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2024-08-18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精选9篇)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篇1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摘 要] 农村集体经济,目前是我国农村主要的经济基础,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审计工作,成为了广大农民比较迫切的要求。因此本文对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有关机构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集体经济 组织审计 审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 F2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4)04-0032-01

一、前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对于农民来说,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审计,可以让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对于村级的财务管理,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规范了村级的财务管理工作。

其次,财务的透明化,合理化,可以让群众对村级的财务打消疑虑。对于村干部的威信建立,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同时也让村干部的责任心加强了,财务制度的公开,也可以让农民更加放心。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立法滞后

目前,在我国因为相应的机构,法律地位比较模糊,各乡镇的审计办也只是一个工作的部门,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们都不具备执法的权力。

而作为一个审计机构,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执法权,而且还必须有相对独立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而在我国,因为审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清楚,这就使得相应的审计部门,缺少了足够的权威性,让审计部门在农村的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2.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

农村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人员的数量也是严重地不足,根本无法开启村级的审计工作。而大多镇审计办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需要和镇农经站合在一起办公。

虽然各乡镇都有下达相应的编制,但是较多的乡镇,根本没有配置专业的审计人员,或者是人员不足,各种审计制度也不健全,导致审计工作,只能处于表面的形式。

其次,由于审计人员职责分配不清楚,很多审计人员,甚至是直接从农经站抽调或者是干脆用兼职的,对于审计工作并不是特别地擅长。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以及操作能力,让审计工作的质量比较低。

3.审计结果和建议难落实

财务公开制度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大家明白村集体资金的去向,但是农村审计,目前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完全按照国家审计程序进行操作,并没有因地制宜,以至于审计报告不能一目了然。

这种按照既定格式出来的审计报告,普通的村民和村干部根本就看不懂,所以对于审计结果,自然会存在着很多的疑虑。执行结果难从而让审计的建议,很难再落到实处。因此而达不到审计所需要达到的目的4.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低

农村审计人员,大多都是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来担任,专业的审计人员少,他们大多都是只懂得一些简单的结算工作,因此对于比较严格的审计工作,并不能胜任。因为他们对审计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制作出来的审计报表,没有太多的实用依据,也是农村审计很能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具体对策

1.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法律地位。

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职权方面,一定要划分清楚,可以实行授权审计制度,县市的政府或者是审计机关,赋予乡镇审计办一定的监督权利,让其代表国家行使审计以及监督的职能。

乡镇审计办,在本乡镇享有独立的审计监督权,其审计工作直接按照县审计局的指导,向本级政府以及审计局来汇报相应的审计工作,可以实行两权分离的制度,即乡镇审计办具有审计权和监督权,而审计的处理以及处罚等权力,则由审计机关来执行。这样对乡镇审计办也可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让乡镇审计办准确性和责任心得到很大的提高。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审计机构的人员素质

对于基层的审计人员来说,我们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来提升他们对审计知识的掌握,可以由县里提出相关的培训计划,然后有计划地组织各乡镇的审计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让基层审计人员的素质,在这里可以得到普遍的提升。

当然在培训的同时,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之外,还需要加强道德,作风等方面的培训,让基层审计人员,不仅专业知识可以达标,而且还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有着严格的道德标准。对于一些重要岗位的审计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保证审核团队的职业和素质。

3.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净化农村经济环境

监管力度,也是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在监督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评工作,并且督促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对于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鼓励,而落后的则需要鞭策。

对于农村的审计工作,除了需要结合相应的查询,审阅等手段之外,我们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尽可以地满足群众的要求。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深入基层,亲自到农户那里进行审计的调查以及取证等工作。增加与群众的互动性。

这对于农村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示范项目,对于表现优秀的村子,给予相应的奖金扶持。对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展开,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4.拓宽工作领域,强化审计职能

乡镇的审计部门,一定要从实际出现,积极听众各方面的意见,让农村的审计可以有法可依,让农村的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它的监督职能。同时,对于农村的审计工作。我们还需要积极地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提高群众对审计工作的参与意识,这样就可以让乡镇审计工作,得到更好的监督。接受群众监管,可以让财务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农村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农村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强,以及缺乏相应的执法权。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专门的农村审计条例,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让群众参与监督。这样才可以让审计工作更好在各农村之间展开。

参考文献

[1]郝桂英.认真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J]《经济师》 2013年第5期

[2]高慧.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03期

[3]郭娅 张贵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与内部审计[J]《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2012年第10期

[4]兰菊花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讲坛》2012年第08期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篇2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但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是为了检查内部账目、查找问题、应付上级的检查;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人员找种种理由回避审计。这样就根本不能发挥审计职能, 低估了审计作用。

(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处于基础审计阶段, 风险基础的审计还比较薄弱, 达不到对审计风险全面控制的目的。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 以手工查账为主,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决策起不到监督检查作用。

(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不完善

目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集体资金使用等, 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较好地依靠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和规范。

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一) 内部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的需要

1.农村集体经济所有者需要内部审计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资金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处置权都归全体村民集体所有。保护所有者利益成为需要内部审计的主要动力来源。

2.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内部审计来改善管理。内部审计成了管理者的“左膀右臂”, 村干部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减少由于管理失控带来的损失, 监督和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 内部审计是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需要

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信息掌握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村民所需要的确认信息,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 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可以指导会计人员规范建账与核算。

(三) 内部审计是维护涉农财政资金安全和确保效益发挥的需要

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和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改善内部控制水平, 而且内部审计身处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 在信息的获取和监督的时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信息失真的首要途径。

(四) 加强内部审计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需要

内部审计位于集体组织内部, 了解农村集体组织的决策, 内部审计工作做好了, 一定程度上将减轻国家审计工作的压力。

三、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 提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 是经管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查处并遏制农村经济中侵占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活动,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要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认识至关重要。

2.要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促使其他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审计, 扫清审计工作的障碍。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打造优秀的管理队伍。通过内部审计, 使村级财务人员素质有所提高, 村干部的法制意识得到加强, 财经知识有所增长, 为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 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审计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审计技能、专业知识掌握不多, 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内审工作范围狭窄, 审计事项单一, 仅停留在对会计凭证真实性的检查上;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的内部审计仍然以事后手工查账为主、依靠账务核对、盘点等方法来实施, 其监督力度难免要打折扣。尽管各乡镇在开展农村审计的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 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对象、审计事项, 农村财务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手段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2.审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广, 业务量大, 而农村的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管理相对混乱。同时, 对内部审计工作经费预算较少, 审计人员不能够及时到专业机构学习充电, 无法及时掌握审计专业技能知识, 加大了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 影响了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 才能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录强, 杨应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需求分析.现代农业, 2010 (6)

[2].赵淑华, 于艳红.论内部审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4)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对策研究

农业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经济管理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是当前各地政府应当重视的重要工作,也是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由于历史、观念、制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道路。

一、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重要经济工作,它是管理者为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农村的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监督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农村经济管理指的就是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重效益、轻管理这一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农村经济发展领域仍然普遍存在,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仍不容乐观。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体现出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特点,其出发点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和分工,实现层级之间的相互制衡,建立起良好的约束机制。但是这种层层相扣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与当前农业大集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符。

其二,相关管理人才的缺失。关于农业经济的相关人才尽管稀缺,但是在各级农村经济体系中都存在。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则更加稀少,并且对于管理人才来说,往往处在较高的管理层级上,最基层的农村很少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经济管理人才。人才的缺失必将制约着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其三,农业扶植政策不足。尽管从表面上看,连续十数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也确实通过减免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等对农村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事实上,农业扶植政策却并不完善,农业融资困难、农村投入资金不足、资金的使用太过于局限等都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二、做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解决:

其一,应当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在当前并不鲜见。一方面,对于法律政策范围内农民主动进行的土地流转应当持支持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土地的征收和征用应当在法定的补偿之外切实考虑每一个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领导干部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导者,是最直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将对农村经济产生非常直观的影响。应当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基层之中,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其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当前高新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唯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非常有限。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高效运行,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农业”也成为可能。

其四,要做好深入實地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和问题各不相同,一刀切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要想做到因地制宜,就必须切实深入基层,做好农村经济的各项调查和研究,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扎实有效的数据。

三、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即便到了工业和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农业人口的比例也一直居高不下。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最为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经济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能够让经济政策和制度得到保障,能够让农村经济更加合理地发展,也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未来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必将带领我国7亿农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汤业国.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跛脚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吴理财.从“管治”到“服务”—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刘利岸.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如何做好乡镇组织工作 篇4

一、要准确定位,正确认识乡镇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务虚的工作,既不能产生生产力,又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造成一些从事组织工作的同志不敢大胆工作,缩手缩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组织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做好了组织工作,就是做好了人的工作,就能产生最大的生产力。因此,组织工作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各级党委极其重要的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组织工作得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个地方的组织工作抓好了,这个地方就有凝聚力,就容易出人才,出成绩。去年以来,我镇从强化组织工作入手,通过抓干部考核、竞争上岗、作风、政治、思想建设,整个干部队伍作风过硬,团结有力,干部干事热情高涨,学习氛围蔚然成风,干部素质明显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先后有三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被提拔为正科级领导干部,三名一般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两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进入了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队伍。八名领导干部被重用到不同的领导岗位。通过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村干部机制以及党员考核工作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大大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镇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矛盾稳定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全镇社会大局稳定,没有出现过集体上访、赴省进京上访的现象以及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在2006年终考核中位居全县第一。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晋升到一类乡镇行列;煤炭关闭整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实现了进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局最稳定的可喜局面。新农村建设来势喜人。全镇十个行政村有八个修通了水泥路,一个正在施工。可见,组织工作抓好了,就能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好务,为经济建设服好务。

二、要勤练内功,熟悉乡镇组织工作业务。

“世事洞明皆学问”。对从事组织工作的人来说,学习尤为重要。组织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作为组织委员一定要明白到底那些是自己的工作,哪些是重点。我认为乡镇组织工作的业务主要是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此,只有通过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理论-功底、业务水平、办事能力,熟悉各项工作的程序、要求,开展工作才能如鱼得水。如党员发展就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经常性工作,从党员本人提出申请到支部把他吸收为预备党员要经过二、三年时间八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规定,工作总结《如何做好乡镇组织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第一须熟练业务。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办事。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正常情况要二到三年的时间才能成为预备党员,但往往在有的地方有的人当年写入党申请,当年就被支部接受为预备党员。这就没有严格按发展党员的要求办事。这样的结果就是,把一些不具备先进性的人拉进了党内,损害了党的工作的严肃性。第二必须廉洁自律。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因为发展对象有求于你,这个时候,组织委员往往会成为某些人攻关的对象,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县委组织部《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五个严禁》。去年以来我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按照执行上级要求发展了21名党员,无一人在公示期间有举报。新发展的党员大都能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再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这是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教育的良好平台。要充分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首先组织委员要学会操作,要了解党员需求,为他们寻找和储存必要的资料。党员管理也是组织工作的经常性工作。目前对农村党员进行管理对有效的机制就《农村党员考评制》。要扎实推行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制度的重大意义程序,同时了解党员本人的个人能力,专业特长,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好党员承诺,防止过高过泛,标准偏低不经努力就可兑现的现象出现为此,作为乡镇组织委员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一是学习要有主动性要端正态度,静下心来主动学,耐心学,做到锲而不舍。二是学习要有针对性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发展工作手册》、《党支部工作手册》等各种实用知识进行系统学,重点学。三是学习要有目的性。要通过学习达到提高政治素养,形成理性思想,增强政治洞察力的目的,使自己能够在政治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高度清醒,与时俱进,在业务上驾轻就熟、一专多能。

三、要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乡镇组织工作

浅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 篇5

一、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审计。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劳动成果,也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一是审查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产权明晰与界定,存量资产台帐登记情况,资产增减变动登记管理,资产年检与清查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建立与考核评价等。二是审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建设投资及管理情况,包括二三产业的基础建设、农业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其他建设管理,工程预决算审计,农村其他各项集体资产购建审计。三是审查集体资产的占用与处置,包括使用者对集体资产的管理责任和经济义务是否明确,固定资产的报废是否具备规定的手续,资产产权的转让是否合规合理,对外投资管理是否规范,资产占用与处置过程中各项防止资产可能流失的措施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等。四是审查集体资产的收益与分配,包括各项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承包金或租赁费标准设定是否合理,到账是否全面及时,各项投资收益的收缴是否正常,收益收缴的风险控制,资产收益的分配是否符合集体资产管理规定等。

二、抓好农民合法权益审计。农民合法权益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后,农民应该得到的经济补偿等财务活动审计。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农业经营方式转换,农民承包土地的征用和流转等情况日益增多,农民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将影响到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权益审计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审计和承包经营权流转审计。征地补偿审计,主要审查土地征用、劳力安置、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等费用的分配使用是否合规合法,土地换社保政策执行是否存在偏差。承包经营权流转审计,主要审查土地流转是否遵循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流转收益的分配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是否存在克扣和截留等违规行为。此外,还要加强对各级涉农补贴资金到户情况审计,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抓好承包合同审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承包关系是通过承包合同来实现的,这些合同不仅体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与所属单位之间,以及其它经济单位之间的契约关系,而且也是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以及本单位和外单位利益关系,进行承包分配、往来结算、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对承包合同的审计,首先要审查承包合同订立的合法性,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和履约能力,所签承包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订立过程是否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其次要审查承包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包括合同应具备的条款是否齐全,具体内容是否正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合理。最后要审查承包合同履行情况,包括查明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酬金、期限地点方式等履行,是否存在依法可免除责任的情况而造成的违约,以及对违约责任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及时正确有理有据等。

四、抓好各项收支审计。各项收入与支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主要体现。对各项收入的审计,重点要围绕各项承包(租赁)合同或协议等,通过审查收款收据和有关帐册凭证资料等,是否存在收入少入帐,收入不入帐,公款私存,公款私分,或拖存挪用等情况,是否存在未经合法程序批准,随意减免各项上交款,是否将各项欠交款项按制度规定予以确认并记入相应往来账目,对各项欠交款是否订立交款协议,是否建立催讨制度以及执行情况等。同时,要检查收款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考核情况。对各项支出的审计,在紧扣年初财务支出预算的前提下,重点要审查费用报支是否符合本村的经济活动,原始单据是否真实,所购货物是否合理,货据是否相符,报销手续是否齐全,大额支出是否经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对非生产性开支,除按正常的支出业务审查外,还要注意审阅报支范围标准是否超越有关规定,总量是否突破规定限额,干部奖金是否突破责任制度考核结算审批数。另外,还要对公积公益金开支、应付福利费等来源与使用的合理、合规性加以详细审核,是否存在挤占乱支等情况。

五、抓好财务公开审计。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村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监督,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财务公开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公开的效果。

因此,充分发挥监督鉴证职能,加强财务公开审计,已成为非常必要。在具体的财务公开审计中,重点要审查财务公开组织领导,村民主理财小组职责履行,财务公开各项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财务公开的程序、时间是否规范,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公开的项目是否符合村民意愿和有关规定,公开的形式是否切实可行,村民对财务公开中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能否得到及

时处理,以切实加强对财务公开的监督。

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篇6

(一)农村基层是我们当今发展的重点,农村基层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包涵多方面、由许多因素构成综合性“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等工作,是一个区域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乡镇党委应把做好农村基层工作作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形势需要研究落实。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我认为应当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抓班子、带队伍、健机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乡镇班子的自我建设,党委班子是抓好乡镇各项工作总指挥,要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新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把握大局、协调各方,以为民优质服务的执政意识,强化班子自身建设。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职能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工作重点由过去催粮、催税、催计划生育向为民、便民、利民优质服务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班子,什么样的班子带出什么的队伍,有一个为民服务意识强的班子就能带出一支为民服务意识强的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有力保障,就目前而言也建立了许多机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许多方面还尚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公务法》的颁布,工作体制改革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考核机制滞后的问题,所以,完善考核机制至关重要。

第二,重研究、重细节、重落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工作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注重调

查研究依然是当前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凭经验、凭情感、凭主观臆断来处理,应舍身处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结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注重小节,但一定要注重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得到他们的关注。从比较容易解决且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一屋不扫,何以扫扫天下,注重细节才能赢得众人的支持。诚实守信是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机关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落实是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重要表现,要说到做到,不能随意表态,言行必须一致,该说的说,不能做到的不说,不能讨一时欢心,不能落实而误了大事。

第三,办实事、求实效、促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乡镇情况、村情、人情,为基层办实事,力诫讲空话,强调办事关本区域发展的实事,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找准针对性强,立足长远来考虑。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克服滑、懒、拖、拉、推诿、扯皮现象,提高办事效率,在力所能及且在最短时限内办结,这是群众所希望的。

做好农村工作我们要努力的还有很多,新农村每一天都在变化着,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适应日益发展的新农村,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社会,我们的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二)基层干部的工作就是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应把握如下三个要点:

一、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践这一宗旨,首先要确立好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这一基本概念;也就是说,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民来开展,来服务的,只有这样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为民服务制度,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职责,这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好的制度才能产生好的干部,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再次是要发展经济,领民致富,这是干部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当今农民最大的愿望和需要。也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农村党员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既要懂传统型生产模式,又要懂得将最新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既要懂生产,又要懂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广大群众早日奔小康。

二、努力加强体制创新,提高农村科学和民主管理水平。

体制创新的目的是如何促使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干部有效工作。乡镇部门普遍面临事多、责重、权小、利微的机制矛盾,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是导致工作效能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体制因素。科学和民主管理是促进

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的重要途径。

三、拓展工作思路,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氛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群众经济利益的磨擦、思想观念的碰撞等引发的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如果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就有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干群关系的融洽,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拓展工作思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有效途径。一是体察民情民意,掌握预防和化解矛盾的主动权。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对于本村的社会情况、民情民意、现实矛盾以及可能出现的潜在矛盾,要做到了然于胸,取得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的主动权。及时掌握了群众的思想脉搏,对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做到了胸中有数,并能从中注意发展动态,做到“日晕知风,础润知雨”,及时排查和发现矛盾苗头,见微知着,防微杜渐。二是寻求新的办法,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要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上来。其次,要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农村矛盾尤其是干群矛盾,往往是群众的要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而造成的。因此,对于群众的要求,要区别不同情况给予认真对待。对于群众的合理要求,凡属应该解决的,及时妥善解决;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不合理的要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做好重点人的转化工作,使矛盾得到化解;对已经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则落实责任制,研究对策,采取积极措施限期解决,防止小事拖大,矛盾激化。第三,要加强科学文化的普及。农村各类矛

盾的产生,往往是与人们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等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一要重视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素质。二要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篇7

1 农村基层组织做好项目服务的意义

1.1 项目服务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章经济建设第十一条规定,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 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项目服务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1.2 项目服务工作有利于实现产业转移, 企业入驻有利于提升本地经济实力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现象,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 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 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企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 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 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 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 东部沿海地区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利用产业转移的大环境, 农村基层组织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能够吸引许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入驻, 从而迅速在本地区形成机械、生物、电子等产业集群, 而农村地区因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比较低廉, 加上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良好的项目服务, 对企业的吸引力很强。例如, 富士康因产业转移在郑州郊区设新厂, 招聘会上报名者众多, 人员排1000米长队, 企业一旦在郑州郊区建成, 既可以提高本地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 快速培育微电子产业基地, 又能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1.3 项目服务工作符合国家农村政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项目服务工作的一个政策前提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符合政策法律的途径, 把部分农村土地转变成工业用地, 利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资源, 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项目服务工作的第二个政策前提是党的两个1号文件, 目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 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不断出现, 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 解决好“三农”问题。党和国家连续出台两个针对农村的1号文件, 两个1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思路, 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的科学发展观。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乡村。为此,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做好项目服务、吸引企业入驻的地方政策。例如, 河南省南阳市就提出了“四个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以品牌带动, 提高发展质量;以创新带动, 消除发展障碍, 破解发展难题;以服务带动, 努力优化农村投资环境, 做好项目服务, 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收入。

2 农村企业项目服务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农村入驻企业的增加, 一方面, 为本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 因企业占地而产生的人地矛盾、占地款分配、土地承包权重新划分、征地附属物清理、利益分配等问题集中出现。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征地后的遗留问题多。占地款分配难, 例如, 出嫁女户口不迁出要求分配补偿款, 在外大学生和转业军人如何分配占地款, 同组群众中未占地村民要求分配补偿款;二是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企业占地后, 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 如何保证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实现再就业是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三是利益冲突问题。企业入驻, 建设厂房需要运输大量水泥、钢筋等地材, 一些运输户为争夺利益, 哄抬物价, 强拉强运, 强买强卖,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 围堵厂门, 偷盗建材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企业建设进度和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如何协调解决好这些难题和矛盾纠纷, 进一步营造农村良好的投资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紧迫问题。

3 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3.1 乡、村两级党委政府可以成立专门服务企业的项目协调办公室

因地制宜, 发挥好区位优势, 通过引进项目, 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必由之路。为了协调好企业占地中各个部门、单位在企业入驻招商引资中的工作分工, 可以在区县党委政府的主持下, 成立乡、村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项目协调办公室。农村招商引资工作的阻力, 有来自于政府各部门在项目服务工作中分工协调的矛盾, 但更大的阻力常常来自于占地企业与部分村民群众的利益冲突, 要化解这些利益矛盾冲突, 就需要市、县区、乡四级党政部门密切协调, 共同努力, 平衡好企业和村民利益。特别是乡、村两级党委政府要及时沟通, 因为村级基层组织直接面对村民群众, 与群众接触更紧密,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上级的政策、指示需要农村基层组织, 特别是村一级组织的落实。

3.2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工作中, 要维护好企业和村民群众双方利益, 在处理占地款分配等问题时, 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关心”。只有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 急企业之所急, 全心全意的做好服务工作, 才能赢得企业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才能随着本地工业的腾飞而蒸蒸日上。

3.3 通过服务创新带动发展

为了让入驻企业造福农村群众, 提高农民收入, 基层党组织可以在征得企业同意的情况下, 由村民群众组建运输队, 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 参与承包地料的运输。通过这种方式, 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避免了“暗箱操作”, 降低了企业施工的成本, 减少了项目建设阻力, 达到了企业和群众双赢的结果。

3.4 加强组织领导, 搞好宣传教育

农村两委班子对项目服务应高度重视, 可以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委委员为成员的村级项目服务小组,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专门负责入驻本村企业的项目服务, 认真处理企业占地款的分配、土地承包权重新划分、征地附属物补偿清理工作, 让企业满意, 让群众满意。同时为了做好被占地村民群众思想工作, 可以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 在会议上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是做好“园区发展我发展, 我为园区作贡献” 宣传教育, 努力化解企业占地过程中, 个别村民产生的抵触情绪, 使群众明事理, 衷心拥护项目建设的大局。

3.5 打响招商品牌, 加强硬件建设,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项目带动, 加快发展速度, 关键是做好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样才能留得住企业, 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在一些入驻企业多的农村工业园区,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一, 搞好品牌建设, 随着农村一些地区入驻企业的增加, 企业职工也随之增加, 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生活、购物、娱乐场所, 这时可以抓住机遇, 多方协调, 巧借外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招商引资建设农村小集镇, 吸纳商户, 并完成了路灯及下水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搞好商贸、休闲一条街, 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工业园区环境, 方便了职工和村民生活, 另一方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渠道, 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二, 搞好品牌建设, 建设高标准的农村中、小学。为了解决园区职工和村民子女入学问题, 可以引进投资, 建成高标准的中、小学, 内配置了先进的电教设施, 促进公共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三, 搞好品牌建设, 建设文明新村。要加快农村道路水泥路硬化和绿化, 建设了农村文化游园, 方便群众职工生活。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 打响了品牌, 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方便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和生活, 留住并吸引了更多的项目入驻。

3.6 以创新带动, 努力解决我村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产业转移、企业入驻, 一方面, 为本地区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 因为企业占地, 也产生了土地被占、农民失业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 特别是村两委班子要把失地农民再就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大事来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解决这个问题:第一,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应及时和园区占地企业协调, 安置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入企业从事工作;第二, 利用所在地入驻企业增加, 职工日常生活需求量大的情况, 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如建设农村小集镇, 使失地农民转身为商户和企业经营者, 因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第三, 以创新带动发展, 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精神的前提下, 努力探索土地流转新方法。被企业占地的农村地区可以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企业经营, 通过这种土地入股的方式, 使失地农民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解除了后顾之忧。

3.7 运用“4+2”工作法, 解决占地款分配等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党的组织工作 篇8

关键词:做好;组织;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在各级党组织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当前,正是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时期,认真做好党的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组织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好坏。多年来,各级党组织都把组织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抓了基层组织建设,包括班子、党员队伍、村部、村集体经济、“二新”组织等;抓了干部队伍建设,包括乡局级班子、人才队伍;抓了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等等。开展了“创建五型党组织”、“基层党建年”、“党务公开”、“党建提升年”、“机关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载体,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党的组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隨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组织工作中也程度不同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工作水平不平衡。从整体情况看,党建工作中存在乡镇好于市直,社区好于“二新”组织的现象,存在这些问题,不是主观抓法问题,而是从工作效果上反映出来的。在机关部门表现为部署多、号召多,自身努力多,靠自然发展。从整体看,以前的组织工作把重点放在了农村,工作力度是比较大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典型抓的不全面,不过硬,影响面不够大。

班子建设上的问题。一是班子配备人员来源单一,行政人员提拔可任行政职务,事业人员提拔可任事业职务,这样造成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配备专业型的领导就很难。二是村级班子后备人员断档断层。想干的多,能够胜任的少,凭经验和威信干工作的人多,具备专长和带动能力的人少,出现空缺时,选不出人来或“难产”两委主官。

人才管理上的问题。人才是由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等组成。党政人才在管理和发挥作用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其他几个方面人才在管理形式、管理方法、调动积极性上应该说不够到位。比如专业技术人才多年一贯制的选拔“拔尖”人才,乡土人才多年搞一次表彰,还有乡土人才在各行各业统一标准是什么,怎样评定,怎样发证件,级别怎样确定,几年评一次,怎样管理等,没有成型的东西,或出现有些人才靠自然成长,没有规范化管理起来。

党员管理上的问题。一是学习教育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好,在思想观念、党性修养上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也存在难组织、难集中的问题。二是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主动性差,遇到急、难、险、艰任务,体现不出来是一名党员,带头作用不好。三是发展党员质量不够优,有下计划的现象。

对于今后的组织工作几点建议:第一,拓展选人用人渠道。一是必须明确用人的标准和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多种形式选拔。应采取组织提名,群众推荐,定向培养,公开竞争等方式,广开门路,拓展思路,选好人,用好人。公选不行,究竟问题在哪?是选用的形式不好,还是运作上存在问题,都值得研究探讨。第二,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一是破解选人难,重点是村支部建设解决后继乏人问题。从眼前看,有大学生村官,有下派的第一书记,支部工作能正常开展,但从长远看,要注重培养发现当地人才,如发展青年人入党,有意地交任务,压担子;在多年外出劳务回乡创业的成功人士中选用人才;在当地具有产业、专业、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人才;在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的党员中选拔人才。二是破解党员作用难发挥。首先要掌握好党员现状;其次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根据党员所具备的上述情况的不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能做一事做一事,能带动一片就带动一片,不能强调一个标准,一概而论,注意总结典型经验。三是破解发展党员难。一方面注意从务农的优秀青年人和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重点是引导和培养,从长远考虑解决优秀青年入党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见成效,要让离土、离乡的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在他们心目中产生回家的向往,达到还是家乡好的目的,由此促进青年人的上进心,从内心发出还是党好的呼声。四是破解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轰而起,搞一刀切,把自主权交给村支部,看准的项目要加强引导,由小到大,滚雪球式的向前发展,把握好经营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增收的真实性。第三,创新组织工作模式。班子考核创新。在坚持谈话、测评、政绩核实等常规办法的基础上,用量化的办法,明确赋分的权重,严格考核实绩,来真实、全面、准确反映干部的实际情况,让灵活的东西占比例少一些,固定格式的东西占大比例,虽然在操作过程中难把握,但只要认真研究,认真操作,还是能比现在的考核办法更科学一些。

参考文献:

[1] 杨海洋.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04).

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篇9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组织部门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制度、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方法、促进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做好调研工作是组工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现将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炎溪的辅导材料摘登如下,供参考。

调查研究是对特定事物有目的的探索和把握,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心环节,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就组织工作来说,无论是各项政策的提出还是贯彻执行,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无论是指导工作还是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做好组织部门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调查前要选好题、制定好方案和提纲

选题决定成败。调研题目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整个调研活动的进行,而且决定着调研的价值和效用。要站在组织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分析相关情况,善于抓住带方向性、超前性、倾向性和预见性的问题去调查。具体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部领导决策需要选题,从决策实施的难点以及制约和影响组织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问题中选题,从对整个组织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中选题,从干部群众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题。应特别关注组织工作中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调研方案的制订。这是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总体策划和计划安排,应注意把握五点:一要做好必要准备。即广泛收集、阅读、消化有关调研课题的各种资料。二要明确调研目的。调研目的是调研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要围绕如何实现调研目的进行思考和安排。三要圈定调研范围。包括内容、地域、单位和时间等范围。四要选择访谈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员,尤其要注意挑选有思想、有见解、敢讲实话的同志,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五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和调研主客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科学、便利、适用的方法,以便听到真话,了解实情。

调研提纲的拟定。调研提纲是调研成功与否的起点和基础,应坚持四个“突出”:一要突出调研目的和调研主题;二要突出调研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三要突出典型,强调对典型人、典型事的调查和研究,注重典型的特色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四要突出见解,不能满足于讲现状、摆现象、记流水账,要尽量多地涉及事物本质、历史、理论研究等深层次内容,概括提炼出好观点。

二、调查中要全、真、实、活

“全”就是调查对象、方法运用、听取意见要全面。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渠道的调查,坚持求深、求细、求准,“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不能只选、只看“闪光点”,要特别注意条件艰苦、工作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在调查方法上,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采用开调查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网络、问卷、抽样等各种形式获取信息、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问题的调研,较适合用常规办法;综合性重大课题的调研,最好用问卷调查方法。听取意见时,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防止随意作出主观片面的结论。一些比较特殊的调查,不仅要听多数人的意见,还要特别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力求分析问题时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得出的结论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真”就是要善于引导访谈对象说真话。真实是调研工作的生命。针对目前一些地方某些方面风气不够好,在调查中了解真实情况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应把握四点:一是态度诚恳。要做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定调子,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能高兴地去听,让群众掏真心、讲真话、道真情。二是虚心求教。要放下架子,谦和低调,仔细听取调查对象对调研问题的看法、分析、建议等。三是讲究艺术。对一些比较熟悉和爽直的同志,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一些顾虑较多的同志,则应根据其性格、年龄、职务等,先谈一些个人基本情况、彼此熟悉的知识、相互了解的信息等,待气氛融洽后再进入主题,这样更容易了解真实的东西。四是善于引导。在座谈中使用家常式、谈心式、启发式的沟通语言,打消对方的思想顾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要认真做好笔记,有言必录,边记录边整理,重要内容、鲜活观点、精辟语言打上记号,便于事后消化材料时阅读。

“实”就是不带框框,不定调子,实实在在了解情况。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调查中听汇报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直接接触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要力戒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应坚持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听取意见;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列举的事实、引用的数字和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议论必须恰如其分,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从事调研的同志必须具有认真扎实、严谨细致的作风,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务实的精神。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即使领导有明显的意图,也要在注意方法的情况下,如实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活”就是根据调研进展,从调研内容的需求出发,灵活挑选调研信息。调查中所需要的情况,有的能很快、全面地了解,而有的了解得很慢,甚至很难了解。应在调研进行一段时间后,对调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看哪些情况是多次重复的,哪些情况是比较缺少的,然后灵活调整调研方式,选择性地听取有关情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三、调查后要消化材料、写好报告

调研包括的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都要求一个“深”字。调查要求深入下去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研究要求深入到得来的情况和资料内层中去分析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可行的对策。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对调查的进一步深化。调研中,既要认真调查,更要下功夫研究;既要调查清楚,又要研究明白。研究时,一定要在调查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消化材料,为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打好基础。

消化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加工提炼的过程。分析、思考、研究必须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调查之前要思考怎么办,调查之中要思考怎么听,调查之后要思考怎么写,分析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消化材料上。要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调查中获得的大量纷繁芜杂的材料进行梳理、筛选,经过反复比较、鉴别、提炼,把调查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和情况,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决不可带着成见和偏见去看问题,不可从固有的思维模式出发看问题,也不可对领导的意见简单盲从。二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要善于在比较中见好坏、知长短、晓优劣,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三要坚持在领会上情与吃透下情的结合上看问题,要注意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领导的主张、意图,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调研的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对策建议,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地方的实际,具有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要坚持从全局和发展角度看问题。要善于从全局和发展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应该放眼于整个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问题。包括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许多问题都应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大气和全面。

调研报告是调研者将调查到的情况加以系统、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得出的书面成果。起草调研报告,除了认真消化材料,掌握写作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调研报告的思想性。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独到的见解。既要在主题、结构、文字上下功夫,更要在思想观点上反复琢磨。首先要注入情感。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调研报告。其次要考虑好角度。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善于大题化小,小题深作,决不可大题浅作。对一些重大课题可把大题目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要有新的 1

概括。要把别人“境中有、话中无”的模糊感受用鲜活的语言概括出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在出观点、出思想、出见解上下功夫。一定要注重思想性,注意改进文风。

二要虚心听取意见。调研报告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见识见解的逻辑展现,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同志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不一样,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多听意见。听取意见中既要善于吸取有价值的内容,又要仔细分析不够成熟意见的缘由。

三要下功夫反复修改。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一定要下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修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问题和对策把握得更准,调研报告也会更完善。

州委政策研究室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一)贯彻州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对有关政策问题,重点是对工业、农村、商贸、对外经贸、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党建、法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州委决策参考。

(二)负责或组织有关部门,参加起草或修改州委有关重要文件、文稿以及州委领导同志的报告、讲话等。

(三)组织协同各县(区)和州直有关单位开展重要课题的调研活动。

(四)检查和跟踪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向州委反馈信息,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五)组织撰写有关宣传、阐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向的文章。

(六)承办州委和省委政策研究室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科室职能

(一)秘书科

负责编发《惠州调研》和《决策参考》等刊物;负责文秘、信息、人事、保密、档案、财务、交通、接待、会务、保卫等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协助室领导和党支部抓好室的党务、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纪检、工、青、妇等工作。

(二)城乡经济科

负责对工业、商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政策问题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问题,开展专题或综合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起草市委有关文件、会议材料。负责对农业和农村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向市委反馈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关注的情况和问题,参与起草市委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三)社会文化科

负责政治、党建、社会、法制建设等问题的调查研究;负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改革与发展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参与起草市委有关文件、会议材料。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要职能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意图和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我省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二、对我省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进行跟踪和前瞻性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三、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我省的影响,进行追踪、比较和分析;收集、整理和开发信息资料,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四、承担和参与省委、省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重要文件、全局性工作部署等重要文稿的起草或修改。

五、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调研课题,组织、联络、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研究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市县的调研工作。

六、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共红河州委政策研究室是州市级正处级单位,是中共红河州委的重要工作部门,是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承担着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服务职能。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调查研究、撰写重要文稿、提供决策信息参考及完成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电子厂采购工作计划下一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