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2024-10-05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精选12篇)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1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 世界上有不少一流的实验室是建立在大学里面, 附属于大学的实验室。就一般高校而言, 现今很多高校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展广泛, 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和学生学习、实验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关乎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职能, 从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角度探讨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都尽最大财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 很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但对于高水平实验室的“高”字的理解却还有待深入。高水平实验室既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或其它实验工具, 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更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才能优化软硬件资源的配置, 发挥软硬件的价值, 实现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的目的与意义。而高水平的实验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应该成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因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 人文意识是科研实验的道德和文明要求。

培育科学精神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的要求。高校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它是学生实施观察与实验、检验假设与得出结论的场所。但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实验, 理解某个结论, 也不是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某一个具体的科研任务。它的作用也不单单是进行某次试验, 发现某个问题, 得出某种结论, 验证某个理论。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不能这样短视、单一和狭隘。高校实验室职能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也可以说是为世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之精神”, 用人们最常用地理解方式方式来说, 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本身, 它是二阶的, 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用完整的概念来描述,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认为科学探究分为:发现问题、假想、设计试验、收集资料、试验、得出结论、表达结论、思考结论对社会的影响等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国家来说, 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好比道与术。道不行, 术亦不远, 只有术, 没有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把培育科学精神作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有研究问题的兴趣, 另外还要靠自己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不是从指导教师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和标准答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诸如学生的实验申请, 实验室评判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然后再关注学生的课题及其实验计划。但很可惜的是, 学生进实验室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常见的情况是:由老师给指定课题, 或者就是跟着老师正在做的课题走, 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怀疑精神是一种质疑, 一种批判精神, 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批判精神, 它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怀疑”。挑战权威, 批判和自我批判都是进步的前提, 没有质疑, 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所以要鼓励和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重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因为, 从直观的现象中获得的感觉材料是粗糙的、模糊的、混乱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从中得到自然界真实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 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这就是理性。因此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再次,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重视实证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精神。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可能。包含实验在内的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能够证真, 在原则上也可证伪。所以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克服, 主观臆断。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 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虚伪和谬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走进科学世界、走进实验室里就要坚守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验室管理理念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 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 可以达到求美、求善, 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其实也就具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 固守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科学实验与研究的正义性, 才能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才能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反之, 科学精神极强, 人文精神几乎是零, 以至于以科学的名誉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 是最大的犯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的基地, 其管理理念应以此为核心。

摘要: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科技的产出地, 高校实验室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意义与职能,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应该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四齐、刘寅、周光辉:《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年08期。

[2]韩永峰、刘连涛:《改进实验室管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年04期。

[3]刁子蔚、张鹏、王海涛:《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几点体会》, 《法制与社会》, 2009年6期。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2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 者:王红武 李芸芸 作者单位:王红武(大理医学院社科部)

李芸芸(云南师大电师部)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3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化学学科和人文精神是不相关的,人文知识和化学知识分别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学科,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只能在这两类学科中分别得到培养和发展。然而,对化学学科许多内容和方法深入分析后发现,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学科范畴内。科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新的科学知识一旦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必然会同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从而使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至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变化,使人类能够重新定位自己,从而拥有更为深刻的人文观念,为人的生命寻找更有意义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化学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化学课程也因此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容。但是,在提倡化学教育人文化的今天,并不是把化学与人文简单相加,而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它们相互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

一、化学教育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并重的必要性

1.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二重性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揭示着自然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化学作为科学已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它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协商,交流与认识,也离不开历史的传承。这又使化学作为一种文化为人们所认同,其人文精神依附于化学文化得以彰显。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

2.从最广泛上说化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理性精神

通过化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身意义、价值、尊严、关怀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因此,化学课程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即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价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促进心灵成长,使学生获得并非与生俱来的完满人格的人文价值。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价值,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从而实现化学课程既传递化学科学知识又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功能。

二、正确认识化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化学课程价值观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而就培养学生的精神层面而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内涵,是人类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必须有以下实践性层面的基本认识:

1.重视挖掘化学课程中化学美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真善美的情操。审美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实在化学学科中也有它的美学、哲学内容。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水晶的玲珑剔透、金属晶体的天然光泽等,这些外在美无不与它的内在结构美相统一;再如焰火的五彩缤纷无不与其化学反应的“真”相联系;又如“酚酞遇碱显红色”这一化学反应的“真”用于制作喷泉就会使人产生美的悦感,如果用于巫术骗人“捉鬼治病”就会使人产生“恶”的愤慨。因此,科学的“真”与“美”和“善”自有其辩证统一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可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2.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出具有诚实、求是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诚实、求是是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而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化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化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3.化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统一模式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应承认每个学生的优点,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科学文化教育,都有平等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权利,应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4.化学教育应更加注重联系生活与社会,使化学真正成为来源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使化学教育不只是关注科学世界,更应直面学生的生活世界。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化学家的化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化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黄泰安.《论数学教育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目标的整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孔锴主编.《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4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融合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则是医学的本质特征。因而医学科学的目的性与人文精神的指向是完全一致的[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时代的呼唤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大胆改革,拓宽教育的途径,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为要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要将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与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要重视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要真正实现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2],应实施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完整的医学教育。把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结构改革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重大大加重,重视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尽管我国在医学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起步较晚,但许多医学院校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大胆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与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兴学科和前沿科学,培养医学生的潜在发展力和对新知识的汲取能力,不断拓宽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校,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也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自1997年起,我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和挖潜本校资源,引导和鼓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增设选修课,并制定了选修课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近年来,学校更是进一步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制定各门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并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学科的渗透性、交叉性。据统计,目前我院共开设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选修课已达 80多门,平均每学期开设30余门选修课,每学期学生选修人数近5000人,满足了学生构建具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其次,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校在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学习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语文》、《医学导论》、《公共关系学》、《文学理论》、《音乐欣赏》、《影视艺术与欣赏》、《基础集邮学》、《大学生礼仪》等课程;在二年级开设了《 中外医学史》、《社会心理学》、《卫生法学》、《美学概论 》、《中国食疗学》、《科学技术学》、《医学伦理学》 等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医学科技写作》、《医学人口学》、《医院管理学》、《医学文献检索》、《基因克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心理生理学》、《体育保健》、《妇幼保健》、《口腔保健》、《艾滋病健康教育》等课程,教育和引导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当前,在医学院校的人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3]。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首先,树立在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倡导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将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医学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比如在非典的特殊时期,广大医务人员所表现出真正忘我牺牲、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高尚人文精神感人至深,它是抗击非典的强大力量,更是21世纪要大力弘扬的医学人文精神。其次,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教育。我校是一所省属医科院校,规模已近万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麻醉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它不同的发展历史,它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创造者,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耕耘者,这些都是我们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我院护理学系,引导和鼓励教师挖掘专业人文深度来开展教育。护理学系由1926年创办的“芜湖医院护士学校”发展而成, 曾在业界有“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的传颂,现已是具有1300人规模本、专科教育的护理系 。回顾81年风雨历程,弘扬当年护士学校创始人办学的“怀让精神“,了解它的“爱心仁慈、严格规范、严谨治学、重视实践”的办学思想以及良好的教育质量,这些对我们新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再次,重视提高教师人文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医科院校的教师应承担起医学人文教育的责任,需要不断充电,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加强对医学人文课程的评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提高教师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自己的学识、品德、价值观去影响学生,使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质,学会关心和尊重人,学会求知和合作,学会做事和做人。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

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需要找准切入点,人文教育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更多象方永刚、于丹那样知识渊博的教师来丰富21世纪高等教育的讲坛,指点迷津,也更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实践去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我校,每年的5·12护士节;9·20爱牙日;12·1预防艾滋病宣传日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精心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义务服务、义务献血,宣传医疗卫生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尤其是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着做事的乐趣以及做人的道理。我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乡镇,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增强医学生的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意识和对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走进医院,早期接触临床,早日接触病人,体验医生与病人不同角色的感受,倾听患者对人文关怀的真切呼唤。三是组织学生走近弱势群体,为聋哑人、残疾人、为智障儿童和敬老院的老人服务,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奉献一片爱心。四是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带着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研,了解我国医药卫生现状,认识现代医学的优势和局限,面对问题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2007年,我校启动大学生科研基金,学生更是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题的申请,他们结合我省省情、医药卫生的实际,设计调研的题目和实施方案,拟定了《社区老人营养认知现状及需求的流行病研究》、《芜湖市残疾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护理的专业沟通艺术》、《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等一批有价值、有新意的研究课题。实践证明,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更应组织医学生与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

4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有机结合

医学人文教育是养成教育,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非常重要,但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高度重视校园整体规划。例如我院在新校区建设中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校园九大人文景点建设 :生命广场、关爱广场、探索求智、畅舒游园、医学长廊、扬帆依埠、梅亭映月、松涛拍岸、颂竹寄志等,这些景点既用雕塑、碑墙、长廊等建筑来凸显医学人文特色,又有梅、松、竹自然景物来抒情寄志,努力营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独特医学人文氛围的育人环境。二是加强医学场馆的建设。设立医学史展览馆、医学名人馆、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校史展览馆等,通过这些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医学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走入医学殿堂。三是规划信息宣传板块。统一设计各教研室、实验室规章制度陈列版块,规划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宣传专栏,构建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站,使整个校园有序、文明、和谐而富有医学特色。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主题鲜明的讲座、前瞻性的学术报告;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型的文化艺术竞赛;通过这些途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促进医学生提高文化品位、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再次,凝练提升具有院校特色人文精神。每所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院在几十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老书记李广涛尊重教师、重视人才、艰苦创业的办学理念;老教授孙瑞元严谨治学自成一体的教学风格;老教师吴让让几十年如一日为筹建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奉献精神;青年模范护士赵金霞无偿献血、成为全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的动人事迹等,他们的精神和品格是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地凝练和提升,我校还通过院报、校园网,大力宣传校园的名师、校友的风采、学生刻苦学习的典范,以弘扬正气,展示师生积极相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激情,真正把我们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在新生入学、实习生下点、老生毕业等每一个重要教育环节中;融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日常教育的每一次活动中,才能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学习人文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孕育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木明,林新宏.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2);24~26.

[2]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24~2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二.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

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

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关键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高科技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

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已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无论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代替'现在即意味着将来'的观念结构,我们正步入一个世界,在其中将来是未决的,在其中时间是一种结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去。”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的一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自觉地推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如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预料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首先,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自觉升华,跳出学科藩篱,放弃偏见,把自己的学术同人类的生活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其次,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性化已经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

再次,这种统一的趋势表现在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

思,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造前提条件。其次,重建和传衍人文传统之根与凸现人文精神特有的否定精神和批判连续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建构的生长点,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6

一、读书践行,培养教师的读书人格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求知识,追求才学,向往完美,所以学校把养成教师的读书人格视作提高教师人文修炼的基本要求,并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一是体现在对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人文关怀中。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觉得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不少教师开始寻求一种更深层的东西,为此,学校就要引导教师自觉读书,学政治思想内容、学学科专业知识,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并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发掘图书资源作用,为教师搭建学习研究的平台,特别是注重让教育哲学资源成为教师成长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满足教师渴望学习提升的内需。

二是体现在引导教师对中外人格教育传统的关注和践行中。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让学生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教师人格必须率先完善。为此,学校引导教师关注中外人格教育,从读书中感受东西方教育之不同,感受现代教育的文明和精神内涵,并在读书后努力践行。

三是体现在要求教师在弘扬教育大师们倡导的人文精神中提升自己。通过让教师自学经典、专家引领、课题指导等,弘扬教育大师们倡导的人文精神,引导教师自觉阅读描绘教育大师成长轨迹、人格品质的书籍,在充满智慧的教育经典学习中,自学理解、深入对话、充分交流,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人格在学习中不断完美与升华,在学习中感到自己是个知识分子,是个文化人,树立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教师们在读书活动中,拥有精彩纷呈的阅读对象、与时俱进的阅读理念和广袤无垠的阅读空间,人的精神品质、内涵修养都得到了新的升华。他们在读书实践中既弘扬了读书精神,又提升了教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二、德润校园,许孩子一个健康的起点

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必然是人人自觉做德育工作者,由此,学校提出了“德润校园”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一位教师要以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需要、实际和发展,在活动中重视学生道德需要的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在“许孩子一个健康的起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明确了培育孩子的具体目标为:涵养气质、启迪智慧、育德成才。

1.组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研究、制定分年级生活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学校针对寄宿制学生开展了“生活教育”的研究,并通过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等教育体验活动,形成了一张比较完善的德育“大课表”。针对寄宿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的问题,全员全程全方位抓好孩子的起点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能力。

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能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进取能力、身心适应能力三个层面。在实施中,我们又将这三个层面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教师们在实施生活教育中遵循三条原则,即参与性、主体性、实践性的原则,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尊重儿童的自我教育和智慧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进;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进行必要的训练,既给学生必要的、充足的真实生活经验,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在实践中,教师们还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一是探索德育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成式主题活动中自主探究、和谐发展;二是拓展德育途径,让学生在一日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体验、陶冶情操。事实证明这些德育方法切实有效。

2.挖掘教学资源,让真情涌动课堂

“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是指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之内选取连接生活的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真正使“德润课堂”成为每位教师心中的德育工作目标。教师们尝试着从“情”入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使爱的教育从教师身边的每节课开始。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资源的普及,使教师有了多种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给师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们利用电教手段声形兼备的特点,用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帮助学生还原生活情景,自然生动,扣人心弦,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心,使他们感同身受,使孩子融入到课堂教学主题的思维当中,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开启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们还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贴近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积累,选取学生理解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传授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更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新与展示。

3.重视网上德育,开创网络绿色空间

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种种问题。如何建立适应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是德育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孩子们喜欢上网,老师们就在网上建立孩子们的天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倡:网络之道,“德”为先。学校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中,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引导,抓住“爱”这一主题教育,方法上注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需要,重视发挥激励的功能。许多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准的同时,也注意把孩子们带进了这个健康的网上德育天地。

博爱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博爱就是教育学生要爱人、爱群、爱物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教师充分利用网上知识、信息,引导孩子从小懂得“爱”的内涵。“爱人”就是爱师长,爱同学,爱周围所有的人,“爱人”还要爱惜每个小朋友的才能。“爱群”就是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班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爱物”就是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护环境,热爱自然。教师寻找表达上述内涵的网上资料,通过电教手段,尽可能绘制相应的幻灯片,做到古代故事现代化,人物设计卡通化,语言表达儿童化,达到“教材活化,理解深化、情感内化”的效果。

三、合作共生,在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一个成功的学校,必然有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研究机制,学校提倡教师成为互动、合作的同伴,把教研组建设成优秀的“教研共同体”,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相融。

1.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具体操作

二期课改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价值取向,为此,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明白真理、传承美德,培育人文精神;二是倡导学习中发扬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学校引导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形成真实、有效的听课制度:建立“互补性常规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向教导处申报一节实践课,在听课研讨中建立教学对话交流制度;建立教研大组探讨教学制度,每学期每学科申报一节探讨课,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研究如何将“两纲”融入学科教学;建立向全体家长、社会公开展示课制度,让全社会关心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式教育网络。

教师们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在与同行的实践探讨课中、在榜样的示范课中悟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一应充满激励,二应充满赏识,三应充满尊重,四应充满期待。在新的感悟中,教师们努力付诸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提高中提升自己,形成了一支优秀教师团队。我们在变革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成长,也感受到了教师们在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大量信息,“德润课堂”的意识与教学行为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体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也逐渐成长起来。

2.在课题研究中学会反思

学校为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采用了松散型和紧密型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全员参与科研,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现转型。各教研组、年级组提出教学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把问题提炼成课题,并开展教学问题研讨。我们的课题研究注意了从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到纵向的理念引领,从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到包含行为自省的全过程反思,提出了两次有引领的合作反思:①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②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在多次统整中,引导教师完成更新理念、并努力实现行为转移的两个飞跃。这样,研训一体化,外聘专家老师,内重教学研讨,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努力构建起了优秀的学习型组织,团队精神成为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最终落实课堂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

3.引导教师投入德育引领的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构建,是课程多元发展的必然选择,每个学校应充分运用自己的办学优势,去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致力于开发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多元的、开放的、灵活的、本土化的课程。

学校以多元、微型、本土化、儿童化为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基本思路,将德育融入自然常识学科开发了《我与环保》校本课程,让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形成课改思想,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团队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养,提高全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专业水平,已成为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学校的关键。遵循“教师发展学校”的观点,打造优秀团队,“德为先,学为本,优为旨”将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瀚文小学上海201700)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7

一、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

科学在于揭示共性规律, 精神内涵是求真、求实、求新。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涵盖多学科知识, 如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但我们不能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承担起其他学科知识传授任务, 这就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各个环节必须做到科学、准确、缜密、系统, 真正将本学科的特点反映出来。

一是教学内容选取上的科学性。首先在作家遴选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众多,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 即使同一作家, 其一生前后思想也不一致。如何正确选取这些作家, 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眼光分析辨别, 不仅看他的政治观是否先进、落后或反动, 还要看他的世界观是否追求和平, 更要看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在现当代文学学科“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中, 其中就有“重估”不同政治立场的作家的问题, 如沈从文、张爱玲等。其次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作品可以说汗牛充栋、良莠不齐, 如何筛选、甄别这些作品也是一个关键。过去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 现当代文学学科曾对一些作家作品的选择存在误区。尤其在“工具论”、“泛政治化”等思想指导下, 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曲解、别解、误解、歪解, 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教训, 如延安文学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十七年文学中“鲜花”与“毒草”问题等, 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一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 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 这种方法能否促进学生对作家作品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并引发他们对现实进行“介入式”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 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 如果对同一种文体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 有时就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厌倦心理。因此, 应采取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同是曹禺话剧, 《雷雨》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方法, 《原野》可以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等引导学生理解曹禺不同作品中的精神实质。

三是课后各种实践活动安排的科学性。课后各种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实现本学科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文学作品艺术再高妙, 不和具体人生相关联, 也没有意义。因此, 课后各种实践活动的安排必须有科学性。如可以举办与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相关的征文活动、演讲会、辩论会、座谈会、讲座、笔会等, 还要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参与课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科学实践, 开阔学生视野,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思想情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真正使本课程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走入生活, 并在今后人生中扎根落户。

二、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创新方式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5], 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 教育的创新定位于学习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让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必读篇目之一, 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学习过该作品, 若大学还像中学那样教学, 则已失去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建议学生将其改编创作成话剧、电影剧本等, 并作为一次作业完成。现实证明, 许多学生能大胆想象, 跨越时空创造出许多合理人物形象, 构思出许多精彩片段、台词和结尾。又如余光中那篇脍炙人口的《乡愁》一诗, 诗人将人类难以表达的抽象情感, 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 将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出来。这些学生当然都知道, 再讲解意义不大。作为在外求学的大学生, 他们大多数也远离家乡在外求学, 同样有着“乡愁”。教学中可让学生写写《乡愁》, 且文体不限。实践证明, 学生写得很精彩:乡愁是一部电话机, 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乡愁是面对故乡发出的一条祝福微博或微信……对学生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教师应给予表扬与鼓励, 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开动脑筋, 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而逐渐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二是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学习和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古人常说“学贵于思, 思起于疑”, 有疑才会研究, 才会钻研。罗斯扎克曾说:“任何缺乏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教育理论都不可能达到激发年轻人寻找新思路, 争做新人和最终更新文化的目的。”[6]批判精神培养已经成为创新精神的重要方面。为此, 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鼓励他们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 敢于批判他人观点, 提出独到见解, 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我们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要用科学精神关照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性, 关照学习主体,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 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真正充满创新与乐趣。

三、用人文精神关注现代学生的生态人格建设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类带来发展、财富的同时, 也有可能带来灾难, 尤其20世纪以来, 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等危机日益严重, 人类生存环境呈多元化的同时日益窘迫化, 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 这种生态危机不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更导致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7]。在“科技主义”、“工具主义”盛行与泛滥的今天, 强调人文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精神的诸多要义最终要靠人文精神来实现、巩固与提升。

当代人类学认为, 人类生态困境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人性困境, 因而他们提出构建生态人格的人性生成目标。这种生态人格的核心是“善于处理人类与自然、他人及自身的关系, 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8]。这种主张不失为解决当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此, 作为人类教育环节之一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生态人格教育。作为人文学科教育之一的现当代文学学科, 在此征途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存在状态, 关注生命价值是人文关怀的深切体现, 是生态人格建设的核心之一。现当代文学教材中汇聚着众多名篇佳作, 其中涵盖着丰富、深刻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 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自由精神等。其中尊重生命、促进生命健全发展、探求生命的创造潜能是不懈追求, 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立足点。

但是, 传统“人”的教育是偏颇的, 更多时候强调一种“智”的教育, 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以前我们一直主张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爱国热情等理念, 这些固然不错, 但这种人文意识教育往往是不到位的, 常常让学生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漠视他人的生命, 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不能正确接纳其他民族。这种生命意识的狭隘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会销蚀我们的创造力与包容力, 阻碍我们和其他人、其他民族和平共处。从这个角度看, 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要在重视学生“智”的教育的同时, 更要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关注个体生命的生态人格建设, 如通过对有关作品的讲解,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美启善、以美启真, 引导、渗透与强化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同情他人的高尚情志, 引导学生懂得真诚呵护生命, 创造美好生命状态。因此, 这种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生态人格建设,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即如何回应当下人的生存困境与人格发展的现实问题”[9], 必然会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美好生活情感, 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因充满人文关怀而更富有活力与魅力。

总之, 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目标是引导学生对真善美及内在和谐性的追求, 不仅更好地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更重要的是为将来他们成为有爱心与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提供某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刘新成.历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报, 2002.03.19.

[2]《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8.

[3]张媛.杨叔子院士: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才是“绿色教育”[N].科技日报, 2002.6.19.

[4]饶爱民.习近平:广大青年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J].中国人才, 2013, (11) :68.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9年6月15日)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9.

[6][美]西奥多·罗斯扎克著.苗华健, 陈体仁译.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202.

[7]吴苑华.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J].实事求是, 2004 (1) :44-47.

[8]孙力, 马宇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人格培育[J].生态经济学, 2005 (10) :100-104.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8

在高校教育中, 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问题。知识、学问应该与行善结合, 显示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性。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改革开放以前, 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又红又专的人才”。对于这类人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专并不等于红, 但是红一定要专, 不管你搞哪一行, 你不专, 你不懂, 你去瞎指挥,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就谈不上红, 不解决这个问题, 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实践, 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逐步发展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点培养目标。在此培养目标的指引下, 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在1978年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中期, 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分化发展, 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提出既要培养出合格的政治及理论人才, 更要培养出深谙市场经济和涉及市场经济的学术型与经济型人才。1994年7月,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是我国第一次将知识、学术、技能等一系列人才素质提升到与政治素质同样高的地位。

当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 多样化、全面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形成, 当代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旨在将青年一代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来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过程, 在相互冲突与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相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是影响且改变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启发人的道德觉悟, 进而将品德和素质物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当代人的思想现状为研究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因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

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劳动者, 而应该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具体目标、正向审美、既有创新又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由专业化人才向又红又专发展, 又转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最后到德才兼备, 尽管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是其初衷没有改变, 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 更加重视人才应有的专业知识结构, 同时注重人才必需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高校教育现状

由于近十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我国高校的有限承载力与大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愈演愈烈, 进而导致某些大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下滑。同时, 鉴于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压力, 在高等教育中, 侧重专业技术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凸显, 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无法融合甚至脱节。例如, 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 拜金思想严重, 从个人利益出发, 推崇金钱至上论, 讲求享乐,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其实, 在高等教育中, 科学技术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取得专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然而, 不仅当代某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某些高校本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偏重于对大学生科学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种片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观念, 忽略人文知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 当代某些大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这种从功利主义出发的观念和忽略人文教育的观念继续蔓延下去的话,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失衡的状态会愈演愈烈。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途径探索

高校思想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 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 旨在培养高校学生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教育, 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 又要塑造正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工作者应把学生培育成为科学与人文精神兼而有之的有用之才, 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合。

1.倡导主流价值观。

当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急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让正向价值观教育、浸润、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 注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强调其个性差异, 关心其个体需求,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促进其全面发展。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

我国几十年的高校教育实践证明, 缺乏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与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都是残缺不全的教育。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过程, 在注重科学发展的同时, 弘扬树德育人的教育理念。

3.在思想教育中, 主客体并举。

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当中的主体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正向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指思想教育主体施加影响的对象。当代高校的思想教育在注重人才的科学研究培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理念的同时, 将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培养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并重, 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教育的当代价值。

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应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只是一位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位科学界巨擘的言语中, 我们不难体会到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的重要性。

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 首先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树立正向的追求目标;其次, 练就强大的能力:博于钻研, 笃信好学;最后, 将和谐关系放在重要位置, 在注重与外界各方面和谐关系的同时, 呼唤自己内心的和谐。

综上所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人文精神代替科学精神, 同样, 不用科学精神排斥人文精神, 应将二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达到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急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既能创造美好物质生活, 又能享受高质量人文及精神生活的人。高质量、全方位的人才既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 又需要善于调节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种能力的培养, 不靠别的, 主要依靠人文精神的修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但无论科学技术发展有多迅速, 无论科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多大比重, 人们绝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人性思维与情感。因此, 当代高等学校培养的适应新世纪的人才, 是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人才,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 努力使二者真正融合, 不断相互促进,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德刚.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振宁, 等.中国文化与科学:人文讲演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彭纪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3) .

[4]伍玉林, 等.大学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9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紧迫性

1. 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理工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科学精神浓厚。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理工院校具有浓郁的质疑、钻研、探索、求实、知行统一的精神。自然科学在理工院校得以传承、发展、应用。但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为此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健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能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人文精神使其在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追寻中得以提升。

2.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时代的列车已经把我们载入了大科学与高技术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的高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形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道德修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身心状态的需要。因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关系到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关系到国家强弱兴衰。大学必须以现代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两者融和。

3. 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对知识创新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而且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是求真,人文理性是求善。科学理性离不开人文理性的指导和规范,高科技必须要有高人文的制衡。因此,理工院校的大学生只有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同时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不断提升,成为创新的主体。

4.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美丽中国”既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在发展中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之美,又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体现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其发展手段是高度生态化的绿色技术,发展的路径是师法自然,发展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当代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不朽灵魂。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而创新思维的形成,特别是创新思维中的非逻辑思维的形成,有赖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理工院校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思维开阔,产生新思维、新方法。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引导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精神属逻辑思维,是追求真理,其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意识就是科学精神的灵魂。非逻辑性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性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构建。科学技术研究要实现创新,要求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思路,表现其价值。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森在《宇宙波澜》中有一个观点即科学与道德主要之点是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我们所钻研的问题,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取决于为科学而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这是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诠释。理工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能否消除科技的负面影响,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路径,体现其价值。

3.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要求用理性思维、实事求是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作为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得理性与情感、分析与感悟、追求真实与求善求美之间形成统一;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既从科学出发,判别其是与非,又从人出发,满足人的“需要”,给人带来福祉;既在认识和实践中追求“真理”,又要在追求真理中体现“价值”。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使人的认识趋于“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发展,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学理层面上展现的价值。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二者融合对高等教育具有切实的紧迫性。二者融合育人是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具有当代价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理工院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

参考文献

[1]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麦宇红.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1).

[4]陈洒林.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4).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10

笔者以为, 在综合大学开展音乐审美教学活动, 开设音乐赏析类课程,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批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的学生, 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本身, 而且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精神和文化内涵, 把握音乐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联系, 以音乐讲文化, 以文化讲精神 (即音乐文化中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去考察音乐文化。同时, 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的审美能力, 感悟音乐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感悟音乐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学习、评价音乐的能力, 从而加深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提高审美修养, 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性思考。

在音乐审美教学中, 怎样以科学与人文的视角去阐释音乐文化?又怎样将音乐文化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渗透于音乐审美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大学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 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审美教学, 若直接讲解音乐理论, 或单纯讲解音乐知识, 不仅内容显得枯燥, 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若能以历史、文化的结合, 以科学、人文的视野来给学生讲授音乐, 不仅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形态要素, 也能使学生通过音乐文化去感受音乐的精神气质、个性特征, 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和音乐文化中所饱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以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为线索, 讲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结合的存在方式, 以及音乐文化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不同特征;其次, 以科学、人文的视角来阐述音乐文化, 并结合音乐文化中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进行音乐审美教学,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 真正受到音乐文化中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与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熏陶。为此, 音乐文化及其科学与人文精神是音乐审美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音乐的诠释来看, “音乐是凭借声波而存在, 在时间中展现, 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从社会学的角度讲, 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混生性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要素, 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 音乐又同时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音乐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它离不开政治、法律、宗教、哲学、道德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看法。说明音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滋养, 它浸润在“人文精神”之中。同时, 从它的构成材料和展衍过程看, 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滋养, 它浸润在“科学精神”之中。

有哲人认为, “理性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是一个变项”, “它既是一种认知方式, 又是一种生活态度, 更是一种精神面貌。”以此来衡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们刚好看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音乐”, 便充满了这种理性色彩。因为, 当我们以一种认知方式打量它的时候, 发现它既重经验, 又重推理, 它不仅仅停留在感觉、知觉上, 而是深入到对音响世界自然规律的把握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论述的科学精神的反映。就生活态度而言, 音乐的发展注重社会伦理, 同时注重个体人格或利益。就精神面貌而言, 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注重明智和积极向上, 反对迷信或颓废。这些又是我们所论到的音乐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反映。因此, 音乐文化发展中,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亲相融, 共筑它们的理性大厦。

学人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英文原版的“西学基本经典”丛书,这在国内出版界乃至于整个学术界都是一桩值得瞩目的盛事。我作为一个知情者,关注并期盼此事已久,现今看到一批胆识之士的辛勤工作结出硕果,不禁感慨系之。

我说译西书之事隐含着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切,这话一点都不假;而且放在一百年前去看,它还不能说是隐含,而是急切地表达,因为中国人引进西学并译西书之事,本身就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给逼迫出来的。这当然是指甲午战争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别的不说,且看当时一位与时事相涉并不深的学者王国维在1898年说的一句话:“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给许同蔺的信)这是那一代学人“求新声于异邦”的初衷,也是他们大张旗鼓地译介西书的最强烈的动因。近代中国对西学的拥抱和对西书的引入,就是这样拉开了序幕;这注定了该事件从一开始就灌注了充沛的人文精神。直到最近一二十年,西学东渐再一次成为盛事,西书尤其是学术书籍的翻译又掀起大潮,究其动因,不是仍来自当代中国在“世界大家庭”里生存的危机感吗?

当然,民族存亡对于学人或人文精神来说毕竟还是较为实际也较为表层的因素。学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是思想;其对民族及人类命运的关切,也能上升到形而上之思。为此,引进西学,就肯定会向深幽处延伸和开拓,而译事里所体现的学人精神和人文精神也随之深化。

培育人文精神实现科学发展 篇12

一个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 而这经济发展的背后少不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这个支柱就是人文精神。天津市花卉经营租赁中心就是一个在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柱下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集体。

天津市花卉经营租赁中心于2005年与天津市园林宜兴埠花圃合并, 成为了拥有自己的养殖基地, 集花苗木销售、租摆, 绿化工程建设为一体的园林服务性单位。作为文明窗口的服务行业, 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就是要从本单位的特点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转变经营方式, 加大力度, 抓好职工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等软环境建设, 促进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历经4年多的发展, 在租赁中心内部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

1. 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

园林行业门槛低、从业者众,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敢想敢闯敢干, “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 人强我精, 人精我变”, 在单位内培养和树立“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的精神, 以“一流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化苗木质量, 一流的租摆服务”取信于是长, 以“信誉第一”的作为单位的经营宗旨。

2. 无私奉献, 真情服务。

通过教育培训、树立典型引导, 使每一名职工树立“无私奉献、真情服务”的理念, 以客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是否到位的标志, 想客户之所想, 急客户之所急, 帮客户之所需。

3. 勇于创新, 讲求实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定要改变坐、等、靠的消极思想。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想勇立潮头, 必须有不断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 只有创新才是是发展进步的动力。说实话、办实事、讲实绩、重实效,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扎扎实实抓出实效, 不搞花架子, 围绕“实”字做工作。

二、租赁中心党支部始终把抓好职工人文精神培育作为促进单位科学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租赁中心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围绕改革与发展,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 深入开展了以“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和形势教育, 在单位内连续多年组织召开先进典型事迹座谈交流会, 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 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在单位内坚持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来教育规范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行为。使广大干部、职工知荣明耻,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对外树立了良好的集体形象。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期间, 租赁中心党员、职工在支部的号召下积极捐款捐物, 充分体现了关爱社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2. 狠抓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素质。

为不断提高员工职业技能业务素质, 租赁中心制定了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工作思路, 抓住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 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把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单位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党支部责成有关部门, 深入一线班组搞调研, 了解干部所需、职工所盼,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每一次培训班都做到了“培训有所需, 学后见成效”。为了学用结合, 在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的同时, 召开座谈会谈体会, 组织开展学习交流, 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 抓典型, 树样板, 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激励作用。

租赁中心党支部注重树立典型, 弘扬正气, 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大对于连续数年的市级劳模梁树民同志及其班组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激励和辐射作用, 推进单位经济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通过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作为典型进行教育, 唱响主旋律,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在单位内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使集体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形成了一支不怕困难能打硬仗的职工团队。

三、租赁中心党支部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1. 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09年6月底, 租赁中心拥有园林花卉工职业证书的技术工人超过总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专业技术人员中据有工程师、经济师等高、中、初级职称的更是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2. 服务水平不断升级。

单位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增强了凝聚力, 处处体现优质服务。尤其是2008年, 单位党支部在工作方法上大胆创新, 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聘请了孙丽华等三位全国劳动模范作为监督员, 在租摆服务中推行标准化、程序化、亲情化、细微化规范, 服务水平受到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好评。

3.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增强凝聚力, 使租赁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挺立潮头, 合并4年多来, 市场份额逐步增加, 市内六区过半园林景观都在使用租赁中心所产花苗木, 每年产值同比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4. 集体荣誉不断增加。

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职工团队, 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 获共青团天津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获2008年度“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2009年, 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

上一篇:老年患者的护理沟通下一篇:精密机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