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精选8篇)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1
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都尽最大财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 很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但对于高水平实验室的“高”字的理解却还有待深入。高水平实验室既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或其它实验工具, 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更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才能优化软硬件资源的配置, 发挥软硬件的价值, 实现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的目的与意义。而高水平的实验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应该成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因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 人文意识是科研实验的道德和文明要求。
培育科学精神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的要求。高校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它是学生实施观察与实验、检验假设与得出结论的场所。但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实验, 理解某个结论, 也不是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某一个具体的科研任务。它的作用也不单单是进行某次试验, 发现某个问题, 得出某种结论, 验证某个理论。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不能这样短视、单一和狭隘。高校实验室职能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也可以说是为世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之精神”, 用人们最常用地理解方式方式来说, 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本身, 它是二阶的, 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用完整的概念来描述,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认为科学探究分为:发现问题、假想、设计试验、收集资料、试验、得出结论、表达结论、思考结论对社会的影响等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国家来说, 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好比道与术。道不行, 术亦不远, 只有术, 没有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把培育科学精神作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有研究问题的兴趣, 另外还要靠自己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不是从指导教师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和标准答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诸如学生的实验申请, 实验室评判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然后再关注学生的课题及其实验计划。但很可惜的是, 学生进实验室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常见的情况是:由老师给指定课题, 或者就是跟着老师正在做的课题走, 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怀疑精神是一种质疑, 一种批判精神, 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批判精神, 它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怀疑”。挑战权威, 批判和自我批判都是进步的前提, 没有质疑, 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所以要鼓励和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重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因为, 从直观的现象中获得的感觉材料是粗糙的、模糊的、混乱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从中得到自然界真实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 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这就是理性。因此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再次,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重视实证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精神。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可能。包含实验在内的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能够证真, 在原则上也可证伪。所以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克服, 主观臆断。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 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虚伪和谬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走进科学世界、走进实验室里就要坚守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验室管理理念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 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 可以达到求美、求善, 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其实也就具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 固守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科学实验与研究的正义性, 才能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才能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反之, 科学精神极强, 人文精神几乎是零, 以至于以科学的名誉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 是最大的犯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的基地, 其管理理念应以此为核心。
摘要: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科技的产出地, 高校实验室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意义与职能,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应该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四齐、刘寅、周光辉:《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年08期。
[2]韩永峰、刘连涛:《改进实验室管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年04期。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3
摘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逐渐显现。在从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切入”和“突破”以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必要适时地考虑扩大战线。南开大学近些年来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全校的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的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这方面的一种新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理念;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唯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其他均为专业课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这些课程都在教学团队被批准之前早已开设,大多已经开设10轮以上,文、理科学生受益面相当广泛。
本文中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指的是由理工科教师讲授的科学教育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公共课。
一、“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长期以来许多领导、专家都有过论述。例如周济部长的《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周远清先生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杨叔子院士的《身需彩凤双飞翼》,王义道先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刘献君先生的《科学与人文相融》,等等。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关“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提法的过去和现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当时专业教育过窄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周远清先生说,“文化素质教育”的提法“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所谓“时弊”,就是当时专业教育过窄和人文教育的缺失。
因此,长期以来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更多开设的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课程。涉及“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时,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当时教育部的表述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文化”一词,既包含人文,也包含科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经过教育部和各高校十多年的努力,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人文课程逐渐壮大的同时,显现出科学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现在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两翼并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
纵观历史和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科学实践中批判与超越、求真与务实的创新精神,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研究中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系统的处理问题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无一不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科学课程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地两翼齐飞,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在对学生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特别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说的:“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2、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理所应当由理工科专业教师讲授,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却发现,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相当困难。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困难,一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二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客观方面的困难,一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不大,二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提级晋升”帮助不大。此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即理念方面的原因,笔者已经在2008年第8期《中国大学教学》上发表文章详细叙述。
事实上,开授理工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常常要比讲专业课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高校的领导不理解这一点,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就会有“吃力又不讨好”的感觉。
3、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
南开大学开设的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公共课,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从“文化”的视角讲世界科技史,不仅是史实和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2000年以来该课程成为全校文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在向国家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建设。该课程的教材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科研方法论”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处理好科研基础、科研实践与科研方法的关系问题。南开大学多年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百项工程”成效显著,许多学生反映:“科研方法论这门课中学的东西,在‘百项工程中用上了!”
“天文学概论”课程,讲述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但开阔学生眼界,而且使他们自然地把自己短暂的人生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较,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苏宜教授,特别被邀请在全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该课程的教材被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许多高校采用,并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专题的形式,对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的素养。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境伦理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人们的认识如何一步步地逼近真理;对大到星团、宇宙,小到夸克、电子的物质世界进行探讨,并展现它们的演化和联系。
再加上“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及国家精品课程“数学文化”等,共
10门课程;教学团队的这些课程既有侧重理论的,也有侧重实验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2008年5月27日的《科技日报》以“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影响广泛”为题,报道了该教学团队及其中8门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向我们咨询:如何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下,南开大学于2008年11月9日至12日举办了全国高校“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试图以这10门课程为平台,为推动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做些实事。在该研修班上,周远清先生作了题为“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的报告,王义道先生作了题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报告,笔者也作了题为“建设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报告。会议代表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但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获得了一种“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新理念。
二、在课堂内外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
多年的实践表明,由于这些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且有许多改革措施,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课堂教学为文化素质教育增色添彩
例如“数学文化”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开创了以提高数学素养为中心的数学公选课,深受各专业学生的喜爱。
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既把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数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数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到社会进步对数学的推动作用,又了解到数学发展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说:“这门课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领域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品味数学,形成大局观念。”也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从定理公式背后走出来,使数学中‘人的因素得到凸显。例如希尔伯特捍卫真理、不屈从权贵的事迹,使我产生崇敬的感觉。这些,赋予了数学人文意味。”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对于理论界的某些疑难问题,包括对某些有争议人物(如柏拉图)、有争议学说(如“以太说”)、有争议问题(如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有争议“时期”(如中世纪)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讨论或辩论。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哲学专业一位学生写道:“许多文科同学过去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殊不知科技发展史对于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了解人类如何拨开层层迷雾,从洪荒世纪发展到火箭和信息时代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十分必要。认识了历史便有了一种责任,多了一份追求,少了一些迷惘。”
“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选科研课题做“大作业”。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实践,完成大作业。结课时,教师总结典型,集锦学生优秀成果并作为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南开教育在线”供学生观摩。同时,提供课堂演讲机会由学生自己介绍大作业的设计、研究及完成过程,模拟学术报告形式进行答辩。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目前已有数百件优秀大作业在教学中使用。
“天文学概论”课程以康德关于“道德与星空”的名言为引导,启发学生关于“宇宙与人”的哲学思考,影响着他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
中文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一直相信‘人,诗意的栖居,‘美的比‘真的更有价值;宁愿相信月中的玉兔,而不相信环形山。直到有一天,我走进天文学课堂,才发现自己的空间是多么狭小。我的心灵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充盈,这种理性的美是感性的美所不可比拟的。”生物系一位学生写道:“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曾经对人生抱着绝望的态度,有过轻生的倾向。天文课的学习,自然界极致的美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再次燃起了我幼时对大自然的兴趣之火。我必须忘却烦恼,感受豁达,走出疾病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位学生毕业后现在北京某研究所攻读博士。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分布的实地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老师在清楚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在课余时间带领我们参观自然博物馆,更是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希望下学期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有幸选上‘基础生命科学这门课。”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去天津郊区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并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看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的、经济的问题,而且是文化的和价值的问题。在现场,教师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详细观察与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七里海湿地特有的动物,植物,影响学生环境保护的价值观。信息学院的一位学生感慨地说:“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现状,折射出中国整体自然环境的问题”。
这些课程的教学,注意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开辟了新的途径。
2、课外活动为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内容
这些课程带动的课外活动,广泛、多样,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每一轮“天文学概论”和“宇宙掠影”的选修课,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认识星空,考察关于星座、月相、行星运行规律,学习黄道和赤道等基本天文知识。几年来还组织学生去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怀柔观测站13次,总计参加人数约700人。在20世纪我国能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时,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和“天文学概论”课程组织的南开大学日全食观测队,师生8人赴黑龙江漠河实地观测。物理系一名学生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获得全国天文摄影竞赛二等奖。2008年8月1日,21世纪中国首次日全食,课程师生经过组织,又获得了日全食成功观测的成果。
“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与数学学院学生会一起,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陆续举办了四届全校范围的“数学文化节”,既使“数学文化”课学以致用,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些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师还结合课程教学举办讲座。自2001年以来,各课程负责人每年都应邀在校内外举办各种讲座。如笔者除在本校“南开周末论坛”做讲座外,还受邀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八十多所大学为本科生做“数学文化”讲座。李建珊教授、苏宜教授及笔者在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会、天津市科协、《天津日报》等单位主办的“科学传播”系列讲座作过大型报告。张伟刚教授为南开大学及天津大学等高校作过多次“科研论文撰写方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科研方法”讲座及报告。苏宜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破解1999年人类大劫难”、“从神5
到嫦娥”、“黄道13宫与星座迷信”、“8大行星新解读”、“国际天文年与日全食观测”等多次讲座。李建珊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等讲座。王南林教授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做了“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这些讲座或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课程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学生按照要求申请立项,获得资助,查找文献,钻研讨论,进行深入学习与科研实践,最后结题、汇报及评奖。学生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实践科研项目程序,感悟科学研究方法、体会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如张伟刚教授及笔者分别指导的学生,在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取得了“百项工程优秀项目”两个特等奖和五个一等奖,其中一项还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课程组教师也因此多次获得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奖”。他们指导的两个学生科研小组还分别获准万元以上的资助,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8年11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在天文选修课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天文协会于1996年成立。课程组教师用课程经费为其配备了1.5万元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协会还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借中秋赏月、观测行星、观看“神七”等时机开展“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社团的活动,提高兴趣,发展个性。南开大学天文协会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协会已连续举办8届“天津市大学生天文节”,在全国天文界和天津市科协系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数学文化”课程组与“高等数学”公共教学部一起,以学生课程小论文中的优秀文章为主,组织编辑出版《数学之美》校内刊物,传播数学之美,阐释科学精神,融合人文精神。该内部刊物现已出版四期,每期有约50篇文章。这种方式受到南开学生的喜爱。2006年、2007年、2008年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分别举办了三届南开大学大学生“数学之美”论坛。在每届论坛两天的活动中,《数学之美》论文的获奖学生每人做15~20分钟的演讲,既培养了他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质,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些课程带动的诸多课外活动,成为校园内外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经常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助力。
三、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应挖掘其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其实,每一专业课程中不但蕴涵着丰富的专业思想,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王义道先生说,“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化。
对于各个专业课程中蕴涵着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两点:一点是要有挖掘的意识,一点是要善于去挖掘。我们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教师,不但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同时也讲授专业课程。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在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注意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专业课程中也能主动去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这样做以后,觉得更加抓住专业课程的本质和精髓了,课堂也更加生动活泼了;我们教师自己也有一种“教书又育人”的成就感。
需要特别再次强调的是,这里的措词,不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是它们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的、水到渠成的、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混合的、勉强的、凑合的“结合”;这一点对于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打算另文表述。
笔者以为,理想的愿景是: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讲座心得 篇4
今天下午有幸听到了教育学院鲁晋书记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讲座。我认为学术讲座,它是大学中的一种学习途径。听学术讲座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各行各业专家的口才艺术,还可以开阔视野,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术讲座是个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听的多了,才能把许多专家的思想潜移默化的转变成自己的思想。在讲座一开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康德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深深感到震撼,一样是头顶美丽的星空,一样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探寻天地的奥妙与人生的意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在讲座中,我知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科学与人文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天生具有反科学的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的倾向──尽管有人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与艺术本身在精神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要让科学为人类造福,首先要改变的是人文精神,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人、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导致当前地球上种种危机和灾难(社会的、自然的)的原因很多,但最终的原因也许是我们人类的贪婪而自私的本性。这种本性在人文观念上的典型体现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考虑问题从自身出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其他生物,因为这个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存在。如果只考虑自己,那么到头来毁灭的就不只是动、植物,将还有人类自己。假如人类不及早改变自己以往的种种错误观念,那么这一天早晚会到来的。许多种动、植物每天都在人类的破坏和追杀之下灭绝,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人类至少是地球上最后灭绝的一个物种。你可能会说,这太悲观了吧?问题是我们没有理由乐观,那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是没有根据的,宁愿悲观一些,也比盲目乐观要好,因为乐观往往使人忘乎所以,而悲观却使我们谨慎。之所以不要过于乐观,首先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只给人带来好处而没有害处的东西,要想让科学等任何一种工具只给我们制造好处而不产生害处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就应该对我们的任何一种工具谨慎地运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害处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盲目地认为依赖某种工具就可以为人类造福,那么这种想法不仅不能实现,而且还会造成更大的害处。其次,过于自信会产生难以预见的后果。人类自从有了意识以后,就产生了以人为万物之中心的观念,以为万物皆备于我,为我所用;在这个观念驱使下,当有了一点智慧、科学之类的东西之后,就狂妄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然。不能不说这种盲目自信、自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至今还有人在说:“不要自己吓自己,人类毕竟不是几千万年前的爬行动物,依靠我们的智慧、远见和共同行动,未来的命运将掌握在我们手中”。人类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吗?如果还这么自信,也许人类的结果比爬行动物还要可悲!这种自信是没有理由的。人类诚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的智慧并不足以控制自然,因为,无论科学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也无论人类有怎样的远见,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他的智慧都只是一种小智慧,宇宙是无限的,而他的智慧总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智慧不可能控制无限的宇宙。无论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到什么程度,在我们的意识面前总还会有一个无穷的未知领域存在着,我们怎么能够控制它呢?再者,人
类尚且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控制,如战争、谋杀、对自然的非理性的无限制地开发等,怎么能谈得上控制自然呢?“征服自然”,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第三,大自然今天的存在状态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形成的,我们以十分有限的时间怎么可能完全理解她的奥秘并控制她呢?所以,人类应当改变以往的征服、控制并战胜自然的观念,应当回复到适应自然的观念上来,难道人类不正是由于适应了自然才存在的吗?我们不可能是大自然的主人,自然不是我们征服的对象,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适应的对象,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把我们的这个基础破坏了,我们将无藏身之地。人类实际上一直把自然假想为自己的敌人,要去战胜她,因而他一再对自然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事实上,自然从来就是人类的朋友,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系统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并非要和人类作对,她对人类并无敌意。其实,人类真正的敌人正是他自己,而不是自然,人祸造成的灾难远远大于天灾,天灾不足以使动物灭绝,而人祸却轻而易举地使无数种动、植物消失。
目前,地球的生态危机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该是我们人类惊醒的时候了!最为严重的是,我们天上的保护膜臭氧层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而海洋整个地球生态的基础部分也处于危机之中。虽然海洋在地球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受到的人为破坏相对较少一点,不像大陆上,几乎没有几座山川无人去过了。也许那些科学主义者会说,即便地球不能居住了,将来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的力量到别的星球上去,比如火星。但是我们认为,移民其他星球并非上策。这种移民的代价恐怕是太高了,而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移到其他星球上去,移去的只能是极少数,留下的大部分人怎么办?只能在肮脏的地球上等死吗?
面对人类的纷争和种种罪恶,有人主张通过发展物质生产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认为将来社会的物质财富达到极大的丰富以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们认为,这种想法是很天真的,它没有看到,自然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财富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资源总会有穷尽的那一天;它也没有看到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不可能有满足的那一天,即便有了无尽的财富,但人的欲望总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人类欲望的脚步总是走在财富的前面。因而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已经有现成的例子:近代以来所创造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财富的总和,可是贫穷并没有被消灭,人们的欲望不仅没有稍许收敛,反而日益扩张。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言都是在近代社会形成的两种精神文化,正确界定它们的含义是正确理解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此,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在我看来,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理性”是“感性”有益部分的产物,是对“感性”的合理归纳和总结。而无益的部分则成了人们弃之的东西,如冲动、失控、盲目和执迷等。如果将“感性”比作“探索”,则“理性”是探索出来的规律;如果“感性”是只笔,则“理性”是这只笔画出来的作品。“感性”不能被“理性”取代正如人脑不可能被电脑取代。情之不定,皆因浮于表面未达深层,而至刻骨铭心的情则已无力可变。“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而“理性”则是过滤过激情之后的冷静和思索方式。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即不存在两者的绝对对立。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即它视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这是不合理的。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由上可见: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强调实证性、功利性等,偏重的是“真”。人文精神是指强调人的价值,即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偏重的是“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人文精神只能缓慢爬行,是孱弱而不堪一击的。其实促使科学精神这个大男孩成熟的根本动力就是美丽善良的女孩——人文精神。科技是为人类造福的。正是因为人文精神的驱使,人类才有了强烈的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愿望,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愿望,人类才有足够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为了改善路途的艰苦,我们才拥有了航天飞机;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我们在地球几乎每个有人角落架构起了互联网;为了使火能燃烧的更久,我们得出了质能方程;为了减少人类的病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命科学。
同时,人文精神也约束了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保证其不脱离最根本的目的:为人类造福。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约束,人才没有像羊一样被克隆,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才有了《京都议定书》。
但是正如开头所说,科学精神是脾气暴躁的,人文精神哪怕稍有顾及不到,就会产生恐怖的后果。
通讯科技的发展使沟通变的便利,降低了人类面对面交流的亲和力,人们是在虚拟和互不信任陌生的状态下消磨时光、游戏人生。人类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不得不疲于奔命,忙碌投入到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无暇去家庭温暖、天伦之乐。电脑的普及,让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写胸中之臆、修身养性的书法情操几乎消失;交通的快捷,让人类自由行走,呼吸自然氧气的机会减少;食品科技加工、激素填加,人类已经很少有机会吃到自然生长的纯绿色食品;现代化快节奏的科技步伐,给人类增添无限压力,各种文明病层出不穷:车祸、高血压、糖尿病、忧郁症等等,几乎所有城市人口都逃不掉文明病的魔咒。森林被大量砍伐,城市扩建使绿地消失。生产力的增长进一步加深的资源浪费,矿物能源给我们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地球裹上了厚厚的保鲜膜。氟利昂降低温度的同时,把天捅出个大洞,核能在造福人类之前,就毁灭了两座城市。各种隐患灾难越来越多。上述灾难不同于化学品泄漏、水坝坍塌等等科技灾难,其生成原因不是意外或技术漏洞,不是靠科学的发展就可以弥补的。这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约束后,科学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如果不用人文精神来剖析深层原因,妄想科技发展到更高层次来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画家Claude Monet的《日出〃印象》正是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方向思考的绝佳代表。
科学精神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那人类的美好愿望往往是南辕北辙。
人文精神如果是一位美食家,那科技精神就是厨师,做出天下最美味的佳肴供美食家挑选。如果人文精神是喜爱音乐的观众,那科技精神就是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观众向往的曲目,游钢琴家的十指之间流出
科学精神如果是力大无穷的巨人,人文精神就是巨人的大脑,驱使巨人去获得更大力量的同时,引导巨人的力量。科学精神如果是动力十足的跑车,人文精神就是汽油和路标,给予跑车动力,指引跑车的方向。
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这对情侣,早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水乳交融,比翼双飞。只有把人文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的造福人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生活中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和统一,用心思考问题,才能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对自己和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正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篇6
院系:化工系班级:高分子11-02 姓名:苏灵芝
学号:5411040102
32电话:***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时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有时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干涉;也有时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
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者的分化和嬗变,但同时却导致了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因为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作为人的文化的基本样式,反过来又成为了人把握世界、塑造自己本性的基本方式。
二是人们关于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意见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常因人的具体评价而表现出某种对立。如,科技工作者以“功利性”、“有用”的价值标准衡量人文科学,将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方法和知识看作是唯一深刻的能使人获得真理的东西,而人文学者反以自然科学对世界把握的“抽象性”、“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远离”来反诘科学。这种情况在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如数量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等的关系上表现得分外鲜明。这种对立本质上是人们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非系统化反思,它源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以及人以自己本学科为中心理解和解释文化的解释学属性。学科“职业化”导致了人们理解视域的狭隘,而当这种对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评价成为日常生活中个人理论评价和生活选择的尺度,因而成为我们的日常文化的一部分时,它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就异常明显了。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这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反思。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哲学思潮也是哲学形态的对立。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了从冲突到交融的新趋势。交融不是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对话,沟通,借鉴,以达到新的哲学形态。一般地说,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目前的这种异质状态仍然存在,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范式转换的情况下,完全消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是不现实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当代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扩大、丰富。四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它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勇于批判、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在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中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知识体系的总体特征来看,科学精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涵。科学精神包含有很多的精神层面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怀疑批判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科学精神是人哲学地理解科学规范,将科学的特征推至极值而领会到的科学的理想的精神气质。当人们用这种精神规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价值取向、道德培养时,就变为了我们所说的科学的人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精神,默顿最初的“四规范说”是从现实的科学活动中提炼不出的,而只能通过科学规范来理解。既然它是人的一种理想,因而与以人的自由为终极意义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作为人的精神
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7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精神,融合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既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又要迎接挑战, 这就要求从教育创新的战略高度, 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 更新人才观、教学观, 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上。
一、高职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级而来, 在教学过程中,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 能开设的课程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从而谈不上对高职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也缺乏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要求。长期以来, 在高职学生培养中过窄的专业面向、过弱的文化熏陶、过强的共性制约和过重的功利主义, 加上实际教育中并未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自身也不注意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导致整体素养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要求。
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课程设置不科学。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及系统性。在科学素养课程和人文课程设置上非常盲目, 随意开课, 课程修业的要求还只停留在“选修”, 更谈不上严格的要求了, 导致了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教学系统性差, 知识不成体系。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人才的全面发展, 需要全面的教育。长期以来, 我们并没有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也没有把人自身的发展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工业社会重点关注的是人的技能, 需要的是技术知识, 教育成为了一种发展人的技能、服务于人谋生求职的工具, 高职教育偏离了“育人”的宗旨, 而导向了“制器”的目标。我国的高职教育, 专业划分过细, 学科环境单一, 学理工类的缺乏人文素养, 学文科的不懂科学技术。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 致使部分理工科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 知识面狭窄。然而过于强调技术教育, 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 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 会造成学生对崇高理想和道德的追求无暇顾及。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高职教育也不应只强调科学素养的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文理综合, 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能力强的复合型、多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
三、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途径
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并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 也不是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 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 是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 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推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途径是:
1、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 以专业教育为突破口, 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 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 使科学与人文实现深度融合。改变人才培养标准, 质量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改变对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 轻素质培养的倾向, 各科教学, 应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感受和领悟学科精神, 学到渗透到科学中的人文知识, 真正建立有利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 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2、重视高职教师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 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溶于一体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对教师进行培养,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教师从过去的传授专业知识转变为一个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的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 以影响和激励学生。
3、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拓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空间。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 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 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 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 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 学习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确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速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 树立科学和人文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树立高职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 要把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要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5、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开设文史哲等方面的选修课, 开设人文讲座、专题报告、学术交流会, 对热门话题进行专题讨论;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造就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 用高雅的文化艺术环境去熏陶学生, 在学校各个环节教育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综合效应,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环境,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真正做到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以提升, 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庞青山:《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论》,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7) 。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大学校园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方便,大学校园既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又是高科技的实验室。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大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现象所隐含的矛盾不断涌现,对这些矛盾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以求得促进大学校园和谐发展。
一、当代大学校园出现的现象
(一)经济上由教育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近年来,大学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令很多想上大学的学生兴奋的事,也是好事。但是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校园的规模和现代化,造成教育投资成本过大,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盲目而忽视了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尤其是由老校区搬迁到新校区后,新校区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积淀固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老校区所形成的浓厚的文化积淀日趋荒芜着实令人心痛,对硬件的过度重视和对软件的漠视是科技在高等教育中价值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所大学占地动则百亩甚至千亩,盲目追求占地面积扩张,甚至加入到房地产开发的行列,这与我们大学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二)政治上由“学术圣殿”向行政机关靠拢。大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我们的大学应具有一定政治属性,但是不能政治化。近年来,在大学中出现了“副部级”大学,产生了“副部级”大学领导,学术依赖于政治,科学附属于权力,我们如何才能守住这片文化的净土?“如果说,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国农民守望的黄土被城市化、工业化残食乃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守望的学术净土被权力和金钱腐蚀乃是历史的悲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知识分子较之中国的农民更为可怜可悲。” [1]我们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以追求科学真理,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决不能为了政治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和学术性。
(三)文化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弱化。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凸显了对科学的无知。由于功利性的心理作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考试,来源于奖学金,一切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学什么”。在教育主体(教师)与教育客体(学生)的这对矛盾中,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因为大学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人生态度,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的深入分析和科学引导。对科学的功利主义比对科学的无知更可怕。鲁迅先生曾不无悲哀地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国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器而已。” [2]
二、对当下大学教育的思考
大学应该是科学知识的海洋,高尚文化的殿堂。“人类具有文化意义的创造与积累,从一开始就与他们具有科学意义的发现、总结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3]科技成果在校园随处可见,从计算机到MP3,从多媒体到智能手机都见证了科学技术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轨迹。当他们拿着MP3欣赏流行音乐时,他们不会再去追问其工作原理;当手机铃声在大学的课堂此起彼伏时,又有谁再思考芯片技术的发展?除了惊讶于铃声的美妙,更没有人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礼貌的含义。他们把科技产品充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却对科学本身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感性的东西,却没有兴趣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和内心欲望的膨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脆弱的条件。他们矛盾,他们痛苦,他们后悔对科学的无知,对文化的狂妄。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说:“对于科学的无知需要科普,对于人文的傲慢需要抗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回炉”念技校,“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等现象,虽然个别,但是很典型。他不仅给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也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办学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在增加,高等教育在发展,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样达到科学发展?
三、当代大学校园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技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我们在关注物质财富时,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4]科学精神放在文化的大视野中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不迷失方向的航标。
科学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积累,而且高科技产品是科学的直接表现形式,容易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但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为教学而教学,学生为学习而学习,都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知识相对于科学精神更容易获得,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科学精神的科学研究是肤浅的,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对科学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理解。我们需要的人是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崇高科学精神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而且当一个人的科学水平越高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会显得愈加重要。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精神,才能为整个人类文明造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是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因此,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之所在,灵魂之所在。必须改变“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
在科学发展的大时代,让科学彰显人文魅力,使人文具有科学色彩。现代化的大学应具有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学精神,提倡和鼓励老师埋头治学、学生一心求学,让课堂内外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科学与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和作用上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人文对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使科学更加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和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 刘开云:《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觉醒》,《江汉论坛》,2001年第10期
[2] 鲁迅:《电的利弊》,《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3] 冯之浚等编著:《科学与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推荐阅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7-07
科学与人文精神07-13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8-29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09-23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0-10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10-0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07-02
科学素质与化学教育08-31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06-26
科学精神 人文情怀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