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024-07-0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精选12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 世界上有不少一流的实验室是建立在大学里面, 附属于大学的实验室。就一般高校而言, 现今很多高校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展广泛, 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和学生学习、实验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关乎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职能, 从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角度探讨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都尽最大财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 很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但对于高水平实验室的“高”字的理解却还有待深入。高水平实验室既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或其它实验工具, 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更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才能优化软硬件资源的配置, 发挥软硬件的价值, 实现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的目的与意义。而高水平的实验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应该成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因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 人文意识是科研实验的道德和文明要求。

培育科学精神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的要求。高校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它是学生实施观察与实验、检验假设与得出结论的场所。但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实验, 理解某个结论, 也不是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某一个具体的科研任务。它的作用也不单单是进行某次试验, 发现某个问题, 得出某种结论, 验证某个理论。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不能这样短视、单一和狭隘。高校实验室职能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也可以说是为世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之精神”, 用人们最常用地理解方式方式来说, 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本身, 它是二阶的, 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用完整的概念来描述,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认为科学探究分为:发现问题、假想、设计试验、收集资料、试验、得出结论、表达结论、思考结论对社会的影响等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国家来说, 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好比道与术。道不行, 术亦不远, 只有术, 没有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把培育科学精神作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有研究问题的兴趣, 另外还要靠自己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不是从指导教师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和标准答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诸如学生的实验申请, 实验室评判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然后再关注学生的课题及其实验计划。但很可惜的是, 学生进实验室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常见的情况是:由老师给指定课题, 或者就是跟着老师正在做的课题走, 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怀疑精神是一种质疑, 一种批判精神, 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批判精神, 它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怀疑”。挑战权威, 批判和自我批判都是进步的前提, 没有质疑, 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所以要鼓励和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重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因为, 从直观的现象中获得的感觉材料是粗糙的、模糊的、混乱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从中得到自然界真实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 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这就是理性。因此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再次,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重视实证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精神。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可能。包含实验在内的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能够证真, 在原则上也可证伪。所以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克服, 主观臆断。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 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虚伪和谬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走进科学世界、走进实验室里就要坚守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验室管理理念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 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 可以达到求美、求善, 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其实也就具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 固守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科学实验与研究的正义性, 才能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才能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反之, 科学精神极强, 人文精神几乎是零, 以至于以科学的名誉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 是最大的犯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的基地, 其管理理念应以此为核心。

摘要: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科技的产出地, 高校实验室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意义与职能,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应该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四齐、刘寅、周光辉:《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年08期。

[2]韩永峰、刘连涛:《改进实验室管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年04期。

[3]刁子蔚、张鹏、王海涛:《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几点体会》, 《法制与社会》, 2009年6期。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2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 者:王红武 李芸芸 作者单位:王红武(大理医学院社科部)

李芸芸(云南师大电师部)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3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

1、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坚持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又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已经存在的客观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2、人文精神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注重意识形态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其思想政治水平不落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对社会主义高度认可,并最终在思想指导下付诸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关爱人生,伦理至善,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重视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

人类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之后,物质文明已经日趋完善,科技飞速进步,客观物质世界正以人类需要的样子在被改变。

当下,当科技已经极大的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发展似乎是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是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经济而发展,为了强大而发展,却很少为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而发展,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当我们的经济、国防、政治步入正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精神文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也就客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并驾齐驱,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怀。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互相对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科学精神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渴求,尊重客观规律及事实;人文精神侧重于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精神需要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使科学精神中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即尊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终极目的又是人文关怀的学科,科学精神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能性更高。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

单单只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培养教育,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会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产生障碍。这样大学生往往存在理想信念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社会责任感不强烈,缺乏奉献精神。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培养会动手、有思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如果高校教育中还不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有可能是个有极强动手能力,缺乏责任感的不定时炸弹,这无疑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切实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融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应仅仅只重视培养有知识、会动手的大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会工作的“机器”,以往大学教育过分注重科学教育,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能比翼齐飞。应当树立起追求自由、科学与创新的理念,以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等大事。

2、及时更新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当今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换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学科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因为它必须要进行的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及政治方针的宣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时刻紧随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教材的及时更新换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有效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借助这种形式能够发生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会议、活动、课堂教学都能成为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熏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一个优秀的高校少不了优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主要导向,涵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虽然大多数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但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能够通过自学等方式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弥补课堂的不足之处。

5、应用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

一种教育体制,教学体系,教材结构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检验,高校应当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检验方式,而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评价检验,教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丝毫不能忽视包括教育体制,教学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作用。只有综合全面因素的考评制度才是合理有效的,符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当然,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何,而不是大学生的试卷做的怎么样,分数高不高,应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6、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教育者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学习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影响,满足受教育者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又要注重熏陶与灌输相结合,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及发展需求,以满足大学的全面发展要求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渠长根,耿金虎.论活动和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晓燕.当代大学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科学中国人,2015.03

[4]袁张帆,黄瑞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西社会科学,2010.07

[5]张明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转变与人文精神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9.06

[6]来 宁,王金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方式研究[J].前沿,2013.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4

一、科学精神———档案管理的理性之魂

1.科学精神的涵义及特点。对于科学精神的概念,古往今来有无数学者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过诠释。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1]45。中国科学院2007 年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指出:“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源于人类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实证的传统,并随着科学实践不断发展,内涵也更加丰富。”[2]202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局内人应该具有的精神,也是局外人能够从科学的兴衰中洞悉和习得的精神。科学精神是在科学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以追求真理为其逻辑起点,实证和理性相伴随的非功利的自由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心理和科学伦理是其外在表现。科学精神具有四个特点:第一,真理性。真理性是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科学精神的精髓是追求真理。真理与种族、国籍、宗教、阶级无关,而是为科学而科学,为求知而求真理。第二,公共性。公共性是指科学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科学共同体”概念密切相关。第三,非功利性。科学不是利益的衍生品,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对于求知欲望的满足,是为知识而知识,是单纯地追求真理的结果。第四,质疑精神。通过质疑,采用归纳、演绎等科学逻辑方法,探寻事物的本原、规定性和发展规律,一旦证实是确凿无疑,便是发现了真理。

2.档案管理中的科学精神。档案管理中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应追求档案管理理论的原始创新。科学精神在对档案管理理论的不断求索和创新中得以体现。中外的档案学人在探寻档案管理的真理之路上努力探索、求真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现有的档案管理理论的架构基本上源于西方,与西方相比,我国档案管理理论研究的起步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原始创新的步伐。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可以站在档案学研究前辈的肩膀上思考和探寻适合中国实际的档案理论。其次,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尊重科学和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了科学精神。现代科技和设施的应用给档案管理工作插上了翅膀,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小到文档处理系统,大到档案网站、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都离不开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拓展了档案管理的广度,档案服务更加亲近百姓,借助于新媒体传播,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最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档案管理中的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项目管理、全程管理、知识管理等方法,促使档案管理健康快速发展。

二、人文精神———档案管理的人本之魂

1.人文精神的涵义和特点。人文精神是人类规范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活动的理性认识,体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其表现包括人的理想、信念、追求、道德等。它以人为指向和尺度,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人文精神的特点:追求善和美;强调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人文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最终追求。

2.档案管理中的人文精神。档案机构是档案知识的宝库,是集中展现人文精神的平台。其体现是在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和实现人的价值,满足受众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服务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利用者为本。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历史档案”到今天档案馆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我国档案服务社会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档案馆作为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服务定位,更加凸显了档案馆的亲民倾向。为社会服务,为利用者服务成为档案馆的服务宗旨,倡导以利用者为本。第二,尊重档案职业。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服务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应当关注档案从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实施人本管理。提供可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人文素养。采取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其有效的激励,使其尽心尽责地投身于档案事业和档案服务工作。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档案管理优化策略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人类的合理行为既要确保行为目标的实现,又要与行为规律相符。人文精神为行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而科学精神则是与行为规律相符应遵循的前提,两者的对立统一是保障人类行为合理性的条件。“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协同作用, 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善,二者缺一不可。”[3]10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是两面的,科技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便捷和富足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伦理道德、环境污染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排斥的,反而越是科学技术作用凸显,越要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配合,如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规律和先进技术最终在实践中都会落脚于服务社会。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了加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使信息获取更具开放性和便捷性,满足更多公众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领域更宽广;信息检索系统的开发,使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可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将会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资源海量丰富、利用方便快捷、管理技术科学先进等特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单纯追求高效率而忽略档案服务人文关怀的弊端,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社会的普遍适应性。档案管理应当以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实现人性化的、科学高效的管理。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审视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档案管理真谛的追求和实践中。在理论层面,融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档案用户的需求研究和档案从业人员的素养研究。首先,以用户需求内容和需求心理为研究重点。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针对不同用户的特性、心理和需求,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以人性化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利用需求。其次,针对档案职业的特点和档案工作的需求探究档案从业人员的素养养成,对于档案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层面,“利用者是档案工作之本,档案工作要围绕利用者来展开”[4]8。以利用者为本,就是实施人本服务。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为走进档案馆的利用者提供热情的帮助和亲切的关怀,打造和谐、优雅的人文环境。首先,档案机构的选址和场馆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交通方便便于公众利用。馆舍建设应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社会性、现代性和开放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利用者,更好为社会服务。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青岛市档案馆都是人性化选择的范例。其次,为利用者提供查阅、研究工作的便利。例如部分档案馆为阅档人员免费提供纸和笔,配备专业咨询服务人员,指导用户查询和利用档案信息。此外,设置研讨区、咖啡厅、餐厅等服务空间,满足个性化利用需求。有些档案馆推出了网上预约查档、在线查档、电函查档和送档上门服务,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开辟“绿色通道”等。人本服务强调以利用者为中心,加强档案馆自身建设,创新档案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信息化社会的趋势使信息的传递逐渐演化为知识的传递,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担当起传递知识的重任,这就对其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档案从业人员要有过硬的档案业务知识、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人文基础,对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复杂化。其次,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技术技能。新的时代要求档案人员与新技术接轨,能够使用先进的技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未来数字档案馆的全面建设对档案管理者的技术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再次,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人际关系技能。要增强档案从业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能力、书面沟通能力和电子沟通能力等。高水平的沟通能力和得体的服务技巧相得益彰,才能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以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向用户提供贴心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第三,增强档案资源建设的亲民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依靠行政、法律等人文手段予以解决”[5]88,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利用工作实现其价值。利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收集工作,只有收集的档案资源是利用者需要的,利用者才会走进档案馆。所以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来丰富馆藏是档案馆管理中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学术界热议的民生档案,显示了对利用者需求的关注和重视。改变了过去“官”字号档案“一家独大”的状况,加强与老百姓有关的婚姻档案、房产档案、病历档案以及与企业相关的老字号档案、商会协会档案、知识产权档案的收集开发的力度。档案资源建设应当拓展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鼓励家庭建档和社区建档。政府公开信息中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部分应当及时纳入接收范围。增强档案资源建设的亲近性,会带来公众踊跃利用,进而满足更多利用者的需求。

第四,推进服务创新、深化和开放。首先,传统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机构传统的阅览、借阅、复制、开具档案证明、代查代检服务、咨询服务等方式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例如可以推出会员制服务,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专题服务、定题服务等跟踪服务措施,从而增加用户的利用率和满意率。其次,深入挖掘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采用联合编研的方式,开拓大编研的历史格局。档案信息宝库的信息价值增值通过档案编研得以实现。档案资料汇编、研究文献的出版,档案展览将档案编研的成果展示无遗。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媒体进行传播,提升了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最后,借助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档案信息服务的开放化进程。许多档案机构建立了档案全文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为在线查档提供了便捷。档案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定制、推送服务给信息用户的个性化利用提供了帮助。

总之,科学精神赋予了档案管理理性之魂,对档案管理理论的求索和先进科技的应用促进了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文精神赋予了档案管理人本之魂,档案的价值要通过人本管理和服务得以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互补共进,成为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力支撑。

摘要:科学精神赋予了档案管理理性之魂,人文精神赋予了档案管理人本之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互补共进,成为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力支撑。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照下,提出了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档案管理真谛的追求和实践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促进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推进服务创新、深化和开放。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J].民主与科学,2003(2).

[2]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

[3]李醒民.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功能[J].社会科学论坛,2006(2).

[4]胡明想.人文主义档案精神[J].档案学研究,2002(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二.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

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

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关键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高科技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

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已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无论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代替'现在即意味着将来'的观念结构,我们正步入一个世界,在其中将来是未决的,在其中时间是一种结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去。”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的一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自觉地推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如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预料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首先,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自觉升华,跳出学科藩篱,放弃偏见,把自己的学术同人类的生活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其次,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性化已经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

再次,这种统一的趋势表现在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

思,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造前提条件。其次,重建和传衍人文传统之根与凸现人文精神特有的否定精神和批判连续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建构的生长点,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科学精神;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29-04

我们这里所论述的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在内涵上包括中国儒家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所谓儒家的人文精神,就是由其道义学理所体现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包括三个基点,一是以道德之仁为中心的五常道德观;二是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生价值观;三是“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理论,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努力促使三者和谐。起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作用。中国的人文精神传统源远流长,不仅儒家思想中贯穿着一种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道家思想中法自然,无为,抱朴守真等思想都体现一种对人和人的心灵自由的人文关怀。墨家“非攻”,“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本身也体现对人的一种关爱,此处不展开论述。

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这种人文精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形而上学特性,或者说是一种道德哲学。这种道德人文精神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就没有中断过。从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到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关怀苍生,忧劳兴亡,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人文精神。

西方人文精神的传统也很久远。古希腊的文学和哲学都可以看出对人本身的认识和重视。而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统治和笼罩下,人文精神经历了茫茫的黑夜。直到文艺复兴时代,一批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了“人”并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让沉寂多时的思想界重新回荡起人文精神的铿锵巨响。随后,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学派,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口号,这样一种空前的思想启蒙,使得对人本身的发现,人是万物的中心的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但人文主义并不就是人文精神(我们下文会有论述)。东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完全一致,中国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主要重在对他人的关怀,西方人文精神虽然也有博爱的口号,也多强调重视自身,强调个性。

我们所要求的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就是既要体现对人自身的生存关怀,又要关怀他人的命运。包含对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所论的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精神,就是融合了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新的人文精神。在此前提之下,我们继续来谈它和科学精神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第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一般说来,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如果超越上述科学观和人文观的狭隘视野,便不难看到,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建伟先生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哲学界的基本观点。

在2002年香港澳门和大陆学者研讨会上,很多学者也都持这种看法:

“科学精神并不是与人文精神迥然相异的另一种文化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原本就是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历史形态出现的,只是由于后来它的片面发展,最终在解决人的生存价值问题上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今天人们真正认识到,科学虽然是展示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但并不能合理的解释和解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在应该让它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使它真正成为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出路,也是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第二,如何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使得两者协调发展,更好的为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服务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实践上应该做到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能一味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这正是人文精神学者所关注和批判的。人文精神批判极端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和狭隘的科技主义,反对一味的世俗化,商业化和技术至上,认为他们忽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关怀和人丰体件的发掘,会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荒芜。成为“旷野上的废墟”。因此,人文精神呼唤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关注与关怀,呼唤人文关怀。也不能狭隘理解人文精神而排斥科学精神在为人类造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次次证明,科学造福人类的巨大作用。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这一切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多元化,也逐渐得到满足,这正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发展,平衡发展的意义,以及科学精神最终服务于人文精神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必须在文化的科技向度与人文向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产创新与消费享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之间寻求一种‘中庸之道。为此,即必须切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弘扬科学精神,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既应该正确评估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价值,正确对待科学家、工程师的意见,多与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沟通和交流,多听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①二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领域,更需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上述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新闻报道领域同样

存在。

1新闻是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活动

新闻所关注的事,无论是自然界发生的事还是人世间发生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发展有关,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发生,而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同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关怀对象的一种哲学精神,既然新闻报道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纬度之一。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其实质和精髓,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尤其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所以,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应有之义。人文关怀不仅是新闻理论要求,更应该体现在新闻实践上,并一定程度上成了评价新闻报道价值,新闻媒体价值的标准。以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这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所以,在报道时体现对人的关怀是最基本的立场。央视的迅速启动直播,派记者赶往现场,发回来最新最快的声音和图片,这一举动得到网友以及很多研究者的肯定,既报道了受灾群众的安危情况,又请救援和专家谈,可以说对受灾群众给与了高度的同情和帮助,也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对两者都能够做到人文关怀。但是也有些记者在采访和直播中出现了干扰救援或者不当采访而给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等现象,引起了网友的愤怒,被指为冷血,缺乏人文关怀。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起码的人文关怀是多么重要。具备人文关怀,新闻就有价值,就会得到肯定;失去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就会失去价值,甚至遭到诟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成了新闻报道评价标准的一个标杆。更进一步说,如果新闻报道没有人文关怀,不仅广大被报道者没有得到关注和关怀,受众的知情权也受到剥夺,媒体就失去公信力,就将失去立足之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2新闻报道也要讲求科学精神

新闻报道讲求人文关怀,一定是在尊重科学精神基础之上。新闻报道首先要客观真实,这是媒体立足的根本,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报道追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要真实客观。主要指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等等细节都必须真实可靠,要能够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来不得一点含糊。“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准确观察世界、向人们提供可靠的、可以查证的事实的能力。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注重科学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用求知、求真、求是的‘科学之眼观察世界”。

“具备‘科学之眼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报道中尽量排除主观性的干扰,即使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也严格遵守公认的思维准则,对新闻事实不带任何偏见的如实记述”。

真实和客观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只有真实,才能可信,既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也增强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使传者、受者形成良性互动,是新闻媒体追求的最佳境界。如果一个新闻不真实不客观,不可以如科学实验一样,能够经历检验,就不能为受众所信任。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生存的今天,没有受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意味着要被淘汰,也就不能够存活。可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新闻报道所必需遵守的职业精神。

同样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地震的震级,根据检测,三次通过媒体修正。新华社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发布第一条消息,随后的前方报道不断跟进,电视台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进行现场直播,这一切都迅速及时,而且眼见为实,为我们在地震报道上争取到主动权,也得到国外媒体的肯定。

第二,采用科学技术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新闻的科学精神还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准。使得人们获得信息更加快捷准确,这些都是新闻的科学精神在起的作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送更加快捷,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另一边的人马上就能够知道。美国“九一一”事件发生时,大洋彼岸的人们已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等手段得知并打越洋电话告知处在大楼低层还不知情的人们,很多人得以逃生。“地球村”曾经是预言,而今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正是科学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功劳。

我们今天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先进传播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极大便利。比如卫星连线直播,激光照排等新闻编辑技术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新闻信息量,满足了我们多样的信息需求,是科技为人类造福,对人的人文关怀表现。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位。如片面追求人文关怀,而忽视科学精神;为追求新闻细节的感人,而故意渲染,虚构的情况。像非典病人病房里的婚礼报道,艾滋病人也应该享有结婚生子的权利的报道,貌似体现人文关怀,感人至深,但是违背科学精神。如狭隘理解真实客观的科学精神,对色情、凶杀、明星隐私的报道,图片清晰,语言生动。东南亚海啸报道,尸横遍野的沙滩的图片,貌似真实,符合科学精神,实则毫无人文关怀,也是对科学技术的亵渎。

再比如虚假新闻,欺骗受众,既不符合科学精神,更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还有貌似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甚至反而造成了对人身心的伤害。比如摆拍送温暖的场景,让被资助人一一从镜头前走过,对领导的“慷慨施恩”表现出感激涕零等等,类似这些违背人文精神或者科学精神真正意义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

我们要建立的新闻观是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这种新闻观既尊重科学的严谨求真的精神,肯定科学技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又强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用人文关怀的精神对待新闻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受众。“同人文精神一起,科学精神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三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要正确看待和加强人文关怀,同时又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学术界研究得较少,那么,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究竟如何?

1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新闻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它包括指导思想、思想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事业心、责任感等”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经过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的两次修订,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准则》颁布以后,根据《调查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四家新闻院系提出报告》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新闻从业人员对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的情况的了解程度高于公众,而对于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则低于公众。2002年,研究者对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又有一个问卷调查,但是,结果表明,“从1997年至今,中国传媒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意识方面,以及对职业规范的遵循方面,没有任何进步。但从多数人态度暧昧来看,其实人们心中还是多少明白是非的,只是在利益驱动下这种心底的良知被掩盖或压抑了”。

可以看到,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在新闻从业者中间普遍缺失,自从《准则》出台,对改变职业道德现状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大多数人也认为应该加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还是很微弱,主要是利益驱动导致职业道德意识的被掩盖和被压抑。

2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密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本身就包含了新闻职业道德,可以说具备正确的人文关怀意识的新闻报道一定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反之则两失。两者的关系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2005年5月10日,《东南晚报》刊登记者柳涛的一组照片,拍摄的是一位骑车人雨中摔倒在没有阴井盖的马路上的过程,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大争议。有部分网友认为明知水下有大坑,不提醒过往路人,却在雨中等候一个多小时,终于拍到有人摔倒,这缺乏职业道德。另有的认为记者没有义务去提醒路人,而通过这组照片却能够让主管部门看到后果,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个新闻不仅暴露出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还表现了记者缺乏对骑车人起码的人文关怀和对读者的阅读感受的理解,真实是真实,但是,背后是可怕的冷漠,我们不认为这样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能够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新闻职业道德目的。

当然,新闻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也是有差异的。

第一,职业道德是对自身的要求,强调自律;人文关怀虽也是对自身的要求,但是更多的体现要求自己对对方,对他人方面,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自律。比如山西的“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无闻,这不仅是缺乏自律,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同时又是对死难的矿工和家属缺乏人文关怀,冷漠无情,对广大受众知情权的无情剥夺,缺乏人文关怀的自律意识,这样的记者不配“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人民记者的称号。

第二,职业道德已经有成文的规范,可以按照《准则》学习和考核,而人文关怀没有成文规范,无法量化。所以,新闻职业道德也可以称为职业规范,职业准则,李良荣老师说,它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而人文关怀至今没有明确的成文文件规定,不好监督和规范,它更多的是需要新闻从业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自我意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前面我们说过,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胸怀苍生民瘼,立志兼济天下的道德文章,是康德所谓让越凝望越敬畏的“心中的道德”。

当然,我们国家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虽有成文文件,但并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约束性还比较小。道德规范的现状尚且如此,没有成文规范的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更加严格的内化的意识,没有显性的尺度,正如童兵教授所言,新闻观中的人文精神是无形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人文精神却是可以感知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7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融合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则是医学的本质特征。因而医学科学的目的性与人文精神的指向是完全一致的[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时代的呼唤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大胆改革,拓宽教育的途径,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为要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要将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与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要重视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要真正实现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2],应实施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完整的医学教育。把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结构改革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重大大加重,重视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尽管我国在医学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起步较晚,但许多医学院校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大胆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与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兴学科和前沿科学,培养医学生的潜在发展力和对新知识的汲取能力,不断拓宽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校,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也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自1997年起,我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和挖潜本校资源,引导和鼓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增设选修课,并制定了选修课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近年来,学校更是进一步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制定各门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并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学科的渗透性、交叉性。据统计,目前我院共开设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选修课已达 80多门,平均每学期开设30余门选修课,每学期学生选修人数近5000人,满足了学生构建具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其次,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校在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学习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语文》、《医学导论》、《公共关系学》、《文学理论》、《音乐欣赏》、《影视艺术与欣赏》、《基础集邮学》、《大学生礼仪》等课程;在二年级开设了《 中外医学史》、《社会心理学》、《卫生法学》、《美学概论 》、《中国食疗学》、《科学技术学》、《医学伦理学》 等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医学科技写作》、《医学人口学》、《医院管理学》、《医学文献检索》、《基因克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心理生理学》、《体育保健》、《妇幼保健》、《口腔保健》、《艾滋病健康教育》等课程,教育和引导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当前,在医学院校的人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3]。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首先,树立在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倡导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将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医学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比如在非典的特殊时期,广大医务人员所表现出真正忘我牺牲、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高尚人文精神感人至深,它是抗击非典的强大力量,更是21世纪要大力弘扬的医学人文精神。其次,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教育。我校是一所省属医科院校,规模已近万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麻醉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它不同的发展历史,它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创造者,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耕耘者,这些都是我们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我院护理学系,引导和鼓励教师挖掘专业人文深度来开展教育。护理学系由1926年创办的“芜湖医院护士学校”发展而成, 曾在业界有“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的传颂,现已是具有1300人规模本、专科教育的护理系 。回顾81年风雨历程,弘扬当年护士学校创始人办学的“怀让精神“,了解它的“爱心仁慈、严格规范、严谨治学、重视实践”的办学思想以及良好的教育质量,这些对我们新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再次,重视提高教师人文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医科院校的教师应承担起医学人文教育的责任,需要不断充电,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加强对医学人文课程的评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提高教师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自己的学识、品德、价值观去影响学生,使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质,学会关心和尊重人,学会求知和合作,学会做事和做人。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

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需要找准切入点,人文教育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更多象方永刚、于丹那样知识渊博的教师来丰富21世纪高等教育的讲坛,指点迷津,也更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实践去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我校,每年的5·12护士节;9·20爱牙日;12·1预防艾滋病宣传日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精心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义务服务、义务献血,宣传医疗卫生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尤其是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着做事的乐趣以及做人的道理。我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乡镇,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增强医学生的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意识和对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走进医院,早期接触临床,早日接触病人,体验医生与病人不同角色的感受,倾听患者对人文关怀的真切呼唤。三是组织学生走近弱势群体,为聋哑人、残疾人、为智障儿童和敬老院的老人服务,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奉献一片爱心。四是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带着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研,了解我国医药卫生现状,认识现代医学的优势和局限,面对问题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2007年,我校启动大学生科研基金,学生更是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题的申请,他们结合我省省情、医药卫生的实际,设计调研的题目和实施方案,拟定了《社区老人营养认知现状及需求的流行病研究》、《芜湖市残疾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护理的专业沟通艺术》、《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等一批有价值、有新意的研究课题。实践证明,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更应组织医学生与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

4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有机结合

医学人文教育是养成教育,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非常重要,但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高度重视校园整体规划。例如我院在新校区建设中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校园九大人文景点建设 :生命广场、关爱广场、探索求智、畅舒游园、医学长廊、扬帆依埠、梅亭映月、松涛拍岸、颂竹寄志等,这些景点既用雕塑、碑墙、长廊等建筑来凸显医学人文特色,又有梅、松、竹自然景物来抒情寄志,努力营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独特医学人文氛围的育人环境。二是加强医学场馆的建设。设立医学史展览馆、医学名人馆、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校史展览馆等,通过这些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医学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走入医学殿堂。三是规划信息宣传板块。统一设计各教研室、实验室规章制度陈列版块,规划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宣传专栏,构建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站,使整个校园有序、文明、和谐而富有医学特色。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主题鲜明的讲座、前瞻性的学术报告;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型的文化艺术竞赛;通过这些途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促进医学生提高文化品位、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再次,凝练提升具有院校特色人文精神。每所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院在几十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老书记李广涛尊重教师、重视人才、艰苦创业的办学理念;老教授孙瑞元严谨治学自成一体的教学风格;老教师吴让让几十年如一日为筹建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奉献精神;青年模范护士赵金霞无偿献血、成为全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的动人事迹等,他们的精神和品格是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地凝练和提升,我校还通过院报、校园网,大力宣传校园的名师、校友的风采、学生刻苦学习的典范,以弘扬正气,展示师生积极相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激情,真正把我们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在新生入学、实习生下点、老生毕业等每一个重要教育环节中;融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日常教育的每一次活动中,才能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学习人文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孕育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木明,林新宏.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2);24~26.

[2]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24~2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8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紧迫性

1. 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理工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科学精神浓厚。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理工院校具有浓郁的质疑、钻研、探索、求实、知行统一的精神。自然科学在理工院校得以传承、发展、应用。但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为此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健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能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人文精神使其在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追寻中得以提升。

2.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时代的列车已经把我们载入了大科学与高技术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的高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形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道德修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身心状态的需要。因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关系到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关系到国家强弱兴衰。大学必须以现代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两者融和。

3. 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对知识创新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而且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是求真,人文理性是求善。科学理性离不开人文理性的指导和规范,高科技必须要有高人文的制衡。因此,理工院校的大学生只有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同时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不断提升,成为创新的主体。

4.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美丽中国”既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在发展中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之美,又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体现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其发展手段是高度生态化的绿色技术,发展的路径是师法自然,发展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当代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不朽灵魂。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而创新思维的形成,特别是创新思维中的非逻辑思维的形成,有赖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理工院校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思维开阔,产生新思维、新方法。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引导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精神属逻辑思维,是追求真理,其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意识就是科学精神的灵魂。非逻辑性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性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构建。科学技术研究要实现创新,要求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思路,表现其价值。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森在《宇宙波澜》中有一个观点即科学与道德主要之点是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我们所钻研的问题,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取决于为科学而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这是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诠释。理工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能否消除科技的负面影响,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路径,体现其价值。

3.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要求用理性思维、实事求是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作为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得理性与情感、分析与感悟、追求真实与求善求美之间形成统一;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既从科学出发,判别其是与非,又从人出发,满足人的“需要”,给人带来福祉;既在认识和实践中追求“真理”,又要在追求真理中体现“价值”。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使人的认识趋于“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发展,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学理层面上展现的价值。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二者融合对高等教育具有切实的紧迫性。二者融合育人是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具有当代价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理工院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

参考文献

[1]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麦宇红.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1).

[4]陈洒林.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9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精神,融合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既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又要迎接挑战, 这就要求从教育创新的战略高度, 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 更新人才观、教学观, 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上。

一、高职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级而来, 在教学过程中,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 能开设的课程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从而谈不上对高职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也缺乏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要求。长期以来, 在高职学生培养中过窄的专业面向、过弱的文化熏陶、过强的共性制约和过重的功利主义, 加上实际教育中并未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自身也不注意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导致整体素养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要求。

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课程设置不科学。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及系统性。在科学素养课程和人文课程设置上非常盲目, 随意开课, 课程修业的要求还只停留在“选修”, 更谈不上严格的要求了, 导致了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教学系统性差, 知识不成体系。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人才的全面发展, 需要全面的教育。长期以来, 我们并没有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也没有把人自身的发展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工业社会重点关注的是人的技能, 需要的是技术知识, 教育成为了一种发展人的技能、服务于人谋生求职的工具, 高职教育偏离了“育人”的宗旨, 而导向了“制器”的目标。我国的高职教育, 专业划分过细, 学科环境单一, 学理工类的缺乏人文素养, 学文科的不懂科学技术。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 致使部分理工科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 知识面狭窄。然而过于强调技术教育, 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 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 会造成学生对崇高理想和道德的追求无暇顾及。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高职教育也不应只强调科学素养的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文理综合, 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能力强的复合型、多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

三、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途径

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并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 也不是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 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 是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 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途径是:

1、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 以专业教育为突破口, 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 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 使科学与人文实现深度融合。改变人才培养标准, 质量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改变对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 轻素质培养的倾向, 各科教学, 应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感受和领悟学科精神, 学到渗透到科学中的人文知识, 真正建立有利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 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2、重视高职教师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 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溶于一体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对教师进行培养,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教师从过去的传授专业知识转变为一个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的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 以影响和激励学生。

3、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拓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空间。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 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 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 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 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 学习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确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速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 树立科学和人文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树立高职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 要把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要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5、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开设文史哲等方面的选修课, 开设人文讲座、专题报告、学术交流会, 对热门话题进行专题讨论;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造就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 用高雅的文化艺术环境去熏陶学生, 在学校各个环节教育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综合效应,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环境,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真正做到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以提升, 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庞青山:《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论》,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7)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0

笔者以为, 在综合大学开展音乐审美教学活动, 开设音乐赏析类课程,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批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的学生, 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本身, 而且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精神和文化内涵, 把握音乐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联系, 以音乐讲文化, 以文化讲精神 (即音乐文化中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去考察音乐文化。同时, 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的审美能力, 感悟音乐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感悟音乐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学习、评价音乐的能力, 从而加深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提高审美修养, 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性思考。

在音乐审美教学中, 怎样以科学与人文的视角去阐释音乐文化?又怎样将音乐文化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渗透于音乐审美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大学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 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审美教学, 若直接讲解音乐理论, 或单纯讲解音乐知识, 不仅内容显得枯燥, 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若能以历史、文化的结合, 以科学、人文的视野来给学生讲授音乐, 不仅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形态要素, 也能使学生通过音乐文化去感受音乐的精神气质、个性特征, 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和音乐文化中所饱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以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为线索, 讲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结合的存在方式, 以及音乐文化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不同特征;其次, 以科学、人文的视角来阐述音乐文化, 并结合音乐文化中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进行音乐审美教学,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 真正受到音乐文化中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与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熏陶。为此, 音乐文化及其科学与人文精神是音乐审美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音乐的诠释来看, “音乐是凭借声波而存在, 在时间中展现, 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从社会学的角度讲, 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混生性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要素, 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 音乐又同时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音乐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它离不开政治、法律、宗教、哲学、道德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看法。说明音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滋养, 它浸润在“人文精神”之中。同时, 从它的构成材料和展衍过程看, 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滋养, 它浸润在“科学精神”之中。

有哲人认为, “理性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是一个变项”, “它既是一种认知方式, 又是一种生活态度, 更是一种精神面貌。”以此来衡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们刚好看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音乐”, 便充满了这种理性色彩。因为, 当我们以一种认知方式打量它的时候, 发现它既重经验, 又重推理, 它不仅仅停留在感觉、知觉上, 而是深入到对音响世界自然规律的把握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论述的科学精神的反映。就生活态度而言, 音乐的发展注重社会伦理, 同时注重个体人格或利益。就精神面貌而言, 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注重明智和积极向上, 反对迷信或颓废。这些又是我们所论到的音乐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反映。因此, 音乐文化发展中,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亲相融, 共筑它们的理性大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1

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告诉你:“科学是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是天资”,“是勤奋”——孩子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科学精神”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也将走向疏远。有关专家认为,这正是今天我们对青少年科学精神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这个社会的缺席。而“倡导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理性;倡导人文精神,表达人文关怀”正是我们现今这个社会倡导的主旋律。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些赞美式的词语,而恰恰是被我们所忽略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基本的做人准则的紧密结合。正如有人所说,科学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而人文精神正是使用这把钥匙的说明书。

因为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互相渗透,科学技术渗透人文因素,人文因素渗透科学技术,都在加速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培养未来时代的精英,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为例,第三单元的选文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到多种知识。如涉及建筑学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涉及建筑与审美的结合如《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的选文则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求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丰富的实证,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严密的逻辑推理,《生物入侵者》中对现实生活中生存环境的关注,《奇妙的克隆》中对最前沿科学的深入浅出的介绍。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更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科学与文化知识,锻炼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教学中我觉得教师如能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那么学生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之后,必然受益匪浅。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思路呢?途径也许有很多,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以学为乐,欲罢不能。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换言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基础和前提。怎样激发兴趣呢?主要抓住“趣”和“奇”两个字进行。

趣,利用科普作品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喜欢科学的兴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内容十分有趣。语言本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而本课却要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本身就很有趣,令人寻味。课文中把“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无比丰富的生活中的物候现象比喻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而且有根有据,其趣味无穷。有趣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又兴起了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则是更加有趣。

再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作者将那些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比拟成入侵者,在妙趣横生的叙述中引导学生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

奇,借助科普作品中的新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新奇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保持和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奇妙的克隆》一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发展,对学生们非常好奇,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给予了解答,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此文的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让学生在热爱科学的情况下去领会,才能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实质。

二、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否认科学教育应该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应该适当地进行科学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科学教育?途径有很多,我认为通过说明文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捷径。

让学生从说明文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知道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奇妙的克隆》可以让学生了解基因学研究的方向;《生物入侵者》可以让学生了解关注那些小小的生物具有多么深刻的现实影响力;《你一定会听见的》可以让学生思考耳朵带给我们的大千世界。当然,说明文中科学知识的教学应以课本上的为主,不宜过多的挖掘和拓展。

通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激起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从生活中的“草枯木荣”“候鸟来去”等现象,引出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令人大开眼界。许多学生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料,丰富了课本,也实现文本的延伸。

三、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第三单元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故宫博物院》让学生既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桥之美》引领学生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身边曾经感觉到美好却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生物入侵者》让学生关注身边世界,关注生态环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让学生学习科学家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你一定会听见的》则在声音游戏中引领学生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一个丰富其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具体做法:

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不论学习何种作品,首先是要让学生自读,而且是一定要认真地读,这是读书人必须养成的习惯。阅读说明文,一定要把握他的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等特征。科学性是指说明文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要有科学的依据。文学性是指说明文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和科学的完美结合,例如《生物入侵者》就是其中典范之作。通俗性是指说明文,为了达到说明事理,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人民大众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的讲述科学道理,少用科学术语。两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在自读时要加以感受。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作品,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读了一篇文章,最起码要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知道它是介绍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逻辑思考顺序。在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一步可做的事很多,不同的文章可以确定不同的侧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我认为应该放在概括德文章的内容要点上。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必须在熟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大自然的语言》,就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和《生物入侵者》则是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清作者的思考过程,从而把握事物之间的规律。

点拨学生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文学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文学,这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揣摩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领会说明文中的科学知识。例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图景。我们揣摩其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不断的问自己“这些美好的声音我听见了吗?”一种喜欢、热爱之情自然也随之油然而生出。

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基础,向更开阔的领域延伸。在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教学中,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杂志,配以封面和图片,随着一本本精美的杂志的诞生,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随后又以此为基础上了一堂《桥梁知识知多少?》的活动课,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将查找到的知识内化。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2

(一)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 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

人文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新态势, 改革开放至今, 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体系。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如今的社会主义阶段, 不同的历史时代造就了各异的人文精神,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也应该遵循历史和逻辑相一致原则, 根据我国当下所处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在后工业时代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行, 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 包含科技经济、民主政治、自由文化、生态社会的综合体。从中国新时期发展角度来说, 人文精神的内涵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韵味。中国化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三: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 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 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 同时又兼顾科学理性。在科学协调的基础之上形成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统一格局。二是人文精神把人的文化生命和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中, 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 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我们在现如今发展进程中更要学会扬弃, 将精华与灵魂熔铸成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 用富含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旗帜指挥着向“中国梦”的道路前进。三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个体, 应当在社会整体性基础上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一个正确理性的剖析。在认清自身存在价值意义前提之下, 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与尊严, 推崇“三观”的指引作用, 用理性与人性合一的眼光去寻求自身全面发展, 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带动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 树立社会发展新风尚。

(二) 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现状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伴随着历史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下, 我国的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也在加紧进行着。纵观中外各国的人文精神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人文精神构建存在着危机与风险, 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理性剖析, 树立正确的社会人文精神体系。

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 蕴含丰厚的文化资源, 但是从总体来看, 中国的人文精神缺乏系统、专门的理论体系。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机制对人性的压制, 传统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对人的自我认知的误导与摧残都影响了人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没有相应完善的机制与法律规范, 加上人们的心态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态, 致使产生了极重的个人利益主义, “一切向钱看”“金钱是万能的”等错误价值观的出现, 推崇实用主义的盛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道德的缺失, 形成社会风气的堕落。自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道德、思想领域的混乱等各种社会弊端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我国新时期进取的步伐, 不利于社会风气的端正。人文精神的缺失, 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是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 人口在不断增长, 成为一个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个人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导致一群人人文的丧失, 如果不加遏制和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弊端, 那么就会危及国家、社会的发展, 削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 我国人文精神的普及和构建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人文精神与国民素质直接挂钩, 人文精神的高低, 反映并制约着国民文化素质的优劣。我们应该对我国社会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的主体性与价值尊严、生命的意义。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的就业难、看病难和贵、医疗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男女比例失衡及性别歧视等问题无一不引发我们对人文精神构建的深思。

二、科学、人文主义现代化路径下的人文精神构建原则

(一)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科学主义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逐步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用科学来解决世间一切的问题, 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批判、改造传统理性, 运用实证方法来解决问题。科学主义提倡的科学和理性思维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同样也有所体现, 这不仅是两者的相关性, 更是理性思想在西方和东方社会中的流转、发展。

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就是探讨科学主义在当今如何走向现代化, 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它提倡的科学和理性作为自身的合理因素, 可以在全球化的当代寻求很好的契合点。第一, 当今世界是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而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就要注重运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 强调理性地发展经济, 减少盲目性和自发性。第二,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 要注重应用于指导实践, 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 不能生搬硬套或是直接的“拿来主义”, 要注重实事求是, 合理适度地发展应用科学技术, 正确处理科学理性与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始终坚持适度原则, 将科学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程度而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用科技和理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 科学主义强调唯科学主义, 丧失终极人文关怀, 忽视价值理性, 夸大了理性, 科学的发展丧失了人的目的和价值。因此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走向则更应该注重的是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将价值与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科学主义之中, 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 实现两种文化的并协共进, 促进人文化的科学主义发展。

人文主义作为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西方思潮, 它更从内涵层面体现了与人文精神的密切性。人文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尊严。我们要以人文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以人为本, 注重个性。人文主义的发展更要注重如何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而融入到现代化浪潮中。

人文主义在现时代进程中的发展新趋势, 让我们走出了焕然一新的现代化步伐。第一, 人文主义开始由强调个人、局部的利益转向群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人文主义在当今的新发展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虽然个人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基础, 但当出现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人文主义更加注重的是后者,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理性的选择和态度。第二, 人文主义将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 由人要做自然界的主人, 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现代化的人文主义主张为了人类的持久发展, 必须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 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建立新型和谐的生态发展观,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三型一体新模式。除此之外, 人文主义同样应该注重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端正主体性的位置, 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合, 才能逐步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

(二)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任务, 中国人文精神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说, 在不断发展构建过程中需要特定原则来规范、约束, 以便形成良好的中国特色人文精神体系。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现代化路径符合全球化时代特点的思想创新, 科学主义的科学和理性, 人文主义的人的主体性价值, 都为我们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人文精神原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时代性依据。第一, 在人文视野中构建科学理性, 树立时代性的大人文精神, 培植科学精神,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正统一起来。中国的人文精神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偏重人文而忽视科学文化, 这是曾经辉煌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步伐的内因。构建作为现代化意义支撑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基础, 科学理性是主要支架。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也要随着当今时代变化从误解向应用发展, 用科学理性规范人文精神, 使得人文文化填充科学领域的空白, 实现两者的双向完美融合。

第二, 在整体性视野中构建个体性, 树立局部整体的观念, 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 以人为本。个体性代表的是作为个人的利益和主体性, 而个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点, 历史社会中只是存在对整体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的推进, 忽视了最为重要和关键性的个体性价值的实现。而当代中国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正在一步步地实现着由“内圣外王”向人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过程的转变,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只有更加关注个体性价值的实现, 才能在中国社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

第三, 实现高科技与真情感的平衡, 发展科技的同时关注人文精神和价值实现, 促进理性与情感的结合。科技是把双刃剑, 应用发展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 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人文价值缺失与伦理道德败坏情况, 比如说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利弊。我们要意识到科技开启了新人类文明的同时, 出现了情感认知机械化、人文文化的消弭殆尽。因此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构建中要合理应用科技, 实现理性与情感的结合, 实事求是, 坚持适度原则。

第四, 将人文精神构建关注点转向生态领域, 实现人文化的生态保护, 将人文原则从社会领域延伸至生态和自然界。十八大重新布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格局, 即加入了新的血液———生态, 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当代人文体系的构建, 更加需要我们将关注点从社会转移到生态自然界, 只有社会生活与生态自然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 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 方能实现人类的长久生存。

摘要: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是对现今社会人文精神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 其实质就是发展中人的自我认定和主体价值性。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两者在内涵上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指引作用, 其现代化发展路径更是在实质思想层面与中国当今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自觉运用两种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建构中国人文精神原则, 会促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理性阶段, 切实引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主义现代化,人文主义现代化,中国人文现状,构建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岚, 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杨岚, 陈晏清.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构建[J].学术研究, 2002 (2) :5-12.

[3]吴玉敏.试析当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攀登, 2007 (5) :89-92.

[4]贺萍, 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J].长白学刊, 2007 (2) :152-154.

上一篇:优秀教师的标准下一篇:语言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