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精选12篇)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1
一、引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 面对大学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 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 不能将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生活环境, 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长期以来, 大学教育的重点还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且很多大学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不知道该找谁解除疑惑。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再是封闭的, 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很多信息, 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正面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负面的信息则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之现如今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是祖国的未来, 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大学教育虽然与高中教育相比氛围相对宽松、课程相对自由, 但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大部分还是以考试分数而定, 虽然有些大学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大部分学校还是更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困扰时, 大部分都是去找辅导员倾诉, 而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学教师, 对一些心理学问题很难有系统的指导, 因此很多学生无法解除自己的心理困扰, 而这些困扰有可能会发展成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学校的管理者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就存在偏差, 他们甚至以为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了很大的问题, 正常人就不应该接受心理咨询,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好处, 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并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因此, 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形成专业性的教学模式
大学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 有些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只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并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教学模式。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部分并非科班出身
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问题, 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而且他们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 心理学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欠缺,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够专业。因此, 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聘请一些科班出身的教师, 以其专业的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为学生排除疑惑, 进而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4. 大学社团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较少
大学有很多选修课程和学生社团组织, 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并根据个人的兴趣加入社团组织, 与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一起组织社团活动, 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虽然大学社团种类繁多, 但参加过大学社团的人都清楚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社团很少, 大部分社团最终都流于形式, 以“玩”为中心, 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少、讲座少, 这样就不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这种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教育上, 因此, 在新时代背景下, 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学校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认识,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都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的生活态度各不相同。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校不应只注重学习成绩, 而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入大学后, 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增多, 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 而且大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低, 一些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 荒废学业, 严重的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 大学辅导员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才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 学校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进入大学后, 学生对周围新鲜的环境有很浓厚的兴趣, 学院社团种类繁多,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喜欢的社团组织, 组织参与社团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大学社团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 请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让学生意识到拥有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也可以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 使各种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问题在萌芽时期就得到解决, 从而使大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更好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积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对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尽快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接触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他们自身缺乏鉴别能力, 往往会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 他们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 学校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及时发现问题, 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尽早解决。只有拥有一个稳定与健康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国家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和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青年价值取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3]孙丽丽, 胡树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3) .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5]李亚东, 陈家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 8 (1) .
[6]王孝红, 唐德斌.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8) .
[7]胡凯, 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2
近些年来,高校都设立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但是,由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达成共识,让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缺乏导向性及科学性等。一些高校在投入经营上,拿出的时间、精力较少,缺少实质性的投入和建设,使得这项工作没有组织领导保障,有严重的形式化。
2.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规模有待扩大,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仅仅浮于表面,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导致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难在现有岗位上寻求专业突破,工作量与薪资不成等比,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一般由兼职老师担任,辅导员、院领导很多时候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无论从工作重心、人手配备、专业领域上都很难普及和深入,更多地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一些没有心理咨询经验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方法可能因为专业水平不够而欠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都有可能为将来的突发事件埋下祸根。
2.3心理健康教育手法单一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篇3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有研究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异常的检出率为53.17%,约20%~67%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10%~30%。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医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长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已是医学院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一、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迈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其如下特点。
1.学习上的失落感
与高中相比,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另外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医学专业知识缺乏兴趣,都可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与此同时失落感也会油然而生。这种失落感常常会给一些学生带来焦虑、紧张和思想压力等心理问题,严重时会引起一些过激行为。
2.人际交往与生活适应能力问题
进入大学校园后,所有的学生都要经历集体生活,要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拥有不同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的同学相处,而人际交往的经验、技巧与方法的缺乏,自然会使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压力和挫败感,从而造成心理障碍。
3.学业压力
医学教育学制长,专业课多,学业繁重,有些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学习效果与投入不成正比。长此以往,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相继出现,甚至有学生会自暴自弃,对所学专业产生厌恶情绪。
4.情感问题
开放的大学环境,和异性的接触机会增多,生理上的成熟使学生们对爱情的渴望更加强烈。有的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过于单一,致使他们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在理智与情感产生冲突时,若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矫治,就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出現离校出走、自杀等现象。
5.就业问题
对于高年级的医学生而言,就业压力是造成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许多医学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工作,他们会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6.社会环境因素
信息化时代网络生活对于医学生心理冲击很大。在相对狭窄的生活空间里,网络是一扇通往社会大环境的大门,但是如果稍有偏颇,虚拟情境的各种负面影响也会随之而来。如有些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发泄情绪和追求刺激,一旦学生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和情感宣泄方式,便会对网络产生严重的依赖感,对现实则开始采取逃避心理,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不思进取等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也有着恶劣影响。
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人的心理素质高低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认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是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必由之路。首先医学院校应专门为医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设医学心理学等必修课程,同时开设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等相关选修课程;医学生的很多专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精神病学,而且临床课中很多疾病的病因和治疗里都会涉及心理社会因素,可以依托这些专业课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1)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全面掌握他们的状况,追踪评价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测试结果,还应对医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动态追踪,适时更新,并进行具体而科学的分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对有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精神症状的学生能够及早发现,通过访谈和跟踪了解,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低年级医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兼有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与恋爱问题;高年级医学生则以择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问题。对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知识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就业咨询活动、模拟招聘会等。
(3)强化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辅导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渠道。辅导员要把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班级计划的一部分,并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落实,以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要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机制,注重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直接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辅导员应该了解学生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背景等,帮助学生获得来自家庭的理解与支持。
(4)构建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中心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和医护人员组成。学校专职及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知识、技能的训练,并定期进行业务提高培训,组织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他们的心理理论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心理健康工作走向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心理咨询通常涉及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适应、情感、择业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比较容易接触网络,可开展网络在线咨询,电话预约咨询和专栏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通过网络在线给予一些就业规划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也可通过网络咨询开设大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集中讨论,纠正不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
(5)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正向影响。实践证明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可以获得认同感,提升交往能力,宣泄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况,可以让医学生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积极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曾蓉,姜辉等.低年级医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5).
[2]林志萍,余斌.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贵州医学院学报,2001(5).
[3]章成斌.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J].医学与社会,2005(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篇4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 学习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 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 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 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 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一) 外因
大学生普遍在步入高校之前几乎没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在行政化、功利化的办学环境中, 并不重视人才培养, 因此, 心理教育还停留在形式上。学校和家庭也只重视智力教育, 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日常教育当中, 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不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不但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还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 这使许多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隐患。
(二) 内因
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 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一下子无法适应, 很容易产生高度的心理焦虑, 心理问题应运而生。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 在溺爱中长大, 缺少对他人的包容和理解。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学生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摩擦和矛盾, 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 也极易出现偏激和冲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 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 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二) 应对挫折、珍爱生命教育
近年来, 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自杀、他杀的案例逐渐增长, 这种蔑视生命价值现象在高校的出现要求必须把生命教育放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首位。生命教育的内容大致涵盖生存教育、死亡教育、生命美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教育、生死教育等。大学生应该通过生命教育学会珍惜生命的价值。
(三) 健康人格教育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优秀的品质和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 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 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 促进心理状态的平稳发展。
(四) 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教育
引导学生控制情绪, 学生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 学会自我调节, 增强适应社会应变力, 做事前理智思考, 以乐观和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 而不应有极端的想法和行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及时加以耐心引导的帮助, 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认真负责地安排相关课程, 帮助广大在校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更好地认识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才能在学生们的思想上为构筑心理健康防线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坚持预防为主, 从以补救性为主转为发展性为主, 以预防出现心理问题为首要目标, 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多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 心理健康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
(二) 注意心理健康宣传
加强开展心理健康相关辅导和讲座, 相对体系化的教学辅以人文、科学、信息等内容, 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仅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 了解更前沿的社会动态和更先进的心理健康理念, 更有助于师生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让心理健康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 开展心理咨询
学校应普及心理咨询, 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 开办心理咨询信箱, 开通学生心理热线等多种形式的咨询为学生提供帮助, 担任心理咨询的老师应接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和临床实践。正确对待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 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的整体, 让大学生在平等、信任的心理状态下, 完成交流和沟通, 及时地解决学生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结束语
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心理健康,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心理健康适应能力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责任。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疾病的对策, 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防范意识, 增强心理调试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危机应对水平, 避免心理性安全事故, 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是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自我调适。自我调适的关键是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当然, 家庭、社会对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金科.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2009.30.
[2]袁永红, 王效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J].科技信息.2008.12.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5
摘要:目前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到深化发展的阶段,借鉴先进经验,深入发掘自身优势,寻求自身专业化发展成了当前的重点。台湾和大陆的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台湾的心理谘商和辅导工作有50多年的经验,对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两岸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脉络、服务体系、伦理规范等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大陆的历史与现状,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台湾;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樊富珉教授指出,吸取、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心理咨询发展的成功经验能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更迅速的发展[1]。但心理咨询起源于西方,如果不加思考地照搬西方的做法就很容易出现“一个中国人用完全西方的理论给另一个中国人做咨询”的现象,出现适应不良。台湾的心理健康工作起步较早,且文化上与大陆一脉相承,对正处在转型和专业规范时期的大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两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脉络
1.1台湾心理辅导工作发展脉络
台湾的“学校辅导”包括谘商(大陆称为咨询)、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生涯辅导等内容。虽然与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概念上有所差异,但在工作理念、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及学术领域、专业分工和主体服务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2]。五十多年来,台湾的学校辅导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实务到实务与理论相结合、从行动到行动与制度相融合的发展历程[3]。台湾著名的辅导专家吴武典将台湾的学校辅导分为5个阶段:1)介绍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2)实验期(20世纪60年代),推动了中等学校辅导工作实验计划;3)推广期(1968~1991年),以“九年国教”为标志;4)发展期(1991~2002年),以台湾教育部门实施的“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为标志;5)转型期(2002年至今)[4]。2001年通过的《心理师法》、2014年通过的《学生辅导法》都标志着台湾的学校辅导工作越来越专业。
1.2大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脉络
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迄今只有20余年的时间。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叶一舵教授将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时期:1)调查、呼吁期(20世纪80年代的初、中期);2)尝试、起步期(20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3)探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4)推进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据教育部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538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陆已有93%的高校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92.2%的高校建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全国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高校已增至1983所[5]。2011年教育部思政厅发布1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这说明大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到一个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新时期。但各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建设并不平衡,以北京地区为例,有些学校的心理部门有800m2的工作场地,且专职人员齐备,设施完善,有专业经费;有的学校则只有15m2的工作场地,一个专职人员,没有专业的设施和经费支持。比较两岸的发展脉络可发现,台湾的学生辅导工作一直试图在学生辅导的普及化和专业化中取得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制度和法律建设;大陆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属于大德育的范畴,目前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普及阶段,开始进入到专业发展和规范化的阶段。
2两岸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比较
2.1名称和机构设置
台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普遍称为“学生辅导中心”,例如台湾师范大学称之“学生辅导中心”;或者为了凸显谘商的性质,称之“学生心理谘商与辅导中心”,例如彰化师范大学。从名称上看,台湾的心理教育工作包含个别谘商和普遍辅导,带有引导和帮助的性质。从机构设置上看,彰化师大与高雄师大的学生辅导中心为独立的行政或研究单位,属于一级机构,其余大部分均为学生事务处下属,或称中心、或称工作组,但工作均相对独立。学生辅导中心都拥有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和房间配备。大陆大部分高校仍沿用“心理咨询中心”的名称,很大程度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学模式”,缺乏发展的理念;有些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体现了发展的理念,但却忽略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6]。目前很多高校已经看到了这些弊端,从名称上开始了一些改革尝试。如,2015年3月清华“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改名为“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为学生服务的定位。大陆多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在管理体制上隶属学工部,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易于在全校推动,但这种隶属关系缺乏学科依托,至于哪种管理模式更合理,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从工作条件上看,大陆心理中心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有的学校其硬件配备已经超越了台湾高校,甚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有些学校则仅有一间个体咨询室,条件简陋。
2.2机构人员构成
台湾的学生辅导中心一般设主任1人,为谘商与辅导专业教授或有执照的谘商心理师担任,其他人员由专职辅导老师(大部分都是有执照的谘商心理师)、支援辅导人员(兼职谘商心理师、社工师)、协同人员、行政助理人员等构成。人员分工较为明确,且专业性强,负责咨询预约及宣传、行政管理等工作的行政人员也必须受过基本的心理咨询教育。但目前台湾很多高校其专业人员比例还是较低,制约着台湾高校心理辅导的发展,一般高校会把正在取得资格认证的驻地实习人员作为重要的补充。2014年底台湾通过《学生辅导法》,规定大专院校中学生规模不足1200人的设一名专职辅导人员,超过1200人的则每1200人设置一名专职辅导人员,这就从法律的层面保证了人员数量和专业性。大陆的学生辅导中心一般设主任1人,但不一定为专业人员,可能由校长、学工部长或其他行政领导兼任。2011年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规定“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每2000人增设一名专职教师”,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各高校执行的力度不一致,大部分高校未达到规定的人数标准,文件也并未提出辅助人员的聘任保证。从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上,大陆也与台湾存在较大差异。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于学工部,很多专职教师还需要做一些评优、军训等学生事务工作,工作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因为学历教育的限制,很多专职人员虽具备了相关专业背景,但并未经过严格的心理咨询临床训练,专业能力有限;因职称评定、角色定位的模糊,很多专业人员对职业前景不看好[6]。
2.3工作内容
台湾新颁布的《学生辅导法》对学生辅导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采用相关课程、心理测评、相关辅导活动等形式,给学生提供身心发展、自我统整、学业、生涯发展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资讯;二是以个别或小团体为单位,针对学生的特别需求,实施心理谘商或治疗、危机管理、资源整合、个案管理、转介服务及延续辅导,并给家长及教师提供咨询服务,以协助学生解决认知、情绪或行为问题。工作重点和核心是服务,学生辅导老师作为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服务和帮助。大陆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与台湾类似,既包括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包括个别的心理咨询工作。但大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整个社会的认知程度有限,中小学的相关工作也相对滞后,这使得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肩负着很多的知识普及功能,推广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和各种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但专职工作人员忙于各种宣传普及活动和行政事务,无暇做咨询等专业工作,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随着工作的深入,不管是学校、学生还是专业人员自身对专业性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专业性不足和边界不清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2.4伦理规范和配套法规
台湾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在伦理和法规方面的建设较完善,如《伦理守则》《性别平等法》《个人资讯法》《心理师法》等。对于处罚和上报等程序,处理部门也都有较为完善的规定,如果出现违反伦理和法规的事情,都有“法”可依,按程序进行规范处理。这些规定都最大限度保证了来访者的利益,保证了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也保证了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性,捍卫了大众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制度和法规方面的建设显得非常薄弱。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并未对工作伦理和专业保证方面做出规定,行业协会的伦理守则最近才出台,而且大陆心理咨询工作须满足学生管理的需要,也要满足维持校园稳定需要,很多咨询师感受到双重角色的冲突和伦理、法规困境。如遇到学生需要危机转介等问题时,往往都是特事特办,没有规范的伦理法规可以遵循。2013年《精神卫生法》的出台标志着相应法规建设正在进行中,但还不够规范。
3台湾经验对大陆心理教育工作的启示
前台湾谘商与辅导学会理事长、高雄师范大学学生辅导中心主任徐西森教授指出:“台湾的现在就是十年、二十年后的大陆。”但他也谆谆告诫:“千万不要照搬某个具体的做法,一定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3.1树立心理健康工作的生态观
从台湾学生辅导的发展脉络来看,一直非常重视制度、法规的执行,不断通过各个层面的呼吁和规范给咨询和辅导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生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不是心理咨询中心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学校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都参与的事情。需要从人员、立法、制度建设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工作队伍、其他老师、学校、医院、社工、政府部门的资源,为心理健康工作营造积极的生态环境,发挥工作生态的整合作用。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等是生态发展的人员保证,立法和规范建设是生态发展的制度保证,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本身的专业发展是生态发展的根本动力。
3.2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
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本身的专业性是行业信誉的保障,也是发展的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只具备一点基本理念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高校心理专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保证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情,不能让专职人员沦为“大型活动组织者”“会议筹办者”“兼职咨询师的辅助者”。高校心理专业工作人员也必须处理好行政事务与专业发展的矛盾,保持专业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发展[C].国际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2]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3]叶一舵.台湾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回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26-27.
[4]吴武典.台湾心理辅导的发展与现状[C].第一届海峡两岸心理辅导研讨会讲纲,2003.
[5]仲稳山.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优势分析[J].文教资料,2010(9):216-218.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
所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以大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与理论,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之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拥有健康的心理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
由于我国前几年进行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各大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大。很多高校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并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不顾忌实际情况,盲目招收学生,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下滑,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上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严峻地挑战。
2.教育机构不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不能被高校的其他工作所取代的,因此,在高校建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非常必要。我国尽管有的大学已经设置了这个部门,但是其职能的发挥却远远达不能满足时代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要求,并且这些部门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还经常存在着怕麻烦的扯皮行为,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3.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很多高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而只是由其他政法学科的教师兼任。据统计,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0000∶1,而国外高校这一比例却高达400∶1,因此,扩大大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
1.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根据科学调查显示,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问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而又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于发展性和适应性的问题。因此,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全体学生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极为重要。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使他们十分敏感,更加容易受环境的感染,所以,优良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将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以形成健康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的心理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健康地成长。
2.设立专职部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只有组织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得到科学而又有效地开展,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非常必要,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员和心理领航员,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3.大力提升心理教师的业务水平
大学的心理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指导理念先进,心理素质过硬,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因此学校要对心理教师进行经常性地培训,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重视教师待遇的提高,使教师能够以一种乐观的工作态度去面对学生,才能感染学生。同时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目标,善待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变化。
4.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
5.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必须要求建档人员通过正规的业务培训,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具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心理谈话、诊断与测量等有关原则,高度注重保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更不能用作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建档可采用观察法、自述法、问卷法、谈话法和心理测评等方法,真实地记录着学生的性格、气质、智力、学习、生活、亲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认识,人格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对象不同,凡是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记入档案。档案建好后放入保密室,指定专人管理,编号上架,待需要查阅时再随时调出。
總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心理咨询为前站,带动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点带面,从而使广大大学生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建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林慧莲.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价值与操作策略[J].教育探索,2004(03).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7
一、大学生心理环境的概述
心理环境, 指主体所能接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所产生影响的信息总和。心理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外部信息对于人们的心理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多向性的, 充满随机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人们心理内环境的改变, 而正是由于心理内环境的改变, 才使得人们的心理障碍产生或消除。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 被个体心理结构所接纳, 成为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一个相容的、和谐的组成部分, 个体心理结构变化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则不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而当某些信息既不被原有心理结构接纳, 又不能使个体心理结构发展到一种新的平衡态, 则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二、影响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都是家庭培养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 事实证明, 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 性格通常是开朗和乐观的, 容易适应新环境, 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相反, 在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往往性格孤僻, 容易导致自我封闭, 心理异常。统计来访的大学生, 发现, 82%的同学产生的性格内向、自卑、害怕人际交往等心理障碍的原因均不同程度的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因素。
2、校园环境
大学生活的独立的生活方式, 自主的学习方式, 专业化的学习内容, 激烈的竞争环境, 打破了学生们印象中的象牙塔般的平和环境的想象, 滋生出了孤独、空虚和落寞的情绪, 导致一些学生害怕考试, 害怕与人接触, 害怕参加各种活动的现象, 这种情绪不仅妨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同时, 社会上的一些低级庸俗潮流通过多种渠道向校园辐射, 使原本单纯的校园滋生了不健康现象。比如, 追求新潮, 热心于牌桌、酒楼、网络, 流连于花前月下, 考试作弊, 弄虚作假现象等, 出现了大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得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沮丧, 失去了朝气和活力。
3、社会环境
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 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 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促使大学生们产生很多无所适从的焦虑感。此外, 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的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通过对刚入学不久的新生进行调查发现, 有21.59%的学生表现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
三、改进心理环境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个性萌芽期大多是在家庭中渡过的, 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影响很大。
家庭关系和睦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其次, 家长应经常留出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及时与他共同探讨, 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 家长应区别对孩子的爱是关爱还是溺爱, 应该在爱护自己孩子的同时, 让孩子学会如何来爱他人。
2、高校设置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 但仅仅还处于初级阶段, 并不能适应目前心理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机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与咨询。
第一, 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 改变学生们害怕心理咨询的不正确认识, 通过设置心理信箱、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心理访谈室, 利用校园网络咨询等多渠道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让大学生了解本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了解造成心理障碍的成因, 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学习调适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 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是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建立和培养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教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作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培训, 成立了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学院为老师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长短期培训, 提高了他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第一战线”的作用。
3、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社会经验少等问题, 他们对社会既向往又担忧, 而社会实践对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心, 保持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通过组织假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各种社会实践, 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 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培养出自主、自强的创新精神,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要: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中, 心理环境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改进心理环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心理环境,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周家华, 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篇8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 自信心不足, 自卑感较强。
独立学院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 既有来自于就业竞争、学习能力、个人实力等, 又呈现出一些特有的来源, 如“同学之间的对比”、“社会的态度”和“家人的期望”等。
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因社会评价、自身评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自我认同感, 产生了自卑感, 自认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不如普通本科学生, 看不清自己应有院学生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 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与同寝室的同学多有摩擦;在各项荣誉评比过程中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 缺乏谦让精神;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总希望他人尊重自己, 缺乏容忍他人缺点的度量, 对他人求全责备[1], 久而久之, 就会被周围同学孤立, 从而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独立学院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差, 在丰富的网上信息面前, 由纯粹的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变为浏览网页、聊天, 甚至无节制地上网玩电脑游戏、交友, 严重影响了学业。过分迷恋网络, 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还会产生精神依赖性,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行为怪异。
3. 目标缺失, 学习缺乏毅力。
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好, 社会关系多, 家长明确表示孩子只要能够顺利毕业, 家里就能为其安排一个好工作。他们的学习动机仅为“学习为了拿文凭, 找工作”, 如此, 他们便缺失了学习的目标, 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平时学习松松垮垮, 考前临时抱佛脚, 这种淡漠的学习意识, 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遇到困难常常采用逃避和抱怨的态度,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产生无助和悲观、厌学等消极情绪。
二、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一方面, 一些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多半是有名无实的, 搞形式化, 名曰“三有” (有场地、有经费、有人员编制) , 实为虚设, 只是做做心理测量, 测试完把资料装入档案便完事了, 忽视测试结果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 独立学院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 由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做心理咨询, 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简单老套, 随意操作, 表面上让人感觉很重视, 实际上是流于形式, 走过场。这种形式化的教育掩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 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反而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2.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但在教育工作实践中, 部分独立学院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基本上是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 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第二, 在心理辅导与咨询中, 常把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认识偏差、情感失调归结为思想问题, 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出现了心理健康的德育化倾向。第三, 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 并在工作开展中一直套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或手段,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 收效甚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 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 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身心正常发展。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开几门选修课, 开一些讲座或举办几次现场心理咨询活动。另外, 由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限制, 教学内容仅限于一般的理论知识传授, 教师讲, 学生记, 从概念到概念, 从理论到理论, 教育形式上简单化, 不能科学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问题, 忽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防治和引导。
4.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它对从业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国外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博士以上学位, 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2]相比之下, 国内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从业人员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目前在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受人力、物力、财力限制, 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是由德育教师或辅导员等非专业人员兼任, 一方面, 他们中大部分没有经过正规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没有从事心理咨询需具备专业资质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 学生事务的繁杂也使辅导员无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1. 建立一套新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首先, 要建立和健全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独立学院领导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教育列入学院教育工作重要议程并予以落实,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今后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应是逐步建立在专家和校长的领导下, 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和团学干部为载体,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3]
其次, 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1) 一级保健网:培训一批学生骨干, 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卫生委员, 帮助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二级保健网:对各系、班的德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了解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以及解除一般心理障碍的方法; (3) 三级保健网:以学院心理教育机构为主, 开展宣传、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 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最后, 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个别学生两种。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教育为主、治疗为辅的工作模式, 面向全体学生, 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 在全院范围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网络指导、行为矫正等方式。
2. 创建和谐校园,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优良的校园环境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 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独立学院应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尤其是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保持校园的优美、高雅与宁静, 力求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息。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理想信仰、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提升。独立学院应合理、统筹地安排, 认真引导与管理, 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演出、板报、校报、广播、网站及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发展。活动中尽可能地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使大学生从中学会团结协助、公平竞争, 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心理。
3.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 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因为, 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 显现于学校, 加重于社会”的。首先, 学院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教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 家长也能够进行积极的支持和配合。目前, 家校信息联络机制、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制和家校伙伴活动机制, 已成为有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其次,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针对学生心理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的现实需要, 与社会上专业心理医院等机构进行合作, 通过对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指导及学生心理问题向精神问题转变的预防干预, 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就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首先, 独立学院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 独立学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纳入培养计划, 逐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最后, 教师更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更好地发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措施, 带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 确保学生能接受规范、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 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变革。只有这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规范, 走向成熟, 走向科学。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的特殊性, 决定了独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本文从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 阐述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期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肖辉, 鲍春燕, 孟德明.透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实证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 2008, (1) :7-8.
[2]张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 :15.
[3]孙丽艳, 徐露凝.辽宁省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41.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9
一、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分析
“90后”大学生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较为复杂的, 主要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情绪变化快, 缺乏团队意识, 挫折感较强, 追求标新离异。
首先从情绪多变来看。“90后”大学生在入校之前, 相对于以往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交际经验,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强, 但是自制力较弱, 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主张。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物, 则表现得十分活跃和开朗、热情, 而对于自己陌生的或者不喜欢的事物, 则表现得较为冷漠。尤其是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90后”大学新生在人际互动当中缺乏与陌生人沟通的外在冲动和欲望, 更多地倾向于私下的、隐蔽情况下的内心倾诉。尤其是在面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时, 缺乏心理沟通的渠道和突破心理障碍的热情和勇气。
其次是缺乏团队方面的意识。由于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 缺乏与同龄人或者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学习的习惯和生存模式, 他们更倾向于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由自己独立完成, 而不善于寻求合作与协调。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无法完成的事情, 基本上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具有个性, 但在完成某项事情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时, 个性的过分张扬将是一种组建团队的障碍。而“90后”大学生面对需要收敛个性、借助团队之力的过程中, 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再次, 就是“90后”大学生心理挫折感较强, 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由于生活的环境和生存时代的缘故, 这一年龄的大学生既没有大环境的危机感, 也没有来自家庭的困难和挫折, 长期培养出来的心理优越感, 导致其在面对挫折和困难难以解决时心理上很容易坍塌, 而难以从失败的挫折当中走出来, 缺乏心理上的韧性。
最后, “90后”虽然也有一些心理上的弱势, 但是相对于以往大学生, “90后”更善于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尝试标新立异。但是过度地追求新奇, 往往导致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在心理上形成某种障碍。
二、“90后”大学新生心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大环境方面主要是社会环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物质逐渐丰盛, 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但是在精神层面却出现了社会危机, 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变形。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如毒大米事件、毒奶粉事件, 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发生, 加上现代传播技术的发达, 已经给某些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 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信仰发生了危机, 他们缺乏正能量的鞭策和激励, 缺乏真正偶像的崇拜和追求, 而一味地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或者追求影视明星, 或者需求刺激, 价值观被误导, 心理扭曲。
小环境方面, 首先说家庭环境, “90后”大学生正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丰收期, 物质丰盛, 而在父母那里, 却过于追求物质满足而放弃了精神上的追求和对孩子的影响, 放弃了在精神上为孩子成长提供足够的养料, 大部分是以物质满足来填充孩子的精神需求。加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 溺爱和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依赖性太强, 一些大学新生入校后不会洗衣叠被, 处处需要有人照顾, 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除了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和其自身有密切的关系, 他们意志较为薄弱, 无法处理紧急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由于一切由父母包办, 因此在动手能力方面欠缺, 面对失败往往一蹶不振, 缺乏培养坚强意志的决心, 都是导致其心理难以健康茁壮成长的内在因素。
三、促进“9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1. 正确面对“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任何人的心理状态都不会是理想状态, 而只能是相对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再看“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平等的视角认识这一现状, 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保持一个平常心, 不急不躁地面对学生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大学生心理状态, 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将是有益的。
2. 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存在问题就必须正式它, 勇敢地面对。可以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入校新生进行心理辅导, 一方面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 来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认知, 通过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心理问题, 并在不断的引导过程中进行转变。除了一般的讲座, 对于有些新生来说, 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辅导方法, 比如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对于那些不善于集体活动、缺乏团队意识的学生, 可以督促其较多地参加团队活动, 打破其心理上的障碍和意识, 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来对任务进行完成,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心理认知和状态。人的心理在外界的环境冲击、刺激、影响下, 是会发生变化的, 甚至会发生截然的变化, 因此通过外在的因素对学生发生影响, 来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心理健康干预手段的针对性。
对于“90后”大学新生而言, 互联网肯定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这一群体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而生, 因此这些学生一接触网络, 身心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 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 其投入度都是较高的, 也是其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在心理健康干预过程中, 可以借助于网络来加以实施, 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认识, 通过互联网沟通工具的应用加以沟通交流, 消除学生们的戒心和逆反心, 对于解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四、结束语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大学生活, 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不同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大学生采取不同干预方法, 来对其心理健康成长进行干预, 通过他们习惯的沟通方式和渠道来进行干预工作的开展, 以一种悲悯的态度和认识去看待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将是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也是这项工作开展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邱美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12-13.
[2]王美玲.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4) .11:44-46.
[3]黄晓庆, 张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13, (3) :191-192.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10
1. 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够
近年来, 我国高校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上,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 这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非常薄弱, 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也普遍较弱。随着高校对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学生相应大量的增加, 学校所提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也不充足,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的教师队伍更加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与需求。
2.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适应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虽然已经基本上成熟了, 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其中, 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缺乏各方面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对于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也比较模糊。在这种情况下, 当他们碰到问题和挫折时, 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并且会采用不正确的方式与方法来应对处理。在学习方面, 一部分高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不适应高校的教学模式, 一旦出现学习方面的压力增大, 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压力, 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随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从而导致在学业上的悲观与消极心理。
3. 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目前, 高职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导致了一些高职大学生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依赖性强或者独立性较差, 无法和同学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紧张, 遇到一点点困难和挫折时无法承受, 还有就是极少数一些家庭不和睦的学生, 因为一直受到家庭紧张气氛的影响, 导致了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阴影。
二、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中所取得的成效
1. 学校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教学计划, 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高职学生在入学后的最大困扰一般会表现为中学时期对大学生活的过高期待与现实的反差造成的郁闷与不适应, 导致对学校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消极与抵触情绪; 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入学后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担忧而产生的困惑;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擅于人际交往与同学相处缺乏技巧, 在处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上存在很多问题, 同样也会表现出困扰与忧虑。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交织表现为经常性失眠与焦躁不安等现象。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技”“力”三位一体, 其中的“德”就包含了学生的情感目标, 即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
因此,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培养他们能够成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都非常强的高技能人才。同时,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遇到挫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2. 结合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需求制定授课内容, 提升就业能力
从目前来看,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极少数学生能够直接走上管理岗位, 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都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做起。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择业和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以, 许多学校都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确的规划自我, 认识自我, 找到自身的兴趣与对于未来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点, 少走弯路。
另外, 各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专业与就业需求, 在开设专业课程内容上, 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将心理学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确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三、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研究对策
1. 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或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培训班等形式, 对大学生平常的行为规范进行培养。这样授课时间短、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在必要时候, 学校应制定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制度, 并设专人督促检查, 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充实, 心智更加健全。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很多职业院校中心理咨询工作做得不够, 相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心理指导和帮助。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目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面临着人员的编制、人数少力量薄弱和待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现在一般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归属于学 生处, 具有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的多重职责, 工作任务重, 压力大。
3. 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学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演讲会、体育比赛等,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相互沟通交流水平。同时, 整洁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有利条件, 这样不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 还能缓解、改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倡导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读有关心理方面的书籍, 从中掌握心理学知识, 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 对自己充满信心, 能够从容的面对挫折。
5.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建立与开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心理训练和团体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校还可以通过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手段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解决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总之,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不能仅仅只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简单传授, 要授之以渔,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心态, 无论是学习上、情感上以及今后到了工作岗位上遇到了挫折与困惑能够自助与自救。同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去完成, 毕竟专职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 应该专兼职结合,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加强和鼓励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注, 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相信在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与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也反映出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 并且提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晋武, 佘双好.大学生心理控制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 1994.
[2]丁国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教育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3]张艳霞.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探讨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5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社会文化逐渐变得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各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以及大学生心理特点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入心理学、教育学等元素对心理健康实践模式重新展开设计和规划,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前,必须先确立具体的教育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的指引,保证实践课程的有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运营的依据,并规划好每一个具体的实施步骤,充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心理健康教师要针对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的现实情况决定对其采用哪种教育方法,既要重视大学生的基础文化学科的学习,也要督促大学生积极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此外,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身心健康、綜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合理的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可在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的主流思想,培养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要闻的意识,帮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首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际上,每个人综合素质都体现在了其平时言谈举止的细枝末节里,人们通常根据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来评判这个人的素质高低。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度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其行为规范意识的培养,因此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与行为规范相违背的现象,比如说轻易撒谎、打架斗殴、考试作弊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亟需提高。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及时扭转学生错误的思维意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大学生必须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时的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未来才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其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重视对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有利于学生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为社会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给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此外,应对大学生展开婚恋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要把人际交往问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下才能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明辨善恶是非的标尺,从而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将其他学科评价体系的优秀成分作为参考,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进行加工和完善,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贯彻公平、公正的精神。教师要始终牢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活动,并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教师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此外,要注意区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与其它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同,不能一味的照搬模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要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始终将学生作为评价体系的主体,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断探索出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模式,既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状态,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知名度,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钱文忠. 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2]姜微微. 以发展模式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6)
[3]明张君.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篇12
1. 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及认识不够全面、深刻, 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造成自卑、沉默、性格孤僻, 直接影响到其健康发展, 甚至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 还需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在课堂上, 老师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的工作, 控制好课堂气氛,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 心理氛围处于最佳状态, 体验情感、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 心灵的沟通更加充分。有一个典型案例:某学校的五年级女生, 性格内向, 没有朋友, 学习生活习惯较差, 上课思想易开小差, 作业错误率高, 成绩起伏较大, 分析其各种因素发现其为独生子女家庭, 家长对她期望太高, 喜欢将其与其他孩子相比较, 并对其持否定态度, 后来经过转校, 老师对其也没有较多的重视, 加之胆小沉默的性格, 与其他同学的沟通较少, 久而久之, 形成了自卑、脆弱、不合群等问题。针对该情况, 心理健康老师将该学生的情况如实反映给任课老师, 上课时老师对其进步予以鼓励、赞赏及支持;课间让她帮老师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 使她有了较大的价值认同感。老师与其家长充分沟通后, 使她在家庭中能得到合理的肯定,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她也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主动与同学交谈, 在集体中人际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 满足合理需求
小学生的合理要求包括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 物质需求是保障生存的必要条件, 心理需求包括赏识的需求、榜样的需求、成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沟通的需求、表现的需求等, 任何一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都会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师应为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条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 对许多事物没有判断力及自制力, 容易为了满足需求而采用不正确的方式, 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在满足其合理需求的过程中, 及时发现问题, 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正确的引导, 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3.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生生活范围较为狭窄, 与老师的接触较为频繁, 老师的思维逻辑、言行举止、言论观点等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 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的变化, 因此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而且其自身需要拥有健康的身心及较高的素质, 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问题时, 老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 以耐心、爱心及真心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塑造, 净化其心灵, 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 对事物的善恶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拥有健康的心灵。
4. 改善校园环境
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学校应尽量加大投入,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设施环境。学校应拨款将校园环境进行改造, 修整教学楼, 购进相关的体育设置、教学器材, 做好校园的绿化工作, 使学校呈现出环境优美、公共活动场所整洁、教室明亮的景象。优美的环境下, 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陶冶其高尚情操, 从小建立起环保意识。 (2) 文化环境。在操场边或者学生活动较为集中的位置建设文化宣传栏, 各个教室均组织学生制作黑板报, 进行文化宣传, 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让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 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优化其心理环境。 (3) 风气环境。学校应注重风纪的管理, 净化校园风气, 班级也应该做好相关工作, 使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行为, 培养行为控制能力。
5. 建档并跟踪调查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因此需要将学生的情况制作成系统的信息档案, 信息内容包括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生活能力、与其他人的相处状况、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 为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的变化及成长, 发挥出全力, 改正缺点。
总之,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其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性格、意志、人格、心理健康、兴趣爱好、想象、思维逻辑、注意力等各种品质和能力。因此需要学校、家庭成员及社会各界均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立格.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医生”[J].陕西教育 (理论版) , 200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