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理念

2024-09-23

人文精神理念(通用12篇)

人文精神理念 篇1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 世界上有不少一流的实验室是建立在大学里面, 附属于大学的实验室。就一般高校而言, 现今很多高校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展广泛, 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和学生学习、实验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关乎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职能, 从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角度探讨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都尽最大财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 很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但对于高水平实验室的“高”字的理解却还有待深入。高水平实验室既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或其它实验工具, 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更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才能优化软硬件资源的配置, 发挥软硬件的价值, 实现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的目的与意义。而高水平的实验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应该成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因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 人文意识是科研实验的道德和文明要求。

培育科学精神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的要求。高校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它是学生实施观察与实验、检验假设与得出结论的场所。但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实验, 理解某个结论, 也不是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某一个具体的科研任务。它的作用也不单单是进行某次试验, 发现某个问题, 得出某种结论, 验证某个理论。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不能这样短视、单一和狭隘。高校实验室职能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也可以说是为世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之精神”, 用人们最常用地理解方式方式来说, 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本身, 它是二阶的, 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用完整的概念来描述,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认为科学探究分为:发现问题、假想、设计试验、收集资料、试验、得出结论、表达结论、思考结论对社会的影响等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国家来说, 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好比道与术。道不行, 术亦不远, 只有术, 没有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把培育科学精神作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有研究问题的兴趣, 另外还要靠自己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不是从指导教师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和标准答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诸如学生的实验申请, 实验室评判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然后再关注学生的课题及其实验计划。但很可惜的是, 学生进实验室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常见的情况是:由老师给指定课题, 或者就是跟着老师正在做的课题走, 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怀疑精神是一种质疑, 一种批判精神, 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批判精神, 它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怀疑”。挑战权威, 批判和自我批判都是进步的前提, 没有质疑, 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所以要鼓励和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重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因为, 从直观的现象中获得的感觉材料是粗糙的、模糊的、混乱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从中得到自然界真实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 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这就是理性。因此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再次,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重视实证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精神。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可能。包含实验在内的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能够证真, 在原则上也可证伪。所以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克服, 主观臆断。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 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虚伪和谬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走进科学世界、走进实验室里就要坚守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验室管理理念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 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 可以达到求美、求善, 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其实也就具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 固守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科学实验与研究的正义性, 才能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才能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反之, 科学精神极强, 人文精神几乎是零, 以至于以科学的名誉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 是最大的犯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的基地, 其管理理念应以此为核心。

摘要: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科技的产出地, 高校实验室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意义与职能,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应该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四齐、刘寅、周光辉:《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年08期。

[2]韩永峰、刘连涛:《改进实验室管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年04期。

[3]刁子蔚、张鹏、王海涛:《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几点体会》, 《法制与社会》, 2009年6期。

人文精神理念 篇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 自然、认 识与改造 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 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 中逐步成长起来,不 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 下 ,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 突破 ,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高度视 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 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 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 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 的尊重和对 人 的主体性的祈 盼和离扬,对生 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 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 个维 度和 人类精神的重 要组 成部分,为人类社会 的 发展 提供 了两种 精神指向。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

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篇3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加快改革与发展,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中职教育不能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呢?

一、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在现代教育中,以振兴人文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构成,是渗透于全部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导向性因素。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到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从校内活动到校外实践,都要渗透人文教育,甚至学校环境建设也应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

二、积极垂范,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2.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教师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3.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理解,对生活充满感悟,对人生充满信念。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地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地点燃和熏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以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他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一个活生生的人文载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它处在教师整体素养中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关注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阅读技能的任务,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蕴含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对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底子。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阅读教学应当扭转纯技能训练的走向,真正转向人文教育。教材中大量的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苏轼的“旷达”,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这些精神的熏染,提升其精神境界。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使每个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举办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二是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及时更新、增加资料,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这既是广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三是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书法、摄影、歌舞、音乐、艺术、体育等社团;四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如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等;五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营造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总之,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身处其中,去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成长为有用之才。

人文精神理念 篇4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价值融合的必然性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价值上的同一性。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而失去了人文的科学和失去了科学的人文都不算真正的“真”和“善”, 因此, 科学和人文在价值诉求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合乎理性的人性, 具有情操高尚、敢于创新、自强不息等属性。科学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献身、不畏艰难、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所以,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具有内在同一性。

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要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现代幼儿教育主要分为五大板块, 即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确保幼儿身体、心理的健全发展, 为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语言、艺术和社会属于人文范畴, 科学则属于科学教育范畴, 两大体系的教育侧重点有所区别, 但无论哪一个教育范畴, 都注重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 都强调幼儿的知行合一, 即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二、幼儿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1. 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化。

一方面, 要紧贴幼儿生活经验。当科学教育的内容紧贴幼儿日常生活时, 不仅能让他们顺利学到科学知识, 而且能够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 加深对科学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 要体现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如进行水资源保护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采集了净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让幼儿将可爱的小金鱼放入不同水中, 再组织幼儿对小金鱼生存状况进行实际观察。虽然通过此种方式, 幼儿能意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但这种无视生命的做法却是残忍的, 科学教育应体现对生命的关怀, 这是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

2. 科学教育情境设计的人文化。

情境设计的人文化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全面考虑幼儿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以及知识建构规律, 尊重幼儿主体性, 关注幼儿实际需求和面临问题, 要做到以幼儿为本, 尽量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要多为幼儿创造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切身体验科学探索的快乐, 不仅“教得轻松”, 而且“学得快乐”。不仅注重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自探索和自我感受, 而且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 将科学教育活动分为不同的具体情境, 让幼儿自主探索、知识学习和构建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3. 科学教育行为指导的人文化。

幼儿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总是有着强烈的动机去探究世界, 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 他们的探索行为经常出错。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独特的科学探索行为, 关系着对幼儿科学探索行为和需要的尊重, 关系到幼儿深入探索行为的顺利进行。所有这些都需要用科学教育的行为指导来体现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如一位教师针对一名淘气的幼儿用积木压死一条蚕宝宝想获知蚕鲜血是何颜色的事情, 这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做出评判, 而是本着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宽容的态度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特别是在适时开展有关人性和生命的讨论后, 又让幼儿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索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三、加强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科学教育

1. 加强环境教育, 丰富人文世界。

现代人文关怀还包括环境教育。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除通过课件、多媒体、课堂讨论、绘画或表演等教学形式外, 还可通过种植饲养、废物回收等实践活动, 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践表明, 大部分幼儿天生就对小动物有着喜爱之心, 而相比于实体环境材料, 小动物的灵动性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因此, 在环境教育中, 教师可通过饲养小动物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人文世界, 促进幼儿人文精神的形成。

2. 体验性学习, 培养关爱情感。

在进行“亲亲小兔子”课堂教学中, 为了有效解决小兔子“怕生”和幼儿“热情”之间的矛盾, 教师组织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部分幼儿扮演小兔子, 其他幼儿扮演饲养者, 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体验性学习, 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抚摸、接触和说话技巧, 通过移情体验来切实体验小兔子在与人接触时的感受, 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小兔子进行实际饲养和观察。在此过程中, 幼儿们基本都做到了轻声细语、温柔抚摸, 对小兔子充满了喜爱和保护之情。此时, 幼儿已经将关爱之情外化为关爱行动, 并逐渐养成一种自律意识。

3. 认知与情感交互, 强化人文精神。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情感推动幼儿认知发展, 而且还要利用认知强化情感培养。在“亲亲小兔子”课堂教学中, 由于幼儿天生的好奇和内心的喜爱而产生了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在实际饲养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学习了基本的饲养知识和经验, 而且强化了幼儿对动物的关爱情感, 而这是其他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实现的。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5

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似与我们大学生无关,其实它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当今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就以我们交大为例,学校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之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学、艺术等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学生参与度比较底。理想的校园不仅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两个关键词:科学与人文。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科学精神是以严

格的规律为前提,考察着事物的客观面自然面,有着永恒的不可改变性;人文精神研究的是事物的社会性,社会性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为不同的状态。其次,无论自然精神还是社会精神,他们在一段时期内都是科学精神的体现,都是正确客观的。同时,社会精神和自然精神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提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后,这一分离现象表现的越加的突出。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于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彰显学科人文精神 构建人文课堂 篇6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學;人文精神

一、教材钻研,深入挖掘人文因素

构建人文课堂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音乐作为核心人文课程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仅在于把“美”传递给学生,更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类的生活本质以及人生的意义,让他们懂得热爱生活,并在思考中逐渐提高自我,在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中完善自我。

第一,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音乐首先应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与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文化内蕴。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充分展现作品的深刻文化蕴含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呈现得更丰满而富有吸引力,升华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还能够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目标指向,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课堂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对于音乐教育,我们关注的应该不仅是音乐,更多应是精神上的探讨。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等,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体现人本位的音乐教育观。

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不仅是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音乐学习懂得了感受美、鉴赏美,并在这种过程中学会思考,懂得透过音乐作品去理解人生、品味人生。

三、教学过程,自然渗透人文精神

蕴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的组织是其根本保障。

首先,要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平等交流,共同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且,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仅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培养了他们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了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要尊重学生,善于鼓励学生。音乐作为一种听的艺术,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和不确定性,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与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作品相联系,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再次,教师上课要“进入状态”。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仅是指学生,更应该包括教师。所谓“进入状态”,即教师上课一定要感情投入、进入角色。因为,教师感情投入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熏陶。我们都知道情绪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没被作品感动的教师会使学生对作品有多深的感受。

四、课堂管理,自觉浸润人文情怀

实际上,课堂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再美的音乐、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表现得令人满意,课堂上总不免会发生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怕得罪学生视而不见,或是严格管理、批评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认为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以人文理念进行课堂管理,要从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要用过激的行为和语言去要求学生。

彰显人文理念 重构课堂文化 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文化,重构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课堂是这种文化交流、传播的主场所。加强数学课堂文化建设必将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 弘扬数学学科的人文性,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价值。

然而, 传统的数学课堂忽视数学与文化、数学文化与课堂文化的联系。主要体现在:①教学目标上, 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 忽视数学文化的人文性, 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本教育, 也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②教学内容上, 过分拘泥于知识的逻辑性, 思维的抽象性, 忽视数学文化内涵的挖掘, 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 忽视数学学习和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③学习评价上, 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 对数学文化内涵和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及实践能力关注较少。

要改变这一现状, 重构数学课堂文化, 就是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重构上下功夫。

一、重构教学目标——让数学课堂彰显人文性

1.重构小学数学学段目标。

重构数学段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整体把握和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文化。我们将原来的低、高两个学段, 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 并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基础上增设了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如小学低段 (1~2年级) 我们制订以下学段目标。

2.重构课时教学目标。

重构课时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教师具体把握和重构有效的数学课堂文化。我们对原有的三个目标作了具体的调整和补充, 现举例如下:

【案例】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①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②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思维、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②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人文目标:①通过商品价格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知识面;②通过五岳高度、河流长度等文化背景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感悟“数大小比较”的文化价值。

【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 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思维、能力目标:①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情感、人文目标:通过“二十四棵树植树问题”文化背景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感悟“植树问题”的文化价值。

二、重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脱离数学文化的人文性, 而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有许多隐含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师应该重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数学文化, 使数学内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体会数学的价值。

1.融数学人文知识和精神于教学内容之中。

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献身造福人类的理想。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 可融入一千年前《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周三径一”的说法, 还可融入“祖冲之和他的圆周率”的史料。

《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了圆周率后)

师:同学们, 你们通过猜想、验证, 知道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其实早在一千年前的《周髀算经》中就有了这方面的探索和认识, 其中提出“周三径一”的说法, 你现在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你有什么感想呢?

师 (介绍) :在一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 它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发现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一发现, 比欧洲类似的发现早了好几百年呢……

(学生听着老师的叙述, 不禁仰慕不已。接着教师又介绍了关于圆周率的近代知识。如:有的国外数学家已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几百万位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的数学爱好者能一口气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很多位, 等等。)

学生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懈追求, 激发了强烈的献身科学真理的理想。

2.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于教学内容之中。

在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 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趣闻轶事适当介绍给学生, 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感受数学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如, 在教学《简便计算》时, 可介绍大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发现“高斯求和公式”的故事。在教学《圆柱、圆锥体积》时, 可以介绍阿基米德测皇冠体积的故事。

3.融地域文化于教学内容之中。

挖掘地域文化, 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味、应用性。如:在《比较数的大小》 (三年级上册) 一课中, 融入长江和尼罗河长度的比较;珠穆朗玛峰和富士山高度的比较以及“五岳”高度的比较等。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片断:

师:古人把五座有名的大山称为五岳, 现在人们仍然这样称呼。你知道五岳指的是哪五座名山吗?

生:我知道泰山。

生:我知道华山。

师: (出示五岳的名称和高度, 指名读)

东岳泰山 (1545米) 西岳华山 (2200米) 南岳衡山 (1290米)

北岳恒山 (2017米) 中岳嵩山 (1492米)

师:比较五岳的高度, 把这些高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看看这五岳中, 哪个最高, 哪个最低。

师:有谁去过这五岳中的一个或几个?

生:我去过泰山, 风景很美。

生:我去过衡山, 是去年暑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

……

师:下次有机会的话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领略一下五岳的美丽风光。

通过五岳的介绍、比较, 不但使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时通过五岳的高度比较, 使学生感悟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地域文化, 如我在上课时, 问学生喜欢去什么地方游玩并事先收集了上虞市区的各个景点, 龙山公园、江滨公园、舜耕公园等图片, 然后让学生说说喜欢去哪里玩。利用地域文化展开教学, 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 而且使学生有亲切感, 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4.融数学美于教学内容之中。

数学是美的,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容美。数学课总是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事物, 用最和谐的图画抽象最形象的形体,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价值。数学美的挖掘与展示, 必然能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 可渗透数字、字母、图形及图案的对称美;在《找规律》中, 可融入算式的均衡美等。

三、重构评价方式——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他们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针对当前学习评价的弊端, 必须重构课堂评价方式。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我们认为“开放式”学习评价方式, 有利于重构数学课堂文化,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开放式学习评价, 主要指评价主体的开放、评价过程的开放和评价方式的开放。实施的主要策略有:

策略一:开放评价主体, 促进数学课堂参与全员化。

评价主体的开放, 主要指的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体不只是教师, 也包括学生本人、同学等。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评价, 将促进课堂活动的互动率, 实现课堂参与的全员化。

1.学生的自我评价。

比如:通过分数乘、除法的学习, 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份对分数乘、除法计算的自我评价。具体做法可以是:让学生收集所有关于分数乘、除法计算的作业, 并利用自己所收集来的作业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自己完成了多少次作业, 每次作业中有多少优秀、多少不足等, 还可以对自己做对的题目与做错的题目数进行大小的比较, 从而肯定成绩, 增强自信, 并进一步检查作业中错误产生的原因, 反省学习历程中的有关挫折。

2.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同伴的学习优点, 借鉴同伴的经验, 从而提高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有利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 让几个学生一组, 设计游玩方案、购物方案等, 然后对小组内的各方案进行相互评比;让学生先出分数乘、除试题, 再交给同桌计算, 然后同桌互批……

3.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 评价时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如:第六册的综合应用, “学校开展敬老活动, 邀请老年人和小朋友一起去秋游, 请你设计租车方案。”教师评价了学生租车方案是否合理, 租车费是否最节省, 也评价了学生是否敬爱老人, 使老人玩得开心;是否关爱小朋友, 使他们游玩愉快;是否能与同伴合作交流等, 从而开启学生的情感与智力, 使学生学会关心、关爱、交往, 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策略二:开放评价方式, 促进数学课堂目标多元化。

评价方式的开放, 主要指的是学习评价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 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基础性目标的“自我调节式”评价。

在基础性目标的评价中, 要根据不同的阶段, 设置必要的测评表, 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式”的评价。

如“6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2.伴随性目标的“情境诊断式”评价。

伴随性目标, 是主要通过档案袋进行的以“情境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专家、教师、伙伴进行评价, 评价信息是情境化的, 评价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对情感表现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

3.表现性目标的“展示表现式”评价。

为增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和开放的“公众参与”评价活动。

如小小设计师。要求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 构成手帕的图案, 看谁设计得美。

策略三:开放评价过程, 促数学学习过程全程化。

评价过程的开放, 主要指的是评价不仅要看学习结果, 更要看学习的过程, 既要实施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更要实施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此的评价应至少包括四个方面:评价学习情境、评价学生对学习情境的回答, 以及对回答的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

以人文理念指导数学教学 篇8

人文教育有三个层次: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学科教育, 讲解人文方法的人文方法教育, 培养人文态度、陶冶人文素养的人文精神教育。因此, 要以人文理念来指导初中数学教学, 实现人文理念的数学教学。

一、引导发现创造, 体会人文价值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常识的系统化, 数学结论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所独立地获得, 数学中的符号、定义、法则都是为了“将发现的真理系统化或便于交流引进的。”因此, 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有着相同之处, 都闪烁着“理性”与“人性”之美。教学中适度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相关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观察、思考、实验, 用直觉或推理提出猜想 (性质、法则公式) 并加以求证, 然后发现之间的联系, 形成体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启发, 使其思维始终处于发散的兴奋状态。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在适当时候,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反思、评析知识中所隐含的美, 讲述数学的历史故事, 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再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课后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后感, 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创造的自由。

例如, 在韦达定理的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如下过程:

(1) 已知a+b=5, ab=-1, 求a/b+b/a的值。

(2) 已知方程x2-5x-1=0, 求x1/x2+x2/x1的值。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第一题的解答, 使学生产生正迁移) 。

(3) 求下列方程中x1+x2, x1x2的值, (1) x2-2x-3=0; (2) x2+3x+1=0; (3) 3x2-7x+1=0。并猜想一般规律, 并证明结论。

(4)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 讲数学家的爱国故事, 评析其中的对称美。

(5) 课后布置:让学生寻找具有对称美的代数式或题目或几何图形;写课后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发现规律、创造知识, 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指引思维角度, 指导人文方法

学生有了思维和积极性,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呢?

笛卡尔说, 要善于把所思考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 直到可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对繁难问题, 应教给学生剖析矛盾的方法, 先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 把新问题变成—个接一个的旧问题, 逐渐接近目标, 直到问题的解决, 这种“步步为营”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循序渐进。

归纳是第一性的, 其优点是易懂, 缺点是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 引导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加以判断或证明, 以去伪存真。在教学中, 恰当地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 将演绎与归纳统一起来,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正确的训练。分析与综合是互逆的思维过程, 分析是从结论推向前提, 起点明确, 方向清楚, 每步都有根有据;综合则是从结论推向结论, 出发点较难选择, 但却是书写表达的最好形式, 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地发展。

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加以判断, 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要做到这—点, 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确的理解外, 还应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根据是什么?怎么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问题能否变化和延伸?即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思考, 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重视情感积累, 培养人文态度

人的一生最多的记忆, 应该是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在许多成功人士的自传中, 我们可以发现,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挫折和失败当作自己的财富珍藏着, 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的经历促使了他们崛起, 让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可见, 人不是因为成功而成功, 往往是因为有了失败, 在反思失败中造就了日后的成功。数学学习的过程同样受到问题、困惑、迷惘、挫折失败的纠缠, 这却是—个人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经历,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积累, 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困惑、挫折、失败中感受到创造的价值, 这无疑是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实质的提高与升华的过程。

学生在困惑、挫折、失败时最需要什么?应该是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怀疑, 对学生提出的见解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不善于表达观点的学生, 一旦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应称赞其勇气, 然后帮助分析;对于喜欢表达却又始终不达要领的学生, 不要嘲笑、讽刺, 要耐心地引导, 引导学生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 发展自己的思维;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学生, 要鼓励其进一步地探索, 大胆创新。这样课堂不再只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训练数学技能的场所, 却像是弥漫着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关爱的大家庭, 充盈着和谐氛围, 师与生、生与生共识、共进, 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另外, 可充分地发挥班级的板报、学习园地, 刊载提出问题的方法、一些问题的多种解法以及学生的精彩小论文和课后感等。

四、开展专题研究, 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文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开展专题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让学生以自主和探究为基本的学习方式获取多种直接经验, 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知识改进的高度浓缩, 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这一过程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掌握人类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这对于发展学生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 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文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 针对有许多人拆废旧电器的现状, 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拆废旧电器的利与弊》的专题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先展开调查, 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统一了认识, 从调查废旧电器的市场行情和利润空间, 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环境改造将花费的资金, 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和生病后所需的费用几个方面重新调查。通过这些调查, 既让学生明白, 拆废旧电器只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狭隘意识, 又了解许多关于污染的化学知识, 从而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 引导学生在认识、发现、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 指明思考问题的角度, 掌握人文方法, 重视挫折、失败与困惑等情感的积累, 培养人文态度, 开展专题研究, 培育人文精神。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 篇9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关怀与维护, 是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珍爱与尊重,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句话,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 有人情味。大学教育如果仅仅是专业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与人的责任, 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 必须具备两种精神:其一是科学精神, 即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二是人文精神, 要懂得尊重人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权利。大学不能仅仅是一个知识工厂, 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常规视角, 大学正规教育中必须有引领学生自觉维护、弘扬普遍道德准则和价值的人文教育, 以提升人性境界, 塑造理想人格,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所以, 大学既是传授知识之所, 又是人性教育之地, 我们应使大学成为“社会良心的发生地”。

2. 大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李燕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大学要避免培养“人文残疾人”。现在, 常有媒体披露一些高学历者的犯罪事件,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学只是教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 有学者指出:忘了人的灵魂, 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在这里我们要强调:忘了人文教育, 大学也就失去了他的精神和气质。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 其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 需要在广博的文化知识里滋养, 还需要深刻的人生体验, 学校要提供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环境。这不仅仅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认为人文教育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 这是一种误解, 它把人文教育简单化、机械化了。人文教育是用深厚的人文积淀、高雅的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地让心灵滋养、觉悟, 使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得以提升。我们应该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

总之, 教育再也不能发生偏颇, 再也不能培养那些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人。大学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养:人文素养和技能素养, 也就是“做人”与“做事”, 这两者缺一不可。大学是文明之所, 也是产生文明人的地方, 一个文明人的标志是:具备同情心、恻隐心、尊敬心、自尊心等, 如果缺失太多, 就成为“人文残疾人”。如果这还是一种病态的残疾化的, 问题就更大, 它的潜伏期很长, 何时爆发难以预料, 危害相当大。人文是灵魂里的东西, 人文素养很难量化考核,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如何, 常常体现在琐碎的生活与点滴的行为里, 一时半会儿你无法去评价, 得到证明也是在多年之后。由于教育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我们现在的人文精神缺失之痛, 是在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同样, 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现在再不去做, 将来的情形会更为严重。一些学校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就业压力, 使人们的目光功利而短视, 教育中缺失了人文精神, 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失落了, 教育者没有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而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后劲, 缺乏合作精神, 最终导致不利于自身也不利于社会的结局。

我国著名的学者潘懋元教授尖锐地指出: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与时数, 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在我们的教育中, 知识与人文精神是分离的。只有在一些科目中充盈合作互助、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 润物细无声地将种种情感内化为深刻的信念, 我们才能实现知识与精神的整合, 才能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

中国人文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但人格扭曲, 心理阴暗或极端自私、封闭。忽略健康人格的养成, 悲剧也就难以避免。从现在起, 学校教育就应该从如何做人上下功夫, 让每个人都怀着希望去生活, 学会珍爱生命、尊重他人、悦纳自我, 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 对这个世界也就越宽容、越欣赏。人文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如何将学生引到阳光下, 让他们能感受温暖、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尊重他人, 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大学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 而在人群集中的地方, 应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 抓好人文教育, 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规则和美。一个有情趣、乐观、爱好广泛、喜欢琴棋书画的人, 多半也是有着健康人格的人。

3. 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 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 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中国青年报》, 2002年7月25日) 。在谈到教育时他指出:“最好的教育不只使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率, 而是使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富于洞察, 成为健全完善的人。”所以, 专业能力是生存之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业发展的基础, 而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灵魂。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是因为人有一种精神价值。许多调查表明,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可以说, 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 一个人很难达到事业的高峰。如果你有较深的人文底蕴, 也就具备了可以自由全面发展到基础。

东南大学最先提出: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他们不断邀请一些知名的人文学者来校给全校师生开讲座, 比如请余秋雨作有关“现代人的阅读与阅读困惑”的讲座。教育达成的共识是:不应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树冠上, 而应放在树根上。人, 既是一种物质存在, 又是一种精神存在, 而由精神存在, 可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理念是以人文科学来解决精神世界中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好的大学, 重视两种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有两种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现实的尴尬是, 大学里一些青年教师学位很高但授课索然无味, 他们既抓不住重点, 又找不出难点问题, 症结就在于缺失人文教育, 这样的老师自然也不可能给学生以人文教育, 没有底气的授课将最终误人子弟。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有位大学教授这样说:“我想不出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他倡议:“建立书香校园。多读书, 多读一些文学书籍, 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人文科学知之甚少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及学生, 都应抓住一切机会抓紧阅读。

《中国教育报》 (2004年2月19日) 上有一句话特别精辟:“一个民族的阅读史, 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将这句话引申到个人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歌德说得好:“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同样, 大学生也不喜欢说教, 而能丰富且加快行动的事物, 一定是打动人的内心的事物。人性化的现代教育, 探索的就是遵从人类情感, 融快乐于理性, 广泛涉猎, 在忙碌中充实, 在艰难中执着, 在安逸中探求。阅读常常能起到启发、感染、熏陶的作用。一个高品位的大学, 应善于指导学生阅读, 欣赏那些优秀的富含人文精神的作品, 让学生自己体味人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让其游走于经典和前沿之间, 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探索。所以, 一个大学的品位正是体现在校园阅读生态、校园学术气氛、校园文化积淀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实现的。高品位的大学, 人文荟萃, 图书信息丰富, 校园人文气息浓厚, 人类精神财富积淀于浩瀚的书海之中, 且学校善于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并形成一种氛围, 使师生在此氛围里养成阅读、探索习惯。高等教育阶段, 正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尚的人文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爱憎荣辱观、坚强的意志、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宽容善良的行为方式, 都是在人文教育的熏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的。大学的教育品质, 最终将在那些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身上得以体现, 一个校园的人文精神也将为社会所验证。

摘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呼唤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 强调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但大学现状是人文教育普遍缺失, 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 专业知识教育被认为是实用的, 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老师, 都从极为功利的角度出发, 对人文教育有着粗浅的认识, 这不利于提升人的精神、不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学没有了人文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育人的责任。

人文精神理念 篇10

古代奥运会的兴起到其的衰退, 从现代奥运会的复兴到如今奥运会在世界上的传播, 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和先驱们为了复兴现代奥运做出了艰辛的努力。而伟大的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复兴奥运的出发点就是教育。现代奥运于1894年复兴, 我们在他1894年7月的一份《公告》中可以看出这一出发点, 他说:“首先, 必须保持过去体育运动的特点, 即高尚和骑士的性质, 这是为了使体育可以继续有效地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起着希腊大师曾给它确定的值得赞美的作用。”顾拜旦非常的推崇教育, 并且肯定古代体育的教育功能, 由此引发他从教育出发来恢复奥运。从奥运的兴起、渊源, 到当代奥运的繁荣昌盛可以看出奥运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 更是一种教育。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是高校体育。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 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电子期刊网查阅有关人文奥运和高校体育方面的期刊专著和论文等文献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 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提炼、整理, 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人文奥运的内涵

2008北京奥运提出了三大奥运理念即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奥运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奥运会倡导的精神和现代奥运的发展趋势。

关于科技奥运, 北京奥组委的解释是:科技奥运将反映科技最新进展, 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推出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及其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 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而绿色奥运的解释是:“绿色奥运”的内涵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通过举办奥运会, 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广泛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丰厚的环境遗产。

从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的定位来看, 在以往的奥运会承办过程中, 西方一些国家, 尤其一些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绿色这两方面已把奥运会推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人文奥运的提出却对中国甚至东方的一些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这种文化现象起源于西方, 富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尽管顾拜旦在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时, 就明确主张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普遍性, 它是全人类的, 全世界的。但是由于当时世界的经济社会条件, 国际奥委会创始时仅有13名参加者, 主要来自欧洲, 有一人来自美国, 另一人来自新西兰。从参加者的文化背景、所提出的主张以及活动范围看, 初创时期的国际奥委会显然具有欧洲文化的特性。但是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们也在期待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化。

从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的举行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举办了28届, 但是以欧美为中心的特征还是十分明显。首先, 在这二十八届奥运会中, 在欧洲举办了16届, 在美洲举办了七届, 有3届在澳洲举行, 而只有两届在亚洲举行, 那么有26届奥运会都是在西方国家举行的。其次, 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 其委员至今仍以西方人士为主。还有, 在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 28个大项包括300个小项目, 除了柔道, 跆拳道等极个别项目外, 其余均为西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这些情况充分表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仍是以欧美为中心, 奥林匹克文化仍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

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 这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奥运会的承办者和参与者都来自西方。但是现在, 虽然在承办者和参与者中都有东方人, 可是奥林匹克的欧美化和不彻底的普遍性还是普遍存在的。

在这时, 北京的申奥成功, 及人文奥运的提出都是十分必要的。人文奥运的提出就是要利用这次北京奥运的机会, 宣传奥林匹克精神,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奥林匹克精神, 让奥林匹克真正成为全人类的运动。

2.2、人文奥运的理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即奥林匹克主义的来源之一是人文主义。所以人文与奥运是密不可分的, 而且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国际文化现象。基于此, 北京提出的三个理念的顺序应该把人文奥运放在第一位, 其次才是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当然,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缺一就不成其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关于人文奥运, 国家奥组委是这样解释的: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参与奥运、得益奥运”, 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广泛参与”的特点。

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 是以人为本的奥运, 是实现和谐的奥运。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谋求把体育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不局限于体育比赛, 它更是一种学习活动。人文奥运的内涵中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 倡导以人为本, 体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以人文奥运的提出表明现代奥林匹克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 而且更具有文化和教育的性质, 对中国文化的展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3、高校体育现状

目前,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 体育还是纯粹的身体教育, 还是为应试而进行的身体教育, 还是被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所束缚, 还只是把通过运动学习、锻炼身体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现在大学生体育需求中有这样的两种需求: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形成一定的体育价值观。针对这样的体育需求, 大学体育有这样的教学目标:形成较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意识, 能够自觉地通过体育调适生活,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大学生属于素质较高的知识群体, 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都是由他们去转载和传播的。大学体育对他们来说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了, 在这最后一站必需给他们把好关。首先使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如果在学校体育阶段没有形成对体育的兴趣, 那么学校体育就是失败的。其次,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提倡个性化发展, 那么教材的选择就要体现多样性、实用性和长效性。还有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应该倡导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从学习和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快乐, 感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成功, 给他们更多人文关怀。

2.4、高校体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顾拜旦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最实质内容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那么奥林匹克就具有教育的功能, 高校就成了奥林匹克实施教育的基地, 大学生就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对象。

2.4.1、对高校体育认识的转变

由于人们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经验的不断丰富, 人们对一种事物的认识, 也是不断在改变。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学校体育到如今的学校体育, 人们对它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国初期, 中国的生产力落后, 经济不发达, 而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 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 人均寿命短暂, 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体育就是作为锻炼身体, 提高人体体质的一种手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虽然还是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 但是学校体育的教学思想中已有了一些社会和政治的因素, 当然这也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爱国热情, 集体主义的培养。到九十年代后期, 中国开时着手申办奥运会, 人们赋予了学校体育思想“文化”二字。尤其当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后, 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更彰显出它的文化气息。这是对高校体育的进一步认识, 高校体育紧密联系人文奥运,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体现高校体育文化体育思想。文化体育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体育。人性体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高校体育应更多的纳入以人为本的思想, 更多的强调以学生需要为根本。二是快乐体育。现代的学校体育中, 具有相当大强制性的体育教育, 使学生感受不到体育乐趣。高校体育应该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 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 使学生能够享受体育, 从体育中得到快乐。

2.4.2、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教育的职能。虽然高校体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 但是这个培养人才不单单是培养体育运动人才。在人文奥运的带领下, 高校体育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培养体育事务管理人才、体育文化传播人才来展现高校体育的风采。

奥林匹克运动由我们经常称之为三大支柱的国际奥委会 (IOC) 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 (IFS) 和国家奥委会 (NOC) 组成。《奥林匹克宪章》特别指出:“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某个人的任何歧视都与奥林匹克成员的身份都不符。”这充分说明了奥林匹克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是国际奥委会成员中, 欧美一些国家的人士占大多数。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之首, 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在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四大发明的一个人口和领土在世界领先的大国应该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奥林匹克公平、公正中起主导作用。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在我国高校中体育管理课程普遍开设, 这也为北京奥运的举办, 国家奥委会的组织管理打下基础。同时, 培养体育方面的管理人才, 与国际接轨, 也是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开展体育管理课, 顺应时代发展, 使学生了解体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为以后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 转载这方面的知识都是有益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体育与教育结合。

北京奥运会对北京来说将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传递, 人民风貌的展现都将在奥运期间充分体现。在这关键时刻青年学生是最好人选。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 接受过高等教育, 而且也接受了多年体育教育, 尤其是高校体育的教育。北京奥运期间青年学生不仅是庞大的后备军, 而且其中有10万人成为奥运志愿者直接参与奥运为奥运服务, 他们也可以从为奥运服务中直接受益。高校体育在培养直接参与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中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 高校体育使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学校期间充分了解体育的知识, 熟悉奥运会的有关管理、运作的方面, 掌握志愿者工作的性质和流程, 为奥运更好的服务。而且志愿者不但是为奥运的服务工作者, 也是宣传本国文化的使者。他们是我们宣传自己宣传东方文化的窗口。高校体育人文精神要充分体现,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形成对体育多方面的兴趣, 使他们能够快乐体育, 也使将为奥运服务的志愿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其中高校体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奥林匹克具有浓厚的的西方色彩;人文奥运的人本精神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的具有世界性。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 具有文化、教育的气息, 是和谐的奥运。

3.1.2、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在大学体育阶段应让学生感受体育快乐, 给予人文关怀。

3.1.3、高校体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对高校体育认识的转变;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3.2、建议

3.2.1、弘扬人文精神,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使奥林匹克真正的世界化。

3.2.2、加强高校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3.2.3、高校加快文化体育方向的课程建设, 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摘要: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开创奥林匹克事业之时就提出:奥林匹克是全人类的体育运动, 应该在全世界普及。至今为止, 奥林匹克运动仍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奥运会的各种组织成员以西方人士为主, 奥运会的项目中大多数是西方的竞技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但将给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而且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世界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奥运三大理念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提出, 极具中国特色。其中人文奥运理念是三者的核心。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 充分体现中国风格风采风貌, 是人文奥运的内涵。北京奥运的举行将使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化进一步深化, 并且将西方的人本精神与中国的以人为本相互交流和融合。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也是人文奥运理念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对人文奥运含义的分析, 自己对人文奥运的理解, 使高校体育与人文奥运所倡导的精神紧密联系, 说明了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高校体育认识的不同及其转变过程, 也分析了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人文奥运的提出对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导向作用, 高校体育要在以人为本, 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相结合方向的影响下, 真正体现体育人文关怀, 注重文化体育的建设和教育工作, 为中国体育今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人文奥运,高校体育,影响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2]李连生.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 2012, (1) .[2]李连生.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 2012, (1) .

[3]梅建峰, 陈莉.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成人教育学, 2010, (6) .[3]梅建峰, 陈莉.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成人教育学, 2010, (6) .

[4]熊斗寅.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 2011, (12) .[4]熊斗寅.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 2011, (12) .

[5]吴光远.北京奥运三大理念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5]吴光远.北京奥运三大理念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

人文精神理念 篇11

一、专业引领真诚相待,让教师感知身受关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长应该成为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关于校长在学校中的作用,这些定位都是有道理的。我想说的是: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时,校长更多时候应该以同伴的身份出现在教师身边,真诚地帮助教师成长。当代社会强调人的平等,时代的进步也使我们这方面的向往与渴求更加强烈。古人云:“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已者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当代社会交往中,人作为个体更渴望得到善待与尊重,教师在学校中也是这样的心态。当尊重成为沟通的前提时,作为校长,他提出的办学罹难,对教师们工作上的要求,就容易得到拥护,至少不会招来公开的非议。

校长与教师的真诚相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态度,更多的体现在工作中面对各种事件公平、公正的处理方式上。在我们的学校,近年来,教研组、备课组内的椒盐活动已经达到了常态化运行的要求。从最初的思路形成、要求提出,到现在的组内比较溶后的学习、研讨氛围的形成,我们走了将近三您的时间。

我们这样的历程可能会让一些师资力量用后的兄弟学校嗤之以鼻,但对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在2003年刚搬进新校舍时,我们学校的师资队伍状况是这样的:中心校在编公办教师29人(需求42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7人(学历分别为中师毕业1人,高中毕业3人,初中毕业3人),占在编教师的24.1%;30—49岁教师5人(其中4人为代课教师转正),占17.2%,青年教师中5年以上教龄7人,占24.1%,也就是说处于发展初始期的教师占了34.6%。面对这样的师资队伍,学校校本培训活动开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003学年的下学期,提出椒盐工作重心下移的管理思路,拿出了教研组活动要求方案。可是方案拿出来了,要求也强调了,下面却“涛生依旧”。老师们还议论“忙都忙死了,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些活动!”后来经过几次教研组长会议的强调和培训,活动也终于开展起来了,但学习、研讨情景还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要求,几乎流于形式。在多次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跟教师、教研组长交流后,在学期结束会议上,讲到教研组的工作时,我先表扬了活动开展相对积极的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接着就开始检讨自己在部署工作时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和对策。会后,就有椒盐组长和教师来找我谈今后开展教研组活动的建议和要求,而其中很多是我没想到的东西。

2004学年,我校又组织全体校委、椒盐组长和教学骨干到洞头县大门镇中心小学(该校为温州市校本椒盐示范学校)考察。回来后,椒盐组长们胸有成竹地开组内活动,活动形式丰富了,内容、内涵也都有了良好的变化。学年下学期,我们顺势建立了年级语数学科备课组,使校本椒盐网络初步完善。同时,在学校“两组”活动开展时,我们确立了校委跟岗制度,分派校委成员全程参与活动,了解活动场景,交流活动思想,并在校委专题会议中汇报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突出的个人表现,然后在教师会议上由负责教科研工作的教导主任进行综合讲评。

2005学年,我们针对“两组”严学活动中出现的泛泛而谈、相互吹捧、形式主义返潮的状况,提出了“开展真活动,呈现真课堂,碰撞真思想”的“三真”要求,并一致延续至今。就是在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真诚面对的过程中,我校“两组”活动中,教师们自我反思、真诚交流、同伴互助的氛围日渐浓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稀人成效:到2008年,我们中心校58名公办教师中,取得合格学历的有54人,学历合格率为93.1%;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2人,占总数的89.7%;小学高级教师从03年时的4人增加到了16人(都是我们自己学校撇开成长的教师);3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春蚕奖、乐清是骨干教师、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7名教师获得了乐清是优质课奖项,9名教师获得学区优质课奖,18名教师开过学区及以上教学公开课。

二、发现亮点及时表扬,让教师感受自身价值

激励和关怀是一个人人生成长历程中的催化剂和康复良药。小孩是这样,作为思想成熟的成人也是一样。因此,作为在职业成长路途上的教师来说,他(她)的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的认可和肯定。有了这些,教师就会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就会对自身价值有全新的发现和认识。

在我们学校有这样的一个事例:2006年,教导主任在准备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送审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陈老师,今年的论文中有一篇是某某老师的,我看写得很实在,准备把它推荐上去。”听到这老师的名字时,我眼前就出现了她的形象:47岁,很朴实的家庭妇女般的教师,老实、厚道、不善言辞、工作亲看的一位初中毕业、民办转正的老教师。我把她的论文拿来翻看了一下,尽管论文语言有些许缺陷(可能是打字的原因),但论点、论一据还是比较鲜明、有说服力,而且事例很贴近现实。后来,我又了解到了她写论文的过程和想法。在下一周的教师会议上,我就以她和其他老教师的事例讲了老教师们再教育教学上的可取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此要求老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更加努力工作、谋求进步。在2007年上半年,论文评比结果文件发下来了,这位老师的论文果然获得了三等奖,我在教师会议上将本次论文评比中学校教师的出色成绩和她的事例又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一番。事后,我发现这位老师的工作更加积极了。在学校开展的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中,她的课堂还让我们有了许多惊喜的发现。

当发现这位老师在变化的同时,我们发现其他老师也有着很多的变化。学校每一次的公开课有人争着上了,参加学校各项评比活动的人员增加了……在2007年清是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这位老师的一编论文又获得了二等奖;另外一位53岁女教师的论文也获得了三等奖。在教科研方面,老师们的获奖比例越来越高,获奖层次也年年有飞跃。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有85篇教学论文、案例在全国、温州、乐清等级别发表、获奖;三个课题被列为乐清是级课题。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地处纯农村的学校来说,过去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由此可见,激励一位老师,可能会使他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时,还会产生激励他人、改变他人的效应。

三、针对自身确定目标,让教师经历成长风雨

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是不能用一把尺子一去衡量的,因为人是个体,他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还取决于教师的成长经历和形成的思想。因此,再灌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个性、不同经历的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发展愿景,并敦促其达成。

在这方面,我们是结合教师自身要求和学校发展需求来要求教师的。学年初,我们让教师填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书》,了解教师自身意愿和要求,规划自身发展愿景(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上交后,学校进行审核,并结合学校发展需求和个人现状提出意见进行调整。同时,学校也结合教师们的要求和呼声,制定学校教师严重训计划。学年结束,根据达到目标进行总结和表彰,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依据。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当学校对教师成长的要求和教师的成长愿望相重叠时,教师们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实现愿望的决心以及克服各种困难的智慧都会让我们叹为观止的。

四、把握节奏张弛有道,让教师享受职业快乐

教师的职业归宿感不仅仅在于他取得多少成绩,拿到多少荣誉,也在乎于他的职业氛围和生活幸福指数。在平时的学习培训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校长提到过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这一问题。或许我省的教育厅副庭长张绪陪的话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做校长要把握教育的节奏,要张弛有道,我觉得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可以从这里进行突破。”

人不是机器,他不能无休止地处于高强度的运转中,何况机器也需要保养!高强度的生活、工作压力会使人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最后乃至于精神崩溃。前些时间,在报刊上接二连三地刊登的韩国演艺明星自杀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在我们强调教师尽心尽力工作,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教师们的心灵感受。在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尽量不给教师们增加新的工作负担;在为了完成任务,进行一段高强度的运转后,尽量放缓学校工作节奏,不要长时间连续安排高强度的工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劳逸结合的外出学习考察、工会组织的问题活动形式,使教师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感受到我们教育队伍集体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人文精神理念 篇12

“人文奥运”主题是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突出中国的古老文化, 以文化魅力吸引世界, 它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核心, 表现为一种人文的关怀。中国的人文精神一开始就孕育在礼乐教化之中。“人文”一词, 最早见于《易经》:《易经》第二十二卦中指出:“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 “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强调树立人的根本地位, 强调提升人的尊严与价值, 最终达到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所谓“以文化人”, 也就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地更新人的思想观念, 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人文奥运”则是北京奥运理念的核心,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体育界, 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理解和阐释还不够具体, 主要表现在对这一新理念的内涵缺乏明确界定, 对它的许多功能缺乏分析和研究, 而对“人文奥运”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更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1 “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

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理解, 并非一个概念阐释问题, 而是与如何更好地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从人文体育的角度来理解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 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也提升了北京奥运会在奥运史上的人文价值。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提出, 对筹备奥运会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阐释以及对不同阐释的选择, 是人文奥运的目标, 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实施人文奥运战略, 办好奥运会;借助奥运会, 实施人文奥运战略。“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目标可概括为:办一届富有人文特色的奥运会和以奥运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一方面, 我们必须向国外学习,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 我们要以我国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文化, 努力使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走向世界。由此看来,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的真实内涵可如此概括: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会, 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 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

2 奥运理念与和谐社会内涵的契合

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优良的传统。《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也就是说,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让国际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增进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实质上就是和谐。20世纪初提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 而是参与”, 是奥林匹克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事实上, 早在公元前884年, 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初创之时, 就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 都不能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 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休战。这种规定在当时对于熄灭战火、增进敌斗之间的理解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 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和谐传统的起源。现代奥运会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 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 其目的也在于此。200多个成员国组成了比联合国更为庞大的国际大家庭, 它使全世界人民能在象征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五环旗下同场角逐、公平竞争, 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 这本身也是一种和谐。

北京申办奥运会时, 是以文化来解释人文奥运的。人文奥运, 即文化的奥运会, 指东西方文化交融。特别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化的交流融合。实施“人文奥运”, 就是要使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成为切实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 成为提升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过程, 同时成为倡导大学生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提升文明程度的过程, 成为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3 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中国古人将“和谐”作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从某种程度上说, 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它是一个各阶层和睦相处, 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点, 亦是对“和谐”社会的概括和总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 其最终目的也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校和谐稳定,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保证。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 没有高校和谐与稳定, 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和谐校园”是校园内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校园自然生态的和谐两者有机的统一体。和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也是高校发展的目标。如果一个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团结一致, 融洽相处, 成为一个和谐的群体, 每个人就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实现有效的集体合作和分工协作, 这不但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也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合力的优势, 更有利于协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技能, 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从而使高校实现以和谐促发展, 以和谐促创新的目的。

4 人文奥运对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文奥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思想。在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 人们早已认识到, 离开了教育, 奥林匹克精神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 现代体育就会出现异化。在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界中, 奥林匹克主义正面临着竞技运动价值观异化的严峻挑战。举办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将使人们重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实现它的神圣目标。因此, 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采取多种措施将体育运动与教育相结合, 把广大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 向全世界和全中国传播奥林匹克主义,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使这届奥运会能在他们心目中成为一次崇高和神圣的盛会, 给他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迪。

4.1 给大学生的人文熏陶提供机会

北京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新理念。在这三个具有创意的新理念中, “人文奥运”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它不但涉及到了精神、文化层面, 还涉及到人本性层面, 它最有利于实现“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会人文遗产”的承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世界七大文明古国之一, 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文氛围, 这决定了北京“人文奥运”的独特性。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 举办城市往往把办奥运作为向世界展示城市独特的民族风貌和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窗口, 并把办奥运会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大好机会,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文素养, 这无形中对大学生起到了教育和约束的作用。

在奥运会中青年志愿者的涌现更是对青年大学生人文、道德水平提高的一次大促进。高校要树立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高校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应遵循教育规律, 使大学生的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2008年, 当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涌入北京, 充分领略北京城市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时候, 对我国人民而言, 也是一次认识世界、接触世界、感受世界、开阔视野, 与各国人民交流的难能可贵的机遇。通过举办奥运会, 每一个公民 (包括大学生在内) 的精神境界将得到升华, 能够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 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以外的文化, 学会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敬, 从而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所以作为大学生应该珍惜这次机会, 使自己懂得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竞争, 才能保持同学的团结和友谊, 才能促进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真正领会我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 这样的竞争才有意义。

4.2 有利于校园和谐稳定理念的整体提升

高校如果不和谐稳定, 现实社会就不会和谐, 未来社会也不会和谐。人文奥运对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影响过程, 是包括了礼仪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谐稳定理念等在内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 校园和谐稳定的整体提升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文明素质、和谐稳定理念等方面, 人文奥运的举行给将中国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将提供广阔的平台, 同时也对中国和谐稳定的大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文奥运”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发展理念, 其“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观念对校园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影响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 精神风貌, 价值观念, 社会公德。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 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 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强大合力,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人文奥运”能促使大学生培养一种互尊、互爱、互助、互谅的精神;使老师能友好共事、宽容谦和、平等相处, 它促使高校领导培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待他人的情操和气度。

总之, 校园和谐稳定理念的整体提升, 不但需要在高校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加强教师的创新团队建设, 增强干部的团结协作意识素养, 为中国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了高质量的软环境平台, 而且要理性地处理影响校园和谐的各种因素。

4.3 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奥林匹克的灵魂。“人文奥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 对校园的文化建设产生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人文体育的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转型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文化在以人的文化转型为核心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 学校要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 大力宣传公平竞争的体育人文精神;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体育活动, 营造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的浓厚的和谐校园氛围。在以文化转型为核心的人自身的现代化的过程中,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促进着“中国民众由凭借经验、传统、习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发的传统主体, 向凭借理性、规则、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的文化转型”。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人文奥运”的文化理念得到启迪。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 作为学生, 我们应该提倡认真读书、多思慎思、注重知识积累;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提倡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高校要注重营造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维护师生尊严和学术自由, 崇尚科学, 追求卓越, 讲求诚信, 力戒浮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 鼓励科研创新, 宽容失败, 尤其强调为那些长期脚踏实地、从事艰苦的科研积累, 为攻克世界性难题而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教师创造一种激励环境, 以多种形式展示和弘扬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也是体育精神所倡导的。

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高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及和谐校园、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有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

4.4 有利于推动校园的学风建设

现代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 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 进而建立一个更和平美好的世界。

“人文奥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相契合。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学风建设。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 而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师德休戚相关,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 必须要加强师德修养。北京大学教师孟二冬同志一生矢志于教书育人。他的先进事迹是以爱与责任为灵魂的高尚师德的生动写照, 他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楷模。而学术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精神追求, 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学术方向要与时俱进, 学术人才要有大师名师, 学术成果要有重大影响, 学术平台要有交叉融合。学术需要积淀, 学者需要执著。

体育的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公平竞争, 建设和谐学术环境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师生在学术上对公平竞争环境的一种企求。和谐学术环境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建设和谐学术环境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 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 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 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所以在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弘扬人文奥运精神, 大力倡导公平诚信, 合理竞争, 追求卓越, 使高校校园兴起一股高尚的、理性的、竞争的学习和科研之风。

5 结束语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阶段,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问题。高校要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一机遇,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使北京奥运会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更广泛地普及奥林匹克运动, 使人文奥运精神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 并使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在高校持续发扬起来, 这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 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奥林匹克的介入而变得更有生机, 也借助奥运文化交流的大好机遇加快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

摘要:“人文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现代的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谐社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具有年轻、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 所以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舞台。“和谐校园”建设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人文奥运”的功能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探讨“人文奥运”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所发挥的作用, 为新世纪我国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奥运会,人文奥运,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袁懋栓.全球化北京下的北京人文奥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01.

[3]吴晓阳.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内涵[J].体育文化导刊, 2000 (6) .

[4]谭小勇.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J].体育与科学, 2002 (5) .

[5]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4) :41.

[6]陈剑.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7]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 2002 (4) :47.

上一篇:增进价值论文下一篇:导航功能