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共11篇)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1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是每个思品课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打造思品课的高效课堂呢?
一、课前准备——备课是建构高效课堂的起始环节,也是耗费教师时间精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上课质量的高低。精心备课要使课堂高效,就必须高效备课,没有高效备课,就不会有高效的课堂。备课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是备课,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查阅大量资料、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时政形势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同样是备课。要认真筹划和精心设计,要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备好教法。就是要将教材内容情境化,注意教学情境的预设。因此,应树立大备课观,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设计,又要备出自己的个性品质和教学风格。
二、营造课堂氛围——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有张有弛.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智慧----要恰当处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遇到重点难点疑点要用脑子,想方法,恰如其分的处理;遇到特殊问题时要用智慧来解决.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和用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我们会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参与热情,有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构建高效的课堂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思考,去总结。所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并且还要做到一个“勤”字:勤读书、勤看报、勤学新知识、勤写读书笔记、勤反思领悟。只有这样,课堂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学生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2
高效课堂, 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 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 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理论我们已经不再陌生, 我们欢欣鼓舞地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理论, 但总认为它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看得到, 但不容易触及, 实践中更是索性敬而远之, 对于怎样建构自己的高效课堂, 依然是“敢问路在何方?”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怎样领会呢?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需要培养吗?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如何实践呢?在此借三首梅花诗句, 浅谈对于构建政治课高效课堂的几点想法。
一问:绝知春意好, 客又何须愁?[1]
———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怎样领会呢?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领会高效课堂的理念要尊重“人的感情”, 就要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思想品德课的魂。思想品德课顾名思义是先思想、品德, 然后才是课, 这也决定了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三维目标顺序, 即首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之后才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因此教学中的我们的一切设计、活动、评价、反馈等, 都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要标准来考量, 充满灵魂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构建有灵魂的课堂就应该像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的那样:“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 应该是多孔的海绵, 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
在学习法律常识部分“人身自由权利”内容时, 我校的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那一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非常兴奋, 一些同学的眼神和思绪都飘出了窗外, 胡老师于是在黑板一角写下了三个词“雪”、“人生”、“自由”, 要求学生用这三个词说一句话, 表达自己对人生和自由的认识……, 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的思想还在“雪”、“人生”、“自由”中驻足, 情感还在“雪”、“人生”、“自由”中交融, 能力还在“雪”、“人生”、“自由”中锤炼、提升。时隔几年, 学生回答的具体话语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但当时学生对人生、自由的深刻认识, 以及他们看雪的深邃眼神还让我回味悠长。这节课虽然没有依据教材、教案上课, 甚至没有来得及总结提炼出教材中的观点, 但我们认为, 课至此, 依法保护自己的人生自由权利, 尊重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道理不讲也罢。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高效的?
著名哲学家怀海特说过:“一个人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 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 但他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容易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领会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 就要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交流氛围, 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机会,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态度、人生价值,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我们的课堂就能够使学生的智慧语丝轻舞飞扬, 学生的各种能力恣意生长。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果你和我一样正走在新课改的路上, 就让我们一起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思品课的“魂”, 用真心和实意去领会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 这样可以使我们在通往思品教育彼岸的征途上“飞”得更稳一点。既然“绝知春意好”, 那么我们还有何愁呢!
二问: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2]
———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需要培养吗?
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具备高效课堂意识的先生才能构建出高效课堂, 教出高效的学生。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感叹于同仁的课堂是如何的妙趣横生, 如何的耳目一新, 总是能睁大“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看到了别人的教学理念多么的先进, 教学设计多么的“预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好。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却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学情等不具备贯彻高效课堂新理念的条件, 所以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穿着“新课改”的鞋, 走着传统教学路的现象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缺乏主动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路上我们能走多远, 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有没有, 以及意识达到怎样的高度。
在执教鲁教版九年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课时, 胡老师自觉借鉴同事们的做法, 运用一幅大海中航船的简笔画对深刻内容进行了形象的展示。她在奉行“拿来主义”之后并没有浅尝辄止, 而是主动尝试对简笔画进行了丰富, 使它尽可能的“全景”展现基本路线的内容。修改后的图示使得与她“心领神会”的学生在理解和识记“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时, 起到了很形象、很直观的作用。多年后, 学生回校看望她, 还会提起当年的“和谐号”。
多次没有打招呼去听胡老师的课, 我们发现她的课“有我没我”都是一样的富有设计。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 有同事或者领导听课时, 我们的课堂会被精心设计, 精细准备, 以期在同仁面前“完美呈现”精致的“作品”。因为有了追求高效的意识, 此时我们的课程意识相对强烈、我们的情绪相对饱满、我们的评价相对科学、我们的审美相对提高……这时候, 我们的课是相对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的。试问平日的常态课, 我们能做到自觉追求高效吗?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别人获“鱼”无数, 不如想想自己该怎样结“网”。构建高效课堂的行动、参与高效课堂的热情, 往往需要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去点燃。只有走出自我意识沉睡的藩篱, 我们才会多一些成功的经验。教学中, 我们只要种下“高效课堂的意识”,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就会收获很多构建高效课堂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如教态、教法、理念、技术手段、审美情趣等。积极培养“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 就可以使我们在通往思品教育彼岸的征途上“飞”得更高一点。正所谓是: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三问: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如何实践呢?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鲜活的生活就是德育源远流长、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而且又是学生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德育回归生活, 才能真正发挥其育有德之人的最大价值, 学生也才能在真实生活的教育中实现成长的最大化, 课堂才能承载生命成长的最大印记。德育回归生活, 是回归“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选择, 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客观需要, 学生在由生活构成的德育情景之中, 能够感悟生活、发现世界、陶冶情操、锻炼智慧, 潜在才能得以展现、知识储备得以释放、情感和能力得以提升……这难道不是我们所盼望的吗?构建高效的思品课堂, 就要让德育回归生活。
在一位教师准备“功亦逆境过亦逆境”辩论赛的公开课时, 胡老师提出:把课堂交给学生, 鼓励、发动学生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去感受、感悟两者的作用, 课堂上依据“来自生活的报告”进行有据有理的争辩。这节课执教者, 原本担心自己不能够掌控好这样的“活”课堂, 这样“活”的学生, 有些不愿、不敢这样做。结果, 课堂开展得非常顺利, 学生六人一组或表演再现生活场景的小品、或展示“亲情告白”的信件, 或讲述“榜样力量”的亲情故事……课堂充实而又“接地气”。其中有个孩子在课上说起自己与母亲关于顺逆境作用的一段对话时泪流满面, 感谢父母为其创造的良好生活环境, 感悟到逆境对妈妈的锤炼, 真实的体验到“功亦逆境”, 相信老师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不如母女心与心之间流淌的文字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世界。相信这样的“活”的课堂中, 学生们的收获也绝不仅止于知道了“功亦逆境、过亦逆境”的道理。三维目标的实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学生的成长也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期待。真是“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3]!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德育回归生活, 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 而是主动践行的鲜活主体。这样做有利于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德育回归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空洞说教或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这样做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生活中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生命成长更加生动。德育回归生活可以通过自主的生命体验行动促进生命成长。这样做有利于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 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灵动形成和发展。所以说, 回归生活的高效课堂的构建, 可以使我们在通往思品教育彼岸的征途上“飞”得更快一点。既然是这样, 难道我们还非要等“南枝开遍未”, 才“肯放琼苞碎”?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一步登天做不到, 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成, 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 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构建高效课堂, 让我们更新理念、培养意识、回归生活、从现在出发。如果你问我:“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4]?我的回答是:“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摘要:文章形式新颖, 借用咏梅的诗句来反思如何构建思品课高效课堂的问题, 作者没有按照先解释诗句, 后将意思迁移到分析如何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教学上的思路, 而是让读者带着对诗句的疑问自己去领悟, 思考, 在忽远忽近间寻找对问题的理解, 这样的结果是让思考更有价值, 更有韵味。
注释
1[1]“绝知春意好, 最奈客愁何”是杜甫的诗句, 本文有所化用。
2[2]“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出自唐朝诗人蒋维翰的《梅花》。
3[3]“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玉楼春》。
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转变观念;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71-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工作方针,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社会各界都提倡给学生减负,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所谓“高效”,是指教学中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初中思品课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乃至社会对思品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课堂低效一直是思品课教学的一大难题。思品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构建高效思品课堂,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构建高效思品课堂,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认识,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就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传授、灌输知识结论为指导、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转变教学观念,就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转变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不能总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一味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详细讲解,满堂都是教师的说教和灌输。这样,虽能反应教师的态度认真负责,但教学效果却较差。不仅累了自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觉不到乐趣,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课堂的主宰者为合作者、引导者,充分相信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知识。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就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转变质量观。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以往的思品课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时常采取“我说你听,我念你记”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关系性、潜能的可开发性、师生人格的重要性。因此,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扭转那种只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成败的片面质量观,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回归,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所以,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构建高效思品课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精心取舍与提炼教学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高效学习需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既能进行充分自主探究,又能积累大量知识。教师则重在对重点知识的精讲,对重难点的剖析、提升。这样,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就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切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思想和智慧激发引导学生,而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自己的教学预案。
三、构建高效思品课堂,要注重时政热点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初中思品课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初中思品课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与现实问题的结合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热点问题与初中思品课理论的对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教授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遭遇险情有对策》中“身边的险情”的时候,我们就可选取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热点对接的材料。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伤亡等;超强台风“天兔”给广东沿海等地造成严重影响;身边的交通事故等。以这样“触目惊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配以相关图片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构建高效思品课堂,要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思品课堂的和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融洽、学习氛围的民主、学习方式的自由以及师生创造个性的积极展现。。只有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益,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高效”。
五、构建高效思品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何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姜涛
咸阳市永寿县仪井中学
713400 电话:*** 目前,在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的有效性不是很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教学目标要有效。
1、教学目标要全面正确。要充分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的统一,不能只重视知识的设计而忽视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知识有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环节,结合目标抓住切入点,由此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
(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如在学习初三教材<独具特色的 民族区域自治>时,你要直接问学生:“民族团结宝鼎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空洞,但你要是把它换成“在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为什么要送宝鼎给西藏自治区?”这个问题就实在多了,学生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
3、教师的语言要精准有效。
(1)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引导还是总结,语言一定要精准。精确的语言能节省时间,而 语言的不精确、不准确,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是知识性的错误。(2)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
所以,我认为,课堂的精彩在于有效,如果没有实效,再热闹,再花哨的课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增强情感因素,促进有效课堂
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 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为课堂中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教师与学生纽带的不仅是教材,更重 要的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运用 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所要解决的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 想政治课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感情”,则不可能“达理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爱换爱,以情感培养情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共求真理,同解疑难。这样,师生间教学交 往的情感渠道便会自动打开,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 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坚信马列,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为教育事业献身 的精神,这样去讲马列主义之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感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也带着真挚的思想感 情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懂、信、用的统一。
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篇5
论文导读:新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指导调控教学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让学生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主动学习;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关键词: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愈来愈受到高度的关注。免费论文,高效课堂。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师得以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毫无疑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们教学、教研的中心工作和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这一难题,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或标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根据之一,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指导调控教学过程,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第三,对它们的表述语言要明确,尽量准确运用“了解、知道、理解、听懂、会读、会写、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老师在主观上做出积极地努力。免费论文,高效课堂。一方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从多方面热爱、尊重学生,注意观察,做学生的贴心人。尤其是对待差生,教师更要加倍给予关注,话语态度要慎重,委婉,要了解和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思想,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激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到老师没有因为他们的成绩差而放弃他们,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学生就会感觉课堂像温暖的家,这会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免费论文,高效课堂。
3、有效运用导学案,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一指导思想。要想真正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转变,这也正是高效课堂得到真正实现的标志。《课标》在课改重点和任务中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更加关注对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可以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了解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导学案只是一种载体和呈现形式,其突出作用体现在“导”上:“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4、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每个学生的心声。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课文的改编表演、课外活动中的短剧小品,会让那些学习成绩虽不出类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通过课堂表演和展示获得 “最佳演员”的桂冠。免费论文,高效课堂。那些有绘画才能但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在把课文改编成连环画的作业中大显身手,在帮助老师把课文变成投影片中,也淋漓尽致的表演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类展示和竞赛中,那些表现出众者体验到了站到领奖台上的激动。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使他们在英语课上满怀兴趣,集中精力,课下又根据自己的爱好,翻阅英语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达到健康发展个性的目的。
5、优化作业设计,创造成功体验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也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免费论文,高效课堂。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补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免费论文,高效课堂。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6
“双减”政策下,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回归到课堂,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方法。如何不机械化地落实政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有效性,我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双减”环境下的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法,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因此,英语课堂需要转变以传递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法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1、研读文本,有效备课。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进行单元整体备课,然后深入研读语篇,把握好每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关注本节课语篇的what(什么),how(谁),和why(为什么)来进行备课。比如,教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4,教师应分析该课的教材内容的what,how和why,从班级整体情况,已有的知识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做好学情分析,定好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然后来进行教学设计,且进行单元整合,准确预测,学生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
2、创设情境,激活课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理解……,不断巩固学习成果。并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写作课时,我用了a
duty
report(值日生报告)导入新课,先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在PPT上使用了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紧紧围绕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展开,巧妙地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梳理出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表达出自己对食物的喜好及原因,并且在我的引导下选择了基础版或提高版的的作文模板来创作。
3、科学引导,有效布置作业。作业布置教师应仔细思考,作业量宜少而精,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要多一些个性化批改,比如一些表情或者一些表扬语等等;教师作业反馈应及时,也可以发挥“小教师的作用”,比如我会把我的班级分若干组,每组6个成员,选一个组长,有英语小组活动都由该组长带领,像有背诵任务,组员跟组长背,组长跟科代表背,最后汇总,教师抽查若干学生,这样发挥了组长科代表的作用。
二、学习信息技术,融入巧用媒体技术
落实“双减”政策,直指教师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向45分钟要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离不开好的教学策略,也离不开信息技术辅助。在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把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发挥“技术”的优势,帮助自身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学会如何使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应该熟悉多媒体的使用流程,教师应尽可能地全方位多角度地搜集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并与教学内容整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图片、视频等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直观和高效,有趣味性。
2、学会如何巧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巧妙利用多媒体,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下册阅读课教学设计时,在网上下载了主人公Aron
Ralston
遇险,之后断臂自救的视频运用于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震撼很大,对主人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精神肃然起敬,从而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学生上完课后,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减负提质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学生的学习习惯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是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经过预习,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心中有数,知道教师要讲什么内容,带着目的起航,会事半功倍,学生很容易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这样听课效率也会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也就会更加主动。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好习惯。有些学生经常提出很有质量的问题,且这些问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的,在学生之间更能产生共鸣。经常性的质疑问难不仅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还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并且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思品课应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篇7
一、生活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 一直以来是我思考的重点, 开始我以为备好课就可以上课了.但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比如学生不想学习, 身在曹营心在汉, 或者有些学生什么都听不懂.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课程导入时不够生动, 不能吸引学生,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下面我介绍比较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1. 疑点导入
实践证明, 疑点、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 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热情, 使深究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 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 摆正观点.
2. 材料导入
材料不仅源于教师, 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搜集.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 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 为我所用.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材料最容易激发学生情趣.
二、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教授新课, 即教学方法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主宰
要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有很多,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施才能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是好奇、好动的, 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 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 展现自己的才华, 实现自我肯定, 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1. 任务教学法.提出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个别辅导.
2. 自我完善法.
布置完任务后, 小组合作学习, 在老师的组织下, 经过同学探讨或老师及时准确的点拨, 找到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了自我完善.
3. 树立榜样, 用激励督促学习.
评选出最精彩的回答, 这样一来, 表现较好的学生会在课堂上获取成就感和被认同感, 有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 而暂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会学有榜样, 榜样的力量可以督促他们好好学习.
三、有特色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1. 趣味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的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要善于用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参与作业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 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教学实践中, 有趣的学习材料的确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2. 实践性作业.
思品源于生活, 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竞争性作业.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 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适当引进竞争机制, 设计竞争性作业,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欲望.这样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的争辩中学会了共处, 达到了共识.
4. 开放性作业.
作业设计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 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依托教材,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 从作业内容到作业形式,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获得经验, 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四、优化小结, 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 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结”, 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余味无穷, 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 以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热情.
1. 优化教师“结束语”
好的结束语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 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记忆, 概括教学内容得要领, 形成新的学习动机.
2. 让学生作总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 尝试着上完一课内容之后, 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讲授内容思考几分钟, 然后指定一名或几名同学走上讲台, 当一回“准老师”作简要的复述.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 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8
一、课前预设思品课堂生成的空间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会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教学的过程。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过犹不及,有的教师会把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备好,这样的课堂就像是把教师和学生都“捆绑”起来,根本不允许有课堂生成的出现,即使有,也要扼杀在萌芽中。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程序往前走,甚至连各个环节的“衔接语”都想好,学生无法冲破这个“桎梏”,当然就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妨“简约”一些,运筹帷幄而不必事无巨细,给学生留出自由飞翔的空间。如《好习惯受用一生》的备课中,可以大致分为生活、学习两个方面,至于具体有哪些好习惯能让我们受用一生,学生应该可以想到并且分析到,就没有必要详细地按照课本和教案一一列出。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习惯的分析也很深刻,不但能分析出好习惯的作用,连坏习惯对人们的影响也能总结出来。学生由上课迟到联想到工作以后的旷工,因为这一坏习惯有可能会被老板“炒鱿鱼”。学生的分析很有条理,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课堂就可能有更精彩的生成。
二、善于捕捉思品课堂生成的瞬间
课堂在进行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声音,教师要好好保护这些声音。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们对世界会有更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思品课堂教给学生很多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但学生也会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提出质疑,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把学生的质疑当作课堂生成的资源,而不能依然照本宣科,甚至对有怀疑态度的学生粗暴地打压。如在教授《与父母平等沟通》一课时,讲到全世界的父母都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一个学生提出异议:父母觉得最好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不觉得是最好的怎么办?我们依然要无条件地接受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课堂的生成,教师此时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全班大讨论:父母的“大世界”和学生的“小世界”有哪些区别呢?这是不是所谓的“代沟”?怎么处理“代沟”问题呢?讨论完这些问题后,又回到了本课的主题上:与父母平等沟通,父母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捕捉到课堂生成的瞬间,成就了一堂“感恩父母”的课。
三、合理利用思品课堂生成的资源
一旦教师意识到课堂生成的价值,就会有意识地去利用这些生成的资源。学生对问题的正确回答、独到的见解,可能会是课堂生成的一个来源,而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学习的障碍更应该是课堂生成的宝藏。只要教师能够做出合适的引导,就可以变学生的错误为学习的“反面例子”。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教授《行为与后果》一课时,提到了“中国式”过马路的例子。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观点是:不就闯个红灯嘛,只要小心点也没什么危险,而且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听起来振振有词,学生似乎对这一行为也不置可否,身临其境也许也会那么做。教师此时不能义正词严地去批评这些学生,既然被称为“中国式”,说明很有普遍性,此时课堂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行为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可以引用大家都熟知的“一个铁钉和一个国家”的故事,彻底改变学生对错误行为的看法。充分利用这个“课堂生成”,也许就不能讲解更多的课文内容,但是能让学生认识到“闯红灯”是错误的行为,也是比较大的收获。
四、深度发掘思品课堂生成的内涵
内涵挖掘的需要是由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思想品德课塑造的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一旦在教学中学生有疑义,说明学生的思想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或者是对问题的认识有困惑。此时,教师一定要加以关注,努力解决学生的疑难,而这个过程就是对生成性资源的深刻挖掘。如教学《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时,学生对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能理解,有学生调侃,真不理解那些乞丐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对这样的学生不妨从他的理想以及对未来的设想谈起。无论是谁,通往成功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如果不慎跌倒,难道就不再爬起来了吗?同时列举一系列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积极面对生活,才能被幸福拥抱的道理。这个课堂生成就需要深刻挖掘,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课堂生成是思品课堂的有效资源,教师要善于留白,给课堂生成留够空间,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并合理利用。因为课堂有生成,才会更鲜活。
初中思品课说课稿 篇9
讲述春天的故事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讲述春天的故事》是鲁版教材九年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个分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本条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树立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学好本目内容将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条目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能力目标: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知识目标:知道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懂得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该目标的确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培养。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鲁版教材知识结构,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我国实行改革的必要性”
重点的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要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生产力要求的具体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进步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只有通过改革,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给经济组织创造一个竞争、创新、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给公民一种“人尽其才”、充满施展才华的管理里体制,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本身发展的直接呼唤,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积极投身到改革与创新的潮流中去是每一个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
难点的依据:初中学生对改革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亲身感受,但对改革的深层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是因为改革的深层原因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等抽象的理论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理解能力都比较欠缺。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教师讲解、点拨启发;学生自学、学生活动(搜集、讨论、交流共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项目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从MTV《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结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材料,通过对比寻找两种不同体制的不同点,感悟其中的道理。结合“来自生活的报告”,请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共享法
由于本条目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并自己阅读课本思考,自己列举我国在不同领域改革的现实实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条目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 “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及共同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5分钟)
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图片及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切入正文。)
导语设计的依据:思想品德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时政、事实进课堂;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时政搜集能力、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导入,既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25—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资源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本条目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说明我国的改革;通过活动了解我国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多样性及改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改革是世界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树立积极参与改革与创新的意识。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通过一组图片,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和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接着,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国情出发,讲述对外开放是我国还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入世”的机遇与挑战的现实,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在讲解第一部分时,主要通过演示材料、学生阅读自学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把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讲解第二部分知识时,我主要通过材料分析,问题启发的手段和方法来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立足本校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体现新课改中要求师生互动的要求。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结合板书小结)。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理解掌握。
5、课堂反馈: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6、布置作业。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 篇10
摘 要:社会在变,人在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得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已成为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召唤,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经之路。全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应尽义务。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老旧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44
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物理是实在的、有用的、有趣的,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之路,这就是新时期广大物理教师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校顺应教改潮流,大胆尝试,借鉴杜郎口中学先进经验和榆中小康营中学“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全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全面实行导学案学习
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造性精神,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我校初中物理教学全面实行导学案学习。这样,既可以把课堂中新课的基本任务分解到课前,也可以把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知识预先展示给学生;既可以锻炼学生亲自动手查阅有关资料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上课听讲有目标和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严格按照“五个环节”完成教学活动
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严格执行“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交流提升――达标测评”五个环节来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每个教学环节均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活动时间的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占有量。一般教师的点拨引导时间不超过一堂课的l5%。
预习检测。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仔细阅读并整体感知,查阅资料,解决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把握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用4―5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中预习导学部分中的测评题来展示预习任务,教师做适当点评和补充。
明确目标。推荐一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学习活动后能说什么,或能做什么或想什么。体现教学活动所达要到的目标。
分配任务、分组合作。教师给各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时,要根据难易程度,考虑各学习小组之间以及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差异,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分配的任务应该是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各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自由研讨,也可以互相质疑,或由教师提问,让学生进行任务型探究。最后,在学习小组内由小组长负责,将本组内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最佳探究答案记录下来,等待在班级内交流展示。
交流提升。各学习小组在展示交流本组集体智慧结晶的探究结果时,教师应尽量增加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说,能让学生思考的教师绝不能替代,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更不能越俎代庖。教师应及时对展示结果作准确恰当的点拨和评价。
达标测评。教师可根据课堂时间,针对学生认知层次,选择一些既涉及基础知识,又能提高技能;既有课内知识的巩固训练,又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的测评题在课堂内完成。
三、科学设置学习小组,合理构造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为了方便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初中物理课堂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安排5―6人。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差异、教学的内容、授课的环境等因素,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分组最好实行组内异质,即性别有异、性格有异、认识有异等,而组间同质。同时,小组内每个组员的座位设置也是科学有致的,如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坐中间,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坐两边;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同学坐在外向型同学旁边等,这样以好带差、以动带静,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也便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赶、学、比、帮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当学习成为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孤单的竞赛时,学习本身就能得到极大的促进。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一起改变,一起完善。
四、记录教学反思,反馈学后信息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并及时整理记录,以便日后进一步加强。同时要利用课前、课后的空闲时间和学生畅谈交流,听听他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和困惑,不断归纳,形成总结,达成共识,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行为、完善教学模式,并作为一种经验推广到新的课堂教学中去。
此外,初中物理教学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应注意:防止物理课堂过乱,教师既要做学生“学”的向导,也要做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既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也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学困生要特别给予更多关照,及时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和别的同学一起健康成长。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但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它需要每位物理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物理课堂真正的“高效与和谐”。
参考文献:
谈初中思品课教学如何选用事例 篇11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教学;事例选用;选用方法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发展,中学的课程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变化,如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处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迷茫之中:学生受到社会市场经济风暴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变得不认真,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和辍学的想法和行为等。针对这些新情况,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并安放在课堂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我们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为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和法律教育,及中国的国情发展形势教育等都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范围,其目的是要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在新的环境之中如何面对新生活,从而能做到珍爱生命,在愉快和谐的生活之中渡过人生美好的青春时光,做到对生活既保持高雅的情趣又能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最终成为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以便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显而易见,就教学而言。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必须立足改革,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新的教学目的。
为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育、革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认为,在与学生探究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知识时,如单纯用讲理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违反课堂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从而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和效果。这时较好的方法就是能把较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些具体形象的事例形式,就能把学生的心思和眼球留在教室里,留在教师的课堂上。这种创新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与运用事例中下一番工夫,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事例的选择与运用,应有如下体现,
一、事例的选用应具人情味
有一位伟人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的人情味就像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沟通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我在讲《积极面对挫折》这一节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学生举手发言十分踊跃。其中有一位学生很动情地说:“前年,由于父亲有了重病倒在床上,本来就不富裕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夜间偶尔会听到母亲的哭泣声、父亲的无奈叹息声。但是母亲仍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父亲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战胜了病魔。为了这个家,我觉得他们真是太不容易。”教室里静极了,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故事中,这时我激动地说:“我们真为你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又不失时机地说:“这一则事例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示,大家想一想,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通过认真的讨论,和老师共同总结得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采取积极态度,不畏惧、不丧气,要靠智慧和意志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因年龄差异产生的代沟在教学事例的人情味之中抹平。只有师生的情感认同趋向一致时,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协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由知识的“接收器”变为学习的主人。
二、事例的选用应具正确的方向性
正确的方向性,是指选用事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例子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我们教师在上课时使用的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社会一团糟,这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运用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积极向上的例子去激励学生。如讲述有关法律的时候,虽然也介绍涉及暴力、凶杀的事例,但我更多的是用义正词严的话语向学生们描述党和政府与人民与违法的行为是势不两立的,教育学生明确。我们的党始终是人民的党,政府始终是人民的政府,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通过反面例子正面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分析我国的社会形势,认识到主流是好的、积极的,那些消极的东西毕竟是支流,我们是有能力、有信心解决的,从而使学生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健康成长。
三、事例的选用应具幽默性
幽默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如我讲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向同学介绍了这样一个的例子: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黑洞洞的小巷深处却有一处光亮,似乎是一个人提着灯笼在走路。一位路人赶上去,想与他打声招呼,却发现他是一个盲人,只见他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只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非常纳闷。忍不住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吗?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总提着一盏灯笼。”盲人说皖,继续啪嗒啪嗒地往前走。学生听完这个例子后,哈哈地笑起来说:“盲人提灯笼?不是多此一举吗?”我接着给学生们分析了一下:是的。对于那个盲人来说,提灯笼确实是多此一举。可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写照吗?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而且要一个人独自走完漫漫人生之路,是多么孤寂,又多么危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正是由于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怀,世界才这般美好。学生们听完我的分析后都纷纷点头,认为这样分析是正确的。正是这种幽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欢乐和笑声相随。在课上有幽默相伴,就能使思想品德课不枯燥乏味,而变得轻松、诙谐、自然、活泼起来,使“死”的理论知识课堂变成了“活学”的天地。
四、事例的选用还应体现出趣味性
人有其情必有其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而且要引之以趣,才能唤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使他们能充分体味到青春的美好与幸福,最终使思想品德课合乎学生的兴趣,进而让思想品德课产生预想的教育效果。
【如何构建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推荐阅读:
杨雪如何构建高效课堂06-06
如何构建生物高效课堂10-11
如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07-12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10-09
如何构建高效卓越团队10-29
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12-20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10-24
如何构建活力语文课堂01-04
如何上好低年级思品课12-19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课堂浅议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