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问题

2024-08-30

精神心理问题(精选12篇)

精神心理问题 篇1

笔者研究发现, 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关键性诱因, 因此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共126例进行分析, 其中有攻击行为的64例患者作A组, 无攻击行为的62例患者作B组, 分析所有入选对象精神心理状况, 再客观总结患者攻击行为诱发因素, 从而为后期心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指标, 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共126例。64例患者有攻击行为为A组。患者年龄19.2~56.8岁, 中位数 (46.3±4.26) 岁;性别: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男性;工作类型:14例脑力劳动者, 50例体力劳动者;患者个性特征:包括24例内向患者, 40例外向患者。62例患者无攻击行为为B组:年龄19.0~57.1岁, 中位数 (46.6±4.11) 岁;性别: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男性;工作类型:18例脑力劳动者, 44例体力劳动者;患者个性特征:包括25例内向患者, 37例外向患者。本次研究, 所有入选患者都已确诊, 且观察其临床资料后, 并没有发现明显区别 (P>0.05) , 所以可做下一步比对。

1.2 排除标准:

(1)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2) 酒精应用障碍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3) 病理性酒醉患者; (4) 痴呆患者; (5) 普通醉酒患者; (6) 复杂醉酒患者; (7) 闪回患者等[1]。

1.3 入选标准:

(1) 酒依赖综合征患者; (2) 酒精引起的妄想症患者; (3) 酒精引起的幻觉症患者; (4) 精神病性障碍患者[2]。

1.4 方法:

对所有入选患者精神心理指标进行调查与统计, 具体涉及: (1) 幻觉; (2) 个性化特征; (3) 接触情况; (4) 妄想; (5) 情绪变化情况; (6) 情感因素; (7) 易激惹; (8) 睡眠异常等。

1.5 数据统计:

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 本院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 其中以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选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并以 (±s) 代表计量数据, 若两组间数据比较P<0.05, 就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配合完成调查工作, 且妄想、异常接触、情绪异常、情感因素以及易激惹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攻击行为, A组中有39例 (60.94%) 患者妄想, B组有27例 (43.55%) ;A组中有20例 (31.25%) 患者出现异常接触行为, B组有8例 (12.90%) ;A组中有37例 (57.81%) 患者情绪异常, B组有24例 (38.71%) ;A组中有55例 (85.94%) 患者出现情感因素, B组有44例 (70.97%) ;A组中有32例 (50.00%) 患者易激惹, B组有19例 (30.65%) ;A组中有57例 (92.19%) 患者睡眠异常, B组有55例 (88.71%) ;A组中有56例 (87.50%) 患者出现思维障碍症状, B组有53例 (85.48%) , A组中有29例 (45.31%) 出现幻觉, B组有31例 (50.00) , 表明两组入选患者出现上述心理因素的概率对比有差距 (P<0.05) 。此外, 两组入选患者出现睡眠异常、思维障碍以及幻觉等心理因素的概率对比无显著差距 (P>0.05) 。

3 讨论

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期极易出现各种异常行为, 其中又以攻击行为最为常见, 攻击行为不仅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种问题, 而且已经引起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邱建成[3]等人经调查研究发现, 妄想以及幻觉等精神病性因素都可能会使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不仅如此, 当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时, 其控制能力以及辨认能力都会明显受损, 除了会使患者精神症状加重外, 而且还会可能会影响其治疗用药依从性, 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因此深入分析患者心理因素, 再进行对症干预尤其关键。本次研究, 对所有入选对象精神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后, 发现妄想、异常接触、情绪异常、情感因素以及易激惹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攻击行为, 两组入选患者出现上述心理因素的概率对比有差距 (P<0.05) , 且2组入选患者出现睡眠异常、思维障碍以及幻觉等心理因素的概率对比无显著差距 (P>0.05) , 该研究结果满足黎勇航[4]等人观点。

一般而言, 如果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情绪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其攻击水平会明显上升, 且抑郁、焦虑等情绪异常因素与患者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对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后, 发现患者攻击行为出现差异时, 其皮层激活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且行为灵活性、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的活性等指标都会显著降低, 表明攻击行为以及患者情感、情绪等因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除此以外, 分析攻击行为以及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间关系后, 发现二者间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共通性特征, 在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的影响下, 二者之间会相互影响[5]。由此可见, 如果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妄想、异常接触、情绪障碍、情感异常以及易激惹等症状, 其出现攻击行为的概率会明显上升, 因此在精神科心理工作中, 建议医务人员重点关注上述患者, 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还要定期展开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戒酒的重要性, 并对其情绪障碍情况、精神状况等指标进行早期识别, 再予以个性化疏导, 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攻击性, 有效改善其预后。

结果表明, 在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中, 多种精神心理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攻击行为, 因此在临床研究中, 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心理因素进行客观评估, 并进行对症处理与及时干预, 从而避免出现攻击行为, 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对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精神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共126例, 包括有攻击行为64例, 作A组;无攻击行为62例, 作B组, 对所有入选对象精神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配合完成调查工作, 且妄想、异常接触、情绪异常、情感因素以及易激惹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攻击行为 (P<0.05) , 且2组入选患者出现睡眠异常、思维障碍以及幻觉等心理因素的概率对比无显著差距 (P>0.05) 。结论 在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中, 多种精神心理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攻击行为, 因此在临床研究中, 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心理因素进行客观评估, 并进行对症处理与及时干预, 从而避免出现攻击行为。

关键词:精神心理因素,妄想,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易激惹,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周新英, 裴梅香, 郑桂琴, 等.戒酒量表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11) :106-107.

[2]周茜, 唐蕊, 张宇珊.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14, 21 (9) :34-35.

[3]邱建成, 罗雪莲.酒精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3, 7 (10) :219.

[4]黎勇航, 朱进才, 郭华贵, 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2) :1724-1725.

[5]刘毅, 白汉平, 王彩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1) :5-7.

精神心理问题 篇2

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生们也渐渐的感受到了不同方面不同大小的压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正确面对解决这些压力,成为我们最关注的事情,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法直接有着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压力的方法。

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成为能力发挥和身心健康的障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我觉得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应该进行了多一点的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通过对在在校大学生于不同年龄(17-24)不同性别不同系别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普遍都存在过多过少的压力男生压力较女生过大些

(二)主要压力来自于平日的学习和对前途的担忧

(三)内向的同学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压力

(四)学生在有压力的时候很少能够去找心理辅导老师倾诉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以便能辨正确的减轻学生们的压力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人生,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目标才能前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让他们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专业发展以及自身特长,从而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帮助其树立适度的学习标准,制定恰当的学习措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会利用图书资料,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还应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团结、凝聚的学习氛围浓厚的集体。

(二)、提高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人活在社会当中,不可避免要和其他人接触,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应适时发现学生交往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要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集体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注重培养豁达大度的气量,要求学生从个人行为的点点滴滴做起。另外适度提高学生的社交意识,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来进一步增强他们将来的就业能力,有效完成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五)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普及心理知识 让学生自己调节心理来缓解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来调节自身压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给自己定位准确 扬长避短。尤其在刚入学的大学生身上 他们在中学阶段 一般有心理优越感 而入学后仅只是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对此 大学生们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 接纳自我。

(2)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 要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 使其回归到现实中 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压力。并且要常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等 有利于角色定位 适应新环境。

(3)确立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大学生入学后 往往会有意放纵自己 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这是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状 看到别人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 便会产生压力。所以大学生必须给自己确立学习奋斗的目标 从心理等角度来讲 有一个明确目标 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 无形中会转移留意力 削弱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有了明确目标 就有了内在驱动力 使人变得积极向上 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压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就必须着力培养有本校特点的校园精神,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网络文化研究和控制,决不让腐败没落的东西污染学生的身心,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氛围,保证学生在优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练意志,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

精神心理问题 篇3

从表现上来讲,进食障碍主要是“吃”这个行为的不正常,主要可以分为“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

所以,我们可以把进食障碍简单理解为“一个关于『吃』与『不吃』的精神心理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的青年及成年人患有严重的进食障碍症,其中年轻人占了10%,而男女比例为1:10。

这意味着:

绝大多数进食障碍患者为年轻女性;

青少年时期是进食障碍主要高发时期。

后果很严重!

厌食症的最严重的健康风险是死亡,死亡原因或为“大幅度体重降低”,或为“自杀”。

此外,厌食症可能造成的其他问题包括:

心脏病;

月经紊乱或闭经;

不孕;

发育迟滞;

大脑和神经损害;

癫痫;

感觉丧失;

贫血;

……

而贪食症相关的健康问题不像厌食症那么严重,部分原因是大部分贪食症者体重都在正常或超重水平。

但贪食症可能导致的病症有:

牙齿和牙龈问题;

肌无力和心律不齐;

消化问题(如便秘)。

此外,还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和其他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如:

抑郁;

性滥交;

偷窃;

酒精和药物滥用。

人活一张嘴,“吃”的行为不正常,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正确识别进食障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精神病学界权威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诊断标准,下面一些指标可用以识别贪食症和厌食症。

此外,可以通过“进食障碍调查量表”进行自我测试,了解有没有进食障碍的认知或行为症状。

神经性厌食症——不仅仅“不想吃”

厌食症的主要症状表现有:

1.体重明显下降

通常,患者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会低出至少15%。

DSM5指出,那些由于原本就肥胖,虽然体重骤减、但还没降至低于正常值15%的人群,也应纳入“高危人群”范围。

2.对体重的认知歪曲

患者会表现出对“体重增加”或“变胖”的高度恐惧,甚至有的人已经明显消瘦了,仍认为自己“太胖”,并且对于体重过低的危害性不以为然。

3.厌食后贪食,贪食后又出现补偿行为

由于长期饥饿,患者对食物的强烈欲望会间歇性爆发。

但进食后,患者又会自觉采取“补偿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自我催泻、催吐;

过度疯狂运动;

服用泻药。

此外,暴食行为通常都是秘密进行的,因此,患者往往回避集体聚餐。

4.内分泌失调

由于营养不良及精神病态,女性患者会出现闭经症状——至少连续三个月不来“大姨妈”;而男性则可能有性欲减退及阳痿的表现。

若是青春期前发病,患儿的发育则会放慢,甚至停滞。

5.其他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的症状可能还包括皮肤干燥、怕冷以及手足冰凉,经常感觉疲倦、虚弱、眩晕等,这和营养不良的关系比较密切。

青春期的厌食症征兆

由于厌食症在青春期多发,并且,孩子往往不愿意坦诚自己的厌食行为。

因此,家长应注意自己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反常的行为:

既往进食习惯改变:如以前特别爱吃的菜没有缘由地突然拒绝再吃,不按饭点进餐,或减少每日进餐次数等;

青春前期的孩子体重停止增加:这个阶段正是生长发育活跃时期,孩子每年体重应该有显著增长;

女孩儿出现闭经或月经紊乱;

不想和家人一起吃饭,以回避集体进餐,愿意独处;

吃饭时或吃饭后频繁上卫生间,并且待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将水龙头打开,以此掩盖呕吐的声音;

以前都不怎么活动的,突然开始运动,甚至过度运动了;

频繁称量体重,将体重视为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神经性贪食症——纠结的“吃货”

神经性贪食症比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年龄稍晚些,患病率却更高。

最明显的特征是:患者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出现根本停不下来的异常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

这是一种体重变化并不一定明显的进食障碍,多为18~20岁的女性。

患者的内心独白大约是这样:本宝宝不仅要不停地吃吃吃,而且还要瘦瘦瘦成一道闪电!

如此矛盾而又高标准的要求,真是让人震惊啊。

那么,贪食症患者有哪些主要表现呢?

1.周期性暴食

短时间内暴食

nlc202309091108

短期内(如两个小时里)大量进食,并且摄入量超出大多数人正常情况下的数倍,进食速度也特别快;

难以控制进食欲望

发病期间,患者对于“吃什么”和“吃多少”都无法控制,常常食不知味,只是机械式地往嘴里塞食物,且偏爱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一直吃到腹胀难以忍受为止。

2.周期性暴食后弥补行为

暴饮暴食后因担心体重增加,会反复采取弥补行为,如自我诱发呕吐、使用泻药、利尿剂或完全禁食、进行过度运动等。

3.持续出现

暴饮暴食和弥补行为平均每周发作至少两次,至少持续三个月。

4.对体重非常介意

患者以瘦为美,担心肥胖,对自我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体重”和“身材”的描述。

哪些人容易患上进食障碍?

假如出现以下症状,你就要当心了,因为,这样的人是进食障碍患病的“高危人群”,容易发展成进食障碍:

体重指数处于正常或偏瘦范围,但没有出现身体发育延迟、停止;

对体重与体形存在歪曲的认知,对身体不满意;对于体重增加的情绪反应强烈;认为体重与体形影响到自我评价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下列异常进食行为中,自己至少有一种:

节食:对进食过分关注,进食过量后伴有内疚感,这影响到日常生活;

暴食: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吃撑仍难以控制,进食后又会后悔;

补偿:诸如食用泻药、引吐、过度运动等,存在至少一种补偿行为;

月经正常或有些紊乱,但不存在闭经的现象;

暴食或补偿行为出现过一次以上,持续时间达到至少一个月;

症状轻微影响到个体的身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但严重程度不及进食障碍。

出现进食障碍,怎么办?

1.定期看医生

进食障碍需要一对一的专业治疗,医生会同患者讨论体重和营养的问题,并和患者一起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2.重塑正确价值观

患者往往存在诸如“瘦就等于一切”“要么瘦,要么死”等不合理观念,这就像被植入大脑的“病毒程序”,需要我们主动识别和拦截。

除了心理治疗能帮患者更快地做到这一点,患者自己也需要爱自己、接受自己,这样才能抵挡媒体关于“什么是正常体重和理想体型”的洗脑。

3.制定规律的进食计划,并遵守

一日三餐最好要安排在固定的钟点,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吃饱了,就停下,阻止自己吃得过饱。

4.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

新鲜蔬果和鱼、禽、蛋、瘦肉等可以多吃点,健康的、平衡的饮食能够让人精神一整天;进餐时,不妨放慢些速度,细细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

5.规律、适度地锻炼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运动不仅有益身体,也有益心态——喜欢运动的人,心态更加健康。

6.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新技能

新的爱好和技能可以让注意力从食物上挪开,并且增加自信。学习新技能、发展新爱好、做志愿者、养只小动物等等,都能起到效果。

7.改善家庭关系

假如家有进食障碍的孩子,家长需要努力改善家庭气氛,要包容和接纳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水平低,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厌食症或暴食症。向孩子表达爱,对孩子的进行及时和具体的表扬,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建立畅通而有效的亲子沟通,都能够给予孩子一个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抵御不良心理精神问题。

精神心理问题 篇4

1 住院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精神问题

1.1 脑衰弱综合征

1.1.1 脑衰弱综合征临床表现

疲乏, 整日精疲力竭, 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 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多梦易醒、早醒、醒后不解乏。有时出现晨起头痛、眩晕感。情绪不稳、易激惹、焦虑。

1.1.2 引起脑衰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长期烦恼、焦虑;离退休后, 生活太闲, 居住环境太静, 与周围人群交往甚少, 信息不灵。自觉筋疲力尽, 睡意频频;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慢性酒精中毒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

1.2 焦虑及恐惧心理

1.2.1 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

内心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脉搏加快、多汗、血压升高、潮热感、呼吸加快、大小便意增加。严重时, 可以阵发性出现气喘、胸闷, 有一种濒死感。

1.2.2 造成老年人此类心理的原因

体弱多病, 行动不便, 力不从心;担心医疗费用及对子女带来的影响;对自身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心, 对病情估计较为悲观, 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研究发现, 老年人最大的恐惧是面对死亡的恐惧[2]。

1.3 孤独感及失落感

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 周围都是陌生人, 与医护人员交谈机会较少, 病房内病人形形色色, 病情千变万化, 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住院后孤独感是造成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3]。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孤独、空虚、沉默、不爱说话、失落、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 顾影自怜。

1.4 抑郁

老年抑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及时识别和干预治疗对老年抑郁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老年抑郁常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 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迟滞和躯体不适等, 且不能等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产生的原因有:有的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 家庭不和, 内心空虚;有的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 社会交往减少, 缺少归属感, 造成心情抑郁, 悲观失望;有的由于社会经济状况不佳易产生绝望感。

1.5 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 行为反复, 犹豫不决, 不知所措;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错事, 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 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

2 护理对策

(1) 指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生死观, 克服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只有确立正确的衰老及生死观, 认识到死亡是生命必然规律, 才能正确面对生活, 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2) 创造条件,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如阅读、写作、绘画、园艺、看电视、棋类、太极、音乐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年人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丰富老年人生活, 减少孤独、空虚和消沉之感, 又有利于通过大脑来锻炼思维逻辑及想象功能, 有利于促进大脑健康。

(3) 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老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应做到生活闲适而有规律, 起居有常, 劳逸有度, 按时休息, 饮食要均衡合理, 避免不良嗜好, 鼓励戒烟, 少饮浓茶, 限制饮酒, 保证充足的睡眠。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从而增进健康[5]。

(4) 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 树立老有所为, 老有所用的新观念。

教育老年人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必须认识与适应离退休后的社会角色改变, 才能生活轻松愉快。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客观条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理想, 使老人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产生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有利于心理健康。

(5)

尊重关心老年人,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应主动关心老年患者, 热情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询问, 及时解答患者疑惑, 做好心理护理。精心照顾老年人, 做好生活护理, 使老人感到家一样的温暖。同时可根据老年人职业特点使用尊称, 使老年人产生被尊重感。应积极调动社会关系, 鼓励家属及朋友多来探望, 也可书信、电话交往, 避免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及被遗弃感。

3 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常因机体衰老, 易患各种疾病, 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精神问题。其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会促进疾病的康复[6]。因此, 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位老年患者不同心理精神问题及个性差异,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释放内心压抑、紧张的情绪, 充实自我, 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使其度过一个平安精彩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曹海成, 任春梅.掌握心理护理知识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J].护理研究, 2005, 19 (5) :252-253.

[2]吴振云, 许淑莲, 李娟.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 2002, 10 (1) :1-3.

心理精神疾病的诱因 篇5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精神压力大 下巴出问题 篇6

下颌关节紊乱病又叫“下巴紊乱”。造成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精神压力过大是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患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另外一个原因是牙齿咬合问题。咬合干扰、咬合不顺利也可能诱发下颌关节紊乱病。牙镶得不合适,就可能使下颌关节在咀嚼的过程中出现疼痛、响声等关节紊乱;关节负荷过重,比如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等,均会使下颌关节负荷过重,也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因此长期的偏咀习惯也可导致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我们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让上下牙列分开,不要咬牙,让下颌得到休息;避免过硬的食物;避免外伤;多做开口训练;局部热湿敷或冷敷;尽量减少大张口的次数和幅度,比如不要过度张口打哈欠,或一口咬半个苹果等;注意面部关节区的保暖,降低肌肉痉挛的发生几率。

此外,由于人们在紧张以及焦虑状态下经常下意识地收紧咬肌和颞肌等升颌肌群,咬紧牙关,给关节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所以,应当学会调节心理,掌握放松技巧,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分忧郁、烦躁。避免长时间进行高度紧张的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下颌关节紊乱,可以采用激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钙离子导入等理疗方法。通过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缓解疼痛。关节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相关的消炎镇痛类药物。

据《健康周报》

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篇7

那么, 在数学课堂中要如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奇”引“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 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世界最隐秘的动力。“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教学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用心、用情创设奇异生动的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 形成问题悬念, 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 例如, 教学“倒数”一课时, 一位教师在揭题后提出:“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老师都能很快说出与它相乘得1的另一个数, 试试看。”学生个个欲试, 但老师对答如流, “奇异”之心被唤起, “问题”喷涌而出:“老师为什么能对答如流?相乘得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方法能尽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这样,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其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质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二、质“疑”导“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学贵有疑”, “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潜力的重要标志。学生有了质疑意识, 从有疑到无疑, 再产生新疑, 是不断激发学生动机, 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学会提问题, 提出不懂、疑惑之处。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后,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解、疑惑的地方, 有一位学生提出:“梯形面积S梯= (a+b) h÷2;三角形面积S△=ah÷2;那么,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到这些图形间的转化关系, 含有创新成分。经过老师的引导, 发现这些公式教师可能统一归纳为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见, 由有疑到敢问, 由敢问到联想, 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

其次, 教师要树立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价值更大的观念。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课的成功不仅要看解决了多少个问题, 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问题, 提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 哪怕有的问题是一、二节课甚至一、两年都解决不了的。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 并在教学中努力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势, 决不能因为学生提及的问题远离“试题”套路而谢绝解答。

三、激“活”发“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 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解决数学问题是在数学问题中进行探索, 进行再创新, 归根结底是使学生学会思维。学生不会思考问题, 不掌握学习方法, 必然会消耗内力, 折损锐气。因此,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时间, 鼓励他们敢于大胆发问, 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 敢于争辩。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有一个广阔驰骋的想象空间, 才能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看问题, 发现问题, 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篇8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全国老龄委最新数据显示, 2015~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 据预测, 这期间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 占比提升到29%;农村老龄化比例比城市高1.24%, 2020年农村老龄化率将率先达到20%, 比城市高5%;到2030年达到29%, 比城市高7%, 并将持续到2040年;全国范围内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一系列数据显示, 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精神关怀问题更具突出性。

本文所研究的“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因没有子女或子女长期外出 (包括进城学习、工作或定居) 而单独留在农村的中老年人, 包括独立居住但抚养隔代亲的中老年人。如果子女与老人同村居住且能够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 则不包括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所谓“精神赡养”是指赡养人对被赡养人在情感、心理、精神、人格方面的满足、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的‘需求’, 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与此相对应的‘满足’是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穆光宗的这段话比较完整地诠释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一、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现状

(一)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程度稍高, 就会多一些满足精神需求的途径, 比如可以读报纸、看杂志、上网。然而, 在农村, 大多数老人的学历都是小学或者文盲。往前推50多年, 正处在新中国成立的初级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普通家庭难以支持孩子读书, 即造成了今天这一代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村老人。

(二) 子女陪伴时间短。老人独居的原因有很多, 或因子女外出打工、上学, 或因子女移居城市, 有的子女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够回家一次, 更多的是通过手机和老人联系。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即老年人不会使用新的电子设备:部分老人能够学会用手机接打电话和接收短信, 而对于年龄稍高的老人, 学习这些基本功能也相当困难;其中能够学会使用网络的老人更是寥寥无几。这就意味着, 除了子女回家看望, 老人没有其他途径和子女联系, 只能一个人面对生活“, 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 精神愉悦活动欠缺。农村老人一般是通过电视、邻里聊天来与外界接触, 然而却有相当部分老人家里没有电视机, 因而只能一把凳子独坐家门口。部分老人承担对隔代亲的照顾, 这一方面能够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却在另一方面增加了老人的负担, 而且还带来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另外, 真正来自村委会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很少。

(四) 病痛折磨困扰精神生活。“医养结合”是实践中探索出的新的养老模式, 但目前只是在部分城市中展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依然太过薄弱。当生病的时候, 子女不在身边, 空巢老人因行动不便、交通工具不便, 依然面临有病无处寻医、无法走到诊所、无法走进医院的困境, 病痛折磨成了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困扰。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一)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普法宣传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我国于2013年7月正式施行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其中第18条第2款规定:“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人, 特别强调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两个规定指明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包括经济赡养和精神赡养, 但是关于精神赡养, 目前法律上尚没有其他具体明确的单文条例规定。同时, 农村的普法宣传工作也存在条件限制, 传统观念当中, 又存在只看到物质供养而看不到精神慰藉的缺陷, 这就难免会使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缺少法律保障。

(二)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物质基础薄弱。二元制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背景, 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 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这是大批青年人奔向城市务工、争取在城市定居的首要原因, 也使子女陪伴老人身边的时间减少。经济发展滞后、物质基础薄弱的另一个影响是老年人服务产业的缺失, 在身体健康方面体现为医疗保健服务不够完善, 在精神愉悦方面体现为文体活动组织不到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三) 养老机构建设不足, 医疗保障落后。在农村, 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本身就很少, 目前存在的部分养老院, 也只停留在提供吃、住和简单的服务阶段, 对老人心灵关爱和个性化需求关照不够。不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护理培训, 多是临时工, 不善于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同时, 医疗保障不足, “未富先老”使老人没有太多资金用于保健, 政府补贴少之又少, 病痛折磨成为精神煎熬的催化剂。

(四) 子女责任意识淡薄, 老年人“身份迷失”。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 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型 (少数是‘4-2-2’型) , 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位老人, 抚养1个或2个子女。”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 迫于工作繁忙, 子女们分配给父母精神关爱的精力和时间必然有限, 甚至出现了“问候疲劳症”, 不愿意给老人打电话, 打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生, 传统“孝道”理念丢失, 很多年轻人认为, 留在老人身边, 会使他们丢失很多攀向更好职业、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机会。另外, 在农村还存在“重幼轻老”的现象, 由于老人不再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柱, 他们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也受到挑战。部分老年人产生了“身份迷失”的心理, 即不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属于哪个层次, 不知自己的社会价值何在, 突然离开工作岗位, 陷入尴尬之境。加之相对应社会保障缺失, 农村空巢老人成了“被社会和子女忽略的一代”。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解决对策

(一) 完善相关立法, 增强普法宣传力度。在法律方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精神赡养做一些更细致的法律规定: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将“常回家看看”纳入了法律条文规定, 但缺少具体可行的配套制度以保证实施, 比如在公司假期制度方面仅仅提到“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 缺少更具体的规定。另外, 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 对“看望频率”、“看望时间”、“违规责任”等具体事项做详细规定;建议颁布实施《社会保障法》, 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做量化规定并积极开展普法工作, 以培养整个社会的精神赡养意识, 使子女重视对父母的精神关爱。

(二) 发展乡村经济, 注重培养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解决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水平提高, 可以增加地方政府对老年人社会保障建设的资金投入, 比如配备简单的健身器材、书报活动室、开展集体性活动等;另一方面家乡经济发展, 可以使大批青年劳动力留在家乡工作, 避免亲子分离。因此, 提倡广大青年人能够利用家乡优势自主创业, 这样既可以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又可以使子女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老人。为此, 各级政府需要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多的绿色通道;在做经济规划时, 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注重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在做居民宅基地规划和住宅设计时, 应注意“多代屋”的创建, 鼓励多代同住。

(三) 村委村民合力, 共创乡村特色文化。针对“青年人需要为生活外出打工而对老人精神赡养力不从心”这个问题, 可以通过村民和村委会合作来解决:提倡子女每年向村委会交纳一定的“老人关爱金”, 这个资金数额不需太大, 只需要满足村委组建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和定期去老人住处关爱老人健康状况即可。同时, 在基层构建基础的老年人信息库, 区分单独生活家庭、老两口生活家庭, 并将单独居住的失能老人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另外, 组建活动过程中, 村委会可以给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安排工作, 通过发放物质鼓励、轮流执行组织工作来提高老人的积极性, 同时使“老人关爱金”回流到家庭, 提高措施的可实施性。

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表达的“村委村民合作”和社区养老有很大区别, 它仍属于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养老, 又称集体养老, 是指农村基层社区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来满足社区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文化模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这里, 养老资源依然是由家庭提供, 村委会和家庭个体之间只是简单合作, 因此依然是家庭养老模式。应该清楚认识, 尽管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 但目前家庭养老仍是基础。

(四) 提高子女意识, 增强老人自我存在感。如果诚如穆光宗所说,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自尊、期待和亲情三个维度的“需求”, 那么也可看到, 这些需求, 最基础的关爱与满足都来自于儿女。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 抑或是情感的慰藉, 老人最希望的都是从自己儿女这里得到。对老人的物质供给, 多体现为养, 体现为一种义务;对老人的情感慰藉, 多体现为孝, 体现为道德关爱。精神赡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长抓和常抓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 子女应该帮助老人学习现代化通讯设备的简单使用, 比如教给老年人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接发短信、开视频, 以方便老年人跟子女交流;还可以为老人下载音乐、教老人玩一些简单的游戏, 减少老人独居时的孤独感。另外, 出门在外的子女应该尽可能多与父母联系, 提高回家看望、陪伴父母的频率。

(五) 媒体正面引导, 注重老人关爱。媒体宣传, 在农村主要体现为壁画、广播和表彰大会等形式。壁画宣传在部分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村子已经开始使用, 但是范围和力度还不够, 应该扩大到人流量比较集中的集市;另外, 在内容上, 应该增添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亲伦理的知识内容, 比如《孝经》所阐述的“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疾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在村里, 公告多是通过村委会广播发布, 所以也应该考虑利用广播发布一些精神赡养之类的人文关怀信息。表彰大会是一个让普通民众了解精神赡养重要性的有效方式。表彰大会既是选优活动, 同时也可以发展为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 通过表彰大会增加村民之间的感情交流, 提升其素养。

四、结语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以及老人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 需要构建以国家政策帮扶为引导、儿女关心为基础、村委会照应为依托, 老人自我意识提高为补充的结构体系。注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 必将提高其幸福指数和健康价值;同时, 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4.

[2]陈林, 刘国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9.4.

[3]周跃锋, 刘敏.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10.26.3.

[4]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 2000.24.5.

精神心理问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经过系统治疗疗效为痊愈和显效的60例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19~30岁11例, 30~49岁49例, 小学文化程度4例, 高中 (包括中专) 50例, 大学 6例, 已婚者51例, 未婚者9例。

1.2 调查方法

1.2.1 交谈法 通过查房或与患者单独交谈, 从以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看法。

1.2.2 问卷法向患者发放问卷, 列出心理同胚12项, 让患者打钩, 并据其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出院后定期让患者米医院进行复查, 给予心理指导。

1.3 调查结果

1.3.1 存在的心理问题

(1) 担心别人总把自己看成精神病患者, 被人瞧不起, 无社会地位50例 (83.3%) ; (2) 担心疾病复发38例 (63.3%) ; (3) 担心工作能力、劳动能力下降36例 (60%) ; (4) 担心长期服药, 对身体其他方面有影响23例 (38.3%) ; (5) 担心拖累父母或子女18例 (30%) ; (6) 担心不能进行性生恬, 影响夫妻感情16例 (26.7%) ; (7) 担心家庭经济困难15例 (25%) ; (8) 担心遗传12例 (20%) ; (9) 担心找不到工作7例 (11.7%) ; (10) 担心恋人与之分手或找不到理想伴侣4例 (6.7%) ; (11) 担心完不成学业1例 (1.7%) 。

1.3.2 结论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 发现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多少, 与患者的知识水平、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性格及治疗程度显著相关。前四个问题出现频率较大, 被列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存在的主要心理同题。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敦, 控制高危因素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 常用药物,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出院后疗养中的注意事项, 包括戒烟酒, 不喝浓茶, 按时作息, 生括规律, 坚持长期服药, 定期到医院复查, 保持精神开朗, 情绪稳定, 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 尊重患者的自尊心, 千万不能歧视与嘲弄患者, 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了解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早期症状等。

2.2 与患者沟通感情, 帮助患者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 尊重患者, 根据其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称呼, 耐心倾听患者陈述并给予适当解释; (2)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 分担患者的痛苦; (3) 经常与患者接触交谈, 谈话态度诚恳, 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和照顾, 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 (4) 根据患者的性格兴趣, 开展一些健康有趣的娱乐活动, 如看电视, 欣赏音乐, 做趣味游戏, 打扑克等。从而摆脱不良情绪, 积极参与到自身的治疗中去, 如有些患者病前就是单位领导或工作中的骨干, 很受上级或者领导重用, 处于最能取得成就的时期。突然患病被迫停止一切工作, 而当面临出院时, 认为这是莫大的损失, 叉顾虑自己工作能力下降, 不能胜任原工作。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同类已痊愈康复, 顺利工作的病例, 使患者及其领导明白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治愈, 而且完全可以胜任某些工作, 以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

2.3 了解家庭情况, 做好心理疏导, 有些患者是家庭的栋梁, 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地位, 感到患病后给家庭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 一种牵挂父母、子女、爱人的责任感使患者考虑很多。对此类患者首先深表同情, 向患者家属了解情况并告知患者的忧虑,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使患者和家属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动员其亲属给予帮助, 请领导予以照顾。要使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使患者免除担忧, 减轻心理负担, 有利于身体康复, 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避免复发。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康复期的治疗和出院后的巩固治疗。

总之,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 且社会生活条件所致的心理问题占多数。社会心理因素不仅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诱因, 而且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进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心理调查, 结合以上方法, 就心理负担较大的问题, 进行咨询指导, 既免除了患者一些不必要的担忧, 又避免或减少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魏秋菊, 魏春香, 楚平华.以自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3) :761.

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探析 篇10

一、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定义与内容

“老年人精神赡养”并未有统一的定义, 结合赡养主体和需求主体, 笔者认为, 老年人精神赡养指的是赡养人依据法律规定, 向被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该赡养义务不仅包括物质方面, 还包括满足被赡养人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学界普遍认为, 精神赡养包含三个维度需求和三个层面, 三个维度需求是指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 与此对应的“满足”是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而精神赡养也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是微观层面, 即家庭精神赡养。从古至今, 家庭都是承担养老的主要方式, 因此, 子女及子孙对老年父母敬重、孝顺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是中观层面, 即社区养老, 将老年人精神赡养具体落实到社区与小区, 在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 大力建设社区养老; 第三是宏观层面, 即社会精神赡养, 通过法律等社会支持网络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需求。

二、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 一) 老年人自身的身心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体质逐渐下降, 受生理因素所限, 老年人无法像年轻时代一样独立寻求物质精神方面的满足。而因物质条件逐渐提升, 老年人的关注重心慢慢转移到了精神上的追求, 在其自身无法满足需求之时, 便很自然地将追求心理感情上的满足寄希望于年轻的一代。无论是成就型、知足型、好胜型还是孤独型老年人, 其内心均较为敏感脆弱, 亟需亲人、朋友的关心照顾。由此可见, 老年人自身的心理、感情需求是引起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必然原因。

( 二) 家庭模式的变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家庭从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 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传统的父女与子女同住模式已渐渐被父母与子女分住模式所取代, 空巢家庭更已占据一定的比例。随着家庭模式的改变, 现代家庭模式中子女对父母的关心照顾在很大程度上不似传统家庭模式, 传统家庭模式所承担的互帮互助职能在逐渐弱化, 有些家庭养老功能甚至已名存实亡。而且, 由于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的寿命在延长, 家庭生命周期也在延长。夫妻双方进入老年后, 生理心理都发生变化, 各种问题相继出现, 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怀。

( 三) 立法上的缺失

我国法律体系中虽有涉及精神赡养的内容, 但有关规定均为原则性规定, 在实践过程中难以适用, 无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诸如: 《宪法》第49 条第3 款规定: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第21 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 条1 款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上述条款可见, 无论是《宪法》、《婚姻法》还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均规定了义务性条款, 却未规定法律后果, 对精神赡养的内容亦未加以明确, 且该些规定大都较为原则性, 可操作性不强, 在司法实践中, 难以把握适用尺度。

三、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救济途径

( 一) 社会救济

鉴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老年人精神赡养过分倚重子女, 而子女所承担的各方面职责过重, 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的现实, 寻求社会救济是可行之法。笔者建议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工作者可以对老年人进行个案辅导, 帮助老年人回顾过往开心难忘的点点滴滴, 重拾自尊、荣耀, 让老年人能够更加坚强, 以平和的心态体会生活的幸福感。提高老人自我精神赡养能力是治本之法。再者, 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好坏程度离不开子女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视程度。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的子女可以开展辅导宣传工作, 在子女的意识中树立起健康老龄化等一系列新理念, 提高子女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关注。通过辅导宣传, 敦促子女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 更不能忽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需要多陪伴老年人, 以恰当的方式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最后, 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主要是家庭和社区, 提高社区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支持作用亦至关重要。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 促进社区内老年人活动的开展, 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 使老人们有所忙、有所乐、有所依, 社区和老年人间才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 二) 立法救济

针对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空白, 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 如新加坡1994 年8 月通过的《赡养父母法》, 规定了众多精神赡养方面的内容, 将“赡养父母”的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 足见新加坡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视。再如法国在法律条文中规定, 若父母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 则子女必须随时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行踪, 还必须随时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 否则即为违法。很多国家虽未制定严格意义上的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的法律, 但都如法国在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基于老年人精神赡养主要为道德层面的要求, 过多地进行司法干预不甚妥当, 但对于精神施虐行为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制。故笔者认为, 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应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具体内容及法律后果, 以保障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对老年人进行打骂等精神施虐行为应赋予老年人精神赡养之诉, 由司法进行干预, 确认该行为的违法性, 对实施精神虐待者可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而对于老年人最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的问题, 则可以借鉴离婚父母对子女探望权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进行处理。笔者在此仍需强调, 因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涉及的是家庭事务, 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是最后的救济途径。故建议尽量寻求民事调解途径解决, 既减少家庭成员间的嫌隙, 又可节约诉讼成本。

四、结语

在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的今天, 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让“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平躺的条文, 更是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178, 3241.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301.

[3]巫昌祯主编.婚姻与继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05.

论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篇11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影响与意义已不局限于教育自身,必将对今天和明天中国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此,人们已有高度的共识。然而要彻底全面实现这一转变和飞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比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如何培养、从何处培养等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否则创新教育就很容易成为流于形式的标语口号,或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和创新。一般来说,难以发现的是蕴涵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宋代的另一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格拉底也同样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J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地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据考察和研究,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种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育者来说,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露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弱或没有。对教育者来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的过程是指使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种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少数学生属于第二种类型,问题意识较弱,重点在于培养。

针对第一种类型,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显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承认,一般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如此,学问不会真正长进。因为缺少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也显贫乏,而创新能力则非常有限。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弊端。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

失独老人精神帮扶问题探究 篇12

一、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 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长久治安①, 解决失独问题是极其必要的, 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着社会能否继续良性运行和发展, 因此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势在必行。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党和国家都本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决策任何事情, 凡事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对失独老人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种具体表现,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更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体现。在精神上帮扶失独老人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组织给予失独群体物质帮助结合起来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失独老人着想和服务的体现。不断满足失独父母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 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表现, 更加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要实现社会健康良好运行, 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力量, 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与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福利政策相配合, 给予失独群体更多的精神关爱, 更加关注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 使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之后仍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 让这些失独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 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失独老人, 他们本应在晚年尽享和子女之间的天伦之乐, 然而, 他们却因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而独自忍受巨大地悲伤和绝望。因此, 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这些失独老人, 更多地给予他们精神关爱和人文关怀。这是一个爱心传递的过程, 也是一个传承优良美德的过程, 在这场爱心的接力赛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跑好自己这一棒, 从自己和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能够主动对失独老人提出帮助, 平等地看待周围的失独群体, 这不仅是关注失独老人精神生活的表现, 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 也弘扬了我们国家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 向社会输入自己的正能量以形成帮扶失独老人良好的社会风气。

3. 帮助失独老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需要。

中国有句古话, “养儿防老”, 意思是我们养育孩子, 希望到了晚年的时候, 可以在物质上帮助自己, 生活上照料自己, 精神上关怀自己, 对于失独家庭的父母, 这最基本的需求都难以满足。老来丧子, 没有了养老支撑和精神支柱, 陷入无尽地孤苦和寂寞。失独老人不但要面对这些生活困境, 也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外界的压力。一方面是当他们看到别人和子女在一起快乐的场面就会想起自己失去孩子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不理解, 认为他们没有能力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等, 让失独父母感到更加地自责和内疚, 长时间沉浸在思念之苦中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大多身体状况不好, 往往疾病缠身, 同时, 心理压力大, 常常抑郁寡欢, 生活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因此, 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 为失独老人提供更多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情感上的关怀, 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帮扶有助于他们渐渐地走出心中的阴影, 逐步摆脱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放开原本已不再完整的小家庭, 重新健康乐观地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二、实现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措施

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 解决失独老人的精神孤独不是某一团体或者某一部门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需要社会各个组织、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共同协作, 同时, 失独老人自身也要自我调节, 自强自助才能让失独老人的精神帮扶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1. 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

对于失独老人这个逐渐庞大的群体, 我们首先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意识, 营造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的氛围, 我们应积极广泛地倡导社会上的慈善团体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共同携手帮扶失独老人, 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自发而起的自愿帮助失独老人的群体, 但由于缺少组织性、稳定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以及自身能力不足和失独群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等使其帮扶效果不佳。因此, 需要组织一些专业的社会帮扶组织对失独老人进行帮扶, 帮助失独老人减轻精神负担, 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失独老人大多体弱多病, 身体的各项功能下降, 生活无人照料, 使他们对生活充满恐慌和焦虑。因此, 工会和计生、妇联等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对失独老人的亲情抚慰活动②;同时, 要为失独老人提供公益性的养老服务, 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设施和服务的同时, 提高对失独老人的服务水平, 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丰富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 使他们心情愉悦, 从而, 给予失独老人灵魂抚慰和精神关爱;失独老人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邻居都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失独老人, 他们有着亲缘、地缘和业缘的便利条件, 可以在失独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缓解生活压力;同时, 失独者以及其独生子女都曾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过贡献, 所以, 失独老人的子女单位和失独父母所在单位都应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帮扶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并且迅速行动起来, 让帮扶失独老人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实效。

2. 建立健全帮扶失独老人的各项制度。

学者蔡方华在文章中提到失独困境是一种“制度后遗症”③, 在解决失独老人实际生活中问题时, 制度手段更有实效, 因此要用制度来解决补救失独难题, 也提出帮扶失独群体进行精神抚慰往往更加重要。2007年, 我们国家也出台过一项对于失独家庭的救助制度, 为失独群体提供补助资金, 并在各个省市试点逐步推行展开, 但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 除了给予一定的救助费以外, 政府也应设立救助失独老人的专项资金, 并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对于失独老人, 政府更应该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倾斜。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强制推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解决了我国人口压力大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但也存在着隐患, 如今, 大量失独家庭的存在, 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补救制度, 为失独老人提供养老补贴同时更要带头帮扶关怀失独群体④。由于失独老人没有子女, 因此, 一些失独群体在晚年时面临着入住难题, 对于失独者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让悲伤更加深刻。因此, 政府应及时转变执政思路, 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怀力度, 着力解决好失独老人晚年入住养老机构难的问题, 做好帮扶失独老人的基础工作,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帮助失独者摆脱困境, 走出心理阴霾, 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回归社会。

3. 社区关怀逐步推进。

在失独老人精神帮扶这个问题上, 社区关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人们集中起来从事生产劳动或者是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社会财富, 从而被社区成员所共享。失独老人所在的社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社区资源帮助失独老人进行集中养老⑤。社区首先可以提倡社区成员主动参与帮扶社区的失独父母, 失独老人大多由于长期处于伤心悲痛中, 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并存, 社区应组织人员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 帮助那些身体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进行基础护理, 帮助老人购置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 为其减少身体上繁重的劳动;其次, 失独者大多在失独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空虚, 害怕谈及与孩子相关的问题, 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 甚至是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交往, 由此而变得更加忧郁和自卑, 因此, 社区应集中、整合社会资源, 为失独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失独老人的活动, 让失独父母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也有利于把失独老人们集中在一起相互沟通, 互相倾诉、彼此劝慰共同走出失独阴影, 鼓励彼此树立生活信心, 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最后, 社区应建立面向失独老人的心理疏导中心, 在失独老人抑郁和难以走出心中阴霾的时候, 及时开导他们, 为他们疏散心中的积郁, 解开心结, 有助于失独者的心理康复。

4. 失独老人端正自身生活理念。

来自于全社会的精神关怀在缓解失独老人精神关怀缺失问题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但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要从失独父母本身出发。失独老人应该进行自我调整和劝慰, 面对现实, 尝试着勇敢的面对失独之后的生活。努力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自觉的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失独老人可以通过跳舞、健身、学习书法和美术、音乐等一系列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排解忧愁。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知道, 失去唯一子女, 夫妻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 失独父母缺少了天伦之乐, 夫妻双方常常无言以对不愿沟通, 使家庭功能受损。因此说失独父母要更加彼此珍惜, 互相依靠, 也要自寻感情寄托, 可以通过饲养小宠物的方式, 形成一个情感接力的模式, 或者主动加入失独群体的QQ群。目前, 有很多关于失独群体的QQ群, 在网上失独群体一起聊天倾吐心中的思念, 共勉和关心, 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家对失独群体所给予的各种福利和帮扶政策信息, 通过网络他们也会发现, 失独者是一个特殊而不特别的群体, 自己并不是“另类”也不是孤单的一个人, 因此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失独老人也要坚强的直面失独, 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 端正生活理念, 保持乐观的心态, 不能把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不可逆转的事情上, 而是要想办法走出来, 自我劝慰, 自助自乐, 从而, 奔向幸福健康的新生活。

注释

1十八大报告

2毛建国.让失独者不孤独需要顶层设计[N].检查日报, 2012-08

3蔡芳华.“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N].中国社会报, 2012-5-21 (03)

4孙唐水, 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上一篇:东北作家群作品下一篇:中国死刑存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