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2024-06-27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精选12篇)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1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我们小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我认为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抓住教学内容,掌握学生心里特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二、动作讲解语言精简、具体形象。

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枣送枣转枣挺枣推枣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三、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

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四、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五、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法,创新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2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体力劳动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 教师在课堂上要把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结合在一起,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组织教学。

1.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主要是最基本的东西, 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前教师要抓好学生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抓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们有序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反复训练和练习。教师的这种常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觉和自律。教师要从每一件小事抓起, 从学生的每一个言行举止抓起, 让一些坏的习惯无法滋生。

2.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当常规的教学组织好后, 教师还要抓好以下四个阶段的教学:第一, 开始准备阶段。教师在准备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做一些舒展活动, 然后布置好场地把器材放在相应的位置, 为上课做好准备。第二, 教师口头教学阶段。教师要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口头告诉学生, 让学生在大脑里有个基本意识。第三, 教师动作技巧教学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 采用趣味游戏法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动作。第四, 结束阶段。教师不能忽视这个阶段, 结束阶段是学生们情绪极易松懈的阶段, 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情绪调节和体力恢复性练习。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教学

1.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

在中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的不同课时内容是不一样的。有些训练不是重复不变的, 而在难度和方法上都是有所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本知识的难易有机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逐步地学习和掌握一些训练的技巧。如初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时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 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投掷姿势和握球的方式。第二次则要求学生要掌握投掷方法运用投掷技巧。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的技巧和力量的合理运用。这样的教学过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因为每次都是在重复上次的基本动作。这个时候教师要采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慢慢地适应这样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逐步提高难度, 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的方法,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让他们感觉到体育课的学习是那么得“轻松”。

2.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

初中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 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 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师不能把体育课搞得那么死板, 要让学生灵活地掌握每一个基本动作。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体育课教学更加有趣味。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好奇心比较强, 好表现自己,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对学生多多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大都是在课堂前半段达到高峰, 其他时间都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 就算教师讲得再详细也无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抓住了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 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 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 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节课的目的, 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 这样可以让课堂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要对学生多多鼓励, 鼓励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本身的自信心, 在学生的内心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如何组织好初中体育课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组织;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体育课堂中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

2、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4

卢丽平

游戏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是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增强体质,树立信念,积极进取,勇敢拼搏,团结协助,热爱集体等,以及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现就笔者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发挥游戏的优势作用。

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学生从年龄结构及心理因素等分析,都处在“养成”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都容易波动,意志、意识品质容易动摇,气质容易外露,能力与性格特征未能定型,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而体育游戏凭着鲜明的教育优势,它能促进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许多特点,其主要特点有:

1、具有多种功能,体育游戏不但可以健身、益智和娱乐,而且富有启发教育意义,陶冶思想情操。

2、规则灵活。体育游戏都是有目标的活动,是由规则来限定实现目标的途径,规则使活动能维持下去。但游戏的规则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不同,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所谓的灵活性是指游戏规则的使用范围和时间不受限制。

3、形式独特。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浓厚,富 有吸引力,并且包含竞赛因素,竞争性强,生动活泼,是一种综合多种活动技能的独特取炼手段和方法。

4、简单易行,游戏不受人数、性别的限制,活动方法与运动负荷有很大的可变性。

三、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教学意义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既可根据场地与器材的多少进行,也可以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安排游戏内容,使之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及教育意义。

1、培养情操,塑造优良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信念等诸多因素,学生这些因素的发展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公正性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因而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动地转化角色,规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判断诚实与欺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精神,将自己融进集体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体育游戏多是集体参与的游戏,而想取胜必须靠同伴之间的协调一致,奋发拼搏,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懂得了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与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共同归宿感。

2、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合作的氛围。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性格特点,游戏教学往往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营造合作的氛围,因为体育游戏具有其趣味性、吸收性、鲜明性与灵活性。许多老师与组织教学过程中都引用到课的开始部分与课的最后巩固部分。因此,学生的兴趣很高,合作氛围也很浓厚。例如:课的开始部分老师们常用剪刀石头布、捕鱼、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营造出课堂的气氛。基本部分中的最后巩固,提高阶段。如弯道路中的分组绕圈接力,快速跑中的30m迎接力比赛等游戏,都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体育教学进程中,往往在同一个教材内容,老师在组织教学时,突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我认为有些教材采用游戏教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其来源复杂、生理特点、心理特征,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掌握运动技能所有着很大的差别。其有效性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的目标,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快速接力跑、迎面接力跑、弯道接力跑、篮球分组运球接力等等游戏。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配到各个组里面,这样就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他们在练习过程中,不论他们的能力、水平,掌握技能的情况如何,在全组学生的鼓励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同时也在练习中掌握技术,这样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发展智力,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这一特殊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例如:“词组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2个组,各组互派一名监督员,分别监督对方有否犯规。首先由第一名不从排头跑到排尾,说出由一个4个字组成的词组,接着第二个同学继续从排头跑到排尾,以第一个同学说出词的最后一字当作字头,再说出一个4字词(同音字也可)。如伟大领袖、秀丽风光、光明正大等以此类推,哪一组全部轮完先到达终点并且词组正确哪一组为胜。这种游戏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又锻炼了体能,是一种智力与集力相结合的游戏。除此之外,各种跑、跳、翻转、平衡等又可有效地起到伸展关节、提拉韧带,改善各器官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的平衡以及上、下肢力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5、辅助教学复习巩固技术。

体育教学中,游戏常被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这一阶段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分流的兴奋性;克服各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人的机体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但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项目需要,适当地结合游戏教学。如篮球的“运球接力”、跳高的分组高度比赛等等,既达到了活动、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在快乐的游戏当中熟练、复习、巩固所学的动作。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5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初中体育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 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如何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则成为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育 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 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初中 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很多学生的思想和心智都不成熟,而初中 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因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学 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初中教师队伍当中,仍然缺乏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在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状。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体育学科很容易被当做副科而不被重视,因而人们普遍认为体育学科并不需要过多的专业人才,而现实教学中正是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人员,才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求。在现有体育教师的质量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所以很多体育教学中没有配备专业的体育老 师,而是让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师 数量及质量的缺失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2.学校和家庭对体育教学普遍不重视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会因为一味 地追求高分数而只重视智力教育,对体育教育有所忽视。家长为了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其安排了大量辅导班,文化课学习占据了 所有的课后时间,从而缩短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很多学生逐 渐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即使上体育课也不愿意活动,根本达不到 体育教学的效果。

3.初中体育教学条件较差

教学中的场地、设施等外在条件,都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重 要因素,以及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 条件相对陈旧、落后,就教学场地来说,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仅是 一片空地,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也没有 及时更新和维护,教学设施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发展。由于教学器 材的老旧,使很多新的教学项目无法开展,很多教学活动也无法进 行,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一直停留在原地,没有提升和改进,这显然不符合当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步伐。不但无法把最新的 体育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更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先进性。

二、进行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开始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 重要切入点之一,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兴趣点为教学切入点,来展 开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开端。游戏对于所有初中生都具有一 定的吸引力,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常在户外进行的优势,带领学生做游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我会带领学生做“木头人”的游戏,尽管这个游戏有一定的 历史,但是经典永远是经典,它带来的刺激和好玩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这个游戏给学生热身,让学生提高体育课堂的参与意识。

三、进行竞争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初中生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常常都是争强好胜、意气风 发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在这一方面的性 格特点,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我要赢”的 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当中,以达到 提高学生积极性于“无形”的、自然有效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会在 上课期间定期组织双人跳绳大赛、仰卧起坐接力赛等,让学生在 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的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形成良好 的课堂氛围。

四、进行团队教学,促进团结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一种不可 或缺的良好素质,只有拥有这种意识,才能够和他人共同取得优 秀的成果。在体育课上,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我会组织学生 进行团体性的比赛活动,在增强团队意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让 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我会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篮 球比赛,由于其对于团结协作和耐力韧性的要求较高,在这一过 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互相帮助,互相协调,配合默契,这种合理 的分配使得学生之间产生了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友谊。另外,我 还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自己班与其他班级的友谊对抗赛。在班与班的对决中,学生由于集体荣誉感而奋力一搏,自然以最高的 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其中。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影响着课堂有效性的发挥。初中生的一个 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叛逆,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连带这 个老师教的课也不喜欢,这是初中生一个普遍的心理。因此,教师 需要有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 力。一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的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 围,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有压迫感,让学生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二 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应该对学生有偏见,在 教学中多关心学生,认真的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三 是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假如老师在体育课堂 上能够做出完美的演示动作,谈吐幽默风趣,那么学生也会更喜欢 这个老师,同样的学生会连他的课也感兴趣。四是教师应该与学生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进行体育运动 交流的关系,而不应该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 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实现。

六、结语

浅谈如何组织高中体育教学 篇6

一、结合体育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首先, 相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在教材中以不同的课时和重难点出现在不同的时段, 如有关投掷的教学内容在高中一年级第一次出现时, 要求学生学会投掷方法:而在第二次出现时则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 而且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针对此类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每次都采用相同的组织教学, 只是一味地重复练习, 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因而, 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相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 力求课堂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多样和新颖, 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

其次, 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高中体育课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特性,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将教学与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切忌传统、单一、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 要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要重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力求呈现出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色,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授有关田径的内容时, 体育教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跑的特点, 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组织形式来增加课堂趣味性,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结合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控制力, 但是依然存在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强、好竞争、爱表现自己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即使在同一节课当中, 不仅不同的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变化不同, 而且同一个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变化也不相同。所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例如,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 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课程前半部注意力达到高峰、在课程中后部意志力达到高峰、在课程后半部情绪达到高峰这一特点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师可以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教师则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同时, 教师一定要兼顾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 特别是要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 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高中学生好强、好竞争、爱表现自己的特点, 在课上多组织教学比赛, 在结束部分可让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演, 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又可以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结合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要想有效地组织高中体育教学, 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高中体育教师就一定要了解和明确高中体育课的特点:高中体育课是通过学生身体的各种练习, 使学生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达到紧密结合, 进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高中体育课大都是室外上课等。教师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组织教学。

首先, 做好常规的高中体育课堂组织教学。高中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对体育课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 体育教师对待常规教学一定要认真严格, 而且要做到坚持不懈。对于常规教学中的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 体育教师特别要重视和严格把关, 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并且使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训练实现自觉练习, 以保障体育课的有效顺利开展。

其次, 做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高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 学生的情绪会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所以,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灵活的形式和多样的方法来组织相应的教学, 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主动性, 一定不要使课堂呈现出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在体育课开始之前, 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生将上课的场地和要用到的体育器材准备好, 以便开课时可以随时利用;在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组织教学前的重点就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将注意力从准备活动中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 在组织课堂教学前, 可以通过反口令训练游戏稳定学生兴奋的情绪:而基本阶段是体育课的重点阶段, 在此阶段体育教师要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精讲, 让学生多练, 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来加强练习的趣味性;在结束阶段, 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很重要, 因为在课堂即将结束时, 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松懈, 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舞蹈动作的练习来调解学生的情绪、恢复学生的体力, 使学生放松的同时, 又感觉到体育课充满乐趣, 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以利用结束部分做课堂小结。

总而言之, 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组织教学, 不管是高中的不同教学阶段, 还是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 体育教师都要做好组织教学, 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实现高效率的高中体育教学。

摘要: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其要适应体育教学改革,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在此基础上组织好高中体育教学,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着眼学生, 抓住教学契机, 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本文就针对如何组织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如下浅谈。

关键词:组织,高中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鹏程.试论提高高中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华章, 2012 (10) .

[2]唐玉玲.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考试:教研版, 2012 (5) .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208.

[4]江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准备活动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36) .

[5]刁亚芳.初探中学生体育运动处方[J].科技资讯, 2010 (33) .

体育课堂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 篇7

【关键词】体育课堂       组织教学       教材

在体育课教学中,课堂组织纪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不同,体育课的组织与进行主要是在室外操场上实现的,学生活动范围大,外界环境影响大,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链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和手段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依据体育课性质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1.抓好体育課堂常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利用“山连山,水连水”或“反手势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做好课堂的小结。

二、依据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的齐步走,教材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教会学生踏步走的动作;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齐步走要领,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齐步走的方法等,每一课时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踏步走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学生在原地走的时候比较不错,但一到齐步走的时候脚步就容易乱,学生对口令“一二一”不太敏感,我就可采用《弟子规》中也是三个字来代替“一二一”。学生听了比较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会了齐步走,还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方面的教育,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进行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衔接时,用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他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8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指出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而体育游戏又是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环节,它体现了竞争的因素 因而它又是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的良好途径。

一、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安全的游戏环境,提供充足的游戏器材。并认真检查这些设备、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还要检查一下幼儿的衣服是否合体,鞋袜要合脚,鞋带要系牢。还必须考虑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某些环节的预防保护措施。以保证幼儿活动时的安全与健康。特别是在做竞争性游戏时,教师一定要做好保护指导工作。如游戏“切西瓜”,当两位幼儿迎面跑到同一位置时,若不错开一定距离可能会发生碰撞,这样非常危险。做这个游戏前,我们两位老师边师范边告诉幼儿,向左跑的幼儿要贴近圆圈跑,向右跑的幼儿要离圆圈远一些,这样就避免了两人相交时碰撞了。

二、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

首先,选择的游戏必须与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避免成人化或小学化。不同年龄的幼儿身体发育情况和接受能力有差异,对游戏的兴趣也不同。3—4岁幼儿,对那些动作简单、形象性强易仿的游戏感兴趣,如模仿小兔跳、小鸟飞、小马跑等。5-7岁的幼儿喜欢玩一些活动量较大、带有追捉性和竞赛性的集体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看谁跑得快”等,因为这些游戏适合他们的年龄及其发展水平,所以玩起来有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的喜悦。所以他们参加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

其次,选择游戏时,要考虑活动量与练习密度的要求,活动量过小,练习密度不够,幼儿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之,活动量过大,练习密度过高,超过幼儿各部分器官所能承受的负荷,显然也是不妥当的。“大风和树叶”这个游戏,幼儿从蹲着到站起来,又到轻轻跑,再到慢慢走,活动量适中,使小班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均得到了发展。

因此,合理科学地安排和调整幼儿的活动量是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最关键的一环。

三、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1、接力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中大班幼儿非常注重游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竟争意识.特别是接力游戏是中大班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竞争,兴奋地为同伴加油助威,为自己小组的胜利而高兴、欢呼和骄傲。即使失败了也会鼓起勇气,勇敢地去迎接下一次的竞争。这样的游戏,使幼儿身心都得到很好的锻炼;给幼儿快乐和满足,但组织这类游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的障碍不要太多

接力游戏是在复习基本动作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游戏中,他们翘首期盼自己的队员能够快一点的交接、自己的队伍取得胜利。由于幼儿的这种情绪不易持久,如果游戏时间太长,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游戏就变得松松垮垮。因此,设置的障碍不易过多,以1-2项为宜。每组竞赛人数也不宜过多每组以6-8名为宜,避免长时间等待。

(2)技巧性强的动作不宜安排

技巧性强的动作需要幼儿有稳定的情绪,动作到位。不宜将这类动作设计到接力游戏中去,如某些平衡动作,如果以接力的形式进行,幼儿在速度竞争的意识下很容易慌张不但不能很好的完成动作,还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跃跳类游戏及其他游戏的指导

在组织幼儿做跳跃类游戏时,不要从较高处往坚硬的地面上跳,因为坚硬的地面对幼儿跳跃时的震动很大,所以,幼儿的跳跃活动最好在塑胶地面或在草地上进行。幼儿跳跃时要求落地时要轻,注意下肢关节要弯曲。除了连续跳跃动作形式外,其他单一的跳跃动作如立定跳远、由较高处往下跳等,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落地时,可以让幼儿学会顺势向前跨一步或走几步,这样可以减少落地时地面对身体的震动。

钻爬的游戏能增强腿部力量、发展灵活性、柔韧性、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组织这类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钻的活动时,为幼儿提供的辅助器械的高低一定要适宜。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应增加钻爬的难度。可以让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爬、肘膝着地的爬、后退爬并将钻与爬的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由于幼儿的心脏发育还不完善,要避免憋气类的游戏,如拔河、扳手腕、举重等,这种憋气运动很容易使幼儿的心脏瓣膜受损,影响幼儿心脏的发育和健康。

3、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时,我们发现,那些活动能力强、性格开朗、外向的幼儿,往往对完成各种体育活动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活动起来积极主动。相反,那些身体活动能力差、动作迟钝、性格内向的幼儿,由于自信心不足,往往在体育活动中遭到失败。因此会表现出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着这部分幼儿,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与其交流。注意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自己选择运动器材,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逐渐增强难度的方法,鼓励幼儿战胜困难,努力完成动作。比如,我班有一位刚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幼儿,由于在家娇生惯养,性格内向,什么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在做“摘果子”游戏时,我们挂上三个高度不同的水果模型,鼓励他先摘最低的一个,再摘高一点的,最后摘那个最高的。开始他不愿意参加游戏,“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来,勇敢的是一试”。我们边鼓励边拉着他的手摘了第一个,他又成功地摘了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时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为了进一步增强他的自信心,我们在组织幼儿玩“钻山洞”时,因为他长得比较矮小,特意让他钻又矮又长的“山洞”(几个纸箱连接起来放倒在地上),他灵活敏捷地钻了过去,大家为他拍手叫好,老师也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觉感到了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赞许,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此,这个孩子非常愿意参加参加体育活动了。

4、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其创造性意识

在游戏过程中不但要使幼儿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培养他们勇敢、机智、果断的品质和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还应该注重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意识,如我们在组织幼儿做“套圈跑”的游戏时,多数幼儿跑过去站到圈里将圈往上套,再从头上脱出放在地上,继续向前跑,而有的幼儿将圈从头上套下去,再跑出去。第一轮游戏结束后,我们让幼儿讨论比较这两种套法哪种更快,多数幼儿认为第二种套法更快一些。为了验证哪种套法更快,我们让甲队用第一种套法,让乙队用第二种套法再进行游戏,比赛结果,乙队幼儿获胜。我们及时表扬肯定了最先采用第二种套法的幼儿。还有一次,我们组织幼儿玩沙包,老师先不规定沙包的玩法,让幼儿自己探索沙包有几种玩法。玩了一会儿,有的幼儿发现了好多种玩法:可用它投掷、也可放在头上或放在脚上向前走,以练习近平衡,还能当毽子踢,还可以做跳房子游戏等等。

5、指导幼儿做好整理活动

游戏结束后要指导幼儿做好整理活动,做好放松性的走步或小运动量的游戏。使幼儿的肌肉、神经系统和器官逐渐放松,恢复平静状态。

四、做好体育活动的总结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做好活动总结,哪些幼儿完成的动作好,好在哪里。那些幼儿的动作还不到位,原因在哪里。并将在游戏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探索、遵守游戏规则、勇敢、坚强、帮助别人完成动作等优良品德进行表扬鼓励。但总结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幼儿休息。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 篇9

初中学生,是从儿童走向少年时期的初级阶段。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应加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差的“困难户”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更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学生在打好素质基础这一阶段,逐步形成自觉锻炼、团结活泼的班风特点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结合初中教学特点,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融于课堂之中。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

体育老师在每次上课集合学生的时候,要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上课钟声一响,就应着装整齐站在上课位置上,以目光去迎接学生队伍的到来,严肃接受学生的每一次报告,并进行整理队伍、提出要求、集中注意力等。这样,上课一开始主动权就掌握在教师手中,长此下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二、教师着装得体,教学方法灵活生动

上体育课时,教师的着装得体,不宜着前胸印有卡通图案的外衣或过短的服装上课,并要注意检查服装有否损破。上技巧课时衣服是否束好;上田径课时,鞋带是否系紧。特别是上球类课时,教师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带钥匙、硬物,还要督促学生身上不准带笔或其他硬物,女生头上不戴金属发饰。总之,教师仪表应该大方,行为要洒脱,讲话要精,调动队伍时,口令要准确洪亮。上课时,要有体育教师威严的目光;辅导学生时,要有人民教师慈祥的面孔;解决问题时,更要有体育教师敏锐的触觉。教育学生、处理问题时,措施灵活得当,效果会事半功倍,将会给教学工作赢得时间、赢得主动。

三、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

对初中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精辟、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练习提示要有重点。如篮球的原地投篮的动作要领精简为“蹬”、“伸”、“扣”三个字。如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精简为“后引挺腹前后(开立)站,收腹挥摆猛力掷”。这些精辟的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而每次精辟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精讲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如何组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10

一、阅读教学生活化

关于阅读教学生活化,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探讨。第一个角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这一角度又分两个方面去探讨。第一方面,联系生活解读课文,使课文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强化对课文的感受,而不是认识。用朗读体验作者的生活,实现作者的情感与读者(学生)的情感和谐共振。第二个方面,以生活化的活动去观照课文,使学生能真正地深入到课文的世界,体验、掂量、揣摩课文的言语,感受到言语的质地、味道、色彩,实现美的言语的内化。生活化活动是手段、策略,是承担教学内容的载体,实现美的言语的内化是目的,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真正的提高。第二个角度: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认为学生解读课文不是在空白状态下进行的。教学不能一概先入为主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应当在学生自己解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同时渗透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求引导学生走向所谓的“正确”理解,而在充分肯定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哪怕看起来是错误的理解,也应当让学生拥有陈述理由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空间,自由地阅读。第三个角度:打破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的局面,以课文为中介,实现主体与主体的对谈。作者是主体、编者是主体、学生更是主体,作品的好坏,教材编写的成败得失,应当先倾听学生这个主体的声音,这是阅读作为一项生活内容所应有的状态。另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与里面的人物对话,以展示学生自我的生活态度。

二、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但是在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并不理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大的提高,仍然在传统的教学中徘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是围绕考试要求进行的,导致在阅读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点,找出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能答对就万事大吉,与考试无关的阅读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认知。结果是学生阅读过后,对文章缺乏整体和客观的认知,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限于记忆,过后很快就忘记了,阻碍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和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阻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比如,教师会提出一些阅读中的问题,通过问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教师的问题是站在自己是思路上,当学生回答在自己要求范围之外时,就要求学生机械地按照正确的答案认知。另外,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讲、学生听,按照教学的步骤去教授,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没有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去禁锢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深层次地理解文章,让他们自己去品味,有自己的感触。

最近的网络、报刊等媒体都在关注“杜甫涂鸦”。在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个配图,一脸肃穆的诗圣杜甫端正在岩石上,行销骨立,帽带飘扬,是忧国忧民的经典形象。然而在诗圣1300年的诞辰周年,诗圣变成了变成了送水工、杰克船长、麦当劳大叔等,足见现在中学生的想象力。一些人对恶搞杜甫表示极大不满,呼吁对地方保持尊重,称杜甫精神是民族精神之光,绝不允许诋毁其形象。不过,很多人倾向于将此事件视为漫画减压。这就体现了在校学生对教科书人物形象再创造的欲望。教科书中的古人形象多年不变,很难满足接受流行文化长大的学生的审美需要,学生想要再创造,娱乐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学生在涂鸦的背后隐含着共同的情绪:郁闷,一种因想象力无法施展、严厉难以释放的郁闷。想想看,在应试教育的藩篱中,中学生们早被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束缚了太久,自主阅读流于形式,阅读兴趣被忽略,阅读感悟方式被剥夺,精美诗文只落得个被硬性要求“全文背诵”的下场。在此背景下,杜甫画像可塑性极强的姿态点燃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泄了对沉重背诵的怨恨。所以,涂鸦杜甫,只是郁闷空气下释放出来的“小清新”而已。学生天天生长在应试教育的之苦下,把杜甫打扮一下,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为学习带来阵阵喜感。这也是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提醒,语文教师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

多媒体把阅读内容还原成立体、动态的情境,接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接感悟,增强了理解,也吸引了学生,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多媒体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弥补课内阅读的单一性,拓宽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把大量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有着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学生真正享受“不出教室门,便知天下事”的便捷。多媒体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的开发需要想象力的辅助,多媒体能开启学生的灵感,打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挖掘了课文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升华,促进了思维的深入探究,产生想象的空间,产生创新的灵感。比如,一些古代的诗词歌赋,我们可以把短小精炼的语句用多媒体情境扩展开来,学生更加充分理解诗词的内容。

总而言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促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转变陈旧的教学思路,寻找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学生阅读学习中的突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人性化地让学生走进阅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能力的提高,从而学会阅读,喜欢读书,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如何组织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 篇11

一、自我定位、自我激发及理论与身体训练

1、学生的自我定位

培养学生的自我定位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决策力, 尤其在篮球项目中, 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比赛情形中做出迅速的判断。学生在练球期间很容易受到首位环境的影响, 在由于自信心不足, 积极性不够, 很容易引起球场上学生的士气低下, 判断力不够, 导致抢球、断球、投球的时机与地理位置不足;中锋在抢篮板后, 没有很好的控制球场;后卫没有组织能力, 没有实行很好的控卫。所以在教学中, 在教导学生投球技巧和团队合作的同时, 还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决策力, 曾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具体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 在失误中找到问题和自身的不足, 在成功中找到自信心。在训练中养成自我定位的习惯。在具体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 具体指导中也要因人而异, 克服自身缺点的同时, 也要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 增强竞争意识。

2、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斗志

在篮球运动中, 篮球技能的掌握是一方面, 但是对于篮球的热情和喜爱程度, 也直接影响学生在比赛中的发挥和表现。在篮球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篮球竞技项目的特点进行发挥利用, 不断的组织年级对抗赛、高年级与低年级对抗赛和县城、省级不同学校的对抗赛, 比赛的胜利能够极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虚荣心, 加深对篮球的热情和斗志。在失败中, 往往很多学生都产生了不服输的精神, 更加投入的训练和学习。也可以在普通繁荣训练中实行机构奖励机制, 对于有成就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提高篮球的兴趣爱好。

3、理论与实际结合

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原因等, 经常纸上谈兵, 并没有把理论在具体中进行实践。在理论的教导上, 基础训练可以同时指导学习, 但是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的教育, 例如:弹跳力较好的同学可以重点教授篮板球, 在球场上, 得篮板球者得天下, 篮板球的多少是直接影响整个比赛的关键。对于身高不高, 跑步速度极快的球员进行后球控卫指导。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进行大前锋指导等。分配位置后, 结合实际, 在学生的具体训练比赛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利用全场对赛教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高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组织协调性。

二、自我调整控制与技术水平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我调整及控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与控制能力, 即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周围的条件, 不断改善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 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去调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体育篮球教学实际中, 学生应当将篮球教学作为教学目标和参照系, 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与完善, 最终实现自身之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和改正的过程就是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学生通过自我实践, 才能发现问题, 才能知道问题出现的原因, 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的方法并提高自我。在此过程中, 即便技术动作上出现了失误, 学生也可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进行自我检查与纠正, 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有效地将其解决掉。在具体的体育篮球教学实践中, 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 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信息反馈的机会, 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思维技巧, 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具体的思考过程中实现创新。基于此, 通过培养学生自我调整与控制能力, 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自觉和激发的状态, 而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具体组织技术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学生组织能力培养而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视野与控球能力培养。视野培养, 主要是指组织人员眼睛在注视前方时视野所能顾及到的范围。对于组织人员而言, 视野开阔对于提高其观察范围及辨别篮球运行方位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及时地发现各球员在篮球场上的具体位置和站位战术, 对于迅速实施组织进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 在一次难得的有利进攻过程中, 如果控球人员没有发现而一味地运球, 则只会拿着球左顾右盼, 浪费一次有利的进攻时机。所谓控球能力, 主要是指实际掌控球权的能力, 体现在实际运球技能水平上, 同时也是持球人员获取优势及行动自如优势的一种有利手段。阵地进攻、位置调整以及组织配合等, 都应当由运球活动来实现, 因此提高控球能力对于扩大组织人员的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 培养控球能力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加强弱手运球能力, 在掌握基本技术能力的前提下, 加强运球组合能力的训练;其次要加强组织人员的“球感”训练, 在消极防守条件下加强运球技术训练;再次要培养学生的破坏性防守运球能力训练, 并不断地提高学生在实际抗中过程中的控球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传球的隐蔽性和成功率。

第二, 进攻与防守能力的培养。对于组织人员而言, 应当具备较强的攻击能力和手段, 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中、远距离的跳投能力上, 因为精准的中、远距离跳投可以有效地吸引对方采取紧逼防守的策略, 这样就可以创造更多的传球机会。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 应当将中、远距离跳投练习作为组织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突破能力也是组织人员攻击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 组织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突破上篮的方式得分, 而且也可以通过突破为队友创造更多的得分空挡和时机, 尤其是进攻不畅时, 组织人员可以采用突破的方式, 撕开对手的防守。组织人员是防守指挥者, 要组织全队进行有效的防守, 因此应当具备良好的集体防守意识。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抢断能力, 不同地提高其滑步灵敏性及快速移动能力。除以上具体能力培养外, 在具体的体育篮球教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过程中, 还要加强战略战术的训练, 即技战术上的培养。在体育篮球运动及教学过程中, 战略战术是比赛过程中技术运用、协调配合以及整体组织配合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保证队员充分发挥其自身技术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从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重视。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体育篮球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当根据体育篮球教学的特点, 将知识的传播、技能的掌握以及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人性化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谭书敬.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J].学校体育学, 2013 (01) .

试论女教师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 篇12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体育课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身体、性格、生理等特点,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女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就要落实“快乐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女教师;情感教育

女体育教师上初中体育课,不论是体能还是体育技能都比小学阶段难度大、要求高。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体育课又不同于文化课,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文化教师的上课技巧,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掌握多种运动技术,笔者认为虽然女教师上好初中体育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能充分发掘自身能力,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注意方式方法也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准备好第一堂课

有些学生会对女体育教师产生好奇或对她的运动能力产生怀疑并搞些恶作剧,因此要注意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做好充分准备,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言语不卑不亢、发言准确、讲课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内容科学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脑海中的放羊式的体育课,教师要深刻了解初中体育课和小学体育课是不一样的,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教学,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态度严肃,首先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教师的威严。第一次室外课教师要加强队列队形的练习,并做好考勤工作,其次就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口令清晰宏亮、示范准确、姿态优美感染学生,对学习动作有困难

1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和帮助,信任每一位学生,尽管学生有这那样的缺点,但心灵深处都隐藏着自信的渴求,即使是差生,也有自身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发扬光大。对每一个同学都要一视同仁,让学生对教师刮目相看,打消学生对教师是否胜任体育教师的顾虑和怀疑,对教师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心理,从而在行动上便会自觉遵守,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教师,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取长补短,发挥优势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女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能力越来越不如男教师,但女教师也有男教师的不及之处,比如女教师在做健美操、广播体操时动作舒展,还有女体育教师的慈爱关心与温暖,使男生对女教师产生一种信任和尊敬之情,在教学中如跳纵箱、高单、双杠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教师可在科前培养好体育骨干来协助完成示范动作,起到一个助手的作用。女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运动会、业余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组织才能,让学生领略教师的风采,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把自己优越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地敬佩之情,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为人师表,严格要求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而作为一名女体育教师,平时穿衣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身份,要大方得体,不要浓妆艳抹,首先在教学活动中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女体育教师的仪表、生活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从严治身。用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克服缺点,认识错误,鼓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平等相处,以情感人。让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

四、培养兴趣,因势利导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持久地注意才能产生动机。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学习态度,要把学生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只有学生愿意学了,他们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游戏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健康表现有重要影响。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体育态度,形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健康表现。学生从游戏教学法中不仅可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且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体育的终身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思想中渐渐形成,加上获得一定的体育技能和学习方法,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学习、探讨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体育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性征出现,心理上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性格内向的女生变得爱静、稳重,对一些难度大、强度大的项目也不愿意参加,特别是在男学生面前更不愿练习,而男生好动、爱闹、喜欢运动、有较强的活动欲望,不愿受纪律的约束,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注意区别对待,分组练习,加强鼓励引导,培养女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练习热情,对男生安排一些喜欢的项目,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的练习密度加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达成教学目标。

五、沟通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课的重要因素,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实想法,和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行为、语言上真正帮助、鼓励、关怀学生,使他们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教师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真正接受教师后,就会努力学习借鉴主动配合教师上好课。

上一篇: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下一篇: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