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24-06-26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8篇)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1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光电研究所周龙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在研究生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每当人们谈论起它们都会无限感慨,通常都是抱怨它们中某一项的缺失,这十分值得我们关注。也许多数人会认为在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立足于科学精神。其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最宝贵的精神。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可以说,人类社会实践的每一环节都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影响下进行的。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通常来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具体地,科学精神主要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其讲求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是科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内在精神要素。科学精神产生于对自然界合理性的追问或对其进行理性探询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因此它是理性的产物。科学精神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到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作用及其价值,推崇物质手段和物质力量的巨大作用,强调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现实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精神是我们人类坚持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与发展,毫无疑问地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深切的关系。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符合道德,解除“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规范、指导和约束各项人类自身的行为与活动,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集中表现为诸如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反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类善良、健康、高尚的精神。换而言之,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人主体的需要和满足,而且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当然,它必然还会受到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制约。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概括地说,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总的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各自具下述的一些特点: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无禁区,推崇理性至上;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认识有禁忌,推崇的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理性。这些特点使得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两个重要维度。世界本身就是多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为作用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当人们的视野投入到这种内在的复杂性时,不知不觉会有所侧重。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自觉。

然而,从历史上看,人类在步入近代工业文明之后,似乎注定要面临非此即彼的选择:提倡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必得以放弃人文精神为代价;提倡人文精神,必然妨碍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之发扬。例如,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之后,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西方社会在科学振兴的旗帜下,其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推进着。在难以胜数的巨大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尽情地沐浴着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恩泽,从而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对科学技术推

崇备至乃至顶礼膜拜。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在一系列这样的过程中逐步被人们割裂开来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彼此都取代不了对方的地位和角色。如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出现了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情况,那是危害极大的。设想下,如果只注重人文学识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十分无知,那么就会因为缺乏科学精神轻而易举迷信伪科学或者接受某些神秘主义的传教。反过来如果科学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降低,背离了正确地价值观,甚至利用科学技术胡作非为,那么这些人的危害就会远远超过普通人对社会的危害。事实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两者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也渗透着科学技术,而且这个过程在加速进行中。这也使得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可偏不巧的是由于我们长期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以及科学与道德的分离,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成为分离的了。但实际上,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与完善。

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科学在近现代社会中一直突飞猛进,其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广,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并没使人们能够舒心,反而额外产生了许多令人倍感忧虑的危机。20世纪以来,科技发现一个紧接着一个,间隔也越来越短,各个国家在高新科技方面的竞争越演越烈,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却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盲目增长,导致资源浪费,通货膨胀和过度消费;自然界不断受到人类的毁坏,以致产生生态危机等等。由此可见,人们并未从科技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安慰和幸福感。相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解决这些危机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当务之急。究其根本,并不在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也不在于人们科学知识结构的缺陷,而在于对人文精神的关注的下降。科学不能保证其自身的正确使用,它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健康走向。由此也可以看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彼此互补、融合的,将其割裂开来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它们的共同基础均在于社会实践。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总是要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在揭示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人的生命意识、精神文化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此基础产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虽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人文精神虽不如科学精神那样可以实现数字化、公式化、定量化和精确化,保持价值的中立,但在以经验事实为基本依据,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为标准来体现客观性和真理性这一点上,它与科学精神别无二致。二者的不同性决定了它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不能相互替代,而这两种精神的共同性又决定了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科技与人文分不开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是人类真正全面合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础。我们要尽力把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平衡点的选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世界发展成一个既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时代又充满科学精神的人文时代。这样的结果恰恰又是我们人类最需要的,也是整个社会所乐见的。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也有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科学发展观中达到了高度融合与完美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和超越,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一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 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

(一) 传统的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但从近代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来看, 片面追求科学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人文关怀, 始终是困扰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探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通常单纯以经济的增长来定义发展, 因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把自然与人类置于完全对立的地位。尤其是二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 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增长热潮。短短几十年时间里, 在经济获得巨大增长的同时,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带来一场灾难。因为传统发展模式忽略了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 也造成了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 忽视了人文精神。

(二)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 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建设, 并在短期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基础产业薄弱状况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人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理解为单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有些人把“效益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扭曲为“只讲效益, 不顾公平”;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只讲经济增长, 不讲实际效益、不计成本, 等等。从而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 如何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支配下,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结果。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的自身价值及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是对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 “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以人为本就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处于根本或本原的地位。“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涵着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

1. 充分肯定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 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国内外一些带有科学主义倾向的人认为, 科学技术有着巨大的力量, 以致在不远的将来机器能完全代替人工作、劳动。因此, 科技决定一切, 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科技。我们认为,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作为科技的奴隶和附庸, 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人是科技的创造者、推动者、利用者、驾驭者, 是科技的主人, 先进的机器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去操作。科技的巨大作用并未改变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克服发展中的“科学主义”、“唯科技论”倾向,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科学发展观, 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实践发展的目的, 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 也包含着对个体及人类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归宿

即将人民群众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让人民真正地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这里的“利益”指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世界各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过度、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局部战争和核军备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少国家、地区的人们更加贫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走向失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或集团仅从一小撮人的利益出发谋发展或只注重物质的富足, 而未能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也未能将科技的进步导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总而言之, 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造成目标和结果的背离。在当代中国, “以人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体现了高度的科学精神, 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全面”发展不仅指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发展, 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 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体现了塑造自由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目标。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课题。科学发展观在肯定和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全面、协调”从空间和地理上要求城乡公平、区域公平, 不论地区、城乡、阶层、职业、民族, 任何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都不应被剥夺;“可持续”从时间和历史上强调发展的代际公平, 就是既使当代人享受发展的成果, 又不对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虽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讲整体观念和集体主义, 以国家的整体发展优先, 强调效率, 但也应当充分重视和实现每一部分人和每一个人的利益。因为个体机会的保障和权利的实现不仅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其本身也具有崇高的价值意义, 反映了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相互补充, 肯定了局部的、个体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体现了比实现发展的目标意义更加深远的人文关怀。尽管从“实然”的角度而言, 在当代中国切实地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 实现彻底的公平正义也许还任重道远, 但全面发展、公平发展理念的明确化标志着社会更加趋于人性化和文明的进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 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 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 但因此就极端强调科学的功用, 以致走到一个思想认识的误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要树立理性的科学观,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为使科学技术在社会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奠定基础, 客观看待科学以及科学指导下的技术发挥作用。就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而言,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先受益于科学技术, 最先感受并提出科技的双刃剑效应的, 这一切又是建立在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完成了优势积累的前提下, 与我国国情显然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不能盲目跟风, 片面强调科技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而言显然为时尚早, 与中国亟待运用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趋势相悖, 这已成学界普遍共识, 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应该警惕的问题。

(二) 依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人文素养

教育是培养和塑造社会人的重要阵地, 在培养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 重视发挥人文价值, 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新时期的教育不但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思想价值导向, 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培养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这是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同时, 要把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之中。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发展, 而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极端化导致唯科学主义更不利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和人的健康全面自由发展, 将阻碍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 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有机的科技发展环境, 通过科学普及促进公众了解科学, 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 (技术) 观。所以,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本质上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在重视科学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人文价值。

(三) 注重人文价值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构建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 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和生态危机, 有必要重提人文精神的复兴, 彰显人文主义价值。这需要通过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营造社会人文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生长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在人文关怀中的作用, 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人文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只有政府部门文明行政, “以人民为本”地行政, 才能切实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构建。鉴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实际, 政府要科学理顺与各利益团体的关系, 确立“公平交易”的价值取向, 克服滥用行政权力、实行行政垄断的弊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宣传环节方面要发挥人文价值作用, 通过自上而下地管理和调控, 将更有利于全社会弘扬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不能“神化”科学, 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误导公众。人类从愚昧走向科学, 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而言, 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但不能因为重要就将其摆错位置。在对待科学与人文关系上, 如果极端推崇科学, 而不顾人文一端, 以为只要是科学的就一定是好的、正确的, 就将落入唯科学主义的窠臼。特别是如果再加上政府对公众的误导, 导致人们不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不清, 而且盲从所谓的“科学”, 就会直接影响社会上的大众科学意识, 影响科学发展进程, 加剧重科学轻人文的态势, 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总之, 对比过去发展观的思想境界, 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国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8.

[2]孙同福, 吴春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前沿, 2006, (11) .

[3]吴兆雪, 王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J].学术界 (双月刊) , 2005, (1) .

[4]孙丽, 孙大为.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J].兰州学刊, 2008, (3) .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3

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追求。

以麦哲伦环球航海的生命历程传递给学生作为航海家的先驱,把梦想、生命之帆塑成一 座丰碑,耸起一个民族精神高度,仅凭几艘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勇敢和无畏精神,使得当时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通过生动的例子感染学生,铸造学生灵魂。

二、敏锐的观察力,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大陆漂移说”与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是地理科学家魏格纳凭着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创思辨能力而发现,为了证明其科学的正确性,广泛深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来补填自己的知识不足,为证实观点正确寻找理论依据,并三进格陵兰岛进行科学探索以找实证,最后,不幸生命殒落在冰天雪地里,魏格纳不惜以生命之躯换来了科学的永恒,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三、严谨慎密、实事求是

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为例,要学生严格按照步骤,作图规范来进行。对学生绘制过程中立柱粗细不等,与月份不对应,数轴不垂直,文学不简洁,严格提出更正、重作。又例对“气温的测定”,防止学生出现误差,视线、呼吸、手动、灯具放置都要认真规范,要按规定时间、人员、场地进行,不能随意敷衍了事,培养学生慎严治学的态度,观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写下观察记录,切不可能走过场。

四、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学习《聚落与文化》时,以“重塑丽江”为题,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对现代人有何意义?或以当地合浦汉墓博物馆的建成,珠海路、中山路、文蔚坊路的“骑楼”保护,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文化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道,是祖先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现化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于历史长河之上的。假如没有这些历史遗物,那么我们人类的心灵是何等荒凉,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特色折射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文明程度。优秀文化给人以美的熏陶、启谛。催发人的前进方向与动力,使人类向更高文明前进。

五、和谐共存的思想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要让学生理解其真义。其实际内核体现中国人几千年来思想行为准则,遵循万物均衡,“天人合人”和阴阳互补的价值观,中国几千年文明能够唯独延续至今也是固守这一原则的(余秋雨先生意)。现今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同出一源。因此,中国能够稳定地发展,对于世界和平,人类共同进步,贡献是巨大的。也可以反举:二次大战造成几百万人消失,人类文明千疮百孔,二战后相对和谐,世界文明光辉灿烂。去年、今年暴发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经济滑坡,主要根源归结于供求关系的极端不平衡。因此,社会和谐,人类和平,解决就业困难,缩小贫富差距,维持人口与土地资源的适当比例,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这是一种“均衡”,而人口的剧增,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这种均衡,则会遭到灭亡,所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地球人的共识和责任,培养学生这种观念意义是巨大的。

六、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思想工作。可以根据教材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创业史,奋斗史及爱国情怀事例来激励教育学生,华人华侨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以祖国共宋辱、共命运。孙中山先生说,华人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抗战时期,出钱出人共同抗敌。建设时期、在国内兴办企业、不计利润,为国内捐资办学,我校的前身华侨中学即是有力明证。通过华人华侨的爱国思想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深刻教育。

七、国际化,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

中国近三十年经济迅猛发展,引起世界之嘱目,然而,名列全球前十位的跨国公司却设有一间是中国的!据统计,跨国公司贸易总额占全球60%以上。作为现代人,如果没有时代意识,开放意识融入世界潮流,吸取他民族先进文化与先进科技,乃至优秀政治管理机制,差距会越来越大,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回望历史工业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市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市场”的开拓都是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过程加入WTO,与俄反恐演练合作,护舰戈游亚丁湾等,强烈表明中国已然大踏步跨入世界洪流中,不论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初露锋芒,所以,教育学生,我国作为地球一员,应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发展祖国,从而对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篇4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 者:王红武 李芸芸 作者单位:王红武(大理医学院社科部)

李芸芸(云南师大电师部)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5

我们应该明白实践的成功意味着价值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先确定合理的价值目标,确定合理的价值目标有赖于掌握真理,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需求,即我们身体的和心理的需求,这要求我们掌握身体变化发展和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其次我们的需求的实现要借助外物,借助自然力,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由此说明,不管是价值目标的确定还是价值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对真理的掌握。坚持真理尺度,就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坚持价值尺度就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人文精神。因而,实践、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在实践中应该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下面就从我们大学方面来谈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视角,它们都是认识与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但是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张扬不是并驾齐驱的,人们总是或者偏颇于人文精神,或者偏执于科学精神,由此造成了大学精神的偏颇和缺失。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教育模式。如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要求得不到必要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思想底蕴;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中缺乏训练有素的科学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方法、手段。由此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全面、良好的总体科学与人文素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应并重。现代科学日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分界,为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联合创造了条件。对于大学而言,只有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才能培养出兼通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大师级人才,也才能创造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兼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是当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该涵盖以下几、方面: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文素质一般是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做人能力;养成学生的健康情感体验、健全心理和人格。只有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大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和缺失现象。因此,要通过持续、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彻底改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平衡、不协调的不良现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要使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第一,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人文精神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精髓,反映着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所在。世界一流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是与这些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比如,美国的一流大学从管理者到教师再到学生,都把人文精神看成是一个个体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优秀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视不亚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可以说是美国一流大学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事实也证明,一个重视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注重学生人格健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大学,才是有着长久生命力的大学,也是办学成功的大学。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香港科技大学虽然定位于培养高科技和商务人才,但依然设立了人文学院,并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香港科技大学办学虽然仅十多年但已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它成功地借鉴了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因此,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都要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它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够见效的。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其一,应当把人文精神和素质的培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起人文学科承担人文知识的教育和道德信仰体系的建立、其他课程寓人文精神教育于教学中的教学框架。大学要克服功利思想,不应为了增加技能性的课程而削减人文学科的课程。其二,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要克服机械、死板、说教的教学模式,应当更多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做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的思考,真正有所思、有所悟,将外在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己的做人准则,建立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从而奠定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黄紫华在比较中美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效果后指出,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没有思想品德课,学校将这种教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中,效果非常明显;而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有思想品德、人生修养等课,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做人,这是我们应当反省的问题。其三,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人文精神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现代 大学的一道文化景观。大学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演讲比赛、科技竞赛、文体娱乐活动,都是培育人文精神的良好方式,在组织、策划这些活动时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融人人文精神教育,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主动参加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其人文素质。其四,要努力营造培育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要营造健康高雅的育人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合理的校园布局、完善的教学设施和齐备的文化设施综合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心态表现具有确立、塑造、修正和提高作用。

第二,要把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学担承着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中不能缺少科学精神。大学里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激发大学生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探究,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观念;就是要加强科学素质的培育,使学生深刻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学习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教育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它崇尚客观与理性,具有严密的逻辑形式,体现了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规律。科学教育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并由此取得的科技成果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必要工具。

我们应该明白,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篇6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7

一、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文的内涵追根究底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怀, 是对人性的完善, 和谐和全面是它的目标, 唯美、良知、自由、平等、公平、和谐是它的最高理想。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通过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熏陶, 使其内化为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帮助他们臻达自我, 弥补专业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缺陷。

科学象征着理想与秩序, 它的终极目标是对世界寻求合理的规律性解释。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 事实求是, 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加强科学精神教育, 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价值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 而科学活动的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她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 她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 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 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一个科学精神尚不能深入人心的社会, 不能指望有发达的科技。因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 通过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既通晓“科学”又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 由于现代社会学科分工的精细, 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分化严重, 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职业分工拉大, 文不学理, 理不习文。从而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与冲突。二是科学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人文关怀, 放弃了对最高价值的追求和持守。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在高等教育中表现为文理分科。文理过分分离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 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低下, 文科学生科学素质欠缺。为了弥补其不足, 我们除了对所有学生开设公共政治课之外, 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如文学欣赏等选修课。对文科学生开设基础科学课程, 如高等数学等。但是, 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理工科学生的成才愿望和专业知识结合不够紧密, 因而学生不感兴趣。基础科学课程专业性强, 与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差较远, 不易被学生接受, 因此, 也没有达到培养其科学精神的目标。可以说, 至今我们还缺少一门适合不同学科背景要求并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通识教育课程。因此, 使得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和说教, 难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了培养既懂“科技”又有“文化”、既有“中国心”又有“全球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再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教化作用了。

二、科学技术史教育是沟通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桥梁

科学技术史立于过去与未来, 自然与社会, 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上, 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 它是既具有人文科学特征, 又具有实证科学特点的“交叉学科”,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 各种人文课程和有关理论几乎不可能有系统的自然科学内容贯穿于其中。但科技史教育却在整体上从诸多层次上体现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通过阐释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历程, 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执着信仰, 对自然界奥秘的不懈追求, 以及他们在探索道路中所付出的高昂精神代价和生命代价, 深刻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渴望。在这个意义上, 科技史教育把科学精神融入了人文精神, 统一了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

此外, 在科技史的全部内容中, 充分展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建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每个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因素之间的深刻联系。这一方面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特定的人文精神为背景, 另一方面也表明, 人类社会每个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中也不可避免地有科学精神的嵌入。

正因为科技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的产物, 所以, 科学技术史教育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结合的最佳桥梁, 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1.科学技术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教育的理想工具

科学技术史能提供一般教科书不能提供的中外科技发展的历程,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 珍重本民族的科学遗产, 是珍重自己历史,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的标志之一。研究国外科技史, 是汲取全人类智慧精华的有效途径。因此, 要培养具有“中国心、全球观”的人才, 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一个不懂得本民族科技史的大学生, 不可能牢固树立“中国心”, 一个不懂得本民族科技史的民族, 不可能有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不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史的大学生, 将不会成为一个有世界眼光和大有作为的人才, 一个不了解世界科技史的民族, 将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有作为的民族。

2.科学技术史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大学时期是科学精神形成的重要时期, 理工科各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固然对培育科学精神有重要作用, 但科学技术史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主导性影响更为突出。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是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上不懈地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 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求真精神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为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而学习的志向, 为科学事业淡漠名利的无私品格;将自己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与其他科学家共享的公有主义风范;善于科学合作、集体攻关的团队作风;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遍主义原则等。创新精神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敢于批判, 有根据地对旧理论进行质疑;刻意革新, 力求超越前人, 独立思考, 提出新见解等。

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正是科学家们在科学精神的支配下不畏险阻, 奋力拼搏, 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 敢于创新, 勇敢地同谬误和迷信作斗争的历史。学习科学技术史, 使大学生可以具体感受到科学家的“献身、创新、求真、求实”和“开拓进取, 奋力拼搏, 坚忍不拔, 精于思考, 勇于实践, 求贤爱才, 协作前进”的优秀科学精神, 对青年学子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史教育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就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动下, 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1) 科学技术史教育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他们提出和发现问题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 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创新始于问题, 科学史和科技哲学的研究证明,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因此, 科学创新, 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技术史教育, 通过突出挖掘不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是如何不断发现问题、用新的思想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做出科学发现的历史, 启发、培养学生学会不断地从已知提出未知问题, 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对学生有着催人向上、激励创新和创造的感召力。

(2) 科学技术史教育能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一般认为,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 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 既有逻辑思维又有非逻辑思维。科学技术史能提供一般教科书不能提供的中外科学家做出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和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思想注重归纳、演绎、抽象、分析等逻辑思维方法, 也注重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中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则注重有机整体、综合总体。尽管中西方国家在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但这并不影响各自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科技史将古今中外科技成就集于一体, 从而既使学生体会到探索自然奥秘的幸福和艰辛, 又能使学生学习科学家在其科学创造过程中是如何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 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上的共鸣, 激发其创造灵感, 为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科学技术史教育对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专与博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 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但是, 至今在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当狭窄。要改变这种状况, 在高校进行系统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刻不容缓。综合的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 是联系各门学科的纽带, 是再现科学整体发展的缩影, 是一门汇通文理的大科学。学习科学技术史, 一方面, 可以使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精神, 有助于他们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更真切地感受高科技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 可以使理工科学生全面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在系统了解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科学的前沿问题, 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习人文精神, 培育历史意识, 关心社会, 关爱人生, 以造福人类为己任。

三、结语

总之, 科学技术史是融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国际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科技史教育是贴近时代、贴近学生、适应大学生成才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 应该普及科技史教育, 使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韩孝成.科学面临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

[3]刘钝.“科学史、科技战略和创新文化”.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1) .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特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勇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一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是一种具有终极性质的关怀”。与科学精神的求真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它所坚持的是一种人类本位和善美至上的理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也就是说,它首先体现的是人,它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

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含义特征中具有相互渗透的维度。一方面,科学精神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包含着价值目标。科学精神包含正确的价值取向、目标和人文理念。摒弃人文精神,没有人文关怀,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丧失人类精神家园,科学就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更谈不上为人类、为社会造福。只有当科学活动主体抱着强烈的价值观念、刻苦耐劳的献身精神才能面对科学探索中巨大的危险性和艰巨性,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二,科学和人文“从根本上说都是应用科学方法去探求客观真理”。就这个意义来说,人文是科学的一部分。人的科学理性,不单表现在追求“真”的理性上,也表现在对亲人、朋友、同类以及对自然界的浓厚感情上,追求“善”和“美”,表现为人文关怀。因而,科学与人文对“真、善、美”追求的一致性,为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同和有效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重点展示了“科学性”的根本特征,又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相互促动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潮流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交织下,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寻求教育活动的真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近代以来,理性被赋予了“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真理性”等多重内涵,在指导人类走出愚昧、认知世界和开拓自然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这种理性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从而成为一种工具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海洋中汲取自身学科建设的内容养分。

第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智育分个先后,德才兼备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科技教育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教人学会做事。因此,以学生为本,将学会做人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实践中,教学内容体系应兼容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使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渗透与融合,两者良性互动。

科学与人文在内容、方法、精神方面相互影响制约,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和教育理念,成为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本质属性、功能发挥的新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三、两种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范式构建

2015年初,党中央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而,切实、有效地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

首先,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手段机制,积极弘扬科学人文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机制,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核心,不但重视教育的科学理性导向,而且关注教育主体的情感需求和文化塑造;东西方文化思想融合的结晶,代表了21世纪世界范围内主流教育思想的汇合与交融。

其次,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学科机制,强化渗透功能。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学科称之为科学人文学,它是科学的知识、方法、精神与人文的知识、方法、精神的汇合。当前我国高校虽设置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总体效果还未能让人十分满意反观国外很多高校并无专门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课程体系,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做得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自己所需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融入各专业的知识教育之中。

最后,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目标机制,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则表现为思想政治素质,包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和谐有序的融合发展,从而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

[2] 雷好利.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J].上海:党政论坛,2006.07s.

[3] 袁张帆、黄瑞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10.7.

上一篇:联想计算机产品市场定位策划报告下一篇:毛皮动物配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