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课的教学反思

2024-08-21

预备课的教学反思(共9篇)

预备课的教学反思 篇1

新学期开始了,第一次上音乐课,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级的几个班,他们刚从四年级升上来,并未上过我的课,但他们都认识我,并有学生不时在队伍里偷偷地说:张老师,他就是张老师!我知道孩子们是什么心理,于是我立刻面无表情地说:“现在开始站队!倒计时!”学生仿佛意识到了,立刻站好队,有秩序地走向音乐楼,音乐楼门口整好队,我让学生脚尖轻轻踮起,靠右上楼梯,有秩序不讲话,到了教室门口,再次整队,然后让学生有秩序地进教室,直到这时,我都没有一个笑脸,学生用敬畏的目光看着我,其实我是一个很爱笑的人,但是第一天第一次音乐课,如果学生太随便,常规抓不好,以后就后患无穷,所以我宁愿忍受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错,于是我开始认真严肃地讲起了音乐课的一些常规。

我要求学生准备上课时队伍要快、静、齐,行走过程上下楼梯不允许追逐打闹和讲话喧哗,到音乐楼门口特别注意安全,先站队后上楼,因为班级太多,上课之前的坐姿要求为坐半个凳子,抬头挺胸,坐半个凳子有精神,面带微笑,我们的公约是不把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包括老师,快乐地上课,上发言先举手,想好了再举手,别人在发言时,注意倾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听音乐时聚精会神,唱歌时身体坐直,双手捧书,上课语言要规范,不要有口头禅,提倡用我赞同,我不赞同,我有补充,我觉得,我认为等等。还有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悲伤的、热情的、高兴的、深情的等等,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言和每次音乐活动,只要上台的就加分,因为能参与就是一种自信和勇气,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学会客观地恰当地评价别人,评价音乐,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勤于思考,我还给各小组起了名称,四个小组分别为:月亮、太阳、星星、银河,以后由各小组表组命名并确定小组名称,鼓励相互竞赛竞争,既比上课表现,如参与音乐活动,又比遵守常规和纪律,更比各组的高雅风格,输了不气馁,胜了不骄傲,不嘲笑别人,规定每节课需带的学习用品,做到自己的物品专人专用,自己保管,在讲常规的过程,我每讲一条都阐述一下为何这样做,另外还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正反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到这时。

我想一节真正好的预备课,除了应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具体要求,更应该让学生对这门课对教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兴趣和喜爱之情,才能真正留住学生的心,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我通过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如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等,还露了一两手拿手好戏,如唱歌、吹口琴等,让学生喜欢自己,看到下课了,学生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去,我会心地笑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就是我们共同努力了,孩子们,真的想对你们说:想说“爱”你却不是很容易的事,让我们用行动铸就我们美好的梦吧!上好每节课,享受每节课!

预备课的教学反思 篇2

自20世纪60年代末, 语言学家开始从语用角度研究那些存在于逻辑之外, 用有效的语义预设理论无法得到满意解释的问题, 对什么是语用预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Leech在其《语义学》 (1981) 一书中认为, 语用预设可以看作是:当说话人在说X时, 认为Y是真的, 是语句中的己知信息部分。Yule则把预设分为潜在预设、存在预设、事实预设、非事实预设。其它学者如Verschueren Karttunen, Peters, Sperber和Wilso等人都对语用预设进行论述。

尽管不同学者对语用预设的界定各有侧重, 但都涉及到了语用预设的两个特征:合适性 (feilcity) 和共知性 (Mutual knowledg或common ground) 都把语用预设与语境联系起来, 与说话人联系起来, 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广阔的前提知识。例如, “现在是七月, 但下雪了”这句话是以七月份天气炎热, 不应当下雪这一知识背境为先决条件的, 发话者说出这一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或受话者正确理解这一话语, 都必须从这一预设出发。只有这样, 交际才能正常进行。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语用预设, 造成交际失败的例子时有发生。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这类失误指交际中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和理解的错误。

例1.Westerner: you sing very wonderfully Chinese: No, no, I don’t sing very well.

以上对话中, the Chinese为了礼貌, 遵守中国的传统社交中的谦逊原则。辞让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则之一, 英美人却采取接受赞扬并向对方表示感谢的交际原则。因此, 这种回答会造成交际失败, 谈话无法进行下去。然而如果了解相关的预设知识, 对话会显得十分自然, 愉快的进行下去。试调整为:

Westerner: you sing very wonderfully.Chinese: Thank you, I love singing very much.

例2. (In china) Chinese:You must be very tired; You’re old… (to an elderly foreigner.)

Westerner: oh, …I’m Not old, and I’m Not tired.

在上述表示关心的对话中, old, tired在西方是具有贬义的文化意象词, 会造成西方人的反感。

例3.George got his arm stuck in the draincover, so the fire-brigade was called in.

大多数中国学生见到这句话会感到迷惑不解, 难以接受, 因为中国人只有在发生火情时才会叫了消防队。因此他们不理解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原文作者从母语使用者的常识出发, 认为消防队是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手,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包括手臂卡在阴沟盖里这样的事, 找了消防队来帮忙, 是很自然的。因此中国学生要理解这个句子, 首先需要了解英国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三、反思性教学

以上案例因缺乏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造成语用失误及理解困难。这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新的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教育理论, 因其具有主动性、实践性、反馈性、调节性及有效性等特点, 已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熊川武教授 (1999) 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 将‘学会教学’ (learning how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 (learning how to learn) 统一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结合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 针对上述案例, 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地制宜, 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内容。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 加强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等非语言知识的学习, 充实学生的预设知识的储备。本文从语用预设的特点出发, 针对学生在语用交际中常见的失误, 结合反思性教学, 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增加文化比重。

四、外语教学中应增加文化比重

在外语教育界, 有一股更加强大的动力促使跨文化交际研究势在必行, 那就是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 要达到交际的目的, 除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外, 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化差异常常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 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只学语言而不学别人的文化。要使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 教师必须增加他们的“语用预设”, 减少因缺乏预设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从而使他们更得体, 更贴切地使用所学语言。如以打听别人姓名为例, 学生无论对谁都说“what’s your name ”尽管其语法毫无错误, 但违背了谈话的礼貌原则。因为英语国家人们一般是较为委婉礼貌地说“May I know your name?”或 “May I have your name?”

再者,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教材所需的背景知识, 并布置学生去寻找相关资料, 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增加“共有知识”。同时对西方地理、文化、历史、人文等相关知识也要加以介绍。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或聘请外籍教师, 介绍西方的风俗习惯, 社会状况, 文化价值观和语用原则等, 使学生置身于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外语, 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此外,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开拓新的, 有生命力的, 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年龄阶层, 社会背景的学生,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充分, 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授课, 让学生在课堂上调动尽可能多的器官,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件中增加文化含量,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加学生的“文化共有知识”, 减少交际中的失误。

最后, 铁也需要自身硬。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文化知识, 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外语教师应尽力提高自己的双重文化能力, 大量阅读文化丛书, 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同时, 不断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增加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培养一批专业过硬、交际能力强的外语人才。

摘要: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 合适性和共知性是其主要特征。广义讲, 语用预设包括所用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历史、地理风貌及风俗人情等非语言因素。本文通过由于学生缺乏语用预设, 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 反思在外语教学中应大量渗透语用预设, 增加学生西方文化知识, 从而提高对外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用预设,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刘伊俐.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J].福州大学学报, 2002.

[6]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预备课的教学反思 篇3

你需要的不是爱情,而是像哥白尼一样独特的想法和高超的演技。

你也许认为,只要提高自己的“配置”,比如获得高学历、懂得穿衣打扮、熟练社交技巧、培养生活情趣,那么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后,婚姻生活就会幸福,可事实并非如此。相爱需要激情,婚姻却需要经营。婚姻生活会占据我们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二,所幸它是可以提前通过学习来掌握幸福秘诀的。就算没有爱情,也可以拥有幸福的婚姻!

第1课不幸的人别想用结婚变得幸福

结婚实际上是一种增幅装置,即它能让原本幸福的人更幸福,原本不幸的人更不幸。一个对社会和人际关系都持消极态度并自我摧残的人,是无法通过结婚来变得幸福的。虽然结婚是盛大的仪式,但对生活本质并没有改变,婚姻只是人生中某一阶段。所以如果你将来想结婚并想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变成幸福的未婚女人。

首先你要增加自信心。自信的女人不会被执著和占有欲蒙住眼睛,不害怕做出让步和妥协——这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美德,因为她们相信自己固有的价值。其次,正确认识你的优点。这并非让你摆出各种技能资格证书,它们或许能把你摆到结婚市场上相对有利的橱窗位置,但对婚姻成功与否并不起决定作用。另外,许多女孩把。年轻”当作优点,可是若某个优点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优点了。在婚姻市场上,婚前受青睐和婚后待遇好,完全是两码事哦!

第2课婚姻就像上岗工作

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合的纽带。由此组成的家庭,却是一个严肃的组织。在组织中,如果某个成员做不好本职工作,就必然受到冷遇。要想经营好婚姻,就需要像工作一样写规划、做经营、搞政治。比如描绘蓝图的规划能力,提高业绩的宣传和经营能力,洞察全局、笼络人心,最终获得他人帮助的政治能力,那些懂得经营婚姻并得到家人尊重的女人,往往都知道运用上面这些能力,并非那些“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工作”的人。

第3课婚姻不是爱情片,而是动作片

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了幸福而不断努力,不断采取行动。要把婚姻过得像爱情片的情节一样甜蜜,就需要花费大力气去研究、努力、付诸行动。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婚姻看起来更像是动作片。每当看到携手相伴的老夫妻,自己都会幻想“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但如果你认为他们的生活一直只是在后院种种花、荡荡秋千,那你就错了。能走到这一步,他们应该是拍了不少电影,动作片、警匪片、悬疑片,甚至三级片都曾拍过。

第4课尽你所能去了解他,包括找侦探

世界上有太多变态男,一般社交礼仪中,我们基本上都倾向于信任对方,因此只要有人铁了心想坑蒙拐骗你,肯定得手。所以如果你要和他结婚,你就有权利了解他。当然没有必要彻头彻尾地调查结婚对象的老底,但至少先要弄清楚这个人能不能和自己走完一生,然后再考虑结婚。跟他结婚后,是你来承担你和他的人生,因此你有权利知道自己能负责到什么程度。如果你实在无法承担某些责任,那么就有权利提前退出。所以千万不要有所顾忌,积极行动,弄清楚他的出身、取向、名声等等事项吧(包括在万不得已状况下出动侦探服务)。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工作单位、出身、毕业学校、居住地等多途径的信息调查,即可深入全面地了解他。

第5课婚后36个月决定一切

想在婚姻这种制度内获得幸福?你必须在婚后36个月里打起精神。

在婚后生活里,长得漂亮不如头脑聪明,头脑聪明不如聪明地努力。所有的童话都在误导我们,以为婚姻是苦难和逆境的终点。事实上,婚后3年是分水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夫妻双方互相磨合并适应婚姻生活,如果彼此无法适应,就会导致离婚,顺利渡过这段磨合期的夫妇,会把这段时期形成的夫妻关系固定下来,按照这一模式度过余生。婚姻重要的不是“与谁过”,而是“怎么过”,人生中最需要努力的时期,不是高考复习期,也不是苦寻工作的毕业期,而是结婚初期的那3年。

Tips未婚的你为何要先预习婚姻课呢?

以为只要找个年薪不错、性格和善的老公,加一个和善的婆婆,幸福婚姻生活就会来找你?错!以为“准备结婚”就是准备嫁妆?又错!难怪许多MM结婚后和闺密抱怨:“婚姻竟然是这样,居然没有人告诉我。”韩国畅销书作家南仁淑的最新作品《婚姻,决定女人的一生》告诉我们:除非你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否则学习婚姻生活就和赶集一样,一定要赶早不赶晚。因为对婚姻的错误了解,或是错误的努力,都会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你需要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婚姻型女人”,冷静地理解你的男人和家庭。只要结婚对象不是一个“人格障碍者”,或绝无可能脱离贫困的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婚姻,来获得人生最值得信赖的友军。甚至,能同时在社会工作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记住:只会梦想的女人注定失败,会规划的女人注定成功。

第6课婚后性爱=爱情,和也睡觉后再考虑结婚

在结婚前,最先考虑的往往是外在条件,忽视做爱的问题。但做爱对婚姻有多重要,只有结过婚的人才知道。夫妻间的性爱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安定,说白了,不是为满足一时泄欲,而是一种感官上的交流和对话。婚后,爱情这个精神价值所需要的物质支撑中,性爱占有非常大的份额。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其亲密程度却超过家族任何成员,其唯一理由就是,夫妻是肉体的结合。如果这种结合无法维持,那么早晚会变得形同陌路。试想,一对夫妻如果连肢体语言的交流都做不好,怎么能期待他们做好语言交流呢?所以请务必在跟他睡过后再考虑结不结婚,不是“肯定要和他结婚,所以和他睡觉”,而是“为了决定要不要嫁给他而跟他睡觉”。

第7课婚姻是终身演出,要终身投入

婚姻需要高超的演技。我们一生中都要为配偶戴上假面具,戴上后就不要脱下来——不要让他看到你最大的缺点,不要让他对你感到心灰意冷。在任何一种状况下,你都不该把自己的本来面目一个不落地表现出来。这种事对自己都不应该做。看到自己最恶心的一面,连自己都受不了,何况是展现给他看,这简直是一种施暴。

所以相关婆家的坏话绝对不可以说,不要歌斯底里,不要把自上的过去全都告诉丈夫,请帮他守住对你的幻想——“你是个细心的人”,“你是个坚强有责任心的人”……因为有幻想,才能够维持对对方的爱情和紧张感。这不是鼓励你要和他说谎,再善意的白色谎言一旦被拆穿就都会变成肮脏的谎言。

戴上假面后绝对不要摘下来,这不是欺骗,更不是装模作样。我

们都知道皮肤下面有什么东西,但是,没有人愿意看到脸皮后面的组织结构。帮你挡住你身上的、别人不愿看见的某个部分,那就是面具的作用。

第8课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婆婆来自木星

在男人女人的框架内,你是不能理解婆婆的,因为她们既不来自火星,也不来自金星,而是来自木星。千万不要试图让婆婆明白,她的儿子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她的思想是固化的,这就是木星人的思维方式。

能堂堂正正对待婆家的只有两种女人:一是自己有经济能力的女人,二是真心对待婆家并对此有自信的女人。最好的方式,是把婆婆当作公司上司,这就意味着你要把自己当作刚进公司的新人。参考一下新人在公司是怎么做的:不管累活脏活都愿意参与;失败了就立刻道歉;不懂就虚心讨教;脸上一直挂着微笑,说话洪亮,不失庄重;在上司面前很谦虚,至少会装出谦虚的样子。婆婆和儿媳可以像关系亲密的上下级一样,比起天天吵架的亲生母女,这种关系可能更好。

请和婆家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把老公当作自己和婆家的媒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结婚以后,你和婆家就会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这是需要认真处理的新人际关系。老公没办法介入到这个关系中来,即使介入进来,也可能起反作用。别玩心眼,只有真心才能沟通。

课堂笔记

所谓适婚年龄或适婚阶段,不是人们所说的25岁至30岁出头,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自己的重心,能坦然面对一切的那个阶段。

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就贸然结婚,就好比你喝N杯深水炸弹(一种高酒精浓度的粗制鸡尾酒)再去高速公路飙车。不,比那还危险。

相信男人婚前的誓言,还不如相信政客的选举诺言。

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抱着“结婚后他会变”的想法去结婚的人。人很难变,即便能变,他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并不是结婚导致的。

想要理解男人,你就一定要先理解什么是自尊心。如果你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那么你很难过上美满的婚姻生活。

千万不要和不幸的男人共享你的人生,要找十有幸福感潜质的人,能合理管理好自卑感的男人。

不要妄图改正他的缺点,要“管理”。学学米开朗基罗效应——在婚姻中互相激励对方,把对方变成最理想的配偶。

缺乏共同梦想的爱情,使用寿命比电灯泡还短,如果你准备结婚,请在第一阶段的爱情烧尽前,找出你们两个人的共同目标。

五年级数学电子备课的教学反思 篇4

中江小学

张芹

中江小学五年级数学电子备课的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与传统手写备课不同,是教师利用电脑备课,从而实现学校办公现代化的要求。有人认为,电子备课会培养教师的惰性,抑制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但那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我个人认为,从大的层面上说,电子备课是好处多多。

第一,对教师的个人业务发展提供了便利。电子化备课尤其适合年轻教师,它便于修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往的备课方式,无法是拘泥于教材,教参等,照搬照抄,费时费力。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吧,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给人看来一目了然。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再者,电子化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如果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备课,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备课的狭隘,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教师的备课必能提高一个台阶。电子备课还便于储存,大大提高了备课的使用效率。传统的手写备课笔记,一本一本,保存起来很占空间,翻阅时又显得麻烦。教师可通过电脑将备好的课归类整理,今后如要查看,只需轻敲键盘,资料便立刻显现于眼前。实为方便,岂不快哉?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了电子教案,当再次循环教到同一教学内容时,就照搬原来的,投机取巧。而是应该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理解分析,对学生的了解、研究,将保存的原有教案作出修改、补充和完善,这样才是对电子备课的正确理解与使用,才能更好的贯彻及体现电子备课的优越性。

第二,有利于教研组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资源共享,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

集体网上备课,由于操作简便,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钻研,精心设计,既提高了办公效率,又引领了全员参与。这样的备课是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更是共享式的,方便了大家相互探讨学习,切磋借鉴,是一种深度对话,浓郁了教研组的研究氛围,促进了组内研究的深入展开,又提升了备课质量。如此多的益处,何乐而不为呢?

备课组教学反思 篇5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集体备课反思5篇教学反思《中彩那天》这篇文章我认为以下几个点是要抓的。1、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从这个难中去体会父亲的挣扎以及伟大;2、体会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呼应关系;3、为什么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4、展开想象,把车子还了之后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一段话,用上多种对话形式。

《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提示的基础上自己去学习课文,重点是理解三个万年牢的不同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另外中心词反复出现也是写文章的一个方法,这点也应该让学生明白。

在学了这两篇课文之后,可以布置写一篇读后感,谈一谈人如何抵制住各种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尊严》和《将心比心》这两篇课文除了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外,重点是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言语文字皆是有情之物,表达怎样的情感,塑造怎样的形象,用怎样的语言表述才合适。

高一数学备课组教学反思 篇6

陈爱春: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教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从基本知识入手,尽可能地使课堂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数形结合,利用几何直观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但从实际的效果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太差,始终对三角函数的性质不熟悉,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也很不熟练。

翁图盛:任意角的概念是本章的基础,推广了角,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了计算的简单,引入了两种角的度量制度,简化了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同时也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了前期工作,应用弧度制的度量作为基础,研究了三角函数与图象与性质。

陈俊飞: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以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单位图是研究三角函数的.重要工作,借助它的直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而且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同时本章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许丽芳:正弦、余弦函数按照从函数的定义到作函数图象再到讨论函数性质最后到函数模型应用的顺序展开,三角恒等变换不再穿插其中,这一顺序与研究其他函数的顺序一致,使得三角函数的研究更加简洁。

魏国宝:高中数学是许多学生感到难学的科目,特别是普通班学生尤其感到很难,数学成绩常常是不及格甚至是低分,虽然作为老师都不懈地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收获总是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学生求知欲望低;②学习思维能力差;③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或旧知识定势过强。

再谈生物课的备课和课后反思 篇7

一、坚持用心备课

备课是我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策划。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能否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否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进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都需要教师进行反复思考,甚至开头第一句话怎么说都要仔细推敲,直到制定出自己满意的方案为止。备课是一种极其细致复杂的脑力劳动,马虎不得。哪怕老教师也绝不能放松精心备课这一环节。

1. 备《生物课程标准》

《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师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备课就是为了达到《生物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准确地把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标准》中“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要求: (1)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不是主要能源物质,ATP的具体作用(如兴奋的传导、细胞分裂、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等); (2) ATP分子的结构简式; (3) ATP的产生,对动植物来说具体产生的部位; (4) “ATP与ADP+Pi+能量”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等。明确了这些要求就知道了教学中不必去拓展ATP的分子式等内容,而且上述要求 (1) (4) 可由学生讨论进行,教师着重讲解 (2) (3) 。

《课程标准》中生物实验的学习内容是以能力要求来构架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思考并选择相应的知识内容来和该能力的培养相配合。如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备课中,设置情景:有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就该问题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寻找实验失败的可能的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制片时使用的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再设置情景:有的学生虽然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引导思考: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2. 备学生

我们的课堂面向的是几十个有个性、思维品质有明显差异的群体,而且学生时期又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根据每届每班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支撑新知识学习的生物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还缺乏哪些知识和经验需要弥补?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实在难以区分,就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补充。

(2)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如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时,教师应预先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切取材料的技能,好预留制片时间。

(3)学生对哪些知识能够学会?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4)问题链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探究或讨论的结果以哪种形式交流为好?

(5)哪几个学生喜欢发言?哪几个学生想发言但又缺乏勇气,是不是该用他们能回答的题目促进一下?尽量避免临时随意点名回答问题。

二、坚持课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反思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1. 反思教学亮点

反思教学亮点,记录教师教学灵感,提高教学效率。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都可在教学后及时地把它详略得当的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很有帮助。如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备课时我想到的是教学生通过对比观察一定时间前后细胞数目的减少来体会部分细胞的破裂,但在观察过程中突然受到图像的启发:也可看视野中折光率变小的区域变多,这些区域是细胞膜的碎片。

2. 反思学生见解,记录学生的创新火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时常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也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3. 反思失败之处,记录教学疏漏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在高倍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有学生以为可以找到一个细胞观察完整的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过程,究其原因有学生对固定、解离过程的不理解,也有我们老师反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细胞分裂过程而没有解释清楚。对这些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借鉴与教训,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4. 反思教学疑难,寻求突破方法

这里的“疑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难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疑问,又在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这些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如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区别时,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辨认不清。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特别是新课程中新加的最新生物科技部分,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通过课后反思,把它们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这样在以后的相同教学中难点解决就做的比较从容。

预备课的教学反思 篇8

教研室主任徐和平和蒋华老师对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进行了调研,检查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常规,在肯定了计划的详细性和可行性的同时,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

上午第五节我们组的蔚国军老师上了公开课《烛之武退秦军》,下午蒋华老师对这堂课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蒋华老师认为蔚老师上课有这些优点:

1、字词基础落实得比较扎实,注重基础知识。

2、课文内容分析详尽,把文章的内容讲得很透彻。

3、课堂朗读非常出彩,尤且是听读部分。

4、教态亲切自然,情绪饱满热情,具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在肯定蔚老师优点的同时,蒋老师也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

1、本篇文章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一个课时就完成它,与整体进度相协调

2、此文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应该问题不大,四个问题存在重复性,是否要如此深挖值得商榷

3、上课的模式偏与保守,建议尝试新的模式

蒋老师重点分析了小说的上课模式,讲究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物心理方面、人物形象方面重点进行分析,从而很好地解读作品人物,大胆地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人性问题。从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备课组觉得对于新教程的精神我们仍应加强研究学习,多向高二取经,尽量多地加强组内老师的教材探讨,对于学生手头的资料要强调精做,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还要多看教学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学会终生学习,经常汲取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

高一数学备课组教学调研小结与反思

3月19日,教研员许兴铭老师对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进行了调研,检查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常规,在肯定了我们计划的详细性和可行性的同时,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许老师听取了我们高一数学组倪江炜老师的一节新课,并于课后对这堂课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许老师认为倪老师上课有很多的优点:

①教态亲切自然,情绪饱满热情,具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师生关系融 洽,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这一点对于新教师来说真的难能可贵。

②注重教学设计,能够精心准备上课内容,知识点讲授详细到位,学生易于接受。注重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当堂消化。

③ 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

另外,许老师也给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今后的教学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①高一教学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增加学生练的次数,针对八中学生的特点,应该讲半堂练半堂。

②新课程要注重教材的处理。要认真的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重新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③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一堂新课,总是听到教师在上面喋喋不休的讲,学生没有一点自己思考的时间,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④要重视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不是没有道理的,抓住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错误,要珍惜,同时分析出错的原因,认清关键点,“小题大做”,以小见大。及时反馈,矫正到位。

⑤要注重变式教学,有目的的改编题目,设计“姐妹题”,能增加学生的思维量。

高一英语教学调研反思

3月19日,英语教研员吴梦林老师对我校高一英语进行了调研。在了解我们对新课标教学进度和对教材的处理的一些情况后,对我们我们计划的详细性和可行性予以肯定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高一英语开课的是杨丽老师,上课的内容为必修3第三单元的Using Language.下午,我们高一高二英语组成员听取了吴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新老师,杨老师的这堂英语课是比较成功的。其优点有:语音语调控制的较好;教学设计程序比较清晰;能较好得调动起课堂氛围;内容有条理,特别是对用一张对比的表格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从而使学生对剧中人物的特点及故事发展情况了解得很透彻。

在肯定杨老师优点的同时,吴老师也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教案目标要详细且可实行;教案语言要规范(以动词或动名词统一表述);教案中的homework不能少。此外,吴老师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以及如何激发学生有效参加课堂教学。

高一物理教学调研反思

3月19日萧山教研室对我们高一高二实施新课程教学进行了调研,检查了我们的备课本,肯定了我们计划的详细性和可行性。陆森老师开设了一堂圆周运动的习题课——绳子和杆子模型。

教研员何庆生老师对课做了评价:总的说是一堂成功的复习课,比以前有非常大的进步。(1)复习内容能精心准备,能紧扣考试大纲,精选例题;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入与例题中,知识内容安排程序恰当。注重方法引导。(3)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要点到位。(4)板书的条理性很强,进步多了。

何老师还给我们关于这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绳子模型中物体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不同,要让学生明白。

(2)杆子模型与绳子模型的区别到底在那里,需向学生交代清楚,绳子只能产生拉力,而杆子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

(3)教师在课堂上应再放开点,胆子要大点。

特别的,何老师还给我们新教材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①新教材逻辑性强,注重物理学原理的前因后果,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楚原理。

② 重视新教材的做一做,和课后习题,必须让学生亲眼看见,亲自做过,教师要认真准备,认真分析。

③ 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如有摸棱两可的,严格按意见中的发展要求处理。

④ 精心准备习题,关注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准备好复习资料,练习一定要认真挑选,符合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高一化学教学调研反思

3月19日,化学教研员汤勇老师对我校高一化学进行了调研。我们首先向汤老师咨询了有关新课程《化学2》的教学进度和对教材的处理的一些问题。通过交流,使我们明确了高一化学的教学目标,及平时开展化学教学的策略,也了解化学教学的一些新的信息。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我们一起观摩了洪兴林老师开设的《不同类型的晶体》这一课,下午我们一起进行讨论,并听取教研员的意见。汤老师肯定了洪老师的这堂课,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内容充实,多媒体插图制作精美,借助模型,给学生直观认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是比较成功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相对少了一些,最好设置成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样老师的工作强度也可轻一些,课堂气氛可以更轻松一些。另外,对某些知识点的处理也提出一些建议,如二氧化碳的晶体结构展示时,除了要学生认清分子之间的关系外,也要把二氧化碳的晶胞面心结构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印象。

高一政治组教学调研活动总结与反思

在本次教学调研中,教研员和老师就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教研员王老师指出:“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对手、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王老师的发言,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用“嘴”在“生吃”知识,而不是用脑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长此下去,学生的心智便会越来越处于疏懒的状态,养成依赖的心理。如果老师的教,造成了学生不想学,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把知识像剥柚子一样,一层一层撕开,喂给学生,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掉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制造一些内容的悬念或有意的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反而会使学生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程度,思维发展状况,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不要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书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或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贴标签”的嫌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更具有优势,但是,黑板在教师的教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

总之,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为我们这些在新课改中”迷茫”的老教师提供新的思路,也使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去突破、创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讲解吝啬一点,课堂时间大方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赢取学生的爱,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历史备课组调研反思与听课反馈小结 高一历史备课组共有五位教师,本次调研中开课的是陆玲峰老师。陆老师上课的课题是《儒学的兴起》。这节课,陆老师做了精心准备,并虚心请教了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新老师有这股好学的精神值的我们整个备课组其他老师学习。课后,教研员王永强老师对这堂课作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王老师认为儒学的兴起对新课程而言地位比较重要。是常考常热的一个内容。他认为陆老师上课有很多的优点:

一、始终能考虑国粹与现实生活的影响,如“百家讲坛”。

二、善于运用史料,“什么是君权神授,什么天人感应。。。”都用史料来说明。

三、把选修教材中的人物,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相结合,很好地迁移了知识。

四、知识内容都用列表的方式梳理,学生比较好接受。

五、讨论环节较好,“秦汉武帝的比较”既是对新课内容的总结,同时又能巩固知识。

在肯定陆老师优点的同时,王老师也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

一、历史人物的照片不能用演员来代替。这是历史学科决定的。能用图片,就尽量不要用照片。尽量记录片,少用电影。

二、在学法指导方面可以强化些。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积极参与。虽然我们高一的课程只有一位老师,其实我们组有三位老师都开了课。另外两位老师因为是跨年级,所以上了高二的课。听了王老师的分析,我们备课组认为我们备课组在很多方面有待加强,尤其在备课方面更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还有要互相多听课,互相指出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平时的教学中要互相切磋。我们组还有多看教学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学会继续学习,经常汲取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使年轻的老师们能茁壮成长。

高一地理备课组调研反思与听课反馈小结

本校高一共四位地理老师,有两位老师开了课:第二节课高炜老师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第四节课谢波老师的《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研员王老师都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评价:两位老师均能深钻教材,认真备课,进行了精心准备,分析问题比较周到严密,突破了重点、难点,重视启发性教学,上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学生印象深刻,能很轻松的接受,配合亦较好。略有分歧的是教材的处理与编排。因为高炜老师执教教室电脑突然出现故障,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无法拷贝,不能使用,及时的调整了教学的设计,正常进行了随后的教学活动等环节。

教研员王老师评价我校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所展现的优点是:注重师生双边话动,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当堂消化。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新课引入能以旧引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系统化;注重活动教学,紧扣新课标大纲的同时,能将知识点进行了拓展,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将知识进行延伸.值得改进的地方是:一堂课知识容量还少一点更好,学生学起来也就感觉更轻松。并注意把握讲练时间,将当堂知识进行即时巩固。并就新课程标准和高一地理会考、以及如何创新设计与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指导:

1、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合理,应该从实际效果出发,设计太满会导致环节过多,教研员王老师认为,在设计时要注意,一节课就是一节课,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2、教学中应该多从课堂实际进程和效果出发,在安排双边互动等活动时,往往会出示的是老师的预设思路,没给学生发散的余地,这样感觉比较直接,环节及活动时间应该更合理的妥善安排,达到很好的完成预设的目的。

3、板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落实,板书时可以安排无须更多监控的学习任务,如动手抄一抄、写一写,学生有了必须做的事,有了能做的事,课堂效率就可能要更好一些,围绕特定问题和主题展开就有了基础。

4、在设计和进行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每天课业学业较为疲劳的高一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主因之一。

5、在教学中收集丰富萧山乡土及新闻素材,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地理意境,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使学生听课时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回味无穷,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识。

6、进行课堂小结的教学时段,需要加以重视。教师应当尽可能少总结,多把机会让给学生,不怕学生总结的少,从回顾和小结知识中升华所学,便于课堂训练巩固的进行。

7、足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作业布置由于是接近下课或已经下课,通常会布置得很匆忙,很随便,有些是学生没有办法完成的,有些是没有办法检查的,如何布置有效可行的作业,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

8、课堂教学要“沉”“活”兼备。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更要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与方法;既要重视探究过程的指导,更要重视探究结果的把握;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沉实”,更要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9、新课标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跟现实生活的链接,用现实生活的情景展开与创设,答案基础在课本,但具有开发性,这是教学普及的需要。参照考纲进行不同模块间知识的链接。如能用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链接一些浙江的乡土地理,创设新的地理情景。

对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篇9

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徐业辉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的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然而,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集体备课

探究

合作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学生学习风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教师间精诚团结,相互取长补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科教师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当然在我们学校,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我校的集体备课情况粗浅地谈谈集体备课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误区。

一、集体备课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

由于我校年轻教师居多,教学水平差别不是非常大,在教学中各

自为重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我们定期举行集体备课,要求大家要经常交流与研讨,这就要求教师要相互团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教学见解,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共同找资料,一起研究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敬业精神。

(二)有利于教学相长

备课组成员抱着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参加集体备课,主讲人精心准备、钻研教材,在讲述对教材的处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时,对听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讲人的某些独到见解,是一个教学经验交流的过程,对听者是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听讲人要认真分析才能发表独到的见解。这样相互讨论,能使听、讲双方都得到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有利于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我们实行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带,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实行说课、上课、评课三环节的师徒帮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难点的突破方法;老教师听年轻教师的课,课后通过评课和交流找出:⑴哪些知识点学生难于理解,原因是什么,怎样做好些;⑵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⑶对于抽象的概念或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⑷教学例题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⑸实验教学如何改进;⑹新课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引入,学生更感兴趣。这样既有利于师徒的共同提高,又能把师徒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

(四)有利于反馈教学信息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交流教学信息,同科教师碰到一起,各自谈教学体会,特别是交流学生听课做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难以理解的概念。相互讲解,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解答。

二、目前存在的误区

(一)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的舞台

每次的集体备课先提前一周拟定好题目,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在集体交流中设立了主讲人,无形中就设定了最好的、权威的,也就产生了大部分人是听众,而不是平等的参与者、争辩者、商榷者,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一人“包办”了其他人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集体备课要侧重于组内的交流与讨论,在争辩中“思想碰撞思想”、“智慧点燃智慧”、“情感沟通情感”,最终选择比较好的观点。

(二)教师的教学个性体现不足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设计还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情。但是在教学中出现同年级同科教师在集体备课后上

同一课题时,听课老师听到的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他们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教师也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在教学中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反思、改进,对教学内容做个性化的修改,这样才能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足

集体备课时,往往只注意教师如何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注意知识的重点怎样讲解,难点怎样突破,怎样精讲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实际不了解,讲课会脱离实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所以,深入了解学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的学生实际,其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即学生的思想状况,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等;二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即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们要思考:在课堂上,当我们把问题呈现给学生时,我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教态?面对我的问题,学生有哪些可能的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我怎样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会怎样处理?我能否根

据学生的思维,调节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才能用真切的行动创造亮点,才能用真诚的话语撒播爱心的种子,才能用真挚的感情创造爱的永恒,才能用真实的心灵在课堂里体现生命的增值和律动。

(四)只注重课堂教学,对课后的反思不足

集体备课时,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对于课后的反思常常被忽视。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课后,教师认真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点,这其实也在备课。教师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也可以为第二年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和研究能力。

上一篇:2005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点下一篇:读《时光老人和流浪汉》有感(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