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

2024-10-04

80后作家(精选11篇)

80后作家 篇1

80后代表作家施晗新书《书生味道》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日前, 该书在北京长安街恒基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与韩寒、郭敬明等同被誉为中国新生代文学创作的“80后”代表作家施晗, 以他在北京十余年的生活和丰沛的想象力, 成全了新书《书生味道》, 率先开始了“80后”文学对人生的总结和深入思考。1983年出生的施晗, 13岁就在文学期刊发表文章, 现在北京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先后担任过《青年文学家》《合创团》等刊物执行主编。他陆续发表出版的《梦回千年》《追忆似水年华》《天国无门》《生于80年代》等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人。因文学作品中稳重冷静的思索, 质朴而又充满灵气的语言以及心忧天下的情怀被业界称为“最不像80后的80后作家”。《书生味道》被认为是施晗最直言不讳的书生剖白书。施晗出道以来, 最具思想的诚意之作。他一路带上文学行走, 从南至北, 历经市井纷繁, 众生百态;历经人生的梦想、羁绊、自由;终而悟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无奈之道。

80后作家 篇2

标签: 郭敬明 小说 韩寒 夏至未至 作家 2009-06-12 14:51

“80后”,顾名思义是出生于1980-1989年之间的新一代年轻人,最早的“80后”专指这个时代出生的网络青春写手或者是作家,以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为代表,大多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走进公众的视野并受到关注。由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王先霈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一书中曾写道“所谓的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上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与文学思潮一样,文学流派 也是一种与文学的创造性活动密切相关,对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80后”作家的创作活动目前为止还只能被视为一种文化活动,还不能说是一种具备了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特点的文学倾向,因为只能以“80后”这样一种年龄或者年代的概念来概括,虽说不能全面的表达这个作家或者说是写手团体的创作特点,甚至连“80后”作家本身对此称呼也不满意,如韩寒在与白烨网络pk的时候曾用了一句话来表达他对“80后”称呼的看法---------“作为我本人,我非常讨厌以年代来划分作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好的划分方法,因为整个“80后”作家风格各异,性格各异,基本上找不到一个更好概括的词语来表达这一代人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以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简要的分析一下“80后”作家小说创作中的“孩子气”与“明星化”。之所以说“80后”作家创作具有“孩子气”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其作品并未表现出文学所需要的深度与广度,或者单纯的说,“80后”的创作不够深刻,如果是“80后”文学是一个生命的话,那么现阶段她仅仅是处于一个孩童的阶段,没有成熟,没有长大,充满希望却又满载稚气,也就是我所说的“孩子气”。

首先从生活环境来看,“80后”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加之所成长的外在社会环境也是安定和平的,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因而“80后”基本上是在一种“60后”,“70后”无法想象的安逸环境中长大的,这就决定了“80”后不可能有多少伤痛深刻的记忆。但是“8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没有姐妹,大多生活在城市的单元楼里,缺少童年的玩伴,在一个相对孤独的环境中长大,因而在其作品中常常透漏出忧伤的气息,具体来说是伤而不痛的气息。以郭敬明为例,从小生活在一个安逸的家庭,衣食无忧,上学期间也是成绩优良,这就注定了他写不出“70后”那一代所特有的“伤痕小说”,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严格来说就没有所谓的伤痕。

“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种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孙文宪,王先霈主编《文学理论导引》),“80后”经验的“浅薄”也就注定了其作品创作的“孩子气”,以《夏至未至》为例,小说中创造两个极其优秀的男生傅小司和陆之昂。他们从小出生生活在安逸的家庭,不愁吃不愁穿,喜欢可乐,喜欢名牌,在一个贵族学校学习,有着傲人的成绩,这些我们只要细微的思考,大部分是郭敬明自己生活的一个映照。众所周知,郭敬明跟韩寒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学校经历的不同,韩寒是一个几乎科科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而郭敬明则是一个优异的理工科人才,成绩出众。我们来看一下郭敬明的学习情况,1988年9月,郭敬明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了, 1995年,郭敬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贡九中,2002年8月中旬,高考成绩598分(理科:第一批重点本科544分;第二批一般本科479分),高出重点线54分的成绩算傲人了吧,再看一组数据: 复旦大学在四川省的理科招生分数线: 年 份 分数线 2002年 608分 2003年 601分 2004年 650分 2005年 690分

读过郭敬明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的人大概都不会不知道郭敬明一生最向往的地方是满地繁华的上海,而最向往的大学就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国三大名校之一的上海复旦大学。他曾经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他对复旦的向往-------“唯有复旦,才能给我家的感觉。”从他的高考结果来看,他与复旦只有10分的差距。我相信这组数据足够显示出郭敬明在学习方面的傲人之处了。而在《夏至未至》中,傅小司陆之昂分别是文史类和理工科的状元,这也是作者将自己的学习经历附加在人物身上的结果。而与郭敬明本人有些相似的傅小司最后在小说中选择了文史科,也代表了郭敬明本人对文史科或者说是文学的向往。由此可见,“80”作家的创作首先都是从自己出发,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某种向往,又由于其本身经验深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其文学创作的“孩子气”。

其次,从“80”后成名的“手段”来看,除了新概念这一平台来看,还有模仿这一重要手段。吴墉先生在其《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之文坛里的潜规则》一文中曾指出“无论你是否承认,几千年来,模仿早就成了文坛里不争的成名捷径和潜规则。回顾人类的历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作‟,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我国四大古典小说都有比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红楼梦》模仿了《金瓶梅》,《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有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或者话本。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在写。‟鲁迅的小说也有不少属于模仿之作,他的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一篇小说。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则是模仿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中表达父女关系的内容。对于模仿和借鉴,杜甫曾用这样的名句总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以及“一切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要有创新。”而“80后”也没有逃脱这一潜规则,就说韩寒,以叛逆著成,可是他的《三重门.也是模仿了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成》。而郭敬明更是“80后”作家中的模仿大家。其好友一草曾在《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中写出了他模仿了安妮宝贝风格写出了一篇难辨真假的小说《一辈子观望的焰火》。具体描述如下“没两天就收到小四模仿安妮写的文章《一辈子观望的焰火》,我看后,傻眼了、心凉了、头晕了、服输了。我不知道,如果事先我不知道这是个男人写的东东,我会不会以为就是安妮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写出从文风到内容都无限接近安妮宝贝的小说,这个男人还只是一个年仅18岁的小屁孩。我只知道郭敬明他没吹牛,他的模仿能力确实很强,他可以轻而易举将一个人的作品庖丁解牛拆开来,风格归风格,内容归内容,文字归文字,结构归结构……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多种加以无限复制,组合成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新作品。”众所周知的抄袭门,郭敬明的畅销书《梦里花里知多少》被指控抄袭京派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大概也因此而起吧。为了这个论文,专门在期刊网上搜索了法院的终身判决,其实发现真相不像外人传的那样,说郭敬明全文抄袭,其实只是人物情节关系一样罢了,而且庄羽在很多投诉方面带有很多主观之词,谁对谁错不是本文分析的特点,不得不说,这一案子也是郭敬明太善于模仿的结果。而这一事件,直接成为小说《夏至未至》的重要题材,即傅小司的画册《花朵燃烧的国度》被指控抄袭《春花秋雨》,甚至小说里面连记者采访的内容都跟现实生活中差不多。不得不说,郭敬明有通过作品来替自己辩解的嫌疑。这不是一个高明的选择,把这种委屈当作题材在作品中表现也成为郭敬明以及很多“80后”不成熟的标志,类似的还有林萧跟郭敬明的对立事件,郭敬明在《小时代》中以林萧为主人公人命,而林萧在《苦夏》中也塑造了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郭敬明。用吴墉先生的话来说,以模仿为起点不为过,过多的模仿,且没有确定一个较高成就的作家为模仿对象就是一种浅薄的表现了,也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孩子气。有人说《圈里圈外》和《梦里花落知多少》都是在模仿当代著名作家王朔的宏大叙事风格。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关于“80后”作家对于宏大叙事的理解了。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不管是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是本文要说的《夏至未至》,都是个悲剧的结果,都有人死有人伤。其实不是郭敬明蓄意要安排这样的结局,这只是他在模仿王朔宏大叙事不成熟孩子气的一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郭敬明的哪一步作品,其开头都是很宏大的,众多人物齐上场,大有唱一台大戏的风范,可是到小说的最后,剩下的永远只是孤苦无依的主人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开头过于宏大,到了结尾各个人物命运的安排完全都失去控制,为了更好的结局,或者说为了完成这部作品,只能将众多的人物下达生死令。用郭敬明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开始有太多的人出场,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安排,只能让他们一个个死去。”就如《夏至未至》,为了青田和遇见的结合,段桥就必须以死亡为归宿。这样的模仿,我不得不说真的很孩子气。再次,“80后”小说创作体现了极端的主观色彩,通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作品之中,使得很多时候作品看起来不想小说而更像一部自传。很多人在看完《夏至未至》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小四(郭敬明网名第四维,被读者昵称为小四)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首先说说傅小司,从姓名来看,小司与小四谐音。从其经历看,傅小司学习成绩优异,与郭敬明经历相似;傅小司擅长于绘画,小四擅长于写作,并且两人的成名都是依靠大赛,小司是津川美术大赛,而小四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两个大赛的地点非常巧合的都被安排在小四最向往的城市上海,以及后来小司成立工作室,被指控抄袭等都与小四经历极其相似。再说说陆之昂,小司的好友,与小四现实中最好的朋友小A经历一样都留学去了日本。关于小A,同时小四的好友一草在其作品中《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中曾有相关记录。如此的内容,还有很多。此外,“80后”作家的小说重友情和爱情也是其极其主观的表现,就拿《夏至未至》来说,期间傅小司跟立夏的爱情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中不断的穿插着立夏与遇见、程七七,傅小司与陆之昂的友情纠葛,我们可以看到最后,陆之昂甚至为了友情付出了自己一生的自由,而遇见跟立夏的友情更是像很多爱情一样几乎是山盟海誓的。遇见和立夏的各种对白如“牵着你的手,无论向哪儿跑去,都感觉是在向天堂奔去。”等也成了现在中学生心中的名句,心中对于友情的定义。这些“80后”主观愿望与主观情感穿插在其作品中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妥。反而会增加小说的干青色彩,使之有更好的看点。然而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林萧与郭敬明的对立事件,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感情色彩带入作品,不是批评郭敬明和林萧,在我看来真的是很孩子气。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孩过家家,因为生了某一小孩的气,就把家家里最坏的一个角色让那个小孩扮演。这样的主观情感,带入作品,不仅显得浅薄,而且毫无必要。

此外,“80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普遍运用想象,幻想,臆想来回忆往事,表达对青春流逝的伤感以及前途未知的渺茫,使得其作品更加的“单调,乏味,枯燥”也是其不成熟的一面。我们先看看下面一段来自网络的评论《“80后”及其创作现象研究》的引文。“„80后‟及其创作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有意贬抑或过分宣扬都无必要。但它确是关系到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他们不像十年前的„70后‟,有“断裂”宣言,然而其作品在同代人中所获得的呼应却是前所未有的。商业运作、偶像制造、媒体炒作,于是人们往往不屑于从文学的角度对此予以观照;但如果我们把文学的作者、受众、出版、宣传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文学存在,它指向了同一个心理目标,那么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进一步认识,恰恰要从文学上予以探讨。„80后‟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和代际的标志。这一代写作者通常都是通过网络、通过大奖赛(如新概念作文大奖赛)、通过商业运作走向文坛。他们不是依靠别人的提携、依靠组织和意识形态传承,而是通过竞争走上文坛;那是我们曾经畏惧又向往、诟病又终究要面对的一种状况。他们赢得了众多的青少年读者,这意味着他们与受众建立起了一种同构的关系。这一代作家没有历史记忆,也就是说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什么经验能和过去那个十分政治化的岁月联系起来,便直接地进入了新的时代和市场经济。金钱已经开口说话,在沉默了近半个世纪以后。而它的另一面,则是精神的匮乏。这一代作家,常被批评为具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我认为这多少有些缺乏理解。他们出生的上世纪80年代正是我们开始提倡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的年代。“80后”要自己定义自己的人生。围绕着人生的写作便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在我看来,“80后”的写作也许较之以往成人世界的作品更为坦诚、真率、直抵内心,没有那种模式化的倾向。但它却依然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单调、重复,精神肤浅的缺陷。“80后”作家带着青春的气息、自由的气息、叛逆与朦胧的追求向我们走来,仅仅提供一个文化背景来解读他们的作品显然是不够的,从文化现象深入到文学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与其沟通、交流、平等对话。”

可以说“80后”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千篇一律的青春小说,或者说是青春文学,可说说道这里,很多人开说质疑了,青春文学真的是文学么?“80后”文学风格的迥异,是由他们特殊的经历形成的,可是“80后”文学发展了那么多年了,还是只是限于青春,作家们却没有想到,读者再看了这么多年的青春文学之后,对于青春文学的套路可能已经跟“80后”作家一样熟悉了,一看到开始,就知道结局,这样可能不枯燥乏味么。从文学理论中的创作心理而言,这种现象是符合“80后”的特性的,众所周知,作家的创作与其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80后”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他们不必担心物质上的缺乏,能让他们感觉到迷茫的也只有那些在他们看来伤感的回忆以及对于青春流逝和梦想迷惘的无奈了。文学理论中指出“不少作家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群体的需求、意志联结在一起。”对于“80后”作家而言,他们则是在追求个人化的背景下通过描写自己的青春生活不自觉的影响了与他们经历相关的一代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80后”加上少部分的“90后”。“80后”与他们的前辈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没有经历重大的经济变革,可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就是说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于是他们的人生就失去了可知性,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面临着很多老一辈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压力,比如说大学、找工作、买房、买车……于是对青春的感叹和对理想的臆想就成为这一代人文学的主旋律。然而,当这种主旋律多到满地打滚的时候,也就慢慢变得通俗化了,孩子气了。就更加显示出了这一代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成熟。就以《夏至未至》为例,小说的时间跨度为十年,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唯美的开始,加上一个凄美的结局,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在小说的开头,小司,小昂,立夏,遇见……他们都单纯的活在一个相对安静平稳的环境里,可是后来,遇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却处处碰壁,当小司、立夏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时,却见到了一个他们从不曾想过的世界,抄袭案件,七七对遇见的阴谋以及对立夏的背叛,一切都变了。这也是“80后”眼中未曾到来的世界,反映出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理解。其实我们翻看很多“80后”的作品,类似的情节,爱情友情的纠葛,社会的黑暗,对未来的无知与迷茫都是小说的主题。就像我前面说的,当这种现象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显示出了“80后”极端的不成熟。他们无法从相同的生活中找出不一样的东西。只能千篇一律的模仿。然而,当我们回头看一看我们的知青一代作家,也是同样的社会经历,然而他们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文学形式-----知情小说、伤痕小说、寻根小说……甚至后面的先锋小说也就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知青出生。“80后”小说创作主题的千篇一律从某种形式上来说,直接反映了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是的,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思想不成熟,加之他们又生活在一个市场化的世界里,因而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对市场的高度追求和对纯文学的冷漠化也是他们整个创作的不成熟之处。可以说现在的郭敬明、韩寒的知名度以及出镜率丝毫不比任何一个大牌娱乐明星差。一草在《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中曾经指出郭敬明出了有高超的模仿能力以外,更主要的就是他对市场的把握,他永远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韩寒郭敬明作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或者说该是“80后”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他们其实是自己在自己的创作中树立了一个明星意识。就说郭敬明吧,他的成名就是通过当时具有很大知名度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来实现的。再说说后来郭敬明自己的成长过程,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大学,学着一个很是奇怪的专业,然而他却依然特立独行的坚持着自己的选择,这在他的一群“四迷”中树立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形象,接着郭敬明成立自己的工作社,制作《岛》系列杂志,打破原有杂志的特点,他争对“80后”的小资情调制作了一本华丽的青春文学杂志。后来的《最小说》也是如此。以及现在他加入作协等都是他自己在给自己找一个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80后”一代的作家虽然跟以往的作家一样是勤于创作,可是他们在乎的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他们不再执着的追求所谓的纯文学,而是更注重市场,更加关注自己的书是不是畅销,是不是受读者欢迎,而不再说我的作品是否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具有改革或者启发的意义。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他们思想的孩子气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追求上的孩子气。

结缘80后作家的乡土情结 篇3

郝周投稿给我社的这部长篇作品《偷剧本的学徒》,先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载于《儿童文学》。刊出之后,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好评,郝周便趁热打铁,把发表的短篇作品扩充成了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看了初稿之后,和郝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建议在抗战人物中增加一位给予民众巨大支持的幕后英雄,身份最好是共产党员,这样和主题出版能够契合,真实地展现我党在抗战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在人物构成上增加一位女性角色,最好是少女角色,可以和主人公连水相互呼应,也为这部几乎全部是男性人物的儿童小说增加些许柔美的内涵和温婉的格调,为抗战的沉重底色打上一层温暖的人性之光;在细节描写上,加重描写黄梅戏艺术形式的笔墨,尽力展示黄梅戏文化的美轮美奂,展示小说应有的细腻描写以及作家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

在郝周精心修改之后,我对这部书稿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加工和整理,期间多次就插图的安排、版式的设计、情节的设置、语词的推敲等方面,和郝周进行确认、探讨以及修改。2015年是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我社也计划推出一部主题出版物“红色中国(升级纪念版)”系列丛书,郝周的这部《偷剧本的学徒》正好也纳入丛书中,于2015年10月正式出版。

正如萧袤在书评《永远的学徒》中用三句话对这部作品的概括,《偷剧本的学徒》正是“一卷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图、一部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志和一幅亦庄亦谐的鄂东风情画”。萧袤还毫不吝啬地赞美:“对连水来说,他是一个黄梅戏学徒,他将永远是一个学徒,因为更广阔的人生还在等着他。对创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艺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都走在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我们也是‘永远的学徒’。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推出这样一部优秀的抗战题材长篇儿童小说,既可以告慰先烈,又可以激励后辈,真可谓适得其时,意义深远。”

80后作家 篇4

关键词:慕容雪村,创作风格,幽默,悲凉

慕容雪村的长篇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 (以下简称《成都》) 于2002年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并迅速走红, 随着《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原谅我红尘颠倒》等作品相继在网络上受到追捧和好评, 慕容雪村作为80后网络作家的代表人物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新世纪以来, 《成都》等早期作品也先后多次得到知名出版社的再版, 《成都》还被多次改编成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值得注意的是, 2008年, 慕容雪村更是凭借《成都》和余华、韩冬一起入围第二届曼氏亚洲文学奖。2009年, 又凭借长篇新作《原谅我红尘颠倒》成功入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这是网络作家首次入围, 成为一时最被关注的现象, 一时间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对其开始关注和赞赏。 (1) 至此, 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赢得了来自网络世界和文学界到目前为止最高限度的认可和褒扬。他的小说在内容上着重透视都市生存背景中年轻人在现实重压之下内心世界的变化和人性深处潜藏的恶, 这种对于都市青年生存经验和切肤之痛的重现和叙述, 极易引起作为当下网络文学主要阅读群体的都市青年们的共鸣和追捧, 这也是慕容雪村网络小说大获成功的一大原因。其小说除了在语言有着网络小说的洗练有力、幽默诙谐的特点, 总体上还呈现着悲凉的独特魅力, 这些因素都使慕容雪村迅速成为当下网络文学炙手可热的代表人物。本文着重以其代表小说文本为细读对象, 深入地剖他幽默与悲凉的创作凤格。

80后作家由于思想的多元化和强烈个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一直不缺乏幽默诙谐的作家。韩寒、孙睿、恭小兵等人的作品里不是闪耀着灵动飞扬的智慧之光, 慕容雪村也是其中之一。慕容雪村的幽默风趣同样来自80后创作主体的自我个性意识, 他觉得“这个世界说真话很难。我也只能尽量不说假话”, 所以“只是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我的小说是代表更真实的自我”。 (2) 对社会上虚假话语体系的摒弃和表达自我的坚持使得其小说在谈天说地、嬉笑怒骂中不经意流露出幽默的情趣和洒脱。

在《唐僧情史》中, 不仅把《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典故事幽默了一把, 慕容雪村甚至连自己都不放过。在新作《原谅我红尘颠倒》的页面上, 慕容雪村如此“自述”:“生来不是益鸟, 只会发出刺耳的叫声。满世红紫娇艳, 其人只愿在角落里冷冷地翻着白眼。沧浪水清, 可为碧波渔夫, 沧浪水浊, 扁舟浮于江湖。”并且自评到“这厮雄性, 五短身材, 相貌恶丑, 翻眼暴牙, 歪嘴斜肩, 胆小的人可以借来练胆。…此刻这厮正站在海边, 他不是想跳下去, 因为环保局明文规定:不许他跳海自杀, 以免海水污染, 想来他也没有犯法的胆量。八月的阳光直照着他丑陋的脸孔, 他目光呆滞, 口角流涎, 十分白痴。”在这些对相貌和自我定位的戏谑中不无幽默地写出了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而敢于直言的清醒和高尚。慕容雪村不是为了插科打诨、滑稽搞笑而幽默, 他的幽默读后给人带来苦笑之后的反思, 从而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作者借《原谅我红尘颠倒》律师魏达无不痛苦地意识到中:我是公民, 有选举权, 但从没投过票;我依法纳税, 有知情权, 可从来不知谁花了我的钱, 花在什么地方。想来无非几个去处:或为杯中酒, 或为盘中馐, 或为赌台豪博之资, 或为小姐胯下之费, 反正没人敢过问, 花钱的理直气壮, 掏钱的忍气吞声。律师以维护当事人权益为天职, 其实自己的权益也没有保障, 这不是对当下某些现实无奈的嘲弄吗?周国平曾说:幽默是—种轻松的深刻。面对严肃的肤浅, 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幽默源自人生智慧, 但有人生智慧的人不一定是善于幽默的人, 其原因大概在于, 幽默同时还是一种才能。 (3) 在慕容雪村的小说里, 不时闪现着这样的人生智慧和对人生生活露出玩世不恭的微笑。

纵观慕容雪村的小说创作, 不难发现其作品表露出的悲凉底蕴。作家以包含伤感和幽默的语言书写了一幕幕都是年轻人生存的悲剧, 展示了在物欲、贪欲和情欲夹缝中挣扎的疼痛与思索, 其中充斥着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复杂, 生之艰辛与死之难弃。调查发现, 婚姻爱情、职场竞争、生活重压等, 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落差让其感到迷茫与焦虑。慕容雪村的《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原谅我点到红尘》、和《天堂向左深圳往右》等小说对他们的迷茫焦虑甚至是沉沦都做了详尽的叙述。《成都》中的陈重在这个灯红酒绿的浮华城市里如鱼得水般放纵着自己的欲望。不管是因为拉顾客而出入风月场所的醉生梦死, 还是习惯了不负责任的性爱游戏, 抑或是为了得到经理职位在公司里与上司董胖子相互争斗, 陈重先是游刃有余, 后是一败涂地。小说以陈重遭到朋友的出卖、上司的陷害和妻子的背叛而结束, 而这些关于欺骗、虚伪、私利、欲望等阴暗人性的残酷图景, 爱之合分的感人泪下与友情的纠结读来让人倍感沉重与悲凉。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是慕容雪村继《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之后的又一力作。打工仔肖然毕业后来到深圳, 靠一点可怜的薪水勒腰扎脖地过日子时, 他对未来一无所知。可当他靠着勤奋、投机和幸运成了亿万富翁之后, 他对于未来依旧一无所知。那么挣钱为了什么?至死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在寻找什么, 最后在迷茫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华丽而短暂的生命。肖然、韩灵、陈启明这一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年轻人, 不管怀揣着咋样的青春的梦想, 或创业, 或打拼、或为了金钱寄人篱下, 但最终都在这个欲望之都默然倒下或者痛苦前行或者仓皇逃离……在这部作品里, 作家依然以其伤感的笔调抒写着理想、爱情、友情在欲望和金钱面前的不堪一击和失去之后一生都不能释怀的记忆。小说曾不无中悲凉地抒写这人生的虚无:“死者的容颜即将被遗忘, 活着的人笑逐颜开、大步向前。而无论你是行善还是为恶, 富有还是贫穷, 你都将走向那个终点:鲜血涂地, 尸骨无存, 或为脓血, 或为飞灰。那个死者不是别人, 正是我们自己。”

《原谅我颠倒红尘》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魏达的律师。小说以魏达从一个贫苦小村人家到知名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再到现代大都市名律师的人生历程为主线, 着重展现了魏达、董胖子、胡操性、潘志明、任红军、邱大嘴等现代都市人的生存之道和人性之恶。他们以名利为重, 为了欲望满足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有了陷害、阴谋、歹毒、肮脏、凶残、玩弄、背叛、堕落等性格各异、形态万千的人物。于是律师、法官、干警、老板、艺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原告、被告、监狱看守甚至寺庙僧人各色人等在作家编制的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里活灵活现。慕容雪村对那些蝇营狗苟之徒的德行与嘴脸作了令人作呕的描绘, 对司法界某些行尸走肉的人性堕落与道德腐化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摹写和反思。15岁时的魏达, 还是个单纯得如白纸一样的孩子, 中考成绩全县第一;17岁时的魏达, 心地善良, 胸怀大志, 是县高中的文科尖子;甚至24岁时, 魏达说, “我依然是个好人”。直到37岁, 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男人终于明白:“我这一生什么也改变不了, 只能随波逐流。”我们能原谅颠倒了的红尘呢?《原谅我颠倒红尘》的阅读经验并不是简单的令人酣畅淋漓或者悲愤难禁, 而是令人边读边不得不去思索, 我们是不是也像魏达一样, 不再坚守曾经的善良, 终究变得随波逐流, 变得世故而阴险。面对这个鄙陋的世界, 我们什么都不能改变吗?至此, 一种由心底上升的悲凉会占据读者的心灵。

把幽默与悲凉结合起来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是其短篇小说《唐僧情史》。小说以不无伤感而幽默的笔调写道:很多年以后, 我无比想念桃花林里那个妖精。我知道, 作为一个“佛”, 这很不应该。我应该把一切都忘掉, 把所有的爱和恨, 悲和喜, 功业和理想, 都忘掉。但我清楚, 就算我把自己也忘了, 当那朵红霞拂过我的窗前, 我还是会想起三千年前, 那张美丽的脸, 那双透明的眼睛, 那银铃一般的歌声。“我吃了你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我还没洗澡呢。”她咯咯地笑, 粉红色的长裙轻轻摆动, 像一朵美丽的红霞。简洁而幽默的几句对白边表现出唐僧可爱的憨厚。然而读到, 当“桃花林里那个妖精”为了能让唐僧活命而不惜刺穿自己的胸膛时, 这个关于人与“妖”的爱情故事让人凉彻心扉。

注释

1[1]小说家马原认为慕容雪村代表了一批首先诞生于网络并且“浅入浅出”的优秀范本, 作品在阅读史上的意义也很重要。认为其浅入浅出要高于类似《追忆逝水年华》这样深入深出的经典。谢有顺则看好慕容雪村, 其实并不在乎他的网络背景, 而是他的写作品质。像他这种和现实短兵相接的作家, 并不很多, 而且写得这么生机勃勃, 叙事也有劲。 (孙小宁: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有了七年之痒, 北京晚报, 2009-4-20)

2[2]李鲆:《爱听十人谈》,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0年版

80后作家 篇5

很多人读他的文章,大惊,文章绝好,这人是当代的吗?

女生看见他,通常的说法是,哟,这个帅哥,长得蛮诗情画意的。

其实,比外表更华美的是他的文章。他是80后,是诗人,是作家。

2010年7月,李牧童出版了《80后命运书》,反响热烈,成为当当网2010年度畅销书。目前,他的新作《民国多玄机——体制拆迁者的暴力美学》即将出版。

女粉丝的电话,打了6个小时

今年29岁的李牧童出生在湖南,很小时他就显出了超常禀赋。12岁时,见父亲和文友咬文嚼字而嗤之以鼻。父亲随口出了一上联:“盛夏茶能解渴。”他应声对道:“严冬袄可御寒。”父亲觉得不错,但建议将“袄”改为“酒”。也是在这一年,他创作了一部环球历险小说。十八九岁的一个黄昏,他心中涌起冲动,跑到老家后山上去看日落,写下第一篇赋文《暮山赋》。

李牧童就读于浙江大学,因才华出众,又长了一张诗情画意的脸,很多人以认识他为幸。在学校支持下,他出版了诗集《扬之水》,被推荐到中宣部竞评“五个一工程奖”。签售那天,排了好长一队,连一位清洁工也来买书,说在校报上读过他的文章,觉得他很有思想,要买给女儿。签售会惊动了一些媒体。有记者如此写道:“实在难以用任何一种闪光的头衔或荣誉去形容他……我沉思后发现,根本不需要用浮华的词语去描述他,因为他绝对是一块闪光的金子。阳光在他发际流淌,时间于他指间流逝,他那曲折的故事和澎湃的话语在我的心中盘旋。我不由感叹:诗一样的男子,诗一样的情怀!”

当天,正好有个德国旅游团经过,应一位德国博士请求,李牧童现场朗诵了一首。老外看傻了,拿摄像机拍下,并拿了一本回去,说等以后学好汉语,好好拜读。

李牧童成了很多人的偶像,慕名给他打电话的人很多。一天夜里11点,一个女粉丝打来电话,聊起来没完没了。他几次想睡,又不好拂了人家的热情,只好穿着单薄的睡衣拿着话筒,左耳烫了换右耳。从晚上11点一直打到次日5点,他整整站了6个小时,成为他有生以来最长的一个电话。

毕业后,他进了杭州一家出版单位。然而,这并不是他喜欢的工作,他害怕青春和才情就这样消磨掉,想到社会上去闯荡一下。辞职时,老板含蓄地许诺在两年内有望分他一套市值百万的房子,并许以高职,甚至说:“你以后在外面要不如意,还可以再回来!”年轻气盛的李牧童顺口答道:“我要不如意,也没脸回来了。”

之后,李牧童选择了保险业锻炼自己,9个月中吃了无数闭门羹,遭了无数白眼,有人甚至当面将他递上的名片撕得粉碎。辛苦数月,业绩寥寥。他负债累累,依然执着坚持。经验颇丰的主任无奈道:“牧童,老天对你是不公平的。”

社会的冷酷并没改变他,他仍是个有情之人。离开公司的那天晚上,他偶遇一对落魄母女乞讨,他摸摸自己仅剩的几十块钱,带着她们买了一大堆食品,又把剩下的钱也给了她们,而他明天的饭还不知如何着落呢。巧的是,就在第二天,好友约他见面,临别突然塞给他500块钱,说是兼职赚了点钱,给他点花。那一刻他百感交集,很诧异朋友怎么会在丝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帮他救急。也许是老天冥冥中的相助,这些往事丰富了他的感情和生命。

北漂生活,曾经坎坷

2007年6月,李牧童只身来京闯荡。年底,暴雪塞途,他没能回家。除夕之夜,妈妈千里之外打来电话,一声声都是祝福,只在最后说了一句:“妈好想你,好想你回来。”放下电话,他泪如泉涌。除夕夜,他孤孤零零地泡了一碗方便面,外加一首诗:“闻说冰冻已折回,失意爨薪从简炊。笑语千般恭贺尽,只于末句盼儿归。”

有人说他是不可一世的旷世奇才,有人将他的楹联书法作品刻在巨大的石碑上,有人请他作赋,镌刻在风景区中作为独立景点,甚至有大老板欲花十几二十万请他量身定制企业辞赋。20出头时,他就写下了《七愆》和《兰婷赋》,篇幅万字,才气直逼汉魏。甚至有读者打电话到报社问:“这个李牧童,退休多长时间了?”70多的诗坛耆宿盛赞他是“天才中的天才”,60多岁的作曲家引他为神交,并写信称赞:“君之诗赋功底,洵当代之所罕见。”

来北京的第一年,他就成了杂志总编。但是,次年金融危机袭来,投资人撤资,他失了业,被请出公司宿舍,那是2008年6月。

那个夏天,北京的雨水特别多。他陷入了人生最低谷,背着一身行李深夜投奔朋友。下车时正赶上瓢泼大雨,他被淋成了落汤鸡,踽踽独行在路上,累累如丧家之犬。当时,北京奥运临近,很多单位不再招人。两个月后,他决定逃离北京。临走那天早上,天上也下着蒙蒙细雨,他拖着大行李箱,肩上手上都是杂物,一个人零丁而艰难地走在雨中,那种感觉很悲壮。他想起大一时骑自行车500多里去看海的情景,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冲动和豪情:“真希望前面还有千里万里的路,足够我去闯荡,去历经千难万险,创造一个奇迹!”凌晨独自拖着行李走在霍营小道上,这个场景成为他人生中难忘的片段。

在北京的几年,他走了很多弯路,也清醒地认识了社会。或许命运在有意安排什么,总之这些磨难于他是一种幸运。作家需要生活的磨砺,他庆幸自己体验了人世冷暖,产生了对社会、历史与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也对80后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就是他和光明顶一起创作《80后命运书》的缘起。

80后才子和他的《80后命运书》

2010年的春节,李牧童回到湖南老家过年。

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他感慨年华倏忽而过,心下一阵凄然:2010年是80后登陆中国30年,古人说三十而立,但回首这代人,真正能立的很少。李牧童感慨良多,又加上自身的坎坷波折,他准备总结一下这一代人的问题和命运。于是,萌生了写《80后命运书》的想法。

出书过程很艰难,李牧童反复修了十几稿。此书开篇写道:“我们在花季雨季饱受应试教育之苦,我们的青年时代在失业、低工资和跳槽之间蹉跎,那我们的中老年生活呢?如果中国不进行经济社会大改革,80后的下一个30年将比前30年要艰难得多、凄惨得多,最终沦为新中国最悲惨的一代。”

对此书,李牧童并不十分满意,遗憾在很多精彩内容上只能浮光掠影,无法深入展开。但书籍一经上市,还是引发了强烈反响。支持者比比皆是,反对者也不乏其人。有熟读几十遍几乎倒背如流的读者,将该书比作是“80后的圣经”;也有人予以反驳,认为把80后现状写得过于悲惨和夸张。

很多人觉得,他击中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

李牧童颇有感触地说:“80后正被现实四处蹂躏,做的是自由女神的美梦,过的却是慰安妇般的生活。”他犀利地指出了80后的现状:要么没工作,要么低工资,这是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的一代人。小部分80后“做稳了奴隶”,大部分80后“想做奴隶而不得”。这代人三十不立。与美好的愿望相对应的是冰冷的事实,快乐的童年结束之后,80后从此进入“悲惨世界”,年年是不幸的本命年。虽然与父辈比,80后不会经历大饥荒与政治动乱,但80后的一生绝不是“美丽人生”。大学生就业难,不管是待业啃老的大学生,还是在岗80后,都在扮演着“猪坚强”的角色。

此书成为当当网2010年年度畅销书。经过多年的打拼,李牧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其实,这只是他诸多著作中的一本。今年,他又写了新作《民国多玄机——体制拆迁者的暴力美学》,目前正在出版中,一样值得期待。

80后作家 篇6

在伦敦书展上, 莫言在伯爵宫展览中心展场里面对记者与中外读者点评了中国80后作家, 他说目前80后的作家还没显示出大家写作风范, 应该扩大生活面, 由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 把作品上升到新高度。现场提问环节有一位80后的女孩问莫言为什么中国评论界对80后的关注很有限, 莫言回答说评论界有权威有地位的人大都年纪比较大, 这一代评论家对80后创作认知的理解有问题, “我也是这样, 我读80后的作品, 觉得该痛苦的地方不痛苦, 不该痛苦的地方他们哭天抢地。也许这也影响了对作品真正艺术价值的客观评价”。但莫言也认为目前80后作家没有写出可以打动不同年龄读者的作品, 希望他们能从小圈子里突破, 开阔视野, 写出大家风范之作。

80后作家 篇7

一、研究界的品评:女性主义诗歌的继承者

为什么承担80后文字文学研究课题的江泳在论文中一直没有提及春树的诗歌, 这或许是源于个人偏见, 认为它不算真正的诗歌。但金仕霞女士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春树诗歌论》中定论春树把舒婷一代“自省反抗意识”的星星之火“极端狂野地形成燎原之势”, 给予了极高的赞扬。牛明昱《女性诗歌的变化:从翟永明、唐亚平到尹丽川、春树》则推论出当代女性诗歌写作的支离破碎、内容丰盛与描写苍白的惨淡现状源于写作方式选择的艰难, 事实上是将春树放置于一个被动选择的消极地位上。但无论如何, 春树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写作方式不可避免地会继承前辈们在女性主义自觉上的衣钵, 凭借相当的个人创作规模令人击节赞叹。

二、小说与诗歌共成长:从《北京娃娃》到《光年之美国梦》从《漂亮朋友》到《革命就像一部电影》

《北京娃娃》是使得春树在2004年一炮走红的作品, 随后2005年出版的《激情万丈》是鲜见的80后青春作家单本行诗集。在她的新浪博客“激情万丈诗生活”栏目下, 在2006至2011年整个时间跨度里基本随时可见一些随笔而就的诗歌。在这里诗歌与网络实现了及时性的结合, 给予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春树写作轨迹的捷径, 以及更好地见证这个从《北京娃娃》的“叛逆”是如何转向了《光年》的“成熟”的。

在春树的自述里有这样一句, “写诗是我的一大爱好和消遣。它既不赚钱也不花钱, 非常柏拉图。写诗就像做爱一样。写小说就像结婚过日子一样。带来不同的快感和痛苦。”由此观之, 从某种层面而言她的小说与诗歌的创作具有同时同质性。恰如她早期的《一个男人》对于两性文化的自我审视同《北京娃娃》里如出一辙, 而《美国精神病人3或中国精神病人1》其中对于中西文化的对比则与《光年之美国梦》中息息相关。

三、混淆的现代诗学观:公车原理下的矛盾

春树在诗与非诗、好诗与烂诗的的界定上所持的准绳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一方面降低了诗歌的门槛而迫使自己的“信手随笔”可以轻易登上“大雅之堂”, 另一方面把她这种自以为“与众不同”的心得体会人为地拔高了。就如同大家在上公车时宣扬车很宽敞, 多数人都可以去挤一挤, 而成为公车上一员之时又大叫公车的拥挤, 强调自己坐着的好处而不是站着、靠着、扶着等等。这种前后相抵牾的创作理念妨害到春树的创作。倘若诗人一味地流连于身边琐事, 释放“口水”, 最终会陷入创作绝地。

她还不顾一切地表达着自己对于诗歌的狂热, “我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并愿意为让更多人看到我的诗歌在而妥协, 如能不妥协, 那就是完美。不想再谈对诗的爱, 如能爱, 就不顾一切地爱吧。”, 但这种“爱”前卫率真有余, 沉稳凝重却显不够, 这样容易导致创作灵气飞动有余, 而宏阔豪迈不够。所以春树在诗歌创作上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四、叛逆的后现代情结:被遗弃的标签?

一直以来, 春树都是“叛逆”的代名词。“叛逆”一度成为她的通行证, 其作品凭借特立独行的特质而达到其他人所达不到的高度。春树的这种“叛逆”彰显的是一种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 她在创作过程中服从自我的绝对自由, 高举“反崇高”与“反严肃”的大旗, 具有“后现代”意味。这种“叛逆”的后现代主义情结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 唤起了相当一部分同龄人的“共鸣”。但是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叛逆”也是一柄双刃剑, 不加节制的“叛逆”会限制春树诗歌的艺术纯度和思想高度, 这样最终妨害的是春树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价值。首先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面前, 读者可以包容甚至是欣赏一个18岁少女的叛逆, 但是一个30岁的青年的“叛逆”便不一定那么可爱了。其次, 在冷静地审视这种现象之后不禁产生质疑, 如果春树只是一味地暴露自己的生活隐私、另类的情感体验, 恐怕她的文学之路不会走太远。作家阿来认为:“写小说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游戏, 看着好玩而写‘80后’就是这种情况;第二是审美, 文学本身;第三就是更高的思想价值, 要达到这个层次, ‘80后’作家还要努力。”[2]照春树目前的状态而言, 她的作品很难说成功地迈入第二阶段。和其他作家一样, 尤其是作为“80后”文学的领军人物, 任何一个作家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需要经过时间和读者的考验, 毕竟任何一段文学史都得有一个沉淀的过程。春树的文字如果不继续经过“锤炼”, 而一味地靠“叛逆性”来先声夺人, 那么春树的文学前景岌岌可危。从这一方面讲, 春树个人或者她背后的书商应该考虑抛弃“叛逆”的标签。结语

春树的诗歌让人联想到电影《死亡诗社》, 一群男孩儿们用诗歌的形式来反抗教育制度的刻板, 实现青春的反叛。现实中春树正在用自己鲜活的青春体验书写着对于生活和文学的有力反叛。“我想在年轻的时候, 写一首有力量的诗”, 诗歌的破碎与灵活留给春树可以失误的余地以及自由挥洒的空间, 青春的激昂与新鲜赋予诗歌铿锵而喷薄的力量。但春树也应意识到秉持健康的诗歌精神的重要性, 诗歌的取材不应消耗在生活的表层和欲望的边缘, 而应该以女性的敏锐反映世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超脱边缘化写作的拘囿, 打造出女性诗歌的精品力作, 树立诗坛的地位。

摘要:在当代诗歌处于尴尬境地的文坛, 春树的成就有目共睹, 但创作理念上的痼疾亟待克服。从春树2005~2011年的诗歌可以看到她在创作理念上的误区, 指出这一点对作家今后的创作可以起到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春树,诗歌,女性,局限

参考文献

[1]魏玲玲.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的局限.长城论坛.2010 (08) .

[2]金仕霞.女性意识的觉醒—春树诗歌论.山花, 2011 (10) .

[3]春树.激情万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80后作家 篇8

在19世纪70至8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华裔女性作家的小说里,“母女关系”(Mother-daughter Ralationship)这一主题被着重突出出来。1970年代以来, 随着美国、英国等一些主流国家的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女权主义的思潮逐渐深入到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华裔美国人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生活史,在那段“排华”的特殊历史时期里,美国主流社会出台了许多排挤、歧视华人的政策和法案。处于种族、性别双重歧视中的华裔美国女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也记录了这段历史,特别是70-80年代的新兴女作家,她们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深入的剖析了困扰华裔美国女性的问题,如 :在双重矛盾下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归属等。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新兴女作家的作品受到美国主流的普遍欢迎,如汤婷婷于1976年创作、也成为其代表作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获得美国的国家图书评论家奖 ;谭恩美于1989年创作的《喜福会》(The JoyLuck Club) 则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9个月,“其首版精装本被重新印刷的次数达27次,销量也达到27万5千册,其平装版本版权价格则由10万美元的底价被人们哄抬到了令人震惊的120万美元”。⑴ 在她们的作品中涉及到了种族、性别的矛盾、冲突和融合等相关问题,而这些都很好地融合在了“母女关系”的阐述中。与此同时,她们在美国主流社会取得的傲人成绩使得其文学作品中“母与女”和“姐妹情谊”的相关主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分别研究70-80年代美裔华人女作家的代表人物 - 汤婷婷和谭恩美的小说文本,试图找出母女关系对华裔美国女性身份构建的作用。

二、母女关系在谭恩美小说中的彰显

埃莱娜 ? 西苏曾这样说“女性文本应该彰显女性写作同母亲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些女性文本应该强调声音 (voice)”。⑵ 无论是《女勇士》和《喜福全》、《灶神之妻》还是《接骨师之女》中,女儿们和母亲们都是在经历了最初的种种冲突和矛盾后最终达到了母女之间的包容和融合,在这个母女都蜕变的过程中,母亲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教会女儿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年轻一代在经历了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并经历了自身做人妻、为人母以后,她们从母亲们的苦难故事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并逐渐包容了母亲身上所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在中美文化的双重夹缝中构建了自我身份,而这些都在谭恩美的代表作 -《喜福会》和《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 中得到了很全面的彰显。

谭恩美的代表作品《喜福会》主要描述了四对华裔母女间发生的故事,这部作品也奠定了其作为“女儿作家” (daughter-writer)的基础。在一个个或是母亲讲给女儿的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里,抑或是女儿通过想象所构建的自己的故事中,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也在这些故事中达到了一种新型的母女认同。但和汤婷婷《女勇士》中叙述者的母亲不同, 《喜福全》里的母亲们最初并没有告诉女儿们自己曾经在中国所经历的一切人生苦痛。她们远离中国,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全新的美国。那时的母亲们似乎更希望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女儿们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希望,逃离自己那段曾经不堪回首的“历史”,并希望女儿们能够带着她们的殷切希望创造美好的将来,因此她们对女儿抱有很大的期望。如吴精美评论母亲吴素云在她9岁时对她说的“你也能成为天才,你会样样事事都应付的很出色的”。⑶ 适得其反的是, 女儿们在美国受到的教育是崇尚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的, 这和母亲的严苛要求和逼迫是格格不入的。在母亲们的过分压力下,女儿们开始和母亲产生了距离感,和母亲们疏远起来。女儿们“厌恶甚至憎恨以母亲为代表的荒谬诡秘的陈规陋习”。⑷ 与此同时,女儿们开始了种种叛逆行为,和母亲们的冲突日益剧增,在现实社会中试图构建自我身份并摒弃自身中带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母亲们以及中国母亲们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抗着。也就是说,虽都是女儿身, 但母亲生活的20世纪30、40年代的封建中国和年轻一带生活的20世纪70、80年代开放、自由的美国形成了对抗。母亲们试图让女儿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女儿们却在一味的逃避。尽管如此,文本中的四对母女在经历了和母亲的冲突、矛盾、隔阂之后,从母亲的故事里汲取了力量并获取了勇气,创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和身份属性。正如文章所说, 母亲必须把“我所经历的一切告诉她,这是我能渗透她的皮肤,挽救他与为难的唯一办法”。⑸ 通过讲述故事的“声音”,母女之间最终达到了彼此间的认同,并为自身作为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双重身份做出了突破性的尝试。

在其另一部小说《灶神之妻》中,谭恩美刻画的另一对母女也同样有类似于上文中提到的四对母女的经历。但不同的是,温妮的母亲为了追求自我的幸福,离开了温妮,但温妮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母亲,在经历了一生的坎坷之后,她明白了正是母亲当初的选择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让她见识了美国饼干和法国香水 ;也正是母亲教会了她不屈于自己的丈夫,并告之命运在自己的手中 ;还正是母亲让她明白了,不管卑微还是伟大的人都有权利追求自身的幸福的道理。温妮的母亲勇敢地违背了“三从四德”的要求,⑹ 放弃了自己作为富商姨太的富裕生活。她毅然和心爱的人私奔,远走他乡,勇敢却决绝。作者并未就温妮的母亲着墨太多,然而这个叛逆、富有斗争精神的母亲却深深影响了女儿的一生,即使被中国封建的父权制阻断了两人的联系,但母亲对女儿精神层面的影响仍然是无法被割断的,和母亲短短6年的相处, 温妮继承了母亲的勇敢。丈夫吃喝嫖赌、且视女性如“一把给人坐的椅子或是一双用来吃饭的筷子”。⑺ 婚姻并不幸福的她最终忍无可忍,决定与丈夫文福离婚,勇敢地向父权社会发起挑战。最后,温妮在美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过着独立的生活。小说中的另一对母女温妮和她的女儿珍珠,也同样经历了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温妮给女儿讲述了自己向女儿隐瞒多年的在中国的苦痛经历,而珍珠也跟母亲诉说了她的秘密,即自己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情。母女互诉心声,最终达到相互谅解。女儿也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决定用中医来治疗和控制病情,她从母亲那里获取了力量,她的中国母亲“具有她的群体的古老智慧和言语能力”。⑻

三、汤亭亭小说中的母女关系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围绕着“母女关系”这一主题,汤亭亭的《女勇士》也不例外。母亲勇兰给女儿讲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但是出生、生长在美国的女儿并不能真正理解各种故事背后母亲的教育目的。母亲勇兰讲“无名姑姑”的故事的目的是向其女儿传输女性要“洁身自好”“有羞耻感”的中国传统美德,以此起到对女儿的警示作用,“以便养育一个顺从的乖女儿”。⑼但这个故事却令女儿迷惑不解,她并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传统而迷信的母亲交代女儿的事情更令女儿迷惑不解。药房伙计错误地把别人的药物送到家里来,母亲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情, 并因此要女儿去斥责药房,而且要“索取糖果祛邪”。⑽移居美国的母亲们代表着传统中国文化,她们希望自己在家庭中能拥有主人公的家长势态,对孩子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利,而孩子们则要无条件地顺从父母。但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们接受的文化则是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开放,她们也用此标准要求具有传统中国价值观的母亲。在一次次冲突和矛盾后,叛逆的女儿们和母亲的关系越行越远。不仅如此,望女成凤的母亲对女儿寄予了殷切希望,她希望用花木兰替父从军、蔡琰(蔡文姬)以及自身的故事和经历教诲女儿成为一名独立、自强、勇敢的女性。但年幼的女儿却难以明白母亲讲述的种种或隐晦,或迷信的中国传统故事。她对母亲寄予的期望同样感到迷惑和费解 ;她不知道母亲是要让她“成为一个将庭主妇还是一名女勇士”。⑾生存在美国主流社会, 华裔母亲和女儿们处于种族、性别和文化等多种矛盾中,这让母女关系变得更加矛盾重重。但母女关系也同时有着强大能量,“它可以超越所有的鸿沟和阻碍”,⑿恢复母女间的亲密,从而给予彼此理解、宽容和勇气。最终,逃离唐人街的女儿又回到了母亲以及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身边,和母亲达成了和解,同时也对母亲讲述的故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她明白母亲讲述的这些故事实际是给自己树立一个个勇于反抗男性父权制的勇敢女性的榜样。这个时候的女儿突然意识到母亲勇兰“就是女性力量和成就的最好榜样”, ⒀母亲自己的经历是让女儿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成为一名独立、自强的女性。最终,母女之间完成了从矛盾、冲突到融合的过程,而迷失的女儿也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自我身份并找到了文化归属。

四、小结

总体来看,华裔女性作家中“母女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汤亭亭、谭恩美还是新兴作家吴梅、任碧莲,在她们的作品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都是华裔女作家的关注焦点。各种问题和矛盾,如 :种族、性别、文化冲突都是围绕着“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展开和剖析的。母女关系的发展过程总体都是有着从最初的冲突、隔阂到后来的理解、包容和融合的趋势。女儿认同了母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汲取其中精华为我所用,成为自身力量的源泉 ;在美国社会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属性、身份和幸福。

摘要:作为19世纪70-80年代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谭恩美的《喜福会》和《灶神之妻》以及汤亭亭的《女勇士》三部作品中描述了第二代华裔女性处于种族和性别歧视以及父母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自己接受的西方先进教育的重重矛盾和重压下,母女两代人复杂的关系。本人通过研究“母女关系”这一主题,通过回顾母女间从最初的冲突、隔阂和摩擦到最终的融合和认同的历程,试图探讨母亲对女儿的身份属性和文化归属的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90后”作家滞销还是畅销 篇9

时隔4年后,2007年,“90后”开始登上各大媒体,随后的几年里,“90后”这个词语跟“80后”一样火爆,但是比“80后”多了很多负面的内容。“90后”的作家从数量上来说,比“80后”更多,然而,他们却少了“80后”那样的代表人物和影响。

当韩寒、郭敬明们老了的时候,“90后”作家在做什么,接下来又该怎样去做?

2010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主要“90后”作家齐聚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90后”作家联谊会。这是“90后”作家群体第一次自发组织进行自我审视的一次比较客观的会议。在这次会上,“90后”作家首次提出了“实现抱团发展”的口号。

一、“90后”也有很多“穷孩子”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中国“90后”生活奢侈,城市化严重,物质生活比“80后”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大多数“90后”作家并不接受这样的说法,“90后”的生活阶层分布很不均衡,同样有很多“穷孩子”。

来自河南的“90后”诗人王彦庆认为,“90后”在生活方面并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他身在农村,很多时候都要帮家里忙农活,麦收的时候自己就在地里。环境优越的“90后”只是小部分,大多数的“90后”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

今年18岁的陈胜,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因为不满现行教育模式离开学校,而成为一名北漂,在北漂途中渐渐爱上了文学。陈胜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认为,“90后”的生存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比较自由的环境,外界的影响相对是不大的。他认为,“90后”现在的写作环境要比“80后”更好。

作为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在广东“90后”作家李泓业看来,稳定的物质生活对于“精神”追求是一种很大的支持,写作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维持。虽然身为“富二代”,李泓业很低调,一直埋头于自己的文字之中,一步一步地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90后”富二代中的好孩子!

二、“90后”的写作应该是什么样的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写作,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写作?或者说真正的写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对“90后”来说,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从英国赶回来参加会议的“90后”作家王立衡,做了一个国外“90后”和国内“90后”在写作上的对比,王立衡说:“我觉得英国‘90后’的状态跟我们不太一样,习惯不一样。我们有文化积累,有自己的追求,喜欢文学的比较多,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哪一代的作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英国的年轻人不写作,他们的爱好是很户外的,他们比较喜欢健身房、踢球等等。写作是我们的兴趣,我们从小就备受关注,喜欢模仿,也喜欢得到关注,这是我们很多人写东西的一个心态。国外的畅销书就那么几本,但是是全球发售,很多我们都知道,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他们的书很有价值、很精,对比起来,我们的作品能值得了多少钱?很多人写作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都在努力争一个东西,要弥补自己的一些不足。”

什么才是“90后”的写作,这个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展凌风、杨海山等“90后”偏向于鲁迅风格,认为鲁迅就是写作的标签,应该是“文字如枪”。同样还有一部分“90后”认为,鲁迅作品是属于20世纪的畅销书,“90后”的写作,更多地应向未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应与当下的主流话语融为一体。

一直坚持从事“纯文学”写作的李泓业说出了很多人的困惑:“青春文学,我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定义它。实际上,写青春的作品,也设计了太多不只是青春的东西。我觉得我们现在写的东西还比较肤浅,因为我们的思考时间和阅历都不够,我们都要有独立思维,要把自己找到,要有内涵,把自己定位好,这只能靠自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责任,‘90后’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写作负责。”

达成共识的另外一点,就是参加会议的“90后”作家都呼吁所有的写作者心态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为市场的诱惑而失去自我。这是文学圈,不是娱乐圈,我们不希望以后人们评价我们时,把我们称为“乌合之众”,我们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下!

三、“90后“文学的“纯洁回归”

“90后”的文学社团等组织比“80后”更多,除了目前“90后”比较集中的新概念、创新作文大赛、新创作等以外,很多“90后”也利用网络给自己搭建一个平台。

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泛滥的今天,为每个人的表达都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这也让人们从一开始就对“90后”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从“90后”正式登台亮相到今天,数年过去,他们的成绩和影响却依然在“80后”的身影之下,这也让许多人开始生出另一种疑问:“90后”的出现是否太早了,他们是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被人为地推到了前台!

特别前来参加会议的盛大文学副总编辑杨勇对此认为:“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原话是‘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里面的‘名’,我想她指的不是虚名,它很纯粹,应该是一份成绩,是被肯定、被认可、被越来越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但是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么多珍贵的作品和才华横溢的作者,让他们自生自灭、散漫成长,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同样的问题还存于文学类型的发展上。安徽“90后”作家方慧认为,现在人们对“90后”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90后”文学的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在诗歌这一块,相对于畅销书来说,诗歌很小众,喜欢诗歌的人越来越少,很大一批诗人都处于一个自娱自乐的状态,“90后”诗人更是如此,现在基本没有发表“90后”诗歌的杂志。

来自天津的“90后”儿童文学作家陈曦从自己的创作出发,讲到了“90后”儿文类作者的困境。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盛,到了现在却被很多读者甚至是作家误解,认为儿童文学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文学只是借助少儿的眼界,用浅显的语言去描述大道理。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先生就曾说《儿童文学》适宜9~99岁中国人阅读,陈曦认为,儿童文学的纯洁性可以让人从小就受到真善美的洗礼,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学类型能比儿童文学更为纯洁!”陈曦坚信自己的创作一定可以生根发芽。

与“80后”的市场化写作不同,“90后”的很多写作者,选择诗歌、儿童文学这样类型的创作不在少数,在当下世俗而功利的大环境下,这显得尤为可贵,也许,他们的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寓意着我们对一些失去的东西的回归希望。对于这种宝贵的“纯洁性”,应当怎样去呵护和引导,这已经不是一个“90后”可以回答的问题了。

四、畅销书和青春文学

“畅销书”永远是作家比较关心的,“90后”也不例外,因为只有作品畅销才能被关注。

“90后”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不多,甚至可以严格地说是没有。已经出版了多本作品并且卖得很不错的一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的所谓‘畅销书’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概念,有些时候一本书卖了两三万本,说不定还是自费出版的,也就算是畅销书了。我是写小说开始的,就自己的感受说,我们要写作,但是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我们也要商业,这是一个双向的事情。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深思熟虑,比如读读诗歌,所以大家喜欢看小说。对‘畅销书’的概念,不要产生排斥的态度,因为这个概念从文字上解释,也就是大家都喜欢看的东西。要想自己的作品畅销,首先不能写得很枯燥,要展现大家都熟悉的,要确定你写出来的东西是给谁看的,得考虑到读者。”

一唏还介绍了自己的“畅销写作”经验:“为什么总是把我们叫做‘青春文学’呢?我们基本都是学生,在家的时间很少,学校和家庭生活几乎就是我们的全部,写些其他东西,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的自我定位一定要回归到这上面,只有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写得流畅好看,才能写出感情。一本真正的好书肯定是情感饱满的,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盛大文学副总编杨勇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有人称“文学死了”,有人说“文学没落了”,在他看来,真正“该死”的,其实是目前占了主流地位的“文学标准”和对“文学”的定义。杨勇认为,文学不但没有死,反而更加有青春有活力,“文学”正兴高采烈地活着,通俗文学、校园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繁荣就很有说服力,也最具代表性!

对于“90后”的写作,杨勇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既不模仿“80后”,同时也超越自身。

五、表达这一代人的生活和思想

“80后”不缺代表作,不缺描写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生活的代表作。认识自己,写出一部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代表作,这是“90后”的压力,也是“90后”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福建的“90后”作家郑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90后’已经是一个时尚新潮、叛逆无限的词汇,它充满挑衅和尖锐,也正是因为这点,让人们记住了我们。这是极为重要的,这代表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属于自己,无论我们是在茫茫的田野丛生的绿树还是在遍地荆棘中生长出来,我们都应当是顽强的个体。作为新时代的某种概念的引领者,我们应当尖锐,要保持一个能够同自我进行对话的状态,以自己为解剖对象。‘90后’是一个由无数保持强烈自我意识的个体所形成的概念。我同意‘这是一个娱乐且被娱乐的时代’的说法,但我更赞赏那些身处娱乐时代却能不被娱乐的写作者,他们在现实里的姿态是既清高又谦卑,既柔软又坚硬。我们的代表作应该会由这样的‘90后’作家写出来。”

80后作家 篇10

“这些少年们的光芒实在太过辉煌了。”步非烟在其作品《华音流韶系列》之《紫诏天音》里赞叹。主角早已是那些背负天命,武功智计卓绝的少年,比如华音阁的霸主卓王孙,一出场,便是在青山白瀑中临帖,他青衣落落,负手静止,昂首看着瀑布从天际飞落,一片浑成的静穆中,一道青霓突然透水光而出,卓王孙身形从容而起,“衣袂御风,腕底龙蛇游走,墨落水帘之上”。

步非烟描摹的是一场化境,带着少年的骄傲几许。

她的传奇时代是在少年的意气风发中开启的。少年江湖里,能够容忍的是礼数,不能够容忍的则是衰老与不完美。而《紫诏天音》对于步非烟的意义,正如她后来在博客中的回忆:“记录了我对这个武林最初的梦想,也记录了我正在逝去的青春。”

“武学”启蒙

1981年,步非烟出生于四川成都。历史上的步非烟是个纤弱的唐朝美人,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剽悍的武将武公业,令她郁郁寡欢。后来在院中赏花时,隔壁舞剑腾跃而起的赵象对其一见钟情,二人由此定了情分,但不幸被觉察。步非烟留下句“生既相爱,死亦何恨”,做了武公业马鞭下的鬼。

现实生活中的步非烟,这个本名叫辛晓娟的女孩儿,依然以清柔的文字,表达烈性的爱恨。她注定了要在武侠世界里承上启下。步非烟童年的娱乐相对匮乏,除了日本动画片《圣斗士》,第一批80后的精神沃土还是武侠,步非烟赶上了其黄金年代的尾巴。1983年港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成都再次热播时,几乎万人空巷。

步非烟正在上小学,她说,那个时候班里的男孩子都在舞棍弄棒,研习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而女孩子则在头上蒙块纱巾,充当侠女。嫌电视剧集太慢,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步非烟迷上了武侠小说。街上的租书店里,步非烟完成了自己的“武学”启蒙。虽然那个时候,看武打书的孩子被视为坏孩子,步非烟把小说包在课本用的书皮里,以“红皮白心”的方式,逃避大人的审查。

步非烟第一个倾慕的武侠作家是还珠楼主,她喜欢那样的诡奇。虽然还是旧式小说,但是还珠楼主最早创造了东方奇幻,比如放飞剑。步非烟看完了金庸、古龙的全集。她最喜欢的人物乃是梁羽生《白发魔女传》里的卓一航,那是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是她不忍卒读梁羽生的全部作品,原因是梁羽生喜欢一部续着一部,步非烟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是,这部书里20岁的翩翩少年,到下一部时变为40岁的大叔,再下一部时成为60岁的老叟。

步非烟终于自己提笔决定人物的命运。出手便不凡。她的武侠处女作背景是一段奇突的历史,女主人公是西晋斗富奢靡的石崇的宠妾绿珠。这个不幸的女子,不仅在石崇的悲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步非烟步入武林之伊始。一个堪称刁钻的落点,步非烟的天分在想象中信马由缰。

起初写给自己看,后来写给好朋友看,步非烟的小说以手抄本的方式在班上流传,且在写作时故意空着背面,好腾出空来让人评论,那是纸板BBS的雏形,步非烟的手抄“毒草”终于被老师收缴,理由是不务学业,害人害己。但是初中毕业时,步非烟赢得的不仅是谅解。老师将手抄本还给了步非烟,老师不仅阅读并认可了她的作品,而且鼓励她发展自己的梦想。

侠即逍遥

“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像郭靖那样,一个人守护一个城市。”2009年的春天,步非烟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访问,谈论侠义之道。其博客上最新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感谢你给我们不朽的梦想——悼梁羽生先生》。步非烟感叹,“那个属于武侠的辉煌时代,终究亦将越行渐远,而我们作为后辈,枕着先辈们长长的书卷继续卧游。我们在浮生的渊薮里挣扎着空想的光芒,希望剑与书能够开辟出一片希望的世界,留给跟我们一样怀着梦想的孩子。”

2008年,步非烟开始在北大中文系念博士,继续钻研魏晋文学。自孩提时吸纳的那股逍遥之气始终未泯。步非烟依然爱卓一航,“爱他的深情,爱他的风华,爱他的背负。”但是侠与侠毕竟不同了。“一代有一代之侠义”,步非烟的主角是卓王孙。“他空有冠绝天下的力量,却守护不了所爱的人。他空有一切,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心。他能左右一切,却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此时的步非烟,已然成为新新武侠的一朵奇葩。2000年,她在网上发布了第一部武侠推理小说《海之妖》。2004年起,她在《今古传奇》《新武侠》等刊物上发表《武林客栈》《华音流韶》等系列武侠小说,并迅速成为出版界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步非烟依然在侠客岛上行走,但在思考中,步非烟重新审视了侠客的定义,认为其核心是弱小对抗强大。而在她的作品中,侠客需要对抗的更多来自内心,是人类自身的弱点去面对强大的命运。

步非烟突破了侠之为民为国的界限,因为一个传统的侠客,可以拯救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甚至一城人。但是,一个平庸的人,无限努力,突破自身,克服人性中贪婪,嫉妒、懦弱等负面情绪,最后突破人类极限,对抗命运的桎梏,达到庄子笔下的逍遥境界。这种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精神,会鼓舞更多的人。

诗酒风流

“或许有一天,技巧,故事,阴谋,伤害都最终随时间而湮灭,只有这一份少年梦境,才能天长地久,无尽流传。”步非烟要为自己,为“烟丝”们营造的,是少年方有的纯净,是少年眼中的善良与邪恶。“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同伴,满大街都是人,但是没有人理解你。”

步非烟告诉记者,常有人说,80后、90后太幸福了,但是这一代人面临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孤独感。为此她试图在作品中呈现一种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要将这些灿烂的光芒,“分沾到你的身上”。目的是告诉这些寂寞的人,我们的世界是可以很美好的。

这位现实生活中叫辛晓娟的女孩,“白天穿得像北极熊,踏着冰雪去上英语补习班;晚上却车马轻裘,在镁光灯下,去参加各种出版活动。到了深夜,累得想哭。”不是为名所累,当步非烟轻松地去博士报道处签到时,突然被人拍照包围,毫无准备的步非烟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应对场面的能力,她形容自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而有一回她选了一门现当代文学的课,主讲老师最后开始批判80后作家,并且点了她的名,虽然缩在教室后面,步非烟仍然尴尬不已。

“80前”如何管理“80后”? 篇11

面对这样独特的一群人, 作为“80前”的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是接受“80后”的新思想, 跟上他们的节奏?还是保持自己原有的工作习惯, 并以此来影响这些年轻人?

“80后”的声音

我的上司也是“80后”

理解万岁

对“80后”员工只能理不能管

给“80前”和“80后”提点建议

管理“80后”, 其实也不难

上一篇:备课现状下一篇:大数据优势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