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共12篇)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教师既要通过思品课堂感化学生, 使其言行举止逐步健康, 又要借助思品课堂内化学生, 使其心灵深处最终健康。笔者认为, 思品课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凸显思想和心理教育内容, 才能最终达成思品课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进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此, 教师要设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做到允许学生来动摇自己的“权威地位”。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 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 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 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 得到美的享受, 在兴奋中发扬成绩, 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学生只有对老师有了亲近感, 才能体验到受教育是快乐的, 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 最终让思维得到内化, 让潜能得到发展。
二、挖掘教材的心理教育因素, 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处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要素, 教师只要对课本内容加以梳理, 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教学《珍爱生命》一课, 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 感受生命的精彩, 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学会珍惜自身生命的同时更要主动去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珍惜新起点》一课, 让学生认识到怎么样才能使新建立的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 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等, 进而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尽早养成尊重他人、服从集体的优良品质, 为自己的中学阶段缔造良好开端;再如《人生当自强》一课, 学生们能领略到自信者的风采和自卑给人带来的影响, 从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走向自信, 由此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 力争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重大活动。
三、满足学生的健康成才需求, 加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点, 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兴趣盎然地学习。对于能够给出正确结果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通过思考但解答中仍有不足之处的学生, 可以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 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可以从某某方向来继续考虑”“请你再……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 而不要轻易地否决他们, 以至于这些学生的思考过早地结束;对于学生中新颖、简洁的解法, 则可以用“你的解法很棒”、“老师还没有想到这种解法”等话语来激励学生, 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
四、加强教学的合作探究方式, 培育学生的心理自觉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 尽可能多地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 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差异性, 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在教学《学会交往》的内容时, 就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 发现友谊的重要, 找到获得友谊的方法, 逐渐懂得待人接物要平等、真诚, 要理解、宽容。学生受到该教学内容的影响, 必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 更注重自己的言行, 培育自身的心理自觉性。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掌握了交友的技巧, 更为重要的是, 还使学生实践了交友的过程, 协调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这无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化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困扰, 赋予学生心理自信
俗话说拥有自信心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 “没有自信便会失去一切”。因而, 思品课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顾虑和困扰。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烦躁、厌倦等情绪, 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 并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 从而有效地从事学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引导, 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 逐步培育其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也是思想、心理上的叛逆期和不良事件的高发期, 教师务必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他们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选择, 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之, 思品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望所有的思品课教师都能在这方面多作思考, 多下工夫。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2
[ 11-06-30 10:12:00 ]
作者:刁淑霞
编辑:studa090420
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使思品课教学有高效的,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年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人本观念是以现代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认识。它认为,各项活动都应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和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动(包括教学管理)中都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应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用人问题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着眼点,即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谈初中思品课教学如何选用事例 篇3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教学;事例选用;选用方法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发展,中学的课程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变化,如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处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迷茫之中:学生受到社会市场经济风暴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变得不认真,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和辍学的想法和行为等。针对这些新情况,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并安放在课堂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我们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为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和法律教育,及中国的国情发展形势教育等都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范围,其目的是要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在新的环境之中如何面对新生活,从而能做到珍爱生命,在愉快和谐的生活之中渡过人生美好的青春时光,做到对生活既保持高雅的情趣又能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最终成为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以便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显而易见,就教学而言。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必须立足改革,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新的教学目的。
为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育、革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认为,在与学生探究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知识时,如单纯用讲理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违反课堂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从而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和效果。这时较好的方法就是能把较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些具体形象的事例形式,就能把学生的心思和眼球留在教室里,留在教师的课堂上。这种创新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与运用事例中下一番工夫,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事例的选择与运用,应有如下体现,
一、事例的选用应具人情味
有一位伟人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的人情味就像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沟通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我在讲《积极面对挫折》这一节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学生举手发言十分踊跃。其中有一位学生很动情地说:“前年,由于父亲有了重病倒在床上,本来就不富裕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夜间偶尔会听到母亲的哭泣声、父亲的无奈叹息声。但是母亲仍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父亲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战胜了病魔。为了这个家,我觉得他们真是太不容易。”教室里静极了,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故事中,这时我激动地说:“我们真为你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又不失时机地说:“这一则事例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示,大家想一想,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通过认真的讨论,和老师共同总结得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采取积极态度,不畏惧、不丧气,要靠智慧和意志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因年龄差异产生的代沟在教学事例的人情味之中抹平。只有师生的情感认同趋向一致时,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协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由知识的“接收器”变为学习的主人。
二、事例的选用应具正确的方向性
正确的方向性,是指选用事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例子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我们教师在上课时使用的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社会一团糟,这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运用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积极向上的例子去激励学生。如讲述有关法律的时候,虽然也介绍涉及暴力、凶杀的事例,但我更多的是用义正词严的话语向学生们描述党和政府与人民与违法的行为是势不两立的,教育学生明确。我们的党始终是人民的党,政府始终是人民的政府,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通过反面例子正面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分析我国的社会形势,认识到主流是好的、积极的,那些消极的东西毕竟是支流,我们是有能力、有信心解决的,从而使学生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健康成长。
三、事例的选用应具幽默性
幽默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如我讲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向同学介绍了这样一个的例子: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黑洞洞的小巷深处却有一处光亮,似乎是一个人提着灯笼在走路。一位路人赶上去,想与他打声招呼,却发现他是一个盲人,只见他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只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非常纳闷。忍不住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吗?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总提着一盏灯笼。”盲人说皖,继续啪嗒啪嗒地往前走。学生听完这个例子后,哈哈地笑起来说:“盲人提灯笼?不是多此一举吗?”我接着给学生们分析了一下:是的。对于那个盲人来说,提灯笼确实是多此一举。可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写照吗?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而且要一个人独自走完漫漫人生之路,是多么孤寂,又多么危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正是由于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怀,世界才这般美好。学生们听完我的分析后都纷纷点头,认为这样分析是正确的。正是这种幽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欢乐和笑声相随。在课上有幽默相伴,就能使思想品德课不枯燥乏味,而变得轻松、诙谐、自然、活泼起来,使“死”的理论知识课堂变成了“活学”的天地。
四、事例的选用还应体现出趣味性
人有其情必有其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而且要引之以趣,才能唤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使他们能充分体味到青春的美好与幸福,最终使思想品德课合乎学生的兴趣,进而让思想品德课产生预想的教育效果。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4
一、开展讨论式教学的作用
1. 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
老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前向学生布置讨论题, 就能迫使学生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比如, 在进行“环境问题”教学前, 向学生布置这样的讨论题:什么叫环境?何为环境问题?危害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想在课堂讨论中有良好的表现, 就必须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资料查寻, 甚至要深入社区、厂矿进行调查, 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调查中又能增加感性认识。在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又能听取别人的观点, 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假如只凭老师的讲解, 常常是左耳朵进, 右耳朵出, 能记住的知识也是几个抽象的概念。但学生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讨论, 就能知道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如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噪音污染等等, 同时也能使学生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如, 不乱伐树木, 开发清洁新能源等等。可见, 在思品课上进行讨论式教学, 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能更紧密的联系实际,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利于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 虽然也强调老师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 但教学活动过于简单, 常常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就很难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有很强的从众心理, 过于拘谨, 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提出疑问。假如, 在思品课上, 能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学生会在各种形式的讨论,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养,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3. 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中思品教学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特别要培养学生能利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否则, 思品教学就无法跳出空洞的框框。比如, 在学习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知识时, 可以让学生分析学校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请学生提出整治校园环境的建议。学生通过讨论, 发现校园环境的主要问题是:乱扔食品袋、乱跑纸屑、随地吐口香糖或随地吐痰等等, 然后再提整治校园环境的建议, 这样能使每个学生产生自律行为。同样, 将此保护环境的意识推理到整个社会, 最后得到出欲保护环境, 必须从我做起, 将保护环境作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只有每个公民都能尽到保护环境的义务, 才能有效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4.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在空洞的知识面前, 提不起学习兴趣, 昏昏欲睡。而在思品课上开展讨论式教学,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观念在讨论中碰撞, 在争辩中相互取长补短, 促进共同提高。很多学生在讨论中, 产生新的思维, 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
5. 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讨论式教学打破了原有的老师是课堂主宰的教学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经常出现老师的话语被学生接过去的现象, 说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高, 也体现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事实证明, 讨论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能处于兴奋的状态, 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策略
既然讨论法在思品教学中有很多的作用,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 如何开展呢?
1. 选择好讨论的课题。
老师在选择讨论题的时候, 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 不能布置过于深奥的讨论题。假如出示的讨论题, 过于深奥, 学生难以理解, 就无法开展讨论。毕竟, 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有限, 对于他们无法下手的讨论题, 在课堂上强行讨论, 也是说不到问题本质的, 实属于浪费教学时间, 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另外, 老师出示的讨论题, 使学生不能模糊不清, 难以把握或回答。可见, 欲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效率, 需要老师针对学情来选择课题。
2. 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
在思品课上开展讨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的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 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整理出发言的内容, 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 说的都是有准备的话。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
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可以进行同桌讨论, 也可以分组讨论, 对于较大的讨论题, 可以采取全班式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 究竟采取哪种形式, 要看讨论的内容而定。如果简单、浅易的问题, 可以在同桌间进行, 如果较难的, 需要每个学生深入体会的, 就可以分组或全班进行。
4. 在讨论中渗透德育。
我们知道,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思品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常常采用说教或训导的模式, 这种说教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教育。如果在思品课上, 围绕某个主题开展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接受德育教育,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显著提高。比如, 在学习交友原则内容时, 让学生讨论一下:友情是不是指哥儿们的义气?很多学生在讨论中说:“哥们义气是不讲原则的, 不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积极向上的, 纯洁的, 如果只讲义气, 可能害了自己, 也害了朋友”!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5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思品课程应该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做到知行统一。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使认知通过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实现知行的统一,就成为摆在广大思品教师面前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的知识,使思品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思品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
一、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度过的,发生在这座舞台上的一些内容可以引入到他们的学习中来。其中的喜、怒、哀、乐,各种故事,都可以让学生去说、去讲,用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来使学生有所获、有所悟。例如,在教学《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针对班上少数学生学习不很主动、由于某些原因产生了不想用功读书的念头这一情况的存在,可以编一个《弃学经商》的小品,通过小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每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教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施教者。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长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开座谈会或是走访家庭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以身说法,由于是出自家长之口,和教师的讲解相比更有说服力。
三、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品德教育的一片天地。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既要将时间延长,还要还将学生带入社会,领进生活。通过将学生带到野外亲自看一看、闻一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以及热爱故乡、热爱现实生活的感情。还可以针对当今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广告词和虚假的宣传广告,以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假恶丑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第二个框题的内容,课标要求是3.3知道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本框题主要从法律角度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保护的法律现状、环保原则及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以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依法保护大自然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本课和第一课时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成为本单元知行统一教育目标的最后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村庄或小造纸厂去参观,在满地都是垃圾、废纸和塑料袋漫天飞的街道上,在纸厂刺鼻的废水渠边,让学生说说面对这些现象的想法。学生会积极讨论,很快就能把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借助活动所获得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学生理解了抽象的理论知识,使他们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通过这种与现实生活零距离的实践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6
关键词:初中思品;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对于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来说,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自主思考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积极参与课堂,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才能理解课本知识,并且对思想品德这种人文性较强的知识具备主观见解,最终实现思品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创新性,只要掌握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首先,老师应该对于讨论话题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小组讨论话题的合理性。避免为了讨论而讨论,使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质性功能。比如,在学习《积极的生活态度》时,老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的话题设置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应对我们生活中的挫折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讨论此话题,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的挫折,让学生能够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问题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让每位学生能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话可说,涵盖了话题讨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保证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受到学生的青睐,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趣味性,能够让学生真正投入其中。因此,老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活动内容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学习《换个眼光看老师》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老师的喜与忧。具体做法如下: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老师每日必做的任务分配给组内成员,每位成员都拥有一次在小组内当老师的机会,轮流为小组成员讲课,为了节约上课时间,每个小组成员最好不超过三个人。待小组成员轮流讲课完毕,老师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人来讲述当老师的感受。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老师需要担负的责任,因此,也就更加理解老师的行为。通过我的课堂实践,我认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集趣味性、教育意义于一身,老师可以合理运用在自己的思品教学课堂。
三、注意问题设置的连贯性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的设置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连贯性,不能单纯为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设置的前后无法形成统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什么是隐私,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侵犯时,你会怎么做”三个问题进行逐一讨论,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隐私的定义上升到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时如何合理运用法律维权的层面,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意小组讨论时间的掌控
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组合作讨论时间过长,影响了之后教学进程的展开,导致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得不到完全展示,老师也没时间补充知识点,影响了整体教学规划。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小组讨论时间的掌控,以我的经验来看,小组成员为四个人时,每个人的思考时间为两分钟,发言时间为一分钟,讨论总结的时间为三分钟,小组讨论的时间压缩到十五分钟以内最有效,太长的讨论时间对于小组合作讨论来说是无用的,学生讨论完老师布置的问题后,便会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闲聊,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讨论时间设置过短,学生的思维来不及被激发,所讨论出的结果并不成熟,也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
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学生汇报结束后的指导。以《承诺的分量》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信守承诺能带给我们什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深入每个小组,了解小组的讨论进度,并对其提供一些新的讨论方向,诸如为学生提供一些遵守承诺的案例,以此来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学生讨论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指出并改正,并且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没有涉及的地方进行知识性补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必须明确自身所担负的教学职责,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强大的助力支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尚不透彻,对于小组合作學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掌控缺乏经验。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在实践中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宣光权.巧妙“借力”“激趣”,优化思品课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8).
[2]马正明.浅析当前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2015(11).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7
一、瞄准“三动”选择教法
(一) 情动——激发学习的愿望, 充满学习的情趣
1.用师爱动生情。
2.展现思品学科的魅力。思品上管天文、下管地理, 管理和思考整个社会和群体, 考虑社会的前进、发展、富裕、和谐与稳定。它来源于社会和生活, 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情趣、理趣和思趣, 我们注意充分满足初中生属于“兴趣性”、“好奇性”的喜爱方式, 从而强化对思品学习的兴趣。
3.成功中体验思品快乐。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大胆补充和调整思品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并在设问、考查、活动等针对学生的设置梯度, 尽可能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政治的快乐。
(二) 思动——激活学生思维, 营造思辩的课堂
1.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要激活。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学生行为, 换位思考教师的教学行为, 随时注意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注重自身思维需要处于激活状态, 不断反思并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便时刻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真正受益。
2.情境创设催生思维。一是利用新闻、社会现象、班级和学校生活现象等作为话题 (“噱头”) 开展即兴演讲、有意识地创设“新、奇、异”的情境,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 激发学生思维。二是用一些故事、图片、漫画、先进的多媒体等创设情境, 注意收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生产实际、最新时事、科技文化军事动态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素材, 适当加入时尚元素, 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传递。通过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思品随时就在自己身边, 与吃饭、穿衣、学习、升学、工作和生产、经商、旅行、娱乐、前途、命运、婚姻、生育等密切相联, 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提高, 使学生学习思品的思维得到延续。
3.问题点燃思维火花。一是教师课前设疑。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 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二是教师课堂精心设问。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回答, 引导学生积极思索, 成功达到激活学生思维, 掌握知识的目的。
4.竞争营造思辨的课堂。如今的孩子总喜欢老师跟得上时代, 因此, 思品教师也改变策略。“投其所好”顺势而为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如对抗辩论、知识抢答、时事评论、征文竞赛, 分组竞争抓阄答题、设计中奖等。
(三) 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领悟方法, 生成智慧
1.动口表达。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2.动手体验。强调在“做中学”, 知行合一, 在活动中建构知识。3.合作共进。教师把学生按照性格、性别、成绩均衡分成互助学习小组, 引入捆绑式进步和组别间竞争、考评机制。采用你问我答、你听我写、你提我论、你辩我驳等形式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
二、落实操作步骤体现心动
(一) 突出两个关注点
心动思品课堂的操作与其他课堂的操作一样, 要突出两个关注点:一是课堂模式的灵活性。为立足于学科特点, 可能规定基本模式, 但也不拘泥于基本模式的束缚, 而应注重设计不同的子模式, 就思品教学而言, 则以案例分析来对教材的运用与升华。二是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有效性。
(二) 使用导学案的过程, 落实四个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以导学案为抓手, 学生围绕导学案的目标任务, 结合导学案每个环节的具体学法指导独立完成任务, 组长督促、组员互助、教师巡查指导。
2.问题交流。学完后, 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将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 并在本组同学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如做不来的交换一下, 在矛盾的基础上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 把能解决的小问题都解决了;如果本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长根据导学案上面的问题的难易度分配展示的任务, 共同商议展示的形式 (有自己的创意、更多的形式) , 然后, 组内预演。对难度较大组内不能解决的在全班提出来。如小组长上台写出来。然后, 交叉再次交下去, 让全班来解决。
3.展现提升。各组先选派代表对已完成的任务在组内展演, 然后, 在全班展现。在这个过程, 教师主导, 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对不到位的探讨进行补充;对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进行点拨;及时对个人、小组进行评价, 营造和谐的氛围, 并要求学生对他人的展现用文明委婉的语言进行评价。这里要注意重在展现教学重难点内容, 注重展现的实效性和展现技巧的指导, 注重评价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老师让能解决的学生上台讲。老师提示:你是怎样解决的?谈谈自己的收获。在整个课堂中, 老师只起组织作用, 对于教学内容, 少讲或不讲。当老师不在时, 班长把导学案发下去, 学生都可以自己学习。
4.巩固达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定的练习题, 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课外一般不留作业。
参考文献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8
一、跨学科的整合运用
新课程的特点是课程的实践性。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上, 在突出德育特性的同时, 要敢于相互联系, 触类旁通, 加强与各学科的横向联系,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吸纳这些学科的知识, 尤其是德育的例子, 用这些来触及学生的灵魂, 以收到的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信相爱一家人》时, 考虑到当前我们这里农村不少家庭的家长都外出打工, 农村小孩成了留守儿童, 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淡薄, 我就结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莫怀戚的《散步》课文来引入。《散步》写的是一家三代人一起去散步这样一件事情。看似平常叙述和描写, 作品却讲述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 浓浓的深情流淌其间。通过结合这一课文讲解, 点拨, “推波助澜”, 让学生体验到人间至爱亲情, 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随后, 又让学生重新回忆七年级语文的《木兰诗》, 并进行相关朗诵。并提问: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 木兰之所以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 其原因在哪里?你认为是怎样?在学生自由发言后, 教师总结要点:替父从军说明她爱自己的父亲, 也说明她爱国家, 高尚情感令人佩服。然后再次朗读, 让学生再次在头脑中重现木兰光辉形象。又提问:假若是你, 你会像木兰那样做吗?让学生的思想向木兰形象看齐。当这几个环节结束之后, 我才转入正课《相信相爱一家人》。一些学生下课之后, 都说, 一个人要懂得感恩, 要爱家人, 要敢于负起责任, 为家庭分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可以说, 文质优美的语文课德育的例子很多, 而其他学科同样也含有众多的例子。只要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多浏览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找出学科教学中的共通点、互惠性, 好好收集例子, 善于吸纳, “放水养鱼”, 等到思想品德课堂上出现相似的内容, 就可以将它当成切合点来发挥。
二、本学科的整合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 就思想品德课教材而言, 教材结构或者内容编排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但是并不是说它就不能调整。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出发, 或善于根据“体验—生成”的课程理念, 或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或调整其教材内容, 或打破其教材顺序, 调整其教材结构, 更好地使教材为我所用, 更好地达到育人的效果。
如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信相爱一家人》时, 考虑到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 农村网吧众多, 很多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成为网瘾,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一些学生还因为网络的不良影响染上了不良习气, 导致自己与父母关系紧张, 成为了当前广大农村一大现实问题。于是我就将其与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中的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进行了整合讲解, 通过将《相信相爱一家人》与《网络交往新空间》作为一种递进关系进行搭配讲课, 让学生知道“爱家人”就应该正确对待网络, 自觉控制上网时间, 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在现实中多与同学交往。
再如上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时, 考虑到当前一些农村学校师生关系的失衡, 从构建和谐课堂出发, 按照“体验—生成”的课程理念, 本人就结合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中的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进行讲课,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 做一名既自尊又尊重他人的好学生。后来本人发现, 我所上的班级给教师取外号的现象没有了, 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针对农村初中生把压岁钱乱用的现象, 在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时, 我就提前将九年级《思想品德》“学会理财、合理消费”相关教学内容配合讲课, 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9
一、当前初中生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的缺失
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事事依从,父母和长辈更是对他们宠爱有加,尤其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被其溺爱,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们在成长中缺失感恩和责任意识,让他们认为爸妈为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自己不用付出什么就能得到父母的爱,这让学生不会感恩,并且以后在社会很茫然,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感恩,也不知道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以后自己应该做什么;孩子们从小到大很少自己动手为自己或者家人做事情,这使他们缺乏责任意识,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解决问题,学生指望别人为自己解决问题。这些品质如果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对学生的未来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让他们感觉活得很累,社会太艰辛。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帮他们改变这些思想,让他们会感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学生缺乏的感恩和责任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会体现出来,比如母亲节,当我提起母亲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很茫然,很显然他们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的存在,更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个节日;因为平时在家过节,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围着自己转的,甚至都是为自己过的,主角也都是自己,这些都会让学生缺失感恩的心,对于给予自己一切的父母和给过帮助的人没有感恩的心,在他们心里总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拿责任意识来说,我曾经让学生玩过一场游戏,在游戏中三个人组合为一个整体,当游戏开始时,学生的好胜心不得不提出表扬,但是在一个团队中,并不清楚自己对队友的责任,也不清楚他们是一个团队。这一个个让人心酸的案例让我们警醒,这是在现代教育中的缺失,也让我们反思在思品课程中对感恩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多么重要。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
对于感恩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做起,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习感恩多么重要,这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学生的亲人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状态已经很好,他们拥有父爱母爱和老人的关爱,这些都是世界上很多同龄的小孩不曾拥有的。在课堂可以放一些环境不那么好的孩子的视频给学生看,让他们切身地体会这种处境,让他们从心底接受他们的处境,接受这颗感恩的心,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父母为了自己付出的一切,这些都是需要感恩的,并不是可以免费接受的,让他们懂得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感恩,都需要自己珍惜。在班级中,可以举行活动让学生实践感恩,拟出一个话题,比如“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辛苦了”为题一个话题,让学生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对自己的父母说出这些话,让孩子们知道父母在自己上学的时候在社会上打拼多么辛苦,父母的脚多么累,让学生晚上替自己的父母端洗脚水并且为自己的父母洗脚。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过往,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这样的话题不错,不仅可以开发孩子们的大脑,更可以让孩子实践地理解为什么要感恩,感恩到底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流,发现父母所做的都差不多,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做得太多,然而自己为父母做得却很少,甚至不时惹父母生气,这会学生心里很内疚,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所有为自己或为他人做事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很伟大的。同时学生会想做这样伟大的人,感恩就会从心里萌发。
三、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否则他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仅仅是让他们克服将会遇到的艰难险阻,更是让他们有担当,拥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解决困难,让自己的路更精彩。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渐渐形成责任意识的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让学生理解并培养出责任意识。学生有时候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比如考试抄袭、和同学打架等,这些行为都是没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的行为,结果往往都是不好的,因为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解教材的同时要结合生活给学生讲解这些行为都是不好的,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也都是不好的。并且要给学生讲解在这些事情发生以后逃避更是不可以,自己犯下的错误,一定要有勇气承担后果,因为勇敢的承担比逃避责任更能体现自己的担当,一个优秀的人就该是有责任的,然而人往往都会犯错误,但是犯错误的时候要勇敢的担当。这样学生就会很受启发,他们会渐渐地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
总而言之,初中思品教学阶段要注重感恩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帮助,让学生懂得感恩他人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帮助,同时自己也应该向他人学习这种品质,让他们明白勇于承担错误比逃避责任更好,让他们知道感恩,懂得担当,有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史晓华.新时期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03(02).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10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参与课堂的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思品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对教材与教师课堂中举的实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则显得学习热情不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一次省级示范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人类的朋友》一课,首先从美丽的自然风光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九寨沟的传说为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九寨沟的照片,其中有山、有水、有五彩池、有西游记中的场景———落日朗瀑布,等等。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中,很多学生疑惑不解的是没有见到野生大熊猫……这不禁让学生的心悲伤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突然活跃起来,这样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要珍惜自然:有的说大自然赐予人类富足的生活,让人们在她的怀抱中享受着诗意的人生;还有的说我们周围的环境很不好,该怎么办?这为本节课“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的主题导入做了铺垫。通过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来创设课堂探究情境,将思品课堂知识回归学生实际生活,使其体会到课本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初中思品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鉴于此,要构建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一)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建立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的课堂学习模式,从“要我学”到“我能学,我想学”,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积累,学生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会形成“我会学”的意愿,进而逐步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形成“我坚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逐步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适时运用互动合作学习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互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获得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设计互助合作学习主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形成一个动态发展、教与学相统一的课堂学习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有关“共同的愿望”框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愿望是什么?我国为实现统一制定了什么方针?并通过视频播放新闻,让学生充分感受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以此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中获取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促进他们能力、情感和觉悟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让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通过课堂引导,让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他们进入主动求知的阶段;其次在学生所提问题的指引下,教师因势利导,让课堂学习活动进入更深的层次,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在积极主动思考中,让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向智慧的殿堂和思想的远方。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思品教学质量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这一教学手段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如在讲《共同的愿望》一课中的和平统一问题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日月潭等图片,让学生感受那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就是台湾,然后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置于这样的情境中,能轻松自然地将理论转化为认知,激发起学习热情。接着,设计好必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聆听歌曲《我的中国心》,进而将整个课堂推向高潮。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11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
问题性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本次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之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为目的,采取多项措施,并灵活、交互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的形成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我要学”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教师要给学生带来人格、知识的魅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精彩的导入、恰如其分的名言、典例的佐證等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要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科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学而有意的感知力量。如:设计“生活在线”教学环节,以解决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学习交往艺术、以反映学生各自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等都能使学生深刻感知到学习本门知识的实用性、现实性;三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逐步培养和实现。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比之学习兴趣更为高层次的学习内在动力。培养责任意识,主要的渠道是思品课教学过程。其次,以学生身边正反素材为例启示学生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定会有一个跨越式的转变和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也是成长中的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其表现为“我能学”。科学的教育方式必须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科学。把学生当作纯粹的被教育者或“容器”,明显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愿望,才能让其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高压、低估、漠视学生的教育观弊端。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一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成就感,使之形成自主的行为习惯。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课堂交流“环节后,及时给与评价和鼓励,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要创设机会与条件,让学生感到“可以学”、“我能学”的意识。如: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的或课本中的材料后附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予以“友情提示”——阅读课本的相关范围;进行社会调查、辩论会前予以适当的辅导等;三要给予帮扶和矫正,使之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偏差。如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要防止学生列举的事例起到负面效应,教师要恰如其分地“为我所用”。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人的本质特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我们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得到最佳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一要帮助学生总结认识和了解自己,寻找“切入点”和“入口”,趋优避劣。如: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的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有的善于在讨论中内化知识;有的擅长默读,有的喜欢朗读。所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与自由的空间,不可盲目的“一刀切”;二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防止“恨铁不成钢”,步入极端;三要针对目标,分层要求 ;四要注意评价及其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突出教育教学的活动性过程,培养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体验性是新的课标“三维”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传统的教学过程以考试出绩的需要,人们往往注重了学生知识的积累过程,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品质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特点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学习。体验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感知—内化”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体验性主要是要创设场景和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感知,从而内化为体验。现有的各版思品课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可读性较强。将思品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自主学习、实践、探究、考察、调查、讨论、交流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以眼、耳、鼻、舌、身、脑直接参与和体验的平台,就能使学生在听、说、议、评、做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亲身感悟,获得理性的体验。
五、以开放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性学习方式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所以现代学习特别强调问题性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开放的世界造就了人们开放的思想和意识。以开放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任务。培养学生问题性学习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教育者要针对学生实际善于发现问题、确定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学、实践、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求异思维、创造思维的能力。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自学题、为安排的社会调查设计调查的问题、学生讨论交流中点拨语的设计等;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发现和生成问题,再让学生自主地再学习、再实践去探究、创造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如:让学生提出预习或课堂自学中,自己认为应该明确的问题、新发现的问题、应该重点明确的问题、应该联系的社会现象、需要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问题。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 篇12
一、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课堂变成“讲堂”, 教师变成了“讲师”, 学生则成“看客”、“听客”。这样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消失, 依赖性越来越强, 这在农村初中的思品课堂中尤为显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从而让学生发挥特长,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独学而无友, 孤陋而寡闻。学习思想品德课需要独立的思考, 也要伙伴的合作。教师可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座位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得每个学习小组由不同层次且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学生组成。教师应预先向学生提出要求, 明确小组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而小组成员间通过共同讨论, 探索解决办法。在学生激烈的争论中, 教师巡视于各学习小组间, 及时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帮助启发学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学了《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课后, 我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方、反方, 就“开玩笑是否犯法”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正反两方学生主动地收集大量资料, 互相研究讨论, 商量对策, 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通过活动, 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多年来力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但始终收效不大。其原因主要在于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因此, 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要体现其实效性, 就必须在课堂中注入生活化的教学因素。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学校新生活》时, 我设计了一个交友活动。先是在班上调查:开学几天, 你认识了多少新同学, 你对他们了解多少?结果能够说出10位以上的学生很少, 有学生甚至连同桌的名字都不知道, 这个调查让学生们明确了交流的重要性。接下来, 我给学生们一张白纸, 让他们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写在上面, 然后进行随机抽签, 让他们结识自己的有缘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们兴趣高昂, 充分认识到结交朋友的乐趣以及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必要性, 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发挥人格示范作用
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青年人的心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 教师讲社会责任, 自己却不求上进,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 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 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 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 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 这样的课堂也只是在“演戏”。因此,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其次, 思品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素质,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 旁征博引, 得心应手, 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 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也才能达到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 更重要的是要求思品教师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感人心者, 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思品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 就等于抽掉了思品课教学的灵魂, 思品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 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初中思品教学如何备课】推荐阅读:
初中思品教学随笔09-04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05-08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反思09-08
我的初中思品教学故事07-27
初中思品课教学模式10-15
初中思品教师教学大比武心得体会06-19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08-1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06-30
初中思品《责任与角色同在(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07-22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备课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