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作品

2024-08-30

东北作家群作品(精选8篇)

东北作家群作品 篇1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多元的,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对文学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化导入的教学中导入东北作家的作品的文化精髓是必要的。本文从历史维度和文化层面这两个方面, 对东北作家的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探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东北作家,文化导入

0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 “ 汉语热”、“ 汉文化热”迅速升温, 对外汉语教学也发展成为一门灸手可热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 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 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以适应外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汉语学习和文化理解的机会, 以促进语言文化传播, 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 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 因此, 在当前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 对外汉语教学理应将中国文化精华有机地融入对外汉语现行教学体系中, 以反映语言和文化融合的观点, 并保持中国文化的必要张力, 构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对文学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东北作家群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且也为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库藏。一方面, 从20 世纪20 年代起, 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名家对东北作家的作品及作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 50 年代起后, 以王培元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作家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另一方面, 欧美学界对中国的东北作家的作品也开始了翻译和研究。 他们盛赞萧红的《 生死场》 、《 呼兰河传》胜过鲁迅的《 呐喊》 、《 彷徨》 , 并且预言萧红的小说将成为经典之作。然而, 东北文学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却太少, 应该在文化教学的课程中加强东北作家文学作品的导入内容。

1 萨满文化 ———东北作家的作品文化特色之一

萨满文化在现代东北文学作品中显现是和萨满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主题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萨满文化情结是指现代东北作家在东北这个特殊的地域之下的文化情结。比如说, 萧红的作品, 作者在《 呼兰河传》 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 在精神上, 也还有不少的盛举,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 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在端木蕻良的《 科尔沁旗的草原》中一开篇就描述了萨满给人治病的场面。 这里的场面描写的很是细致, 不同于萧红在《 呼兰河传》 中的描述。“ 苍白色的少妇喝喝咧咧地唱述, 歇斯底里地狂舞———说是老丑妇附她下来, 如今她来复仇, 非让他们都死净了不可。忽然, 眼前一亮, 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谁呢, 三绺黑胡, 黄净面子, 手里倒提着一把白蝇甩, 这是背葫芦的吕洞宾? 这是谁呢? 谁来救我们的呢? 我们的苦日子有头了。 老人走过来, 端着一杯冷水, 轻轻地“ 哺———”的一声, 激在那苍白色的瘦削的, 兴奋里渗和着哀婉的, 幽怨的痉挛的脸上。 ”这段描述是描写受苦难的人们, 在得了病之后期盼着萨满的到来, 因为在他们内心认为只有萨满才能够使他们好转起来, 使他们摆脱苦痛, 也可以在给病人治病时起到精神疗法的作用。

萨满教追求的是一种神秘、一种超脱、一种心灵的寄予。我们用哲学的眼光来看萨满文化, 它不仅体现出了远古先族们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还构成了气运说、灵魂观、九天三界说等哲学观念。除此之外, 当然萨满还有治病救人说、占卜祭祀、图腾崇拜等方面的神事活动。

2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文化导入所存在的问题

1880 年法国的教育家F.Gouin在他的著作《 语言教学与学习艺术》一书中明确指出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的重要性。 他认为, 在语言的教学中, 必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把文化教学导入语言教学。美国的语言学家也提倡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文化因素。

虽然东北作家的作品得到了国内以及国际的广泛关注, 但是对他们作品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更是少之又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东北作家的作品文化, 有机会使得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东北文化, 了解萨满图腾文化。

3 语言的教学不能脱离文化导入

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导入, 美国的语言学家C.Kramsch曾经说过:语言是意义的载体与反应, 在承载意义时他具有双重表达的功能, 一方面它表达了说话者的思想和意向, 另一方面它表达了说话人所属语言内部的思维习惯, 这种功能是共生的, 不可分割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多元的, 在文化导入的教学中导入东北作家的作品的文化精髓是必要的。从历史维度而言、从文化层面而言, 对东北作家的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考察,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 提出东北作家文学作品的文化导入的策略建议:从传统批评视域研究东北作家的作品文化导入问题、从传统历史文化维度研究东北作家的地域文化问题、从性别政治视域角度研究东北作家的作品女性文学作品问题。

4 结语

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授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 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语言学家以及对外汉语教育专家的共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与学、语言与文化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两重性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属性。 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传统的单纯强调语言知识的那种对外汉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他们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并掌握社交中的语用规则。 在这种形势下, 导入中国文化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东北作家的作品的文化导入的研究也应该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循序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准确性原则。 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慧君, 俞腾飞.《呼兰河传》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 2015 (14) .

[2]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 2010 (06) .

[3]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10 (02) .

[4]文军, 王小川, 赖甜, 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 2007 (06) .

[5]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 2007 (03) .

东北作家群作品 篇2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

高中的时候看的《平凡的世界》,大学时候再次翻阅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心中多了几分思考,这本书是不是就在写路遥自己,在写那些陕北的乡里乡亲,是不是就在写普通你我的真实生活。而当翻阅那本不怎么厚的《人生》的时候,书中高加林的再次回乡种地,不正是路遥的革委会主任被撤职的时候。

作为路遥的成名之作,《人生》这本书我看到了一样平凡的高加林。路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真正是在与命运赛跑,虽然《平凡的世界》字数与写作时长远远超过《人生》,但是路遥的早早逝去,却与这本《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路遥在短短的十几个昼夜就将这部中篇完结,那种一气呵成的魄力是在中国的文坛是少有的,能在十几个昼夜中写出这部作品,路遥的生活体验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对只要是稍稍写点东西的人或者稍稍看点东西的人来说,文学本来就是生活,是作家的自己的生活,或者是作家周围人的生活。那种没有生活基础的文学,终究是不长久的。回顾路遥的一生,当他与北京知青恋爱的时候,不正是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恋,而当路遥将人生的重心从政治转移到文学的时候,不也是高加林被揭发回乡务农的时候吗,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在这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往常看过的很多作家的写作过程中,总会一稿二稿与审稿定稿。但是在路遥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文学的霸气。在《人生》出版之前,路遥就曾坦言,“要么是巨大的成功,要么是彻底的失败”,在《人生》出版之后,路遥就这样一下子火了。

但真正让路遥达到文学巅峰的还是这部《平凡的世界》,路遥在前后六年中将自己的生命燃料燃烧殆尽,当1988年路遥扔掉那支伴随了他六年的圆珠笔时,这个不到四十岁的陕北汉子更像是一个操劳一生的老人,就路遥四十三年的一生来讲,这个时候也确实是到了暮年。在《平凡的世界》写完后的几年,路遥一直是在与病魔做着抗争。路遥的一生也确实印证了他自己的那句话,如果他的一生能有所成就的话,那肯定是在四十岁以前,但路遥自己肯定不会想到在书写完的三年后的一个平凡的日子,自己会与这个平凡的世界说再见。

而在《平凡的世界》的内容当中,在看了很多关于路遥的介绍后,我终于明白了那句作家们都会说的话,“文学来自于生活,但高于于生活,”路遥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曾为了写孙少平的在煤矿中的工作经历,亲自到煤矿上体验生活,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但是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路遥还是经过长期的生活考察的。在很多与路遥接触人的回忆当中,路遥像一个取经的僧人,每每等到劳累过度的时候,才回到宾馆或是随便的一个地方休整一下,待到体力恢复,接着为了这部巨著奔波忙碌。在查阅了很多关于路遥的背景资料后,我感觉书中的那个孙少平就有很多路遥的影子。虽然不能说孙少平就是路遥,但是那种在小小年纪就要因家庭贫困背负的自尊心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据路遥的老师回忆,路遥在上高中时候的状况跟孙少平几乎是一模一样。虽然后来路遥很荣幸的当了县革委会副主任,但是在书中其他人物的身上还是能看到路遥的影子,可以这么说路遥更多的是在记叙陕北平凡人,而书中现实主义的痕迹更是非常的清晰。

我对这本书的另外一个感悟是,人无完人。虽然孙少安和孙少平都已经够优秀,但是人感情的那种丰富性被路遥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书中所谓的配角,像王满银这样的混蛋,生活中也是随处都能发现的,人们都说红楼梦将人写活了,写的非常丰满,但平凡的世界是将真正的人拉到书中来,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王满银,孙玉厚,田晓霞。甚至是双水村的那个傻子,我们的周围都随处可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但可能我们在别人的眼中就是那个王满银,那个孙玉厚,在某些方面连那个傻子都不如。

东北作家群作品 篇3

东北作家群的三个代表作家, 萧军, 萧红和端木蕻良, 用具有东北特色的语言与文化心理, 构筑了东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他们创作的主题与题材主要集中于三方面:面对现实、转向历史、面向自己。从文化的外部制度与道德的层面, 表现为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从文化的内在心理与性格层面, 表现为乐天豪迈的生命精神;从文化的追求与目标上看, 表现为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1 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

东北作家群的作家多受关外风气影响, 较少受到关内规矩的约束, 因此他们的天性比关内的作家更为自由。作家在创作中, 着力捕捉、开掘和展示东北旷野大地的丰饶。强悍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 在遥远的边塞风沙中, 呼唤古老民族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在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中, 寻找人文变迁和民族的血脉。更由于他们最早地接触了日本侵华的事实, 最早承受了故乡沦陷的悲痛, 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 反抗或起义成为最常见的情景, 侠义与匪气的纵横交错之下, 是对生命不屈不挠地追求。

萧军作为东北作家的代表之一, 其性格也富有东北汉子的特征:刚烈, 颇有侠义之气。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被乔木称为“带给了中国文坛一个全新的场面”。它较早并杰出地反映了东三省抗战的事实。萧军的这本书中并没有像日后的抗战文学那样, 将主人公塑造成有崇高理想与觉悟的英雄, 而是真实地描写了最初的抗战中那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各形各色, 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一起, 进行抗战的男男女女, 怀着对现实绝望之后的果断与绝决举起手中的武器, 侠义与匪气在这血与火的年代凝结为一个个不屈的魂魄, 既对生命抱有希望, 又能慨然赴义。

端木蕻良《鹭湖的忧郁》和女性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 写出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以及那里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他们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 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 风格明丽、凄婉, 又内含英武之气, 表现出对古典爱情的赞颂, 将生命的意识赋予了生殖的力量。人的进化和前进, 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事情, 而是一种生命的力的赞歌。对动物的爱, 也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人, 不再仅仅是生命的主宰者, 而是自然中平等生存的主体, 不再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而是个体生命的超越者。从这个角度讲, 东北作家们群和生命的和谐与超越, 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重视承诺在人生价值方面的作用。

2 黑色幽默式的自我解构

在东北文化中, 幽默是其文化的核心特质。东北地域, 冬季漫长严寒,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人们习惯将各种见闻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对抗自然的严寒和环境的相对封闭, 对历史和人物也做出了东北人特有的评价。作家们在对主题, 题材的开掘中, 由于有了探讨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总的思想背景, 因此都自觉追求历史感:现实的黑暗、民族的痼疾, 在“历史”的俯视下显出它的全部荒诞性, 又以其滞后的历史惰性力量给人以重压。一面向民族现实与历史土壤的深层深入, 一面显示出特定历史时代所特具的沉郁、凝重的风采, 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现实政治的否定。因为“这也是用以排遣内心屈辱感与挫折感的心理防御手段” (1)

东北作家群敏锐地感受到东北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 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族活力的窒息, 并用不乏幽默的笔法进行批判揭露, 同时也不吝啬于指出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与途径。

端木蕻良用似冷眼旁观的态度描写着一个个充满丑角与戏谑的场景。《大地之海》中的“三少爷”, 奴颜婢膝, 行为滑稽, 他对欺压他的日本小孩子“热情地招呼着, 如对一个小小的恋人”;而对小乞丐则连踢带骂。小乞丐说他踢得太疼了, 他则哈哈笑:“有踢的不疼的吗?要踢得不疼, 谁都让踢了!来, 给你一块糖!”而被称作“贱骨头”的小乞丐在一片“拍拍拍的剧烈机关枪响声”中嘴里“有着一块糖了”。作者在这里用近似冷幽默的笔触描写着“三少爷”汉奸姿态, 同时又通过其他人对日本人的顺从, 对“三少爷”的附和, 揭露顺民的心态:以为安分守己, 交粮纳税, 日子就仍然能够过得下去。但事实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压迫一天比一天沉重, 很多人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建构了这种“新的苦闷和抑郁”, 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时代的, 是抛掉廉价乐观之后的清醒, 是对战争前途, 民族命运的忧虑, 具体来说, 则又包含着对于中国社会痼疾的正视与思考, 本质上反映了民族精神的觉醒。

将熟悉的场景转化为陌生化情境, 这种情境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而是一种陌生化的幻象, 充满了黑色幽默与荒诞, 它与悲剧强调现实的批判力量不同, 它更多关注的更多是自我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的生命表达的批评, 这种生命批评是一种超越历史和现实的自我观照。

3 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赞歌, 对文明秩序的反叛与抗争;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 从困境中发掘美和自由的存在。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心灵炼狱与灵魂独白:在这里, 我们看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 只有猪狗牛羊一样的觅食、哀吟;这里没有爱情这样高尚的字眼, 只有赤裸裸的生殖、泄欲。鲁迅先生对《生死场》评价说:“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 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用敏锐的生命直觉加以观照, 将人的生存环境与动物的求生本能加以混同、类比。将人的生命价值与死亡意识加以对照、反思。

显然, 我们无法用抗日文学、现实主义等批评范畴去解读《生死场》, 但可以用生命哲学中求生意志与非人境地的对立、爱欲冲动与死亡恐惧的联结来探询文本的阐释空间。

《生死场》的主线人物是三组家庭, 分别隐喻了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层面:生存本能需要、性爱生殖需要、创造叛逆需要。奴隶、庸人、愚民, 他们的归宿无一例外是埋葬野鬼和野兽的乱坟岗子, 也许只有在那里才会获得所谓的平等与自由。但作家并不是一味的将人们推向死亡, 她指出了只有反抗, 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柔弱邋遢的王婆变成最坚定的反抗者, 以千疮百孔的肉体与精神, 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生命的坚韧。另外, 有的人向死而生, 如李青山组织“镰刀会”、投奔抗日军队, 虽然在全文中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 而且因为作者对材料的陌生而显得叙事笨拙、语言生硬, 但毕竟指出了一条生路--自我拯救, 也给读者“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之后的《呼兰河传》虽然延续了《生死场》的主题, 但萧红的笔触变得“明丽”了。人们虽然在苦难中挣扎, 但这并不能降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时会塌掉的房屋, 被称为“会走的房子”;因过于破败而在屋顶生出的蘑菇, 被当作珍宝一样四处炫耀……人们在作者看来是近似绝望的境况中, 苦中作乐, 或是悠然地安享每一点快乐, 现实虽然是痛苦的, 但生命却因乐观而变得执著。

在“二萧”和端木蕻良之外, 东北作家群中其人的作家骆宾基、李辉英等作家也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示了沦陷之下, 东北人民, 尤其是东北农民的觉醒与反抗。浓厚的地域特色, 浓郁的民族意识, 浓重的反抗色彩使得东北作家的明显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科学与民主并不是他们追求的重点, 对侵略的反抗, 对生命的执著, 对命运的抗挣, 对生活的追求才是他们的初衷。随着民族危亡时刻的到来, 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侧重点从自然生态景观转移到社会文化景观, 讽刺犀利而格调沉郁慷慨。走向了更为深邃的生命本体命题的挖掘。而生命强力和自由意志, 一直是他们为东北文化旗帜书写的主旋律。

注释

东北作家的文学抗战 篇4

哈尔滨是东北作家群诞生的地方

1931年12月, 中共满洲省委从奉天 (沈阳) 迁驻哈尔滨, 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东北的进步作家不约而同地先后集中到了哈尔滨。罗烽、舒群、金剑啸是有中共地下党员身份的作家。罗烽担任中共哈尔滨东区区委宣传委员, 舒群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 金剑啸是中共哈尔滨道里区委宣传委员。受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的委派, 他们3人领导哈尔滨的文艺工作。

哈尔滨市道里区水道街 (今兆麟街) 有一个大院叫牵牛坊, 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 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罗烽、舒群、金剑啸、白朗、萧军、萧红等经常来这里聚会, 他们组织了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 并担任演员, 开展抗日文艺演出。金剑啸还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五道街33号, 创办了天马广告社, 作为地下党组织联络进步作家的地点, 同时也为党组织筹集活动经费。这些作家是长春《大同报》文艺副刊《夜哨》《哈尔滨日报》副刊《新潮》和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副刊《国际公园》的主要撰稿人, 在这两家报刊发表了许多作品, 揭露日伪统治下的社会黑暗, 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 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有力配合了广大农村和山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东北作家用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 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由于《大同报》文艺副刊《夜哨》经常发表进步作家的作品, 被伪满当局勒令停刊。

1933年10月, 萧红和萧军的合作小说散文集《跋涉》由舒群等人资助, 在哈尔滨自费出版, 刚送到书店, 就因为作品有反满抗日倾向被禁止发行。萧红和萧军也引起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在中共满洲省委不断遭到破坏, 日伪反动势力要对抗日文艺活动进行镇压的情况下, 罗烽、舒群、白朗、萧军、萧红等人先后转移到青岛、上海等地, 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文艺活动。

诗人金剑啸一个人的抗战

金剑啸没有选择离开, 而是留在了哈尔滨继续开展抗战文艺活动。1934年8月, 他关闭了天马广告社, 来到《大北新报画刊》社当编辑。《大北新报》是日本人创办的报纸, 《大北新报画刊》作为《大北新报》的增刊独立出版发行。金剑啸改变了办刊思想, 提出“画刊不仅是艺术的, 也更是社会的”。主张“多刊登新闻照片和艺术名作的照片, 及世界知名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照片, 至少每期介绍一个”。他以世界名人为题, 刊登了列宁和斯大林的照片, 介绍了“列宁在十月”的革命活动。这些图片引人注意, 《大北新报画刊》社将他辞退。

金剑啸在哈尔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1935年4月来到齐齐哈尔, 化名巴来在《黑龙江民报》社当副刊编辑。他在《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上发表了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 歌颂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雄斗争事迹。金剑啸借《黑龙江民报》社发刊2000号之机, 组织了白光剧社, 演出了由他编导的《母与子》、《黄昏》等话剧, 歌颂了爱国者的斗争事迹。齐齐哈尔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组织了漪澜读书会, 在金剑啸的帮助下漪澜读书会创办了会刊《漪澜》, 金剑啸为《漪澜》创刊号题词, 指导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文艺创作。金剑啸还在他主编的《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上开辟专栏, 专门发表漪澜读书会成员的作品。漪澜读书会在齐齐哈尔的影响力在扩大, 金剑啸也引起了齐齐哈尔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1936年1月, 他辞去了《黑龙江民报》的工作, 又回到了哈尔滨。

这时《大北新报画刊》社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 中共哈尔滨地下党组织筹集一些资金, 接管了《大北新报画刊》。为了保密仍聘请原来的主持人当名义主编, 实际的主编是金剑啸。具有中共地下党员身份的作家姜椿芳参加采编工作, 编辑部的地址也迁移到道里区商市街43号。从现在残存的《大北新报画刊》可以看出, 金剑啸主办的《大北新报画刊》突出了对进步文化艺术的宣传, 增加了对日伪统治下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报道, 如“伪满警察中央大街飞车撞死幼女”, “同记工厂女工一天工作16小时如同机器人”, “极乐寺的难民区”等。《大北新报画刊》还刊登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消息, 报道了“贺龙和萧克率领红二方面军在云南和西康建立边区革命政府”的消息。画刊还大量刊登国内进步作家鲁迅、郭沫若和苏联作家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他自己也创作了很多进步文艺作品发表在《大北新报画刊》上。1936年6月13日金剑啸被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逮捕, 并调查出他就是《黑龙江民报》副刊编辑巴来, 就把他押解到齐齐哈尔。1936年8月15日, 金剑啸倒在了刑场上, 年仅26岁。

中国抗战文学的先驱

东北作家群诞生于哈尔滨, 发展在上海。罗烽、舒群、白朗、萧军、萧红等人先后到达关内后, 和先期到达的文学青年塞克、李辉英、端木蕻良等人会和在一起, 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开辟了中国抗战文学的先河, 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形成了著名的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八月的乡村》、《呼兰河边》、《科尔沁旗草原》和《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1934年11月, 萧军和萧红来到上海, 与鲁迅相识。萧红完成了长篇小说《生死场》的创作, 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书中收鲁迅为之作序和胡风读后记。《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 真实地反映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东北农民的悲惨遭遇, 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 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 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萧军反映抗日义勇军斗争生活的《八月的乡村》也得以出版。这部小说是以抗日烈士傅天飞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鲁迅的夫人许广平评价《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是“作为东北人民向征服者抗议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其面世“无疑地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惊奇和震动”。上海左翼作家联盟负责人、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扬也撰文评价《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 “由《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我们第一次在艺术作品中看出来东北民众抗战英雄的光景、人民的力量、理智的战术, 很快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拥护, 正说明目前中国大众需要的是什么作品。”

1936年初, 东北作家端木蕻良也到达上海, 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在鲁迅和郑振铎的帮助下, 端木蕻良在《文学》《作家》等刊物发表了《鹭鸶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文学作品, 完成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写作。罗烽和白朗也分别发表了《呼兰河边》《伊瓦鲁河》等作品。舒群出版了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东北作家在上海文坛的影响, 让人们感到了一个由东北作家组成的群体在文坛上迅速崛起。1936年9月, 新闻出版家、生活书店负责人邹韬奋收集当时影响最为显著的东北作家的一批抗战文学短篇小说, 出版了《东北作家近集》。包括罗烽《第七个坑》、舒群《战地》、李辉英《参事官下乡》、黑丁《九月的沈阳》、穆木天《江村之夜》、白朗《沦落前后》、宇飞《土龙山》和塞克《在路线上》等8篇小说。由于这本书的畅销, 东北作家群这一称谓也更为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群所认知。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作品赏析 篇5

一.《夜巡》———寻找父亲和童年

莫迪亚诺的《夜巡》发表于1969年, 获得了当年的钻石笔尖奖。作品用第一人称的手法, 讲述了在二战中法国被占领时期的一个故事, 一个法国青年同时为法国抵抗组织和德国盖世太保服务, 最后事情败露而走投无路被处决。这部小说既不是历史小说, 也不是英雄传奇, 它只是一个在二战时期这个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个人经历。在创作上, 作者使用了虚构、历史现实和个人经历相结合的手法。

小说的虚构主要表现在对故事情节的设计方面, 因为作者自己出生在战后, 对当时的生活都是靠想象得来。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是:一个法国青年如何变成法奸的。而作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却又在向人们昭示:兵荒马乱的年代, 什么样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虽然有冲动, 但更多的是对危险环境的恐怖, 希望拥有大量金钱来增加安全感。这就是主人公的为盖世太保服务的目的, 因为在盖世太保那里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钱。但出于基本的爱国主义, 他同时也为抵抗组织效力。

这部作品的历史现实表现在除了主人公的故事是虚构之外, 当时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一些主要人物都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如盖世太保的主要人物, 以及他们驻扎的地点等。

个人经历指的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作者父亲的影子。莫迪亚诺的父亲据传在当时曾为盖世太保工作过, 后来被关过集中营, 是被为盖世太保开车的司机释放的。作者将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都用在了主人公身上。莫迪亚诺有一个孤独的童年,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唯一的弟弟很早去世, 所以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 在他的作品的寻找主题中就有寻找父亲的情结。这些感受表现在《夜巡》这部作品中, 就是盖世太保的头目虽然凶残, 但对于主人公却有着父亲的慈祥, 使从小缺少父爱的主人公深受感动, 不知不觉就成了法奸。

在作品中, 主人公常常回忆自己幸福的童年, 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通过作品在重建自己的童年。

二.《暗店街》———寻找自我

《暗店街》是莫迪亚诺1978年发表的作品, 也是获得龚古尔奖的作品。这篇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海滩人”这一特征的人物形象, 也就是对自己历史不清楚, 生活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一群人。

这部小说还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主人公是个侦探的助手, 由于生了一场病, 成了个遗忘症患者, 对自己的前半生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 为了找回自己, 他利用自己的侦探身份来求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小说就是通过主人寻找自己来展开的, 他在寻找过程中, 时而发现自己是多米尼亚人, 时而发现自己是希腊人。他带着想象到自己留下生活痕迹的地方去找, 发现自己的照片留在别人家的盒子里, 自己的名字留在别人的资料中和旅店记录里, 对于自己的过去自己完全不能掌握, 成了个局外人。他那些过去的朋友有的离开法国, 有的不在人世。他找了很久, 最后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好在还有条线索, 他通过旅店住宿登记发现自己曾经住在罗马暗店街2号, 于是他准备再去那里看看, 他执著地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过去。小说的名字《暗店街》的寓意就是说明了主人公的不懈追求。

作家作品介绍导入方式探微 篇6

在简单回顾作家作品介绍研究的时间脉络后,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国内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一、作家作品介绍的定义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1.非文本说

“非文本”说是高永贵、罗先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介绍背景知识》一文中提到的观点。非文本说认为,所谓背景知识,就是作品本文外的一些与本文紧密相关的知识,如现实背景、文学传统、文学观念等,即非本文。非文本说是从接受阅读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它承认非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但并不把背景知识的介绍看做是文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同时它的内涵相对比较抽象,没有具体指出背景知识到底包括哪些方面。

2.作品与作者介绍的背景说

“作品与作者介绍的背景说”是张隆华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作品时代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有关事件等。作者介绍一般包括生平事略、阶级地位、思想特点、文学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思想局限性,以及创作本文的思想倾向等。作者与作品时代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方面的介绍可以结合起来。这个定义明确指出背景的介绍应该包括作家的背景介绍和作品的背景介绍两大方面,并且强调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重要性。

3.背景介绍法

“背景介绍法”是王世群在《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作为语文教学导入法的一种方法提出的。背景介绍法,指在教学开始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介绍文章中涉及的或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如作者的身世背景、作者的逸闻趣事、作者的影响成就等,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方法。这种说法很明显将作家作品的介绍定义为一种补充性质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介绍的地位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地位,几乎所有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者都达成一项最大的共识:作家作品介绍在课堂教学中是相当必要而且重要,但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环节。受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制约,大概这种地位在常规教学中也不会有改变。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毕竟作家作品介绍只是语文教学导入方法中的其中一种,而语文教学导入也不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就教学内容而言,这个导入的小环节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尽管这种时间限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如果用超过5分钟去处理这个环节,就会挤压课文部分的教学,从而对完成教学任务造成压力。如果在导入环节使用的不只是作家作品介绍这种方法呢?可想而知作家作品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三、作家作品介绍的作用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作用,众说纷纭,但很多研究者都是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某一种作用。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小结以下几种最有影响力的说法。

1.人格熏陶说

“人格熏陶说”是从语文的人文性来进行思考的,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观点认为:“好的作者介绍常常能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之中去,使学生受到课文作者人格美的熏陶,汲取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有益的精神力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感受到文品和人品统一的重要。”这里包含了两种教育,一种是通过作家本身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一种是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品格光辉和健康向上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品德陶冶。

2.桥梁说

这种观点认为作家作品介绍是读者窥探作者主观世界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文章的内涵。“既然文章是特定个人写作的,是特定时代的反映,那么了解生平背景,可以既看到它的正确、积极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它不足、消极的一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更客观地评价文章的价值。”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历史传统的观点,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接受美学和文学批评上,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3.激发兴趣说

学生对一个陌生的作家或一部陌生的作品,多多少少会有一种想了解其相关信息的欲望。当作家作品介绍满足了他们的这个欲望后,他们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成为他们学习课文的强烈动机。动机强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激发兴趣说中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一个是紧紧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好奇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教师要紧紧抓住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珍闻逸事,吊起学生的胃口,称之为猎奇。这实际上就是对好奇心理的满足,是对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选择上给予指引。另一个是穿插的作用。孙春成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里指出了穿插的第一种作用:“穿插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作家作品介绍的形式提供了思考。

4.集中注意力说

这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观点。上课伊始,如何摆脱课间休息时的放松状态,如何让学生放下对刚刚结束的上一节课的学科的思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习当中,是上课的首要任务。作家作品介绍无疑是一方理想的调剂。孙春成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里指出了穿插的第二种作用:“穿插能调节课堂节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对单一任务的注意程度最大不超过15分钟。如果要学生40分钟都全神贯注去关注课文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作家作品介绍无疑是一支有力的强心针。

5.活跃课堂气氛说

如果说集中注意力是保证任务的完成,那么活跃课堂气氛就是锦上添花。上课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艺术盛宴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陶醉在享受的气氛当中,是每一位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作家作品介绍是一种有力的手段。

6.扩大知识面说

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和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密切相关。作家的字、号、年代、籍贯、国度及生平事迹,还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将这些知识日积月累地传授给学生,是学生厚实的知识的阶梯。“穿插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这些作家作品的知识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论据。长期浸淫,学生的思维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

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是作家作品介绍中的核心问题,没有适当的介绍内容,其定义、地位、作用等都只是空谈。那我们可以介绍些什么呢?

1.写作的历史背景

写作的历史背景应该包括作品创作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概况,造成他们对课文内容上的一种悬念,抖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和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动乱年代的文学创作显得异常地汹涌澎湃。了解作品创作时的政治背景,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方向。文史不分家,学习文学就要提高自身的史学修养,作家作品介绍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作者的生活背景

如果说掌握历史背景是宏观的,那么掌握作者的生活背景则是微观的。讲解课文始终是对茫茫文学宝库中的个别珍品进行研究,因此对作品的解读除了建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的高度上,也必须深入到个体研究的深度里。当然,个人的生活背景也应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个人背景资料。

3.作者的文学背景

如果介绍某一作家,只是介绍完该作家的政治面目、经济状况、军事背景就了事,总让人产生一种欲了解作品的真正面目却又有若即若离的感觉。因为,作者的生活背景只是了解作品创作的间接背景,而真真正正与作品创作直接相关的应该是作者的文学背景。包括人物轶事、作家成就、写作风格、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等。向学生介绍这些,除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习课文的兴趣以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这些资料与了解课文的主旨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确立,思维方法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4.作品的文学背景

除了对作者个体的信息要关注以外,作品的个体信息也不能忽略。作品的文学背景包括作品的成就、创作风格、归属的文学流派等。了解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崇敬心理,使他们向高一级的目标、正确的方向学习,自然而然地对作品产生了兴趣,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五、作家作品介绍的原则

在谈论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介绍的原则,以便更好地选择介绍的内容,配以适当的介绍方法。

1.注意对象

(1)注意作者和作品。首先,教师应该做到胸中有作者作品。胸中有作者作品是做好作家作品介绍的一个前提。其次,把握介绍的尺度。对于具体的文本及其作者,到底介绍不介绍、介绍哪些方面,这些都是关于介绍尺度的问题。

(2)注意学生。首先要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所认识。成长阶段的学生,思想水平呈现持续的阶段性的向上发展的规律。教师在介绍作家作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认识水平,择其要介绍”。既不要拔高,将学生无法理解的作家作品的知识强硬地灌输给低年段的学生;也不要简单化,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的作家作品的知识草草介绍收场。两者都会减低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有所侧重

上述的“注意对象”和这里“有所侧重”都属于关于选择的问题。“注意对象”是因人而作出选择,“有所侧重”是因资料的价值而作出选择。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显得零散、不够全面。比较集中的两种观点是:一要注意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二要注意选取突出的感人言行。如果按照前文所提到的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来分类,两者同属作者的背景,前者属于作者的历史背景,后者属于作者的生活背景;前者侧重扩大视野,提高审视作品的高度,后者侧重对学生人格教育的熏陶。

3.介绍背景的最佳时机

除了对象需要选择、资料的价值需要选择外,介绍的时机同样需要选择。在研究中,这是相对比较活跃的板块。整个最佳时机的研究呈现由单一到全面、由简单到深入、由单独到整合的特点。目前,达成共识的四个基本时机分别是:课前介绍(导入式)、课中介绍(插入式)、课后介绍(补充式)、分散介绍(分散式)。这四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有相当部分研究者将四个环节和其他知识整合起来研究。例如,有的研究者将介绍时机的依据建立在介绍的内容上:“与扫清理解全篇课文妨碍有关的背景,可安排在讲读前;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背景,可安排在讲读中;能够使课文内容得到拓展延伸的背景,可放在讲读后。”

4.避免程序化

目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对作家作品介绍的程序化现象比较突出:对内容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介绍作家的地位和大事;或对介绍的形式不思变通,千篇一律地采用讲解式。避免作家作品介绍的程序化,关键是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介绍的内容、形式、时机和课文的内容相契合,让作家作品介绍成为课文讲解过程中的有机部分,让作家作品介绍成为课文讲解的有力的辅助手段。

六、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

1.直接讲解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直接讲解,即讲授人直接将有关的作家作品知识不加修饰地告诉给听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缺点都相当地突出,一方面可以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地解释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呆板、沉闷。

2.学生讲解法

学生讲解法是相对于直接讲解的一种方法,是讲解的主体变成讲解的客体,讲解的客体同时又是讲解的主体的一种方法。完整的学生讲解法应该包括三个必要的步骤:第一,讲解前的布置工作。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例如翻阅资料、上网查找等)去寻找相关作家作品介绍的资料。第二,课堂讲解环节,即学生在堂上展示自己或小组搜集到的资料并进行口头讲述。这个环节,教师需要控制好讲解的人数和时间。第三,即时的讲解点评。此时,教师虽然不是讲解的主体,但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而言,还是充当着主导的角色,因此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包括资料的价值、介绍的技巧、精神面貌等方面进行点评。此举可以避免该环节变得放任自流,同时使学生在讲解中得到进步。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即教师讲述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或与课文中某些内容有联系的故事,引入新课。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故事导入是有选择性的,所介绍的故事要与作者、作品或课文中某些内容有关联。如前文所述,大多数学生都有好奇心理,而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故事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中去,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4.外引内联法

这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孙春成提出:“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实实在在,既挥洒自如,又紧扣课文,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能力,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搞好‘外引’……所谓‘外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引述课文或课本之外跟所讲内容有关的知识或事例,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又说:“所谓‘内联’,就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把过去学生学过的有关知识适当地联系起来,综合一下,梳理一下,使‘这一方面’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外引内联既是一枚方向标,它引导教师应该准备哪些作家作品介绍的知识,又是具有概括性的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至于采用那种具体介绍方法,则需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有不少教师在“内联”上别出心裁,比较突出的有“连缀作品名称”。例如,介绍冰心的作品时可以这样:“结束《小学时代的生活》,进入《中学时代的生活》,《奇遇》《多情的米子》,我便堕入《初恋》。父亲知道后《没收信件》,为逃避家长的管教,我们《出发》了,一路上屡遭《敲诈》,在《饥饿》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恐怖之夜》。《归来》后《被母亲关起来了》,面对《铁窗外的阳光》,我流下了《不自由的泪》。多亏《海滨故人》的劝导,经过《爱与恨的争斗》,觉醒之后,我不禁长叹《这该不是梦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这样的导入,条理清新,新奇有趣,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

[1]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湖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课堂教学技能培训[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4]魏书生.魏书生文选 (第一卷) [M].桂林:丽江出版社, 2004.

[5]孙菊如, 陈春荣, 谢云, 邹花香编著.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郑婷婷.浅析“作者介绍”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研究, 2005.

[7]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22, 279.

浅淡美女作家奚溪的散文作品 篇7

奚溪女士, 是位名符其实的美女, 也是位名符其实的美女作家, 我看了她的几篇作品, (其中大多是散文) , 确实很有味道。

众所周知, 一篇好的散文, 就是一首好的诗歌, 诗歌讲究寓意, 散文也是如下。

看来奚溪对此, 很得要领, 她的作品, 如《伙伴》、《寒江钓雪》、《春色满园关不住》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看她的散文, 我不由联想到已故散文大师杨朔的作品, 你还别说, 他们之间, 就文风而论, 还真有一曲同工之妙。

据说。奚溪女士是正规音乐学院毕业, 我听过她的歌声, 嗓音确实甜美, 而且穿透力很强, 用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来形容, 绝不为过。本来她可以凭她的音乐才能, 演译一个歌唱家的灿烂人生, 可惜, 因为诸多原因, 她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投身于影视, 更可惜的是她没做演员, 而是躲在幕后, 委心地做些剧务工作, 闲下来的时候, 她才抽暇看看、写写。她的父亲青汶先生是位著名的作家, 也许是基因所至, 她很有文学天赋, 她的这种天赋, 连她父亲都没有查觉, 要不是我偶然发现, 她说, 她不想把她不成形的东西公布于世, 是在我的动劝之下, 她才在她诸多的作品中, 筛出几篇……

此刻, 大家看到的就是这几篇作品, 我想凡是喜欢散文的读者, 都会和我一样喜欢它。

东北作家群作品 篇8

在今天这个速读时代, 读书更要有所选择, 著名作家彭荆风认为, 经过锤炼的作品, 每一本书中都有着作者修炼多年的成果, 读者要学会在珍惜这份劳动果实的时候多读、精读, 用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今年已年过80的彭荆风老师并不排斥大家先看影视剧再去寻找书籍的做法, 他认为这有时对读书也是一种刺激。不过他说每一个真正阅读过原著的人都会发现, 只有书才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也才能成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他向广大的中学生推荐了以下六部他自己认为对于阅读和写作有很大帮助的经典作品:1.沈从文的《边城》;2.孙犁的《风云初记》和《孙犁散文选集》;3.吴敬梓的《儒林外传》;4.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5.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上一篇: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下一篇:精神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