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24-06-06

杨雪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精选9篇)

杨雪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等等,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我们在集体备课时,精选题目,分别设置巩固知识、能力提升和体现知识前后联系的题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堂上精讲巧问,并进行必要的板演训练和讲评,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材乃至于一生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课前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预习时要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这一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其次是课堂学习习惯,课堂上要主动学习,该听课时要认真听,认真记,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第三,课后的复习习惯,要求学生坚持先复习后做题。长期坚持,教学必定是高效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好多学生的生物成绩不好,主要是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生物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学生物。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之外,教师还应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等,这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杨雪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形态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 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那么高效课堂下的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高效课堂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 真正实现从传统教育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新的教学理念指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浓厚持久的探究兴趣, 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首要前提。教师怎样做才能转变角色, 打造高效的课堂呢?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 探究, 合作”, 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自我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自主探索中得出结论, 在自主实践中形成能力, 在自主评价中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 要积极体会理念中所提倡的小组教学, 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去参与学习,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通过对学、群学, 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 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 又适应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 走进儿童内心, 师生共牵手

少年儿童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好奇, 儿童有儿童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发现这些规律。对于低年级、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注意力的持久性都应该有所把握。在对儿童的习惯和认知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教师才能有意识地融入他们, 师生才能牵起手, 共同去探求更多的知识。例如, 在上《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 学案中设计:小姑娘急需输血的情况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当我班学生艺丹提出“燃眉之急”的时候, 孩子们不理解, 我故作肚子痛状, 孩子们一时着急, 七嘴八舌地建议如何让我快速止痛, 一脸担忧, 这时我趁势引导, 怎么让我快速止痛这就是“燃眉之急”。孩子们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 我看到后很开心。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使心与心的距离近了, 让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顺利实现。

3. 把握特点,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特点, 不拘一格地设计孩子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类型。

二、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 一些课堂教学依然是“穿新鞋, 走老路”, 如: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这些显然是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因此, 必须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课堂教学, 让课堂魅力四射,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 结合实际, 精心设计好导学案。

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 教师除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系统把握教材外, 更要以身作则, 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要自己先做, 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

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 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学案才切合实际, 才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学案设计, 孩子们会更兴趣。

2. 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 努力构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点拨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 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 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 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

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4. 练习到位, 当堂检测、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 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 使各个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 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 个性问题单独解决, 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 每一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最佳的学习状态, 从而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

[2]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高效课堂 篇3

新课程的改革如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精彩展示。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再“涛声依旧”,那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成为很多数学教师都应该共同探讨的话题。

评价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严格遵循教材,是很多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怕学生不明白,上课总是说了有又说,生怕有所遗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总想迎合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很多学生学习漫无边际,尤其学习主动性较差,底子薄弱的学生,更是在滥竽充数,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

(2)教师的评价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的意义上的评价,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有效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且注重评价语言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激励性,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肯定了自己,增加了自信和参与意识。同时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思维会越来越好。

(3)备课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只是在一贯教学的经验上,结合新课改的模式,备课备教材,但是忽略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对于导读单的设计,紧扣教材,但缺乏趣味性和探究性,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对于导读单的预习就像是在做练习,导致了“教”与“学”的严重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有部分学生还不能真正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习惯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在加上自身条件的问题,学习更加的被动。底子差,自觉性差的学生不能做到自主的预习,与小组紧密的合作,课堂上有很强的依赖性,自己不愿意主动的去思维,在小组探究时钻空子,看热闹,课后又不复习。有些学生是学习不得法,总是事倍功半。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

二、探究数学实践,优化课堂结构,

对于数学教师,要大胆的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认真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经过近两年的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积累经验,初步形成“预习------探究------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甚至于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于高校是实施,推行“问题式导学法”很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学习和借鉴。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示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问题领域,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是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学环节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根据几个环节的特点可以灵活的调节,变换应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线。

二、总结经验形成模式,不断探究。

数学课一般有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在这三种课型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高效呢?

(一)新授课

新授课采用以“导学学案”为载体五步教学法,即把课堂分为以下五步来进行:

1.学生自主预习、学习,教师答疑解惑

教师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后,学生根据学案采用预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去完成任务,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2.学生尝试解题,教师点拨规范

采用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自学知识完成典型例题,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展示讲解,师生再一起修正错误,优化解题方法,完善解题步骤,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

3.变式拓展,巩固强化

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延伸提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强化当堂知识。本环节仍然是学生先做,再展示修正,教师最后点拨强调。

4.自主整理,归纳总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难点、注意问题等;归纳主要题型,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

(二)复习课

1.基础演练,掌握双基

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学学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做好相应的基础知识测试题。上课一开始,对自学学案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2.典例剖析,培养能力

在复习课中,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题,在例题教学时应坚持“不做不讲”的原则,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题,必要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探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其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板演例题,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障碍与典型解法.通过学生的板演、批改,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总结典型例题的通性通法。

3.变式训练,提高能力

针对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有共性的问题,紧扣典例,通过变形条件、变形结论等手段再训练,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而让学生熟练掌握通性通法、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达到提升学科能力的目的.

4.反思总结,巩固升华

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解题所应具备的各种意识、通性通法、最易犯的错误等.

5.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如何构建音乐高效课堂》 篇4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制定好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紧扣音乐元素,精心设计音乐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歌词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这一目的。

素质教育中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靠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有的放矢地、全方位地真正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对于教师来说,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自主地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合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音乐教学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这种并非具体知识内容的指导,更多的应是关于学习本身的指导。在学生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时,在学生偏离主题却浑然不觉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进行指导,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传统角色已经改变,“指挥棒”为“引导者”。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二、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

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巩固与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扩大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经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下面主要谈谈以大型团体表演为例的课外音乐活动的点滴体会。

1.课外音乐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大型团体表演的排练当中先让学生听唱,理解歌曲,逐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诸方面表现要素,使学生在美的素质、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例如,可以在

排练器乐合奏《黄河大合唱》和有关电影歌曲时,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快乐和幸福,由音乐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队歌的磅礴气势,提出表现这段音乐的情绪应加大动作幅度和力度,更改后,经学生一表演,确实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发展了艺术素质,提高了艺术能力。

2.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充分表现。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施展,潜能得以挖掘,找回了自信,“我能行”成了学习生活的动力。在鼓励学生个性表现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和谐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之后,往日的“娇骄”二气没有了,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为集体争光,以集体利益为重。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思想不只是口头上的慷慨激昂,而是闪烁着行动的光芒,尤其是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一言一行中,这让所有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感到了无限的欣慰。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换来的不仅是全体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设计,间接的认知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

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众所周知,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是集唱歌、舞蹈、器乐、欣赏、表演以及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教学中应紧紧依靠大纲,利用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特别注重视唱教学、到毕业时,音乐的简谱技能掌握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利用各种电教手段,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学生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和老师的讲解,能领悟《黄河大合唱》的宏伟气势,能感受《二泉映月》的悲愤情怀,能与《牧童短笛》同乐,健康优美的音乐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能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促进审美素质与艺术素质的形成。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让学生直接表现,但由于我们学校很多的学生来自农村,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如果让他完整演唱一首歌比较困难,也经常跑调。对这些学生一定要多鼓励,可以多让几个学生一起唱,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并能站在台上高歌一曲。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多鼓励鼓励学生。同时在教学上设计合理的内容,这样使学生能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总之,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

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让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研讨稿 篇5

一、何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高效课堂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和措施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科任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也是指挥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以免上课时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所以教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构建高效课堂作下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厚重积淀。通过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教 师要能够解读教材,重新构建自己的课程,能够跳出教材去教教材,这样就能够为高效课堂指挥,去引领高效课堂。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课堂形式下,老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的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只能搞题海作战。大量的课业负担,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占用,学生的素质发展只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形式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改革,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进行合作讨论,凡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需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之发生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留白”,即在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驾驭和安排。这样一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被改变,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改变,会由过去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点燃者。

(三)、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对于抽象的概念、定律和一些知识点,教师单凭言传学生很难理解。再者说来,教师有时候只注意板书知识点,课堂的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降下来。由于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它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也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把多媒体和课堂教学整合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信息整合为一体,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一性,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 的兴趣,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不在为板书所累,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对课堂教学更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采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会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四)、写好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增砖添瓦。

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的实践、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课改形式下,教师要写好教学反思。记录下课堂的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记录下“败笔”之处,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记录下学生课堂的见解,让学生创新的火花闪耀,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能够真正解读教材而创建出属于自己的课堂高效教材,能够创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为高效课堂增砖添瓦。

三、高效课堂的五项标准

高效课堂一般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目标

全面、综合、深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有价值,体现高期望值;十分清楚、具体、可操作;切合三情——学情、教情、考情。教学活动

教学情境:配合内容,激趣启智,自然过渡;教学环节:快节奏、高密度;小组活动:分工合作、积极思维探究;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思维深刻;生生互动:100%参与,主动积极思考;活动与作业:自主、探究、个性。

教学能力

清楚准确地交流;巧妙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训练学法、学科思想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反馈

学情反馈及时;课堂评价及时、到位、适度;作业适中;考试、测验等都能够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教学组织与管理

课堂活而有序,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文化浓厚;时间分配合理;过程组织严密;学生行为管理到位;物理空间管理合理。

四、学习高效的六会习惯(1)会预习

养成习惯,坚持预习;了解教材,重点预习;掌握步骤,分层预习;开动脑筋,积极预习;温故知新,便于预习;尝试笔记,高效预习;合理安排,灵活预习。(2)会听课 做好准备,迎接听课;高度集中,专心听课;抓住重点,认真听课;多方配合,高效听课;大胆发言,积极听课;区别类型,灵活听课。

(3)会复习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系统复习,串联知识;强化复习,有的放矢;专题复习,提高能力;综合复习,全面提高。(4)会作业

掌握步骤,正确解题;思维要活,格式规范;限时作业,提高速度;有错必纠,弥补缺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意小结,探索规律。

(5)会总结

全面整理,编织成网;查漏补缺,完整知识;专题整理,深化学习;习题归类,探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效率。(6)会记忆

明确目标,存心记忆;掌握知识,理解记忆;积累经验,概括记忆;培养兴趣,积极记忆;分析矛盾,对立记忆;分类归纳,系统记忆;寻找异同,对比记忆;利用图形,形象记忆;编拟歌诀,趣味记忆。

五、高效课堂的本质

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篇6

论文导读:新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指导调控教学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让学生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主动学习;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关键词: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愈来愈受到高度的关注。免费论文,高效课堂。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师得以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毫无疑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们教学、教研的中心工作和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这一难题,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或标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根据之一,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指导调控教学过程,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第三,对它们的表述语言要明确,尽量准确运用“了解、知道、理解、听懂、会读、会写、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老师在主观上做出积极地努力。免费论文,高效课堂。一方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从多方面热爱、尊重学生,注意观察,做学生的贴心人。尤其是对待差生,教师更要加倍给予关注,话语态度要慎重,委婉,要了解和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思想,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激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到老师没有因为他们的成绩差而放弃他们,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学生就会感觉课堂像温暖的家,这会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免费论文,高效课堂。

3、有效运用导学案,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一指导思想。要想真正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转变,这也正是高效课堂得到真正实现的标志。《课标》在课改重点和任务中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更加关注对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可以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了解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导学案只是一种载体和呈现形式,其突出作用体现在“导”上:“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4、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每个学生的心声。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课文的改编表演、课外活动中的短剧小品,会让那些学习成绩虽不出类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通过课堂表演和展示获得 “最佳演员”的桂冠。免费论文,高效课堂。那些有绘画才能但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在把课文改编成连环画的作业中大显身手,在帮助老师把课文变成投影片中,也淋漓尽致的表演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类展示和竞赛中,那些表现出众者体验到了站到领奖台上的激动。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使他们在英语课上满怀兴趣,集中精力,课下又根据自己的爱好,翻阅英语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达到健康发展个性的目的。

5、优化作业设计,创造成功体验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也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免费论文,高效课堂。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补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免费论文,高效课堂。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7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先感后学

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活实践, 创设情境,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的参与性被调动起来, 在感受情境中提出问题, 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把权力还给学生,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时间是学生的时间。如何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重教不重学转化成重学不重教,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在互动中使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要把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角色的转变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平台。教师应关注、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取长补短,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改变教学方法, 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要变传统的“讲、练、评”为“练、评、讲”。课堂要从学生的练习开始, 然后学生互评, 学生自己能讲明白的让学生讲, 学生弄不明白的共性问题由教师讲。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课堂上也是如此。为了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出色, 学生在练习时会更认真、更仔细, 关注度更高。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自学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学生在互评中会发现问题, 发现了问题就会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巨大。

四、改进作业批改方法, 更好地了解学生

无论是学生的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 教师只有一一批改, 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作业完成的实际情况, 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作业, 同时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课后反思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激情;融入;紧凑;互动;检测

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下,我们可能无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所以评价一堂课高效与否关键看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找准了要害,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探讨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激情

教师在一堂课中的角色是主持人而不是演员,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抛砖引玉。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课不需要激情,教师的精神状态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学生的状态。教师抑扬顿挫的语气、饱满抖擞的精神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快速进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激情的课堂不一定是高效课堂,但没有激情的课堂肯定不是高效课堂。

二、融入

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融入学生中间。所谓“融入”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在学生的课桌间行走。教师应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同时还可对某些上课走神的同学起到震慑作用,保证全班同学在整堂课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三、紧凑

课堂的紧凑与否体现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首先,课前要准备充分。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结构紧凑,这是保证一堂课结构紧凑的基础。其次,对于教学生成,要能灵活应对。既不能让它旁逸斜出,也不能不有所回应。一堂课仅仅做到教师紧还不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适度紧张。学生完全放松的状态、热闹欢快的课堂气氛,固然给人留下学生活跃的好印象,但也容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此,当教师融入学生、引导学生的同时应随机提问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提问会随时落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不敢懈怠。

四、互动

高效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师生互动、甚至生生互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教师应体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尽情地展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只有师生真正互动起来,学生才能学得更好。

五、检测

高效课堂的要求之一是当堂达标。因此检测环节可以明确地检验课堂的有效性,及时反馈给学生一个信息:对于本堂课的内容,我掌握了吗?同时也可以告诉教师,这堂课是否高效,哪些环节需要反思纠正。

激情、融入、紧凑、互动、检测这五个关键词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也是高效课堂的显著特点。我认为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构建高效课堂是简单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诚然,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秩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习惯于“填鸭”,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改变旧有秩序,重建一种新秩序,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我们教师。只要我们摒弃思维的惰性,锐意改革,坚定地走下去,我想课堂的面貌很快就会焕然一新。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和谐、高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

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以阅读教学来说,我认为:

一、潜心领会教材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直到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准确把握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

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语文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因此,用心理解课文应做到:

1、正确解读文本。通过钻研教材,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2、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课文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地理解课文。

3、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因此,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用心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学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返朴归真,精心设计课堂。

“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崔峦语)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高效的阅读教学。”

我曾执教过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整个课堂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读出韵味,读出思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

但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新课程推行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

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众多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轻松。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原来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所以,语文教师应恰当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应注意:

1、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

2、问题要得当、适量,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3、设问要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辨析。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另外,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学习,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作者:刘昌汶

工作单位:咸安区汀泗桥镇花纹小学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人们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追求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有人说,现代教学论就是追求以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凋“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 5

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渐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不过现代教学的危机导致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其实,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循环或轮回,更不是重复或倒退,它是当今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今天,个别化教学向班级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如何优z化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当今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笔者日前在某中学听了一节初三英语课。整节课学生都整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除了时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外一直都保持鸦雀无声。我当时就在想:学生为什么那么安静?学生为什么那么服服帖帖?每一个要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师唯一想要的就是让学生背下答案和一字不落地听写在黑板上。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 6

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

3、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帅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当今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句话,但“以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能出色完成。今天的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却生命,还谈什么教育?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说到底这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或诊断问题,它应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也可以说,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 7 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最优化的组织教学环节,怎样的教学效果才算是有效的或是高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被看成是一种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比照,我们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首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体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义的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更体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说,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而且展示的还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有研究者提出,要“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实际上,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要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文章提要: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二、突出民主交往的方式,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三、借助教材,注重情感沟通,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四、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把鼓励带进课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关键词:融洽的师生关系 微笑带进课堂 民主交往

情感沟通 激励性评价 鼓励带进课堂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关键是要构建和谐课堂,让课堂教学成为鲜活的、发展的、动态的、师生共荣的载体,成为师生生命价值、情感交流、知识建构、心灵碰撞的生态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如教学人教版第八册《尊严》一课时,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有的学生看着我,欲说又止。我就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学生,学生怯切的目光与我亲切期待的眼神相撞,感受到一种信任与平等,于是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起小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这样,在学生的质疑声中,课堂掀起了思维的风暴,涌动着智慧的春潮。我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探究、讨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学生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就会受到鼓舞。正如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二、突出民主交往的方式,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因此,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高效的教学交往,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课堂交往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师生单向交往,即教师讲、学生听,第二种是师生双向交往,即教师不但讲、还要重视反馈信息,尊重学生的意见,第三种是师生双向交往、生生互相交往,即教师引导、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启发,在研究中学习,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民主交往方式。

很显然,在营造和谐课堂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互相交往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一课时,通过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课文中小幼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向导的态度、做法就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于是我适时抛出问题: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伤害幼龟,为什么还要抱起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呢还是反对呢?学生通过读书、感悟来体会向导思想感情的变化,然后小组交流各自的看法。有赞同的还有发对的,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等时机成熟,我又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我又加以引导,同时说出自己的观点。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在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中求异的思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充满了自信的生命力。

三、借助教材,注重情感沟通,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语文教师不但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还必需要善于利用教材,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创设教学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并展开想象,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细心点拨,巧妙移情,再播放《爱的奉献》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融到了一起,产生了情感共鸣,此时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充满了活力,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把鼓励带进课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任何回答,教师都应细心处理。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学生发言说不到要害或没说清楚,教师也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勇气和胆量,鼓励学生再思考,引导其他学生积极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有希望、有信心、有兴趣,爱上你的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还要丰富中肯,包含感情。我常采用的鼓励性评语如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读好、再来一次你再试试你真棒等。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丢字的现象,有的学生就在下面纠正或小声议论,使得这位学生很不好意思。我马上对其他学生用眼神或手势予以制止,并对那位学生说不要紧,以后细心一点就行了;当学生读对时,我就说你真了不起。老师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语不但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满足,还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永恒的追求,也是我永远的追求。就让我们一起以融洽的情感气氛为基础,以民主交往的方式为途径,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和谐发展的乐园吧!

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随着小学英语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重视。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以便与同行商榷。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

一个好的开端可以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受;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境界,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经常采用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简笔画式导入,4.图片、课件电教手段导入,5.悬念式导入,6.复习式导入,7.游戏式导入等。如在教学生“what’s this? It’s a …”时,可以利用图片先用已经学句型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如book, pen, dog, bike等,通过出示图片、玩具和实物,请几组同学依次用 This is a…句型进行复习。然后自问自答引出what’s this? It’s a …句型。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一句型结构后再引出单词panda和 tiger。

二、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综合的教学路子。情景法、视听法、直接法、结构法、功能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浸法、折衷法、综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可以采纳。

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励。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设计任务型活动,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这类活动,可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课堂上所设计的任务一般都要给一些语境(图示或文字说明)和词语提示,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求同思维,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三、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由于小学英语课每周仅可能有2—3课时,为保证让学生多一些接触英语,可把一整节课安排多种听、说、读、写。

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四、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桌面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

五、画龙点睛的结尾

一堂成功的小学英语课不仅要有妙趣横生的开头,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异彩纷呈的教学活动,还有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的结尾。有效的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清学习思路,巩固学习的效果。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直接式、悬念式、归纳式、探究式、练习式、学以致用式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掌握情况而定。针对学生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后续学习的连接处而展开,要通过课堂小结活动巩固新知、感受成功、增强信心,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总之,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充分体现新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设高效语文课堂之我见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种多样。教育实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为了教育的体内永远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我们必须改革。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脱去老师的外衣,尊重学生,教态亲切,平等待人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对上的课没有预习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一种是埋怨式,居高临下——你们怎么没有预习呢?是不是不感

兴趣?还是看不懂?还是„„?一连串的发问,将好端端的一个课堂弄的一片死寂,学生的才气和灵性就这样被扼杀了。另一种则是鼓励式,身临其境——当问及学生没有预习的时候,一句:那很好,既然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第一次接触吧,看谁能够最先画出优美的图画?学生是需要鼓励的,结果士气大振,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回答的漂亮,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积极踊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

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灌输的)方式。

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设问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课堂沉闷,或者相反,课堂表面轰轰烈烈实际却一无所获。还有的教师自己闭门设计好了问题与答案,却与学生的实际不符合。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

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

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在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打造真实、高效的生命课堂,克服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使老师和学生都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致力的方向。我作为科研组的一名成员,也在自己的课堂中且行且思。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摸索,我已经清晰地感觉到课堂的变化:

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明晰了。自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以来,安排学生设计了自己小组的名称,呼号,图标,学生在同样的队呼下,知道了自己本组四个人的休戚相关,每当有同伴遇到困难时,小队的同学能立即实施督促、帮扶,使本小队的工作能协调向前进展。避免了教师一人盯着众多人,结果一次次因补差任务繁重,学生的消极怠工,无功而返。安排各项任务时,尽量都用小组的方式参与,每队的四个组员,能因共同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在一起。每人都在因共同的任务而竭尽全力。诗歌单元学完后,学生的写诗兴趣大增,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引领学生把个人的诗歌融入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小组诗集,时间为一周,经过小组的集体商讨与酝酿,《幽梅诗花》《柠檬上的梦》《放飞童年》《花开花落与蒲公英》《诗情画意》《四季诗韵》《落英诗韵》《蓝天下的泡泡》《花落诗未落》各小组的诗集也自然问世。无论是形式还是编排,都尽显学生的智慧,突出了各小组的特色。

高效课堂的推行,克服了我们大班额管理中的瓶颈。使以往被

老师忽略的学生也有了自己的参与空间。因为小组的分工,每人都要发言,因此,使以前课堂上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生也必须倾情投入,学习倾听,学习更得体、自信地发言。现在的课堂上常常看见一组的学生围着学困生,尽其所能地帮助,兵教兵的引进,必将形成兵强兵一荣俱荣的可喜局面。

高效课堂的推行,促使老师在课堂的实施方面,为了优化学生活动的效果,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依据学生的实际,量身打造每节课的目标,使学生真正一课一得。在不断的筛选中,教师提炼课堂核心目标的意识更强了。比如:为了上好一节诗歌综合实践课,我在预定目标时,设计了如下三个学习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借助对诗人、写作背景的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依据《白桦》《太阳的话》,探究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

3、结合学生拓展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能按一定的方法给诗歌分类。

但在反复的比较中,感觉容量太大,如果兼顾的话,肯定每一个目标的落实都是蜻蜓点水,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做了取舍之后,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能借助工具书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借助对诗人、写作背景的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依托《白桦》《太阳的话》,联系前面的古诗,探究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并完成表格。

而把对古诗的归类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引子,激起了学生对下节课小组合作探究任务的向往。如此删减之后,感觉在课堂实施时,避免了因赶任务而走环节的浮而不入的现象。因为学生的学习是真实的,深入的,所以学生在参与时,就更加专注。在教师的巡回过程,教师必须眼疾手快,及时洞察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合作方法、合作意识、合作实效等,进行有效引领,尽快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出结论的效果,往往要优于教师的直接告诉。高效课堂在我校推行两个月有余,通过观摩同伴的课堂,自己在课堂中的摸索,发现:当教师明晰了目标,并有明晰的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领时,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是前所未有的。

任何一种模式的运用都得因人而异,因科而异,因地而异。在导学案的尝试过程中,通过三节课的现场听课,感觉导学案在语文

学科的运用需慎之又慎。如果把每节课的目标外现为僵化的类似的训练题时,以下现象值得商榷:

1、语文味的缺少。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导学案的实施,使语文的工具性强化了,使语基础知识可以得到巩固,但语文丰富的情感因为缺乏情感的酝酿、碰撞而变得干巴巴的。失去了灵动性就缺少了生成性,缺失了生、文本、教师的碰撞,课堂充满了理性。人文性缺失的语文是不正常的。

2、导学案模式的推进,造成了对部分学生的学习干扰,学生依赖工具书,出现机械抄袭的现象,课堂上照本宣科。

上一篇:防汛抗洪小学满分作文下一篇:永燊乡2012依法治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