用条件、采用的公式、3种估值技术是否可以同时采用及是否可以采用其他估值技术应作出详细规定。4. 1. 3对于生物资产的披露首先,应明确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必须进行单独披露。其次,对于与其主营业务关系密切的每类生物资产的数量、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原因、计提产减值的原因等进行详细披露。最后,规范生物资产披露的格式。如对每类生物资产在报告中披露的位置、披露的内容及重要内容披露中重要性的认定等问题作出规定。
4. 2 发展资产评估行业
生物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必然会为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提供可靠计量基础。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必然会导致评估行业的繁荣,在日渐繁荣的评估行业中如何保证评估团队的素质,完善相关评估行业准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仍处于婴儿阶段,相关行业准则很不完善,评估人员素质也层次不齐。2014年8月份资产评估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务院取消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资格认定,将其认定权利逐步移交行业协会。同时《资产评估法( 草案) 》列入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工作计划。相关改革措施必然会完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制度。但是我国也必须借鉴国外评估行业管理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对特定行业拥有相关行业标准,评估工作通常由单独评估者完成,并由一个机构对大多数公司提供生物农业资产估价的服务。这样不仅仅降低了对于价格信息采集的成本,还同时减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4. 3 加强内外部审计
审计对遏制过度盈余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外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审计人员肩负着重要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较晚,相关制度与国际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应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制度,如准入与退出制度、相关评价制度。其次,提高注册会计师人员素质。这不仅仅是专业化水平,更加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最后,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消除内外部审计分歧与降低审计成本十分必要。
4. 4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基于契约理论,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所有者处于不同利益的考虑,对企业是否进行生物资产盈余管理的态度是不同的。完善的内控体系不仅是企业提高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所有者遏制管理当局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健全企业权利制衡机制。现如今我国多数企业呈现出一股独大的局面,经营者不仅拥有经营权、决策权,还拥有监督权,而企业监事会形同虚设。因此,应赋予企业监事会实权,彻底实现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其他部门权利的制衡。其次,应健全企业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独立董事、员工同样需要建立。
参考文献
[1]李璐.浅议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模式[J].会计之友,2012(2):23-24.
[2]陈祖友,杨薇.完善生物资产准则的若干建议[J].财会月刊,2013(4):30-31.
盈余治理 篇4
关键词:盈余管理 ;管理动机 ;管理手段
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受到众多研究者和投资者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经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会计信息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式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行为。盈余管理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是真正的利润操纵是通过违法手段进行弄虚作假,而盈余管理却是在会计准则的范围内,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来寻求有助于自身的财务结果。
一、 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公认的范围内对企业的会计盈余进行调整,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使经营者的利益或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很多种,在这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通过对发行定息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公司的长期股票投资收益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股票价值可能被高估后会进行相关的盈余管理,进而通过发现某种证券或股票来向市场传递股票价值被高估的信号,以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
(二)契约动机。委托代理关系的普遍存在使得企业管理者有可能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从而达到报酬的最大化,即分红假设。除此之外,债务契约的存在同样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契约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出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债务契约中包含一些有利于债权人的条款,因此企业会为了减少违约风险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如果违反合同的代价是高昂的,那么公司管理人员就会很自然的想办法避免违约,他们甚至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违约现象,如果出现这种趋势,管理人员的经营自由会受到限制,因而盈余管理就作为降低违反借款合同的可能性的手段而出现。
(三)政治成本动机。所谓政治成本就是企业受到政治活动如税收、管制、关税壁垒、不信任、游说、特殊行业补贴等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富发生转移,从而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企业为阻止财富专一而付出代价。政治活动是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行为,而信息成本、组织成本的存在以及团体利益的异质化可能会打破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对均衡状态。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大洗澡。这种方式通常出现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动的时期,包括雇佣新的首席执行官。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得不报告亏损,管理当局会夸大这一亏损额,这时企业亏损也不会对管理当局造成影响。因而企业会注销资产,把未来发生的费用列支在当期等手段,这些做法能够提高未来报告盈利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如果企业净利润低于分红计划规定的盈余下限,管理人员也会大洗澡,其原因是为以后获得更多的奖金。
(二)利润调节。利润最小化,这种方法和洗大澡类似,但是没有那么极端。受到政治关注的企业在高盈利的年度会采取这种方式。企业采用快速注销资本性资产和无形资产来使利润最小化,对广告支出和研究开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等手段
利润最大化,由于分红假设,管理人员会尽量使报告净利润达到最大,只要不超过分红计划中规定的盈余上限。
利润平滑,为使企业利润保持在盈余上限和下限之间管理人员会采用利润平滑的方法,否则一部分利润会由于分红计划的限制暂时或永久的失去获得奖金的机会。而且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是风险规避者,他们也乐于使用此方法来使奖金收入不会有太大波动。
三、盈余管理治理的相关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在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和政治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盈余管理必然不利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实现。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需给与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立法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设立审计委员会,以此加强董事会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应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规定,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公司全部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并且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我国的上市公司应该落实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法律来实施监督控制,并应该对于没有遵守的公司以惩戒。
(二)企业自身盈余管理的治理。投资者不仅会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数字非常敏感,并且更看重的是财务报告的质量。正是由于企业管理者进行了盈余管理,降低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度,所以会发生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企业管理者可以向市场传递这一信号:企业由稳健的财务报告转而为积极的财务报告并不是企业出现了某种问题,而是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及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是企业资产出现泡沫,那么管理当局应通过恰当的机会挤出这个泡沫,再通过及时的信息披露,向投资者表明企业正处于稳健增长的趋势,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回复被低估的价值。
(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上市公司内部可以引入管理层薪酬水平的外部激励竞争机制,使其发挥对经理人员业绩评价的合理有效激励,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纯用会计利润作为基础的管理报酬契约带来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尚不完备,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由此盈余管理问题是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不可避免的产物。若操纵结果不当会违背财务报表的中立性原则,从而难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样也会误导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扰乱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来抑制极端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这会对企业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产生有利的影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何瑛,李多顺,李嘉斌.试论代理关系与盈余管理[J].财会研究,2007,(8):52.
[2]邓春华.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3,(5):38.
[3]王跃堂.会计专业判断: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3,(7):21.
[4]邵娟.利润管理、盈余管理与收益平滑辨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7,(4):36.
[5]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6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治理对策 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2007年深圳就有一家主板公司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业务分析报告,报告上面显示,现在公司的一些主营项目已经不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公司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就必须要根据投资效益、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外收入以及投资业绩提升来满足公司的盈利标准。从一些比较发达的海外公司我们不难看出,现在获利最高的就是股票市场,会计准则在不断地改进、更新,现在规定将债务的损益也加入到了重组收益里面,致使一些比较落后的公司有了翻身的机会。2008年的一家新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球危机导致了物价不断上涨,所以公司的状况不太乐观,然而新的会计准则刚好弥补了这一点,杜绝了一些上市公司使用资产的减值政策管理盈余,不过还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证券投资、重组收益、公允价值等方面进行盈余的管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会计制度在不断地更新,但是上市公司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管理盈余。所以说,怎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盈余是现在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的一个问题。
2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股权结构,发展更多的投资人员,改善目前人员紧缺的现状。现在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之所以管理不善多是因为人员不够到位,导致人员紧缺的原因就是一股独大的国有股权。可以利用减少国有股的持股数去控制投资者的队伍,从而建立更加具有监督力度的股东,让这些有能力的股东去参加公司的一些管理盈余行为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决定等等。强化独立董事制度,让董事会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加强监督经理管理人员。要想强化对于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以及董事会的监督能力,有效地改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从而使大的股东以及管理阶层能够实行更加有效的制衡机制,强化对于内部人员的控制,就需要在管理公司的过程当中聘请擅长财务的独立董事,还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赋予他们选聘工作以及保持外部审计的职权。
2.2 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审计
首先就是要强化管理亏损的上市公司对于证券的监管力度。因为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还是根据政府提供给上市公司的一些报表业绩进行管理的,所以说上市公司不能根据实际业绩去做出报表业绩,就失去了配置资源的资格,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会计去重新制作报表业绩,从而达到他们的股票市场需求。所以说,证券公司应该强化管理亏损的上市公司选择会计的标准,并且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对那些违反有关规定的,应该严格查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除此之外,还要强化专业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让他们管理好上市公司的盈余审计工作。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审计都是在会计师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所以说,会计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在审计的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证据去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减值或者是增值状况。在被审计单位不提供资产减值计划或者是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有漏洞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必须谨慎对待。
2.3 企业内部权力的重新配置
最新的会计制度上规定,经营者享有会计的剩余规则制定权利,然后由企业的外部监督主体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样表面上来说是达到了两权分离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却可以让经营者利用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去管理盈余,这样在盈余问题的管理上就容易出现问题。经营者可以通过对监事会以及董事会的控制以及CYA的利益威胁,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掌握了会计的所有权利。所以说,现在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就要重新定义会计的剩余管理权,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把经营者所控制的会计机构让出来,划分到监事会领导的权力下,让监事会拥有会计准则剩余的制定权,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就可以不再受经营者的控制,而是直接属于监事会所管。然后监事会对于会计的规则制定的管理由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经营者进行监督管理。这种做法彻底地改变了经营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现状,把会计的剩余规则制定权交给监事会之后就彻底地将经营者的业绩报告分离开来,就不会再出现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状况。但是如果把监督权让给经营者就会强化他们的监管力度。首先,因为经营者的获益状况是跟会计人员有着直接联系的,所以说经营者肯定会加强对监事会的信息监督管理。再者,经营者失去了会计的决定权就不能决定会计的政策方法。但是有关法律规定,经营者作为负责人是必须要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的,所以这样也就更加促进了他们的管理积极性和严肃性。因此,这样的制度无疑强化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管力度,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除了这些,这样的管理手段也加强了外部审计跟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的制度上,由于CYA一直在经营者的控制下进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在这种新制度下,虽然经营者还是审计的委托人员,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了降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财务报告等风险,经营者还是会严格监督CYA跟自己共同监督会计的职责。
2.4 加强审计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
新的会计制度总的来说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司的盈余管理,不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需要面对的公司也是各种各样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盈余管理方案,这也是最大的风险,所以说必须尽快加强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识别真假的能力。首先就是针对上市公司对于会计人员的选择,要有独立的第三方分配管理上市公司的审计服务,强化会计师的独立性,这样可以保证他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可以更加客观、公平地去审计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公允性以及正确性。然后就是需要聘请一些有足够的阅历、经验,并且理论知识扎实的会计师参与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计划,要全方位地考虑到公司能够使用的管理盈余手段。还有就是要提供给会计师适时的审计意见,提醒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造成的经济后果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增加会计师们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2.5 完善会计准则,提高披露质量
其实盈余管理就是公司的财务报表,从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出的公司财务报表可以在质量上更好地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其实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就是信息展示的不完善,经常被公司夸大或者是缩小事实真相,然后就是规定不具体,很多地方都是含糊不清。所以说,我们首先还是要完善会计准则,填补会计制度的空缺以及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内控的披露以及质量的透明度。
2.6 加强政策监管,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监管部门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现在的管理政策,太过于依赖会计自身得出的数据,要预防企业私自利用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使用公允价值去调整利润,严禁一些人为的控制证券以及股票市场的手段,这样可以禁止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阶层为了盈利不择手段的做法。所以说,必须尽快创建出一套合理的公司长期业绩评价指标制度,比如说在以经济增加值、活动现金流量等等作为主旨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的盈余管理,再比如说大小非解禁利润影响力或者是资产减值等等指标,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及时地更换政策,有预防意识,还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实际状况整治管理措施。总的来说,就是要减少证监会审的审批力度,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政府审计以及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
3 结语
因为我国现在对于公司的管理结构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并且现有的对于会计的监督形式也都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没有办法很好地管理并且控制公司的盈余,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善起盈余的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付强.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J].商场现代化, 2011 (22) .
[2]梁飞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10) .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治理对策
一、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在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也有十多年历史。它之所以成为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因为它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及极大的负面影响性。因此,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且十分有效的研究工作,下面将回顾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斯威尼等(1994)在《Debt Covenant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和《Debt-Covenant Violations and Managers》两篇文章中指出,在公司被披露有负债契约违约情况的前一年,公司管理人员普遍作出了调增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违约发生当年,有近一半公司预期有调减盈余行为,其他公司则作出了调增盈余的行为。Hayn (1995) 指出,由于存在企业清算价值的底线,投资者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好消息弱,由此推断,投资者较少因为坏消息改变投资对策,因而在对负向的盈余管理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比正向盈余管理小。夏立军等([1])以2000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这些公司针对监管政策 (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政策) 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孙铮、王跃堂 ([2]) 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盈余管理的倾向,而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政府的监管政策不无相关,并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更离不开一个有效的准则执行支撑系统。Chen等选取了1995到1997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保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零小于1%)和配股(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小于11%)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其研究结果表明非标准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章永奎和刘峰 ([3]) 选取1998年128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和128家对照公司,通过横截面扩展琼斯模型计算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发现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相关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
从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概念的阐述来看,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制度)提供的选择空间是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条件。但在我国,除了会计准则这一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它们分别是审计市场、政府监督。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阐述:
尽管各国的会计准则在不断完善,尽量遏制盈余管理,但是我们看到盈余管理仍层出不穷。事实上,不论会计准则怎么发展,盈余管理是无法根本消除的。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漏洞,其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例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如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形千差万别,会计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势必留有一定的余地,即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最后,会计准则与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会计准则的缺陷会使企业在准则外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因“无法可依”而带有很大的弹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把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关键一环,审计意见相当于是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流向社会的检验单。然而由于我国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审计需求不足,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严格恪守独立原则。因此,审计人员即使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行为也会置之不理,甚至是协同、帮助上市公司作假,客观上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华伦会计师事务所为黎明股份出具不实审计报告。
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监管向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其首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监管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监管,而信息监管的核心在于会计信息的监管。但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执法的不到位、惩罚力度不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便经常发生于这些监管的夹缝中。例如很多监管政策很多都规定了一个相对单一的会计指标,资产收益率就是其中一个,相对单一的会计指标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标明确、难度降低。
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般的盈余管理理论认为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报酬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税收动机、政治成本动机、代理人竞争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我国盈余管理的动机具有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
(1)避税、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动机存在但并不强烈。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论上市前后,令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绞尽脑汁的常常是高报利润,避税的动机不强烈,甚至为了美化报表不惜多交税。当然,若一些上市公司本身经营业绩很好了,可能有会考虑避税的问题。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氛围很浓、“一股独大”等因素,导致企业的股权筹资成本很低,所以上市公司都偏好股权筹资,其资产负债率一般较低。很多实证研究都发现了这一点。但如果上市公司遇到财务危机而又不能进行股权筹资的情况,那么只能依靠借款渡过难关。面临资金短缺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或获得贷款后注意到本年度的一些财务指标有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或已经偏离时,也会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以避免惩罚。
不论在哪个国家,几乎盈余管理的报酬动机都是存在,包括我国在内。因为盈余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局部或私人利益,若对管理层没有好处,他们就没有必要冒着一定的风险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理人市场才刚刚建立,只有少数上市公司开始对董事长或总经理等经营者的管理报酬契约中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增长率等盈余指标。所以报酬契约的动机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
(2)应付监管政策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许多人认为发行股票可以“圈钱”,可以给企业甚至个人带来极大的好处。但在我国,企业想要上市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连续三年盈利,故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那些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更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来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取得上市资格。
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的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而且配股资金几乎是无代价使用。由于配股对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可以融入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能否获得配股资格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极为重要,但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获得配股资格,因为我国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包含着会计盈余指标。它要求公司最近3年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因此,对于净资产收益率未能达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线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配股要求,争取配股。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其继续亏损,终止其上市,公司以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公司管理人员不愿看到的。因此,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愿望是相当强烈的,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甚至不惜违规违法,以保全上市交易资格。
三、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监督起着很大作用。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公司在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后,有利于遏止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进行盈余操纵,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未完全发挥作用,还需要完善。对于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的比例以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审计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
2.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
我们考察了中国证监会对证券许可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处罚公告,绝大多数涉案公司聘任的都是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且聘任期均较长,审计独立性很可能存在重大减损。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证监会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对上市公司不合理的变更事务所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应鼓励因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遭到解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勇敢站出来说明真相,使上市公司妄图收买审计意见的行为不能得逞。(2)实行定期轮换会计师制度,严格限制会计师对同一企业审计的年限。银广厦和安然事件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过长的亲密接触,是导致购买会计行为,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陷入通同合谋作弊泥沼的重要原因。依据现实情况,所定期限不能过长,也不易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可暂定为4~5年一届,且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工作不能连任两届以上。
3. 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
我们不断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规范模式,使注册会计师的个人修养得到不断提高,对公司、政府、社会始终保持诚信。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特别要提高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当然,盈余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仅仅依靠审计方面的措施来治理盈余管理是远远不够,还应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例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强化股东会和监事会对高管人员的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上市、配股、停牌和退市等监管政策,减少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完善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夏立军, 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反应[J].审计研究, 2001 (4)
[2].孙铮, 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作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 1999 (4)
[3].6.章永奎, 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2 (1)
[4].李淑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之实证研究——统计特征及其信息涵义[J].审计研究资料, 1998 (8)
浅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7
1、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系统, 分为内外两部, 通过市场体系实行的治理称为外部治理, 或称市场治理机制, 通过内部组织结构实现的治理称为内部治理。
2、公司治理的特征
公司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制度性的概念, 它伴随着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 是一种为解决相关出现的代理问题而对各利益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进行安排, 因而决定了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制度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受一定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第二, 有具体实施制度的组织结构;第三, 有其特定的本质功能, 即治理功能。
二、盈余管理基本概述
1、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 是指公司管理层为了“误导”相关利益者对企业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安排的契约的结果, 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 在编制财务报告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2、盈余管理的特征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公司实际的盈利, 但会改变公司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盈余管理的主体是公司管理当局, 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 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 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盈余管理的目标是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如果管理当局认为利益关系人无法发现其盈余管理行为时, 则可能就要发生盈余管理。
三、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可以分别从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
1、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外部治理结构即外部法律和制度环境的约束, 主要是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债权人市场对代理人进行间接的约束。以下分别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债权人治理市场三个方面分析外部治理对盈余管理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1) 产品市场
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在某些情况下, 会较为受到明显的政治关注。尤其是垄断或寡头垄断行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因为较高的会计盈余披露, 一方面会吸引其他潜在的生产者进入该行业或生产领域, 增加行业内竞争, 最终导致较高盈利的丧失;另一方面, 会引起政府的特别关注, 促使政府通过加强管制或其他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2)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定期和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就使得盈余管理成为经理层“改善”经营业绩的有效手段。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改善公司的形象, 使广大股东满意, 企业管理层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公司股价, 他们往往利用自愿披露等信息传递方式, 提供并加工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信息, 在资本市场上努力降低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 提高企业的盈利性和市场价值。
(3) 债权人治理
公司债务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作用来自于债权人, 尤其是银行的监督和严厉的债务条款。债权人 (尤其是银行等大债权人) 的专业化将有效提高公司治理的绩效。债权人治理在日德公司治理模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银行在公司监控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参与。为了满足债权人的要求, 避免违反一系列与债权人签定的苛刻条件, 并因此陷入财务困境, 企业管理者往往会运用盈余管理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 蒙骗债权人。
2、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内部治理结构是通过建立适当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和权利制衡机制, 在给子代理人一定的经营自由空间的情况下, 从企业内部建立对代理人进行约束和激励机制, 以保护企业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而在各利益相关各方中, 最主要的是保护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所有者的利益, 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比其他任何利益相关者都有更大的动机去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业绩评价制度连结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有限性, 监督制度的存在成为必然, 监事会监督经理人行为并负责检查公司财务。由于监事会不可能做到对经理行为的完全监督, 评价经理人经营业绩的标准最终以企业盈余等财务指标为主, 外部审计成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一种选择。尽管如此, 经理人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仍拥有相当的控制权。为美化自己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 他必然有动力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使盈余数字变得有利于自己, 这种情况下, 自利型盈余管理完全体现了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为了减少经理人自利型盈余管理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必须通过建立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 同时, 完善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有效建立, 可以使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的组织目标为导向, 实现经理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均衡。
摘要:目前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 而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分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相关理论, 接着以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作为框架, 分析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林钟高, 徐正刚.公司治理结构下的盈余管理[J]. 财经科学, 2006, (04)
[2]、林芝, 温佐望, .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效率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7, (02)
[3]、李维安主编, . 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前沿[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4]、魏冬.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盈余治理 篇8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盈余管理,盈余信息治理
一、盈余信息及其治理 (概述)
盈余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 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 盈余信息是关于公司盈余的信息。目前, 国际会计准则、各国会计准则以及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大都规定以年度和中期利润表作为会计主体的盈余信息的披露方式, 因此可以说盈余信息的质量在目前的会计界可以以利润表及相关报表的质量来近似表示。根据会计目标的理论———决策有用论, 盈余信息的质量就必须与会计目标相一致, 即会计主体披露的盈余信息要足以达到可以使信息使用者产生决策差别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 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披露的信息不够真实: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蓄意歪曲或不愿意披露真实、详细的会计信息, 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普遍现象;二是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管理当局往往对有利与企业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 而对不利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则披露不充分甚至避而不谈;三是会计人员对于准则的使用不规范, 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结果不符。
由于盈余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和企业是否能够做出科学决策, 所以加快盈余信息治理问题是我们目前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所谓盈余信息治理, 从宏观上讲是指通过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 对微观会计主体的盈余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和监督, 从而使得盈余信息的披露更加符合会计目标, 促进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从微观上讲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各方都关注的问题, 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 使得人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委托代理关系和公司治理问题, 其本质上则是一个如何有效推进企业科学决策的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盈余管理
(一) 盈余管理及其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 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 对利润进行调整, 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 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 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 减少经营风险, 避免政治成本, 合理避税等。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 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 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 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的利益。
盈余管理按照其经济后果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管理人员如果发生机会主义倾向, 在满足自身效用的同时侵犯公司的效用;二是在有效资本市场中, 管理人员运用盈余管理维护公司运作的稳定性、弥补契约刚性的缺陷, 或是低成本的传递内部信息以前瞻性的引导资源配置, 则表明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能够提高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二)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从前所述可知, 有效地引导管理当局合理进行盈余管理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那么, 准则的制定以及关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随着越来越多准则的颁布, 给企业留下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 但企业仍然要面临会计政策的选择。这是因为:1.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是纯技术的, 而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各利益相关者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 因而从自己的特殊利益出发提出各自的要求;作为利益相关者一方的准则制定机构, 为了平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使准则制定和执行的阻力最小化, 同时也为维持自己在准则制定中的权威性和垄断性, 保证各方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 也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2.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空白, 因而在实践中常出现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 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但这并不属于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 因为会计准则根本就未对此做出规定。在这种会计准则未做出规定的领域, 企业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因此,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即便是再详尽的会计准则也无法替代专业判断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另外, 制定过于详尽的准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即无论会计准则规定得多细致, 只要会计人员 (管理当局) 的机会主义存在, 他们的造假能力将会与准则的细致程度成正比。所以, 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和其本身的特点可以看出,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既然会计政策的选择不能通过会计准则的完善来消除, 那么盈余管理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也无法通过会计准则的完善来消除企业盈余管理活动。
三、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 健全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
经过分析会计准则的制定不能够消除会计政策的选择, 但是为了使制定的准则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有必要成立一个会计标准释疑委员会, 其职责是建议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运用会计准则, 否则, 管理人员往往会置身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而无所适从。而且该委员会可以通过收集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证据, 从而更好地解释准则中相应的规范并提供指南。委员会的工作不仅可以反映现行准则的价值, 而且可以促进其不断完善。
(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 从监督代理方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
代理理论使得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倾向的产生, 那么, 从完善代理机制角度来谈规范会计政策的选择则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一, 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代理理论, 依照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所以改进的意见是:应增加一些非财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 如市场占有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生产率、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等等。虽然这些指标理论界早有提出, 但真正实施的企业少之又少。若是企业更多地关注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员工的培训等非财务性指标, 管理人员的关注范围一部分会转移到这些非财务评价指标上去, 这样有利于减少机会主义产生的动机。
第二, 要减少“用脚投票”的逆向行为———壮大机构投资者并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只有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壮大了, 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状况才会有所改变。当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大量增加后, 大多数股东就会改变“用脚投票”的做法和对企业管理旁观、漠不关心的态度, 积极介入企业战略管理, 从外部施加压力, 要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另外, “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除政府外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等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 要重视债权人、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 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来确保每个利益主体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2. 从降低债务契约成本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
通过债务契约成本的分析, 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企图降低债务契约成本的行为是客观的, 但若是不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则可能对于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必须完善企业的盈余信息披露制度。
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效措施, 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关键, 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可以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增加, 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利用会计政策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而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体系进行进一步规范后, 强调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更加倾向于用资产负债表的质量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结果, 即只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下, 才能表明企业价值的增加和股东财富的增长, 并以此来评价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但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不及时性、不公平性等问题的存在,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还是我们必须一贯坚持的政策。
3.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有了一定的展现, 但这种独立性更多的是风险回避型的“两难取其轻”的选择结果, 或者说为了规避责任, 迎合监管部门希望看到注册会计师说“不”的结果。由于说“不”可能失去客户, 注册会计师尚做不到说“不”, 这样注册会计师这个中介就做不到很好的公正作用。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也起不到规范作用。因此, 建议从改革收费机制、理顺协会、证监会、财政部、审计署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中的职能与分工等角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4.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根据以上配股动机和规避市场监管动机的分析可以知道,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不规范现象主要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紧密相关。也就是说, 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是政策诱导的, 是相关政府机构不愿意或不相信市场力量的结果。因此, 从源头上缓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减少会计指标的监管制度, 这要求建立市场化的上市、配股和退市机制, 真正让市场成为非政府监管来调节社会资本的配置。
另外, 最重要的是构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健康环境,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治理盈余信息。具体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中介市场, 构建证券市场法规及诉讼机制, 健全会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当然, 前文已述, 机会主义的渗入会影响到盈余信息的治理, 所以盈余信息治理不仅是会计界应高度注意的问题, 还会涉及会计运作的经济环境的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汉, 王威.公司治理应关注盈余治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 (30) .
[2]陈欣.探讨“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J].经济师, 2006 (7) .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综述 篇9
会计盈余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利益相关者各方都想通过盈余管理, 得到符合自己期望的会计盈余, 诱使其他各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即盈余管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产物。而公司治理可以说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 它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 也可以说是用来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 因此, 公司治理有效性必然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自从Fama和Jensen (1983) 的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比例越大, 越有利于企业更多的进行有效的自愿披露开始, 国内外学者便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盈余信息质量究竟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国外的研究发现, 不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导致更多的盈余操纵, 更低的信息披露质量 (Ganech, Wright, 1996) 。大量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研究表明: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介入变量来分析各个因素对于企业盈余管理 (包括盈余信息质量) 的影响是主流, 其主要是把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分成股权结构特征、董事会特征 (包括独立董事) 以及管理层特征等几个方面, 具体的变量设计以及假设建立均存在不同之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较为普遍, 严重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
二、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研究主要集中于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等方面。 (1) 国外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来分析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Beasley (1995) 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所占的比例对盈余管理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独立董事越多, 盈余管理的发生率越低。他认为, 董事会的构成情况对盈余管理的发生率中起重要作用。Dechow等 (1996) 发现, 如果在董事会中, 内部董事的比例越高, 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 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Demsetz等 (1985) 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风险正相关, 而当公司管理者所持有的股权愈少愈有动机从事对公司非有价值的行为。Kooyul Jung Soo和Young Kwon (2002) 研究了韩国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指出在大股东就是经理人的特殊股权结构下, 盈余信息的真实性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同时, 存在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效应。关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说明, 不同类型的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 股权结构的不同是造成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外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均说明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是有影响的, 而且微观方面的影响大致相同。 (2)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也是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问题的一个角度。De Fond等 (1991) 认为内部未设置审计委员会, 为管理层提供了一个易于操纵利润的环境与机会, 故更可能发生盈余管理的行为。Dechow等 (1996) 对美国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容易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查处的公司, 其治理结构往往非常薄弱, 他们很少设立审计委员会, 而往往只设立一个内部控制委员会, 而且由创建公司的总经理兼任。Peasnell (2000) 用非正常应计营运资金计量盈余管理, 对英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独立董事比例及审计委员会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论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为了避免盈余管理下降而进行的提高非正常应计利润的程度成反比, 这种关系对经营权和控制权分离越大的公司越明显。他的研究虽然没有得出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与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但其研究表明, 当审计委员会存在时, 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抑制盈余管理。Xie et al (2003) 研究发现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可以提供积极的监管并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并且审计委员会中拥有财务专业背景成员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薄弱, 则较可能给管理者提供一个易于操纵盈余的环境与机会, 从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影响。 (3) 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有国家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从国家层面上, La Porta等 (1998) 指出, 由于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在国家间有显著的不同, 因此各国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有所差异。Ball等 (2000) 反过来研究了公司治理对会计收益特性的影响, 普通法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机制, 由于对经济损失 (收益稳健) 更敏感, 会计收益表现出更强的及时性, 会计信息质量较高;成文法国家 (如日本、法国和德国) 相对于普通法国家来说, 管理者在决定何时将经济收益和损失纳入会计收益有更大的选择, 公司减少会计收益波动的动机更盛行, 会计信息质量较差。Leuz C等 (2003) 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企业, 其内部人管理会计盈余的动机少, 从而盈余管理行为也少。不同国家的对比研究说明各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均有差异, 由于各国的环境差异, 公司治理自然存在差异, 进而说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虽然以上学者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有较多较为统一的结论, 但国外也有学者研究观点及结论不同。Park and Shi (2004) 用Jones模型和Dechow模型对加拿大的公司盈余管理进行计量, 分析了董事会组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结论是: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所选取的样本本身的差异, 也可能是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差异。
(二)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盈余管理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经济后果。对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已很丰富, 但还无法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达到抑制盈余管理的目的。以下从规范与实证两方面进行评述。 (1) 规范研究方面。规范研究方面, 主要是针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否存在关系, 及两者如何影响进行研究。陈汉文等 (1999) 是国内最早研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研究主流。林钟高等 (2002) 研究了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揭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可能性。刘高峡 (2004) 讨论上市公司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许敏等 (2005) 从“经济人”假设的角度, 指出盈余管理的不可避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 并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 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汪晓林 (2006) 对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从理论层面得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为管理当局操纵盈余提供的机会, 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夏云峰等 (2006)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并提出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李丰敏 (2007) 指出外部治理机制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内部治理机制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在诱因,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从根源入手治理盈余管理。李海涛 (2008) 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机制, 进而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体现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谢继蕴 (2009) 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现状进行研究, 认为公司治理是制约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国内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进行理论研究, 其研究的结果较一致, 均表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应通过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治理来控制盈余管理。但对于如何进行公司治理、如何抑制盈余管理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更没有找到解决两者关系问题的关键所在来最终通过公司治理来抑制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 国内已有学者提出了盈余管理信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杨临棋 (2007) 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其盈余管理行为密切相关,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内部激励, 决定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规模及程度;另一方面, 公司盈余管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并最终影响到公司的治理结构。笔者认为这个方向的研究很有意义, 众多的研究已表明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要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 但是, 盈余管理信息影响了企业对外的信息, 自然会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部门结构等, 最终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很容易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外部治理机制。 (2) 实证研究方面。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有无影响的研究。赵景文 (2006) 针对治理质量很高和很低的两种极端公司比较了其盈余的信息含量, 得到的结论是: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影响到了盈余质量。曹廷求, 钱先航 (2008)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体制水平, 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董事会、监事会、信息披露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高雷, 张杰 (2008)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 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是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 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王生年, 白俊 (2009) 从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有效性四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导致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监事会特征等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但是, 在研究盈余管理程度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非公司治理的角度, 即认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不是公司治理, 而是其他的问题。如孙亮, 刘春 (2008) 实证研究发现, 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 同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来自经营绩效的激励作用, 而非公司治理的制约作用。这给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研究盈余管理问题不能仅局限于公司治理问题。企业性质、企业绩效、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等都应成为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新视角。第二, 国内实证研究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公司治理结构内容进行。史丛莉 (2006) 通过2004年年报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她认为:独立董事作用有限, 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行为能够起到抑制作用,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高级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 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兼任对盈余管理有较显著的影响, 两职分离可以防止公司权利过于集中, 控制公司内部的个人行为, 维护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 使其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监事会的作用与盈余管理行为基本无关;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大, 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高, 且大多数为国家法人股, 从分析结果来看, 股权集中有利于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的内容及结论较丰富, 研究的样本的欠缺代表性, 自然结果也就受影响。黄新建、吴江 (2007) 以我国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 流通股与盈余管理无相关关系,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蔡吉甫 (2007) 研究表明, 扩大董事会规模可以提高其监督效率、减少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但董事会的监督效率在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对于管理层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而对于管理层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董事会的监督效率较高。葛文雷和姜萍 (2007) 研究发现, 国有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张兆国等 (2009) 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实证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国外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同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显然, 国内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所取样本的不一样, 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到底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有怎样的关系, 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两者关系的研究等,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不得不更深入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以及如何减少盈余管理。第三, 国内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等方面有关行业竞争性差异研究的启示。陈晓、江东 (2000) 以相对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 以股权构成为解释变量, 对来自电子电器、商业和公用事业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他认为这三个行业的竞争性不一样, 得出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性。刘凤委等 (2007) 在对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进行研究时, 选择了我国沪、深股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认为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干预和竞争环境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即我国的公司治理相关政策不能盲目, 必须考虑到行业竞争性差异。随着行业竞争性差异被引入公司股权结构、经营绩效等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行业差异研究应有一定意义。我国各行业发展不平衡, 行业竞争性差异较大, 与不同行业的竞争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相类似, 我国不同地区行政分权和市场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 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三、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思考
(一) 正确看待国外的研究情况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 国外学者更早、更全面地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得出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成果, 但是, 应该清楚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上的。国外的法律制度环境、公司治理模式、会计准则等方面都与我国明显不同, 必然使得国外学者的研究不能达到解释和预测我国现有情况下的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问题, 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情况是不能照搬国外的, 更不可能通过这样来完善国内公司治理以期达到抑制盈余管理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国家法律环境等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情况的不同。因此, 国外研究成果无法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问题做出全面的、正确的解释,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一定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和相关法律环境下, 并尽量抓住我国的特殊性 (如行业、地区差异, 股权分制改革影响等) 来研究才是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二) 正视我国现有研究情况
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从定性的理论研究过度到定量研究, 从最初的概念、方法、手段等过度到公司治理变量特征对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的计量模型研究, 甚至还有学者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的问题、现象进行研究。我国企业不同行业发展规模不同、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同, 加上不同行业在地域、地方支持力度等均不同, 有理由相信,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因行业竞争性差异不同而不同。因此,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基于行业竞争性差异的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是, 现有的国内文献很少对行业特征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前人已经研究了股权结构、薪酬契约等的行业竞争性差异, 而股权结构、薪酬契约等都是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因此基于行业竞争性差异的盈余管理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 善于抓住机遇进行研究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 “全流通”的逐步实现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的产权结构, 这为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针对股权分制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意义不小, 不仅可以比较股权分制改革前后的盈余管理情况, 还可能针对股权分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等。第二, 随着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 对于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是否有变化应该是研究的新热点, 可对准则实施前后进行对比研究, 以反映新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公司治理在新准则实前后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一样等。第三, 针对我国特殊的背景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细化研究可能会有收获。可以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竞争程度的企业、不同地域的企业等进行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以了解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否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竞争性的企业和不同地域的企业之间有明显差异, 最终是否针对不一样的企业提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或机制等。
摘要: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给投资者造成了负面的效应。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对国内外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价, 以期寻求适合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综述
参考文献
[1]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2008年第9期。
[2]史丛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3]孙亮、刘春:《什么决定了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公司治理还是经营绩效?》, 《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第3期。
[4]张兆国等:《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5]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陈汉文、林志毅、严晖:《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琼民源”引发的思考》, 《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7]La Porta R Lopez De Silanes F, Shleifer A, etal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8]Ball R, Kothari S P, Robin A.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0.
[9]Leuz C, Nanda D, W ysocki P D.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10]Dechow P M, Sloan R, Sweeny A.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